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生态学的原理、生态哲学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索中国外语教育生态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所谓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生态学。现代生态学产生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位等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概念,催生了一批新的前沿研究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的联结中派生了大量的生长点,使自身迅速成长为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生态哲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态环境,研究目标是思考人在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地位、基础和条件、人对人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生态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整体性、层次性和关联性,其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和动态性。生态哲学始终探索生态化综合的道路,主张用整体、立体、动态的眼光看待生命和事物,弘扬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教育生态学是依据整体、联系、平衡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考察系统内部诸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教育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基本规律,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
     外语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中国现行教育系统从层次上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学历后终身教育等层次,每一个层次又分为语文教育、外语教育等不同学科教育。本课题集中研究中小学外语教育。之所以截取基础教育阶段横断面研究外语教育,是因为: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教学符合教育科学概念规范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通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中之重”,抓好中小学阶段的外语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基础阶段外语教育是外语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这个关节理顺了,大学与中学、小学之间自然就能衔接好;外语教育始终艰难运行、发展缓慢,新课程改革中外语教育生态出现了诸多与课改初衷相悖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严重制约课程改革的进程。
     根据外语教育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本研究试图把外语教育分为宏观生态、中观生态和微观生态三个层面。外语教育宏观生态是关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外语教育的关系,外部因素与外语政策对外语教育的影响;外语教育中观生态是关于课程的生态,包括课程的内涵和价值取向,高中课程生态和英语课程生态;外语教育微观生态是关于如何应用语言学、语言哲学理论提升外语教师的理论素质,使教师更有效地实施外语课堂教学。研究显示,外语教师群体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最重要的变量因素,我们必须关注外语教师群体生态失衡问题,努力探索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才能构建和谐、平衡、健康的外语教育生态。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y, eco-philosophy an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is thesis ventures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Ecology refers to the state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ving things in a particular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the way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live together and affect each other. Concepts in modern ecology like ecological system, ecological balance, niche and so on are of great vitality and significance, which have promoted many frontier academic fields and made ecology itself one of the most active research areas in its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Reflecting on human conditions, human values, human responsibilities or obligations in the human environment, Eco-philosophy is a relatively dependent philosophical discipline with the core concepts of being holistic, coherent and relevant and the basic features of being opening and dynamic. Eco-philosophy advocates a dynamic, cross-discipline way in which we approach our objects of study as an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whole and educational ecology, based 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like interrelated and balanced holism, considers element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quires into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and laws of evolution or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studies various educational phenomena and their cause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FLE) is a sub-system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pre-schooling education, elementary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and post-schooling life-long education, each of which contains subject education like Chinese education and English education. This thesis focuses itself on FLE at the elementary stage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this choice, following rules of language teaching, is made agreeable with the general conception of education. Secondly, elementary education is a critical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one's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terms of FLE. Thirdly, FLE at this stage, viewed as a bridge between higher, secondary and primary education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FLE. And finally, many problems have emerged in the present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have hindered FLE development and unless these problems are solved promptly the reform may end up in failure.
     Grounded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nal constituents of the FLE ecological system and its external conditions, we can see the system as constituted by its macro-ecology, intermediate-ecology and micro-ecology. The FLE macro-ecology is concerned with how socio-cultural environments including government policies influence FLE and the FLE intermediate-ecology, with curriculum design, its values and its orientation while the FLE micro-ecology is all about teaching theories and ideas derived from language philosophy to be put to use in FL classroom.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L teachers in China are the main force and perhaps critical variables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is being the case,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unbalanced ecology for their existence and to the problem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o as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balanced, and healthy FLE ecology.
引文
[1] 霍凤元,1989,生态学知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页。
    [2] 林育真(主编),2004,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2页。
    [3] 尚玉昌,2003,生态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页。
    [4] 佘正荣,1996,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7—38页。
    [5] 钱俊生、余谋昌,2004,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4页。
    [6] 参见[3]第98页。
    [7] 参见[5]第43页。
    [8] 参见[5]第47页。
    [9] Rogers, W. Kim. 1994. Ortega and ecological philosophy. Journal of History of Ideas, Vol. 55, (3): 503-522.
    [10] 包和平,2003,论生态哲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第1期,第11—13页。
    [11] 栾贻信、洪斌,2006,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及五个层面,《哲学原理》第6期,第37—41页。
    [12] 包庆德,1998,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期,第6—9页。
    [13] 唐代兴,2005,生念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9页。
    [14] 同[13]。
    [15] 方然,1997,教育生态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第54—61页。
    [16] 任凯、白燕,1992,教育生念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41页。
    [17] 同[16]第56-58页。
    [18] 吴鼎福、诸文蔚,1990,教育生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47页。
    [19] 陆思选,1996,教育生态论,《曲靖师专学报》第1期,第18—25页。
    [20] 梁保国、乐禄祉,1997,教育的生态文化透视,《高等教育研究》第5期,22—29页。
    [21] 孙芙蓉、谢利民,国外课堂生态研究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4期,第12—18页。
    [22] Smith, Louis M. 1969. Classroom Ethnography and Ecology. Presented to the ASCD 14~(th) Annual Western Research Institute, San Francisco, April 24.
    [23] Rothenberg, Marilyn & Rivlin, Leanne G. 1975.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Open Clas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Factors in Huma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Rothenberg, James. 1979. Ecological Theory of Teaching. Task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ree Fourth-Grade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Social Systems. National Inst. of Education (DHEW), Washington, DC. U.S.: California.
    [24] Van Lier, Leo. 1997. Approaches to Observation in Classroom Research: Observation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ESOL Quarterly Vol. 31, (4): 783-87.
    [25] Rothenberg, James. 1979. Ecological Theory of Teaching. Task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ree Fourth-Grade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Social Systems. National Inst. of Education (DHEW), Washington, DC. U.S.; California.
    [26] Mergendoller, John R et al. 1981. An Explorat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Rules and Teacher Authority at a Successful School. Verification Inquiry, Volume V.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for Successful Schooling Practice. National Inst of Education (ed.), Washington, DC.U.S.; California.[27] Mitman, Alexis L. et al. 1981. Ecological Case Studies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 a successful School. Verification Inquiry, Vol. 6.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for Successful Schooling Practice.
    [28] Snyder, Conrad Wesley, Jr. et al. 1991. Classroom Research in Botswana: Is Teacher Training Associated with Teachers' Classroom Behavior? A Study of Botswana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Classroom Affect and Complexity: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f Botswana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Research Report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DCA), Washington, DC. Bureau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 S.; Florida.
    [29] 钟启泉,2004,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445—464页。
    [30] 范俊军,2005,生念语言学研究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110—115页。
    [31] Mackey, W. F. 1980.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shift. In Fill & Muhahausler (eds.) 2001: 67-74.
    [32] Nelbe, Peter H. 1989. Ec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contact or how to investigate linguistic minorities.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 73-86.
    [33] Trampe, Wilhelm. 1991. Language and the ecological crisis. In Fill & & Muhahausler (eds.) 2001: 232-239.
    [34] Reed, Edward S. 1995.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A radical solution to Chomsky's and Quine's problem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1): 1-29.
    [35] Barton, David. 1994. Literac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logy of Written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36] Garner, Mark, 2004. Language: An Ecological View. Bern: Peter Lang.
    [37] 杜培俸、杨振常,2004,论张正东的学术贡献,《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2期,第17—22页。
    [38] 曾葡初,2005,英语教学环境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9] 同[16]。
    [40] 同[37]第17页。
    [41] 张国强,1997,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一),《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第38—42页。
    [42] 范文芳,2000,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第442—444页。
    * 参见《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第5版文章。
    [1] 梁保国,乐禄祉,1997,教育的生态文化透视,《高等教育研究》第5期,第22—29页。
    * 参见《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参见注释[38])。
    * 有数据显示,1978年的高考中外语学科成绩最差,成绩最好的地区及格率仅仅只有3.5%,最低的连千分之一都不到(参见注释[33])。
    [2] 汤书昆,1994,西学东渐之一页,《读书》第8期,第94—95页。
    [3] 张西平,1999,和而不同,《读书》第6期,第57—60页。
    [4] 陈垣,2000,《元两域人华化考》(陈智超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6页。
    [5] 高晓芳,2005,元代外语教育说略,《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106—110页。
    [6] 杨玉厚(主编),1993,中国课程变革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53页。
    [7] 李良佑等(编著),1988,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599页。
    [8] 张正东,2002,琼林摭萃——外语教学论著自选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页。
    [9] 同[7]。
    [10] 同[7]第229页。
    [11] 吕达,1999,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96页。
    [12] 同[6]第288页。
    [13] 陈侠,1989,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9页。
    [14] 付克,1986,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15—217页。
    [15] 吴棠(主编),1991,中学英语教师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50页。
    [16] 同[14]。
    [17] 同[7]第598页。
    [18] 张国强,1997,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一),《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第38—42页。
    [19] 张正东,2000,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北京:科学出版社。
    [20] 同[7]第328页。
    [21] [7]第615页
    [22] 课程教材研究所,2000,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01页。
    [23] 同[14]第76页。
    [24] 同[14]第77页。
    [25] 同[7]第597页。
    [26] 同[14]第83页。
    [27] 同[8]第40页。
    [28] 同[14]第83页。
    [29] 同[22]第400页。
    [30] 马世骏,1981,生态规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环境科学学报》第1期,第95—100页。
    [31] 唐钧,1982,建国以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和教材,《课程·教材·教法》第2期,第52页。
    [32] 同[8]第33页。
    [33] 张国强,1997,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二),《课程·教材·教法》第9期,第47页。
    [34] 同[14]第218页。
    [35] 同[22]第87页。
    [36] 同[15]第60页。
    [37] 同[7]第322—344页。
    [38] 胡文仲,2001,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245—251页。
    [39] 同[14]第88页。
    [40] 张正东,2005,我国外语教育的国情特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2期,第16—21页。
    [41] 同[7]第346页。
    [42] 同[14]第218页。
    [43] 同第[7]343-349页。
    [44] 同[14]第225页。
    [45] 刘道义,2001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教育实践与研究》第7期,第36—38页。
    [46] 张正东,2004a,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第11期,第46—49页。
    [47] 王蔷,1999,面向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2期,第46—50页。
    [48] 包天仁,2000,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形势和前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3期,第26—30页。
    [49] 同[46]。
    [50] 同[13]第203页。
    [51] 同[3]。
    [52] 张正东,2004b,探讨外语教育目的——谈我国外语教育重新定位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8期,第15—21页。
    [53] 同[40]第17页。
    [54] 同[11]第486页。
    [55] 同[13]第213页。
    [56] 同[40]第21页。
    [57] 同[11]第356页。
    [58] 张念宏,1988,教育百科词典。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第178页。
    [59] 同[38]第246页。
    [60] 同[40]。
    [61] 同[7]第336页。
    [1] 程天君,2006,课程:“私人事件”还是“法定知识”——基于社会学的课程概念重中,《教育科学研究》第6期,第16—17页。
    [2] 陈侠,1983,论教育规律及其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13页。
    [3] 吕达,1999,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页。
    [4] 同[2]第206页。
    [5] 李定仁、徐继存(主编),2002,课程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页。
    [6] 张华,2000,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66页。
    [7] 杨玉厚(主编),1993,中国课程变革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7—49页。
    [8] 吕达,1999,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2页。
    [9] 刘 虹,试析中国近代课程从“西文”到“西艺”的历史跨越,《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第71—74页。
    [10] 同[8]第13页。
    [11] 同[8]第243页。
    [12] 张廷凯,1998,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同顾:1922—1997(上),《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第7—12页。
    [13] 同[8]第302页。
    [14] 施良方,1996,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58页。
    [15] 陈侠,1989,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5页。
    [16] 同[14]第259页。
    [17] 同[14]第262页。
    [18] 程可拉,课程改革:要把飘在空中的“气球”拉回地面,《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2日第8版。
    [19] 同[6]第82—87页。
    [20] 刘晓玲,2004,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研究述要——兼评李方主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第134—136页。
    [21] 同[15]第13—14页。
    [22] 同[6]第67页。
    [23] 同[14]第3—7页。
    [24] 同[28]。
    [25] 顾明远,2003,多样化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载《高中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26—428页。
    [26] 赵小雅,对话钟启泉教授:义无反顺奏响改革进行曲,《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第5版。
    [27] 钟启泉 崔允漷 吴刚平(主编),2003,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8页。
    [28] 王定新,走进人文的教育——对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4日第5版。
    [29] 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8日第3版。
    [30] 同[27]第442页。
    [31] 崔国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竞是什么——课程改革中,两种教育观应有正确的选择,《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2日第3版。
    [32] 李健,管理缺失:课改不容忽视的问题,《光明日报》2006年8月16日。
    [33] 翟帆,国家课程方案为何在执行中走样,《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4日第3版。
    [34] 同[27]第471页。
    [35] 同[15]第245页。
    [36] 同[6]第298页。
    [37] 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2003,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8] 钱俊生、余谋昌,2004,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0页。
    [39] 白月桥,2004,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制定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第9期,第 5页。
    [40] 同[6]第13—15页。
    [41] 黄远振,2004,新课改课程理念在英语课程中的体现,《课程·教材·教法》第10期,第42—47页。
    [42] 冯友兰,1996,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页。
    [43] 布鲁姆(主编),1986,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罗黎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4] 尹世寅,200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构建特点和实施原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64—69页。
    [45] 程晓堂,200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基础英语教育》第3期,第3—8页。
    [46] 郭宝仙,2007,英语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第68—72页。
    [47] 郭晓明,2005,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8] 同[6]第373页。
    [49] 杜志强,2004, 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教育探索》第1期。
    [50] 同[6]392—393页。
    [51] 汪霞,2004,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理解课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第41—45页。
    [52] 黄远振,2003,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53] 程晓堂,2004b,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7页。
    [54] 同[52]第188—192页。
    [55] Grant. N. 1987.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 London: Longman, p. 110.
    [56] 刘道义,2004,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课程教材改革》第12期,第14—17页。
    [57] 孙平华,2006,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课程·教材.教法》第4期,49—55页。
    [58] 靳玉乐、师雪琴,1998,课程论学科发展的方向,《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2—6页。
    [1] 左焕琪,2002,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9页。
    [2] Wittgenstein, L. 1999 [1964].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 by G. E. M. Anscombe.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
    [3] 王路,1998,世纪转折处的哲学巨匠:弗雷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52页。
    [4] Jespersen, O. 1954.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5] 涂纪亮,2003,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第325页。
    [6] 王路,1996,论“语言转向”的性质和意义,《哲学研究》第10期,第59页。
    [7] 戴炜华,2001,关于整体语言教学,《外语界》第1期,第32页。
    [8] 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尚杰,1996,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第282页。
    [9] 海德格尔,1987[1924],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0] 海德格尔,1997[1959],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1] Gadamer, H. 1976. Philosophic Hermeneutics.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2] 钱冠连,2001,西方语言哲学三个问题的梳理——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五,《现代外语》第3期,第33页。
    [13] 江怡,1998,维特根斯坦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84页。
    [14] 范秀英,2004,也谈悖论的消解——关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规则悖论,《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第239页。
    [15] 蒋祖康,199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42页。
    [16] Krashen, S. 1977. Som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Monitor Model. In Brown et al (eds). On TESOL'77. Washington D. C.: TESOL. Krashen, S.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7]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0页。
    [18] 同上,第194页。
    [19] 赵小沛,2001,外语教学不可忽视认知的重要性,《外语界》第3期,第2—8页。
    [20] 董秀丽、张凌坤,2005,场独立与场依赖的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研究,《辽宁工学院学报》第6期,第100—102页。
    [21] Brown, H. D. 200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2] 赵玉惠,2002,孔子教学思想探析,《教育思想研究》第6期,第28—32页。
    [23] [美]费尔普斯,2002,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王建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10页。
    [24] 李庭芗,1983,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15页。
    [25] Anthony, E. 1963. Approach, method, and techniqu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17 (2): 63-67.
    [26] Brown, H. D. 200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7] Celce-Murcua, M. 1991.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2~(nd)). Newbury.
    [28] 张正东,1999,论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2期,第36—43页。
    [29] 刘道义,2006,新高中英语教材教法的继承与创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5期,第18—25页。
    [30] 于永年,2003,外语在当代的价值、外语教学目标与教学途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期,第12—13页。
    [31] 陈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有关问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29日第5版。
    [32] 张正东,2004,谈运用任务教学的三个问题,《中小学外语教学》第6期,第7—10页。
    [33] 周兴龙,1999,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及教学研究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期,第47—53页。
    [34] 王才仁,1998,我缘何倡导“双重活动教学法”,《中小学外语教学》第2期,第1—3页。
    [35] 和学新,2005,教学策略的含义、结构及其类型,《教学与管理》第2期,第5—7页。
    [36] 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7] 参见[38]。
    [38] 周军,2003,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2页。
    [39] 施良方、崔允都,1999,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0] 张大均,2003,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6页。
    [41] 王笃勤,2002,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0页。
    [42] 吴欣,2001,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第39—45页。
    [43] 韦义平,2006,教学策略的三维研究视角,《教师教育研究》第1期,第29—33页。
    [44] 郝志军、徐继存,2003,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 12期,第51—55页。
    [45] 毕田增,1999,教学模式选择范式试析,《教育理论与实践》第4期,第52—56页。
    [46] 查有梁,2001,“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上),《课程·教材·教法》第4期,第1—6页。
    [47] 张利民,2004,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第115—120页。
    [48] 臧国宝,2004,课堂教学规律与英语教学模式的分类和选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第78—80页。
    [49] 熊川武、江玲,2005,理解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03—211页。
    [50] Ellis, A. & J. Fouts. 1994. Research on School Restructuring. Prince ton, NJ: Eye on Education.
    [51] 李森,2005,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第10期,第55—60页。
    [52] 孙芙蓉、谢利民,2006,国外课堂生态研究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第4期,第12—18页。
    [53] 余清臣、沈宏,2005,论学校文化生态系统,《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第83—86页。
    [54] 朱开炎,2004,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第4期,第34—36页。
    [55] 徐 陶、彭文波,2002,课堂生态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第37—40页。
    [56] 同[55]。
    [57] 桂诗春,2005,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243—249页。
    [58] Cook, V. 199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Routledge, p. 40.
    [59] 戴炜华,2001,关于整体语言教学,《外语界》第1期,第32—36页。
    [60] 廖传风,2000,语境和语境教学法。《外语界》第4期,第33-37页。
    [61] 黄远振,2005,英语课程目标:梳理、阐释与达成,《课程·教材·教法》第12期,第43—48页。
    [62] 傅道春,2002,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3页。
    [63] 高靓,我们追求咋样的新时期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7日第3版。
    [64] 邱广欣,2006,老师要学会爱的艺术,《光明日报》5月10日第8版。
    [65] 张东娇,2003,论教育沟通发生的动机利动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第27—30页。
    [66] 孙绍振,2005,文本分析的“还原”方法和教师的主体性问题(下),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第7—8期,第4—6页。
    [67] 张济洲,2004,主体间性与师生关系,《哈尔滨学院学报》第1期,第122—124页。
    [68] Ellis, A. & J. Fouts. 1994. Research on School Restructuring. Prince ton, NJ: Eye on Education. Miller, B. A. A 1990. Review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Multigrad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Vol. 7 (1): 1-8.
    [69] 李祎,“问”问题中包含些什么样的学问,《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10日第6版。
    [69] 黄远振,2003b,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实施与评价,《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0期,第22—25页。
    [70] 邓秋萍,2005,外语教学之分组活动研究述评,《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2期,第20—22页。
    [71] 黄远振,2004a,论合作学习的定位、实施和意义,《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期,第22—24页。
    [72] 王坦,2002,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第2期,第72页。
    [73] Johnson, D. W., Johnson,R. T. & E. J. Holubec. 1993.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pp. 5-8.
    [74] Douglas, T. 1983. Groups: Understanding People Gathered Together. London: Tavustock, p. 189.
    [75] Bailey, K., M. Long & S. Peck (eds). 1983.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pp. 122-124.
    [75] Dornyer, Z. 2001.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6] 尚玉昌,2003,生态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95页。
    [77] Krashen, S. 1980. The input hypothesis. In James E. Alatis. (Ed.). Georgetown Round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pp. 35-53.
    [78] Swain, M. 1985.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ts development. In S. Gass and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ss: Newbury House, pp. 235-257.
    [79] 梁瑞清,2007,整体论假说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第1期,第73—78页。
    [80] 胡壮麟、封宗信、罗郁,1994,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习得,《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44—49页。
    [81] 张正东,2003,我国英语教学的属性和内容,《课程·教材·教法》第5期,第34—39页。
    [82] 胡壮麟,2007,习得与学得,《中国外语》第2期,第65页。
    [83] 董秀丽、张凌坤,2005,场独立与场依赖的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研究,《辽宁工学院学报》第6期,第100—102页。
    [84] Nation, P. 1997. The language benefits of extensive reading. The Language Teacher, Vol. 21 (5), pp. 13-16.
    [85] 张正东,1999,论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2期,第36—43页。
    [86] 王才仁,1998a,我缘何倡导“双重活动教学法”,《中小学外语教学》第2期,第1—3页。
    [87] 高万云,2003,一部成功的修辞哲学著作——渎曹德和的《内容与形式关系修辞学思考》, 《修辞学习》第3期,第44页。
    [88] 曹德和,2001,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9] 戚建庄、李思慎、涂林富,1991,优质课教学。北京:华夏出版社,第6页。
    [90] 童庆炳,1994,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91] 陈云飞,2006,有意味的形式——说说中国美术中“鱼”的形象及内涵,《美与时代》第1期,第51—52页。
    [92] 黄远振,2007,论英语课程理念向个体观念的转化,《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第78—83页。
    [93] 宋秋前,2005,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育研究》第6期,第74—78页。
    [94] 李宝庆、靳玉乐,2005,课程改革:道家哲学的观点,《教育研究》第12期,第32—37页。
    [95] 林肖慧,2005,“意外”生成的精彩,《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第8期,第19—21页。
    [96] 同[92]。
    [97] 罗祖兵,2006,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课程·教材·教法》第10期,第28—33页。
    * 引自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的话,参见《光明日报》2007年3月10日第3版。
    [1] 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学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唐代兴,2005,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页。
    [3] 向群,2005b,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探源,《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7日。
    [4] 王文兵、任洁,走向和谐的哲学探索——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研讨会综述,《光明日报》2006年7月24日。
    [5] 李东,王守仁500多年前和谐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14日。
    [6] 曹雨平,简论和谐教育,《光明日报》2006年8月26日。
    [7] 曲庆彪,趋时:《周易》的大智慧,《光明日报》2007年1月21日。
    [8] 闫学,当教师成为第一, 《中华读书5报》2007年1月31日。
    [9] 新华社,我国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性别生态失衡严重,《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1日。
    [10] 刘静,2003,7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教育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述评,《比较教育研究》第7期,第72—78页。
    [11] 同[10]。
    [12] 刘辉,2006,男性教师心理结构及教育优势探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73—74页。
    [13] 同[9]。
    [14] 陈仕清(主编),2006,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69页。
    [15] Hargreaves, Andy & Michael G. Full. 1992.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6] 李树峰,教师走向教育家要跨过几道门槛?《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7日第3版。
    [17] 金美福,2005,教师自主发展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95—120页。
    [18] 张正东,2003,我国英语教学的属性和内容,《课程·教材·教法》第5期,第34—39页。
    [19] 同[17]第214页。
    [20] 伽达默尔,2004,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6页。
    [21] 詹世友,2000,论教化的三大原理,《南吕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期,第29—36页。
    [22] 同[20]。
    [23] 刘国胜,2005,论职业教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年第4期,第66—69页。
    [24] 肖川,2002,体验:从知识到教养的中介,《中小学管理》第2期。
    [25] 洪自强、冯明,2000,实践智力和内隐知识的研究进展,《人类工效学》第1期,第29—32。
    [26] 王培峰,教育哲学:逼近教师灵魂的培训,《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3日第7版。
    [27] 周浩波,2000,教育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8] 石中英,2002,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5页。
    [29] 向[26]。
    白月桥,2004,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制定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第9期。
    包和平,2003,论生态哲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第1期。
    包庆德,1998,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期。
    包庆德,刘桂英,2002,开启生态时代:从生态学到生态哲学,《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2期。
    包庆德,2005,生态哲学十大范畴论评,《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期。
    包天仁,2003,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形势和前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3—4期。
    保罗·利科尔,1987,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毕田增,1999,教学模式选择范式试析,《教育理论与实践》第4期。
    布鲁姆(主编),1986,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罗黎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长德,2006,教师角色转换与专业发展,《课程·教材·教法》第12期。
    曹德和,2001,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曹雨平,简论和谐教育,《光明日报》2006年8月26日。
    陈嘉映,2003,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有关问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29日。
    陈明选,2005,论策略管理与学院发展,《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期。
    陈仕清(主编),2006,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伙,1983,论教育规律及其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陈伙,1989,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秀玲,论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谈起,《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4期。
    陈旭远,2006,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第5期。
    陈嫒、肖云龙,2003,我国高校角色错位现象的生态位思考,《交通高教研究》第2期。
    陈垣,2000,元西域人华化考(陈智超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云飞,2006,有意味的形式——说说中国美术中“鱼”的形象及内涵,《美与时代》第1期。
    程可拉,课程改革:要把飘在空中的“气球”拉回地面,《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2日。
    程天君,2006,课程:“私人事什”还是“法定知识”——基于社会学的课程概念重中,《教育科学研究》第6期。
    程晓堂,2004a,《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基础英语教育》第3期。
    程晓堂,2004b,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崔方锋,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7日。
    崔国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课程改革中,两种教育观应有正确的选择,《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2日。
    崔学鸿,孔子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6日。
    戴家干,公正公平,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7日。
    [英]戴维·姆斯著、李·尼科,2006,论对话(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戴炜华,2001,关于整体语言教学,《外语界》第1期。
    邓秋萍,2005,外语教学之分组活动研究述评,《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2期。
    [法]笛卡尔,2000,谈谈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杜培俸、杨振常,2004,论张正东的学术贡献,《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2期。
    杜志强,2004,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教育探索》第1期。
    丁证霖等,1991,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董秀丽、张凌坤,2005,场独立与场依赖的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研究,《辽宁工学院学报》第6期。
    董燕萍,2001,交际法教学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董英,2000,课堂民主与话语权的再分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方然,1997,教育生态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方岩,2001,生态哲学及其后现代性,《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范国睿,1997,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哲学思考,《教育评论》第6期。
    范俊军,2005,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范文芳,2000,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范秀英,2004,也谈悖论的消解——关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规则悖论,《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美]费尔普斯,2002,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王建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冯友兰,1996,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弗雷斯特·W·帕克、格伦·哈斯,2004,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谢登斌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傅道春,2002,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付克,1986,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高靓,我们追求咋样的新时期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7日。
    高慎英,2000,论教学策略的实质、生成与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7期。
    高万云,2003,一部成功的修辞哲学著作——读曹德和的《内容与形式关系修辞学思考》,《修辞学习》第3期。
    高晓芳,2005,元代外语教育说略,《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管向群,2005a,传统和谐思想的启示,《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8日。
    管向群,2005b,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探源,《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7日。
    高志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光明日报》2007年1月13日。
    顾明远,2003,多样化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载《高中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顺智明,2006,论共生思维,《哲学原理》第7期。
    桂诗春,2005,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郭宝仙,2007,英语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郭晓娟,教师专业化问题及解决之道,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8日。
    郭晓明,2005,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郭英,2001,学习动力教育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7,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韩延明,2003,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第9期。
    海德格尔,1987[1924],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海德格尔,1997[1959],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何卫平,2001,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郝忠军、徐继存,2003,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2期。
    和学新,2004,教学策略的涵义、结构及其运用,《中小学教材教学》第8期。
    和学新,2005,教学策略的含义、结构及其类型,《教学与管理》第2期。
    何又春,李世雁,2004,教育的生态过程分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9期。
    贺祖斌,2005,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第1期。
    洪汉鼎,2001,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洪明,2002,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洪自强、冯明,2000, 实践智力和内隐知识的研究进展,《人类工效学》第1期。
    胡安水,2006,生态价值的含义及其分类,《东岳论丛》第2期。
    胡根林,找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视角,《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6日。
    胡文仲,2001,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胡卫平、韩琴、温彭年、李金碧,2005,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课程·教材·教法》第2期。
    胡振亚、秦书生,2003,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世界观,《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胡壮麟、封宗信、罗郁,1994,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习得,《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胡壮麟,2007,习得与学得,《中国外语》第2期。
    霍凤元,1989,生态学知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甫全,1997,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课程·教材·教法》第12期。
    黄庆高、申继亮、辛涛,1998,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教育研究》第11期。
    黄远振,1998,元认知策略与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第3期。
    黄远振,1998,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教学模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第11期。
    黄远振,2003a,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黄远振,2003b,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实施与评价,《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0期。
    黄远振,2004a,论合作学习的定位、实施和意义,《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期,第22—24页。
    黄远振,2004b,双基·活动·创新——新课改问题的哲学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第10期。
    黄远振,2004e,新课改课程理念在英语课程中的体现,《课程·教材·教法》第10期。
    黄远振,2005,英语课程目标:梳理、阐释与达成,《课程·教材·教法》第12期。
    黄远振,教师的隐喻,《梅城报》2006年9月22日。
    黄远振,2007,论英语课程理念向个体观念的转化,《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
    黄扬清,2004,优化教育生态,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湖南第一师范学报》第1期。
    吉令旭,1996,利玛窦、自鸣钟及其他,《读书》第6期。
    江畅,谈谈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近期措施,《光明日报》2006年6月21日。
    蒋祖康,2001,回顾与展望——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纪要,《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蒋建华,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27日。
    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2003,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揭水平,2001,论中小学教学模式建构,《武汉教育学院学报》第5期。
    伽达默尔,1994,哲学解释学(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1988,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伽达默尔,2004,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卷)。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2004,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金美福,2005,教师自主发展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金生铉,1997,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江怡,1966,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江怡,1997,维特根斯坦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蒋祖康,199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北京:外语教学学与研究出版社。
    靳彤,2006,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靳玉乐、师雪琴,1998,课程论学科发展的方向,《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
    靳玉乐、张 丽,2005,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8日。
    坎贝尔等,200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柯安利,英语教育的文化诉求,《光明日报》2006年7月5日。
    课程教材研究所,2000,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雷毅,2004,生态学思维与生存方式,《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雷毅,2001,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宝庆、靳玉乐,2005,课程改革:道家哲学的观点,《教育研究》第12期。
    李定仁、徐继存(主编),2002,课程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东,王守仁500多年前和谐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14日。
    李广凤,2006,外语互动课堂中教师的中介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1期。
    李国正,1991,生态汉语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李健,管理缺失:课改不容忽视的问题,《光明日报》2006年8月16日。
    李景春,2006,生态位理论视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发展,《教育科学》第3期。
    李良佑等(编著),1988,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零,1997,利玛窦与“三怪兽”,《读书》第1期。
    李鹏程,1998,胡塞尔传(现代十大思想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李森,2005,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第10期。
    李少伶,2006,论我国英语教育的定位,《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年第2期。
    李树峰,教师走向教育家要跨过几道门槛?《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7日。
    李庭芗,1983,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神, “问”问题中包含些什么样的学问,《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10日。
    李武装,2006,哲学价值论:形式之维与实质之维,《理论导刊》第2期。
    李晓茹,构建和谐社会三题,《光明日报》2006年6月15日。
    李秀英、王义静,2000,“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2期。
    李勇、张开荣,2001,“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刍议,《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期。
    李镇西,2002,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
    厉敏,在专业发展中体会职业幸福,《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6日。
    梁保国、乐禄祉,1997,教育的生态文化透视,《高等教育研究》第5期。
    梁瑞清,2007,整体论假说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第1期。
    廖传风,2000,语境和语境教学法,《外语界》第4期。
    林育真(主编),2004,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林肖慧,2005,“意外”生成的精彩,《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第8期。
    [美]琳达·埃利诺、格伦娜·杰勒德著,2006,对话:变革之道(郭少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刘道义、郑旺全,1998,高级中学英语第三册(选修)简介,《中小学英语》第8期。
    刘道义,2001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教育实践与研究》第7期。
    刘道义,2004,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课程教材改革》第12期。
    刘道义,2006,新高中英语教材教法的继承与创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5期。
    刘范等,1994,美国认知发展研究近况简介,《心理学报》第3期。
    刘国胜,2005,论职业教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刘虹,2006,试析中国近代课程从“西文”到“西艺”的历史跨越,《课程·教材·教法》第12期。
    刘辉,2006,男性教师心理结构及教育优势探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静,2003,7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教育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述评,《比较教育研究》第7期。
    刘天伦,1999,从简单的统一到繁多的统一——有关外语教学法‘名’与‘实’的思辨,《外语界》第2期。
    刘晓玲,2004,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研究述要——兼评李方主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陆思选,1996,教育生态论,《曲靖师专学报》第1期。
    罗少茜、龚亚夫,2005,外语教学研究中的知识、能力与运用能力,《课程·教材·教法》 第6期。
    罗祖兵,2006,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课程·教材·教法》第10期。
    栾贻信、洪斌,2006,生态哲学的双重视角及五个层面,《哲学原理》第6期。
    吕达,1999,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健生,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8日。
    马世骏,1981,生态规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环境科学学报》第1期。
    梅新林、杨天平,2006,新课改语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教材·教法》第12期。
    裴娣娜,1999,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
    [法]裴化行,1995,利玛窦评传(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戚建庄、李思慎、涂林富,1991,优质课教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钱冠连,2001,西方语言哲学三个问题的梳理——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五,《现代外语》第3期。
    钱冠连,2005,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钱俊生、余谋昌,2004,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钱伟量,2003,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黄明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秦.晨,2005,外语课堂的教育生态学解读,《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第3期。
    秦建华,2001,周恩来外语教育思想探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覃红霞,高考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物,《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8日。
    邱广欣,老师要学会爱的艺术,《光明日报》2006年5月10日。
    屈智勇,2002,国外课堂环境研究的发展概况,《外国教育研究》第7期。
    翟帆,国家课程方案为何在执行中走样,《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4日。
    曲庆彪,趋时:《周易》的大智慧,《光明日报》2007年1月21日。
    任.凯、白燕,1992,教育生态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4,新华成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尚玉昌,2003,生态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瑞珍,1987,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佘正荣,1996,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双一、陈春梅,2004,“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新概念刍议,《历史教学问题》第5期。
    施良方,1996,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施良方、崔允漷,1999,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石中英,2002,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石中英,为本土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不懈努力,《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4日。
    束炳如、倪汉彬,1996,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宋广文、傅金兰,2005,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当代教育论坛》第3期。
    宋秋前,2005,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育研究》第6期。
    苏依晨,2006,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调查,《中国教师》第3期。
    孙芙蓉、谢利民,2006,国外课堂生态研究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第4期。
    孙平华,2006,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课程·教材·教法》第4期。
    孙绍振,2005,文本分析的“还原”方法和教师的主体性问题(下),《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第7—8期。
    孙亦器,2000,创新教育的课堂特征,《吉林教育》第4期。
    孙正甲(主编),2005,生态政治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汤书昆,1994,西学东渐之一页,《读书》第8期。
    唐代兴,2005,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钧,1982,建国以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和教材,《课程·教材·教法》第2期。
    田良臣、刘电芝,2003,教学策略:沟通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中介桥梁——兼论新课程方案的实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田心,哲学学者谈中医存废:反对中医属于无知,《中国青年报》2007年02月25日。
    童庆炳,1994,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涂纪亮,2003,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
    汪大勇,构建和谐教育的四个重要关系,《光明日报》2006年9月13日。
    汪华英,1999,语言与外语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第6期。
    汪霞,2001,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全球教育展望》第10期。
    汪霞,2004,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理解课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
    王才仁、蔡荣寿,1994,活动及活动教学法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王才仁,1998a,我缘何倡导“双重活动教学法”,《中小学外语教学》第2期。
    王才仁,1998b,英语教学交际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王定新,走进人文的教育——对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4日。
    王东,2002,现代生态学领域概念范式变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1期。
    王笃勤,2002,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荷红,2006,走出任务型教学的认识误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期。
    王建宗,教育,应该是通向幸福的桥梁,《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28日。
    王路,1996,论“语言转向”的性质和意义,《哲学研究》第10期。
    王路,1998,世纪转折处的哲学巨匠:弗雷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培峰,教育哲学:逼近教师灵魂的培训,《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3日。
    王蔷,1999,面向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2期。
    王守恒,2000,教育动力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坦,1997,教学模式的有效选择与运用,《中国教育学刊》第3期。
    王坦,2002,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第2期。
    王文兵、任洁,走向和谐的哲学探索——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研讨会综述,《光明日报》2006年7月24日。
    王雪梅、康淑敏,2006,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目标与模式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
    王艳玲,学习:当代教师生存的概念,《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2日。
    韦义平,2005,教学策略的三维研究视角,《教师教育研究》第1期。
    韦义平、沃建中,2006,教学策略研究的趋势:主体教学策略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第1期。
    吴昌珍,从传统美学中发掘构建和谐社会元素,《光明日报》2006年9月8日。
    吴鼎福、诸文蔚,1990,教育生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吴林富,2005,教育生态管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吴欣,2001,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
    吴棠(主编),1991,中学英语教师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吴永军,2005,再论小班教学的理念及其相关策略,载《解读教与学的意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夏珺、童长江、赵晓颖、朱虹,教师:何时摆脱职业倦怠——项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20日。
    夏学銮,和谐心态与和谐社会,《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8日。
    向晶,2003,《现代中小学教育》第6期。
    肖川,2002,体验:从知识到教养的中介,《中小学管理》第2期。
    肖礼金,2005,英语教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谢维营,2002,论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新华社,我国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性别生态失衡严重,《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11日。
    邢红军、林崇德,2005,论教学过程的自组织转变理论,《课程·教材·教法》第11期。
    熊川武,2002,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科研》第6期。
    熊川武、江玲,2005,理解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徐陶、彭文波,2002,课堂生态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0期。
    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尚杰,1996,语言与哲学——当代英关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
    北京:三联书店。
    徐珍,1996,中外教学法演进。北京:群言出版社。
    许珙城,1998,对“导学—学导”教学法的研究,《中国学校教育》,第3期。
    许燕、王芳、刘善玖,教师职业倦怠谁之过,《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8日。
    杨国琍,2004,论素质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其现代意义,《中国教育论坛》第1期。
    杨莉娟,2006,基于学生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教育科学与研究》第11期。
    杨连瑞,1995,英语教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杨龙立、潘丽珠,2006,“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教育学报》第1期。
    杨敏,200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与理论依据,《山东外语教学》第3期。
    杨玉厚(主编),1993,中国课程变革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阎承利,1995,教学最优化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闫学,当教师成为第一,《中华读书报》2007年1月31日。
    叶澜 等,2001,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殷鼎,1988,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三联书店。
    尹世寅,200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构建特点利实施原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应惠兰、徐慧芳,200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7日。
    于永年,2003,外语在当代的价值、外语教学目标与教学途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期。
    余清臣、沈宏,2005,论学校文化生态系统,《教育发展研究》第10期。
    佘正荣,1996,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余治平,2005,“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江海学刊》第6期。
    袁春红,2003,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论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袁舰,2003,从IATEFL年会看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中小学外语教学》第7期。
    袁自煌,简论教育应有的几大和谐关系,《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17日。
    袁聿军,2006,遵循生态规律,构建生态课堂,《生物学教学》第7期。
    臧国宝,2004,课堂教学规律与英语教学模式的分类利选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
    查有梁,1990,大教育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查有梁,2001,“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上),《课程·教材·教法》第4期。
    查有梁,2001,“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上/下),《课程·教材·教法》第4—5期。
    詹世友,2000,论教化的三大原理,《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期。
    曾葡初,2005,英语教学环境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大均,2003,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东娇,2003,论教育沟通发生的动机和动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张国强,1997,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一),《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
    张国强,1997,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二),《课程·教材·教法》第8期。
    张国强,1997,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历程(二),《课程·教材·教法》第9期。
    张华,2000,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济洲,2004,主体间性与师生关系,《哈尔滨学院学报》第1期。
    张金屯(主编),2003,应用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利民,2004,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陕阿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张梅玲,“和谐”之魅力——关于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的理性思索,《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21日。
    张念宏,1988,教育百科词典。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张舒,2005,浅谈英语课堂生态,《鸡西大学学报》第3期。
    张西平,1999,和而不同,《读书》第6期。
    张廷凯,1998,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
    张正东,1987,外语教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
    张正东、杜培俸,1995,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重庆:重庆出版社。
    张正东,1999,论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2期。
    张正东,2000,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正东,2002,琼林摭萃——外语教学论著自选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正东,2003,我国英语教学的属性和内容,《课程·教材·教法》第5期。
    张正东,2004a,谈运用任务教学的三个问题,《中小学外语教学》第6期。
    张正东,2004b,探讨外语教育目的——谈我国外语教育重新定位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8期。
    张正东,2004c,探讨外语教学目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8期。
    张正东,2004d,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第11期。
    张正东,2005,我国外语教育的国情特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12期。
    张凯勤,1998,学导式教学。郑州:文心出版社。
    章高林,和谐社会的教育首先要和谐发展,《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23日。
    章华,2004,从赫尔巴特到魏书生——淡谈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湘潭师范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赵长河,让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携手前行,《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4日。
    赵慧英、白哈斯,2005,浅论生态学概念,《甘肃科技》第2期。
    赵卿敏,2004,课程论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赵小雅,对话钟启泉教授: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玉惠,2002,孔子教学思想探析,《教育思想研究》第6期。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2003,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钟启泉,2004,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钟启泉、高文、赵中建(主编),2004,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2004,写的“期待与希望——写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出版之际”,《当代教育科学》第2期。
    周昌忠,1992,西方现代语言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海玲,2006,从认识论角度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分歧,《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周洁波,2000,教育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军,2003,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周培植,2005,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周兴龙,1999,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及教学研究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期。
    周衍安、吴乃域,2003,课堂生态系统中师生角色探析——兼谈后现代主义的角色观,《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期。
    朱桂琴,2003,论师生话语权的共享,《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第5期。
    朱开炎,2004,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第4期。
    朱悦龙,教育应率先奏响“和谐之音”, 《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7日。
    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学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左焕琪,2002,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Anthony, E. 1963. Approach, method, and techniqu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17 (2): 63-67.
    Bailey, K.., M. Long & S. Peck (eds). 1983.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Bailey, K. 1983. Competitiveness and Anxiety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anks, James A.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Goals for the 21~(st) century.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Vol. 1 (3): 8-11.
    Barton, David. 1994. Literac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logy of Written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Beane, James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rown, H. D. 200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rrel, Patricia. 1988.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elce-Murcua, M. 1991.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2~(nd)). Newbury
    Clark, E. T. 1999. Holistic Education: A Search for Wholeness. In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 Brandon, 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Cook, V. 199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Routledge. House.
    Dornyer, Z. 2001.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uglas, T. 1983. Groups: Understanding People Gathered Together. London: Tavustock.
    Ellis, A. & J. Fouts. 1994. Research on School Restructuring. Princeton, NJ: Eye on Education.
    Ellis, Rod.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 R. Wodak.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 A. van Dijk.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London: Sage.
    
    Forsyth, D. R. 1990. Group Dynamics (2nd ed.). California: Brooks/Cole, Pacific Grove.
    Freire, Paulo. 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Fries, C. C. 1945.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Mich: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Gadamer, H. 1976. Philosophic Hermeneulics.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ner, Mark, 2004. Language: An Ecological View. Bern: Peter Lang.
    
    Gifoux, H. A. 1988a. Teachers as Intelculturals. Westport, CT: Bergin and Garvey.
    
    Grant. N. 1987.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 London: Longman.
    
    Gow, Haven Bradford. 1989. The true purpose of 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 Vol. 70 (7): 545-546.
    Hardy, C. 2001. Researching organizational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Vol. 15 (3): 25-47.
    Hargreaves, A. 1992. Cultures of Teaching: A Focus for Change. In Andy Hargreaves & Michael Fullan (eds.).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Cassell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argreaves, Andy & Michael G. Full. 1992.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augen, Einar. 2001 [1972].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In Fill & MUhahausler (eds.).
    Jespersen, O. 1954.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E. J. Holubec. 1993. Circles of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yce, B., Weil, M. & E. Calhoun. 2004[1972]. Models of Teach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oyce, Bruce & Marsha Weil, Emily Calthoun. Models of Teaching (7~(th) ed.). Britain: Pearson Education Press.
    Krashen, S. 1977. Som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Monitor Model [J]. In Brown et al (eds). On TESOL'77. Washington D. C: TESOL.
    Krashen, S. 1980. The input hypothesis. In James E. Alatis (ed.). Georgetown Round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 S.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Krashen, S.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 Longman.
    Mackey, W. F. 2001 [1980].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shift. In Fill & & MUhahausler (eds.).
    Mechlinger, Howard D. 1996. Schoo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hil Delta Kappan Vol. 77 (6): 400-407.
    Mergendoller, John R et al. 1981. An Explorat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Rules and Teacher Authority at a Successful School. Verification Inquiry, Vol. 5.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for Successful Schooling Practice. National Inst of Education (ed.), Washington, DC. U. S.; California.
    Miller, B. A. 1990. A Review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Multigrad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 Vol. 7 (1): 1-8.
    Mitman, Alexis L. et al.1981. Ecological Case Studies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 a successful School. Verification Inquiry, Vol. 6.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for Successful Schooling Practice.
    Moore, C. A. Goodenough. 1997. Field Depende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Cognitive Style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Vol. 20 (47): 1.
    Nation, P. 1997. The language benefits of extensive reading. The Language Teacher, Vol. 21 (5): 13-16.
    Nelbe, Peter H. 1989. Ec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contact or how to investigate linguistic minorities.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Vol. 25(1): 73-86.
    Newell, A. 1990. Unified Theories of Cognition. MA: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Oliva, Peter F.1997.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Ornstein, A. 1995.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Orr, D. W. 1993. Ecological Literary: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Holistic Education: Principles,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Brandon. 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Parkay, F. W. & B. Standford. 1998. Becoming a Teacher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inar, William F. & William M. Reynolds. 1991.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s Phenomenological and Deconstructed Text.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aberg, P. (eds.) 1997. The Life Regi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c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Reed, Edward S. 1995.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A radical solution to Chomsky's and Quine's problem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 15 (1): 1-29.
    Richard, D. von Scotter et al. 1979.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Seri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C. & T. S. 1992. 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dgers, Ted. 2000. Methodology in the New Millennium. FORUM, Vol. 38 (2): 2-12.
    Rogers, W. Kim. 1994. Ortega and ecological philosophy. Journal of History of Ideas, Vol. 55 (3): 503-522.
    
    Rothenberg, James. 1979. Ecological Theory of Teaching. Task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ree Fourth-Grade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Social Systems. National Inst. of Education (DHEW), Washington, DC. U.S.; California.
    
    Rothenberg, Marilyn; Rivlin, Leanne G. 1975.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Open Clas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Factors in Huma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Surrey, England, July.
    Sherzer, J. 1987. A discourse-centered approach to language and cultur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89 (3): 295-309.
    
    Shor, I. & Paul Freire. 1987. A Pedagogy of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and Garvey.
    Shore, R. 1997. Rethinking the Brian. New York: 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
    Slavin, Robert. 199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mith, Louis M. 1969. Classroom Ethnography and Ecology. Presented to the ASCD 14~(th) Annual Western Research Institute, San Francisco, Vol. 24 (2): 50-66.
    Snyder, Conrad Wesley, Jr. et al. 1991. Classroom Research in Botswana: Is Teacher Training Associated with Teachers' Classroom Behavior? A Study of Botswana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Classroom Affect and Complexity: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f Botswana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Research Report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DCA), Washington, DC. Bureau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 S.; Florida.
    
    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wain, M. 1985.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ts development. In S. Gass and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ss: Newbury House.
    Swarthout, Donald W. 1980. Applying Four Social-Cognitive Perspectives to the Study of Classroom Life. Ecological Theory of Teach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Trampe, Wilhelm. 2001[1991]. Language and the ecological crisis. In Fill & & Mtlhahausler (eds.).
    
    Turtledove, Cyndi, 1993. Crossing the bridge with theater games. FORUM, Vol. 31 (2): 38-39.
    Van Lier, Leo. 1997. Approaches to Observation in Classroom Research: Observation from an cological Perspective. TESOL Quarterly Vol. 31 (4): 783-87.
    Wittgenstein, L. 1999 [1964].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 by G. E. M. Anscombe.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
    Yoshiharu Nakagrawa. 2000. Education for Awakening: An Eastern Approach to Holistic Education, Brandon. VT: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