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河西邮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河西邮驿制度不仅留下了汉承秦制的痕迹,也凸显出了汉代边塞地区邮驿的独有特色。无论是在邮驿机构及其职能的变化、邮驿的管理、邮书的运行、通行凭证的完善,还是在邮驿机构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河西邮驿体系是全国邮驿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邮驿体系的运行情况。而且河西处于丝绸之路的孔道上,汉代河西的邮驿体系起到了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作用,凸显出的邮驿漏洞或缺陷也不同。
     除了对汉代河西邮驿进行概括论述,还对河西邮驿机构中的亭、河西邮驿管理中的资产及经费调度、河西邮书的运行、河西邮驿中的通行证、河西邮驿存在的缺陷等进行细节性论述,将汉代河西邮驿的管理、运行状况清晰地呈现出来。
Hexi Postal System in the Han Dynasty keep obvious marks which inherit from Qin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highlight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rontier areas' postal system then. Post-stages in Hexi have been a prominent part not only in reformation of post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but also in improvement of stages' administration, post operation and thoroughfare certificate. What's more, they have great influences on society at then time and later generation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above-mentioned several sides since the Han Dynasty Hexi post-stages system is a necessary and desirable part of the national post system. whether it approaches perfection or not relates directly to running conditions of the whole post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Hexi prefecture locates in the fortification of the Silk Road.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post-stages of other areas, Hexi post-stages in Han Dynasty have unique significance and illustrate different deficiencies and the limitation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summarization on Hexi post-stages in Han Dynas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detailedly about the Pavilion, funds dispatch, post operation, thoroughfare certificate of and some shortcomings which exist in the whole system in Han Dynasty's post system in Hexi prefecture. Furthermore,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clearly the conditions of administration and operation of Hexi post-stages in Han Dynasty.
引文
1(汉)司马迁:《史记》卷2《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9页。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二《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18页。
    4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第446页。
    5任继愈主编、王崇焕著:《中国古代交通》,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6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第1524页。
    7楼祖诒:《中国邮驿史料》,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8刘广生、赵梅庄编著:《中国古代邮驿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第50页。
    9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四《周礼注疏》,第1033页。
    1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十一《孟子注疏》,第69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39页。
    2(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6《西域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73页。
    1劳干:《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第69-91页。
    2劳干:《释汉代之亭障与烽燧》,《“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本,第501-522页。
    3王国维:《敦煌汉简跋十一》,《观堂集林》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53-854页。
    4王国维:《流沙坠简·屯戍丛残考释》,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1-214页。
    5王国维:《简牍检署考》,《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1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中华书局,1940年版。
    2孙毓棠:《汉代的交通》,《孙毓棠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3白寿彝:《中国交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998年4月北京2次印刷,第55-107页。
    4(日)浜口重国:《汉代的传舍—特别是其设置地点问题》,《东洋学报》,1935年卷22第4期。
    5(日)伊藤德男:《汉代之邮》,《东洋学报》,1941年卷28第3期。
    6劳干:《汉代的亭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第129-138页。
    7劳干:《再论汉代的亭》,《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8陈直:《汉晋过所通考》,《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后收录其《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后收入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楼祖诒:《汉简邮驿资料释例》,《文史》,1963年第3辑。
    11楼祖诒:《中国邮驿史料》,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版。
    1陈邦怀:《居延汉简考略》,《历史教学》,1964年第2期。
    2(日)永田英正著、那向芹译:《居延汉简烽燧考一特以甲渠候官为中心》,《简牍研究译丛》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4-264页。
    3(日)森鹿三著、姜镇庆译:《论居延简所见的马》,《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版,第77-100页。
    4(日)大庭修著、姜镇庆译:《汉代的尚夫》,《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版,第171-197页。
    5熊铁基:《秦代的邮传制度—读云梦秦简札记》,《学术研究》,1979年第3期。
    1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2李均明:《汉简所见“行书”文书述略》,《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135页。
    3李均明:《汉简题署考》,《文物》,1990年第10期。
    4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8-334页。
    7(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再论“检”》,李学勤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144页。
    1宋会群、李振宏:《汉代居延地区邮驿方位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2刘广生主编:《中国古代邮驿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年版,1999年与赵梅庄再出修订版。
    3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4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著:《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
    5马楚坚:《中国古代的邮驿》,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9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李均明:《古代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11王子今:《邮传万里—驿站与邮递》,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1张德芳、郝树声:《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2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3高荣:《秦汉邮驿的管理系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高荣:《秦汉邮驿交通建设与后勤管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高荣:《秦汉的邮与邮人》,《简牍学研究》第四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王栋梁:《从悬泉汉简看汉代的邮驿制度》,《社科纵横》,2007年第6期。
    7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所见的“亭”》,《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释文注释部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版,第13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第3079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55《留侯世家》,第2046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卷55《留侯世家》,第2046页。
    5(晋)司马彪著、(梁)刘昭补注:《续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4页。
    6(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5《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3165页。
    1 (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61《张李广利传》,第2691页。
    2(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6《西域传上》,第3873页。
    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页。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94页。
    5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后收入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页。
    6(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30页。
    7(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299页。
    8(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25《卓鲁魏刘列传》,第887页。
    9(刘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61《左周黄列传》,第2017页。
    10(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4页。
    11(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61《张李广利传》,第2695页。
    12(汉)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2页。
    1(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6《西域传上》,第3873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3179页。
    3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1页。
    4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所见的“亭”》,《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王国维:《敦煌汉简跋十一》,《观堂集林》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55页。
    6贺昌群:《烽燧考》,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0年第2期,后收入其《贺昌群史学论著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7劳干:《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第78页。
    8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第312页。
    9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10李均明:《张家山汉简<行书律)考》,《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1 (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57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124《游侠列传》,第3184页。
    3(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9中《王莽传》,第4118页。
    4(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1183页。
    5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47页。
    6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329页。
    7(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57页。
    8(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58页。
    9(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68页。
    10(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昭帝纪》,第226页。
    11 (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列传》,第1424页。
    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99页。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3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24-925页
    3(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58页。
    4(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第407页。
    5张传玺:《应劭“汉改邮为置”说辨正》,《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史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6(清)孙楷撰、徐复订补:《秦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14页。
    7(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4《文帝纪》,第117页。
    8(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6下《西域传》,第3912页。
    9(汉)司马迁:《史记》卷10《孝文本纪》,第423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第3000页。
    2(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30页。
    3(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39《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299页。
    4(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83《薛宣殊博传》,第3397页。
    5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6(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4《魏相丙吉传》,第3133页。
    7孙毓棠:《汉代的交通》,《孙毓棠学术论文集》,第361页。
    8(汉)司马迁:《史记》卷49《外戚世家》,第1973页。
    9(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68《霍光金日碑传》,第2931页。
    10(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29《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1018页。
    1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6页。
    1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37页。
    1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89页。
    1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30《刑法志》,第924-925页。
    15(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9中《王莽传》,第4122页。
    1白寿彝:《中国交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9页。
    2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3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后收入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页。
    4刘广生、赵梅庄:《中国古代邮驿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版。
    1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2陈直:《居延汉简研究》,第44页
    3何双全:《汉代西北驿道与传置——甲渠候官、悬泉汉简(传置道里薄>考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
    4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5刘广生、赵梅庄:《中国古代邮驿史》,第134、137页。
    6(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742页。
    7何双全:《汉代西北驿道与传置——甲渠候官、悬泉汉简(传置道里薄)考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页。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第5期,第27页。
    3宋会群、李振宏:《汉代居延地区邮驿方位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1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第46-47页。
    2马楚坚:《中国古代的邮驿》,第27页。
    3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著:《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第130页。
    4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19页。
    5(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16《邓寇列传》,第609页。
    6(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54《李广苏建传》,第2451页。
    7(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4《魏相丙吉传》,第3146页。
    1楼祖诒:《汉代邮驿交通史略》,《交通杂志》,1936年4卷8期。
    2刘广生、赵梅庄:《中国古代邮驿史》,第121-122页
    3曹尔琴:《中国古都与邮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期。
    4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5孙毓棠:《汉代的交通》,《孙毓棠学术论文集》,第365页。
    6高荣:《秦汉邮驿的管理系统》,《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7(汉)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1612-1614页。
    1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2张传玺:《释“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第96页。
    3楼祖诒:《中国邮驿史料》,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4月版。
    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0页。
    5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95-96页。
    6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第21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68页。
    2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67页。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67页。
    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96页。
    5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97页。
    6(晋)司马彪著、(梁)刘昭补注:《续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第3559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24页。
    2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85-86页。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0-71页。
    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92-93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2页。
    2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156页。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7-78页。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6页。
    5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37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90页。
    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72页。
    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210页。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224页。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294页。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554页。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232-233页。
    1 (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高帝纪第一上》,第46页。
    2(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昭帝纪》,第230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传食律》,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02页。
    4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第3083页。
    1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第29页。
    2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第44页。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1页。
    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5页。
    5邵鸿:《西汉仓制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6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第71-79页。
    7(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19页。
    8王树金:《秦汉邮传制度考》,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5年6月,第53页。
    9(日)森鹿三著、姜镇庆译:《论居延简所见的马》,《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版,第96页。
    1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第86-89页。
    2伊传宁:《由汉简所见西汉马政》,《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3张德芳、胡平生:《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5页。
    4王裕昌:《汉代传食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补述》,《图书与情报》,2010年第4期。
    5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4页。
    6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80页。
    7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6页。
    1王树金:《秦汉邮传制度考》,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5年6月,第54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81-82页。
    2(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5《景帝纪》,第147页。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4页。
    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24页。
    5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18页。
    6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116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84页。
    2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85页。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112页。
    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156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85-86页。
    2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第154页。
    3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第154页。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666页。
    5(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8《宣帝纪》,第256页。
    6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55-56页。
    1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70-71页。
    2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46页。
    3高荣:《秦汉邮书管理制度初探》,《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4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427-428页。中程指符合规定程限。简文所云“定行某时某分,中程”指当行时间与定行时间相符。
    5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421页。邮书刺是关于传递邮书过程的实录文书。
    6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427页。邮书课之形式与邮书刺同,仅文未多记录了传行里程及所耗费时间并加考核评语。
    1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5-76页。
    2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第80页。
    3劳干:《居延汉简考证》,《居延汉简·考释之部》(1986年收)。其最初的研究见《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1944年)
    4侯灿:《劳干<居延汉简考释·简牍之制>评议》,《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6-284页。
    5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440-456页。
    1李均明:《汉简题署考》,《文物》,1990年第10期。
    2(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再论“检”》,李学勤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144页。
    3李均明:《汉简所见“行书”文书述略》,《秦汉简牍论文集》,第114-115页。
    4高荣:《秦汉邮书管理制度初探》,《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229页。
    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94页。
    3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95页。
    4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101页。
    5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6劳干:《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中央研究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
    7(日)森鹿三:《论居延简所见的马》,《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版,第77-100页。
    8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56页。
    9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69页。
    1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2页。
    12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508页。
    13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4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56页。
    15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薛英群、何双全、李永良注:《居延新简释粹》,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88页。
    3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4易桂花、刘俊男:《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时期的行书制度》,《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4期。
    5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283页。
    6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286页。
    7季勋:《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文物》,1976年第5期。
    8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523页。
    9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470页。
    10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525页。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竹部》第五上,第191页。
    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13页。
    3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434页。
    4薛英群:《汉代的符与传》,《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4页。
    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4页。
    3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434-435页。日迹符是边塞吏卒进行日迹活动时使用的勤务凭证,有多种形式。警候符为吏卒放哨值勤之凭证。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21页。
    5(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31《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1097页。
    6林剑鸣编译:《简牍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136页。
    7薛英群:《汉代的符与传》,《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8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61-64页。
    9李均明:《汉简所反映的关津制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27页。
    10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24-25页。
    1(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8《宣帝纪》,第245页。
    2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49、334、428页。
    3李均明:《汉简所见出入符传与出入名籍》,《文史》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4林剑鸣编译:《简牍概述》,第128-136页。
    5郑雅坤:《谈我国古代的符节(牌)制度及其演变》,《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第56页。
    6薛英群:《汉代的符与传》,《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7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第159页。
    8李均明:《汉简所见出入符传与出入名籍》,《文史》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9郑雅坤:《谈我国古代的符节(牌)制度及其演变》,《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
    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四《周礼注疏》,第1012页。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之四《周礼注疏》,第389页。
    3(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高帝纪(上)》,第23页。
    4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5(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第145页。
    6陈直:《居延汉简研究》,第41页。
    7林剑鸣编译:《简牍概述》,第129页。
    8(晋)司马彪著、(梁)刘昭补注:《续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9页。
    1(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4下《匈奴传》,第3798页。
    2陈直:《汉晋过所通考》,《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后收入其《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
    3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下)——居延汉简研究》,《西北史地》,1993年第4期,第69页。
    4李均明:《汉简所反映的关津制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27页。
    5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下)——居延汉简研究》,《西北史地》,1993年第4期,第69页。
    6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第43页。
    7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8李均明:《汉简所见出入符传与出入名籍》,《文史》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182页。
    2林梅村、李均明编:《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3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4页。
    5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87页。
    6裘锡圭:《汉简零拾》,《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91-593页。
    7李均明:《汉简所见出入符传与出入名籍》,第27页。
    8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第388页。
    9陈邦怀:《居延汉简考略》,《历史教学》,1964年第2期。
    10(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第147页。
    11(日)藤田胜久:《<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与汉墓简牍——传与致的情报传达》,《简帛》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2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下)——居延汉简研究》,《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第69页。
    13李天虹:《汉简“致籍”考辨——读张家山汉简<津关令>札记》,《文史》,2004年第2期。
    1安忠义:《秦汉简牍中的“致书”与“致籍”考辨》,《江汉考古》,2012年第1期。
    2(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第147页。
    1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30《刑法志》,第924-925页。
    2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第115-116页。
    3王国维:《敦煌汉简跋十一》,《观堂集林》卷十七,第855页
    4刘光华主编、汪受宽著:《甘肃通史·秦汉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1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3册《甘肃卷》(上),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
    2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第470页。
    3(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贾谊传》注解,第2241页。
    4(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94上《匈奴传》,第3784页。
    5(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61《张李广利传》,第2693页。苏林注言:“凿,开也。空,通也。遣始开西域道也。”
    6(刘宋)范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西域传》,第2931页。
    1赵克尧:《汉代的“传”,乘传与传舍》,《江汉论坛》,1984年12期。
    2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331页。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7页。
    5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351页。
    1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61页。
    2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07页。
    3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36页。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24页。
    5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43页。
    6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53页。
    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第5期,第27页。
    8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96-497页。
    1张德芳、郝树声:《悬泉汉简研究》,第134-160页。
    2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3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671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7](清)孙楷撰、徐复订补:《秦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998年4月北京2次印刷。
    [2]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北京:中华书局,1940年版。
    [3]劳干:《居延汉简考释之释文部》,北京: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
    [4]楼祖诒:《中国邮驿史料》,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版。
    [5]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7]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传食律》,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8]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12]林剑鸣:《简牍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4]贺昌群:《贺昌群史学论著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5]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6]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薛英群、何双全、李永良注:《居延新简释粹》,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版。
    [1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20]吴扔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任继愈主编、王崇焕著:《中国古代交通》,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2]王国维、罗振玉:《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3]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24]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著:《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年版。
    [25]孙毓棠:《孙毓棠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26]白纲:《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7]任继愈主编、臧嵘著:《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版。
    [28]马楚坚:《中国古代的邮驿》,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9]刘广生、赵梅庄:《中国古代邮驿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版修订版。
    [30]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3]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3册《甘肃卷》(上),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4]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均明:《古代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36]王子今著:《邮传万里:驿站与邮递》,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37]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8]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0]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1]刘光华主编、汪受宽著:《甘肃通史·秦汉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2]张德芳、郝树声:《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43]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1]劳干:《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
    [2]劳干:《释汉代之亭障与烽燧》,《“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本。
    [3]劳干:《汉代的亭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
    [4]楼祖诒:《汉代邮驿交通史略》,《交通杂志》,1936年4卷8期。
    [5]贺昌群:《烽燧考》,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1940年第2期,后收入其《贺昌群史学论著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6](日)浜口重国:《汉代的传舍—特别是其设置地点问题》,《东洋学报》,卷22第4期。
    [7](日)伊藤德男:《汉代之邮》,《东洋学报》,卷28第3期。
    [8]陈直:《汉晋过所通考》,《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9]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后收入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陈邦怀:《居延汉简考略》,《历史教学》,1964年第2期。
    [11]季勋:《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文物》,1976年第5期。
    [12]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13]熊铁基:《秦代的邮传制度—读云梦秦简札记》,《学术研究》,1979年第3期。
    [14]张传玺:《释“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15]薛英群:《汉代的符与传》,《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16](日)森鹿三著、姜镇庆译:《论居延简所见的马》,《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版。
    [17](日)大庭修著、姜镇庆译:《汉代的啬夫》,《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版。
    [18]李均明:《汉简所见出入符传与出入名籍》,《文史》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9]徐乐尧:《居延汉简所见的边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郑雅坤:《谈我国古代的符节(牌)制度及其演变》,《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
    [21]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22](日)永田英正著、那向芹译:《居延汉简烽燧考—特以甲渠候官为中心》,《简牍研究译丛》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3]李均明:《汉简所见“行书”文书述略》,《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4]侯灿:《劳干(居延汉简考释·简牍之制)评议》,《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李均明:《汉简题署考》,《文物》,1990年第10期。
    [26]裘锡圭:《汉简零拾》,《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7]宋会群、李振宏:《汉代居延地区邮驿方位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28]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下)——居延汉简研究》,《西北史地》,1993年第4期。
    [29](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再论“检”》,李学勤主编《简帛研究》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30]曹尔琴:《中国古都与邮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辑。
    [31]孙毓棠:《汉代的交通》,《孙毓棠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32]邵鸿:《西汉仓制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33]张传玺:《应劭“汉改邮为置“说辩正》,《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史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第5期。
    [35]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
    [36]伊传宁:《由汉简所见西汉马政》,《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37]高荣:《秦汉邮书管理制度初探》,《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38]李均明:《汉简所反映的关津制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39]高荣:《秦汉邮驿的管理系统》,《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0]高荣:《秦汉邮驿交通建设与后勤管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1]高荣:《秦汉的邮与邮人》,《简牍学研究》第四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2]李天虹:《汉简“致籍”考辨——读张家山汉简(津关令)札记》,《文史》,2004年第2期。
    [43]李均明:《张家山汉简(行书律>考》,《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王树金:《秦汉邮传制度考》,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5年6月。
    [45]劳干:《再论汉代的亭》,《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6]王栋梁:《从悬泉汉简看汉代的邮驿制度》,《社科纵横》,2007年第6期。
    [47](日)藤田胜久:《(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与汉墓简牍——传与致的情报传达》,《简帛》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8]易桂花、刘俊男:《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时期的行书制度》,《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4期。
    [49]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所见的“亭”》,《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0]王裕昌:《汉代传食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补述》,《图书号情报》,2010年第4期。
    [51]安忠义:《秦汉简牍中的“致书”与“致籍”考辨》,《江汉考古》,2012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