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科学化的方法论基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管理理论科学化的方法论基础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其中对若干流行的观点进行了再讨论,但它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创新之处,只是把与之相关的多学科——比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当然还有管理学——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视角重新整理、叙述并整合在一个框架之内。尽管是第二章论证的结果,但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理解困难,我们还是要在这里首先说明,本文所指的管理限定于“企业内基层员工的管理”。全文共分六章,各章内容概要如下:
     第1章:管理理论的科学性评判。通过简要梳理哲学领域对科学本质争论的沿革,文章认为科学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可证伪性的社会共识,它与其他人类认知范畴相区别的两大特征是可证伪性(Flasifiability)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据此判断,管理理论还处于“前科学”阶段,两大具体表现是“非证伪性”与“非主体间性”。文章认为,造成管理理论前科学性的原因可从科学共同体与方法论两个角度审视。从科学共同体角度看,参与管理理论研究的人员多样(主要包括专业研究人员、企业家(经理)、咨询服务机构与人员),研究动机不同、研究方法各异,学术交流平台不完善(比如学术期刊的发展)、学术规范不健全等,都使取得理论共识的难度增大。从方法论角度看,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等方面基础研究的薄弱以及分歧是导致理论“非证伪性”的重要原因。在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学界对管理理论科学化持悲观态度的原因之后,文章分析了当前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认为管理理论的科学化可分为两大路径:一是科学社会学视角的路径,二是方法论视角的路径,从而为本研究提供了学理背景。
     第2章:管理研究的范围。管理研究边界的模糊不清与过于宽泛是导致管理理论难以科学化的原因之一。文章借鉴现代科学从“人的维度”、“物的维度”、“心的维度”三个角度展开的思想,把广义管理学划分为“人的管理”、“物的管理”与“心的管理”三个维度,并把对应于“人的管理”的管理学称为“狭义管理学”,对应于“物的管理”的管理学称为“管理科学”,对应于“心的管理”的管理学称为“管理伦理学”。在此分类基础之上,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把企业管理学划分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公共关系以及财务管理等多个子学科,并指出本文所说的管理限定于“企业内基层员工的管理”。同时,文章认为,尽管经济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都是管理学的基础学科,但它们在管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却有很大差异,同时它们之间也往往形成学科间的主导——基础关系。最后,为实现管理理论科学化,管理理论应该“瘦身”。即从理论科学化以及研究范围的界定角度看,目前管理学派中有些学派的研究不属于管理研究领域;有些学派的研究则并非“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些学派虽然研究了“人的管理”,但却没有抓住问题核心,所提理论也有较大完善余地,所以,管理研究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3章:人性假说的争议与融合。人性假说的争议不断是管理理论学派纷争的根源之一。文章主要就人性的“利己与利他”、“理性与情感”两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利他行为可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纯粹利他三种类型。由于前两者虽然在表现型上是利他的,但在基因型上却是自私的。所以,学界的争论主要围绕“纯粹利他行为何以发生”展开。文章梳理了纯粹利他行为的已有解释,比如群体选择理论、个体选择理论、强互惠或利他惩罚理论、合作剩余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尤其值得借鉴,并从中引申出人性的“自利性”、“可塑性”两个特征。
     理性与情感的争论实质上是围绕着“理性”的两层含义展开,即人类行为是否追求“极大化原则”?人类行为是否贯彻“一致性原则”?文章介绍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行为经济学中的理性,以及为“理性”辩护的弗里德曼的“似乎”理性、阿尔钦的“理性无关说”,并就汪丁丁近年来大力倡导的“情境理性”思想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与评述,从中引申出人性的“有限理性”与“趋社会性”两个特征。
     第4章:管理的性质与制度结构。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存在“权威”。对企业内为什么存在“权威”的争论,构成了企业理论发展的主线之一。文章梳理了科斯、阿尔钦、张五常、周其仁等人的企业理论,并提出“回到奈特”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科斯等人“契约主义”学说存在的问题,解读奈特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内之所以存在“权威”,首先是因为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张五常的“委托性考核”概念说明管理之必要。
     管理制度的结构性是契约不完全的结果。文章接受肖特对制度的定义,并把它分为“内在制度”(internal institutions)与“外在制度”(external institutions)两种类型。管理制度中的“正式制度”用来约束合约双方有明文规定的领域,而“企业文化”则用来约束合约不完全之处。管理依赖的制度类型不同则表现为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果管理主要依赖正式制度,则表现为权威管理,如果管理主要依赖企业文化,则表现为民主管理。文章认为,不同制度之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交易费用大小,而交易费用大小又与人力资本类型密切相关。最后,文章以“企业再造: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为例说明,管理制度的变迁必须充分考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及其互补性。
     第5章:管理模式的选择。本章在对一个众所周知的管理现象——美日企业管理模式差异——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管理模式选择的一般逻辑,进而对若干影响较大的管理思潮进行了评判。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是特定时期内在美日两国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企业特征,两者的鲜明差异也并非“文化传统”决定。对美日企业管理模式差异的误读也反映了钱德勒命题——战略决定结构——的逻辑缺失。文章认为,管理模式选择的逻辑是,不同的市场环境导致企业选择不同的竞争战略,不同的竞争战略使企业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又使企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导致了不同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美日企业管理模式的历史考察以及借用相关的研究数据,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选择理论。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了“管理多样性”与“管理原则的科学性”两个观点,并对权变理论、情景依赖理论进行了简评,且重点指出,区分事实与价值,是管理理论科学化的重要一步。
     第6章:结语。在总结全文基础之上,作为对一种可能疑问或批评——文中大量应用经济学成果,这是否还是管理研究——的预先回应,文章简要回顾了经济学方法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的若干问题作了简短讨论。
     就本论题的重要性与难度而言,显然不是一名博士生与一篇博士论文所能完成的任务。虽然因问学的“路径依赖性”,我倔强地坚持了下来。但我从来没奢望自己的研究能成为一家之说,我只是期望自此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大家对此问题予以关注并投身其中。
This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f the methodology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theory, some of which attack several well-known ideas. Although there is nothing particularly innovative, this dissertation places and integrates the research outcomes of many disciplines-such as philosophy, econom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biology, and MS of course-under one framework from a new perspective and with a new vers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main idea of each of which is as follows.
     Chapter One:Comments on scientificity of management theory. After briefly s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rgument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circle against the essence of science,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essence of science is the socially accepted agreemen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flasifiablity, with flasfiabil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as two major differences from other perceptions. Judging from this, the two manifestations of MS as prescience are "nonflasifiablity" and "nonflasfiability". This dissertation claims the reasons for the prescience of MS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method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theoretical agreement is dramatically achieved due to the variety of MS researchers (including professional researchers, entrepreneurs, consulting agencies and staff), research motivations and methodology, and the under developed academic platforms (for instance,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stand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the inadequacy and disagreements of basic research work among such things as the definition of study objects, assumptions and methodology explain the nonflasifiablity of MS. With an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underlying the pessimistic attitude prevailing in the foreign academic field towards scien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existing research work, and argues that scien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theory can depend on two paths-the path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perspective and the path of methodology perspective-which are also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the scope of management research. Clarifying the research scope of MS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defining the basic subjec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for MS. Borrowing from modern science which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the human, the objects and the minds,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MS in its broader sense into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the management of objects and the management of mind, and then refers to MS direc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as "Narrowed MS", MS direc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objects a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MS direc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mind as "Ethical MS". With this classification foundation in order, this dissertation then divides business MS into marketing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public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other sub-disciplines according to stakeholders theory, and notes that the management studi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confined to "business rank and file management". Meanwhile,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although they together are the basic subjects of MS, economics, psychology, physiology, socialology and biology play ver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and dominate among subjects-basic relationships. Finanally, in order to realize scientification, management theory should become "streamlined", tha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scientification and defined research scope, current research on part of some management schools does not belong to the range of management; or research objects of some other schools do not come within those of management; or some schools do not ge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and their theories still need improvements, although they studies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Therefore, research on management must do something more import by leaving the others undone.
     Chapter Three:disputes and integration of the humanity hypothesis. The continuous dispute of humanity hypodissertation is one of the root causes of the disputes among schools of management theories.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eals with "self-interestedness and altruism" and "sense and sensibility" of human natures. Altruism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affinity altruism, mutual benefits altruism and pure altruism. The first two forms are essentially self-interest despite their seemingly pretense. Therefore, the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 center round "the origin of pure altruism". This dissertation sorts the existing explanation for pure altruism, for example, collective choice theory, individual choice theory, strong reciprocity, residual interest theory, and argues that "genes-cultur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of human behaviors is especially worth of reference, and "self-interestedness" and "convertibility" can therefore be extended.
     The dispute on sense and sensibility revolves round the two meanings of "rationality", that is, do human behaves according to optimality?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bounded rationality by Herbent Simon, rationality in behavioral economics, "seemingly" rationality by Milton Friedman who defended rationality, irrelevance of rationality by Alchian, and situational rationality which is strongly advocated by Wang Dingding in recent years. Then, "limited rationality" and "prosociality" evolve from the sorting and comments on existing documented literature.
     Chapter Four:the nature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The obvious feature of enterprises is "authority". The arguments for the reason why authority exists in enterprises constitute the main line of the enterprise theory. Through analyzing the drawbacks of contract theory by Coase and others and interpreting enterprise theory by frank Hyneman Knight, this dissertation sorts the theories put forward by Alchian, Zhang Wuchang, and Zhou Qiren, etc.,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returning to Knight", and argues tha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authority is that enterprises are "the enterprises of entrepreneurs", based on which the concept of "customized assessment" is elicited and the necessity of management is articulated.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s the outcome of incomplete contracting. This dissertation approves the definition for institution by Andrew Schotter, and divides it into "internal institutions"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s". The "formal institutions" in management is used to restrict behaviors expressly stipulated in contracts whereas "corporate culture" is used to bind behaviors with imcomplete contracting. The fact the management depends o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is manifested in the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s. Management presents authority management when mainly depending on formal institutions, or democratic management largely depends on corporate.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choice betwee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ransaction cost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resources categories.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illustrates that the evolvement of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must allow for the feature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by taking as an example "enterprise reconstructuring"-a tragedy which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Chapter Five:the choice of management modes.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a general reasoning for the choice of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a well-known management phenomenon-the difference in management modes between American and Japanese enterprises, and then makes comments on several surges of influential management thoughts. American and Japanese modes of management are the respectively dominating modes in the two countries rather than the stereotypes of enterprises features.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not decided by "cultural traditions" to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m also reflects the logic absence of Chandler's structure follows strategy-strategy decides on structure.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logic for choosing management modes should be as follows:different market situations lead to different competition strategies, which make enterprises adopt different modes of production. This in turn causes enterprises to require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resources, which results in different modes of management. The historical examination on the management modes between American and Japanese enterprises and the statistics borrowed from other sources confirms the choice theory of management modes put forward by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dissertation advances ideas on "management variety" and "scientificness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comments on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situation dependence theory,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acts and values is the basic step of scientification of management theory.
     Chapter Six:Conclusion. Based on a summary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this chapter briefly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s methodology in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discusses several related issues with a purpose of explaining the realistic implication of economics methodology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As far a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topic are concerned, this dissertation is clearly beyond the ability of a PhD student and a doctoral dissertation. But I stubbornly persist on it. I never hope it could become a school of thought, but expect that many others could devote themselves in it.
引文
①A·J·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第1-2页。
    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88页。
    ①约翰·齐曼:《可靠的知识:对科学信仰中的原因的探索》,商务印书馆,2003年1月,第5页。
    ①威廉·C·弗雷德里克:《管理科学的再次发现:一般管理理论》,《管理学术杂志》1963年9月第6期,第212页。转引自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458页。
    ②这些学派的基本观点可参见相关代表人物的著作以及国内学者石含英、王荣桢(1995)、孙耀君(1995)、郭咸纲(2003)等人的介绍。
    ③转引自雷恩(2000),第468页。
    ④V.P.Michael,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Management, Himalaya Publishing House,2003.
    ①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3月,第346页。
    ②本部分核心内容,曾以《管理理论学派纷争的原因探悉》为题发表于《经济管理》2004年第19期。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原著第一版序言”,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第15-16页。
    ②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页。
    ①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而非MBA》,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9页。
    ②彼得·F·德鲁克:《管理实践》,工人出版社,1989年7月,第11页。
    ①保罗·A·萨缪尔森:《我的人生哲学:政策信条和工作方式》,载迈克尔·曾伯格编《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第334页。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原著第一版序言”,第19页。
    ①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40页。
    ②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9页。
    ①亲缘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见尚玉昌:《行为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11-313页。
    ②参见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①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16页。
    ①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454页。
    ②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页。
    ③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页。
    ① Stigler, George J.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69(3):213-225,1961.
    ②斯蒂格勒(1961)认为,“价格离散是对市场无知的表现,而且可以此测度无知的程度”。
    ③ Kahneman,D.,Tversky,A.,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80; PP.237-251,1973.
    ④ Kahneman,D.,Tversky,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metrica, 47(2),1979.
    ① 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Volume 4, pp.386-405.1937.
    ②合约之间替代的思想显然极大地影响了张五常并得到他极至性发挥,他1983年那篇论文以及其后的思想都明显体现了这一点;长期合约对短期合约替代的思想则得到了更大范围与更多角度的发扬:汪新波(1992)对合约时间纬度的考虑是直接继承了科斯的“时间概念”,周其仁(1996)则挖掘出了短期合约之所以为长期合约替代的原因之一——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并大家发挥。实际上,哈特(1998)的不完全合约理论以及威廉姆森(2002)的科层理论等,都建立对科斯短期合约不完全观点的挖掘与深入基础之上。特别需注意的是,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理论实际上是维持企业“长期关系”的一个主要纬度。或者说,资产专用性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企业的“长期契约”观念之上的。
    ③ 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Volume 4, pp.386-405.1937.
    ④ Alchian, Armen and Demsetz, Harol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2(50),pp.777-95,1972.
    ①这方面的典型著作是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②顾颉刚:《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11月,第328页。
    ①休谟:《论原始契约》,《休谟政治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93年1月,第122-125页。
    ②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③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④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195-196页。
    ①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209页。
    ②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242页。
    ③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244页。
    ④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Volume 4, pp.386-405.1937.
    ⑤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Volume 4, pp.386-405.1937.
    ⑥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59-260页。
    ①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230-231页。
    ②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236页。
    ③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242-245页。
    ④诺思的下面这句话,无疑是对这一观点的强有力佐证:“组织作为一个有目的的实体,是由其创立者设计出来、用来最大化其财富、收入以及其他一些由社会制度结构所提供的机会所限定的目标的”。参见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101-102页。
    ⑤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第243页。
    ①当然,这是一个很简化的说法。很多企业的“企业家”可能会寻找“经理人”以协助日常管理,或者说,企业的管理并不是由企业家来具体负责。这涉及到“委托代理”问题。按照我们对管理研究范围的划分,这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范畴。因而,我们这里予以忽略。
    ②显然,我们这里的问题已经排除了管理者在“选人”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主要集中在“用人”方面。
    ③ Steven N.S. Cheung,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ⅩⅩⅥ,1983.
    ④ Steven N.S. Cheung,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ⅩⅩⅥ,1983.
    ①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②巴泽尔考察了“委托行考核的差错”的一般情形。见 Barzel,Yoram.Measurement Cost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Marke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5,no.1:27-48,1982.
    ③ Steven N.S. Cheung,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XXVI,1983.
    ①钱德勒的名著之一即名为《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②科斯:《企业的性质:意义》,载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商务印书馆,2007年2月,第69页。
    ①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7-18页。
    ①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8月,第25-26页。
    ①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第33-36页。
    ②转引自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第36页。同时,张五常(2002)也表达过类似看法。
    ①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第75页。
    ② John Eatwell, Murray Milgate, Peter Newman, 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Vol.2, 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1987, P682.
    ①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7页。
    ②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125页。
    ③下面文字摘编自刘文瑞、齐燕、冯建涛:《企业再造是失败还是超前》,《管理学家》,2007年第5期。
    ①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②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年7月。
    ③克洛克:《管理的终结》,中信出版社,2004年5月。
    ①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12月。
    ②卡尔·佩格尔斯:《日本与西方管理比较》,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1月。
    ①青木昌彦:《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第57页。
    ②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14页。
    ③王一江、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53页。
    ①赖肖尔:《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第125-126页。
    ①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4月,第11页。
    ②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4月,第12页。
    ③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4月,第14页。
    ①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
    ①加护野忠男等:《日美企业管理比较》,三联书店,2005年12月。
    ②加护野忠男,日本著名的经营学者,神户大学经营学研究科教授。其与伊丹敬之合著的一系列著作,不仅在日本的经营学界有较大影响,而且在国际经营学界也备受瞩目。他认为不同国家的企业经营方式具有独特性,强调日本企业不应简单地因经济形势的起伏而舍弃自己经过艰苦努力才建立起来的经营体系。
    ③这里关于调查的说明,是由加护野忠男(2005)第1-2页,第23页的相关内容综合而成。
    ①李新春,张书军主编:《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前言”,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第13页。
    ①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24-25页。
    ②青木昌彦:《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第317页。
    ①西蒙:《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行为》“附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第331页。
    [1]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07年11月。
    [2]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商务印书馆,1959年3月。
    [3]A-J·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
    [4]C·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5]E.E.小亚当,R.J.艾伯特:《生产与经营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
    [6]R.K.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
    [7]阿尔多·拉切奇尼,保罗·格林切尔:《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8]阿玛蒂亚·森:《理性的傻瓜——对经济学的行为主义基础的批判》,载亨利·哈里斯编《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
    [9]埃德加·H·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9月。
    [10]埃德加·沙因:《沙因组织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11]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
    [12]埃德温·奥·赖肖尔,《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
    [13]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
    [14]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15]爱德华·O.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月。
    [16]爱德华·O·威尔逊:《论人性》,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17]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8]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19]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商务印书馆,2007年2月。
    [20]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 印书馆,2002年6月。
    [21]奥利弗·E.威廉森:《治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2]奥利弗·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8月。
    [23]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1月。
    [24]保罗·格里斯利:《管理学方法论批判:管理理论效用与真实性的哲学探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0月。
    [25]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26]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27]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2月。
    [28]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0月。
    [30]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31]崔之元:《郎咸平风波,所有者掠夺与“好的市场经济”》,《读书》,2004年第11期。
    [32]戴木才:《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3]戴维·M.克瑞普斯:《企业文化与经济理论》,载詹姆斯·E.阿尔特、肯尼思·A.谢泼斯主编《实证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34]戴维·罗杰·奥尔德罗伊德:《知识的拱门: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历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
    [35]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
    [36]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37]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12月。
    [38]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0月。
    [39]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40]笛卡尔:《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
    [41]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商务印书馆,1991年1月。
    [42]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3]冯·赖特:《知识之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月。
    [44]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第四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5]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
    [46]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47]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12月。
    [48]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49]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修订版),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50]高静美:《社会学分析框架下的管理学学科属性》,《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22期。
    [51]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11月。
    [52]郭咸纲:《西方管理学说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8月。
    [53]哈罗德·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
    [54]哈罗德·孔茨:《管理理论丛林》,载《管理与组织行为经典文选》,迈克尔T·麦特森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55]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56]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57]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来自桑塔费学派的看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58]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原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59]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2月。
    [60]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4月。
    [61]赫伯特·西蒙:《西蒙选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62]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
    [63]黑尔里格尔,斯洛克姆,伍德曼:《组织行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
    [64]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
    [65]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而非MBA》,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
    [66]亨利·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1月。
    [67]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年7月。
    [68]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
    [69]黄群慧:《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20期。
    [70]黄速建,黄群慧:《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9月。
    [71]加护野忠男等:《日美企业管理比较》,三联书店,2005年12月。
    [72]加雷思·琼斯,珍妮弗·乔治,查尔斯·希尔:《当代管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月。
    [73]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4月。
    [74]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11月。
    [75]加里·哈默、比尔·布林:《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年7月。
    [76]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11月。
    [77]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78]今井贤一,伊丹敬之,小池和男:《内部组织的经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4月。
    [79]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8月。
    [80]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出版社,1986年10月。
    [8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9月。
    [82]卡尔·佩格尔斯,《日本与西方管理比较》,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1月。
    [83]卡尼曼:《有限理性的图谱:迈向行为经济学的心理学》,《比较》,2004年第13辑。
    [8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85]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7月。
    [8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
    [87]克里斯·阿吉里斯:《个性与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88]肯尼思·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管理的终结》,中信出版社,2004年5月。
    [89]肯尼斯·阿罗:《组织的极限》,华夏出版社,2006年3月。
    [90]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96年1月。
    [9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92]李显君:《管理之本:结构与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
    [93]李新春,张书军主编:《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
    [94]理查德·M·西尔特,詹姆斯·G·马奇:《企业行为理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95]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96]理查德·拉明:《精益供应》,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97]刘宝宏:《管理理论学派纷争的原因探悉》,《经济管理》,2004年第19期。
    [98]刘宝宏:《经济学的边界》,《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99]刘文瑞,齐燕,冯建涛:《企业再造是失败还是超前》,《管理学家》,2007年第5期。
    [100]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101]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
    [102]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修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103]罗珉:《构建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范式和经验法评析——兼与张远凤同志商榷》,《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2期。
    [104]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105]罗纳德·H·科斯:《经济学和相临学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6期。
    [106]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3月。
    [107]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
    [108]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
    [109]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
    [110]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4月。
    [111]迈克尔·波特:《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中信出版社,2002年2月。
    [112]迈克尔·舍默:《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113]迈克尔·曾伯格:《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
    [114]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2年10月。
    [115]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
    [116]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17]乔治·威廉斯:《适应与自然选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
    [118]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1月。
    [119]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12月。
    [120]青木昌彦:《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
    [121]邱仁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现代科学哲学概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12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123]尚玉昌:《行为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124]石含英,王荣桢:《世界管理经典著作精选》,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11月。
    [125]斯蒂芬·杰·古尔德:《生命的壮阔:古尔德论生物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5月。
    [126]斯蒂芬·杰·古尔德:《熊猫的拇指:自然史沉思录》,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3月。
    [127]斯蒂芬·杰·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深思录》,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0月。
    [128]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129]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第2版),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
    [130]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131]涂尔干(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13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33]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134]汪丁丁,叶航,罗卫东:《经济学3人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135]汪丁丁,叶航:《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136]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137]汪丁丁:《情境笔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138]汪丁丁:《行为,意义与经济学》,《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139]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140]汪丁丁:《直面现象:经济学家的实然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9月。
    [141]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
    [142]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143]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Ⅱ:社会思想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144]汪新波:《对企业性质的重新思考:现代股份公司的启示》,《经济研究》,1992年第9期。
    [145]王凤彬,陈莉平:《学科研究与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146]王海明:《伦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
    [147]王建国:《中国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的错位》,《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4月第2辑。
    [148]王一江,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149]王益民、刘洪渭:《战略研究方法论演进、理论发展及实践应用——兼与钟映、杨建梅先生商榷》,《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20期。
    [150]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4年3月。
    [151]维克多·维拉德-梅欧:《胡塞尔》,中华书局,2002年7月。
    [152]乌家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53]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8月。
    [154]席酉民,韩巍,尚玉钒:《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55]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156]熊泽诚:《日本式企业管理的变革与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
    [157]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
    [158]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
    [159]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93年1月。
    [160]徐加根:《经济学中的理性概念及其演变》,《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
    [16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
    [16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
    [163]杨小凯:《杨小凯谈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164]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65]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66]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167]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12月。
    [168]殷海光:《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7月。
    [169]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170]约翰·齐曼:《可靠的知识:对科学信仰中的原因的探索》,商务印书馆,2003年1月。
    [171]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172]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
    [173]詹姆斯G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
    [174]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丹尼尔·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 印书馆,1999年11月。
    [175]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精益思想》(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176]詹姆斯·马奇,赫伯特·西蒙:《组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177]詹妮弗·特拉斯特德:《科学推理的逻辑》,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0月。
    [178]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
    [179]张乃和:《发生学方法与历史研究》,《史学集刊》,2007年第5期。
    [180]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18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9月。
    [182]张五常:《经济解释》(三卷),香港花扦树,2001-2002年。
    [183]张羿:《后现代企业与管理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184]张远凤:《经验学派的方法论》,《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18期。
    [185]张远凤:《再论经验学派的方法论——兼回答罗珉先生之“商榷”》,《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22期。
    [186]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187]中根千枝:《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188]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工商管理研究备要——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89]钟映,杨建梅:《对战略研究方法论的系统思考》,《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8期。
    [190]周其仁:《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载《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2月。
    [19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192]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2月。
    [193]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94]A.F.Chalmers,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an assessment of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science and its methods,2nd ed.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Inc,1982.
    [195]Aichian, Armen A.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5:211-21,1950.
    [196]Alchian, Armen and Demsetz, Harol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2(50),pp.777-95,1972.
    [197]Barzel,Yoram.Measurement Cost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Marke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5,no.1:27-48,1982.
    [198]Becker, Gary S. Nobel Lecture:The Economic Way of Looking at Behavior,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1(3):385-409,1993.
    [199]Coase, R.H,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ume82, Issue,1992.
    [200]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Volume 4, pp.386-405. 1937.
    [201]Coase, R.H,Comments (on Cheung's " O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L. Werin and H. Wijkander(eds), Contract Economics, Basil Blackwell Publsihers,1992.
    [202]Cosmides and Tooby, Cognitive Adaptations for Social Chan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03]Daniel Bell and Irving Kristol, The Crisis in Economic Theory,Basic Books,Inc,New York,1981.
    [204]Fehr and Schmidt,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pp.114,1999.
    [205]Fehr et al.,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Vol.305.27,2004.
    [206]Friedman,M. O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In Friedma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207]Gintis, Bowles,Boyd,Fehr, Explaining Altruistic Behavior in Human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4,2003.
    [208]Granover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PP481-510,1985.
    [209]Hamilton, W. 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Behavior, American Naturalist, Vol.97.pp.354-356,1963.
    [210]Hamilton, W.The Genetic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ur,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e, Vol.7.pp 1-52,1964.
    [211]Harold Koontz,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pp.174-88, December 1961.
    [212]Hashmoto,Masanori,and John Raisin, Investments in Employer-Emplyee Attachments by Japanese and US Workers in Firms of Varying Size,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9(3).
    [213]Hayek, F.A.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35(4):519-530,1945.
    [214]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u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305-360,1976.
    [215]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Meckling,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L. Werin and H. Wijkander(eds), Contract Economics, Basil Blackwell Publsihers,1992.
    [216]John Eatwell, Murray Milgate, Peter Newman, 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Vol.2, 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 P682,1987.,
    [217]John Groenewege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Beyon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London,1996.
    [218]John Pheby, Methodology and Economics: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cmillan Press,1988.
    [219]Kahneman,D.,Tversky,A.,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80;PP.237-251,1973.
    [220]Kahneman,D.,Tversky,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metrica,47(2),1979.
    [221]Kenneth J. Arrow and others, The Ra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Behaviour,Macmilan Press LTD, New York,1996.
    [222]Koontz,H.,ed.,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Management,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1964.
    [223]Milgrom,Paul and Roberts, Econo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New Jersey:Prentic-Hall International,Inc,1992.
    [224]North, D. C.,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st, Spring, pp.3-6.1992.
    [225]OliverE. Williamson, The Mechanisms of Governance, Oxford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6.
    [226]Peter J. Buckley and Jonathan Michie,Firms, Organizations and Contracts:a reader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6.
    [227]Roger S.Frantz, X Efficenc:Theory,Evidence and Applications, 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228]Rustichini,Neuroeconomics:Present and Future,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52,pp201-212,2005.
    [229]Steven N.S. Cheung,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XXVI,1983.
    [230]Stigler, George J.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9(3):213-225,1961.
    [231]V.P.Michael,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Management, Himalaya Publishing House,2003.
    [232]Wilkinson, G. Reciprocal Food Sharing in the Vampire Bat Nature, Vol.308,ppl 81-184,1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