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地方高校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数、学位点数、研究生规模也快速增长,但在这些外延发展的数量背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却存在着从招生到就业的全方位困境,这些困境涉及的是研究生教育结构、效益、质量的内涵发展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并解决这些问题,数量大、分布广、差异性明显、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存亡。了解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对于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以地方高校或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和论文不少,但大多都集中在现象层面或宏观层面,关注引起问题的制度因素以及制度背后的原因的研究不多。然而,制度应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核心变量,尤其是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制度甚至就是发展本身。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制度”,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思的定义,即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包括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本研究中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是指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的管理体制、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制度为核心变量,从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透视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形成和僵化的原因。本研究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切入,推演出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通过分析实地考察、访谈、问卷等途径收集到的资料,暴露出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性发展的现实问题;随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制度主义理论探析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三个层次的地方高校中各选取一所进行案例剖析和比较,用微观层面的数据验证和充实整个分析框架;最后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
     本研究围绕着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和制度的趋同性导向之间的矛盾进行。本研究的立论基础是:我国地方高校的大量出现是在1995-2000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改革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上获得大发展是在1999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而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基本框架和核心制度体系的确立却是在1997年以前,这一制度体系是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以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为目标制定的,制度体系是一元化、精英式的,其导向是趋同的,与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为廓清差异性期待的内涵,本研究在分析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管理体制等与部(委)属高校存在着现实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差异性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期待。在差异性的角色定位方面,政府希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区域布局均衡化的主角,同时充当研究生培养机构类型均衡化的主体、培养开发应用型研究生的主体和实现硕士生教育去精英化的主体。在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方面,本研究认为,地方高校应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是研究生教育的普遍价值与本区域文化、政治和经济需求的结合。
     然而,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并没有导致实践中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这种理想期待与现实表现的反差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角色定位缺乏强制性,政府和市场也没有按照差异性角色定位和差异性价值期待配置教育资源所造成的,因为,为了获得资源,地方高校不得不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导师遴选、招考标准、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向部(委)属高校看齐,导致现实与差异性期待的偏离和与部(委)属高校的发展趋同。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部(委)属高校趋同,既有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制度的客观因素,但归根到底,主观原因也是由制度的客观因素引起的,即制度是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同最根本的因素。本研究在梳理我国主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导致地方高校选择趋同发展道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名为三级管理实为中央集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主导并统一制定的、以科学学位为主的一元化的学位制度;产生于精英教育时期、主要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的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与一元化和精英式制度配套的制度实施机制。
     制度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使这些制度产生并得以延续的并不是制度本身,对于制度背后深嵌的原因,本研究从制度主义理论视角进行了探寻。本研究指出:我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重学轻术的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的存在及其制度化是使现有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形成并得以延续的文化传统因素;路径依赖的存在既能解释中央政府对一元化、精英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固守,也能解释省级政府权力虚置从而移植中央政府的制度体系,还能解释地方高校攀高求大地模仿部(委)属高校的行为,即路径依赖导致了一元化、精英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各个层面的僵化,进而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陷入了低效循环;制度成本的压力将制度障碍扩展到制度的实施机制中,使得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制度、分类分层办学制度、独立的专业学位制度、对应用性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倡导制度等均难以实施。
     本研究的重点是发现、分析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产生趋同导向的制度因素,并透视深嵌于制度背后的原因。透视是为了改进,在层层追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对于未来的制度体系,本研究指出:应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高校自身三个层面进行制度变迁,特别是中央层面的制度变迁,应建立与国家学位并存的高校学位、改变专业学位的依附地位、扩大学科建设的覆盖面、引导实施研究生教育分层发展机制、引导建立和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中观层面则主要是落实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微观层面主要是加强本校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特色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实施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才能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by leaps and bounds since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The quant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which include the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the academic degree of post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has increased rapidly. Quite a number of problems, however, exist everywhere,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beside the superficial numbers. These issues may involve the structure, effect and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hich relate to the inner development. If these problems are not solved seriously,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which is of large quantity, scale and close related to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ill face a huge challenge that may threat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 problems of lo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find the cau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numbers of monographs and essays on the lo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ost of them discuss the superficial layers or are macro analysis rather than the factors of system that causes the problems. Nevertheless, the system should be the central variate of the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system may even be the development itself, particularly at the crucial moment of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this research is "system", which adopts the American economist North's definition, i.e. The system is a social game rule that is man-made design, for shaping people's interaction constraints, including the formal rules, informal restrict and institutional enforcement mechanisms. The system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formal rules, informal restrict and institutional enforcement mechanism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issues, involved the subject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core of system, the study will give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homoplas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systemism theory. With the accordance of the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iversity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cene in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e actual problems are presented. Then the reasons are analyzed with the text method. Moreover, three universities are chosen as the case study. At last the suggestion is put forward to advance the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local univwersitie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view:most number of local universities were established from 1995 to 2000 when the reformation of managerial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fully took place, while the establish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was set up before 1997. Aiming at universities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and cultiv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he model of this system is elitist education and unified management, which conflicts with the diversity of expectation in lo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insists that the diversity is the rational expectation for the lo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expects that the lo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o play the main role i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o be the main body of the subject structure, applied and popula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is study views that local universities are of special cultural value, politic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common value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need of local culture, economy and politics.
     The expectation, however, is not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is study view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acks compulsory means and allots educational resource,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homoplasy. In order to win rare educational resource the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to catch the universities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the homoplasy occurs naturally.
     The subjective reasons exist, besides, there are also objective reason, i.e. system. In fact, the system leads to the homoplasy. A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 of academic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given. The system factors are:the so-called "Third Rank" academic degree and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science-oriented academic degree;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of elitist education; the mechanism of unified management and elitist education.
     The system is the basic reason. The rooted reason behind the system can be discussed with the systemism theory. This study indicates:the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possesses a view of unity; the dependence on unified management and elitist education system is strong and solid; the pressure of the cost of the system hampers the development.
     A description is given to the factors of system, the rooted reason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 The system should be reform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reform the nature of the national academic degree, professional academic degree; it should exte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stratify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it should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should make an overall arrangement.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present marked features to the system. Only if the system is reformed and reconstructed, can the system be set u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ity of lo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a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e improved. Therefore, the elites and intelligence are ready for th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引文
①钱志刚,尹小芳.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多样化的融合与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②[美]约翰·奥伯利·道格拉斯.加利福尼亚思想与美国高等教育:1850-1960年的总体规划[M].周作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导论6.
    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64.
    ④邓晓春.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布局结构的研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4).
    ①杨东平.深入推进教育公平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04.
    ②考研过线率高达75%,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EB/OL].http://www.chinastudyclub.com/htmlnews/newshtml/zzyx/20041012221405.htm-2004-10-12.
    ③李斌.探访一所特别能考研的大学[EB/OL].http://www.people.com.cn/BIG5/jiaoyu/1055/2914007.html-2004-10-12.
    ①王红乾.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回顾[J].文教资料,2008,(11).
    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编《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200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二级学科名单(按地区、单位排列)》汇总计算得出.
    ③王红乾.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回顾[J].文教资料,2008,(11).
    ④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编《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200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二级学科名单(按地区、单位排列)》汇总计算得出.
    ①王红乾.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回顾[J].文教资料,2008,(11).
    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编的《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200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二级学科名单》汇总计算得出.
    ③王红乾.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回顾[J].文教资料,2008,(11).
    ④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编的《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200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二级学科名单》汇总计算得出.
    ①高凯山,祁晓红.关于扩招后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理性思考[J].社科纵横,2006,(3):152-153.
    ①王晶.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74-176.
    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0.
    ②湖北省2008年研究生就业率92.62%[EB/OL].http://www.cnedu.cn/news/2009/2/wa9935263938612900210944.html.2009-02-16.
    ①2000年硕士生招生10.3万人,2001年招13.3万人增幅29%,2002年招16.4万人增幅23.3%,2003年招22.0万人增幅34.1%,2004年招27.3万人增幅24.1%,2005年招31.2万人增幅14.3%,2006年招34.2万人增幅9.6%,2007年招36.4万人增幅6.4%.
    ①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①赵炳起.教育分层与地方高校的发展[J].教育评论,2007,(1):18-20.
    ②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3.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12.
    ①马廷奇.大学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②夏征农.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310.
    ①[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16-217.
    ②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序一(潘懋元).
    ③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④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⑤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①李福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学校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定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②孙宗禹.寻求高校内部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兼谈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战略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③甘晖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定位及其分层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④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⑤[美]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行动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M],蒋凯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9-42.
    ⑥叶芃.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⑦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①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刘新荣.差异性战略与大学竞争优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116-117.
    ③孙同全.组织趋同现象的社会学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90-92.
    ④刘爱生,杨天平.中国大学办学特色的缺失:组织社会学的透视[J].现代教育科学,2009,(5):54-56.
    ⑤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⑥张彦通,赵世奎.高等教育分类办学的多元价值分析[J].教育研究,2008,(12):62-67.
    ⑦赵婷婷,汪乐乐.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分类以及怎样分类?—加州高等教育规划分类体系与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比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66-178.
    ①上官剑.高校定位中的错位与越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18-20.
    ②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18.
    ③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④许克毅,赵军.研究生教育思想论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①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②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9.
    ③孙崇文.”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④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⑤程斯辉.教育之道[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46.
    ⑥赵丽,韩延明.论大学理念的嬗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
    ⑦张淑林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
    ①陈云萍,杨晓明.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6,(5).
    ②李元元等.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③[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④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⑤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①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④骆四铭.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然与局限[J].理工高教研究,2006,(3).
    ⑤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⑥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政策的生成与制度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6,(5).
    ⑦王子成,厉晖.浅谈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整合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
    ①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4.
    ②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5.
    ③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9.
    ④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D].上海:复旦大学,2006.
    ①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EB/OL].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0469.
    ②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
    ③项贤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摭议f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④赵伟,袁本涛,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与环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⑤杨际军.关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因素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⑥袁本涛,王孙禺.我国实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反思与改革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⑦马陆亭.试析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改革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⑧史静寰,郭歆.院校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创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生成及制度化过程研究[J].教育研究,2005,(6).
    ①魏姝.政策中的制度逻辑—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①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7.
    ②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
    ①汪丁丁.制度分析的特征及方法论基础[J].社会科学战线,2004,(6):44-54.
    ②汪丁丁.制度分析的特征及方法论基础[J].社会科学战线,2004,(6):44-54.
    ①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哲学[J].哲学动态,2004,(12):3-8.
    ①因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5-63.
    ②卢建红.从“三个符合度”谈地方高校的定位及评价[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7-9.
    ①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5-63.
    ①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1.
    ①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35.
    ②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编《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200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中名单分类汇总得出.
    ①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81)学位字018号)》及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①谢桂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6-10.
    ②茶世俊,郭建如.“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①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5-17.
    ①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序一(潘懋元).
    ②李素芹.我国硕士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认知语境阐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6):54-58.
    ③包水梅,魏玉梅.对建构我国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新框架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9.
    ①李素芹.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去精英化嬗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24-128.
    ②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序一(潘懋元).
    ③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5-17.
    ①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25.
    ②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414.
    ③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81.
    ④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3.
    ⑤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
    ①努力整合资源营造育人环境--民族研究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实践[EB/OL]. http://www.news.ynu.edu.cn/xyjs/2009-03-20/0-9-4878.html.2009-03-20.
    ②西藏大学:传承民族文化,大力加强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EB/OL]. http://www.xz.xinhua.org/gdbb/2008-12/02/content_15068998.htm
    ①赵沁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9):19-21.
    ②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117.
    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8.
    ②许为民等.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③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0.
    ④柳德新.不断超越的GDP,”弯道超车”湖南速度之一[EB/OL].http://www.hn.chinanews.com.cn/news/szws/2009/0728/25240.html.
    ①江苏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江苏高校科技产业历程及成就[EB/OL].http://www.ec.js.edu.cn/newsfiles/448/2008-11/13737.shtml.2008-11-10.
    ②刘玉靖.我校纤维界面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落户大港[EB/OL].http://tjp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158567.2009-03-05.
    ③山西省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工作总结[EB/OL].http://www.sxinfo.gov.cn/upload/zhuanti/hjjh/1-1.html.
    ④2005年度兰州市科技功臣简介[EB/OL]. http://www.lzkj.gov.cn/2006/7-19/20060719094103.htm.2006-07-19.
    ①黄宪伟.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2):222-225.
    ②李素敏.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167.
    ①辞海·教育心理分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2.
    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等教育论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5.
    ③陈兰.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4.
    ①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
    ②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③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24.
    ④翟亚军,王文利.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92.
    ①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5.
    ②钟彦姝.地方研究生教育结构和谐的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4.
    ①顾海兵.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批评与建设[J].学术界,2002,(3):76-94.
    ①郑岳青等.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困境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91-92.
    ②刘雅.对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知识论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46-49.
    ①曾小彬,刘芳.论高等教育资源的类别及其配置结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7-69.
    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7-78.
    ②王建华.教育拨款不公,东西部高校最多相差10倍[EB/OL]. http://unit.xjtu.edu.cn/tongzhan/show_article.php?id=374.2008-03-07.
    ①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EB/OL]. http://mse.hust.edu.cn:8083/about.php.
    ①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②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③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9.
    ①刘爱生,杨天平.中国大学办学特色的缺失:组织社会学的透视[J].现代教育科学,2009,(5):54-56.
    ②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③张彦通,赵世奎.高等教育分类办学的多元价值分析[J].教育研究,2008,(12):62-67.
    ①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00.
    ②夏征农.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23.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3.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12.
    ①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4.
    ②马廷奇.大学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①魏姝.政策中的制度逻辑—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
    ②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27.
    ③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34.
    ④李惠国.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0.
    ①茶世俊,郭建如.“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②谢桂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6-10.
    ③茶世俊,郭建如.“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①伍运文.论研究生教育之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5):19-22.
    ②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78.
    ①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78.
    ②茶世俊,郭建如.“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①许为民等.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②钟彦姝.地方研究生教育结构和谐的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4.
    ③茶世俊,郭建如.“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①[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71.
    ①别敦荣.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等概念释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44-47.
    ①李素敏.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74.
    ①别敦荣.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等概念释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44-47.
    ②[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1.
    ①王彦雨,陈坤明.科学权威的异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7,(6):40-43.
    ②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5.
    ①李素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政策及其评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98.
    ②李素芹.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去精英化嬗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24-127.
    ①[俄]r.K.阿申.精英学[J].刘伸摘译.国外社会科学,2004,(1):32-35.
    ②赵矩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4).
    ①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3-191.
    ②马廷奇.大学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55.
    ③姜尔林.高等院校分层政策:特征、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7,(4):33-35.
    ④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213.
    ⑤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1.
    ①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0.
    ②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8,(11):19-29.
    ③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39.
    ④根据第二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名单和地方高校名单计算得出.
    ⑤根据第三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名单和地方高校名单计算得出.
    ⑥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39.
    ①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66.
    ①陈至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1-5.
    ②陈子辰.中国研究生院设置与建设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序.
    ③陈子辰.中国研究生院设置与建设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23.
    ④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7.
    ⑤圣经.
    ①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条例[EB/OL]. http://www.acgs.pku.edu.cn/tiaoli.html.
    ②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0.
    ③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13.
    ④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14.
    ①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54.
    ②徐小洲,王家平.卓越与效益—重点大学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前言.
    ①张亚群.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演化趋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
    ①2007年考研初试三学科重大变革[N].中国教育在线,2006-07-03.
    ②张亚群.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演化趋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
    ①Poliey on appointments and mentoring of graduate student instructors[EB/OL]http://www.evep.chanee.berkeley.edu/GSIMentoringPoliey.Pdf.
    ②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资源重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7.
    ③曾小彬,刘芳.论高等教育资源的类别及其配置结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8.
    ④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13.
    ① Administrative Behavior[M].New York:Macmillan,1947:24.
    ②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4.
    ③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7-78.
    ④推进教育公平,建立高教财政投入新机制[EB/OL].http://news.gzu.edu.cn/News/200903/26743.html.
    ①骆四铭.试论我国学位制度体系的局限[J].民办教育研究,2005,(5):1-7.
    ②王沛民.研究和开发“专业学位”刍议[J].高等教育究,1999,(2):43-46..
    ①刘道玉.中国现代为什么不能产生著名的教育家[J].教育评论,2003,(6):4-6.
    ②GIBBONS MICHAE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 Sage, London,1994:17-27.
    ①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
    ②唐瑾,叶绍梁.从学位形态演变看我国学位形态发展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
    ③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3-191.
    ④项贤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摭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4):37-40.
    ⑤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家特征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5):20-22.
    ⑥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8,(11):19-29.
    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7.
    ①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49.
    ②袁本涛,王孙禺.我国实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反思与改革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①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52.
    ①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62.
    ①谢安邦,潘武玲.提高博上生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7):36-39.
    ②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0.
    ①吕东伟.博士生创新:谁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28-30.
    ①李文祥.社会建设中的制度风险与制度协调[J].天津社会科学,2007,(3):49-53.
    ②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83.
    ①[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67.
    ②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5.
    ③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9.
    ④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26.
    ①鲁玉祥,方云梅.基于技术进步的企业制度变迁[J].财经科学,2007,(10):76-82.
    ①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3-191.
    ②姜尔林.高等院校分层政策:特征、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7,(4):33-35.
    ①金红梅.论扩招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分层次办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5,(7):34-39.
    ②金红梅.高等学校分层次办学政策的实施机制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10):31-34.
    ③郑莲敏.中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9):5.
    ④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
    ⑤张海英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⑥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
    ⑦陈皓明.质量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工作核心[R].第二届全国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全体会议.石嘴山,2005.
    ①潘泉等.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37-40.
    ②袁振国.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7-13.
    ③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8.
    ①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1.
    ②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3.
    ③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68.
    ①徐小洲,徐岚.两岸三地高等教育多元化格局及其若干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5,(5):91-96.
    ②[美]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M].廖申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①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61.
    ②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7.
    ③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28.
    ①史秋衡,冯典.转变政府调控方式优化高校分层分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②梁学平.路径依赖对财政政策变迁的规范作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112-116.
    ①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9-160.
    ②商江.浅谈中国控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三个主要指标[EB/OL].http://txy.changsha.cn/space-141497-do-blog-id-173.html.
    ③推进教育公平,建立高教财政投入新机制[EB/OL].http://news.gzu.edu.cn/News/200903/26743.html.2009-3-24.
    ④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3-184.
    ⑤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7-208.
    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组.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75.
    ②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9-160.
    ③B校分管财务领导访谈记录.
    ④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3-184.
    ⑤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7-208.
    ①[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8.
    ②[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9.
    ①教育跨越:高等教育从精英迈向大众化[EB/OL].http://www.cnr.cn/jy/gdxunli/cj/200910/t20091030_505558530.html.
    ②C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
    ③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9-160.
    ④推进教育公平,建立高教财政投入新机制[EB/OL].http://news.gzu.edu.cn/News/200903/26743.html.
    ⑤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3-184.
    ⑥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7.
    ①[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9.
    [1][美]约翰·奥伯利·道格拉斯.加利福尼亚思想与美国高等教育:1850-1960年的总体规划[M].周作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周绍森.中国地方高等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葛守勤,周式中.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M].兰州: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6]杨东平.深入推进教育公平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美]美国工程教育与实践委员会等.美国工程教育与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高考研究室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8][美]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M].徐远超,刘惠琴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9]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11]胡建华等.高等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12]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许克毅,赵军.研究生教育思想论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16]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7][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8][美]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行动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M].蒋凯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9]叶芃.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0]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21]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2]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
    [23]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24]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5]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6]蔡妮.我国地方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7]王兰.地方普通高校定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8]陈娟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9]范成祥.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0]江红霞.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与特色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1]张洁.我国地方院校办学定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2]张元树.中心城市高校的地位与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33]钟彦姝.地方研究生教育结构和谐的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4]陈兰.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35][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6][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7]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践及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8]吴镇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9]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0]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1]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3]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4]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5]邱均平等.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5-200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6]邱均平等.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6-2007[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7]邱均平等.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7-200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8]邱均平等.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8-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0]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83-20.05.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53]徐小洲,王家平.卓越与效益—重点大学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54]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5]王秀卿,张景安.国外研究生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56]刘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7]符娟明,迟恩莲.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58]王忠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哲学与社会科学“八五”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9]王忠烈.台湾、香港、澳门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0]卢晓中.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论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61][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62]周应佳.中部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63]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64]王前新.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65]王保华,张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6]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7]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8]黄家泉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的影响[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69]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0]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3.
    [71]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72]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73]李萍.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74]杜育红.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75]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6][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北京: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77]谢维和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8]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79]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80]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81]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82]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83]程斯辉.教育之道[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84]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6.
    [8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6]王玉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原理[M].台北: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87]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9][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0]张新平.教育政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对基层教育行政的个案研究[M].南京: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3.
    [9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M].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2][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93]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
    [9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96][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97][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98]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99][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0][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0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102]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3]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04]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05]余伟良.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位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106]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7]褚宏启.教育发展评论(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8]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09]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0]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11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12]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3]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14]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15][美]劳伦斯·A·克雷明.美国教育史(三):城市化时期的历程1876-1980[M].朱旭东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7]李素敏.美国赠地学院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18]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等教育论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19]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0]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21]李枭鹰.大学学科发展规划生成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122]马廷奇.大学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3]陈子辰.中国研究生院设置与建设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24]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资源重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25]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6]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27]李惠国.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8]魏姝.政策中的制度逻辑—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9]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30][美]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M].廖申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31]朴雪涛.知识制度视野中的大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3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组.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杨颉.对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以及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2]钱志刚,尹小芳.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多样化的融合与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3]周保利,吴金昌.大众化背景下的中美高等教育结构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
    [4]许克毅,赵军.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5]徐强.科学体系方法论与中国经济学建设[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6]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7]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8]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9]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10]董泽芳.高等教育分流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7).
    [11]李福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学校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定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2]陈敏.大众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分类[J].现代大学教育,2002,(1).
    [13]甘晖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定位及其分层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14]周绍森,储节旺.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15]朱中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4,(4).
    [16]聂琳燕,李泽或.论新建本科院定位的几个重要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6,(5).
    [17]孙宗禹.寻求高校内部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兼谈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战略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18]湖南理工学院课题组.地方本科高校个性与特色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8).
    [19]徐同文.美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借鉴[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0]柳倩华.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2002,(10上).
    [21]孙崇文.”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22]赵丽,韩延明.论大学理念的嬗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
    [23]张淑林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
    [24]陈云萍,杨晓明.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冶金教 育,2006,(5).
    [25]李元元等.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26]赵沁平.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0年发展回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5).
    [27]刘宝存.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J].江苏高教,2005,(4).
    [28]包水梅,魏玉梅.对建构我国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新框架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9]胡建华.关于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30]骆四铭.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然与局限[J].理工高教研究,2006,(3).
    [31]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政策的生成与制度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6,(5).
    [32]王子成,厉晖.浅谈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整合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
    [33]裴旭,张淑林.从国际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分析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34][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99,(1).
    [35]王珏.对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方式的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36]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
    [37]张新平.关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五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
    [38]张新平.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实地研究[J].教育探索,2000,(11).
    [39]陈静.简评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J].江淮论坛,2001,(3).
    [40]风笑天,田凯.近十年我国社会学实地研究评析[J].社会学研究,1998,(2).
    [41]曾永泉,黎民.刍论实地研究中的理论建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42]齐学红.研究者的立场问题--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3,(8).
    [43]汤春林.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9,(4).
    [44]周湘林.近十年我国教育管理学实地研究评析--兼论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转型[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
    [45]朱元午,朱明秀.实证研究的先天不足与”后天”缺陷--兼论实地研究及其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130).
    [46]朱红权,王军.融入、观察、跳出--群体实地参与观察研究方法谈[J].科技信息(学 术研究),2008,(30).
    [47]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48]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
    [49]吕东伟.博士生创新:谁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
    [50]项贤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摭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51]赵伟,袁本涛,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与环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52]杨际军.关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因素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53]袁本涛,王孙禺.我国实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反思与改革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54]马陆亭.试析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改革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55]张淑林.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
    [56]史静寰,郭歆.院校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创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生成及制度化过程研究[J].教育研究,2005,(6).
    [57]张玉琴,李奇术.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6).
    [58]王红乾.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回顾[J].文教资料,2008,(11).
    [59]闫广芬.研究生教育的理性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
    [60]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61]李素芹.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去精英化嬗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62]许为民等.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63]黄宪伟.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64]张应春,丁毅强.试谈地方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之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
    [65]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66]张继蓉,李素琴.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历史擅变与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
    [67]廖湘阳,王战军.大学学科建设:学术性、建构作用与公共绩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
    [68]廖湘阳,王战军,中美日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比较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14).
    [69]王根顺,包水梅,吴长城.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优化问题及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7,(8).
    [70]袁本涛,张文格.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分布特征及相关策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71]沈传缘.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72]马陆亭.关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
    [73]曲恒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6).
    [74]樊明成.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师资条件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
    [75]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76]胡玲琳.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
    [77]王全林.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5,(1).
    [78]许长青.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79]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80]陈谷纲,陈秀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
    [81]王孙禺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82]袁振国.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
    [83]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8,(11).
    [84]张亚群.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演化趋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
    [85]柯佑祥,彭安臣.研究生教育投资体制与经费筹措政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86]顾海兵.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批评与建设[J].学术界,2002,(3).
    [87]胡保利.我国博导选聘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88]朱允卫,易开刚.目前我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89]杨德广.加强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思考和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7,(6).
    [90]骆四铭.试论我国学位制度体系的局限[J].民办教育研究,2005,(5).
    [91]王沛民.研究和开发“专业学位”刍议[J].高等教育究,1999,(2).
    [92]唐瑾,叶绍梁.从学位形态演变看我国学位形态发展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
    [93]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94]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家特征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95]谢安邦,潘武玲.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96]杨中楷,孙玉涛.1999-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7).
    [97]谢桂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98]茶世俊,郭建如.“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99]伍运文.论研究生教育之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100]朱光磊,孙涛.”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101]姜尔林.高等院校分层政策:特征、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7,(4).
    [102]金红梅.论扩招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分层次办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103]郑莲敏.中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9).
    [104]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
    [105]张海英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106]胡玲琳,潘武玲.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107]潘泉等.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
    [108]周桂钿.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大一统论[J].中国哲学史,2007,(4).
    [109]赵矩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4).
    [110]常晋芳.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J].求是学刊,2007,(6).
    [111]别敦荣.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等概念释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112]王彦雨,陈坤明.科学权威的异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7,(6).
    [113]秦惠民.学术管理中的权力存在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114]苏君阳.论大学治理权力结构的基本类型[J].江苏高教,2007,(4).
    [115]李存娜.评价规则的两个面孔与学术评价逻辑[J].学术界,2007,(1).
    [116]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17]左金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方法论探析--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
    [118]段先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转型成功的机理--有限理性政府试错式问题改革过程中的合理决策[J].社会科学研究,2007,(6).
    [119]陈志霞,廖建桥.有限理性理论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20]潘海生,张宇.利益相关者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7,(1).
    [121]徐小洲,徐岚.两岸三地高等教育多元化格局及其若干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122]许云霄,麻志明.对帕累托效率的再思考[J].财政研究,2005,(8).
    [123]史秋衡,冯典.转变政府调控方式优化高校分层分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124]赵晓男,刘霄.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J].当代财经,2007,(7).
    [125]靳涛.制度变迁中“渐进”和“理性”的逻辑选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1).
    [126]罗能生.改革的主体与改革的深化:国企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 践,2003,(1).
    [127]王战军,郑中华.基于价值分析的学位授权制度评估[J].公共管理学报,2008,(4).
    [128]朱光磊,孙涛.“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129]刘文革,刘婷婷.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评析[J].学术交流,2007,(3).
    [130]辛传海.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作用、困境与出路[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
    [2]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八五”和十年规划纲要
    [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
    [5]十六大报告全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6]6.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
    [7]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
    [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2004-2020
    [9]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1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
    [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
    [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
    [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
    [5]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
    [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
    [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
    [1]Carol Kasworm, Lis Hemmingsen. Preparing professionals for lifelong learning: Comparative examination of master's education programs. High Educ 2007(54). pp449-468.
    [2]JESSICA K. GRAYBILL.A Rough Guide to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Student Per spectives. Bio Science 2006 (9). pp757-763.
    [3]Patrick C. Kyllonen and Alyssa M. Walters. Noncognitive Constructs and Their Assessment in Graduate Education:A Review. EDUCATIONAL ASSESSMENT 10(3). pp153-184.
    [4]Robert Freeston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assessment of work-based learning outcomes:an urban planning appl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7(4). pp 347-361.
    [5]5.R. M. Hodgson and B. R. William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the Bologna Declaration:a New Zealand 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44 (2). pp124-128.
    [6]Charles Y. J. Cheah. 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Legaci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Reform.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PRIL 2005. pp105-110.
    [7]Steven Brint. From the Liberal to the Practical Arts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nd Curricular Change.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5(2). pp151-180.
    [8]8.C. Michael Walton. The Master's Degree as the 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CTOBER 2002. pp163-164.
    [9]Robert Bogdan C.& Sari Knopp Biklen.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Allyn and Bacon, Inc.,1982.
    [10]Corrine Glesne & Alan Peshkin.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an introduction. Longman:White Plains,N.Y.,USA,1992.
    [11]Martyn Hammersley & Paul Atkinson. Ethonography:principles and practice. Routledge:London, UK and New York,USA,1983.
    [12]Sharan B. Merriam.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a qualitative approach. Jossey-Bass Publications:S. F.1991.
    [13]Robert S. Weiss, Learning from Strangers:the art and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i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USA,1994.
    [14]J. Van Maanen, Tales of the Field:On Writing Ethnograph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USA,1988.
    [15]Babbie, Earl R.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M].Belmont, CA:Wadsworth. 1998.
    [16]Denzin, Norman K., and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CA:Sage,1994.
    [17]Emerson, Robert M. Contemporary Field Research [M]. Boston:Little Brown,1988.
    [18]Gubrium, Jaber F. and James A. Holstein. The New Language of Qualitative Method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9]Kvale, Steinar. Interview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M]. Thousand Oaks, CA:Sage,1996.
    [20]Lofland, John and Lyn Lofland.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M].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1995.
    [21]Shaffir, William B. and Robert A. Stebbins. Experiencing Fieldwork:An inside 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 Newbury Park, CA:Sage,1991.
    [22]Shostak, Arthur. Our Sociological Eye:Personal Essays on Society and culture [M]. Port Washington, NY:Alfred,1997.
    [23]Strauss,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M]. Newbury Park, CA:Sage,1990.
    [24]Uwe, Flick.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 Thousand Oaks, CA:Sage, 1998.
    [25]Webb,.Eugene T., etc. Nonreactive Measures in the Social Science[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1981.
    [26]Glaser, Barney G. and Ansilm L.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icago:Adline.1967.
    [27]Hutchby, Ian, and Robin Wooffitt. Conversation Analysis: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England:Polity Press,1998.
    [28]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9]Malcolm Rutherford.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