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国法律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家族司法是指家族内部依据其祖训家规等家族法审断家族纠纷,惩罚犯罪族人以维护家族稳定秩序的一种活动,包括鸣告、裁断、执行等必要的司法程序。家族内部常因田土、户婚等发生纠纷,为了保证家族能良序发展,家族长利用家族赋予其尊长的权威,依据家族法对违反礼教,不守规矩的族人实施司法处置。家族司法有家、房、族三级组织结构,其主体是家族长。
     对于家族司法,我们不能以现代意义的司法含义去理解,而应立足于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背景来考察。本文讨论的家族司法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与三权分立下所谓的司法有明显的不同。我国古代的司法制度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与当时的国情密切相关,这也就决定了在几千年的司法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古代司法制度别具特色,家族司法的发展就是其中特色之一,它暗含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规律。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对中国传统家族司法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主要问题:家族司法是怎样一种司法?同时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文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与资料收集;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并将论文中应用的核心概念,如家族、家族法、家族司法等进行界定,旨在明确这三个概念的范畴界限。绪论部分最后提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中国司法制度研究中,首次不局限于国家正式司法制度发展状况的研究,更侧重于非正式司法制度的研究,第一次将非正式司法制度拟专题博士论文进行论证。这样有助于更全面、更客观地理清中国传统司法的发展脉络。经过查阅大量的家谱和地方志文献,在掌握国内外关于家族制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家族司法目前的研究情况,结合分析统计的数据资料,首次提出家族司法是典型的纠问式司法和贤能司法。
     第二章阐述了家族司法发展演变和盛行之社会成因。在论证家族司法萌芽、发展、成熟、鼎盛、淡出的发展演变过程时,把各个朝代有影响力的家族司法举要介绍,并将明清家族司法作为一个点,进行家族司法的断代研究。这一完善时期的家族司法能最鲜明地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家族司法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尚礼重法、简单务实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分析了家族司法独特的农耕文化,德、法、情、礼结合,法致中和,实践理性的经世致用精神等思想基础。
     第四章剖析了家族司法的组织结构和诉讼审判;提出了家族司法的诉讼依据、诉讼程序、惩罚方式、审判效力等。
     第五章阐述了家族司法和国家司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通过前几章对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的论证,指出中国传统家族司法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必然。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之间虽然存在施罚目的的一致性,但在施罚范围上,国家司法对家族司法有所限制,体现出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第六章和第七章,以通论的方式对家族司法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功能等作出阐述,总结家族司法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通过对家族司法的批判与继承,作出价值评判,以便能更透彻了解家族司法到底是怎样一种司法。
     研究家族司法的意义在于它的思想灵魂可以为当代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参照,如何利用好中国传统家族司法曾有的平衡能力和治理社会的效果。家族司法依据家族法对族人的惩责,有方式和程度的差别,轻重不一。家族司法的惩罚方式,例如笞杖、处死族人的惩罚措施虽然在当代已不存在,但我们在理解传统家族司法时,要着重看它的思想灵魂为当代司法理念带来的影响。
     我们要肯定的是,家族司法的思想灵魂的确存在,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都将对国家法律产生某种影响。家族司法后期转换形成的司法理念将是我们分析制定法运作时须要考虑的一个基本背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讨论家族司法转换的司法理念如何进入当代司法这一问题了。家族司法作为社会历史经历的一个重要的法律文化元素,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虽然其自身原来的面貌不复存在,但其遗留下来的,被国家法律制度所挤压变形出现的后来以现代司法理念为表现形式的潜意识,将仍然影响着我国当代司法制度的发展。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legal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family judicature refers to an activity within a family clan, designed to adjudicatefamily disputes and punish the offenders among family members by the ancestralsermons and family rules so as to safeguard the family clan and stabilize its order.This activity includes some necessary judicial procedures, such as accusation,adjudication and execution. As disputes often arose within a family clan over suchissues as cropland and marriage, in order to secure the well-ordered development ofthe family clan, the patriarch exploited the authority of respected elders granted tohim to implement judicial disposal of those family members who had gone against theethics and rites and wouldn’t stick to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Family judicature is ofa three-leve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ade up of family, upper family branch and clan,with the patriarch as the adaptive agent.
     Family judicature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by the implication of judicature inthe modern sense, whereas it should be observed and studied against the specific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ancient China. The family judicature in question herein is aconcept in a general sense, and i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so-called judicaturerestricted by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ncientfamily judicature at each stage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 then.This determined the fact that in the few thousands of years’ development of China’sjudicial system, the ancient judicial system formed its own distinguishing features,one of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judicature, for it happened to coincide with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society. This thesis falls into seven parts,devoted to the study on China’s traditional judicatur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 which a question is raised,“What kind ofjudicature is family judic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origination of the selected topicfor this thesis elaborated, includ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current situa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 the train of thought in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main content. In this part, the core conceptsapplied in this thesis, namely, family clan, family law and family judicature, aredefined, with the aim of clarifying the scope and boundary of the three concepts. Atthe end of this part are mentioned the main innovative points of this thesis: of all therelevant researches on China’s judicial system, it the first one that is not confined to the study of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official judicial system, butinstead, it lays more emphasis on the unofficial judicial system. And it is the firstattempt to assign a special topic for a doctorial thesis, under which the unofficialjudicial system is specifically expounded. This is conducive to clarify the skeleton of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judicial system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objectively. After looking through large quantities of family genealogies and localchronicles, based on the master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family system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at of th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family judicature inassociation with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of data information, we are the first to pointout that family judicature is typically inquisitorial judicature by able and virtuouspersonages.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social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and prevalence of family judicature. While dwelling on the developing and evolvingprocess of family judicature from burgeoning, developing, maturing, prospering, andfading out, it introduce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mily judicial systems in variousdynasties, and with the focus on the judica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key point, it conducts a cohort study on family judicature. The family judicature ofthis whole period can most sharply reflect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family judicaturein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close combination of politics with ethics, advocatingetiquett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law, simplicity and practicalit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uniqu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of familyjudicature,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ity, law, sentiment and propriety, administrationof justice in moderation for harmony, the practical and rational pragmatism, whichconstituted the ideological bases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judicature.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litigation judgment offamily judicature and points out the evidence and procedure of law suits, the methodsof penalty and the trial effectiveness.
     The fifth chapter elaborates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familyjudicature and the judicature of the country. Though the dissertation of China’straditional family judicature in the previous chapters, it points out the fact that China’straditional family judicature was the inevitable factor in existence during thedeveloping course of our country’s ancient judicial system and that although there wasconsistency between family judicature and the state judicature with regard to thepurpose of penalty, yet in the scope of penalty, the state judicature has its restrictions, which embodies the integration as well as conflicts between family judicature and thestate judicature.
     The sixth and seventh chapters expound through a well-rounded argument the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functions of familyjudicature, and summarize the positive value and negative effects. And throughdialectical criticism of the transitional family judicature, value assessment is made,which can facilitate a thorough comprehension of what kind of judicature familyjudicature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family judicature lies in the prospect that itsideology and soul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ent-daysociety with the rule of law and can inspire us in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balanced capability and the effect of its government of society. The penalty of thefamily members by the family law varies in ways, degrees, lightness or heaviness.The penalty ways of family judicature, for example, though such punishment asbeating with a cane or rod, and putting a clan member to death is no longer inexistence today, in 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family judicature, we should see theinfluence its ideology and soul have brought on the judicature ideas of the day.
     What should be affirmed is that the ideology or soul of family judicature isindeed in existence. Whether we are willing to admit or not, it will exert certaininfluence on the national law. The judicial ideology transferred from the later-periodfamily judicature will be a basic backgroun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weanalyze the operation of the statutory law. Here we have come to the question why weshould discuss how the judicial ideology transferred from family judicature pass intojudicature of the day. Family judicature,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legal culturewitness by society and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lthough its ownoriginal features are no more, the sub-consciousness left behind by it, which has beensqueezed out of shape by the national law and has taken on modern judicial ideologyas its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 will still positive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judicial systems of our country.
引文
①王玉波:《启动·中断·复兴—中国家庭家族史研究述评》,《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②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常建华:《宋明以来家族制形成理论辨析》,《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
    ①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版,“序言”第3页及第四章第129页。
    ①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9页。
    ②许烺光著,薛刚译,《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③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①参见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②吴景超著,筑生译,《唐人街:共生与同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页。
    ③《白虎通》卷8《宗族》。
    ①赵鼎:《忠正德文集·家训笔录》。其中的论述参考柳立言:《从赵鼎(家训笔录)看南宋浙东的·士大夫家庭》,载《第一二届国际华学研究会议论文集》,台北,1991年。
    ①《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②《经学理窟·祭祀·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③《朱公锬录拾遗》,见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①吴澄:《吴文正集·答王参政仪伯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第1册,第7页。
    ③朱熹:《家礼·通礼》。
    ④朱熹:《家礼·附录》。
    ⑤朱熹:《家礼·通礼》。
    ①理学作为家族司法发展的一大理论支撑,是当时极富理论创建性的思潮,以张载、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人物,为家族司法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思想背景。作者为这一理论的阐述,专门撰写了《湖南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晋阳学刊》2011年第4期。
    ②《张载集·正蒙·乾称篇》,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2页。
    ③宋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中华书局第7册。
    ④刘昌佳:《张载“理一分殊”的天道性命观》,载《国文学志》1994年第11期。
    ⑤《河南程氏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二程集》第1册,第242页。
    ①明代弘治《休宁陪郭程氏本宗谱》。
    ②明代天启《余姚江南徐氏宗谱》。
    ①明代永历《徽州洪氏家规》。
    ②清代康熙《滠水吴氏族谱》。
    ③清代光绪《江阴黄氏宗谱》。
    ④清代嘉庆《江苏程氏支谱》。
    ⑤清代道光《安徽横冈胡氏支谱》。
    ①民国《陈氏宗谱》。
    ②民国《湖南河头周氏三修族谱》。
    ③民国《河南湘巴庾氏家谱》。
    ④民国《湖北吕氏重修宗谱》。
    ①民国《山西牛氏祠宗家谱》。
    ②民国《灵山院汪氏十六族谱》。
    ③民国《湖南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
    ①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再缴选举族正缴》。
    ②清代咸丰《丹徒张氏族谱》。
    ③宋代嘉熙《洞庭吴氏家谱》。
    ④明代天顺《辽阳吴氏族谱》。
    ⑤麻国庆《当代华南的家族与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⑥明代天启《江苏江都卞氏族谱》。
    ⑦清代同治《临溪吴氏宗谱》。
    ⑧清代雍正《酩洲吴氏家典》。
    ⑨清代光绪《吴江吴氏族谱》。
    ①张显清:“封建家法是封建国法的补充——读《孔氏族规》”,载《谱碟学研究》,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②《刑案汇览》卷7:“饶念八因伊兄病故,遗妻曹氏情願守志”饶念八“以伊嫂年轻,日后虑有不端,声言将来败坏门风,不如早嫁,以免丢脸。曹氏闻而争詈,投明族众(长),处令饶念八服礼。”
    ③《刑案汇览》卷34:“王荣万因堂弟王贵万将坍败公众堂修整居住,欲令出给租钱,不允。见王贵万肩钱经过,将钱抢走。王贵万投族,将王荣万寻获,处令还钱。”
    ①《吕氏春秋·上农》。
    ①《管子·治国》。
    ②《商君书·农战》。
    ③《吕氏春秋·上农》。
    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页。
    ①李交发:《法律文化散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143页。
    ①宋代咸淳《延陵吴氏宗谱》。
    ②清代康熙《安徽庐江郡何氏大统宗谱》。
    ③参阅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三篇《中古家族之变动》,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①民国《湘乡胡氏续修族谱》。
    ②清代道光《湖南匡氏续修族谱》。
    ③支派在文章前述已经说明,支派实则是房,然而由于家族庞大,房下再分房,容易混淆,所以称族下最初的房分、迁到外地的族人、五世以外的族人,另立祠堂,在家族中称为支派。
    ④屈大均:《广东新语》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64页。
    ①《南史·王僧虔传》。
    ②《魏书·崔浩传》。
    ③参见陈其南《家族与社会》,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136页。
    ④《宋书·薛安都传》。
    ⑤《魏书·刑罚志》。
    ①《北齐书·外戚传》。
    ②《北史·杨情传》。
    ③《魏书·肃宗纪》。
    ④罗大经:《鹤林玉露·陆氏义门》。
    ⑤《名公书判清明集》卷7,下册第112页。
    ①清代乾隆《安徽桐城青山何氏支谱》。
    ①清代《湖南虞北罗氏宗谱》。
    ②清代《湖南云湖龟湖塘罗氏三修支谱》。
    ①《四川罗氏族谱》。
    ②《湖南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
    ③明代《浙江上虞罗氏谱》。
    ①明代天顺《江苏毗陵符言上官氏族谱》。
    ②明代崇祯《江苏无锡丁氏族谱》。
    ③清代康熙《安徽杨湾周氏家谱》。
    ④明代洪武《河南谷阳周氏族谱》。
    ⑤清代嘉庆《湖南河头周氏三修族谱·族规》。
    ⑥明代宣德《江苏毗陵邱墅周氏宗谱》。
    ⑦明代崇祯《浙江洛塘周氏家乘》。
    ①清代道光《浙江铣溪周氏宗谱》。
    ②明代万历《浙江洛塘周氏续修家乘》。
    ③魏禧《目录》,载《训俗遗规》。
    ①清代乾隆《仙石周氏宗谱》。
    ②清代乾隆《大清律例》。
    ③清代乾隆《大清律例》。
    ④清代乾隆《大清律例》。
    ①清代雍正《安徽绩溪城西周氏宗谱》。
    ①明代弘治《湖南上湘东陈周氏族谱》。
    ②明代弘治《湖南湘宁周氏六修族谱》。
    ①清代顺治《湖北周氏宗谱》。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韩非子·安危》。
    ②《管子·重令》。
    ③《管子·任法》。
    ④清代康熙《海城尚氏宗谱·先王遗训》。
    ⑤清代光绪《宁乡熊氏续修族谱》。
    ⑥清代宣统《上湘龚氏支谱·族规类》。
    ⑦清代宣统《岭南冼氏宗谱》。
    ①《郎潜纪闻·初笔·蓟州郝氏》。
    ②厐尚鹏:《厐氏家训》。
    ③朱柏:《治家格言》。
    ④参见《汉书·食货志》。
    ①参见钱健夫:《中国物价发展史》,上海名山书局1949年版,第7页。
    ②参见韩国磐:《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一瞥》,载《厦门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
    ③参见李斗:《扬州画舫录》卷9。
    ④参见《汉书·食货志》。
    ⑤《吕氏春秋·孝行览》。
    ①《吕氏春秋·孝行览》。
    ①明代宣德《牛臬岭下王氏宗谱》。
    ②清代嘉庆《上海王氏家谱》。
    ①清代乾隆《高密王氏族谱》。
    ①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第九册“姚塋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郑观应《郑观应集·盛世危言·训俗》附录。
    ③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第九册“李彦章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④参见王先谦《东华录》雍正卷12。
    ①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藩吴公牍·拟劝息械斗告示》。
    ②参见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88页。
    ③参见郎擎宵:《清代粤东械斗史实》,载《岭南学报》第4卷第2期。
    ④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汇存》第九册“李彦章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⑤《民国恩平县志》卷14。
    ⑥《光绪朝东华录·张之洞奏折》。
    ⑦清代嘉庆《上湘龚氏支谱·族规类》。
    ①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第九册“李彦章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参见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78页。
    ③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第九册“李彦章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④《清世宗圣训》卷26《厚风俗》。
    ⑤《王阳明全集·续编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⑥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第九册“李彦章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⑦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第九册“姚塋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⑧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第九册“李彦章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①清代道光湖南《沩宁水口先儒裔张氏七修谱·家规》。
    ②清代同治湖南长沙《先儒张氏族谱·家约十二律》。
    ③明代嘉靖《鄱阳洪氏统宗谱·世训》。
    ④《训俗遗规》卷2《讲宗约会规》。
    ⑤《湖南邵阳贺氏十三修族谱·邵阳中乡贺氏家规》。
    ⑥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第273页。
    ⑦清代光绪《岭南先氏宗谱·族规》。
    ①与李氏家族司法规定相似的还见有光绪年间广西容县《陈氏宗祠·规则》规定:“如族人与外族人有不平事,先由本支人排解化散,如有刁强欺压良善等督,族伸公同议罚。若族绅贪贿唆讼,合祠人公同议罚,务期一切在祠内持平委处,庶昭敦睦。”另见明代江西永新戴氏家族司法规定:“戴氏之乡,其地多深山大谷,靓林茂野,骜桀悍戾,其俗多尚气节,喜争斗。百余年来,诸所云大家巨族,皆立总祠,以联束其族人至于轶行不轨之夫,强吏所不能致,文法所不能绳,一为族人觉发,则告之总祠,而共弃之。”文见四库存目集部第116册,第359页。
    ②《曲阜县志》卷29。
    ③张海鹏、王廷元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朱氏祠志》,黄山书社,1985年。
    ④《续修四库全书》第1331册,第607页。
    ⑤《四库存目》集部第61册,第462页。
    ①民国《紫江朱氏家谱》卷4。
    ②杨一凡等编《古代榜文告示汇存》第九册“姚塋告示”,社会科学文献制版社,2006年。
    ③民国《缪氏宗谱·兰陵家训》。
    ①宁波凌义渠辑,徐相节抄,《课子随笔节钞》卷2。
    ②清代咸丰《甬上卢氏敬睦堂谱稿·宗约》。
    ③清代道光《嵇氏宗谱·条规》。
    ④民国《缪氏宗谱·兰陵家训》。
    ⑤明代天启《任邱边氏族谱·经堂家训》。
    ⑥清代宣统《四川唐氏家谱》。
    ①明代正德《江都卞氏族谱·卞氏宗祠初定条约》,见《宗谱的研究》,第786页。
    ②民国《毗陵唐氏族谱·宗规》。
    ③明代万历《安徽休宁吴氏家谱》。
    ④冯尔康:《清代家族制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①王士晋:《训俗遗规》卷3。
    ①天启《平湖县志·风俗志·氏族》。
    ②方孝儒:《逊志斋集·宗仪九首·谨行》。
    ①宋濂:《文宪集·俞氏宗谱序》。
    ②方孝孺:《逊志斋集·葛氏族谱序》。
    ③《汉书·严延年传》。
    ④《后汉书·耿纯传》。
    ①《后汉书·窦融传》。
    ②《后汉书·邓禹传》。
    ①李文治:《明代家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②陈康棋:《郎潜纪闻二笔·新城陈氏之叉田》。
    ③冯尔康:《论清朝苏南义庄的性质与族权的关系》,载《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3辑。
    ④清代顺治《陵海吴氏族谱》。
    ⑤《胶山安氏家乘赡族录》,见《宗谱的研究》,第507页。
    ⑥清代光绪《毗陵薛墅吴氏家谱·岁给门》。
    ①张履祥:《张杨园先生全集·小学》。
    ②明代万历《吴氏支谱·创立继志义田记》,见《宗谱的研究》,第507页。
    ③《皇清奏议·请定盗卖盗买祀产义田之例》。
    ④张萱:《西园闻见录·敦睦》。
    ⑤清代光绪《常昭合志稿·善举》。
    ⑥清代光绪《诸暨县志·风俗》。
    ⑦清代光绪《常熟丁氏家谱·义田规条》。
    ①清代光绪《吴氏支谱·创立继志义田记》。
    ②清代雍正《越州阮氏宗谱·阮公鲁庵公田创始记》。
    ③《陆川县志·孝友》。
    ④李祁:《云阳集·汪氏节妇传》。
    ⑤欧阳玄:《圭斋文集·秀川罗氏祠堂记》。
    ⑥宋代《福建福氏族谱》。
    ⑦苏天爵:《滋溪文稿·处士贾君墓志》。
    ①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林寒斋燕尝田》。
    ②《名公书判清明集》卷8,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0页。
    ③戴良:《九灵山房集·戴氏先祠记》。
    ④黄滔:《文献集》。
    ⑤黄滔:《文献集》
    ⑥黄滔:《勉斋集》。
    ⑦欧阳玄:《圭斋文集·秀川罗氏祠堂记》。
    ④虞集:《道园学古录·南丰曾氏新建文定公祠堂记》。
    ⑤参见《宋史·吴奎传》;《宋史·韩贽传》;《宋史·何执中传》。
    ⑥《宋史·刘清之传》。
    ⑦刘宰:《希墟张氏义庄记》,载光绪《金坛县志》卷13。
    ⑧《名公书判清明集》卷8上册,第267页。
    ⑨《元史·崔敬传》。
    ⑩陈高:《不系舟渔集·义田记》。
    ①黄滔:《文献集·沈氏义庄记》。
    ②明代崇祯《松江府志·人物六·笃行》。
    ③袁燮:《絮斋集·通判沈公行状》。
    ④黄滔:《文献集·汤氏义田记》。
    ⑤陈旅:《安雅堂集·义庄记》。
    ⑥陈高:《不系舟渔集·义田记》。
    ⑦陆文圭:《墙东类稿·陆庄简公家传》。
    ⑧黄滔:《文献集·汤氏义田记》。
    ⑨黄滔:《文献集·沈氏义庄记》。
    ⑩陈高:《不系舟渔集·义田记》。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96。
    ②刘岳申:《申斋集·有元隐君子冷正叔相乡阡碣》。
    ③洪迈:《夷坚三志乙·界田义学》。
    ④黄滔:《文献集·沈氏义庄记》。
    ①清代康熙《江苏鄞东徐氏宗谱》。
    ②清代光绪《湖南善化黄氏义庄条规》。
    ③清代道光《浙江德清徐氏宗谱》。
    ④清代道光《浙江德清徐氏宗谱》。
    ①明代崇祯《浙江姚江菖蒲塘徐氏宗谱》。
    ②清代顺治《南通张氏常乐继谱》。
    ③清代雍正《河索吴氏族谱》。
    ①明代永乐《吴氏宗谱一卷》。
    ②明代成化《陵海吴氏族谱》。
    ③清代同治《暨阳锁金王氏宗谱》。
    ④明代洪武《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⑤清代光绪《维扬江都张氏十四修族谱》。
    ⑥南宋淳熙《乐清县袁氏世范》。
    ⑦南宋淳熙《乐清县袁氏世范》。
    ①南宋淳熙《乐清县袁氏世范》。
    ②五代初期《上虞雁埠章氏家训》。
    ③南北朝《湖北荆溪任氏家乘》。
    ④《江苏任氏南渡后分支匯集族谱》。
    ⑤南北朝《福建任氏族谱》。
    ⑥南宋《浙江姚江任氏宗谱》。
    ⑦明代洪武《江苏向氏八修族谱》。
    ⑧《江苏广陵盂城仲氏家乘》。
    ①明代洪熙《平阳汪氏支谱》。
    ②明代天启《东林陈氏支谱》。
    ③清代顺治《旌德榜桥汪氏三晖堂家乘》。
    ④明代成化《蚬江陈氏家谱》。
    ⑤元代《浙江上虞周氏宗谱》。
    ⑥南宋《浙江馀姚周氏宗谱》。
    ⑦明代洪武《安徽金紫方氏族谱》。
    ①南宋《江西毛氏续修族谱》。
    ②南宋《江苏东园徐氏宗谱》。
    ③明代弘治《山西牛氏祠宗家谱》。
    ①《名公书判清明集》,第123页。
    [1]洞庭吴氏家谱六卷.
    [2]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3]临溪吴氏宗谱十四卷.
    [4]临溪吴氏族谱四卷附一卷.
    [5]酩洲吴氏家典八卷.
    [6]吴江吴氏族谱三十五卷.
    [7]延陵吴氏宗谱十三卷.
    [8]安徽庐江郡何氏大统宗谱二十六卷.
    [9]安徽桐城青山何氏支谱四十九卷.
    [10]安徽无为罗氏四修家谱六卷.
    [11]湖南新宁罗氏族谱.
    [12]湖南虞北罗氏宗谱首二卷末一卷.
    [13]湖南云湖龟湖塘罗氏三修支谱十卷.
    [14]四川罗氏族谱四卷.
    [15]浙江上虞罗氏谱二十四卷.
    [16]湖南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17]江苏丁氏八修族谱六卷首一卷.
    [18]江苏毗陵符言上官氏族谱十卷.
    [19]江苏无锡丁氏族谱二十六卷.
    [20]江苏于氏十一修家谱二十卷首一卷.
    [21]安徽杨湾周氏家谱十卷.
    [22]福建垅山周氏续谱二十卷.
    [23]河南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24]湖北厚州周氏宗谱四卷.
    [25]湖南河头周氏三修族谱十八卷.
    [26]江苏毗陵邱墅周氏宗谱一卷.
    [27]浙江洛塘周氏家乘十二卷首一卷.
    [28]浙江洛塘周氏续修家乘四卷首一卷.
    [29]浙江铣溪周氏宗谱.
    [30]安徽绩溪城西周氏宗谱二十卷首末各一卷.
    [31]湖南上湘东陈周氏族谱二卷首末各一卷.
    [32]湖南湘宁周氏六修族谱十四卷.
    [33]湖南湘潭龙山周氏五修族谱不分卷.
    [34]浙江来苏周氏前房宗谱六卷.
    [35]浙江馀姚开元周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36]福建菁城周氏族谱.
    [37]湖北黄陂周氏宗谱.
    [38]湖北周氏宗谱12册.
    [39]湖南洞庭东山周氏支谱.
    [40]湖南高桥周氏族谱.
    [41]江苏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42]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43]江苏锡山周氏世谱.
    [44]浙江上虞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45]浙江馀姚周氏宗谱六卷.
    [46]浙江馀邑周氏宗谱六卷.
    [47]浙江虞东浦前周氏宗谱五卷.
    [48]安徽金紫方氏族谱.
    [49]福建莆阳刺桐金紫方氏族谱.
    [50]府前方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51]广东南海丹桂方谱.
    [52]湖北方氏宗谱.
    [53]江苏西河毛氏宗谱二十卷.
    [54]江西毛氏续修族谱.
    [55]山西牛氏祠宗家谱.
    [56]山西牛氏祠宗家谱一册.
    [57]湖南中湘稠泉徐氏五修族谱十卷.
    [58]江苏东园徐氏宗谱八卷.
    [59]江苏具区销夏湾徐氏重辑宗谱四卷.
    [60]江苏鄞东徐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61]浙江德清徐氏宗谱不分卷.
    [62]浙江余姚茹墟徐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
    [63]山西徐氏族谱一卷.
    [64]浙江姚江菖蒲塘徐氏宗谱二卷.
    [65]浙江姚江徐氏宗谱八卷续谱十一卷再续增补十卷三续增补十卷.
    [66]丹徒张氏族谱.
    [67]即阳张氏宗谱.
    [68]锡山张氏统谱.
    [69]河索吴氏族谱.
    [70]吴氏宗谱四十九卷(下).
    [71]陵海吴氏族谱.
    [72]吴氏宗谱十一卷首末各一卷.
    [73]西吴宗谱.
    [74]莫釐王氏家谱.
    [75]暨阳锁金王氏宗谱八卷.
    [76]高仓王氏族谱十卷.
    [77]宁晋王氏族谱十卷.
    [78]绮山东沙王氏支谱十六卷.
    [79]凰卧蒲山王氏宗谱.
    [80]王氏家谱六卷.
    [81]殷岐王氏宗谱.
    [82]开閩忠懿王氏族谱不分卷.
    [83]太原王氏家乘十卷.
    [84]舟溪凤岱王氏宗谱.
    [85]蛟川王氏宗谱首一卷.
    [86]泾县王一本堂总录二卷.
    [87]王文成世德纪一卷附录一卷.
    [88]牛臬岭下王氏宗谱部分卷.
    [89]上海王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90]高密王氏族谱八卷.
    [91]正定王氏家传六卷.
    [92]太原狄村王氏续修家乘十卷.
    [93]太原王杨氏支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94]国岭王氏族谱.
    [95]王氏大司农本支谱书二卷.
    [96]玉西上寮王氏宗谱.
    [97]嘉定王氏支谱.
    [98]罗阳沙堤王氏族谱.
    [99]玉溪王家堂谱.
    [100]王氏族谱二十卷.
    [101]武冈王氏总谱八卷首一卷.
    [102]湘乡山涛王氏宗谱不分卷.
    [103]象西航前王氏宗谱不分卷.
    [104]云湘王氏族谱.
    [105]黉院张氏宗谱.
    [106]维扬江都张氏十四修族谱.
    [107]张氏应西公反谱.
    [108]南通张氏常乐支谱.
    [109]张氏六修族谱.
    [110]余姚三墙门张氏宗谱.
    [111]张氏宗谱十卷.
    [112]江苏骥江江氏重修宗谱.
    [113]福建江氏族谱.
    [114]山东济阳江氏金鳌派宗谱正编.
    [115]河南任氏宗谱六卷.
    [116]湖北荆溪任氏家乘十二卷.
    [117]江苏任氏南渡后分支匯集族谱八卷.
    [118]江苏任氏南渡后分支匯集族谱八卷十二册.
    [119]福建任氏族谱.
    [120]浙江姚江任氏宗谱十二卷.
    [121]江苏向氏八修族谱六卷.
    [122]江苏广陵盂城仲氏家乘不分卷.
    [123]东林陈氏支谱.
    [124]旌德榜桥汪氏三晖堂家乘不分卷.
    [125]汪氏谱略.
    [126]蚬江陈氏家谱.
    [127]灵山院汪氏十六族谱十卷.
    [128]平阳汪氏支谱五卷.
    [129]润东当江沙陈氏宗谱.
    [130]绍萧陈氏宗谱十卷.
    [131]吴趋汪氏支谱不分卷.
    [132]仙源岑村汪氏族谱十卷.
    [133]湖北程氏宗谱.
    [134]江苏广平程氏谱略.
    [135]江苏程氏支谱.
    [136]江苏程氏支谱五册.
    [137]安徽横冈胡氏支谱二卷.
    [138]浙江山阴张川胡氏宗谱二十六卷.
    [139]安徽金紫胡氏宗谱二十八卷首末各三卷.
    [140]江西明经胡氏宗谱不分卷.
    [141]安徽遵义胡氏宗谱十八卷首末各一卷.
    [142]江苏毗陵胡氏宗谱十二卷.
    [143]浙江烛溪胡氏宗谱六卷.
    [144]浙江暨阳上金胡氏宗谱五卷.
    [145]江西清华东园胡氏勋贤总谱三十卷.
    [146]山东蒲氏族谱(蒲松龄家谱).
    [147]福建蒲氏族谱.
    [148]河南湘巴庾氏家谱三卷首二卷.
    [149]安徽西遞明经胡氏壬派宗谱十二卷.
    [150]江苏文林包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151]湖北吕氏重修宗谱六卷首一卷.
    [152]湖南湘乡成氏三修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153]兴化戎氏宗谱六卷.
    [154]山东滕县生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155]湖南宁乡成氏三修族谱三十四卷录二卷.
    [156]江苏吕氏宗谱.
    [157]安徽旌德吕氏续印宗谱十四卷.
    [158]山东东菜曲氏族谱.
    [159]浙江贵门吕氏宗谱十卷.
    [160]浙江馀姚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161]刘氏族谱五卷.
    [162]邵陵雷湾刘氏续族谱八卷.
    [163]水澄刘氏家谱十二卷.
    [164]湘潭白吒刘氏三修族谱二十卷.
    [165]中湘陛廷山刘氏三修族谱十六卷.
    [166]陈氏宗谱十六卷首末各一卷.
    [167]陈氏县前支宗谱二十四卷首末各一卷.
    [168]义门陈氏大同宗谱十一卷.
    [169]杨一凡王旭《古代榜文告示存》(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中国地方志精读》戴鞍钢、章清、张海英、陈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中国的地方志》周迅、任继愈,商务印书馆,1998年.
    [3]《地方经籍志汇编书名索引》(共2册)宋志英、骈宇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4]《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巴兆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内丘县志》(夏-2000)河北省内丘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06年.
    [6]《巢县志巢湖志》陆龙腾、于觉世、李恩绶、巢湖市居巢区地方志办公室,黄山书社,2007年.
    [7]《八闽通志》(上)黄仲昭修、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8]《八闽通志》(下)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9]《苏州地方志综录》陈其弟广陵书社,2008年.
    [10]《山东省志·财政志》(1986-2005)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广州市番禺市志》(1992-2000)番禺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10年.
    [12]《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全8册)王晓波等,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乙编(全6册)李勇先、王会豪、周斌等,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西吉县军事志》西吉县军事志编纂委员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5]《宁武旧志集成》山西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16]《话说上海·崇明卷》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崇明县档案局,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
    [17]《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斯蒂芬·贝利(Stephen J. Bailey)、左昌盛、周雪莲、常志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衡水市志》(上下册)河北省衡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02年.
    [19]《赞皇县志》河北省赞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1998年.
    [20]《河北省志·第79卷:文化志》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01年.
    [21]《土地调控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容志、沈荣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2]《将乐县志》徐观海、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宜阳县志》1990-2000宜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05年.
    [24]《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5]《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26]《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云南》(全8册)凤凰出版社,2009年.
    [27]《新编中国优秀地方志简本丛书》(共5册)上海市嘉定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陈健倩、蔡长安等,方志出版社,2001年.
    [28]《龙岩新罗区志》(1988-2002)(上下册)龙岩市新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08年.
    [29]《大田县志》陈朝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30]《德化县姓氏志》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方志出版社,2008年.
    [31]《常德府志》岳麓书社,2008年.
    [32]《宝庆府志》(全三册)岳麓书社,2009年.
    [33]《重刊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34]《嘉靖建宁府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35]《长沙府志》(全三册)岳麓书社,2008年.
    [36]《新修潼川府志校注》(全两册)巴蜀书社,2007年.
    [37]《岳州府志》岳麓书社,2008年.
    [38]《弘治温州府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39]《安庆府志》(全二册)中华书局,2009年.
    [40]《颖州府志》黄山书社,2006年.
    [41]《楊州府志》(上下册)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06年.
    [1]【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
    [2]【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
    [3]【美】李怀印著岁有生译《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4]【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3年.
    [5]【日】滋贺秀三著《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
    [6]【日】井上徹著钱杭译《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7]【日】尾形勇著张鹤泉译《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中华书局,2010年.
    [8]【日】尾藤正英著王家骅译:《中日文化比较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9]【日】井上清著《日本历史》上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
    [10]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1954年.
    [11]李交发著《法律文化散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12]李交发著《中国诉讼法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
    [13]沈家本著,张全民点校《历代刑法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
    [14]孙中山著《中国司法制度改革》《近代史研究》1984年.
    [15]茅彭年著《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先秦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
    [16]陈光中、沈国锋著《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
    [17]费成康著《中国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18]张晋藩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9]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
    [20]王云海著《宋代司法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1]尤韶华著《明代司法初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
    [22]赵晓耕著《宋代法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23]韩世明著《明代女真家庭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4]姜海顺著《中韩家族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
    [25]王鹤鸣著《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6]冯尔康著《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徐扬杰著《家族制度与前期封建社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8]马小红著《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观》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
    [29]韩昇主编《古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多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魏道明著《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31]张彦修著《婚姻·家族·氏族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2]王永平著《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10年.
    [33]常建华著《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4]唐力行著《徽州宗族社会——徽州文化全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35]冯尔康等著《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36]陈启钟著《明清闽南宗族意识的建构与强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朴元熇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8]李卿著《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9]徐斌著《明清鄂东宗族与地方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40]郭志超,林瑶棋主编《闽南宗族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41]高贤栋著《南北朝乡村社会组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42]肖唐镖著《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商务印书馆,2010年.
    [43]肖唐镖主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
    [44]肖唐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5]郑振满著《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6]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
    [47]林耀华著《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48]王家骅著《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49]王金林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50]闻钧天著《中国保甲制度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
    [51]尚会鹏著《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2]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53]周子良著《近代中国所有权制度的形成——以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例为中心(1912—1927)法律出版社,2012年.
    [1]李交发:《论中国古代家族司法》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2]李交发:《家族司法:古代和谐社会的非正式制度设置》载《求索》2008第8期.
    [3]刘泽友:《湘鄂西土家族家族司法研究》博士论文.
    [4]刘泽友:《湘鄂西土家族家族司法之效用》载《求索》2009年第5期.
    [5]刘泽友:《论湘鄂西土司司法自治与土家族家族司法的建立》载《学术交流》2009年第3期.
    [6]刘广安;《论明清的家法族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
    [7]费成康:《论家族法中的惩罚办法》载《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5期.
    [8]魏道明《家族主义与中国法律思想的渊源》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9]许檀:《清代山东的家庭规模与结构》,载《清史研究通讯》1987年第4期.
    [10]巴金:《和读者谈<家>》,载《收获》195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