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学地域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汉文学地域性研究,即从地域这个特殊的角度对两汉文学展开研究。这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课题,具有多层次、多侧面性,是汉代文学研究深化的表现。因此,这项研究的难度可想而知,存在的问题在所难免。本文努力全面而深入的展开研究,力戒轻率与浮躁。
     全文分五章。第一章,两汉作家地域分布与文学分区。研究两汉文学地域性,首先从两汉作家籍贯的地域分布开始。从作家籍贯的地域分布,可以窥探出文学发展的一些面貌。所以,本章首先制作出两汉作家作品考表和作家籍贯的地域分布表以及相关的多种表格,据此分析各区域文学发展状况。依据汉代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依据自然地理面貌,依据经济发展的类型,依据行政区划的基础,我们把汉代文学的区域划分为关中、齐鲁中原、燕赵晋、楚越、巴蜀、陇西这六个大区。
     在两汉文学格局中,关中占有较重要地位。西汉时,关中作家数量较少,而到了东汉,关中作家数量迅速增加。这是因为一个地区文学的恢复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成长时间。关中作家有许多来自三辅陵县,关中的陵县文学很发达。两汉齐鲁中原地区的文学发展居于较重要地位,出于齐鲁中原的两汉作家,不仅人数多,而且有许多是成就显著的大家。燕赵晋地区由于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发达的文化基础,造成了本地文学不发达,作家作品数量都较少。荆楚吴越地区作家作品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汉代文学发展的格局中,楚越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巴蜀文学在西汉时成就卓著,出现了享誉全国的辞赋大家,东汉时文学逐渐衰微,代之而起的是经学研究。陇西文学在西汉时很落后,由于西汉末相对稳定的环境,使陇西文学在东汉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第二章,籍贯的研究是静态的,文学的发展状况是动态的。作家的迁徙流动对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章又对作家的迁徙和游学的流动状况及对学术文化的影响作了分析。因“实关中”政策而迁徙陵县的关东移民,很快成长为关中的士族大家。文化的发展与士族的成长互为影响。京师成为游学最终目的地,这不仅是因为京师的太学是最高学府,那里有最好的博士教授经学,更因为太学是朝廷储备、选拔人才的地方,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学。
     第三章,汉赋与地域文化。本章从汉赋与长安,汉赋与洛阳,汉赋与成都、南阳,汉赋与楚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本章首先对长安和洛阳的赋家群体进行考订之后制作考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作家作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汉赋对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宫室、苑囿、山川气象、风俗文化等都有较全面而深刻的表现,如西都风俗的奢靡,东都风俗的节俭,南都的富而好礼,蜀都的地沃物丰,优游闲适,都是都邑赋表现的重点。而作为两汉都城的长安和洛阳,对赋家赋作也有较大的影响,如赋家的京都情结,赋作的大汉气象,都是受京都影响的结果。汉赋很大程度上延承了楚地地方文化。楚歌是“楚辞”的先导,屈原是从楚歌中吸取养料,创制新体的。楚地盛行巫风,也渗透了楚辞。骚体赋与“楚辞”之间渊源深厚,难以分割。屈原、屈骚对汉人的影响,就是楚文化的影响,汉人对屈原、屈骚的接受,也就是对楚文化的接受。
     第四章,汉诗与地域文化。本章从民间歌诗的地域分布和汉代风俗文化对汉诗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根据汉代民间歌诗自身的特点,可以把它们划入以下三个区域:关西地区,关东地区,江南地区。汉代风俗文化对汉诗的内容特质和艺术表现两方面产生影响。汉代俗乐的流行造成了汉代诗歌内容的世俗化。从汉诗中,我们可了解到汉代千差万别的地域风俗和汉代人重享乐的风气。汉代流行楚风,对汉诗创作有重要影响,体现在汉诗中,有许多文人创作的楚歌,还有许多民间琴曲歌辞
     第五章,两汉藩国地域文学。藩国文学兴起与衰落的深层原因是,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和藩王的喜好,促进了藩国文学的产生;藩国与中央的制衡关系和作家的集中与流动,制约了藩国文学的发展。藩国文学的特征是:各郡国的划地封疆决定了藩国文学因承先秦文化的地域特点。战国养士之风复起,出现了以藩国政治文化为中心的门客队伍。由于藩国文士多具战国纵横家游说之风,故其作家与文学又表现出流动性。藩国文学具有过度性质。一是从先秦文学向汉文学的过度,二是从地方文学向中央文学的过度。本章以梁国文学为个案,研究了梁园与文人宴游、创作活动,以及梁园作家游梁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总之,从地域角度对两汉文学进行研究,仅有以上几个方面是不够的,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而且,这项研究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工程,从任何一点切入,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只有不断努力,才会有丰硕成果。
The regional research of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y is a new subject which studies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from regional angle. It is also a multi-layered and multi-sided subject which expressed the deepening of Han Dynasty literature's research. Thus regional research has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And in this article, I did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on regional research as hard as possible.
     There are fifth chapters in this articl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Literary Subregions of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y. To study on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the domicile place of writers is the first part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of Han Dynasty, the natural geography, the typ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alization, the region of Han Dynasty's lit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districts. These are Guanzhong District in the centre of Shaanxi Province, Hehuai District on the borders between Anhui and Shandong Province, Hebei district in Hebei Province, Chuyue District on the borders between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 Bashu District include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and Longxi District in the west part of Shaanxi.
     Guanzhong District wa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literary setup of Han Dynasty. During Western Han period, there were several writers in Guanzhong, however, the number of writers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Eastern Han period, it showed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a district need a period time. The literature of Ling county in Guanzhong was flourishing. Hehuai District' literature also plays a significant part during Han Dynasty. There were many writers were come from Hehuai, and many of them became literateurs with great works. A hostil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undeveloped cultural background made Hebei District's literature weaker than others. The number of writers in Chuyue District constitutes a high proportion and is a part of consequence in the setup of literature. In Bashu District, Ci and Fu were prosperou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period, and then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al became much more flourishing in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literature of Longxi District was weak in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n developed well in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Fluxion of Literatus and its Impact on Literature. Because the study of domicile place is static,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s dynamic. I also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ers'flow and the impact on academic culture in this chapter. The policy which named "to full the Guznzhong" made a lot of Ling County's citizens immigrated in Guanzhong Distrct, and those immigrants became scholarized family clans in a short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literatus made the capital became the destination of study abroad. In the capital, the Tai Academy was the highest institution of learning and the best doctors of Confucianism taught in it, what's more, the Tai Academy was the only place reserved and selected talents for royal court. All of these attractive literatus moved to Guanzhong District.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Fu and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this chapter I divided this subject into four parts, the Fu and Changan, the Fu and Luoyang, the Fu and Chengdu Nanyang, and the Fu and Chu Culture. Firstly, I listed all the litterateurs who lived in Luoyang and Changan, and then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tterateurs, their works and the regional culture. The Fu of Han Dynasty expressed the palaces, gardens, landscape, climate, customs and cultures in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way, such as the extravagancy of Western Capital, the frugality of Eastern Capital, the richness and politeness of Southern Capital and the fertile and leisure of Shu Capital. The capital Changan and Luoyang made the most impressive impact on litterateurs, for example, the litterateurs had very deep complex to capital and their works performed the atmosphere of Han Dynasty. Fu inherited a lot of Chu culture. The folk song of Chu was the original of Chu Ci, a new literary form created by Qu Yuan. The prevailing of Wicca also effected Chu Ci. Chu Ci is the origin of Fu with Li Sao style, technically, the impact of Qu Yuan(Qu Sao) on Han Dynasty was the impact of Chu culture.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n Dynasty's Poems and the Regional Culture. I probed into two elements which effected on poems, one was the area distribution of folk songs, and another was the impact of Han Dynasty's custo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s of folk songs, I divided them into four districts:Shanxi District, Shandong District, Jiangnan District, and Longxi District. The custom culture effected poems'both interiorly and exteriorly. The prevailing of folk songs secularized the content of poems, exhibited the multifarious regional customs and showed the hedonic fashion in Han Dynasty. And the popularity of Chu style also made impressive effect on poems creation, for example, many poets wrote songs and melodies in Chu styl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Literature of Fiefs. At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the idea of actionless governance and the favor of princes promoted the emergence of fiefs'literatur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entralized power and the fiefs'pow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and fluidity of litterateur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fiefs'literature. The feature of fiefs'literature is that the political regionalization of fiefs decided the literature carry forward the regional characters of Pre Qin culture.Princes of states maintained literatus and relied on them to make political decisions, this kind of popularity was precisely same as it in Pre-Qin Period. Most of those literatus went around different fiefs and urged Princes to adopt their political views, so their literary works also showed fluidity. The literature of fiefs contained transition features. It transferred the literature from Pre-Qin Period to Han Dynasty, and also transferred the regional literature to centralized literature. In this chapter, I took the State Liang as an example to study on the Liang Garden, literatus'feast,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ang Garden's literatus and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In brief, it is not enough to study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from regional angle with above aspects, and the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explored. What's more, because this subject is a multi-layered and multi-sided systemic topic, if someone discusses it from any point he might get some new discoveries. So only with hard work, plentiful achievement would be reached.
引文
①[美]杰弗里·马丁著,成一农、王雪梅译:《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67页。
    ②[美]杰弗里·马丁著,成一农、王雪梅译:《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第85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①[美]普雷斯顿·詹姆斯、杰弗里·马丁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74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三卷第14-18章,第227-303页。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23-136页。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3页。
    ①[美]杰弗里·马丁著,成一农、王雪梅译:《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69页。
    ①[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8页。
    ②[周]荀况:《荀了·儒效》,《诸子集成·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2页。
    ③[周]管仲:《管子·水地》,《诸子集成·管子校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238页。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4-3267页。
    ①韩养民:《中国风俗文化与地域视野》,《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第9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55-1665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2-1644页。
    ①[唐]魏征等撰:《隋书·文学传》卷七十六,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文集》之《南北文学不同论》,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此说一经提出,撰作文学史者纷纷受其影响,根据王文进在其博士论文中的考证,这一论述是起源于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其历史背景是欲调和唐初南北文学比重失均,南方文学明显胜过北方,但主政者又是北方人的情形下所建构出来的说法。
    ①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绪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页。
    ①[美]普雷斯顿·詹姆斯、杰弗里·马丁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74页。
    ②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序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③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前言,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④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引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曹道横、沈玉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页。
    ②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序言,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23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3页。
    ①雷虹霁著:《秦汉历史地理文化分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雷虹霁著:《秦汉历史地理文化分区》,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版,第96-97页。
    ②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序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1-326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2-1646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67页。
    ②[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选举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0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2-3263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5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2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45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2页。
    ⑤[西汉]刘向:《孙卿书录》,见《全汉文》卷三十七,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83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9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7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卷一百二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6页。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卷一百二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7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3页。
    ⑥[东汉]班固:《后汉书·儒林传》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45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货值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5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56页。
    ①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货值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7-3268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5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91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1-326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5-1646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循吏列传》卷八十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5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5页。
    ①卢云著:《汉晋文化地理》,山西人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4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4页。
    ②[南朝宋]范哗:《后汉书·梁统传》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70-1172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30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侯谨传》卷八十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49页。
    ⑤[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隗嚣传》卷十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21-526页。
    ①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撰:《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826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8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娄敬传》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2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6页。
    ③[唐]李泰:《括地志·雍州新丰县》,贺次君辑校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页。
    ④[东汉]赵岐等撰,[清]张澍辑:《三辅決录·三秦记·三辅旧事·三辅故事》,龙谿精舍校刊版,第12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高祖纪》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2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2页。
    ⑦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8页。
    ⑧[东汉]班固:《汉书·文帝纪》卷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4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卷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卷六十四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02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8-170-205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47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宣帝纪》卷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9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宣帝纪》卷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3页。
    ⑦[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卷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韦贤传》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15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韦贤传》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07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韦贤传》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10-3113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5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71页。
    ②陈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00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丙吉传》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33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卷七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6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杜邺传》卷八十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7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陈汤传》卷七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24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2页。
    ①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5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89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91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韦贤传》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15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平当传》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48-3051页。
    ⑦[东汉]班固:《汉书·冯奉世传》卷七十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93-3306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卷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9页。
    ②[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学校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1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论》卷七十九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5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页。
    ⑤[宋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卷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2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卷七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6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卷七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6页。
    ⑧[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学校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6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卷六十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0页。
    ②[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学校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0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卷七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9-2557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卷七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26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71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唐檀传》卷八十二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29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32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程曾传》卷七十九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1页。
    ⑦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09页。
    ①刘太祥:《汉代游学之风》,转引自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16页。
    ①易小平:《西汉文学系年》,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9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68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4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67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9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33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33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56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页。
    ③[陈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4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第198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35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2-1643页。
    ①[清]严可均辑校:《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3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1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65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9-2530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33-2575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卷六十四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1-2829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卷六十四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1-2829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4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83页。
    ③[明]凌稚隆辑:《史记评林》,转引自费振刚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①[明]郝敬:《艺圃伧谈》,转引自费振刚校注:《全汉赋校注》,第85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96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9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9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74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95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2-326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8页。
    ①[东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0页。
    ②[东汉]班固:《后汉书·孝章帝纪》卷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4-135页。
    ①陈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7-1654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驯传》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03-1705页。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崔骃传》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08-1722页。
    ②[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崔骃传》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09页。
    ③[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崔骃传》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22页。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崔骃传》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25页。
    ②[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附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12-913页。
    ③[南朝宋]范哗:《后汉书·文苑列传》卷八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19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5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4页。
    ③熊良智:《扬雄<蜀都赋>释疑》,《文献季刊》2010年1月第1期。
    ④熊良智:《扬雄<蜀都赋>释疑》,《文献》季刊,2010年第1期,第114页。
    ①[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二十五别史之华阳国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0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5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③[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1页。
    ④[东晋]常璩:《华阳固志》,《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3页。
    ⑤[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27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②[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4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②[元]费著撰:《岁华纪丽谱》一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汉]刘熙著,[清]王先谦疏证:《释名疏证补》卷二,第10页。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9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54页。
    ①江富建:《南阳汉代玉文化的内涵与地位》,《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20页。
    ②凌皆兵:《南阳发现的汉代钱范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原文物》,2008年第5期,第69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25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54页。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杜诗列传》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4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25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26页。
    ④《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②[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③[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④[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贵生列传》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2页。刘安《离骚传》并未失传,而是被后人窜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故与司马迁评屈思想矛盾。参见汤炳正老师《屈骚新探·<屈原列传>理惑》。
    ②[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李诚:《楚辞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3-474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2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9-190页。
    ③[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①[清]刘熙载:《艺概·赋概》,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第2503页。“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泣,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才,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73页。
    ④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6页。
    ②[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24页。
    ③[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九十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25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②[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9-12页。
    ①[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178页。
    ②[清]刘熙载著:《艺概》,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③[明]孙鑛:《评注昭明文选》,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④[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①[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21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91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页。
    ②[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2-55页。
    ③王先谦《汉书补注》卷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94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货值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3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5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1页。
    ④[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2页。
    ⑤[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⑥[北宋]李昉等编撰:《太平御览·乐部·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20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列传》卷七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57页。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茂传》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08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9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1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3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3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0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6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页。
    ①[南朝梁]沈约:《宋书·乐志》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3页。
    ②[南朝梁]沈约:《宋书·乐志》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5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08页。
    ②转引自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6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6页。
    ②逯钦札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1页。
    ③[宋]郭茂情:《乐府诗集》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84页。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1页。
    ⑤[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0页。
    ①[汉]郑玄笺:《郑氏诗谱·桧风谱》,《汉魏遗书抄·诗谱》,古手抄本,第52页。
    ②[汉]郑玄笺:《郑氏诗谱·陈风谱》,《汉魏遗书抄·诗谱》,古手抄本,第51页。
    ③[汉]郑玄笺:《郑氏诗谱·曹风谱》,《汉魏遗书抄·诗谱》,古手抄本,第53页。
    ①[周]左丘明著,李梦生译注:《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6-867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乐书》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33页。
    ③[周]吕不韦主编,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④[周]吕不韦主编,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⑤[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8-49页。
    ⑥[周]荀况著,[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等点校:《荀子集解》,《荀子·强国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3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3-2544页。
    ⑧[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3页。
    ⑨[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6页。
    ⑩[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五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66页。
    ①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3页。
    ②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六,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1页。
    ③[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72页。
    ④[汉]班固:《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1页。
    ⑤[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2页。
    ⑥[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⑦[北宋]李昉等编撰:《太平御览·乐部·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20页。
    ⑧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0页。
    ⑨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1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1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7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6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6页。
    ⑥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5页。
    ⑦[东汉]崔寔:《政论》,[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四十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2-728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9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2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7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9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9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3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通列传》卷九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21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卷五十五,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047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7页。
    ④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1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6页。
    ①[东汉]许慎著,蔡剑虹、李肇翔主编:《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②辞海编撰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页。
    ③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2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卷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6-127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卷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1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卷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第393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卷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第391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卷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卷一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0-61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荆燕世家》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94页。
    ④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⑤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高祖纪》卷一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1页。
    ⑦[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2页。
    ⑧[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卷十四,中华书局1962版,第96页。
    ⑨[东汉]班固:《汉书·荆燕吴传》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06-1908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82页。
    ②石观海、杨亚蕾:《梁园赋家行年新考》,《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第58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05-2106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惠帝纪》卷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0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高后纪》卷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6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文帝纪》卷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1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51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9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卷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6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1-2523页。
    ⑦[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8页。
    ⑧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晁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57页。
    ⑨[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3页。
    ⑩[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1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荆燕吴传》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0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卷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07页。《汉书·儒林传》,第3597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第2410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10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⑦[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45页。
    ①[南朝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雪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91-592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8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1-1922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59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9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8-2343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62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59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30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8页。
    ①陈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53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卷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8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卷一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卷一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4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文帝纪》卷四,中华书局1962版,第120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卷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页。
    ②陈汉]班固:《汉书·宣帝纪》卷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10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E传》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6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卷四十五,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74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9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5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69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75页。
    ③[北宋]李昉等编撰:《太平御览·学部十三·探求遗逸》卷第六百一十九,中华书局影印 1959年版,第2778页。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卷一百一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75页。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卷一百一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76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4页。
    ②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③[西汉]刘安主编,刘文典等集释:《淮南子集释·精神训》卷第七,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7页。
    ④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撰:《庄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2页。
    ⑤[西汉]刘安主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主术训》卷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76页。
    ⑥[西汉]刘安主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主术训》卷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页。
    ⑦[西汉]刘安主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主术训》卷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51页。
    ⑧[西汉]刘安主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主术训》卷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78页。
    ⑨[西汉]刘安主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主术训》卷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25页。
    ⑩[西汉]刘安主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主术训》卷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98页。
    ①[西汉]刘安主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修务训》卷十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21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2页。
    ③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22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10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08-2209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8页。
    ①李诚:《楚辞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9487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③[明]郝敬:《艺苑伧谈》,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④[明]孙月峯:《评注昭明文选》,转引自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①本节内容已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07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8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43页。
    ⑤石观海,杨亚蕾:《梁园赋家行年新考》,《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第58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9页。
    ②[东汉]班固:《史记·鲁仲年邹阳列传》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69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④[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56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9-2530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83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08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85页。
    ④本节内容发表于《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6期,第70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08页。
    ②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6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35页。
    ②[春秋]左丘明著,李梦生译注:《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1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卷四十,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89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83页。
    ⑤[晋]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
    ⑥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08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43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9页。
    ④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撰,鲁迅著:《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6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卷八十一,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31页。
    ②俞纪东:《梁孝王忘忧馆游士赋考辩》,《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第116-119页。
    ③束莉:《枚乘<七发>主题再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98-103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5页。
    ①[南宋]章谯注:《古文苑·梁王菟园赋注》卷三,从书集成本,第六一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②[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9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55页。
    ②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主持,(英)马敬能,(英)菲利普斯编绘.卢和芬译.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页;422页;82页;535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南朝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5页。
    ③[周]左丘明著,李梦生译注:《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④[周]老子著:《道德经》,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汉]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2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2009年。
    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
    [汉]董仲舒撰,苏舆义证,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
    [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
    [汉]扬雄撰,汪荣宝义疏,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
    [汉]贾谊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
    [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王谟撰:《汉魏遗书抄》,嘉庆三年刻本。
    [宋]徐天麟撰:《东汉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西汉会要》,武英殿聚珍版,光绪已卯八月,岭南学海堂刊
    [晋)葛洪撰:《西京杂记》,无名氏撰《燕丹子》,中华书局,1985年。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
    [汉]蔡邕撰,吉联抗辑:《琴操》,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二十五别史·华阳国志·九家旧晋书辑本》,齐鲁书社。
    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双棣、张万彬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南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87年。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
    [唐]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考异》,四部丛刊本。
    [元]马临端撰:《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
    [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丛书》,中华书局,1958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84年。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萧华荣:《魏晋南北朝诗话》,齐鲁书社,1986年。
    蔡镇楚编:《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万光治:《汉赋通论》,巴蜀书社,1989年。
    李诚:《楚辞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李大明:《楚辞文献学史论考》,巴蜀书社,1997年。
    范况:《中国诗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1961年。
    张葆全:《诗话和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年。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邓新华:《中国古代接受诗学》,武汉出版社,2000年。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毛峰:《传播学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3年。
    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邱文山、张玉书等著:《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齐鲁书社,2003年。
    胡阿祥:《汉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曹道衡,沈玉成编撰:《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年。
    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赵逵夫:《关于枚乘<梁王菟园赋>的校理、作者诸问题》,《文献季刊》2005年第1期。
    束莉:《枚乘<七发>主题再探》,《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石观海,杨亚蕾:《梁园赋家行年新考》,《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程世和:《汉初藩府士人的精神转型与赋家之心的初步形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汪祚民:《<诗>入乐与<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观念》,《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郭洪涛:《<汉书·艺文志>专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易小平:《西汉文学系年》,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伏俊琏:《<汉书·艺文志>‘杂赋’考》,《文献季刊》2003年第2期。
    董慧博:《<汉志·诸子略>儒、道、墨三家小序探因》,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汪宁漪、童李君:《论作家个性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关系》,《南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晓庆:《<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文献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赵颖畅:《西汉郊庙乐府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扬州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朱晓凤:《简论儒学文献的演变》,《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3期。
    方志红:《从人物品藻到中国文艺品评批评》,《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杨未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万伟成:《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南昌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吴淑玲:《诗板、诗筒、诗屏和诗碑》,《文史知识》2008年07期。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厦门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辉斌:《蔡邕与东汉诗序体考论》,《贵阳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