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康有为(1858-1927),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书法美学家和书法家,“戊戌运动”的领导人和清代“碑学运动”的领袖。他是传统书法美学的总结者和终结者,也是现代书法美学的开启者。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建立在“元气论”哲学的基础上,可称为“元气论”哲学的书法美学观。
     康有为的哲学是“元气论”哲学,以“元气”为宇宙的本体,它是世界的终极存在,也是世界的开端和终端。在这一哲学体系中,宇宙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气化”过程。“元气”通过“气化”凝成万物,万物又通过“气化”消散为“元气”,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全部的宇宙现象,而其实质,便是“元气”的“凝散”。康氏所谓的“元气”是一种“三一体”,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换言之,它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对于康氏来说,“元气”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气化),是其美学的规定根据。从原理的层面看:在康氏美学中,“元气”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本源,也是审美现象的本质,所有审美现象在实质上都是一种“气化”现象,因此,也可以说“气象”就是康氏美学中所谓的“美”。从(书法)艺术美学的层面看:“元气”是书法美的本源,“气象”是书法美的具体表现形态,“气息(气味)”是书法鉴赏的核心。
     康氏以“元(元气)”为书法的本源。他所谓的“元(元气)”包括以下主要意涵:第一,“元”即“气”、“太一”和“太极”等;第二,“元气”是宇宙的本体,是世界的存在根据;第三,“气”是万物的“原质”;第四,“元气”既是“实体”又是“主体”。其哲学的主要命题包括:(一)“既有气,然后有理。”(二)“‘凝散’二字,尽天地物理。”(三)“盈天下皆气而已,由气之中,自生条理。”(四)“理与性皆是人理人性”,“未受气以前”,无所谓“性、理”。(五)“有气即有阴阳”。(六)“天地之理,阴阳而已”。(七)“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八)“天道之常,一阴一阳。凡物必有合也。”(九)“阳贵而阴贱,阳尊而阴卑,天之道也”。(十)“形而后有气质之性”,性就是“气质”。概括说来,这些观点的思想实质是说:作为宇宙本体的“元气”由“阴阳二气”组成,这两种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的“气”构成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宇宙发展变化的动力;其中,在“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中,“阳气”占据矛盾的主导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所谓“性”和“理”,就是“气质(气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从美学的角度讲,“元气”具有以下审美属性:第一是“具体性”,这是因为,“元气”是一种“新客体”,可称之为“想象性存在”或“意象”,这是它能够成为“审美存在”的根据。第二是“运动性”,在康氏的哲学和美学中,“元气”是具有“主体性”的“流精”,即:它是“自由自发”的、不断地“开显自己”并“是其所是”的存在,因此,它以“气化”的形式表现自身。第三是“情感性”,因为“元气”具有自身的“质”,因此,它具有特定的“性情”,这也是它能够成为“审美存在”的原因之一。
     在康氏的书法美学中,“元气”表现为“气象”,因此,“气象”就是具体的“审美形态”。这一思想,有着深厚的美学史渊源,是传统美学“气象说”的继承和发展。在康氏看来,“气象”即“气化之象”,适用于政治、文学、伦理、自然和艺术等领域。它具有以下审美特征:(一)浑成美。“气象”是审美对象的整体精神风貌,它是审美对象的“生气”。(二)空间美。元气“聚为有象”就是具体的存在,必然会有其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三)韵味美。“气象”是“气韵生动”的审美存在形态,具有韵味美。(四)整体美。“气象”是宏观的审美概念,具有总体性和整体性。(五)层次性。“气象”具有不同的层次,其中,越是趋近“元气”的本然状态——“浑成”状态的“气象”层次越高,反之则越低。康氏将“气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阳刚气象、阴柔气象和太和(中和)气象,它们分别对应于“壮美”、“优美”和“中和美”三种基本的审美风格。在康氏的书法美学中,“气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它是“境界”质量的标志。这是因为,“气象”概念中的“气”就是“生命本身”,“象”就是“生命”的表现,而“境界”的“气象”愈浑穆,它就愈有生命的活力,反之,“境界”的气象愈“萧条”,它就愈缺乏生命的活力。
     “气象”的审美“存在方式”,离不开物质的形式,在书法审美中,“气象”就寄寓在书法的“形质”上。康氏极为重视书法的物质形式,提出了“盖书,形学也”的观点,这就抓住了“气象”问题的关键。在康氏的书法美学理论中,有大量的关于书法、书风、书意和书体等,即书法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问题的论述。
     康氏关于“书法”的探讨,包括“笔法”(含执笔、运笔、行笔、方笔、圆笔、篆之法、隶之法、楷书“八法”等)、“章法”、“字法”(含结构、布置等)、“墨法”和“纸法”等。其主要观点有:(一)“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康氏继承了“运笔”是“书法”关键的传统思想,把“运笔”的基本形式分为“方笔”、“圆笔”和“方圆并用”三种基本类型,这是相当完备的概括。(二)“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较。正书无圆笔,则无宕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故又交相为用也。”(三)“欲运笔,必先能运腕,而后能方能圆也。”(四)用笔贵藏锋。(五)“笔法”统一于“笔势”,是因势而生的存在。(六)“执笔”要“虚拳实指,平腕竖锋”。(七)结字要“茂密”,要“自然天成”。(八)重视“结字”,又反对“专讲结构”。(九)章法以“茂密”为主,要疏密得当,达到“纵横相涉,阖辟相生”、“位置天然”和“牝牡相得,不计点画工拙”的艺术效果。(十)“用墨”要以“浓墨”为主,“浓淡”适宜。(十一)“纸法”要求做到:所用的纸要“与笔、墨有相宜之性”,“若纸刚则用柔笔,纸柔则用刚笔”。
     关于“书意”,即书法的表现问题,康氏继承了中国古代艺术重写意的传统,提出了“得形质”然后“得性情”的观点。可以说,康氏所理解的“书法”类似武术中的“形意拳”,其中的“形(书写结果)”是“对象化”了的“思想情感(意)”。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程度的辩证性。在“书意”问题上,他强调“新理异态”,即“形式创新”的重要性,这是康氏的“进化论”思想在书法美学中的表现。
     康氏论述了三种基本类型的“书风”,即壮美、优美与中和之美。这是与阳刚气象、阴柔气象和太和(中和)气象一一对应的、完备的理论概括。这三种基本类型,每一种都可以无限细分下去,因此,具体“风格”的数量是无穷的。康氏的风格理论相当完备,既涉及了民族的、时代的、时期的风格,也涉及了个人的风格。
     康氏“书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关于“变体”和“八分”的研究。一般说来,所谓“变体”,是和“正体”相对而言的概念,也叫“正体变态”、“变制”、“破体”等,指的是一种处于“过渡状态”的书体。但是,从思辨的意义上看,所有的“变体”都同时是“正体”,而所有的“正体”也都同时是“变体”,这是因为,任何书体都兼有“它本身”和“过渡书体”的意义。因此,“变体”是一个“活称”,指的是“书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固定的书体。在书法演进的过程中,“变体”具有两种基本的职能:一是充当“解散旧体”的武器,二是充当“旧书体”向“新书体”过渡的桥梁。其根本意义在于:适当地“变体”是“书体”创新的关键,可以认为,在“变体”或者说“正体变态”、“变制”和“破体”身上,蕴藏着汉字“书体”演变的秘密。在康氏看来,成功的“变体”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变体”时需要遵循“八分”的尺度。具体说来是这样:如果将“旧体”十分,那么,“新体”要继承“旧体”的“八分(百分之八十)”,创新过程中吸收的来自“旧体”以外的因素应占“二分(百分之二十)”,不管这种新的成分是从其他书体借鉴而来还是作者独创的,都要控制在这个比例之内。换言之,在“创新”的书体中,要有“百分之八十”的构成要素来自“旧体”,“百分之二十”的构成要素来自别处。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合理的”结论。
     康氏书法美学以“壮美”为审美理想,要求书法有:(一)浑穆的气象;(二)雄浑的力量;(三)庞大的体积;(四)奇异多变的形态;(五)飞动的气势等。为实现这一审美理想,康氏设计了一个实践计划,即向“南碑与魏碑”学习。他提出了“南碑与魏碑”有“十美”的观点,“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这“十美”,其实都是“壮美”的审美特征。此外,他还提出了师法“南碑与魏碑”的几点好处:第一是“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第二是“可以考隶楷之变”;第三是“可以考后世之源流”;第四是“各体备具”;第五是“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他本人的书法实践,很好地落实了自己的主张,创造了笔气浑厚苍茫、体气茂密雄强、行气逸宕、气象浑穆的“康体”书法,增强了其书法美学的说服力。
     康氏的书法鉴赏理论是以“气息(气味)”为核心的。这一审美标准源自中国书法史的传统,而康氏的“气息(气味)论”,是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地阐发。他关于“气息(气味)”的论述涉及以下主要内容:(一)生命气息;(二)金石气;(三)雅气与俗气;(四)古气;(四)武夫气和伧父气;(六)浩大之气。总的来说,他最激赏“浩大之气”,因为它是“元气淋漓”的美,最讨厌武夫气、伧父气和俗气,这与其书法审美理想上崇尚壮美是一脉相承的。康氏的书法美学,以“元气论”始而以“气息论”终,从“元气”的创造回归到对“元气”的欣赏,整个体系即告完成,形成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圆圈”。在鉴赏论中,他为人们留下的是“浑穆”的气象,是浩浩的“元气”,是“太虚之气”的运化和“太和气象”之神秘——换言之,一种元气淋漓的壮美之风。
     综观康有为的书法美学,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美学是传统书法美学发展的总结果,是明代中叶以后书法美学新潮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还吸收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成果,开启了传统书法美学现代转换的大门。在美学发展史上,他上承王阳明、李贽、傅山、阮元、包世臣、刘熙载,下启梁启超、王国维等人的书法美学思想。因此,他堪称为传统书法美学的终结者和现代书法美学的开启者,他的美学是传统书法美学与现代书法美学的转捩点。
K’angYu-wei(1858—1927), the well-known statesman, philosopher, calligraphist, calligraphy esthetici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period, is the leader of both the“Reform Movement”of 1898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study of stone inscriptions in the Qing Dynasty. He is not only the terminator and summarizer of th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creator of modern calligraphy aesthetics. Based up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Elementary-Qi theory, his calligraphy aesthetic thought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concept of the Elementary-Qi theory.
     K’ang Yu-wei’s philosophy falls into that of the theory of Elementary-Qi, which sees "Elementary-Qi" as the ontology of the universe. Elementary-Qi is both the terminal existence and the beginning and ending of the world. In this philosophical system, the cosmic movement is a circular process of "gasification", in which all things are created " through "gasification" and they convert into Elementary-Qi. All the phenomena in the universe exist in this endless circular process, whose essence is the condensation and dispersion of Elementary-Qi. What Kang calls "Elementary-Qi", a kind of Trinitarian, is the consistency of concept and objective existence. In other words, it is concept, reality represented by concept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m. For him, it is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peration law of Elementary-Qi that his aesthetics is based up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nciple, Elementary-Qi is the origin of the beauty of nature, society and art. It is also the essence of th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Essentially, all the phenomena are a kind of gasification. Consequently,“qixiang”is what Kang calls“beauty”in his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lligraphy aesthetics, Elementary-Qi is the source of calligraphic beauty, whereas“qixiang”is a specific demonstration of calligraphic beauty, and“sense”is the core of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Kang regards Elementary-Qi as the origin of calligraphy. The implication of what he calls Elementary-Qi is as follows: First,“yuan”is“qi”,“Taiji”and“Taiyi”. Second, Elementary-Qi is the ontology of the universe, the bas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world. Third, "qi" is the original source of all things. Fourth,“Elementary-Qi”is both entity and subject. The main proposition of its philosoph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rstly,“qi”precedes principle. Secondly, the two characters“condensation”and“dispersion”can account for the law of the world. Thirdly, the whole world is just made up of“qi”and the principles stem from it. Fourthly,“reason”and“nature”are that of the human being, which cannot find their way into the world without“qi”, Fifthly,“qi”goes with“yin”and yang. Sixthly, the principle of the world is nothing but“yin”and“yang”. Seventhly,“yin”can not exist without“yang”and vice verse. Eighthly, yin and yang are both involved in the law of the world, in which all things may ultimately find their way into unification. Ninthly, the law of the world is that“yang”is superior to“yin”. Tenthly, his specific nature comes into being after a person was born in the world. Generally, in essence these ideas means that the Elementary-Qi of the universe consists of“yin”and“yang”, the two kinds of“qi”with both distinction and identity, which constitute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all things and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e. In the unity of“yin”and“yang”,“yang”tak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Nature and principle represent the nature of“qi”and the law of mo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Elementary-Qi has the following attributes of beauty appreciation: The first one is concreteness. That is because Elementary-Qi, a type of new object, can be addressed as image or imaginative existence. The second one is its motion nature. In Kang’s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Elementary-Qi is the release of energy of its own accord. Consequently, it shows itself in the form of gasification. The third one is its nature of emotion. Elementary-Qi possesses its own quality. Accordingly, it has it specific“emotion”. That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t can become“appreciation existence”.
     In Kang’s calligraphy aesthetics, Elementary-Qi manifests itself as“qixiang”. As a result,“qixiang”is a specific aesthetic form. The idea, which enjoys a long history of aesthetics,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t is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qixiang”theory. For Kang,“qixiang”is "gasification of“qixing”, which can apply to such fields as politics, literature, ethics, nature and art. It has the following appreciation characteristics: First, natural beauty.“Qixiang”is the overall spiritual outlook of th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which is the life of the object being appreciated. Second, spatial beauty.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are made up of Elementary-Qi, which is bound to have its time and space for existence. Third, beauty of lingering charm. Fourth, beauty for ensemble. Being a concept of macro appreciation for beauty, qixiang has its feature of unity. Fifth, the nature of hierarchy. The closer“qixiang”gets to the essential state of Elementary-Qi,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hierarchy will be. On the contrary, the level will be lower. Kang categorizes“qixiang”into three types:“qixiang”with“yang”character,“qixiang”with“yin”character, and“qixiang”with neutral nature,which respectively represent magnificence, elegance, and the neutralized beauty. In Kang’s calligraphy aesthetics,“qixiang”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it is the hallmark of the quality of level of hierarchy. That is because“qi”is life itself and“xiang”is the demonstration of life. And the denser and stronger“qixiang“of level hierarchy is, the more vigorous it will be.
     The aesthetic existence of“qixiang”in calligraphy can not be detached from the form of object.“Qixiang”in calligraphy aesthetics is conceived in the calligraphic form. Ka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objective form of calligraphy, putting forward the idea that calligraphy is art of form. Hence, he grasps the key point of“qixiang”. In Kang’s theories of calligraphy aesthetics, quantities of discussion have been made about the rules of calligraphy, styles of calligraphy, ideas conveyed through calligraphy, and chirography, which are the content and manifesting form of calligraphy as well.
     Kang’s probe into calligraphy contains techniques of brushwork, the organization of brushwork, formation of characters, techniques of using ink and techniques of using paper. His main idea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skillfulness of calligraphy counts upon techniques of using brushes.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idea that techniques of using brushes are the key to calligraphy, he classifies the basic forms of techniques of using brushes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categories: square style, round style and the mixture of the both. His summary in this respect is rather sound and complete. Second, the square style of brushwork facilitate regular script, whereas the round style facilitates the running script and the cursive script. Without the round style, regular script lacks cleverness; without the square style, the running and cursive script is deficient in magnificence. Accordingly, both the styles are employed interchangeably. Third, when driving brushes, the driving of wrist goes first. Fourth, the hiding of sharpness is valued in using the brushes. Fifth, techniques of using brushes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ng of brushes, without which techniques of brushes cannot exist. Sixth, it is required that brushes are handled, the palm emptying, fingers clasping, wrist leveling and sharpness erecting. Seventh,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s is based upon“thickness”in a natural way. Eighth,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of characters is paid attention to, whereas the mere concentration on structure is opposed. Ninth, regardless of neatness or clumsiness artistic effect, the composition of calligraphy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thick and loose, thickness being the keynote. Tenth, thickness of ink should be proper, with the thick ink enjoying priority. Eleventh, techniques of using paper require that brushes, ink and paper should be consistent. The tough paper should go with the soft brush, whereas the soft paper should match the tough brush.
     With regard to the demonstration of calligraphy, Kang,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of freehand brushwork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puts forward the idea that form of calligraphy goes first before the show of temperament. In this respect, Kang’s apprehension resembles“xingyi boxing”in Chinese wushu, which, to some extent, possesses the nature of dialectics. Moreover, h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of form, which is the reflection of Kang’s evolution theory in his calligraphic aesthetics.
     Kang addresses three basic types calligraphic style, namely, magnificence, elegance, and the neutralized beauty. It is the complete theoretic summar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qixiang”with“yang”character,“qixiang”with“yin”character, and“qixiang”with neutral nature. These three types can be divided endlessly. Consequently, there are boundless styles. Kang’s theory concerning style is sound and complete, involving the styles of nationality, time, period and some particular individual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chirography theory of Kang is the study of“variant”and“bafe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o-called“variant”, which is also called“variant of the original form”,“changes of form”,“breaking from the original form”, is a concept in contrast to“regular form”.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 all“variants”are“regular form”as well, and vice versa. This is because any chirography is both“itself”and“transitional chirography”. Therefore,“variant”is a“flexible reference”, which refer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rographies other than a certain kind of chirography. In the process of calligraphic development,“variants”have two basic functions: first, they act as weapons used to“break the original chirography”; second, a transitional bridge from“the original chirography”to“the new chirography”. The essential significance of“variant”is that changing the original chirography properly is the key to chirography innovation, and“variant”, or“variant of the regular form”,“changes of form”,“breaking from the original form”, conceives the secre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rography. From Kang’s view point, changing the original chirography successfully has some laws to follow, or, to put it another way, the scale of“bafen”must be abided by. Specifically speaking, if the“original chirography”is scaled as“100%”, then the“new chirography”must inherit“80%”of the“original chirography”, and the new factors got during the course of innovation should account for“20%”; these new factors must be kept within the limits, no matter whether they borrowed from other chirographies or created by the author. To put it another way,“80%”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newly created”chirography must be from“the original chirography”, with“20%”being from other sources. This is based on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is also a reasonable conclusion.
     Kang’s aesthetics of calligraphy takes“magnificence”as its aesthetic ideal, and requires that calligraphy should have awe-inspiring magnificence, powerful strength, enormous size, fantastic and varied form, tremendous momentum, and so 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ideal, Kang devises a practical plan: to learn from“Wei rubbings and Nan rubbings”. Kang holds forth the idea that Wei rubbings and Nan rubbings have“ten points of beauty”, namely, vital force, vigor of strokes, changeable brushwork, massy stippling, fantastic and excellent form, enormous Elementary-Qi, extraordinary aftertaste, penetrating stroke, natural structure, and plump and well-developed strokes. Indeed, all these“ten points of beauty”ar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gnificence. In addition, he also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of learning from“Wei rubbings and Nan rubbings”: first, their strokes are intact, the spiritual components are distinct, and they are easy to copy; second, it can help to“study the change from li script to regular script; third,“it is helpful in studying the origin of later chirographies”; forth,“all chirographies are available”; fifth, the brushwork is“stretching, impressive and bewildering”. He put his views on calligraphy into practice, and created the calligraphy of“Kang chirography”characterized by vigorous stokes and spirit, thick structure, and awe-inspiring magnificence , thus making his aesthetics of calligraphy more convincing.
     Kang’s calligraphic appreciation theory centers on“sense theory”. This appreciation criterion used to belong to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Kang’s sense theory is the further elucidation based upon predecessors’ideas. His exposition on“sense theory”contains: sense of life, sense of characters in metals and stones, sense of elegance and worldliness, sense of ancient, sense of warriors and vulgar person, sense of generosity. Sense of generosity, among others, is what he appreciates and highly valued most, because it is the beauty with full Elementary-Qi,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his calligraphy aesthetic ideal of Zhuangmei (Sublime or Magnificence). Kang’s calligraphic aesthetics starts with Elementary-Qi theory and ends with sense theory, forming a spiral circle from the creation of Elementary-Qi to the appreciation of Elementary-Qi. In the theory of calligraphic appreciation, what he leaves behind is the“qixiang”of graveness and greatness, surging Elementary-Qi, or in other words, beauty with full Elementary-Qi.
     A survey of Kang’s calligraphic aesthetics shows his calligraphic aesthetics is the overall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trend of the calligraphic aesthetics after the Mid-Ming dynasty. It also absorbs achievements from western aesthetics and opens the door to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 to the modern. I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aesthetics, he carries forward thought of WangYangming, Li Zhi, Fu Shan, RuanYuan, Bao Shichen, Liu Xizai and enlightens scholars like Liang Qichao. Therefore, he can be hailed as both the terminator of th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esthetics and the creator of modern, whose calligraphy aesthetics is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引文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②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①Hisao kung-chuan,“A Morden China and a New World:K’ang Yu-wei,Reformer and Utopian,1858-1927。(University of Wahsington Press,1975;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此书原为英文著作,后由汪荣祖翻译成汉语,199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以《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为名出版,2005年又北京新星出版社以《康有为思想研究》为名出版。
    ②李泽厚《论康有为的哲学思想》,载《哲学研究》1957年第1期,后被收入李泽厚《近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版)一书。
    ③汤志钧《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6-62页。
    ②[苏]齐赫文斯基《中国变法维新运动和康有为》,张时裕、梁昭锡、吕式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292-295页。
    ③参考龚郭清《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构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④汤志钧、蔡尚思、陈旭麓等《论戊戌变法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5-420页。
    ①王澄《中国书法全集第78卷: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合卷》,刘正成主编,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版。
    ②戴小京《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③赵一新《康有为书法艺术解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张建华《康有为与古典书法美学的终结》,开封:河南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70页。
    ②傅合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美学思想》,载《文史哲》1997年第1期,第93-97页。
    ①郭玉芳《康有为的书法美学思想》,载(《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专辑,第49-52页。
    ②江虹《康有为书法审美理论管窥》,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第24-29页。
    ③苏宁《康有为“元气”论的美学内涵》,载《天府新论》2006年第6期,第132-135页。
    ④刘伟林《论康有为美学思想》,载《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第11页。
    ⑤刘伟林《论康有为美学思想》,载《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第12、11、12、13、14-15页。
     ①代娜《康有为文艺美学思想初探》,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月,第48、49-50页。
    ②陈永标《略论康有为的诗歌美学观》,载《学术研究》1993年第6期,第104-107、10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6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32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362页。
    ①戴小京《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②曹建《康有为“帖学大坏”论及其影响》,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①[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5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7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页。
    ④[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7页。
    
    
    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①陆乃翔,陆敦骙等《南海先生传》(上编),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③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第78卷: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合卷》,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1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2页。
    ⑦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马洪林《康有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黄正雨《康有为读书生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认为康氏家族“前8世皆以农耕为业,从九世祖康惟卿、康惟相起,开始以读书进入士人行列,从后历代皆为读书人”,至第21代的康有为,恰为“十三世”;钟卓安《近代改革的先驱者康有为——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广东省南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南海文史资料》第30辑,1998年6月,第1页;纪能文、罗思东《康有为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郭海军、战瑞清《康有为:执毅人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齐春晓、曲广华《康有为》,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①[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1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9页。
    ⑦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⑧康有为《外祖考有闲劳公行叙》,载《万木草堂遗稿》卷五(转引自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⑨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0、44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9页。
    ②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60页。
    ④按:康有为的四妹叫“顺”,一说为“顺介”,参考康有为《我史》,见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179、191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⑨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192页。
    ③[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⑦[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②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③陆乃翔、陆敦骙等《南海先生传》(上编),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④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3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1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60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14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④齐春晓、曲广华《康有为》,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9页。
    ⑤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⑨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⑩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①[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⑤《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5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⑨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3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3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⑥[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①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64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第149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③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④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0页。
    ①[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②[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④[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176页。
    ⑤[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①[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②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编者按。
    ④[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⑤[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①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②张立新《康有为与心学》,载《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80-82页。
    ③赵旗《心学与禅学》,西安:西北大学1999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82页。
    ④赵旗《心学与禅学》,西安:西北大学1999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92页。
    ⑤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⑥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⑦陆乃翔,陆敦骙等《南海先生传》(上编),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⑧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0页。
    ⑨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0页。
    ①[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2-73页。
    ②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③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115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李泽厚《康有为思想研究》,载《李泽厚十年集: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11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③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1页。
    ④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①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页。
    ②[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⑤[德]黑格尔《逻辑学》,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4-92页。
    ②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0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④[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120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93页。
    ①参考:[德]黑格尔《逻辑学》,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5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5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4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5-188页。
    ④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244页。
    ⑤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290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④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⑤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①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122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④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8-95页。
    ⑤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6-100页。
    ⑥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9页;薛龙春《郑簠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8-244页;其他书法史研究著作。
    ⑦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①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64页。
    ③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25页。
    ④薛龙春《郑簠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28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5-74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3-74页。
    ④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02-542页。
    ①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105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④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76页。
    ⑤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83-584页。
    ⑥张其凤《刘墉研究丛稿》,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⑦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55页。
    ⑧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17页。
    ⑨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4-98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120页。
    ④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⑤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①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①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③邓以蛰《完白山人纪念展览简述》,载《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④邓以蛰《〈邓石如书法选集〉前言》,载《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页。
    ⑤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①邓以蛰《书法之欣赏》,载《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②张绍富《枯木逢春原自好,何如修竹不知冬——伊秉绶书法艺术发微》,载《书法艺术》1997年第6期,第18页。
    ③阮元《研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1页。
    ④阮元《研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6页。
    ⑤阮元《研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8页。
    ⑥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⑦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74-575页。
    
    
    ①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②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④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222页。
    ①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76页。
    ②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86页。
    ③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75页。
    ④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93页。
    ⑤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⑥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⑦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②请参考本文第五章。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991年第6次印刷,第135页。
    ②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这些著作的出版时间及出版社为:程宜山《中国古代元气学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何祚庥《元气、场及治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曾振宇《中国气论哲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③[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④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⑤何宗旺译《左传(下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1页。
    ⑥《国语》,焦杰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⑦按:“子学时代”自先秦诸子开始活动起至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止,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①按:“子书”的“著作权”很难确定,大多数“子书”包含的不完全是该学派代表人物本人的思想,而是整个学派的思想结晶,因此,凡本文提到的“子书”,均需作为整个学派的思想来理解。如《庄子》,应该看做庄子学派的思想。这是古代著述的体裁决定的,对此,前贤已经作过详细的论述。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8页。
    ②王弼《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丛书本1986年版,第26-27页。
    ③王弼《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丛书本1986年版,第27页。
    ④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页。
    ⑤王弼《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丛书本1986年版,第5页。
    ⑥王弼《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丛书本1986年版,第34页。
    ⑦参考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8页。
    ⑧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7页。
    ⑨何祚庥《元气、场及治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⑩薄忠信《元气考辨》,载《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第34页。
    ①王心湛《鹖冠子集解》,上海:广益书局1936年版,第34页。
    ②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7页。
    ③朱熹《孟子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9页。
    ④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
    ⑤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上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页。
    ⑥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0页。
    ⑦按:关于《易传》的作者和写作时间,迄今尚无定论。古人传说它是孔子的著作,但缺乏充足的根据;有人认为它是“春秋至战国时的作品”,但没有提供论据。据《汉书?儒林传》、苏渊雷《易通》、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等著作的论述综合分析,《易传》的作者应非一人,成书时间似乎在“春秋”至汉初之间。
    ⑧朱熹《周易本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⑥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⑦按:对于董仲舒哲学中“元”这一概念的理解,目前学界还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元”是不是“元气”。如2003年和2005年,刘国民和刘红卫先后撰文,反对把董仲舒所谓的“元”理解为“元气”。刘国民认为:在董仲舒哲学中,“元是始、本、原之义”,不是“元气”,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概念”。(参考:刘国民《董仲舒之“元”的重新诠释》,载《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45页。)刘红卫也认为:董仲舒所谓的“元”,“是开始、开端的意思”,同时,这一概念还“具有浓重的哲学和历史的内涵”,指的是“存在于天地之前的一种本原性的秩序”。(参考:刘红卫《董仲舒“元”概念新解》,载《管子学刊》2005年第3期,第99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页。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⑤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⑥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⑦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14页。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⑩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69页。11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46页。12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65页。
    ①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9页。
    ②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9-80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68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⑤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4-88页。
    ①周敦颐《周濂溪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5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221页。
    ④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⑤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2页。
    ①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页。
    ②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9页。
    ③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
    ⑤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页。
    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
    ⑦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6页。
    ①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5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2页。
    ③王鹏英《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14-115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⑥朱熹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⑦[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五)》,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2436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④邹其昌《朱熹“气象”审美论》,载《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43页。
    ⑤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载《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第56页。
    ⑥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载《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第56页。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③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④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166、92、216、210页。
    ⑤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183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页。
    ②《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38页。
    ③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页。
    ④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60页。
    ⑤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18页。
    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页。
    ⑦《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8页。
    ⑧《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7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5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2页。
    ①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2-43页。
    ②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③[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④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0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⑥[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6页。
    ②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8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④[德]黑格尔《逻辑学》,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⑤[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78页。
    ①马洪林《康有为大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129页。
    ②钟贤培主编《康有为思想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页。
    ③钟贤培主编《康有为思想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④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9-285页。
    ⑤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⑥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⑦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3-44页。
    ①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②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0-41页。
    ③[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1页。
    ⑨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2页。
    ⑩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371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2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111页。
    ①何祚庥《元气、场及治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8页。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11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34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⑤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上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2页。
    ⑥[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11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4、265、266、266、274、274、275、280、28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299页。
    ②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③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8、272、272、279、284、291、290、298、299、300、304页。
    ②邓以蛰《书法之欣赏》,载《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277、291页。
    ②按:书写的“时序展开”,是笔者与周师道先生近年来共同研究的“书法时序展开说”的中心问题。请参考刘兆彬《时序还原——独特的书法审美现象》,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281、290、293、29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
    ③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一卷):〈书法综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7-7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②陈朝晖,孙树椿《对中医学“筋”的现代认识》,载《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第15卷第7期,第491页。
    ③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②周师道《关于线条动感和笔毫变形》,载《书法》2004年第5期。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298、298、298、299、299、30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300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274、274、274、296、29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73、276、283、283、284、285、290、301、30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262、264、264、281、289、289、291、291、292、294、305、296、297、299、299、300、302、302、302、305页。
    ①齐海英《“气”——中国古代美学的元范畴》,载《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第171-173页。
    ②朱良志《“象”——中国艺术论的基元》,载《文艺研究》1988年第6期,第12-19页。
    ③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4-96页。
    ①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②朱熹注《周易本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4、63、63、56页。
    ③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6页。
    ④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8页。
    ①毛宣国,《先秦“象”论与中国古典美学》,载《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4期,第78页。
    ②[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据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影印),第71页。
    ③[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据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影印),第71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⑤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页。
    ①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79页。
    ②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18页。
    ③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4页。
    ④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5页。
    ⑤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0页。
    ⑥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6页。
    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陈澔注《礼记集说》,上?荷虾9偶霭嫔?1987年版,第204、204、204、205、211、212-213、213、213、216、220页。
    ②[清]张隐菴《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70页。
    ③谢道韫:东晋安西将军谢奕(?-358)之女,叔父谢安(320-385),兄谢玄(343-388),丈夫王凝之(?-399,为王羲之第二子)。
    ①[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123页。
    ②邓莹辉《论理学家“气象”说的美学意蕴》,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41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0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452页。
    ⑦[唐]姚思廉著《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86页。
    ①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②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7页。
    ③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④[清]吴楚才,吴调侯选注《古文观止(上下册)》,安平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6页。
    ⑤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⑥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8页。
    ⑦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33、138-145页。
    
    ①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35-236页。
    ②朱熹注《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③朱熹注《孟子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2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61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54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14页。
    ⑥《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322页。
    ①邹其昌《朱熹“气象”审美论》,载《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43页。
    ②潘立勇《朱熹“气象浑成”的审美理想》,载《福建论坛》1992年第4期,第33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⑤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205页。
    ①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348页。
    ②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355页。
    ③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321页。
    ④潘立勇《本体工夫论与阳明心学美学》,上海:复旦大学2003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80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305页。
    ④颜元《存学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
    ⑤颜元《存学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⑥黄宗羲《孟子师说》,载《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⑦张实龙《〈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载《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79页。
    ①张实龙《〈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载《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79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30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集)第6、46、66、82、83页,(第四集)第20、36、103、443页,(第七集)第31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九集)第141、141、141页,(第一集)第212、16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集)第236、54、308、308页,(第二集)第182、257页,(第六集)第423、520页,(第五集)第48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第168页,(第五集)第116、78页,(第六集)第140、140页,(第七集)第346、431、471、494页,(第八集)第1、5、275、292、306、311、434、437、438、267、342、356、386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33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4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①《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①张实龙《〈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载《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79页。
    ②周复光《象数气运——易老世界的进一步推演》,载《学术界》2000年第6期,第197页。
    ③杨晖《严羽“气象”说评述》,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11月第27卷第4期,第524页。
    ④邹其昌《朱熹“气象”审美论》,载《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42页。
    ⑤潘立勇《朱熹“气象浑成”的审美理想》,载《福建论坛》1992年第4期,第32页。
    ⑥董雪静《严羽“气象浑厚”审美论》,载《求索》2007年第6期,第182、182、182页。
    ①齐海英《“气”——中国古代美学的元范畴》,载《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第173页。
    ②邓莹辉《论理学家“气象”说的美学意蕴》,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41-42页。
    ③章继光《以“气象“论诗盛于宋代的文化考察》,载《求索》2002年第5期,第163-164页。
    ④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252页。
    ⑤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5-76页。
    ⑥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6-77页。
    ⑦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6-77页。
    ①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7页。
    ②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8页。
    ③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6-77页。
    ④庄子《南华经》,周苏平、张克平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⑤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12页。
    ⑥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页。
    ⑦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页。
    ⑧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38-145页。
     ①[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页。
    ②[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③《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页。
    ④《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3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1-7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6、273、278、289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27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286、289、30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页。
    ①朱熹《周易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3页。
    ②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王昌龄《诗格》,载郭若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8-89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页。
    ①陈竹、曾祖荫著《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页。
    ③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7页。
    ④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2-43页。
    ③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8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70页。
    ②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③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④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页。
    ⑤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①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5-78页。
    ②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204页。
    ③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214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7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7页。
    ③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页。
    ②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1页。
    ③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2页。
    ④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4页。
    ⑤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3页。
    ⑥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3页。
    ⑦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4页。
    
    ①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4页。
    ②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4页。
    ③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6页。
    ④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页。
    ①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载《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1期,第33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页。
    ③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6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3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0页。
    ⑦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⑧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八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⑨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①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②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①按:周师道博士曾提出“书法时序展开”的概念,其说法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于是二人共倡“书法时序展开说”,并揭示了书法审美的“时序还原”问题,参考刘兆彬《时序还原——书法审美中的独特现象》,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①[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9页。
    ②韩敬注,[汉]扬雄撰《法言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0页。
    ③韩敬注,[汉]扬雄撰《法言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1页。
    ④[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9页。
    ①闫琦校注,[唐]韩愈撰《韩昌黎文集注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9-411页。
    ②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174页
     ①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408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9页。
    ①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9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1页。甘中流引文为转引,与《康有为全集》稍有出入,据《康有为全集》修改。
    ②甘中流《从“心学”到“形学”——康有为的书学与古典书法理论重心的转变》,载《书法之友》2000年第10期,第3-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②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上),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31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①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②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98-99页。
    ③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168页。
    ④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页。
    ①何绍基《东洲草堂诗文集》,载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③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296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295、295页。
    ①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①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①崔迩平选编《历史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①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②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③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④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19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29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279、280、305、272页。
    ①姜夔《续书谱》,载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84-385页。
    ②按:笔者曾在《中国书法》2006年第12期发表《“唐楷图式”两面观》一文探讨这一问题。
    ①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269、270、283、290、294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④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①按:周师道博士曾经提出“书法时空展开说”,此说为笔者所认同并共同提倡。我们认为:书法形式是一种“时间性生成物”,即整件作品是由先后相继的点画书写积累而来。在这一书写过程中,“一点为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时间上先后相继的点画,都是按“笔顺”“因势”书写的结果。
    ②参考:刘兆彬《时序还原——独特的书法审美现象》,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③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④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82-83页。
    ⑤孙过庭《书谱》,载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⑥孙过庭《书谱》,载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
    ⑦苏轼《论书》,载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13页。
    ⑧陈绎曾《翰林要诀》,载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48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①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9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64页。
    
    ①姚鼐《惜抱轩全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1-72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286页。
    ①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13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7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②单昆军《民国时期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批评》,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6-21页。
    ③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21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54、255、281页。
    ②《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7页。
    ③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按:很多人赞美“二王”书法,却反对“创新”,这是对二王“精神”的误解。新事物在萌芽期往往是不成熟的,所以,容易遭到反对。这种风气,对书史发展最为不利。举例来说:魏、晋是古典书法的成熟期,但是,如果魏晋书风在“萌芽期”就被消灭,就不会产生具有独特价值的魏晋书法;东汉草书“萌芽”之际,赵壹曾撰《非草书》加以反对,如果按赵壹的意见实行,就不会有后来的、博大精深的“草书”艺术。目前,当代书坛正在“回归传统”,增强了人们对传统书法的理解,“厥功甚伟”,但是,纯粹的复古主义也开始抬头,这是需要警惕和反思的。
    ②戴小京《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④按:康氏的“周以前为一体势”一语,应为行文失误。这是因为,中国书法史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应为商、周、秦三朝,当时通行篆籀文字,其中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秦汉时期,书史发展才进入第二阶段。因此,“周以前”当为“周亡以前”之误。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255页。
    ③[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①欧阳中石主编《书论会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①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4、270、275、279、283、286、298、30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289、290、264、273、282、282、283、285页。
    ②姚鼐《惜抱轩全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1-72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9-106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6-99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299、301、264、26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279、30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291页。
    ①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37页。
    ②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25-26页。
    ③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34、41、51、68页。
    
    
    ①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75页。
    ②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75页。
    ③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4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5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80-28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56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279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②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③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①戴小京《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264页。
    ②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15页。
    ③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④按:刘涛将这一时期的篆书分为三类:“第一类,《皇帝东巡之碑》、《皇帝南巡之颂》、《司空琅琊王墓表》、《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碑额四种,篆法颇接近,都是横竖方直,两端平截或者斜截;曲笔的起笔、收笔也有意识地要表现出尖锋;对称的纵向笔画末端也是尖锋,并且向外侧弯挑。这类篆书,或许就是当时的‘楷篆’。第二类,《嵩高灵庙碑》碑额,笔画圆厚肥重,但仍然要在一些笔画的端部挑出尖锋。第三类,《平国侯韩弩真妻碑》题额,形制小,镌刻得比较草率,笔体的圆曲之势明显一些,却不厚重,照例要表现尖锋。可以看作是灵庙碑额篆书的草率形态。(参考: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3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3页。
    ②按:刘涛将当时的隶书归纳为以下六类。他说:“第一类,笔体欹侧的隶书,有方峻森严的风范。见于太武帝时代的《皇帝东巡之碑》和文成帝时代的《皇帝南巡之颂》。……第二类,方厚平直的隶书。以《嵩高灵庙碑》为代表,《大代华岳庙碑》也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浑朴的隶书。以摩崖隶书《嘎仙洞祝文刻石》为代表,字形较大,结构方正,就拓本的面貌而言,可以称之为浑朴。……第四类,简直草率的隶书。如《宿光明冢》、《王羌仁冢》墓砖文、《郭孟买地券》,都是在烧制后的砖上草率刻画的文字书迹,字形大小不一。……第五类,美术化的隶书。瓦当文的《富贵万岁》属于此类。……另外,《刘贤墓志》隶书是比较特别的一种,书刻者似乎很在意表现隶书的翻挑,字形长,撇画的末端书刻成‘折刀头’,这是汉魏之际隶书上出现的特征,这块墓志是石质,作碑形,下有龟趺。由于书刻者疏于隶法,该志隶书的结体已失西晋隶书的严整之势,有的笔画作楷式。(参考: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427页。)
    ③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8页。
    ④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①赵一新《康有为书法艺术解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②戴小京《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③王澄《康有为书法评传》,载《中国书法全集第18卷·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合卷》,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④赵一新《康有为书法艺术解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272、275、282、29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④按:该作写于丁巳(1917年)九月,与同年(丁巳八月)临写的《爨龙颜碑》书写时间相接。因此,赵一新认为:康氏之所以临写《爨龙颜碑》,目的就是为书写《明袁督师庙记》作准备。当然,赵一新的推断是否成立,尚无文献方面的证据。但是,这两件作品的书写体势和审美效果惊人地一致,让人觉得赵一新的推测不无道理。(参考:赵一新《康有为书法艺术解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②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17页。
    ①[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
    ②傅正谷《中国古代诗味说的缘起和演进略述》,载《齐鲁学刊》1985年第4期,第96页。
    ③杜预等注《春秋三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60页。
    
    ①杜预等注《春秋三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1页。
    ②朱熹注《大学中庸论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③朱熹注《孟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①傅正谷《中国古代诗味说的缘起和演进略述》,载《齐鲁学刊》1985年第4期,第96-97页。
    ①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上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80页。
    ②按:对此,蔡尚思注曰:“对天下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去‘为’,所以说‘为无为’。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水到渠成,所以说‘事无事’。要知味、须从尝无味开始,所以说‘味无味”。这是符合《老子》的本意的。参考: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上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81页。
    ③庄子《南华经》,周苏平、张克平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④庄子《南华经》,周苏平、张克平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页。
    ⑤《淮南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2页。
    ⑥《淮南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
    ⑦《淮南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428页。
    ⑧《淮南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③宗炳《画山水序》,转引自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④宗炳《画山水序》,转引自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⑤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⑥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②杨星映《刘勰论“味”蠡测》,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42页。
    ③黄钢《刘勰以味论诗的理论构架》,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第83-88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
    ②李壮鹰《略论司空图“味外说”的第一面貌》,载《学术月刊》1986年第3期,第48页。
    ③郑德开《司空图与“诗味说”》,载《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70-75页。
    ④祖保泉、陶礼天《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4页。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页。
    ②[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页。按:正因“得味于味外”是苏轼提出的,李壮鹰才把他看作将司空图“味外之旨”这一命题转换为“味外之味”这一命题的关键人物。(参考:李壮鹰《略论司空图“味外说”的第一面貌》,载《学术月刊》1986年第3期,第53页。)
    ③[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页。
    ④[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3页。
    ⑤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14页。
    ①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70页。
    ②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5页。
    ③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3-24页。
    ①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2页。
    ②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0页。
    ③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8页。
    ④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4页。
    ⑤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7页。
    ⑥邓新华《“诗味”说的形成和发展》,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38页。
    ①[明]袁宏道《袁中郎文钞》,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版,第5页。
    ②王世禛《带经堂诗话》(上册),郭绍虞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5页。
    ③王世禛《带经堂诗话》(上册),郭绍虞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9页。
    ④[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页。
    ⑤[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转引自邓新华《“诗味”说的形成和发展》,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38页。
    ⑥《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6页。
    ⑦《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9页。
    ⑧《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6页。
    ①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4页。
    ①杨存昌《初叩美学之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②[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87页。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②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9-10页。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8页。
    ②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9页。
    ③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0页。
    ④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0页。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3-75页。
    ②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8-83页。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②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121页。
    ③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④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188页。
    ⑤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①朱熹《孟子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44页。
    ②朱熹《孟子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1页。
    ③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49页。
    ④严昌校点《韩愈集》,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65页。
    ⑤[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6页。
    ①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7、67页。
    ②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③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④[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2、2186页。
    
    ①[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4页。
    ②朱熹注《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15、31、57、58页。
    ③朱熹注《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④韩敬注,[汉]扬雄撰《法言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0页。
    
    ①柳公权《书小史》,载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②欧阳修《欧阳文忠集》,载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556页。
    ③[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7页。
    ④[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8页。
    ①[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1页。
    ②[宋]苏轼《苏轼全集》(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4页。
    ③[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5页。
    ④[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6页。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55页。
    ②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③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61页。
    ④王正勇《论书法中的“篆籀气”》,载《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6页。
    ①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52、752页。
    ②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58、752、185页。
    ③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174页。
    ④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三卷):〈书法美学原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①陈方既《气息论》,载《书法之友》2000年第2期,第10-1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271-272、283、284、297、298、300、30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③按:陈方既曾提出书法是“人的形式”的观点(参考: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一卷):〈书法综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本文认为:这一说法不太确切。这是因为,对于书法,只能从“精神形式”或者人的“无机的身体”的层面来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书法就是“人的形式”。毕竟,“书法”作品本身首先是“物”,只有在辩证的意义上,它才是“人的形式”。换言之,说书法是“人的形式”只是一种“类比”或“比喻”。更进一步说,“书法”也不仅仅是“人”的形式,也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形式。因此,笔者将“书法”看作“生命有机体的形式”。这样的说法,比说它是“人的形式”要准确些。
    ④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⑤朱熹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4-65页。
    ①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上),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31页。
    ②邓散木《篆刻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①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29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297页。
    ③按:《广艺舟双楫》中讨论“茂密”的资料,请参考本文第三章第三节。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79、269、268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4、275、299、301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④周旭《论书法金石气》,载《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5卷第2期,第20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9、276、276、276、278、285、285、298、299、30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①李欣《文艺雅俗观的变迁与思考——文艺雅俗之辩、变与辨》,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②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③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④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⑤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61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57、269、270、270、271、274、276、277、278、278、279、290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273、274、276、276、278、279、279、280、281、283、285、286、289、298、305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七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九五)》,[宋]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2436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⑤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⑥朱熹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232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④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332页。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177页。
    
    
    ①[德]黑格尔《逻辑学》,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②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7页。
    ③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8页。
    ④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8页。
    ①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6页。
    ②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7页。
    ③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7页。
    ④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7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⑥[明]袁宏道《袁中郎文钞》,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版,第5-6页。
    ⑦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182页。
    ②张传友《清代实学美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6年度文艺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4页。
    ①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0-1451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483页。
    ③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1页。
    ①郭绍虞主编,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22页。
    ②郭绍虞主编,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页。
    ③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8页。
    ④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⑤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①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②贺麟《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译者导言),[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页。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9-457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页。
    ②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9页。
    ③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4页。
    ①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7-8页。
    ②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9-32页。
    ③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0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0-43页。
    ②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7页。
    
    ①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472页。
    ②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475页。
    ③傅山《霜红龛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92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1-142页。
    ②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3-144页。
    ③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1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1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③傅山《霜红龛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3、1119页。
    ④按: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一书曾辟专章讨论傅山所谓的“天倪”,在该书中,他以“不规整、有意趣”六字来概括该类书写的特征。
     ①道济《石涛画语录》,俞剑华注解,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3页。
    ①道济《石涛画语录》,俞剑华注解,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4-5页。
    ②按: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评价石涛的美学思想说:“他强调了艺术中最为重要而确实被人们忽视了的一个根本点:‘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是我的艺术,就应是我的创造;我的创造,就应表现我自己,有我的面目。书画是‘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而存在、而有美学意义和价值。”(参考: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34页。)
    ③转引自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34页。
    ④冯班《钝吟杂录》,何焯评,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4、84、91页。
    ⑤冯班《钝吟杂录》,何焯评,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0页。
    ①冯班《钝吟杂录》,何焯评,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1页。
    ②冯班《钝吟杂录》,何焯评,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页。
    ③冯班《钝吟杂录》,何焯评,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1-92页。
    ④冯班《钝吟杂录》,何焯评,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页。
    ⑤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63-564页。
    ⑥[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①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64页。
    ②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66页。
    ③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49-570页。
    ④阮元《研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1页。
    ⑤阮元《研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98-599页。
    ①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45页。
    ②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47页。
    ③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47页。
    ④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⑤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186、186、186、186、187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3-424页。
    
    ①[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3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五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③李泽厚《康有为思想研究》,载《李泽厚十年集: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①李泽厚《康有为思想研究》,载《李泽厚十年集: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②按:所谓“去九界”,即《大同书》所谓的去国界、去家界、去级界、去种界、去形界、去乱界、去类界、去产界和去苦界。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59页。
    ④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页。
    ⑤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6-178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274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③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①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②朱立元主编《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
    ③朱立元主编《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185页。
    ④按:康有为说:“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盖由画论之谬也,……惟中国近世以禅入画,自王维作《雪里芭蕉》始,后人误尊之。苏、米拔弃形似,倡为士气,元、明大攻界画为匠笔而摈斥之。夫士夫作画,安能专精体物?势必自写逸气以鸣高,故只写山川,或间写花竹,率皆简率荒略,而以气韵自矜。此为别派则可,若专精体物,非匠人毕生专诣为之,必不能精。中国既摈画匠,此中国近世画所以衰败也。昔人诮黄筌写虫鸟鸣引颈伸足为谬,谓鸣时引颈则不伸足,伸足则不引颈。夫以黄筌之精工专诣犹误谬,而谓士夫游艺之余,能尽万物之性欤?必不可得矣。然则专贵士气,为写画正宗,岂不谬哉?今特矫正之,以形神为主,而不取写意;以着色界画为正,而以墨笔粗简者为别派。士气固可贵,而以院体为画正法。庶救五百年来偏谬之画论,而中国之画乃可医而有进取也。”参考: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1页。
    ①甘中流《从“心学”到“形学”——康有为的书学与古典书法理论重心的转变》,载《书法之友》2000年第10期,第3-8页。
    ②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76页。
    ③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4、315-326页。
    ④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⑤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②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导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①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②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31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②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①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①丛文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载《21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刘宗超《中国书法现代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4页。
    ①毛万宝《从“他律”、“自律”看书法的审美流变——兼及当代书法展厅效应问题》,载《书法赏评》2009年第1期,第7页。
    ②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7页。
    ③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
    陈澔注《礼记集说》,上?荷虾9偶霭嫔纾?987.
    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蔡尚思主编《诸子百家精华》(上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陈方既,雷志雄《书法美学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
    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1-4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陈竹、曾祖荫著《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程宜山《中国古代元气学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董仲舒《春秋繁露》,冯国超主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杜预等注《春秋三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戴震《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北京:中国书店,1983.
    道济《石涛画语录》,俞剑华注解,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邓以蛰《邓以蛰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戴小京《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董士伟《康有为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邓散木《篆刻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冯班《钝吟杂录》,何焯评,北京:中华书局,1985.
    傅山《霜红龛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国语》,焦杰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郭绍虞主编,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郭绍虞主编《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郭海军、战瑞清《康有为:执毅人生》,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
    龚郭清《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构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淮南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黄庭坚《山谷题跋》,北京:中华书局,1985.
    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黄宗羲《孟子师说》,载《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黄正雨《康有为读书生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韩敬注,[汉]扬雄撰《法言(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德]黑格尔《逻辑学》,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贺麟《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译者导言),载[德]黑格
    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何祚庥《元气、场及治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何宗旺译《左传(下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何双生《康有为》,北京:中华书局,1982.
    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至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纪能文、罗思东《康有为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刘熙载《刘熙载文集》,薛正兴点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上、下),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7.
    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刘宗超《中国书法现代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
    陆乃翔与陆敦骙《南海先生传(上编)》,万木草堂,1929年6月.
    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校.北京:三联书店,2006.
    马洪林《康有为大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马洪林《康有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孟兆臣校释《书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欧阳中石主编《书论会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邱振中《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齐春晓、曲广华《康有为》,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6.
    [苏]齐赫文斯基《中国变法维新运动和康有为》,张时裕、梁昭锡、吕式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
    阮元《研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中下),傅成、穆俦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苏人《康有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申松欣《康有为梁启超思想研究》,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
    宋云彬《康有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
    宋德华《岭南维新思想述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2.
    《论戊戌变法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汤志钧《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北京:中华书局,1984.
    汤志钧《试论康有为》,《中国近代人物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65.
    汤志钧、蔡尚思、陈旭麓等《论戊戌变法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王弼《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丛书本,1986.
    [唐]王昌龄《诗格》,载郭若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清]吴楚才,吴调侯选注《古文观止(上下册)》,安平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清]王世禛《带经堂诗话》(上册),郭绍虞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
    王心湛《鹖冠子集解》,上海:广益书局,1936.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王明德《百年家族——康有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
    吴泽《康有为与梁启超》,上海:华夏书店,1948.
    王澄《中国书法全集第78卷: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合卷》,刘正成主编,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
    [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清]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薛龙春《郑簠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
    [唐]姚思廉著《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明]袁宏道《袁中郎文钞》,上海:中央书店,1935.
    [清]姚鼐《惜抱轩全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
    [清]颜元《存学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杨存昌《初叩美学之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严昌校点《韩愈集》,长沙:岳麓书社,2000.
    闫琦校注,[唐]韩愈撰《韩昌黎文集注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北京:宝文堂书店出版社,1987.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朱熹《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五)》,[宋]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周敦颐《周濂溪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张隐菴《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朱义绿《康有为评传——时代的弄潮儿》,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赵一新《康有为书法艺术解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赵立人《南粤先贤—康有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张伯桢《南海康先生传》,“沧海丛书”本,北平琉璃厂文楷斋刻印,1932年5月.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张其凤《刘墉研究丛稿》,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宗白华,《美学散步》,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钟卓安《近代改革的先驱者康有为——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广东省南海市政协文
    史资料委员会编《南海文史资料》第30辑,1998年6月.
    钟贤培主编《康有为思想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祝嘉编《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疏证》,成都:巴蜀书社,1989.
    曾振宇《中国气论哲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庄子《南华经》,周苏平、张克平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祖保泉、陶礼天《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赵旗《心学与禅学》,西安:西北大学1999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王鹏英《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张传友《清代实学美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薛帅杰《包世臣碑学思想广泛传播原因探微》,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刘霞《包世臣书学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唐颖明《碑学与帖学之比较——论中国清朝书法》,天津:天津大学2005度硕士学位论文.
    张建华《康有为与古典书法美学的终结》,开封:河南大学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单昆军《民国时期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批评》,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宋丽艳《康有为大同思想与全球化》,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3度硕士学位论文.
    崔善锋《康有为的变革思想》,济南:山东大学2005度硕士学位论文.
    周丹《康有为革命观初探》,长春:吉林大学2006度硕士学位论文.
    罗怡明《康有为君主思想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6度硕士学位论文.
    周来祥《和谐美学的逻辑与历史——〈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自序》,《文史哲》,1996(02).
    周旭《论书法金石气》,《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月第5卷第2期).
    周师道《关于线条动感和笔毫变形》,《书法》,2004(05).
    周复光《象数气运——易老世界的进一步推演》,载《学术界》,2000(06).
    李贵忠《康有为、章太炎政治思想之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李秀芳《书法改革家康有为》,《西江大学学报》,1998(04).
    李泽厚《论康有为的〈大同书〉》,《文史哲》,1955(02).
    李泽厚《论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文史哲》,1956年5月号.
    李泽厚《论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57(01).
    李泽厚《〈大同书〉的评价问题与写作年代——简答汤志钧先生》,《文史哲》,1957(09).
    李壮鹰《略论司空图“味外说”的第一面貌》,《学术月刊》,1986(03).
    李欣《文艺雅俗观的变迁与思考——文艺雅俗之辩、变与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李建国《康有为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渊源》,《贵州师大学报》,1988(03).
    李剑萍《康有为的经学及其教育思想》,《青大师院学报》,1995(03).
    李铎《论王国维的“气象”》,《济南大学学报》,2005(15-1).
    汤志钧《试论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江海学刊》,1962(10).
    汤志钧《论康有为〈大同书〉的思想实质》,《历史研究》,1959年11月号.
    汤志钧《康有为早期的大同思想》,《江海学刊》,1963年10月号.
    汤志钧《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中华文史论丛》,1979(02).
    汤志钧《戊戌维新与孔子改制》,《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11月版.
    汤奇学《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与“西学中源”说的关系及命运》,《学术界》,1998(06).
    何金彝《康有为的政治改革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学术月刊》,1997(12).
    何金彝《康有为的重智思想》,《江海学刊》,1995(04).
    何金彝《康有为的全变思想和创造进化论》,《社会科学战线》,1995(06).
    何金彝《康有为的科技观与培根的〈新工具〉》,《江苏社会科学》,1998(06).
    何炳武《层台缓步修修远,高谢风尘属此翁——浅论康有为书法艺术特色》,《华夏文化》,2001(04).
    王正勇《论书法中的“篆籀气”》,《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01).
    王钧林《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中国哲学史》,1996(04).
    王钧林《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与孔学》,《文史哲》,1997(01).
    王英《康有为的〈大同书〉及其“大同”思想》,《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王田葵《康氏书学的思想探源和“康体”》,《零陵师专学报》,1995(04).
    王田葵《康氏书学的形成和内容新解》,《零陵师专学报》,1995(02-03).
    陈永标《略论康有为的诗歌美学观》,《学术研究》,1993(06).
    陈方《简论康有为的书学维新体系》,《岭南文史》,2001(02).
    陈秀湄《康有为的国外游历与〈大同书〉》,《史学月刊》,1996(01).
    陈可畏《康有为“七上书”的进化论思想》,《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5).
    陈方既《气息论》,《书法之友》,2000(02).
    陈朝晖,孙树椿《对中医学“筋”的现代认识》,《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07).
    杨星映《刘勰论“味”蠡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
    杨晖《严羽“气象”说评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11月第27卷第4期.
    刘文秋《康有为的帖学观》,《艺术百家》,2006(06).
    刘伟林《论康有为美学思想》,《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88(03).
    刘国民《董仲舒之“元”的重新诠释》,《广西社会科学》,2003(04).
    刘红卫《董仲舒“元”概念新解》,《管子学刊》,2005(03).
    刘学照《康有为的孔子观与今文经学的终结》,《江苏社会科学》,2000(02).
    吕振羽《邓艾民〈试论康有为的哲学思想〉读后》,《求索》,1982(01).
    吕彦博《康有为的辩证法思想初探》,《哲学研究》,1982(05).
    张实龙《〈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05).
    张进《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文艺理论研究》,2006(04).
    张立新《康有为与心学》,《德州学院学报》,2001(03).
    张绍富《枯木逢春原自好,何如修竹不知冬——伊秉绶书法艺术发微》,《书法艺术》,1997(06).
    张守军《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01).
    张积家《比较、鉴别、发展:康有为对孟荀人性论的比较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胡良琼《康有为“社会大同思想”的哲学分析》,《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03).
    甘中流《从“心学”到“形学”——康有为的书学与古典书法理论重心的转变》,《书法之友》,2000,(10).
    黄钢《刘勰以味论诗的理论构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黄保信《康有为的妇女解放思想论略》,《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
    毛万宝《从“他律”、“自律”看书法的审美流变——兼及当代书法展厅效应问题》,《书法赏评》,2009(01).
    毛宣国,《先秦“象”论与中国古典美学》,《学习与探索》,1995(04).
    邓莹辉《论理学家“气象”说的美学意蕴》,《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03).
    邓新华《“诗味”说的形成和发展》,《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林克光《康有为的改革开放思想》,《中国历史文物》1992年.
    傅合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美学思想》,《文史哲》,1997(01).
    傅正谷《中国古代诗味说的缘起和演进略述》,《齐鲁学刊》,1985(04).
    郑军《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维新变法理论的构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郑德开《司空图与“诗味说”》,《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1).
    郑为人《碑帖艺术价值的历史判断》,《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陶清《康有为经学思想的意义阐释》,《中国文化研究》,1995(09).
    陶惠芬《彼得改革的成功与康有为变法的失败》,《世界历史》,1990(05).
    齐海英《“气”——中国古代美学的元范畴》,《社会科学辑刊》,2004(03).
    潘立勇《朱熹“气象浑成”的审美理想》,《福建论坛》,1992(04).
    成远镜《论意境与气象审美特征的异同》,载《娄底师专学报》,2000(03).
    董雪静《严羽“气象浑厚”审美论》,《求索》,2007(06).
    董重转、王秀云《康有为大同思想略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05).
    董方奎《君主立宪制与现代化——为康有为“保皇”一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02).
    樊金娥《康有为的“重仁而爱人”的博爱哲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04).
    宋志明、许静《近代启蒙哲学与新人的发现——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思想合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9).
    孔祥吉《从〈波兰分灭记〉看康有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人文杂志》,1982(05).
    吴乃华《甲午战争与康有为近代化观的演变》,《山东社会科学》,1994(06).
    房德邻《〈大同书〉起稿时间考——简论康有为早期大同思想》,《历史研究》,1995(03).
    廖慧贞《康有为〈大同书〉初探》,《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6(03).
    许文骊《康有为大同说对毛泽东的影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1).
    郭玉芳《康有为的书法美学思想》,(《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专辑.
    郭熹微《从〈物质救国论〉看西方现代化对康有为的影响》,《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04).
    罗怡明《康有为保皇思想探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喻运斌《〈广艺舟双楫〉的非艺术精神》,《云梦学刊》,1999(02).
    鲁夫《崇魏卑唐惊世语,书胆过人成一家——康有为〈行楷五言对联〉赏析》,《中原文物》,1998(02).
    梅墨生《从〈万木草堂藏画目〉看康有为书法之所“变”》,《文艺研究》,1998(05).
    [日]坂出祥伸《海外所见的康有为手迹——巴黎康南海书法见闻》,马国平译,《岭南文史》,1995(03).
    曹建《康有为“帖学大坏”论及其影响》,《文艺研究》,2006(11).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清议报》第一OO册,1901年12月。
    江虹《康有为书法审美理论管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06).
    苏宁《康有为“元气”论的美学内涵》,《天府新论》,2006(06).
    代娜《康有为文艺美学思想初探》,《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薄忠信《元气考辨》,《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
    邹其昌《朱熹“气象”审美论》,《江汉大学学报》,2003(03).
    朱良志《“象”——中国艺术论的基元》,《文艺研究》,1988(06).
    章继光《以“气象“论诗盛于宋代的文化考察》,《求索》,2002(05).
    丛文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载《21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