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前,关于清代对外贸易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南沿海诸省,山东的对外贸易仍游离于学界的视野之外。其实,山东在清代对外贸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鲜明的特点。对清代山东外贸的研究,不仅可作为区域比较研究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廓清清代对外贸易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顺治十二年(1655年)之前,清朝是否真正实行过《大清律例》中的《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例,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之一。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在处理山东即墨女姑口私贩日本案时,其量刑依据正是《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例。这说明在顺治十二年之前,清朝就已开始对外贸进行管制。顺治十二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禁海期间,与闽、粤等东南沿海诸省相比,山东对外贸易政策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一是迁海晚。福建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己迁海,而山东则迟至康熙二年(1663年)。二是迁海力度小。福建等地迁海30到50里,而山东只将海岛中的居民迁入内地。三是开海早。山东开海是在康熙十八年初,比南方浙、闽、粤等省早5年。因此,禁海与迁海不是清政府的既定国策,而是为防范郑成功等抗清力量采取的临时措施。
     清政府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颁布南洋禁航令的真实目的,既不是禁米出洋,也不是限制华侨在南洋聚集,而是防止在康熙帝年迈时发生骚乱。当时山东的两大事件对此决策产生了影响,一是废太子党与海寇的勾结叛乱,二是山东的礼仪之争。烟台开埠之前,登、莱、青三府海口就是商船辐辏之地。自咸丰九年(1859年)始,清政府陆续在烟台、龙口、铁门关、石岛、金家口和胶州的塔埠头开设厘局征收海税,金家口厘局下设青岛分局。此后,烟台、青岛才开埠。这说明西方国家不是为山东创造了一个新的港口体系,而是利用了原有的港口体系为其服务。1905年济南、周村、潍县的自开商埠限制了西方国家的贸易扩张,促进了山东对外贸易的发展。
     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的兴盛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山东形成了南北两个层次分明,地理分布合理的港口体系。其次是贸易范围扩大到欧洲、美洲和非洲。再次是贸易规模增长迅速。清代山东传统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为外贸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沿海贸易又为外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从康熙开海到烟台开埠期间,山东通过上海、苏州、宁波等地进行的转口对外贸易尤为发达。烟台、青岛开埠后仍沿袭了这一传统的外贸形式,香港、上海和潮州成为山东对外贸易的三大中转港。1895年后,山东与日本、朝鲜的贸易额激增,使山东逐渐
In the past, the survey of foreign trade in the Qing Dynasty is mostly focused on the provinces in the southeast China. However Shandong's foreign trade has yet been taken into cosideration by the academics. In effect, with its clear-cut characteristics i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oreign trade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A research on it is not only the basis for regional comparative study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clarifying some moot points involed in it.
    One of issues under heated debate is concerned with whether the Qing Dynasty had ever implemented 'a Ban on a Private Tour Abroad' in the 'Qing's Statutes' before the 12~(th) year of emperor Shunzhi. Early in the 10~(th) year of emperor Shunzhi, it is by 'a Ban on a Private Tour Abroad' that the Qing government dealt with the trafficing goods to Japanese case at Nugukou in Jimo of Shandong, which suggests that adminstrative control over foreign trade had been exerted before the 12~(th) year of emperor Shunzhi. The sea embargo period from the 12~(th) year of emperor Shunzhi to the 23 year of emperor Kangxi found anobvious particularity in shandong's foreign trade compared with such southeast provinces as Fujian and Guangdong. First, a late migration along the coast inland with Fujian in the 18~(th) year of emperor Shunzhi and Shandong later until the 2~(th) of emperor Kangxi. Second, the smaller scale of migraton, Fujian moving its people inland to 30 and 50 miles but Shandong just moving islanders inland. Third, the early opening sea abroad, Shandong 5 years earlier tha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like Zhejiang, Fujian and Guangdong with its opening time in the early 18th year of emperor Kangxi. Therefore, the policies of sea embargo and moving people inland were not established but provisional measures for defenses against the attack of anti-Qing forces like Zheng cheng-gong.
    In the 56~(th) year of emperor Kangxi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south sea embargo decree is meant to prevent the possibe riot in the emperor's twilight of life, not to ban grains abroad and limit the convergence of overseas Chinese. At that time, two big event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cision-making. One is the conspired rebellion of the deposed crown prince clique with pirates. The other is the debate over etiquettes in Shandong. Commercial ships would converge in the ports of Dengzhou, Laizhong and Qingdao before Yantai's opening its commercial ports. Since the 9~(th) year of emperor Xianfeng a succession of tariff bureaus had been set up to collect tariff duties in
引文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应宝时修:《上海县志》,光绪8年补刻同治11年本。
    [清]王大同:《上海县志》,嘉庆19年刻本。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齐鲁书社1993年版。
    《大清律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杨士骧修:《山东通志》,民国4年山东通志刊印局铅印本。
    [清]岳濬:《山东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
    [清]王士祯:《分甘余话》,中华书局1989年版。
    [明]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清]李祖年修:《文登县志》,民国11年铅印本。
    [清]陈懋修:《日照县志》,光绪12年刻本。
    [清]杨士雄:《日照县志》,康熙54年增刻本。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清]陈宪祖修:《长山县志》,康熙43年抄本。
    [清]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点校本。
    [清]徐寿彭修:《乐陵县乡土志》,宣统元年山东国文报馆石印本。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清]谈迁撰:《北游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大通书局1984年版。
    [清]江日昇:《台湾外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张世卿编:《平度县乡土志》,光绪34年抄本。
    [清]陈尔延修:《平度志要》,光绪19年稿本。
    [清]梁章钜撰:《归田琐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朱彭寿撰:《旧典备征》,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四库存目》本。
    [汉]斑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清]王庆云著:《石渠余纪》,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沈桐生编:《光绪政要》,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董诰等纂修:《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梁廷枏撰:《夷氛闻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包世臣:《安吴四种》,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清]马恩齐修:《安邱县乡土志》,光绪末年抄本。
    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三联书店1959年版。
    [清]尹继善:《江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版。
    许地山:《达衷集》,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清]陈汝玉编:《阳信县乡土志》,光绪末抄本。
    [清]佚名编:《齐河县乡土志》,光绪末石印本。
    [清]韩文焜:《利津县新志》卷1《舆地》,康熙12年刻本。
    [清]林溥修:《即墨县志》,同治12年刻本。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清]佚名:《寿光县乡土志》,光绪30年抄本。
    [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光绪33年版。
    [清]李希贤修:《沂州府志》,乾隆25年刻本。
    [清]程素期修:《邹平县志》,康熙34年刻本。
    [清]王士禛:《居易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周凤鸣修:《峄县志》,光绪30年刻本。
    《明实录》,江苏国学图书馆1940年影印本。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己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祥瑞:《明清史料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戊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庚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郑天挺:《明清史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清]宋如林修:《松江府志》,嘉庆23年松江府学刻本。
    [清]梁章钜:《枢垣纪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张会一纂:《沾化县志》,光绪17年刻本。
    [清]李传煦修:《肥城县乡土志》,光绪34年石印本。
    [清]邵承照纂:《肥城县志》,光绪十七年刻本。
    [元]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阮本焱:《阜宁县志》,光绪12年刻本。
    [清]毛永柏:《青州府志》,咸丰9年刻本。
    [清]姚延福修:《临朐县志》,光绪10年刻本。
    [清]边风岐修:《临淄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抄本。
    [清]王俊修:《临清州志》,乾隆14年刻本。
    金毓黻:《宣统政纪》,辽海书社1934年版。
    毕懋第修:《威海卫志》,民国18年铅印本。
    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王赠芳修:《济南府志》,道光20年刻本。
    [清]叶春墀:《济南指南》,大东日报社1914年版。
    [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清]席裕福:《皇朝政典类纂》,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清]张寿镛:《皇朝掌故汇编》,光绪28年求实书社排印本。
    [清]庄亨阳:《秋水堂遗集》,《四库存目》本。
    [清]岳赓廷纂:《荣成县志》,道光20年刻本。
    [清]李敬修纂:《费县志》,光绪22年刻本。
    [清]舒孔安修:《重修宁海州志》,同治3年刻本。
    [清]张同声修:《重修胶州志》,道光25年刻本。
    [清]钟国义修:《重修莱芜县志》,康熙12年刻本。
    [清]《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25年《清会典》馆石印本。
    [清]夏琳:《闽海纪要》,大通书局1987年版。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清]汪鸿孙修:《恩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
    [清]顾禄:《桐桥倚棹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清]黄钤修:《泰安县志》,乾隆47年刻本。
    [清]唐仲冕:《海州直隶州志》,嘉庆16年刊本。
    [清]梁廷枏:《海国四说》,中华书局1993年版。
    [清]陈伦炯:《海国闻见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翁同(?):《翁同(?)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
    [消]周于智修:《胶州志》,乾隆17年刻本。
    [消]李恩祥修:《莱州府乡土志》,清末抄本。
    [清]万邦维修:《莱阳县志》,康熙17年刻本。
    [清]王熙昭纂:《诸城县乡土志》,民国九年石印本。
    [清]李文藻纂:《诸城县志》,乾隆29年刻本。
    [清]叶梦珠:《阅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沈淮修:《陵县志》,道光26年刻本。
    [清]王传钵编:《高宛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清]王梦松修:《高密县乡土志》,宣统元年石印本。
    [清]张乃史修:《高密县志》,乾隆19年刻本。
    [清]吴中孚:《商贾便览》,乾隆57年刻本。
    [清]昭梿撰:《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佚名编:《堂邑县乡土志》,光绪末抄本。
    陈垣编:《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厦门人学台湾研究所编:《康熙统—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档案出版社1984—1985年版。
    [清]周尚质修:《曹州府志》,乾隆21年刻本。
    [清]门可荣修:《曹县志》,康熙12年刻本。
    [清]张鸣铎修:《淄川县志》,乾隆41年刻本。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中华书局1979—1981年版。
    徐艺圃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三编》,中华书局1996年版。
    徐艺圃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
    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黄鸿寿著:《清史纪事本末》,上海书店198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中华书局1980—1985年版。
    林铁钧:《清史编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清]万承绍修:《清平县志》,嘉庆3年刻本。
    [清]朱采:《清芬阁集》,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版。
    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清实录》,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36年影印本。
    陈振汉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顺治.嘉庆朝(1644-182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田涛主编:《清朝条约全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清]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
    [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清]钟运泰修:《章丘县志》,康熙30年刻本。
    [清]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乾隆39年刻本。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永泰修:《续登州府志》,乾隆7年刻本。
    [清]陈庆番修:《聊城县志》,宣统2年刻本。
    [清]王元綎:《野蚕录》,宣统元年铅印本。
    [清]宋金镜纂:《馆陶县乡土志》,光绪34年抄本。
    [清]蓝鼎元:《鹿洲初集》,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
    [清]尹继美纂修:《黄县志》,同治10年刻本。
    [清]李元伟修:《博兴县志》,康熙60年刻本。
    [清]周凯:《厦门志》,道光19年玉屏书院刻本。
    [清]王学曾:《惠民县乡土志》,光绪32年刻本。
    [清]袁大启修:《朝城县乡土志》,光绪32年刻本。
    [清]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梁廷枬:《粤海关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清]余为霖修:《新修齐东县志》,康熙24年刻本。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李熙龄纂:《滨州志》,咸丰10年刻本。
    [清]徐景熹修:《福州府志》,乾隆19年刊本。
    [清]宋起凤:《稗说》,载《明史资料丛刊》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清]贾桢:《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蒋廷黻:《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佚名:《筹笔偶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清]严文典修:《蒲台县志》,乾隆28年刻本。
    [清]郑锡鸿修:《蓬莱县志》,光绪8年刻本。
    [清]王文焘修:《蓬莱县志》,道光19年刻本。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清]靳辅:《靳文襄奏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李廷璧:《彰化县志》,道光14年刻本。
    [清]李光地:《榕村语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
    [清]宋朝桢:《潍县乡土志》,光绪33年石印本。
    [春秋]管仲撰:《管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版。
    [消]方汝翼纂:《增修登州府志》,光绪7年刻本。
    [清]王道享修:《德州志》,乾隆53年刻本。
    青岛市博物馆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嘉庆5年重刊本。
    [清]方浚师撰:《蕉轩随录、续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
    [清]孙廷铨:《颜山杂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唐振常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黄棣候:《山东公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
    吕伟俊等著:《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1840-1949)》,齐鲁书社2002年版。
    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民国8年版。
    朱玉湘:《山东近代经济史述丛》,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赛时:《山东沿海开发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
    山东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山东省志·海关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孙钟檀:《山蚕辑略》,民国5年抄本。
    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
    张海鹏:《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
    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孙光圻:《中国古代航海史》,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
    马文宽:《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版。
    李康华等:《中国对外贸易史简论》,对外贸易出版社1981年版。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田汝康:《中国帆船贸易和对外关系史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
    叶松年:《中国近代海关税则史》,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中华书局1992年版。
    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何炳贤:《中国实业志·山东省》,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4年版。
    虞和平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三联书店1995年版。
    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
    方行等编:《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杨德森:《中国海关制度沿革》,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蔡渭洲:《中国海关简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彭德清编:《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许涤新、吴承明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1990、1993年版。
    中国硅酸盐协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吴兆莘:《中国税制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王绳祖:《中英关系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艾周昌、沐涛:《中非关系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美关系史丛书编委会:《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1辑,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中美关系史丛书编委会:《中关关系史论文集》,第2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人学出版社1997年版。
    白新良编:《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杨昭全:《中朝关系史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杨昭全,韩俊光:《中朝关系简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影印本。
    杨通方:《中韩古代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尚胜:《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版。
    蒋恭晟:《中德外交史》,中华书局1929年版。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志熙修:《东平县志》,民国25年铅印本。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编:《东南亚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亚非:《古代山东与海外关系史》,齐鲁书社1995年版。
    黄光域:《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叶凤美:《失守的国门——旧中国的海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丁世平修:《平度县续志》,民国25年铅印本。
    杜恂诚编:《比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
    贸土毅:《蛘税与国权》,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马世珍修:《安邱新志》,民国9年石印本。
    宋宪章修:《牟平县志》,民国25年石印本。
    王树枬:《羊角沟咫见录》,民国25年版。
    白莉民:《西学东渐与明清之际教育思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马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尚胜:《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安作璋:《齐鲁文化通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交通部烟台港务管理局:《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王守中:《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朱荣基:《近代中国海关及其档案》,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徐德济:《连云港港史》(古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孔令仁:《周村开埠与山东近代化》,山东大学1996年版。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周村商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林仁川,徐晓望:《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绍强:《明清工商业形态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朱亚非:《明清史论稿》,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版。
    韦庆远:《明清史辨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三联书店1961年版。
    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文治:《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何慈毅:《明清时期琉球日本关系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佩珩:《明清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苏州历史博物馆等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李三谋:《明清财经史新探》,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89年版。
    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海关志》,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寿杨宾:《青岛海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
    陈景星修:《临沂县志》,民国6年刻本。
    韩槐准:《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青年书局1960年版。
    威海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威海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朱世全:《威海问题》,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胡汶本等编著:《帝国主义与青岛港》,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罗腾霄:《济南大观》,山东友谊书社1987版。
    济南市史志编纂委员会:《济南市志》,中华书局1997年第一版。
    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济南简史》,齐鲁书社1986年版。
    卢少泉修:《重修莒志》,民国25年铅印本。
    葛延瑛纂:《重修泰安县志》,民国18年铅印本。
    萧致治:《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侯祖畲修:《夏口县志》,民国9年刻本。
    袁励杰修:《桓台志略》,民国22铅印本。
    陈高华:《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黄序鹓:《海关通志》,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
    刘素芬:《烟台贸易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丁抒明:《烟台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赵琪:《胶澳志》,民国17年铅印本。
    梁秉锟修:《莱阳县志》,民国24年铅印本。
    陈观炘:《诸城县乡土志》,民国9年石印本。
    苗恩波修:《陵县续志》,民国24年铅印本。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清泰:《商会发展与制度规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林永匡,王熹:《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研:《清代经济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张维华:《清前期中俄关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诚如主编:《清朝通史》,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贾铭恩纂:《朝城县续志》,民国9年刻本。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常之英修:《潍县志稿》,民国30年铅印本。
    姜虹:《1860-1919年山东经济近代化原因初探》,载《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3期。
    陈尚胜:《“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载《文史哲》2002年6期。
    刘薇:《“曹州教案”新议》,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5期。
    田汝康:《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航运和商业上的地位》,载《历史研究》1956年8期。
    李伯重:《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00—1840年》,载《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4期。
    孙修福:《中国近代海关与禁烟禁毒》,载《历史档案》1996年1期。
    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募用洋员特权新论》,载《近代史研究》1995年1期。
    王少午:《中俄恰克图贸易》,载《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3期。
    康之国:《从“切实值百抽五”看帝国主义对中国关税的控制与掠夺》,载《史学月刊》1990年1期。
    丁抒明:《东海关设关考略》,载《近代史研究》1985年2期。
    俞玉储:《再论清代中国和琉球的贸易——兼论中流互救飘风难船的问题》,载《历史档案》1995 年1期。
    郦永庆:《早期中俄贸易研究》,载《历史档案》1996年2期。
    郭蕴深:《论中俄恰克图茶叶贸易》,载《历史档案》1989年2期。
    韦庆远:《论康熙时期从禁海到开海的政策演变》,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3期。
    王先明:《论清代的“禁教”与“防夷”—“闭关主义”政策再认识》,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2期。
    张光灿:《论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载《宁夏人学学报》1985年2期。
    汪敬虞:《论清朝前期的禁海闭关》,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2期。
    胡刚:《近代子口税制度初探》,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4期。
    张静:《近代山东农村手工业的外向型发展——以草辫、花边、发网业为例》,载《史学月刊》2002年2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商品流通结构的变迁及其意义》,载《东岳论丛》2000年2期。
    戴一峰:《清末东北地区开埠设关及其关税制度》,载《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2期。
    范祥德:《近代烟台经济区的兴起和演变》,载彭泽益:《中国社会经济变迁》,中国财政出版社1990年版。
    张铠:《明清时代中国丝绸在拉丁美洲的传播》,载《世界历史》1981年6期。
    魏能涛:《明清时期中日长崎商船贸易》,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2期。
    喻常森:《明清时期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1期。
    陈伟明:《明清粤闽海商的构成特点》,载《历史档案》2000年2期。
    郭蕴静:《浅论康熙时期的对外贸易》,载《求是学刊》1984年4期。
    李守郡:《浅谈美国早期对华鸦片贸易》,载《历史档案》1983年2期。
    李万荣:《试论德租时期青岛的对外贸易与城市近代化》,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期。
    李宝金:《青岛近代城市经济简论》,载《文史哲》1997年3期。
    郦永庆:《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以夷制夷对外策略问题探析》,载《历史档案》1991年1期。
    连心豪:《施琅与清初开海设关通洋》,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1期。
    朱雍:《洪仁辉事件与乾隆的限关政策》,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4期。
    陈诗启:《海关总税务司和海关税款保管权的丧失》,载《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4期。
    黄尊严:《胶澳战后围绕青岛海关问题的中日交涉述论》,载《东方论坛》1996年2期。
    林永匡:《乾隆时期内地与新疆哈萨克的贸易》,载《历史档案》1985年4期。
    郭成康:《康乾之际禁南洋案探析:兼论地方利益对中央决策的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1期。
    陈东林:《康雍乾三帝对日本的认识及贸易政策比较》,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1期。
    何瑜:《康熙晚年清政府海疆政策变化原因探析》,载《清史研究》1991年2期。
    连心豪:《探索中国近代史研究新的切入点——中国海关史第三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4期。
    官美蝶:《清代山东的周村镇》,载《历史档案》1990年4期。
    俞玉储:《清代中国和琉球贸易初论》(上),载《历史档案》1993年3期。
    俞玉储:《清代中国和琉球贸易初论》(下),载《历史档案》1993年4期。
    秦国经:《清代中琉关系文书研究》,载《历史档案》1994年4期。
    傅郎:《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述评》,载《历史档案》1994年3期。
    郭蕴静:《清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载《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3期。
    杨永占:《清代对妈祖的敕封与祭祀》,载《历史档案》1994年4期。
    冯佐哲:《清代前期中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载《史学集刊》1990年2期。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载《历史研究》1986年4期。
    邓亦兵:《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的运道》,载《历史档案》2000年1期。
    戈斌:《清代琉球国朝贡活动概述》,载《历史档案》1993年2期。
    齐清顺:《清代新疆的官铺和对外贸易政策》,载《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3期。
    陈诗启:《清季海关与外债的关系和列强争夺海关的斗争》,载《海关研究》1986年3期。
    潘志平:《清前期喀什噶尔及叶尔羌的对外贸易》,载《历史档案》1992年2期。
    吴建雍:《清前期榷关及其管理制度》,载《中国史研究》1984年1期。
    胡思庸:《清朝的闭关政策和蒙昧主义》,载《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2期。
    陈希育:《清朝海关对于民间海外贸易的管理》,载《海交史研究》1988年1期。
    姚贤镐:《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行政权丧失述略》,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3期。
    张照东:《道咸时期雇商海运漕粮的得失》,载《历史档案》1988年2期。
    吕明灼:《德占胶澳对近代中国的双重影响》,载《文史哲》1999年1期。
    刘萍:《德国侵占胶州湾始末》,载《军事历史》2001年3期。
    陈尚胜:《澳门模式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1期。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苏联科学院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商务印书馆1975—1978年版。
    施丢克尔著,乔松译:《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中华书局1963年版。
    古田新七郎:《山东牛及山东之畜产物》,青岛军政署1916年版。
    满铁矿业部矿务课:《山东矿业资料》,满洲日日新闻社1914年版。
    岡伊太郎、小西元藏:《山东经济事情——济南主》,济南经济报社1919年版。
    吉田丰次郎:《山东视察报告文集》,关东都督府民政部1913年版。
    满铁经济调查会:《山东省经济调查资料》第2辑《山东於工业发展》,1935年版。
    满铁经济调查会:《山东省经济调查资料》第3辑《山东农业经济论》,1936年版。
    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
    高柳松一郎著,李达译:《中国关税制度论》,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莱特著,姚曾澳译:《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大塚恒雄:《中国商业经济史概说》,法政大学出版局1956年版。
    包乐史著,庄国土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东亚同文会:《支那经济全书》,第2、5、7、12辑,丸善株式会社1908—1910年版。
    蚕丝业同业组合中央会:《支那蚕丝业大观》,冈田日荣堂1929年版。
    木宫泰彦著:《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
    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两千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依田熹家著,卞立强等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巴兹尔·戴维逊:《古老非洲的再发现》,三联书店1973年版。
    小仓章宏:《北支新生活案内》,生活社1937年版。
    林春胜:《华夷变态》,东洋文库1958年版。
    大庭修:《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
    滨下武志著,朱荫贵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利马窦著,何高济译:《利马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赫德逊著,王遵仲译:《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版。
    费正清著,孙瑞芹译:《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谋乐:《青岛全书》,青岛印书局1914年版。
    约·弗·巴德利著:《俄国·蒙古·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格林堡著,康成译:《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田原天南:《胶州湾》,满洲日日新闻株式会社1914年版。
    上仲尚明:《胶州湾详志》,博文馆1914年版。
    郑麟趾:《高丽史》,亚细亚文化社1972年影印本。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
    高桥源太郎:《最近青岛》,久松阁1918年版。
    白佐良、马西尼著:《意大利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潍县土布业调查报告》,满铁调查部1942年版。
    魏尔特著,陆琢成等译:《赫德与中国海关》,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孙瑞芹译:《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Dwight H. Perki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 Chicago, Aldine Press, 1969.
    J.Sargent, Anglo-China Commerce and Diplomacy, Oxford, 1907.
    Michael Greenberg, British Trade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1800-184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1.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Decennial Reports, 1882-1891, 1892-1901, 1902-1911, 1912-1921, Shanghai, Inspector General of Customs.
    Hou Chim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Hsiao Lianglin,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1864-1949,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R. H. Tawney, Land and Labor in China,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32.
    Imperial Madtime Customs, Reports & Returns of Trade, 1869-1919,Shanghai, Inspector General of Customs.
    R.C. Forsyth Ed., Shantung, 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 .shanghai, 1912.
    Ramon H. Myers, 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H. B. Morse,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534, Oxford, 1926.
    G. William Skinner,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C.F.Remer,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 Shanghai, 1926.
    Foster Rher Dulles, The Old China Trade, New York, 1970.
    H. B. Morse, The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 Press, 1907.
    C.C.F.Simkin, The Traditional Trade of Asia, New York, 19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