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中国新诗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置于其中的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也具有一种强烈的现代化诉求,突出表现为对“诗本体”的热切关注和积极构建。论文把对“诗本体”的探求作为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的阐释起点,以其在诗歌本质、艺术形式、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核心命题为主脉,展示它们在不断提升的本体自觉中获得的饱满的诗学内涵,考察它们在诗歌写作、诗歌批评、诗歌论争等领域的真实存在状态,试图揭示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体系建构的复杂情境及其“合法”地位获得的曲折历程。
     论文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
     绪论部分主要对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的阐释起点、品格特质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预设层面的问题进行说明。论文认为,20世纪上半叶,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从观念更新、诗艺变革到审美动向,都表现出回到“诗本体”的努力,它把“诗本体”作为自身艺术追求的基本命脉,通过纯诗、象征、意象、晦涩等核心命题的张扬,建构起一个独特的诗学本体空间。为此,只有从“诗本体”的角度出发,才能对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体系的丰富内涵予以准确地分析和阐释,才有助于在深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诗学建构的艰难历程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对“诗本体”的探求也赋予现代象征主义诗学极为特殊的品质与风格,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论文规避了“现代发展进程论”和“中西融合论”两种习见的论证思路,综合运用现象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批评与研究方法,将诗学研究的关注点由静态的观念阐释转入动态的发展生存空间,注重发掘诗学命题在体系建构中的存在活力,努力显示其维护自身诗学“地位”的抗争精神。
     第一章首先对研究对象予以整体性观照。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的美学探索直接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影响,因此对后者的诗学体系和发展态势进行探究则显得十分必要,论文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背景下,对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内质和后期象征主义的诗学拓展作出简要的叙述。在此基础上,论文勾勒了现代象征主义诗学自我建构的基本图景:在中国社会复杂变换的现实语境中,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体系从起步建设到成熟深化及至融合转化,始终是一种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呈现;它立足于新诗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实现了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诗学的会通,使核心命题的丰富内涵获得了中西方诗学双重背景的支撑;它充分面对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努力注重现代诗歌的本体特质,对诗学本体始终持有自觉的建构意识,这些极具现代意义的本质特征映现了诗学建构主体的精神风貌。此外,接受者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下对象征主义的重新命名,彰显出现代象征主义诗学在本土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
     第二章侧重考察现代象征主义诗学对“纯诗”之路的本体探寻,以期揭示“纯诗”这一诗歌本质观念丰富的存在样态。在新诗现代化趋向的导引下,现代“纯诗”观念从克服新诗“散文化”的流弊出发,经过自身的积极建设与适时反思,在不断强化的审美自觉中完成了观念内涵的诗学创新。深厚的意蕴所具有的审美效应使“纯诗”观念成为新诗批评领域的评价准绳,并随着现代“纯诗”批评体系的确立,为自身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也是现代“纯诗”观念验证自身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初期象征派、现代派和“九叶派”诗人的实践“改造”,“纯诗”观念与“纯诗化写作”在新诗现代化这一“杠杆”的作用下,紧密结合为矛盾的统一体。社会时代背景的变换使现代“纯诗”观念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和指责,引发了对立双方的诗学论争,在对论争过程和焦点问题梳理之后,论文剖析了阻碍现代“纯诗”观念发展的复杂原因。
     第三章通过对象征、意象、音画、陌生化等象征主义形式法则的诗学整合,展现了现代象征主义诗学对诗本体的探究在艺术创造上所达到的深度。象征作为新诗发展的一种理想境界,引起了诗论家们的普遍关注,他们在“暗示”思维原则的引领下,从理论到实践构建起一个独特的象征文法的表达空间,而象征理路从意象化到戏剧化的内在延展则是象征主义诗论家的诗学创见。论文从意象内旨的本体流变、意象传达的审美策略、意象知性品格的塑造等问题着手,集中探讨了象征主义意象之维的诗学建构和艺术新变。现代象征主义诗学艺术形式的魅力还突显为对音画与陌生化的个性探求,它们顺应了新诗“诗质”的现代审美动向,弥合了现代新诗话语言说与现代主体意识之间的错位分离。
     第四章以颇具争议的“晦涩”话题作为阐释核心,意在廓清“晦涩”作为现代象征主义诗学审美观念的真实面貌,在复杂的言说中辨识其所获得的价值认同。论文认为,就新诗现代特质而言,“晦涩”是一种现代诗歌审美价值观,它针对新诗发展的流弊应运而生,随着新诗诗质的探寻而得到张扬,最终在象征主义诗学的脉动中获得极具现代意义的本质内涵。“晦涩”也引发了新诗批评领域对它的多维阐释,在剖析“晦涩”成因的同时,阐释本身也是对“晦涩”审美观念作出的一种价值估衡。“晦涩”作为诗歌审美价值观的“合法性”成为不同诗学立场者之间辩论纷争的焦点,论文在厘清论争的复杂纠葛之后,强调外在的政治意识形态对评判“晦涩”观念的干预。论文特别关注了现代解诗学对“晦涩”的体认,批评家通过解诗逐层揭示“晦涩”的诗学真谛,表达了对“晦涩”诗歌审美价值观的无声认同。
     结语部分对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当下所具有的影响力进行综合审视,并就建构主体的诗学思考作出批判性认识。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20th century is an ongoing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Situated in one of them, the modern Chinese Symbolism-Poetics also has strong demands, especially on the earnest attention and posi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poetry noumenon. The thesis makes the exploration of "poetic ontolo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xpi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Symbolism-Poetry. And with its nature in poetry, art forms, aesthetic value of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the main vein. It also shows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poem obtained during their increasing process. By observing their poetry writing, poetry criticism, poetry controversies and other areas of real exist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complex system and situations of the modern Symbolism-Poetics construction and the tortuous course of its "legal" statu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eface; main body; conclusion.
     The preface mainly explain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rn Symbolism-Poetics, the core proposition and the thoughts and methods on the description level.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thinks o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 update of concept, the change of the aesthetic judgment to the art trends; the modern Symbolism-Poetics has shown great effort on the returning to the "poetic ontology". It puts forward a very important poetic question about "poetry ontology" based on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lifeline. This concern about the "poetry noumenon", its "legitimacy" in history comes from the study of the arts in self-discove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 actual performances show that only from the "poetic ontology" side,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symbolism of modern poetry can be accurately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n a higher level, it is also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poetic construc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general, the study of the symbolism of modern poetry is mainly expressed by the core propos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ook of pure poetry, symbol, image and obscurity. This thesis avoids the two demonstrated ideas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Phenomenon of Study, Symbols, and Reception Aesthetics change the focus of the poetry study from the static concept explanation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living space. It pays attention on exploring the vitality of the proposition of poetics system and demonstrates the spirit of striving for the "status" of its own poetry.
     Chapter I gives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to the object at first. The aesthetic explor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Symbolism-Poetics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the symbolism of Western poetry. Thu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latter system and to explore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vements of the French Symbolism-Poetry, this thesis makes a brief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French Symbolism-Poetry. This thesis makes a basic picture of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symbolism of modern poetry: in the reality of 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start to the deepening integration of the modern symbol of poetic system, there has always been a combined presentation of the purposes and regularit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modern poetry, it mak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ics and Western poetics. So that it gets double support from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ry. It fully faces the creative practice of Chinese poetry, and strive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ature of modern poetry, and there has always been conscious awar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poetic noumenon. These modern senses of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represent the spiri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oetic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re-naming of symbolism which given by the recipient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context, demonstrates the vari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Chapter II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noumenon of "pure poetry" in modern Symbolism-Poetry, with a view to reveal the complex existences of the nature concept of poetry. In the lead of modern trends in poetry, the modern concept of "pure poetry" has overcome the "prose style" of poetry, through positive construction and proper introspection; it obtained an innovation of poetics in the constant strengthen reflection of aesthetic. Profound implication of the aesthetic made the concept of "pure poetry" as a standard of the poetry and with the criticized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pure poetry"; it won itself a new living spac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to the practical aspects wa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for modern "pure poetry" to verify the concept of its own.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by the poets of early symbolism, modernism, and "Nine leaves", the concept of "pure poetry" and the "pure poetry writing" made a close combination with contradictions by the "leverage" of modern poetry. The "legitimacy" of modern "pure poetry" was challenged and criticized because of the transform of the society, causing the poetics debate between the opposing sides. After sorting out the process and the focus of controversie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omplex causes 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 "pure poetry".
     Chapter III shows the depth of exploration on the noumenon of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symbolism of poetry by conforming symbol, image, picture, strange forms of symbolism. As an ideal realm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symbol causes a widespread concern from the crit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s of "implied" thinking, they build a unique space which is expressed by the symbol gramma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oetic construction and the art variations of the imaginable dimensionality of symbolism by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imagery ontology, the aesthetic strategy of image conve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intellectual image. The charm of the art forms of modern Symbolism-Poetry also highlights the exploration on pictures and specialties. They conform to modern aesthetic trends of the "poetry quality" in modern poetry; meanwhile it also builds a new bridge between the languages of modern poetry and the main sense of dislocation.
     Chapter IV adopts the controversial topic of "Obscurity" as the core interpretation. It intends to clarify the truth of "Obscurity"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the concept of modern Symbolism-Poetry and to show its value in the complex statement. In the author's opin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oetry, "Obscurity" is a kind of aesthetic values of modern poetry. It arose at the moment with the abusiv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etry, and was made widely known with the search for the quality of modern poetry and ultimately attained the essential quality of modern sen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ymbolism-Poetics. "Obscurity" also led to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critical field of modern poetry, in the analysis of "Obscurity", the interpretation itself also made a valuable estimation on the concept of "Obscurity" after clarifying the complexity of disputes. This thesis pays particular concer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dern poetry. The critics gradually recognize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Obscurity" on modern poetry after revealing the true meaning of "Obscurity" on modern poetry.
     The conclusion makes a comprehensive look about the importa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 Chinese Symbolism-Poetry. It also makes a comprehensive critical cogitation of its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oetry.
引文
1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5页
    2[美]R·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刘象愚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1 赵沛霖:《兴的源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1[美]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1页
    1 孙玉石:《何时成为一匹有野性而又聪慧的狼呢?—新诗流派与诗学批评发展断想》,《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2期
    1[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2[美]雷内·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刘象愚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4页
    3[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08页
    1[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08页
    2 陈太胜在《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一书中对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起止时间有较为明晰的阐述,本文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参考了该书相关内容。
    3 《法国拉罗斯百科全书》“象征主义”词条,黄晋凯等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04页
    4 参阅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5页
    1 参阅柳扬编译《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2[英]查德威克:《象征主义》,肖聿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3 参阅葛雷、梁栋:《现代法国诗学美学描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4[法]保罗·瓦莱里:《象征主义的存在》,《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1[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3 兰波:《致保尔·德梅尔(1871年5月15日)》,葛雷、梁栋译《兰波诗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第279-282页
    4[法]保罗·瓦莱里:《波德莱尔的地位》,《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5 艾略特:《波德莱尔》,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12-114页
    6[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10页
    1[法]保罗·瓦莱里:《波德莱尔的地位》,《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2[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8页
    3[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1[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2[法]保罗·瓦莱里:《关于马拉美的信》,《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3[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1 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 葛雷、梁栋:《现代法国诗歌美学描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1[法]让·贝西埃等编:《诗学史》(下册),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35页
    2[法]让·贝西埃等编:《诗学史》(下册),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45页
    3 柳扬:《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页
    4 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7页
    5[美]哈罗德·布鲁姆:《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1[法]波德莱尔:《论泰奥菲尔·戈蒂耶》,《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2[法]波德莱尔:《论泰奥菲尔·戈蒂耶》,《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3 波德莱尔:《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4[法]保尔·瓦莱里:《瓦莱里散文选》,唐祖论、钱春绮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5[法]保罗·瓦莱里:《美学创造》,《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1 葛雷、梁栋:《现代法国诗歌美学描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2[法]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100页
    3 关于《应和》一诗的解析可参看郭宏安译《恶之花》一书第102-103页。
    1 转引自刘波《<应和>与“应和论”——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2 马拉美:《自传》,《马拉美诗全集》,葛雷、梁栋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原书版权页上无出版年标识),第379页
    3 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4 《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1 转引自刘波:《<应和>与“应和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2[法]波德莱尔:《随笔》,《西方文论选》(下),伍蠡甫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3[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1[法]保尔·瓦莱里:《一个诗人的笔记本》,《瓦莱里散文选》,唐祖论、钱春绮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
    2[法]保罗·瓦莱里:《论诗》,《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3[法]保罗·瓦莱里:《论诗》,《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4[法]马寨尔·雷蒙:《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邓丽丹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1[英]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86-187页
    2[法]保罗·瓦莱里:《斯蒂凡·马拉美》,《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3 瓦雷里:《论纯诗(之一)》,《瓦雷里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北京: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1页
    4[法]保罗·瓦莱里:《关于<阿多尼斯>》,《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5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6[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柳扬编译,北京: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1[英]查德威克:《象征主义》,肖聿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
    2[法]马拉美:《牧歌》,《马拉美诗全集》,葛雷、梁栋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第379页
    1 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2[法]瓦雷里:《关于<海滨墓园>的创作》,《瓦雷里诗歌全集》,葛雷、梁栋译,北京: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8页
    3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4[法]让·贝西埃等编:《诗学史》(下册),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35页
    5 魏天无:《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6[法]让·贝西埃等编:《诗学史》(下册),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44页
    7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1[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2[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2 袁可嘉:《象征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
    3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4[法]让·贝西埃等编:《诗学史》(下册),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35页
    5 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潞潞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6 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潞潞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7 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潞潞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323页
    1[美]卫姆塞特、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53页
    2[德]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15页
    1[德]里尔克:《布里格随笔》,《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附录二》,冯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3页
    2[德]霍尔特胡森:《里尔克》,魏育青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8页
    1[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1页
    2[瑞典]安德斯·奥斯特林:《授奖词》,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3[英]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页
    4[英]艾略特:《诗的社会功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44页
    1[英]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8页
    2[英]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6页
    3[英]艾略特:《哈姆雷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3页
    4[英]西蒙斯:《象征主义文学运动》,《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柳扬编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1[美]R·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刘象愚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2页
    2 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 在象征主义译介的初期,中国文坛共有四人将“象征主义”译作“表象主义”,它们是陶履恭的《法比二大文豪之片影》(载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5号),赵若英的《现代新浪漫派之戏曲》(载1919年9月15日《新中国》第1卷第5期),雁冰的《表象主义的戏曲》(载1920年1月5日至7日的《时事新报·学灯》“文学丛谈”专栏)和《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么?》(载1920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11卷第2号),谢六逸的《文学上的表象主义是什么》(连载于1920年《小说月报》第11卷第5号、6号);而赵若英在《现代新浪漫之戏曲》一文中实际上是将“表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混同使用来指称象征主义的,还有昔尘的《现代文学上底新浪漫主义》(载1920年6月25日《东方杂志》第17卷第12号),很快雁冰也在《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载1920年9月15日《改造》第3卷第1号)中将象征主义归为“新浪漫主义文学”之列,认为中国新文学的出路“便是新浪漫主义了”。
    2 刘延陵:《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诗》1卷4号,1922年7月
    3 陈群:《欧洲十九世纪文艺思潮一瞥》,《民国日报·觉悟》1919年11月6日
    1 周作人:《小河·序》,《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1 穆木天:《我的文艺生活》,《大众文艺》第2卷5、6期合刊,1930年6月1日
    2 梁宗岱:《保罗梵乐希先生》,《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1 袁可嘉:《诗的新方向》,《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0页
    1 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2 龙泉明、赵小琪:《中国现代诗学与西方话语》,《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1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2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3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1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2 陈太胜:《梁宗岱的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建构与文化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 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2 陈仲义:《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3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页
    1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1 王独清:《再谭诗——寄木天、伯奇》,《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 陈仲义:《多元分流中的差异和生成——中国现代诗学建构的困扰与对策》,《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1 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柳扬编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1[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6页
    2 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 爱德华·赛义德:《帝国、地理与文化》,《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页
    1 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第82期,1926年5月
    1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勃来克的诗》,太原: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2页
    2 周作人:《小河·序》,《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1 邓程《论新诗的出路——新诗诗论对传统的态度述析》一书专有“比兴与象征”一节详细论析了此问题;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一书也有专节谈“兴”与“象征”的问题。
    2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1 卞之琳:《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1期,第27页
    2 梁宗岱:《论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页
    3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4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1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2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
    3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4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页
    1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2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9-70页
    3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1 陈太胜:《梁宗岱的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建构与文化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 孙玉石《穆木天——中国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2 孙玉石《穆木天——中国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3 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百题》,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
    1 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百题》,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111页
    2 穆木天:《我与文学》,蔡清富、穆立立编《穆木天诗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1-242页
    1 郑振铎:《我们所需要的文学》,陆荣椿编选《郑振铎选集》(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5-1166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3 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百题》,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4 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百题》,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1 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百题》,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2 孙玉石《穆木天——中国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3[英]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1[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象文学研究》,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2 朱自清:《选诗杂记》,《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 俞平伯:《诗的自由与普遍》,《新潮》3卷l号,1921年10月1日
    2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3 郑伯奇在1923年末到1924年初的《创造周报》上连续三期发表了长篇论文《国民文学》,穆木天《给郑伯奇的一封信》发表在1925年3月30日《语丝》第20期,王独清《论国民文学书》发表在1925年11月23日《语丝》第54期。
    1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2 穆木天:《道上的话》,《洪水》第2卷第18期,1926年6月1日
    3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 王独清:《再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2 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
    3 穆木天:《平凡》,《幻洲》周刊第1期,1926年6月16日
    1 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2 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80页
    1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 彭克巽:《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87页
    2 朱自清:《诗与哲理》,《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页
    1 朱自清:《抗战与诗》,《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8页
    2 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3 陈御月(戴望舒):《(核佛尔第诗抄)译后记》,《现代》1卷2期,1932年6月
    4 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新诗》1936年第2期
    5 金克术:《论诗的灭亡及其他》,《文饭小品》第2期,1935年3月
    1 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0页
    2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1页
    3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的诗》,《现代》4卷1期,1933年11月
    1 李振声:《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
    2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
    3 孙作云:《论“现代派”诗》,《清华周刊》第43卷1期,1935年5月15日
    1 戴望舒:《诗论零札》,《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
    2 王独清:《再谭诗——寄木天、伯奇》,《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3 废名:《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1 梁宗岱:《新诗底纷岐路口》,《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2 此问题可参看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第五章第一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2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3页
    3 冯至:《关于诗的几条随感与偶译》,《中国新诗》第5集,1948年10月
    1 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
    2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6页
    3 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3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页
    5 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6页
    2 袁可嘉:《诗的新方向》,《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9、220页
    3 唐湜:《我的诗艺探索历程》,《一叶诗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4 成辉(陈敬容):《和唐祈谈诗》,《诗创造》第6期,1947年7月
    5 唐湜:《论中国新诗》,《华美晚报》,1949年9月13日
    6 袁可嘉:《诗的迷信》,《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9页
    7 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3页
    8 袁可嘉:《诗与民主》,《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7页
    1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25页
    2 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l页
    1 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序言》,《现代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 孙玉石:《李健吾诗歌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1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
    2 李影心:《<汉园集>》,《大公报·文艺》(第293期)“诗歌特刊”,1937年1月31日
    3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
    4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页
    5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6 朱自清:《抗战与诗》,《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8页
    1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104页
    1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7页
    2 朱自清:《诗与感觉》,《新诗杂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 朱自清:《抗战与诗》,《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38页
    2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191页
    1[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2[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80页
    3[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4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127页
    1 李健吾:《<画廊集>——李广田先生作》,《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2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页
    3 李健吾:《情欲信》,《李健吾文学评论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2页
    4 李健吾:《情欲信》,《李健吾文学评论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页
    5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1 李健吾:《情欲信》,《李健吾文学评论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3页
    2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3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4 孙玉石:《李健吾诗歌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1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2 朱自清:《新诗杂话·序》,《新诗杂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 卞之琳:《关于<鱼目集>》,《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4 孙玉石:《李健吾诗歌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1 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2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页
    3 李健吾《答巴金先生的自白》,《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1页
    4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
    1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2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2页
    1 朱自清:《新诗杂话·抗战与诗》,《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5页
    1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页
    1 田汉1921年11月、12月在《少年中国》第3卷第4、5期上发表《恶魔诗人波陀雷尔的百年祭》,并在此杂志上陆续发表过一些新诗,这些都比李金发早行了几年。
    2 李金发:《仰天堂随笔·从周作人谈到“文人无行”》,《异国情调》,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年
    1 苏雪林:《论李金发的诗》,《现代》3卷3期,1933年7月
    2 钟敬文:《李金发底诗》,《一般》第12期,1926年12月5日
    3 李金发、杜格灵:《诗问答》,《文艺画报》第一卷第三号,1935年
    1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自跋》,《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
    2 朱寿桐:《李金发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贡献》,《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2期
    3 李怡:《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4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影印本)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 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一书有“穆木天:象征主义的诗学与浪漫主义的诗”一节对此问题给以了详细分析。
    2 卞之琳:《新诗和西方诗》,《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1-502页
    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1 吴奔星:《社中人语》,《小雅》第3期,1936年10月
    1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2 参考李怡《戴望舒:中国灵魂的世纪病》,见《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219页
    1 杨四平:《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2 戴望舒:《诗论零札》,《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
    3 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新诗》第2期,1936年11月
    1 戴望舒:《诗论零札》,《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
    2 苗得雨:《就当前诗歌问题访艾青》,《山东文学》1981年第5期
    1 戴望舒:《诗论零札》,《华侨日报·文艺》周刊第2期,1944年2月6日。另见《戴望舒诗全编》,梁仁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703页
    2 张同道:《探险的风旗——论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1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页
    2 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纪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杜运燮、袁可嘉、周与良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3 郭保卫:《书信今犹在诗人何处寻》,《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纪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杜运燮、袁可嘉、周与良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9-180页
    1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2 穆旦:《他死在第二次》,《穆旦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1 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7页
    2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1 刘心(李金发):《论侯汝华的诗》,《橄榄月刊》第34期,1933年7月5日
    1 蒲风:《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页
    2 徐志摩:《<猛虎集>序文》,《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20页
    3 徐志摩:《<猛虎集>序文》,《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20页
    1 于赓虞:《<世纪的脸>序语》,《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2 任钧:《关于中国诗歌会》,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第118-119页
    1 陈御月(戴望舒):《<核佛尔第诗抄>译后记》,《现代》1卷2期,1932年6月
    1 《发刊词》,《新诗歌》创刊号,1933年2月
    2 蒲风:《怎样写“国防诗歌”》,原载《钢铁的歌唱》,诗歌出版社1936年10月。引自《蒲风选集》(下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84页
    3 雷石榆:《在诗歌的联合战线上》,《诗歌杂志》第2期,1937年2月
    4 蒲风:《新诗界的逼切要求》,原载《星光日报》副刊《星星》,1936年9月24日。引自《蒲风选集》(下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93页
    5 上官碧(沈从文):《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大公报·文艺》第40期,1935年11月10日
    1 戴望舒:《关于国防诗歌》,《新中华》第5卷第7期,1937年4月10日。此文另见《戴望舒全集·散文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2 梁宗岱:《论诗之应用》,《诗与真续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3 关露:《关于国防诗歌》,《大晚报》,1936年7月10日
    1 任钧:《站在国防诗歌的旗下》,《新诗话》,上海:两间书屋1948年版,第172页
    2 蒲风:《所谓“现代生活”的“现代”诗》,原载《出版消息》第29期,1934年2月1日。引自《蒲风选集》(下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57页
    3 蒲风:《李金发(瘦的乡思)及其他》,原载《新诗歌》第1卷第6、7期合刊,1934年3月5日。引自《蒲风选集》(下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61页
    4 李金发:《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文艺大路》第2卷第1期,1935年11月
    5 朱自清:《新诗的进步》,《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页
    1 卞之琳:《关于<鱼目集>》,《大公报·文艺》第142期,1936年5月10日
    2 戴望舒《关于国防诗歌》,《新中华》第5卷第7期,1937年4月10日
    3 任钧:《读戴望舒的<谈国防诗歌>以后》,《作品》创刊号,1937年6月15日
    1 蒲风:《关于前线上的诗歌写作》,原载《抗战诗歌讲话》,诗歌出版社1938年4月。引自《蒲风选集》(下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22页
    2 编者:《问题讨论》,《诗歌季刊》,第1卷第2期,1935年3月25日
    3 蒲风:《几个诗人的研究·戴望舒的诗》,原载《现代中国诗坛》,诗歌出版社1938年3月。引自《蒲风选集》(下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84页
    4 蒲风:《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22页
    5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的诗》,《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11月
    1 金克木:《论诗的灭亡及其他》,《文饭小品》第2期,1935年3月5日
    2 戴望舒:《关于国防诗歌》,《新中华》第5卷第7期,1937年4月10日
    1 梁宗岱:《论诗之应用》,《诗与真续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2 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3 江蓠、一钟、方殷合写的文章《与“纯诗”人戴望舒谈国防诗歌》发表于1937年5月《诗歌杂志》第3期:任钧的《读戴望舒的<谈国防诗歌>以后》发表于1937年6月15日《作品》创刊号。
    1 南帆:《现代主义与本土的话语》,《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4页
    2 奚密:《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从边缘出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0-81页
    3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1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2 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第1卷第4期,1928年3月
    3 李金发:《烈火》,《美育》创刊号,1928年1月
    4 李金发:《复刊感言》,《美育》第4期复刊号,1937年1月
    1 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2 梁宗岱:《论诗之应用》,《诗与真续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3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4 梁宗岱:《论诗之应用》,《诗与真续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2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47页
    3[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4[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1 徐岱:《解释学诗学与当代批评理论》,《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3 闻一多:《诗的格律》,《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页
    4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1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2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3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4[法]马塞尔·雷蒙:《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邓丽丹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5 闻一多:《诗的格律》,《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页
    6[法]马塞尔·雷蒙:《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邓丽丹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7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2 刘波:《<应和>与“应和论”——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3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4 陈力川:《瓦雷里诗论简述》,《国外文学》1983年第2期
    1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2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
    3[法]马塞尔·雷蒙:《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邓丽丹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4页
    4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英]查德威克:《象征主义》,郭洋生译,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2[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3[法]马塞尔·雷蒙:《从波德莱尔导超现实主义》,邓丽丹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4 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伍蠡甫编《西方文论选》(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页
    1 周作人:《论小诗》,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6月29日
    2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3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4[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5 朱自清:《新诗杂话·抗战与诗》,《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5页
    1 苏汶(杜衡):《<望舒草>序》,《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7页
    2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3 何其芳:《梦中道路》,《何其芳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页
    4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5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6[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2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0页
    2[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2页
    3 朱自清:《新诗杂话·新诗的进步》,《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页
    4 罗振亚:《二十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5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1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108页
    2 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2页
    3 苏雪林:《论李金发的诗》,《现代》3卷3号,1933年7月1日
    4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影印本)导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 李金发:《序林英强的<凄凉之街>》,《橄榄月刊》第35期,1933年8月
    2 孙玉石:《论李金发诗歌的意象建构》,《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2期
    1 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5页
    2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3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页
    4 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2页
    1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页
    2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页
    3 杜运燮:《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自序》,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袁可嘉:《对于诗的迷信》,《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6页
    2 庞德:《关于意象主义》,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1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 胡适:《谈新诗》,《星期评论》1919年10月10日
    1 吴思敬:《李金发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 杜格灵、李金发:《诗问答》,《文艺画报》第1卷第3期,1935年2月15日
    3 孙玉石:《李金发诗歌的意象构建》,《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2期
    4 杜格灵、李金发:《诗问答》,《文艺画报》第1卷第3期,1935年2月15日
    1 李金发:《卢森著<疗>序》,诗时代出版社,1941年版
    2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自跋》,《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
    3 梁宗岱:《新诗的纷歧路口》,《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7页
    1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0页
    2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3 梁宗岱:《诗论》,《诗刊》第2期,1931年4月
    1 唐湜:《论意象》,《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9页
    2 唐湜:《论意象》,《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页
    3[美]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09页
    4 唐湜:《论意象》,《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2页
    1[美]庞德:《关于意象主义》,《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潞潞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2 波德莱尔:《随笔》,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3 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页
    1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2 杜衡:《<望舒草>序》,《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1日
    3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4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5月18日
    1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3 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1[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9页
    2 孙作云:《论“现代派”诗》,《清华周刊》第43卷第1期,1935年5月15日
    3 张目:《意象:现代主义诗歌的核心之维》,《文艺争鸣》1995年第3期
    1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2 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论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4页
    1 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现代诗歌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2 唐湜:《沉思者冯至——读冯至<十四行集>》,《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18页
    3 唐湜:《论意象的凝定》,《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5-16页
    4 唐湜:《诗四十首》(书评),《文艺复兴》第3卷第4期,1947年6月1日
    5 李嫒:《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6 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0页
    1 瑞恰兹于1930年秋以客座教授身份到北平讲学,历时1年,在北平刮起了一阵欧美“现代主义诗的旋风”。他虽在课上只介绍了他的《实用批评》,但他的《文学批评原理》、《科学与诗》都受到了当时知识界极大的重视,后者甚至在1937年出了译文单行本。他的文章《诗的经验》、《诗中的四种意义》、《实用批评引论》被收入曹葆华的《现代诗论》中,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1卷第4期,1937年1月10日
    3 刘西渭:《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4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星期文艺副刊》,1940年4月28日
    5 袁可嘉:《诗与民主》,《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7页
    1 唐湜:《论意象》,《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3页
    2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星期文艺副刊》,1940年4月28日
    3 卞之琳:《雕虫记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4 卞之琳:《关于<鱼目集>》,《李健吾文学评论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6页
    1 李广田:《沉思的诗——论冯至的<十四行集>》,《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4年版,第76页
    2 朱自清:《诗与哲学》,《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3 袁可嘉:《诗与主题》,《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8页
    4 唐湜:《严肃的星辰们》,《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90页
    5 《我们的呼唤》,《中国新诗》第1集代序
    1 李嫒:《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 李媛:《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 李怡:《中国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4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37页
    1[美]苏珊·朗格:《谈谈诗的创造》,《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1[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6页
    2[美]苏珊·朗格:《生命的形式》,《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3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4 王独清:《再谭诗——寄木天、伯奇》,《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 孙玉石:《象征派诗选·前言》,《象征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8月,第25页。
    2 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璐璐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3 王独清:《再谭诗——寄木天、伯奇》,《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4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1[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8页
    2 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
    3 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
    4 梁宗岱:《保罗梵乐希评传》,《水仙辞》,北京: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12页
    1 梁宗岱:《试论直觉与表现》,《梁宗岱批评文集》,李振声主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2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
    3 何林军、邓云晖:《西方象征主义:象征的诗学勃兴》,《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 第一次讨论是在梁宗岱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诗特刊》上进行的,围绕“发见新音节,创造新格律”这个课题,朱光潜、罗念生、梁宗岱、叶公超、郭绍虞等人发表多篇论文,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讨论:第二次讨论是在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孙大雨、梁宗岱等联袂主编的《新诗》杂志上进行的,朱光潜、林庚、戴望舒、罗念生等人发表了重要意见。关于讨论的具体分析可参看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音乐论”章节。
    1 孙玉石:《象征派诗选·前言》,《象征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2 杜格灵、李金发:《诗问答》,《文艺画报》第1卷第3期,1935年2月15日
    3 朱自清:《诗与感觉》,《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16页
    4 T.S.艾略特:《波德莱尔》,《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13页
    1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2 朱自清:《诗与感觉》,《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页
    3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
    4 冯至:《十四行集·序》,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版
    5[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45页
    1 朱自清:《新诗的进步》,《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页
    2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页
    1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2 朱自清:《现代诗歌导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2年版,第356-357页
    3 杜衡:《<望舒草>序》,《现代》3卷4期,1933年8月1日
    4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页
    1[法]保罗·瓦莱里:《文艺杂谈》,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2[法]保罗·瓦莱里:《文艺杂谈》,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1 蓝棣之:《论九叶诗人的创作道路》,《上海文论》1991年第1期
    2 袁可嘉:《西方现代派诗与九叶诗人》,《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3[美]苏珊·朗格:《谈谈诗的创造》,《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1 王光明:《“诗质”的探寻——从象征主义到现代主义》,《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
    2 叶维廉:《文化错位:中国现代诗的美学议程》,《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263页
    1 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3[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1 臧棣:《新诗的晦涩:合法的,或只能听天由命的》,《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2[法]马塞尔·雷蒙:《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邓丽丹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1 马拉美:《谈文学运动》,《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等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2 李怡:《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1 孙玉石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罗振亚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陈旭光的《中西诗学的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龙泉明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著作均有相关章节论述象征派、现代派和九叶派诗歌的朦胧晦涩问题。
    2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3 李金发:《从周作人谈到“文人无行”》,《异国情调》,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1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页
    2 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第82期,1926年5月
    3 臧棣:《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1 苏雪林:《论李金发的诗》,《现代》第3卷第3期,1933年7月1日
    2 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自由评论》1936年第12期
    3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93页
    4 朱寿桐:《李金发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贡献》,《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2期
    5 杜格灵、李金发:《诗问答》,《文艺画报》第l卷第3期,1935年2月15日
    6 李金发:《艺术之本原与其命运》,《美育》杂志第3期,1929年10月
    7 臧棣:《新诗的晦涩:合法的,或只能听天由命的》,《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1 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2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2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3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4 李金发:《烈火》,《美育》创刊号,1928年10月
    1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2[英]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2页
    3[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4 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穆木天诗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21页
    1 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2[美]苏珊·朗格:《谈谈诗的创造》,《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3 穆术天:《什么是象征主义》,《穆木天诗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324页
    1 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1页
    3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页
    1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2页
    2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4页
    3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4页
    4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4页
    5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6页
    6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页
    7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7页
    1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8页
    2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0页
    1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9页
    1[美]苏珊·朗格:《艺术原则与艺术创造法则》,《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2 刘西渭(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页
    3 刘西渭(李健吾):《画梦录——何其芳先生作》,《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6页
    1 周作人:《关于看不懂(通信一)》,《独立评论》第241号,1937年7月4日
    2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3[法]莫雷亚斯:《象征主义宣言》,《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4 沈从文:《关于看不懂(通信二)》,《独立评论》第241号,1937年7月4日
    5 梁宗岱:《象征主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0页
    6 苏雪林:《论金发的诗》,《现代》3卷3期,1933年7月
    1 朱光潜:《论晦涩》,《朱光潜全集》第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36页
    2 袁可嘉:《谈戏剧主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7页
    3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62页
    1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李健吾创作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0页
    2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李健吾创作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0页
    3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页
    4 沈宝基:《如何了解一首难懂的新诗》,《天津民国日报·文艺周刊》第147期,1948年10月9日
    5 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尝试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1 威廉·燕卜荪(1906-1984),英国批评家,诗人。1937年来中国,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不久平津沦陷,随校南迁,在西南联大任教。1940年返回英国,任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编辑。1947年重返北大任教,至1952年回国。燕卜荪和他的老师瑞恰兹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在当时中国的诗歌批评界和学术界受到很到关注。
    1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2 成仿吾:《<沉沦>的评论》,《创造季刊》第1卷第4号,1923年
    3 苏汶(杜衡):《<望舒草>序》,《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9页
    4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5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62页
    1 朱光潜:《心理上个别差异与诗的欣赏》,《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页
    2 朱光潜:《心理上个别差异与诗的欣赏》,《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75-276页
    3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4 朱自清:《新诗的进步》,《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页
    5 朱光潜:《谈晦涩》,《新诗》第2卷第2期,1937年5月。引自《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34页
    1 朱光潜:《诗的难与易》,《朱光潜全集》第9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247页
    2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328页
    3 沈从文:《关于看不懂》,《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1 梁实秋:《偏见集》,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165页
    2 梁实秋:《偏见集》,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166页
    3 梁实秋:《书评三则》,《自由评论》第25、26期合刊,1936年5月
    4 周振甫(梁实秋):《什么是象征主义》,《益世报·文学周刊》第48期,1933年10月
    5 梁实秋:《略谈(新月)与新诗》,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太原: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18页
    1 朱光潜:《谈晦涩》,《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36-537页
    2 朱光潜:《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页
    3 朱光潜:《谈晦涩》,《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33页
    4 朱光潜:《谈晦涩》,《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33页
    1[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2[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80页
    3 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李健吾创作评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7页
    4 袁可嘉:《批评漫步》,《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3页
    1 袁可嘉:《批评漫步》,《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3页
    1[法]保罗·瓦莱里:《象征主义的存在》,《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2 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和纯诗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3[美]哈罗德·布鲁姆:《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1 黄参岛:《<微雨>及其作者》,《美育》杂志第2期,1928年12月
    2 冯文炳(废名):《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
    3 《读者来信》,《现代》3卷5期,1933年9月
    4 《读者来信》,《现代》5卷2期,1934年6月
    5 施蛰存:《关于本刊所载的诗》,《现代》3卷5期,1933年9月
    1 梁实秋:《我也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自由评论》第12期,1936年2月21日
    2 絮如(梁实秋):《看不懂的新文艺(通信)》,《独立评论》第238期,1937年6月13日
    1 梁宗岱:《谈诗》,《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6页
    2 邵洵美:《诗与诗论》,《人言》周刊第3卷第2期,1936年3月7日
    3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1 胡适之:《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241期,1937年7月4日
    2 施蛰存:《海水立波》,《新诗》第2卷第2期,1937年5月10日
    3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页
    1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2 刘西渭:《鱼目集——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
    3 韦勒克:《美国的文学研究》,《批评的概念》,张今言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1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第1期,1931年1月20日
    2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98页
    3 艾青:《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中苏文化》第9卷第1期,1941年7月25日
    4 朱自清:《抗战与诗》,《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9页
    5 何其芳:《<夜歌>初版后记》,《夜歌》,重庆:诗文学出版社1945年版
    6 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朴素的歌>序》,《文艺阵地》第6卷第4号,1946年4月10日
    7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1 陈残云:《抒情的时代性》,《文艺阵地》第4卷第2期,1939年11月16日
    2 穆木天:《关于抗战诗歌运动》,《文艺阵地》第4卷第3期,1939年12月1日
    1 亦门(阿垅):《内容一论》,《诗与现实》第二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版
    2 亦门:《内容一论》,《诗与现实》第二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11月版,第104页
    3 亦门:《思想片论》,《诗与现实》第二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11月版,第153页
    4 亦门:《内容一论》,《诗与现实》第二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11月版,第107页
    5 亦门:《内容别论》,《诗与现实》第二分册,五十年代出版社1951年11月版,第77页
    6 渥丹:《新文字与国防诗歌》,《诗歌杂志》第三期,1937年5月
    1 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朴素的歌>序》,《文艺阵地》第6卷第4号,1946年4月10日
    1 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2 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1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绪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1 张志扬:《评加达默尔的萨尔茨堡讲演》,《法国哲学》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页
    2[美]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3 朱自清:《诗的趋势》,《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7页
    4[英]艾略特:《诗的社会功能》,《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44页
    1[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新版),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 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3 袁可嘉:《诗与晦涩》,《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1页
    1 关于这一问题孙玉石先生已有专著《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该书针对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的“难懂”的质疑问题,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就朱自清、闻一多等人的“解诗”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系统阐述,试图以此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的路径。《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2 钟敬文:《李金发的诗》,《一般》12月号,1926年12月
    3 苏雪林:《论李金发的诗》,《现代》3卷3期,1937年7月
    1 参与讨论的文章有施蛰存的《关于本刊所载的诗》(《现代》第3卷第5期)、《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第4卷第1期)、《海水立波》(《新诗》第2卷第3期);朱光潜的《谈晦涩》(《新诗》第2卷第2期)、《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1936年11月1日上海《大公报》);周作人的《关于看不懂(通信一)》;沈从文的《关于看不懂(通信二)》(《独立评论》第241期);林庚的《什么自然诗》(《新诗》第2卷第1期);金克木的《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1卷第4期)等。
    2 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思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8页
    1 《社中座谈-关于杨予英先生的诗》,《现代》5卷2期,1934年6月
    2 《看不懂的新文艺(通信)》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238号,1937年6月13日
    3 朱自清:《诗与哲理》,《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页
    4 朱自清:《解诗》,《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页
    5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1卷第4期,1937年1月10日
    1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1卷第4期,1937年1月10日
    2 冯文炳:《谈新诗·十三<十年诗草>》,《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7页
    3 刘西渭:《画梦录——何其芳先生作》,《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6页
    4 何其芳:《论梦中道路》,天津《大公报·文艺》第182期“诗歌特刊”,1936年7月19目
    1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1卷第4期,1937年1月10日
    2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解释》,《朱自清全集》第7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1 朱光潜:《编辑后记》,《文学杂志》第1卷第2期,1937年6月
    2 唐湜:《<新意度集>·前记》,《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2 袁可嘉:《诗与主题》,《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2页
    1 卞之琳:《关于你》,天津《大公报·文艺》第182期“诗歌特刊”,1936年7月19日
    2 卞之琳:《关于<鱼目集>》,见刘西渭《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1 袁可嘉:《诗现代化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20页
    2 袁可嘉:《诗与意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8页
    3 袁可嘉:《批评漫步——并论诗与生活》,《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9页
    1 刘西渭:《爱情三部曲——巴金先生作》,《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1 刘西渭:《爱情三部曲——巴金先生作》,《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2 刘西渭:《爱情三部曲——巴金先生作》,《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3 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第22页
    1 朱自清:《诗多义举例》,《朱自清全集》第8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2 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0页
    1 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9页
    2 袁可嘉:《批评的艺术》,《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6页
    3 袁可嘉:《我的文学观》,《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1页
    4 唐湜:《<意度集>·序》,《意度集》,上海:上海平原社1950年版
    1 卞之琳:《追忆李健吾的“快马”》,《人与诗:忆旧说新》(增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2 刘西渭(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卞之琳先生》,《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1 袁可嘉:《当前批评的任务》,《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3-178页
    2 孙玉石:《解诗小议之一》,《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 孙玉石:《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中国新诗批评史札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2期
    2 朱光潜:《无言之美》,《朱光潜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1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2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3 陈仲义:《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1 目前已有研究者对此作出了积极尝试,如魏天无在《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九十年代诗论研究》一书中,通过考察西方“纯诗”概念的由来、含义,以及它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接受情况,指出八九十年代诗人对“纯诗”存在的误读和误解。
    2 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 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2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1[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页
    1、《创造月刊》(上海创造社1926-1928)
    2、《现代》(上海现代书局1932-1935)
    3、《自由评论》(北平自由评论社1935-1936)
    4、《人言周刊》(上海人言周刊社1934-1936)
    5、《新诗》(上海新诗社1936-1937)
    6、《人生与文学》(南开大学英文系社团刊物1935-1936)
    7、《诗歌杂志》(上海联合诗歌杂志社1936)
    8、《文艺阵地》(重庆生活书店1938-1940)
    9、《诗创造》(上海星群出版社1947-1948)
    10、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11、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柳扬编译:《花非花——象征主义诗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15、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6、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17、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1918-1949),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8、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19、张大明:《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文学百题》,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常文昌主编:《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2、赵家璧主编、朱自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1917-1927),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印刷公司1935年版
    23、《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1927-193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4、《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二》(1927-193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5、《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6、《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7、《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8、《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9、《卞之琳译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蔡清富、穆立立:《穆木天诗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1、李伟江编:《穆木天研究论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2、陈悖、刘象愚编:《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黄建华、赵守仁:《宗岱的世界·生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黄建华、伍方雯:《宗岱的世界·评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6、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7、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8、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太原:岳麓书社1989年版
    39、《戴望舒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0、《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1、《戴望舒全集》(诗歌卷,散文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42、《穆旦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43、杜运燮、袁可嘉、周与良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纪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4、孙玉石编选:《象征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5、蓝棣之编选:《现代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辛笛等:《九叶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7、卞之琳:《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8、[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9、[美]卫姆萨特、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0、[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51、[美]R·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刘象愚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2、[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3、[法]罗贝尔·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符锦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54、[法]让·贝西埃、[加]伊·库什纳:《诗学史》(下册),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5、[英]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6、[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周发样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版
    57、[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8、[美]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侯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9、[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0、[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1、[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2、[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主权1885—1925》,陈咏国、傅景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法]马塞尔·雷蒙:《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邓丽丹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新版),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美]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67、[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8、[英]威廉·燕卜荪:《艨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69、[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2、[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74、[美]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5、[法]保罗·瓦莱里:《文艺杂谈》,段映虹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6、[法]保尔·瓦莱里:《瓦莱里散文选》,唐祖论、钱春绮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7、[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78、[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80、[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81、[奥]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82、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83、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葛雷、梁栋:《现代法国诗歌美学描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5、郑克鲁:《法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6、裘小龙:《现代主义的缪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87、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8、张冰:《陌生化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89、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吴忠诚:《现代派诗歌精神与方法》,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91、谭好哲:《现代性与民族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3、夏志清:《文学的前途》,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94、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5、刘西渭:《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96、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97、梁宗岱:《诗与真续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8、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99、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0、冯文炳:《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1、亦门(阿垅):《诗与现实》(一、二、三册),50年代出版社1951年版
    102、废名:《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3、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4、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
    105、宗白华:《艺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6、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增订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7、潘颂德:《中国现代诗论40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108、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09、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0、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1、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2、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3、许霆:《新诗理论发展史(1917-1927)》,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
    114、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15、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6、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17、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8、龙泉明、邹建军:《现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9、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0、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1、现代汉诗百年演变课题组:《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122、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3、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124、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5、罗振亚:《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6、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7、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8、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9、吕周聚:《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0、杨四平:《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主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1、尹康庄:《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2、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3、金丝燕:《文学的接受与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4、董强:《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135、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6、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7、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8、贺昌盛:《象征:符号与隐喻——汉语象征诗学的基本型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9、许霆:《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40、邓程:《论新诗的出路——新诗诗论对传统的态度述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1、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2、刘继业:《新诗的大众化与纯诗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3、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4、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5、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6、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现代诗歌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7、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8、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9、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0、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1、邹建军:《现代诗的意象结构》,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152、魏天无:《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3、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现代品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4、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5、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6、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7、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8、陈晓明:《无望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一后结构主义》,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9、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0、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1、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2、张新颖:《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63、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4、汪剑钊:《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165、林兴宅:《象征论文艺学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版
    166、施军:《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7、陈方竞:《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8、王文彬:《中西诗学交汇中的戴望舒》,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9、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0、蒋登科:《九叶诗人论稿》,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1、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2、孙玉石:《新诗流派发展的历史启示》,《诗探索》,1981年第3期
    173、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诗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174、孙玉石:《十五年来新诗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
    175、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断想与感言》,《诗探索》,2002年第1期
    176、孙玉石:《“对话”:互动形态的阐释与解诗》,《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
    177、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78、龙泉明:《中国现代诗学与西方话语》,《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179、龙泉明:《现代诗学史上的“为诗而诗”论》,《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
    180、吕 进:《论中国现代诗学的三大重建》,《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
    181、解志熙:《视野·文献·问题·方法——关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一点感想》,《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82、吴思敬:《20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183、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诗学形态》,《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
    184、高玉:《重建中国现代诗学话语体系》,《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85、周晓风、苟学锋:《现代汉语诗学的传统与现代性问题》,《诗探索》(春夏卷),2004年
    186、许霆:《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观念演进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87、李凯:《中国古典诗学在现代诗学中的传承和变异》,《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88、王泽龙:《20世纪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的回眸》,《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
    189、谢冕:《中国现代象征诗第一人——论李金发兼及他的诗歌影响》,《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2期
    190、朱寿桐:《李金发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贡献》,《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2期
    191、陆耀东:《戴望舒的诗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91、李嫒:《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93、郑克鲁:《象征的多层意义和晦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194、张林杰:《20世纪30年代诗人的读者意识与诗歌的交流危机》,《江汉论坛》,2005年第10期
    195、高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及其理论反思》,《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196、臧棣:《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197、臧棣:《新诗的晦涩:合法的,或只能听天由命的》,《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198、刘波:《<应和>与“应和论”——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199、王光明:《“诗质”的探寻:从象征主义到现代主义》,《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00、张目:《意象:现代主义诗歌的核心之维》,《文艺争鸣》,1995年第3期
    201、张目:《象征:现代主义诗歌的意义统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02、张目:《隐喻:现代主义诗歌的诗性功能》,《文艺争鸣》,1997年第2期
    203、王泽龙《论西方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纯诗化影响》,《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
    204、周小仪:《“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205、许霆:《论二、三十年代我国的“纯诗”观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4期
    206、段美乔:《实践意义上的梁宗岱“纯诗”理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07、陈太胜:《走向诗的本体:中国现代“纯诗”论》,《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08、陈太胜:《走向文化诗学的中国现代诗学》,《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