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企业生态机理及生态战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以来,与工业经济高度增长相伴随的是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危机,我国审时度势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传统的企业理论已无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与其环境的矛盾,而生态学则提供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新思路。
     根据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企业与其环境也构成复杂的生态关系,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系统分析、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按照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及企业战略发展阶段(环境适应、对抗竞争、合作竞争、互惠共生),借鉴生态学原理研究企业与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揭示企业与环境之间适应、竞争、合作、共生的生态机理,在此基础上得出适用于企业的生态战略。旨在构建和谐的企业生态系统和工业生态系统,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的互惠共生与协同进化,以适应新时期的企业战略实践。
     本文研究了企业的生命机理及其战略。包括企业与生命体的相似性、企业的生命模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生命战略是:构建生命型企业、生命周期战略。
     研究了企业生态关系的本质——企业生态位及其战略。包括企业的生态关系、企业生态位及模型、企业生态位宽度原理、企业生态位竞争排斥机理及模型、企业生态位分离及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生态位战略是:生态位分离战略、优势生态位效应、错位经营、特化与泛化战略。
     研究了企业环境适应的生态机理及战略。包括企业结构与生物组织的异同、企业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战略柔性的特征、企业协同进化的生态机制及生态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适应环境的柔性战略,以及企业协同进化的生态战略是:正确看待竞争压力、适应环境变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共同进化。
     研究了企业竞争的生态机理及战略。包括企业竞争的生态特点、企业共存的生态机制、企业竞争的生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竞争的生态策略有:r-策略与k-策略。
     研究了企业合作的生态机理及战略。包括企业合作互利的生态模型、企业集群的生态特点及优势、企业联盟的动机模型、诚信危机搏弈、企业合作的进化稳定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合作的生态战略是:合作竞争战略、关系营销战略、创建高效的价值链。
Since the 19th century, highly-developed industrial economy has caused a crisi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cially and naturally). It is during such a background that China puts forward a wise goal to create an inclusive society. However, conventional theory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he ecological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offers a new way in this aspect.
    Enterprise is a special life bod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and the environment is ecologically complex. So this paper offers some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system analysis and analogy method together. According to the cooperation degree between different enterprises and developing stage of their strategies (adjustment,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symbiosis), we can use ecological principles to research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and environment (including soci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o reveal ecological mechanism between them. Only on this basis can we got enterprise ecological strategy to create an inclusive business and industry ecosystem, boost the symbiosis and co-evolution between enterprise and environment, and suit the new strategic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if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and its strategy, including essential similarity between enterprise and life, life model, life cycle, birthrate and mortality of enterprises. Finally brings forward a way to create living enterprise and enterprise strategy of life cycl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enterpris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enterprise niche and its strategy), including its niche and model, theory of its niche width, its niche competition and its repelling mechanism and model, its niche separation and its model of separation. Basing on it, we bring forward niche strategy in an enterprise, including abruption, dominant niche effect, alternation nich, speci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The ecological mechanism and strategy about enterprise environment adaptation are also studied, inclu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terprise structure and biology organism, the enterprise structure adapting to environment, the character
引文
[1] 杨松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唯一正确选择.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22(3):60~63.
    [2] 王立志.企业仿生的机理和表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3]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6~8.
    [4] 杨多贵,王海燕.中外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科学中国人,2001,4:42~44.
    [5] 孔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标重构.宁财专学报,2000,2(6)45~47.
    [6] 孔欣.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的构建.技术经济,2003,3:17~18.
    [7] 赵峰,魏成龙.循环经济理论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05,3:50~52.
    [8] 张燚,张锐.战略生态学:战略理论发展的新方向.科学学研究2003,21(1):35~40.
    [9] 孙儒泳.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10] 朱亚辉.企业竞争策略的仿生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工业大学,2002.
    [11] 王立志,韩福荣.企业养生理论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2~12.
    [12] 大卫·布林尼.生态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6~7.
    [13] 郑师章.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14] 杨忠直.企业生态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5] 王立志.企业仿生的机理和表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16] 李朝霞.企业进化机制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17] 张瑾.竞合时代的企业战略联盟:[硕士学位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03.
    [18] 张长立.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现代管理科学,2004,12:32-33
    [19] 曾庆成.企业的生命特征与进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20] 张延林.论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战略:[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工业大学,2003.
    [21] [美]理查德L·达夫特(Richard L.Daft).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2] 杨忠直,陈炳富.商业生态学与商业生态工程探讨.自然辩证法通 讯,2003,4:55~60.
    [23] 聂锐,张燚.战略管理新模式:战略生态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75~81.
    [24] 李春青.企业战略管理新范式探索.企业经济,2003,11:50~51.
    [25] 张燚,张锐.试论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管理学报,1(3):264~272.
    [26] 张燚,张锐.战略理论演化及战略生态研究综述.科研管理,2004,2:98~105.
    [27] 程大涛.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3.
    [28] 王兆华.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10: 149~152.
    [29] 陈浩.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10: 149~152.
    [30] 邓南圣,吴峰.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31] 杨林,陈伟明.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变:矛盾论的视角.经济管理,2005,(1):14~18.
    [32] 李泊洲,吕海军.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方向.中国科技论坛,2003,4:104~108.
    [33] 彭雁虹,褚启勤,李怀祖.生命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综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3:35~41.
    [34] 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5] 丁任重.企业生命体.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6] 周晖,彭星闾.企业生命模型初探.中国软科学,2000,10:110~115.
    [37] 周晖,彭星闾.企业生命模型的管理学逻辑.南开商业评论,2002,3:27~32.
    [38]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39] 周曼殊.改革、开放与复杂系统.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40] 潘军,黄昕.一种新的视角:商业生态系统观.生态经济,2004,1:172~175.
    [41] 肖海林.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硬伤.企业管理,2003,2:34~36.
    [42] 周颖杰.我国企业的寿命及影响因素分析.商业现代化,2005,20:16~17.
    [43] 陆岷峰.国企改革需再造经营者管理体制.江苏经济报,2005,5:12~13.
    [44] 顾力刚,韩福荣,徐艳梅.企业寿命剖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4):23~26.
    [45] 苗鱼君,盛秋生.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决策特征及策略分析.上海企业,2003, 6:43~46.
    [46] 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6月第1版:284~300.
    [47] 夏训峰,吴文良,王静慧.生态位概念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商业时代,2003, 13:31~32.
    [48] 闫安,达庆利.企业生态位及其能动性选择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62~66.
    [49] 周鸿.人类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96~97.
    [50] 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72~89.
    [51] 黄安.可乐争霸.山西科技报,2003年8月版.
    [52] 张大勇 等.理论生态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172~173.
    [53] 边敬国,孙剑锋.生态位理论与企业的错位经营.统计与决策,2000,3:42~43.
    [54]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438~442
    [55]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2版.
    [56] 侯玉莲.不确定环境中的战略柔性.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71~73.
    [57] 叶礼樯.不确定时代的经营策略.企业研究,2004,9:46~48.
    [58] 吴立新.柯达技术转型的阵痛.企业管理,2005,2:76~79.
    [59] 傅铭.肯德基:穿上唐装不姓洋,中国外资,2004年7月第7期.
    [60] 罗雁等.百年柯达痛苦转型,战略性危机如何获得软着陆.中外管理,2005年第1期.
    [61] 常林朝.经济转型时期的企业进化战略研究.科技进步与管理,2001,3. 107~109.
    [62] 赵锡斌,夏频.动态环境中企业选择压力及对策.江汉评论,2004,5:41~43.
    [63] Hannah, Michael T. and John Henry Freeman.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82:929.
    [64] 尚玉昌.行为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65] [美]加雷思·琼斯等.当代管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66] 王立志,韩福荣.企业问的协同进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3,2:19~21.
    [67] 狼烟.群落竞争时代来临,中国信息报,2003年1月31日.
    [68] 在良性竞争中求发展——从娃哈哈与乐百氏的市场角逐看市场跟进策略的运用,中国石化报,2003年1月1日.
    [69] 汪涛.战略的重新认识.中国软科学,2000,8:121~124.
    [70] 李博等.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146~147.
    [71] 黄安.可乐争霸.山西科技报,2003年8月版.
    [72] 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6~132.
    [73] 张路,王浣尘,陈忠.合作进化的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10):1322~1328.
    [74] 何畔.战略联盟: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75] 张延林,论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战略:[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工业大学,2003.
    [76] 薛云建.现代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深度合作.企业研究,2002,4:45~47.
    [77] 金达仁.企业竞争新趋势.信息系统工程,2004,5:10~11.
    [78] 戴淑芬,侯巍伟.企业集群与战略联盟的对比分析.商业研究,2005,3:129~132
    [79] 罗发友,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集群行为的行为生态学研究——一个分析框架的提出与构思.中国软科学,2004.1:68~72.
    [80] 陆玲.企业群落与企业群落学.生态科学,2001,20(1,2):162~164.
    [81] 杨毅,赵红.企业集群的生态学诠释.工业技术经济,2004,10:64~68.
    [82] 杨毅,赵红.共生性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探讨.管理评论,2003.12:64~458.
    [83] 赵红,陈绍愿,陈荣秋.企业群落演替过程与企业生态对策选择及其优势度比较研究.管理评论,2004,8:12~17.
    [84] 周浩.企业集群的共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系统工程,2003,21(4):32~37.
    [85] 罗发友,刘友金.技术创新群落形成与演化的行为生态学研究.科学学研究,2004.1:99~103.
    [86] 罗发友,刘友金.集群内企业创新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9: 85~88.
    [87] 赵瑞霞等.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企业集群规模研究.求索.2005,2:29~31.
    [88] 王立志,姚飞.企业群聚的生态学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05,3:14~23.
    [89] 陈建煊,杨建梅.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集群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 5:22~23.
    [90] 王育民等.2005我国运营业12大热点展望.通信世界,2005,4:18~20.
    [91] 张廷华.社群大小的敌友指数分析.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4:31~35.
    [92] 陈国泉.农夫山泉和TCL:异业联合创新捆绑营销.市场周刊.商务,2004,8: 5~8.
    [93] 姜阵剑.进化博弈论中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我国诚信危机的一个新视角.经济论坛,2004,9:12~13.
    [94] 葛振忠,梁嘉骅.企业生态位与现代企业竞争.华东经济管理,2004,2:113~116.
    [95] 桂萍,高维义.企业生态系统时代的竞争战略.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3: 236~243.
    [96] 杨家本.系统工程概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97] 秦荪涛.基于免疫的生态工业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财经论丛,2004.7: 87~90.
    [98]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99] 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00]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改革,1998,2:101~105.
    [101]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下).改革,1998,3:76~86.
    [102] 携程旅游网 www.ctrip.com.
    [103] 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104] 吴悦.沃尔玛是“和谐商业”的破坏者吗?.中国经营报,2005第4月25日版.
    [105] 王立志,韩福荣.生物链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管理论坛,2002,11:47~49.
    [106] 陈浩.生态企业与企业生态化机制的建立.管理世界,2003,2:99~104.
    [107] 王兆华,武春友,王国红.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软科学,2002.16(2):11~14.
    [108] 张艳.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策略与措施探讨.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4):1~3.
    [109] 王灵梅,张金屯.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工业发展中的应用.环境保护,2003,7: 57~6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