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评论节目形态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电视评论的外在形态,内在形态,传播形态三个角度入手,深入分析电视评论文体特征,进而展望电视评论的发展前景。文章首先总结了电视评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按“谈话型”和“述评型”两大部类对当前形式繁多的电视评论节目进行了分类整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内在规律的层面进一步探究电视评论的论点、论据、论证的特征,并从传播学角度动态地考察了电视评论的特殊传播形态。
     由于述评类电视评论节目形态复杂,且与几种类似的电视文体多有相似之处,因此本文辟有专章比较电视述评节目与几种电视文体或表现手法的异同及关系,旨在进一步辨明电视评论的文体特征,廓清电视界长期以来对电视评论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
This article analyses deeply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V comment, respectively from angles of external, internal and communication formations, and forecasts the prospective of TV comment.
    First,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V comment, and conducts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TV comment programs of diversified forms, according to the two divisions of talking-form and commentating-form. On the basis, the article furthers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gument, grounds of argu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TV comment from inherent law, and investigates dynamically the special communication forms of TV comment from the angle of press communication .
    Owing to the complex of commentating-form TV comment programs, the article special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V comment programs and TV types of writing of several type or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The purpose is to further making a clear distinction on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V comment, and cleaning up some existing confused ideas about TV comment in TV circle for a long time.
引文
(1) 应天常:《论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的流变》 载《声屏世界》99年第4期。
    (2) 叶子:《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传播策略》 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4期。
    (3) 《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第5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 左漠野:《谈广播评论》 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第3期。
    (5) 罗弘道:《广播电视评论工作新起点》 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年第9期。
    (6) 左漠野:《樵苏集》第212页。
    (7) 壮春雨:《电视节目学概要》第6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8) 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第31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9) 杨伟光:《新闻背后的新闻·序言》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0) 《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第2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1) 袁正明:《让过程说话》 载《1994年中国电视获奖新闻作品选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2) 《追求、困惑、抉择》 载《电视研究》1993年第二期。
    (13) 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第31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14) 高鑫、周文:《电视专题》第3—8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出版。
    (15) 《辞海》第1162页,1996年出版。
    (16) 徐刚:《关于当前电视纪实片热的冷思考》 载《南方电视学刊》1997年第3期。
    (17)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18)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体批评导论》 载《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9) 祝政主编:《当代电视求索》第9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出版。
    (20) 高宁远、郭建斌、罗大眉:《现代新闻写作教程》第142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出版。
    (21) 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第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出版。
    (22)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想——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运用》第157页,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3) 沈征郎:《实用新闻编采写作》第153页,台湾联经出版实业公司1992年出版。
    
    
    (24)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第15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5) 《1992年优秀电视新闻稿选》第11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出版。
    (26) 石长顺:《电视传播学》第240页,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7) 陆晔:《论双向交流与电视传受双方的角色定位》 载《现代传播》1995年第1期。
    (28) 上海东方电视台编:《东方直播室》(文化篇)第292页,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9) 同上,第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