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中生态位变迁的个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实现的,本文借助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剖析教育个案的师生互动过程。生态位是现代生态学理论的一个关键点,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用生态学理论剖析便顺理成章了。依据生态学的定义,生态系统应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方面。介于于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本研究中将无机环境转化为环境因素,借此更好的阐述教师和学生种群的生态位变迁情况。
     在学校生态系统中环境因素的呈现上,本文先宏观对E中的整体环境做了介绍,以呈现出一个宏观的学校教育系统形象。接着对于教师办公室环境也中观地展示,分析教师所处的环境状况。最后从微观上对本研究中的个案初一8班的具体环境做了描述。
     从学校生态系统各组分的作用来看,学校生态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不同的种群,分别承担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教师种群中的班主任、主科任课教师、小学科任课教师和非考试科目任课教师四个亚种群,依据其在本研究中占据的班级中的实际权重分别进行探讨。学生种群中的尖子生、班干部和特长生亚种群,以其占主要的生态因子不同为划分依据。要特别提出的是,男/女生亚种群作为本研究中学生种群中的特例,因其性别生态因子也成为研究中的亮点。
     最后,本研究又回到学校生态系统的内在机制,即各生态位变迁的原因进行探讨,依据各事件中所占主导作用的因素分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学校具体的班级值周和校园安全的应急处理,以其循环往复性成为物质循环的佐证,家长会和文化艺术节更多的反映学校中各种群间能量流动的关系,而通过学校偶发事件中各种群的反应和处理,它既反应了社会信息对学校教育系统的影响和辐射,也描述了学校内部各种群之间的权衡和博弈。虽然青少年容易过激具有偶然性,也反应了社会大潮中学校中此类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师生互动是教育中深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研究用教育之外的理论来看教育之内的问题,貌似有些唐突和生涩,但不失为作为研究尝试的一个成果。跨学科的视角让思维跳脱,而微观的个案研究式的实证研究让本文得以脚踏实地。
Education is an i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interac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niche, and analyzes the education case of interaction process by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Niche is a key point of modern ecology theory, and the school can be regarded as an education ecological system, so we analyze it by the ecology theor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ecology, the ecosystem consists of inorganic environment and biological communities. Because of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chool ecosystem, inorganic environment is changed in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will explain the niche changing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opulations well in this study.
     On the pres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chool Ecosystem, firstly, in order to present an image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s a whole, the environment of E has been described in this thesis. Then, the office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is showed in the view, analyz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teachers. Finally,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class Z grade seven, which is a case in the thesis, is described microcosmically.
     From angl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omponents in school ecosystem,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different species in school ecology system, can be regarded as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the ecosystem severally. Head teacher, main-subject teachers, small-subject teachers and non-examination-subject teachers in the teacher population are four sub-populations of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ir occupied in this study, and their actual weights in class Z are discussed separately. Top students, class leaders, and talented students in the student population are different section for class, accounting for their main ecological factors. The male/female sub-populations of students are highlighted in this special case because of their ecological factors.
     Finally, the thesis goes back to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chool eco-system that causes changes in the niche, based on the events leading role factors of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material cycle, energy flow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The school week of every class and campus security emergency are specified as material cycle. Parents meeting and the art festival reflect the schools in energy flow between various groups. And occasional event reflects information transfer through the response of school and various groups. It not only reflects the social inform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but also describes the various groups within school and the trade-off among the groups. Although that young people become excited easily is fortuitous, it also reflects the inevitability trend of school community as such occurrence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s a concerning issue of education, and this research use the theory out of education to discuss the educational problem, which seems brusque and crude, but it is also a result of research attempt. We see some difference by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while microscopic case studies of empirical studies let this thesis in a down-to-earth way.
引文
①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83
    ②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成长影响研究.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4
    ①张栗原.教育生物学.第1版.福州:福建出版社,2007.50
    ②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8
    ①程晓樵著.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65
    ②胡桂锬,罗琴,王绪朗.关于师生互动状况的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6,(10):11
    ①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②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
    ③秦元东,王春燕.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
    ④李秀萍.变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36
    ⑤白铭欣.班级管理论.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19
    ⑥吴康宁.教育社会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75
    ①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成长影响研究.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
    ②韩玉洁.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9:33
    ③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成长影响研究.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0
    ④王骥.高等教育中的“生态位现象”解析.教育评论,2003,(4):18
    ⑤陈娟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19
    ⑥杨柳.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14
    ①杨灵.生态位理论视域下高校学术职业定位研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27
    ②王炎斌.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态位管理.教育与职业,2010,(2):15
    ③李军.中国高等学校软实力——生态竞争力研究.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12
    ④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
    ⑤范国睿.教育生态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233
    ⑥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
    ⑦尹志英.中学语文教学生态系统初探:[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3
    ⑧李军.中国高等学校软实力——生态竞争力研究.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35
    ①纪秋颖,林健.基于生态位原理的高等学校特色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8
    ②张桂敏.略论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管理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07,(8):21
    ③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
    ④余清臣,袁为民.生态系统观下的和谐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5,(12B):64
    ⑤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5
    ②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4
    ③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3
    ①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1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②陈益志.生态化学校教育.第1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9
    ③韩英.成人教育定位及发展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9:17
    ④白雪杰.从隐匿到彰显:[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25
    ⑤邓凡茂.课堂评价范式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9
    ①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2
    ②张雪.班级整合的文化社会学解释:[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37
    ③钱洁.中学生的性别表述与自我认同:[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59
    ①肖蕾.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师生互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1
    ②整理自王怡的QQ日志。
    ①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
    ②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7
    ③李东亮.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9:7
    ④孙启进.榜样、教育与权力政治:[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22
    ⑤宗锦莲.学生精英制造:[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6
    ⑥刘付林.学生评价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差异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1
    ⑦李军.基于生态位原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39
    ⑧钟志明.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3
    ①来自学校官方网站。
    ②赵中建.学校文化.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8
    ①徐爱民.班集体建设中高中生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44
    ①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2
    ②傅维利.教育问题案例研究.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33
    ①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88
    ②周建平.生态式管理与教学管理制度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54
    ①整理自陈强的QQ签名。
    ②整理自王怡的QQ签名。
    ③转载自女生王怡团员落选后的QQ日志。
    ①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第1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
    ①齐学红.走在回家的路上.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34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成长影响研究.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栗原.教育生物学.第1版.福州:福建出版社,2007
    [4]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程晓樵著.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7]白铭欣.班级管理论.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8]吴康宁.教育社会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李军.中国高等学校软实力——生态竞争力研究.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0]范国睿.教育生态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李军.中国高等学校软实力——生态竞争力研究.第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1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第1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新世纪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5]秦元东,王春燕.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齐学红.走在回家的路上.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赵中建.学校文化.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9]陈益志.生态化学校教育.第1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1]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3]鲁洁.教育社会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4]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第1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5]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6]王有升.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建构.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7]白芸.学生文化——上海市一个初中班级个案研究.第1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8]齐学红.学校生活中的教师和学生.第1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9]郭华.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0]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第1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1]张行涛.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2]威廉·富特·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33]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4]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6]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第1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7]赖特·米尔斯著,陈强、陈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8]吴永军.课程社会学.第1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9]郑也夫.神似祖先.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0]郑也夫.城市社会学.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胡桂锬,罗琴,王绪朗.关于师生互动状况的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2]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肖蕾.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师生互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2007
    [4]张雪.班级整合的文化社会学解释:[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5]徐爱民.班集体建设中高中生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6]孙启进.榜样、教育与权力政治:[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7]李秀萍.变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8]白雪杰.从隐匿到彰显:[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9]邓凡茂.课堂评价范式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0]宗锦莲.学生精英制造:[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刘付林.学生评价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差异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2]钱洁.中学生的性别表述与自我认同:[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3]李军.基于生态位原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14]韩玉洁.作家生态位与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9
    [15]韩英.成人教育定位及发展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9
    [16]陈娟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17]杨柳.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
    [18]杨灵.生态位理论视域下高校学术职业定位研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19]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0]钟志明.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1]李东亮.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9
    [22]尹志英.中学语文教学生态系统初探:[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23]张桂敏.略论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管理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07,(8)
    [24]周建平.生态式管理与教学管理制度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
    [25]李景春.大学生自杀心理的生态位解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26]王骥.高等教育中的“生态位现象”解析.教育评论,2003,(4)
    [27]纪秋颖,林健.基于生态位原理的高等学校特色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28]王炎斌.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态位管理.教育与职业,2010,(2)
    [29]余清臣,袁为民.生态系统观下的和谐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5,(12B)
    [30]肖川.文化生态视域中的师生关系.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31]刘云杉.从法定文化到师定文化——对一堂历史课的深度剖析.现代教育研究,2000,(3)
    [32]刘云杉.教师话语权力探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1997,(3)
    [33]肖川.教育与交往.中小学管理,2002,(5)
    [34]刘兴春.普通中小学教师参与决策的因素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7,(10)
    [35]原晋霞.试析教师角色的“心理场”.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5)
    [36]孙洁萍.利用群体效应处理突发事件.上海教育科研,2002,(1)
    [37]丁蕙,屠国元.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教育评论,2006,(1)
    [38]程晓樵.教师期望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机会.教育评论,2002,(6)
    [39]刘云杉.教师筛选权力的内容探析.教育评论,1997,(3)
    [40]程晓樵.择校政策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5)
    [41]马维娜.惯习:对教育行为的另一种解释路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2]马维娜.控制与悬置:学校场域中的权力运作.学科教育,200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