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园相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始皇帝陵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帝王陵园之一,它不仅是因为其壮观的规模、巍峨的建筑、丰富的埋藏品称著于世,更因其蕴含着巨大综合价值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秦始皇帝陵考古是中国现代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本文旨在根据秦始皇帝陵最近十年来的考古资料,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借鉴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将秦陵考古资料置于先秦与秦汉社会的时间与文化变迁的结合点上,通过纵向资料的类比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寄希望于主要通过对秦始皇帝陵园设计理念的探讨,进而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状况,尤其是秦始皇本人的精神文化追求。
     该文通过对秦始皇帝陵的建造时间周期、文物遗存分布和环境互动关系、封土建筑、三出阙、外藏系统、排水工程、地宫水银、墓道结构、设计理念等涉及秦始皇帝陵陵寝制度方面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了如下的创造性成果或重要见解:
     秦始皇帝陵园的所有遗存,为李斯担任丞相后建造的,前后只有十年左右,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是近四十年建造的成果;秦陵文物遗址的布局与水文环境有着强烈的互动关系;
     秦陵封土的实际高度和文献记载之间差距很大,其原因是秦末农民战争的发生导致陵墓建设突然停工造成的,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因为测点或文献记载差错造成的;匪夷所思的封土下高出地面30米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及附属建筑,是供皇帝灵魂出游使用的;
     秦陵发现中国古代时间最早的三出阙,揭示了秦帝国时期具有最高等级建筑物标志的规模及形状,它是构成秦帝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在整合西周以来阙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的建筑形式,影响古代两千多年;
     前所未有的181座陪葬坑构成了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系统,该系统是皇帝集权专制下政治体制下中央政府官署机构和皇宫管理机构在地下的模拟再现;
     考古发现的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是文献中的“穿三泉”和“下锢三泉”工程,其研究成果改变了两千年来人们对此的种种误判;
     地宫中以水银来展示秦帝国的山川江河大海,是秦帝国及帝国皇帝理念下的产物,是秦始皇帝本人对未来世界追求的非同寻常的标志;
     西汉初以来的舆论宣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妖化后的秦始皇,新的考古发现显示了秦帝国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生活,秦始皇帝陵园是崭新的皇帝理念下的产物,是帝国政治体制的理想化再现。
The mausoleum of Qin Shi-huangdi(the first emperor in Qin) is the first emperor cemetery in China history, and it's also one of the China ancient emperor and monarch cemeteries which have the largest scale and most aboundant burial objects. It is famous not only for it's sublime scale and towering buildings but also for it's aboundant burials. It attracts various attentions of the society since it contains great integration merits.
     The archaeology of Qin Shi-huangdi's mausoleum is the great event and important fruition of China contemporary archaeology history and even of the world archaeology history.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 the past decade, combine the history literatures records, and use envioronment archae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 for reference, locate the archaeology materials in Qin Shi-huangdi's mausoleum at the joint point of the time and cultural vicissitude society between pre-Qin dynasty and Qin and Han dynasty, through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alogy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search done by other scholars, pin the hope on mainly through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deas of designing of Qin Shi-huangdi's mausoleum to understand the society political cultures of Qin dynasty and especially the spirit cultural pursue of Qin Shi-huangdi himself.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research of constructing time and period of the mausoleum of Qin Shi-huangdi, the mutual-ac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remains distrib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mound buildings, san chu que (kind of gate tower), outer burials system, drainage project, mercury i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tomb entrance passage structure, design ideas and other important matters related to Qin Shi-huangdi's mausoleum and coffin chamber systems, the following creative productions or important opinions are developed.
     All the historical remains of Qin Shi-huangdi's mausoleum were constructed after Li Si became into the primary minister, and the constructing period was only about a decade but not near 40 years as known befor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istorical remains has a close mutual-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hydro-environment.
     The real height of the mausoleum mound has apparent difference with the literature record. The reason was peasantry war in the end of Qin dynasty that caused the shutdown of the mausoleum construction, but not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measuring points or wrong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cords. The intricate step-style wall-shape rammed earth terrace (30 meters high above the ground, under the mound) and the related outbuildings are for the use Qin Shi-huangdi's soul to go out.
     The san chu que in the earliest term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Qin Shi-huangdi's mausoleum, which indicates the highest rank buildings' scale and shape of Qin empire tha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factors of Qin dynasty political systems. The san chu que was the new building developed and created from the base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gate tower, and it had a deep influence in the following 2000 years.
     The 184 attendant pits, which never existed before, consisted the outer burial system of Qin Shi-huangdi's mausoleum, which is the underground simulation reappearanc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s and basilica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polity system of emperor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The find of the obstruct and drainage system of underground palace of the mausoleum of the first emperor in Qin through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fers to the projects of "chuan san quan" (through three layers of groundwater) and "xia gu san quan" (under obstruct three layers of groundwater) in literature record. This find and research have corrected the various wrong understandings and justices in the past 2000 years.
     The mountains, rivers and seas of Qin empire presented by mercury i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were the productions of the ideology of Qin empire, Qinese and emperor.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own pursue of Qin Shi-huangdi in the future world.
     The public voice and propagandise of early western Han provided a misinterpreted and evil Qin Shi-huangdi, while the new archaeological finds presented the colourful and rich political cultural life of Qin empire. The cemetery of the first emperor in Qin was the production of brand new emperor ideology, and was the idealization reappearance of the empire political system.
引文
① 本节的参考文献分别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200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3),文物出版社,2007年;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 主要参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俑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文化论丛》,第一辑至第十二辑,三秦等出版社。
    ①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自然地理志》第一卷,西安出版社,1996年。陕西省临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临潼县志·自然环境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 邵友程:《从水文地学看秦陵地宫深度》,《文博》1990年5期。高维华、王丽玖:《秦始皇帝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5期;孙嘉春《秦始皇帝陵之谜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第265页,中华书局,1982年。《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始皇葬于丽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第1954页,中华书局,1962年。《汉书·贾山传》:“死葬乎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第2328页,中华书局,1962年。《汉旧仪》载“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极不可入。”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正义》引《关中记》,第266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 《水经·渭水注》。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新发现》,《考古》2002年7期;秦陵考古队:《聚焦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近年考古发现大检阅》,《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15日。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2期。
    ① 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帝陵区发现陶窑遗址及修陵人乱葬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7日。
    ① 《吕氏春秋·节丧》。
    ② 《墨子·节葬》。
    ③ 邵友程:《从水文地学看秦陵地宫深度》,《文博》1990年5期。据高维华王丽玖的研究,秦陵地区丰水季节埋深为27—19米,枯水季节埋深为28—19米;《秦始皇帝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5期。
    ① 《秦会要礼六》,第1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党士学:《秦始皇帝陵从考》,《秦文化论丛》(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孙嘉春:秦始皇帝陵墓向与布局结构问题研究》,《文博》1994年6期;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刘云辉:《秦陵地宫之谜》,《文博》1987年1期;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王志友、朱思红:《“其旁行三百丈”再解》,《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4年2期。
    ① 蒋宏耀,张立敏:《考古地球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② 刘士毅主编:《秦始皇帝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第38页,地质出版社,2005年。
    ③ 田静:《关于封土堆下存在地宫的科学依据》,《中国文物报》2004年1月30日。
    ① 《史记·李斯列传》,第2539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 《史记》中关于李斯被腰斩的时间有两说,《秦始皇本纪》为“二世三年冬”,《李斯列传》为“二世二年七月”。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23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 《汉书·高帝纪》,第1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③ 《史记·黥布列传》,第2597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① 《汉书·贾山传》,第2327页,中华书局,1965年;袁仲一:《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1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 常勇、李同:《秦始皇帝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考古》1983年7期;刘士毅主编:《秦始皇帝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第26页,地质出版社,2005年。
    ③ 见秦陵地宫水银研究一章的内容。
    ④ 参见《秦陵地宫水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章的内容。
    ① 参见第四章《皇权的标志——三出阙》一章的内容。
    ②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系统》,《考古》2003年11期。
    ① 秦陵考古队:《秦始皇帝陵西侧丽山食官遗址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6期;陈晓捷:《临潼新丰镇刘寨村秦遗址出土陶文》,《考古与文物》1996年4期;王望生:《西安临潼新丰南杜秦遗址陶文》,《考古与文物》2000年1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秦俑考古队:《陕西临潼鱼池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秦俑考古队:《秦始皇帝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文物》1982年3期;赵康民:《秦始皇帝陵二、三、四号建筑遗址》,《文物》1979年12期;袁仲一:《秦代陶文》,三秦出版社,1987年。
    ① 《史记·秦始皇本记》,第223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①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第23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第2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内城南垣试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① 李亚东:《秦俑彩绘颜料及亲代颜色史考》,《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张志军:《秦始皇帝陵兵马俑文物保护研究》,第62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① 张志军等:《秦陵K0006陪葬坑陶俑彩绘成分分析与保护》,《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① 秦俑考古队:《秦代陶窑遗址调查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秦俑考古队:《临潼县陈家沟遗址调查简记》,《考古与文物》1985年1期;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帝陵区发现陶窑遗址及修陵人乱葬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7日。
    ① 有学者认为西黄村的陶窑为半地下式结构,窑顶为砖坯砌筑的拱形项,见袁仲一先生《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37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但我们察看发掘简报,没有发现相同的内容,怀疑是记忆有误。见秦俑考古队:《秦代陶窑遗址调查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
    ② 临潼县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城东侧第一号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1期;林泊:《临潼发现秦人砖室墓群》,《中国文物报》1990年5月1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临潼东郊的五纱厂附近发现一些为修建秦始皇帝陵园而死去工匠或低级管理者的墓葬群,总数约有243座,其中一部分墓葬为砖室或瓦室结构,砖瓦仅用于墓室底部和侧壁的砌造,墓室顶部可能为木板封盖;从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东壁的砖墙结构推测,修建秦是皇帝陵时,以砖石为材料砌筑弧拱形的。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考古队:《秦芷阳遗址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5期。
    ② 秦都咸阳工作站:《秦都咸阳古窑址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3期。
    ① 刘云辉:《秦陵地宫之谜》,《文博》1987年第1期;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该成果没有出现在刘士毅主编的《秦始皇帝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中,在成果介绍中14剖面虽然是为勘察地层中泥石流而设,在工作中笔者曾和刘士毅先生讨论过地下空洞的问题,刘先生依据勘察数据分析,排除了陵墓南侧存在空洞的可能性。
    ①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 1990年。
    ① 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② 汉景帝阳陵封土的相关数据承焦南峰先生告知。
    ① 《礼记·檀弓上》。
    ② 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闭中羡,下外羡门”的记载看,应当还有内羡门,所以主羡道上共有三道门。
    ① 《汉书》,《后汉书》。
    ① 《汉书·贾山传》:“死葬乎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桼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第2327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② 郭宝钧:《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③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第十一章·东周列国的高台榭美宫室》,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④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①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河北省文物处、邯郸地区文保所、邯郸市文保所:《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6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与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1期。
    ②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4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12期。
    ③ (汉)应邵:《风俗通义·佚文》,王利器校注,“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作乐,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呼之,搏髀援琴,抚弦而歌者三。其一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其二曰:“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其三曰:“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豁,坟以瓦,覆以柴,舂黄藜,扼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中华书局,1981年。
    ④ 韩伟、程学华:《秦陵概论》,《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3年。
    ⑤ 睡虎地秦简编写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何谓甸人?守孝公、献公冢者也。”文物出版社,1975年。
    ① 《汉书·刘向传》:“及惠文、武、昭、庄襄五王皆大作丘陇。”中华书局1965年。
    ② 杨鸿勋:《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1期。
    ③ 秦客:《始皇陵形制蠡测》,《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秦汉室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④ 欧燕:《始皇陵封土上建筑之探讨》,《考古》1991年2期。
    ⑤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二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秦零:《关于始皇陵封土建筑问题》,《考古》1983年10期。
    ② 杨鸿勋先生并不认为中山王陵封土是三层台阶状,认为只有两层。
    ③ 足立喜六:《长安史迹研究》,王双怀、淡懿诚、贾云译,三秦出版社,2003年。
    ④ 王志友:《秦始皇帝陵封土形制蠡测》,《考古与文物·汉唐考古》2002年增刊。
    ⑤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二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转引自无戈:《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②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始皇帝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8期。
    ③ 无戈:《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①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及其所反映出的陵园规划》,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① 秦客:《始皇陵形制蠡测》,《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
    ②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第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第3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 段清波、张颖岚:《秦陵外藏系统》,《考古》200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队:《秦陵考古勘探获新进展》,《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21日。
    ① 《太平御览》,八百一十二引。
    ①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第7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该机构现改名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址调查局地质科学院物探化探研究所,所址在河北省廊坊市。
    ③ 常勇、李同:《秦始皇帝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考古》1983年7期。
    ① 刘士毅主编:《秦始皇帝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第26—29页,地质出版社,2005年。
    ② 刘士毅主编:《秦始皇帝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第26—29页,地质出版社,2005年。
    ③ 《史记·货殖列传》,第3260页,中华书局,1982年。另参见《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传》,第3686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新发现的石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4期。
    ② 《管子·侈靡第三十五》。
    ③ 《周礼·夏官司马》。
    ④ 《周礼·天官冢宰》。
    ① 或以为此处的齐桓公并不是春秋时期的姜齐桓公小白,而是战国时期的田齐桓公午(卒于公元前643年)。见张学海:《田齐六陵考》,《文物》1984年9期。
    ② 《史记·齐太公世家》:“八月乃葬齐桓公。”[正义]引《括地志》云:“齐桓公墓在临茁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垌,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月,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簿,珠襦、玉匣、缯采、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第1495页,中华书局,1982年。《史记·吴太伯世家》裴骃《集解》注引《越绝书》曰:“阖庐冢在吴县昌门外,名曰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桐棺三重,澒池六尺。”[索隐]曰:澒,音胡贡反。以水银为池。(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齐景公墓在贝丘县近北,近世有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翅以拨石,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坠死,遂不敢入。”
    ③ 镏金在汉代又称涂金、火镀金、烧金或汞镀金。齐东方:《中国早期金银工艺初论》,《文物季刊》1998年2期。
    ④ 1981年绍兴狮子山306号春秋晚期(或认为属战国早期)楚墓出土的镏金嵌玉扣饰是时代最早的鎏金铜器。除此之外,1957年信阳1号楚墓出土的鎏金铜削和2号墓出土的鎏金长方板,属战国早期。战国时期的镏金器还有长治分水岭墓葬出土的镏金车马饰、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镏金带钩等。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坝21号墓出土鎏金铜片之件,5号墓出土鎏金铜管38件。铜片长方形,四边有并列的长方形孔三组,出土时紧贴棺内壁竖放,长53、宽19.3、厚0.45厘米。管为薄铜片弯卷成,外壁鎏金,中空,管长8.2、直径0.3厘米。时代属春秋晚期至战国,与中原鎏金工艺是否有关,目前未论定。银易变色,故鎏银较少。最早鎏银器见于1972年洛阳中州路19号车马坑中的马络饰,属战国中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边成修:《长治分水岭126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4期。
    ⑤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
    ⑥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例》,文物出版社,1976年。
    ① 《新唐书·李蔚列传》:“京师高赀相与集大衢,作缯台缦阙,注水银为池,金玉为树木,聚桑门罗像,考鼓鸣螺继日夜,锦车绣舆,载歌舞从之。”第5353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② 该部分外丹黄白术的内容,采纳引用了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中《化化不间——道教外丹黄白术与古代化学思想》研究的成果,特致谢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③ 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第16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史记·封禅书第六》:“鲁人公孙臣上书曰:“始秦得水德,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黄。”是时丞相张苍好律历,以为汉乃水德之始,故河决金堤,其符也。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内赤,与德相应。如公孙臣言,非也。罢之。后三岁,黄龙见成纪。文帝乃召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草改历服色事。”
    ① 袁翰青:《推进了炼丹术的葛洪和他的著作》,《化学通报》1954年5月。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7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③ 《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① 西汉桓宽《盐铁论》卷六。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323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 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化化不间——道教外丹黄白术与古代化学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
    ③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7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 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化化不间——道教外丹黄白术与古代化学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
    ① 《史记·孝武本纪》,第451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 《史记·孝武本纪》,第464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③ 《汉书·刘向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④ 《史记·孝武本纪》,第453~455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⑤ 桓谭:《新论·辩惑篇》。
    ⑥ 《汉书·景帝纪》,“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应劭曰:“文帝五年,听民放铸,律尚未除。先时多作伪金,伪金终不可成,而徒损费,转相诳耀,穷则起为盗贼,故定其律也。”孟康曰:“民先时多作伪金,故其语曰‘金可作,世可度’。费损甚多而终不成。民亦稍知其意,犯者希,因此定律也。”第137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第2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② 《神农本草经·玉石部上品》:“丹沙味甘微寒。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生山谷。水银味辛寒。主治疥瘙痂疡百秃,杀皮肤中虫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生平土。”
    ③ 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五色药石总重量有数公斤,其中就有辰砂。
    ④ 《南村辍耕录·发宋陵寝》:“惟理宗之陵所藏尤多。启棺之初,有白气班在,盖宝气也。理宗之尸如生。其下皆籍以锦,锦之下承以竹丝细簟,一小厮攫取,掷地有声,乃金丝所成。或对云:含珠有夜明者,乃倒县其尸树间,沥取水银。如此三日,竟失其首。”
    ⑤ 《宋史·礼·二十七凶礼三》:“外国丧礼及入吊仪 诸臣丧葬等仪。“绍兴二十四年,太师清河郡王张俊葬,上曰:“张俊极宣力,与他将不同,恩数务从优厚。”仍赐十梁,额花冠貂蝉笼巾朝服一袭、水银二百两、龙脑一百五十两。其后,杨存中薨,孝宗令诸寺院声钟,仍赐水银、龙脑以敛。”中华书局,
    ⑥ 《宋史·李宸妃列传》:“初,章献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丞相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独坐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欤?”夷简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从容对曰:“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太后悟,遽曰:“宫人,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简乃请治丧用一品礼,殡洪福寺。夷简又谓入内都知罗崇勋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崇勋如其言。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尊宸妃为皇太后,谥庄懿。幸洪福寺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
    ⑦ 《瀛涯胜览·暹逻国》:“死丧之礼,凡富贵之人死了时,用水银灌于腹内而葬之。”
    ⑧ 刘春花、王志友:《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看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防腐措施》,《秦文化论丛》,第八辑。
    ① 明《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尸》:“(楚平王)尸用水银殓过,肤肉不变。员一见其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于是左足践其腹,右手抉其目,数之曰:‘汝生时枉有目珠,不辨忠佞,听信谗言,杀吾父兄,岂不冤哉!’遂断平王之头,毁其衣衾棺木,同骸骨弃于原野。”
    ② 湖南省博物馆等:《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7期。
    ① 赵匡华:《我国古代‘抽砂炼汞’的演进及其化学成就》,《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1期
    ② 郭宝发、李秀珍:《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看中国古代制汞技术》,《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 转引自 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
    ① 《安康文物志》,三秦出版社,2000年。
    ② 《元和郡县图志》:“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开元贡朱砂。”“长举县(今陕西略阳县西北)接溪山在县西北53里,出朱砂,百姓采之。”《宋史·食货志》:“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明一统志》:“(旬阳县)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银朱砂,有洞。”
    ③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第7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宋史·食货志138》。
    ②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第7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琅琊刻石内容。
    ①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国语·周语卷》。
    ① 洛阳市文物工作二队:《洛阳西郊周山东周王陵调查记》,《中原文物》2005年6期。
    ① 杨宽:《西周史》,第395—42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汉墓与汉墓研究》,第15页,岳麓书社,2003年。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本。“闭中羡,下外羡门”。
    ①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汉墓与汉墓研究》,第15页,岳麓书社,2003年。
    ② 李银德:《始皇陵地宫原始文献的考古学解读》,《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第665页。
    ③ 水野清一、小林行雄:《图解考古学辞典》,东京创元社,昭和57年版。
    ④ 《史记·卫康叔世家》:“共伯弟和有宠於釐侯,多予之赂,以袭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司马贞索隐:“羡,音延。延,墓道。”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葬种於国之西山,楼船之卒三千余人,造鼎足之羡。”
    ⑤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痛之,葬於国西阊门外……乃舞白鹤,令万民随而观之,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西京杂记》卷六:“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宋司马光《令公掩圹祭文》:“掩坎聚坟,身不亲在,羡门既键,长夜无晨。”
    ⑥ 《仪礼·既夕礼》“主人西面北上,妇人东面,皆不哭。”汉郑玄注:“侠羡道为位。”贾公彦疏:“羡道谓入圹道,上无负土为羡道。”《周礼·春官·冢人》“及竁,以度为丘隧”,郑玄注:“隧,羡道也。”唐贾公彦疏:“天子有隧,诸侯已下有羡道……羡道上无负土。”埏,墓道。《文选·潘岳〈哀永逝文〉》:“抚灵榇兮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李善注引杜预曰:“埏,墓隧也。”《新唐书·忠主传上·李源》:“自营墓为终制,时时偃卧埏中。”埏道,墓道。晋陆机《大墓赋》:“屯送客於山足,伏埏道而哭之。”《新五代史·杂传·温韬》:“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埏路,墓道。《南齐书·明帝纪》:“希中京沦覆,鼎玉东迁,晋元缔构之始,简文遗咏在民,而松门夷替,埏路榛芜。”埏隧,墓道。《后汉书·陈蕃传》:“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李贤注:“今人墓道也。杜预注《左传》云‘掘地通路曰隧。’”埏闼,墓道的门。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临埏闼以欷,泪流射而沾巾。”(《汉语大词典》卷二第1101页)
    ⑦ 《后汉书·陈蕃传》“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延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蕃,蕃相与见,问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晋潘岳《杨仲武诔》:“龟筮既袭,埏隧既开。”《晋书·恭帝纪》:“臣推毂阃外,将革寒暑,不获展情埏,私心罔极。”《南史·褚彦回传》:“又诏彦回妻宋故巴西主埏 暂启,宜赠南康郡公夫人。”
    ⑧ 程林泉等:《西汉陈请示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2年6期。
    ⑨ 《礼记·春官》“以度为丘隧”。
    ⑩ 《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上数幸嶷第,宋长宁陵隧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是入他家墓内寻人。” 宋王安石《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神道碑》:“刻趺篆首,作此铭诗,陈之隧道,永矣其诒。”清昭《啸亭杂录·裕陵闻香》:“甫启地宫石门,闻有异香自隧道出。
    ① 《说文玉篇·阜部》:“隧,墓道也。”又指地道,“隧,地通路也。”
    ② 《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山庭寝日,隧路抽阴。”李善注引郑玄《周礼》注:“隧,墓道也。”宋王安石《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
    ③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碑碣》:“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之于隧口,故谓之‘神道碑’,言神灵之道也。”
    ④ 明高启《穆陵行》:“鱼灯夜灭隧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⑤ 清周亮工《送王庭一入楚序》:“秋往虞山,乞先人隧志。”
    ⑥ 《辞海》缩印本,第54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⑦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汉墓与汉墓研究》,第15页,岳麓书社,2003年。
    ⑧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孟宪武《殷墟南区墓葬发掘述略》,《中原文物》1986年3期。
    ⑩ 顾铁符:《随县曾侯乙墓无遂解》,《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4考古年报》。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安张家坡西周井叔墓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1期。
    ③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④ 《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1期;《琉璃河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1992年天马-曲村遗址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3期;《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1994年1期;《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报告》,《文物》,1994年8期;《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报告》,《文物》,1994年8期;《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报告》,《文物》,1995年7期。
    ⑤ 河南文物研究所:《平项山应国墓地95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3期。
    ⑥ 《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4期。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2期;《灵台白草坡西周墓》,《文物》,1972年12期。
    ① 河南省文考古研究所:《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第2001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2年底3期。
    ②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述评》,《考古与文物》1988年5、6期。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5年考古快报》。
    ④ 程学华:《秦东陵考察述略》,《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2年1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
    ①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印山越王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11期。
    ② 梅原末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
    ③ WILLIAM CHARLES WHITE, TOMBS OF OLD LUO_YANG, KELLY AND WALSH LTD, SHAIHAI 1934
    ④ 《洛阳西郊1号战国墓发掘记》,《考古》1959年12期;谭洛风:《东周王陵》,《洛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87年4期。
    ⑤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西郊周山东周王陵调查记》,《中原文物》2005年6期。
    ⑥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6期。
    ⑦ 张天恩、侯宁彬、丁岩:《陕西长安发现战国秦陵园遗址》,《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25日。
    ① 《后汉书·礼仪志下》:“皇帝白布幕素里,夹羡道东,西向如礼。”
    ② 南京博物院、铜山县文化馆:《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墓》,《考古学报》1985年1期。
    ③ 石家庄市文物保管所、获鹿县文物保管所:《河北获鹿高庄出土西汉常山国文物》,《考古》1994年4期。崔大庸:《聚焦洛庄》,《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18日。山东省临淄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葬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2期。
    ④ 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山东长青县双乳山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3期。
    ⑤ 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考古学报》1998年1期。
    ① 《后汉书·礼仪志第二十一》:“金乡〈晋地道记〉曰:‘山北有凿石为冢,深十余丈,隧长三十丈,傍却入为堂三方。’”《晋书·杜预传》:“预先为遗令,曰:“山上有冢,问耕父,云是郑大夫祭仲,或云子产之冢也,遂率从者祭而观焉。…其隧道唯塞其后而空其前,不填之,示藏无珍宝,不取于重深也。”《晋书·殷浩传》:“浩后将改葬,其故吏顾悦之上疏讼浩曰:‘方今宅兆已成,埏隧已开,悬棺而窆,礼同庶人,存亡有非命之分,九泉无自诉。’”《三国志·魏书二》:“六月,戊寅,葬首阳陵。”《魏氏春秋》曰:“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孙盛曰:夫窀穸之事,孝子之极痛也。人伦之道,于斯莫重。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夫以义感之情,犹尽临隧之哀,况乎天性发中,敦礼者重之哉!”《日知录·卷十八》:“孝明熙平元年七月,诏曰:‘先贤列圣,道冠生民,仁风盛德,焕乎图史,暨历数永终,迹随物变,陵隧杳霭,鞠为茂草。’”《新唐书·志第十》:“丧至于墓所,下柩。进輴车于柩车之后,张帷,下柩于輴。丈夫在西,凭以哭。卑者拜辞,主人以下妇人皆障以行帷,哭于羡道西,东面北上。”
    ② 《南史·卷三三·列传二三》:“子野……又欲撰《齐梁春秋》,始草创,未就而卒。及葬,湘东王为之墓志铭,陈于藏内。邵陵王又立墓志,堙于羡道。羡道列志,自此始焉。”
    ③ 《新五代史·温韬传》:“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
    ④ 《唐会要·诸陵杂录》,:“(司农卿韦)机始于隧道左右开便房四所,以贮明器。”
    ①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元德李皇后陵地宫的清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② 《宋史·本纪第一》:“丁巳,治安陵,隧坏,役兵压死者二百人,命有司瘗恤。”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十三《英宗葬永厚陵条》,“隧道长四百七十尺。”《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1937年。北宋皇陵的陪葬墓往往实行夫妻同穴合葬,宋太宗第八子俨死后,与七年前病死的妻子合葬,“启魏国之埏,从礼而合诸墓。”宋·宋祁《景文集·荆王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 明万历皇帝定陵的墓道即称隧道,1956年发掘时,发现以砖砌券的隧道,且自称“隧道”。崇祯皇帝思陵的墓道称羡道。《清史稿·列传》:“至初四日,羡道开通,启圹宫门入。……久之,事毕,掩中羡,闭外羡门,复土与地平。”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闭中羡,下外羡门。”
    ①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② 《礼记·檀弓上》。
    ③ 《汉旧仪》。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
    ① 《史记·孝文本纪》, “郎中令武为复土将军,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中华书局,1992年。
    ② 《汉书·哀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③ 《汉书·张汤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④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
    ⑤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①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丽山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韩伟、程学华:《秦陵概论》,《考古学研究》,第56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③ 韩伟、程学华:《秦陵概论》,《考古学研究》,第563-56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
    ④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30-34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太平御览》卷四四引《三辅故事》:“下锢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月为珠,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燕,金蚕三十箔,四门施徼,奢侈太过。”
    ① 《后汉书·志第六》中华书局,1965年。
    ①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文物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11期。
    ①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2004年8期。
    ②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③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傅斯年《唐代隧道型墓的形制构造和所反映的地下宫室》,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① 《辞海》第99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版。
    ② 《辞海》第56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版。
    ③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④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阙、阙门》,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⑤ 韩钊等:《古代阙门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4年5期。
    ⑥ 陶复:《秦成阳宫第一号遗址复原问题的初步探讨》,《文物》1976年11期。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东周列国的高台榭美富室》,第155页,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⑦ 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考古》1996年10期。
    ①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187节《观·象魏·阙》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 《周易·说卦》:“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
    ③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
    ④ 刘庆柱:《古代门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新时期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第514页,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⑤ 《辞海》第99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版。
    ⑥ 杨鸿勋:《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问题初步探索》,《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⑦ 高文:《中国汉阙》,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①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②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由康王在位年份公元前1020-996年推断,康王21年为公元前999年。
    ③ 在陕西周原一带考古发现一批西周板瓦、瓦当,说明此时高等级的建筑物上已经开始以瓦覆盖屋顶了。
    ④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⑤ (东汉)蔡邕《琴操》下。
    ①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② (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上不见该条文献,北京大学历史系网页上陈历疏证中有该条内容,另外,《水经注·谷水》条有这条内容。
    ③ 《吕氏春秋·仲冬记》仲冬之月:“涂阙庭门闾”。
    ④ 《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陆德明释文:“象魏、观阙,人君门也。”《春秋左传·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卷五十七,“季桓子止,御公立于象魏之外,命救火者伤人则止,财可为也。”杜预注:“象魏,门阙。”司马贞索引:“冀阙,即魏阙也。冀,记也。出列教令,当记于此门阙。”高诱注《淮南子·淑真训》“是故身处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阙之下”时说“魏阙,王者门外阙,所以悬教象之书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阙。”阙也有象魏的名称,看来此时的阙尚无一致的名称,各国有各自的叫法。
    ⑤ 《周礼·天官·大宰》卷二:“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帮国都鄙,乃县(悬)教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挟日而敛之。”《周礼·秋官·司寇》:“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国都鄙。乃县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挟日而敛之。”《周礼·天官·冢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周礼·天官·司马》“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乃县政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政象。挟日而敛之。”
    ① 如果说曲阜鲁国故城南东门外的南北长、宽30米的夯土台能确认属阙台基础的话,此种形制的门有可能是汉代“凹字形”阙、门形制的前身。
    ② 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第28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① 陈直:《三辅黄图校注·汉宫》,“宫之外门为司马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 《汉书·宣帝记》。
    ③ 《汉书·刘屈毛趋传》。
    ④ 李遇春:《汉长安城建章宫东阙及富阙研究》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8日。
    ⑤ 姚生民:《汉甘泉宫遗址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2期。
    ① 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考古》1996年1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192页。
    ②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非壮丽无以重威——西汉宫殿》,第241页,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③ 阳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文博》1999年6期。
    ① 关于汉景帝阳陵的南司马门建筑,文献上有武帝时重新建造的记载,考古发现的瓦类建材也能明显区分出来,说明南司马门形制为武帝时期的特征。
    ② 《后汉书·和帝纪》“朕望长陵东门,见二臣之垅。”注引《东观汉记》“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道北百步。”《后汉书·明帝纪》注引《东观汉记》:“霍光墓在茂陵东司马道南四里。”
    ③ 据焦南峰先生告知,汉阳陵帝陵、后陵陵园之外发现围就帝后陵园的大陵园,为夯土围墙的构造,东西南北四面墙上分别各设一门,依汉城宣平门外的阙例推测,大陵园的四门外、或至少东门外当建有双阙。
    ① 《续汉书·礼仪志》:“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自到偃师,去宫四十三里,望朱阙五阙,德阳其上郁然与天连。”《续汉书·百官志》引《古今注》:“永平十五年,更作太尉、司徒、司空开阳城门内。”又引《汉仪》:“司徒府与苍龙阙对。”
    ② 《水经注·谷水》:“阳渠水又东流,迳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也,山上旧基尚存,庙宇东面,门有两石人对倚。北石人胸前铭云:门亭长。石人西有二石阙,虽经颓毁,犹高丈馀。阙西即庙故基也,基前有碑,文字剥缺,不复可识。”
    ③ 信立祥:《汉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唐长寿:《汉代墓葬门阙考辩》,《中原文物》1991年3期。
    ④ 高文:《中国汉阙》,第96-108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① 顾森:《中国汉画图典》,第806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盖山林:《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第34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
    ② 唐长寿:《乐山市崖墓墓阙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99年1期。
    ① 赵海洲:《汉阙源流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
    ② 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63年12期。
    ③ 郑州博物馆:《郑州市乾北街空心画像砖墓》,《中原文物》19851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南关159号汉墓发掘》,《文物》,1960年8、9期。
    ④ 郑州市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南关外汉代画像空心砖墓》,《中原文物》1997年3期。
    ⑤ 姜生:《汉阙考》,《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1期。
    ① 《水经注·谷水》:“魏明帝始筑阙,崩,压杀数百人,遂不复筑。”
    ② 《梁书·何点等列传》:“吾昔于齐朝欲陈两三条事,一者欲正郊丘,二者欲更铸九鼎,三者欲树双阙。世传晋室欲立阙,王丞相指牛头山云:‘此天阙也’,是则未明立阙之意。阙者,谓之象魏。县象法于其上,浃日而收之。象者,法也;魏者,当涂而高大貌也。鼎者神器,有国所先,故王孙满斥言,楚子顿尽。圆丘国郊,旧典不同。南郊祠五帝灵威仰之类,圆丘祠天皇大帝、北极大星是也。”
    ③ 钱国祥:《汉魏洛阳古城沿革与形制演变初探》,《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④ 《元河南志·晋城阙古迹》引《晋书》。
    ⑤ 刘庆柱:《古代门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新时期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第526页、第527页。
    ①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刘振东:《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外藏椁——汉代王、侯墓制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1999年4期;李如森:《汉代“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考古》1997年12期;郑洪春、韩国河:《试论汉初“利成”积炭墓》,《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鲁琪:《试谈大葆台西汉墓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文物》1977年6期。
    ② 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第167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 刘瑞先生的看法和我们有所差异,他所认定的外藏是“围绕在墓葬主棺室周围或附近放置各种陪葬器物的墓室或被分割出其他墓内空间就应为文献中的百官藏”。刘瑞:《西汉诸侯王陵墓的内藏、外藏及百官藏》,《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②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
    ③ 刘振东:《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外藏椁——汉代王、侯墓制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19994期。
    ① 郭仁:《关于西周奴隶殉葬问题的探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4期。
    ② 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东周一号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1期。
    ③ 李自智:《殷商两周的车马殉葬》,《周文化论集》,三秦出版社,1993;郑若葵:《试论商代的车马葬》,《考古》1987年5期。
    ④ 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第19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研究》第191-19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⑤ 胡小龙:《浅谈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车马坑》,《华夏考古》1993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科学出版社,2000年;《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① 《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② 《洛阳西工区战国初期墓葬》,《文物资料从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 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K0006陪葬坑的详细内容见该报告的相关章节。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报告》(2000年),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①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①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研究》,第1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期。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6期。
    ① 刘钊:《论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的性质》,《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9日。焦南峰:《也论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的性质》,《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9日焦南峰:《左弋外池——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文物》2005年1期。张文立:《秦始皇帝陵七号坑蠡测》,《考古与文物》2004年增刊。袁仲一:《关于秦始皇帝陵铜禽坑出土遗迹遗物的初步认识》,《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刘占成:《秦陵七号坑性质和意义刍论》,《文博》2002年2期。罗明:《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弋射场景考》,《考古》2007年1期。
    ② 孙嘉春:《秦始皇帝陵之迷地学考辩》,《文博》1989年5期。
    ③ 据秦始皇帝陵考古队调查资料。
    ① 袁仲一:《关于秦始皇帝陵铜禽坑出土遗迹遗物的初步认识》,《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
    ① 张文立先生在《秦始皇帝陵七号坑蠡测》(《考古与文物》2004年增刊)中以为发掘者定名的跽姿俑有误,该姿势应为跪,认为“跽是一种坐姿,两膝着地,双臀贴于双足跟”,实则魏晋前对人体坐姿的称谓丰富多样,跽、跪、跽坐、箕踞、踞坐等均是坐姿的不同形态,同一种姿势有不同的名称原本平常,姿态相近的坐姿也常有混用的名称,尤其后代学者注释古代文献时,虽刻意认真区分却常常致使混乱丛生,跽和跪便是一例。跽又称长跪,直身,双膝着地,臀不着足跟,又称为坐姿中的经坐;双膝着地双臀压在足跟上的坐姿称为跽坐。
    ② 箕踞式的坐姿又称跽股、箕倨、箕、踞,其姿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臀部坐在地上,屈起双膝,双臂后撑;一种是伸直双腿,臀部坐地,状如簸箕。
    ③ 朱启新:《说文谈物·古人的坐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④ 《韩诗外传》卷九:“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各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出妇。”
    ⑤ 《史记·刺客列传》,第2535页,中华书局本,1959年。
    ①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第2583页,中华书局本,1959年;《汉书·张耳陈余列传》,第1389页,中华书局本,1962年。
    ② 《史记·游侠列传》,第3186页,中华书局本,1959年。
    ① 划船俑的说法只是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一种形象比喻,后来竟被当作一种意见存在,见近年来陕西举办的相关文物展览图录。
    ② 罗明:《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弋射场景考》,《考古》2007年1期。
    ① 陈四海、梁勉:《秦始皇帝陵出土银质义甲考》,《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
    ② 《史记·李斯列传》,第2543页,“击缶扣瓮,弹筝搏裨,真秦之声也”。中华书局,1959年。
    ③ 《南史·羊侃传》:“有弹筝人陆太喜着鹿角爪,长七寸。”中华书局,1975年。
    ④ 唐彦谦:《无题十首》:“锦筑银甲响鵾弦,勾引春声上绮筵。”白居易:《筝》:“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硕瓅,柱触玉玲珑。”刘锡禹:《平齐行二首》:“侍儿掩泣收银甲,鹦鹉不言愁玉笼。”李商隐:《无题二首》:“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杜甫:《陪郑光文游何将军山山林十首》:“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① 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② 秦筝的起源仍有相当的争论,项阳在《中国弓弦乐器史》中有详细的分析讨论。
    ③ 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第68-71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① 湖北省博物馆:《曾候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② 上述骨器经过陕西师范大学音乐系古筝演奏家的鉴定。
    ③ 《史记·刺客列传》,:“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惶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曜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第2537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① 《战国策·齐策》:“荆轲即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② 项阳等:《五弦筑研究》,《中国音乐学》,1994年3期。
    ① 《中国音乐词典·雅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② 闻人军:《考工记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
    ③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1期。
    ④ 《汉书·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
    ① 朱锡禄:《山东嘉祥武氏祠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曾昭燮等:《沂南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局,1956年。
    ① 《中国音乐词典·钟》,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② 《周礼·钟师》郑注“击金以为奏乐之节。”《十三经注疏·周礼·春官宗伯》,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③ 湖北省博物馆:《曾候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① 《汉书·何并传》颜注,第3267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②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打击乐器》,第378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③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鼓》第19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④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⑤ 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文物》1981年10期。
    ⑥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打击乐器》,第379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⑦ 闪修山等:《南阳汉代画像石》,图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① 《西京杂记》卷三,中华书局。
    ② (宋)林洪:《山家清事·相鹤经》,《古今图书集成·博物录编禽虫典·鹤部》,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③ 《淮南八公相鹤经》,古代记述珍禽鹤的杂记,浮丘公(提汉淮南八公)撰,清代王仁俊辑。转引《文选·舞鹤赋》。
    ④ 许嘉璐主编:《文白对照十三经·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广东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⑤ 许嘉璐主编: 《文白对照十三经·左传·闵公二年》,广东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⑥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古今图书集成·博物录编禽虫典·鹤部纪事》,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① 《韩非子·十过第十》,《古今图书集成·博物录编禽虫典·鹤部》,中华书局、巴蜀书社。《史记·乐书》亦有同样的记载。
    ② 宋鲍照:《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锺浮旷之藻质,抱清回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匝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莫,心惆怅而哀离。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回,晓月将落。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临惊风之萧条,对流光之照灼。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踯躅徘徊,振迅腾摧。惊身蓬集,矫翅云飞。离网别赴,合绪相依。将兴中止,若往而归。飒沓矜顾,迁延迟莫,逸翮后尘,翱翥先路。指会规翔,临岐矩步。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睐分形。长扬缓骛,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众变繁姿,参差洊密。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惕以惊思。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古今图书集成·博物录编禽虫典·鹤部录考》,中华书局、巴蜀书社。文选,《御览》二十七。
    ③ 《列仙传》,道教书名,传汉刘向著,后人断为伪托,当为东汉人所作。记赤松子等神仙故事七十则。《古今图书集成·博物录编禽虫典·鹤部纪事》,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④ 《韩诗外传》卷一:“古者、天子左五钟,将出,则撞黄钟,而右五钟皆应之,马鸣中律,驾者有文,御者有数,立则磬折,拱则抱鼓,行步中规,折旋中矩,然后太师奏升车之乐,告出也。入则撞蕤宾,以治容貌,容貌得则颜色齐,颜色齐则肌肤安,蕤宾有声,鹄震马鸣,及倮介之虫,无不延颈以听,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然后少师奏升堂 之乐,即席告入也。此言音乐有和,物类相感,同声相应之义也。”
    ① 《荀子·劝学第一》,《二十二子》,第2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 《盐铁论·卷第五》。
    ③ 《列子·卷五汤问篇》《二十二子》,第2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④ 《弘明集·理惑论》。
    ① K0007陪葬坑性质为少府属下外乐的分支机构,是刘瑞先生的观点,承刘先生厚意,允应在此引述。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发掘报告(2000)》,《K0006陪葬坑第一次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
    1 秦始皇帝陵考古队:《对秦始皇帝陵园K0006陪葬坑出土马骨的几点认识》,《中国文物报》2001年9月21日。
    1 闻人军:《考工记导读》,巴蜀出版社,1987年。
    2 纪南城168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9期。
    3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高速公路LJYM74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6期。
    1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研究》,第3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第10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考古报告(1999)》,(1999年度秦陵考古勘探简报》,文物出版社,2001年。
    ① 刘占成:《秦陵“六号坑”性质再议》,《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三秦出版社,2004年。
    ① 王充:《论衡·死伪篇》卷21。
    ①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年报(2006)》年刊载的内容。
    ① 秦汉中央政府的政权机构在职能划分方面仍处于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各机构的事务管理存在严重的交错,同时不同的机构又存在管理同样事务的现象,但大体而言,可分为管理皇室事务和管理国家事务两大类。
    ② 焦南峰:《阳陵从葬坑初探》,《文物》2006年7期。
    ③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① 颜师古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大司农供军国之用,少府以养天子也。”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阳陵》,重庆出版社,2002年。
    ③ 马永赢、王保平:《走进汉阳陵》,文物出版社,2001年。
    ① 王学理:《汉景帝与阳陵·外藏形态之一“从葬坑”》,三秦出版社2003年。王学理、梁云:《论杨陵南曲丛葬坑的军事属性》,《考古与文物》2004年“汉唐考古增刊”。焦南峰:《阳陵从葬坑初探》,《文物》2006年7期。
    ② 马永赢、王保评:《走进阳陵》,文物出版社,2001年;阳陵陪葬坑新发现的印章承焦南峰先生雅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③ 崔大庸等:《章丘洛庄汉墓发现32座陪葬坑和祭祀坑》,《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14日1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年8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陵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④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葬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
    ⑤ 鲁波:《济南章丘发现汉代兵马俑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0日。
    ⑥ 湖南博物馆:《长沙象鼻山一号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1期。
    ⑦ 曹砚农、宋少华:《长沙发掘西汉长沙王室墓》,《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22日1版。
    ⑧ 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永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⑨ 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8期;韦正等:《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8期。
    ① 《汉书·成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
    ② 刘瑞:《西汉诸侯王陵墓的内藏、外藏及百官藏》,《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③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741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① 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2期。
    ① 高维华、王丽玖《秦始皇帝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第5期;孙嘉春《秦始皇帝陵之谜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
    ②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正义》引《关中记》。
    ③ 杭德洲:《秦陵防洪大坝》,《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二届论文集》。
    ④ 陈桥驿校释:《水经注校释·渭水注》。
    ①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版46页。
    ①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园研究》,第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 《周礼·冬官考工记》。
    ①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始皇帝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8期。
    ②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第383~38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 林安:《我看到在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历史文物》,《群众日报》1953年10月21日。
    ② 张占民、程学华:《秦陵文物精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③ 秦始皇帝陵考古队:《秦始皇帝陵西侧“骊山食官”建筑遗址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6期。
    ① 《秦始皇帝陵北二、三、四号建筑遗址》,《文物》1979年12期;《陕西鱼池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
    ① 袁仲一:《秦始皇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②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高维华、王丽玖:《秦始皇帝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第5期。
    ④ 邵友程:《从水文地学看秦陵地宫深度》,《文博》1990年第5期。
    ① 孟剑明:《试述秦始皇帝陵排水工程》,《秦文化论丛》第二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新发现》,《考古》2002年7期;秦陵考古队:《聚焦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近年考古发现大检阅》,《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15日。
    ① 刘士毅主编:《秦始皇帝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第24页,地质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石兴邦:《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考古成果探论之一》,《秦文化论丛》第一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第19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① 《史记·礼书》,中华书局,1992年。
    ② 张文立:《秦始皇帝的政治思想》,《秦文化论丛》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 皇帝一词古已有之,《尚书·吕刑》有“皇帝哀衿庶戮之不辜”、“皇帝清问下民”的用法,古代学者多以为“皇帝”是对尧舜等前代帝王的尊称。在功过三皇五帝意义上使用皇帝,始于秦始皇帝。
    ④ 张分田:《秦始皇传》第183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汉书·百官公卿表》:“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应劭曰:“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兵狱同制,故称廷尉。”中华书局,1959年,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
    ③ 王夫子:《读通鉴论·秦始皇帝》。
    ④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
    ① 《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92年。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
    ③ 张文立:《秦始皇帝评传·秦始皇帝的东巡与刻石》,第210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 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3期。
    ① 《战国策·楚策一》载苏秦说楚威王曰:“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公元前333年)《战国策·西周策》“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章,游腾(西周臣)对楚王说:“今秦者,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公元前307年)《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章,虞卿对赵王说:“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己,而王之地有尽。”(公元前260年)《战国策·魏策一》“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章,苏子说魏惠王曰:“然横人谋王,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国患,不被其祸。”(公元前333年)
    ② 《史记·六国年表第三》,第685页;《秦本纪五》第202页,中华书局,1992年。
    ③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 《史记·封禅书第六》,第1366-1367页,中华书局,1992年。
    ① 段清波:《穿三泉与秦陵阻排水系统》,《考古与文物》2002年特刊。
    ②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物探考古调查》,《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1期。
    ③ 《史记·齐太公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中记述了齐桓公墓中有水银池; 《史记·吴太伯世家》裴骃《集解》引《越决书》,也记载了吴王阖闾墓中的水银池。
    ④ 常勇、李同:《秦始皇帝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考古》1983年7期。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物探考古调查——863计划中的秦陵考古》,《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1期。
    ①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② 段清波:《中成观游——秦陵封土建筑研究》,《考古》2005年。
    ①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第二编固围村区,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① 段清波、张颖岚:《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系统》,《考古》2001年11期。
    许嘉璐主编、梅季副主编:《文白对照十三经》,《周易》、《诗经》、《仪礼》、《礼记》、《春秋左转》、《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广东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中华书局,1985年。
    《旧唐书》,中华书局,1985年。
    《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诸子集成·吕氏春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诸子集成·庄子集释·杂篇》,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
    《秦会要·礼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
    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文物出版社,2004年。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文化论丛》,一~十二辑,三秦出版社。
    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学理:《秦始皇帝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袁仲一:《秦代陶文》,三秦出版社,1987年。
    蒋宏耀,张立敏:《考古地球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
    刘士毅、段清波等主编:《秦始皇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地质出版社,2005年。
    无戈:《秦始皇陵与兵马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张志军:《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保护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白虎通逐字索引》,商务印书馆,(香港)1995年。
    徐吉军、贺云翱:《中国丧葬礼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如森:《汉代丧葬制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
    (美)丹尼丝·L·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李宝恒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朱利安·林肯·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黄江南、朱嘉明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自然地理志》第一卷,西安出版社,1996年。
    陕西省临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临潼县志·自然环境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高文:《中国汉阙》,文物出版社,1994年。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陈直:《三辅黄图校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睡虎地秦简编写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86年。
    足立喜六:《长安史迹研究》,王双怀、淡懿诚、贾云译,三秦出版社,2003年。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
    顾森:《中国汉画图典》,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年。
    陈安利:《唐十八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秦国和秦帝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王学理:《汉景帝与阳陵》,三秦出版社,2003年。
    马永赢、王保评:《走进阳陵》,文物出版社,2001年。
    项阳等:《五弦筑研究》,《中国音乐学》,1994年3期。
    朱锡禄:《山东嘉祥武氏祠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
    曾昭燮等:《沂南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局,1956年。
    《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闻人军:《考工记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例》,文物出版社,1976年。
    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打击乐器》,文物出版社,1991年。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张分田:《秦始皇传》,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文立:《秦始皇帝评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
    郭宝发、李秀珍:《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看中国古代制汞技术》,《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石兴邦:《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考古成果探论之一》,《秦文化论丛》,第一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袁仲一:《秦始皇帝陵与西汉帝陵异同的比较分析》,《秦文化论丛》,第八辑,三秦出版社。
    焦南峰:《左弋外池——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文物》2005年1期。
    张文立:《秦始皇陵七号坑蠡测》,《考古与文物》2004年增刊。
    袁仲一:《关于秦始皇陵铜禽坑出土遗迹遗物的初步认识》,《秦文化论丛》,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
    刘占成:《秦陵七号坑性质和意义刍论》,《文博》2002年2期。
    罗明:《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弋射场景考》,《考古》2007年1期。
    袁仲一:《关于秦始皇陵铜禽坑出土遗迹遗物的初步认识》,《秦文化论丛》,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
    段清波:《秦始皇陵园的地下园林》,《文物天地》2004年12期。
    陈四海、梁勉:《秦始皇陵出土银质义甲考》,《秦文化论丛》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
    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3期。
    党士学:《秦始皇陵从考》,《秦文化论丛》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孙嘉春:《秦始皇陵墓走向与布局结构问题研究》,《文博》1994年6期。
    刘云辉:《秦陵地宫之谜》,《文博》1987年1期。
    王志友、朱思红:《“其旁行三百丈”再解》,《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4年2期。
    杨东宇、段清波:《阿房宫概念与阿房宫考古》,《考古与文物》2006年3期。
    常勇、李同:《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考古》1983年7期。
    邵友程:《从水文地学看秦陵地宫深度》,《文博》1990年5期。
    高维华、王丽玖:《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5期。
    孙嘉春:《秦始皇陵之谜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
    李亚东:《秦俑彩绘颜料及亲代颜色史考》,《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及其所反映出的陵园规划》,文物出版社,1998年。
    杨鸿勋:《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1期。
    秦客:《始皇陵形制蠡测》,《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秦汉室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欧燕:《始皇陵封土上建筑之探讨》,《考古》1991年2期。
    秦零:《关于始皇陵封土建筑问题》,《考古》1983年10期。
    王志友:《秦始皇陵封土形制蠡测》,《考古与文物·汉唐考古》2002年增刊。
    秦客:《始皇陵形制蠡测》,《陈直先生纪念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
    段清波、张颖岚:《秦陵外藏系统》,《考古》2002年。
    刘占成:《秦陵“六号坑”性质再议》,《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三秦出版社,2004年。
    程学华:《秦东陵考察述略》,《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2年1期。
    韩伟、程学华:《秦陵概论》,《考古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段清波:《秦始皇陵的物探考古调查》,《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2期。
    韩钊等:《古代阙门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4年5期。
    陶复:《秦成阳宫第一号遗址复原问题的初步探讨》,《文物》1976年11期。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东周列国的高台榭美宫室》,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考古》1996年10期。
    刘庆柱:《古代门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新时期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
    杨鸿勋:《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问题初步探索》,《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李遇春:《汉长安城建章宫东阙及宫阙研究》,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8日。
    姚生民:《汉甘泉宫遗址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0年2期。
    刘庆柱:《汉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考古》1996年10期。
    唐长寿:《汉代墓葬门阙考辩》,《中原文物》1991年3期。
    盖山林:《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
    唐长寿:《乐山市崖墓墓阙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99年1期。
    赵海洲:《汉阙源流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
    姜生:《汉阙考》,《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1期。
    钱国祥:《汉魏洛阳古城沿革与形制演变初探》,《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钱国祥:《由阊阖门谈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考古》2003年3期。
    姜伯勤:《安阳北齐石棺床画像石的图像考察与入华粟特人的袄教美术》,《艺术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良伟:《隋唐两京城门基本类型及相关问题》,《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赵振华、王竹林:《东都唐陵研究》,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4卷),文物出版社,2005年。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
    刘振东:《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外藏椁——汉代王、侯墓制研究之二》,《考古与文物》1999年4期。
    李如森:《汉代“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考古》1997年12期。
    郑洪春、韩国河:《试论汉初“利成”积炭墓》,《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
    鲁琪:《试谈大葆台西汉墓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文物》1977年6期。
    郭仁:《关于西周奴隶殉葬问题的探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4期。
    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东周一号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1期。
    李自智:《殷商两周的车马殉葬》,《周文化论集》,三秦出版社1993。
    郑若葵:《试论商代的车马葬》,《考古》1987年5期。
    王学理、梁云:《论阳陵南区丛葬坑的军事属性》,《考古与文物》2004年“汉唐 考古增刊”。
    焦南峰:《阳陵从葬坑初探》,《文物》2006年7期。
    刘瑞:《西汉诸侯王陵墓的内藏、外藏及百官藏》,《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
    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文物》1981年10期。
    孟宪武《殷墟南区墓葬发掘述略》,《中原文物》1986年3期。
    顾铁符:《随县曾侯乙墓无遂解》,《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
    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考古学报》1998年1期。
    齐东方:《中国早期金银工艺初论》,《文物季刊》1998年2期。
    袁翰青:《推进了炼丹术的葛洪和他的著作》,《化学通报》1954年5月。
    赵匡华:《我国古代‘抽砂炼汞’的演进及其化学成就》,《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1期。
    林寿晋:《“上村岭虢国墓地”补记》,《考古》1961年9期。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1979年1期。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李伯谦:《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文物》1986年6期。
    傅熹年:《战国中山王璺墓出土的〈兆域图〉及其陵园制度的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1期。
    王世民:《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冢墓》,《考古》1981年5期。
    高炜:《中原龙山文化葬制度研究》,《中华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殷玮璋:《二里头文化探讨》,《考古》1978年1期。
    孙华:《关于二里头文化》,《考古》1980年6期。
    巫鸿:《从“庙”到“墓”》,《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叶小燕:《中原地区战国墓初探》,《考古》1985年2期。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1期。
    王恩田:《临淄国子墓和郎家墓的年代与墓主问题》,《考古与文物》1985年6期。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茹家庄、竹园沟墓地有关问题的探讨》,《文物》1983年2期。
    靳桂云:《东周齐国贵族埋葬制度研究》,《管子学刊》1994年3期。
    张辛:《郑州地区的周秦墓研究》,《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薛观涛:《试论我国古代土葬葬式的共同性和俯身葬的特殊性》,《考古与文物》1992年2期。
    汪宁生:《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的研究》,《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郑若葵:《商代的俯身葬》,《考古与文物》1988年2期。
    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
    郭仁:《关于西周奴隶殉葬问题的探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4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1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2006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文物出版社,2007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陵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永城市文物管理委 员会:《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年。
    湖北省博物馆:《曾候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文物出版社,1988年。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陵》,东方出版社,1995年。
    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科学出版社,2000年。
    北京大学考古系:《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郭宝钧:《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文物出版社,1988年。
    湖北省博物馆:《曾候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
    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琉璃河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始皇帝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8期。
    秦陵考古队:《秦始皇陵西侧丽山食官遗址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6期。
    陈晓捷:《临潼新丰镇刘寨村秦遗址出土陶文》,《考古与文物》1996年4期。
    王望生:《西安临潼新丰南杜秦遗址陶文》,《考古与文物》2000年1期。
    秦俑考古队:《陕西临潼鱼池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秦俑考古队:《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文物》1982年3期。
    赵康民:《秦始皇陵二、三、四号建筑遗址》,《文物》1979年12期。
    秦俑考古队:《秦代陶窑遗址调查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
    秦俑考古队:《临潼县陈家沟遗址调查简记》,《考古与文物》1985年1期。
    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区发现陶窑遗址及修陵人乱葬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7日。
    秦俑考古队:《秦代陶窑遗址调查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2期。
    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区发现陶窑遗址及修陵人乱葬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7日。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考古队:《秦芷阳遗址制陶作坊遗址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5期。
    秦都咸阳工作站:《秦都咸阳古窑址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3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河北省文物处、邯郸地区文保所、邯郸市文保所:《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6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与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1期。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4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12期。
    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63年12期。
    郑州博物馆:《郑州市乾北街空心画像砖墓》,《中原文物》19851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南关159号汉墓发掘》,《文物》1960年8月9期。
    郑州市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南关外汉代画像空心砖墓》,《中原文物》1997年3期。
    阳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文博》1999年6期。
    贺云翱、邵磊:《南京出土我国首座六朝陵阙建筑遗存》,《中国文物报》2000年 12月13日1版。
    贺云翱等:《南京梁南平王萧伟墓阙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队:《河北临漳县邺南城朱明门遗址的发掘》,《考古》1996年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古城队:《河南洛阳汉魏古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考古》2003年7期。
    崔大庸等:《章丘洛庄汉墓发现32座陪葬坑和祭祀坑》,《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14日1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年8期。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葬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隋唐东都应天门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1995-1996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年3期。
    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文物出版社,200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4考古年报·昭陵陵园考古》。
    韩伟:《维修乾陵地面建筑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报》1995年12月4日。
    西夏陵考古队余军:《西夏王陵》,《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1日1版。
    胡小龙:《浅谈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车马坑》,《华夏考古》1993年4期。
    《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洛阳西工区战国初期墓葬》,《文物资料从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鲁波:《济南章丘发现汉代兵马俑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0日。
    湖南博物馆:《长沙象鼻山一号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1期。
    曹砚农、宋少华:《长沙发掘西汉长沙王室墓》,《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22日1版。
    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8期。
    韦正等:《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8期。
    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侍其鲧墓》,《考古》1975年3期。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1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侍其鲧墓》,《考古》1975年3期。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1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二队:《洛阳西郊周山东周王陵调查记》,《中原文物》2005年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察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印山越王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11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2004考古年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安张家坡西周井叔墓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1期。
    河南省文考古研究所:《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第2001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2年底3期。
    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述评》,《考古与文物》1988年5月6期。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6期。
    张天恩、侯宁彬、丁岩:《陕西长安发现战国秦陵园遗址》,《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25日。
    南京博物院、铜山县文化馆:《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墓》,《考古学报》1985年1期。
    石家庄市文物保管所、获鹿县文物保管所:《河北获鹿高庄出土西汉常山国文物》,《考古》1994年4期。
    崔大庸:《聚焦洛庄》,《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18日。
    山东省临淄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葬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2期。
    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山东长青县双乳山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3期。
    边成修:《长治分水岭126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4期。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
    湖南省博物馆等:《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7期。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2004年8期。
    傅斯年:《唐代隧道型墓的形制构造和所反映的地下宫室》,《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新发现的石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