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人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家长继择校之后追求的另一优质教育资源。班长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领导行为决定着师生间的关系,制约着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以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自编的《教师领导行为问卷》为测量工具。通过对金华市城市、城乡和农村3类地区,5所初中,19个班主任,710名学生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式搜集相关材料和数据信息;通过教育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学生知觉的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学生期望的班主任领导行为有何差距:(2)班主任性别、年资、地域和素质四个背景变量间领导行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将研究结果与台湾地区、北京地区和山东地区进行比较,找寻其中的异同。
     研究结果表明:
     (1)在初中学生知觉的与期望的班主任领导行为问题上,学生期望更多的民主型领导行为,更少的权威和放任型领导行为;学生期望的班主任民主行为多于知觉到的班主任民主行为。在这一点上,与台湾、山东、北京地区与表现出了一致性。
     班主任背景变量间领导行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1)以班主任性别为自变量,学生知觉到男性班主任更多的民主行为,女性班主任更多的权威行为,学生期望女性班主任比男性班主任表现出更多的放任行为。
     (2)以班主任的工龄为自变量,学生知觉到10年以上工龄的班主任更多的民主行为,5-10年工龄的班主任更多的权威行为,5年以内的班主任更多的放任行为,期望的民主行为和期望的放任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以地域为自变量,城市、城乡、农村三个地区的比较中,城市地区的学生知觉到最多的权威行为,城乡地区知觉到最多的民主行为,农村地区的学生知觉到了最多的放任行为;知觉的放任行为、期望的民主行为、期望的权威行为和期望的放任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这一变量上,与台湾、北京、山东三个地区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异同。
     (4)以班主任的素质为自变量,学生知觉到优秀班主任更多的民主行为,普通班主任更多的放任行为,权威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期望优秀班主任比普通班主任能给予更多的民主行为;期望的权威行为和放任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对学生期望差距比较大的女性班主任、城市班主任、低年资班主任提出一些建议,并建议所有的班主任要多行使民主型领导行为,提高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
Nowaday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more and more increasingly, the competition is not for economic but for the talent.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put education on the priority position of strategic. Becaus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rimary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nacted the reforma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advanced new goals and new idea. Its core concept is" all for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all for the student'". Class-adviser served as a class's organizer, manager and a leader in education, due to the special status and role. The have to think how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level.
     Research taking five junior high schools 19 Class-adviser 710 students in the Jinhu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clude town and rural. Using "teacher lead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for measuring tool,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ways search for data informa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data to SPSS 13.0 to analysis. Study the teacher leading behavior felt and expected by the students. Also study the relation from gender, seniority, regional and quality variables to leadership behavior, to find the consistency and differences. At last compare the result with Taiwan, Beijing and Shandong, looking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rima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elt and expect head teacher leading behavior problems, students expect more democratic leadership behavior, less authority and laissez-faire leadership behavior; Students expect more democratic behavior of teacher in charge teacher of perceived democratic behavior. At this point, four districts showed consistency. Gender differences, the student perception more democratic behavior to male teacher, female teacher gave less democratic behavior, students expect women show more indulge behavior than male teacher; Seniority differences,10 years seniority head teacher show more democratic behavior,5-10 years seniority head teacher show more authority,within 5 years seniority head teacher show more indulge behavior, indulge behavior difference does not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a, urban areas students felt more authoritative behavior, town area felt moderate democratic behavior consciousness,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felt more democracy behavior. At this point, four districts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author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class adviser, to promo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引文
①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6.
    ②班华,陈家麟.中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9)
    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R],2006.(06).
    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R].教育部,2006(6).
    ②金娣,王刚编著.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①杜贺夫内伊著.班主任概论[M].方德厚,译.上海:作家书屋,1952.
    ②恩.伊.包德列夫等编.班主任[M].陈友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③恩.伊.包德列夫等编.班主任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精神的工作[M].陈友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④恩.伊.包德列夫等编.班主任怎么样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M].陈友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⑤博尔迪列夫主编.班主任手册[M].郭启卜,译.北京:北京市教育局,1956.
    ⑥江苏教育编辑部.苏联小学班主任工作札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7.
    ①凯洛夫.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②科罗托夫等编.中小学班主任手册[M].李兴汉,等译.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2.
    ③任小艾.我的班主任工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④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⑤季诚钧.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⑥顾明远.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①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③陈永明.班主任专业化和班集体建设实务[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④庞超.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0(07).
    ①赵长福.论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素质的培养[D].西南师范大,2002.
    ②谢春英.关于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素质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
    ③罗锋艳.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队伍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5.
    ④董瑾炜.中学班主任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08.
    ⑤吴高福.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评刘心武<班主任>等六篇短篇小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3).
    ①任小艾.转变教育观念做好班主任工作[J].安徽教育,1990(06).
    ②张敏.浅谈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J].教育探索,2000(09).
    ③彭丽虹.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合作[J].黑龙江教育,2010(12).
    ④刘兆宇.班主任行为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出版社,2003.
    ⑤郑丽.初中班主任的领导行为[D].苏州大学,2007.
    ①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学生情绪适应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②李铁强.班级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J].河南教育,1996(03).
    ③黄春华.对班主任行为中“期待效应”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2007(09).
    ①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王昌平.班主任PM领导行为与班集体形成特点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04).
    ③郑丽.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7.
    吴武典.教师领导行为与学生的期待、学业成就及生活适应[J].教育心理学报,1978(07).
    ②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生情绪适应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③王美芳,张道祥.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
    ①范兴华,陈京军,成功,张玲.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领导行为模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7).
    ②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02).
    ③刘长江,郑日昌.教师领导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04).
    ④杨雪梅.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07).
    ⑤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袁振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①张培.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医学教育,2001(05).
    ②陈启勇.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③刘珊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①蔡培.中学班主任角色冲突——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②翟敏.80后班主任角色冲突及解决策略[J].内蒙古教育,2009(12).
    ③赵长福.论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素质的培养[D].西南师范大学,2002.
    ④揭水平.小学优秀班主任的素质结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
    ①高云.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素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②吴婧.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③邹新智.“三多三少”走向双赢——正确处理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关系[J].湖南教育,2010(10).
    ④吴恒祥,张虎国.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校行政管理层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3(02).
    ⑤王所才.浅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往方式的艺术[D].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2005.
    ①钟克英.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D].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2005.
    ②陈旭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的探索[D].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2005.
    ③蔡培.中学班主任角色冲突——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④廖华.中学班主任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①朱枫.班主任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②杨春雷.自主管理:促进班主任成长的有效途径[D].华东师范大学,2008.
    ③黄爱玲.中小学班主任冲突管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8.
    ④封疆.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8.
    ①王洁静.班集体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07.
    ②顾方文.首席班主任制:农村中学班主任管理的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6.
    ③李研.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fDl.职业技术,2010(02).
    ④李俊学.教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J].河北教育,1996(11).
    奕郭宗柏.论在新课程下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的教学工作[J].教师,2010(01).
    ②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2010(05).
    ③李萌.浅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策略[J].科教新报,2010(08).
    ④朱金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M].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2005.
    ①赵海彬.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②王桃英.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08).
    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任务与对策[J].中国德育,2007(05).
    ④黄正平.道德建设: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
    ⑤马多秀.生命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04).
    ①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②凯洛夫.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①汪玉霞.通高中家庭选择性教育消费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②杨蓉.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个案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9).
    ③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七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④刘全,柏杰.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与方法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3(04).
    ⑤朱建明.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①孙颖.建立班主任岗位资格认证制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①王清和.国有企业领导者行为系统评价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
    ②刘亚鹏,胡自浩.论企业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叨.济宁学院学报,2009.
    ①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学生情绪适应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①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学生情绪适应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②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
    ①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7.
    ①潘露.师生信任的困境与突围[J].教育学术月刊,2008.(04).
    ①周建伟.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成因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06).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班华,陈家麟.中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金娣,王刚编著.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杜贺夫内伊著.班主任概论[M].方德厚,译.上海:作家书屋,1952.
    [5]恩.伊.包德列夫等编.班主任[M].陈友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6]恩.伊.包德列夫等编.班主任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精神的工作[M].陈友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7]恩.伊.包德列夫等编.班主任怎么样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M].陈友松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8]博尔迪列夫主编.班主任手册[M].郭启卜,译.北京:北京市教育局,1956.
    [9]江苏教育编辑部.苏联小学班主任工作札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7.
    [10]凯洛夫.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1]科罗托夫等编.中小学班主任手册[M].李兴汉等,译.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2.
    [12]任小艾.我的班主任工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1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14]季诚钧.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5]顾明远.中小学学校工作实用全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6]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18]陈永明.班主任专业化和班集体建设实务[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9]刘兆宇.班主任行为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出版社,2003.
    [20]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辽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欧文斯,袁振国译.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七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4]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5]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庞超.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0.
    [2]赵长福.论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素质的培养[D].西南师范大,2002.
    [3]谢春英.关于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素质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
    [4]罗锋艳.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队伍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5.
    [5]郑丽.初中班主任的领导行为[D].苏州大学,2007.
    [6]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学生情绪适应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7]朱建荣.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8]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学生情绪适应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9]陈启勇.新课程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转换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0]刘珊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角色转换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11]蔡培.中学班主任角色冲突——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12]揭水平.小学优秀班主任的素质结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3]高云.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素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14]吴婧.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15]廖华.中学班主任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16]朱枫.班主任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7]杨春雷.自主管理:促进班主任成长的有效途径[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8]黄爱玲.中小学班主任冲突管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9]封疆.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0]王洁静.班集体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1]顾方文.首席班主任制:农村中学班主任管理的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2]赵海彬.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3]汪玉霞.通高中家庭选择性教育消费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4]朱建明.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5]王清和.国有企业领导者行为系统评价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
    [26]张丹.教师的性别差异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7]左晓荣.中学师生信任及相关组织变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34]孙颖.建立班主任岗位资格认证制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董瑾炜.中学班主任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08(04).
    [2]吴高福.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评刘心武<班主任>等六篇短篇小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3).
    [3]任小艾.转变教育观念做好班主任工作[J].安徽教育,1990(06).
    [4]张敏.浅谈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J].教育探索,2000(09).
    [5]彭丽虹.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合作[J].黑龙江教育,2010(12).
    [6]李铁强.班级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行为影响力[J].河南教育,1996(03).
    [7]黄春华.对班主任行为中“期待效应”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2007(09).
    [8]王昌平.班主任PM领导行为与班集体形成特点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04).
    [9]吴武典.教师领导行为与学生的期待、学业成就及生活适应[J].教育心理学报,1978(07).
    [10]范兴华,陈京军,成功,张玲.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领导行为模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8).
    [11]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0).
    [12]刘长江,郑日昌.教师领导行为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2).
    [13]杨雪梅.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1).
    [14]王美芳,张道祥.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
    [15]张培.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医学教育,2001(01).
    [16]翟敏.80后班主任角色冲突及解决策略[J].内蒙古教育,2009(12).
    [17]邹新智.“三多三少”走向双赢——正确处理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关系[J].湖南教育,2010(03).
    [18]吴恒祥,张虎国.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校行政管理层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3(02).
    [19]王所才.浅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往方式的艺术[J].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2005.
    [20]钟克英.浅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J].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2005年.
    [21]陈旭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的探索[J].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2005年.
    [22]李研.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2010(02)·
    [23]李俊学.教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J].河北教育,1996(09).
    [24]郭宗柏.论在新课程下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的教学工作[J].教师,2010(06).
    [25]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2010(11).
    [26]李萌.浅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策略[J].科教新报,2010(05).
    [27]朱金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J].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2005.
    [28]王桃英.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08).
    [29]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任务与对策[J].中国德育,2007(01).
    [30]黄正平.道德建设: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0).
    [31]马多秀.生命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04).
    [32]杨蓉.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个案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6).
    [33]刘全,柏杰.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与方法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3(04).
    [34]刘亚鹏,胡自浩.论企业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J].济宁学院学报,2009(09).
    [35]刘鹤,李德欣.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36]潘露.师生信任的困境与突围[J].教育学术月刊,2008(04).
    [1]Higgins ET. Self-discrepancy: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 Psychological Review,1987.
    [2]Canpolat.B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ing and body image, body ideal, self-perception, and body mass index in turkish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5.
    [3]Owen R.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5thed)[M]. Boston:Allyn and Bacon,1995.
    [4]Charles R.Goldman and Frank L.Quinn. Effects of a Patient Education Pr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J].Psychiatric services,1988(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