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比较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突然兴起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众多领域的学者前所未有且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国家,重新认识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中的主体地位与重要作用。此后,各种思想不断交织、碰撞,最终导致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回归国家学派”。回归国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西达·斯考切波、斯蒂芬·克拉斯纳、彼得·埃文斯等,尽管这些学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并未达成最终一致,但他们的观点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坚持把国家视为独立的行动主体,强调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本文探讨的国家自主性理论主要是基于回归国家学派有关国家自主性的论述。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兴起背景是社会中心理论的因应困境。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学术界的主流理论学派是多元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前者把国家视为各种利益集团争夺自身利益的“角斗场”,后者则把政治体系(国家)视为一个“黑箱”——接受系统外部环境(要求与支持)输入的同时向系统外部环境进行政策输出。尽管观点分殊,但在把社会及其利益集团而不是国家作为研究中心这一点上两者却是共同的。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变迁与现代国家发展,“看得见的手”在西方发达国家被频繁运用。伴随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人们也注意到西方的自由民主体制并不能被简单复制。加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更多压力与挑战。由此,社会中心论在解释各种政治社会现象时显得捉襟见肘。在此过程中,以密利本德、波朗查斯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引入“国家的相对自主性”这一概念,试图对社会中心论的观点加以纠正。国家的相对自主性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国家理论,为深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提供了一定帮助,但从本质上并未脱离社会中心主义的基本范式。正是在对社会中心论理论批判和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回归国家学派重新解释并发展了国家自主性理论。根据回归国家学派的观点,国家自主性意指作为一种对特定领土与人口实施控制的强制性组织,国家可能会确立并追求一些并非仅仅反映社会利益集团尤其是强势利益集团利益的目标。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提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国家”问题的关注,而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东亚模式”更是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佐证。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正是新自由主义盛行之时,回归国家学派强调国家自主性,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某种纠正。回归国家学派重新把国家拉回学术研究中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中心论的不足,也为当代许多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国家自主性理论在国家自主性的概念,国家自主性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关系等方面确实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缺陷。尽管回归国家学派一再强调他们无意于根本否定社会中心论,也不是要回归到彻底的国家中心主义,但从其理论推演来看,这样的嫌疑并未消除。在回归国家学派那里,国家更多被描述为一个“独立的行动者”,国家自主性则更多以专断性国家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国家自主性理论在“精英主义”和“制度国家主义”之间摇摆不决(在更多时候偏向前者),致使其在概念界定与理论推演上均显得含混不清,再加之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和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导致其理论解释受限。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亚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国家自主性理论也由此受到了批评与质疑。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学者开始跟进国家自主性的理论研究,这种积极学习的态度无疑值得赞赏。但另一方面,国内研究也存在浅尝辄止和自说自话的问题,更有甚者,望文生义、不顾中国国情生搬硬套,给理论与实践都带来了误致。应当指出,国家自主性理论在中国既有其适用性语境,例如社会转型需要强化国家能力,强势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以及全球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种种压力等,同时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其适用性限度,主要表现为:在当前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依然存在,专断性国家权力过度膨胀而基础性国家权力相对弱小,以及理性官僚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来自中国的公共政策案例表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正在成为考验国家自主性的一个难题,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复杂交互对国家自主性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家自主性在一些政策领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弱化”。然而,需要指出,当前中国存在的“国家自主性弱化”实际上是专断性国家权力过度膨胀且缺乏制约而基础性国家权力结构性弱化的一种表现,这与西方国家因国家权力分散而导致的国家自主性弱化并非同一概念。案例同时表明,以国家为中心、片面强调专断性国家权力,只能导致“孤立式国家自主性”和绝对化的国家理性。本文认为,应摒弃国家中心论或社会中心论这种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模式,以主体间性的分析路径对国家自主性的概念进行重新解读。在主体间性的语境下,国家自主性的相对性、动态性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国家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国家行动对社会支持的拒斥,更不代表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由“孤立式国家自主性”向“互动式国家自主性”转向,更有利于达致国家自主与社会自主之间的均衡。
     为使国家自主性理论更好地适用中国国家建设与政治发展实际,必须在现代国家构建的框架下对其进行理论重构。国家权力的制度化、规约化是现代国家的本质要求,而现实表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离这一要求尚存差距。国家自主性理论重构的目标指向是构建制度化的国家自主性,其实质就是国家权力的制度化,具体到中国实际就是:规约专断性国家权力,以构建有限政府;同时完善基础性国家权力,以构建有效政府。为此,需要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设计相关制度安排。首先,合理界定国家职能,使国家在其最擅长的领域行事。其次,完善宪政制度,夯实公共财政基础,构建责任伦理并壮大社会权力,以此在多重维度强化国家权力的制度约束。再次,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制度创新,提升国家基础性权力尤其是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最后,培养积极公民并健全公民社会组织,以此壮大发展与现代国家相适应的公民社会。
In the late 1970s, there was a "new tide" in the Western academics. An unprecedented number of scholars in different fields bent their eyes on the State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hange. Since then, various ideas and continuously interwoven, collision ha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new academic school in the 1980s, which was named as the School of Returning to the State.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chool are Theda Skocpol, Stephen Krasner, and Peter Evans etc. Though the scholars did not reach a final agreement in some specific cognitive problems, their views had one thing in common, that is, they all saw the state as an independent actor and emphasized state ownership and state capacity. The theories of state autonom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re mainly based on relevant discussion of the School of Returning to the State.
     The rise of the theories of state autonomy was due to the worse response to social difficulties of the social center theory. In the 1950s and 1960s, the Western mainstream academic theory of factions was the pluralism and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The former regarded the state as an arena where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competed for self-interest. The latter saw the political system (state) as a "black box", which accepted input from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demands, support etc, as well as released output to the environment. Given to different views, they were common in one point that was the society and its interests rather than national was seen as the center of research. After World WarⅡ,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and the Modern State Development, the "visible hand"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being frequently used, coupled with the oil crisis in 1970s, the social center theory was facing the interpretation difficulty. Subsequently,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ocial center theory, Ralph Miliband and Nicos Poulantzas,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of the neo-Marxist issued the concept of "state relative autonomy", but they also did not shake off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ocial center theory. Based on the criticism to the social center theory and neo-Marxist theory, the School of Returning to the State re-interpreted and developed the "state relative autonomy" theory.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state autonomy meant that, as a specific territory and population control of the mandatory implementation of organization, the state could pursue its aims which were not merely the reflection to the interest of some strong interest groups.
     The theories of state autonomy once again raised attentions to the state as an institutions form, and the "East Asian model" just provided the evidence for this theory. In 1980s, the economic liberalism was still popular, so in this context to emphasize national ownership was also a theory of courage. At the same time, we note that state autonomy theory gave indeed different views in the concept of state autonomy, state autonomy and morphological generation,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national capacity, state autonomy and other issues with the modern state However, the theory has its quite obvious flaws. Though they repeatedly stressed neither they simply denied the social center of the view nor return to complete the "state-centrism", from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logic interpretation we can see obviously there is strong "state-centrism" color in it. Theory of state autonomy was hesitated between value rationality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which lead to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cept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deductions. In addition, the unity of research methods made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be not thorough enough.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was impeded, which made the state autonomy theory being questioned.
     In the 1990s many scholars in China began to follow up study on the theories of state autonomy, which was undoubtedly commendable. However, many studies were still remaining on the surface. Even worse, some of them were too mechanical to regard our conditions, which have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on one hand the theories of state autonomy ha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d limits in the application. The limit of application was mainly due to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which including incomplete bureaucracy, the over-expansion of the despotic power and the weakness of state capacities. The public policy cases in local government of China shows that, the conflicts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ersonal interest is becoming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state autonomy to response, and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re having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state autonomy. An indisputable fact is that, the situation of over-expansion of the despotic power combining with the weakness of state capacities has given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building much negative impact.Considering the reality, we have to revisit state autonomy theo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tate should abandon the one-way thinking which was either state-centrism or society-centrism, mod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ies of inter-subjectivity. Under the context of inter-subjectivity, state autonomy shows its fundamental nature in two sides, which are the limit of despotic power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rastructural power.In order to make state autonomy theories apply to Chinese reality much better, it necessary to expand its structur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modern state theory.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oint i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tate autonomy, which including two levels, the limit of despotic power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rastructural power. The former aims can be gained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public fi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system of ethics designed and the latter through state capacity building, active citizens shaping and civil society building.
引文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
    ②同上书,第3页。
    ①回归国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考切波在其成名作《国家和社会革命》一书中建议,研究国家的方法可以合适地标以“组织的”和“现实主义的”,因此有学者也称这一学派为“组织现实主义”。参阅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②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19页。
    ④[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5页。
    ⑤[英]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博铨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14-117页。
    ⑥[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⑦[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0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① 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1988, pp.5~8.
    ②现实中,两种国家权力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有时甚至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参阅[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8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页。
    ②[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99页。
    ③[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5-60页。
    ① Gabriel A. Almond,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No.3,1988, pp.853-874.
    ② Timothy Mitchell, The Limits of the State: 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 Cr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5, No.l,1991, pp.77-96.
    ③[英]B.杰索普:《国家理论的新进展——各种探讨、争论点和议程》,艾彦译,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1期。
    ④[美]威廉·多姆霍夫:《谁统治美国?——权力、政治和社会变迁》,吕鹏、闻翔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⑤同上书,第378-380页。
    ⑥[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4页。
    ①同上书,前言第5页。
    ②[美]巴基、巴里克:《国家在非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孙立平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①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②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158页。
    ③陈炳辉:《试析“国家的相对自主性”》,载《理论学习月刊》1994年增第1期。
    ④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①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124页。
    ②同上书,第241页。
    ③陈舟望:《政治现代化与国家自主性》,载《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④李景鹏:《走向现代化中的国家与社会》,载《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
    ⑤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平衡性和自主性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⑥慕良泽、高秉雄:《现代国家构建:多维视角的述评》,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汪永成:《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载《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4期。
    ②刘春荣:《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建构开放条件下的政治观》,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③沈德理:《简论地方政府自主性》,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④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①郑庆基:《市民社会视野下国家自主性透析》,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②任勇:《国家自主性: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变量》,载《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3-4期。
    ①[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5页。
    ①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②[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严强等:《宏观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页。
    ①李强:《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②宋希仁等主编:《伦理学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5-416页。
    ①[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付季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99页。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0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①转引自浦兴祖、洪涛:《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②[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页。
    ③[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④转引自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⑤[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吴惕安、俞可平主编:《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②[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5-87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174页。
    ②[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347页。
    ①邓正来:《市民社会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5页。
    ③[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顾建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
    ①[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2-75页。
    ②颜一编:《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王元华、张铭:《对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再思考》,载《理论导刊》2005年第5期。
    ①[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付季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00页。
    ②[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1页。
    ③[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0页。
    ①[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胡骑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1页。
    ②转引自[美]哈维·C.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5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9页。
    ①[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同上书,译者的话,第3页。
    ①[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①[英]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欧阳景跟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②[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①转引自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②[英]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欧阳景跟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4页。
    ①严荣、程全军:《论多元主义国家理论》,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9期。
    ②张静:《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48页。
    ③ Davi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Knopf,1953, pp.106~115.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4-35页。
    ②[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高铦、潘世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①[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高铦、潘世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178页;[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译者序第1-2页。
    ②参阅[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高铦、潘世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③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5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7页。
    ①同上书,第1页。
    ②同上书,第6页。
    ③同上书,第84页。
    ④张星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载《江汉论坛》1997年第4期。
    ⑤[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⑥[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高铦、潘世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7-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121、124页。
    ②[英]拉尔夫·密利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黄子都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5页。
    ②[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1页。
    ①[英]达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博铨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9页。
    ②转引自[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①[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18页。
    ②[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8-29页。
    ③同上书,第29页。
    ④[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 《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页。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3-65页;[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2-84页。
    ②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构建》,载《战略管理》2001年第6期。
    ①[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②[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0页。
    ③ Otto Hintze, The Historical Essays of Otto Hintz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13.
    ①[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3、30页。
    ②宋希仁等主编:《伦理学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5-416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85页。
    ①[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7页。
    ②[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9页。
    ③[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5页。
    ④[英]拉尔夫·密利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黄子都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95、90页。
    ①[美]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370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③[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0页。
    ④[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①[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17页.
    ②同上书,第24-27页。
    ③[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99页。
    ④[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6-67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21页。
    ①同上书,第92页。
    ②[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页。
    ②[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1页。
    ①同上书,第141页。
    ②[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页。
    ①同上书,第81-84页。
    ②[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清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76页; Peter B. Evans,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pp.39 ~42.
    ③[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2页。
    ① C.Tilly,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king,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C Tilly ed.,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75, p.70.
    ②[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0-31页。
    ① Ellen Kay Trimberger, Revolution from Above: Military Bureaucrats and Development in Japan, Turkey, Egypt and Peru,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1978, pp.4-5.
    ② Theda Skocpol, Kenneth Finegold, State capacity and Economic Intervention in the Early New Dea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 Vol.97, No.2,1982, pp.255-278.
    ③[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5页。
    ①[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5页。
    ②[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20页。
    ① Theda Skocpol,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p.30.
    ①根据曼的观点,权力组织有三组形式特征,它们分别是集体权力和个人权力,广泛性权力和深入性权力,威权性权力和弥散性权力。曼认为,最为有效的权力运作应当把上述三组权力有机统一起来。参阅[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8页。
    ②[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5-56、60页。
    ③[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页。
    ④[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6-87、103-105、122-123页。
    ⑤[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1-72页。
    Bob Jessop, State Theories: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London: Macmillan,1990;参阅[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8页。
    ②[美]威廉·多姆霍夫:《谁统治美国?——权力、政治和社会变迁》,吕鹏、闻翔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78页。
    ③转引自[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1页。
    ④同上书,第58-59页。
    ⑤同上书,第59页。
    ⑥[英]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欧阳景跟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⑦ Charles Tilly,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AD990-199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0, pp.33-34.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页;[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9页。
    ②[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2-33页。
    ①安东尼·奥罗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把西达·斯考切波、查尔斯·蒂利等人归为“新韦伯主义者”,参见[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清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50页。
    ② Theda Skocpol,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p.27~28.
    ③ Stephen D. Krasner Page,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pp.55~57.
    ②转引自[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12页。
    ③[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④同上书,第35页。
    ① Eric Nordlinger, Taking the State Serious, In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ed. Myron Weiner and Samuel Huntington, Boston: Little, Brown,1987, pp361-371.
    ②参阅[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③同上书,第21页。
    ④[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9页。
    ② Gabriel A. Almond,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No.3,1988, pp. 853~874.
    ③ Timothy Mitchell, The Limits of the State: 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 Cr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5, No.l,1991, pp.77~96.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19页。
    ②樊红敏:《传统中国政治结构与现代国家转型——韦伯的制度主义分析》,载《求索》2006年第1期。
    ③[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的类型》,康乐等编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22页。
    ④ Peter B. Evans etc,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51.
    ④[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253页。
    ①[美]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281页。
    ①[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刘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29页。
    ② Timothy Mitchell, The Limits of the State: 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 Cr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5, No.l. (Mar.,1991), pp.77-96.
    ②[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清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77页。
    ④[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2页。
    ⑤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 期。
    ① Jack A. Goldstone, Reinterpre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ory and Society, Vol.13, No.5,1984, p.709.
    ① G. William Domhoff, State Autonomy or Class Dominance?:Case Studies on Policy Making in America, Aldine Transaction,1996, pp.3~5.
    ②[美]威廉·多姆霍夫:《谁统治美国?——权力、政治和社会变迁》,吕鹏、闻翔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78页。
    ③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①[日]猪口孝:《国家与社会》,高宗杰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序言。
    ①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①新华社调研小分队:《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载《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10日。
    ②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①周志忍:《政府自主性与利益表达机制互融》,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2月25日。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7页。
    ③同上书,第27页。
    ①孙永怡:《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及其防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9期。
    ①毛昭辉:《依法遏制强势利益集团腐败》,载《政府法制》2009年第29期。
    ②孙立平:《政府势利将影响社会公正》,载《商界》2006年第11期。
    ①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5页。
    ②[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79页。
    ③汪永成:《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载《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4期。
    ①刘春荣:《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建构开放条件下的政治观》,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②鲁克俭:《试论全球化对国家自主性的影响》,载《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9期。
    ① 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1988, p.6.
    ②[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5-16页。
    ①[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②[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页。
    ①[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③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7页。
    ①[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③[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9页。
    ④刘泽华等:《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8页。
    ①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0页。
    ②刘泽华等:《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③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5页。
    ④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同上书,第131页。
    ②社会自主性是社会成员自由决定其意志和行动的权利,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成员在经济活动中的正当权利的不可侵犯以及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的能力。参阅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6页。
    ① Robert A. Dahl, 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ree Problems, Public administratione Review, Vol.7, No.1, 1948.
    ②郑永年:《中国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载《联合早报网》(新加坡)2009年12月22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7/forum_zp091222.shtml。
    ③[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顾建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1页。
    ①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②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③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①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①[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5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③[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1、66页。
    ①[英]戴维·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徐鸿宾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②张定淮、黄国平:《西方官僚制与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取向》,载《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8页。
    ①[美1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②[美]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7页。
    ③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0页。
    ①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319页。
    ②参阅孟勤国:《论中国双轨法制一元化》,载《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③ B. Guy Peters,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Kansas: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6,P 191.
    ③何显明:《现代官僚制的理性审视》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
    ①孔繁斌:《行政管理理性化的追求与困境——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①[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5页。
    ①陈尧:《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①邻避式冲突是因为邻避设施的修建而引发的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所谓邻避设施是指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建立的一些具有环境污染威胁的设施,如焚烧厂、垃圾填埋场、火电厂、核电厂等,这些设施通常具有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命健康等负外部效应,因此,当地居民往往加以抵制以致使此类设施不会建在自家附近。
    ②杨耕身:《“血房地图”是不应忘却的纪念》,载《东方早报》2010年10月27日。
    ③陈建芬:《宜黄公务员工资被拖欠51个月》,载《小康》2006年第12期。
    ① William Blackstone, 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783:46.
    ①[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②严强主编:《公共政策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①慧昌:《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财新网,http://policy.caing.com/2010-10-12/100187635.html,2010年10月12日。
    ②萧武:《理解拆迁》,载《绿叶》2011年第1期。
    ③2009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五位教授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他们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该条例进行审查,撤销条例或者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对拆迁条例进行修改。这五位教授分别是:沈岿、王锡锌、陈端洪、姜明安和钱明星。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①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①本文使用的“互动式自主性”的概念是在埃文斯等人的“镶嵌式自主性”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之所以没有使用“镶嵌式自主性”,是因为“镶嵌”一词仍未能摆脱“主体——客体”的单向思维模式,同时也未能准确反映出国家自主性多元主体互动的客观状态。
    ②参阅慧昌:《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财新网,2010年10月12日。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9页。
    ②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①同上。
    ②[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页。
    ① Peter Evans,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pp.39~42.
    ②[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廖志强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00页。
    ③英国学者鲍伯·杰索普认为,治理也会失败,因此应当由治理走向“元治理”。所谓元治理,即“自组织的组织”,其理论要旨在于重新强调国家(政府)在治理中的作用,通过提供治理的基本原则,保证不同治理机制的兼容性,以及建立权力关系新的平衡等,来规避治理的内在缺陷。参阅杰索普:《治理的兴起与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9-80页。
    ④[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页。
    ①[美]史丹利·阿若诺威兹、彼得·布拉提斯:《逝去的范式:反思国家理论》,李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166-167页; Bob Jessop, State Theories: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London: Macmillan,1990, p. 367.
    ②[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2页;转引自周菲:《“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公共生活》,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①王树人:《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②庞绍堂:《现代性、主体性、限制性》,载《学海》2008年第6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②孙立平:《政府势利损害社会公正性》,载《廉政瞭望》2007年第2期。
    ③[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2页。
    ①参阅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①转引自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5页。
    ①参阅[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清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62-263页。
    ②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p.70.
    ①[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0-32页。
    ②李强:《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③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解读》,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4年第3辑。
    ④杨雪冬:《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①同上书,第89、32-33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89页。
    ①[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1页。
    ①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4年第3辑。
    ②同上。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④弓联兵:《现代国家与权威危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政治逻辑及受挫原由》,载《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
    ①林尚立:《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①王伟:《美国政界“潜规则”》,载《青年文摘》2011年第12期。
    ②[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9页。
    ①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8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③同上书,第1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有效政府与民主不冲突》,载《社会观察》2011年第2期。
    ①[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②[美]约瑟夫·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曾强等译,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①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7页。
    ①陈哲夫主编:《监察与监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1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84页。
    ③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141页。
    ④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⑤[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7页。
    ①“幽暗意识”是一种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于始俱来的“恶”的正视与醒悟,它与“道德唯我主义”有很大不同,后者在价值上接受人的私利与私欲,并以此为前提考虑个人与社会的问题,而前者则在价值上否定人的私利与私欲,进而在此前提上求其防堵、疏导与化弥,参阅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②[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3页。
    ④[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⑤[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201页。
    ⑥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124页。
    ①[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4-135页。
    ②郭泽强、张高洁:《中国宪政过程中的困境分析》,载《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2期。
    ①张千帆:《中国宪政的路径与局限》,载《法学》2011年第1期。
    ②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3页。
    ①参阅庞绍堂:《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财政基础》,本文系南京市政府委托课题《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未发表成果。
    ②[澳]杰佛瑞·布伦南、[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参阅张馨:《析“纳税人”权利》,载《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②同上。
    ①何怀宏:《政治家的责任伦理》,载《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②王千文:《官僚体制中“服从”与“自主”矛盾现象之探讨——韦伯观点的诠释》,载《中国行政》(台湾)2008年第80期。
    ③[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①[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第11页。
    ②1935年卡尔·弗雷德里克(Carl Friedrich)在《美国公共服务中的问题》一书中指出,负责任的行为需要有外部控制机制,但也离不开内部控制。他指出,现代社会公共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化,行政人员经常会被卷入政策制定中去,政治上的职责无法保证负责任的公共行政。赫尔曼·芬纳(Herman Finer)则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他认为尽管道德规范、内心自律等为更加灵活创新并富有成效的行政管理提供了保障,但还没有任何东西比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责任更为重要,只有依靠外部控制才能保证公共利益,依赖行政人员的良知或德性往往会导致腐败与权力滥用;参阅[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126-129、141-144页。
    ①同上书,第150页。
    ②参阅拙作:《库珀行政伦理理论初探》,载《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1期;[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179页。
    ③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①同上书,第69页。
    ①黄宝玖:《国家能力:含义、特征与结构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施雪华:《论政府能力及其特性》,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②[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王绍光、胡鞍钢:《中国政府汲取能力的下降及其结果》,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④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168页。
    ⑤黄宝玖:《国家能力:含义、特征与结构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⑥施雪华:《论政府权力的获得及其对政府能力的影响》,载《杭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①孙明军:《政治发展中的国家能力及其限度》,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3期。
    ②汪永成:《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政府能力的供求变化及平衡战略》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①钱正荣:《“公共”探源及公共物品研究》,载《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84页。
    ②[美]约瑟夫·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曾强等译,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③庞绍堂:《公共物品论:概念的解析延拓》,载《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年第5辑。
    ①同上。
    ②[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①参阅拙作:《服务型政府:体系、过程与政策》,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①转引自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②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252页。
    ③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④[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⑤同上书,第62-63页。
    ①同上书,第67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7页。
    ②同上书,第80-87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序第11页。
    ④转引自[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59页。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
    ①[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3页。
    1、陈尧:《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哲夫主编:《监察与监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邓正来:《市民社会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6、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胡鞍钢、王绍光主编:《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9、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
    12、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3、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林闽钢:《社会政策——全球本地化视角的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15、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刘晔:《理性国家的成长:中国公共权力理性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17、刘泽华等:《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8、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20、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路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3、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6、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王绍光、胡鞍刚:《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应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1、吴乐涛:《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2、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严强等:《宏观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严强主编:《公共政策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7、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8、郁建兴等:《政治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40、张风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42、张静:《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3、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4、张千帆等:《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张馨:《公共财政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巴基、巴里克:《国家在非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孙立平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2、鲍伯·杰索普:《国家理论的新进展》,艾彦译,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1-2期。
    3、陈炳辉:《试析“国家的相对自主性”》,载《理论学习月刊》1994年增第1期。
    4、陈舟望:《政治现代化与国家自主性》,载《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5、樊红敏:《传统中国政治结构与现代国家转型——韦伯的制度主义分析》,载《求索》2006年第1期。
    6、弓联兵:《现代国家与权威危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政治逻辑及受挫原由》,载《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
    7、郭泽强、张高洁:《中国宪政过程中的困境分析》,载《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2期。
    8、何显明:《现代官僚制的理性审视》,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
    9、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2期。
    10、黄宝久:《国家能力:含义、特征与结构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l、金太军:《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2、景维民张慧君:《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俄罗斯转型期的国家治理模式演进》,载《俄罗斯研究》2008年第3期。
    13、孔繁斌:《行政管理理性化的追求与困境——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分析》,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14、李景鹏:《走向现代化中的国家与社会》,载《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
    15、李强:《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16、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载《战略管理》2001年第6期。
    17、李延均:《公共财政与“纳税人”范畴——由政治权力向公共权力的转变》,载《理论导刊》2005年第1期。
    18、林尚立:《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19、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4年期。
    20、刘春荣:《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建构开放条件下的政治观》,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21、刘剑:《国家自主性理论述评》,载《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2、刘军宁:《善恶:两种政治观与国家能力》,载《读书》1994年第5期。
    23、鲁克俭:《试论全球化对国家自主性的影响》,载《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9期。
    24、毛昭辉:《依法遏制强势利益集团腐败》,载《政府法制》2009年第29期。
    25、慕良泽、高秉雄:《现代国家构建:多维视角的述评》,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 期。
    26、庞绍堂:《公共物品论:概念的解析延拓》,载《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年第5辑。
    27、庞绍堂:《现代性、主体性、限制性》,载《学海》2008年第6期。
    28、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29、沈德理:《简论地方政府自主性》,载《海南师范学院》(社科版)2003年第4期。
    30、沈德理:《中国非平衡格局中的区域发展——转型期地方自主性的回顾与展望》,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31、施雪华:《论政府能力及其特性》,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32、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33、孙立平:《政府势利将影响社会公正》,载《商界》2006年第11期。
    34、孙永怡:《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及其防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9期。
    35、汪永成:《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载《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4期。
    36、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7、王千文:《官僚体制中“服从”与“自主”矛盾现象之探讨——韦伯观点的诠释》,载《中国行政》(台湾)2008年第80期。
    38、王树人:《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9、王元华、张铭:《对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再思考》,载《理论导刊》2005年第5期。
    40、王振林:《“主体间性”是一个应该给予消解的无意义的概念吗?》,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41、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42、萧武:《理解拆迁》,载《绿叶》2011年第1期。
    43、新华社调研小分队:《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载《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10日。
    44、杨耕身:《“血房地图”是不应忘却的纪念》,载《东方早报》2010年10月27日。
    45、杨光斌等:《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46、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47、杨雪冬:《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48、郁建兴:《国家理论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载《东南学术》2001年第5期。
    49、张定淮、黄国平:《西方官僚制与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取向》,载《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0、张千帆:《中国宪政的路径与局限》,载《法学》2011年第1期。
    51、张馨:《析“纳税人”权利》,载《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52、张星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载《江汉论坛》1997年第4期。
    53、张瑄、张国玉:《经济全球化中我国政府角色地位问题研究:基于政府自主性和政府能力视角的分析》,载《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54、张艳伟:《“不要在我家后院”:国家自主性视域下的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广东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的个案分析》,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网站,http://www.sirpa.fudan.edu.cn/s/80/t/219/3b/45/info 15173.htm。
    55、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载《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56、郑庆基:《市民社会视野下国家自主性透析》,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57、郑永年:《中国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载《联合早报》(新加坡)2009年12月22日。
    58、周菲:《“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公共生活》,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59、周光辉、彭斌:《构建现代国家——以组织化、制度化与民主化为分析视角》,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60、周志忍:《政府自主性与利益表达机制互融》,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2月25日。
    1、[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辉、廖志强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3、[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的类型》,康乐等编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8、[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法]雷蒙·阿隆:《社会学的主要思潮》,葛志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加]维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5、[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6、[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8、[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0、[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迅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1、[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2、[美]艾森斯塔德:《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清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24、[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5、[美]彼得·埃文斯等:《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
    2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7、[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
    28、[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的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30、[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31、[美]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2、[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3、[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6、[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高铦、潘世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7、[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38、[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胡骑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9、[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0、[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1、[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4、[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45、[美]史丹利·阿若诺威兹、彼得·布拉提斯:《逝去的范式:反思国家理论》,李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49、[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0、[美]威廉·多姆霍夫:《谁统治美国?——权力、政治和社会变迁》,吕鹏、闻翔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5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52、[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版。
    53、[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54、[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55、[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56、[美]珍妮.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日]猪口孝:《国家与社会》,高宗杰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58、[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9、[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60、[英]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博铨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6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曲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62、[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63、[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64、[英]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欧阳景跟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5、[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Alfred Stepan, State and Society: Peru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2、B. Guy Peters,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6.
    3、Bob Jessop, State Theories: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London: Macmillan,1990.
    4、Charles Tilly,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king,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C Tilly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1975.
    5、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5.
    6、Ellen Kay Trimberger, Revolution from Above; Military Bureaucrats and Development in Japan, Turkey, Egypt and Peru,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1978.
    7、Eric Nordlinger,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8、Eric Nordlinger, Taking the State Serious, In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ed. Myron Weiner and Samuel Huntington, Boston: Little, Brown,1987.
    9、Eric Nordlinger,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Critiqu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1988.
    10、G. William Domhoff, State Autonomy or Class Dominance?: Case Studies on Policy Making in America, Aldine Transaction,1996.
    11、Gabriel A. Almond,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2, No.3, 1988.
    12、Jack A. Goldstone, Reinterpre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ory and Society, Vol.13, No.5,1984.
    13、J.P. Nettl, The state As Conceptual Variable, World Politics,1968(20).
    14、Michael Mann,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1988.
    15、Peter B. Evans,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6、Peter B. Evans etc,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7、Stephen D.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18、Theda Skocpol, Kenneth Finegold, State capacity and Economic Intervention in the Early New Dea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 Vol.97, No.2,1982.
    19、Theda Skopol, Protecting Soldiers and Mothers: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0、Theda Skocpol,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1、Timothy Mitchell, The Limits of the State: 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 Cr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5, No.l. (Mar.,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