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老年人口是差异性大和内部分化严重的群体。对这样的一个人口群体进行有关养老模式选择研究,有必要从老年人口内部分化出发,将老年人口进行分层,对不同老年人口阶层展开研究。不同老年人口阶层受所拥有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着不同的需求,对养老模式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个体差异性的凸显,老年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老年人的需求反映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老年群体的期望以及老年人适应程度的心态变化,反映着老年人主观需求与客观条件的差距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这种需求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是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因。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的需求又决定着养老的供给,老年人需求与养老供给共同决定着老年生活质量的高低,因而,老年生活质量是衡量养老供给对养老需求满足程度的多维标准,是衡量养老模式对老年人需求满足效果的最佳尺度。
     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趋势使养老模式选择成为了可能,如果只存在一种养老模式,就不存在养老模式选择的问题,也不存在通过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探讨老年生活质量问题。正因为养老模式多元化以及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性,才使得始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和满足老年人需要而进行的养老模式选择具有特殊的含义和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老年人口阶层除具有人的需求的共性外,还具有老年人所特有的个性需求,在老年人需求的特殊化分析基础之上,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在实地访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养老模式的优选趋势和支持系统做出了一些讨论。
     围绕着研究主线,全文共分8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从国内外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有关问题的研究述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主要概念做出界定后,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2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主体和动因——老年人口分层与需求研究”。从中国养老模式的选择主体——老年人口入手,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差异性特点和层次性需求。根据社会分层理论,将具有较大差异性的老年人口分层,探讨不同阶层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老年人的需求是老年人进行选择的动因,同时,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是老年人多样性需求追求的终极目标。
     第3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客体和前提——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趋势”。从养老模式选择客体——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出发,探讨了我国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化养老的多样化变迁,从居家养老到机构养老的发展趋势,从经济供养向照料与精神慰藉的需求转变。现代变迁的结果是养老模式多元化局面的并存。同时,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也表明我国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转性。这种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发展趋势使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成为可能和必须,是养老模式选择的前提。并在我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趋势与老年人的需求之间的建立了老年人养老的供给与需求模型。养老模式现代变迁和养老模式多元化为保障老年生活质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4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评价标准——老年生活质量”。老年生活质量是养老模式供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老年生活质量的变动反映了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老年人分享社会进步的标志。在分析老年人的需求与老年生活质量关系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建立养老模式与老年生活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探讨了养老模式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老年生活质量对养老模式发展的反作用,以及老年生活质量是养老模式选择最高维度的评价标准。
     第5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实践分析——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效应探析”。通过对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和社会化养老发展的现实基础上,采取访谈调研的方法,对目前较典型的三种养老模式进行老年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老年人对这三种养老模式选择的结果是离开了他们原本熟悉的家,这一方面说明老年人的养老选择的现代变迁,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表现。通过个案分析各种养老模式的发展对老年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的勾画,提出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多元化养老模式选择。
     第6章“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差异性选择研究”。在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基础上,分析养老模式选择的一般特征和实质,并提出养老模式优选的目标分层研究和基本原则。最后,在老年人口分层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我国城市和农村东、中、西部的老年人养老模式优选方案,以及我国不同阶层的老年人口如老干部阶层、老年知识分子、老年工人阶层、老年农民阶层和需要长期照料的老年人阶层的养老模式选择的探索性研究。
     第7章“构建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养老模式选择支持系统”。微观支持系统从公共财政的稳定投入、专业的老年社区正式照料、老年非正式照料资源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宏观支持系统从政策法律、经济发展、文化舆论、社会进步、环境质量等角度进行了讨论。
     第8章“余论”。本章简要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
Since the elderly people have seriously internal differentiation and division, it is necessary for studiers to differentiate old people into subgroup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elderly people, this thesis stratifies the old people into subgroups in order to offer suitable choices on caring for different old people. Different old people have different demand for living, and different people own different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onditions. Thu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choice for the patterns for the aged.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aged, the old people's demand develops incessantly. The demand, which includes physical and mental demand, reflects old people's preference and expectation, and indicates that old people try to copy with those changes. The demand determines how the old people choose the patterns providing for the aged. It also reflects the contradiction and problems between the subjective demand and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demand and supply of microeconomics, the demand of old people's also decides the supply for the old peo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decides the ol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diversified trends of the patterns provided for old people indicate that the elderly may choose the patterns which suit them best. If there is only one pattern, it is meaningless for people to do so. When the diversified trends exist, people may choose the best o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In order to analyze this choice of patterns, this thesis mainly includes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related issues home and abroad, forward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defines the main concepts of this thesis, advances the basic theory,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presents the body of selecting and the reason why people choose those patterns. Beginning with the body of choosing,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old people under the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elderly. Since the demand of old people is the motivation of the choice, the demand exploring is necessary. Since developing the ol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is the goal of the demand of old people, the quality of life is target of old people's choice.
     The third chapter takes apart the object and the presupposition of choo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care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rn changes of the old care models, including the changes from the family of old-age care model to the social pension care model, and changes from living at home to living at the pension institutions, and changes from the economic support to the spirit of consolation. Those changes mean the tendency of changes is irreversible and inevitable. That's why old people may choose the best patterns for themselves. As well, this chapter tries to e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 people's demand and the patterns.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patterns and demand offer more choices for the aged to insure their quality of life.
     The fourth chapter probes into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he choice, that's, the quality of old people's life. The quality of life is a well-establishe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old people expressing their satisfaction received from the pattern.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offers the direction for the pattern'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s the symbol of the elderly sharing the social progresses. Last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set 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age patter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based on the old people's demand.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practical analysis, mainly emphasizes why old people choose those pattern, how they lead in their lives, and what's the result of their choosing. After analyzing those cases, this thesis find out the pro-active choice is helpful for their lives.
     The sixth chapter brings forward the differences in selection based on the better quality of life.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feature and the rules of the special choice, points out the objective and real of choice, and offers different choices for different old group.
     The seventh chapter tries to set up the support system for the choice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rom the micro-aspects,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stability of public finances, formal professional community care for elderly, informal old-age care resources, and so on. The macro-aspects includ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cultur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so on.
     The last chapt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thesis, and point out the lack of research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study.
引文
1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30
    2马利敏.新型养老体系的初步研究与设想.人口学刊,2000年第1期:48
    1邬沧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战略对策.长寿.2003年第5期:44
    2刘渝琳.养老质量测评——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与保障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7
    1李永胜.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1):53
    1陈叔红.养老服务于产业发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34
    http://www.lwcj.com/focus/focus_44/index_2.asp
    1张丽.国外倒按揭养老模式给我国的启示.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9月第9期:127
    2陈叔红.养老服务于产业发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39
    1穆光宗1“3+2”养老工程:中国特色的综合养老之路[A]1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构想——北京市“老人、家庭与社会照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12,104-108.
    2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人口学刊.2007年第5期:43.
    1林闽钢.我国农村养老实现方式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33
    2叶军.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探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37-39
    3梁鸿.养老方式及其发展的选择.探索与争鸣,2002.10:36.
    4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经济论坛,2006.11:53.
    5黎民等.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养老模式选择.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74.
    6韦璞.我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及其养老模式选择.重庆龚学院学报.2006年12月:29
    7李若建.职业背景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及养老模式的选择再分析.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97
    1赵喜顺.论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科学研究.2003(2):110
    2邓颖等.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1):44
    3范悦斌等.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比较分析.四川精神卫生.2003(16卷第4期):201
    4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30-36
    1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版:188-189
    1注:本文中提到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的区别,同人口和人的区别一样,是整体与个体的区别。
    1刘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2
    1戴维.L.德克尔著.沈健译.老年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85-88
    1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2版:293
    2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2版:297
    3韩克庆.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4期:55
    4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1期:101
    1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89.
    2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188
    1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10
    1http://www.xjass.com/jj/content/2009-04/27/content_74581.htm
    1刘庚常,等.我国老年人口社会分层初探.西北人口.2008年第1期.65-67
    1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务委员兼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在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的发言,http://www.fmcoprc.gov.hk/chn/szyw/t5251.htm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2.
    1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思考.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1北京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杜峥鸣.中国老年健康寿命研究,中国第四次人口学家论坛
    1张大勇.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35卷35期:11618
    1刘继同.生活质量与需要满足: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福利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39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2陈胜利、魏津生、林晓红.中国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变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62
    1王树新.中国养老保障研究.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10
    2“三老五更”:在秦汉时期开始实行,是指睿智健康而留任在学校中的老年官员。他们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咨询、教育学生。
    1宋.司马光.居家杂仪.见载: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庭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6
    1张文君等.上海城市老年公寓的现状调查与展望.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3:166-168
    1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41
    2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42
    1奚志勇.中国养老.北京: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92
    2奚志勇.中国养老.北京: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127
    1我国部分地区养老模式介绍.社区.2005-10下:13
    1本报记者.我国每百位老人福利机构床位平均不到一个.人民日报,2006-07-17.
    1养老要用新办法: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3671/20050313/100707.shtml
    1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9
    1萧振禹.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困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13
    1孙鹃娟.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59
    1Cobb, Sidney.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 38
    1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5月:58-59
    1于学军.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9(4):1
    2邬沧萍,杜鹏.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8
    1郑晓瑛.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述论.人口研究.1996(4):24
    2孙颖心等.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2月第27卷:376-377
    1吴振云,等: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第23卷:715
    1刘同昌.面对银色浪潮: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218
    1郑晓瑛.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述论.人口研究.1996(4):24
    1说说农民的喜事与烦心事—温家宝与农民代表的对话.http://chinaneast.xinhuanet.com/2009-03/11/content_15916721.htm
    1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6
    1杜鹏,等.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24
    1杜鹏,等.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24
    2杜鹏,等.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24
    1周国伟.中国农村地区养老状况及其区域比较.西北人口,2000年第1期:22
    2周国伟.中国农村地区养老状况及其区域比较.西北人口,2000年第1期:22
    1上野千鹤子著.公克等编译.高龄化社会四十岁开始探讨老年.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9
    1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6
    1.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基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一项比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3.周长城.中国生活质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肖振宇.养老你指望谁[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5.熊必俊.保障老有所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吴晓东.中国农村养老的经济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陈蕃.二十一世纪老龄问题研究[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3.
    9.戴维.L.德克尔,沈健译.老年社会学[M].天津:天津出版社,1986.
    10.王树新.北京人口老龄化与养老[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8.
    11.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孙鹃娟.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3.李德鸿.老人与家庭——老龄问题与老年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1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15.郭平,等.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6.奚志勇.中国养老[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8.
    17.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张纯元.中国老年人口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9.王树新.中国养老保障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
    20.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暨亚太地区后续行动会议文件选编.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
    21.宋健.中国农村人口收入与养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3.章晓懿,等.城市居家养老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索[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
    24.王胜今.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25.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26.穆光宗,等.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侧记[A].中国的养老之路[C].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27.顾大男,等.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质量评估[A].载曾毅等主编.健康长寿影响因素分析[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8.穆光宗.“3+2”养老工程:中国特色的综合养老之路[A].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构想——北京市“老人、家庭与社会照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
    29.刘渝琳.养老质量测评——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与保障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0.陈叔红.养老服务于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31.刘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32.佟新.社会人口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5.陈胜利,等.中国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变化[M].人民出版社,2002
    36.邬沧萍,等.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7.刘同昌.面对银色浪潮:明天我们如何养老[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38.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9.宋.司马光.居家杂仪.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庭与身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0.阎坤.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
    41.台恩普,等.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策研究[A].赵宝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对策研究报告[C].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42.中国老年学学会.家庭健康和谐.元通出版社,2006
    43.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家庭社会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4.李强.应用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5.彭华民.消费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46.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47.范伟达,等.家庭社会网:不可忽视的保障功能[A].张健,等.家庭与社会保障[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8.邬沧萍,等.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9.朱佩兰.安老与社会工作[M].台湾: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50.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9
    51.李绍光.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2.苏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M].2004.
    53.郑晓瑛,等.聚焦中国人口健康[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54.王思斌.混合福利制度与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发展[A].中国社会工作研究[C].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5.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56.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7.香伶.关于我国城乡养老保障趋势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1年第7期
    58.杜鹏,等.中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分析[J].人口研究,1998年第4期
    59.陈彩霞.北京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比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3期
    60.丁美方.社区照顾——城市老年人的赡养方式新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1.丁煜,等.城市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01年第2期
    62.李元书,等.社会分层的含义和原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63.高娟.浅谈社会分层与老年人生活[J].黑河学刊,2005年第7期
    64.罗元文.社区服务与养老保障体系[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第2期
    65.谢钧,等.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如何适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天津市社会养老机构及入住老人的调查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5期
    66.李元书.社会分层与阶级分层的区别、功能和意义[J].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67.桂世勋.合理调整养老机构的功能结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68.吴帆.中国养老资源供求状况与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分析[J].人口学刊,2007年第3期
    69.李辉.长春市城乡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
    70.刘晶.城市社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居家养老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探索[J].人口学刊,2005年第1期
    71.毕素华,等.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若干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72.柴效武.养老资源探析[J].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
    73.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
    74.易方.20种养老模式可供选择[J].人民论坛.2008年第4期
    75.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07年第5期
    76.孔金平等.养老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互动式异地养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77.叶军.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探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8.梁鸿.养老方式及其发展的选择[J].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0期
    79.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J].经济论坛,2006年第11期
    80.李永胜.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1.世界人口老龄化:1950-2050.联合国老龄化议题.http://www.un.org/ Chinese/esa/ageing/trends.htm
    82.张丽.国外倒按揭养老模式给我国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第9期
    83.黎民等.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养老模式选择[J].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84.韦璞.我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及其养老模式选择[J].重庆龚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85.李若建.职业背景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及养老模式的选择再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86.赵喜顺.论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87.邓颖等.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第1期
    88.范悦斌等.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比较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3第4期
    89.韩克庆.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90.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91.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J].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92.刘庚常,等.我国老年人口社会分层初探[J].西北人口,2008年第1期
    93.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思考[J].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94.张大勇.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5期
    95.刘继同.生活质量与需要满足: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福利研究综述[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96.我国部分地区养老模式介绍.社区,2005-10下
    97.张文君等.上海城市老年公寓的现状调查与展望[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年第3期
    98.唐铮,等.北京宣武区把居家养老服务做得更周到[J].社区,2006年第2期
    99.记者.我国每百位老人福利机构床位平均不到一个.人民日报,2006-07-17
    100.邓颖等.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第1期
    101.联合国老龄化议题:http://www.un.org/chinese/esa/ageing/newage.htm
    102.于学军.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4期
    103.郑晓瑛.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述论[J].人口研究.1996年第4期
    104.孙颖心,等.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2月第27卷
    105.吴振云,等.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第23卷
    106.杜鹏,等.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107.辛本禄,等.在自发性、诱致性与强制性之间——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的制度分析及建构[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108.张丹丹,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四阶段[J].中国人口报,1999年11月15日
    109.董沛等.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综述[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10.宋宝安.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11.杨善华,等.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12.黄成礼.社会中为老年人口提供健康照顾的形式及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第1期
    113.陈树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114.陈树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初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15.范明林.老人家庭照料和社区服务网络[J].上海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16.桂世勋.未来中国养老保险面临的两大压力与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17.叶响裙.转型期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18.叶文振.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J].南方人口,1998第1期
    119.陈赛权.养老资源自我积累制初探[J].人口学刊,1999年第5期
    120.陈友华.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网络建设[J].南京大学学报,2002第5期
    121.罗映光,等.居家老人生活及“居家式社区养老”需求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22.行红芳.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与需求满足[J].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123.杨善华,等.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4.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125.周伟文,等.城市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和社区满足能力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6.邬沧萍.提高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科学认识[J].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127.郑晓江.孝的伦理内蕴及现代归位[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28.宋健.“四二一”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
    129.郭志刚,等.中国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130.林戈,等.建立以家庭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J].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131桂世勋.银色浪潮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J].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132.王秀银,等.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大龄独生子女意外伤亡[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6期
    133.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
    134.陈彩霞.经济独立才是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应用霍曼斯 交换理论对农村老年人供养方式的分析和建议[J].人口研究,2000年第2期
    135.约翰·罗根,等.城市老年人与已婚子女同住的观念与现实[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2期
    136.杜鹏,等.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年06期
    137.王小金.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风险及养老支持.第三届人口学家前沿论坛,2007
    138.高爱华.家庭养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39.周云.对老年人照料提供者的社会支持[J].南方人口,2003年第1期
    140.叶军.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探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41.李永胜.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42.刘金华.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状况——以四川为例[A].杨军昌.人口·社会·法制研究[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1. David B.Grusky. Social Stratification: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Boulder. Oxford. Westview Press,1994.
    2. Esping. Anderson. Gosta.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 Coleman.James S.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 Borowiak.E and Kostka.T. 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People Living at Home and Institutions. Aging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04) 16
    5. Gu, D. Data Assessment of Age Reporting,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or the 1998-2002 CLHLSwaves. Technical Report No.2005-2. 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2005, July
    6. Gu,D.Dupre,M.E., & Liu,G. Different Profiles Between Institutionalized Residents and Community - Dwelling Residents at the Oldest - old Age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Philadelphia,2005
    7. Groves, M.A. and Wilson,V.F. To Move or Not to Mov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ousing Choice of Elderly Persons. Journal of Housing for the Elderly, (1992)10.
    8. Gueldner,S.H., Loeb,S., Morris,D., Penrod,J., Bramlettm,M.,Johnson, L., & Scholtzhauer, P. A Comparison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Mood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and Community - dwelling Elders.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001)15
    9. Laditka,S.B. Modeling lifetime nursing home using under assumptions of better health. Journal of Gerontology:Social Sciences, (1998)53B (4)
    10. Hugo,G.J. The Changing Urban Situ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Australia: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Elderly in the United Nations. Aging and Urbanization. United Nations, New York,1991
    11. Allardt. E. Dimensions of Welfare in a Comparative Scandinavian Study. Acta Sociologica,1976(19)
    12. Kisker E..Marital Status Differentials in Health,Health Care Utilization,and Mortalit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Mathematics Policy Research. Inc. Princeton, NJ,USA.,1990
    13. Paugam,S. Poverty and Social Disqualific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mulative Social Disadvantage in Europe,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1996Vol.6 (4)
    14. Vaux. A Social Support: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raeger, New York.,1988,
    15. Wellman, B., & Wortley, Brothers' keepers:Situating kinship relations in broader networks of social support.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989(32).
    16. Wellman, B., Wortley. 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rent folks:Community ties and social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0(96).
    17. Xiaomei Pei, Vijayan K. Pillai, Old Age Support in China: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the Family.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1999Vol.49(3)
    18. Evandrou, Maria and Falkingham, Jane,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in Glennerster, Howard and Hill Eds, John, The State of Welfare, The Economics of Social Welfa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9. Glennerster, Howard and Hill Eds, John, The State of Welfare, The Economics of Social Welfa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0. Rostagaard, Tine and Lehto, Juhani,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ystem:How Different is the Nordic Model? In Kautto, Mikko and others, Eds. Nordic Welfare States, In the European Cpnex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1. Twigg, Julia, Social Care, in Baldock. John and others Eds. Social Poli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2. Cobb, Sidney,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