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视域中的西部地区两种办学取向比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艰难转型,追随西方发展模式的现代化路径成为中国无奈而唯一的选择。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南橘北枳”问题日益凸显,教育本土化成为百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追求。虽然概念用词、理论构想和实践路径并不一致,但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教育却成为教育家们的共同夙愿。雷沛鸿的“融入式办学”和卢作孚的“互摄式办学”是民国时期教育本土化的两个颇具特色的经典案例。
     雷沛鸿自幼聪颖好学,曾考中秀才,后留学欧美,致力于研究政治学、教育学。他潜心研究西方教育,深知中国落后的现实,秉承教育救国的志向,决心报效桑梓。他曾五次执掌广西省教育行政,尤其是1933年开始创立了以国民基础教育为核心的民族教育体系,包括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和国民大学三个层次,形成了“融入式”办学取向。他注重教育的社会基础作用,将教育事业融入社会事业,以教育改造促进社会改造。他强调教育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事业的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区域现代化,展现出教育事业的恒久魅力和基础作用。他依靠教育行政权力,将民众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融合为一体,统称为国民教育,成为一种新型学校体系。教育行政、教育科研、教育出版等机构都为国民教育服务。他以“土化”思想为指导,将西方教育融入广西本土,创立了体系化的国民教育,注重西方教育在中国的“本土生长”。
     卢作孚家境贫寒,年少时虽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但小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走上自学成才之路。他主要间接地了解西方教育,但更加深知本土实际,能够自发而灵活地进行本土化办学,形成了“互摄式”办学取向。他的办学经历非常复杂,包括在泸州和成都的早期办学、北碚的乡村教育、民生公司的职工教育等,尤其是后两处办学最见成效。他早期主张教育救国,后来转向实业救国,但仍然注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着力办学。他具有教师、校长、政府官员、企业经理等多种身份,注重办学与社会事业的互相推动。他将教育现代化置于区域现代化之中,认定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来统摄办学事业,协调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使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他既创办了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又创办了民众教育、学校教育和教研机构,也创办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各类教育互不统属,也未融合成一种学校体系,但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持,形成了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他对西方教育的了解明显弱于雷沛鸿,但他善于间接摄取西方教育理念,强调结合本土实际办学,注重教育“本土创生”,形成中西方教育的互摄关系。
     在西部地区推进教育本土化是他们办学的核心精神。虽然在教育、行政、实业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将教育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基础,大力普及教育,注意民族精神与公民道德的培养。他们借鉴了中西方教育管理的精华,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制度化,甚至向全国推广。他们合理地把握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张力,正确地将人文主义与实用主义运用到办学中,既促进了民众个人成长又推动了社会进步。
     他们办学中都重视本土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国际视野、时代精神、本土意识,并能使它们均衡地得以体现。办学中相对宽松的环境、志同道合的办学团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经历、关心国家民众、热心教育事业等,使他们逐渐成长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作为教育家,他们具有锲而不舍、个性鲜明、思维敏捷、高瞻远瞩、品格高尚的精神品质,具有知识渊博、精研教育、握发吐哺、尊重人才、善于管理的基本素养。虽然办学中遇到了各种困境、矛盾与误解,但他们都能够以严谨的态度追求教育的本质,以辩证的思想对待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以高昂的热情创办各种类型学校和教育机构,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推动本土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他们将国际视野、时代精神、本土意识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实现了新式教育的本土化成长,在落后的西部地区推动了教育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可以说,这两种殊途同归的办学取向不仅是民国时期本土化办学的典范,而且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modern China starts difficultly the transition from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 The modernization path becomes the unavoidable and the only choice to follow the western model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issu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at the western education doesn't meet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like "oranges change with their environment", so education indigenization become the inevitable pursuit of Chinese education for one hundred years. Although its concept words, theoretical ideas and practice path are not consistent, it becomes the common wish of the educators to create Chinese education which accords with the situation of China."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integrated type" created by Lei Peihong and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interactive type " created by Lu Zuofu are two characteristic classic case of education indigeniz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ei Peihong who is studious in childhood passes Xiu-Cai exam, then devote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America. He concentrates on the study of the western education while understood of China's backward reality, adhering to the ambition of 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 to determine to serve the home. He is in charg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of Guangxi province five times, especially since1933, founds th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ree levels of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nd national university to form the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integrated type" orientation. He emphasizes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that integrates education undertaking into society to promot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 reform. He stresses that education career lead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military, etc. It shows a lasting charm of education career and the tremendous role for th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omoting regional modernization. Relied on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power, he intergrates together with public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and children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becomes a new type of school system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national education. They all serve n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ncluding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ion, education publishing institution, etc. Guided by the idea of "localization", he intergrates the western education into the local Guangxi to form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education in China.
     Born in a poor family, though studious and outstanding in achievement he been young, Lu Zuofu can't continue to enter a higher school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primary school, so go on the self-taught road. He mainly understands indirectly western education and be aware of the local reality that can spontaneously and flexibly r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local in indigenization. So he forms a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interactive type" orientation. His experience of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s very complex, included early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Luzhou and Chengdu, rural education in Beibei, employee education in Minsheng company and so on, especially his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latter two places is the most effective. He early advocates 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 then turns to industry saving the nation, but still pays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ocuses on education. He has identities of a teacher, school principa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enterprise managers, so pay attention to educational and social programs to promote each other. He places th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regional modernization, and recognizes education care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construction. He contrills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with the idea of social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s development to coordina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scale and speed, and makes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educa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He founds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the people's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Being mutually independent,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 don't integrate into one school system. But they are related and support each other to form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western education is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Lei Peihong, but he is good at indirectly absorbing western education concept and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education. H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 local creation" of education to form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tion.
     It is the core spirit of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promote education indigeniz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While the emphasis of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dustry, etc, is different, they think of education as the basis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national prosperity. They vigorously popularize education and think highly of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citizen moral. They learn from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combine with their own education practice to form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hey fix it in the for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even to promot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y rational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ety with causing them to keep a certain tension. They apply properly humanism and pragmatism to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citizens personal growth and the social progres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digenization of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the international view, the spirit of the age,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they show them evenly. It makes them gradually grow into the modern famous educators through relatively loose environment in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like-minded team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aring about people, and keening to education. As educators, they have the spirit quality of perseverance, distinct personality, quick thinking, looking far and aiming high, noble character. They also have the basic literacy of knowledgeable, carefully studying educatio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respect for talent, good at management. Even though met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contradictions and misunderstanding in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y aspire after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with rigorous attitude, and treat the educ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experience in the dialectical thought. They establish all kinds of schools an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high enthusiasm, and promote the modern transition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on the spirit of perseverance.
     Complet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view, the spirit of the age, and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they realize the local growth of the new-style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poor western China and regional modernization. So to speak, the two orientations of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all roads leading to Rome". They not only are the model of run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indigeniz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ut also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引文
1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7.
    2 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M]//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06.
    3 [加]迈克·富兰.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四版)[M].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4.
    4 陶行知.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M]//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784.
    1 雷沛鸿.整个教育体系的演进[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86.
    2 卢作孚.如何改革小学教育[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0.
    3 陈代六.敬怀恩师卢作孚先生[M]//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风范长存——重庆市北碚区各界隆重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1993:83.
    4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
    5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5.
    6 谢文庆.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3-118.
    1 卢显能.从本省的经验论国民教育的特质[J].广西教育通讯,1941,2(5-6):2-5.
    2 徐旭.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前程[J].中华教育界,1934,22(1):130.
    3 傅葆琛.民众教育与地方自治及社会生产的关系[M]//陈侠,傅启群.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0.
    4 中国社会教育社广西考察团.广西的教育及其经济[M].无锡:民生书局,1937:43.
    5 龚家玮.广西新教育之观感[M].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1936.
    6 杨卫玉.广西教育之观感[J].教育杂志,1938,28(12):7-15.
    7 虞伯舜.抗战后方的新广西[M].重庆:建国书店,1938.
    8 吴彦文.广西之特种教育[M].广西省政府教育厅编审室,1939.
    9 刘寿祺.刘寿祺教育文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28-129.
    1 张镇道.论推行国民教育的困难及其克服[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2,1(10):38-40.
    2 梁上燕.边远县份的国民教育问题[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3,3(6):21-22.
    3 罗善屏.当前国民教育之严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3,3(10):37-40.
    4 陈剑恒.国民教育行政的一个矛盾[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1,1(2):5-6.
    5 李豪.本省边远县份的国民基础教育[J].广西教育研究,1941,1(2):54-57.
    6 林立.国基校节省教学时间的商榷[J].广西教育研究,1941,1(5):56.
    7 苏希洵.广西省廿九年度全省中等学校校长会议暨中学区中学教育研究会联席会议训词[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1,1(2):54.
    8 曹天忠.桂林文化城时期的国民中学之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1-99.
    9 潘景佳.国民中学教育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广西教育研究,1941,1(4):34-37.
    10 常导之.广西省之国民中学[J].教育视导集刊,1944(1):40.
    11 雷沛鸿.广西省教育现况与检讨[J].教育杂志,1940,30(9):8.
    12 汪灏.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发展概述[J].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7-10.
    1 董宝良.雷沛鸿的教育本质论及其思想渊源[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1421-1422.
    2 曹天忠.哈佛、欧柏林大学游学工读与雷沛鸿的教育思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1(2):80.
    3 曹又文.雷沛鸿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扬[J].广东社会科学,1993(4):133.
    4 廖其发.论雷沛鸿的教育救国思想[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921-925.曹天忠.雷沛鸿与孙中山[J].广西地方志,2001(5):10-16.
    5 谭群玉,曹又文.雷沛鸿和新桂系的思想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1997(1):104-106.
    6 马秋帆.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前言[M]//韦善美,程刚.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前言1-13.
    1 黄文华.民国时期“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经费筹集及共矛盾困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42-46.
    2 吴桂就.雷沛鸿:“教育为公、学术为公、天下为公”[N].中国教育报,2010-10-27(C03).张定璋.杰出的教育家和教育整体改革改革实验的先驱—雷沛鸿[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4):50.马清和,韦善美.雷沛鸿传略[J].晋阳学刊,1990(5):100-109.
    3 徐建平,王智力.雷沛鸿对生活教育运动的贡献[C]//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32.
    4 易慧清.雷沛鸿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81-86.
    5 林家有.论雷沛鸿的价值观[J].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74-78.
    6 王炳照.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创新、求实精神[J].教育评论,1993(2):70-71.
    7 戴本博.雷沛鸿的治学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1993(6):91-93.
    8 高敏贵,潘启富.论雷沛鸿穷省办大教育的历史经验[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2):1-7.
    9 郭齐家.雷沛鸿—从整体上探索中国教育出路的先行者[J].中国教育学刊,1993(3):39.宋恩荣.民族主义教育家雷沛鸿[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8-38.
    10 吴桂就.论雷沛鸿构建“民族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26-134.
    11 谭群玉.论雷沛鸿的教育哲学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44-50.
    12 李业才,吴佩杰.雷沛鸿教育方法论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84-88.
    13 阎广芬.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精华[J].河北大学学报,1996(增刊):99-103.
    14 曹天忠.国民基础教育与广西基层社会建设[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年集刊,2000(34):6.
    15 钱宗范.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理论研究[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7(4):56.
    16 李露.雷沛鸿教育法律思想渊源初探[J].学术论坛,1999(2):96.
    17 刘兆伟,赵伟.雷沛鸿的教育立法思想与实践[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6):47-48.
    18 潘启富.雷沛鸿教育法治思想与实践浅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
    1 王建梁,全红.雷沛鸿与广西教育现代化—一个教育立法的视角[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增刊):211.
    2 全红,刘占贵,王建梁.雷沛鸿教育立法思想及实践研究[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4):86.
    3 马佳宏.雷沛鸿教育管理思想论纲[J].广西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2):11-13.
    4 李露.论雷沛鸿教育行政管理思想与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81-89.
    5 徐建奇.雷沛鸿教师思想探微[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10.
    6 瀚青.论雷沛鸿的师道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83.
    7 喻本伐.论雷沛鸿的教育实验思想[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69-72.
    8 杨启秋.论三十年代的广西国民基础教育运动[J].社会科学探索,1991(4):92-99.黄文华.救亡与救穷的双重使命—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1933-1940)[D].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
    9 陈曼平.中国基础教育在毛南族地区的推行[J].广西地方志,1998(5):49.李彦福.雷沛鸿教育思想与广西民族教育[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838-842.
    10陈时见.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借鉴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77.
    10 高时良.雷沛鸿素质教育观发微[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1580-1584.
    12 潘启富.雷沛鸿创立的国民中学制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1):22-24.
    13 刘公绰,李伯龙.雷沛鸿创制国民中学对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1998(2):10-12.
    14 杨芳,李露.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及启示[J].高教论坛,2006(3):45-47.
    15 张改先,程刚.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浅识[J].教育科学,1994(1):51-55.
    16 但昭彬,广少奎.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探析[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2194-2197.
    1 曲铁华.试论雷沛鸿改革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2):47.
    2 阎广芬.雷沛鸿—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出路的先行者[J].中国成人教育,1996(4):38.
    3 林洞笙.雷沛鸿在广西民族地区推行成人教育的做法和启示[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781-783.
    4 李剑萍.雷沛鸿与20世纪前半期中国成人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73.
    5 郭齐家,王建梁.雷沛鸿师范教育思想研究发微[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1540-1543.刘兆伟,赵伟.论雷沛鸿师范教育改革思想与其现实意义[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38-42.
    6 郭道明.雷沛鸿师范教育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72.
    7 王慧.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雷沛鸿师范教育思想及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043.
    8 陈时见.教育大众化的开创性探索—雷沛鸿教育活动述评[J].东疆学刊,1997(2):29.
    9 李德玮.论雷沛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31.覃德平.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4-69.
    10 曹天忠.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初等教育改革运动[J].历史档案,2001(3):119-124.
    11 曹又文.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演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39-46.
    12 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教育及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52-360.
    13 四川泸县之职业教育[N].申报,1922-02-1(16).
    14 四川通俗教育馆长卢作孚等来苏考察[N].申报,1925-12-05(7).
    1 卢子英.怀念二哥卢作孚[C]//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6.
    2 恽震.参观四川小三峡社会事业日记[J].旅行杂志,1933,7(3):17.
    3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M].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1934:441.
    4 徐亚明.四川新建设中心之小三峡[J].复兴月刊,1935,3(6-7):1-14.
    5 葛向荣,舒杰.一年来的北碚民众教育[J].工作月刊,1936,1(1):20-30.
    6 林峰.本区教育视察琐记[J].北碚月刊,1940,3(10):27-29.
    7 傅葆琛.乡建运动总检讨[M]//陈侠,傅启群.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03.(原载:华西乡建.第1卷第1.2-3.4-5期,1947年1.3.5月.)
    8 文石.航业钜子卢作孚[J].人物杂志,1946(创刊号):23-26.
    9 蔚然.传纪:航业界后起之秀—卢作孚先生与其事业[J].交通职工月报,1934,2(9):1-6.
    10 卢作孚讲业务管理[J]新世界,1945(2):9-14.
    11 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J].新世界,1946(2):1-15.
    12 黄子裳.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成立经过[J].工作月刊,1936,1(1):7-9.
    13 黄子裳,刘选青.嘉陵江三峡乡村十年来之经济建设[N].北碚月刊,1937(5):2.
    1 刘忠义.民众学校的几个实际问题[J].北碚月刊,1937年,1(5):51-56.
    2 刘忠义.强迫教育的实践[J].北碚月刊,1939,3(1):56-70.
    3 李向红.卢作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摘要[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 方舟.民众教育旗手卢作孚[J].教育与职业,2005(34):76-78.
    2 刘义兵.卢作孚早期的教育实践活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1246-1249.
    3 吴洪成,郭丽平.现代实业家卢作孚的教育救国梦[J].职业技术教育,2010(4):74-81.
    4 吴洪成,陈兴德.卢作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55-160.覃红霞,陈兴德.略论卢作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生涯[J].重庆社会科学,2000(3):57-61.吴洪成,郭丽平等.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的事业与思想[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55-256.
    5 骆永寿.试论卢作孚民众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文史杂志,2001(2):26-29.
    6 郭丽平.现代教育家卢作孚的事业与教育思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6.
    7 肖欣.试论卢作孚的社会整合思想[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4-119.
    8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1 谭超.杜威思想对卢作孚教学方法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9-102.
    2 刘秀英.企业家卢作孚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及其渊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31-34.
    3 吴洪成,张文超.卢作孚教育思想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9(7):80-86.
    4 田海蓝,周凝华.卢作孚的教育生涯及教育思想[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5-28.
    5 刘重来.难能可贵的超前思考——试论卢作孚教育思想与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01(5):49-54.
    6 周绍东.论卢作孚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涪陵师专学报,2001(2):91-96.
    7 吴红英.试论卢作孚的近代化思想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52-68.
    8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卢作孚与中国的教育现代化[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23-26.
    9 周绍东.卢作孚国家现代化思想及其借鉴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13-116.
    10 李继樊,罗仕聪.试论卢作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特点[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35-37.
    11 李佳穗.卢作孚的学校教育思想[J].文史杂志,1996(4):20-21.
    12 刘来兵.卢作孚北碚乡村教育建设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3 刘来兵,彭泽平.卢作孚乡村民众教育建设实践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31-137.
    14 骆永寿.卢作孚与成都通俗教育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4):70.
    15 彭干梓,卢璐,夏金星.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民众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J].职教论坛,2009(9)上:63.
    1 郑文华.卢作孚民生公司职工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 蕲阳侠.卢作孚的企业教育及其经济成效[J].教育与经济,1991(2):54-58.
    3 凌耀伦.卢作孚与民生公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65.
    4 王小红.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74-76.
    5 牟映雪.雷沛鸿与晏阳初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1653-1658.
    6 张燕.雷沛鸿与晏阳初乡村教育实验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6-157.
    7 吴桂就.陶行知与雷沛鸿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3(1):58-60.
    1 胡晓风.向五位大师学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4):23.
    2 宋荐戈.雷沛鸿主持下的广西教育改革和陕甘宁边区教育改革之比较[J].广西教育,1998(5):8-10.
    3 张秉福.民国时期三大乡村建设模式之比较与借鉴[J].长江论坛,2006(2):61.
    4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133-137.
    5 李黎明.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6 郭剑鸣.试论卢作孚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兼谈民国两类乡建模式的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03-108.
    7 颜俊儒,罗林.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启示录—以民国乡建两大模式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21.
    8 苟翠屏.卢作孚、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之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29-135.
    9 王金霞,赵丹心.定县模式—北碚模式:两种不同乡村建设模式的取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0.
    10 苟翠屏.晏阳初与卢作孚[J].炎黄春秋,2009(11):32-38.苟翠屏.晏阳初与卢作孚的交情[J].文史精华,2009(11):56-60.
    1 李向红,任一明.卢作孚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之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09(8):120-121.
    2 周逸先.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3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时广东.毛泽东与梁漱溟在中国社会改造道路问题上的根本分歧[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3).时广东.梁漱溟、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改造思想的趋同和差异[J].社会科学研究,1996(6).郁建兴,朱旭红.毛泽东与梁漱溟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杭州大学学报,1994(9).卫春梅.农村三人行—毛泽东、梁漱溟、费孝通思想对当前农村问题的借鉴意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季芳桐,钟海连.试论毛泽东农村革命思想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根本分歧[J].党史文苑,2004(10).王伯然.乡村建设,还是土地革命?—从梁漱溟与毛泽东的“窑洞之辩”说起[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
    5 朱炳祥.“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关系的发生学阐释[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635.
    1 吴冬梅,俞启定,于述胜.何谓“新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1.
    2 陶行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旨趣[M]//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70.
    3 晏阳初.《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序[M]//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48.
    4 晏阳初.乡村运动成功的基本条件(节选)[M]//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78.
    5 雷沛鸿.广西地方文化的研究一得[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532.
    6 吴冬梅.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思想、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09(14):33-34.
    7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57-59.
    1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23.
    2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345-346.
    3 本刊记者.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研讨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13.
    1 贾宏燕.幼儿教育界“新教育中国化运动”——论陈鹤琴“中国化的新幼稚园”及其启示[J].教育史研究,2010(4):51.
    2 李海云.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中国化——古楳新教育中国化理论的启示[J].齐鲁学刊,2008(4):104-107.
    3 杨涛.近代中学教育改革本土化的探索——以新式教学法引介为中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0-124.
    4 谢文庆.中国百年教育变革的本土化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27-31.
    5 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11.
    6 吴虹雨,朱成科.近十年来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11(21):30-33.
    7 钮则诚.教育伦理学本土化重构试探:台湾观点[J].教育文化论坛,2011(5):9-15.
    8 陈佑清.教学过程的本土化探索——基于国内著名教学改革经验的分析[M].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1):60-66.
    1 本刊记者.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研讨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13.
    2 张胜军,王琰春.教育本土化的多重涵义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7下半月刊):21-22.
    3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29.
    4 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3.
    5 钟志华.“盲人掌灯”还要走多远?——试论我国教育的本土化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5(24):11-12.
    1 王瑞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7(3):32.
    2 焦佩婵.关于中国教育学发展本土化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5.
    3 邬志辉.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2005(1):18、20-23.
    4 宋秋英,丁邦平.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学本土化的内在意蕴及动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3):6.
    5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3.
    1 吴冬梅,俞启定,于述胜.何谓“新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4.
    2 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M]//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06
    3 陈元.论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与新教育中国化的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17.
    4 吴冬梅,俞启定,于述胜.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兴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32.
    5 雷沛鸿.整个教育体系的演进[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86.
    6 陈康.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本土化表现及主要动因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62-263.
    7 范涌峰,廖其发.论中国教育学的西化气质与出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13-14.
    1 庄西真.“接轨”还是“拿来”:教育学本土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4.
    2 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05(11):8.
    3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6-7.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绪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
    5 顾明远.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24.
    6 金耀基.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M]//刘军宁,等.公共论丛: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北京:三联书店,1997:54.
    1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74-375.
    2 易连云,杨昌勇.论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J].教育研究,2003(4):37-42;李政涛.论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意义及其基本路径[J].教育研究,2004(1):6-10.
    3 雷沛鸿.参加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应具有牺牲精神[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94.
    4 陶行知.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M]//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97-98.
    5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38:23-24.
    6 舒新城.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J].中华教育界,1924(8):10-12.
    7 李慧洁.论20世纪的“新教育中国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70.
    8 程亮.中国教育学:从“漂泊”到“寻根”[J].教育学报,2008(3):21-25.
    9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352-358.
    10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71-372.
    1 庄泽宣.中国教育改造之路[M]//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38:137-142.
    2 庄泽宣.建设中国新教育行政制度的讨论[M]//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38:46-48.
    3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
    4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26-27.
    5 于伟,李姗姗.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J].教育研究,2010(4):17.
    6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M]//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5-57.
    7 范涌峰,廖其发.论中国教育学的西化气质与出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15-17.
    8 于泽元.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J].教育研究,2010(5):8-9.
    1 吴黛舒.繁荣背后的反思:中国的“教育学本土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1-5.
    2 黄书光.基础教育变革中的文化坐标[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1.
    3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3.
    4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5.
    5 林良夫.二十世纪前叶新教育中国化道路的回顾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0(5):259-261.
    1 邬志辉.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2005(1):16-17.
    2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10.
    3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24-26.
    4 焦佩婵.关于中国教育学发展本土化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5.
    5 李承先,陈学飞.话语权与教育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8(6):16-17.
    6 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5-6.
    7 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9.
    1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6.
    2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78.
    3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7.
    4 顾明远.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27.
    5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351.
    6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93.
    7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09.
    1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73-374.
    2 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221.
    3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5.
    4 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1):34.
    5 许可峰.“本土建构”与中国教育学的“回乡”之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2.
    6 吴冬梅,俞启定,于述胜.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兴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33.
    1 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9.
    1 沈慧,高文莹.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运作”的策略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6):17.
    2 彭拥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4(4):14.
    3 谢文庆.中国百年教育变革的本土化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28.
    4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79.
    5 谢文庆.中国百年教育变革的本土化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28.
    1 赵旭东.赶超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J]社会学研究,2001(6):56.
    2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7):10.
    1 [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55.
    1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6.
    2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自序5.
    3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3.
    4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8-79.
    5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24.
    1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2-213.
    2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1-142.
    3 [日]关惠子(Keiko Seki).教育改革史[M]//[俄罗斯]萨里莫娃,[美]约翰宁迈耶.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方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7.
    4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5 [美]布莱克.比较现代化·译者前言[M].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7.
    6 本文使用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这一概念指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参见谢文庆:试论中国近代教育史的主线与分期[J].教育史研究,2012(2):14.
    1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8.
    2 本文的“中华民国”、“民国时期”、“民国”等概念指1912年1月至1949年10月这一时间段。
    3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6:108.
    4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9-151.
    1 朱勃,王孟宪,编译.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7-78.
    1 谢文庆.中国百年教育变革的本土化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27-31.
    1 陶行知.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M]//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97-98.
    2 于述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J].教育学报,2008(5):12.
    3 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221.
    4 李寰.论共同进化与中国化运动[J].边铎月刊,1948,2(1):6.
    5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74.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六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703.
    2 任军锋.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7-8.
    3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4.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7.
    1 丁钢.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3-134.
    2 谢文庆.中国百年教育变革的本土化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27-31.
    3 [加]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69.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45.
    2 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昆明:中华书局,1939:7-8.
    1 高凤谦.敬告教育部[M]//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17.
    2 梁漱溟.主编本刊(《村治》)之自白[M]//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4.
    3 陶行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旨趣[M]//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70.
    4 晏阳初.《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序[M]//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48.
    5 晏阳初.乡村运动成功的基本条件(节选)[M]//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78.
    6 雷沛鸿.广西地方文化的研究一得[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532.
    1 《红旗》杂志社论(1967年10月).“斗私、批修”,做好各学校各单位的斗批改[M]//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420.
    1 庄西真.“接轨”还是“拿来”:教育学本土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4.
    2 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8.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9.
    2 顾明远.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27.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51.
    4 [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28.
    1 谢文庆.论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范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90-91.
    1 金嵘轩.乡村教育[M].南京:正中书局,1936:9.
    2 略举例:喻谟烈.乡村教育(师范丛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鲁世英.乡村教育[M].北平:文化学社,1931;张宗麟.乡村教育(高中师范教本)[M].上海:世界书局,1933;方与严.乡村教育(师范学校教科书)[M].上海:大华书局,1934;储劲.乡村教育(师范小丛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甘豫源.乡村教育(新课程标准师范适用)[M].上海:中华书局,1935;王洐康.乡村教育(师范学校及乡村师范学校新课程标准适用)[M].南京:正中书局,1935;刘炳藜.乡村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5;王淋,程本海.乡村教育(初级师范教本)[M].上海:世界书局,1935;古楳.乡村教育(乡村师范学校教科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金嵘轩.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简易师范学校及简易乡村师范学校)[M].南京:正中书局,1935;金嵘轩.乡村教育(简易乡村师范学校)[M].南京:正中书局,1936;郭人全.乡村教育(黎明师范教本)[M].上海:黎明书局,1937;干藻.乡村教育[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张宗麟.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简易师范学校教科书)[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赵冕,翁祖善.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新课程标准简易师范适用)[M].上海:中华书局,1948.
    3 雷沛鸿.我的自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6.
    4 雷沛鸿.《英国成人教育》自序[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55.
    1 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70-71.
    2 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4.
    3 雷沛鸿.北欧的先觉者格龙维[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88.
    1 雷沛鸿.我的自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7.
    2 参见: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美]毕德蔓(M.S. Pittman)乡村教学经验谭[M].赵叔愚,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4 卢作孚.《教育月刊》发刊词[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1 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发展历程的表述,有“现代化”、“近代化”、“早期近代化”等不同的说法。西方一般使用"modernize"一词。本文使用“现代化”一词。
    2 雷沛鸿.什么是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24.
    3 梁漱溟.主编本刊(《村治》)之自白[M]//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4.
    4 蒋维乔.民国教育部初设时之状况[M]//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29-630.
    1 雷沛鸿.整个教育体系的演进[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86.
    2 雷沛鸿.参加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应具有牺牲精神[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94.
    3 卢作孚.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
    4 近代以来,重庆曾三次被确定为直辖市:第一次是1937-1949年,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第二次是1949-1954年,重庆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南大区)的驻地,1954年7月作为省辖市重新划归四川省;第三次是1997年3月14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恢复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鉴于卢作孚办学地域的多变性与特殊性,本文多使用“四川省”(包括重庆市)、“嘉陵江三峡地区”、“北碚地区”等来称呼卢作孚的办学活动区域。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123-124.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经济总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1.
    1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册)[M].计秋枫,张庆葆,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543.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军事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4.
    3 亢真化.黄旭初先生之广西建设论[M].南宁:建设书店,中华民国廿七年(1938年)初版:21.
    1 雷沛鸿.三年来广西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402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96.
    2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394.
    3 雷沛鸿.广西地方文化的研究一得[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534.
    4 雷沛鸿.广西地方文化的研究一得[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540-558.原文中提到“在讨论文化渊源之后,我们要继续讨论这个地方文化的特质。试举其荦荦大端,这种特质可约成十项”,但在文集中只有四项,恐有遗漏。在《西江学院是什么》(见《雷沛鸿文集》(下册)第456页)一文中又增加了一项:“复杂性的农业”。
    1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产生[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33.
    2 表5、6表绘制根据:雷沛鸿.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5-36.
    1 卢作孚.一个根本事业怎样着手经营的一个意见[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
    2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9.
    3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9.
    4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
    5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8.
    6 卢作孚.四川的问题[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9.
    7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8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
    1 卢作孚.《教育月刊》发刊词[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2 卢作孚.《教育月刊》发刊词[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3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
    4 雷沛鸿.辛亥革命的回忆[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596.
    1 雷沛鸿.西江学院的世界文化基础[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78.
    2 雷沛鸿.我的自白[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6.
    1 这是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前身。1928年3月,江苏民众教育学校在江苏苏州成立,全名初为“江苏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同年6月改名“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院”,之后迁至无锡。1929年2月,增设劳农学院。1930年大学区制废除,民众教育学院与劳农学院合并,定名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俞庆棠、高阳等先后担任校(院)长。
    1 雷沛鸿.北欧的成人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331.
    2 刘光.缅怀吾师雷沛鸿[M]//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雷沛鸿纪念文集.南宁: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72.
    3 杨汝熊.中国的格龙维[M]//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雷沛鸿纪念文集.南宁: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87.1
    1 刘斐.两广“六一”事变[M].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1-34.
    1 雷沛鸿.我的自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7.
    2 张守广.卢作孚年谱[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
    1 杨森.九十忆往[M].台湾: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49.
    2 卢作孚.一段错误的经历[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2.
    3 卢作孚.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5.
    1 赵戎生.卢作孚是怎样开拓北碚教育事业的[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479.
    2 卢子英.怀念二哥卢作孚[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6.
    1 卢子英.怀念二哥卢作孚[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7.
    2 重庆教育志编纂委员会.重庆教育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1017.
    3 卢作孚.如何改革小学教育[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0.
    4 吴晋航.民生公司概述[M].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105.
    1 明星颖.卢作孚先生和他的教育与实业[M]//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合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59.
    1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丛书》序[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34.实际上,国民中学是民国24年(1935年)雷沛鸿倡议并聘请专家讨论,民国25年(1936年)正式创立。国民大学是民国33年(1944年)筹备,民国34年(1945年)正式创办的。
    2 龚家玮.忆念宾师并陈清和师母[M]//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雷沛鸿纪念文集.南宁: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247.
    3 雷沛鸿.抗战建国历程中的中国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26.
    1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56.
    2 袁世凯.大总统申令(公布国民学校令)[M]//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777-784.
    3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62-64.
    1 雷沛鸿.我的自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6.
    2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3.
    3 雷沛鸿.广西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时代使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9.
    4 雷沛鸿.国民教育简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2.
    5 雷沛鸿.民众教育的自觉运动[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31.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教育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96.
    2 雷沛鸿.中国教育之新要求[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9.
    3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58.
    4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6.
    5 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广西省经济概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2.
    1 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广西省经济概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4-5.
    2 雷沛鸿.最近广西教育设施的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43.
    3 雷沛鸿.什么是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19-120.
    4 雷沛鸿.三位一体制的运用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93.
    1 雷沛鸿.最近的广西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0.
    2 雷沛鸿.课本教材编辑的技术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379.
    3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六年计划大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7-9.
    1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69.
    2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71.
    3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74.
    4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77.
    1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80.
    2 黄旭初.中国建设与广西建设[M].桂林:建设书店,1939:482.
    3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59.
    4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2.
    1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9.
    2 雷沛鸿.国民教育简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8.
    3 雷沛鸿.学习蔡先生的“学”与“教”[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12-213
    1 雷沛鸿.北欧的先觉者格龙维[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84.
    2 雷沛鸿.《英国成人教育》自序[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55.
    3 雷沛鸿.欧美最近教育进步综观[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21.
    1 雷沛鸿.国民教育简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0.
    2 雷沛鸿.欧美最近教育进步综观[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22.
    3 雷沛鸿.国民教育简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7.
    4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与军事政治建设的关系[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15.
    5 雷沛鸿.几句提撕警觉语[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27-228.
    1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71.
    2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之使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40.
    3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实验中心区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41.
    4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与军事政治建设的关系[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16.
    5 雷沛鸿.最近广西教育设施的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42.
    1 1935年各区师范学校合并于各区民团干部学校,1936年各区民团干部学校合并为广西民团干部学校,1939年1月,将民团干部学校改为地方建设干部学校。
    2 广西省政府.北流县各级基础学校实施小先生制办法[J].广西省政府公报,1936(131):88.
    3 广西省政府.广西国民基础学校巡回教学办法[J].广西省政府公报,1937(163):7.
    4 雷沛鸿.国民教育简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6.
    5 雷沛鸿.几句提撕警觉语[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32.
    6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1.
    7 需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0.
    8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0.
    1 雷沛鸿.最近的广西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0.
    2 雷沛鸿.最近广西教育设施的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43.
    3 雷沛鸿.最近广西教育设施的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47.
    4 雷沛鸿.最近的广西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2.
    5 雷沛鸿.最近广西教育设施的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43.
    6 雷沛鸿.最近的广西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3.
    7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与军事政治建设的关系[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15.
    8 雷沛鸿.最近广西教育设施的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42.
    1 广西省政府.电发广西国民基础学校最低设备标准仰各遵照[J].广西省政府公报,1937(157):54-60.
    1 雷沛鸿.六年来广西国民基础教育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49.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教育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96.
    1 雷沛鸿.今后本省国民教育实施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43.
    1 雷沛鸿.民主社会中的中等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7.
    1 雷沛鸿.国民中学与学制改革[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17.
    2 雷沛鸿.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并说明书[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92.
    3 雷沛鸿.教育学术讨论会的组织缘起及经过[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92.
    4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普及运动与国民中学的创制[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35.
    5 雷沛鸿.国民中学之名称与修业年限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集).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438.
    1 雷沛鸿.国民中学与学制改革[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30
    2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普及运动与国民中学的创制[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36.
    3 雷沛鸿.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并说明书[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99.
    4 李森.国民中学创立之回顾与前瞻[J]广西教育研究,1942,3(2):43.
    5 伯华.国民中学的进步性[J].广西教育研究,1943(4):2.
    1 雷沛鸿.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并说明书[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00.
    2 雷沛鸿.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并说明书[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00.
    3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84.
    4 雷沛鸿.民主社会中的中等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8.
    5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78.
    6 雷沛鸿.国民中学制度之当前重要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41.
    1 雷沛鸿.民主社会中的中等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70.
    2 雷沛鸿.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并说明书[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99.
    3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73.
    4 雷沛鸿.民主社会中的中等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9.
    5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91.
    1 雷沛鸿.国民中学与学制改革[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22-423.
    2 雷沛鸿.国民中学与学制改革[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19.
    1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64.
    2 苏希洵.广西教育概况[M].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41:43.
    3 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教育及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284-309.
    4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普及运动与国民中学的创制[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37-339.
    5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82-383.
    1 雷沛鸿.国民中学怎样解决学生升学与就业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96.
    2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64-367.
    3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82.
    4 雷沛鸿.国民中学怎样解决学生升学与就业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98-399.
    1 雷沛鸿.国民中学怎样解决学生升学与就业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01-402.
    2 雷坚.雷沛鸿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168.
    3 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教育及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303.
    1 雷沛鸿.西江学院之教育实施方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43-444.
    2 雷沛鸿.西江学院之教育实施方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63.
    1 雷沛鸿.西江学院之教育作用[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72.
    2 雷沛鸿.西江学院的世界文化基础[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81.
    3 雷沛鸿.“远瞩未来”——成人教育的一个现代理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302-303.
    4 雷沛鸿.西江学院之教育实施方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43.
    5 雷沛鸿.向地方文化的缺点挑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514.
    6 雷沛鸿.西江学院之教育实施方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41.
    7 雷沛鸿.什么是构成大学大的特性[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62.
    8 雷沛鸿.西江学院的世界文化基础[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79.
    1 雷沛鸿.介绍美国的一位政治家教育家[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502.
    2 雷沛鸿.西江学院学则的开宗明义[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99.
    3 雷沛鸿.西江学院是什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55.
    4 雷沛鸿.西江学院是什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55.
    5 雷沛鸿.创设西江学院建议书(办法)[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493.
    6 雷沛鸿.西江学院是什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51.
    7 雷沛鸿.本院改为省立与我们的课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507.
    1 雷沛鸿.西江学院之教育实施方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43.
    2 雷沛鸿.西江学院是什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53.
    1 雷沛鸿.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94.
    2 雷沛鸿.民族教育的基本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99.
    1 雷沛鸿.当前本省教育施政的重大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95.
    2 雷沛鸿.当前本省教育施政的重大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96-197.
    3 广西省政府.广西建设计划大纲[J].广析政府公报,1941(1156):4.
    4 广西省政府财政厅秘书室.广西财政纪要新编[M].广西省财政厅,1938:57.
    1 雷沛鸿.广西省政府半年来教育施政概要[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56.
    2 陈维谨.四川军阀对教育事业的摧残[M]//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军阀史料(第五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51.
    3 广西省政府.廿九年十二月教义字第一○三五二号篠代电据报韦茂林捐资兴学准给与一等奖章[J].广西省政府公报,1940(968):8.
    1 雷沛鸿.整个教育体系的演进[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88.
    2 雷沛鸿.民族教育的基本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00.
    3 [西班牙]佩尔·索拉.教育史是历史学科和传统人文学科的扩展[M]//[俄罗斯]萨里莫娃,[美]约翰宁迈耶.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方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2.
    1 雷沛鸿.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并说明书[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91.
    2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当前重要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59.
    3 中国社会教育社广西考察团.广西的教育及经济[M].无锡:民生书局,1937:43.
    4 雷沛鸿.中国教育之新要求[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9.
    5 雷沛鸿.大众教育的一个呼吁[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
    6 雷沛鸿.我的自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6.
    7 中国社会教育社广西考察团.广西的教育及经济[M].无锡:民生书局,1937:44.
    8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60.
    9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之工作性质[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51.
    1 雷沛鸿.西江学院的世界文化基础[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482.
    2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实验中心区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45.
    3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与军事政治建设的关系[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22.
    4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与军事政治建设的关系[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24.
    5 广西省政府.三十一年八月教参字第九六五七号养代电电饬各县(市)提高中心学校国民学校学生程度[J].广西省政府公报,1942(1467):6.
    6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71.
    1 雷沛鸿.民主社会中的中等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9.
    2 广西省政府.电各区行政监督等规定基础学校职教员办理教育以外政务限制办法通饬遵照[J].广西省政府公报,1937(168):51-52.
    1 卢作孚.如何改革小学教育[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0.
    2 陈代六.敬怀恩师卢作孚先生[M]//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风范长存——重庆市北碚区各界隆重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1993:83.
    3 吴洪成,陈兴德.卢作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55-160.覃红霞,陈兴德.略论卢作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生涯[J].重庆社会科学,2000(3):57-61.吴洪成、郭丽平等.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的事业与思想[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55-256.
    1 卢作孚.四川的问题[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9.
    2 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昆明:中华书局,1939:34.
    3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9.
    4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9.
    5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6.
    1 赵晓玲.卢作孚与毕启[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44-145.
    2 卢作孚.广西之行[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02-403.
    1 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昆明:中华书局,1939:70.
    2 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昆明:中华书局,1939:72.
    3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
    1 卢作孚.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
    2 卢作孚.如何改革小学教育[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2.
    3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8.
    4 卢作孚.四川的问题[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9.
    5 卢作孚.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
    6 卢作孚.超个人成功的事业超赚钱主义的生意[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1.
    1 卢作孚.社会生活与集团生活[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11.
    2 卢作孚.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
    3 卢作孚.《教育月刊》发刊词[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4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
    5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
    6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7 卢作孚.《教育月刊》发刊词[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1 卢作孚.一个根本事业怎样着手经营的一个意见[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2.
    2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6.
    3 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3.
    4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5.
    5 卢作孚.四川的新生命[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2.
    6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5.
    1 卢作孚.四川的新生命[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3.
    2 卢作孚.四川人的大梦其醒[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6.
    3 卢作孚.必须做民众运动[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9.
    4 卢作孚.民生公司职工为什么要穿公司的制服[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1.
    5 卢作孚.本公司之职工教育运动[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7-378.
    6 卢作孚.怎样组织青年服务社[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18.
    7 卢作孚.四川的新生命[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3-44.
    1 卢作孚.一段错误的经历[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28.
    1 卢作孚.一段错误的经历[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29.
    2 卢作孚.一段错误的经历[M]//凌耀伦,熊甫.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3.
    3 罗中典.卢作孚先生简介(续)[M]//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合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80.
    4 傅葆琛.乡建运动总检讨[M]//陈侠,傅启群.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02-403.
    1 卢子英.怀念二哥卢作孚[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7.
    2 雪西.北碚要闻汇志[J].北碚月刊,1937,1(8):89.
    3 林峰.本区教育视察琐记[J].北碚月刊,1940,3(10):28-29.
    4 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昆明:中华书局,1939(再版):46.
    5 孙恩山.卢作孚和他的长江船队[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61.(此文原载美国(Asia and America's》杂志,1944年6月号,第44卷第245-249页——引者注)
    1 刘忠义.强迫教育的实践[J].北碚月刊,1939,3(1):59.
    2 重庆市北碚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北碚区志[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392.
    3 民众教育委员会.峡区民众教育之动向[J].北碚月刊,1937,2(1-6):5-18.
    4 舒杰,葛向荣.一年来的北碚的民众教育[J].工作月刊,1936,1(1):20-30.
    5 民众教育委员会.一月来的北碚妇女读书会[J].北碚月刊,1936,1(1):90-93.
    6 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6.
    7 赵戎生.卢作孚是怎样开拓北碚教育事业的[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481.
    1 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0.
    2 萧蕴昆.北碚博物馆一瞥[J].北碚月刊,1937,1(5):58.
    1 周顺之.抗日战争时期迁驻北碚的国民政府机关和科研文教单位[M]//何建廷.北碚文史资料第4辑抗日战争的北碚.北碚: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1-18.
    1 卢作孚.必须做民众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21.
    2 北碚小学.半年来的北碚小学[J].北碚月刊,1937,1(6);66.
    3 北碚小学.半年来的北碚小学[J].北碚月刊,1937,1(6):78.
    4 童少生.回忆民生轮船公司[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98.
    5 卢子英.怀念二哥卢作孚[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6.
    6 卢作孚.怎么样做事——为社会做事[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7.
    1 侯铭.在峡区实验中的新二部教学法[J].北碚月刊,1940,3(5):25-34.
    2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教育视导暂行办法[J].北碚月刊,1937,1(12):21-22;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教育视导大纲[J].北碚月刊,1937,1(12):27-34;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教育视导计划大纲[J].北碚月刊,1937,1(1-6):81-84.
    1 顾其美.峡区教育视察记[J].北碚月刊,1940,3(4):68-71.
    2 葛向荣.国难期中小先生制的推行[J].北碚月刊,1937,2(1-6):18-21.
    3 洪石鲸.四川省各县乡镇保校基金之筹集[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四川),1941,1(2):57-59.
    4 李萱华.卢作孚北碚纪事[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570-571
    5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实验区农产展览会报告[J].北碚月刊,1937,2(1-6):38-50.
    6 北碚小学.半年来的北碚小学[J].北碚月刊,1937,1(6):78.
    1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三峡实验区儿童家畜保育团简章[J].北碚月刊,1937,1(11):95.
    2 北碚小学.半年来的北碚小学[J].北碚月刊,1937,1(6):62、73-74.
    2 北碚小学.半年来的北碚小学[J].北碚月刊,1937,1(6):65.
    4 晏阳初.目前乡村建设的重要性[M]//马秋帆,熊明安,主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64.
    5 林松柏.穿土布制服的厅长——我在(四川省)建设厅时见到的卢作孚[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03-104.
    6 童少生.民生轮船公司纪略[M]//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省志编辑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1980:114.
    1 赵晓铃.卢作孚的梦想与实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76-179.
    2 袁智.回顾前民生公司的发展[M]//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七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63.
    3 孙恩山.卢作孚和他的长江船队[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56.
    1 卢作孚.本公司之职工教育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7-378.
    2 袁智.回顾前民生公司的发展[M]//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七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63.
    1 熊甫,吴兴策,周玉玮.民生公司的经营管理[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39.
    2 袁智.回顾前民生公司的发展[M]//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七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63-164.
    3 召川.我所知道的卢作孚和民生公司[M].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79.
    4 黄绍洲.卢作孚与民生公司[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246.
    5 葛向荣.卢作孚先生的艰辛历程[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79.
    1 徐崇林.卢作孚先生二三事[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99.
    1 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66.
    2 童少生.回忆民生轮船公司[M]//政协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8.
    2 卢作孚.超个人成功的事业超赚钱主义的生意[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1.
    1 葛向荣.卢作孚先生的艰辛历程[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79.
    1 卢作孚.四川的问题[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1.
    2 卢尔勤.回忆卢作孚片断[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21.
    1 周顺之.抗日战争时期迁驻北碚的国民政府机关和科研文教单位[M]//何建廷.北碚文史资料第4辑抗日战争的北碚.北碚: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1-18.
    2 卢作孚.中国科学社来四川开年会以后[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3.
    1 卢作孚.比武力还厉害的占据[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71.
    2 卢作孚.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的训练[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8.
    3 卢作孚.如何提倡劳动服务[J].广播周报,1940(184):15.
    4 北碚小学.半年来的北碚小学[J].北碚月刊,1937,1(6):62.73-74.
    1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
    2 卢作孚.一个根本事业怎样着手经营的一个意见[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
    3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1.
    4 卢作孚.我们的要求和训练[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63.
    1 明星颖.卢作孚先生和他的教育与实业[M]//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合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59.
    2 卢作孚.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
    3 卢作孚.如何改革小学教育[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0.
    4 卢作孚.如何改革小学教育[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1.
    4 卢作孚.为社会找出路的几种训练活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02.
    1 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4-355.
    2 卢作孚.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1 卢作孚.一个根本事业怎样着手经营的一个意见[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
    2 吴晋航.民生公司概述[M].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104.
    1 邵元冲.教育改造与民族建设[M]//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336.
    2 谢文庆.论近代知识分子转型及其教育推动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5):86.
    3 孙科,于右任,等.改革教育案[M]//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460.
    1 陈果夫.改革教育是消除国难的根本办法[M]//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494.
    2 吴玉伦.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3.
    3 黄升任.对“教育救国论”的再认识[J].探索与争鸣,1999(7):48.
    4 雷沛鸿.几句提撕警觉语[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32.(可缅尼士,即夸美纽斯;原书中Comenius误为Bomehing,引用时改正——引者)
    1 任军锋.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4-7.
    2 雷沛鸿.抗战建国历程中的中国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24.
    1 [德]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6.
    2 天民.公民教育问题[J].教育杂志,1912,5(10):116.
    3 李石岑,等.现代教育思潮批判[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33.
    4 雷沛鸿.民族自救运动下之民众教育析义[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49、48.
    1 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2.
    2 雷沛鸿.广西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时代使命[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教育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96.
    1 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0.
    2 卢作孚.四川的问题[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1.
    3 赵戎生.卢作孚是怎样开拓北碚教育事业的[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479.
    4 雷沛鸿.中华民国战时民众教育方案(初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15.
    1 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1929年4月26日公布)[M]//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89.
    2 雷沛鸿.民族教育的基本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93.
    3 雷沛鸿.国民教育简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8-160.
    4 雷沛鸿.民族自救运动下之民众教育析义[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39.
    5 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7.
    1 这些概念在民国时期使用频繁,但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可以参阅张佳余、杨才林的论文《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与民众教育概念辨析》(《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第143-146页)。
    2 雷沛鸿.教育学术讨论会的组织缘起及经过[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91.
    3 雷沛鸿.什么是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04.
    4 雷沛鸿.什么是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19-120.
    5 雷沛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流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68-169.
    6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
    1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
    2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案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2.
    3 雷沛鸿.六年来广西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49.
    4 雷沛鸿.广西建设与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86.
    5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
    1 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04.
    2 [美]吉尔.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2.
    1 [英]戴雪.英宪精义[M].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228.
    2 雷沛鸿.德国教育的新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24-225.
    3 雷沛鸿.《英国成人教育》自序[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55.
    4 雷沛鸿.菲律宾教育考察的观感及其他[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437.
    5 卢子英.怀念二哥卢作孚[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1.
    1 杨森.杨森致卢作孚函(1935年7月7日)[M]//黄立人主编.卢作孚书信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444.
    2 卢作孚.卢作孚复杨森函稿(1935年7月16日)[M]//黄立人主编.卢作孚书信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444-445.
    1 雷沛鸿.突破国民基础教育的难关[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07.
    2 雷沛鸿.办理国民基础教育的三个要素[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78-179.
    3 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3.
    4 卢作孚.中国科学社来四川开年会以后[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7.
    5 雷沛鸿.办理国民基础教育的三个要素[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79.
    6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63.
    7 雷沛鸿.胡适之《南游杂忆》的介绍[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301.
    1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6.
    2 雷沛鸿.六年来广西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61.
    3 卢子英.成都之行[J].北碚月刊,1937,1(12):9-10.
    4 雷沛鸿.今后本省国民教育实施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46.
    1 雷沛鸿.六年来广西国民基础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60.
    2 卢作孚.卢作孚致熊明甫函(1931年7月12日)[M]//黄立人主编.卢作孚书信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251.
    3 马清和.风雨相依——回忆宾南先生[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54-55.
    1 雷沛鸿.草拟本院24年度工作进行计划总纲之经过[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67.
    2 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00.
    3 马清和.风雨相依——回忆宾南先生[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14.
    4 马清和.风雨相依——回忆宾南先生[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78.
    1 肖林.光辉永耀人间——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100周年[M]//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重庆出版社:95-96.
    2 雷沛鸿.北欧的先觉者格龙维[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88.
    3 雷沛鸿.须注意教师人格上的修养[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56-257.
    4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59.
    1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普及运动与国民中学的创制[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33.
    2 尹曲,马伟鹗.雷沛鸿先生教育思想的政治基础[M]//广西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会.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一).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170.
    3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5-86.
    4 黄立人.卢作孚书信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61、368、483.
    1 卢作孚.卢作孚致熊明甫函(1930年11月3日)[M]//黄立人主编.卢作孚书信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222.
    2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59.
    3 卢作孚.卢作孚致丁秀君函(1935年)[M]//黄立人主编.卢作孚书信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483.
    4 中国社会教育社广西考察团.广西的教育及其经济·序言[M].无锡:民生书局,1937:1-2.
    1 雷沛鸿.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364.
    2 雷沛鸿.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实验中心区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45.
    1 [法]涂尔干.教育的性质与任务[M]魏贤超,石伟平,译//瞿葆奎主编.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学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
    2 [加]莱纳兹.教育的各种职能[M]陈科美,丁证霖,译//瞿葆奎主编.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学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7-98.
    3 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8.
    1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M]//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178.
    2 姜朝晖.评20世纪初对教育独立的一次理论探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4):51-54.
    1 卢作孚.各省教育厅之设立[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
    2 雷沛鸿.民族教育基本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95-196.
    1 雷沛鸿.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教育(导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39-140.
    2 雷沛鸿.抗战建国历程中的中国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23-126.
    3 雷沛鸿.国民教育教育简论[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59-161.
    4 卢作孚.乡村建设[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6-101.
    5 卢作孚.四川的问题[M]//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9.
    1 雷沛鸿.就辛亥革命的意义审察中国之教育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83.
    1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32.
    2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0.
    3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86.
    4 雷沛鸿.今后本省国民教育实施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48.
    1 雷沛鸿.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276.
    1 雷沛鸿.民主社会中的中等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9-170.
    2 [美]杜占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王宪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7、103.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76-1277.
    2 [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33-236.
    3 [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5.
    4 [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81-282.
    1 [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曹幼华,单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65.
    2 [美]威廉·詹姆十.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6.
    3 [美]威廉·詹姆十.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8.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L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420.
    5 杨寿堪,王成兵.实用主义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1 [日]龙山义亮.现代教育思潮之批判的观察[M].任白涛,译//李石岑,等.现代教育思潮批判.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69.
    2 [法]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
    3 [英]穆勒.功利主义[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1 蔡元培.今后教育方针[M]//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334.
    1 邵元冲.教育改造与民族建设[M]//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335.
    2 引书中用“humanism”一词,从哲学意义上也可以译为“人文主义”——引者。
    3 [美]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8-189.
    1 林家有.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317-318.
    2 [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64.
    1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简单解释[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67-268.
    2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9、88.
    1 [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
    1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M]//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163.
    2 雷沛鸿.民主社会中的中等教育[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67-168.
    1 雷沛鸿.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276.
    1 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的简单解释[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272-273.
    1 孙孔懿.论教育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64.
    2 刘庆昌.论教育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7.
    3 袁振国.教育家的诞生[J].上海教育,2007(78):22-23.
    4 林森.怎么样才是“教育家办学”?——关于“教育家办学”的十个视角[N].中国教育报,2010-05-11(005).
    5 林森.教育家办学导论: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使命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7-20.
    1 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5):19-20.
    2 高德胜.“教育家办学”的冷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4):9.
    1 晏阳初.乡村运动成功的基本条件[M]//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一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06.
    1 晏阳初.乡村运动成功的基本条件[M]//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一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305.
    1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详.北京:中华书局,2002:151.
    2 王振权.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依赖[J].中国教育学刊,2010(2):10.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经济总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38-40.
    2 重庆市北碚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北碚区志[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237、196.
    1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63.
    1 雷沛鸿.德国教育的新趋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224-225.
    2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65.
    1 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M]//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一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93-297.
    2 林家有.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244.
    3 雷沛鸿.感谢与祝愿[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526.
    1 华京生,华国栋.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J].教育研究,2009(2):63.
    2 陶行知.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M]//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46.
    3 傅葆琛.乡村小学的地位与乡村小学教师的使命[M]//陈侠,傅启群.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56.
    1 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教育及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291.
    2 雷沛鸿.今后本省国民教育实施问题[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39-240.
    1 晏阳初.“误教”与“无教”[M]//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一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465.
    1 [日]香山健一.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样化的选择[M].刘晓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1.
    1 雷沛鸿.广西全省中等教育改造方案[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533.
    2 雷沛鸿.广西国民基础学校办理通则[M]//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562-563.
    1 [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40.
    2 [英]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
    [美]毕德蔓(M. S. Pittman).乡村教学经验谭[M].赵叔愚,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清]蔡毓荣.四川总志[M].日本近卫本,康熙十二年(1673年)刊印.
    [清]郝浴.广西通志[M].日本近卫本,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刊印.
    储劲.乡村教育(师范小丛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新广西[M].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1935.
    方与严.乡村教育(师范学校教科书)[M].上海:大华书局,1934.
    干藻.乡村教育[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甘豫源.乡村教育(新课程标准师范适用)[M].上海:中华书局,1935.
    龚家玮.广西新教育之观感[M].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1936.
    古楳.乡村教育(乡村师范学校教科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广西教育厅教设委.广西教育改进方案全稿[M].广西教育厅教育设计委员会,1933.
    广西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会.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170.
    广西省政府财政厅秘书室.广西财政纪要新编[M].广西省财政厅,1938.
    广西省政府教育厅.二十一年度广西省社会教育概况[M].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2.
    广西省政府教育厅.二十一年度广西省中等学校概况[M].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4.
    广西省政府教育厅.广西教育改进方案全稿[M].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3.
    广西统计局.广西年鉴第二回[M].广西统计局,1935.
    广西统计局.广西年鉴第三回(上、下册)[M].广西省政府统计处,1944.
    广西统计局.广西年鉴第一回[M].广西统计局,193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教育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经济总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郭人全.乡村教育(黎明师范教本)[M].上海:黎明书局,1937.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何建廷.北碚文史资料第4辑抗日战争的北碚[M].北碚: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
    胡霖(冷观),等.广西建设集评[M].南宁: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1935.
    黄立人,主编.卢作孚书信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黄旭初.中国建设与广西建设[M].广西:民团周刊社,1939.
    教育部.第二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初等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金嵘轩.乡村教育(简易乡村师范学校)[M].南京:正中书局,1936.
    金嵘轩.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简易师范学校及简易乡村师范学校)[M].南京:正中书局,1935.
    亢兴化.黄旭初先生之广西建设论[M].广西:民团周刊社,1938.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M].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1934.
    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李石岑,等.现代教育思潮批判[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李彦福.广西教育史料[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刘炳藜.乡村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5.
    鲁世英.乡村教育[M].北平:文化学社,1931.
    马清和.风雨相依——回忆宾南先生[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
    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广西省经济概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军阀史料(第五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苏希洵.广西教育概况[M].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41.
    王淋,程本海.乡村教育(初级师范教本)[M].上海:世界书局,1935.
    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上册)[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下册)[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续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吴彦文.广西之特种教育[M].广西省政府教育厅编审室,1939.
    虞伯舜.抗战后方的新广西[M].重庆:建国书店,1938.
    喻谟烈.乡村教育(师范丛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张守广.卢作孚年谱[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张宗麟.乡村教育(高中师范教本)[M].上海:世界书局,1933.
    张宗麟.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简易师范学校教科书)[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赵冕,翁祖善.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新课程标准简易师范适用)[M].上海:中华书局,1948.
    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雷沛鸿纪念文集[M].南宁: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
    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合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M].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4.
    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合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M].政协合川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
    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省志编辑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1980.
    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七辑)[M].成都:四 (?)人民出版社,1985.
    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风范长存——重庆市北碚区各界隆重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M].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1993.
    政协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五十四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
    中国社会教育社广西考察团.广西的教育及其经济[M].无锡:民生书局,1937.
    重庆教育志编纂委员会.重庆教育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重庆市北碚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北碚区志[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M].上海:民智书局,1938.
    庄泽宣.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M].昆明:中华书局,1939.
    [佚名].卢作孚讲业务管理[J].新世界,1945(2).
    [佚名].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J].新世界,1946(2).
    [佚名].四川泸县之职业教育[N].申报,1922-02-1(16).
    [佚名].四川通俗教育馆长卢作孚等来苏考察[N].申报,1925-12-05(7).
    北碚小学.半年来的北碚小学[J].北碚月刊,1937,1(6).
    伯华.国民中学的进步性[J].广西教育研究,1943(4).
    常导之.广西省之国民中学[J].教育视导集刊,1944(1).
    陈剑恒.国民教育行政的一个矛盾[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1,1(2).
    葛向荣,舒杰.一年来的北碚民众教育[J].工作月刊,1936,1(1).
    广西省政府.广西省政府公报[J].1936-1943年.
    黄子裳,刘选青.嘉陵江三峡乡村十年来之经济建设[N].北碚月刊,1937(5).
    黄子裳.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成立经过[J].工作月刊,1936,1(1).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教育视导暂行办法[J].北碚月刊,1937,1(12).
    雷沛鸿.广西省教育现况与检讨[J].教育杂志,1940,30(9).
    李豪.本省边远县份的国民基础教育[J].广西教育研究,1941,1(2).
    李寰.论共同进化与中国化运动[J].边铎月刊,1948,2(1).
    李森.国民中学创立之回顾与前瞻[J].广西教育研究,1942,3(2).
    梁上燕.边远县份的国民教育问题[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3,3(6).
    林峰.本区教育视察琐记[J].北碚月刊,1940,3(10).
    林立.国基校节省教学时间的商榷[J].广西教育研究,1941,1(5).
    刘忠义.民众学校的几个实际问题[J].北碚月刊,1937年,1(5).
    刘忠义.强迫教育的实践[J].北碚月刊,1939,3(1).
    卢显能.从本省的经验论国民教育的特质[J].广西教育通讯,1941,2(5-6).
    卢子英.成都之行[J].北碚月刊,1937,1(12).
    罗善屏.当前国民教育之严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3,3(10).
    潘景佳.国民中学教育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广西教育研究,1941,1(4).
    舒新城.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J].中华教育界,1924(8).
    苏希洵.广西省廿九年度全省中等学校校长会议暨中学区中学教育研究会联席会议训词[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1,1(2).
    天民.公民教育问题[J].教育杂志,1912,5(10).
    蔚然.传纪:航业界后起之秀—卢作孚先生与其事业[J].交通职工月报,1934,2(9).
    文石.航业钜子卢作孚[J].人物杂志,1946(创刊号).
    萧蕴昆.北碚博物馆一瞥[J].北碚月刊,1937,1(5).
    徐旭.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前程[J].中华教育界,1934,22(1).
    徐亚明.四川新建设中心之小三峡[J].复兴月刊,1935,3(6-7).
    雪西.北碚要闻汇志[J].北碚月刊,1937,1(8).
    杨卫玉.广西教育之观感[J].教育杂志,1938,28(12).
    恽震.参观四川小三峡社会事业日记[J].旅行杂志,1933,7(3).
    张镇道.论推行国民教育的困难及其克服[J].国民教育指导月刊,1942,1(10).
    [德]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俄罗斯]萨里莫娃,[美]约翰宁迈耶.当代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主要趋势[M].方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M].吴泓缈,冯学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M].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M].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法]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加]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加]迈克·富兰.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四版)[M].武云斐,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曹幼华,单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美]杜占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王宪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美]吉尔.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M].岁有生,王士皓,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册)[M].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美]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M].陈羽纶,孙瑞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册)[M].计秋枫,张庆葆,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M].董兴华,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日]沟口雄三.做为“方法”的中国[M].林右崇,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9.
    [日]香山健一.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样化的选择[M].刘晓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英]戴雪.英宪精义[M].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
    [英]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英]穆勒.功利主义[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英]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教育及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陈侠,傅启群.傅葆琛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0.
    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丁钢.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6.
    方汉文.比较文化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郭道明.雷沛鸿国民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下册)[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胡德海.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黄济,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黄书光,等.文化差异与价值整合—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激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黄旭初.中国建设与广西建设[M].桂林:建设书店,1939.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教育史研究编辑部.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线出版,2009.
    瞿葆奎,主编.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学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雷坚.雷沛鸿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黎浩邦.旷世师表雷沛鸿[M].南宁:接力出版社,199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李宗仁,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上、下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林家有.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林森.教育家办学导论: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使命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凌耀伦.卢作孚与民生公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刘军宁,等.公共论丛:经济民主和经济自由[M].北京:三联书店,1997.
    刘寿祺.刘寿祺教育文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刘业超.雷沛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陆燕.广西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马秋帆,熊明安,主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茅蔚然.中国近现代各派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简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莫济杰,陈福霖.新桂系史第二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莫济杰,陈福霖.新桂系史第一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钱曼倩.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钱宗范.雷沛鸿的生平和事业[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任军锋.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宋恩荣.晏阳初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孙孔懿.论教育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64.
    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王尔敏.史学方法[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
    王啸.全球化与中国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王洐康.乡村教育(师范学校及乡村师范学校新课程标准适用)[M].南京:正中书局,1935.
    韦善美,程刚.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吴桂就.雷沛鸿与民族教育体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吴洪成,郭丽平等.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的事业与思想[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吴紫彦.教育蓝图:区域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杨森.九十忆往[M].台湾: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
    杨寿堪,王成兵.实用主义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赵晓铃.卢作孚的梦想与实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钟文典.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钟文典.近代广西社会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周永林,凌耀伦,主编.卢作孚追思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朱勃,王承绪.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朱法源.从变乱到军省:广西的初期现代化1860-1937[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Mark Mason. Complexity Theory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M].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Ltd,2008.
    Peter Baof u. The Future of Complexity:Conceiving a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Order and Chaos [M].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re. Ltd.2007.
    Yvonne Raley, Gerhard Preyer.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 New York:Routledge,2010.
    崔玉婷.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高立新.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郭丽平.现代教育家卢作孚的事业与教育思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6.
    黄文华.救亡与救穷的双重使命——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1933-1940)[D].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李黎明.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李向红.卢作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刘东霞.雷沛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策划活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刘杰.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刘来兵.卢作孚北碚乡村教育建设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吴冬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吴红英.试论卢作孚的近代化思想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郑文华.卢作孚民生公司职工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周逸先.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本刊记者.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研讨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
    曹天忠.桂林文化城时期的国民中学之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曹天忠.国民基础教育与广西基层社会建设[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年集刊,2000(34).
    曹又文.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演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陈康.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本土化表现及主要动因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陈曼平.中国基础教育在毛南族地区的推行[J].广西地方志,1998(5).
    陈时见.教育大众化的开创性探索——雷沛鸿教育活动述评[J].东疆学刊,1997(2).
    陈时见.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借鉴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陈佑清.教学过程的本土化探索——基于国内著名教学改革经验的分析[M].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1).
    陈元.论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与新教育中国化的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程亮.中国教育学:从“漂泊”到“寻根”[J].教育学报,2008(3).
    戴本博.雷沛鸿的治学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1993(6).
    范涌峰,廖其发.论中国教育学的西化气质与出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方舟.民众教育旗手卢作孚[J].教育与职业,2005(34).
    高德胜.“教育家办学”的冷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4).
    苟翠屏.卢作孚、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之比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顾明远.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郭道明.雷沛鸿师范教育思想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郭剑鸣.试论卢作孚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兼谈民国两类乡建模式的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郭齐家.雷沛鸿——从整体上探索中国教育出路的先行者[J].中国教育学刊,1993(3).
    瀚青.论雷沛鸿的师道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
    华京生,华国栋.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J].教育研究,2009(2):63.
    黄升任.对“教育救国论”的再认识[J].探索与争鸣,1999(7).
    黄书光.基础教育变革中的文化坐标[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贾宏燕.幼儿教育界“新教育中国化运动”——论陈鹤琴“中国化的新幼稚园”及其启示[J].教育史研究,2010(4).
    姜朝晖.评20世纪初对教育独立的一次理论探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4).
    李承先,陈学飞.话语权与教育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8(6).
    李德玮.论雷沛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李海云.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中国化——古楳新教育中国化理论的启示[J].齐鲁学刊,2008(4).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李慧洁.论20世纪的“新教育中国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李继樊,罗仕聪.试论卢作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特点[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
    李佳穗.卢作孚的学校教育思想[J].文史杂志,1996(4).
    李剑萍.雷沛鸿与20世纪前半期中国成人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3).
    李露.雷沛鸿教育法律思想渊源初探[J].学术论坛,1999(2).
    李露.论雷沛鸿教育行政管理思想与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李向红,任一明.卢作孚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之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2009(8).
    李政涛.论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意义及其基本路径[J].教育研究,2004(1).
    林家有.论雷沛鸿的价值观[J].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林良夫.二十世纪前叶新教育中国化道路的回顾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0(5).
    林森.怎么样才是“教育家办学”?——关于“教育家办学”的十个视角[N].中国教育报,2010-05-11(005).
    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刘来兵,彭泽平.卢作孚乡村民众教育建设实践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刘庆昌.论教育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刘秀英.企业家卢作孚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及其渊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刘重来.难能可贵的超前思考——试论卢作孚教育思想与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01(5).
    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1).
    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马清和,韦善美.雷沛鸿传略[J].晋阳学刊,1990(5).
    钮则诚.教育伦理学本土化重构试探:台湾观点[J].教育文化论坛,2011(5).
    潘启富.雷沛鸿教育法治思想与实践浅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彭干梓,卢璐,夏金星.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民众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J].职教论坛,2009(9)上.
    彭拥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4(4).
    蕲阳侠.卢作孚的企业教育及其经济成效[J].教育与经济,1991(2).
    钱宗范.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理论研究[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7(4).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卢作孚与中国的教育现代化[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曲铁华.试论雷沛鸿改革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2).
    沈慧,高文莹.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运作”的策略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宋恩荣.民族主义教育家雷沛鸿[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宋秋英,丁邦平.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学本土化的内在意蕴及动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3).
    覃德平.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覃红霞,陈兴德.略论卢作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生涯[J].重庆社会科学,2000(3).
    谭超.杜威思想对卢作孚教学方法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谭群玉,曹又文.雷沛鸿和新桂系的思想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1997(1).
    谭群玉.论雷沛鸿的教育哲学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田正平,肖朗.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特征综论[J].教育研究,1999(11).
    汪灏.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发展概述[J].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王炳照.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创新、求实精神[J].教育评论,1993(2).
    王慧.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雷沛鸿师范教育思想及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王金霞,赵丹心.定县模式—北碚模式:两种不同乡村建设模式的取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王瑞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王振权.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依赖[J].中国教育学刊,2010(2).
    邬志辉.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2005(1).
    吴黛舒.繁荣背后的反思:中国的“教育学本土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吴冬梅,俞启定,于述胜.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兴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吴冬梅,俞启定,于述胜.何谓“新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吴桂就.雷沛鸿:“教育为公、学术为公、天下为公”[N].中国教育报,2010-10-27(C03).
    吴桂就.论雷沛鸿构建“民族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吴桂就.陶行知与雷沛鸿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3(1).
    吴洪成,陈兴德.卢作孚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述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吴洪成,张文超.卢作孚教育思想述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9(7).
    吴虹雨,朱成科.近十年来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11(21).
    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4(5).
    吴玉伦.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肖欣.试论卢作孚的社会整合思想[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谢文庆.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谢文庆.论近代知识分子转型及其教育推动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5).
    谢文庆.论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范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
    谢文庆.试论中国近代教育史的主线与分期[J].教育史研究,2012(2).
    谢文庆.中国百年教育变革的本土化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
    许可峰.“本土建构”与中国教育学的“回乡”之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阎广芬.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精华[J].河北大学学报,1996(增刊).
    阎广芬.雷沛鸿——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出路的先行者[J].中国成人教育,1996(4).
    杨芳,李露.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及启示[J].高教论坛,2006(3).
    杨启秋.论三十年代的广西国民基础教育运动[J].社会科学探索,1991(4).
    杨涛.近代中学教育改革本土化的探索——以新式教学法引介为中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7).
    易慧清.雷沛鸿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易连云,杨昌勇.论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J].教育研究,2003(4).
    于述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J].教育学报,2008(5).
    于伟,李姗姗.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J].教育研究,2010(4).
    于泽元.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J].教育研究,2010(5).
    喻本伐.论雷沛鸿的教育实验思想[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
    袁振国.教育家的诞生[J].上海教育,2007(7B).
    张定璋.杰出的教育家和教育整体改革改革实验的先驱——雷沛鸿[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4).
    张改先,程刚.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浅识[J].教育科学,1994(1).
    张胜军,王琰春.教育本土化的多重涵义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7下半月刊).
    赵旭东.赶超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J]社会学研究,2001(6).
    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05(11).
    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
    钟志华.“盲人掌灯”还要走多远?——试论我国教育的本土化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5(24).
    周绍东.卢作孚国家现代化思想及其借鉴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朱炳祥.“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关系的发生学阐释[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庄西真.“接轨”还是“拿来”:教育学本土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