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新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包括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建设具有正外部性,因此应该对生态建设者进行补偿;生态建设提供的是公共物品,依据公共物品理论,政府应该补偿;生态建设成果又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即生态资本,因此市场机制可以成为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一个复合的系统,在生态补偿中应该将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西部的生态比较恶劣,主要体现在沙漠化加剧、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自然灾害频发、石漠化问题仍未缓解等;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主要体现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对外开放水平较低、教育发展落后和消费水平低于东中部地区,这些成为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现实基础。本文对国内的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工程对西部生态改善、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退耕还林范围选择不够合理、投资主体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检测测评体系等,同时对国外的生态建设进行了研究,认为他们主要是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农户自愿退耕、通过环境服务市场进行生态补偿资金筹集、制定了多样化的补偿标准、多样化的补偿基础,分析了国外生态补偿与国内生态补偿的不同,对其经验进行借鉴。本文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对西部态生态问题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西部生态恶化的实质是PPE怪圈和RAP怪圈恶性循环、相互耦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补偿机制,主要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方面就行了研究,对过去的补偿机制进行完善,此外还对生态补偿的配套机制包括产权机制、法律机制、生态建设效益评价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机制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This paper studied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ied of our country and others country, attempt to build a new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basis theory fo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cluding externality theory、public products theory、ecological capital theory、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theory. There is positive externality in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e should compensate the ecological builders;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duce public produc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produc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mpensator. The outcome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apital, ecological capital, so the market mechanism can be an important way to compensate the ecological builders; social、economic and natural is a complex ecosystem, so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hould think both abou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oci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poor in the western region, mainly reflected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worsen; vegetation destruction serious; water erosion still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resolved; natural disasters frequently; rocky desertification non-mitigation, etc. the level of socio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ower,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verall economic level lower tha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low-leve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lagged and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below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which is the realistic basis for construct western region'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paper studied the returning land for farming to forestry project, the project made the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economic structure promoting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defect, such as demarcate the returning land for farming to forestry; the main investor is singl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s lager;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scientific appraisal system, etc. and studied other country'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y depend on the market mechanism induct farmers to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raise funds from environmental services market; variegated in 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compensation foundation, at last, the author analysis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s difference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for lean from them. The paper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 econom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uthor studied the system of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the western is the result of cycle of PPE and the cycle of RAP vicious' circle and coincidence each other. On the basis the paper build a new compensation system, mainly about compensator、object of compensation、compensation standards、compens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the past, in addition to study about other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cluding property rights system, law system, appraisal system、publicity and education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there is some advice for western region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
引文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http://nic6.forestry.ac.cn/chen/ecology/xbzy/home.htm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http://nic6.forestry.ac.cn/chen/ecology/xbzy/home.htm
    [1]向成华等,《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动态》,《四川林业科技》,2003年6月,第18页
    [2]孙钰,《探索建立中国式生态补偿机制一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环境保护》,2006年第19期,第6页
    [3]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4,第38页
    [1]毛锋、曾香,《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生态学报》,2006年第11期,第3482页
    [2]杜群,《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第186页
    [3]刘旭芳、王明安,《生态补偿释义》,《桂海论丛》,2006年第1期,第84页
    [4]周一平、马艳丽,《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研究》,《陕西林业》,2006年第5期,第14页
    [5]梁丽娟、葛颜祥,《关于我国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软科学》,2006年第4期,第67页
    [6]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第40页
    [1]詹佳嘉,《论生态补偿制度》,《科技信息》,2006年第12期,第227-228页
    [2]郭升选,《生态补偿的经济学解释》,《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46-47页
    [3]周一平、马艳丽,《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研究》,《陕西林业》,2006年第5期,第15页
    [4]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过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环境保护》,2006年第19期,第27页
    [5]张其仔、郭朝先,《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的重要保证》,《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77期,第29-30页
    [6]姚明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第8期,第50页
    [7]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第38-39页
    [8]詹佳嘉,《论生态补偿制度》,《科技信息》,2006年第12期,第227页
    [1]郭升选,《生态补偿的经济学解释》,《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45-46页
    [2]廖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国发展》,2003年第3期,第5-6页
    [3]廖志刚、任中平,《论生态补偿与西部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4页
    [4]姚顺波、尤利群,《生态林补偿制度研究——石光银案例经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52页
    [5]肖爱、曾炜,《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探悉》,《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6期,第16-17页
    [7]闵庆文、甄霖、杨光梅、张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环境保护》,2006年第19期,第56-57页
    [8]廖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国发展》,2003年第3期,第6页
    [9]任勇、俞海、冯东方、孔志峰、高彤、杨姝影,《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与政策框架》,《环境保护》,2006年第19期,第19页
    [1]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9-280页
    [1]A·C·庇古著,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6页
    [2]A·C·庇古著,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7页
    [3](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著,厉以平、蔡磊译,《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7页
    [4](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著,厉以平、蔡磊译,《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9页
    [1][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1194
    [2]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3]布坎南,《公共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30页
    [5]胡家勇,《政府干预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5页
    [1]邵道萍、于爽,《浅谈生态资本与可持续发展》,《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第42-44页
    [1]马士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学报》,1994年第1期,第1页
    [1]吴正,《风沙地貌学》,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5页
    [2]董光荣等,《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3]陈广庭,《土地荒漠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4]朱震达、王涛,《中国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纪研究》,1992年第2期,第97页
    [1]西部大开发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博网,2006年5月10日,http://countyaweb.com.cn/2006/5/10/7403938.htm
    [1]金宏伟、李建民、宁晓光、吴玉杰,《简论森林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林业科技》,2000年第3期,第63页
    [1]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6/18/content_8407488.htm,2007年6月18日
    [1]李阳兵、谭秋、王世杰,《卡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9月(3),第27-34页
    [1]高国雄、张国良、刘美鲜、李文忠、刘国强、胡文忠,《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与实践回顾》,《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203页
    [1]数据来源于欧阳志云主编《中国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183页
    [1]Junjie Wu et al.Targeting resource conservation expenditures.The Magazine of Food,Farm &Resource,June 1,2000,5(Is-sue 2)
    [2]Paul B Siegel Thomas G Johnson,Break-even analysis of theCRP:the Virginia case.Land Economics,1991,67(4)
    [1]丁敏,《哥斯达黎加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世界环境》,2007年第6期,第66-69页
    [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生态补偿: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95-222页
    [1]Andersson T,Folke C,Nystrom S著,黄晶、周乃君、陆永琪译,《环境与贸易——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31页。
    [1]厉以宁等,《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199-207页
    [1]托达罗著,黄卫平译,《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 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1]聂华林,《论生态发展》,《开发研究》,2002年第1期,第18页
    [1]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
    [1]转引自辛琨、肖笃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简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第20页 Gretchen C Daily.Nature services.Washington:D C Island press.1997
    [2]Cairns J.Protecting the delivery of ecosystem service.Ecosys Health,1997,3(3):185-194
    [3]辛琨、肖笃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简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第21页
    [1]武力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研究综述》,《林业经济》,2007年第3期,第43-46页
    [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政策报告,《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142页
    [1]皮尔斯,《麦克米伦现代经济学词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67页
    [1]科斯著,盛洪、陈郁等译,《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97页
    [1]Costanza R,Arge R:The value of the wor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e capital,Nature,1997,386:253-260
    [1]石培基、冯晓淼、宋先松、于江海,《退耕还礼辽宁政策实施对退耕这经济纯效益的影响评价》,《干旱区研究》,2006第9期,第459-465页
    [2]何家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三个相关问题探讨》,《生态经济》,2005年第8期,第32-33页
    [3]李世东、沈国舫、翟明普、李俊清,《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县立地分类定量化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第9-12页
    [1]林保民李克国,生态文明与农业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7-9
    [2]杨成湘,人对自然态度的历史嬗变与生态环境[J],理论研究,2006,1:55-57
    [3](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 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英)马尔萨斯著,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英)李嘉图著,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英)约翰·穆勒著,胡企林朱泱译,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美)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8](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译,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10]胡军,西方深生态学述评[J],济南大学学报,1999,6:28-32
    [11]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14
    [12]张朋,人与自然密不可分—推动环境保护从浅生态学走向深生态学境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173-174
    [13]Naess,Ame.“The Shallow and the Deep,Long-Range Ecological Movement,Inquiry 16(Sping 1973).
    [14]Devall,Bill & Sessions,George.Deep Ecology: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Salt Lake City:Peregrine Smith Books,1985
    [15]张光富 郭传友,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395-398
    [16]向成华 刘洪英 何成元,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03,6:17-21
    [17]谢运球,恢复生态学[J],中国岩溶,2003,3:28-34
    [18]Bradshaw A D.The reconstruction of ecosystems[J],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83,20:1-17
    [19]常磊 朱清科 薛智德,对恢复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1:44-49
    [20]赵晓英 孙成权,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5:474-480
    [21]彭少麟 赵平,以创新理论深入推进恢复生态学的自然与社会实践[J],应用生态学报,2000,5:799-800
    [22]王应刚著,生态失调机理与修复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3]外部性理论的提出与演进2008年2月16日http://hyc8177.fyfz.cn/blog/hyc8177/index.aspx?blogid=3 14276
    [24]黄敬宝,外部性理论的演进及其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7:22-24
    [25]李寿德 柯大钢,环境外部性起源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5:63-166
    [26]卫玲 任保平,治理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反思[J],当代经济研究,2002,6:7-10
    [27]Lars Garn Hansen.Shiftable externalities:A market solution[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21:221-239
    [28]Scttovsky,T.Two concepts of external econom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4,62:143-151
    [29]高云虹,“科斯定理”与科斯理论的核心思想[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18-21
    [30]赵守国,科斯定理的实质及其学术纷争[J],经济学家,2004,4:92-96
    [31]杨建龙,试析社会成本问题与科斯定理[J],西北大学学报,1997,3:109-114
    [32]黄敬宝,解析“科斯定理”[J],商业研究,2005,14:41-44
    [3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4]张宏军,西部外部性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2007,2:14-16
    [35]孙鳌,外部性的类型、庇古解、科斯解和非内部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6,9:154-158
    [36](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37](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8]胡家勇,政府干预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39]席恒,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2003
    [40]雷晓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D],陕西: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2003
    [41]孙浩,论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角色[D],湖北:武汉大学行政管理,2005
    [42]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D],陕西: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2004
    [43]张广柱,制度评论之六十二:公共物品与私用物品的性质和边界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qiuyimenglong
    [44]Ssrageldin Ⅰ.Suatainability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First Steps in anOngoing Journey[M].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5.
    [45]邵道萍于爽,浅谈生态资本与可持续发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7:42-44
    [46]牛新国 杨贵生 刘志健 高扬,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J],经济论坛,2003,3:12-13
    [47]牛新国 杨贵生 刘志健 高扬,略论生态资本[J],中国环境管理,2002,1:18-19
    [48]白莉,浅析生态资本[J],经济与管理,2003,11:62-64
    [49]李世聪 易旭东,生态资本价值核算理论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9:4-6
    [50]石建平,符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机器调控机制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05
    [51]郝欣 秦书生,复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可持续发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0:23-26
    [52]赵景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J],生态学报,1995,3:327-329
    [53]秦明瑞,社会系统理论与环境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7,1:64-69
    [54]于存海,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符合系统转型与人口发展战略,http://ndnews.imu.edu.cn/sz/200706/Article_20070607170508.html
    [55]曹艾莉,我国沙漠化的态势和前景[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4,1:70-79
    [56]王涛 朱震达,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沙漠,2003,5:209-213
    [57]周欢水 申建军 姜英 李谭宝,中国西部沙漠化的分布、动态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J],国沙漠,2002,2:112-117
    [58]康晓达,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35-38
    [59]国家林业局 第三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2007年6月15日,http://www.gov.cn/ztzl/fszs/content_650487.htm
    [60]杨晓晖 张克斌 慈龙骏,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3:22-27
    [61]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编,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62]金宏伟 李建民 宁晓光 吴玉杰,简论森林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J],林业科技,2000,3:62-64
    [63]张才琴,西部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全国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6,10:121-123
    [64]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http://www.chinaforest.org/Xiang.aspx?id=351
    [65]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6/18/content_8407488.htm
    [66]吴精华,中国草原退化的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生态经济,1995,5:1-6
    [67]高景民,草原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研究[J],前沿,2007(2):158-160
    [68]郭月峰 王瑄 巩琼,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9:153-156
    [69]刘天军,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0-74
    [70]谢飙 熊成品 刘寻续,三江原地区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7,11:19-21
    [71]王越 施国庆 陈绍军,水土流失与贫困[J],水土保持研究,2006,5:36-38
    [72]第宝锋 宁堆虎 鲁胜力,中国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6,3:67-72
    [73]聂华林 高新才 杨建国,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4]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2008年8月7日,http://ticn.org/hangyegongbao/20080807/8054.html
    [75]李阳兵 谭秋 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9:27-34
    [76]苏维词 杨华 李晴 郭跃 陈祖权,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阴及防治[J],土壤通报,2006,6:447-451
    [77]赵中秋 后立胜 蔡运龙,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过程与机理探讨[J],地学前缘,2006,5:185-189
    [78]黄钰铃 惠二青 李靖,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防治初探[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2:1-4
    [79]Dobson A D,BradshawA D,Baker A J M.Hopes for the future:Restoratio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Sci-ence,1997,277(25):515 52
    [80]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1]唐晓玲王林雪,西部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0-54
    [82]褚诚德 夏绪梅,西部对外开放发展状况及与东、中部地区的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6,3:235-236
    [83]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7,2008年3月21日,http://www.fmprc.gov.cn/ce/cejp/chn/
    [84]顾华详,西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4,4:33-37
    [85]张洪斌 张兆田,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2:50-51
    [86]黄文清 张俊飚,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5,10:260-264
    [87]王照平 杨珺 杨超,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与比较[J],当代经济,2006,5:91-93
    [88]秦建明,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04
    [89]欧阳志云:《中国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0]中国退耕还林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9月10日,http://www.tghl.gov.cn
    [91]中国退耕还林网国务院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2002年4月11日,http://www.tghl.gov.cn
    [92]中国退耕还林网退耕还林条例,2002年12月14日,http://www.tghl.gov.cn
    [93]中国退耕还林网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2007年8月28日,http://www.tghl.gov.cn
    [94]马忠玉 宋乃平 郭颖,中国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6,4:61-65
    [95]马定渭 邹冬生 戴思慧 钟晓红,中国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还草[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9
    [96]胡普辉,退耕还林(草)工程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07,1:63-67
    [97]徐晋涛 陶然 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J],经济学季刊,2004,1:139-161
    [98]张芳芳,退耕还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5:8001-8003
    [99]孔忠东 徐程扬 杜纪山,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6:165-168
    [100]赵武军 余劲 郭斌,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综述[J],财贸研究,2007,6:53-57
    [101]李蕾 刘黎明 唐伟,退耕还林还草堆农民收入及农村经济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4,3:50-51
    [102]潘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补偿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07
    [103]戴兴安 胡日利,退耕还林的经济特性及其风险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1:62-65
    [104]占绍文 赵尔奎,退耕还林的经济学依据和可持续性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48-51
    [105]秦鹏 唐绍均,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3-165
    [106]支玲 田治威 林德荣,西部退耕还林(草)产业化的对策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6:55-59
    [107]陕西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退耕还林:进入巩固阶段的问题和对策[J],理论导刊,2005,7:57-59
    [108]张孝卫,退耕还林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及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61-163
    [109]张永凯,退耕还林与相关产业的联系[J],中国林业,2006,8:26
    [110]余波李贤伟张建郭小军,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7,3:80-83
    [111]朱芬萌 冯永忠 杨改河,美国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04,6):48-51
    [112]艾春艳 张世秋 陶文娣 岳鹏 谢旭轩,美国自然保护计划对中国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启示[J],林业经济,2008,2:70-75
    [113]Junjie Wu et al.Targeting resource conservation expenditures.The Magazine of Food,Farm &Resource,June 1,2000,5(Is-sue 2)
    [114]Paul B Siegel Thomas G Johnson,Break-even analysis oftheCRP:the Virginia case.Land Economics,1991,67(4)
    [115]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生态补偿:国及经验与中国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6]张树川 左停 李小云,关于退耕还林(草)中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2005,11:49-51
    [117]张蓬涛 杨艳昭 封志明,国外退耕实践及其对我国退耕工程实践-的启示[J],水土保持通报,2005,1:107-110
    [1 8]王照平 杨珺 杨超,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与比较[J],当代经济,2006,5:91-93
    [119]高国雄 张国良刘美鲜 李文忠 刘国强 胡文忠,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与实践回顾[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03-208
    [120]李宏,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91-95
    [121]程默 王忠贤,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制度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5-128
    [122]周波,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的缺失与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70-75
    [123]豆志杰 高平亮,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机制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2:45-47
    [124]彭珂珊 谢永生,退耕还林(草)工程发展模式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3,3:56-59
    [125]赵涤非,古典经济学对人口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458-461
    [126]李仲生,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9-13
    [127]赵冀锋,西方人口经济学说的历史演进及借鉴意义[J],许昌师专学报,2002,1:19-22
    [12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29]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30]赵细康李建民,西方人口经济思想的四次大转变[J],学术研究,2001,7:12-16
    [131]陈孝胜,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论坛,2004,19: 21-22
    [132]邵薪运,中国人口、贫困与环境退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人口学,2006
    [133]李志平,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环境循环问题[J],经济评论,2007,6:83-87
    [134]贺建林,关于人口增长、环境退化、贫困与政策取向的深层次思考[J],西北人口,2001,2:30-33
    [135]杨先明 黄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增长方式转型[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51
    [136]韩贵锋 徐建华 苏方林 马军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KEC)研究评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1:1-3
    [137]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8]聂华林 李长亮,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三农”问题的破解[J],中国国情国力,2007,11:12-14
    [139]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40]孔忠东 徐程扬 赵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后续政策建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8-51
    [141]沈海涛,退耕还林工程后续问题探讨[J],四川林堪设计,2005,2:39-41
    [142]郭晓鸣 庞淼,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判断和对后续政策设计的思考[J],开发研究,2007,4:57-61
    [143](美)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等译,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D],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44]石培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配套政策和评价体系研究[R],2005年
    [145]陈珂杨小军徐晋涛,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分析及后续政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7,2:102-106
    [146]肖爱 曾炜,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探悉[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1:15-18
    [147]周波,退耕还林生态目标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7,2:162-163
    [148]聂强,退耕还林中的目标传递与政府行为选择[J],商业研究,2007,10:112-116
    [149]张军平等著,中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0]赵森新主编,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151]生态补偿应有的基本类型,2008年4月5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f056d0100903i.html
    [152]刘燕 周庆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机制缺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104-107
    [153]黄富祥 康慕谊 张新时,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J],生态学报,2002,4:471-478
    [154]Cairns J.Protecting the delivery of ecosystem service.Ecosys Health,1997,3(3):185-194
    [155]孙妍,退耕还林工程补偿机制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68
    [156]满明俊 罗剑朝,退耕还林工程差别化补贴模式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1:29-33
    [157]孔凡斌 何尤刚 江灶发 江民锦,退耕还林工程成本补助:性质、结构及有效分担[J],林业经济问题,2007,2:97-101
    [158]张鸿文,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7,3:13-17
    [159]洪尚群 吴晓青 段昌群 陈国谦 叶文虎,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土补偿基础和保障[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12:40-42
    [160]汪中华 郭翔宇,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补偿机制[J],中国农学通报,2006,6:492-495
    [161]王晶,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05
    [162]胡宝清 严志强 廖赤眉等著,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63]王幸斌 董瑞斌 黄永平 占涛,浅论生态补偿机制的模式与功能[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6:59-60
    [164]陈刚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亟需解决的矛盾及对策[J],中国林业,2007,2:41
    [165]唐忠 郑风田,产权理论与资源利用和保护[J],科技导报,1994,2:51-53
    [166]刘金富 徐文国,关于产权理论的几点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3-46
    [167]陈霜华,科斯产权理论评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3:25-26
    [168]林建华,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42-46
    [169]刘旭芳 李爱年,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J],时代法学,2007,2:54-57
    [170]张虹,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J],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1451-1455
    [171]杨艳芳 罗剑朝,退耕还林还草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10:3022-3023
    [172]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73]Costanza R,Arge R:The value of the wor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e capital,Nature, 1997,386:253-260
    [174]王珠娜 潘磊 余雪标 史玉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1:91-94
    [175]聂华林 王宇辉 李长亮 李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
    [176]赖作莲 王建康,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4:26-30
    [177]柳吉业,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3个问题及几点建议[J],新疆林业,2007,4:7-8
    [178]龙世谱,退耕还林后续产也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4:98-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