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解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时代,作为传统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的替代形式,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不仅已经在全球范围进入实践领域,而且多年来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持续关注,是世界性的前沿课题之一。经过多个领域专家、学者的协同努力,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斐然。其中,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有关阐述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权威形态。本文以此为对象,从马克思哲学角度进行解读,目的在于阐明其合理性与限度。为此,本文区分了反思和批判的两个层次、两种形式:理论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与哲学式的反思和批判。前者是理论发展的共同特点,换言之,一门成熟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史就是它在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中不断演变的历史,库恩“范式”理论概括的就是理论发展的这个特点。哲学的发展同样充满了自我批判精神,但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的一个根本任务和重要特点是以理论为对象从事哲学式的反思和批判,即进行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在马克思哲学中,这种反思和批判集中体现为“澄清前提、划清界限”。其具体要求有三:追问特定理论的逻辑前提、阐明自身的基本立场并在原则上与反思对象划清界限、确认反思对象在特定界限内的合理性。在近似的意义上,库恩的“范式”理论与第三个方面的要求相近,可用于阐明特定理论的演变过程、尤其是“范式”革命后呈现出的合理性。
     根据以上区分,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解读:首先,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指认为社会发展理论传统范式革命的产物。作为现代社会历史进程的一种观念影射,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变过程可以依据库恩“范式”理论作出如下归纳:启蒙运动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其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社会发展理论的传统范式以“常规科学”的方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的失败和“人类环境管理”的失败相继呈现,传统发展理论进入“范式”危机和“范式”革命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社会发展理论传统范式变革的积极成果。
     其次,以“绿色经典”为依据,在哲学上阐发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发展理论的超越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可持续发展理论批判了传统发展理论孕含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新认识大自然,以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可持续发展理论批判了传统发展理论导致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强调代内公正、尤其是代际公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此外,可持续发展理论主
    
    张以生态的可持续性为根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新了“发展=经济增长”的陈旧发展观。
     最后,以马克思哲学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立场为依据,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作为社会发展理论范式变革的积极成果,可持续发展理论虽然具有多方面的理论贡献,但与马克思哲学对照仍然有不足之处:(1)马克思哲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反对不加区别地谈论社会和社会发展,强调发展的历史性。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没有澄清自身框架中发展的基本性质,而是无批判地接受了由国民经济学、传统发展理论肯定的那种性质的发展,即资本关系中的发展。(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把自然界的异化与自然界的人化视为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与异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扬弃直接相关,而且与它直接就是同一个过程。然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没有对资本进行批判,而是在认可现有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寻求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3)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可持续发展理论主张社会公正。但是,它并没有批判导致社会不公正的现实根源,即资本的统治。总之,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于传统发展理论是一种理论上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又是有限的,与马克思哲学有着原则区别。
As a substitute of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trategy, nowada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trategy is not only a global practical subject of great importance, but an advanced academic problem worldly. In the book named Our Common Future written by WCED( World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 theory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roposed, which is now accepted by experts from many countries a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In this paper, I plan to clarify its' reasonableness and limits from the view of the Marx's philosoph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n virtue of Kuhn's Paradigm Theory,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1) the first is its initial format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 to the World War II); (2) the second is its systemization and worldwide applic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50s to the end of 1960s), (3) the third is its revolution (from the end of 1960s and the beginning of 1970s ). My conclusion is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s the positive result of the paradigm revolu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In the second part, to continu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ose aspects in whic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may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in the sense of philosophy, which as following: (1) it has criticized the anthropocentrism implicit in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dvocates establishing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2) it insists on social justice, regarding justice between contemporaries and justice between generations as it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3) it proposes a new idea of development that development should take place in the light of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whereas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idea regards economic growth as the sole content of development and so ignores other dimensions of it, such as ecological problem. In the third and last part, I make a criticism of the theory with a reference to the principal idea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Marx's philosophy.
     The conclusion, firstly, is that it accepts the ki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affirmed by na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 weakness of which is that it does not clarify the historical essence of development. Secondly, as for the question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rx considers both that of the
    
    alienation of nature and that of the personification of the natures, regarding them as a historical process, namely, the process of the aliened labor and denying of the aliened labor. Ye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wants to find a way to sett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man and man. But it does not make any criticism about capitalism, which leads to social injustice and is the source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ension. In a wo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has made a lot of theoretical progress, but contrasting to Marx's philosophy, it still has shortcomings.
引文
一、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7、12、20、23、46、47、49等卷。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 《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文献:
    [5]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 万以诚等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 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 亨利·梭罗:《瓦尔登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版。
    [10] 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 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 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4] 莱斯特·R·布朗 :《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三、发展理论的基本文献与研究著作:
    [1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16]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7] 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2001年版。
    [18]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9] 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 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的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21] C·P·欧曼、G·韦格纳拉加:《战后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22] 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23] 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4] 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 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化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6] 梁荣迅:《社会发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 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 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9] 方甲等:《西方经济发展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0] 王正毅:《世界体系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1]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著作和论文:
    [3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 王克敏:《经济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4] 许先春:《走向未来之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5] 蔡拓:《可持续发展——新的文明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 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 刘培哲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出版社,2001年版。
    [38] 邱耕田:《发展哲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 蒲勇健:《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数量刻画与指数构造》,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 韩民青:《从可持续发展到转移式发展》,《哲学研究》,1999年第9期,第16-24页。
    
    
    [41] 何中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4-11页。
    [42] 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取向》,《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1期,第50-57页。
    [43] 余谋昌:《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诠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3期,第1-5页。
    [44] 刘福森:《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前提》,《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第1-7页。
    [45] 余谋昌:《可持续发展观与哲学范式的转换》,北京:《新视野》2001年4期,第42-45页。
    [46] 贺来:《“生态困限”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式》,《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第30-34页。
    [47] 欧阳志远:《关于生态学的学科体系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4期,第11页。
    [48] 孙显元:《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42-47页。
    [49] 邓伟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8期,第31-35页。
    
    五、其他参考文献:
    [50] 余源培、荆忠:《寻找新的学苑——经济哲学成为新的学科生长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51] 吴晓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2] 吴晓明:《科学与社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53] 孙承叔、王东:《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54] 谢遐龄:《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55]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6]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58]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9] 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0]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61] 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62] 狄特富尔特等编:《人与自然》,三联书店,1993年版。
    [63] 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64] 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66]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67] 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
    [68] 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9] 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0]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版。
    [71] 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的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2] 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3] 《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74] 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5] 姚军毅:《进步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
    [76] 俞可平、黄卫平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7] 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8]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79]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版。
    [80] 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1] 胡代光主编:《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2] 程立显:《伦理学于社会公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 王伟主笔:《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4] 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5] 王树恩、陈士俊主编:《人类与环境》,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7] 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地球祖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版。
    [88]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9]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0] 徐嵩龄等:《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9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2] 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3] 杨耕:《杨耕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94] 陈晏清等:《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5] 侯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6] 杨耕:《‘危机’中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7] 王正毅:《世界体系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六、若干英文参考、参阅文献:
    [98] W·M·Lafferty:, Macmillan Press LTD, 1999.
    [99] Jennifer A. Elliott :,London, New York Routlegde. 1994.
    [100] Khalid Saeed: , Aldershot, England, Brookfield, USA.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