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需要契机——从“功能性空间引导”探索激发城市住区的居民互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工商发达的城市社会已形成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大众社会”,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构成相比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住区内的人际交往衰落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工业化进程中所伴随的通病。
     本论文对昆明市内多处居住小区户外公共交往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及住区居民的参与、互动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影响我国城市居住交往衰落的种种社会历史原因,发现影响我国城市住区人际交往衰落的共性、根本因素在于——住区人际互动契机的减少。增进我国城市居住交往的传统建筑理论通过改善城市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环境质量,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居民主体参与环境、引发交往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但其却严重忽略了住区人际互动客观契机的营造以及人际互动契机的现实转化。基于此点,本文提出了“功能性空间引导”的理论构想,并将其引入城市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试图借助住区公共功能性空间的参与引导以增进城市住区人际互动契机的现实转化,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掘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环境引发人际互动的潜能,真正实现交往空间环境的根本意义与现实价值。
On accoun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 modern cities have become one " popular society " .The social intercourse of townsmen has changed a lot,and the decline of social intercourse in residential quarters is one common characteristic in modern industrialized cities and towns.
    The author did plenty of observing and research on account of outdoors public substantial environments in Kunming's residential quarters,and analysed the reasons that led the social intercourse's decline in Chinese town residential quarters. Ultimately,the auther found the common and radical factor which led the decline of intercourse among residents in town residential quarters was the decrease of factors arosing intercours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heory pays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public substantial environment.It has improved townsmen's positivity arosing intercourse,but it ignores the substantial factors arosing intercourse and the transform from intercourse probability to the fact that residents in town residential quarters hold intercourse with each other.
    Thereout,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space guiding",and try to realize more transform from intercourse chance to residents' intercourse in modern town residential quarters.
引文
[1] 陈占祥译.马丘比丘宪章[J].建筑师,第4期.
    [2]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青山主编.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4] 涅斯伯特(R.Nisbert).社会学传统(英文版)[M].纽约:巴斯克出版社,1966.
    [5] R·帕克、E·伯吉斯.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 乔治·希勒里.社区的定义:一致的地方[J].乡村社会学,1995,06.
    [7]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郑杭生主编.跨世纪中国社会学回顾与瞻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
    [9] 向春玲.转型中的社会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
    [10] 张恒.住宅设计中的现代建筑大师——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住宅作品统计与比较分析[J].建筑学报,2001,12.
    [11] 罗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12] F·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 胡仁禄、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14] 米川.林玉子的老龄生活环境学研究和实践[J].世界建筑,1998,03.
    [15] 洪国栋.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汇编[M].北京:中国老年科研中心出版社,1992.
    [16] 胡汝泉.中国城市老龄问题及对策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17] 白德懋.居住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8] 邹颖、卞洪滨.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J].世界建筑,2000,05.
    
    
    [19] 朱建达编著.当代国内外住宅区规划实例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0] 白德懋.关于小区规模和结构的探讨[J].建筑学报,1999,06.
    [21] 王建国编著.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8.
    [22] 周俭、蒋丹鸿、刘煜.住宅区用地规模及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1999,01.
    [23] F·吉伯德.市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7.
    [24] 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
    [25] 克利斯托弗·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6] 清华大学营建系译.雅典宪章[J].建筑师,第4期.
    [27] 王路.论居住[J].建筑学报,2001,12.
    [28] 聂兰生、宋昆.营造宜人的居住空间——宜兴市高塍镇小康住宅区规划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97,11.
    [29] 关瑞明.住宅的类设计模式——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J].建筑学报,2000,11.
    [30]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1] 张杰.英国后工业时期住宅[J].世界建筑,2000;05.
    [32] 何宇飞.住宅间距与小区庭院空间的控制[J].建筑学报,2002,06.
    [33] 朱建达编著.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4] 朱文一.一种新的设计理念——’96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金奖方案构想[J].建筑学报,1997,03.
    [35] 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J].建筑学报,2002,01.
    [36] D·肯特.建筑心理学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7.
    [37] 宋昆、邹颖.整体的秩序——结构主义的城市与建筑[J].世界建筑,2000,07.
    [38] 刘学、王学海.昆明西华小区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1997,07.
    [39] 舒可文.小区VS街区[J].三联生活周刊,2001,01.
    [40] 罗小未、伍江主编.上海弄堂[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2.
    [41] 白德懋.探索居住环境中人的行为轨迹[J].建筑学报,1988,01.
    [42]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1.
    [43]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4] 李甫、孙秉军.社会问题空间化——为流动人口提供可出租住宅[J].世界建筑,1997,05.
    [45] 吴霄红、林红.将共享空间引入高层住宅——北京现代城5#楼空中庭院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2001,07.
    [46] 卡塞尔“文献·都市展”住宅,德国[J].世界建筑,2001,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