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的生成与接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双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根基的传统辞格,古人对双关的研究散见于各种文论、诗论、杂记当中,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目前学术界对双关的研究侧重于具体个别的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的全过程探索。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对双关认识的全过程入手,通过理论的阐述和实际语例的分析研究双关的生成与接受,这一研究对我们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双关辞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除绪言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论述双关的生成。双关的生成与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和语言因素有关。本章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双关生成的心理因素,主要讨论记忆、联想和求新求异等心理现象,其中记忆是双关生成的前提条件,联想是双关生成的心理机制,求新求异是双关生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其次,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民族文化对双关生成的影响。中华民族含蓄的传统、二元对称思想以及民俗文化对双关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生成双关的语言因素。相对于前人讨论较多的语音和语义,本章将侧重点放在用语法、文字、语境生成双关上。
     第二章探讨双关接受过程的语用解读。这是双关接受过程的第一步分析。首先,从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逆推出“非合作原则”,依据“非合作原则”来辨认双关。其次,利用关联理论解读双关,分析新旧信息的参与和最佳关联理论对双关解读的作用。最后,在“非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析双关接受的过程,分析双关接受过程的类型。
     第三章探讨双关接受过程的审美体验。这是双关接受过程的进一步分析。从审美的角度,论述双关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形式美体现在语音和谐,体现音乐美;形式各异,展现多样美。内容美体现在:蕴涵精深,体现意境美;含蓄委婉,展现曲折美。
Pun is one of the culturally deep-rooted rhetorical devices with a long history, previous study of which, though, can be seen scattered in many kinds of literary critics and poetics, all these, however, lack systematic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the pun focuses on specific issues, usually lacking of systematic and deep research into the whole proces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an overall view of pun, researches into the process of its gen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eoretical exposition and practical analysis of actual language cases. The study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u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ex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The Generation of the Pun”. The generation of the Pu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sychology, culture and language. This passage firstly probes into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Pun, mainly discussing such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as memory, which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association, which i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nd the quest for being different, which is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factor of generation of the Pun.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ology, this passage researches into the influence that the culture of a nation , such as the character of implicitness, the dual symmetrical way of thinking and folk customs, does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Pun. Finally, we are trying to make clear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pun. 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in the past cared more about phonetic and semantic pun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uns which make use of grammar, context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 as the medium.
     The second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proces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pu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his is the step of the process. First, from“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we come to“the principle of non-cooperation”, which provides us with a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un. Secondly, in the light of Relevance Theory, this passage tries to analyze the role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old and the new information and the optimal relevance theory pla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pun. Finally, in the light of“the principle of non-cooperation”and the Relevance Theory, this chapter makes further study on the process and typ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pun.
     The third chapter researches into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dur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un. This chapter i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pun, discussing its formal and inner beauty. The formal beauty of Pun is mainly seen in its harmony pronunciation, which sounds much pleasant to the ear, and in its various forms, which display the beauty of diversity. The inner beauty of pun is manifested by its profoundity and its implicitness, which show a great artistic conception.
引文
①马国强:《“双关”称名之由来》,《修辞学习》,1998年第6期。
    ②[唐]皮日休:《杂体诗序》,见《松陵集》卷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00页。
    
    ①[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09页。
    ②[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见《四溟诗话·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2页。
    ①王希杰:《论双关》,《玉溪师专学报》,1989年第6期。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①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①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76页。
    ②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92页。
    ③[英]洛克著,关文云译:《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9页。
    ①于根元:《说“联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②王小潞:《联想的语义连接功能》,《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刘汉云:《语境理解与语境制约》,《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②转引自鲁保中:《联语修辞漫谈》,载中国修辞学会华北分会编《修辞古今谈》,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0页
    ①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2页。
    ②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2页。
    
    ①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7页。
    ②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中华书局,1948年,第62页。
    ③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中华书局,1948年,第62页。
    
    ①江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修辞》,《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②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
    
    ①王志伟:《汉语双关传统述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①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47页。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②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4-56页。
    ③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①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3页。
    ①沈孟璎:《现代汉语理论与运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②转引自钟玖英:《双关类型初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①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②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2003年,第59页。
    ①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2003年,第60页。
    ①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①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①杨恩寰:《美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②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431页
    ①转引自谷晓恒:《双关与中国古典戏剧》,《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马惠玲:《言意关系的修辞学阐释》,学林出版社,2007年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曹石珠,《汉字修辞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
    黎运汉、盛永生主编:《汉语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孙汝建:《修辞的社会心理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德春、李月松:《修辞学论文集》(第十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
    钟玖英:《修辞学:理论新探与现象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于广元:《汉语修辞格发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光磊:《修辞论稿》,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年
    袁晖:《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书海出版社,2000年
    郑子瑜、宗廷虎、陈光磊主编:《中国修辞学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郑子瑜:《郑子瑜修辞学论文集》,中华书局(香港),1998年
    刘焕辉:《修辞学纲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王希杰:《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
    刘帆:《修辞艺术诠释》,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周振甫:《中国修辞学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宗廷虎、袁晖主编:《汉语修辞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
    宗廷虎:《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宗廷虎等:《修辞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吴士文:《修辞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陈望道:《陈望道修辞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
    郑远汉:《辞格辨异》,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
    林文金:《辞格》,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董季棠:《修辞析论》,台湾益智书局,1985年
    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黄庆萱:《修辞学》,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
    谭永祥:《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
    郑颐寿:《比较修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张志公:《修辞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郑奠、谭全基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中华书局,1980年
    倪宝元:《修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
    王易:《修辞学通诠》,神州国光社影印,1930年
    唐钺:《修辞格》,商务印书馆,1923年
    张积家:《语言认知心理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科文献版,1999年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季水河:《美学理论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赵振洲:《论双关的界定及其与语境的关系》,《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崔绚丽、吕汝茵:《仿拟修辞的认知阐释》,《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艾琳:《双关类型新探——一项基于英汉访谈语料的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钟玖英:《论语境与双关解码之关系》,《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李健华:《信息原则与双关辞格》,《温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0卷第2期
    王雪梅:《汉语谐音艺术的文化意蕴》,《汉字文化》,2007年第1期
    王小潞:《联想的语义连接功能》,《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王哲、胡胜:《钱钟书双关论的修辞史研究方法论意义》,《修辞学习》,2007年第5期
    刘红星、李晓茹:《双关的原型范畴阐释》,《科教文汇》,2007年第9期
    黄晓丹:《认知语境与修辞价值》,《现代语文》,2007年第10期
    卢淑芳:《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语言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薄建岚:《谐音双关与目的表达》,《科技信息》,2007年第30期
    于根元:《说“联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王志伟:《汉语双关传统述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孙琴:《制约双关的语境因素》,《语文学刊》,2006年第5期
    刘晓梅:《网络语言与双关》,《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
    梁凤居:《双关辞格名称探源及研究概述》,《现代语文》,2006年第7期
    曾容:《浅论认知语境与修辞教学——之话语理解》,《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罗汉松:《〈风〉诗的双关修辞》,《南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李莉萌:《双关语理解的语用分析》,《修辞学习》,2005年第3期
    程玉合:《从意向角度看双关与反语》,《渤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王苹:《谐音双关的审美意蕴探析》,《修辞学习》,2005年第5期
    周成兰:《谐音现象蕴涵的文化信息——谐音现象的文化解读之一》,《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李连涛:《“双关”的修辞心理机制》,《修辞学习》,2004年第6期
    胡世雄:《论双关辞格的义项对立与语义表达》,《外语学刊》,2003年第1期
    吕传峰:《双关类型新探》,《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钟玖英:《双关范围新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18卷第1期
    印平:《镶嵌式双关的崛起》,《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严敏芬:《双关语句的语用探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钟玖英:《双关类型初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卷第2期
    邓根芹、夏群:《形义双关——双关类型研究新探》,《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盛若菁:《褒贬并存的双关》,《修辞学习》,2002年第3期
    汤玲:《谐音现象的成因与修辞学思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周志坚:《试论双关及其幽默效果》,《宁德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陆稼祥:《修辞与文化的关系》,《浙江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
    钟玖英:《从语法角度论析双关》,《修辞学习》,2001年第2期
    黄勤:《合作原则与双关歧义》,《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谷晓恒:《双关与中国古典戏剧》,《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魏慧萍:《流行话语的双关》,《语文建设》,2001年第12期
    王苹:《汉语谐音表达的客观基础》,《修辞学习》,2000年第2期
    高万云:《并重双关》,《修辞学习》,2000年第4期
    曾庆璇:《试谈联想与修辞》,《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薛冰、李悦娥:《广告双关语的语用观和美学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6期
    郭焰坤:《谐音双关的演变》,《修辞学习》,1999年第5期
    许肇本:《论联想》,《广东民族学报》,1998年第1期
    马国强:《“双关”称名之由来》,《修辞学习》,1998年第6期
    于广元:《双关的历史演进》,《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詹秀华:《试论汉语双关的语义生成模式》,《南昌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周有斌:《论“双关”的生存机制》,《修辞学习》,1996年第1期
    李晋荃、王希杰:《谐音:从修辞到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裘惠楞:《论含蓄》,《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王希杰:《论双关》,《玉溪师专学报》,1989年第6期
    刘锟龄:《浅谈〈红楼梦〉双关的奇功异效》,《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黄健:《胡适的修辞思想研究》,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艾琳:《英汉双关的认知语用研究》, 200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
    乔德玉:《汉语双关语的语用研究》, 2007年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唐晓磊:《关联理论诠释广告中的双关运用》,200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王华:《汉语修辞格的语用研究》,2007年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姜飞:《修辞立其诚》, 2006年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陈丽梅:《汉语谐音现象的文化蕴义》,2006年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童山东:《论修辞效果的整体控制》,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林长真:《双关语英汉对比研究》,2004年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甘容辉:《关联理论和广告双关语》,2004年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谭善明:《从话语修辞到认知修辞》, 2003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 2003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杨小燕:《广告英语中常用修辞方法分析》,2000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