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变迁,其核心集中表现为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而,中国的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从时间上尚难以定论的转轨时期。在这个时期,多种经济问题由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制的打破而竞相暴露出来,许多矛盾带有深深的经济体制转轨的烙印。
     虽然从理论上讲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在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两种资金之间也确实存在着一个科学合理的分工,在社会总资金中保持合理的比例,在经济调控中各司其职,然而,正是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历史上、体制上的种种原因使得我国现阶段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运行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资金运用的不规范导致了两种资金运行的矛盾,摩擦不断。这种矛盾的积累不仅造成了社会资金配置的低效率和不规范的交叉使用——银行资金财政化,更为严重的后果便是:由财政资金的短缺而形成的财政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的始作俑者,从而导致财政风险的金融化。两种风险的累积和转换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此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寻求化解风险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外大量典型案例的归纳、研究,论证了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在表现形式上的高度相关性,原因是,金融风险不仅有其金融根源,还有其财政根源。
     第二部分:系统论述了财政风险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通过各个指标较为客观地总结评价了我国的财政风险状况。总的来说,我国财政风险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财政赤字上来看,我国赤字规模并不大,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年年攀升,已不是国家改变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主动调控措施。而且,我国存在数量巨大的隐性赤字,如欠发工资、农业亏损挂账等;地方政府进行了大量形象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形成了大量的地方财政赤字。若加上这部分隐性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我国的财政赤字状况更加堪忧。
     第二,从财政支出上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存在明显不足,并且在支出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分配,行政费用居高不下,文教科农支出捉襟见肘,财政支出效率不高。
     第三,从财政债务上来看,我国的国债规模并不高,尚有发债的空间;但是从偿债能力上看,由于国债期限结构等原因,有一定的偿付风险。
     第四,从财政政策上来看,我国财政政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运用上的非市场性、对私人投资造成的“挤出效应”,以及与货币政策搭配上的不协调性三方面。
     正因为财政状况不佳,以及我国体制的特殊原因,财政风险逐渐向金融领域转移。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财政风险向金融系统传导的途径,可以看到,尽管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在微观层面各有不同,但是在宏观层面,有很大的联动性,最终都将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本部分讨论了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的传递途径,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第一,国有企业的亏损转化为银行界的大量不良资产,引发银行风险。当国家无法继续向国有企业投资,银行贷款就充当了财政投资和财政补贴的角色,国有企业利用银行贷款继续经营以及向国家缴纳税收。这样的贷款迟早变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第二,财政赤字货币化。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程度不高,中央政府曾向央行大额透支,另外,政策性银行的补贴和拨款很大部分也通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来填补,这些相当于向公众投入了功能强大的基础货币;另外地方政府的赤字债务也向地方金融分支机构转嫁,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的财政化。
     第三,金融系统的寻租行为。寻租行为虽然是很多行业和部门都存在的现象,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民营经济、银行、政府之间出现的三角关系。一方面企业向银行内部权利者的寻租导致行内官员的腐败,另一方面基层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受到政府的影响而发放贷款。这些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全面管制和过多的干,二是银行家的私心,而银行家的私心只有在政府的过多干下才能得逞。。
     以上各方面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转轨时期各项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接下来将分析具体原因。
     第四部分:分析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原因,除了二者本身的相关性外,主要探讨了我国转轨时期各项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旧两种体制并存。旧体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废除,新体制的建立完善也需要假以时日。因此社会出现转轨经济的特征。特别是产权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改革也正在深化,使得我国的财政金融改革处于复杂的境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济体制的转轨造成资金配置方面的转变,从而导致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运行产生矛盾,这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是形成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直接原因。
     第三,政府行为边界过大、政府官员经济金融素质较低、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过多导致了财政风险向金融传递。
     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相关性以及不配合性,也是造成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我国财政金融改革的深化更加困难,对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防范和化解也需多管齐下才能对症下药。
     第五部分:最后应该说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办法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加紧建设完善经济体制以及在宏观调控中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本部分是本文的结尾,主要针对第四部分中提出的种种原因进行对症下药,试图从体制改革、产权改革、金融改革、财政税收改革等各方面,对财政风险金融化进行综合治理。主要有:
     第一,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样就从源头上激励企业的创新盈利能力,使商业银行从财政性任务中解脱出来。
     第二,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使之成为独立货币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减少政府对其不当的行政干
     第三,深化财政税收改革,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更加合理化。
     第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使两种宏观调控工具能够各司其职,减少撞车,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产业的的合理调整。
     第五,提高政府官员的经济金融素质,规范政府行为。
     在过去国内的研究中,对金融风险的研究比较多,而财政风险研究比较少;金融危机研究比较多,而财政危机研究比较少;在对财政风险的研究中,对财政风险的防范更加注重减少赤字,结构调整等依靠财政本身来化解风险。也有学者就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集中在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危害等方面。可是鲜有文献对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具体途径和原因进行深入和综合分析。而国外对财政风险的研究更多是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上,用模型来衡量风险的大小。本文在吸取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途径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从而对防范和化解风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另外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希望能表达一种观念,那就是我国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财政风险,但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区分为利弊的风险,因为这些是财政应有的功能,并不能因噎废食,毕竟依我国现在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偏紧的和略有结余的财政政策。在解决的思路上,除了控制赤字、控制支出等传统化解财政风险的方法外,更多地还应从我国现在转轨体制上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上来探讨,而不是就财政论财政,只是从解决赤字和平衡债务上来防范财政风险。
     总之,本人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和财政金融关系,运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途径、原因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但鉴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疏漏和考虑不周之处,恳请各位评审及答辩专家批评指正,本人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学习、深入思考。谢谢各位评审及答辩专家!
Since the 1970s, there is a profound and historic reform of system in China. The core of this reform is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to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Thus, China economy, politics and the whole society come into a transition period that is difficult to define. In this period, more and more economic problems emerge gradually because the relative steady system was broken. Many conflicts have deep brand of economy system transition.
     Theoretically, fiscal fund and bank fund play the different roles in economy, have the different running mechanism, but a reasonable proportion should be kept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funds. There are many irrational phenomena in the operation cycle of fiscal fund and bank fund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reasons during the economy transition period. The confusional use of the two kinds of funds result in many contradiction and fric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se contradictions not only make the low efficiency of the fund distribution, and the banks have to bear up the risks of fiscal fund finally due to the confusional us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funds, but also have the serious problems:bank fund becomes the oritination of the fiscal fund,and fiscal risk due to the scarcity of fund becomes the origination of the bank risk. The existence and conversion of the two kinds of risks are a huge menace to our economy running normally,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discuss this question in-depth, and to find the best method and approach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is as follows:
     Part 1: Through the induction and research of massive overseas typical cases, reasoning the highly relativity of fiscal risk and finance in the form of performance. The reason is, the financial risk has not only its financial source, but also its fiscal source.
     Part 2: Dissertating the defin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fiscal risk systematically, and measuring our country's fiscal risk condition through various indicators.
     Part 3: Analyzing the approach of transferring fiscal risk to financi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it can be seen that although financial risk and financial risk have differences microscopically, they have the great relation macroscopically, and finally both affect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function of macroeconomic.
     Part 4: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fiscal risk in our country; besides the relativity of the two, discussing that the imperfection of each economic system in the switching period of our country is the most primary reason causing this phenomenon.
     Part 5: Last,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means to prevent and to resolve the finacializtion of fiscal risk are omnifarious, and the most prime is to construct and consummate the economic system speedily, as well as to reinforce the harmony and cooperation of the fiscal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in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引文
1、彭荣生:“财政隐性赤字的危害与对策”,江西审计与财务,2001.09
    2、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年
    3、郭家虎,崔文娟:“我国渐进式财政改革的宏观思考”,经济体制改革, 2004 年 03 期
    4、吴惠琴:《国际经济与金融案例分析》,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年
    5、刘尚希:《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
    6、刘立峰:《宏观金融风险——理论、历史与现实》,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7、王金龙:《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年
    8、李松森、曲文彬:《国有资产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9、顾瑞珍:“谁该对巨额国有资产‘蒸发’负责?”,新华网,2005 年 3月 4 日
    10、杨大鹏、熊贝妮:“3500 亿国资流失只是冰山一角”,经济参考报,2005 年 11 月 8 日
    11、王君超:“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前景”,中国网,2001 年 12月 24 日
    12、谢平、陆磊:《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与机制设计》,中信出版社,2005 年
    13、丁述军、刘玉侠:“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分析”,财贸研究,2004.6
    14、郭家虎、崔文娟:“我国渐进式财政改革的宏观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4.3
    15、张建平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 2005.1
    16、杨涛:“财政和金融的政策配合与制度协调”,中国经济时报,2004.11.30
    17、巴曙松:“当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冲突的新表现及其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6.1.18
    18、郭平、李恒:“当前金融风险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共生性分析”,当代财经,2005.9
    19、汤小青:“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财政政策环境和制度因素”,金融研究,2002.11
    20、何慧刚、万明国:“国债的货币化与通货膨胀效应分析”,武汉金融,2003.9
    21、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地方财政风险金融化——地方政府行为分析”,金融纵横,2002.4
    22、寻子员:“财政风险的实证分析”,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3、张爱龙:“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
    24、周立、胡鞍钢:“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分析(1978—1999)”,清华大学学报,2002.2
    25、许健:《中国经济转轨中的货币控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6、历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国资委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财政部网站等
    27、Batten,Dallas S.and Haffer,R.W(1983)“The Relative Impact of Monetary and Fiscal Actions on Economic Activity : 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Review,January,PP.5-12
    28、Feldstien,Martin,(1982“)Government Deficits and Aggregate Demand,”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anuary,pp.1-20
    29、Hafer,R.W (1982)“The Role of Fiscal Policy in the St.Louis Equation,”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Review,January,pp.17-22
    30、Modigliani,Franco and Sterling,Arlie,(1986)“Government Debt,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Sector Behavior:Com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December,pp.1168-11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