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中国哲学观”的研究。
     全球化时代,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涌现与激荡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认识并发展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任何时期,任何哲学著作,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都会受到中国哲学观的决定性影响。“中国哲学观”,顾名思义,就是对“中国哲学”的观照。本文中的“中国哲学观”,指的是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包括对中国哲学的定义、特质、内容,优越性与局限性,历史现状与前途命运的分析与认识。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对中国哲学做着最深入研究的,莫过于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国哲学观的研究,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对于我们分析和把握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进程,对于未来中国哲学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考察的重点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尽管这一思潮发端于19世纪中后期,但由于“哲学”概念是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时传入中国,也就是说在那时中国知识分子才有对“中国哲学”的自觉性认识。因此,本文原则上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来考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中主要对“中国哲学观”进行界定与分析;第一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分析概括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内涵与特征;第二章以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为背景,分析总结清末民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到新中国建国这四个时期的中国哲学观,并分析指出,中国哲学观的形成与时代精神是紧密联系的;第三章在继续分析第二章内容的基础上,试图梳理出在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哲学观自身发展的逻辑脉络,指出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哲学的认识经历了从情感到理性,从自卑到自信,从封闭到开放的心态转化过程,同时,他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也经历了整理国故——文化调和——理论创新的过程,并且,文化保守主义者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与其对中国哲学的心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四章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与其他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作比较,以突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国哲学观的特征与价值:相对于激进的西化派来说,他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更为理性而自信,全面而深刻;而对于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哲学观来说,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中国哲学观则为其后来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综合创新论”提供了一定的资源和模式借鉴。第五章将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国哲学观的价值与缺憾,来评述其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哲学的未来建构做出展望。
     本文试图说明,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对于实现中国古代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以及近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包含着对中国传统哲学、中西方哲学关系、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关系的客观、理性、全面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设想。由此可以看出,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者并非“守旧”,更非落后,他们中的大部分早年出国留学,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通晓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学术背景。因此,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们更多是在更开阔的世界主义的学术视野中来认识和发展中国哲学的,在此过程中,他们牢牢把握住了两点:一是以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为本位;二是保持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连续性。大多数文化保守主义者将研究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作为一生的学术使命甚至生命的追求,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表现不一,这主要与他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紧密联系。更进一步说,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中国哲学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而且有着自身的发展脉络,另外,中国哲学观与中国文化观交织在一起,但从实质而言是中国文化观的核心,对中国文化观起着指导性作用。
     当前,中国的哲学领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等哲学形态。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立一种适宜于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模式,如何将中国哲学发展成为一种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保持自身特质的哲学形态,如何促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发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条件和环境中,由张岱年先生提出,方克立先生加以完善的“综合创新论”将成为中国哲学未来发展模式的主潮,但对于这一发展模式的实践操作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thought on "Chinese philosophy" in Chinese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sm.
     In the emergence and the agitation of a variety of cultural trends of thought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how to reg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ow to recognize and develop the core of Chinese culture——Chinese philosophy, are very important issues. At any time, any philosophical work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will be of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thought on "Chinese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is, by definition, the observ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philosophy", referring to the overall view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cludes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 content,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the study on Chinese philosophy is no more than cultural conservatism. Therefore, a study of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in near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conservatism is very necessary. Furthermore, it is of great value for us to analyse and grasp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o develop and reconstruct“Chinese philosophy”in the future.
     In this paper, the period studied is mainly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Despite the modern culture conservative trend of thought began in the mid-and late 19th century, the concept "philosophy" came to China at the turn of 19th and 20th century, so it is at that time that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altogether includes six parts. In the Preface, the thought on "Chinese philosophy" is defined and analyzed. In chapter 1, through the historical inspection on the Chinese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sm,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sm. In chapter 2,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onservatism,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in four periods includ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May 4th Movement,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winning of Anti-Japanese War to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 chapter 3,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contents of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logical skelet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ural conservatives’recognition of“Chinese philosophy”is from emotional to the rational, from inferiority to self-confidence, from a closed mind to an open mi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ir construction 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has undergone the process of Rearranging the National Heritage - Cultural reconcile -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that cultural conservatives’construction 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ir attitude to Chinese philosophy. In chapter 4,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of Chinese cultural conservatism with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of other contemporary cultural trends of thought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 and value of cultural conservative’s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 Compared with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of the radical trend of Westernization, it is more confident, more rational,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profound. Compared with the Marxists’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 it provides some important resources and a theory model to some extent for the later theory of Marxism "the past servers the present and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critical inheritance, General innovation ". In Chapter 5, on analyzing the valu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of Chinese modern conservatism, the author comments on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makes prospect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how that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of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philosophy’s transforming from ancient period to modern tim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ing of Chinese modern philosophy. It contains the objective, rational, comprehensive idea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Western philoso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n the basis of these ide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conceived. It can be elicited that the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ve is not "conservative" or even backward. Most of them ever studied abroad in their early years, so they have profound knowledg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in an more open academic visual field that the modern conservatives understand and develop Chinese philosophy, and in the process, they firmly grasp the two points: one is to base o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the other is to maintain the inherent continu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culture. The majority of cultural conservatives regard the stud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s the academic mission of their lifetime or even the pursuit of life, bu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ir specific performance is different, which is mainly linked to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ey live in. Furthermo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on“Chinese philosophy”not only is closely contact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but also has its own skeleton. In additio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culture are intertwined, and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cor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t present, there are mainly Marxist philosophy,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Western Philosophy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in china. In today's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how to set up a suitable developing mode of Chinese philosophy , how to make Chinese philosophy’s development maintain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adapt to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times , and 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y, are the questions that we must answ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the theory "On the General Innovate"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Mr. Zhang Dainian and was perfected by Mr. Fang Keli will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future Chinese philosophy, but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do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is development mode.
引文
1《清议报》,第23册(1899年6月);梁启超在《康南海传》中也讲到康有为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时所授“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周秦诸子学、宋明学、泰西哲学”,见《清议报》第100册,1991年12月。
    1参考方松华的观点,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关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分期,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学着讲”“照着讲”“照着讲”三个时期,参见郭庆堂:《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学着讲、照着讲、接着讲》,《哲学动态》,2001年第8期。
    2参见柴文华:《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郑州]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胡适在1929年6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过去的哲学只是幼稚的、错误的,或失败了的科学。”“过去的哲学学派只可在人类知识史上占一个位置,如此而已”。“问题可解决的,都解决了。一时不能解决的,如将来有解决的可能,还得靠科学实验的帮助与证实,科学不能解决的,哲学也休想解决。”“故哲学自然消灭,变成普通思想的一部分。”“将来只有一种知识:科学知识。将来只有一种知识思想的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将来只有思想家而无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已证实的便成为科学的一部分;未证实的叫做待征的假设。”(《胡适日记全编》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7—430页。)王汎森认为,早些年写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胡适之所以对“哲学”有如此负面的看法,乃是与傅斯年的影响有关(见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306页)。
    2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65页。
    1《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7—558页。
    2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22—123页。
    3蔡元培:《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1—2页。
    
    1蔡元培:《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1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页。
    4贺麟:《当代中国哲学》,胜利出版社,1947年版,第72页。
    
    1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7页。
    2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5—16页。
    3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8页。
    4德里达语,转引自王元化:《关于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对话》,载《文史哲》,2002年第2期。
    5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合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与儒教定义的争论》,载《开放时代》,2001年11月号。
    6《是哲学,还是思想——王元化谈与德里达对话》,载《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2月13日。
    7《是哲学,还是思想——王元化谈与德里达对话》,载《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2月13日。
    
    1《史记》卷83,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八册,第2456页。
    2《论语·八佾》。
    1参见(美)史华慈:《论保守主义》,(美)傅乐诗(Furth.C.)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19页。
    1 (德国)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建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139页。
    2参见(美)史华慈:《论保守主义》,(美)傅乐诗(Furth.C.)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36页。
    3参见(美)史华慈:《论保守主义》,(美)傅乐诗(Furth.C.)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34页。
    4参见崔庆杰:《保守,抑或自由——为中国情景下的保守主义正名》,《开放时代》,1999年第5期,第109页。
    5参见(美)艾恺(Guys·Alitto):《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1张岱年主编:《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1章太炎:《原学》,《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61—363页。
    2章太炎:《原学》,《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页。
    1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乙巳(1905年)第一册第一期。
    2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乙巳(1905年)第一册第七期。
    3田建业等选编:《杜亚泉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42页。
    4转引自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5转引自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6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见《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1918年4月。
    1《东方杂志》第18卷第1、2号,1921年1月。
    2孙尚扬:《国故新知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494页。
    3转引自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4陈嘉异:《东方文化与吾人之大任》,见《东方杂志》第18卷第1—2期,1921年1月。
    1转引自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2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281——282,280,290页。
    3转引自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5页。
    1牟宗三:《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当代新儒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78页。
    2 (美)史华慈:《论保守主义》,(美)傅乐诗(Furth.C.)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1980年版,第36页。
    1转引自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1《学务政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2《张百熙议奏兴办学堂折》(1903),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1《学务政要》,载《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
    2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三卷,第3—5页。
    3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4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1页。
    5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9页。
    1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1页。
    2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94—95页。
    3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6页。
    4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6页。
    1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43页。
    2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53页。
    3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36页。
    4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2页。
    
    1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5页。
    2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5页。
    3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22页。
    4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2页。
    1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8页。
    2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99—100页。
    3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97—98页。
    1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5页。
    2胡道静:《国学大师论国学》(上) ,东方出版中心, 1998年版,第43页。
    3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5—6页。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73页。
    2章太炎:《诸子学略说》,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0页。
    3章太炎:《诸子学略说》,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0页。
    1《国粹学报》,1906年,第二期,第四册。
    2章太炎:《诸子学略说》,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176页。
    3章太炎:《诸子学略说》,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7页。
    4转引自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717页。
    1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8页。
    2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76页。
    3王元化主编:《近人学术集林—章太炎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309—310页。
    
    1章太炎:《研究中国文学的途径》,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75-78页。
    2《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
    3转引自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40页。
    1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1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2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3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1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2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16页。
    3参见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篇),《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5、150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
    2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页。
    3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
    4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5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6参见戴震《与段若膺书》,戴氏言:“仆生平论述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此正人心之要。今人无论正邪,尽以意见误名之曰‘理’,而祸斯民,故《疏证》不得不作。”参见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6页。
    7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8页。
    1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2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页。
    3虽然梁启超指出哲学发展的形式有注释、分裂及修正三种,但是他所说的“注释”宜为“诠释”,“分裂”实为“分化”,而且他所讲的“修正”也包含了“补充”的意思。因此,梁氏所说的哲学发展的形式,概括为注释、分化、补充和修正三种更为恰当。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梁启超将学术思想的发展分为内分、外布、出入、旁罗四种形式,这与他在《儒家哲学》中关于哲学发展形式的论述,不无相通之处。
    1此观点可参见美国学者威廉·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61页。张世英等著《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1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2梁启超:《儒家哲学》,《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百三》,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26页。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7月第2版,第75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2版,第76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2版,第76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2版,第121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2版,第121—122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2版,第141—142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2版,第147页。
    3梁漱溟:《东方文化及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528页。
    1冯友兰:《怀念金岳霖》,《哲学研究》,1985年第1期。
    1熊十力:《原儒·序》,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6年版。
    1熊十力:《十力语要初读》,香港东升印务局版,1949年版,第15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14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9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3—24页。
    1柴文华:《论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哲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6页。
    2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6页。
    1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97页。
    2《易·系辞下》。
    3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68页。
    4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70页。
    5王充:《论衡·治期》。
    6刘禹锡:《天论》中篇。
    7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74页。
    8张载:《正蒙·太和》。
    9朱熹:《朱子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
    10陆九渊:《陆九渊集·卷十二·与李宰书》。
    
    1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32页。
    2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250页。
    3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24页。
    1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2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73页。
    3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74页。
    4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78页。
    5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79页。
    
    1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79页。
    2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8页。
    3《老子》,第42章。
    4《老子》,第42章。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戴震全书》卷六,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175页。
    1宋志明编:《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儒家哲学的新开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90—91页。
    2《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儒家哲学的新开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8页。
    3贺麟:《当代中国哲学》,胜利出版公司,1941年版,第74页。
    4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第4页。
    5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第3页。
    6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第4页。
    7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独立出版社, 1942年版,第271页。
    1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第12页。
    2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第51页。
    3贺麟:《当代中国哲学》,胜利出版公司, 1945年版,第80—81页。
    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1-2页。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小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3滕复:《马一浮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版,第87-88页。
    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10-11页。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6页。
    3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6-7页。
    4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91页。
    1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港台海外文化论丛》之《当代新儒家》所重刊,三联书店,1989年4月第1版,第29页。
    2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中),《南开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1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2月版,第738页。
    
    1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学衡》,1922年第2期。
    2康有为:《孔教会序一》,《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2月版,第734页。
    3《学衡杂志简章》,《学衡》,第1期。
    4吴宓:《论新文化运动》,载《中国留美学生月报》,1920年。
    1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见《历史的选择——五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第116—117页,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胡适文存》第3集,亚东图书馆,1924年版,第211—217页。
    2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巴蜀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4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0页。
    2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京城印书局,1932年版,第43—44页。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6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8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8—709页。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6页。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8页。
    1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8页。
    1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07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往来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9—470页。
    2毛子水李济胡适等著:《胡适与中西文化》,台湾水牛出版社,1972年版,第106—107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2版,第180页。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序》,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1页。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序》,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4页。
    2参见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七卷第1号,1919年12月。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1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2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3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4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5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6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1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2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3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4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5胡适:《先秦名学史》,李匡武校订,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6见《独立评论》,第142号(1935年),《编辑后记》。
    1梁漱溟:《东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页。
    2梁漱溟:《东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2页。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22—23页。
    4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京城印书局,1932年版,第67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8—449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8—472页。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2方克立:《关于文化体用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页。
    4《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页。
    1刘鄂培:《岱宗青长在光华耀千秋》,《不息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1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部印行记》,《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12月版,第239页。
    1郭其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页。
    2熊十力:《新唯识论全部印行记》,《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12月版,第242页。
    3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页。
    4冯友兰:《新理学》,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1页。
    5方克立:《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上),《南开学报》,1990年第4期。
    6冯友兰:《新原道》,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123页。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张骏严编选:《新潮——民初时选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4—19页。
    2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张骏严编选:《新潮——民初时选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91页。
    3《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07页。
    1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1张若英:《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上海书店影印本,1982年版,第159页。
    1吴宓:《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4—145页。
    2吴宓:《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1页。
    3吴宓:《人生哲学序论·编者再识》,《大公报》,1929年11月4日。
    1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第23页。
    1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8—49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中华现代思想宝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陈独秀:《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华现代思想宝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康有为:《大同书》,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7、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本),中华书局,1989年版。
    8、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饮冰室合集》(文集之38),中华书局,1989年版。
    9、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
    1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2、胡适:《中国哲学史的线索?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
    13、蔡元培:《中国哲学史大纲·序》,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
    14、蔡元培:《蔡元培哲学论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7、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18、牟宗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9、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0、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5年版。
    23、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张东荪:《科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几个问题——答适之先生及素痴先生》,《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3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张岱年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贺麟:《当代中国哲学》,胜利出版公司,1947年版。
    33、贺麟《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4、贺麟:《康德黑格尔哲学东渐》,《中国哲学》(第2辑),三联书店,1980年版。
    35、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6、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38、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序)》,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0、王锦民:《中国哲学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郁有学:《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冯友兰的哲学道路》,华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黄见德:《西方哲学的传入与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3、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44、何高济王尊仲李申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45、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6、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景海峰:《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8、王宇根:《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49、陈少明:《知识谱系的转换——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学人》(第13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0、柯雄文:《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影响》,《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5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2、冯契:《“通古今之变”与回顾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国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5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4、方克立:《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宏观审视》,《中国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55、方克立:《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6、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7、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8、张立文:《中国唯心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邓曦泽:《论“中国哲学”的意义困境》,《原道》(第1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陈少明:《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1、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2、罗钢:《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3、罗达仁:《哲学史教程(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64、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5、《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66、王潮:《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外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67、田智忠:《有关“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异域声音》,《原道》(第1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丁祖豪郭庆堂等著:《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89、封祖盛:《当代新儒家》三联书店,1989年版。
    70、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1994年版。
    72、成中英:《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1年版。
    72、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73、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北京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7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美)M.G.马森(Mary Gertrude Mason)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中华书局,2006年版。
    77、(英)约·罗伯茨(J.A.G.Roberts)编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6年版。
    78、(美)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大学术讲演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9、(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张宁译:《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年版。
    80、(美)大卫·雷·格里芬著,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81、(美)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82、(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3、(美)理查德?罗蒂,李幼蒸译:《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年版。
    84、Standaert,Nicolas.Classification of Sciences and the Jesuit Mission in Late Ming China.Jesuits:Cultures,Sciences,and the Arts(1540-1773).Leiden:Brill,2000.
    85、STEVENSON,C.L..Ethics and Languag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44.
    86、芬格莱特.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Haprer and Row,1972.
    87、Chong,Woei Lien.Kant and Marx in Post-Mao China:The Intellectual Path of Li Zehou:doctoral dissertation..Leiden University,1999.
    88、Wing—Tsit Chen陈荣捷,1901—1994:Excerpts from an Oral Autobiography.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1995.
    89、Bloom,Irene.Wing—Tsit Chan,1901—1994:In Memoria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East—West Philosopher's Conferenc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1995,45.
    90、胡适.Right to Doubt in Ancient Chinese Thought.第三届“东西哲学家会议”论文集Philosophy and Culture——Ea.夏威夷大学,1962.
    91、(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2、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中华书局,1994年版。
    93、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4、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6、董克剑:《东方文化——两难中的抉择》,江西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6期。
    2、Moellgaard,Eske.Eclipse of Reading, On the "Philosophical Turn" of American Sinology.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2005,(Summer).
    3、许全兴:《中国哲学精神简论》(上),《理论前沿》,2001年第17期;《中国哲学精神简论》(下),许全兴,《理论前沿》,2001年第18期;
    4、郭庆堂:《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分期:学着讲、照着讲、接着讲》,《哲学动态》,2001年第8期。
    5、干春松:《中国哲学和哲学在中国——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6、陈启伟:《“哲学”译名考》,《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7、方朝晖:《“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4期。
    8、李景林:《西方话语霸权下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之反思》,《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9、张立文:《中国哲学的“自己讲”、“讲自己”——论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和超越合法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张志伟:《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也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1、荆雨:《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访郭齐勇教授》,《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
    12、谭培文:《融会三大哲学资源,创建当代中国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文明冲突与哲学对话: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综述》,《哲学动态》,2003年第12期。
    13、赵景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4、葛兆光:《为什么是思想史?——“中国哲学”问题再思》,《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15、彭永捷:《中国哲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关于中国哲学学科的知识社会学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6、李淑英:《“重写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7、熊思呐:《评点黑格尔论中国哲学》,《求索》,2004年第4期。
    18、李景林:《文化之“根”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9、郭齐勇:《中国哲学:保持世界性与本土化之间的必要的张力》,《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0、张法:《何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何为》,《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1、冯达文:《拓宽中国哲学研究的视域》,《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2、何睿洁:《中国哲学史学会2005年会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23、孙正聿:《20世纪上半叶哲学观论争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道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4、方克立:《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人文杂志》,2005年第4期。
    25、苗润田:《西方思想界如何看待“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26、张允熠:《哲学的困境与黑格尔的幽灵——关于“中国无哲学”的反思》,《文史哲》,2005年第3期。
    27、柴文华:《论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
    28、钟少华:《清末中国人对于“哲学”的追求》,《中国文哲研究通讯》[台], 1991年第2期。
    29、官岳:《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主体性重构》,《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0、彭永捷《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思考》,《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2004年第1期。
    31、李承贵:《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维度》,《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32、俞吾金:《走出传统哲学观的藩篱》,《文史哲》,2005年第3期。
    33、商戈令:《回到源头:发展中国哲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
    34、王中江:《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如何可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5、刘笑敢:《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36、向世陵:《传统、现代、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价值》,《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37、张岱年冈田武彦:《中国哲学与二十一世纪》,《浙江学刊》,1998年第2期。
    38、张世英:《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之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
    39、周桂钿:《80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之嬗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2期。
    40、张立文:《超越与呼唤——百年中国哲学研究与未来走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1、武宏志:《美国大学哲学系的“中国哲学”课》,《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
    42、黄楠森:《中国哲学20世纪前后50年比较》,《理论前沿》,2000年第3期。
    43、张世英:《从西方近现代哲学看20世纪中国哲学之发展》,《新视野》,2000年第4期。
    44、刘文英:《中国哲学史百年述评与展望》,《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1期。
    45、张汝伦:《他者的镜像:西方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哲学研究》, 2005年第2期。
    46、张耀南:《论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及其价值》,《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47、《“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访陈来教授》,《哲学动态》,2002年第3期。
    48、李晨阳:《北美学界对中国哲学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论一个兴起的潮流》,《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49、景海峰:《从?剑桥哲学词典?看当代中国哲学》,《学术研究》,1999年第8期。
    50、景海峰:《“哲学”东来与“中国哲学”建构》,《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
    51、李翔海:《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三种基本理论范式述评》,《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52、中国哲学与二十一世纪(续),张岱年冈田武彦,《浙江学刊》,1998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