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隐喻下的姜夔诗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生态隐喻”的思维范式,将姜夔其人其作置于文学生态的原点,围绕时空生态与心灵生态两个向度,着重以时间、地域、心态构成自足性的阐释三角,在整体的、有机的、系统的生态观照下,给予姜夔诗词全面的历史文化考察。
     基于文学具有类生命的特征,“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论文沿着隐喻路向展开。主体部分共上、下两编,计十章。上编“时空生态”,对姜夔诗词进行文化版图重组与时空环境复位。论文坚持问题意识,撰写目的并非在于陈述固有的人物、历史掌故,旨在抉示某些细节背后的人文真相。
     第一章通过诗、史互证,再现姜夔动态履历中的生命写真。论文对文学史上姜夔人生情态“不算阔气,却很安适”的描述提出献疑,与某些论者姜夔“艺术化人生”予以商榷,对姜夔诗词历史价值加以重新衡定。作者认为:姜夔弱冠早孤、中年飘蓬、草莱终老,其梦想、追求已被命运渐次粉碎,人生内核是悲剧性的。其诗词题材的狭深,正标示作家视角“内倾”的逐步深化。作者心灵内宇宙的真实呈现,烛照着赖以生存的外宇宙的社会图景,其中的绵软与酸辛,暮气与衰兆,是南宋历史的折光。
     第二章将姜夔文学创作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从地缘、人文、基因三重维度考察姜夔文学创造力的最后生成。环太湖文化生态圈是姜夔秉承的得天独厚的“地气”优势,萧德藻、杨万里、辛弃疾、尤袤、陆游及姜夔朋辈好友,组成了一个文学主体生态链,转益多师与诗化交往给姜夔创作带来濯鳞振翼、连辔并驱的文脉支持,先天禀才哺育了姜夔艺术生命的灵性之根。
     第三章从“江湖”词义溯源,首先梳理姜夔一生行迹,然后考察姜夔诗词呈示的江南民俗,最后对姜夔曳裾豪门之“清客”形态加以辨正。针对姜夔的合肥情事,论文提出:姜夔不是“风月闲人”;姜夔科考铩羽,遂被抛向仕隐夹层之中,此乃江湖沦落的政治-文化主因。清客乃复数概念,历史上是一个边界甚不清晰的庞大群体,具有多重指称的文化规定性。政治、伦理判断虽为人文判断的重要前提,但从关注作家个人的人文品格出发,更接近复杂的人性与史实。
     第四章从姜夔杭州诗词入手,聚焦京都临安的政治生态。通过对比姜夔与遗民词人作品迥异的杭州气象,见证杭州在政治位移中的兴衰变迁。
     第五章文学生态,重在阐释姜夔诗词在南宋文坛的断代坐标及历史流变。姜夔众艺兼擅,尤精斠律,论文剖析了白石词“精品现象”的成因。白石词剞劂付梓,至清代定鼎词坛,建国后訾詈蜂起,论文描述了白石词美学接受历程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轨迹。
     下编立足主体向度,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管窥作家私密的思想奥区及心理空间,在人文精神的辉映之下寻求与社会历史本质意义的组接。
     第六、七章从儒道两端考察姜夔的淑世情怀、隐逸心理兼及佛禅意趣。待沽之志、抱璞之悲、烟霞之念、自适之需,诸种情绪胶结缠绕姜夔的一生。总体以观,淑世思想是姜夔核心的精神姿态,作为江湖中人,姜夔践行的是“似狷实狂”的人生范型。儒释道三者融汇,架设了士人心理的稳定结构,成为姜夔边缘化求存的生命“抗体”。在“隐逸心态”一节,作者提出:姜夔作品展露的“陆龟蒙情结”,是一种伟大的“龙蛇之趣”。一方面反映出陆龟蒙作为岩穴之士的“偶像效应”在姜夔身上得到了“隔代还魂”,另一方面也是姜夔衰世浮生思想困局的有力注脚,其实质不啻封建时代落魄士人精神枯萎之后心灵的短暂放生与痛苦自慰。至于《自题画像》一诗的学界争议,作者考释后提出:《自题画像》的诗歌内涵与范成大形象无法契合。它是姜夔人生哲学、生存境界、文化性格的浓缩概括,是肖像之外的另一种写意。在“淑世心态”一节指出:姜夔在“社会政治行为”中没有践行“臣妾式”的卑顺,在“文学创作行为”里疏泄出政治渴求的“臣妾心态”。此种心态是传统儒家人格中负向人格的内质,源于社会、伦理、历史、个体等多重因素的合力建构。针对历史上张鉴捐官一事,论文认为:“梁溪拒赠”具有极大的可信度。
     第八、九、十章,运用角色分析法,探讨姜夔客居背景下的流寓心态、向光心态以及“职业文人”的创作心态。在“流寓心态”一节,论文提出:姜夔与谢灵运山水诗情感流向不同,二者一为布衣,一为贵族,姜夔词中的山水是旅途中的山水,大谢诗中的山水是旅游中的山水。纵情山水是大谢赍志不伸政治愤懑的排解方式,也是山水诗发生的精神源头之一。姜夔山程水驿,乡关之思、羁旅之恨、稻粱之谋、行谒之苦在山水触媒下激发与扩张,作品涂上了浓郁的感怀伤人的现实色彩。在“向光心态”一节,作者指出:姜夔喜聚不喜散、求稳亦求安的文化心理,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个体欲望与社会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姜夔用艺术熨帖着自己的孱弱生命,对待生命的终极关怀,才是浮家泛宅的“行者”心底秘藏的一帧圣符。
The the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oetry of Jiang Kui under Ecological Metaphor,based on the thought pattern of “ecological metaphor”, has put Jiang Kui and his worksin the origin of literary ecology. It centers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ecology, as well assoul ecology, emphasizes on the self-sufficient interpretive triangle formed by time,region and mentality, has given Jiang Kui’s poetry an overal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survey through an integral, organic and systematic viewpoint of ecology.
     Based on the fact that litera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human life,“metaphor is one of the basic ways for human beings to rely on in their life”, the thesisextends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metaphor. The body of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wo parts:Part I and Part II, with ten chapters in all.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emporal and spatialecology”, reorganizes the cultural map and reset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nvironmentof Jiang Kui’s Poetry. The thesis spreads on the basis of problem awareness. The aim ofthe thesis is not to describe the inherent characters and historical stories, but to reveal thehumanistic truth concealed under certain details.
     The first chapter reproduces the panorama of Jiang Kui’s life through his dynamicresume and the mutual proof of poetry and history. The thesis raises doubts about thedescriptions of Jiang Kui’s lifestyle as“Not generous, but very comfortable”in literaryhistory, and discusses with some commentators about Jiang Kui’s“artistic life”, so as toredefine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Jiang Kui’s poetry. The author poses that the life kernel ofJiang Kui is tragic, because he lost his parents in his youth, wandered about in his middleages, and ended up a commoner in his old age; his dreams and pursuits were smashedone after another. The theme of his poetry is narrow but deep, this shows that thedeepening of Jiang Kui’s introverted perspective. The revelation of Jiang Kui’s soul andspirit lights up the social panorama essential for his survival outside of his inner heart.The sadness and bitterness, the lethargy and depression with in it reflects the historicalimage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views Jiang Kui’s literary creation as an ecological system, andstudies the final generation of Jiang Kui’s literary creativity through the triple dimensionof region, humanism, and genes.
     The ecosphere around Taihu Lake is his particular geographical advantage; XiaoDezao, Yang Wanli, Xin Qiji, You Mao, Lu You and his other friends consist of anecological chain focusing on literature; his communication with many masters hasbrought him great support on his literary creation; his innate genius is also the root of hisartistic life.
     The third chapter starts from the meaning of “Jiang Hu”. First, it sorts out the travel experience of Jiang Kui; then, it makes a survey about the folk custom of Jiangnandistrict appeared in Jiang Kui’s poetry; finally, it justifies Jiang Kui’s identification as a“sojourner” living in noble rich man’s family. About Jiang Kui’s Hefei love affairs, thethesis maintains that he was not a “play boy”; Jiang Kui’s failure in ImperialExamination threw him in the interlayer between being an official and being a hermit,this serves a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main cause of his wandering in Jiang Hu.Sojourner is actually a plural noun, which refers to a huge group of persons with anunclear boundary, and has a multiple cultural prescriptive. Though political and ethicaljudgments are the premise of humanistic judgment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riter’spersonal humanistic quality can access closer to the complicated humanity and historicalfacts.
     The fourth chapter starts from Jiang Kui’s Hangzhou Poetry, and focuses on thepolitical ecology in the capital Lin’a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poetry betweenJiang Kui and some survivors of the previous dynasty, people can see the differentimages of Hangzhou in their works, which identifies the Vicissitudes of Hangzhou in thepolitical changes.
     The fifth chapter is literary ecology. It emphasizes on expounding Jiang Kui’spoetry as a symbol in the literary field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its historicalchanges. Jiang Kui was versatile, and especially good at music. The thesis analyzes thereason why his works can be regarded as fine works. Jiang Kui’s poetry didn’t arousemuch attention when published, and became extremely popular in the Qing Dynasty, but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rumors and criticism came towards his works. The thesisdescribes the track of reception process of Jiang Kui’s poetry as classical works and itsdecline.
     Part II concentrates on subjective dimension and w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making comments out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It peeps through the secretivethought hinterland and psychological space of the writer, and his searching for thelinking up with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social history under humanistic spirit.
     The sixth and the seventh chapter focus on Jiang Kui’s complex of world reliefthroug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is hermit thought, and his interest in Zen Buddhism.The ambition of waiting for recognition, the sadness of the disappointing reality, thehope towards beautiful scenery, and the need to be self-sufficient were mixed togetherand formed Jiang Kui’s whole life. In general, the thought of achieving world relief is thecore of his mentality. As a poet in the so called “Jiang Hu”, Jiang Kui followed the lifeexample of “seemingly unconcerned, but actually ambitious”. The integration of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built the stable structure of Jiang Kui’s thoughts,and therefore became the effective “antibody” for his marginalized life. In the section“Hermit Mentality”, the author reveals that “the Lu Guimeng Complex” exposed in JiangKui’s works is actually a kind of great ambition. On the one hand, it reflects that as ahermit, Lu Guimeng’s “Idol Effect” has been realized by Jiang Kui across severaldynast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 powerful footnote for Jiang Kui’s ideologicaldilemma in the declining period of his time. Its essence is a short spiritual relief as wellas a painful self-comfort of the poor scholar in the feudal society. As for the controversyabout his poem “Self-titled Portrait”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e author poses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oem “Self-titled Portrait” can not be corresponded with the image ofFan Chengda. The poem is a condensed generalization of Jiang Kui’s life philosophy,survival stat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freehand depiction beyond image. In thesection “The Complex of World Relief”,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Jiang Kui didn’tpractice the “slave-like” humbleness in his soci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but let out his“slave-like” political aspiration in his “literary creation behavior”. This mentality is theessential part of the negative personality in the thought pattern of traditionalConfucianism, which root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as society, ethics,history, individuals and so on. As for the story about Zhang Jiang’s helping him to buy anofficial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the thesis poses that Jiang Kui’s refusal in Liang Xiis very believable.
     The eighth, ninth and tenth chapter uses the way of character analysis to investigateJiang Kui’s frustrated thought when living in others’ places and the hope for a better life,as well as the creative mentality as a “professional literati”. In the section “Mentalitywhen living in others’ places”, the thesis poses that:the landscape poetry of Jiang Kuiand Xie Lingyun has different emotional flow. Jiang Kui is an ordinary citizen, while XieLingyun is a nobleman. The landscape description in Jiang Kui’s poems is about hisjourney to other places, while the landscape description in Xie Lingyun’s poems is abouttraveling just for fun. Xie Lingyun used the way of traveling and enjoying beautifullandscape to let out his complaint about unrealized political pursuit, which is also thespiritual source of landscape poetry. Jiang Kui’s experience of traveling, homesickness,hate of the roaming life, seeking for necessities of life and agony of praying for successwere stimulated and expanded under the catalyst of landscape, which has added to hisworks a strong sense of realistic yet melancholy color caused by sentimentality. In thesection “mentality towards sunshin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Jiang Kui has thecultural mentality of preferring get-together to depart and praying for a safe and stablelife, which shows the fact that under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 personal desire andsocial reality are conflicting irreconcilably. Jiang Kui used art to comfort his frail life.The ultimate concern for life is in fact a holy amulet concealed secretly in the heart ofJiang Kui who was a constantly roaming traveler.
引文
1姜夔文学艺术研究会《姜夔与合肥》,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页。
    2郁玉英“姜夔词史经典地位的历史嬗变”,《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3陈玉兰《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4宋·吴龙翰《赠谒士》。
    5陈玉兰《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6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29页。
    7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6页。
    1[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四》,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49页。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8页。
    4《词学论稿》,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5赵仁珪《论六家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6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页。
    7王晓骊“闲雅高雅清雅——论宋代雅词发展的三个阶段”,《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月。
    8侯海荣“别样的词史——木斋《宋词体演变史》方法论研究”,《天中学刊》2010年第3期。
    1侯海荣“别样的词史—木斋《宋词体演变史》方法论研究”,《天中学刊》2010年3月。
    2崔海正《南宋词研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408页。
    3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7页。
    1《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700页。
    2余晓明《文学研究的生态学隐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3文旭“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外语学刊》,2003年第3期。
    4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5陈寅恪《讲义及杂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83页。
    6王列生《文艺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7周晓琳《空间与审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8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1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2[印度]布塔利亚·乌瓦什《沉默的另一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3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4蒋玉斌《明代中晚期小说与士人心态》,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1页。
    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页。
    1朱丽霞《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毛峰《神秘主义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05页。
    1谢桃坊《中国词学史》,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578页。
    2[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40页。
    3侯海荣“《愙斋诗存》的‘角色’分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月。
    4许燕《人格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1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2页。
    3[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4[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5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3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1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1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8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2姜夔文学艺术研究会《姜夔与合肥》,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99页。
    3姜夔《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4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9页。
    1章培恒《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472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3陈造《次姜尧章赠诗卷中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页。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23页。
    3苏泂《到马塍哭尧章》。
    4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页。
    1在线文献:http://wh.zgfj.cn/ChangShi/2010-09-01/5087.html中国佛教文化网。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3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页。
    4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页。
    1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3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2郭玉生《悲剧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86页。
    3转引自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400页。
    4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1郭玉生《悲剧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90页。
    2转引自郭玉生《悲剧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85页。
    3陈瘦竹“当代欧美悲剧理论述评”,《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7月。
    1许宗元《中国词史》,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66页。
    2[元]王蒙《珊瑚木难》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页。
    3[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七,第3054页。
    4[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1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版,第27页。
    2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版,第89页。
    1胡仲参《竹庄小稿.书怀呈曾性之》。
    2沈家庄《宋词的文化定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3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页。
    4龚自珍《题红禅室诗尾》。
    1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1上引材料由鄱阳县姜夔文化研究会会长姜清水提供。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9页。
    3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84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0页。
    5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6页。
    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
    2吴曾《能改斋漫录》,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77页。
    3王象之《舆地纪胜》,续修四库全书第58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76页。
    5姜夔《京口留别张思顺》。
    6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39页。
    1刘士林“江南文化与江南生活方式”,《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2月。
    2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71页。
    3[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五《饶州风俗》。
    1谢婉莹《文学家的造就》,《燕大季刊》第1卷第4期。
    2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3杨海明《唐宋词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4杨海明《杨海明词学文集》,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7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3页。
    2刘师培《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03页。
    3叶嘉莹“从文学体式与性别文化谈词体的‘弱德之美’”,《人文杂志》,2007年9月。
    4唐圭璋《词话丛编.西圃词说》,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0页。
    5李延寿《北史·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81页。
    6霍尔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3页。
    1转引自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2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87页。
    3[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9页。
    4曹虹“清代常州骈文集群形成的地域机缘”,《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第86页。
    5[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5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3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92页。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八十六·传三四。
    2黄庭坚《和刘景文邺王台见思》。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0页。
    4《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11册,3681页。
    5《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14册,4419页。
    6[宋]周密《浩然斋雅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1欧阳修《与张秀才棐第一书》,《欧阳修文集》,第977页。
    2丹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36-137页。
    1郭锋《南宋江湖词派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版。
    2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3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67-968页。
    4薛砺若《宋词通论》,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266页。
    5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页。
    1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谢启昆《树经堂诗初集》卷十一。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6-329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9页。
    5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8页。
    6顾易生《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00页。
    7转引自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1《续书谱》,《四库全书》第813册,557页。
    2参见郭锋“姜夔师事单炳文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6期。
    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6页。
    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9页。
    5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35页。
    1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页。
    2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163页。
    3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词序》。
    4“红笙”出自刘宾客《和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
    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6页。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90页。
    3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9页。
    4转引自仓修良“家谱概述”,载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李氏家谱》,李氏大宗祠管理委员会编辑组,藏于江西省图书馆,1998。
    6叶国爱“族谱的教育价值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3页。
    1转引自仓修良“家谱概述”,载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24页。
    3陈思《姜白石年谱》。
    4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5月。
    5杜甫《进雕赋表》。
    6叶国爱“族谱的教育价值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5页。
    1许兴宝《宋词的文学质性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页。
    2许兴宝《宋词的文学质性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页。
    3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1页。
    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7页。
    2杜裕民“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思考”,《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上饶日报》,江西,2012年5月29日。
    2孙玉波“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胡同旅游带来的启示”,《经济参考报》,1995年6月17日。
    1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2玉东“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文化旅游”,《北京日报》,1997年6月26日
    3吴琳《词中城市》,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4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28页。
    5陆游《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
    1李强《姜夔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81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2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2页。
    1黄杰《宋词与民俗》,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2刘尊明《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3刘尊明《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4刘尊明《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336页。
    5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45页。
    6王立“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死主题”,《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8月。
    1[美]罗论·梅《爱与意志》,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04页。
    2黄杰《宋词与民俗》,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5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9页。
    5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6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2黄杰《宋词与民俗》,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5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1洪昇《长生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2蒋勋《蒋勋说宋词》,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页。
    3[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7页。
    4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1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1以上词句全部引自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刘禹锡《杨柳枝》。
    1王晓骊“双性同体:唐宋词女性化文学品格的另一种阐释”,《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82页。
    1《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651页。
    2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153页。
    1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58页。
    1刘鹗《菩萨蛮》。
    2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1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2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3杨海明“试论唐宋词‘以艳为美’及其香艳味”,《齐鲁学刊》,1996年9月。
    4邓乔彬《唐宋词美学》,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39页。
    5苏轼《醉落魄》。
    1《宋会要辑稿·选举四·四三》。
    2《巽斋文集》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183册,第608页。
    1《宋史》卷一百五十六《选举志》,第3637页。
    2《巽斋文集》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183册,第604页。
    3刘子健《东西哲学》,第23卷,第4期,第484页。
    4《南宋史稿》,第535-536页。
    5赵翼《廿二史札记》之“宋恩荫之滥”条。
    6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7钱起《长安落第》。
    8徐珂《清稗类钞》,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第62页。
    9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1《宋史》卷一百五十六《选举志》,第3636页。
    2《朱子语类》第2693页。
    3《跋王距孙诗》,《阆风集·卷一二》。
    4《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七。
    5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6《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四,一之二二。
    1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
    2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3《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二一。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
    1贾岛《过唐校书书斋》。
    2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赠》。
    3杜甫《凭孟仓曹将书觅土楼旧庄》、《夜闻弃策》。
    4李商隐《安定城楼》。
    5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
    1李越深“论江湖诗人与江湖诗味”,《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2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页。
    3严迪昌《阳羡词派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4页。
    4张春义《宋词与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2页。
    5木斋《宋词体演进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6-247页。
    6胡仲弓《王用和归从莆水寄呈后村》。
    7郭锋《南宋江湖词派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版,第8页。
    1郭锋《南宋江湖词派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版,第1页。
    2《癸辛杂识》续集下,第173页。
    3《南村辍耕录》卷四《发宋灵寝》,第43页。
    4木斋《宋词体演进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页。
    5陶尔夫《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1[唐]贾志《议杨绾条奏贡举疏》,姚鉉《唐文粹》卷二八,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2[宋]黄震《戊辰轮对札子》,《黄氏日抄》卷六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8册,第671页。
    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妒妇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3页。
    4刘婷婷《宋季士风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2页。
    5《瀛奎律髓》卷二十,《四库全书》第1366册,第259页。
    6转引自郭锋《南宋江湖词派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版,第26页。
    7杨万里《诚斋集·淳熙荐士录》。
    8范成大诗《会同馆燕山客馆也。授馆之明日,守更微言有议留使者》。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八十六·传三四。
    2马大勇“清初金台诗群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第30页。
    3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
    1余晓明“互渗与回环: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文学与政治关系”,《求索》,2005年11月。
    2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4-75页。
    1转引自胡可先《唐诗发展的地域因缘和空间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1页。
    2马俊芬博士论文“宋词与苏杭”,2011年,第5页。
    3转引自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4李春棠《宋代城市生活长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7页。
    1周密《武林旧事·卷第三·西湖游幸》,《四库全书》第590册,第199页。
    1[日]樱田胜德《民俗学》,王汝澜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2黄杰《宋词与民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页。
    3转引自《读书》,1984年第8期,第77页。
    4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陶尔夫《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6页。
    1黄杰《宋词与民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页。
    1《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0页。
    2《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0页。
    1黄杰《宋词与民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页。
    2夏承焘《天凤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五》,第231页。
    1许总“论宋诗的发展轨迹与文化特性”,《晋阳学刊》,1993年6月。
    1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2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782页。
    1叶适《徐文渊墓志铭》。
    2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842页。
    3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4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1吕肖奂“宋代词人之诗叙论”,《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1月。
    2项安世《谢姜夔秀才示诗卷从千岩萧东甫学诗》。
    3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4薛砺若《宋词通论》,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266页。
    5《全宋诗》卷3521,第67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54页。
    6[元]韦居安《梅磵诗话》,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2页。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38页。
    2参见蔡镇楚《宋词文化学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六章。
    3刘熙载《艺概》卷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5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6李哲理“朱彝尊‘醇雅说’之探讨”,《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7汪森《词综·序》。
    1转引自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2转引自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3木斋“论白石体的特质及其词史地位”,《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11月。
    1薛砺若《宋词通论》,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266-267页。
    2以上数字参见王兆鹏《宋词排行榜·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1王易《词曲史·导言》,第2页。
    2刘晔“词曲相谐,声情并茂——试析《扬州慢》”,载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3陶尔夫“论姜白石词:音乐与歌词”,载于《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1[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0页。
    2胡适《词选·序》,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3页。
    3[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5页。
    4韩愈《昌黎先生文集》卷四《荆潭唱和诗序》。
    1参见杨立萍“姜夔诗词分期研究”,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2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13页。
    3[元]方回《孟衡湖诗集序》《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4[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3页。
    5[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页。
    6吴文治《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63页。
    1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7-108页。
    2[宋]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贾文昭《中国古代文论类编》,安徽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室,1982年版,第590页。
    4刘明今《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92页。
    2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
    3夏承焘校,吴无闻注《姜白石词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4[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5[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6[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6页。
    7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注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0页。
    8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03页。
    1木斋《宋词体演进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8页。
    2[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页。
    4陈书良《姜白石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页。
    1闻一多《唐诗杂论》,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2蒋勋《蒋勋说宋词》,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45页。
    3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8页。
    4蒋勋《蒋勋说宋词》,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50页。
    5蒋勋《蒋勋说宋词》,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
    6[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03页。
    1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19页。
    2缪钺《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1页。
    3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63页。
    4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1页。
    5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页。
    6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3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4页。
    4[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836页。
    5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6余晓明《文学研究的生态学隐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0页。
    7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2杜诏《曹刻山中白云词序》,见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7页。
    3仇远《山中白云词序》,见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页。
    4先著、程洪《词洁辑评》,《词话丛编》本,第1355页。
    1郁玉英“姜夔词史经典地位的历史嬗变”,载于《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5页。
    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5页。
    4王世贞《艺苑卮言》,《词话丛编》本,第385页。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6俞彦《爰园词话》,《词话丛编》本,第399页。
    7沈雄《古今词话》下卷,《词话丛编》本,第818页。
    8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9页。
    1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39、435页。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199、199、203页。
    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6-158页。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6页。
    3郁玉英“姜夔词史经典地位的历史嬗变”,载于《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4[宋]柴望《柴氏四隐集.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陈书良《姜白石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0页。
    6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7页。
    1郁玉英“姜夔词史经典地位的历史嬗变”,载于《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2关于王季思和彭定安的评语材料由鄱阳姜夔文化研究会会长姜清水提供。
    1刘乃昌《姜夔诗词选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姜夔文学艺术研究会《姜夔与合肥》前言,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3殷光熹《姜夔诗词赏析集》前言,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版。
    4杨景龙“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载于《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5杨景龙“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载于《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6杨景龙“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载于《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1杨景龙“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载于《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2郁玉英“姜夔词史经典地位的历史嬗变”,载于《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1石家宜“古典文学宏观研究再议”,载于《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2转引自钱锺书《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5页。
    3钱锺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89页。
    4转引自钱锺书《谈艺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9页。
    5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续篇·自序》,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7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6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页。
    2俞兆鹏“略论朱熹与庆元党禁”,载于《南昌大学学报》,1994年第25卷第4期。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
    5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页。
    6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3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1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162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页。
    5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18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82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05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页。
    4《乐书》卷一百四十三《琴曲》,《四库全书》第211册,第656页。
    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2郭锋《南宋江湖词派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68-69页。
    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页。
    4《宋史·忠义传》卷四百四十八,第13217-13218页。
    1转引自张学芬“‘词中老杜’说介评”,载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陈水云“杜甫与‘词中少陵’”,载于《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
    3谷曙光“‘词中少陵’补笺”,载于《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4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王国维家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6赵海菱“老杜诗与白石词”,载于《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
    7蔡锦芳“姜夔与杜甫”,载于《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4期。
    1转引自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页。
    3殷光熹《姜夔诗词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186页。
    4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9页。
    1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
    3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6页。
    1李建中《阴阳之间—臣妾人格》,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453页。
    2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848页。
    3徐中玉《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页。
    1徐中玉《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
    2姜夔《和转庵丹桂韵》。
    3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0页。
    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5曹植《求自试表》。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北京:三联出版社,第526页。
    2张义德“如何评价庆元党禁”,载于《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8期。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
    4转引自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1页。
    5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4-197页。
    1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7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
    3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7页。
    1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6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2页。
    1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6页。
    3王国维《人间词话》,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8页。
    4转引自木斋《宋词体演进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5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2页。
    2[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页。
    4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版,第3355页。
    1苏泂《泠然斋诗集·卷三》。
    2杜荀鹤《乱后山居》。
    3温庭筠《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4杨秀莲“试论人的文化存在方式”,载于《学术交流》,2011年第11期。
    5许燕《人格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52页。
    6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4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
    2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220页。
    1刘乃昌《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208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4王炎《双溪类稿》卷七。
    5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一,《词话丛编》,第4273页。
    6陈郁《藏一话腴》内编卷下,第548页。
    7木斋《宋词体演进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93页。
    1宋孝宗《原道辨》,元代刘谧《儒释道平心论》引。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27页。
    3杨荣祥“中国文人的魏晋传统”,载于《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张宏生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罗宗强《罗宗强古代文学思想论集》,第611-613页。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3页。
    4[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十八·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转引自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6黄庭坚《黄庭坚全集·跋王荆公书陶隐居墓中文》,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8页。
    7黄庭坚《黄庭坚全集·跋东坡蔡州道中和子由雪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3页。
    8黄庭坚《黄庭坚全集·跋蔡君谟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5页。
    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10苏轼《苏东坡全集·邵茂诚诗集序》,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309页。
    1[宋]徐度《却扫编·卷中》,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晁补之《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六十四·策问》,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转引自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4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三·石湖先生参政范公文集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宋]包恢《敝帚稿略·卷四·远斋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杨万里《诚斋集·卷一百二十六·王淑雅墓志铭》,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页。
    8姜夔《续书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其七》。
    2姜夔《呈徐通仲,兼简仲锡》。
    3姜夔《玲珑四犯》。
    4姜夔《次朴翁游兰亭韵》。
    1徐茂明“东晋南朝江南世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载于《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
    2《晋书》卷五十六《孙绰传》。
    3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10页。
    4袁济喜“究竟什么是魏晋风度”,载于《中华读书报》。
    5许嵩《建康实录》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新1版,第3111页。
    1[清]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页。
    2杨玉珍“魏晋玄学对中国文人气质的影响”,载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4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6页。
    5徐茂明“东晋南朝江南世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载于《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
    6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7孔繁《魏晋玄学和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8孔繁《魏晋玄学和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葛洪《神仙传》,见《五朝小说大观》1926年版,卷四,第1页。
    2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22页。
    3杨森“略谈佛教徒称‘道人’和道教徒称‘道人’”,《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8页。
    2《宋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3《历代小说笔记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4[元]脱脱《宋史卷二十二·本经第二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3页。
    5黄庭坚《次韵郭明叔长歌》。
    1陆游《雨夜怀唐安》。
    2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8页。
    3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8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
    1《庄子·逍遥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2以上词句皆引自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楼钥《中兴显应观记》,《攻媿集卷.五十四》,四部丛刊初编本。
    2参见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2页。
    3付红妹“宋代士人的隐逸精神对宋词审美风貌的影响”,载于《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4罗宗强“关于士人心态研究”,载于《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4日。
    5易中天“老庄禅:中国式智慧”,载于《新华日报》,2011年8月31日第B07版。
    6徐汉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页。
    7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卷,167页。
    2可参见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第367-467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2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页。
    1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72页。
    3转引自[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张宏生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4转引自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5转引自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6赵师秀《清苑斋诗集·再过吴淞》。
    1朱继芳《静佳龙寻稿·乙稿·行路难赠萧坦翁》。
    2罗与之《雪坡小稿·三高亭》。
    3叶茵《顺适堂吟稿·乙集·题顺适堂》。
    4武衍《适安藏拙余稿·乙卷·松陵晚泊》。
    5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再和后村三绝句·之三》。
    6周弼《汝阳端平诗隽·卷三·甫里观》。
    1参见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4-35页。
    5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0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8页。
    2梁建民“中国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场”,载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易中天“老庄禅:中国式智慧”,载于《新华日报》,2011年8月31日第B07版。
    4易中天“老庄禅:中国式智慧”,载于《新华日报》,2011年8月31日第B07版。
    5杜继文《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9页。
    6葛天民《葛无怀小集》,见于湛之《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页。
    1周密《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年版,第163页。
    2姜夔《武康丞宅同朴翁咏牵牛》。
    3姜夔《乍凉寄朴翁》。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5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6东方乔“居士佛教与居士词论略”,载于《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1东方乔“居士佛教与居士词论略”,载于《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2易中天“老庄禅:中国式智慧”,载于《新华日报》,2011年8月31日第B07版。
    3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2页。
    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98页。
    5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98页。
    1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6-267页。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98页。
    3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9页。
    4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98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4页。
    2陈书良《姜白石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9页。
    1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页。
    2施忠连《四书五经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3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第1550页。
    4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40页。
    1郭玉生《悲剧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第33页。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695页。
    2丁允和《皇明十六家小品》,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2-1333页。
    3邓绍秋“心理场与文学创作”,载于《理论与创作》,1994年第2期。
    4王国维《人间词话》,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5牟春“移情还是感应:朱光潜论‘有我之境’”,《东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6苏珊·朗格《感情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5页。
    2参见张唯昭《悖离与回归》,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四章。
    3缪越《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7-88页。
    4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2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35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36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
    4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8页。
    1邓绍秋“心理场与文学创作”,载于《理论与创作》,1994年第2期。
    2陶尔夫《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2页。
    3郑希付“心理场理论”,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2叶燮《黄叶村庄诗序》。
    3[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4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76页。
    1[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9页。
    1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9页。
    2转引自许兴宝《宋词的文学质性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310页。
    3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85页。
    4朱自清《诗言志辨》。
    1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歌德《同爱克曼谈话录》。
    1张春义著《宋词与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2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18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26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32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7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70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52页。
    2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7页。
    1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7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页。
    3杜伟伟《姜夔集》,运城: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5页。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0页。
    3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页。
    1唐圭璋《全宋词》,文及翁《贺新郎·西湖》,第3188页。
    2杜伟伟《姜夔集·戊午春帖子》,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6页。
    3戴表元《湖州》。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7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2页。
    1转引自木斋《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页。
    2[宋]陆游《范待制诗集序》,《渭南文集》卷十四。
    3木斋《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4木斋《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
    5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1页。
    6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2页。
    7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3页。
    1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6页。
    2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51页。
    3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80页。
    1参见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2-254页。
    2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357页。
    3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1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2页。
    2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2页。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1以上词句皆引自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
    1荣格《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2荣格《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3杨景龙“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载于《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4杨海明《唐宋词纵横谈》,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195页。
    1朱晓慧《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2韦勒克《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1页。
    3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155页。
    4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3777页。
    1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页。
    1以上词句全部引自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2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页。
    3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4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2页。
    5[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
    1郑杰文《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2杨海明《杨海明词学文集》,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3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十五,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1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12页。
    2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页。
    1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8-249页。
    2侯海荣“论唐宋词人身份地位的历史嬗变”,《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1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1页。
    2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0页。
    3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1页。
    1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8页。
    2陈玉兰“论寒士诗群文化心态的衍变”,《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5月。
    3杜伟伟《姜夔集》,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7页。
    4杨海明“姜夔的飘零之感和恋家之情”,《齐鲁学刊》,1999年第4期。
    1朱玉麒“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朱玉麒“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白居易《议文章碑碣词赋》,载《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一。
    1李春棠《宋坊墙倒塌以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2参见杨立元《创作动机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费君清“南宋江湖诗人的谋生方式”,载于《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4王兆鹏“宋代的‘润笔’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载于《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5南宋·陈藻《赠故乡人》。
    1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6页。
    2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6页。
    3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51页。
    4曾维刚“论南宋中兴时期江湖诗人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载于《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5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3页。
    6王兆鹏“宋代作家成名的捷径”,载于《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7王兆鹏“宋代作家成名的捷径”,载于《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1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页。
    2夏承焘《白石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3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5-256页。
    4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4页。
    5岳珂《桯史》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页。
    6费君清“南宋江湖诗人的谋生方式”,载于《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1《书信.致宫竹心》,《鲁迅全集》第九卷,第303页。
    2《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44页。
    3苏泂《泠然斋诗集·卷五》。
    4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7页。
    1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4页。
    2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16页。
    3参见黄文吉《北宋十大家词家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105-110页。
    4参见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第2793-2817页。
    1李强导读《姜夔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104页。
    2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0页。
    3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3页。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2吕肖奂“酬唱诗学的三重维度建构”,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版,第1卷,1995年,第68页。
    1木斋《宋词体演变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7页。
    1傅道彬《文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宁宗一“关注古代作家的心态研究”,载于《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2邓乔彬《唐宋词美学》,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7页。
    3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37页。
    4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转引自马大勇“人文化的社会——历史批评论纲”,载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蔡镇楚.宋词文化学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蔡镇楚.中国诗话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陈匪石.宋词举[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陈文忠.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陈振镰.唐宋词派的美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日·村上哲见.杨铁婴等译.宋词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董乃斌.文化紊流中的文学与文士[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方智范.中国词学批评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房日晰.宋词比较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顾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郭峰.南宋江湖词派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洪修平.中国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胡可先.唐诗发展的地域因缘和空间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胡适.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胡旭东.江南访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胡云翼.宋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2.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黄杰.宋词与民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黄文吉.北宋十大家词家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贾文昭.姜夔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姜夔.白石诗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姜夔著.刘乃昌注.姜夔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1.
    姜夔著.刘乃昌注.姜夔诗词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姜清水.姜夔文化探秘[M].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9.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书店,1989.
    蒋勋.蒋勋说宋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金国正.南宋孝宗词坛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孔繁.魏晋玄学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李剑亮.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李学勤.丰富多彩的吴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美·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刘淑欣.文学与人的生存困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刘婷婷.宋季士风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刘尧民.词与音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刘尊明.唐宋词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陆心源.宋史翼[M].北京:中华书局,1991.
    清·陆心源著.徐旭点校.宋诗纪事补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陆永品.老庄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宋·罗大经著.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罗根泽.乐府文学史[M].台北:东方出版社,1996.
    罗立刚.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罗中峰.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生活方式之研究[M].台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毛荣生.禅宗文化纵横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孟元老著.周峰点校.东京梦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木斋.宋词体演变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木斋.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钱谷融.艺术·人·真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1.
    瑞·荣格著.冯川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87.
    沈家庄.宋词文化与文学新视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南朝·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施议对.宋词正体[M].澳门:澳门大学出版中心,1996.
    法·施舟人.中国文化基因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
    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笺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陶尔夫等.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王国平.南宋临安大事记[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王列生.文艺人类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王晓骊.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王兆鹏.宋词排行榜[M].北京:中华书局,2012.
    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王兆鹏.唐宋词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王兆鹏等.两宋词人丛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宋·王灼.碧鸡漫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8.
    吴海庆.江南山水与中国审美文化的生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吴熊和.十大词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文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1.
    夏承焘.唐宋词论丛[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谢桃坊.宋词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谢桃坊.中国词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1993.
    清·徐釚.词苑丛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徐中玉.古代文学理论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许兴宝.宋词的文学质性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9.
    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薛砺若.宋词通论[M].上海:开明书店,1937.
    严北溟.儒道佛思想散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杨海明.唐宋词风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杨海明.唐宋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杨义.文学地图与文化还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宋·叶绍翁著.沈锡麟点校.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波·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袁向彤.姜夔与宋韵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詹安泰.宋词散论[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詹安泰.詹安泰词学论稿[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张程.脆弱的繁华——南宋的一百五十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张海鸥.北宋诗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张晶.中国古典诗学新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张立伟.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M].上海:三联书店,1995.
    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宋·张世南著.张茂鹏点校.游宦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张毅.宋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张毅.潇洒与敬畏――中国士人的处世心态[M].长沙:岳麓书社,1995.
    张永义.南宋风雅词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赵敏俐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平.文学与人生[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郑杰文.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宋·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周密.绝妙好词[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宋·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西湖书社,1981.
    周晓琳.空间与审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诸葛忆兵.宋代文史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1.
    朱立元.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清·朱彝尊.词综[M].北京:中华书局,1975.
    邹汉明.江南词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何少轩.姜夔《扬州慢》对流行歌词写作的三个启示[J].艺术百家,2004,4:100-103.
    陈洁.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J].中国韵文学刊,1998,1.
    姚大勇.姜夔词小序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1998,4.
    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J].中国韵文学刊,1998,1.
    王昌伟.姜白石《疏影》词意臆说[J].中国韵文学刊,1999,2.
    高恒文.姜夔《扬州慢》的现代阐释[J].天津师大学报,1998,1.
    杨海明.无枝可依:姜夔的飘零之感和恋家之情[J].齐鲁学刊,1999,4.
    李康化.从清旷到清空[J].文学评论,1997,6.
    孙维城.“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J].文学遗产,1999,2:46-54.
    王洪.论姜夔作为职业词人的历史文化地位[J].天中学刊,2003,6:49-56.
    马笑宇.白石有格无情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4,1.
    赵晓岚.论姜夔的中和之美及其歌曲[J].文学评论,2000,3.
    文一止.姜白石的合肥情恋[J].文史知识,2000,6.
    孙克强.白石词在词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J].中国韵文学刊,2000,2.
    李家欣.论姜夔的词与序[J].沈阳师范学报,2000,2:50-54.
    李之亮.叙姜夔扬州慢[J].文史知识,2000,1.
    王修华.论姜白石清空词风的成因[J].燕山大学学报2000,2:33-37.
    夏野.南宋作曲家姜夔及其作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0,1.
    蔡佑启.姜夔《扬州慢》中的今昔变化[J].语文学刊,2001,2.
    木斋.白石体开辟了新的应社方式论[J].中州学刊,2007,4:186-191.
    杨景龙.论姜夔词对现代诗创作和理论的影响[J].文艺研究,2008,6:72-79.
    曹明升.论清人的宋词史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3:115-119.
    贾文昭.试论古代词苑中的第三派[J].学术月刊,1995,4.
    陈枫.论姜白石词风的主要特征[J].求是学刊,1993,3.
    周均平.姜夔“自然高妙”说的美学内涵及意义》,[J].求是学刊,1993,3.
    邓乔彬.清雅:白石词之美学风度[J].学术月刊,1996,2.
    李康化.从清旷到清空—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J].文学评论,1997,6.
    王兆鹏.宋词的流变史论纲[J].湖北大学学报,1997,5.
    王洪.试论唐宋词发展史上的五个里程碑及其词史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2.
    王金凤.诠释学视域中的隐喻[J].求索,2009,4:116-118
    王晶芝.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3:99-102
    程茜茜.浅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J].语文学刊,2012,4.
    蒋寅.一种更真实的人地关系与文学生态[J].中国文化研究,2012:秋之卷.
    严迪昌.心态与生态:也谈怎样读古诗[J].古典文学知识,1999,2:3-9.
    俞兆平.“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J].南方论坛,2008,3:50-52.
    余晓明.谈文学研究的生态学隐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44-50.
    吕肖奂.酬唱诗学的三重维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2012,2:71-79.
    周晓琳.谢灵运山水诗的心理学解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5:30-35.
    丁楹.南宋遗民词人交游唱和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2007,5:60-66.
    宁宗一.心态史研究与文学史建构[J].东方丛刊,2006,2:25-39.
    杨晓慧.姜白石诗词比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侯翠芸.南宋遗民诗人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
    何慧馨.论姜夔诗词中的意象[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
    陈毓文.论白石咏物词的主体性特征[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杨立萍.姜夔诗词分期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谭辉煌.宋元之际风雅词派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高瑞琴.南宋风雅辞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2.
    石英.诗与梅花一样清[D].苏州:苏州大学,2003.
    夏丽利.姜夔的艺术人生及其词[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张小东.姜白石词风试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张爽.论姜夔词的人工雅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魏倩纬.姜夔家世与诗歌考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张航.姜夔词传播与接受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张秋娟.宋季及元风雅词派流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刘精科.“地域化”走向的一种解读[D].苏州:苏州大学,2005.
    丁楹.南宋遗民词人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王毅.南宋江西词人群体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王福美.宋中兴词人群体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张雷宇.南宋清雅词派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张春媚.南宋江湖文人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