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隋末唐初经学大师孔颖达,以主撰《五经正义》播名于史。其治经,文无分古今,学不忌南北,乃至援纬以释经,故能冶汉魏六朝诸家传、注于一炉,而集其大成。其《正义》虽历来被目为经学阐释文本,但涵有丰赡的美学思想。其中《毛诗》、《乐记》、《周易》孔疏,蕴含美学直接材料;其余各经孔疏,所保留周人以礼乐为中心的“礼文化”思想材料,亦系研究早期儒家美学及其承传的宝贵资源。
     在美学本体论方面,孔氏《正义》通过对哲学上的道气论、有无论、变易论等的梳理和理论提挈,建构了以气本论为基础的美学思想体系,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精神和自然感性色彩。以此为基点,孔氏对情与志、情与性等传统美学问题多加剔抉,提出了建基于气类相感论的性情论与感物动情之说:并引“发愤抒情”的楚骚传统诠解“诗言志”,豁露了魏晋以来诗骚合流的历史印痕;其“情志一也”的观点,更可见汉魏以降“诗言志”向“诗缘情”转换的文脉历程。
     孔氏《正义》还努力恢复易学重象的传统,其对于“观物取象”、“言、象、意”之辩等易学传统问题的多方阐发,直接推进了由“易象”到“审美意象”的转变,并为唐代“意境”美学范畴的提出,准备了丰厚的思想营养。孔氏还自觉地从理论上贯通《诗》、《易》,一方面以《易》象释《诗》兴,充分肯定易象“若诗之比喻”的诗性功能,发展了传统的诗学比兴观;另一方面据其易学“体用”观提出了“三体三用”说,合理解决了《诗》之“六义”问题的系列悬疑。
     孔氏《正义》不废纬书,综合秦汉诗论各说,提出“诗有三名”(承也、志也、持也)之论,亦可经过分疏诠释,见出儒家诗学功能论之历史演进:其对“孔子删诗”等问题的精采考论,则在诗学史上造成巨大影响。在诗乐关系方面,孔氏《正义》以“礼乐相济”思想为基础,既提出“诗为乐章,诗乐是一”、“诗与乐同功”的诗乐一体论,又仔细考察了诗与乐两者“辞变声常”之异,据此亦可追溯由上古之乐教统诗教,春秋期间诗乐两艺、两教分途的历史轨迹。在对五经文本的多维观照中,孔氏《正义》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诠释思想,如“疏不破注”、“体无恒式”、“立足文本”、“学理通观”等,这在中国古典美学诠释史上,亦具有极重要意义。
Kong Yingda ,a master of Confucianism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late years of Sui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years of Tang Dynasty, was well-known in history for his role in writing Wu Jing Zheng Yi. He absorbed the classics commentary in the period of Han Wei and Liu Chao and applied Chenwei to interpret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ough his Wu Jing Zheng Yi are looked upon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y contain ample aesthetic thoughts. Among Wu Jing Zheng Yi, The Kong's Books on Mao Shi, Yue Ji, Zhou Yi contain the direct aesthetic material. His other books contain the ritual and music culture on Zhou dynasty, so they are considered as th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studying the early Confucian aesthetic ideology and its prevalence.
     On the aspect of aesthetic Ontology, Wu Jing Zheng Yi established the aesthetic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makings and revealed the life spirit and the nature sensibil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hrough the recapitulation of the ideas about Tao and Qi, the Ideas about Being and not Being and the concept of Tong Bian. Kong Yingda analyzed and differentiated the concepts of Sentiment and ideal, Sentiment and natur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Nature and Sentiment on the basis of theory of interaction basing on the Qi. He also applied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Writing of Chu to interpret the idea of poem revealing ambition. The confluence of Shi and Sao since Wei Jin period was showed in his interpretation. The context course from the idea of poem revealing ambition to the idea of poem indicating emotion was also revealed in his opinion of sentiment and ideal.
     Wu Jing Zheng Yi tried to renew the tradition of emphasizing the image on the study of Yi. Kong Yingda push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Yi image to aesthetic image and provided the ample material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esthetics on Tang Dynasty through the extensive analyz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ord, image and meaning. He also united Shi and Yi to use the Yi image to interpret Shi Xing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Bi and Xing, on the other hand, he brough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an Ti San Yong according to the Yi idea of Entity and Function and solved the series of problems about Liu Yi of Shi.
     Wu ling Zheng Yi put forward the statement of three ways on Shi, combining Chenwei and various poem theories in the period of Qin and Han. The progress of the theory of Confucian poetics function was showed in Kong's books. His textural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on Confucius's Deletion of Shi brought the great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Shi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oem and music, Wu Jing Zheng Yi advanced the idea of unanimity between poem and music and point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on the basis of the thought of ritual and music. Through the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the texts, Wu Jing Zheng Yi also formed the unique thoughts on hermeneutics. It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引文
1 李延寿:《北史·儒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81卷.
    2 刘昀:《旧唐书·孔颖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73卷.
    3 同上书.
    4 同上书.
    5 同上书.笔者按:这里所谓“正义”,兼有中正、驳正之义.要指出的是,至宋代时,《周易正义》开始题《周易兼义》之名,直至清代阮元刻《十三经注疏》之时,仍题曰“兼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宋至清《周易正义》题作《周易兼义》云:“此书初名《义赞》,后诏改《正义》,然卷端又题曰‘兼义',未喻其故.”阮元在《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卷一校勘记中,解宋人题《周易正义》为《周易兼义》云:“按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间,以疏附于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笔者以为阮氏此说基本可从.
    6 同上书.
    7 欧阳修等:《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传》,中华书局1986,第198卷.
    8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9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62页.
    10 王文生:《论情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11 参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39页.
    12 霍松林:《诗述民志-孔颖达诗歌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2期.
    13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4页.
    14 张宝三:《五经正义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2年提交的博士论文.
    15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 李雄飞:《孔颖达诗乐说初探》,《交响》1994年第1期.
    17 张启成:《论<毛诗正义>与诗经学》,《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5期.
    18 高林广:《<五经正义>诗乐思想管窥》,《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9 王海英:《孔颖达<五经正义>与唐代文论》,《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0 李建国:《论孔颖达对<诗经>创作艺术的理论总结》,《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2期.
    21 林国兵:《孔颖达的易学理论与美学智慧》,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
    22 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
    23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
    24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页.
    25 刘晌:《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89卷.
    2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序言,第2-3页.
    27 同上书,卷首,第6页.
    2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5页.
    29 同上书,第17页.
    30 同上书,目录,第3页.
    31 同上书,第16页.
    3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序言,第3页.
    33 同上书,第16页.
    3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76页.
    3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5页.
    36 同上书,第129页.
    37 刘晌:《旧唐书·孔颖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73卷.
    3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9页.
    39 同上书,第112页.
    40 王弼:《老子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2、16、49章.
    4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42 同上书,第272页.
    43 同上书,第260页.
    4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4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6页.
    4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50页.
    4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48 同上书,第292页.
    49 同上书,卷首,第6页.
    50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卷十三,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806页.
    51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5页.
    52 黄侃:《汉唐玄学论》,载《黄侃国学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
    53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载《注史斋从稿》,中华书局1987年,第240页.
    54 同上书,第294页.
    55 参张伯伟,《佛经科判与初唐文学理论》,《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5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57 同上书,第294页.
    58 同上书,第256页.
    59 同上书,第367页.
    6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札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21页.
    6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6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63 同上书,第271页.
    64 同上书,卷首,第6页.
    65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8页.
    6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4页.
    67 同上书,第143页.
    68 关于“事数”,《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刘孝标注曾解释说:“事数,谓若五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五根、五力、七觉之属.”(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86年,第61页.)
    69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81卷.
    70 永璿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81年,第15卷.
    71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198页.
    72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4页.
    73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页.
    74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92卷.
    75 董诰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卷.
    76 同上书,第6卷.
    77 同上书,第23卷.
    78 同上书,第10卷.
    79 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75卷.
    80 杨向奎:《唐宋时代的经学思想》,《文史哲》1958年第5期.
    81 参陈炎:《儒、释、道与李、杜、王》,《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秋之卷.
    82 龚鹏程:《孔颖达<周易正义>及其“观我生”论》,载《周易研究论文集》第3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1 有关中、西方“本体论”的异同考辨可参阅朱立元先生的《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俞宣孟先生的《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论著.
    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9页.
    3 同上书.
    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1页.
    5 同上书,第269页.
    6 同上书,第270页.
    7 同上书,第259页.
    8 同上书,第269页.
    9 同上书.
    1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1页.
    11 同上书,第15页、第171页.
    12 同上书,第1页、第1672页.
    13 同上书.第15页.
    1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页.
    15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第1261页.
    1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7-259页.
    17 同上书,第289页.
    18 同上书,第272页.
    19 同上书,卷首,第2-3页.
    20 同上书,第310页.
    21 同上书,卷首,第4页.
    22 同上书,第21页.
    23 同上书,第267页.
    24 同上书,第140页.
    25 同上书.第140页.
    26 方东美:《中国艺术的理想》,载《中国文化论文集》,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5年.
    2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札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3页.
    2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卷首,第4页.
    29 张载云:“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正蒙·乾称第十七》)
    30 参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7-320页.
    3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卷首,第5页.
    32 同上书,第271页.
    33 同上书,第1页.
    3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9页.
    3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99页.
    3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37 同上书,第18页.
    38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页.
    39 王弼:《老子注》,《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页.
    4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卷首,第5页.
    41 同上书,第292页.
    42 同上书,卷首,第6页.
    43 同上书,第268页.
    44 同上书,第284页.
    4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4页.
    4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5页.
    47 同上书,第308页.
    48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1年,第112页.
    49 傅伟勋:《中国哲学中的儒道释》,三联书店1989年,第387页.
    50 郭象注:《庄子》,载《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5页.
    51 同上书,第63页.
    52 同上书,第86页.
    53 同上书,第.58页.
    5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9页.
    55 同上书,第12页.
    56 同上书,第112页.
    57 同上书,第113页.
    58 同上书,第28页.
    59 同上书,第267页.
    60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6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5、300、303、254页.
    62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59页.
    6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4页.
    64 同上书.
    65 同上书,第273页.
    66 同上书,目录,第5页.
    67 同上书,第315页.
    68 同上书,第295页.
    69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84页.
    70 参阅本文第六章.
    8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5页.
    72 同上书,第294页.
    73 同上书,第202页.
    74 同上书,第27页.
    75 同上书,卷首,第6-7页.
    76 同上书,第334页.
    77 同上书,第295页.
    78 同上书,第84页.
    79 同上书,第203页.
    8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3页.
    81 同上书,第15页.
    82 同上书.
    83 李壮鹰:《诗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
    84 李肇:《唐国史补·因话录》卷下,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7页.
    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9页.
    2 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第322页.
    3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9页.
    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5 董仲舒:《深察名号》,载《春秋繁露》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1页.
    6 班固:《性情》.载《白虎通德论》卷八,四部丛刊初编本.
    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19页.
    8 同上书,第1219页.
    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10 同上书,第21页.
    11 同上书,卷首.第21页.
    1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19页.
    1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23页.
    14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中华书局1986年,第85页.
    15 朱熹:《乐记动静说》,载《朱文公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67卷.
    16 杨慎:《性情说》,载《升庵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1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84页.
    1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20 同上书,第1162页.
    2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41页.
    2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23 同上书,第704页.
    24 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传论赞》,中华书局1974年,第92卷.
    25 令狐德棻:《周书·王褒庾信列传》(卷四十一),中华书局1971年,第742页.
    26 李百药:《北齐书·文苑传序》(卷四十五),中华书局1972年,第601页.
    27 杨维桢:《剡韶诗序》,载《东维子集》卷七,四库文渊阁本.
    28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载《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29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245页.
    30 袁枚:《答施兰垞论诗书》,载《袁枚全集(第二集)·小仓山房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86页.
    3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3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33 方玉润:《诗经原始》(上),中华书局1986年,第42页.
    34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页.
    3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36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7页.
    3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55页.
    3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39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8页.
    40 高林广:《<五经正义>诗乐思想管窥》,《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41 陈伯海:《释“诗言志”》,《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42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第162页.
    43 李善:《昭明文选·文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卷.
    44 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87页.
    45 潘百齐:《论唐诗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辩证倾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
    46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52页.
    4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4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4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5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5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3页.
    52 同上书,第1219页.
    5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7页.
    54 杨万里:《答建康府大军库监门徐达书》,载《诚斋集》.卷六七,四部丛刊集部.
    5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56 同上书,第1219页.
    5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2-1113页.
    58 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7-68页.
    5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4-1075页.
    60 同上书,第1104页.
    61 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序言.
    6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62页.
    63 同上书,第14页.
    64 同上书,第705页.
    6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9页.
    66 刘昀:《杜正伦传》,载《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中华书局1975年,第74卷.
    6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页.
    68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61页.
    69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载《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70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209页.
    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1页.
    2 同上书,第303、294、264、261页.
    3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72页.
    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2页.
    7 同上书,卷首,第5页.
    8 庞朴:《原象》,《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38-339页.
    9 同上书,第298页.
    1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11 同上书,第261页.
    12 同上书,卷首,第6页.
    13 同上书,第329页.
    14 同上书,第27页.
    15 ‘同上书,第1页.
    16 同上书,第14页.
    17 同上书,第63页.
    18 同上书,第1页.
    19 同上书,第288页.
    20 同上书,第85页.
    2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26页.
    2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2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99页.
    2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页.
    25 同上书.第280页.
    26 林国兵:《试论孔颖达的易学理论与美学智慧》,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提交的硕士论文,第24页.
    27 李阳冰:《上李大夫论古篆书》,载《全唐文》卷四三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8 参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5-76页.
    2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1页.
    30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3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1页.
    3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3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4页.
    3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35 同上书,第1、10页.
    36 同上书,第334页.
    3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58页.
    3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39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2页.
    4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4-285页.
    41 同上书,第272页.
    42 宗炳有两个同等命题,一叫“澄怀味象”,一叫“澄怀观道”,由“味象”可以观道,则所“味”之“象”,包括作为道之象的“大象”.参见宗炳《画山水序》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
    4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44 章学诚:《文史通义》,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6页.
    45 王夫之:《周易外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9页.
    4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47 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2页.
    48 汪师韩:《诗学纂闻》,载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49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42页.
    51 同上书,第12页.
    52 同上书,第44页.
    53 同上书,第22页.
    5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18页.
    55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18页.
    56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2页.
    57 同上书,第107、142页.
    58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9 李壮鹰:《诗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60 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59页.
    61 参谢建忠:《论孔颖达与唐诗》,《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1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99页.
    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5页.
    3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57页.
    4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6 同上书,第13页.
    7 同上书,第16页.
    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6页.
    10 同上书,第14页.
    11 同上书,第16页.
    12 同上书,第15页.
    13 同上书,第1162页.
    14 谢建忠:《论孔颖达与唐诗》,《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1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16 同上书.
    17 同上书.
    18 同上书,第17页.
    19 同上书.
    20 同上书.目录,第3页.
    21 同上书,第6页.
    2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2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札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68-1369页.
    24 参谢建忠:《论孔颖达与唐诗》,《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25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6 《周礼·仪礼·札记》,岳麓书社1989年,第64页.
    2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6页.
    28 参上书第13页.《郑志》:“张逸问:‘何诗近于比、赋、兴?'(郑玄)答曰:‘比、赋、兴,吴札观诗已不歌也.孔子录《诗》,已合风雅颂中,难复摘别.篇中义多兴.”
    29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第320页.
    30 参郑志强:《诗经“六诗”新考》,《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3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32 同上书,第12-13页.
    33 同上书,第12页.
    34 同上书,第12页.
    35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中华书局1986年,第2070页.
    36 方玉润:《诗经原始》(上),中华书局1986年,第66-67页.
    37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第127页.
    3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39 同上书,第12页.
    40 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第3页.
    41 阮元:《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96页.
    42 同上书.
    43 王运熙先生曾就此提出批评说:“实际上郑玄说之谬误,不但在于以美刺释比兴,而且把作为表现手法的比兴牵强地同诗的政治内容联系起来.事实上,比兴手法可以同美刺内容相结合,也可以不相结合,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齐鲁书社1987年,第68-69页.)
    44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
    4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2页.
    46 同上书,第12页.
    47 同上书.
    48 参见本文第三章“兴必取象”部分.
    49 参徐正英:《先秦至唐代比兴说述论》,《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50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5页.
    51 孟棨等:《本事诗·高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52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48页.
    53 同上书,第79页.
    54 邓国光:《唐代诗论抉原:孔颖达诗学》,《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5 诗经学四大公案是指:“孔子删诗公案”、 “毛诗序公案”、 “商颂时代公案”和“国风作者与民歌的公案”.见夏传才《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河北学刊》1998年第1期.
    56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第47卷.
    57 王充:《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1129页.
    5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5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8页.
    60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75页.
    6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8页.
    62 同上书,目录,第7页.
    6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99页.
    64 参朱彝尊:《经义考》卷九十八引郑樵说,四库全书史部.
    65 见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九,《论诗一》,四库全书集部.
    6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四、卷二十三、八十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856、542、2065页.
    67 王柏:《诗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6页.
    68 欧阳修:《诗本义·诗图总序》,四库全书经部.
    69 朱彝尊:《经义考》卷九十八引卢格说,四库全书史部.
    70 顾炎武:《孔子删(诗)》.载《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卷.
    71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九,《论诗一》,四库全书集部.
    72 崔述:《读风偶识》卷一,载《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3 参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第13页.
    74 参赵翼:《陔馀丛考》,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卷.
    75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88页.
    76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37页.
    77 程俊英:《诗经漫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34-35页.
    78 某种意义上说,清人赵坦、魏源已启“去其重”说之端绪.赵坦在《宝甓斋札记》中云:“删《诗》之旨可述乎?曰:‘去其重复焉尔.'今试举群经诸子所引《诗》,不见于三百篇者一证之.……凡若此类,复见叠出,疑皆为孔子所删也.若夫《河水》即《沔水》,《新宫》即《斯干》,昔人论说,有足取者.然则史迁所云‘去其重,可施于礼义者'者,直千古不易之论.”(见《宝甓斋札记》,上海书局,清光绪十四年(1888)线装本.)魏源在《诗古微》中云:“因是以通(史记》之言曰,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五篇.曰去其重者,谓重复倒乱之篇,而非谓乐章可删,列国可黜也.吾故曰:夫子有正乐之功,无删诗之事.三家之文有同异,则三百之外不尽为逸诗也.”(转引自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93页.)
    79 另据《国语·楚语》,楚国申叔时曾提到用《诗》作教材教育太子.据《左传》,申叔时其人最晚见于成公十六年,早于孔子出生(鲁襄公二十二年)二十四年.其所说《春秋》、《诗》、《礼》、《乐》等文献典籍,应与中原诸本类同.
    80 参阅:金德健《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刘操南《孔子删诗初探》,《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蒋立甫《略说司马迁与诗经研究》,《人文杂志》1994年第6期;
    许司东《孔子删诗说辨正》,《东岳论丛》1996年第1期;
    张燕婴《孔子删诗说考辨》,《文教资料》1998年第4期.
    1 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名例》(卷一),万有文库本,第1页.
    2 刘晌:《旧唐书·孔颖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602页.
    3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47页.
    4 《礼记·文王世子》云:“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第634页.
    5 钱穆:《国史大纲》(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1页.
    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7页.
    7 同上书,第1086页.
    8 同上书,第1143、1116、1107页.
    9 同上书,第1097-1098页.
    10 同上书,第1369页.
    11 参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7-244页.
    1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96页.
    1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82页.
    1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15 同上书,第9页.
    1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7页.
    1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1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7页.
    19 同上书,第1105页.
    20 同上书,第1393页.
    21 同上书,第1116、1113页.
    22 同上书,第1111、1140页.
    23 同上书,第1104页.
    24 同上书,第1144、1110页.
    25 同上书,第1118页.
    26 王弼:《老子注》,中华书局1996,第41章注.
    2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4页.
    28 同上书,第1081页.
    29 杜佑:《通典》(卷一四一),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733页.
    30 白居易:《策林六十二·议礼乐》,载《白香山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3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58页.
    3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18页.
    3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34 同上书,第6页.
    3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69页.
    3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37 同上书,第18页.
    38 参王长华:《孔颖达(诗)学观论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9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诗言志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3页.
    4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4页.
    41 同上书,第7页.
    42 同上书,第14页.
    43 同上书,第28页.
    4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4页.
    4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4页.
    4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47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1页.
    48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10页.
    4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5页.
    50 同上书,目录,第5页.
    51 同上书,目录,第4页.
    52 同上书,目录,第5页.
    53 同上书.
    54 同上书,第7页.
    5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96页.
    5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73页.
    57 郑樵:《通志·乐略·乐府总序》,中华书局1987年,第49卷.
    58 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7页.
    59 罗倬汉:《述学》,载《诗乐论》,台湾正中书局1982年.
    60 周泉根:《西周礼乐文明之诗乐关系辨》,《南都学坛》2006年第2期.
    61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86年,第2005页.
    62 韩邦奇:《苑洛志乐》,吴元莱刻,清康熙二十二(1683)年.
    63 刘濂:《乐经元义》,续修四库全书本.
    64 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第49卷.
    65 唐顺之:《送陆训导序》,载《荆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66 顾颉刚:《论<诗经>所论全为乐歌》,载《古史辨》(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67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68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69 《大戴礼记·曾子方圆》,载《四部丛刊》影印明嘉趣堂本,第5卷.
    7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7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0页.
    7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7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0页.
    74 朱载堉:《乐律全书·律历融通·序》,万有文库本.
    7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7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7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1页.
    78 同上书.第1088页.
    79 同上书,第1146页.
    80 同上书,第1088页.
    81 同上书,第1144页.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页。
    2 本文所论孔颖达的审美诠释思想,主要是指孔氏在中国传统经学、哲学诠释语境中所引申出来的有关诗学、文学等审美诠释理论、原则和方法,其主要关注和践行的是具体的文本阐释(interpretation)活动,与西哲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等人所倡存在论意义上的“理解”(understand)活动不尽相同。
    3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146页。
    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目录,第2页。
    5 刘玉建:《汉魏易学发展的理论结晶:(周易正义)》,《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
    6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94-495页。
    7 由云龙:《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01页。
    8 参潘重规:《五经正义探源》,《华冈学报》第1期,台北中国文化学院1965年。
    9 杨端志:《训诂学》(下册),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30页。
    10 韩峥嵘、张利文:《〈毛诗正义〉“疏不破注”考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1 吴孟复:《训诂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12 阮元:《毛诗注疏校刊记》,载《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
    13 霍松林:《诗述民志--孔颖达诗歌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2期。
    1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6页。
    1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16 同上书,第28页。
    17 同上书,第29页。
    18 同上书,第32页。
    19 同上书,第119页。
    20 同上书,第105-108页。
    21 同上书,第135页。
    22 同上书,第1页。
    23 同上书,第149页。
    24 同上书,第85页。
    2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4-1225页。
    2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
    2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28 同上书,第28页。
    2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30 参刘玉建:《孔颖达易学诠释学原则及意义》,《管子学刊》2004年第1期。
    3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3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33 同上书,第615页。
    34 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75页。
    35 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0页。
    36 王夫之:《唐诗评选》(四),上海太平洋书店1935年,第18页。
    37 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导言,第10页。
    3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29页。
    39 同上书,第47页。
    40 同上书,第370页。
    41 同上书,第31页。
    42 同上书,第58页。
    43 参张宝三:《唐代儒者解经之一侧面--〈五经正义〉解经方式析论》,《经学今诠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44 陈广恩:《论“疏不破注”》,《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7页。
    46 同上书,第253页。
    47 同上书,第45页。
    48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0页。
    49 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0页。
    50 参阅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及蒋方、张忠智《〈毛诗正义〉的文势说》等文有关论述。
    5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52 同上书,第36页。
    53 同上书,第322页。
    54 同上书,第832页。
    55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56 同上书,第300页。
    57 “通观”,孔氏在正义中称其为“会通”或“会合变通”。见《周易正义》(标点本),第275页。
    58 参刘玉建:《汉魏易学发展的理论结晶:〈周易正义〉》,《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
    59 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6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2页。
    6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00页。
    62 陈澧:《东塾读书记·礼记》卷九,四部备要子部。
    63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6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9-120页。
    65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66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9、216页。
    67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37页。
    6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09页。
    69 同上书,第149页。
    70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刘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1 所谓“帖经”,就是“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唯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见杜佑《通典·选举三·历代制下》,商务印书馆1935年。
    2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第18页。
    3 参阅谢建忠:《论经学对陈子昂诗文及诗论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论〈毛诗正义〉对李益诗歌的影响》,《文学遗产》2006第1期;《〈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提交的博士论文。
    4 谢建忠:《论经学对陈子昂诗文及诗论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纪昀等.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Z].北京:中华书局,1981
    [5]张元济等.四部丛刊[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8]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
    [9]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刘眴.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6]吴兢.贞观政要[M].长沙:岳麓书社,2000
    [17]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8]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1]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李鼎祚.周易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3]张载.横渠易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4]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2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7]蔡沈.书经集传[M].上海:中国书店,1994.
    [28]卫湜.礼记集说[M].四库全书本。
    [29]孙诒让.周礼正义[M].四部备要本。
    [30]王弼.老子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2]老子等.二十二子[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3]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4]刘向.说苑疏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5]董仲舒.董仲舒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36]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7]陆机.陆机集·文赋[M].金声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38]萧统.文选[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39]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校注[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0]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2]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3]欧阳修.诗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5
    [44]张戒.岁寒堂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5]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6]司马光.资治通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47]马端临.文献通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8]王守仁.传习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4
    [49]王夫之.周易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0]王夫之.尚书引义[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1]王夫之.姜斋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52]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3]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四部备要本
    [54]陈梦家.尚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5]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6]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7]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8]沈德潜.说诗啐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9]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0]刘熙载.艺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1]况周颐.蕙风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62]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3]王引之.经传释词[M].长沙:岳麓书社,1984
    [64]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6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7]黄焯.毛诗郑笺平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8]陈澧.东塾读书记外一种[M].上海:三联书店,1998
    [6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0]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1]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4]陈延杰.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5]郭绍虞.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6]李壮鹰.诗式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7]陈贻掀.赠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78]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79]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0]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1]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82]章太炎.国学概论[M].曹聚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3]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84]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85]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86]蒋伯潜.十三经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7]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闻一多全集(第二卷)[M].上海:三联书店,1982
    [88]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89]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90]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79
    [92]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93]夏传才.十三经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9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95]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6]吴雁南.中国经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97]许凌云.中国儒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98]许道勋、徐洪兴.经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99]严正.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M].济南:齐鲁书社,2001
    [100]张善文.象数与义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101]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4
    [102]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03]张宝三.五经正义研究[D].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2
    [104]张西堂.诗经六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105]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106]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7]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1
    [108]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M].李俍工译,北京:中华书局,1935
    [10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0]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宗白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
    [11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12]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1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1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5]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6]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17]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8]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11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0]庞朴.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21]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24]北京大学美学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G].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5]胡经之.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上、中、下)[G].北京:中华书局,1988
    [12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27]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28]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29]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31]李泽厚.华夏美学[M].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
    [132]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33]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13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35]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36]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37]汪裕雄.审美意象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138]汪裕雄.意象探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139]汪裕雄、桑农.意境无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40]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141]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2]王明居.唐代美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43]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44]王振复.周易的美学智慧[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145]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46]汪涌豪.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47]邹其昌.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8]萧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49]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0]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1]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52]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53]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54]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55]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朱光潜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156]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157]何文焕.历代诗话[G].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8]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9]唐圭章.词话丛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0]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61]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6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63]陈寅恪.元白诗笺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4]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5]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66]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67]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168]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9]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70]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7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72]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17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174]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75]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176]陈伯海.唐诗学引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177]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78]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179]汪涌豪.范畴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80]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81]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8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83]张启成.诗经研究史论稿[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84]杨乃桥.悖立与整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85]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86]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87]檀作文.朱熹诗经学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88]吴万钟.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源源及其特色[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89]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90]李健.比兴思维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91]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192]吴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93]刘若愚.中国诗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
    [194]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95]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96]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197]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9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