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旦:性别反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男旦,即近人指称戏曲舞台上的男扮女角,曾是中国演剧史上的一个重要存在。传统戏曲的剧场体制为男旦跨性别表演奠定了基本程序与前提规范。脚色行当的性别辩证与戏曲服饰的性别符号寓意预设了易性表演的自由容量,辐射于剧场机制的传统性别文化规范催生并进一步促动了反串表演的发展。男旦艺术的萌兴、鼎盛与衰颓几与戏曲发展史相始终。旦色男扮源于歌舞、出于巫优;唐宋戏剧初备并臻于成熟,“弄假妇人”的伎艺衍变为杂剧的“装旦”与南戏的“妆旦色”;明代南曲诸声腔并起,旦色男扮成为剧坛主流;秦腔、徽班男旦塑造了独特的表演范式和审美趣味,但也存在着对低俗审美要求的迁就。考察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易性扮演,必须将其归置于一系列特定社会生态系统:无论是明清易性乔装文本中隐含的性别文化规训,还是狎优蓄童现象附着于男旦身上暧昧的男色因素,它们深刻影响着乃至今人对男旦艺术的观感与态度。京剧男旦突破了前代男旦艺术的局限,旦行各门类的净化、融合与拓展提升了旦角表演的技术含量,男旦明星化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特有的文化现象。以梅兰芳为首座的京剧男旦群体革故鼎新,旦行“外形结构之美”与“内涵意境之美”的双重融合,是提升京剧艺术整体品格的不二法门。20世纪早期话剧舞台实践中的男旦是东西方戏剧文化衔接的临界点,它既为传统的性别反串艺术注入新意,也隐伏着戏剧表演体系与反串传统疏离的先兆。梅兰芳两度访日并赴美访苏,成为现代西方戏剧文化深刻认识中国戏剧乃至东方戏剧文化的介质和桥梁,其域外影响进而反转作用于国内剧界。然而,在“写实主义”绝对化理解的文化语境下,随着女旦群体的浮现,男旦艺术终趋式微。考察中西戏剧发展史,论艺术积淀之深厚、影响之深远,无过于中国戏曲舞台上的男旦,剖析男旦艺术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诱因有其特殊意义。男旦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似乎也昭示,对男旦的刻意禁限或菲薄,泄露的恰恰是潜在的封建心理遗存。在涤荡戏曲封建伦理文化的前提下,男旦艺术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Male Dans,referring to actors who act the female roles in the drama, once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ic Chinese. The theatre-setting of traditional opera lays down basic procedures and norms for cross-gender performances. The dialectic of gender of roles and gender implication by drama costumes prescribe the pos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s. The traditional norms of gender culture stimulate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s. The fledgling, flourishing,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art of male dan almost accompanies the whole history of drama development. The art of male dan originates from songs and chances played by wizards. It took its initial shape and became mature in the drama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hen the skills of actors acting the female roles in female disguis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zhuangdan”of Zaju and“zhuangdanse”of Nan-his. The system of male dan was not fully established until the late Ming Dynasty. Besides, the male dan in Qinqiang opera and Anhui troupe moulds a unique style of performance and aesthetic standards, too, but still makes compromise to vulgar aesthetic value to some extent. The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 once flourish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hould be put into a series of specified social systems for better study: either the underlying gender culture norms in the cross-dressing texts or obscure masculine taste caused by male homosexual sensibilities attached to the male dan has been exerting profound influences on people’s opinion and attitude towards the art of male dan until today. The male dan of Peking opera broke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its predecessors by refining, integrating and extending various roles of dan which great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of male dans. Male dans’being worshiped as idols became a culture phenomenon unique to social changes of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Male Dans represented by Mei Lanfang launched an all-round innovation in the art of Dan. The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beauty in the“external structure”---- performing skills of Dan and exquisiteness in its idea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very ke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rtistic performance of Peking Opera.Male Dan has ever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ic Chinese opera. The female impersonators of modern drama of earlier days in the early of the 20th century have not only poured flesh meaning into the traditional art of cross-dressing, but also lied concealed the first signs of losing contact with it. The art of male dan in Peking Opera has broken through the other role categories and reached the culmination of the art and the era. Mei Lanfang’s visit to Japan twice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spectively has not only become the medium and bridge of the theatric culture of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Chinese playerdom.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 of the actresses in the culture context of absolutiz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realism, the art of male dan has on the decline.The male dan in Chinese drama cannot find its parallel in terms of the profound art background and far-reaching impact when the histor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in China and the west are examined. It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deep-rooted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stimulate the formation of the art of male dan. The plight of male dan in today’s society seems to demonstrate that it is the latent vestige of feudal thought that has been revealed by the deliberate prohibition and restriction or degradation of male dans’performances.However, the exist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t is still rational and possible with the clear—up of the feudal and ethical culture.
引文
1 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3 参见 Siu Leung Li,Cross-Dressing in Chinese Opera,Hongkong: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p.39
    4 苏勇点校《易经》,页 7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5 (清)□□(西厓)著《谈徵》,见(日)长泽规矩也编《明清俗语辞书集成·2》,页 119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11 月。
    6 方肖孺《梨园词典(续)》,《戏剧月刊》,第二卷第九期,页 5,上海:上海大东书局印行,1930 年 5 月10 日。
    7 (清)《清稗类钞》十一册,页 5026,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8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页 1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年 8 月。
    9 参见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页 575-576,1998 年。
    10 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脚色概貌》,载《说俗文学》,页 291—292,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年 4月。
    11 王国维《古剧脚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19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年 8 月。
    12 王安祈《京昆女性塑造比较初探》,中央大学主办“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提交论文,2005 年 4 月。
    13 许志豪、凌善清编著《戏学全书》,卷一,页 7,上海书店,1993 年 2 月 1 版(原名《戏学汇考》,上海大东书局 1926 年出版,共十册,上海书店影印合订成一册)。
    14 (清)朱凤森《十二钗传奇》,见阿英编《红楼梦戏曲集》,页 378,北京:中华书局,1978 年 1 月。
    15 (清)焦循《剧说》卷五,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页 19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16 王安祈《兼扮、双演、代角、反串——关于演员、脚色和剧中人三者关系的几点考察》,页 625-667,见华玮、王瑗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发行,1998 年 8 月。
    17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扮戏”条,页 5428,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18 (清)铁桥山人撰,周育德校刊《消寒新咏》,页 26,北京: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1986 年。
    19 许志豪、凌善清编著《戏学全书》,卷二,页 7、8,上海书店,1993 年 2 月 1 版(原名《戏学汇考》,上 海大东书局 1926 年出版,共十册,上海书店影 1993 年印合订成一册)。
    20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页 1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2 月。
    21 (法)罗兰·巴特著,孙乃修译《符号帝国》,页 132,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年 3 月。
    22 梅兰芳《东游记》,页 44、4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9 月。
    23 许志豪、凌善清编著《戏学全书》,页 14,上海书店,1993 年 2 月 1 版(原名《戏学汇考》,上海大东书局 1926 年出版,共十册,上海书店 1993 年影印合订成一册)。
    24 (明)潘之恒原著,汪效遗辑注《潘之恒曲话》,页 12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25 参见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页 1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2 月。
    26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199,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27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72,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28 梅兰芳述,许姬传、朱家溍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页 10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年 3月。
    29 梅兰芳述,许姬传、朱家溍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页 10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年 3月。
    30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汇编》,页 3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31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页 2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2 月。
    32 刘斌昆《情深谊长忆砚秋》,见《御霜实录——回忆程砚秋先生》,页 81,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6 月。
    33 陈小田《评<青霜剑>》,《申报》1938 年 11 月 7 日,13 版。
    34 参见(美)斯达克·扬《梅兰芳》,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艺术评论集》,页 69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35 (法)考弗臧《在符号的世界里》,见《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 戏剧美学卷》,页 241,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年 11 月。
     36 (明)王骥德《曲律》“论部色第三十七”,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页 14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7 月。
    
    37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页 134、135,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3 月。
    38 参见 Luriey ,Alison 著,李长青译《解读服装:穿出自我意识》,页 211-228,台北:商鼎文化。
     39 (法)考弗臧《在符号的世界里》,见《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 戏剧美学卷》,页 242,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年 11 月。
    40 张小虹《东方服饰——蝴蝶君中的文化/性别/剧场含混》,《性别越界》,页 140——141,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8 年。
    41 参见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页 15——2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9 月。
    42 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见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 5 册,页 3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 月。
    43 朱谦之《老子校释》,页 174、175,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 9 月。
    44 苏勇点校《易经》,页 8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1 月。
    45 苏勇点校《易经》,页 8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1 月。
    46 苏勇点校《易经》,页 8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1 月。
    47 苏勇点校《易经》,页 9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1 月。
    48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页 100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12 月。
    49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页 18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2月。
    50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页 97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2月。
    51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页 58、5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 月。
    52 (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页 21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9 月。
    
    53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页 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2 月。
    54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页 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2 月。
    55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页 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2 月。
    56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页 4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2 月。
    
    57 罗瘿公《菊部丛谭》,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797、79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58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043,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59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页 11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60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61 王国维《古剧角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19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62 陈澔注《礼记·乐记》,页 22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8 月。
    63 (汉)许慎《说文解字·第五·上》页 4,北京:中国书店, 1995 年 5 月。
    64 《尚书·伊训》,页 38,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年 5 月。
    65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66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67(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页 54,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年。
    68(德)格林塞著、蔡穆晖译《艺术的起源》,页 167—16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
    69 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页 797,2000 年。
    70 引自李零《中国方术续考》,页 44,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年。
    71 (明)杨慎《女乐本于巫觋》,见陈多、叶长海选《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页 103,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72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见《神话与诗》,页 2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73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74 姜亮夫《楚文明与文化点滴钩沉》,见《楚辞学论文集》,页 12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75 引自任半塘《唐戏弄》,页 78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76(日)诹访春雄著, 凌云凤译《中国江苏省的男巫表演》,见《日本的祭祀与艺能》,页 72,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年。
    77 引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78 冯沅君《古优解》,见《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页 25,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年 8 月。
    79 (清)焦循《剧说》,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页 9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7 月。
    80 (汉)班固《汉书》第四册,页 1256,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年。
    81 道光间安乐山樵吴长元《燕兰小谱》曾推论旦角起源起源于汉初,谓始于乾旦:“叔孙通定朝仪,制伪女伎,此旦色滥觞之始。” 伪女伎即为男扮女妆演旦角。清代又称明僮、优童。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82 (北齐)《颜氏家训·勉学》,页 7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83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魏书·四》,页 128、129,北京:中华书局, 1973 年 1月。
    84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页 342,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
    85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页 381,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
    86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页 1483,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
    87 (唐)崔令钦《教坊记》,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页 1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7月。
    88 康保成《〈踏谣娘〉考源》,见《国学研究》第十卷,页 27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89 任半塘《唐戏弄》,页 49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90 (后晋)刘煦等著《旧唐书》,页 82,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91 王国维《古剧角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19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92 (唐)崔令钦《乐府杂录》,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页 4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7 月。
    
    93 引自(宋)李昉等著《太平广记》卷四九六,页 4065、4066,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
    94 (唐)无名氏《玉泉子真录》,见《说郛》卷第十一,页 1,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年。
    
    95 王国维《古剧角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19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96 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页 160,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
    97 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页 219,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
    98 (宋)张炎《山中白云词》,页 90,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10 月。
    99 【满江红】词前小序“韫玉”之名为传奇剧目名而非南戏艺人名,详参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二卷》,页 84 注 1,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 月。
    100 (宋)周密《武林旧事》,页 63,杭州:西湖书社,1981 年。
    101 (宋)周密《武林旧事》,页 109,杭州:西湖书社,1981 年。
    102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见(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 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页 48,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年 3 月。
    103 宋元戏曲文物中的男女扮演参见廖奔先生著《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页 288-292(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年)、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页 311-313,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4 王国维《古剧角色考》,见《王国维戏曲论文集》,页 19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
    105 有关这一讨论参见:叶玉华《说北曲杂剧系由女性演唱》,《文学遗产》21 期,启功《论元杂剧的扮演问题》、胡忌《北曲杂剧演唱人性别的讨论》,后二文见《文学遗产增刊》第一辑,并收入存萃学社编集《宋元明清剧曲研究论丛》第二集。
    106 参见(明)潘之恒原著,汪效遗辑注《潘之恒曲话》,页 51、12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月。
    107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页 124,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
    108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页 24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7 月。
    109 (明)顾起元《座客赘语》卷九“戏剧”条,页 1430、1431,见《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4 月。
    110 其时职业昆班几乎都是男班,若有女优插班射利,收入即有较多增加。如《蔷庵随笔》卷四载:“万历年间,优人演出一出,止一两零八分……今选上班,价至十二两。若插入女优几人,则有缠头之费供给必罗水陆。”
    111 参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禁歌伎”条,页 968,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 6月。
    112 (明)陈龙正《几亭全集》卷二十二《政书》,见《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2》,页 155,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13 (清)胡介祉《侯朝宗公子传》,见侯方域《壮悔堂集》卷首,清刻本。
    114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 续笔》卷二,页 23,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115 (清)谈迁《北游录·纪闻上》,页 325,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8 月。
    116 (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下,见《明代笔记小说大观》,页 5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4月。
    117 (明)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风俗”,见《笔记小说大观》,第22编第5册,卷二,页3,总页2629,台北:新兴书局,1978年。
    118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5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19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13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0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5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1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5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2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5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3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44、4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4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4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5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4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6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23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7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23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8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潘之恒曲话》,页 7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129 (清)铁桥山人撰,周育德校刊《消寒新咏》,页 35,北京: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 心, 1986 年。
    130 (清)铁桥山人撰,周育德校刊《消寒新咏》,页 53-54,北京: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1986 年。
    131 (明)张瀚《松窗梦语·风俗记》,页 139,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132 (明)张岱《陶庵梦忆》,页 154、155,长沙:岳麓书社,2003 年 8 月。
    133 幺书仪《明清剧坛上的男旦》,见《文学遗产》,页 72,1999 年第 2 期。
    134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月。
    135 参见前第一章第三节论述。
    136 张荣铮、刘勇强、金懋初点校《大清律例》,页 558,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年。
    137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52、25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138 张次溪编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郑振铎序》,页 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139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40 (清)李调元《雨村诗话》卷十
    141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4、4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142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43 (清) 昭琏《啸亭杂录》卷八,页 237,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144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45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46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47 张次溪辑《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17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148(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49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0 (清)萝摩庵老人《怀芳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8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1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2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3 (清)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0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4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5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6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7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8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59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转引自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下册,页 13、 1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年。
    160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页 447,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年。
    161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页 119,北京:宝文堂书店, 1989 年 9 月。
    162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63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64 (清)李调元《童山诗集》卷三十一,引自焦文斌著《秦腔史稿》,页 375,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5 梅兰芳《看同州梆子》,见《梅兰芳文集》,页 33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年 8 月。
    166 (清)赵翼《檐曝杂记·梨园色艺》,页 38,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
    167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68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69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70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71 (清)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0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72 (清)焦循《里堂诗集》卷六,引自焦文斌著《秦腔史稿》,页 37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
    173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页 131,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3 月。
    174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页 131,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3 月。
    175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76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77 (清)钱德苍选编,汪协如点校《缀白裘》九集,页 112,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9 月。
    178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5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79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80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81 (清)无名氏《燕京杂记》,见《笔记小说大观》,第 14 编第 7 册,页 81,总页 5925,台北:新兴书局,1978 年。
    182 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9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183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页 131,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3 月。
    184 (清)蕊珠旧史《长安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1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85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6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86 (清)徐珂编著《清稗类钞》,页 5101、5102,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187 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9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188 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9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189 张次溪辑《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172。北平俗曲《老斗叹》亦云:“徽班老板鬻龙阳,傅粉熏香坐客傍,脸白头青娇娆体态,朱唇皓齿俏行藏。色艺超群清歌妙舞,语言伶俐哄骗开狼,不怕你富比石崇财过北斗,一入了迷局转眼就败亡。见《北平风俗类征·游乐》“老斗”,页350,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刊印,1996 年。
    190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91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92 (清)徐珂编著《清稗类钞》,页 5155,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193 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十卷》,页 7114,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94 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十卷》,页 7574,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95 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十卷》,页 709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96 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十二卷》,页8664,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7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0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98 (清)艺兰生《宣南杂俎》,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1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99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游乐”页 346,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刊印,1996 年。
    200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1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2 张次溪《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17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3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2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4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5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6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7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08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7、10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209 (清)蕊珠旧史《丁年玉笋志》,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3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0 (清)来清阁主人《片羽集》,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2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1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6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2 (清)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6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3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4 (清)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9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5 (清)陈森《品花宝鉴》,页 202,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年 6 月。
    216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卷三,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6、24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7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8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19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0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0、3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221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2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3 (清)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8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4 张次溪辑《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17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225 (清)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9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6 (清)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9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7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8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29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0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30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0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31 (清)萝摩庵老人《怀芳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8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32 (明)潘之恒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页 21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 年 8 月。
    233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74、37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234《中国昆剧大辞典》,页 563,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月。
    235《中国昆剧大辞典》,页 653,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月。
    236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2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37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38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39 (清)萝摩庵老人《怀芳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9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40 (清)蕊珠旧史《长安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0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41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42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3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43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3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44 (清)无名氏《燕京杂记》,见《笔记小说大观》,第 14 编第 7 册,页 82,总页 5926,台北:新兴书局,1978 年。
    245 (清)蕊珠旧史《长安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0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46 (清)蕊珠旧史《丁年玉笋志》,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3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47 (清)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03、20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248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102,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249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2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50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51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52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53 (清)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8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54 (清)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8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55 (清)蕊珠旧史《辛壬癸甲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8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256 参见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168、16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257 周明泰辑《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引言》,页 4、5,1932 年 7 月铅印。
    258 (日)辻听花《中国剧》,页 167,北京:顺天时报社,1925 年。
     259 马二先生《辟伶界大王》,周剑云编《鞠部丛刊·剧学论坛》,页 22,上海:上海书店据交通图书馆 1918年版影印,1990 年。
    260(法)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转引自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页 94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
    261 于治中《正文、性别、意识形态——克里斯蒂娃的解析符号学》,见吕正惠主编《文学的后设思考:当代文学理论家》,页 216,台北:中正书局,1991 年。
    262 C.巴特勒:《文本与外部世界》,见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页 215, 1988 年。
    263 (明)王骥德《曲律》,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页 167—16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7 月。
    264 此三处笔线索来自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说中男女扮装之性别与文化意义》(2000 年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65 (明)谢肇淛《五杂俎》,页 183,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 年。
    266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十“男子女饰”,见于《笔记小说大观·第十一册》,页 160,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3 年 8 月。
    267 参见(清)赵翼著、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余丛考》卷四十二“女扮为男”,页 883、884,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268 (明)黄一正《事物绀珠》,无出处,序于 1591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转引自(美)高彦硕著,李志生译《闺塾师》,页 12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 月。
    269 顾苓《河东君传》,见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中》,页 34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270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中),页 37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271 参见谭正璧编《三言两拍资料》(下),页 430、43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272 襟霞阁主编《清代名吏判牍七种汇编》<于成龙判牍>“男扮女装之妙判”,页 49、50,台北市: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 11 月。转引自谢卧龙主编《知识型构中性别与权利的思想与辩正》,页 217、218,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 年 6 月。
    273 (清)情天外史《情天外史·后序》,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95,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12 月。
    274 (清)徐珂《清稗类钞》“饰男为女以鬻钱”,页 5396,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275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七,页 88、89,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5 月。
    276 (清)长白浩歌子著,刘连庚校点,《萤窗异草》初编卷二《白衣庵》,页 63-67,济南:齐鲁书社,2004 年 1 月。
    277 (清)长白浩歌子著,刘连庚校点,《萤窗异草》初编卷二《白衣庵》,页 68,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1 月。
    278 学者对此类剧作的指称不尽相同。台湾学者华玮承袭严敦易先生“拟男剧”的创名,扩展为“男女易装剧”,吴存存在《明清社会性爱风气》中以“性倒错”剧命名。出于涵括研究对象并体现戏曲艺术特性的考虑,本文采纳了唐昱《明清易性乔装剧之研究》(2005 年武汉大学硕士论文)的命名。
    279 详参唐昱《明清易性乔装剧之研究》,页 5-6,2005 年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81 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论稿》,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年 1 月。
    282 吴秀华《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页 135-14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年 9 月。
    283 吴玉杏《三言之越界研究》,国立政治大学 2002 年硕士学位论文。
    284 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说中男女扮装之性别与文化意义》,南华大学 2001 年硕士学位论文。
    285 陶磊的《试论明清通俗文学作品中女性易装“越位”现象》,湖南师范大学 2002 年硕士学位论文。
    286 Judith T.Zeitlin, Historian of the Strange :Pu Songling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Tal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87 严敦易《何佩珠的<梨花梦>》,载《元明清戏曲论集》,页 303,郑州:中州书画社, 1982 年。
    288 徐扶明《明清女剧作家和作品初探》,载《元明清戏曲初探》页 27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年。
    289 华玮《明清妇女剧作中之‘拟男’表现与性别问题——论<鸳鸯梦>、<繁华梦>、<乔影>与<梨花梦>》,见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页 573,1998 年。
    290 廖炜春 Cloths Make the Wo/Man:Cross-Dressing and Gender on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Stage and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ese Theatre,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年 10 月。
    291 唐昱《明清易性乔装剧之研究》,2005 年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2 梁丽丹《试论古典戏曲中的女扮男装现象》,2006 年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3 潘光旦译注英国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见《潘光旦文集·12》,页 525 注释 4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2 月。
    294 参见潘光旦译注英国霭理士的《性心理学》,页 507,见《潘光旦文集·12》,页 525 注释 4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2 月。
    295 (奥地利)弗洛伊德著、林克明译《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页 189,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 10 月。
    296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一·纪》,页 8,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11 月。
    297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第七册,卷五六《杜伏威传》,页 2267,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298 (明)冯梦龙编刊、魏同贤校点《醒世恒言》第十卷《刘小官雌雄兄弟》,页 19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9 月。
    299 (美)马克梦著,王维东、杨彩霞译《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与男女关系》,页 11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 3 月。
    300 (明)孟称舜《贞文记》,见《古本戏曲丛刊》二集,页 17,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1955 年。
    301 (美)伊维德(Wilt L. Idema): Female Talent and Female Virtue:Xu wei’s Nü Zhuangyuan and Meng Chengshun’s Zhenwen Ji,见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页 550,1998 年。
    302 周华山《同志论》,页 76,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7 年 1 月。
    303 (清)吴藻《乔影》,见郑振铎印行《清人杂剧二集》第十二册,页 2,1934 年 5 月影印本。
    304 (清)齐彦槐《乔影·题辞》,见郑振铎印行《清人杂剧二集》第十二册,页 3,1934 年 5 月影印本。
    305 (清)许乃榖《乔影·题辞》,见郑振铎印行《清人杂剧二集》第十二册,页 2,1934 年 5 月影印本。
    306 华玮《明清妇女剧作中之‘拟男’表现与性别问题——论<鸳鸯梦>、<繁华梦>、<乔影>与<梨花梦>》,见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页 619,1998 年。
    307 (清)何佩珠《梨花梦》卷五“仙会”,见华玮编校《明清妇女戏曲集》,页 290,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 年 7 月。
    308 (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题词》,页 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 8 月。
    309 (清)项度《梅花诗·序》,见(清)李应桂《梅花诗》,页 1,《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6 年。
    310 (清)蒋芝庭《蟾宫操·评林》,见(清)程瀛鹤《蟾宫操》,页 4,《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6 年。
    311 (日)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代戏曲史》(上),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年 1 月。
    312 (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页 14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7 月。
    313 (清)杨潮观著,胡士莹校注《吟风阁杂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9 月。
    314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页 3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7 月。
    315 (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页 16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7 月。
    316 (明)张岱《答袁箨庵》,见《琅環文集》卷三,页 92、93,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35 年。
    317 叶嘉莹《论词学中之困惑与<花间>词之女性叙写及其影响》,见缪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页 349,长沙:岳麓书社,1993 年 2 月。
    318 华玮《明清妇女剧作中之‘拟男’表现与性别问题——论<鸳鸯梦>、<繁华梦>、<乔影>与<梨花梦>》,见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页 621,1998 年 2 月。
    319 (清)吴藻《乔影》,见郑振铎刊行《清人杂剧二集》第十二册,页 6,1934 年 5 月影印本。
    320 (清)吴载功《乔影·跋》,见郑振铎刊行《清人杂剧二集》第十二册,页 2,1934 年 5 月影印本。
    321 (清)葛庆曾《观演乔影传奇作》,见郑振铎刊行《清人杂剧二集》第十二册,页 7,1934 年 5 月影印本。
    322 华玮《明清妇女剧作中之‘拟男’表现与性别问题——论<鸳鸯梦>、<繁华梦>、<乔影>与<梨花梦>》,见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页601,1998 年 2 月。
    323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026,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324 (清)徐珂编《清稗类钞》,页 5057,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325 (清)邗江小游仙客《菊部群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9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12 月。
    326 张次溪编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郑振铎序》,页 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327 张次溪编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伦明诗序》,页 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328 参见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自序》,页 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329 潘光旦先生是性学研究卓有成就的学者,他译注英国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以“性的逆转”指称现今意义上的同性恋:“一直到了近代,它才成为一个科学的研究题目或受人承认为有研究的价值。这是在德国首先开始的。”详见《潘光旦文集·12》,第 523 页注释 38、以及页 486——49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2 月。
    330 Siu Leung Li .Cross-Dressing in Chinese Opera.,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P23
    331 19 世纪末,西方医学界从生物病理的角度区分人类性倾向,“同性恋”(Homosexuality)词义应运而生,并发展为异性恋医学体制所建构出来的二元划分异己(the other)、显示性身份的词汇,其中无可避免带有西方性别观念复杂的意识形态。同性恋的词义于 1911 年首次在法语中出现。中国文献至少在19 世纪末以前不见“同性恋”一词及其连带的意识形态。
    332 康正果《重申风月鉴》,页 89,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2 月。
    333 据张在舟《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一书统计,古代中国指称男色的相关名词至少有四十二种,参见是书页 9—19,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年 4 月。
    334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页 24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10 月。
    335 (清)梁章钜撰,梁恭辰校《称谓录》“娈童”条也有“崽子”之名:“水经注娈童丱角弱年崽子。案崽音宰,方言崽者,子也,湘沅之间,凡言是子者谓之崽,天禄识馀注今北人骂顽童曰崽子。”而清人所谓顽童,同“比顽童”。参见(日)长泽规矩也编《明清俗语辞书集成·1》,页 9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11 月。)潘光旦推测娈童恋或姹女恋(paidophilia)缘于道家的养生:“无论如何,娈童就是幼童,姹女就是少女;”“中国一部分道家讲采补,很早就有娈童姹(亦做奼)女之说”,娈童始黄帝“当是此派道家的一部分的神话。”见潘光旦译注英国霭理士的《性心理学》,《潘光旦文集·12》,页 460 注释 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2 月。
    336 潘光旦译注英国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见《潘光旦文集·12》,页 68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 月。
    337 (明)谢肇淛《文海披沙》卷七《男色》,《续修四库全书》第 1130 册,页 3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338 (清)毕沅校注,吴旭民标点《墨子·尚贤》,页 2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12 月。
    339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十一册),卷 93,佞幸传 63,页 3741,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4 月。
    340 (唐)欧阳洵撰《艺文类聚》卷三十三,页 57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1 月。
    341 (南朝)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 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下册),卷 8,页 334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342 (明)冯梦龙《情史》(下),页 861,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 年 1 月。
    343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后初集》“禁男娼”条,页 213,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344 (明)醉西湖心月主人著,萧相恺校点《弁而钗》,页 920,成都:巴蜀书社,1995 年。
    345 (明)醉西湖心月主人著,萧相恺校点《弁而钗》,页 924,成都:巴蜀书社,1995 年。
    346 参见周华山《同志论》,页 69,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7 年 2 月。
    347 参见(明)冯梦龙《情史》(下),页 883,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 年 1 月。
    348 (美) Sophie Volpp(袁书菲)《规范色欲:十七世纪的男色观念》,见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页 380,2002 年 10 月。
    349 (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见《汤显祖集》,页 112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年。
    350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槐西杂志(二)”,页 24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10月。
    351 (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352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2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353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102,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354 (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页 5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8 月。
    355 (明)无名氏撰、金心点校《梼杌闲评》,页 15,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1 月。
    356 (明)醉西湖心月主人著,萧相恺校点 《弁而钗》,页 881,成都:巴蜀书社,1995 年。
    357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以计骗伶物”,页 5428,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358 (清)蒋士铨著,邵海清校,李梦生笺《忠雅堂集校笺》,页 7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359 (清)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360 (清)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1、5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361 (清)赵翼《簷曝杂记·梨园色艺》,《笔记小说大观》第 7 编第 4 册,页 2423,台北:新兴书局,1978年。
    362 (清)萝摩老人《怀芳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8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363 参见 Bret Hinsch 《中国男性同性恋史》(Passion of the Cut of Sleeve:the Male Homosexualitu Trad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P4、P 141.
    364 (荷兰)高罗佩著,李零、郭晓惠等译,《中国古代房内考》,页 6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11月。
    365 (荷兰)高罗佩著,李零、郭晓惠等译,《中国古代房内考》,页 73 注释 1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11 月。
    366 (明)周祈《名义考》卷 5,人部,总页 169,见《文渊阁四库全书》856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年。
    367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页 46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368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页 477——47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369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页 74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370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页 75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371 明代书童也充家乐的遗风至清尤然,如《品花宝鉴》第十一回华夫人过生日,华公子与夫人家宴了一日,“命八龄班唱了一天戏。这八龄名字都有一个‘龄’字,无非金龄、玉龄、兰龄、桂龄之类。有几个是家 僮教的,有几个是各班选的。虽不能如《花选》中之名旦,却也胜于寻常戏旦,闲时原叫其伺候书房。” 见(清)陈森《品花宝鉴》,页 95,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年 6 月。
    372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页 10,见(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年 3 月。
    373 (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页 132,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12月。
    374 (宋)王灼《碧鸡漫志(及其它三种)》,卷一,页 6 ,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375 (元)夏庭芝《青楼集》,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页 21、页 35、页 2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7 月。
    376 (明)史玄《旧京遗事》,页 25,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年。
    377(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 3《男娼》,页 1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11 月。
    378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八,页 185,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 年。
    379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页 66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 6 月。
    380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页 663—664,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 6 月。
    381 (明)史玄《旧京遗事》,页 25,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年。
    382 (明)姚旅《露书》卷九,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 111 册,页 696,济南:齐鲁书社,1995 年 9 月。
    383 (明)无名氏撰、金心点校《梼杌闲评》,页 61,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1 月。
    384 刘俊馀、王玉川合译:《利玛窦全集(1)· 利玛窦中国传教史 (上)》,页 72,台湾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86 年 10 月。
    385 参见张杰《明清时期在华天主教在同性恋问题上与中国的文化差异》,《中国性科学》,2005 年第 5 期,页 40-48。
    
    386 (明)史玄《旧京遗事》,页 25,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年。
    387 (清)褚人获《坚瓠集》(第二册)卷 3,‘南风’条,页 13b,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 8 月。
    388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小唱”条,页 334,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刊印,1996 年。
    389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12 月。
    390 (清)龚炜《巢林笔谈》卷五“优人称相公”,页 116,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8 月。
    391 齐如山《戏班》,转引自吴存存《清代相公考略》,《中国文化》第十四期,页 184。
    392 周志辅《枕流答问》,转引自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20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393 参见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15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394 (清)艾衲居士编《豆棚闲话》,页 11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3 月。
    395 吴存存《清代相公考略》,《中国文化》第十四期,页 183。
    396 北平俗曲《莲花落》,见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页 244,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影印,1996 年。
    397 (清)张焘《津门杂记》“下处”条,页 9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1 月。
    398 (清)徐珂编《清稗类钞》,页 5094,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399 详参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148—24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400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页 110,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年 9 月。
    401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02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02 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03 统计表格常见文末附录二。
    404 (清)佚名《情天外史》,《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83-69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05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0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06 (清)张焘《津门杂记》“下处”条,页 9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1 月。
    407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0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08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0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09 潘镜芙、陈墨香著《梨园外史》,页 21,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年 6 月。
    410 潘镜芙、陈墨香著《梨园外史》,页 21、22,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年 6 月。
    411 (清) 蕊珠旧史《丁年玉筍志》,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7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12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5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13 (清) 蕊珠旧史《丁年玉筍志》,《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3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14 (清)华胥大夫《金台残泪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24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15 (清)西湖安乐山樵《燕兰小谱》,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4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16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094,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417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05-60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18 (清)香溪渔隐《凤城品花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67-57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419 (清)艺兰生《宣南杂俎》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1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20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1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21 (清)王韬《瑶台小录》,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6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22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41,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23 潘镜芙、陈墨香著《梨园外史》,页 109,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年 6 月。
    424 潘镜芙、陈墨香著《梨园外史》,页 215,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年 6 月。
    425 (清)萝摩庵老人《怀芳记》,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9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月。
    426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27 (清)蕊珠旧史《梦华琐簿》,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35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28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页 345,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影印,1996 年。
    429 蒋士铨(1725-1785)是乾隆朝“江右三大家”之一,汪启淑(1728-1799)《水曹清暇录》也是同期之作,可见“档子班”至迟在乾隆时已有之,而且是由童男假作童女演出。(清)徐珂编著《清稗类钞》“档子班”条记:“女伶之外,有所谓档子班者,一名小班,始于嘉、道间。所歌之曲,书于扇,且仅演剧而不侑酒,亦即猫儿戏也。”“若光绪时,天津所在有之,居侯家后,一堂辄有雏妓数人,玉貌绮年,所唱曰档调。而江西亦有档子班,以广信府之人为多,且远至广州,达官豪客每招之侑酒,然皆以度曲为事而不演剧也。”“光绪中叶,上海亦有档子班,其人率来自江右,居之安李氏,其最著者也”,“其家有小戏台,凡就宴者,可命其登台歌舞,亦可出外演剧,且侑酒也。”(参见是书页 5052、5053,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可见“档子班”属幼童小班,嘉、道后亦有童女小班,演剧或侑酒侧重不同,也可兼而有之。《昆剧大辞典》“档子班”条云:“女伶小班,始于嘉庆、道光间,以清唱昆曲谋生,也能演出。”(参见是书页 24,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月。)女伶小班是档子班后来的形态,最初应为男小班。
    430 (清)蒋士铨著,邵海清校,李梦生笺《忠雅堂集校笺》,页 70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431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页 345,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影印,1996 年。
    432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13,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33 (清)陈森《品花宝鉴》,页 156 、15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年 6 月。
     434 参见《中国京剧史·上卷》,页 7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 年 1 月。
    435 (日)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上》,页 35,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年 1 月。
    436 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页 103,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年 3 月。
    437(清)倦游逸叟《梨园旧话》,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2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38 徐慕云《京剧杂谈》页 11、12,北京:宝文堂书店,1960 年。
    439 徐慕云《京剧杂谈》页 12,北京:宝文堂书店,1960 年。
    440 (元)夏庭芝《青楼集》,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页 4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7月。
    441 张次溪《北京梨园掌故长编》,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9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月。
    442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页 131,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 3 月。
    443 (清)沈起凤《谐铎》卷十二“南部”,页 162、163,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年 3 月。
    444 陈彦衡《旧剧丛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7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45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页 25、2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446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199,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447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00,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448 赵景深《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5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449 (清)倦游逸叟《梨园旧话》,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2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50 (清)倦游逸叟《梨园旧话》,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2、83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51 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页 109,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年 3 月。
    
    452 (清)倦游逸叟《梨园旧话》,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3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53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132,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454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131,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455 周剑云编《鞠部丛刊·品菊馀话》,页 46,上海:上海书店(据交通图书馆 1918 年版影印),1990 年。
    456 参见周剑云、景麟合述《不可不知录》“京班规则”,其中有三条关于花旦对禁忌:(三)未开锣前花旦不 准上台。(二十五)花旦仅有梳头桌、大衣箱可坐,盔头箱不准坐。(二十六)花旦梳头后不准赤身露体。见周剑云编《鞠部丛刊·戏曲源流》,页 51、52,上海:上海书店(据交通图书馆 1918 年版影印),1990年。
    457 玄郎《梨园中之角色》,见《申报》1913 年 5 月 31 日,13 版。
    458 参见(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199,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 年 9 月。
    459 荀慧生《花旦表演琐谈》,见《荀慧生演剧散论》,页 4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年 6 月。
    460 荀慧生《花旦表演琐谈》,见《荀慧生演剧散论》,页 48,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年 6 月。
    
    461 荀慧生《花旦表演琐谈》,见《荀慧生演剧散论》,页 5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年 6 月。
    462 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页 365,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3 月。
    463 (日)青木正儿原著,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下》,页 526,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年 1 月。
    464 《戏剧月刊》,第一卷四期,1928 年。
    465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00,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466 (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页 5102,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8 月。
    467 张次溪《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17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68 (清)艺兰生《宣南杂俎》,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51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69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1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70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页 2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471 (清)倦游逸叟《梨园旧话》,页 824,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72 (清)倦游逸叟《梨园旧话》,页 824,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73 许志豪、凌善清编著《戏学全书》,页 4,上海书店,1993 年 2 月 1 版(原名《戏学汇考》,上海大东书局 1926 年出版,共十册,上海书店影印合订成一册)。
    474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一》,页 13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475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三》,页 117,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476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三》,页 11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477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00,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478 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三》,页 11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479 罗瘿公《菊部丛谭》,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78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还可参见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一》,页 104-105。
    480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01,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481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38、239,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 年 9 月。
    482 (清)倦游逸叟《梨园旧话》,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834,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月。
    483 徐慕云《中国京剧史》,页 18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2 月。
    
    484 辻听花《花衫时代》,《顺天时报》,1937 年 3 月 8 日。
    485 转引自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页 117,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486 转引自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页 181,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487 徐慕云《京剧杂谈》,页 12,北京:宝文堂书店,1960 年。
    488 张肖伧《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四期,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1 年 1 月。
    
    489 苏老蚕《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四期,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1 年 1 月。
    490 罗瘿公《鞠部丛谭》,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79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91 罗瘿公《鞠部丛谭》,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78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92 张次溪辑《九青图咏》,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99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493 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页 33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494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18,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9 月。
    495 苏少卿《现代四大名旦之比较》,《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四期,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1 年 1 月。
    496 (日)波多野乾一原著,鹿原学人译《京剧二百年之历史》,页 220、221,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 年 9 月。
    497 易顺鼎《哭庵赏菊诗》,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749、75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98 (清)艺兰生《侧帽余谈》,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61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12 月。
    499 张次溪《燕归来簃随笔》,见《清代燕都梨园史料》,页 124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
    500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页 112、11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501 参见黄育馥《京剧——观察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窗口(1790——1937)》,《妇女研究论丛》,1995 年第 3期,30—34 页。
    502 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页 279,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年。
    503 梅兰芳对《汾河湾》的改进受益于齐如山的鼎力相助。1912 年,齐如山观剧后向梅兰芳写去长信,批评 他在《汾河湾》表演上违背逻辑的不合情理之处。齐氏将薛仁贵的大段唱腔分为九小段落,重点分析了每段情节的人物关系、所应具备的心理活动以及在规定性场境中演员所应采取的相应表现。这种带有指导意义的信函近百余封,使梅兰芳认识到了传统剧目在表演上因袭的陋习,从而强化剧中人物的行动性和人物关系的戏剧性,并在此后的演剧中充分发挥和创造。
    504 (日)吉田登志子《梅兰芳 1919、1924 年来日公演的报告》,见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艺术评论集》,页 67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505 参见(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页 2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
    506 苏少卿《忆梅》,《戏剧月刊》,1928 年第 6 期。
    507 翁偶虹《梅兰芳的意象美学意识》,见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艺术评论集》,页 13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508 梅绍武、梅卫东《梅兰芳自述》,页 125,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509 (清)斌椿《乘槎笔记(外一种)》,页 19,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年。
    510 (清)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一册》,页 5069,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511 (清)孙保瑄《忘山庐日记》,《清代日记汇抄》,页 39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
    512 铁《铁甕烬馀》,《小说林》,1908,(12):2—3。
    513 三爱(陈独秀)《论戏曲》,《新小说》,1906,(14):1—5。
    514 黄爱华所著《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岳麓书社,2001 年 5 月出版)是笔者目力所及唯一专节探讨早期话剧男旦制的专著,惜仅止于春柳社,详参是书页 178—194。
    515 欧阳予倩《自我演戏以来》,页 20,台北: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
    516 欧阳予倩《谈文明戏》,《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 1 辑》,页 9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517 退庵《新剧界之梳头发明家》,《戏杂志·精神号》,1922,(5):3—6。
    518 曹禺《回忆在天津开始的戏剧生活》,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编《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页 64,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年。
    519 廖永武、董振修、杨桂欣《中国革命戏剧的伟大先驱——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的戏剧活动》,《戏剧艺术论丛·第 1 辑》,页 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
    520 梅兰芳《为着人民,为着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出我们的一切——在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梅兰芳文集》,页 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年。
    521 梅兰芳《戏剧界参加辛亥革命的几件事》,《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49—1979)·戏剧、民间文学卷》,页 11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
    522 马二(冯叔鸾)《戏学讲义·第十章》,转引自田本相,宋宝珍《一场关于文明戏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见《中国话剧研究·第十辑》,页 24,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年。
    523 啸天《女子新剧团》,转引自田本相、宋宝珍《一场关于文明戏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见《中国话剧研究·第十辑》,页 2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年。
    524 详参周慧玲《女演员、写实主义、“新女性”论述——晚清至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剧场的性别表演》,《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0 年第 1 期,页 4—26。
    525 洪深《我的打鼓时期已经过了么?》,《洪深文集(四)》,页 55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526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页 6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527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页 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528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页 70,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 11 月。
    529 (日)吉田登志子《梅兰芳 1919、1924 年来日公演的报告》,见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艺术评论集》,页 648,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530 同上,页 646。
    531 同上,页 649。
    532 同上,页 674。
    533 同上,页 680。
    534 同上,页 679。
    535 同上,页 658。
    536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中国京剧史·中卷》,页 17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537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中国京剧史·中卷》,页 172,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538 蒲伯英《我主张要提倡职业的戏剧》,转引自《洪深文集(四)》,页 5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539 廖奔先生对梅氏出访欧美的中西戏剧文化语境有翔实中肯的分析,详阅《东西文化撞击中的梅兰芳》,见《梅韵麒风——梅兰芳周信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页 75——93,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年 10月。
    540 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页 7,长沙:岳麓书社,1985 年。
    
    541 西源(郑振铎)《打倒旦角梅兰芳》,《文学周报》,1929,(合订 8):62。
    542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页 137,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年。
    543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页 139,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年。
    544 齐如山《梅兰芳游美记》,页 63,长沙:岳麓书社,1985 年。
    545 (美)斯达克·扬《梅兰芳》,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编《梅兰芳艺术评论集》,页 699,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546 梅绍武《五十年前京剧艺术风靡美国》,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艺术评论集》, 页
    63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547 梅绍武《五十年前京剧艺术风靡美国》,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艺术评论集》, 页
    637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
    548 知《关于批评梅兰芳之一函(中)》,《申报》,1930—6—21(19)。
    549 知《关于批评梅兰芳之一函(下)》,《申报》,1930—6—22(17)。
    550 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页 106,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年。
    551 参见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52 (瑞典)拉尔斯·克莱贝尔格《艺术的强大动力——1935 年苏联艺术家讨论梅兰芳艺术记》,见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续集》,页 257,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
    553 (德)布莱希特《论中国人的传统戏剧》,见《布莱希特论戏剧》页 205、206,北京:中国戏剧出版,1990 年。
    554 (法)乔治·巴纽《梅兰芳——西方舞台的诉讼案和理想国》,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续集》,页 267,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
    555 王平陵《国剧中的“男扮女”问题》,《剧学月刊》,1934(12):1—4。
     556 陈美延、陈流求《陈寅恪诗集·附唐筼诗存》,页 7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年。
    
    557 苏勇点校《易经》,页 8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8 月。
    558 (瑞士)荣格《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页 67,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年。
    559 苏勇点校《易经》,页 8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8 月。
    
    560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页 289,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年。
    561 (美) O.V.魏勒《性崇拜》,页 266,北京:中国文联公司,1988 年 11 月。
    562 唐达成《印度石窟艺术及其其它》,《造型艺术研究》,1995 年第 2 期。
    563 (瑞士)荣格《.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页 67,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年。
     564 (英)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页 120,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2 月。
     565 参见田民《莎士比亚与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实践》,《学术论丛》,页 63、69,1994 年第 4 期。
    566 周慧玲《女演员、写实主义、新女性论述——晚清至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剧场中性别表演》,《戏剧艺术》,页 8,2001 年第 1 期。
    567 参见杨隽《臣妾意识与女性人格——古代士大夫文人心态研究之一》,《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 年第4 期,页 95—104。
    568 苏勇点校《易经》,页 9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8 月。
    569林语堂《中国人全译本》,页 90,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年。
     570 金克木《〈玉台新咏〉三问》,《文史知识》,1986 年第 2 期。
     571 (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中国古典小说史论》,页 95,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 9 月。
    [1] 古本戏曲丛刊[Z].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
    [2]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10)[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3] 丛书集成初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丛书集成续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4.
    [5]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Z]. 济南:齐鲁书社,1997.
    [6] 四库禁毁书丛刊[Z].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7] 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 明代笔记小说大观(1-5)[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 笔记小说大观[Z].台北:新兴书局,1978.
    [10] 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1]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1995.
    [12] (宋)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西湖书社,1981.
    [13] (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4] (宋)孟元老等.东京梦 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Z].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5] (元)陶宗仪.说郛[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16] (明)陆容.菽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 (明)史玄.旧京遗事.[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18] (明)田艺衡.留青日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9] (明)谢肇淛.五杂俎[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7.
    [20] (日)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1]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2] (明)李乐.见闻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3]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4] (明)张翰.松窗梦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5]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
    [26] (明)张岱.陶庵梦忆[M]. 长沙:岳麓书社,2003.
    [27] (明)潘之恒.潘之恒曲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8] (明)汤显祖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9] (明)醉西湖心月主人.弁而钗[M]. 思无邪汇宝丛书[Z] 台北:台湾大英百科.1998.
    [30]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1] (明)冯梦龙.情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
    [32]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
    [33]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4] (清)赵翼.陔余丛考[M].台北:世界书局,1970.
    [35] (清)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6]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 续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7] (清)赵翼.簷曝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8] (清)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9]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0] (清)陈森.品花宝鉴[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1] (清)斌椿.乘槎笔记(外一种)[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2] (清)孙保瑄.忘山庐日记[M].清代日记汇抄[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3] (清)谈迁.北游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4] (清)铁桥山人.消寒新咏[Z].北京: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1986.
    [45] (清)钱德苍.缀白裘[Z].北京:中华书局,2005.
    [46] 大百科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戏曲曲艺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47] 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Z].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48] 廖奔 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49] 刘彦君 廖奔.中外戏剧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0]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5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52]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53] 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社. 1989.
    [54]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上下) [M].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55] (日)波多野乾一、鹿原学人.京剧二百年之历史[M].上海: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
    [56] (日)辻听花.中国剧[M].北京:顺天时报社,1925.
    [57] 周明泰.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Z].1932.
    [58] 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59] 许志豪、凌善清.戏学全书[Z] .上海:上海书店据上海大东书局 1926 年版印,1993.
    [60] 周剑云.鞠部丛刊[Z].上海:上海书店据交通图书馆 1918 年版影印,1990.
    [61] 中国戏曲志·北京卷[Z].北京:ISBN 出版中心.1999
    [62] 北京市艺术研究院、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63] 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64] 徐慕云.京剧杂谈[M].北京:宝文堂书店,1960.
    [65]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6] 周妙中.清代戏曲史[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67]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8]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69] 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70] 廖奔 中国古代剧场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71] 张发颖.中国戏班史[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72]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3] 谭帆.优伶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74] 顾笃璜.昆剧史补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75] 陈维昭.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76] 李景虎.宋金杂剧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7] 郑尚宪.王评章.莆仙戏史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78] 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79] 张在舟.暖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80] 翁再思.京剧丛谈百年录(上下) [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81] 冯沅君.古剧说汇[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82] 胡忌.宋金杂剧考[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83] 蒋松源.中国古典戏曲史论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84]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戏曲史料[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5] 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86]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87] 王汉民.中国戏曲小说初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7.
    [88] 董维贤.京剧流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
    [89] 骆正.中国京剧二十讲[C].广西:广西桂林大学出版社,2004.
    [90] 京剧谈往录[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91] 京剧谈往录续编[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92] 京剧谈往录三编[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93] 京剧史研究——戏曲汇论(二)专辑[C].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94] 苏涵.民族心灵的幻象:中国小说审美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95] 翁偶虹.翁偶虹戏曲论文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96] 陈耕.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97] 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8] 焦文彬.秦腔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99] 徐鹏绪、张俊才.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100] 苏国荣.戏剧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101] 孟昭毅.东方戏剧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102] 徐城北.京剧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3] 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1937)[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4] 张连.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105] 吴秀华.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106] 梅兰芳周信芳诞辰 100 周年纪念委员会学术部主编.梅韵麒风:梅兰芳周信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107] 梅兰芳.东游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108] 梅兰芳.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109] 梅兰芳.移步不换形[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110] 梅绍武、梅卫东.梅兰芳自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111] 中国戏剧家协会.梅兰芳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112] 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艺术评论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113] 荀慧生.荀慧生演剧散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114] 荀慧生的舞台艺术[C].北京:中国艺术出版社,1960.
    [115] 程砚秋.程砚秋戏剧文集[C].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16] 程砚秋舞台艺术[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117] 御霜实录——回忆程砚秋先生[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118] 小翠花、柳以真.京剧花旦表演艺术[C].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
    [119] 徐城北.梅兰芳与二十世纪[M].北京:新华书店,1990.
    [120] 徐城北.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1] 徐城北.梅兰芳百年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2] 徐城北.京剧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23] 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124] 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续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25] 陈仲培、胡世均.程砚秋传[M].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26]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127] 刘彦君.梅兰芳传[M].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28] (日)河竹繁树.日本演剧史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29] 都文伟.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0] 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91.
    [131] 潘镜芙、陈墨香.梨园外史[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132] 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 [Z].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刊印,1996.
    [133] 韦明铧.淮扬优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34]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35] 李晓.戏剧与戏剧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36] 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137] 童道明.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 戏剧美学卷. [C].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138] 曾永义.说戏曲[C].台北:联经出版社,1977.
    [139] 曾永义.说俗文学[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140] 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41] 潘丽珠.清代中期燕都梨园史料评艺三论研究[M].台北:里仁出版社,1998.
    [142] 华玮、王瑷玲.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1998.
    [143] 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44] 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 1 辑[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145] 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146] 洪深.洪深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47]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48]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149] 黄士龙.中国服饰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
    [150]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151] 廖奔.对峙与解构:东西方戏剧[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52] 陈世雄.周宁.20 世纪西方戏剧思潮[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153] 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154] 林中泽.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以利马窦天主实义和庞迪我七克为中心[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155] (荷兰)高罗佩.秘戏图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6] (荷兰)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57] 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8] 闵家胤.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59] (法)米歇尔·福柯.性史[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160] 李银河.酷儿理论[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61] 康正果.风骚与艳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62] 康正果.重审风月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63] 康正果.身体与情欲[C].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64] 周华山.同志论[M].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5.
    [165] 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66] 张小虹.性别越界: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C].,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8.
    [167] 张小虹.性/别 研究读本[C].台北:麦田出版,1998.
    [168] 叶舒宪.性别诗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69] 张宏生.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70] 荒林、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 NO.2[C].北京:文联出版社,2001.
    [171] (美)波利 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72] 鲍家麟.中国妇女史论集[C].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
    [173] 鲍家麟.中国妇女史论集三集[C].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
    [174] 陈平原 王德威.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5] 钟慧玲.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C].台北:里仁书局,1997.
    [176] 顾燕翎.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C].台北:女书文化事业,1997.
    [177]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 历史·小说·叙事.[C].北京:三联书店,2003.
    [178] (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79] (法)罗兰·巴特.符号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80]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81] (德)布莱希特论戏剧[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1990.
    [182] 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183] 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
    [184] 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85] 庄浩然.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186] 庄浩然 倪宗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戏剧卷[C]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87]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88]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189] (德)格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90] 厉震林. 中国优伶表演性别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191] 周象耕.乾旦研究[D]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92] 李易修.男声女相[D].台北: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93] 宋祖慈.乾旦与坤生[D]. 台北:艺术学院戏剧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194] 戴力芳. 建构于男性世界中的妇女世界——明清女剧作家论[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95] 李玉玲. 同性恋合理性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
    [196] 陶磊. 试论明清通俗文学作品中女性易装“越位”现象[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97] 蒋敏珍. 莎剧中的女扮男装现象[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98] 朱小珍. 越剧改革现状研究[D].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硕士学位论,2004.
    [199] 周凤丽.论性别错位的性别批评意义——论中国戏曲表演中性别错位现象的文化解读[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00] 毛慧君.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201] 岳立松. 晚明同性恋小说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02] 丁峰山. 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03] 唐昱.明清“易性乔装剧”之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
    [204] 蔡祝青. 明末清初小说中男女扮装之性别与文化意义[D].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05] 吴玉杏.三言之越界研究[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06] Zeitlin, Judith T. Historian of the Strange: Pu Songling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Tale.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7]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Theory, and Psychoanalytic Discourse.” Feminism/Postmodernism. Ed. Nicholson, Linda. J,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p.324-340.
    [208] Eagleton, Terry. 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 Methuen, 1983.
    [209] Garber, Marjorie . Vested Interest: Crossing-Dressing & Cultural Anxiety. New York:Routledge, 1992.
    [210] Lesley Ferris. Ed .Crossing The Stage: Controversies on crossing-dressing.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211] 廖炜春 Cloths Make the Wo/Man:Cross-Dressing and Gender on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Stage and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ese Theatre,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
    [212] Siu Leung Li,Cross-Dressing in Chinese Opera,Hongkong: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