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主义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社会思潮,它以肯定人、尊重人为理论前提,着重探讨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历史教育的人文学功能被长期忽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从教学目标、方法、还是过程上都无一例外地突出了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调整教学目标,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球性教育改革的热点。本文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在评价学生成绩时,将“态度价值观”的转变纳入评价范围等方面阐述中学历史教学怎样培养人文精神。此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Humanism is the trend of thought that stemmed from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Based on the affirmation and respect of man, it probes into man's nature, mission, status, value and personal ity development. And fostering that spirits is exactly the main goal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pragmatistic ideas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s. The humanistic function of history education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But the new round of course reformatio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on fostering humanistic spirits, not only in teaching goal and method but also in teaching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many countries are also adjusting their teaching goal to humanistic spirits too, and it becomes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the worldwide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foster the humanistic spirits through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teachers' qualities, appreciating humanistic meaning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course discussion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and counting in the transfer of attitude value in student evaluation. This subject has a great realistic meaning.
引文
①③摘自赵亚夫:《个性·创造性:新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续1—7)》。
    ②⑧出自爱因斯坦的《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④华东师大新教材的主编之一王家范先生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请参阅其《感受历史智慧是一种愉悦——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管见》,载《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1期。
    ⑤这段引自何国前《历史教育的突破口:关注人本身》,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7期。
    ⑥此段出自辛旗:《商业文明下的感觉文化》,载《社会论坛》2000年6月。
    ⑦此段引自立付堂《对目前历史教育的追问与感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5期。
    
    
    ①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②《主体和客体》,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60年版。
    ③俞金吾:《问题域外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⑤张大宝:《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理论思考》,《教育实验与研究》2000年第五期。
    ⑥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1987年版。
    ⑦赵亚夫:《个性·创造性——新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的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1期。
    ⑧胡宏伟 全志聚:《历史教材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现代人的发展与历史教材改革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期。
    ⑨北京市历史学习心理与教材对策研究课题组:《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历史教学》1999年第12期。
    ⑩赵恒烈:《历史教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1)卢家楣等主编:《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南纪稳:《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地位的三维思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3)张静:《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及其思考》,《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14)徐昕:《历史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10期。
    (15)《广东教学报》2000年第5期。
    (16)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5期。
    (17)于静:《浅评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现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地5期。
    (18)辛旗:《商业文明之下的感觉文化》[J],《社会论坛》2000年6月。
    (19)徐忻:《思者的求索》[M],贵阳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佩西:《未来一百页》[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
    (2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22)《历史学科教育学》,于友西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