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急剧动荡及变动的社会,一方面列强入侵、内战不休、灾害频发等因素加剧了社会的动荡,致使社会问题丛生,诸如贫穷、失业、犯罪、自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交流与会通,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发生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在变动,如“商”末社会地位的上升,西方先进救助理念的输入、传播及实践等,而近代中国社会救助事业也正是在上述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步入了近代化的快速发展轨道。就北京社会救助事业而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其发展除受上述社会环境影响外,政权更迭、国都南迁也成为影响北京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之一。北京社会救助事业是诸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缓慢的嬗变过程,其经历了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的演变路径。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先进救助理念的输入与传播,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成为最早践行西方先进救助理念的城市之一,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具有近代化特征的社会救助的最初尝试。清末民初,北京社会救助活动呈现出具有中西“混血”的特征,其在运行机制、法制建设、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迈向了近代化,但其近代化只是迈出了一小步,社会救助事业的“血液中”流淌更多的是“中国血”,“西方的血液”只是其中的涓涓细流。但是清末民初北京社会救助事业近代化的一小步,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京社会救助事业近代化的一大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军政”时期向“训政”时期的转变,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时期。而以“三民主义”和《建国大纲》为治国方略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加强政治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对民生问题的制度法制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中央政府强化对社会救助事业制度化建设的同时,北京社会救助事业也逐渐纳入了制度化建设轨道,其主要表现在社会救助的行政体制及执行机构、社会救助的法制化、社会救助经费的募捐与管理等方面。社会立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救助事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社会救助事业的法制建设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进入较快发展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救助立法形成了以监管慈善团体为核心,以赈灾、捐赠褒奖、税收减免等为辅助的多维一体的法律格局,而且其法律效力等级较高,数量较多。在法规制度的规制下,北京社会救助事业实现了由多部门管理到统一管理、由注重救济机构量的变化到注重救助机构质的提高、由“粗放型”收养到“集约型”收养的转变,救助经费的募捐与管理也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如果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救助的制度法制建设是社会救助活动的行动纲领,那么社会救助活动则是社会救助制度法制的具体实践。南京国国民政府前期,北京市政府开展了以北京社会局救济院及北京贫民救济会、小本借贷处等为支点的院内外救助活动,对本市弱势群体实施“集约型”与“粗放型”、长时段性与临时性相结合的救助。虽然北京官方的社会救助事业因其经费短缺、制度法制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而致使救助实效未尽如意,但其以大规模的制度法制及先进救助方式为施救旨归的救助,不仅帮助北京数十万急需救助的人度过了难关,而且代表了北京社会救助事业近代化发展步入了一个质变期。
     犹如车之两轮,如果把北京官方的社会救助活动视为北京社会救助事业的前轮,那么北京民间慈善组织的救助活动则是其后轮。就社会救助事业近代化发展而言,如缺失官方的参与,其发展则会迷失方向;如缺失民间慈善组织的参与,其发展则会丧失动力源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随着国家政权对公域控制的加强,北京民间慈善力量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其发展步入了一个由分散到联合,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阶段。在社会救助实践活动中,北京民间慈善组织开展了以院内与院外、“集约”与“粗放”相结合的救助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成为官方救助活动的重要补充。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经历社会的剧烈变动及欧风美雨的洗礼后,北京社会救助事业根据社会及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其自身演变的规律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在社会救助事业的演变发展中,官方与民间慈善组织成为推动北京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二者在社会救助实践活动中虽然存在着利益上的博弈,但更多表现出一种协作、互动、互赖的和谐关系。追寻北京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其旨趣在于从尘封的历史事件中获得某些感悟,从而为当今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迪。
Modem Chinese society is a turbulent and rapidly changing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invasion of Western powers, endless civil war, Frequent disasters and other factors exacerbated social unrest, resulting in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overty, unemployment, crime, suicide and other serious problems,which affected modern Chinese social st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llision and conflict,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take place the internal changes, such as the rising social statu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Western advanced concept of rescue and assistance etc, the cause of modem Chinese social rescue and assistance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track of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was subject to the change of regime,and the capital moving to the south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environment factors.So Beijing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is the product of effect of various combined factors.
     Modern China is a process of slow evolution, which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path from the coast to the interior, from the city to the countryside. In modern times, with the input and communication of advanced western concepts of assistance, Beijing became the place which firstly practise the western advanced concept of assistance,and also opened the first attempt of social assistance with moder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ocial assistance activities in Beijing showed "hybri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nd the west.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legal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of practice were moving towards the modernization, but the modernization was only a small step. the more "blood" of the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was"Chinese blood" and "Western Blood" was just one of the trickle.However the small step of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in Beijing in Late Qing Dynasty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big step of the modernization in Beijing during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litary"to the "political tutelage",Chinese society entered a systematic and legal construction period. As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nd "Reconstruction " for the government strategy,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strengthened legal construction of livelihood issues,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institutional and legal construction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owing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emphasis on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the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in Beijing was gradually going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rbit. Mainly expressing in the following areas: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the social assistance, the implementing agencies, donations of funds and management. Social legisla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for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also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In the Early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enter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the legislation of Chinese social assistance formed the pattern which was a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legal structure,a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as the core, disaster relief, donation praise,and tax relief as the aider. its legal effect was high and The number was more.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Beijing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realized the changes from the multi-sectoral management to the unified management,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mount of aid agencies to emphasizing quality,from "extensive" development to "intensiv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fund-raising and management of aid funds also achiev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isorder to order.
     If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 of the social assistance was programme of action during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then the social assistance activities wa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early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launched inside and outside institute activities which incorporated activities of the Beijing Social Affairs Bureau of Poor Relief and Beijing Poor Relief Institute, activities of small loan offices. Beijing city was vulnerable to implement the "extensive" social assistance combined with the " Intensive ", the long periods of social assistance combined with the temporary. Although enforcement of official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was not entirely wishful in Beijing owing to shortage of funds and weak execution of institutional law.Large-scale institution and legal system and advanced assistance way not only help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needed help,but also was on behalf of qualitative change of Beijing social assistance cause's modernization.
     Social assistance is like two wheels of the vehicle in Beijing, if the government's social assistance is the front wheel, then social assistance of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is the rear wheel. In terms of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its development would be lost lack of official particip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would lose power source,lack of particip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In the early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with augmentation the control of the public domain by the state power,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force was subject to certain restrictions in Beijing, but its development entered the stage from the scattered to the united, from the disorder to the order. In the social assistance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Beijing,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carried out combination activities which were co-exist of the "intensive" and the "extensive" Inside and outside institution.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became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official assistance activities.
     During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period, the Beijing social assistance cause presented many new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he age and its own laws of evo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dramatic social changes and the baptism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In the evolu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cial assistance,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became the main force to promote the Beijing social assistance to grow. Although there existed the interest gameplay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 relationship more showed collaborative, interactive, interdependent and harmonious. Tracking down the history footprint of social assistance development in Beijing is to get some insights from the dust of historical events,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to the social assistanc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引文
①北京之名称,历经变更,周曰蓟、唐曰幽州、辽曰燕京、金曰中都、元曰大都、明、清、民国时称为北京,民国十七年改北京为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改为北京。本文是以现代的眼光回观历史,故此文以北京来代替当时之北平。
    ②Madelein Yue Dong: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P.78.
    ③Madelein Yue Dong: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P.80.
    ②[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04-105页。
    ①关爱萍:《城镇贫困与缓贫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②参见“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tjsj/。
    ③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①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0-42页。
    ②尹均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176,178页。
    ①郑杭生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页。
    ②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③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14页。
    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1993年再版。
    ③柯象峰:《社会救济》,正中书局,1944年。
    ①王龙章:《中国历代灾况与振济政策》,独立出版社,1942年。
    ②郭真:《社会问题大纲》(上下册),平凡书局,1930年。
    ③马君武:《失业人及贫民救济政策》,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④朱浒、赵丽:《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⑤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一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赵宝爱:《民国山东社会救助事业研究(1912-1937)》,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②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④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⑤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⑥[日]夫马进著,伍跃等译:《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⑦[台湾]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蔡勤禹:《民国慈善团体述论》,《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2期。
    ②靳环宇:《论晚清基层民间慈善组织的筹赈模式》,《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l期。
    ③毕素华:《民国时期赈济慈善业运作机制述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④周秋光、徐美辉:《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⑤夏明方:《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对华赈济事业》,《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⑥向常水:《教会对战地的慈善救济一以民国时期的湖南地区为例》,《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2期。
    ⑦蔡勤禹:《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
    ⑧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⑨孙善根:《民国时期宁波慈善事业研究(1912-1936)》,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⑩赵宝爱:《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1912-1937)》,济南出版社,2005年。
    ①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张礼恒:《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日]小浜正子着,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③冯筱才、夏冰:《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张峰:《试论民国时期昆山的慈善事业》,《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④向常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⑤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①孙善根:《民国时期宁波慈善事业研究(1912-1936))》,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②代表性研究成果有:William.T. Rowe, 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89,Stanford:Stanford Univ.Press,1984(汉译本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Mary Backus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Stanford Univ.Press,1986;David Stran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 Press,1989;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一期;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年总第l期。
    ③霍新宾:《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4期。
    ①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大学》,2003年第1期,第34页。
    ② Wakeman, Frederick Jr.,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1993,(108-138); William T. Rowe, 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1993, (139-157;)以上两文已刊入邓正来和[英]j.C.亚历山大编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③ Philip C. C. Huang,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in China?: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Vol.19,No.2,April 1993, (216-240).
    ④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3页。
    ①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139页。
    ②王先明:《中国·1911)),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36页。
    ③R.H托尼:《中国的土地与劳动力》。转引自[美]詹姆斯·C.斯科特着,程立显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④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1页。
    ⑤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一卷,第692页。
    ①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②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十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4551—14552.
    ③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91-595页。
    ④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5、101页。
    ①李银安:《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光明日报》2000年4月28日。
    ②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4)。
    ③吴松弟:《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从港口—腹地的角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④[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6页。
    ⑤民国《衢县志》食货志(下),第644页。
    ⑥民国《新绛县志》卷三,生业略。
    ⑦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⑧刘大鹏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页。
    ①[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12页。
    ②近代商人的概念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特殊群体,金普森在其《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商’在近代是个涵盖面极广的概念,实际上包括各个经济领域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序,P3)。朱英在其《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一书中也认为,凡从事实业活动的人几乎在近代均可称为商人。美籍学者郝延平提出,近代中国商人应涵纳从事各种商业、工业或金融业活动的人。(《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P7)本文中所涉指的商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泛指从事各种商业或工业活动的人。
    ③[美1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83页。
    ④[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21页。
    ⑤齐大之:《论近代北京商业的特点》,《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⑥《北平市民职业之统计》,《北平日报》1930-8-31第七版。
    ⑦《平津两市人口职业及失业之统计》,冀察政务委员会秘书处第三组第三科编:《冀察调查统计丛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国26年,第4页。
    ①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2页。
    ②张学明,梁元生:《历史上的慈善活动与社会动力》,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5年,152页。
    ③张静:《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市商会的社会活动》,《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2期。
    ④北京市档案馆所藏档案:J11-1-183。
    ⑤任云兰:《论华北灾荒期间天津商会的赈济活动(1903-1936)》,《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⑥北京市档案馆所藏档案:J71--1--134。
    ①《社会局关于组设正字慈善会的公函及报送该会章程会员名册的指令》,北京市档案馆,民国25年,J2-6-4l。
    ②汪华:《慈惠与商道:近代上海慈善组织兴起的原因探析》,《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①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自序第1页。
    ②[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l页。
    ③陶直夫:《1931年大水灾中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新创造》,1932年1卷2期。
    ①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
    ②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第333页。
    ③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上册,407-409页。参见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92卷,第27-28页。
    ④[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①[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②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第22、149页。
    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①张恨水:《燕归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②马宗晋等著:《灾害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③李文海等著:《中国近代是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157页。
    ④颂皋:《五省的大灾荒》,《东方杂志》(第22卷15号)1925年。
    ⑤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第33页。
    ①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48-49页。
    ②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表1-3),中华书局2000年第34页。
    ③孙冬虎:《北京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10-1l页。
    ④《北平城有被淹之虞》,《民国日报》1929-8-5。
    ⑤转引自吴文涛,王均:《略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自然灾害》,《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⑥杨琪:《民国时期的减灾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第36-38页。
    ①周启祥:《农村夜曲》。转引自张堂会《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下的人与社会一以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
    ②李尹实:《流浪者的哀歌》,《大华晨报》副刊《沙漠诗风》1936-2-7日第4期。
    ③王兆瑞:《异乡》,周启祥主编:《三十年代中原诗抄》,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页。
    ④李文海等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⑤池子华对灾民的流向概括为: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高压区流向人口低压区或负压区;避重就轻、避荒逐熟;向边疆地区扩散;向城市聚集。见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l-65页。
    ⑥德源:《北京灾害史》(上),同心出版社2008年第266页。
    ⑦《豫难民来平甚多》,《顺天时报》1929-11-17第7版。
    ⑧《西郊灾区难民调查统计》,《顺天时报》1929-12-12第7版。
    ⑨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南开学报》1998年第4期。
    ①据《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6年第l卷第1期8页,对北京城市人口增长归于农村经济的日趋萎靡,青年农人群驱城市寻求衣食从而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增长及男女性别失调。
    ②[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③《北平市之概略》,《北京档案史料》1993年第2期。
    ④袁熹:《近代北京城市人口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⑤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6页。
    ⑥乔志强等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参见王娟:《近代北京乞丐问题简述》,《历史档案》2008(2)。
    ①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表1-3),中华书局2000年第93页。
    ②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③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4-5页。
    ①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第9、l0页。
    ②《北平市制与河北省会问题》,《京报》,1928-7-9第五版。
    ③《二十一年歇业统计》,《顺天时报》1933-2-13第6版。
    ④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主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二年度行政统计》,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发行,民国24年,第1页。
    ①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民国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三编),1934年版,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46页。
    ②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三卷),三联书店(北京),1957年第544页。
    ③《我国最近失业人数之统计》,.《实业部月刊》,1936,1(1),第327页。
    ①蔡勤禹,侯德彤:《市镇失业与国民政府救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②Madelein Yue Dong: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P.80.
    ③《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1930年,第34期,
    ④《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1929年,第7期。
    ①[英]贝思飞著,徐有威、李俊杰译:《民国时期的土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②[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3、2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00、415页。
    ④严景耀:《北京犯罪之社会分析》,《社会学界》(第二卷),1928年第45、70页。
    ①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编:《北平市统计览要》,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发行,1936年,第66页。
    ②严景耀著,吴桢译:《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15、75页。
    ①严景耀:《北京犯罪之社会分析》,《社会学界》(第二卷),1928年,第64-65页。
    ①严景耀著,吴桢译:《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03页。
    ②严景耀:《北京犯罪之社会分析》,《社会学界》(第二卷),1928年,第75页。
    ①[法1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1、135页。
    ②《青年厌世自杀问题》,《晨报周年纪念增刊》,1919-12-1。
    ③学者一般认为,导致1930年代中国经济萧条的原因,约有以下四项:一、世界主要国家贬低外汇价值;二、1934年美国购银法案造成的影响;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四、1931年的长江大水灾。北京也无例外地置身于这些情事发展中,受其影响。见许慧琦:《古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湾学生书局发行,2008年,第88页。
    ④李大钊:《新的!旧的!》,《李大钊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⑤张铁铮:《最近两年北平自杀案件的分析》,《北平晨报》,1932年2月10日,第六版。
    ⑥北平市警察局编:《北平市警察局户口统计图表》(户口概况),北平市警察局发行,1937年,第3页。
    ①许慧琦:《古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京城市消费(1928-1937)》,台湾学生书局印行,2008年,75-81页。
    ②《北平市人口本已减少今春死亡又多》,北平《新晨报》,1930-4-16(6)。转引自许慧琦:《古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京城市消费(1928-1937)》,第81页。
    ③许慧琦:《古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京城市消费(1928-1937)》,台湾学生书局印行,2008年,81页。
    ④牛鼎鄂:《北平一千二百贫户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第150页。
    ⑤《本市贫民统计:占全市人口三分之一》,北平《民国日报》,193l-104(4)。
    ①《贫民生活状态:某慈善家之口述》,《顺天时报》,1928-12-22(7)。
    ② Madelein Yue Dong: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P.78.
    ①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M].Shanghai: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78.486转引自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②于语和,庾良辰:《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③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序言,第l页。
    ④《美国与加拿大基督教差会会议记录,1899年》第47页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5页。
    ①Kwang-ching Liu: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转引自田畴:《清末明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近代史研究》,1995(5)。
    ②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1983年,第278页。
    ③左荚蓉:《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第73-74页。
    ①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9页。
    ②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2页。
    ③周秋光,曾桂林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9页。
    ④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5页。
    ⑤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7年第1068页。
    ⑥周秋光,曾桂林:《近代西方教会在华慈善事业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1)。
    ⑦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6页。
    ⑧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65-766页。
    ①李文海等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前言,第2-3页。
    ②夏明方:《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的对华赈济事业》,《清史研究》,1997(2)。
    ③夏东元:《郑观应集》(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78—1279页。
    ④李文海等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前言,第136页。
    ①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编:《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报告书》,1922年,第1-2页。转引自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一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4页。
    ②蔡勤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救灾思想与实践一以华洋义赈会为例》,《学术研究》,2009(4)。
    ③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丛刊甲种第39号:《华洋赈团工赈成绩概要》(第五集),1934年,第17—20页。
    ④《中国华洋义赈总会拟定之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84辑),文海出版社1980年,465-466页。
    ⑤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编:《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概况》,1936年,第8页。
    ⑥蔡勤禹:《民国慈善组织募捐研究——以华洋义赈会为例》,《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
    ⑦陈振江:《华北游民社会和义和团运动》,《历史教学》,1991(6)。
    ①夏明方:《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的对华赈济事业》,《清史研究》,1997(2)。
    ②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7年,第330-331页。
    ③郑大华等著:《包世臣·龚自珍·魏源·冯桂芬》,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241页。
    ④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第182页。
    ⑤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英轺私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95页。
    ①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427页。
    ②虞和平:《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③转引自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1)。
    ①《畿辅通志》一百零九卷,经政十六·恤政二。参见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8页。
    ②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25页。
    ③《皇朝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三“国用考二十一·赈恤·恤茕独”。参见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5(1)。
    ①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②《论粥厂宜速改教养局》,《申报》,1905-10-27(2),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版。参见杜维鹏:《近代救灾思想研究》,辽宁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第9-10页。
    ③徐直:《对于慈善家进一言》,《申报》,1923-1-26(11)。
    ④《知新报》第30册。参见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⑤赵树贵:《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第268--269页。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1-62页。
    ①该章节中的的清末民初主要指清末新政与北京政府时期。
    ②李向军在其《清代荒政研究》一书中认为,清政府既没有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更没有专门负责救灾的官吏(76页)。
    ③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中国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94页。
    ④《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19,职官五。参见敖文蔚:《清末民初社会行政管理的重大改革》,《江汉论坛》,2000(6)。
    ⑤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中国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72-73页。
    ①《顺天府衙门分科治事暂行章程》,28—1—1—027,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见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6页。
    ②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③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108页。
    ④《最新编订民国法令大全》,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44页。
    ⑤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179页。
    ⑥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229-237页。
    ⑦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①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265页。
    ②北京市档案馆:《北平市政府印》,《北京印迹—官印》,http://www.bjma.gov.cn/staticfile/Exhibition/yin/1-1.html。
    ③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第7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130页。
    ④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206页。
    ⑤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1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67页。
    ①[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85页。
    ②[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98-299页。
    ③吴廷燮:《北京市志稿》(二),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①黄彭年等纂:《畿辅通志》,光绪十年刻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影印本,卷109,第4330页。
    ②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胶片:《顺天府档案》,28一l一45一l。参见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0页。
    ③黄彭年等纂:《徽辅通志》,卷109,第4323页。参见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第2l页。
    ④吴廷燮:《北京市志稿》(二),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第108页。
    ⑤王子今等:《中国社会福利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第278页。
    ⑥许毅等著《清代外债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653-667页。
    ⑦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354-355页。
    ⑧《大公报》,1907-3-15。
    ①《光绪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清单》3-107-5609-57。参见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第100页。
    ②[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98页。
    ③[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85、299页。
    ①[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10页。
    ②张侠等:《北洋陆军史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8页。
    ③张侠等:《北洋陆军史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9页。
    ④[美1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02页。
    ⑤[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03页。
    ⑥[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10页。
    ①[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13页。
    ②《晨报》,1920-9-25。
    ③《晨报》1921-1-29。
    ④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436页。
    ⑤[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35页。
    ①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浙江大学学报》,2007(3)。
    ②张晋藩:《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
    ③《防乱论》,《赵柏崖集》第10册,第36页。参见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④《论时局之可危》,《中外日报》,1902-6-16。参见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第21-22页。
    ⑤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⑥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序言)第5页。
    ⑦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436页。
    ①刘秀生,杨雨青:《中国清代教育史》, 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②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③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464、447页。
    ④孙中山:《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468页。
    ⑤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二),中华书局,1982年,第14页。
    ⑥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三),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⑦孙中山:《孙中山全集》(四),中华书局,1984年,第331页。
    ⑧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三),中华书局,1982年,第5页。
    ①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316页。
    ②刘新:《梁启超法制思想研究》,《法学家》,1997(5)。
    ③《管子传》。参见刘新:《梁启超法制思想研究》,《法学家》,1997(5)。
    ④《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第121页。
    ⑤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中国近代史研究》,2001(4)。
    ⑥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中国近代史研究》,2001(4)。
    ⑦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九),法律出版社,1999年,(绪言)第2页。
    ①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制思潮与法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3页。
    ②乐国安:《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7页。
    ③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45页。
    ④《大清会典事例》卷403。参见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对教育捐款的奖励政策》,《历史档案》2003(2)。
    ⑤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总第4126页。
    ⑥《奏定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湖北学务处本,第3页。参见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对教育捐款的奖励政策》,《历史档案》2003(2)。
    ⑦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对教育捐款的奖励政策》,《历史档案》2003(2)。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16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7-8页。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17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79页。
    ③商务印书馆编译处编:《最新编订民国法令大全》,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1569页。
    ④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15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60页。
    ⑤商务印书馆编译处编:《最新编订民国法令大全》,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1565页。
    ①北京市政公所编译室编:《京都市法规汇编》,1928年,第143-144页。
    ②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二),三联书店,1957年,第518-519页。
    ③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378-380页。
    ④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352-354页。
    ⑤北京市政公所编译室编:《京都市法规汇编》,1928年,第137,142页。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14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05-206页。
    ②商务印书馆编译处编:《最新编订民国法令大全》,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480-481页。
    ③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2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85-86页。
    ④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2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87-95页。
    ⑤周秋光,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规述略》,《光明日报》,2009-1-20(12)。
    ⑥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73页。
    ①刘锦涛:《试论清代治娼理路、措施与成败》,《妇女研究论丛》,2008(4)。
    ②徐珂:《清稗类钞》(第1l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5153-5154页。
    ③卞修跃:《稗海精粹:近代中国社会面面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2页。
    ④[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61页。
    ①碧茵:《娟妓问题之检讨》,《东方杂志》第32卷第17号,第101页。
    ②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1929年,第69页。
    ③[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73页。
    ④[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74页。
    ⑤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第224页
    ⑥《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第6册,第91页。参见张超《民国妓女问题研究》,2005年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69页。
    ⑦邝震鸣,《贫穷与妓女》,北方印刷所,1930年,自序。
    ⑧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研究》,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38页。
    ①黄鸿山:《清末济良所的出现与推行》,《学习与探索》,2009(3)。
    ②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451-466页。
    ③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452-453页。
    ④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453-455页。
    ①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464-466页。
    ②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③《政治官报》1908-11-4。参见黄鸿山:《清末济良所的出现与推行》,《学习与探索》,2009(3)。
    ④黄鸿山:《清末济良所的出现与推行》,《学习与探索》,2009(3)。
    ⑤[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下),中国书店,2010年,第571-574页。
    ⑥[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下),中国书店,2010年,第577页。
    ⑦[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78页。
    ⑧[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下),中国书店,2010年,第577页。
    ①[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78页。
    ②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1929年,第70页。
    ③[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280页。
    ④在上海济良所的影响下,北京、天津、保定、汉口、镇江、南京、苏州等地也先后创办了济良所。
    ⑤王娟:《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的“救娼”与“废娼”》,《妇女研究论丛》,2006(3)。
    ⑥李文海等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社会保障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
    ⑦梁其姿:《施善与教化一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①王娟:《晚清北京慈善事业的主要变化及相关分析》,《江汉论坛》,2007(6)。
    ②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275-277页。
    ③王之相编:《北平育婴堂概览》,1932年,第6页。
    ④[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10页。
    ⑤王之相编:《北平育婴堂概览》,1932年,第6页。
    ⑥[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10页。
    ⑦王之相编:《北平育婴堂概览》,1932年,第7页。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1929年,第3页。
    ②[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12-313页。
    ③北平龙泉孤儿院编:《北平龙泉孤儿院报告书》,1934年,第5页。
    ④[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13-314页。
    ①杨园诚:《香山慈幼院概况》,1938年,第1页。
    ②香山慈幼院编:《香山慈幼院教育统计图表一览》,慈祥工厂,1927年,全院概况表一。
    ③杨园诚:《香山慈幼院概况》,1938年,第4-6页。
    ④南耕:《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的教育管理》,《中小学管理》,1992(2)。
    ⑤杨园诚:《香山慈幼院概况》,1938年,第1-2页。
    ①周秋光,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规述略》,《光明日报》,2009-1-20(12)。
    ②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①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二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50页,
    ②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8-93页。
    ③徐百齐编:《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06页。
    ④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8-89页。
    ①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34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1页。
    ②徐百齐编:《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99页。
    ③李进修:《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求实出版社,1988年,第326页。
    ④孔庆泰等:《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4-105,113-114页。
    ⑤孔庆泰等:《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l页。
    ⑥孔庆泰等:《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4-106页。
    ①孔庆泰等:《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65-366页。
    ②孔庆泰等:《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3页。
    ③北京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北京志·政务卷·民政志》,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536页。
    ①《社会局组织及职掌附属机关名称、成立日期、地址等的呈函和市政府的训令》,J2-1-24,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1929年,第9-10,16页。
    ③徐百齐编:《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14页。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1929年,第25-26页。
    ②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1929年,第5l-52页。
    ①北平市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社会局发行,1936年,沿革。
    ②《北平市社会局拟具改组本局附属救济机关计划致市长呈文》,J2-6-88,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市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社会局发行,1936年,沿革。
    ①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4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页。
    ②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14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9页。
    ③《中国佛教会“佛教寺庙兴办慈善公益事业规则”等有关寺庙法规》,J2-7-67,北京市档案馆。
    ①《中国佛教会“佛教寺庙兴办慈善公益事业规则”等有关寺庙法规》,J2-7-67,北京市档案馆。
    ②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5页。
    ③《北平市政府饬属遵办各地方慈善团体立案办法及内政部关于监督慈善团体法等训令》,J2-7-84,北京市档案馆。
    ④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4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11页。
    ⑤《北平市政府饬属遵办各地方慈善团体立案办法及内政部关于监督慈善团体法等训令》,J2-7-84,北京市档案馆。
    ①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45页。
    ②徐百齐编:《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58页。
    ③《河北省政府公报》(317期),1929年,第14-15页。
    ④上海市社会局编:《公益慈善法规汇编》,1932年,第94—95页。
    ①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5-46页。
    ②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55页。
    ③国民政府文官处编:《国民政府法规汇编》(第一编),1929年,第295—296页。
    ④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4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411页。
    ⑤《北平市政公报》(292期),1935年,第1页。
    ①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28-129页。
    ②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51页。
    ③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4页。
    ④国家税务总局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地方税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⑤国家税务总局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直接税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⑥国家税务总局主编:《中华民国工商税收史:直接税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⑦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39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511页。
    ⑧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75-77,84页。
    ①周秋光,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规述略》,《光明日报》,2009-1-20(12)。
    ②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附编,第l0页。
    ③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附编,第11-12页。
    ④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附编,第12-13页。
    ⑤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社会,第33页。
    ①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附编,第13-14页。
    ②《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关于本市私立公益慈善各团体登记规则的训令通告等》,J23-1-22,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社会,第4页。
    ④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附编,第2页。
    ⑤陈乐人主编:《北京档案史料》(第三辑),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46-48页。
    ①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社会,第30页。
    ②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社会,第30一31页。
    ①北平特别市市政府编:《北平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印,1929年,社会,第202l页。
    ②《北平市公安局关于奉命公布娱乐场所附缴慈善捐章程的训令》,J181-20一7807,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财政,第23页。
    ④[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34-335页。
    ①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4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页。
    ②《监督慈善团体法》,J2-7-84,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关于颁发监督慈善团体法施行规则的训令》,J2-7-21,北京市档案馆。
    ④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39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494页。
    ⑤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96-97页。
    ①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14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页。
    ②武艳敏:《灾难的补偿:1930年“救灾准备金法”之出台》, 《四川大学学报》2006(2)
    ③《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关于颁发监督慈善团体法施行规则的训令》,J2-7-21,北京市档案馆。
    ④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39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508页。
    ①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社会,第32页。
    ②费正清主编,张建刚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0页。
    ③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①周秋光,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规述略》,《光明日报》,2009-1-20(12)。
    ②武艳敏:《灾难的补偿:1930年“救灾准备金法”之出台》,《四川大学学报》2006(2)
    ③《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布告》,J23-1-22,北京市档案馆。
    ④《呈为请将公益慈善团体登记规则废止请示遵由》,J2-7-43,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市社会局拟具改组本局附属救济机关计划致市长呈文》,J2-6-88,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市社会局拟具改组本局附属救济机关计划致市长呈文》,J2-6-88,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市社会局拟具改组本局附属救济机关计划致市长呈文》,J2-6-88,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政法规汇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印刷组印,1934年,补编,第29-30页。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14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05页。
    ②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4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3页。
    ③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30-33页。
    ④陈乐人主编:《北京档案史料》(第4期),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⑤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①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40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3页。
    ①《北平救济院参观记》,《北平日报》,1929-9-26(7)。
    ①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本院概况。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43页。
    ②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44-45页。
    ①北平妇女救济院编:《北平社会局妇女救济院概况》,北平妇女救济院发行,1932年,第2-3页。
    ②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本院经济概况。
    ③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62-63页。
    ④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营业股。
    ①《平市警察局内六区区署关于章元善举办慈善工艺售品会的呈及内二区区署关于周正耀设立心灵学会情形的呈》,J181-16-76,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劳工部。
    ①《救济院25年1月至l0月份营业收入统计图》,引自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1936年。
    ②匕平妇女救济院:《平市社会局妇女救济院概况》,北平妇女救济院,1932年,第3页。
    ①收容人入院分拨出院择配办法,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35-36页。
    ②《习艺工厂救济院收容人数统计》,《北平晨报》,1934-5-6(6)。
    ③救济院收容人分配统计图,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
    ④救济院收容人年龄统计图,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
    ①牛鼐鄂:《北平一千二百贫户之研究》,《社会学界》(第7卷),1933年,第147页。
    ②《北平男女贫民》,《顺天时报》,1928-9-23(7)。
    ③《平市年终户口统计》,《北平晨报》,1930-12-28(6)。
    ④北平贫民救济会略历,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贫民救济会章程,J2-6-36,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贫民救济会章程,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贫民救济会章程,J2-6-36,北京市档案馆。
    ④北平贫民救济会总务部组织细则,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贫民救济会筹募部组织细则,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贫民救济会审核部办事细则,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贫民救济会基金保管规则, 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贫民救济会振款振品收支数目统计表,《北平贫民救济会征信录》(第4期)(缩微),国家图书馆。
    ①北平市政府关于北平贫民救济会募捐事宜的训令,J21-1-616,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平民救济会1932年6月至1933年4月底止收入捐款数目详单,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贫民救济会征信录(第四期)(缩微),第39页,国家图书馆。
    ④[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l0年,第332-333页。
    ①北平市政府关于北平贫民救济会募捐事宜的训令,J21-1-616,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市警察局内一区区署关于赵庭山等伪造自治坊图章捐册募捐诈财请讯办的呈,J18l一21-21595,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贫民人数最近调查》,《顺天时报》,1929-9-27(7)。
    ④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第207页。
    ①北平贫民救济会粥厂办事细则,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②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第200页。
    ③北平贫民救济会粥厂监理员办事规则,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④《平市粥厂各处均今晨开锅》,《北平晨报》,1934-11-1(6)。
    ②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第207页。
    ①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第189、208页。
    ②北平贫民救济会施给月米暂行办法,J2-6-38,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主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二年度行政统计》,1935年,第9页。
    ②《平市春赈下月中旬放米》,《北平晨报》,1934-2-24(6)。
    ①袁嘉:《近代北京的小本借贷处》,《今日科苑》2008(19)。
    ②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社会调查部,1928年,第118页。
    ③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湾学生书局发行,2008年,绪论,第4页。
    ④袁熹:《近代北京的小本借贷处》,《今日科苑》2008(19)。
    ⑤《北平市市民小本借贷处规章汇编》(第一辑),张研等主编:《民国史料丛刊》(429卷),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①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1934年,社会,第22-23页。
    ②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1934年,社会,第23页。
    ③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1934年,社会,第28-29页。
    ④袁熹:《近代北京的小本借贷处》,《今日科苑》2008(19)。
    ⑤袁熹:《近代北京的小本借贷处》,《今日科苑》2008(19)。
    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73页。
    ⑦席长庚:《北京金城银行》,《经济师》1998(2)。
    ①袁熹:《近代北京的小本借贷处》,《今日科苑》2008(19)。
    ②《北通县第一区平民借贷状况之研究》,张研等主编:《民国史料丛刊》(492卷),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322页。
    ③施及时:《论小本借贷与民生》,参见朱静:《金城银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本贷款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
    ④袁熹:《近代北京的小本借贷处》,《今日科苑》2008(19)。
    ①刘荣臻:《中共话语视阈中的乡村妇女解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1)。
    ②金李俪.女性服饰蕴含的妇女话语[J].粤海风,2002(1).
    ③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5页。
    ④《北平市有职业妇女春季新统计》,《北平晨报》,1932-4-22(6)。
    ⑤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北平市统计览要》,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编篡般发行,1936,第12页。
    ⑥董丁瑜:《1928-1937年北平妇女救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2)。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12-26页。
    ②社会局关于妇女习艺工厂归并于妇女救济院的令和向市政府报告归并情形的呈文,J2-1-113,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市政府公布妇女习艺工厂救济院规则,J1-2-13,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第二辑),1937年,社会,第22-23页。
    ③北平妇女救济院编:《平市社会局妇女救济院概况》,1932年,第84页。
    ①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第二辑),1937年,社会,第21页。
    ②北平市政府关于公布修正颐和园事务所章程、社会局救济院章程给颐和园事务所的令,J21-1-736,北京市档案馆。
    ③李少兵,王明月:《“教育救济”:1917—1937年北京新型妇幼慈善事业的个案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2)。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33-34页。
    ②妇女习艺工厂见闻(上), 《北平晨报》,1931-11-18(6)
    ①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本院概况(第二习艺部),1936年。
    ②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本院概况(妇女儿童部),1936年。
    ③《北平妇女救济院》,.《地球》,1929(10)。.参见董丁瑜《1928-1937年北平妇女救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2)。
    ④救济院长毛伍崇敏拟定的厂院归并整理办法计划书,J2-1-113,北京档案馆。
    ①社会局关于妇女进出救济院的呈文及市府指令,J2-6-29,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市地方法院检察处关于妓女王何昭送妇女救济院收容的函,J181-20-7121,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市救济院关于王兰香、金小霞等十六人入救济院的呈文及社会局的训令,J2-7-123,北京市档案馆。
    ④《平市贫苦妇女之福音》,《北平日报》,1930-2-14。
    ⑤李少兵,王明月:《“教育救济”:1917-1937年北京新型妇幼慈善事业的个案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2)。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5-6页。
    ②董丁瑜:《1928-1937年北平妇女救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③北平市收容机关和施赈机关调查表,J2-6-5,北京市档案馆。
    ④《北平妇女救济院》,《.地球》,1929,(10),参见董丁瑜《1928-1937年北平妇女救济研究》。
    ⑤北平妇女救济院编:《平市社会局妇女救济院概况》,北平妇女救济院发行,1932年,第2页。
    ⑥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第39-4l页。
    ⑦1935年1-12月份救济院入院收容人清表,J2-6一(65-67,69-77),北京市档案馆。
    ⑧乐山:《想起了妇女救济院》,《民声报》,1937一l—14。
    ⑨流民的涵义有四个方面:丧失土地而无所依归的农民;因饥荒年岁或兵灾而流亡他乡的农民;四出祈求的农民;因自然经济解体的推力和城市近代化的吸引力而盲目流入都市谋生的农民,尽管他们有的可能还保有小块土地。参见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引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4页。
    ①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内政,赈济类,光绪十九年九月十二日。参见王娟:《近代北京乞丐问题简述》,《历史档案》,2008年第2期。
    ③袁熹:《近代北京城市人口研究》,《人口研究》,2003(5)。
    ④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主编:《北平市统计览要》,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1936年,第11页。
    ⑤《乞丐该当如何处置》,《北平晨报》,1932-10-8(12)。
    ⑥《收容乞丐及救济贫民之对策》,《仁爱》(第一卷第一期),1935年,第97页。
    ⑦《乞儿收容所观光记(上)》,《北平晨报》,1931-11-11(6)。
    ①《乞丐》(社会调查二),《北平日报》,1929-11-19(7)。
    ②《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③《乞丐》(社会调查一),《北平日报》,1929-11-18(7)。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5页。
    ⑤任吉东,毕连芳:《弱者的武器:近代中国城市乞丐的生存文化》,《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3)。
    ⑥北京特别市警察局临时乞丐收容所关于转送救济院老弱病残乞丐名册,J181-22-999,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特别市乞丐收容所现有、新收人数的呈,J181-33-607,北京市档案馆。
    ②《市立救济院收容之乞丐竟以人满企图暴动》,《益世报》,1934-8-11。
    ③《乞丐收容所访问记(一)》,《北平晨报》,1932-11-29(6)。
    ④《乞丐收容所访问记(二)》,《北平晨报》,1932-11-30(6)。
    ⑤《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15期),社会,1929年,第2页。
    ①北平市社会局编:《北平社会局救济院特刊》(本院概况,劳工部),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
    ①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第二辑,社会),1937年,第8l页。
    ②《外城教养女工厂章程》,参见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315—316页。
    ③《外城贫民工厂章程》,参见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349—354页。
    ④《游民习艺所章程》,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14册),黄山书社,1999年,第205页。
    ①《乞丐收容所访问记(一)》,《北平晨报》,1932-11-29(6)。
    ②《乞丐的出路》,《北平晨报》,1931-3-2(6)。
    ③《乞丐收容所访问记(二)》,《北平晨报》,1932-11-30(6)。
    ④《乞丐收容所访问记(三)》,《北平晨报》,1932-12-1(6)。
    ①《乞丐收容所目下收容三百人》,《北平晨报》,1933-10-2(6)。
    ②《乞丐收容所感化部死亡率最大》,《北平晨报》,1934-3-7(6)。
    ③北平市社会局编:《北平社会局救济院特刊》(本院概况),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
    ④《乞儿收容所观光记(上)》,《北平晨报》,1931-11-11(6)。
    ⑤《平市救济所无法收容,所有乞丐势难肃清》,《顺天时报》,1929-8-25(7)。
    ①《乞丐该当如何处置》,《北平晨报》,1932-10-8(12)。
    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35页。
    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编:《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②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编:《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③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4-145页。
    ④蔡勤禹:《民国慈善团体述论》,《档案与史学》,2004(2)。
    ①《北平家庭福利协会报告书》,张研、孙燕京主编:《民国史料丛刊》(第734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50页。
    ②北平市商会关于募捐、收取会费及义德油行等关于油价、收款等与自来水公司的来往函,J67-1-500,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市商会临时救济会报告书》(续),《北京档案史料》,1996年第4期。
    ①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发行,1929年,序。
    ①刘锡廉:《北京慈善汇编》,竟是第一监狱,1923年,弁言
    ②刘锡廉:《北京慈善汇编》,竟是第一监狱,1923年,46-50页。
    ①刘锡廉:《北京慈善汇编》,京师第一监狱,1923年,69-72页。
    ②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
    ③北平市各慈善团体联合会组织规则草案,J2-6-113,北京市档案馆。
    ①北平市各慈善团体联合会第一次常会议事记录,J2-6-113,北京市档案馆。
    ②北平市社会局为各慈善团体联合会备案事致市政府呈,J2-6-113,北京市档案馆。
    ③北平市社会局为各慈善团体联合会备案事致市政府呈,J2-6-113,北京市档案馆。
    ④《龙泉孤儿院》(社会调查一),《北平日报》,1930-5-19(7)。
    ①《北平龙泉孤儿院报告书》,北平龙泉孤儿院编,1934年,宣言,第5页。
    ②《北平龙泉孤儿院简章》,《北平龙泉孤儿院报告书》,北平龙泉孤儿院编,1934年,第87-93页。
    ①《龙泉孤儿院》(社会调查二),《北平日报》,1930-5-26(7)。
    ②《龙泉孤儿院》(社会调查二),《北平日报》,1930-5-26(7)。
    ③《北平龙泉孤儿院报告书》,北平龙泉孤儿院编,1934年,宣言,第6页。
    ④出院学生职业比较图,《北平龙泉孤儿院报告书》,北平龙泉孤儿院编,1934年。
    ⑤蔡汉贤:《社会立法析评》,(台湾)中国社会行政学会,2000年,第60页。参见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文史哲》,2007(1)。
    ⑥《北平龙泉孤儿院报告书》,北平龙泉孤儿院编,1934年,宣言,第6页。
    ①《北平老人院调查》(二),《北平晨报》,1933-7-1(6)。
    ②《北平老人院调查》(一),《北平晨报》,1933-6-29(6)。
    ③[美]西德尼·D.甘博著,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第331页。
    ④《北平老人院调查》(一),《北平晨报》,1933-6-29(6)。
    ⑤《北平老人院调查》(二),《北平晨报》,1933-7-1(6)。
    ①《北平老人院调查》(二),《北平晨报》,1933-7-1(6)。
    ②《北平老人院调查》(二),《北平晨报》,1933-7-1(6)。
    ③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宗教志》(民族·宗教卷),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39-140页。
    ④北平市社会局关于开办粥厂及有关捐助救济等问题的来函,J23-1-110,北京市档案馆。
    ⑤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197页。
    ⑥民国十六年至二十一年北平粥厂数目比较图,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216页。
    ⑦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197页。
    ①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第204,206页。
    ②《惠风解冻春赈伊始各粥暖厂相继结束》,《北平晨报》,1936-3-20(6)。
    ③《妇女三团体赈放棉衣面粉》,《北平晨报》,1934-2-3(6)。
    ①《惠风解冻春赈伊始各粥暖厂相继结束》,《北平晨报》,1936-3-20(6)。
    ②《贫民生活吃赈的经验》(一),《北平晨报》,1935-2-12(7)。
    ①《又一种社会事业家庭福利协济会》(一),《北平晨报》,1933-7-3(6)。
    ②《北平家庭福利协济会报告书》,张研等主编:《民国史料丛刊》(734册),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③《又一种社会事业家庭福利协济会》(一),《北平晨报》,1933-7-3(6)。
    ④《家庭福利协济会》,《北平晨报》,1931-2-22(6)。
    ⑤《又一种社会事业家庭福利协济会》(二),《北平晨报》,1933-7-4(6)。
    ①《北平家庭福利协济会报告书》,张研等主编:《民国史料丛刊》(734册),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
    ②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207页。
    ③北平市慈善团体一鉴傅及华北慈善团体事业施策纲要,J2-7-401,北京市档案馆。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46页。
    ②《北京近代城市法律法规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近代北京城市管理法规研究》,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45-47页。
    ③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法规汇编》,1919年版;1928年版,第137-147页。
    ④ Trattner,Walter I. (1989). From Poor Law to Welfare State见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第123-124,131页。
    ①《暖厂三处粥厂两处均定明日开锅》,《北平晨报》,1936-1-2(6)。
    ②《北平贫民救济会征信录》(第一、二、五期)、J2-6-38北京市档案馆;《北平贫民救济会第三期征信录》,J2-6-36,北京市档案馆;《北平贫民救济会征信录》(第四期)(缩微),国家图书馆。
    ③北平贫民救济会征信录(第四期)(缩微),记事二,国家图书馆。
    ①北平市收容机关调查表(1934年下半年),J2-6-5,北京市档案馆。
    ②救济院收容人分配统计图,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1936年。
    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序,第5页。
    ①陈凌云:《现代各国社会救济》,商务印书馆,1937年,自序。
    ②谢徽孚:《中国新兴社会事业之功能与目的》载于秦孝仪:《革命文献》第100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年,第2页。
    ③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④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6年,131页。
    ⑤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57页。
    ①[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马宝成:《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国家权力状况探析》,《齐鲁学刊》,1999(2)。
    ③[美]S.艾森斯塔德:《传统、变革与现代性》,见谢立中等主编:《20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下),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092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⑤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6页。
    ①《国民政府公报》,第10号,1927年8月1日,第36-37页。见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②《人民团体法规汇编》,吴县党务整理委员会,1930年,第l页;《国民政府公报》,第336号,1929年12月4日,第12页。见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第97页。
    ③《国民政府公报》,第429号,第24页。见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第98页。
    ④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03页。
    ⑤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其《世界贫困的挑战》一书中提出了“软政权”的概念,他认为软政权的主要原因是权力集中在上等阶层手中,他们能够提供平等的法律和政策措施,但各级公务人员普遍不遵从交给他们的规章与指令,并且常常和那些他们本应管束其行为的有权势的人们与集团串通一气,从而导致了国家法律政策难以有效贯彻,形成了国家政权的软化现象。第184,196页。
    ①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01-302页。
    ②北平五台山龙泉佛教慈善会呈报迁移会址等文件、附简章筹备委员名册,J181-14-49,北京市档案馆。
    ③调查处理五台山问善化佛教会更名开会选举等问题的文件,J181-14-45,北京市档案馆。
    ④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局,2005年,399-400页。
    ⑤《北平佛教会昨召集会议讨论各寺院革新办法》,《顺天时报》,1929-12-17(7)。
    ⑥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①张金陔:《北平粥厂之研究》,《社会学界》(第七卷),1933年,第197-199页。
    ②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布告,J23-1-22,北京市档案馆。
    ③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59-260页。
    ④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2页。
    ①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44页。
    ②[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8年, 第146页。
    ③韩德培:《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8页。
    ④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C6%B6%C0%A7&channelid=6697&record=2
    ⑤王有捐:《对目前我国城市贫困状况的判断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6)。
    ⑥杨思斌:《社会救助权的法律定位及其实现》,《社会科学辑刊》,2008(1)。
    ①杨思斌:《中国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探索》,2008(4)。
    ②杨思斌:《中国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探索》,2008(4)。
    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编:《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30页。
    ④刘文光:《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行政与法》,2009(1)。
    ①“团体会员”,中华慈善网,http://www.chinacharity.cn/default.aspx。
    ②《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民间慈善组织在艰难中成长》,《新民周刊》http://news.sina.com.cn/c/2005-11-16/14118315432.shtml。
    ③李萌:《公益捐赠的税收之痛》,《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45期)。
    ④侯保龙:《我国民间志愿性慈善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管理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10(2)。
    ⑤邓国胜:《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政策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6(5)。
    ①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中民报告”,www.donation.gov.cn。
    1.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政府档案》。
    2.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社会局档案》。
    3.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民政局档案》。
    4.北京市档案馆藏:《北平市卫生局档案》。
    5.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史料》。
    6.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北京文史资料》。
    7.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印:《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1934年。
    8.北平特别市市政府辑:《北平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1929年。
    9.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二年度行政统计》,1935年。
    10.北平社会局编:《北平市社会局救济院特刊》,北平市社会局发行,1936年。
    11.北平市警察局编:《北平市警察局户口统计图表》,1937年。
    12.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编:《北平市统计览要》,1936年。
    13.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二年度行政统计》,1935年。
    14.北平龙泉孤儿院编:《北平龙泉孤儿院报告书》,1934年。
    15.北平市警察局编:《北平市警察局户口统计图表》,1937年。
    16.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
    17.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
    18.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法规汇编》,1919年版;1928年版。
    19.冀察政务委员会秘书处第三组第三科编:《冀察调查统计丛刊》,1937年。
    20.刘锡廉:《北京慈善汇编》,京师第一监狱,1923年。
    21.立法院编译处编:《中华民国法规汇编》,中华书局,1934年。
    22.李文海等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社会保障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林颂河等编:《北平社会概况统计图》,1931年。
    2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25.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
    26.《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2年。
    27.商务印书馆编译处编:《最新编订民国法令大全》,商务印书馆,1924年。
    28.田涛等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29.吴廷燮:《北京市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30.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31.徐百齐编:《中华民国法规大全》,商务印书馆,1936年。
    32.张侠等:《北洋陆军史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33.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
    34.张研等主编:《民国史料丛刊》,大象出版社,2009年。
    3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1983年。
    36.《北京近代城市法律法规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近代北京城市管理法规研究》,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北平日报》
    《东方杂志》
    《京报》
    《群强报》
    《顺天时报》
    《申报》
    《市政月刊》
    《市政公报》
    《社会学界》
    《社会月刊》
    《社会半月刊》
    《益世报》
    1.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卞修跃:《稗海精粹:近代中国社会面面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曹艳春:《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曹子西主编:《北京史志文化备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6.陈成文:《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7.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一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曹子西:《北京通史》,中国书店1994年版。
    11.德源:《北京灾害史》,同心出版社2008年版。
    12.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邓正来和[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4.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龚书铎:《近代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韩德培:《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韩德培:《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中国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4.何平:《城市贫困群体社会保障政策与措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25.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生活救助》,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6.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27.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务实》,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版。
    28.孔庆泰等:《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0.罗哲文:《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李军:《中国城市反贫困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5.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8.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制思潮与法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李进修:《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40.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1.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2.李彦昌主编:《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刘秀生,杨雨青:《中国清代教育史》,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4.刘钧:《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6.刘勇等著:《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乐国安:《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陆震:《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9.雷洁琼、王思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0.马君武:《失业人及贫民救济政策》,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1.马宗晋等著:《灾害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2.马宗晋、郑功成:《灾害保障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孟昭华等:《中国民政思想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54.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版。
    55.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56.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曲彦斌:《中国乞丐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58.邱国盛:《中国城市的双行线:二十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版。
    59.任云兰:《近代天津的慈善与社会救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0.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孙善根:《民国时期宁波慈善事业研究(1912-1936)》,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孙冬虎:《北京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版。
    6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4.邵雷、陈向东编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
    65.唐军:《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6.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
    67.王卫平:《社会救助学》,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68.王子今:《中国社会福利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69.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1911)),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0.王龙章:《中国历代灾况与振济政策》,独立出版社1942年版。
    71.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王卫平:《社会救助学》,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73.王子平:《灾害社会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4.王海光:《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5.卫兴华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4年版。
    76.吴克昌:《社会心理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7.吴梦麟,熊鹰著:《北京地区基督教史迹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78.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9.夏东元:《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0.夏明方:《民国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
    81.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2.郗志群:《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84.许慧琦:《故都新貌:迁都后到抗战前的北平城市消费(1928-1937)》,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版。
    85.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6.许毅等著:《清代外债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87.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8.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89.尹均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
    90.杨琪:《民国时期的减灾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
    91.严景耀著,吴桢译:《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92.虞和平:《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3.《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4.于秀丽:《排斥与包容:转型期的城市贫困救助政策》,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5.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6.袁熹:《北京城市发展史》(近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97.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8.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9.周晓红:《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0.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1.朱勇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2.朱力等:《社会问题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3.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104.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05.张恨水:《燕归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06.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张新伟:《市场化与反贫困路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8.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9.郑杭生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0.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中国社会保障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灾害经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1.郑师渠:《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动中国近代史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12.赵树贵:《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
    113.赵宝爱:《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1912-1937)》,济南出版社2005年版。
    114.赵伯陶:《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5.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随使英俄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
    116.左芙蓉:《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巴蜀书社2009年版。
    1.[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6.[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美]费正清等主编,刘敬坤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西德尼·D.甘博着,陈愉秉等译《北京的社会调查》(上),中国书店2010年版。
    10.[美]G.W.施坚雅著,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1.[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996年版。
    1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3.[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日]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5.[日]夫马进著,伍跃等译:《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6.[日]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7.[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8.[英]贝思飞著,徐有威、李俊杰译:《民国时期的土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5. David Strand, 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36. Madelein Yue Dong:Republican Beijing:The City and Its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37. Mary Backus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Stanford Univ. Press,1986。
    1.毕素华:《民国时期赈济慈善业运作机制述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蔡勤禹:《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
    3.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年总第1期。
    4.邓国胜:《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政策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5.冯筱才、夏冰:《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
    6.关爱萍:《城镇贫困与缓贫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郭德宏:《社会史研究与中国现代史》,《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8.霍新宾:《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4期。
    9.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南开学报》1998年第4期。
    10.李银安:《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光明日报》2000年4月28日。
    11.李少兵,王明月:《“教育救济”:1917—1937年北京新型妇幼慈善事业的个案分析》,《首都师 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2.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中国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3.刘喜堂:《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l0年第4期。
    14.马宝成:《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国家权力状况探析》,《齐鲁学刊》1999年第2期。
    15.牛鼐鄂:《北平一千二百贫户之研究》,《社会学界》1933(第7卷)。
    16.齐大之:《论近代北京商业的特点》,《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7.钱再见:《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若干问题研究综述》,《文史哲》2003年第1期。
    18.任云兰:《近代华北自然灾害期间京津慈善机构对妇女儿童的社会救助》,《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9.《民国灾荒与战乱期间天津城市的社会救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0.唐钧:《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21.吴松弟:《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2.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23.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l期。
    24.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25.王均《略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自然灾害》,《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6.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27.汪雁:《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与城市居民社会救助理念建设》,《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6期。
    28.《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与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人口学刊》2001年第5期。
    29.夏明方:《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对华赈济事业》,《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0.杨思斌:《社会救助权的法律定位及其实现》,《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l期。
    31.杨思斌:《中国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探索》2008年第4期。
    32.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33.朱浒、赵丽:《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4.张静:《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市商会的社会活动》,《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2期。
    35.张礼恒:《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
    36.张峰:《试论民国时期昆山的慈善事业》,《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l期。
    37.张礼恒:《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民国档案》1996年第3期。
    38.袁熹:《近代北京城市人口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39.岳宗福等:《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40.周秋光、徐美辉:《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1.周秋光,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规述略》,《光明日报》2009年1月20日。
    42.郑杭生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救助》,《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l期。
    43.朱德云:《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齐鲁学刊》2009年第5期。
    44.刘悦斌:《晚清时期社会救助事业的新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5.刘光华:《社会救助:理论界定与中国的实践展开》,《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46.刘旭东:《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社会意义》,《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1.丁会苹:《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与人口流动(1912-193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高鹏程:《红十字会及其社会救助事业研究(1922-1949)》,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何平:《社会救助权研究》,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5.郝红暖:《清代民国河北地区慈善组织的历史演变与空间运作(1644-1937)》,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7.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8.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9.向常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曾桂林:《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1.张超:《民国妓女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2.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赵宝爱:《民国山东社会救助事业研究(1912-1937)》,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4.甄尽忠:《先秦时期社会救助思想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5.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