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叙事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传奇既承续了中国诗学言志抒情的传统,又在主题选择、情节结构设计、人物形象塑造、时空处理等文体要素上体现出鲜明的叙事艺术特征。本论文在大量阅读明清传奇原作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并尝试运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和现代叙事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方法对明清传奇的叙事艺术进行梳理、分析与系统解读。研究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叙事主题的选择具体探讨明清传奇在教化、情理冲突、历史兴亡与平民关怀等叙事主题选择上的变化轨迹以及主题意识与创作中的叙事结构、人物刻画方式等叙事因素的影响。
     二、叙事结构的设计传奇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叙事结构特征,物理结构方面讲究双线式结构以及双重性结构,规范着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心理结构方面则多追求情节的“奇”、“幻”,体现着作家的审美心理的外化;物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相互关系还影响着传奇的风貌。
     三、叙事时空的处理传奇从故事时间与情节时间的不对等性入手,以戏剧化的手法处理省略、延长等时序要素以及预叙、回叙等时距要素,从而达到时空表达的写意化与虚拟化特征,影响着叙事的进行。
     四、叙事方法模式化传奇多采用魂梦模式、巧合误会模式、道具模式进行故事叙述,有助于实现情节的丰富性、浪漫性,结构的严谨性、逻辑性以及时空的写意性与虚拟性等审美目标。
     五、人物形象的塑造传奇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类型化倾向,虽利于创作的繁盛、戏曲角色行当的形成以及观众的广泛接受,却极易导致人物脸谱化、公式化、浮泛化。但传奇还是相当注重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传神”与“肖似”的人物塑造方法对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有效的反拨和补充。参照叙事学理论中的“角色”和“人物”概念进行区分,从更多方面地探讨出传奇着眼于人物的行动实现叙事目标的艺术特征。
Chuan-Qi Opera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t only succeed the lyricism and will expression tradition of Chinese poetry, but also embody vivid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several major style elements, such as theme choosing, plot structure designing, figures making and time-place managing, etc.. Benefiting from both big volume of Chuan-Qi plays reading and the preceding research success,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and unscramble the narrative art of Chuan-Qi Operas systematically, and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lassic Chinese opera theory and modern narrative theory is also int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excluded in the thesis:
     Chapter one will discuss the Narrative theme choosing. We can line up a history of how Chuan-Qi varies in choosing different themes to express the care on civilization, conflict between affection and Confucian reason, thinking on nation’s rise and fall, and writer’s concern on ordinary peop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the themes exerts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design and figures making and other elements.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designing and divides the structure of Chuan-Qi as two parts. Physical structure majors in discussing main external prototypes appeared from the plays such as two-line structure and dual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pursuits odds and fantasy of plots, which indicates the writer’s aesthetic thoughts. What’s 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tructures certainly affects the styles and features of each play.
     In Chapter Thre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organization of temporality and place in the scope of narration. Two kinds of time-shapes in Chuan-Qi, story time and plot time, are actually unequal thus the writers can take its advantage to arrange freely the time omission and extension in Time-order, beforehand and backup narration,so that they can embody the free and imaginary characters .All these basic elements affect the rhythm of narration.
     In Chapter Four, Chuan-Qi takes advantage of many Narrative patterns such as Ghost-dream pattern, coincidence-misunderstanding pattern, and property pattern to narrate the story and provide great help to the play. So we can see the abundant plots with romance, precise structure with logicality and free and imaginary time and place.
     In the final chapter Five, the thesis mainly probes into Chuan-Qi’s characterization. Though the tendency of plots categorization can be favorable in play-creation prosperous, the formation of role categories, and widely accepted by the audience, it can also slide into the result of plot-formulation. Fortunately, Chuan-Qi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emphasizing different characters portraying. Especially lifelike and assemble methods have been used in the creation process so it is a sufficient way to make up the characterization. The thesis also work on the part and role project in the field of narrative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how Chuan-Qi can realize their the narrative target through actors’action.
引文
①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②钱南扬《戏文概论》,第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③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第10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7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紫钗记总评》第24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③参见吕天成《曲品》,《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茅·短·牡丹亭记>》,吴毓华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16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②李渔《闲情偶寄·脱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0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孔尚任《桃花扇小识》,吴毓华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43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④李贽《杂述·红拂》,《焚书》卷四,第196页,中华书局,1961。
    ⑤李贽《<拜月亭>序》,吴毓华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6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3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顾起元《客座赘语》,第347页,中华书局,1987。
    ②高明《琵琶记》,《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
    
    ①邱濬《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②邱濬《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③邱濬《五伦全备记·副末开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①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3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23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第4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陈罴斋《跃鲤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②陈罴斋《跃鲤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③陈罴斋《跃鲤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④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⑤陈澜汝《<劝善记>评》,《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620页,齐鲁书社,1989。
    
    
    ①梁廷枏《藤花亭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6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夏纶《无暇壁》第三十二出《合璧》,《惺斋五种》,清乾隆十五世光堂刻本
     ①姚茂良《双忠记》第一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①蒋士铨《香祖楼》第十出《录功》,《蒋士铨戏曲集》,周妙中点校,第580页,中华书局,1993。
    ②蒋士铨《空谷香自序》,《蒋士铨戏曲集》,周妙中点校,第434页,中华书局,1993。
     ①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全集》,第1188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①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戒讽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李渔《李渔全集》第一卷,《笠翁一家言文集·曲部誓词》,第13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③李渔《怜香伴》第十出《盟谑》,《李渔全集·四》第34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①王端淑《<比目鱼>传奇叙》,《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蔡毅编,第1506页,齐鲁书社,1989。
    ②杜濬《<凰求凤>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蔡毅编,第1494页,齐鲁书社,1989。
    
    ①李渔《凰求凤》,《李渔全集》(四),第521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史》,第39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③李渔《慎鸾交》,《李渔全集》(五),第52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科诨第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6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李渔《香草亭传奇序》,《李渔全集·笠翁一家言文集》,第4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第1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陈继儒《秋水庵花影集序》,《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10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高奕《新传奇品序》,《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六》第2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高濂《玉簪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②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吴毓华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汤显祖《牡丹亭》,《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①此段中引文均引自孟称舜《娇红记》,《孟称舜戏曲集》,王汉民、周晓兰编集、校点,巴蜀书社,2006。
    
    ①冯梦龙《叙山歌》,《冯梦龙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②冯梦龙《洒雪堂总评》,《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7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③梅孝巳《洒雪堂传奇》,《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①周履靖《锦笺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①周履靖《锦笺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②周履靖《锦笺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③陈大来《<锦笺记>引》,《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289页,齐鲁书社,1989。
    ④王业浩《<鸳鸯冢>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356页,齐鲁书社,1989。
    ⑤王业浩《<鸳鸯冢>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356页,齐鲁书社,1989。
    ⑥孟称舜《<贞文记>题词》,《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0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洪昇《长生殿》,《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①沈默《桃花扇跋语》,《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4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宝剑记》相关引文均引自李开先《宝剑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①《鸣凤记》相关引文均引自王世贞《鸣凤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②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8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①董康辑:《曲海总目提要》,第18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②祁彪佳撰:《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吴伟业《清忠谱·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吴毓华编,第31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第46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②刘中柱《桃花扇跋语》,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4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③孔尚任《桃花扇小引》,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3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周之标《吴歈萃雅·又题辞》,《善本戏曲丛刊》,台湾学生书局,1986。
    
    
    ①乔吉《作今乐府法》,《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②陶宗仪《作今乐府法》,《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③凌濛初《谭曲杂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李贽《杂述·红拂》,《焚书》卷四,第196页,中华书局,1961。
    
    
    ①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第79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3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0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2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格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页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格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页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李渔《闲情偶寄·格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页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袁于令《西楼记》,《古本戏曲丛刊》,商务印书馆,1959。
    ②李渔《闲情偶寄·格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6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格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6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格局·大收煞》,《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7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李贽《杂述·玉合》,《焚书》卷四,《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5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3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孔尚任《桃花扇凡例》,《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31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24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9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5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李贽《李卓吾批评琵琶记》,《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5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⑤金圣叹《贯华堂第七才子书》,《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22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⑥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⑦毛声山《第七才子书总论》,《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28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
    ②李调元《雨村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1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
    
    ①姚燮《今乐考证》引用明郑仲夔《泠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十),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冯梦龙《梦磊记·叙》,《墨憨斋定本传奇》卷首。
    
    ①丁耀亢,《表忠记》第八出批语,《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②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4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题词》,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8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曲海总目提要》卷二十九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4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沈鲸《鲛绡记》第三十出《团圆》【尾】,《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④陈罴斋《跃鲤记》第四十二折,《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⑤夏纶《无暇璧》第三十二出《合璧》【尾声】,《惺斋五种》
    ⑥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6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⑦孟称舜《娇红记》第五十出《仙圆》【尾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⑧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8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阮大铖《春灯谜》第三十九出《表错》【清江引】,《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第36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②王世贞《鸣凤记》第十六出《夫妇死节》,《六十种曲》,明毛晋编,明崇祯间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中华书局1958版
    
    
    ①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第120页,第12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倪倬《二奇缘·小引》,吴毓华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23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③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王思任《十错认春灯谜记序》,《中国古典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137页,1984。
    ⑤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5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⑥汤显祖《种玉记评语》,《中国古典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8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汤显祖《玉茗堂批评<焚香记>》,《中国古典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7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②汤显祖《玉茗堂批评<焚香记>》,《中国古典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7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③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4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3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汤显祖《异梦记评语》,《中国古典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8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5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冯梦龙《洒雪堂总评》,《中国古典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12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③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3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陈继儒《幽闺记评语》,《中国古典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10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⑥茅瑛《题牡丹亭记》,吴毓华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6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⑦分别见《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第1383页,第1224页,第1275页,齐鲁书社,1989。
    
    ①李渔《闲情偶寄·脱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0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凌濛初《谭曲杂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高奕《新传奇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同前注。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41页,人民出版社,1997。
     ①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8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第1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①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七),第2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②汤显祖《耳伯麻姑游诗序》,《汤显祖全集》,第1110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4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六),第22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祁彪佳《远山堂曲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4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西园记》第三十三出,《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②《情邮记》传奇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①黄文旸《曲海总目提要》卷十一。
    ②张岱《陶庵梦忆》卷八,中华书局,2007。
    ③王思任《<春灯谜记>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1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王思任《<春灯谜记>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1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朴斋主人《风筝误·总评》,《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第37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孔尚任《桃花扇凡例》,《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31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第268-269页,三联书店1984。。
    ②汤显祖《牡丹亭》,《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①徐复祚《红梨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②徐复祚《红梨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③袁于令《西楼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商务印书馆,1955。
    ④吴炳《绿牡丹》,《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①徐渭《田水月山房北西厢藏本》,《中国古典戏剧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4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②王骥德《曲律·论引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3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王骥德《曲律·杂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5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5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5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②王骥德《曲律·论引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3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2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2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①毛声山《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28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②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①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4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王骥德《曲律·论套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13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②汤显祖《玉茗堂批评焚香记·总评》,《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9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陈继儒《陈眉公先生批评琵琶记·总批》,《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6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②毛声山《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第28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孟称舜《<古今名剧选>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9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①参见罗钢《叙事学导论》第101~10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①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②李渔《怜香伴》第三十六出《欢聚》,《李渔全集》第四卷,第11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③孔尚任《〈桃花扇〉传奇小识》,《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三),第1602页,齐鲁书社1989。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倪倬《二奇缘·小引》,《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第1383页,齐鲁书社1989。
    
    ①汤显祖《牡丹亭》第十二出【寻梦】,《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商务印书馆,1954。
    ②蒋士铨《香祖楼》第十出【录功】,《蒋士铨戏曲集》,周妙中点校,中华书局1993。
     ①参见罗钢《叙事学导论》第104~10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①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②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第198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③同前注,第197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5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⑤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⑥谭帆、陆炜有统计:“南北曲的曲谱(包括宫谱)约35种,南北曲韵书月30种,在曲律著作中专论作词法的有7种,专论度曲法的约有9种,作曲度曲兼论的约5种。同时在大量的曲话、曲品、曲序和笔记中也有许多论作曲、度曲的重要内容。”参见《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第2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1954年影印本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1955年影印本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影印本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古本戏曲丛刊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1964年影印本
    《六十种曲》,(明)毛晋编,明崇祯间虞山毛氏汲古阁刻本,中华书局1958年版
    《墨憨斋定本传奇》:(明)冯梦龙改定,魏同贤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缀白裘》:(清)钱德苍编,汪协如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善本戏曲丛刊》:王秋桂编,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徐渭集》:(明)徐渭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开先全集》:(明)李开先著,卜键笺校,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梁辰鱼集》:(明)梁辰鱼著,吴书荫编集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汤显祖全集》:(明)汤显祖著,徐朔方笺校,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孟称舜戏曲集》:(明)孟称舜著,王汉民、周晓兰校,巴蜀书社2006年版
    《沈自晋集》:(明)沈自晋著,张树英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
    《李渔全集》:(清)李渔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李玉戏曲集》:(清)李玉著,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洪昇集》:(清)洪身著,刘辉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版
    《孔尚任全集》:(清)孔尚任著,徐振贵辑校注评,齐鲁书社2001年版
    《蒋士铨戏曲集》:(清)蒋士铨著,周妙中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曲海总目提要》:董康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明代传奇全目》:傅惜华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录鬼簿》:(元)钟嗣成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太和正音谱》:(明)朱权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南词叙录》:(明)徐渭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词谑》:(明)李开先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论》:(明)何良俊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藻》:(明)王世贞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律》:(明)王骥德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品》:(明)吕天成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远山堂曲品》:(明)祁彪佳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远山堂剧品》:(明)祁彪佳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论》:(明)徐复柞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顾曲杂言》:(明)沈德符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衡曲麈谈》:(明)张琦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谭曲杂札》:(明)凌濛初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闲情偶记》:(清)李渔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剧说》:(清)焦循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考》:(清)焦循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新传奇品》:(清)高奕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海目》:(清)黄文旸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雨村曲话》:(清)李调元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曲话》:(清)梁廷楠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词余丛话》:(清)杨恩寿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菉猗室曲话》:(清)姚华撰,《新曲苑》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40年版
    《顾曲麈谈》:吴梅撰,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南村辍耕录》:(明)陶宗仪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四友斋丛说》:(明)何良俊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松窗梦语》:(明)张瀚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菽园杂记》:(明)陆容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客座赘语》:(明)顾起元撰,中华书局1987年版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明)张岱撰,中华书局2007年版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
    《潘之恒曲话》:汪效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曲品校注》:吴书荫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李笠翁曲话》,陈多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骥德<曲律>研究》:叶长海著,中国戏剧出版社(沪)1983年版
    《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蔡毅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吴毓华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王利器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路工、傅惜华编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王国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吴梅戏曲论文集》:吴梅著、王卫民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明清戏曲史》:卢前著,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中国剧场史》:周贻白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戏曲小说丛考》:叶德均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洪昇年谱》:章培恒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戏文概论》:钱南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戏剧理论史稿》:余秋雨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曲论探胜》:齐森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戏剧审美心理学》:余秋雨著,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余秋雨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玉评传》:颜长珂、周传家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版
    《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古典戏曲编剧六论》:祝肇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明清传奇导论》:张敬著,台北华正书局1986年版
    《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毛效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王安祈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清代戏曲史》:周妙中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古典剧论概要》:蔡钟翔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明清传奇》:王永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昆剧发展史》:胡忌、刘致中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比较研究:古剧结构原理》:李晓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杜书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戏曲艺术节奏论》:姜永泰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汤显祖论稿》:周育德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孔尚任评传》:徐振贵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胡世厚、邓绍基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晚明曲家年谱》:徐朔方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郑传寅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苏州剧派研究》:康保成著,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
    《昆剧表演一得》:徐凌云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戏曲文学史》:许金榜著,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陶东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戏剧学通论》:赵山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叙事学导论》:罗钢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戏曲史论》:吴新雷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古代曲学史》:李昌集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明清传奇综录》:郭英德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洪昇研究》:刘荫柏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版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左东岭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周明初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黄卓越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叙事学》:杨义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李渔评传》:俞为民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邓长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明清传奇结构研究》:许建中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明清传奇史》:郭英德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徐朔方说戏曲》:徐朔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四卷本:廖奔、刘彦君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明清之际苏州派研究》:李玫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周群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分体文学史》: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汤显祖综论》:邹自振著,巴蜀书社,2001年版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戏曲艺术论》路应昆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冯梦龙研究》:聂付生著,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明代戏曲评点研究》:朱万曙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戏班史》(增订本):张发颖著,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戏剧艺术论》:傅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容世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王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叶长海、张福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郭英德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苏州昆曲》:周秦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明清小说的文化审视》:皋于厚著,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昆曲论坛2003》:高福民、周秦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戏剧叙事学研究》:苏永旭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晚明思潮》:龚鹏程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高小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昆曲创作与理论》:王安葵、何玉人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昆曲与文人文化》:刘祯、谢雍君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昆曲表演艺术论》:熊妹、贾志刚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研究》:邱江宁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中国昆曲论坛2004》:高福民、周秦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昆剧演出史稿》:陆萼庭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昆曲论坛2005》:高福民、周秦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昆曲论坛2006》:高福民、周秦主编,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版
    《叙事学研究》:张寅德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近世戏曲史》:(日本)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法)热奈特著,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叙事学》:(美)浦安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当代叙事学》:(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