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顶岗实习”是教育实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集“支教”、“更新”和“实习”于一体的教师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是一种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是“顶岗实习”最根本的出发点。许多高等师范院校为了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以“顶岗实习”的方式与农村薄弱中小学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
     为了寻求改革与实践之间的平衡,以及能够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有所指导,这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视角。本研究以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西南大学“顶岗实习”的成功范例——冯坪中学为主要考察基地,以“实习支教生”的实践性知识生成为切入点,来探讨师范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首先重新厘定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然后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置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来考察,采用以质的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辅,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的路径;在理论方面,以实践认识论、建构主义和社会学等有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为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解释框架和切实可行的策略。
     首先,本研究从理论上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做了界定,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理论知识与个体体验的“合金”,是建筑于理论知识之上的实践性知识。并且是分层次的。依据实践性知识的复杂程度,分为“理论型实践性知识”、“技能型实践性知识”和“智慧型实践性知识”。不同类型的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和性质不同。教师在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需要掌握的实践性知识就有所差异,因而,就需要不同的培养方式。
     其次,本研究从两个视角对“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况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从“支教”的角度来看,“实习支教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应具备合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结构外,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实践性知识。这些已具备的实践性知识既是“实习支教生”“支教”所必需的,也是“实习支教生”在实习过程中发展更高级的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实习”方面,“顶岗实习”不仅比其他教育实习模式优越,而且应该能够更好地促进“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的增长,达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实习支教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基本能够胜任“支教”的重任;“实习支教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把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付诸于实践。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但同时,从“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实然状况看,与其应然状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探究其原因,结果发现,“实习支教生”这个特殊群体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外部条件存在如下问题:(1)师范院校的教育理论课程偏少,实践课程薄弱;(2)在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中,农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3)对“实习支教生”的实习指导和评价有流于形式之嫌;等等。
     再次,针对“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外部条件的不足,本文对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调整,“实习支教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顶岗实习”过程的指导与评价的加强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具体说来,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方面,建议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权重,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主张应把教育类课程确定为专业课;在师范生培养模式方面,建议改革现有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5111”的教师培养模式;在实习方面,建议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联合组建一只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对师范实习生跟踪指导,并拓展教育实习评价的内涵与外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最后,本研究认为,“项岗实习”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改进与完善,能够发挥出预期的效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支教”和“更新”将逐步淡出,“顶岗实习”将逐渐演变成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导模式之一。
Teaching practice is a pivotal step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it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is a new mode which unites "education supporting", "update" and "teaching practice" as one. It is a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many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weak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form partnership by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It needs to choose a proper perspective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reform and practice and guide the education for student teach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by choosi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teaching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choosing the successful example--Feng-ping Middle School asthe study base and choosing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s entry point from two timedimension--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In researchmethods, this study firstly gives 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it's features, then studies the generation of teacher student's practical knowledge at the actual scene of teaching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speculative explor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in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practical epistemology,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etc., providing a certain hermeneutic framework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Firstly, this study theoretically defines th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considering th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the "alloy"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which is building 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ory-based practical knowledge", "skill-based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mart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actical knowledge are different. Teachers need to master different practical knowledg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would require different ways of cultivation.
     Secondly, this study dose research on the actual state and the expected state of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from two perspectives. We consider that student teacher is a special group with the exception of qualified teachers who should have general practical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should also have some special practical knowledge from the view of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The knowledge is not only essential for student teacher,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 teacher to develop more complicated practical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is not only a better mode than any others, but also can achieve expected "targets". Empir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tudent teacher" has a certain amoun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tudent teacher" also consider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make their ability be a full range of train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find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actual state and the expected state of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Look into the reas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practical knowledge of student teacher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1) pedagogical courses are lack and practical courses is weak in normal universities; (2) the rural culture, ethnic culture in normal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have been "marginalized"; (3) there is no actual effect in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s for teaching practice; and so on.
     Thirdly, for lack of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his paper makes some research on normal university curriculum adjustment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etc. To be specific, we suggest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al curriculum and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and advocate that educational curriculum should be set down as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we suggest reforming the existing the mode of cultivation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education in teacher colleg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posing a mode of cultivation:"5111";we also give suggestions mat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et up a high-caliber teaching adviser troops together to instruct student teacher continuously, and developing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extension of evaluation for teaching practice. They are innovative.
     Lastly,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but it can exert a desired effect by improving it, and as time goes on, "education supporting", "update" will gradually fade out, "teaching practice as substitute teacher" will be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and will become one of the dominant modes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引文
1 赵中建 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56.
    2 “顶岗实习”首先由张诗亚教授提出,最初称“小松树计划”,后张诗亚教授把其命名为“更新工程”,现通称“顶岗实习”或“顶岗实习支教”。
    1 易连云、卜越威.探索与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2 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3.
    3 本研究称“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为“实习支教生”。
    1 杨云慧.在超编与缺岗的“两难”之间[N]中国教育报,2008-01-06(6).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实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Z].2007-05-09.
    3 在整个研究的访谈资料中,用字母B代替笔者,用其他字母代替被访谈者。
    1 熊易寒.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J].读书,2007(4).
    2 笔者在文献检索时把“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教师个人知识”、“教师实践知识”等都视为与“教师实践性知识”同义。
    1 Shulman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c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转引自李琼等.西方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1 Grossman P L.Teacher' Knowledge[M].Oxford:Pergamon Press,1994.
    2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
    3 Elbaz F.Teaching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M].London:Croom Helm,1983.47.
    4 王冬凌.知识观的嬗变与教师实践知识的养成[J].大连教育学院报,2007(4).
    5 转引自杨翠蓉等.教师知识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5).
    6 徐碧美 著 陈静、李忠如 译.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1-52.
    7 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
    8 Shulman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c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1 Elbaz F.Teaching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M].London:Croom Helm,1983.5.
    2 Elbaz F.Teaching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M].London:Croom Helm,1983.55.
    3[加]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中]何敏芳.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
    4 朱宁波.国内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5 钟启泉.教师研修的模式与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1 宋宏福.论教师个人知识及其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2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4.
    3 佐藤学 著 钟启泉 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69-370.
    1[加]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著[中]何敏芳 译.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
    2 这部分参考了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4.
    3 王雪松.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个人行动理论[J].早期教育,2003(8).
    4 转引自杨翠蓉等.教师知识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5).
    1 Polannyi M.The Study of Man[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oul,1964.64.
    2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4.
    3 谭兆敏.近年来关于教师缄默知识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4 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5 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6 杨彩霞、杨彩梅.对教师知识研究取向与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1).
    1 Lampert M.How Do Teachers Manage To Teach7 Perspectives on Problems in Practice[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5,55(2):178-193.
    2 李秉德、李定仁.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16.
    3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6.
    4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5 刘捷.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6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7 刘清华.教师知识研究的问题与建构路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
    8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9-70.
    9 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53.
    1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2 张爱群.实践性知识及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 曲中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与习得[J].教育评论,2004(5).
    5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5).
    6 申燕.教师实践知识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06(8).
    7 曹正善.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J].江西教育科研,2004(9).
    8 王跃红、王工一.教师实践性知识辨析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1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2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 郑彩国.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其培训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6).
    5 陈良民.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6 姜美玲、王赛凤.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
    7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54.
    8 刘汉霞.论教师的实践知识及其生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0.
    9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22.
    10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
    11 王枬、叶莉洁.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教师博客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2 张爱闻.缄默知识教师权威知识的基础[J].班主任,2005(3).
    3 卢奔芳.缄默知识与教师成长[J].教育探索,2005(3).
    4 简世德.从默会知识看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5 卢奔芳.缄默知识与教师成长[J].教育探索,2005(3).
    6 蒋茵.教师的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J].教育探索,2003(9).
    7 俞俏燕.交往学习: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关键[J].四川教育学院报,2004(3).
    8 隋洁、孟凡胜.教师教育教学默会知识发展机制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2).
    9 章云珠.缄默知识视野中的教师职前教育[J].教育探索,2004(3).
    1 李德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从教师生活史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
    2 万文涛.教师实践性论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6).
    3 吴义昌.国内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4 张诗亚.活的教育与教育学的活[J].西南教育论丛,2005(4).
    5[加]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 著[中]何敏芳 译.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
    6 杨深坑、欧用生.各国实习教师制度比较[M].中国台北:师大书苑,1994.1-10.
    1 Forest W.Parkay Beverly Hardcastle Standford.Becoming A Teacher(5~(th) Edition)[M].Boston:Allyn and Bacon,1992.72-78.
    2 Watkins P.The Principal's Role in Attracting,Retaining,and Developing New Teachers:Three Strategi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Support[J].The Clean House,2005,79(2):85-88.
    3 Beckett C.Preparing Technology-competent Teachers:A Strategy for Multicultural Schools[J].T.H.E.Journal,2003,30(11):14-18.
    4 Viadero D.Studies Say Students Learn More from Licensed Teachers[J].Educational Week,2002,220):7-8.
    5 姜勇.美国实习辅导教师培养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8(5).
    6 佩尔蒂埃 著 李庆、孙麒 译.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9-128.
    1 李崇爱 王昌善.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习的模式与理念[J].教育评论,2005(4).
    2 高月春.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的趋同性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3 那茂菊.中外教育实习改革的趋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4 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5 罗耀.中美师范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郭民.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7 俞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合肥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 吴晓红、仇建伟.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9 杨秀玉、孙启林.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1 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8-206.
    2 邵燕楠、张诗亚.西南地区农村师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美姑县、贵州(?)宁县为个案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 冉亚辉.冯坪中学实施顶岗实习报告(一)[J].科学咨询·教育科学,2005(8).
    冉亚辉.冯坪中学实施顶岗实习报告(二)[J].科学咨询·教育科学,2005(9).
    4 冉亚辉.支教实习模式及其实践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5 易连云、卜越威.探索和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1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6-14.
    2 J.M.鲍亨斯基 著 童世骏等 译.当代思维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转引自叶澜 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9.
    3[德]马克思·韦伯 著 韩水法、莫茜 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4.
    4 孙振东.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8.
    1 朱志勇.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试验,2005(1).
    2 覃慧珺、谭本东.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思想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3 陈伯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增订版)[M].台北:南宏图书公司印行,1990.36.
    1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3[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著 洪汉鼎 译.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
    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13.
    5 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39.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著 洪汉鼎 译.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
    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3.
    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4.
    1 Carter K.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In W.R.Houst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MacMillan,1990.291-310.
    2 Shulrnan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c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3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研究,1999(6).
    4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144.
    6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534.
    1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编译出版委员会.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64.
    2[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24.
    3[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1.
    4习性(Habitus)这一概念源自亚里斯多德的希腊语概念“Hexis",意指习惯、素养、经验等。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von Aquin)从亚里斯多德处借用了这一概念的拉丁语形式“Habitus”,用来表示“存在于纯粹可能性和纯粹行动之间的一个转换单位”。布迪厄拓展了习性的定义,认为是“稳定的性情倾向系统”,一种“被结构化的结构”。参见孙进.布迪厄习性理论的五个核心性结构特征:德国的分析视角[J].哲学研究,2007(6).
    5[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9.
    6[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81.
    1[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84.
    2柏拉图在讨论“实践”知识者后,得出了实践具有“生存竞争”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之一是时间紧迫性的压力(“水时计里的水急急地流”),它不允许人们留心和反复探讨有价值的问题,阻止人们重新考虑自己的言行。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41.
    3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5.
    4 Bourdieu P.The Logic of Practic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0.81.
    5[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41.
    6[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81.
    7[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83.
    8[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86.
    1[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43.
    2[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78.
    3[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34.
    4在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冠以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名称表明学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不同认识。在国外,最常见的是“教师个人知识”,如,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使用了“个人知识”一词,认为“个人知识”既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亦是一种动态的“知识”(波兰尼.个人知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93.);其次是“实践智慧”、“专业技巧知识”、“行动取向的知识”、“有关内容和情境的知识”等([荷兰]尼克·温鲁普、简·范德瑞尔、鲍林·梅尔.教师知识和教学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评论,2008(1).)。
    在我国,最常用的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01.);陈向明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其次是“教师实践知识”。(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再次是“教师个人知识”、“教师个人实践知识”,还有学者使用“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等。
    由以上可见,对教师实践性知识使用的名词颇多且比较混乱,而从诸多学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来看,虽有所差异,但细究其内涵与外延,其实都是在论述的一件事情,在本质上表现出极大的一致性。相比较而言,笔者在本研究中更倾向于使用“教师实践性知识”,因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借助于教育教学实践这个媒介获得的,即使是间接经验也需要实践转化为个人的直接经验,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实践性。
    1 Carr W.Theori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86.20(2).转引自刘维俭、王传金.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1 Shulman L 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2):4-14.
    2佐藤学 著 钟启泉 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5.
    3李雅娟.教师的教学技能[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4乔晖.近十年教学技能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5徐碧美 著 陈静等 译.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1.
    1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7.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1140a17-1140b6,转引自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08(8).
    3转引自张人杰.教师专业化:亟需更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1曹基础.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25.
    2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编译出版委员会.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75.
    3李祎.从“预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6(5).
    4金炳华等.哲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298.
    5陆剑杰.时间问题和矛盾问题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5-137.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6.
    2刘晓峰.建构主义理论探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3刘晓峰.建构主义理论探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4丁家永.建构主义与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1徐雄伟、张惠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践--以上海师范大学夜大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8).
    2[美]戴尔·H·申克 著 韦小满等 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3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25.转引自靳莹.走向建构的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36-37.
    1项亚光.论当前国内外教师专业社会化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
    2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4.
    3[波兰]弗·兹纳涅茨基 著 郏斌祥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
    4[法]涂尔干 著 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229.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14.
    1 Sacks S R&Harrington G H.Student to Teacher:the Process of Role Transition[M].Paper Presented at the South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eacher Education Conference,Sydney,1982.100-132.转引自杨秀玉、孙启林.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2[中国台湾]罗纶新.教育实习理论与实务之探讨[J].教育科学期刊,2002(2):43-59.转引自杨秀玉、孙启林.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3王秋绒.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在教育实习设计上的蕴义[M].中国台北: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1.33-48.转引自杨秀玉、孙启林.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研究f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4.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6.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9.
    3[波兰]弗·兹纳涅茨基 著 郏斌祥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7-18.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2.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4.
    1这部分参考了张诗亚教授“更新工程”思路设计。
    1杨东平.中国教育蓝皮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8.
    2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进展及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3王根顺、张杰.由“清退”引发的对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再思考[J].调研世界,2008(1).
    1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
    2金东海.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369.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8-89.
    4孙颖.反思寄宿制教育出现的新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1 1961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荣鑫同志在代表教育部做的重要报告中指出:“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不能没有,时间上还不能太少……教育实习的时间太多了也不行,本科以6周为宜;专科以4周为宜。”1963年8月,教育部在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草案)中也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实习安排一次,时间定为六周,一般安捧在第七学期进行.”参见《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10、699.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教育部在重新修订的高师教学计划中仍然规定:“实习时间为六周,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参见梁励、陈亚萍.教育实习发展史略[J].江苏教育学院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张迎春.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3笔者于2008年5月在重庆市酉阳县调研时,有一所学校的领导就明确地表现出了这种观点。
    1袁明旭、田景春.西部大开发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2葛忠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2.
    1苏飞跃.农村师资更新工程课题研究[Z].2005.20.
    2沈军.重庆市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7.
    3梅健.西部农村村级小学师资状况令人担忧[J].中国教师,2007(7).
    1苏飞跃.农村师资更新工程课题研究[Z].2005.20.
    1秦玉友.贫困文化改造取向中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2刘宝根等.我们提供力量[J].师资建设,2005(4).
    3冯坪初级中学的现任校长唐刚提供的数据;访谈时间为2008年10月8日。
    4苏飞跃.农村师资更新工程课题研究[Z].2005.20.
    5刘宝根等.我们提供力量[J].师资建设,2005(4).
    1张诗亚、吴晓蓉.“顶岗实习”:来自农村教育的日志.载于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7-199.
    1张诗亚、吴晓蓉.“顶岗实习”:来自农村教育的日志.载于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5.
    2奉节县接收第一批“顶岗实习支教”生的学校共四所:冯坪初级中学、青莲初级中学、九里初级中学、九里小学。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and Teacher Training Agency.Qualifying to Teacher: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 and Requirements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EB/OL].http://www.tda.gov.uk,2002-09-01/2006-10-01.转引自傅树京.英国教师资格标准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8(2).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800.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7-58.
    2赵炳辉.教师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7.
    3刘清华.教师知识模型建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96.
    4R老师是初中语文教师,有三年教龄。访谈时间:2008年11月16日。
    1访谈时间:2008年11月19。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试验,1998(1).
    2张兴春.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71.
    4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1访谈时间:2008年11月20日。
    1四川统计局.四川调查:消除体制障碍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网,www.stats.gov.cn,2005-08-09.
    2刘明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蒋笃运.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8(7).
    4中国新闻网.陷入新读书无用论中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EB/OL].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60529/13357008.html,2008-12-06.
    1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47.
    2[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 甘阳 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
    3杨须爱.冯特民族心理学研究述论[J].甘肃民族研究,2008,(2).
    4许苏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简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3.
    5从概念的所属关系上来讲,农村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和“少数民族学生”,而且“留守儿童”和“少数民族学生”也有交叉,为叙述方便,农村学生特指除“留守儿童”和“少数民族学生”之外的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没有父母看护的学生。
    1于洪卿.论课程的文化内涵[J].教育评论,1997(1).
    2胡明、郑振江.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4).
    3曹石珠、张传燧.多元一体 美美与共--论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4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355.
    5文可义.地方课程研究论文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51.
    6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05.
    舒尔曼认为,一般教学法知识是“超越具体学科的课堂管理和组织的广泛原则与策略”,包括教学理论与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技术、教学的伦理和道德、学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班级组织与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等。
    2 Shulman L 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1):4-41.
    3 Shulman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ud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4 Shulman L S,Sykes G A National Board for Teaching? In Search of A Bold Standard[R].Paper Presented at the Task Force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Carri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Standford,CA,1986.
    5 Cochran K F,Deruiter J A & King R A.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3,44(4):267-272.
    6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4).
    7华生、唐丽琴.寻求教学中的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85.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8-199.
    1访谈时间:2008年11月21日。
    2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
    1刘万里.农村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2刘欣.社会流动性与可持续社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5).
    3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1.
    4吴岱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EB/OL].http://jtdb.hnol.net/ArticleContent/200610/2006101814411146490809.html,2008-12-10.
    1刘明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刘欣.社会流动性与可持续社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5).
    3方学荣.新疆地区跨文化数学教育刍议[J].数学教育学报,1996(2).
    4[美]E.R.希尔加德 著 周先庚 译.心理学导论(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91
    5朱元生.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思维水平现状的测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1992(1).
    1[美]玛丽·伦克·贾隆格、琼·P·伊森伯格 著 张涛 译.是什么让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故事启示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87.
    2 Brownhill R J.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M].London:Croom Helm Ltd.,1983.53.
    3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4.
    4郑先俐.教师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陈丽华.“教师即课程”何以成为可能--以数学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6曹石珠、张传燧.多元一体 美美与共--论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1郭翠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1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访谈时间:2008年11月6日。
    1 Z学校在Y县城,升学压力大,师资充足,整体素质较高。访谈时间:2008年5月20日。
    2 访谈时间:2008年11月18日。
    1访谈时间:2008年5月20日。
    1访谈时间:2008年5月17日。
    2访谈时间:2008年11月8日。
    1访谈时间:2008年11月6日。
    1访谈时间:2008年11月12日。
    1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5-196.
    2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杏坛心声[J].教育学院院刊,2007(34).
    1(电话访谈)时间:2009年2月19日。
    2云天外.实习总结(西南大学樟树林论坛)[EB/OL].http://bbs.swu.edu.cn/bbs.php,2007-06-24/2008-10-26.
    1涛声依旧.顶岗支教实习总结(西南大学樟树林论坛)[EB/OL].http://bbs.swu.edu.cn/bbs.php,2008-06-29/2008-10-26.
    1易连云、卜越威.探索与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 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2同上。
    3冉亚辉、包翠秋.实习支教模式及其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1 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2 苏飞跃.农村师资更新工程课题研究[Z].2005.220.
    1 摘自对2003级实习生王佳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09年2月26日。
    2 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8.
    1 张宝歌.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20.
    2 张诗亚.构建“更新工程”脱西部之贫[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3 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2).
    4 杨东平.师范教育应当姓师[J].师道,2007(11).
    5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校数:221所、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校数178所[EB/OL].http://www.moe.edu.cn,2008-11-18.
    1 参见访谈四。
    2 潘懋元、吴玫.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7).
    3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00.
    4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9).
    1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99.
    2 梁励、陈亚萍.教育实习发展史略[J].江苏教育学院报(社会科学版),1995(2).
    3 季诚钧.试论高师教育课程的调整[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
    4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9).
    1 么加利.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成果转换本科课程资源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3).
    1 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6.
    2 西南大学.关于做好“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文件、简报[Z].2007.9.
    3 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
    1 西南大学.关于做好“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文件、简报[Z].2007.10-11.
    2 访谈时间:2009年1月21日。
    1 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
    2 刘启静.中外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3 李显卿、张跃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4 刘启静.中外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1 李显卿、张跃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2 戚万学、魏薇等.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3 穆岚.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类课程改革构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4 潘懋元、吴玫.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7).
    5 季诚钧.试论高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
    1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2 罗明东.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类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3 王克勤等.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6(4).
    4 曲铁华等.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7(9).
    5 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6 王克勤等.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6(4).
    1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1 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1 本科生学制四年,共八个学期,每个学期按照“西南大学校历”共19周,四年总计152周。按照笔者对“实习支教生”15%的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构想,算式是:152周×15%=22.8周。
    2 盛宣怀.大理寺少卿盛宣怀折[A].朱有瓛 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12.转引自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1 梁励、陈亚萍.教育实习发展史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 当时本科学制三年。
    3 梁励、陈亚萍.教育实习发展史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4 梁励、陈亚萍.教育实习发展史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5 梁励、陈亚萍.教育实习发展史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6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
    1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77.
    2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99.
    3 罗耀.中美师范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5.
    1 贺国庆等.英国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及教学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
    2 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J].2004(5).
    3 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4.
    4 在法国,申请中小学教师者必须具备大学三年或相当学历,然后再进行两年的教师培养。
    5 高洪源等.关于强化与创新高师教育实习的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3).
    6 姚云.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比较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8(1).
    7 刘晓红等.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1 兰学文.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解过程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1999(4).
    2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2001).Standard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S].http://www.ncate.org,2008-12-09.
    3 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8.
    4[加]范梅南 著 李树英 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2-43.
    5 师范教育委员会.詹姆斯报告(1972)[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英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87
    1 Grisham D L.Connec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Activities[J].Journal of Education,1999,50(3):182-191.
    2 傅维利、刘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选择与重建[J].教育科学,2008(3).
    3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00.
    1 谢安邦等.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1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取消了独立培养师范生的师范院校,采取“大学+师范”的培养模式,上述这些模式就是“大学+师范”的培养模式。
    2 张诗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教育师资[J].教育科学论坛,2006(5).
    3 “3+1”模式:3年的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1年的教师专业教育,学生毕业时获学士学位。
    4 “4+1”是双学位制;“4+2”模式:4年的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2年的教师专业教育,学生毕业时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5 张斌贤.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5(12).
    6 吴泠等.教师教育视野下实践性知识的培植:现状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 教育部网站.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04/content_9770233.htm,2009-01-18.
    1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9).
    2 Zanting A,Verloop N & Vermunt J D.Student Tethers Eliciting Mento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Comparing It to Their Owe Belief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1,51(17):725-740.
    3 Stephens P,Tonnessen F E & Kyriacou C.Teacher Train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and Norway: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cy Goals[J].Comparative Education,2004,40(1):109-130.
    4 转引自[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37,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 著 李猛、李康 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39.
    2 宋建军.对话,让教育实践智慧不再缄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
    1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26.
    2 骆琤.论近年来欧美国家高师教育实习的新走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3 杨秀玉、孙启林.教师的教师:西方的教师教育者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
    4 孟洁.新教师入职培训新途径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5 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6/info1006.htm,2008-12-26.
    1 Koster B,Brekelmans M&Korthagen F.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 Educato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5,21(2):157-176.转引自杨秀玉、孙启林.教师的教师:西方的教师教育者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
    2 台湾海洋大学师资培训中心.课程领导与有效教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64.
    3 同上。
    1 徐文秀等.实行教育实习指导师资格认定制度之我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7).
    1[美]斯克瑞文 著 陈玉琨等 译.评价方法论[A].瞿葆奎 主编.教育学文集 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转引自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2[美]布卢姆等 编 邱渊等 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转引自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3 王旭卿.美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指导策略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 刘礼明.美国电子教学档案袋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7).
    2 College of Education in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Student Teacher Handbook[EB/OL].http://www.ric.edufsehdclinicalpdf_2004music_ed_observation04.pdf,2008-10-1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4-76.
    2 教育部网站.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04/content_9770233.htm,2009-01-18.
    3 新华网.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的通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12/16/content_10510307.htm,2008-12-16,
    4 教育部网站.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04/content_9770233.htm,2009-01-18.
    1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2006(9).
    2 玉丽.教师何时告别“代课”--我国代课教师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2).
    3 同上。
    4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代课教师:现实状况及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
    5 新华社.全国农村尚有36万名代课教师[EB/OL].http://edu.people.com.cn/GB/5926668.html,2009-01-19.
    6 教育部网站.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04/content_9770233.htm,2009-01-18.
    7 《中国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覆盖农村 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EB/OL].http://industry.ccidnet.com/art/884/20070921/1221491_1.html,2009-01-24.
    8 教育部网站.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04/content_9770233.htm,2009-01-18.
    1 穆岚.简析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2004(4).
    2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0.
    3 Barak L O,Yinon H.When Theory Meets Practice:What Student Teachers Learn from Guided Reflection on Their Own Classroom Discourse[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2007,23(6):957-969.
    1 傅树京.“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理念及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3(5).
    2 罗筱端.教师教育“大学--中小学”一体化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3 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41.
    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4).
    柏拉图 著 郭斌和、张竹明 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鲍亨斯基 著 童世骏等 译.当代思维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布卢姆等 编 邱渊等 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布迪厄、华康德 著 李猛、李康 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陈伯璋.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增订版)[M].台北:南宏图书公司印行,1990.
    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5).
    陈良民.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陈丽华.“教师即课程”何以成为可能--以数学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曹基础.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曹正善.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J]_江西教育科研,2004(9).
    曹石珠、张传燧.多元一体 美美与共--论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当代中国》丛书教育卷编辑室.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丁家永.建构主义与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丁亥福赛.美国“高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
    范梅南 著 李树英 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方学荣.新疆地区跨文化数学教育刍议[J].数学教育学报,1996(2).
    傅树京.“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理念及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3(5).
    傅树京.英国教师资格标准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8(2).
    傅维利、刘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选择与重建[J].教育科学,2008,(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卷1、2)[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葛忠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高洪源等.关于强化与创新高师教育实习的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3).
    高月春.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的趋同性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郭民.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郭翠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实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134号)[Z].2007-05-09.
    汉语大字典编篡委员会.汉语大辞典(卷2)[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黄信阳.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华生、唐丽琴.寻求教学中的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贺国庆等.英国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及教学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
    胡明、郑振江.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4).
    韩继伟等.西方国家教师知识研究的演变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8(1).
    玛丽·伦克·贾隆格、琼·P·伊森伯格 著 张涛 译.是什么让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故事启示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伽达默尔 著 洪汉鼎 译.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金炳华等.哲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金东海.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靳莹.走向建构的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季诚钧.试论高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
    姜颖.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3).
    姜美玲、王赛凤.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姜勇.美国实习辅导教师培养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8(5).
    简世德.从默会知识看大学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蒋茵.教师的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J].教育探索,2003(9).
    蒋笃运.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8(7).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9).
    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6/info1006.htm,2008-12-26.
    教育部网站.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9/04/content_9770233.htm,2009-01-18.
    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 著 何敏芳译.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
    凌绍受 纂修.康熙字典[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6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 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李秉德、李定仁.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李显卿、张跃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李雅娟.教师的教学技能[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李崇爱、王昌善.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习的模式与理念[J].教育评论,2005(4).
    李琼等.西方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李德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从教师生活史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
    李祎.从“预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6(5).
    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刘捷.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刘维俭、王传金.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刘清华.教师知识模型建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刘清华.教师知识研究的问题与建构路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
    刘欣.社会流动性与可持续社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5).
    刘晓红等.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刘万里.农村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刘宝根等.我们提供力量[J].师资建设,2005(4).
    刘明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刘晓峰.建构主义理论探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刘礼明.美国电子教学档案袋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7).
    刘启静.中外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卷7)[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第2版).
    罗耀.中美师范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罗纶新.教育实习理论与实务之探讨[J].教育科学期刊,2002(2).
    罗筱端.教师教育“大学--中小学”一体化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罗明东.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类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梁忠义、罗正华.教师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梁励、陈亚萍.教育实习发展史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兰学文.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解过程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1999(4).
    卢奔芳.缄默知识与教师成长[J].教育探索,2005(3).
    骆琤.论近年来欧美国家高师教育实习的新走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陆剑杰.时间问题和矛盾问题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韦伯 著 韩水法、莫茜 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孟洁.新教师入职培训新途径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穆岚.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类课程改革构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穆岚.简析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2004(4).
    梅健.西部农村村级小学师资状况令人担忧[J].中国教师,2007(7).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那茂菊.中外教育实习改革的趋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佩尔蒂埃 著 李庆、孙麒 译.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潘懋元、吴玫.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7).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代课教师:现实状况及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
    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
    蒲曼莉.新时期中学合格教师素质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钱朴.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乔晖.近十年教学技能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曲中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与习得[J].教育评论,2004(5).
    戚万学、魏薇等.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秦玉友.贫困文化改造取向中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曲铁华等.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7(9).
    钱梦龙.一个“不合格教师”的人生轨迹[J].中学语文教学,2008(2).
    冉亚辉.冯坪中学实施顶岗实习报告(一)[J].科学咨询·教育科学,2005(8).
    冉亚辉.冯坪中学实施顶岗实习报告(二)[J].科学咨询·教育科学,2005(9).
    冉亚辉、包翠秋.实习支教模式及其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孙振东.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孙颖.反思寄宿制教育出现的新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进展及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斯克瑞文 著 陈玉琨等 译.评价方法论[A].瞿葆奎 主编.教育学文集 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盛宣怀.大理寺少卿盛宣怀折[A].朱有璩 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师范教育委员会.詹姆斯报告(1972)[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英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苏飞跃.农村师资更新工程课题研究[Z].2005.
    沈军.重庆市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戴尔·H·申克 著 韦小满等 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三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现状看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
    申燕.教师实践知识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06(8).
    宋宏福.论教师个人知识及其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隋洁、孟凡胜.教师教育教学默会知识发展机制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2).
    邵燕楠、张诗亚.西南地区农村师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美姑县、贵州威宁县为个案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宋建军.对话,让教育实践智慧不再缄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
    四川统计局.四川调查:消除体制障碍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信息网,www.stats.gov.cn,2005-08-09.
    涂尔干 著 渠东 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
    台湾海洋大学师资培训中心.课程领导与有效教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谭兆敏.近年来关于教师缄默知识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
    覃慧珺、谭本东.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思想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涛声依旧(西南大学樟树林论坛)顶岗支教实习总结[EB/OL].http://bbs.swu.edu.cn/bbs.php,2008-06-29/2008-10-26.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吴晓红、仇建伟.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吴泠等.教师教育视野下实践性知识的培植:现状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吴义昌.国内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吴圣苓.师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吴岱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EB/OL].http://jtdb.hnol.net/ArticleContent/200610/2006101814411146490809.html,2008-12-10.
    文可义.地方课程研究论文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王通讯.论知识结构[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王耀生.智能预测系统设计及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
    王秋绒.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在教育实习设计上的蕴义[M].中国台北: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1.
    王建平.试论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
    王雪松.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个人行动理论[J].早期教育,2003(8).
    王跃红、王工一.教师实践性知识辨析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王克勤、马建峰等.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6(4).
    王冬凌.知识观的嬗变与教师实践知识的养成[J].大连教育学院报,2007(4).
    王旭卿.美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指导策略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王根顺、张杰.由“清退”引发的对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再思考[J].调研世界,2008(1).
    王沛、陈淑娟.教师从教质量标准--教师工作胜任特征及其模型建构理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万文涛.教师实践性论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6).
    许苏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简论[Ml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许慎 著 汤可敬 撰.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1997.
    希尔加德 著 周先庚 译.心理学导论(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徐碧美 著 陈静等 译.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徐文秀等.实行教育实习指导师资格认定制度之我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7).
    徐雄伟、张惠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践--以上海师范大学夜大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8).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熊易寒.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J].读书,2007(4).
    项亚光.论当前国内外教师专业社会化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
    谢安邦等.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
    西南大学.关于做好“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文件、简报[Z].2007.9.
    西南大学.关于做好“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文件、简报[Z].2007.10.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杏坛心声[J].教育学院院刊,2007(34).
    西南大学教务处.顶岗支教实习学生获奖感言[EB/OL].http://192.168.135.190/sxsj/index.php?module=sxfc&id=217&sortname=实习风彩,2008-10-20.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编译出版委员会.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新华社.全国农村尚有36万名代课教师[EB/OL].http://edu.people.com.cn/GB/5926668.hlml,2009-01-19.
    新华网.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的通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12/16/content_10510307.htm,2008-12-16.
    杨深坑、欧用生.各国实习教师制度比较[M].中国台北:师大书苑,1994.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试验,1998(1).
    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2).
    王枬、叶莉洁.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教师博客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
    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杨东平.中国教育蓝皮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杨东平.师范教育应当姓师[J].师道,2007(11).
    杨秀玉、孙启林.教师的教师:西方的教师教育者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0).
    杨秀玉、孙启林.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
    杨翠蓉等.教师知识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5).
    杨彩霞、杨彩梅.对教师知识研究取向与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1).
    杨云慧.在超编与缺岗的“两难”之间[N].中国教育报,2008-01-06(6).
    杨须爱.冯特民族心理学研究述论[J].甘肃民族研究,2008(2).
    么加利.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成果转换本科课程资源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3).
    于洪卿.论课程的文化内涵[J].教育评论,1997(1).
    姚云.中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比较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8(1).
    俞俏燕.交往学习: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关键[J].四川教育学院报,2004(3).
    玉丽.教师何时告别“代课”--我国代课教师相关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2).
    袁维新.学科教学知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5(3).
    袁明旭、田景春.西部大开发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易连云、卜越威.探索与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模式 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更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俞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合肥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3).
    麦克·F·D·杨 主编 谢维和、朱旭东 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云天外(西南大学樟树林论坛).实习总结[EB/OL].http://bbs.swu.edu.cn/bbs.php,2007-06024/2008-10-26.
    兹纳涅茨基 著 郏斌祥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卡西尔 著 甘阳 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张兴春.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张诗亚.构建“更新工程”脱西部之贫[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张诗亚.活的教育与教育学的活[J].西南教育论丛,2005(4).
    张诗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教育师资[J].教育科学论坛,2006(5).
    张爱闻.缄默知识教师权威知识的基础[J].班主任,2005(3).
    张人杰.教师专业化:亟需更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张爱群.实践性知识及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
    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张斌贤.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5(12).
    张迎春.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张宝歌.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张光陆.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08(8).
    赵中建 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赵炳辉.教师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赵彦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及改进建议--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钟启泉.教师研修的模式与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1(7).
    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
    朱元生.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思维水平现状的测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1992(1).
    朱志勇.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试验,2005(1).
    朱宁波.国内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佐藤学 著 钟启泉 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章云珠.缄默知识视野中的教师职前教育[J].教育探索,2004(3).
    郑先俐.教师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郑彩国.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其培训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6).
    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校数:221所,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校数178所[EB/OL].http://www.moe.edu.cn,2008-11-18.
    《中国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覆盖农村 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EB/OL].http://industry.ccidnet.com/art/884/20070921/1221491_1.html,2009-0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新闻网.陷入新读书无用论 中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EB/OL].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60529/13357008.html,2008-12-06.
    Brownhill R J.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M].London:Croom Helm Ltd.,1983.
    Bourdieu P.The Logic of Practice[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1990.
    Beckett C.Preparing Technology-competent Teachers:A Strategy for Multicultural Schools[J].T.H.E.Journal,2003,30(11).
    Bob K,Brekelmans M & Korthagen F.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TeaeherEducato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2005,21(2).
    Barak L O,Yinon H.When Theory Meets Practice:What Student Teachers Learn from Guided Reflection on Their Own Classroom Discourse[J].Teae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2007,23(6).
    Carr W.Theori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86,20(2).
    Carter K.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In W.R.Houst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MacMillan,1990.
    Cochran K F,Deruiter J A & King R A.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on,1993,44(4).
    College of Education in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Student Teacher Handbook[EB/OL].http://www.ric.edufsehdclinicalpdf_2004music_ed_observation04.pdf,2008-10-1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and Teacher Training Agency.Qualifying to Teacher: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 and Requirements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EB/OL].http://www.tda.gov.uk,2002-09-01/2006-10-01
    Elbaz F.Teaching thinking: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M].London:Croom Helm Itd.,1983.
    Grossman P L.Teacher' Knowledge[M].Oxford:Pergamon Press,1994.
    Grisham D L.Connec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Activities[J].Journal of Education,1999,50(3).
    Kirk G.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tional Development[M].Edinburgh:Scottish Academic Press,1988.
    Lampert M.How Do Teachers Manage to Teach? Perspectives on Problems in Practice[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85,55(2).
    Monroe P,ed.A Cyclopedia of Education(vol.4.)[M].New York:Macmilan,1913.
    Polannyi M.The Study of Man[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oul,1964.
    Shulman L 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1).
    Shulman L 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2).
    Shulman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ctions and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
    Stephens P,Tonnessen F E & Kyriacou C.Teacher Train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and Norway: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cy Goals[J].Comparative Education,2004,40(1).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2001).Standard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S].http://www.ncate.org,2008-12-09.
    Viadero D.Studies Say Students Learn More from Licensed Teachers[J].Educational Week,2002,22(3).
    Watkins P.The Principal's Role in Attracting,Retaining,and Developing New Teachers:Three Strategi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Support[J].The Clean House,2005,79(2).
    Zientek L R.Preparing High-quality Teachers:Views from the Classroom[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7,44(4).
    Zanting A,verloop N & Vermunt J D.Student Teachers Eliciting Mento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Comparing It to Their Owe Belief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2001,51(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