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通玄真经》诠释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子》为战国晚期黄老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它以其丰富的治身治国思想吸引过唐宋元三个朝代的徐灵府、朱弁、杜道坚为之作注与缵义。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在研究中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投向文子其人及《文子》一书,却较少关注史上对《文子》注疏的情况。本文以他们三人的注疏为个案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由《文子》到《通玄真经》的演变。本章在对《文子》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与梳理时,主要探讨了《文子》一书在古代流传过程中真伪传承问题,即在道家道教内为真,在俗世社会为伪:在唐宋元主要被道教学者注疏,在明清以后主要被儒家学者所关注。“《通玄真经》名称的由来及意义”为本章研究的重点,它是由《文子》问题过渡到讨论《通玄真经》问题的关键,所以本节围绕“通玄”一词与老庄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确定它的涵意,及《通玄真经》名称被确定后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第二章,徐灵府的《通玄真经注》。本章通过对徐灵府所完成注本的地点考察,确定他上清派南岳天台系的师承关系,及他在此道教体系的形成中所发挥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治身方面,他继承道家道教传统的形神兼治思想,但赞成以养神修心为主;在治国方面,他强调以君主为核心,希望君主任贤爱民以寻求天下安宁,恢复大唐盛世的统一繁荣局面。
     第三章,朱弁的《通玄真经注》。本章通过对朱弁生平经历的挖掘,探寻他作为一名儒家学者注释黄老道家著作《通玄真经》的原因,并对他的注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认为其注作于出使金国回国后,且第四卷与第七卷是对徐灵府注本的抄录但作了精心的校订。虽然他的注本不完整,但在五卷注中还是表现出了丰富的治国思想,其中以“兴衰治乱”说与“随时而变”论尤为突出,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第四章,杜道坚的《通玄真经缵义》。杜道坚是一名主张儒释道三教思想合一的道门中人,认为修道之人应该在天下有道时归隐,天下无道时则出来为社会服务。他在推阐“皇道帝德”思想的同时强调“大一统”思想;并以君主为治理天下的中心,从君主自身、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阐说了“致君泽民”思想。在修持上他既继承茅山派的修心论,又赞成修身与齐家治国相联系,从而将儒道学说相结合形成一套他自己的修持理论。
     第五章,三家诠释思想比较。本章为全文的难点。主要是将三人置于唐宋元思想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他们常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从所处的时代特征、个人的文化素养及对《通玄真经》思想内容的认同等方面探索了他们注释和缵义的原因。以时代思想及儒道学派作参照,讨论了徐灵府、朱弁、杜道坚三人诠释《通玄真经》时在治国、治身与哲学等思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色和演变。在治国方面,他们强调君主的核心地位及君主与天下安宁的密切关系,主张将道德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认为君主应任用贤臣并重视君民关系等等。在诠释中,他们三人表现比较突出之处在于对《周易》中治国思想的运用。而三人对道德的重视和对易学思想的运用正体现了唐宋时期儒道思想的融合。在哲学与修持方面,他们重在对心性的探讨,体现了唐宋元为重玄学到理学的嬗变时期,也是道教外丹学向内丹学衍变的阶段。从三人的诠释思想中可看出。其中有着各自时代的烙印,同时也体现了三教归一已由趋势成为现实。
The book Wen Zi was written during the last yea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ancient China.It is a magnum opus of Taoist thinking represented by Yellow Emperor and Lao Zi.The book's rich ideas and concepts,spread from the governing of one's physical body to the governing of a state, had attracted three well known scholars from three separate dynasties making in depth commentaries. The three scholars were Xu Ling Fu of Tang Dynasty,Zhu Bian of Song Dynasty and Du Dao Jian of Yuan Dynasty.Traditionally,researches on Wen Zi were largely focused on the original text;this article is otherwise putting its attention on the well known "commentaries".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and it gives out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commentaries" of Wen Zi.
     "Chapter One" reviews the research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of Wen Zi in history,and depicts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Wen Zi into a new classic called Tong Xuan Zhen Jing.One central subject of the chapter is to authenticate the lineage of the book Wen Zi in history;it concluded that the versions of the book passed down within Taoism Schools and Religion were original;and the versions passed down in the general public were false.During earlier dynasties such as Tang,Song and Yuan, commentaries of Wen Zi were mainly written by Tanist scholars;while in later time such as Ming and Qing.dynasties commentaries were largely written by scholars of Confucianism schools.The origination of name Tong Xuan Zhen Jing is the key in the transition of discussion from Wen Zi to Tong Xuan Zhen Jing.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rm "Tong Xuan" and Lao-Zhuang(Taoist School),it identified the meanings of the term "Tong Xuan" and explain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Wen Zi by taking on a new name as Tong Xuan Zhen Jing.
     The discussion of "Chapter Two" is focused on the Tong Xuan Zhen Jing:Commentary by Xu Ling Fu.By examining the location where Xu Ling Fu had made his commentary,it established a direct linkage of Xu's knowledge with the Taoist school called "Shang-Qing Nan-Yue Tian-Tai Branch".It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t roles Xu had played in the continuation of Twist knowledg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Daoism into a formal religion.Xu had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Taoist views on a balanced valuation of "Form and Spirit',and he agreed that the nourishment one's spirit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mind should take a central stage during a Taoist's self perfection.Xu had believed the head of a state is the core when coming to the governance of a state;he had wished a wise Emperor who would love his people,and would lead them to a peaceful yet prosperous society as during the peak of Tang Dynasty.
     Commentary on Tong Xuan Zhen Jing by Zhu Bian is the central subject of "Chapter Three". Based on careful studies on the entire life of Zhu Bian,it analyzed the real reasons for Zhu Bian to make this commentary,since he was a Confucian instead of Taoist.Zhu's commentary was carefully examined and annotated before com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was written after Zhu had returned from an official trip to the State of Jin as an ambassador.Volume 4 & 7 of the commentary were directly borrowed from the commentary made by Xu Ling Fu,but with careful revision.Although Zhu Bian's commentary was not "complete" in a sense,it did provide rich ideas on how to manage a state (special in volume 5);such as the concept of "social reviving,management of chaos" and "timely change".
     The subject of "Chapter Four" is Tong Xuan Zhen Jing Explained written by Du Dao Jian.Du Dao Jian was a Taoist but he believed in the concept of "Unification of the Three Religions".Du believed a Taoist should retreat from the society when it is on the right track(You Dao)and come out of seclusion to service the society when it is in chaos.Du Dao Jian had promoted the ideals of "Imperatorial Way and Integrity"(Huang-dao Di-de),yet he emphasized on the concept of "Grand Unity";he believed the head of the state is the key to manage a nation and explained his view of "helping the ruler to benefit the people"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ngles.On subjects of self cultivation, Du inherited the view of"Mind Purification" from "Mao Shan School" with the addition of concepts from Confucian such as "Perfection of the self,perfection of the family,perfection of the state" and etc;it was an unique combination of Taoist and Confucius theories.
     The commentaries from the three ancient writers were compared in "Chapter Five".This is the most difficult chapter of the entire article since the views of these writers must be put back in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 when they were created.The three commentaries shared many ideas which reflected an inheritance of knowledge among their authors;yet differences can be traced to the influences of the time and authors' individual knowledge background.Views are mainly examined and compared along three dimensions;they are "Management of the State","Self Perfection" and "Philosophical Views".On the subject of "Management of the State" the writers stroked the most agreements:they all believed that the head of the state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of all;and believed the principle of "Dao De" should be taken as the central guideline for managing a state.They shared the agreement that using capable officials in government posts is essential,and a healthy rapport between the ruler and his people is of vital importance.Authors also elaborated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ad of the state and th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the society.On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ree commentaries was the extensive use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Zhou Yi,it reflected the merging process between the Taoist knowledge system with that of the Confucian among the era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 span of time from Tang through Song to Yuan Dynasty was the period when dominating social ideology shifted from "Xuan Xue" to "Li Xue",and Taoist Self Perfection Practice shifted from making "External Elixirs" of longevity to making of "Internal Elixirs" of longevity.These changes were reflected in the commentaries that the discussions of the "Qualifies of the Mind"(Xin Xing)took important parts of the writers' attention.In general,each commentary rightly reflected the time imprint of its own,and together they presented to readers the merging of three religions from trend of ideas to a social reality.
引文
[1](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3页。
    [2]丁原植:《文子新论》,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97页。
    [3]《历史研究》,第3页。
    [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1页。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29页。
    [3]《隋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01页。
    [4]柳宗元:《辩〈文〉》,《全唐文》 卷五百八十五.
    [1]《旧唐书·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26页.
    [2]参见《唐会要》 卷五十 《尊崇道教》。
    [3]参见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应夷节》,《道藏》第5册。
    [4]参见元·任士林的 《松乡集·通玄观记》.
    [1]此文收集在1984年3月出版的《秦汉新道家略论稿》里,实际写作于1982年7月.
    [1]见《管子学刊》,1997年第4期.
    [2]见《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3]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4]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34卷第2期。
    [5]见《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
    [6]见《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7]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8]《文子新论》,第223页。
    [1]宁镇疆:《从出土材料再论〈文子〉及相关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般》,2002年3月,第34卷第2期.
    [2]张岱年先生在《试谈〈文子〉的年代与思想》中认为。子夏弟子即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与老子弟子的文子恐非一人.”
    [3]魏启鹏:《〈文子〉学术探微》,《道家文化研究》第18期,第157页.
    [4]见赵逵夫 《〈文子〉成书及其思想·序》,《〈文子〉成书及其思想》,巴蜀书社,2005年版.
    [5]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6]见张岱年先生 《试谈〈文子〉的年代与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第141页。
    [1]《文子新论》,第45页。
    [2]《文子新论·自序》.
    [3]宁镇疆:《从出土材料再论〈文子〉及相关问题》。
    [1]《文子新论·自序》.
    [1]《道藏》 第16册,第673页.
    [1]《通玄真经缵义序》,见《道藏》16册,第755页。
    [1]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三,《四部丛刊》本.
    [1]《史记集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唐会要》 卷六十四,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版.
    [2]《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和《旧唐书·玄宗本纪下》皆有记载.
    [3]《道藏》第32册,第484页.
    [4]《道藏》第32册,第477页。
    [5]《道藏》第32册,第477页.
    [6]《道藏》第16册,第687页.
    [7]《道藏》第32册,第484页.
    [1]《道藏》第16册,第695页.
    [2]《道藏》第32册,第484页.
    [3]柳宗元:《辩〈文子〉》,《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五。
    [4]《道藏》第16册,第673页.
    [1]《道藏》第16册,第673页.
    [2]《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二.
    [3]《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三.
    [1]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第三十八,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参见仝卫敏《周氏〈涉笔〉考》,《古籍研究整理学刊》,2007年第1期.
    [3]《文献通考·经籍考》第四十.
    [4]吴全节为儒道兼修的道士,据《元史·吴全节》记载,“大德十一年,授玄教嗣师,赐银印.视二品。”成宗即位后,制授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都提点,玉印一、银印二并授之.
    [5]黄石翁为杜道坚的《通玄真经缵义》写有《序》,《序》中提到文子为计然,师事老子,为范蠡之师,著有《文子》十二篇,为道家。并专门提到柳宗元对《文子》“掇取精微,自为一书”之事.
    [6]赵道一编修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有“文子”.赵道一为元朝道士,具体生卒年不祥.
    [7]《道藏》第16册,第754页.
    [1]《道藏》第16册,第755页。
    [2]《道藏》第16册,第755页。
    [3]《道藏》第16册,第754页。
    [4]《道藏》第16册,第673页。
    [5]《道藏》第16册,第755页。
    [6]《道藏》第16册,第754页。
    [1]《文子·道原》。
    [1]《文子·道原》。
    [2]《文子·精诚》。
    [3]《文子·道德》。
    [4]《文子·上礼》。
    [1]《文子·上礼》。
    [2]《文子·上仁》。
    [3]《庄子·齐物论》。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9-50页。本文中凡引用《庄子》内容,皆出此本。
    [4]《庄子·大宗师》,第136-137页。
    [5]《文子·微明》。
    [1]《文子·符言》。
    [1]《文子·道原》。
    [2]《文子·九守》。
    [3]《文子·下德》。
    [4]《文子·自然》。
    [5]《文子·上仁》。
    [6]《文子·上义》。
    [7]《文子·自然》。
    [8]《文子·自然》。
    [9]《文子·上仁》。
    [10]《文子·上义》。
    [1]《文子·上义》。
    [2]《老子》第四十九章。
    [3]《文子·下德》。
    [4]《文子·精诚》。
    [5]《文子·精诚》。
    [6]《文子·下德》。
    [7]《文子·符言》。
    [8]《文子·上礼》。
    [9]《文子·上礼》。
    [10]《文子·自然》。
    [1]《文子·上义》.
    [2]《文子·道德》.
    [3]《魏源集·老子本义序》曾说:“有黄老之学,有老庄之学。”
    [4]参见陈鼓应《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
    [1]《文子·道德》.
    [2]《文子·上仁》.
    [3]《老子》第三十八章。
    [4]《文子·精诚》。
    [5]《文子·精诚》.
    [6]《文子·自然》。
    [7]《文子·上义》.
    [8]《文子·上义》.
    [9]《文子·道德》.
    [10]《文子·上义》.
    [1]《文子·下德》。
    [2]《文子·符言》.
    [3]《文子·下德》。
    [4]《文子·上义》.
    [5]《文子·道德》。
    [6]《文子·道德》。
    [7]《文子·上义》。
    [1]《旧唐书·玄宗本纪下》,第213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8页。
    [3]《晋书》卷五,《帝纪·孝愍帝》,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5-136页。
    [4]《南史·王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5页。
    [5]《南史·陶弘景传》,第1900页.
    [6]《道藏》第14册,第341页。
    [7]《道藏》第14册,第340页。
    [1]《道藏》第17册,第854页。
    [2]《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
    [3]《道藏》第17册,第855页。
    [4]《旧唐书·高宗本纪下》,第90页。
    [5]《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八《追尊祖先》。
    [6]《旧唐书·高宗本纪下》,第99页。
    [7]《旧唐书·高宗本纪》。
    [1]《全唐文》卷31,《命两京诸路各置元元皇帝庙诏》,第1册第350页。
    [2]《全唐文》卷31,《令写元元皇帝真容分送诸道并推恩诏》,第1册,第350页.
    [3]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53,第1册第589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4]《旧唐书·玄宗本纪上》,第197页。
    [5]《旧唐书·玄宗本纪上》,第199页。
    [6]《唐会要》卷三十六.
    [7]《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版,卷二百十四,第6826页.
    [8]《旧唐书·礼仪志》,第925页.
    [9]《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
    [10]《道藏》第17册,第865页.
    11 《旧唐书·礼仪志》,第926页。
    [1]《道藏》第17册,第865页。
    [2]《唐会要》卷五十《尊崇道教》.
    [1]《道藏》第17册,第865页。
    [2]《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
    [3]《道藏》第16册,第673页。
    [4]《道藏》第5册,第329页。
    [5]《道藏》第14册,第408页。
    [1]《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二。
    [1]《道藏》第5册,第328。
    [2]《道藏》第5册,第328。
    [3]《道藏》第11册,第117页。
    [1]《道藏》第5册,第327页。
    [2]《道藏》第5册,第327页。
    [3]《道藏》第5册,第327页。
    [4]《道藏》第5册,第327页。
    [5]《道藏》第5册,第327页。
    [6]《道藏》第5册,第327页。
    [7]《道藏》第5册,第327-328页。
    [8]元稹:《重修桐柏观记》,《全唐文》卷六五四。
    [1]《抱朴子内篇校释》,第85页.
    [2]《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3]徐灵府:《天台山记》,《中国道观志丛刊》。
    [4]《道藏》第11册,第93页。
    [5]《道藏》第5册,第327页。
    [6]《道藏》第5册,第328页。
    [7]《天台山记》.
    [1]《道藏》第5册,第328。
    [2]《天台山记》.
    [3]《道藏》第11册,第93页。
    [4]《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5]《道藏》第11册,第94页。
    [6]《重修桐柏观记》。
    [7]《重修桐柏观记》。
    [8]《重修桐柏观记》。
    [9]《重修桐柏观记》。
    [10]《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第32册,第293页。
    [1]《道藏》第5册,第330页。
    [2]《道藏》第5册,第328页。
    [3]《道藏》第11册,第94页。
    [4]《道藏》第22册,第1页。
    [5]《道藏》第5册,第328页。
    [1]参见王利器:《文子疏义》,《通玄真经序》注释一七。
    [2]《道藏》第5册,第328页。
    [1]《文子·九守·守虚》。
    [2]《文子·上德》.
    [3]《文子·符言》.
    [4]《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页.
    [5]参见张广保《论道教心性之学》,《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
    [6]《天台山记》.
    [7]《道藏》第5册,第247页.
    [8]《道藏》第22册,第897页.
    [9]《道藏》第22册,第893页.
    [10]《道藏》第22册,第897页.
    [1]《道藏》第23册,第661页。
    [2]《道藏》第22册,第897页。
    [3]《道藏》第12册,第1页。
    [4]《道藏》第12册,第17页。
    [5]《抱朴子内篇校释》,第326页.
    [6]《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传》。
    [7]《道藏》第11册,第719页。
    [8]《道藏》第11册,第771页。
    [1]《道藏》第11册,第716页。
    [2]《道藏》第11册,第771页.
    [3]楼钥《攻媿集》卷七十二,四部丛刊本。
    [4]《道藏》第2册,第736页.
    [5]《道藏》第2册,第739页。
    [6]《道藏》第2册,第755页。
    [1]《道藏》第23册,第664页。
    [2]《道藏》第2册,第736页。
    [3]《道藏》第16册,第686页。
    [4]《道藏》第2册,第740页。
    [5]《道藏》第16册,第697页。
    [1]《道藏》第2册,第737页。
    [2]《南华真经注疏》,第248页。
    [3]《南华真经注疏》,第220页。
    [4]《文子·道原》。
    [1]《抱朴子内篇校释》,第71页.
    [2]《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4页。
    [3]《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87页。
    [4]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28页。
    [5]《太平经合校》,第739页.
    [6]《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49页。
    [7]《道藏》第23册,第661页。
    [8]《道藏》第16册,第714页。
    [1]《道藏》第16册,第723页。
    [2]《道藏》第16册,第685页。
    [3]《道藏》第16册,第685页。
    [4]《道藏》第16册,第676页。
    [5]《道藏》第16册,第689页。
    [6]《道藏》第16册,第676页。
    [7]《道藏》第16册,第677页。
    [1]《道藏》第16册,第691页.
    [2]《道藏》第16册,第676页.
    [3]《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页。
    [4]《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页。
    [5]《道藏》第16册,第681页.
    [6]《道藏》第16册,第677页。
    [7]《道藏》第16册,第681页。
    [8]《文子·道德》.
    [9]《文子·道德》.
    [10]《文子·上仁》.
    11 《道藏》第16册,第673页.
    [1]《道藏》第16册,第699页.
    [2]《文子·道原》.
    [3]《道藏》第16册,第702页。
    [4]《道藏》第16册,第730页。
    [5]《道藏》第22册,第892页。
    [6]《道藏》第23册,第679页。
    [7]《道藏》第16册,第685页。
    [1]《道藏》第16册,第700页。
    [2]《道藏》第16册,第685页。
    [3]《道藏》第16册,第692页
    [4]《道藏》第2册,第738页。
    [5]《道藏》第16册,第715页。
    [6]《道藏》第16册,第680页。
    [7]《道藏》第16册,第678页。
    [1]《道藏》第23册,第661页。
    [2]《道藏》第2册,第742页。
    [3]《道藏》第16册,第700页。
    [4]《道藏》第16册,第685页。
    [5]《道藏》第16册,第701页。
    [6]《道藏》第16册,第687页.
    [7]《道藏》第16册,第687页。
    [1]《道藏》第16册,第716页。
    [2]《道藏》第16册,第699页。
    [3]《道藏》第16册,第697页。
    [4]《道藏》第16册,第695页。
    [5]《道藏》第11册,第732页。
    [6]《道藏》第16册,第708页。
    [7]《道藏》第16册,第723页。
    [8]《道藏》第16册,第695页。
    [9]《道藏》第16册,第674页。
    [1]《道藏》第16册,第674页。
    [2]《道藏》第16册,第710页。
    [3]《道藏》第16册,第674页。
    [4]《道藏》第11册,第727页。
    [5]《道藏》第16册,第695页。
    [6]《道藏》第16册,第707页。
    [7]《道藏》第16册,第678页。
    [8]《道藏》第16册,第687页。
    [9]《道藏》第16册,第694页。
    [10]《道藏》第11册,第745页。
    11 《道藏》第11册,第734页。
    12 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1页。
    13 《道藏》第16册,第688页。
    14 《道藏》第16册,第730页。
    [1]《道藏》第16册,第718页。
    [2]《道藏》第16册,第720页。
    [3]《道藏》第16册,第728页。
    [4]《道藏》第16册,第700页。
    [5]《道藏》第11册,第732页。
    [6]《道藏》第16册,第719页。
    [7]《道藏》第16册,第696页。
    [1]《道藏》第16册,第696页。
    [2]《道藏》第16册,第687页-688页。
    [3]《道藏》第16册,第714页。
    [4]《道藏》第16册,第699页。
    [5]《道藏》第16册,第700页.
    [6]《道藏》第16册,第702页。
    [7]《道藏》第16册,第718页。
    [8]《道藏》第16册,第713页。
    [9]《道藏》第16册,第720页。
    [10]《道藏》第16册,第725页。
    11 《道藏》第16册,第702页.
    [1]《道藏》第16册,第725页。
    [2]《道藏》第16册.第725页。
    [3]《道藏》第16册,第729页。
    [4]《道藏》第16册,第693页。
    [5]《道藏》第16册,第729页。
    [6]《道藏》第16册,第703页。
    [7]《道藏》第16册.第707页。
    [8]《道藏》第16册.第694页。
    [9]《道藏》第16册,第692页。
    [10]《道藏》第16册.第703页。
    11 《道藏》第16册.第700页。
    12 《道藏》第16册,第704页。
    13 《道藏》第16册,第705页。
    14 《道藏》第16册,第719页。
    15 《道藏》第16册,第719页。
    16 《道藏》第16册,第700页。
    [1]《道藏》第16册,第702页。
    [2]《道藏》第16册,第708页。
    [3]《道藏》第11册,第733页。
    [4]《道藏》第11册,第781页。
    [5]《道藏》第16册,第695页。
    [6]《道藏》第16册,第701页。
    [7]《道藏》第16册,第707页。
    [8]《道藏》第16册,第684页。
    [9]《道藏》第16册,第683页。
    [10]《道藏》第16册,第673页。
    11 《道藏》第16册,第692页。
    12 《道藏》第16册,第682页。
    [1]朱熹:《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朱子大全》卷九十八。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晁公遡(晁公武之弟)《嵩山集》条下著录曰:“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迥是晁氏家族入宋后的第二代人物,晁说之为第六代,晁公武、晁公遡为第七代。他们家族不仅人人有文学集,而且代代都做官,是宋朝有名的文学世家与官宦世家。
    [3]朱熹:《跋朱奉使奏状》。
    [1]陈新点校:《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7页.
    [2]《风月堂诗话》,第97页.
    [3]《宋史·徽宗本纪》.
    [4]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合集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7页.
    [5]《宋史·徽宗本纪》.
    [6]《宋元学案·景迂学案》卷十七。
    [1]《曲洧旧闻》,第116页。
    [2]王明清:《挥尘录第三录》卷之三,《四部丛刊》本。
    [3]《曲洧旧闻》,第230页。
    [4]《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5]《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6]《宋史·朱弁传》。
    [7]《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1]《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2]《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3]《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4]《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5]《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6]《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7]《宋史·王伦传》。
    [8]《辜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9]《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10]《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20页.
    11 《全宋诗》,第18322页。
    [1]《全宋诗》,第18321页。
    [2]《丛书集成新编》第八四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65页。
    [3]《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4]《宋史·朱弁传》。
    [1]《宋史·朱弁传》。
    [2]《宋史·洪皓传》。
    [3]《金史·熙宗传》。
    [4]《宋史·朱弁传》。
    [5]《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6]《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7]《宋史·朱弁传》。
    [1]《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2]《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3]《丛书集成新编》第八四册,第165页.
    [4]《全朱诗》卷一六三三,第18313页。
    [5]《宋史·朱弁传》。
    [6]《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1]《宋史·朱弁传》。
    [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张丰乾先生在《出土文献与文子公案》第4页注释1中说“朱弁、朱玄应为同一人。”
    [4]《道藏》第16册,第829页。
    [5]《道藏》第16册,第824页。
    [1]卿希泰:《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5页。
    [2]《新安文献志》卷四《奏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2]《宋史·职官·杂制·宫观》。
    [3]《宋史·王旦传》。
    [4]《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六.
    [5]《道藏》第11册,第94页.
    [6]《四川通志·成都文类》卷三十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松乡集·通玄观记》.
    [2]《道藏》第16册,第708页。
    [1]《道藏》第16册,第870页。
    [2]《道藏》第16册,第690页。
    [3]《道藏》第16册,第845页。
    [4]《道藏》第11册,第853页。
    [5]《道藏》第16册,第868页。
    [6]《道藏》第16册.第868页。
    [7]《道藏》第16册,第705页。
    [8]《道藏》第16册,第866页。
    [1]《道藏》第16册,第691页。
    [2]《道藏》第16册,第846页。
    [3]《道藏》第16册,第694页。
    [1]《道藏》第16册,第850页。
    [1]《文子·道德》。
    [2]《道藏》第16册,第851页。
    [1]《文子·道原》。
    [2]《道藏》第16册,第821页。
    [3]《道藏》第16册,第821页。
    [4]《道藏》第16册,第821页。
    [1]《道藏》第16册,第826页。
    [2]《道藏》第16册,第821页。
    [3]《道藏》第16册,第821页。
    [4]《道藏》第16册,第822页.
    [5]《道藏》第16册,第822页。
    [6]《道藏》第16册,第851页。
    [7]《道藏》第16册,第851页。
    [8]《道藏》第16册,第851页。
    [9]《道藏》第16册,第856页。
    [10]《道藏》第16册,第856页。
    [1]《道藏》第16册,第856页。
    [2]《道藏》第16册,第855页。
    [3]《道藏》第16册,第856页。
    [4]《道藏》第16册,第832页。
    [5]《道藏》第16册,第856页。
    [1]《周易评注》,第178页。
    [2]《文子·精诚》。
    [3]孔凡礼点校:《曲洧旧闻》,第84页.
    [1]《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4页。
    [2]《文子·九守》.
    [3]《道藏》第16册,第837-838页。
    [4]《文子·精诚》.
    [5]《道藏》第16册,第838页。
    [6]《道藏》第16册,第830页。
    [7]《道藏》第16册,第840页。
    [8]《道藏》第16册,第830页。
    [1]《道藏》第16册,第829页。
    [2]《道藏》第16册,第833页。
    [3]《道藏》第16册,第829页。
    [4]《道藏》第16册,第832页。
    [5]《道藏》第16册,第835页。
    [1]《道藏》第16册,第855页。
    [2]《道藏》第16册,第861页。
    [3]《道藏》第16册,第855页.
    [4]《道藏》第16册,第861页。
    [5]《道藏》第16册,第822页。
    [6]《道藏》第16册,第864页。
    [7]《道藏》第16册,第827页。
    [8]《道藏》第16册,第827页。
    [9]《道藏》第16册,第855页。
    [1]《道藏》第16册,第831页。
    [2]《道藏》第16册,第831页。
    [3]《道藏》第16册,第836页。
    [4]《道藏》第16册,第861页。
    [5]《道藏》第16册,第862页。
    [6]《道藏》第16册,第827页。
    [7]《道藏》第16册,第827页。
    [1]《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2]《宋史·朱弁传》。
    [3]《周易评注》,第239页。
    [4]《周易评注》,第239页.
    [5]《道藏》第16册,第856页。
    [6]《道藏》第16册,第856页。
    [1]《道藏》第16册,第827页。
    [2]《道藏》第16册,第827页。
    [3]《道藏》第11册,第853页。
    [4]《道藏》第16册,第823页。
    [5]《道藏》第16册,第827页。
    [6]《道藏》第16册,第825页。
    [7]《道藏》第16册,第827页。
    [8]《道藏》第16册,第859页。
    [9]《道藏》第16册,第854页。
    [10]《道藏》第16册,第822页。
    11 《道藏》第16册,第829页。
    [1]《道藏》第16册,第837-838页。
    [2]《道藏》第16册,第860页。
    [3]《道藏》第16册,第838页。
    [4]《道藏》第16册,第831页。
    [5]《道藏》第16册,第824页。
    [6]《道藏》第16册,第839页。
    [1]《元史·释老志·丘处机》。
    [2]《元史·释老志·丘处机》。
    [3]朱右为跨越元朝与宋朝的人,他的《白云稿》完成于元朝,永嘉李孝光于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为他写有《白云稿序》.
    [4]赵孟頫《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1]《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2]《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3]《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4]《松乡集·通玄观记》。
    [5]牟巘:《陵阳集·杜南谷筹峰真率录序》。
    [6]《松乡集·通玄观记》。
    [7]《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8]《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9]《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10]《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1]《道藏》第16册,第754页。
    [2]《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3]《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4]《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5]《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6]《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7]《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8]《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1]《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2]牟巘:《文子缵义原序》.
    [3]《道藏》第16册,第754页。
    [4]《道藏》第16册,第754页。
    [5]《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6]《道藏》第12册,第771页。
    [1]《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2]《松乡集·通玄观记》。
    [3]《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4]《道藏》第16册,第757页。
    [5]牟巘:《文子缵义原序》。
    [6]《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7]《道藏》第16册,第819页。
    [8]《道藏》第16册,第815页。
    [9]《道藏》第16册,第755页。
    [1]《道藏》第16册,第754页。
    [2]《荀子·王霸》,《四部丛刊》本。
    [3]《道藏》第16册,第809页。
    [4]《道藏》第16册,第794页。
    [5]《道藏》第16册.第816页。
    [6]《道藏》第16册,第782页。
    [1]《道藏》第16册,第792页。
    [2]《道藏》第16册,第793页。
    [3]《道藏》第16册,第805页。
    [4]《道藏》第16册,第782页。
    [5]《道藏》第16册,第782页。
    [1]《道藏》第16册,第755页。
    [2]《道藏》第16册,第757页。
    [3]《道藏》第16册.第758页。
    [4]《道藏》第16册.第759页。
    [5]《道藏》第16册,第765页。
    [6]《道藏》第16册,第780页。
    [1]《道藏》第16册,第763页。
    [2]《道藏》第16册,第793页。
    [3]《道藏》第16册,第809页。
    [4]《道藏》第16册,第798页。
    [1]《道藏》第12册,第732页。
    [2]《道藏》第12册,第728页。
    [3]《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396页。
    [4]《道藏》第16册,第819页。
    [5]《道藏》第16册,第778页。
    [1]《道藏》第12册,第759页。
    [2]《道藏》第12册,第772页。
    [3]《道藏》第16册,第757页。
    [4]《松雪斋文集·隆道冲真人崇正真人杜公碑》。
    [5]《道藏》第16册,第754页.
    [6]《道藏》第16册,第754页.
    [7]《道藏》第16册,第762页.
    [8]《道藏》第16册,第761页.
    [1]《道藏》第16册,第758页.
    [2]《道藏》第16册,第810页.
    [3]《道藏》第16册.第797页.
    [4]《道藏》第16册,第799页.
    [5]《道藏》第12册,第728页.
    [6]《道藏》第16册,第792页.
    [7]《道藏》第16册,第783页.
    [8]《道藏》第16册,第790页.
    [1]《道藏》第16册,第803页.
    [2]《道藏》第16册,第758页.
    [3]《道藏》第16册,第770页.
    [4]《道藏》第16册,第770页.
    [5]《道藏》第16册,第758页.
    [6]《道藏》第16册.第764页.
    [7]《道藏》第16册,第764页.
    [1]《道藏》第16册.第783页.
    [2]《道藏》第16册,第783页.
    [3]《道藏》第16册,第775页.
    [4]《道藏》第16册.第812页.
    [5]《道藏》第16册,第798页.
    [6]《道藏》第16册,第785页.
    [7]《白云稿·杜南谷真人传》.
    [1]《道藏》第16册,第810页.
    [2]《道藏》第16册,第810页.
    [3]《道藏》第16册,第798-799页.
    [4]《道藏》第16册,第785页.
    [5]《道藏》第16册.第787页.
    [1]《道藏》第16册,第806页.
    [2]《道藏》第16册.第813页.
    [3]《道藏》第16册,第813页.
    [4]《道藏》第16册,第760页.
    [5]《道藏》第16册,第790页.
    [6]《道藏》第16册.第756页.
    [7]《道藏》第16册,第789页.
    [1]《道藏》第16册,第806页.
    [2]《道藏》第16册,第807页.
    [3]《道藏》第16册,第797页.
    [4]《道藏》第16册,第813页.
    [5]《慎子》,《四部备要》本.
    [6]《道藏》第12册,第181页.
    [7]《道藏》第11册,第958页.
    [1]《道藏》第16册,第803页.
    [2]《宋史·宋祁传》.
    [3]《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职官考一》。
    [4]《欧阳文忠公集》,《奏议》卷第十三。
    [5]《道藏》第16册,第807页.
    [6]《道藏》第16册,第794页.
    [7]《道藏》第16册,第787页.
    [1]《道藏》第16册,第780页.
    [2]《道藏》第16册,第799页.
    [3]《道藏》第16册,第787页.
    [4]《道藏》第16册,第802页.
    [1]《道藏》第16册,第794页.
    [2]《道藏》第16册,第808页.
    [3]《道藏》第16册,第808页.
    [4]《道藏》第16册,第797页.
    [5]《道藏》第16册,第812页.
    [1]《道藏》第16册,第793-794页.
    [2]《道藏》第12册,第741-742页.
    [3]《道藏》第16册,第757页.
    [4]《道藏》第16册,第757页.
    [5]《道藏》第16册,第754页.
    [6]《道藏》第16册,第755页.
    [1]《道藏》第12册,第741-742页.
    [2]李鼎柞:《周易集解》卷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道藏》第16册,第774页.
    [4]《道藏》第12册,第730页.
    [5]《道藏》第16册.第757页.
    [6]《道藏》第16册,第775页.
    [7]《道藏》第16册.第800页.
    [1]《道藏》第16册,第768页。
    [2]《道藏》第16册,第764页。
    [3]《道藏》第16册,第765页。
    [4]《道藏》第16册,第756页。
    [5]《道藏》第12册,第760页。
    [6]《道藏》第12册,第759页。
    [7]《道藏》第22册,第893页。
    [1]《道藏》第16册,第772页.
    [2]《道德经》第42章.
    [3]《道藏》第16册,第808页.
    [4]《道藏》第16册,第766页.
    [5]《道藏》第16册,第806页.
    [6]《道藏》第16册,第784页.
    [7]《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412页.
    [1]《松乡集·通玄观记》.
    [2]《旧唐书·德宗本纪下》.
    [3]《旧唐书·宪宗本纪下》.
    [4]《旧唐书·宪宗本纪下》.
    [5]《旧唐书·宪宗本纪下》.
    [6]《旧唐书·宪宗本纪下》.
    [7]《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8]《道藏》第16册,第754页.
    [1]《道藏》第16册,第755页.
    [2]《全宋诗》第二八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22页.
    [1]《全宋诗》,第18314页。
    [1]《道藏》第12册,第772-773页.
    [2]《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78页.
    [1]《道藏》第16册,第723页.
    [2]《道藏》第16册,第719页.
    [3]《道藏》第16册,第780页.
    [4]《道藏》第16册,第718页.
    [5]《道藏》第16册,第805页.
    [6]《道藏》第16册,第851页.
    [1]《道藏》第16册,第674页.
    [2]《道藏》第16册,第688页.
    [3]《道藏》第16册,第694页.
    [4]《道藏》第16册,第827页.
    [5]《道藏》第16册,第828页.
    [6]《道藏》第16册,第843页.
    [7]《道藏》第16册,第843页.
    [8]《道藏》第16册,第851页.
    [9]《道藏》第16册,第864页.
    [10]《道藏》第16册,第771页.
    [1]《道藏》第16册,第776页.
    [2]《周易评注》,第41页.
    [3]陈鼓应:《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
    [4]《周易评注》,第214页.
    [5]《论语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册,第2482页.
    [1]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2]《道藏》第16册,第717页.
    [3]《道藏》第16册.第685页.
    [4]《文子·道德》.
    [1]《文子·上义》.
    [2]《道藏》第16册,第724页.
    [3]《道藏》第16册,第670页.
    [4]《道藏》第16册,第707页.
    [5]《道藏》第16册,第855页.
    [6]《道藏》第16册,第861页.
    [7]《道藏》第16册,第855页.
    [8]《道藏》第16册,第782页.
    [9]《道藏》第16册,第811-812页.
    [1]《道藏》第16册,第812页.
    [2]《道藏》第16册,第697页.
    [3]《道藏》第16册,第791页.
    [4]《道藏》第16册,第827页.
    [5]参见詹石窗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第32页有对《周易》“尚中”思想的讨论.
    [6]《周易评注》,第283页.
    [1]《道藏》第16册,第675页.
    [2]《道藏》第16册,第728页.
    [3]《文子·道原》.
    [4]《道藏》第16册,第685页.
    [5]《道藏》第16册,第839页.
    [6]《道藏》第16册,第830页.
    [1]《道藏》第16册,第759-760页.
    [2]《道藏》第16册,第789页.
    [3]《道藏》第16册,第757页.
    [4]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7页.
    [1]《周易评注》,第226页.
    [2]《周易评注》,第206页.
    [3]《周易评注》,第83页.
    [1]《道藏》第16册,第680页.
    [2]《道藏》第16册,第829页.
    [3]《道藏》第16册,第761页.
    [4]《道藏》第16册,第762页.
    [1]《道藏》第16册,第703页.
    [1]《文子·道德》.
    [2]《道藏》第16册,第699页.
    [3]《道藏》第16册,第864页.
    [4]参见陈鼓应《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
    [5]《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4页.
    [1]《道藏》第16册,第677页.
    [2]《道藏》第16册,第674页.
    [3]《道藏》第16册,第712页.
    [4]《道藏》第16册,第710页.
    [1]《道藏》第16册,第699页.
    [2]何建明:《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6页.
    [3]《道藏》第16册,第829页.
    [4]《道藏》第16册,第824页.
    [5]《道藏》第16册,第829页.
    [1]《宋史·程颢传》.
    [2]《宋史·程颐传》.
    [3]《二程遗书》.卷二十五.
    [4]《二程遗书》,卷二十四.
    [5]《道藏》第16册,第825页.
    [6]《道藏》第16册,第825页.
    [7]《道藏》第16册,第825页.
    [8]《道藏》第16册,第824页.
    [9]《道藏》第16册,第825页.
    [10]《道藏》第16册,第824页.
    11 《道藏》第16册,第775页.
    [1]《道藏》第16册,第791页.
    [2]《道藏》第16册,第801页.
    [3]《道藏》第16册,第795页.
    [4]《道藏》第12册,第753页.
    [5]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序》第5页.
    [1]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29页.
    [2]《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第226页.
    [3]《道藏》第16册,第677页.
    [4]《道藏》第16册,第675页.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6年版。
    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
    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本。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99年版。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至十八辑,1992-2000年出版。
    陈新点校:《冷斋夜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
    《丛书集成新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丁原植:《〈淮南子〉与〈文子〉考辨》,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
    丁原植:《〈文子〉资料探索》,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
    丁原植:《文子新论》,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
    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董恩林:《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版。
    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本。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
    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道藏》第12册。
    杜道坚:《通玄真经赞义》,《道藏》第16。
    杜道坚:《玄经原旨发挥》,《道藏》第12册。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道藏》第14册。
    杜光庭:《历代崇道记》,《道藏》第11册。
    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崇文书局,出版年不详。
    《二程遗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2003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葛刚岩:《〈文子〉成书及其思想》,巴蜀书社,2005年版。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年版。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葛洪:《神仙传》,中华书局,1991年版。
    《管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
    《韩非子》,陈秉才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华中师范大学,1997年版。
    《河上公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
    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1960年版。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增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湖南省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编:《道教与南岳》,岳麓书社,2003年版。
    《湖南通志》,线装本。
    黄钊主编:《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混元圣纪》,《道藏》第17册。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合集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德山:《文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定山、徐慧君校注:《文子要诠》,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李鼎祚:《周易集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昉:《太平广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筌:《黄帝阴符经疏》,《道藏》第2册。
    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版。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62年版。
    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
    刘韶军:《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老子〉御批点评》,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柳宗元:《柳宗元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楼钥:《攻媿集》,《四部丛刊》本。
    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吕惠卿:《道德真经传》,《道藏》第12册.
    吕思勉:《理学纲要》,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端临:《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马总:《意林》,《道藏》第32册。
    牟巘:《陵阳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牟钟鉴、胡孚琛等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年版。
    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南岳总胜集》,《道藏》第11册。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四部丛刊》本。
    潘显一:《大美不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裴驷:《史记集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钱熙祚:《文子校堪记》,《守山阁丛书》本。
    卿希泰:《简明中国道教通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卿希泰:《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邱鹤亭注译:《列仙传今译》、《神仙传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本。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任士林:《松乡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慎子》,《四部备要》本。
    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道藏》第37册。
    司马承祯:《天隐子》,《道藏》第21册。
    司马承祯:《坐忘论》,《道藏》第22册。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徽宗:《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1册。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宋诗纪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隋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
    孙星衍:《问字堂集》,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版.
    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唐玄宗:《道德真经疏》,《道藏》第11册。
    唐玄宗:《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1册。
    《天台山志》,《道藏》第11册。
    脱脱等撰:《金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年版。
    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王明清:《挥尘录》,《四部丛刊》本。
    王沐:《悟真篇浅解》,中华书局,1997年版。
    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版。
    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王三峡:《文子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应麟:《困学纪闻》,《四部丛刊》本。
    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
    魏徵等编撰:《群书治要》,《四部丛刊》本。
    吴筠:《宗玄先生文集》,《道藏》第23册。
    夏竦:《重建道藏经记》,《道藏》第11册。
    萧汉明、郭东升:《〈周易参同契〉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新安文献志》,《景印文渊阁四库丛书》本。
    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中国庄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中国老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徐灵府:《通玄真经注》,《道藏》第16册。
    《续资治通鉴》,《景印文渊阁四库丛书》本。
    《荀子》,《四部丛刊》本。
    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中华书局,1993年版。
    杨芳灿等撰:《四川通志》,台北京华书局.1967年版。
    杨玉辉:《道教人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尹志华:《北宋〈老子〉注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藏外道书》,巴蜀书社,1994年版。
    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詹石窗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书店,2003年版。
    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道藏》第11册。
    张崇富:《上清派修道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
    张丰乾:《出土文献与文子公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张华:《博物志》,《四部备要》本。
    张君房:《云笈七签》,《道藏》第22册。
    章太炎:《菿汉三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文介辑:《广列仙传》,《藏外道书》本。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三联书店,1997年版.
    张心澂:《伪书通考》,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张载:《横渠易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道藏》第5册。
    赵孟頫:《松雪斋文集》,线装本。
    郑玄:《周易乾凿度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中国道观志丛刊》,第九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
    《中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朱弁:《曲洧旧闻》,《丛书集成新编》八四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朱弁:《通玄真经注》,《道藏》第16册。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
    朱熹:《朱子大全》,线装本。
    朱右:《白云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与《文子》有关的论文很多,以下所列仅是本文中曾引用过的.)
    艾力农:《〈文子〉其书》,《光明日报》1982年5月22日。
    陈鼓应:《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
    陈丽桂:《试就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不重袭内容推测古本〈文子〉的几个思想论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丁原植:《竹简〈文子〉哲学思想探析》,《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
    葛刚岩:《竹简〈文子〉“天王”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黄钊:《论〈文子〉的黄老新道家思想特色》,《海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李定生:《文子道论(上)》,《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
    李定生:《文子道论(下)》,《复旦学报》1984年第4期。
    李定生:《文子其人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
    李定生:《〈文子〉非伪书考》,《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
    李刚:《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道教与南岳》第二辑。
    李缙云:《〈文子·道德篇〉传世本与八角廊竹简校勘记》,《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李申:《唐代的〈老子〉注疏》,《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
    李学勤:《〈老子〉与八角廊简〈文子〉》,《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3、4期合刊。
    李学勤:《试论八角廊简〈文子〉》,《文物》1996年第1期。
    宁镇疆:《从出土材料再论〈文子〉及相关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卿希泰:《杜道坚的生平及其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
    谭家健:《〈文子〉成书年代琐议》,《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唐明燕:《〈文子〉的生命哲学》,《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仝卫敏《周氏〈涉笔〉考》,《古籍研究整理学刊》,2007年第1期。
    王利器:《文子疏义序》,《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王三峡:《〈文子〉与〈淮南子〉究竟谁抄谁的》,《长江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王三峡:《从竹简〈文子〉看“传本”〈文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5期。
    王三峡:《今本〈文子〉“老子曰”探疑》,《文献》2002年10月第4期。
    王叔岷:《文子斠正》,《史语所集刊》第27期,1956年4月。
    王兴国:《南岳道士徐灵府的哲学思想》,《道教与南岳》文集中。
    魏启鹏:《〈文子〉学术探微》,《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魏启鹏:《文子学派与秦简〈为吏之道〉》,《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吴重庆:《论理学的道家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
    吴显庆:《〈文子〉政治辩证法思想初探》,《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邢文:《八角廊简〈文子〉与帛书〈五行〉》,《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袁清湘:《〈通玄真经〉名称的由来及意义》,《中国道教》2008年第2期。
    袁清湘:《朱弁的两次人生转折》,《知识经济》2008年第4期。
    曾达辉:《今本〈文子〉真伪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张岱年:《试谈〈文子〉的年代与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
    张丰乾:《试谈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张广保:《论道教心性之学》,《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
    张杰、郑建萍:《〈文子〉古今本成书年代考》,《管子学刊》,1997年第4期。
    赵建伟:《〈文子〉六论》,《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
    朱大星:《〈文子〉敦煌本与竹简本、今本关系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