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儒家视域中的修身之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荀子的身体思想,从这一论题出发,试图阐明三层含义:第一、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中的“身体”在其本质意义上区别于西方哲学中的相关认识,它既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中身心对立意义上、遭到理性主义贬斥的躯体,又不同于在西方后现代语境中得以标榜的欲望化的“肉体”。它主要是一种包容了身心等部分的整体,与现代话语中的生理意义上的躯体(肉体)具有较大差异。第二、荀子思想中的“身体”拥有整体性的特征,这种“身体”是由形躯、血气、心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的具有多个维度的身体场域。在这一场域中,三个部分互渗共溶、相互影响,这凸显了一种连续性的特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看,这种人之身体与天无隔,人与天之间同样是“连续”的,故由形躯、血气、心构成的后天人身与先天自然中的“气”与“神”(神明)相互关联,从而彰显出这一身体的宇宙性身份,这是儒家哲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的“身体”。第三,荀子思想中的“身体”一方面是整全的场域,一方面具有其能动的特征,这种“身体”不仅仅是名词性的,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动词性的面向,对于这种“身体”动词性的理解与阐述在荀子哲学中体现为他的修身理论,这种理论也是儒家哲学特别是先秦儒家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正是通过“修身”,荀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证明了他们理解存在、改变存在,通过人身与存在之间的互动,打入存在、重塑生命的理想与价值,这种理想与价值正是儒家哲学所有理论与实践的归结之处。
     因此,根据以上思路,本文循着“修身”这一路径理解并阐述荀子的身体思想。对于荀子修身理论的把握,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解析:首先,“修身”的着落处在于“身”,“身体是什么?”是修身理论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第一章与第二章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分别回答这一问题。横向指的是,从存在论的角度出发,剖析人之身体的各种功能以及它们与宇宙存在之间的关联。整全性的“身体”主要由形躯、血气、心三个面向共同构成,它们作为人的后天之身又与先天存在中的“气”、“神”(神明)相互关联,本文认为学术界较多支持的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具有偏颇之处,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通过研究气与血气、特别是心与神(神明)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纵向指的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荀子认识中的“身体”,这一进路突出的是从天到人之间的发生路线,荀子思想中的性、情、欲正是这种人身之上天道本体发用的层次性描述,这是一种起源于“精和感应”之后相继发生的人身展开进路。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甄别荀子“人性恶”与孟子“人性善”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试图厘清和回应一种对于荀子修身理论的质疑:人性既然本恶,通过修身,何以能够实现人之为善?难道这只是一种“伪”吗?
     从横向与纵向上定位“身体是什么?”还较多地偏向于从静止的角度把握“身体”,对于“身体”的动词性的理解则是进一步阐述“修身”的关键,因此,第三章通过对活动性身体的分析,回答“身体何以能够修?”的问题,也就是论述“修身的依据”。身体的各种活动不外乎言与行两种形态,本文主要从起源、结构、功能、历史维度等方面认识言行以及它们与人身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通过言行,人身实现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修身得以可能。
     第四章回答“如何修身?”的问题,具体分析“修身的过程”。首先论述荀子思想中的“学”与“习”,其中“学”是向“师”学,向师学“礼”,“习”是通过合理的修身路径对所学到的“礼”加以实践。而“学”与“习”的互动过程,在整体上突显了“积”的修身改造模式。对于“积”的认识,主要从“变”与“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是修身变化、塑造自我的动态性展开进程。在对“变”与“化”的论述中,厘清荀子思想中的“神明”观,其中“神”一路与“化”相联系,“明”一路与“变”相联系,这一观点是荀子思想中最为隐蔽、最为根源的内在起点,从这一起点出发,天与人、合与分、仁与义等路向得以统合和展开。
     “修身”进路的最后归结处则是它的目标,因此第五章论述“为何修身?”,也就是分析“修身的目的”。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主要从个人修身所要达到的“理想人格”,以及“齐家治国”的社会性角度,还有历史文化发展的时间性维度分别加以考察。
The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Xunzi body theory, that wants to express three meanings:firstly, the sense of "Body" in the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is different from its in the west philosophy,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body in west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hat is against mind, a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flesh which is full of desires in post-modernity thoughts. This is a whole of body and mind,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hysical body in the modern text. Secondly, the body in Xunzi's thoughts is a whole, that is a field composed of Xing-Xueqi-Xin(形-血气-心).This field is successive in which every element effects each other. In sight of the relationship of nature and pers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rson and nature is continuous, and the body that is composed by Xing-Xueqi-Xin(形-血气-心)is interrelated with Qi-Shen(气-神)in the nature, which highlights the identity of the cosmic body that is body of nature and person in the sense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Thirdly, body in thoughts of Xunzi is the holistic field, it ha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his body is not just a noun, more importantly, it is a verb. For understanding this body, Xunzi has his Xiu shen(修身)theory. This theo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From Xiushen(修身), Xunzi and Confucian prove that they understand, change the existence and reshape life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existence. This Xiushen(修身)theory shows ideals and value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it is also all attributed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epartment.
     Therefore, based on the above idea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body in Xunzi's thoughts through this Xiushen(修身)theory. Grasping Xiushen(修身)theory, we analyze from four aspects:firstly, Xiushen(修身)is based at body, so "What is the bod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We answer this problem in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e second chapter. In the first chap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 we analyze human body function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universe. The body which is composed of Xing-Xueqi-Xin(形-血气-心)is related with Qi-Shen(气-神)in the nature. We argue the academic foc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pers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we understand body in Xunzi's thoughts.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roach from nature to person, Xing-Qing-Yu(性-情-欲)in Xunzi's thoughts describes this approach. From this perspective,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nzi's and Menzi's human being theory.
     Differing from the static point of view "body" in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e second chapter, we understand "body" in Xunzi's thoughts from ac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analyze the language and action,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body. This paper research these problem from the origin, structure, function, history, dimensions, etc.
     In the forth chapter, we analyze the process of Xiushen. Firstly, we discuss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We think the students learning is from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practice the rite from the learning. Ji in Xunzi's thoughts is the structure of possess of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We understand Ji from Bian and Hua which are the possess of XiuShen(修身). Bian(变)is linked with Shen(神)and Hua(化)is linked with Ming(明).This view is Xunzi the most subtle, most inner point source. From the point, nature and person,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nd so is forwarded to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In the fifth chapter, we analyze the goal of Xiushen(修身).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we discuss mainly from the individual to be achieved by cultivat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the regulating family and the running in the social point of view, and the situation in the history and the culture.
引文
1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260页
    1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年,第83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37页
    1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1这种所谓“联系性思维方式”基本上认为在宇宙间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全体之间是一种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整个宇宙各个部门或部分互相渗透、交互影响,并且互为因果(黄俊杰语),中国古代源自儒道思想传统的“联系性思维方式”,是一个通贯思想体系各层面的思维方式,从宇宙论到心性论到社会政治论,都可以显示“联系性思维方式”的倾向。参见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239-256页
    1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台北:巨流出版公司,第199-200页
    2张颂之主编:《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4页
    1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台北:巨流出版公司,第452页
    2小野泽精一等主编:《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9页
    1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5页
    1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1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2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台北:巨流出版公司,第185页
    1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8页
    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91页
    2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96页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33页,第235页
    2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年,第164页
    1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3-258页
    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2页
    1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69页
    1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77页
    1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77页
    2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6页
    1蔡璧名:《身体与自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7年,第101页
    2蔡璧名:《身体与自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7年,第95页
    1蔡璧名:《身体与自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7年,第102页
    1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2页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50页
    1海德德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2页
    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2009页
    1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55页
    1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57页
    1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57-258页
    1黄俊杰:“先秦儒家身体观中的两个功能性概念”,《文史哲》,2009年第4期
    1张耀南:《“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1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2页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50页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64页
    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1赵歧注、孙爽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3页
    1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1页
    2蔡璧名:《身体与自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7年,第101页
    1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2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五期
    1对于“好恶”问题,郭齐勇教授在“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中有着详细的分析。对于荀子中“好恶”的分析,欧阳祯人博士在《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中,有着专门的论述。请参阅该书第419页
    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6页
    1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4页
    2从广义上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与人与对象之间相仿的结构,它们共同的结构都可以纳入这里所考察的“事件”范围内。
    3备注:英国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奥斯汀曾将所有言语行为划分为以言表意、以言行事、以言取效三种。但是他发现这三种言语行为之间的界限很难定义,它们似乎都是同一种言语行为的抽象。在此基础上,他 的学生塞尔进一步引入意向性概念来说明这些言语行为都只是在表达说话人的意向。
    1韩林合:《分析的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21页
    1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41页
    1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
    1杨国荣:《理性与价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85页
    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45页
    1许慎撰:《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85页
    2许慎撰:《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1郭静云:“郭店楚简《太一》四时与四季概念”, 《文史哲》,2009年第5期
    1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0页
    1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1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第475页
    1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0页
    2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3页
    1张载撰,王夫之注:《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1张再林:“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
    3.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张觉:《荀子校注》,湖南:岳麓书社,2006
    5.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周绍贤:《荀子要义》,台湾:台湾中华书局,1977
    8. 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9.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0.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1.惠吉星:《<荀子>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2.孔繁:《荀子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3.廖明春:《荀子的智慧》,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14.储昭华:《明分之道——从荀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5.江心力:《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6.温海明:“荀子心‘合’物论发微”,《中国哲学史》,2008年2期
    17.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中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18.蔡壁名:《身体与自然——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中心论古代思想传统中的身体观》,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7
    19.汤浅泰雄:《灵肉探微——神秘的东方身心观》,马超等编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
    20.郭齐勇:<郭店楚简《五行》的身心观与道德论>,《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版,2000
    21.杨儒宾:《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22.杨儒宾:《无心之净—“儒家心身位阶之衡定”读后》,见《中国文哲学研究通讯》,第7卷第3期,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年9月
    23.杨儒宾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
    24.杨儒宾、祝平次编:《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5.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6.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27.刘成纪:《形而下的不朽——汉代身体美学考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9.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0.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从“身-体”的立场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1.肖学周:《中国人的身体观念》,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
    32.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3.小野泽精一等主编:《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4.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期
    35.张再林:“意识哲学,还是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理论范式的重新认识”,世界哲学,2008年4期
    36.张再林:“中国古代关于“家”的哲学论纲”,哲学研究,2008年1期
    37.张再林:“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人文杂志,2006年6期
    38.张再林:“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
    39.张再林:“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
    40.郭静云:“先秦易学的‘神明’概念与荀子的‘神明’观”,《周易研究》,2008年3期
    41.郭静云:“郭店楚简《太一》四时与四季概念”,《文史哲》,2009年5期
    42.黄俊杰:“先秦儒家身体观中的两个功能性概念”,《文史哲》,2009年4期
    43.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89
    44.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
    45.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46.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47.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8.赵歧注:《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9.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50.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1.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
    52.吴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3.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54.郑玄注:《礼记正义》,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5.黎靖德编:《朱子语类》,湖南:岳麓书社,1996
    56.朱熹:《周易本义》,北京:中华书局,2010
    5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8.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
    59.张载:《张子正蒙》,王夫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0.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2002
    61.郭朋:《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
    62.任继愈选编:《佛教经集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5.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6.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7.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湾: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68.黄俊杰:《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9.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0.张颂之主编:《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家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
    7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7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77.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8.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79.杨国荣:《理性与价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0.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2.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3.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4.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5.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6.张力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7.张力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9.高瑞泉、袁振国:《人格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90.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91.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2.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5期
    93.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辑——新出楚简研究专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9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96.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7.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98.黄开国、唐赤蓉:《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99.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0. 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1.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2. 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3. 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维》,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04. 贡华南:“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形与象之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105. 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周炽成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06. 朱宝森:《心理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07. 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杜小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08. 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即圣》,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9. 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10.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1. 张耀南:《“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3. 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 K. Smith,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33
    114. Hegel《The Logic of Hegel》,. Translated by William Walla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5. 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16. 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17.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8. 张尧均编:《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119. 海德德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120. 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SCM Press Ltd.1962
    121.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2
    122.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23. Husserl, E:《Ideas: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Translated by Gibs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and The Macmillan Company,1931
    124. 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25. Husserl, E:《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rnal Time-Consciousness》, Translated by James S. churchill, Bloomington & 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9
    126. Ludwig Wittgenstein:《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Translated by C. K. Ogde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95
    127.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8.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29.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30. 施密茨:《新现象学》,庞学诠、李张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31. 韩林合:《分析的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2.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