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状·策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闻传播学教育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产物。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重新焕发了生机。我国高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恢复新闻教育,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格为一级学科,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武汉为重镇,辐射全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总体注重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为中国传媒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造力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总的来说,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还处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模仿阶段和本土化的探索阶段,缺乏深植于中国传媒现实与文化传统的中国化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全球化、媒介化、数字化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瓶颈,尤其是优秀的、具有实战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极度缺乏。而西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更面临着历史不长、师资匮乏、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的尴尬。在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如何突出重围,彰显地域特色,探讨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本研究从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域,对近百年来我国及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将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置于整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探讨各个时期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时代背景、地域因素、教育观念、现实掣肘等主客观原因。本研究以新闻传播学国家级“质量工程”为切入点,分析西部与中东部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差距,寻找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未来走向。
     同时,论文运用比较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对美国、英国、港台地区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对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借鉴,为我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文章针对西部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定位模糊的现状,认为应该强化通识教育,突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突显实践育人理念。结合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西部地域特色,提出了“开放·融合·实践”的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路径。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s media and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China'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d a tortuous development proces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ew coruscate opportunity of survival.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overy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from early1980s.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Journalism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upgraded to top discipline in1997.At presen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has been formed Beijing, Shanghai, Wuhan as centers and spread the whole country.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focus on integration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which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creative talent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for Chinese media industry. General speaking, China'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s still in the imitation stag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exploratory. The lack of deeply rooted in the Chinese media realit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talents training mode.
     With the profound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media convergence and digitization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China:on the one hand, the need of media talents in media convergence era changes and the higher demand for media talents. On the other hand,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s facing a bottleneck of high-level talent training, especially lack of excellent and experienced media talents.
     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of western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the embarrassment that history is not long, a lack of teachers, not prominent features and homoge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ies of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how to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o explore their ow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talents training must be urgently solv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our country and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was researched from the field of view in Pedagogy,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this study. On the background of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untr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various periods of the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analysis lead to changes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factors, educational concepts, realistic constraints and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This study takes "Quality Projec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the gap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discipline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es strategy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use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nd the case study method to explore talents training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U.S., UK, Hong Kong and Taiwan. Learn from their advanced educational idea and teaching mode as resources for China's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uzzy value orientation of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the paper consid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general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journalism occupation morals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practice education idea.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western region characteristic,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en, integration, practice" which the new path of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s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引文
① 崔保国.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2.
    ① 庞井君.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11.
    ① 吴信训.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26-37.
    ② 周婷婷.中国新闻教育的初曙——以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为中心的考察[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③ 陈培爱,杜艳艳.五四时期广告教育与广告学研究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70-77.
    ④ 龙伟,任羽中.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⑤ 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① 杨舟.1929年-1949年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发展述评[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② 赵星.建国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述评(1949-1957年)[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③ 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权社,2006.
    ④ 辛欣.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的源流与发展[J].现代传播,2012(2):120-122.
    ⑤ 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⑥ 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① 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J].今传媒,2005(12):49-51.
    ② 郑宏.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超常规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9):94-99.
    ③ 南长森.简论当前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矛盾关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33-136.
    ④ 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际,2007(7):29-34.
    ① 李建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探讨[J].编辑之友,2012,(3).
    ② 郑保卫.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① 张昆.新闻教育改革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② 曾兵.《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的体系建构——以可得的客观数据为基础》[J].国际新闻界,2007(5):23-27.
    ③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J].现代传播,2011(4):23-29.
    ④ 刘海贵.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企盼标志性突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151-153.
    ⑤ 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⑥ 江凌.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一)[J].新闻传播,2009(1):6-10.
    ⑦ 江凌.新闻传媒教育与媒介产业需求的“不对接”——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二)[J].新闻传播,2009(2):17-19.
    ⑧ 江凌.新闻传媒教育当以“体”“用”融合为理念——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三)[J].新闻传播,2009(3):8-10.
    ⑨ 江凌.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四)[J].新闻传播,2009(3):6-12.
    ① 罗曼.我国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华中科学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为例,2010.
    ② 陈玄.中国高校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③ 朱清河.高校新闻教育的“道器”之辩[J].当代传播,2011(1):108-110.
    ④ 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⑤ 张原.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新闻学教育理念的审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48-50.
    ⑥ 许楚.当下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理论体系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⑦ 白爱萍.传播学本科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 黄鹂.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② 陈俊峰.学徒制影响下的学院制:英国大学新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③ 马嘉.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④ 陈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中美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比较[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⑤ 崔清活.中英传播学教育比较研究——传播学历史的发展与演变[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① 邱沛篁.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师资队伍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1):177-181.
    ② 董小玉.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教师队伍建构[J].新闻大学,2008,(2):26-30.
    ③ 匡尔娜.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实验室的现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④ 李飞强.我国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⑤ 伍顺比,董小玉.多元与特色:新闻传播学实践人才培养的审思——基于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9):118-122.
    ① 郑晓华.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发展路径[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② 邱沛篁,吴建,陈祖继.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③ 董小玉,韩丹雨.开放·融合·实践:建构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0):118-124.
    ④ 张育仁.重庆抗战新闻与文化传播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280-303.
    ① 曹顺庆,熊兰.三十而立——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三十年[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
    ② 李京.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西部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③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④ 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66.
    ① 罗云.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0.
    ② 万德光,王德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中医教育,1999(2):1.
    ① 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1):139.
    ② 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71.
    ① 杨润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读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74.
    ①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1)[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11:588-609.
    ① 伍顺比,董小玉.多元与特色:新闻传播学实践人才培养的审思——基于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9):118-122.
    ① 高山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7.
    ① 奚建华.高等传媒教育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生存——兼谈浙江传媒学院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2):37-39.
    ② 朱清河.市场化趋势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8):7.
    ① 宋永琴.国内高校推进媒介融合型教育的“冷”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9):125.
    ②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M].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1)[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11.11:605.
    ① 邱沛篁,吴建,陈祖继.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8:3-4.
    ② 邱沛篁,吴建,陈祖继.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8:7.
    ① 曹顺庆,熊兰.三十而立——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三十年[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23-29.
    ① 邱沛篁,吴建,陈祖继.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2-16.
    ① 邱沛篁,吴建,陈祖继.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37-39.
    ① 陶格图.内蒙古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现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142.
    ①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M].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1)[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11:605.
    ① 邱沛篁,吴建,陈祖继.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37-47.
    ① 吴海荣.关于高校新闻传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广西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2012(31):28.
    ② 李明德,庞瑞,付晓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0
    ① 郑贞铭.中外新闻传播教育[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28-36.
    ① 林木.美国新闻学教育——亚当斯教授一席谈[J].国际新闻界,1998(3):107.
    ① 李建新.“密苏里方法”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1-09(A08).
    ② 陈俊峰.学徒制影响下的学院制:英国大学新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5.
    ① Colin Sparks,鲍金燕.新闻教育的新发展:我们在西方面临危机吗?[J].国际新闻界,2006(12):21.
    ① 钟新,周树华.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新闻传播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5-36.
    ② 陈俊峰.学徒制影响下的学院制:英国大学新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7-30.
    ① 刘利群,张莉莉.国际传媒与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7.
    ① 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88-90.
    ② 刘利群,张莉莉.国际传媒与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11.
    ① 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92-93.
    ② 郑贞铭.中外新闻传播教育[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267—309.
    ① 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97-98.
    ② 王欢.两岸新闻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研究——以六所高校为例[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③ 张振亭.媒介融合与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55-156.
    ① 张振亭.媒介融合与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55-156.
    ② 吴晓娟.海峡两岸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5.
    ① 王君超.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实施与对策——香港公立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J].国际新闻界,2011(11):82.
    ①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3.
    ②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6.
    ① 李德顺.价值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37.
    ②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47.
    ③ 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Z].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401.
    ④ 马志政.哲学价值论纲要[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339.
    ⑤ 毛信德.当代中国词库[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217.
    ⑥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9.
    ⑦ 王卫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西方之鉴与本土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3-34.
    ⑧ 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3.
    ① 朱清河.市场化趋势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8):8.
    ② 朱清河.高校新闻教育的“道器”之辩[J].当代传播,2011(1):108.
    ① 肖琳芬.新闻通识教育的意义及发展战略研究[J].学理论,2009,(20):157.
    ② 闫震普.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③ 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1999:12-17.
    ①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
    ① 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1-32.
    ② 刁生虎,郑世明.传媒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理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126.
    ① 刁生虎,郑世明.传媒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理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127.
    ② 余川.做个站在船头、仰望星空的记者——写在第十三个中国记者节[J].江淮,2012,(10):44.
    ① 马楠.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归因及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7-19.
    ② 葛作然.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① 郑保卫.新闻实践呼唤新闻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J].当代传播,2007(4):319-321.
    ① 农彬林.浅谈新闻职业道德的特点与建设[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89.
    ② 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及定位探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5.
    ① 教育部网站.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2012-02-06)[2012-12-20].http://www.edu.cn/z.ng_he_793/20120206/t20120206_737106_1.shtml.
    ① 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及定位探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5.
    ① 李道湘等著.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9.
    ① 阿特巴赫等[美].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以、政治、经济的挑战[M].台北: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98.
    ① 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J].现代传播,2006(1):51-53.
    [1]阿特巴赫等.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以、政治、经济的挑战[M].台北: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曹顺庆,熊兰.三十而立——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三十年[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
    [3]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权社,2006.
    [4]陈洪玲,于丽芬.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6]崔保国.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戴元光.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丁俊杰.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9]段鹏,韩运荣,田智辉.传播学在世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0]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11]方汉奇.世界新闻传播10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3]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14]官建文.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5]郭捷等著.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16]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7]何梓华.迈入21世纪的中国新闻教育[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18]赫伯特·马尔库塞(美)(Herbert Marcuse)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9]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M].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0]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卡西尔(德)(Ernst Cassirer)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2]雷跃捷,金梦玉.传媒高等教育论: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23]李道湘等著.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4]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5]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6]李琨.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7]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8]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9]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0]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1]刘利群,张莉莉.国际传媒与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2]龙伟,任羽中.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3]庞井君.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4]邱沛篁,吴建,陈祖继.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35]沈东,田卉,刘英.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6]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7]泰勒.课程与教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8]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9]童兵.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97-2008.新闻学与传播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0]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1]屠忠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2]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43]王怡红,胡翼青.中国传播学30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44]韦路.传播技术研究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5]温涛,宋乃庆,王煜宇.中国西部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6]吴延熊.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7]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8]辛欣,雷跃捷.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9]徐剑、蒋宏.中国传播学高影响论文评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0]徐培汀.中国新闻传播学说1949-2005[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51]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2]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3]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54]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5]杨润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习读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56]杨伟光.中国电视论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57]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8]尹韵公.中国新闻媒体发展报告.No3,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9]张昆.新闻教育改革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60]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61]张育仁.重庆抗战新闻与文化传播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62]张毓强.传播学十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4]赵玉明.声屏史苑探索录:赵玉明自选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65]郑保卫.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6]郑贞铭.中外新闻传播教育[M].台湾: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68]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69]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M].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1)[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11.
    [70]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1]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2]钟启泉.学科教育展望丛书—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3]钟新,周树华.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新闻传播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4]周毅.传媒人才学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75]朱敬.影音教育中国之路探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76]朱永新.教育问题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白爱萍.传播学本科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蔡艳.广东新闻教育与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陈俊峰.学徒制影响下的学院制:英国大学新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陈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中美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比较[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陈然.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陈小平.数字动画艺术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陈玄.中国高校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成中梅.学习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0]崔清活.中英传播学教育比较研究——传播学历史的发展与演变[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1]葛作然.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郭明顺.农科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3]黄鹂.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4]贾庆强.新时期新疆新闻学教育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6]匡尔娜.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实验室的现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8]李飞强.我国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9]李京.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西部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0]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1]李静.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2]李励.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3]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4]梁婷.通识精神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5]林牧茵.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6]柳青.我国与乌克兰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7]罗曼.我国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华中科学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为例,2010.
    [28]马嘉.重学轻术:论日本高等新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9]马楠.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归因及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0]孟晶晶.现代电视传媒高级人才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1]潘丽娜.台湾政治大学与复旦大学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2]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3]宋遂周.我国民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4]谭琳琳.新时期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5]王婵媛.融媒时代下辽宁省新闻教育改革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6]王欢.两岸新闻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研究——以六所高校为例[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7]王向宏.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9]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8]吴晓娟.海峡两岸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9]夏建军.英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2]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及定位探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0]许楚.当下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理论体系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1]闫震普.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2]杨杏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43]杨舟.1929年-1949年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发展述评[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4]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5]袁广林.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6]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7]赵星.建国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述评(1949-1957年)[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8]郑晓华.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发展路径[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9]周婷婷.中国新闻教育的初曙——以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为中心的考察[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0]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白贵,王艳.学与术的和谐量与质的统一——浅论中国传媒业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要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2]包海芹,康健.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改革概述[J].江苏高教,2002(3).
    [3]鲍金燕Colin Sparks新闻教育的新发展:我们在西方面临危机吗?[J].国际新闻界,2006(12).
    [4]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3(1).
    [5]曹爱民.广西新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探析[J].新闻知识,2010(1).
    [6]曾兵.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的体系建构——以可得的客观数据为基础[J].国际新闻界,2007(5).
    [7]曾兵.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的体系建构——以可得的客观数据为基础[J].国际新闻界,2007,(5).
    [8]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J].现代传播,2011(4).
    [9]陈培家,杜艳艳.五四时期广告教育与广告学研究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10]陈维璐,胡艳.美国新闻教育的新特征[J].新闻传播,2005(12).
    [11]陈羽峰,靖鸣.广西新闻教育办学模式的发展创新及新闻教育前景展望[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2]陈玉霞.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3]刁生虎,郑世明.传媒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理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
    [14]董小玉,韩丹雨.开放·融合·实践:建构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0).
    [15]董小玉,刘成文.外宣媒体党性的回归和坚守——谈《新华日报》的改版[J].新闻研究导刊,2011(7).
    [16]董小玉,秦红雨.全球传播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改革的思考[J].新闻大学,2012(3).
    [17]董小玉.理论素养+采写实践+新媒体研究——高等院校新闻学科的发展走向[J].新闻界,2005(3).
    [18]董小玉.媒体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教师队伍建构[J].新闻大学,2008(2).
    [19]杜莹,焦亚葳.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理念与实践[J].新闻界,2008(4).
    [20]段勃.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中的问题[J].当代传播,2007(2).
    [21]段鹏.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问题[J].现代传播,2004(3).
    [22]段鹏.香港传媒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2003(6).
    [23]范以锦.新闻教育要为推进学界、业界的交流与创新发展服务[J].中国广播,2012(8).
    [24]范以锦.为推进学界、业界的交流与创新发展服务——新闻专业期刊功能之浅析[J].新闻战线,2012(5).
    [25]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际,2007(7).
    [26]高钢.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J].中国记者,2009(3)
    [27]高山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8]贺明华.论美国新闻教育模式的形成及价值[J].国际新闻界,2011(8).
    [29]贺明华.国内三种新闻教育模式比较[J].皖西学院学报,2012(2).
    [30]黄东英,吕波.合力制约下的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新闻界,2012(2).
    [31]黄伟.谈新闻教学改革下的新闻教育理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
    [32]贾庆强.对新疆新闻教育现状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6(6).
    [33]江凌.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四)[J].新闻传播,2009(3).
    [34]江凌.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一)[J].新闻传播,2009(1).
    [35]江凌.新闻传媒教育当以“体”“用”融合为理念——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三)[J].新闻传播,2009(3).
    [36]江凌.新闻传媒教育与媒介产业需求的“不对接”——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二)[J].新闻传播,2009(2).
    [37]姜淮超.陕西法制新闻教育的发展回顾[J].新闻知识,2009(11).
    [38]蒋红斌,梁婷.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
    [39]景刚.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J].当代传播,2004(4).
    [40]靖鸣,陈羽峰.广西新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41]凯赛拉·穆塔力甫.对新疆新闻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新闻世界,2011(5).
    [42]雷璐荣.高校新闻专业“合作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新闻知识,2012(12).
    [43]李明德,庞瑞,付晓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4]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
    [45]李轶,李明弟,姜爱民,孙一民,孙霞,尹庆莉,李大勇.创新实验开放教学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9).
    [46]刘海贵.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企盼标志性突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47]刘琼秀,邹迎九.试论广西高校新闻传播创新人才的培养[J].东南传播,2011(9).
    [48]刘婷.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启示[J].东南传播,2011(1).
    [49]卢晓东.谈大学开放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7(8).
    [50]罗昕.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建构[J].中国编辑,2009(4)
    [51]罗朋.媒介融合与陕西高等新闻教育的变革应对[J].榆林学院学报,2012(1).
    [52]罗朋.陕西高等新闻教育50年巡礼[J].新闻知识,2009(10).
    [53]罗翔宇,吴焰,刘红英.民族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路径选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6).
    [54]闵阳.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2).
    [55]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2011(7).
    [56]南长森.简论当前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矛盾关系[J].现代传播,2010(2).
    [57]帕哈尔丁.新疆新闻教育的特点[J].当代传播,2008(1).
    [58]庞亮,赵玉明.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续)——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6).
    [59]邱沛篁.改革开放30年的四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6:143-147.
    [60]邱沛篁.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师资队伍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1).
    [61]邱沛篁.蓬勃兴起与发展的四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J].四川省情,2008(7).
    [62]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兼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63]沈惠娜.台湾新闻传播教育20年发展简述[J].东南传播,2012(11).
    [64]沈正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J].东南传播,2010(6).
    [65]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J].今传媒,2005(12).
    [66]师亚丽.浅谈新闻教育与传媒的互动[J].新闻知识,2009(12).
    [67]孙晓红.陕西新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新闻知识,2010(1).
    [68]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0)
    [69]陶格图.内蒙古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现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
    [70]王成文.新闻传播学类本科国家级“质量工程”发展现状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6).
    [71]王健,李玉斌,张海燕,付彬彬.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6).
    [72]王君超.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实施与对策——香港公立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J].国际新闻界,2011(11).
    [73]王向荣.新闻专业课堂教学法改革探索[J].学理论,2010(25).
    [74]吴信训.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
    [75]伍顺比,董小玉.多元与特色:新闻传播学实践人才培养的审思——基于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9).
    [76]奚建华.高等传媒教育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生存——兼谈浙江传媒学院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2).
    [77]夏凌.网络时代新疆新闻教育改革的思考[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4).
    [78]肖琳芬.新闻通识教育的意义及发展战略研究[J].学理论,2009(20).
    [79]辛欣.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的源流与发展[J].现代传播,2012(2).
    [80]许辉,魏莹,乐征宇,侯海鸽.梯度化实验室开放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
    [81]杨清波.模式建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公共关系学PPCA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2(6).
    [82]翟亚军,张娟.台湾高校学程制述评[J].教育与现代化,2010(4).
    [83]张才明.“三结合”培养应用型编辑出版人才——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编辑,2010(5).
    [84]张传燧,石雷.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12(3).
    [85]张咏华.英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一瞥[J].新闻记者,2006(10).
    [86]张育仁,张夷驰.抗战时期中国广播事业在重庆的传播特点与历史贡献[J].新闻研究导刊,2010(1).
    [87]张育仁.抗战新闻教育:复旦大学的地位及办学特色[J].新闻导刊,2009(6).
    [88]张育仁.抗战新闻教育版图上复旦的地位及办学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0(5).
    [89]张育仁.论抗战文学的大众传播学特征及工具理性样态[J].文学评论,2010(5).
    [90]张育仁.论战时新闻学的核心理念及新闻武器论的特殊意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
    [91]张育仁.论战时新闻学与战时新闻政策的特殊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92]张育仁.中国现代转型悲壮进程中的重庆抗战新闻与文化传播史[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93]张原.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新闻学教育理念的审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
    [94]张振亭.媒介融合与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7).
    [95]赵晓春,李艳英.农业院校传媒教育定位初探[J].新闻界,2006(4).
    [96]赵玉明,郭镇之.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上)[J].现代传播,1999(2).
    [97]赵玉明,郭镇之.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下)[J].现代传播,1999(3).
    [98]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
    [99]赵中颉,蔡斐.抗战时期陪都新闻教育钩沉[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2).
    [100]郑保卫.新闻实践呼唤新闻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J].当代传播,2007(4).
    [101]郑宏.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超常规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9).
    [102]郑苏文.高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9).
    [103]朱清河.高校新闻教育的“道器”之辩[J].当代传播,2011(1)
    [104]朱清河.论永恒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 学学报),2011(7).
    [105]朱清河.实用型培养模式不是新闻教育改革的唯一风向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106]朱清河.市场化趋势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8).
    [107]朱尉,郝婷.通识教育模式下传媒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现状——以陕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J].新闻世界,2010(11).
    [108]邹迎九.广西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特色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1(6).
    [109]邹迎九.试论广西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2(1).
    [1]Bromley M, Tumber H, Zelizer B. Journalism education[J]. Journalism,2001,2(3):251-254.
    [2]Dates J L. Rethinking journalism education[J]. Journalism studies,2006,7(1):144-146.
    [3]Deuze M,Neuberger C, Paulussen S.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online journalists in Belgium,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 [J]. Journalism Studies,2004,5(1):19-29.
    [4]Deuze M. Global journalism education[J]. Journalism Studies,2006,7(1):19-34.
    [5]Deuze M.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J]. Global Journalism Research: theories, methods, findings, future,2008:267-81.
    [6]Deuze M.What is journalism?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deology of journalists reconsidered [J]. Journalism,2005,6(4):442-464.
    [7]European journalism education[M]. Intellect Limited,2010.
    [8]Frith S, Meech P. Becoming a journalist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journalism culture[J]. Journalism,2007,8(2):137-164.
    [9]Frohlich R, Holtz-Bacha C.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M]. Hampton Pr,2003.
    [10]Greenberg 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journalism education[J]. Journal of Media Practice,2007, 8(3):289-303.
    [11]Hanna M, Sanders K.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Britain[J]. Journalism Practice,2007,1(3): 404-420.
    [12]Herbert J. The changing fac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e UK [J]. Asia Pacific Media Educator,2000,1(8):113-123.
    [13]Huntsberger M, Stavitsky A. The new "podagogy":Incorporating podcasting into journalism education[J].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06,61(4):397-410.
    [14]Johansen P, Weaver D H, Dornan C.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not merely clones[J]. Journalism Studies,2001,2(4):469-483.
    [15]Josephi B. Journalism education[J]. The handbook of journalism studies,2009:42-56.
    [16]Medsger B. The evolu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 Making Journalists. London:Routledge,2005:205-226.
    [17]Mensing D. Rethinking [agai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education[J]. Journalism Studies,2010, 11(4):511-523.
    [18]Nolan D. Journalism, edu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public subjects'[J]. Journalism,2008,9(6): 733-749.
    [19]Quinn S. Media convergence:Implications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J]. Australian Studies in Journalism,2002,10.
    [20]Rush R R, Oukrop C E, Creedon P J. Seeking equity for wome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 30-year update[M]. Taylor & Francis,2011.
    [21]The handbook of journalism studies[M]. New York:Routledge,2009.
    [22]Voakes P S, Beam R A, Ogan C. The Impact bf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Journalism Education: A Survey of Faculty and Administrators[J].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2003,57(4):318-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