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服饰专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从北方民族服饰文化对内地汉族传统服饰影响的角度进行的专题研究。按照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差别,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在国家制度这一相对宏观的背景下展开,包括两个专题:第一、北朝胡族传统与唐代大驾卤簿服饰制度。研究的结果表明:1、唐代大驾卤簿主要继承了天赐二年(405年)改制后的北魏大驾卤簿制度。在此基础之上,唐代大驾卤簿服饰按照人员职能属性的不同,大体应分为“诸卫服饰”,“车辇、麾幢仪仗人员服饰”,“供奉侍臣、四省局官及殿中侍御史等文吏服饰”,“鼓吹臣工服饰”,以及“‘导驾六引’人员服饰”等五大类。通过对这些类型服饰形制的全面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唐代大驾卤簿的服饰,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胡汉”交融、以传统“胡服”形制风格为主的制度特征。2、由于大驾卤簿制度亦“仪”亦“卫”的制度属性,其在唐代国家礼制、兵制展现与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典型性意义。特别是其中的各类服饰,因为具有直观、生动与呈外共睹的特点,故而成为一种在“华夏”意象下,改造中国古代视觉性政治权威外观的有效工具。同时,通过这一改造过程,唐代大驾卤簿服饰也成为了推动当时民族融合,与塑造后世汉民族集体记忆的积极力量。第二、唐代服饰赏赐及与“四夷”关系。笔者认为:1、由于缘起于一般物质性赏赐,唐代服饰赏赐制度特征主要应由其所用服饰形制决定,因此,其体现出了比较强烈的胡族传统渊源影响。在王朝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中,唐代服饰赏赐首先成为了一种国家“特赏”,进而在与官常服品色制度的互相重叠下,逐渐形成了有唐一代颇具特色的“赐紫绯”之制,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影响绵长而深远。另外,为了更为全面地描述相关制度的运行与流变,本文还利用了一些墓志史料,对晚唐内侍省官员的服饰赏赐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2、唐帝国形成的历史与空前强大的国力,决定了其与周边、乃至部分绝远之域的许多内外民族,亦即所谓“四夷”的交往,远远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统一中原王朝。而以“袍带”为形制主体的服饰赏赐,在唐与“四夷”关系中亦扮演了极其特殊与重要的角色。李唐国初,由于赏赐服饰的胡族形制特征,服饰赏赐成为李唐融洽“华夷”关系的有效工具;盛唐时期,服饰赏赐乃是宣化“四夷”、协调与制衡外蕃彼此关系的“适度威力”武器;中晚唐时,施展空间的萎缩使服饰赏赐基本局限在国家与个别“四夷”关系的某些具体操作层面,故其作用也大大地降低了。3、唐朝对“四夷”所用的“袍带”赏赐,在形制渊源上流露出浓厚的胡族传统特征,而在“华夷”政治关系层面则又具有“唐冠带”的华夏文化色彩。因此,“袍带”在内外“自认同”与“他认同”之“华夷”观念交织下,最终脱“胡”入“华”,成为代表唐代整体服饰形象的最重要常服形制。相关影响直至宋明时期亦为不绝。下篇选取唐代曾经流行的某些服饰形制,从微观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外来胡族服饰对唐代的影响。分为两个专题:第一、锁子甲与“(革占)鞢七事”。通过研究,我们有如下一些认识:1、可能最早是由生活在黑海以北的斯基泰人(Scythians)发明的锁子甲,直到唐代才为中原地区所真正了解。锁子甲入华后并未在军戎服饰范畴发挥其武备物的原本效能,相反,作为一种外来“方物”,却因奇特的结构特征与肌理外观带来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学、建筑学和工艺学等领域焕发异彩,并进而成为一种独具异域情调、相对抽象的表现性装饰语言。2、作为初唐高级武官常服构件的“(革占)鞢七事”,有可能来源于中亚粟特骑士的传统出征装束。其相关制度的兴灭,部分反映了初唐至盛唐过渡时期,李唐政治气候与制度文化的变幻情形。后世所称“(革占)鞢带”的腰带名谓,与“(革占)鞢七事”有直接关系,但从北宋开始,人们的相关认识已产生了部分误差,这主要体现在混淆了“环带”与“(革占)鞢带”的本质差别。相关的消极影响至今犹存。第二、高巾子与官服“异文”。研究显示:1、虽然,今人以现在的服饰学知识,不认为幞头包帛下的“巾子”是独立的服饰件,但在唐代人们的认识中,情况恰恰相反。唐代高头巾子与西域高尖帽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这种情况与武周时期在华胡人积极支持武周政权,以及他们在国家文物制度革新活动中的活跃表现有很大关系。武周高巾子给有唐一代巾子与幞头造型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从此,高度的不断突破成为了时尚的主要指标。2、唐初《武德衣服令》所定三、五品高官常服“异文”之“大科”、“小科”,很可能就是联珠纹对兽(禽)团窠图纹,它们整体上应属于所谓“陵阳公样”的图案范畴;武周官袍的“铭文”图案与新疆出土的许多西域织物上的汉字图纹,有审美趣诣与应用观念上的趋同特征;中晚唐流行的“鹘衔绶带”与“雁衔仪委”图纹,在渊源上流露出明显的传统祆教图案特征,但其使用者主观上却赋予其传统的“华夏”文化象征意象。可以看出,唐代官袍“异文”从总体形制方面,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西域(中亚)文化影响,以及日渐“华夏化”发展趋势。3、唐代官常服所用纹绫上的图纹,从一开始就有“别阶”的功能,这一事实不应再被怀疑。只不过由于其阶差变化的跨度较大,且多是绫上的暗花图案,因此,没有服色那样鲜明与方便使用而已。但随着唐代散官制度的滥滞,从中晚唐开始,官服“异文”便开始摆脱从属地位,并逐步超越官服品色局限,成为了高级官僚阶层最重视的“别阶”符号。当然,此时“别阶”的对象,已从品位很大程度地转向了职位。总之,无论从礼制意象明晰的大驾卤簿服饰,还是到制度化、符号化色彩强烈的军戎类服物,乃至一般的常服构件,都明确显示出唐代服饰文明中胡族因素的强烈影响及主流性特征。而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将这种影响扩散与渗透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其它诸多领域,并因之对后世产生绵远而深刻的影响。
This paper is a special theme research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acts of the northern nationalities' costume culture on Han nationality's costume culture. Two major parts are i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Part one is carried out in the macro-background of national systems, and contains two special themes:
     1. Traditions of Hu nationality during the North Dynasties and Da-Jia-Lu-Bu costume systems of Tang Dynast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the following two:
     a. The "Da-Jia-Lu-bu costume system" of Tang Dynasty inherited its predecessor of the North Wei Dynasty and made some improvement. The "Da-Jia-Lu-Bu costume system" was mainly divided into 5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nctions: the bodyguard costume; the honor guard costume; the test officer costume; the music band costume; the leading troop costume. Study shows that "Da-Jia-Lu-Bu costume system" enjoyed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gling of Han culture and Hu culture.
     b. The Da-Jia-Lu-Bu costume system contained both benefits and guarding properties, which made it very important in studying national benefits and troop establishment of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obvious and vivid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costume forms which became the symbol of the national authority. Nationality mingle was improved by reform of "Da-Jia-Lu-Bu costume system.
     2. Costume Bestowment of Tang Dynas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i-Yi (four minorities).
     a. The costume-bestowment system in Tang Dynasty stemmed from the normal material bestowment due to styles forms. Traditional Hu costume style generated strong influences on Tang costume styl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ystem, costume-bestowment system first became a kind of special national bestowment, then the "Ci-Zi-Fei" system interacted with officers' informal costume system which showed a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Tang Dynasty .The costume-bestowment system left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In order to elaborate the costume-bestowment system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bestowment case examples of Nei-Shi Ministry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inscript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
     b. The unprecedented and strong national strength of Tang Dynasty determined its communications with circumferential even secluded nationalities. The costume-bestowment mainly in the form of "Pao-Dai"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Si-Yi.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strong Hu characteristics in costume-bestowment system did a favor in mingling Hua and Yi. During Tang's prosperous period, costume-bestowment system was the tool of propaganda and educating Si-Yi and, what's more, the weapon of moderate and controlling relationship with barbarians. In the late of Tang Dynasty, the function of costume Bestow System declined in some cases because the empire's political influence had shrunk.
     c. Pao Dai Bestowment in Tang Dynasty showed strongly Hu's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le enjoying typical Hua Xia color on the political level. Under intertexture of concept of Han and non-Han, Pao Dai finaUy melted into Han by separating from Hu and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informal costume system in Tang Dynasty. Its influence even could be found in the period of Song and Ming Dynasty.
     Part two, from the micro-perspective, studies with emphasis the Hu costume's influences on Tang. Two special themes are included.
     1. Chain-mall and Die-Xie-Qi-Shi
     After studying these two subjects, we can draw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Chain-mail was probably invented by Scythians living in the northern Black Sea and was known until Tang Dynasty. After Chain-mail was invited into Central Plain regions, it did not exert its guarding function in troops. As foreign good, its special structure and appearance were wildly used in architecture, articles, literature etc. then Chain-mail gradually became a relatively abstract decorative language with foreign features.
     Second, Die-Xie-Qi-Shi as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military officers' informal dress might be stemmed from ancient central Asia night attire。Rising and falling of the relative system partly reflected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system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in transition period. The "Die-Xie-Dai" had some direct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e-Xie-Qi-Shi".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owever, the relative knowledge appeared to have some errors mainly in confus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Huan-Dai" and "Tie-Xie-Dai" with the negative effects still existing today.
     2. High Jin-Zi and "Yi-Wen" in officer's formal dress
     a. According to knowledge about dress today, people think "Jin-Zi" included "Fu-Tou" was an independent part but it was totally different in Tang Dynasty .High Jin-Zi and the top cap of the Western Regions had some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to some extent, which might be pushed forward by Hu nationality's activities in system reform in the period of Wu Zhou. High. Jin-Zi in the Wu Zhou period laid a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the late Ji-Zi and Fu-Tou model and the height of Fu-Tou became an important fashion symbol.
     b. The big drawing and small drawing of top officers' dresses prescribed by Law of Costume in Wu-de were very possible co-pearl cycles and bi-bear patterns, they should be part of the scale of called Ling-Yang-Gong-Yang; the inscription on officers' dresses in Wu-Zhou and characters on textiles of western region discovered in XinJiang have some same distinguishes in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iful and concept of use; the fashion of Hu-Xian-Shou-Dai and Yan-Xian-Wei-Yi in middle and last of
     Tang dynasty showed obvious traditional patterns of Zoroastrianism in origination, but these patterns were granted traditional characters of Hua-Xia Culture by their user in subject. Altogether, Yi-Wen of officers' dresses ia Tang dynasty influenced in large extent by Western-region (middle-Asia) culture and showed Sinicization gradually.
     c. The patterns on officer's informal dress of Tang Dynasty were provided with the function of distinction officer's rank which is without a doubt today. Since the patterns on the dress were not so conspicuous as well as the users' rank different a lot, using patterns to distinguish officer's rank was not as easy as color. Cause to the abuse of San-guan system, from mid Tang Dynasty, "Yi-Wen" became a main symbol in distinguishing officers' rank. The function of "Yi-Wen", on some level had begun to swift from rank to position..
     In conclusion, all Tang costumes, from the Da-Jia-Lu-Bu costume, to the guard costume, and even to the daily costume, took on the strong Hu influenc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ulture, costume spread these influences to other fields of Tang society, and generated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coming generations.
引文
①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 [日]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③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上《突厥上》之四夷传总序,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023、6027-6028页。 类二·序列中》、卷一百八《开元礼纂类三·序列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记载大量唐代天宝末之前制度服饰的形制、使用规定等事,史料价值很高.
    ① 唐人苏冕撰《会要》今不见其本,然北宋王溥《唐会要》尽收之中服饰制度事于卷三十一《舆服上》、卷三十二《舆服下》中,中华书局,1990年版。其之内容是今天研究唐代服饰情况的最重要史料之一.
    ② 《中华古今注》乃五代后唐太学博士马缟所撰,其对前代、尤其是唐代一些具体服饰形制记载较详.由于成书距唐亡不久,故史料价值比较高。相关具体情况简述如下,《中华古今注》有关条目为:卷上有“武臣缺胯袄子”、“文武品阶腰带”、“九环带”、“靴笏”;卷中有“羃(?)”、“衫子背子”、“宫人披袄子”、“女人披帛”、“席帽”、“搭耳帽”、“乌纱帽”、“幞头”、“巾子”、“半臂”、“布衫”、“袍衫”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 北宋沈括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一《故事一》之“衣冠故事”条,对北齐以来的服饰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第23-61页。其观点对后世影响颇大,以至今人甚至对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上的谬误也往往视而不见、不予怀疑。该书卷十九《器用》中对山东金乡汉朱鲔墓的石刻人物服饰进行了分析,是目前知道的最早利用墓葬图像研究古代服饰的实例.其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方法的创新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第630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④ 北宋人李上交作《近事会元》“自唐武德至周显德杂事细务皆纪之”,其卷一涉及唐代服饰的条目有:“帝王服赤黄袍衫”,“幞头、帽子、腰带、靴、公服”,“手巾、算袋、刀子、砺石、(韋占)韘”,“幞头巾子”,“金银铜鱼袋、龟袋、特进佩鱼、散职佩鱼”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7-259页。
    ⑤ 《麈史》是北宋人、司农少卿王得臣所著,该书卷上“礼仪”条对唐代一些重要服饰形制所记极详,如幞头巾子的制作方法、材料,以及帽子的部位尺寸等均有记载,故有很高参考价值,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⑥ 《新唐书》卷十七《礼乐七·嘉礼》记皇帝加元服、皇太子加元服和皇子加冠事,对服饰形制多有祥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6-402页。
    ⑦ 《新唐书》卷三十四《五行一·服妖》记时人服饰之违制,涉及女着男服、胡服及奇异服饰等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78-880页。
    ⑧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祥记太宗贞观十年府兵服饰装具制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25页。
    ⑨ 例如,李上交、沈括等关于唐代革带形制渊源与演变的分析存在不确之处,但后世一直沿用至今。在腰带名谓上,沈括创造了“鞢(革燮)带”之名,南宋时人可能为读写方便,竟然轻率地改为“蹀躞带”,这种 不妥的作法今人也还在继续.
    ① 2001年之前学术史回顾,主要参考胡戟等编《二十世纪唐研究》第五章《服饰·饮食》部分内容,然其中绝大部分国外文献与军戎服饰研究文献方面的内容,超出了《二十世纪唐研究》所述范围。为行文统一,后面亦不再单独说明。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八《胡服考》,乌程蒋氏密韵楼印,1923年版。
    ③ 200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将《正仓院考古记》、《白川集》合并出版,然由于条件所限,原书图例没有刊出,极大地削弱了二书的价值。
    ① [日]谷川道雄:《二十世纪唐研究》序二,《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① 原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3/14期,1989年。
    ② 原载《文史知识》,中华书局,1984年第1期。
    ③ 原载《文物》,1984年第4期。
    ④ 原载《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⑤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508页。
    ① 该文稍做调整后,收入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3-750。
    ① 今天许多学者还在怀疑官服面料图纹的别阶功能,就是这种情况的一种表现。由于唐代官服的主流面料是纹绫,其图纹均为暗花,因在考古图像与传世绘画中较难表现故一般不见,也许因此后人比较轻视之。但当时人对之重视是肯定的,后文就此有较详论述。其实,这种情况就象今天许多普通人完全搞不值军衔、警衔的内容与含义,而军人与警察不可能不懂一样,其中有个身在其境的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在审视史料时,必须注意使用换位思考的研究方式进行分析。
    ② 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3页。
    ① 服饰作为古代大驾卤簿体系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其制度形制必依大驾卤簿整体形态之背景而存在与展现。要之,若欲深入考察混同胡汉规制的唐代大驾卤簿服饰,便先须比较清楚唐代大驾卤簿本身的结构状况及其制度渊源。然因种种原因,目前就此方面的专门研究与论述均基本是空白,因此,为支持本专题之讨论,则需要先多费笔墨于介绍与探讨历代卤簿制度、特别是对唐朝影响极深之北魏制度的基本发展情况,及其与唐朝相应制度关系等问题。正是基于这一比较特殊的研究背景,故本章开篇特列一节以述之。
    ② 《史记》卷十《孝文纪》,司马贞索隐《汉官仪》云:“天子卤簿有大驾、法驾。大驾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惟京兆尹、执金吾、长安令奉引,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17页.以上未见蔡氏《独断》之“小驾”。
    ③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五“卤簿”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8页。
    ④ [明]徐一夔等人:《明集礼》卷四十五《卤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20页。
    ⑤ 《隋书》卷十二《礼仪七》,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79页。
    ① 十三经注疏委员会:《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卷二十七《春官宗伯第三》“巾车”条载:“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象路,赤,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鸽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842页。要之,可知周代五路除供天子巡行威仪外,另一重要作用乃是用于分封,以别尊卑秩序,以明贵贱亲疏。
    ②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4-364页。
    ③ 戴雨林:《论“天子驾六”车制产生的年代》,《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36页.
    ④ 参见《汉书》卷八七上《扬雄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35页。另,同书同卷服虔注曰:“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作三行,……最后一乘县豹尾,豹尾以前皆为省中。”这里有一点值得重视,即卤簿车舆部分以豹尾车为终结的制度出于西汉,并且在唐代大驾卤簿中得以保留。至于赵飞燕随驾事,虽扬雄不以为然,但后人如颜师古等,亦认为不算失礼。只是这次事件很清楚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直到西汉晚期,西汉卤簿制度形态仍处在较大波动之中。留意这一特征,对于准确把握两汉卤簿制度的发展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⑤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甘泉卤簿”注云蔡邕《表志》曰:“国家旧章,而幽僻藏蔽,莫之得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9页。一代大儒如是说,当是西汉大驾卤簿制度不整的一点旁证。
    ⑥ 据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饰史》载,“汉初……不设车旗衣服之禁”,又“尝令群臣议天子服饰,但也不甚明白”,又“至成帝时(方)又申禁奴婢、女乐等被服绮縠等”,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要之,可见西汉舆服制度之陋鄙。
    ⑦ 《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5页。
    ⑧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8页。
    ⑨ 《后汉书》卷七九上《儒林上》,“盛清道之仪”引注《汉官仪》曰:“清道以旄头为前驱”也。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6页。
    ⑩ 参见《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9页。另,虽西汉成帝时已有属车最后悬豹尾之制,但以蔡邕不祥“甘泉卤簿”,以及后汉明帝复礼之事为后世大加褒扬来看,有关西汉卤簿制度诸事,恐多有附会。要之,笔者认为,后世所言两汉卤簿相关制度实多为后汉所制。至于其取材于西汉、 先秦,乃至三代,都是情理中事,并不能证明许多规范严整的制度西汉已有。
    ① 祥见《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之《中朝大驾卤簿》条,其详细记载:西晋大驾卤簿中列行官僚、吏史、禁卫军将等的职名、人数及其捧序方位;所用车旗、兵仗和鼓吹乐器等的名称、形制;部分人员的服饰形制,等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7-761页。其是使今人可以真正了解汉晋大驾卤簿制度详情的最早一手史料,意义重大、弥足珍贵。
    ②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载:“魏明以黼黻之美,有疑于僭,于是随章傧略,而损者半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7-761页),加之天下三分,战乱不息,曹魏、乃至吴蜀的卤簿制度,基本都是乏善可陈。
    ③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之“中朝大驾卤簿”条载:“次豹尾车,驾一。自豹尾车后而卤簿尽矣”,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9-760页。
    ④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7页。
    ⑤ 参见《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7页)。另,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做进一步说明:第一是西晋卤簿中“象车”的创制问题。关于象车在汉卤簿最前的说法,西晋之前,信史未见,甚至《后汉书·舆服志》亦无“象车”之名,只《宋书》卷十八《礼五》曰:“甘泉卤簿,……又有象车,最在前,试桥道。晋江左驾犹有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95页)然其之汉卤簿有大象驾车,及其作用之说,却为想当然事,因“象车”古有二指,一为符瑞,故《三国志》卷二《魏文帝纪第二》注有“河,未出龙马,山,未出象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9页),《宋书》卷二十九《符瑞下》更明载“象车者,山之精也。王者德泽流洽四境则出”(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1页),应都是取意于《后汉书》卷七九上《刘昆传》载注之《韩子》曰:“师旷对晋平公曰:‘昔黄帝合鬼神,驾象车,交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埽,雨师洒道,作为清角。今君德薄不足以听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9页):二为天子朝礼、行道实际所用“象辂”,其形制为《汉书》卷五七上《司马相如上》所引注道明:“张揖曰:‘镂象,象路也,以象牙疏镂其车辂’”。其为驷马所驾、以象牙饰末之辂(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64页)。再结合《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象车条”来看:“象车,汉卤簿最在前。武帝太康中平吴后,南越献驯象,诏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元正大会,驾象入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6页),至此,已不难发现“中朝大驾卤簿”的“象车”,实乃晋武为夸功而附会符瑞、伪托汉法而自造,因此可以肯定,以大象驾车为大驾卤簿最前仗,是“中朝大驾卤簿”首创,且此制到东晋、南朝仍能见到。但后世“象车”在北宋之前,则统为马架车路,如唐卤簿“象辂,黄质,以象饰诸末,……驾黄駵”(《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32页)。第二个是关于“静室令”和“式道候”等的职官问题。“静室令”为晋创置,专在大驾卤簿中开道,别无职命,后世不置(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833页);“式道候”之职最早为西汉执金吾属官,后汉不常置,晋沿置,然仅卤簿用之,平时不见,后亦无(同前书,第333页)。但“中朝大驾卤簿”之“式道候”设于公卿奉引仗前,如全按汉制,其应列于公卿奉引仗中,司隶校尉引从内,故可知其之使用亦为西晋创制。
    ⑥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0页。
    ①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载:“裤褶之名,始见于三国”,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②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十《晋书八》,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页。
    ③ 《魏书》卷一百八之四《礼制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3页。
    ④ 但北魏天兴年间的卤簿建制中,可能在车辂的具体形制、御兽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发挥,如出现了驾十五马、二十马、二十牛和六驼的舆辇,北族的习惯意识恐是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其事见《隋书》卷十《礼仪五》,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00页。
    ⑤ 据《魏书》卷二《太祖纪第二》载:“(天赐元年)秋九月,帝临昭阳殿,分置众职,引朝臣文武,亲自简择,量能叙用;制爵四等,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之号;追录旧臣,加以封爵,各有差”,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1-42页。
    ⑥ 《魏书》卷一百八之四《礼制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3页。
    ⑦ 据《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载:“皇子及异姓元功上勋者封王,宗室及始蕃王皆降为公,诸公降为侯,侯、子亦以此为差。于是封王者十人,公者二十二人,侯者七十九人,子者一百三人”(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3页),以上贵族共214人,后又在天赐元年(404年)十一月再封爵二千余人,故可知在大驾卤簿中,其方阵大体规模。关于北魏前期的禁卫军,日本学者谷川道雄认为:“(北魏)中央有近卫军,其兵士为羽林、虎贲等北族兵”,“这些兵士地位极高,与汉族国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故可以看到作为战斗共同体的部落联盟国家的遗影”(谷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另外,天赐卤簿中“幢”、“步矟”、“刀盾”等,应该就是拓拔珪在登国元年(386 年)所置“幢将”及其所属“三郎卫士”,《官氏志》载其日常职能就是“直宿禁中”(第2972页),唐长孺先生也认为他们“应都是拓拔及附从部落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①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又载:“王第一品,公第二品,侯第三品,子第四品。又制散官五等:五品散官比三都尉,六品散官比议郎,七品散官比太中,八品散官比郎中,九品散官比舍人”,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3页。
    ② [日]野田有杞子《日唐卤簿制度的比较》一文,将天赐卤簿中禁卫军的队列称为“左右厢”,并认为这是北魏的新制度(2005年8月24-27日西部民族经济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未刊稿),第3页)。本文以北魏五品及以下官僚所列、置皇帝乘舆前队列单元为“列乘舆前两厢”,盖取《魏书》言其位置之词为其名,一为行文方便。二为与后世据此定制的“供奉官仗”,在名谓上有所区别。
    ③ 《魏书》卷一百八之四《礼制四》载:“(北魏大驾卤簿)列标建旌,通门四达,五色车旗各处其方”,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3页。
    ④ 事见《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4页)、《魏书》卷三十九《李宝传附李韶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6页)、《隋书》卷十《礼仪五》(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5页),李韶乃陇西狄道人,西凉王李暠曾孙,本传言其“学涉,有器量”,必是汉礼家学斐然,元魏礼制,皆令其典,故可知孝文卤簿之合礼。
    ⑤ 见载《隋书》卷十《礼仪五》(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5页),曰其事在“熙平九年”,然“熙平”年号只用三年,故查《魏书》卷九《肃宗纪》,应勘为“正光二年(521年)”(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2页):崔光,本名孝伯,东清河鄃人,孝文帝赞其才“浩浩如黄河东注,故今日之文宗也”(《魏书》卷六十七《崔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7页),由其主事,礼必周详。
    ⑥ 《隋书》卷十《礼仪五》,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5页。
    ⑦ 《隋书》卷十《礼仪五》,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5页。
    ⑧ 《隋书》卷十《礼仪志五》,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00页。 谢建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北方卷上·贰,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由于汉代卤簿并无此制,故可视之为守边官吏仪仗制度的特例。综上,多少可察北魏相关制度的渊源脉络。
    ① GAFUROV, B.G.1972.Tadzhiki.Drevneyshaya, drevnyaya i srednevekovaya istoriya(ed.by B.A.Litvinsky),P92. Moscow.
    ② 据《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载,割据幽、冀等地的袁绍有“胡骑千群”(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79页),又《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六《兵部八七·甲下》,言袁绍有“马铠三百具”,(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636页),故有此认识。
    ③ 从考古资料看,江苏丹阳鹤仙坳南朝墓、江苏丹阳建山金家村南朝墓中,均出土有甲骑具装形象的拼镶砖画。考古报告认为,丹阳鹤仙坳南朝墓为齐景帝墓萧道生(卒于494年)的修安陵,丹阳建山金家村南朝墓为齐废帝萧宝卷(卒于501年)墓(参见郑岩著《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要之,可推知近百年后,南朝皇帝卤簿中,也已使用了甲骑具装。但鉴于以上二墓中,甲骑具装的题记均为“具张”,显为“具装”讹写,这似乎表明,甲骑具装在南朝皇帝卤簿中,可能刚刚开始使用,以至于常人尚对其名谓不清。
    ④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7-760页。
    ⑤ “四引”即列于大驾卤簿之首的“平城令、代尹、司隶校尉、丞相奉引”之仗,见《魏书》卷一百八之四《礼制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3页。
    ① 据《魏书》卷二《太祖纪第二》载:“时太史屡奏天文错乱,帝亲览经占,多云改王易政,故数革官号,……已而虑群下疑惑,心谤腹非”,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页。
    ② 《魏书》卷二《太祖纪第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2页。
    ③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载:“凡此四方诸部,岁时朝贡,登国初,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14页。
    ④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4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8-510页。
    ② 《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81-488页。
    ③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载:“乘舆法驾,公(八)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雒阳令奉引”,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9页。
    ④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7页。
    ⑤ 《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0页。
    ⑥ 按《通典》卷一百七《开元礼纂类二·序列中》之“群官卤簿”条,“一品:清道四人,幰弩一骑,青衣十人,车辐十人。戟九十,绛引幡六,刀楯弓箭槊各八十。搁鼓金钲各一,大鼓十六,长鸣十六。节一,夹槊二。告止幡二,传教幡二,信幡六。(?)马六。仪刀十六。革辂一。繖一,朱漆团扇四,曲盖二,僚佐本服陪从。麾幡各一。大角八,铙吹一部,铙箫笳各四。横吹一部,横吹六,节鼓一,笛萧筚篥笳各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五六七。
    ① 唐大驾卤簿“班剑仪刀仗”,是大驾禁卫军序列中最具汉魏礼仪传统的队列结构,其军士皆佩金铜装饰的班剑、仪刀与诸色绶纷,由左、右卫将军统领,与“散手仗”、“甲骑具装翊卫仗”等组成最接近“天子玉路”的前驱队列结构单元,事见《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2页。
    ②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开元礼纂类二·序列中》,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五六五。
    ③ 宋人郭茂倩著《乐府诗集》卷十六《鼓吹曲辞一》、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与卷二十五《横吹曲辞五》,对唐鼓吹曲目受鲜卑,尤其是慕容、拓拔氏影响情况,取材诸史,综述颇为全面;另外,周伟洲先生在《从郑仁泰墓出土的乐舞俑谈唐代音乐和礼仪制度》和《西安地区部分出土文物中所见的唐代乐舞形象》二文中,以考古图像为中心:亦对唐代鼓吹曲与胡族传统之关系有较精辟分析(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272页)。
    ④ 参见《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其中给配鼓吹的禁卫将校分别足:中护军、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翊军校尉、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左军将军、前军将军、领军将军、后军将军、右军将军、越骑校尉与屯骑校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7-760页。
    ⑤ [唐]李林甫:《唐六典》,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8页。
    ① 据《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载,唐大驾卤簿前部鼓吹为“扛鼓十二,夹金钲十二,大鼓、长鸣皆百二十,铙鼓十二,歌、箫、笳次之;大横吹百二十,节鼓二,笛、箫、觱篥、茄、桃皮觱篥次之;扛鼓、夹金钲皆十二,小鼓、中鸣皆百二十,羽葆鼓十二,歌、箫、笳次之。至相风舆,有扛鼓一,金钲一,鼓左钲右。至黄麾,有左右金吾卫果毅都尉二人主大角百二十,横行十重:鼓吹丞二人,典事二人骑从”,其布于左右金吾尉果毅都尉所领“引驾仗”之后,“黄麾仗”内殿中侍御史前,总居“天子玉路”前:后部鼓吹为“羽葆鼓十二。歌、箫、笳次之;铙鼓十二,歌、箫、笳次之;小横吹百二十,笛、萧、觱篥、笳、桃皮觱篥次之。凡歌、箫、笳工各二十四人,主帅四人,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工各二十四人”,设于金吾果毅所领大角后,后黄麾仗内方辇前,总居“天子玉路”后,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0页。
    ② 按《通典》卷一百七《开元礼纂类二·序列中》与《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所载计算,唐代大驾卤簿前部为1426人,后部为412人。
    ③ 《魏书》卷一百九《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28页。
    ④ 此处“新型前后二部鼓吹”,乃笔者专指大驾卤簿中合诸部乐的大规模鼓吹队列结构,已与汉晋“前后鼓吹”完全不同,后者当专指“黄门前后二部鼓吹”,《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载:“(杨震)及葬,(帝)又使侍御史持节送丧,……,前后部鼓吹”,即是其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85页)。另外,《乐府诗集》言“北狄诸国,皆马上作乐,故自汉已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其后分为二部,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亦属后者范畴(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9页)。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10页。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鼓吹曲辞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4页。
    ⑦ 汉制大驾卤簿,“属车八十一”是其最重要的结构形态特征。后世各朝只要力所能及,必效之。此制至隋代,为炀帝以个人喜好独断删简定制,据《隋书》卷六十八《阎毗传》:“帝尝大备法驾,嫌属车太多,顾谓毗曰:‘开皇之日,属车十有二乘,于事亦得。今八十一乘,以牛驾车,不足以益文物。朕欲减之,从何为可?’毗对曰:‘臣初定数,共宇文恺参详故实,据汉胡伯始、蔡邕等议,属车八十一乘,此起于秦,遂为后式。……’帝曰:‘何用秦法乎?大驾宜三十六,法驾宜用十二,小驾除之’”(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94-1595页)。至唐代,据《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载,其大驾卤簿属车更减至十乘(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2页),即使如此,唐代帝王也多不喜用之,据《通典》卷六十四《天子车格》载,高宗不喜乘辂,每有大礼 则坐人辇,一直到玄宗朝之前,这已成常规。开元年间,是中国古代礼制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但到开元十一年(723年),玄宗就忍不住在冬祀南郊大礼的回程,弃车乘马了,“自是行幸郊祀,皆骑于仪仗之内”(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六三).至此,车辂在唐代大驾卤簿中,已彻底成为了一种摆设。
    ①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1页。
    ② 《隋书》卷十《礼仪五》载:“开皇元年,内史令李德林奏,周、魏舆辇乖制,请皆废毁。高祖从之。唯留魏太和时仪曹令李韶所制五辂,齐天保所遵用者。又留魏熙平中,太常卿穆绍议皇后之辂,其从祭则御金根车,亲桑则御云母车,并驾四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00页。隋为标榜正统,口头上斥“魏舆辇乖制”,行动中却完全是“拿来主义”,实际反证了北魏制度之隆备。
    ③ 《隋书》卷十《礼仪五》,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04页。
    ④ 《魏书》卷一百八之四《礼制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3页。
    ⑤ 《魏书》卷一百八之四《礼制四》载:“(天赐二年大驾卤簿)列步骑,内外为四重,列摽建旌,通门四达,五色车旗各处其方”,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3页。
    ①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五《诸卫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43页。
    ② 《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9页。
    ③ 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页。
    ④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五《诸卫府》载:“羽林禁兵旗帜、名数,秘莫得知”,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43页。
    ⑤ 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2页。
    ⑥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31页。
    ⑦ 陈鹏程:《旧题<大驾卤簿图书·中道>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2期,第81页。
    ① 五代、北宋军士服饰与唐末形制较为接近,例如,均使用臂鞲、抱肚。幞头脚上翘等,这一点从唐僖宗靖陵甬道东西壁执械武士图上可以清楚看到,韩伟、张建林主编《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图版一五○-一、二。
    ② 参见陕西考古研究所编《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图一四三。李宪薨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乃为《开元礼》成制八年后。因当年以长兄而让太子位于弟李隆基,故谥为“让皇帝”,墓号“惠陵”。因此,无论从下葬时间,还是墓葬等级规格来看,其墓葬有关图像史料均比较适合本文的唐大驾卤簿服饰研究。
    ③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开元礼纂类二·序列中》,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五六六。
    ④ 韩伟、张建林主编:《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108页。
    ⑤ 《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3-494页。
    ⑥ [唐]杜佑:《通典》卷六十四《天子车辂》,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六二。
    ①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开元礼纂类二·序列中》,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五七零。
    ① 《宋史》卷一百四十八《仪卫六》载:“香镫,唐制也。朱漆案,绯绣花龙衣,上设金涂香炉、烛台。长竿二,舆士八人。金涂银火镣、香匙副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67-3468页。
    ②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4-515页。
    ③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载“毳冕者,三品之服也。七旒,宝饰角簪导,五章:宗彝、藻、粉米在衣;黼、黻在裳。韨二章:山、火。紫绶如二品,金银镂鞶囊,金饰剑,水苍玉佩,朱袜,赤舄。”,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9页。
    ① 《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66页。
    ② 《宋史》卷一百四十八《仪卫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67页。
    ① 四省局官中,门下省为符宝郎(《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4页);中书省局官不明,比照品秩与职能,似为通事舍人:秘书省为著作郎(太史令在相风舆中)。殿中省有六局官,其中尚乘奉御、尚辇奉御在车舆队列中,尚食、尚药、尚舍奉御,按其职能,当不在大驾队中。尚衣奉御, “掌供冕服、几案。祭祀,则奉镇圭于监,而进于天子”,而大驾行动,必为大祭祀,故其列于大驾卤簿的可能性较大。
    ① 《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63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载“衮冕者,一品之服也。九旒,青<王綦>为珠,贯三采玉,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青纩充耳,宝饰角簪导。青衣纁裳,九章:龙、山、华虫、火、宗彝在衣,藻、粉米、黼、黻在裳,街绛为绣遍衣。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朱袜,赤舄。革带钩褵,大带,黻随裳色。金宝玉饰剑镖首,山玄玉佩。绿綟绶,绿质,绿、紫、黄、赤为纯,长一丈八尺,广九寸,二百四十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9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10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7、530页。
    ②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③ 《魏书》卷二十一《咸阳王元禧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6页。
    ④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3页。
    ⑤ 《魏书》卷一百二《西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71页。
    ⑥ 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本文编,1999年,第136页。
    ① [宋]沈括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一《故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②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5页。
    ③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5、496页。
    ④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84页。
    ①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②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中日原州联含考古队:《原州古墓集成》,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图版68。
    ③ 此墓未见墓志,但其规模宏大,仅壁画中真人大小的仪卫人物就达106人,很可能是皇帝一级的陵墓。关于墓主身份,目前有两种推测。其一,东魏文襄正高澄(河北临漳县文保所:《邺城考古调查和钻探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4期,第9-16页);其二,北齐文宣帝高洋(马忠理:《磁县北朝墓群——东魏北齐陵墓兆域考》,《文物》1994年11期,第56-67页),笔者倾向后者。
    ①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5-496页。
    ②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3页。
    ③ 据《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载,诸卫黄麾仗军士共十二行,第一行“黄地云花襖、冒”:第二行“赤地云花襖、冒”;第三行“黑地云花襖,冒”;第四行“白地云花襖、冒”;第五行“青地云花襖、冒”;第六行“赤地四色云花襖、冒”,后六行依前式重复,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83页。
    ④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86页。
    ⑤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4页。
    ⑥ 据笔者统计,左右厢诸卫黄麾仗六色襖、冒1200人;左右武卫白旗仗持绛引幡1人、金节12人、道盖1人、叉2人服饰同前;同仗执鈒、戟对共288人服饰同前;殳仗1000人赤地云花襖、冒;玉路后衙门旗执、夹6人赤綦襖、黄冒;执大繖2人、雉尾扇8人、小雉尾扇和朱画团扇24人、花盖2人、叉3人、俾倪12人、绛麾2人、细槊12人皆襖、冒:玄武队前衙门6人赤綦襖、黄冒,大驾中着“襖冒”者,共2583人。
    ⑦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8-507页。
    ① 《新唐书》卷八十一《李宪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8页。
    ②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8页,“襖”条。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齐纪八·东昏侯上》,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434页。
    ④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吐谷浑传》,载吐谷浑“男子通服长裙缯帽”,因吐谷浑源出慕容鲜卑,亦可知此式也是“鲜卑帽”之属,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97页。
    ⑤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①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六《服章部三·缨》,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3061页。
    ② 据《原州考古集成》所录,北魏“风帽俑”(见图版13)、北周“风帽俑”(图版68)继出,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在这一并非国家统治中心的地域,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其已经是一种当时制度的常态,而且,这种制度还保持了良好的延续性。
    ③ 《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8页。
    ④ 按《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记载,汉代最早的鼓吹曲乃“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於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9页),其源亦为胡乐,但因入华时久,比之隋代才入鼓吹的北朝横吹之乐,唐代人已视之华音汉乐矣。
    ⑤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出土此类唐代鼓吹俑往往被命名为“笼冠骑马俑”,实际上,所谓“笼冠”,就是《续汉志》、《晋书·舆服志》所载之“武弁大冠”、“武弁”(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第169页)。从规范角度,似乎应按《唐六典》所名,称之为“武弁”为妥。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载:“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北狄诸国,皆马上作乐,故自汉已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又曰“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9页。
    ⑦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7-408页。
    ① 《宋史》卷一百四十八《仪卫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70页。
    ②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从》,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③ 《晋书》卷一百三《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99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0-491、492页。
    ② 《隋书》卷八《礼仪三》载,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亲伐辽东,军中有甲骑具装四十队共四千人,分著“青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绛丝连朱犀甲、兽文具装”、“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乌丝连玄犀甲、兽文具装”,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0页。
    ③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④ 马萨革特人以公元前530年,在阿姆河东岸击败波斯军队,并杀死波斯国王居鲁士而闻名。笔者认为其可能与《史记》所言“奄蔡”人(西方学者称其Aorsi)有族属同源关系。
    ⑤ [匈]J·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等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版,第10页。
    ⑥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索隐”,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58页。
    ⑦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0页。
    ⑧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六《兵部八七·甲下》,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636页。另外, 据笔者推测,袁绍的马铠,很有可能就是其军中骁勇善战的“胡骑”的装备,其主要应为乌桓。
    ①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六《兵部八七·甲下》载曹植表文:“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具,两当铠一领,环镇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世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636页。
    ② 《晋书》卷四十四《卢钦传》载,晋武帝受禅,赏卢钦“御府人马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55页。
    ③ 《晋书》卷七十四《桓石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44页。
    ④ 《晋书》卷七十四《桓伊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19页。
    ⑤ 《宋书》卷一《武帝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页。
    ⑥ 《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页。
    ⑦ 《晋书》卷一百十七《姚兴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1页。
    ⑧ 《魏书》卷二《太祖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页。
    ⑨ 据《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六《兵部八七·甲下》转录陈林《武库赋》曰:“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函师震椎,韦人制缝。玄羽缥甲,灼龠流光”。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636页,要之,可知鲜卑制甲水平,显然高于中原和南朝。
    ⑩ 据《南齐书》卷五十一《崔慧景传》载,建武四年(497年)北魏军攻萧齐行邓城,战斗中,北魏“遣铠马百余匹突取(刘)山阳,山阳使射手射之,三人倒马,手杀十余人,不能禁,且战且退”,最终北军大胜,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74页。此役,甲骑具装的突击进攻是北军制胜的关键,其也生动体现了甲骑具装典型的作战方式。
    11 《宋书》卷九十七《夷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97页。
    12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5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0-491页。
    ② 《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2页。
    ③ 陈鹏程:《旧题<大驾卤簿图书·中道>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2期,第81页。
    ① 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 白川集》言,“裲裆虽属胡服,原无足异”,又言“(《兰陵王》舞者服)裲裆前后胸有大团龙花纹,边缘以风毛,盖原为胡服也”,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5、97页。傅氏乃一代民俗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其亲考日本正仓院实物、精研日本所存唐舞服饰,所出以上结论,虽文中未暇细释,然当为严肃之学术论断。故笔者从之。
    ② 按《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载:“(皇帝)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著于令”,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37-1938页。从考古图像看,一般官吏也循此制。
    ③ 《三国志》卷五十六《吕范传》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10页。
    ④ 转引自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① [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七“绛囊缚紒”条,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② 《梁书》卷二十《陈伯之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15页。
    ③ 《南史》卷十七《刘怀肃传》附《刘怀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9页。
    ④ 《南史》卷二十一《王弘传》附《王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九十五《晋纪·咸和八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985页。
    ⑥ 据《隋书》卷十一《礼仪六》载,陈皆采梁之旧制,“《陈令》:武卫不剑,正直夹御,白布袴褶”、“其在陛列及备卤簿,……领军捉刃人,乌总帽,袴褶”、“(诸王)典签书吏,袴褶,平巾帻”、“太子二傅骑吏,玄衣,赤帻,武冠,常行则袴褶。执仪、斋帅、殿帅、典仪帅、传令、执刀戟、主盖扇麾伞、殿上持兵、车郎、扶车、注疏、萌床、斋阁食司马、唱导饭、主食、殿前帅、殿前威仪、武贲威仪、散给使、阁将、鼓吹士帅副,武冠,绛褠。案轭、小舆、持车、轺车给使,平巾帻,黄布袴褶”、“太子卤簿戟吏,赤帻,武冠,绛褠。廉帅、整阵、禁防,平巾帻,白布袴褶。铫角五音帅、长麾,青布袴褶,岑帽,绛绞带。都伯,平巾帻,黄布袴褶”、“武官问讯、将士给使,平巾帻,白布袴褶”,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22-233页。
    ① 魏存成:《高句丽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② 《北史》卷九十四《高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15页。
    ③ 魏存成:《高句丽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图版一○一。
    ④ 据《南史》卷四《齐本纪上第四》,“蠕蠕国王遣使欲俱攻魏,献师子皮袴褶”(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2页),可知北地有兽皮袴褶。而高句丽之地,多有斑豹(据《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三》,唐“河北道”之高句丽故地,“土贡”多“豹尾”,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19、1023页),其有豹皮袴褶,或袴褶有豹纹者,当不为奇事。
    ① 此句所语“魏、周辇辂不合制者,已敕有司尽令除废”,笔者以为并不尽然。据《隋书》卷十《礼仪五》载:“开皇元年,内史令李德林奏,周、魏舆辇乖制,请皆废毁。高祖从之。唯留魏太和时仪曹令李韶所制五辂,齐天保所遵用者。又留魏熙平中,太常卿穆绍议皇后之辂,其从祭则御金根车,亲桑则御云母车,并驾四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00页。可见,即使是“不合制”的魏、周辇辂,隋也不是“尽令除废”的。
    ② 《隋书》卷十二《礼仪七》,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54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三上《仪卫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81页。
    ② 据《新唐书》卷十一《礼乐一》,其对此类物化制度,在礼义教化中的功能途径有如下解说:“由之以教其民为孝慈、友悌、忠信、仁义者,常不出于居处、动作、衣服、饮食之间。盖其朝夕从事者,无非乎此也。此所谓治出于一,而礼乐达天下,使天下安习而行之,不知所以迁善远罪而成俗也。”,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7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8页。
    ① 按笔者计算,唐大驾卤簿中着武弁、朱衣者,包括供奉引驾仗30人、执、护前后黄麾6人、殿中省执仗74人、黄钺车和豹尾车武卫队正2人、“六引”清道14人、鼓吹144人:着獬豸冠、朱衣8人。以上共278人。
    ② [英]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③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9页。
    ① 礼仪性车舆人员按理应该使用传统汉魏形制的服饰,但足,一是基于南北朝长期以来的习惯,二是因为这些人员均为流外低品,甚至无品之人,故只以“平巾帻”给其服。
    ② “集体记忆”或曰“社会记忆”,乃是法国社会学家Maudce Halbwachs提出的理论概念,其认为: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现实的社会组织或群体都有对应的集体记忆.人们的社会活动,经常是为了强调某些集体记忆,以强化某一人群组合的凝聚。引自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6页。
    ③ 《新唐书》卷十一《礼乐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9页。
    ④ 章太炎:《丧服依<开元礼>议》,《章太炎全集》之五《太炎文录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①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175页。
    ② 《宋史》卷一百四十五《仪卫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99页。
    ③ 《宋史》卷一百四十八《仪卫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71-3474页。
    ④ 《金史》卷四十二《仪卫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50-953页。
    ⑤ 《元史》卷七十九《舆服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976-1985页。
    ⑥ [明]徐一夔等:《明集礼》卷四十二《仪仗篇》记元卤簿服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50册,台北:商 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9-260页.案:结合同书同卷图像,可推知元明卤簿服饰基本一样,第267页。
    ① 《旧唐书》卷二十一《礼仪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20页。
    ②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八二五,僧卿云《长安言怀寄沈彬侍郎》,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295页。
    ④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67页。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二五,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10页。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七十一《郊社考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1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19页。
    ③ [日]川本芳昭:《汉唐间“新”中华意识的形成》,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7页。
    ① 《旧唐书》卷九十二《魏元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49页。
    ②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茂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71页。
    ③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83-1784页。
    ④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9-523页。
    ⑤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40页。
    ⑥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1页。
    ⑦ 锦袍,乃着重指其制袍材质为锦;紫绯袍,乃着重指袍色为紫绯。质与色原非可并置服饰元素,但因两《唐书》载服饰赏赐事,最多见锦袍,而紫绯之赏亦多见而重要,故兹并列以示之。
    ⑧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① 刘驰:《十六国官营手工业初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28页。
    ② [唐]杜佑:《通典》卷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五。
    ③ 《后汉书》卷四十二《刘苍传》,“三年,帝飨卫士于南宫”注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39页。
    ④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191页。
    ⑤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1-1952页。
    ⑥ 《周书》卷十一《晋荡公护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70页。
    ⑦ 《隋书》卷五十《李礼成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316页。
    ⑧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30页。
    ⑨ 《周书》卷七《周宜帝本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23页。
    ⑩ 韩伟:《唐代革带考》,《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3期,第100-105页。
    11 《周书》卷二十八《陆腾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70页。
    ① 《周书》卷二十五《李贤传》,第417页;同书卷四十《宇文孝伯传》,第716页,中华书局,1971年版。
    ② 据北宋徐梦莘著《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政宣上帙》载,女真有“惜别之会,名曰‘换衣灯宴’,酒三行,各出衣服三数件或币帛交遗。……至此夜语笑甚,款不记巡,以醉为度,皆旧例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5页。案:此换衣话谊之北国礼仪,中原华夏自古闻所未闻,虽距南北朝已数百年,但其“皆旧例也”,说明渊源甚久。其所蕴涵的东胡系统民族之习惯性心理映象,对于理解北朝以赏服为贵的制度滥觞,有一定参考价值,故录之。
    ③ 《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上》,“孝文前六年”注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58页。
    ④ 《北史》卷五十三《彭乐传》,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24页。
    ⑤ 据《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载,“大将出,赐旌以颛赏,节以颛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6页),皇帝临送、赐带者,乃更添威仪尔,故有是言。
    ⑥ [唐]张鷟:《朝野佥载》言“上元中,……,彩帨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象,强之兆也。”(《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据此,笔者以为,唐把符契改为鱼形,其理应相通。
    ⑦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1962年版,第525页:另《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言其为“银鱼符”,1975年版,第1954页,中华书局。
    ①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6页。
    ②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3页。
    ③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3页。
    ④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载,“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壁珠玑玉衣”,1962年版,第2948页;《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四《韩暨传》载,“(暨)夏四月薨, 遗令敛以时服,葬为土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78页。
    ① 《后汉书》卷二十七《郑均传》载,“以病乞骸骨,……告归,因称病笃,帝赐以衣冠。”,第946页:卷二十五《卓茂传》载,“(光武帝)乃下诏曰:‘……,今以(卓)茂(《东观记》曰:茂时年七十余矣)为太傅,……,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第871页,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 《后汉书》卷十八《吴汉传》,“至宛,(光武)诏令过家上冢,赐谷二万斛。”,第682页:卷四十一《宋均传》载“光武嘉其功,迎赐以金帛,令过家土冢。”,第1412页,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③ 《旧唐书》卷五十七《张长逊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2页。
    ① 《新唐书》卷九十三《李靖传》附《李彦芳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16页。
    ② 《新唐书》卷九十五《窦璡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49页。
    ③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7页。
    ④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童服品第”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9页。
    ⑤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2-1953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5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鱼袋”条,记为“永徽二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9页。
    ③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1975年版,第1954页;《新唐书》卷二十四,为“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银袋”,1962年版,第527页,中华书局。
    ④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八《禁约上》载咸亨五年四月《官人百姓衣服不得逾令式诏》:“敕,采章服饰,本明贵贱,升降有殊,用崇劝奖。如闻在外官人百姓,有不依令式,遂于袍衫之内,著朱紫青绿等色短袄子。或于闾野,公然露服。贵贱莫辨,有蠧彝伦。自今以后,衣服下上各依品秩,上得通下,下不得僭上。仍令所司严切禁断,勿使更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2页。另外,《唐会要》载同敕令,却记时间为“咸亨五年五月十日”,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9页。
    ⑤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鱼袋”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0页。
    ⑥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30页。
    ⑦ 据《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载,“(武周)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中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6页。
    ①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鱼袋”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0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内外官章服”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1页。
    ③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4页。
    ④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余庆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60页。
    ①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26页。
    ②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七《陆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21-4822页。
    ③ 笔者据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所载统计,具“赐紫金鱼袋”字墓志64方(实有66方,其中“贞元十六年十二月八日”吕渭及夫人柳氏墓志各一,合之;另有“(大燕)圣武二年闰八月九日”曹嵩禅师墓志一,不记入),其中肃宗朝2方、代宗朝2方、德宗朝11方、宪宗朝11方、穆宗朝2方、敬宗朝4方、文宗朝9方、武宗朝3方、宣宗朝10方、懿宗朝3方、僖宗朝6方:具“赐绯鱼袋”字墓志38方(实有39方,残志1方不计),其中德宗朝5方、宪宗朝2方、穆宗朝3方、文宗朝5方、武宗朝3方、宣宗朝7方、懿宗朝6方、僖宗朝4方、昭宗朝1方。鉴于各朝时间长短不一,平均计算则宪宗、文宗、宣宗朝分布密度较大。僖宗、昭宗二朝相关墓志较少,应该是由于时局动荡所致,并不说明时人视“赐紫绯”为“准官称”的态度有本质变化。
    ① 据《全唐文》卷四百十八,常衮《谢赐绯表》载“今日内给事潘逼示奉宣敕旨,赐臣绯衣一副,并鱼袋玉带牙笏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73页。故可知所谓“赐绯鱼袋”者,还包括赏赐玉饰革带、牙笏等物。同理,“赐紫金鱼袋”者亦应准同式。
    ② 《新唐书》卷一七四《牛业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34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内外官章服”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2页。
    ④ 据《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一》载,“散位则一切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85页),是时“赐紫绯”在“入仕十六考职事官、散官皆至五品,始许著绯;三十考职事官四品散官三品,然后许衣紫”的制度规定方面,与散官之制近同。
    ⑤ 黄正建:《王涯奏文与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⑥ [唐]裴庭裕:《东脱奏记》中卷,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09页。
    ① [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七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272页。
    ②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之“章服品第”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0页。
    ①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三百十,孙逖《授牛仙童内谒者监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48页。
    ②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四百九,裴士淹《内侍陈忠盛神道碑》,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99页。
    ③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权德舆《唐故右神策护军中尉右街功德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右武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上柱国乐安县开国公内侍省少监致仕赠扬州大都督府孙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76页。
    ④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九,于邵《内侍省内常侍孙常楷神道碑》,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73页。
    ⑤ 据《新唐书》卷二百七《宦者上》载,玄宗朝“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朱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856页)。虽然,是时“赐紫绯”在制度上并未“内外有别”,但宦者内官居于天子身侧的便利,确实为这一集团在晚唐“赐紫绯”与职官制度合流后的条件下,获得相对特殊的待遇,埋下了极其重要的伏笔。
    ⑥ 选择从文宗大和年下葬墓志开始统计,其一,乃因已发现之前的中晚唐墓志中,内侍省官员并不占多数,故无法与本文所论,构成典型意义关系(不涉及以后新发现资料);其二,文宗朝足皇室与内官斗争渐趋激烈与公开化时期,也是宦官明确取得中央实际控制权的重要时期,这一政局大势,与目前掌握墓志材料所反映亦吻合;其三,文宗朝的制度是中唐制度的总结,同时也影响了晚唐五代制度,因此,研究文宗时期的各项制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黄正建《王涯奏文与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故之。
    ①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二《内官·宫官·内侍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9页。
    ② 《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24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之“章服品第”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9页。
    ① 此四人中,死于大中四年(850年)之李从证,官授内侍省内仆局丞(正九品下),可能因岗位不甚重要,赏绿衣(六七品服色)而未“赐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8页);死于成通元年(860年)之杨居实,大和四年(830)官授内侍省内府局丞、赏绿,可能受其子姻族连累(其子因之罢内养)而未“赐绯”,其墓志有“官不求尊。色让朱紫”句,应是相关暗示(《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9-1040页);死于会昌元年(841年)之武自和,自穆宗即位(821年)赏绿衣后,基本在外职军州,可能是因脱离中枢日久,例外地未获“赐紫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47页);死于大中五年(851年)之同国政,大和元年(827年)即授内侍省宫闱局承,之前已赏绿,但之后近三十年官阶未加,服色不绯,加之墓志极简,官阅模糊,推测仕途不畅而未“赐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7页。
    ②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6页。
    ③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83页。
    ① 另外,刘弘规此等人物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是援前人之例,德宗时大宦官左神策护军中尉杨志廉,与刘弘规一般“知内侍省事”、授左监门卫大将军、封国公、食邑三千户,出葬同样“官给卤簿仪卫”,可谓风光无比,但也很奇怪地在墓志中不见“赐紫金”事(《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00-801页)。当时刘弘规不过三十一、二岁,肯定印象深刻,后其取得与杨氏“品种”与“规格”均颇相似的仕途成就,故而在墓志形式方面——包括不名“赐紫绯”上——学学二十年前的榜样,亦未尝没有可能。类似“传统”在大和三年(829年)内侍省内侍许遂忠的墓志中,也有部分体现,其题名不见“赐紫”,但在志文部分就不能“免俗”地写上了“紫绶崇荣,金章有耀”(《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99页),这大约可视为以“潜规则”形态运行的隐性制度,不规范与不稳定的一种表现吧。
    ②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17页。
    ③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57页。
    ④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5页。
    ⑤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39页。
    ⑥ 《新唐书》卷二百七《宦者土》,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856页。
    ① 所谓“四夷”,乃指唐朝统治下的州县、羁縻府州、都护府、军府的少数民族,以及唐的藩属国,还包括一些距离遥远、与唐没有臣属关系的外邦。由于中国封建王朝一直自视为“天下”中心,故对统治下的少数民族,以及有来往关系的外国、外族,一律看作是四方“夷狄”。这与我们今天的民族与国际关系概念有很大差异。为了便于论述和更为接近当时的实际情况,本文沿用唐时的“四夷”概念及其内涵。
    ②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五“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42页。
    ③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夷部二·北狄二》,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3552页。
    ④ 据《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上》载,匈奴挟灭月氏、控西域之威,胁迫汉朝,孝文帝止之,并遣使送冒顿单于自服“绣祫绮衣、长襦、锦袍各一,比疏一,黄金饬具带一,黄金犀毗一”。匈奴“好汉缯絮”,中行说谏曰:“其得汉絮缯,以驰草棘中,衣裤皆裂弊,以视小如旃裘坚善也”,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 3758-3759页。
    ①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98页。
    ②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03页。
    ③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08页。
    ④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17页。
    ⑤ 《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66页。
    ⑥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98页。
    ⑦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①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06页。
    ② 《史记》卷七十九《蔡泽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8页。
    ③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190页。
    ④ 由汉朝赠送华夏高级服饰,最早进入西域者,当是在武帝元封年间(前110-105年),随细君公主和亲乌孙而“赐乘舆服御物”(《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03页)。但此时汉朝并未在西域建立起实际的贡纳制度,以上服饰之赐,实质是赠送的和亲公主的陪嫁物资,并不具备本文意义上的服饰赏赐资格。
    ⑤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16-3917页。
    ⑥ 《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67页。
    ⑦ 《梁书》卷五十四《东夷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01-802页。
    ⑧ “玉钾”者,《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写作“玉厘”(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42页),《通典》卷一百八十五《东夷上·夫馀传》从之(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九八九)。汉代帝王葬具 乃东园秘器,其似“匣”形制者,非棺即椁。然汉棺椁皆木制彩绘,绝无玉质,而葬服有所谓“金镂玉衣”,从文献与考古资料看,其形制似铠甲,质地为玉,应当就是“玉钾”;又据《汉书》卷九十三《董贤传》载,汉哀帝赐董贤“东园秘器,珠襦玉柙”(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34页),其“玉柙”亦当指“玉钾”;又“玉钾”称“一具”,乃是古代服饰量词之较典型用法。综之,《太平御览》虽云引自《魏志》,然改“玉匣”为“玉钾”,其是也。
    ①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四《玉上》,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3573页。
    ②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著,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1页。
    ③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20-3829页。
    ④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43页。
    ⑤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48页。
    ⑥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67页。
    ⑦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39页。
    ⑧ 《晋书》卷一百八《慕容廆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04页。
    ① 据《南齐书》卷五十八《蛮、东南夷传》载,其时为“太兴三年”,但两晋皆无此年号,且文中有“元帝诏”字,故其时间应为东晋元帝司马睿朝之“大兴三年”。
    ② 《南齐书》卷五十八《蛮、东南夷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08页。
    ③ 《晋书》卷一百十五《苻登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6页。
    ④ 《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11页。
    ⑤ 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67、370-374页。
    ⑥ 《隋书》卷二十六《百官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38页。
    ① 《魏书》卷一百三《高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7页。
    ②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16-2217页。
    ③ 《隋书》卷八十三《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4-1845页。
    ④ 吴玉贵:《隋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中亚学刊》第六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① 《隋书》卷八十四《突厥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74-1875页。
    ② 《隋书》卷八十四《西突厥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79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隋纪四·大业三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627页。另外,隋炀帝所表扬的牛弘、宇文恺、何稠、阎毗等,就是隋大业元年(605年)议定、监制舆服制度的班子成员。
    ④ 《隋书》卷八十四《突厥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74页。
    ⑤ 吴玉贵先生在《隋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文中认为,隋炀帝最终在大业四年(608年)还是答应了启民可汗“易服”的要求(第101页),其依据为炀帝该年的如下诏文;“突厥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率领部落,保附关塞,遵奉朝化,思改戎俗,频入谒觐,屡有陈请。以毡墙毳幕,事穷荒陋,上栋下宇,愿同比屋。诚心恳切,朕之所重。宜于万寿戍置城造屋,其帷帐床褥已上,随事量给,务从优厚,称朕意焉。”(《隋书》卷三《炀帝本纪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1页)但笔者认为,此诏同篇未见“衣”、“衣服”等字眼,尤其不见“冕”、“冠带”等古籍文本中华夏服饰的专用词,且“帷帐床褥”意指明确,故似不应就此臆断隋炀帝同意启民可汗的突厥全民“易服”要求,虽然,炀帝确曾赐予过启民可汗华夏冠带。
    ⑥ 《隋书》卷八十三《高昌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7-1848页。
    ⑦ 按《隋书·高丽传》载,在隋灭陈朝后,高丽“大惧,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并“驱逼靺鞨,周禁契丹”,还用财货引诱隋的工匠、弩手,这些作为引起了隋的不满与警惕,隋文帝为此在开皇十七年(?)下玺书切责高丽王阳成汤(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15页)。另外,按魏存成《高句丽考古》第4页之《高句丽王世系表》,阳成汤死于590年,时为隋开皇十年,即灭陈的第二年,通观上下文,《隋书》所载文帝下玺书切责高丽的时间,应勘为“开皇十年”。
    ⑧ 《隋书》卷八十一《高丽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16页。
    ① 《隋书》卷八十一《靺鞨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22页。
    ② 《隋书》卷八十四《突厥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76页。
    ① 《旧唐书》卷六十二《李大亮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89页。
    ②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韩愈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00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九十六《铁勒》,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26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唐纪九·贞观四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076页。
    ① 《隋书》卷六十七《裴矩传》载,隋为削弱突厥始毕可汗力量,谋嫁宗女于始毕弟叱吉设,又诱杀始毕可汗宠信的胡人谋臣史蜀胡悉,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82页。这种过激与霸道的作法,直接导致之前较为和睦的隋、突关系迅速恶化,使原先尚有可能资隋征战之用的一支强大力量,过早地转化为威胁隋北边的可怕外患。这两件事情发生在隋因杨玄感叛乱导致征高丽再次失败之时,可以讲是隋对外关系事务中,处理最为失误的一项,笔者以为,其影响甚至可以与伐高丽之事并论。
    ② 吴玉贵:《唐朝初年与东突厥关系史考》,《中亚学刊》第五辑.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③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下《突厥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060页。
    ④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高昌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94页。
    ⑤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上《突厥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031页。
    ⑥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百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29-5330页。
    ⑦ 据《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载,太宗“以弓服赐盖苏文,受之,不遣使者谢,于足下诏削弃朝贡。”由此可见,对于“顽固不化”的外夷,太宗在服饰赏赐中,表现的还是尽量的亲和与忍耐,只不过对方太不给面子,方才大怒。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194页。
    ⑧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新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03页。
    ① 王锺翰:《中国民族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 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113页。
    ①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之“章服品第”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9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景云二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9页。
    ③ 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唐纪二十二·神功元年》,第6521页;同书同卷《唐纪二十二·圣历冗年》,第6531、6534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④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吐蕃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8页。
    ⑤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契丹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51页。
    ①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突厥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73页。
    ②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突厥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72页。
    ① 开元十六年(728年)新罗王金兴光入贡后,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期间,玄宗曾赐兴光“紫绣纹抱”。事《新唐书》卷二百二十《新罗传》有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05页),另《册府元龟》卷九七五载,开元二十一年兴光遣使谢玄宗赐“紫罗绣袍”,应亦指同事,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11459页。
    ① 按《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西域下》载,其“丐赐袍带、铠仗及可敦袿[衤属]装泽”(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45页)。按常规,唐应赏赐“袍带”,然他物则赏赐的可能性不大。
    ② [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五,张九龄《敕契丹都督泥礼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89页。
    ① [清]董诰:《全唐文》卷二十四,玄宗《封蒙归义云南王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7页。
    ② 据《唐会要》卷九十八“白狗羌”条载,“白拘国”写为“白狗国”、“狗舟川”写为“狗十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53页。
    ① [清]董诰:《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张九龄《敕识匿国王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10页。
    ②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西域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52页。
    ① 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① 据《册府元龟》卷九七四、九七五《外臣部》之“褒异”条所载,唐开元、天宝年问对外“褒异”事近三百次,其中有获各级别服饰赏赐者不过79次(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43-11459页)。可见服饰赏赐在对外赏赐中,也有一定的“非常例之赏”的性质。
    ②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七五《外臣部·褒异二》,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50页。
    ③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契丹传》载,“万岁通灭中,契丹反,奚亦叛,与突厥相表里,号‘两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174页。
    ④ 《新唐书》卷四《则天皇后本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6页。
    ⑤ 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① 赫治清:《历史悠久的中韩交往》,《韩国学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②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新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37页。
    ③ 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④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第63-64页。
    ① 《旧唐书》卷一百四《高仙芝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04页。
    ②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第63-64页。
    ③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西域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50页。
    ④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西域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51-6252页。
    ⑤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下《突厥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067页。
    ⑥ 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⑦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2页。
    ① 上述对外赏赐服饰形制中的“锦袍”、“二色绫袍”者,实际并不能影响此时唐对外服饰赏赐制度的主流本质。因为,服饰赏赐从其渊源来看是一种实物赏赐,其本身有强烈的施赏随意性,这一点甚至在中晚唐官僚服饰赏赐已趋职官化的时候,没有进入该体制的那部分服饰赏赐,仍是那样。因此,为了达到对外服饰赏赐的最高效能目标,有时投其所好地给予赏赐,亦是颇为正常的事情。另外,也不能完全排除古籍文本用词不规范的因素,比如就不能肯定“锦袍”中,是否就没有有紫、绯色者。
    ② 据《唐六典》卷二十五《诸卫府》载:果毅都尉“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44页。
    ③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封册一·序》言,唐朝对于外蕃的册封原则就是“优其礼遇”,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326页。关于此问题,还可参看马驰著《唐代蕃将》,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61页。
    ① 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突厥下》载,开元十八年(730年),突骑施使者与突厥使者在玄宗所设御宴上,因座次发生“争长”事件,后经“中书门下及百僚议,遂于东西幕下两处分坐,突厥使在东,突骑施使在西”,方才平息(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91-5192页)。可见,在处理外交事务中,无论古今,都应谨慎遵循“平等”原则。
    ②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西域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39页。
    ③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九,东安国王笃萨波提《论事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53页。
    ④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九,吐火罗叶护失里忙迦罗《请赐个失蜜王敕书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55页。
    ①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3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之“章服品第”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0页。
    ③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九九《外臣部·请求》,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723页。
    ④ 冯恩学:《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第65-69页。另外,关于“七事”制度渊源,后文亦有专述。
    ⑤ [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锦第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55页。
    ① 参见汪亓著《唐锦纹样及其演变溯源》,《唐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页;尚刚著《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高档丝织品种》,《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7-471页:赵丰著《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67-71页。
    ② 《隋书》卷六十八《何稠传》载,“波斯尝献金绵锦袍,组织殊丽。上命稠为之。稠锦既成,逾所献者,上甚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96页。另据日本学者桑原隲藏研究,何稠乃入华粟特人后裔,其织锦技术,亦当有河中地(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中上游之间地,即古代“昭武九姓”国地区)渊源,参见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③ 尚刚:《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高档丝织品种》,《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6-467页
    ④ 波斯人习用锦袍,《梁书》卷五十四《诸夷传》(1973年版,第815页)、《魏书》卷一百二《西域传》(1974年版,第2271页)、《周书》卷五十《异域下》(1971年版,第919页)、《隋书》卷八十三《西域传》(1973年版,第1857页)皆有载,《南史》、《北史》亦有;粟特康国人爱着锦袍,《魏书》卷一百二《西域传》(第2281页)、《隋书》卷八十三《西域传》(第1848页)皆有载,中华书局。
    ⑤ 据《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郑朗传》载,唐文宗尝言玄宗有“二锦袍,饰以金鸟,一袍玄宗幸温汤御之,一即与贵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93页。
    ⑥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上海吉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
    ⑦ 尚刚:《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高档丝织品种》,《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7页。
    ⑧ 引自马长寿著《突厥人与突厥汗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该书原文即为两碑合而引论,故不明具体为何碑所载,抑或二碑俱载。
    ⑨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6页。
    ⑩ [唐]杜佑:《通典》卷六《食货六》,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五。另外,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言,《唐六典》曾提到川蜀亦织造“蕃客锦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但笔者遍查《唐六典》而未见此说,不知是何因,特记之。
    ① 《辽史》卷五十六《仪卫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10页。
    ① 按《册府元龟》卷九七六载,苴那时为“苴乌星”,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62页。另外,可能后因苴梦冲暗通吐蕃,为韦皋所杀(事见《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蛮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318页),故《册府元龟》不载其“怀化郡王”封号。
    ① “昭宗天祐元年”为《册府元龟》卷九七六《外臣部·褒异三》所载(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76页),然“天祐元年”实为唐哀帝李柷年号,时在公元905年。
    ① 《旧唐书》卷十八下《宣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2-623页。
    ②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七六《外臣部·褒异第三》,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60页。
    ③ 《新唐书》卷十九《礼乐志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5页。
    ④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七六《外臣部·褒异第三》,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63页。
    ⑤ 马弛:《唐代蕃将》,三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3页。
    ① [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马小鹤译《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版,第283页。另外,文下加线部分据芮传明著《古突厥碑铭研究》阙特勤碑译文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221、223页。
    ②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七四《外臣部·褒异一》,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43页。
    ③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七四《外臣部·褒异一》,第11446页;卷九七五《外臣部·褒异二》,第11451-11457页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
    ④ 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⑤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七六《外臣部·褒异三》,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60-11466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唐纪二十二·神功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15页。
    ⑦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北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174页。
    ⑧ 据《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田归道传》载,武后时,因阎知微出使后突厥,擅自给迎接的突厥官员“绯袍银带”,田归道上书要求规定“宜敕初服,须天子命。”武则天对之亦表示支持(中华书局,1962年版, 第5624页)。其实,这便已是明确提出,要从制度上禁止官员擅以“店冠带”赏赐外蕃。
    ①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李晟传》载:李晟镇泾州,“倾家财以赏降者,以怀来之。降虏浪息曩,晟奏封王,每蕃使至,晟必置息曩于坐,衣以锦袍、会带以宠异之,蕃人皆相指目,荣羡息曩。”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72页。
    ②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四《李德裕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24-4525页。
    ① 唐代服饰研究之学术领域,经历代学人努力耕耘,已经取得了丰硕收获,尤其在整体风格、演进规律等方面,许多研究成果已成为定论、共识。然因唐代服饰研究实际涉及内容非常庞杂,因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其实还颇有值得继续深究的地方。特别是服饰作为一种时代文明的物质载体,其物质化、视觉化的具象形制在反映相关历史问题方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这一特征对于弥补常规文本化历史研究之不涉,亦较具意义。故本篇从唐代服饰之前人相对关注不深者中择选若干对象,拟对这些服饰的具体形制做一些相对微观的考释,以探讨其中蕴藏之外来文明影响痕迹,及其诸方面的影响。因乃择其要而考之,故权称考要。
    ② Houghton Miffl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Illustrater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p100.
    ③ 戴尔·布朗主编,任帅译:《凯尔特人:铁器时代的欧洲人》,华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④ 戴尔·布朗主编,任帅译:《凯尔特人:铁器时代的欧洲人》,华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4、195页。
    ⑤ 戴尔·布朗主编,任帅译:《凯尔特人:铁器时代的欧洲人》,华夏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141页图释;Chad Parker,Making Chainmail,http://user.frii.com.
    ① Dylon Whyte, The Art of Chainmail, http://artofchainmail.com.
    ② 参见鲍里斯·彼奥特罗夫斯基等著,王欣译《斯基泰艺术》,《新疆文物》1994年1期,第83-88页。
    ③ J·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版,第9页。
    ④ J·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译《中亚文叫史》第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版,第10页。
    ①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四十一《武备类一》“甲”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27页。
    ② [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五《军资乘·战·器械四》,明天启辛西(元)年清刊本。
    ③ [汉]刘熙:《释名》卷七《释兵》,《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
    ④ Anne Fremantle and Editors of TIME-LIFE Books, Age of Faith, P152, TIME Incorporated, New York. 1965.
    ⑤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影印本汲古阁本《津逮秘书》,上海博古斋,1922年版。
    ⑥ Dylon Whyte, The Art of Chainmail, http://artofchainmail.com.
    ①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言“狯胡即是羯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新疆简史》第一册,曰狯胡是北匈奴后裔,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笔者 以为狯胡可能与后世之“嚈哒”有一定关系,有关详细情况可参考拙作《狯胡与嚈哒》,《西域研究》,2005年第4期,第61-67页。
    ① 袁祖亮主编《丝绸之路人口问题研究》言是时龟兹人口仅6万左右,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笔者认为,即使龟兹倾全力亦不可能负担20万骑狯胡的供应和出战酬金,此处夸大狯胡人数乃为炫耀吕光武功而已,故不可信。
    ② 《晋书》卷一百二十二《吕光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55页。
    ③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九十《边防六·吐蕃》,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一○二三。
    ④ 《旧唐书》卷一百三《郭知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90页。
    ⑤ 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页。
    ⑥ 《隋书》卷八十三《附国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58页。
    ⑦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中华书局影印,1994年版,第11482页。
    ⑧ 《魏书》卷一百二《西域于阗传》,第2263页:《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浑传》,第318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 B·A·李特文斯基主编,马小鹤译《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版,第211、248页。
    ②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八《卫禁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6-178页。
    ③ [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五《军资乘·战·器械四》,明天启辛酉(元)年清刊本。
    ④ 参见杨泓著《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余大吉《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三国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2页;諸橋轍次著《大汉和辞典)卷11,大修馆书店,1985年版,第608页。
    ⑤ 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6-78页。
    ⑥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西域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244页。
    ⑦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第十六《武库令》,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2页。
    ⑧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百三十,崔颢《游侠篇》,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21页。
    ①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二十《虎牙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807页。
    ②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98页。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李贺《贵主征行乐》,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07页。
    ④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十七,贯休《战城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7页。
    ⑤ 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17页。
    ⑥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谭:《剑桥中国隋唐史》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⑦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⑧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191页。
    ⑨ 荣新江:《粟特与突厥—粟特石棺图像的新印证》,2003年12月23日第四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论文(未刊稿),第8页。
    ① 由该诗“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句,可推知盛唐时期东北地区可能已有锁子甲。
    ②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马知节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452页。
    ③ [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2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50页。
    ④ 《宋史》卷三百六十四《韩世忠传》载韩世忠有“连锁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368页;清潘永因撰,刘卓英点校《宋稗类钞》卷之三“忠义”条十一,亦言岳飞家有“锁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248页。
    ⑤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影印汲古阁本《津逮秘书》,上海博古斋,1922年版。
    ⑥ 《元史》卷一百四十六《耶律铸传》,第3465页;同书卷一百四十九《买努传》,第3531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⑦ 《元史》卷七十九《舆服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982页。
    ① [明]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85页。
    ②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378页。
    ③ 《明会典》卷一百一十七《侍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1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7页。
    ④ [明]唐顺之:《武编前集》卷六“边军劳苦”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2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94页。
    ⑤ 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68页。
    ⑥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六《军器军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1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38页。
    ⑦ 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72页。
    ⑧ 参见《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记李卫子获果亲王赏“锁子甲一身”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23册第471页;卷十下载年羹尧藏有“锁子甲二十八身”事,同版书416册第591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 余太山:《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81、408页。
    ② [清]傅恒等编:《平定准噶尔方略》(二)正编卷十七,记清军缴得阿睦尔撒纳部锁子甲事,358册第278页;卷五十八载清军缴得回部霍集占“锁子甲三十”事,359册第8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③ Chad Parker,Mail History & Miscellany,言直至1910年,巴其斯坦的部落兵仍在作战中使用锁予甲。此乃目前所见战争中使用锁予甲的最晚记录。http://user.frii.com.
    ④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64页。
    ⑤ Dylon Whyte, The Art of Chainmail, http://artofchainmail.com.
    ① [日]百橋明穗等:《世界美术大全集·東洋编》第4卷,隋·唐,小学馆,1997年第1刷,第178页。
    ①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图J-1下、图J-2。
    ②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图K-1、2、3,第118页图K-2、4,巍119页图K-3,第120页图K-8,第136页圈L-1,第156页图0-2,第158页图0-6,第161页图0-11,第170页图P-1、2,第171页图P-3、4,第172页图P-6、7,第173页图P-9,第174页图P-1。
    ③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④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第十六《武库令》,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2页。
    ⑤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三十二《小木作制度图样·平棊鉤阑第二》“琐子”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7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67页。
    ① [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五《军资乘·战·器械四》,明天启辛酉(元)年清刊本。
    ① 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107页。
    ② 也作“平棋鉤闌”,其中“平棊”为按方形、长方形平棋格布置图纹的造型单元,多用在天花、隔栏等部分。“鉤闌”就是隔栏,用于台阁周边与踏步两侧。
    ③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三十二《小术作制度图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7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70。另外,在“平棊”上所用为中国式模拟“锁子甲”图纹时,为区别于“毬文”,更其名为“琐子”。
    ①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三十三《彩画作制度图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7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78-679页。
    ②潘 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107页。
    ③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十四《彩画作制度》,转引自潘谷西、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①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八《大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9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3页。
    ② [清]董诰等:《全唐文》七百三十三,韦端符《卫公故物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559页。
    ③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165页。
    ④ 《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65页。另外,按南宋岳列《愧郯录》卷十二《文武服带之制》记载,“国朝服带之制……大臣以金……金带有六种:毬路、御仙花、荔枝、师蛮、海捷、宝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1页。
    ① 《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65-3567页。
    ② 《宋史》卷一百五十三《舆服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65页。
    ③ 马自树:《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物集粹》,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① 时为高宗改元“上元”之首月,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唐纪十八·高宗咸亨四年-上元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372-6373页。
    ② [唐]杜佑:《通典》卷六十三《嘉八·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五九。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69-570页。
    ① 郑明:《<唐会要>初探》,中国唐史学会编《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② 《旧唐书》卷七《睿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7页。
    ③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3页。
    ④ 此处与下处第一个“佩刀”,当是“刀子”之误。唐时“佩刀”即“横刀”,乃军人习用的长刃大刀,文官通常情况不会用之。
    ⑤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9页。
    ⑥ 《新唐书》卷三十四《五行志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78页。
    ⑦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⑧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单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9页。另外,实物照版可见同书彩版五、图版五-3。
    ①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4页。
    ②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景云二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64页。
    ② 参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唐惠庄太子李 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从以上两个报告所录壁画、陶俑中官吏形象上,可发现其腰带上基本没有悬物,有者亦为“鱼袋”。
    ① 《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0、172页。
    ② 按《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则天后延载元年》载,“天枢”立于东都洛阳“端门”外,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496页。端门是洛阳皇城正南门,乃全城官民最易看到的一处显要之地。
    ③ [宋]王渊:《唐会要》卷三十四《论乐》“杂录”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28、629页。
    ④ 《周书》卷七《宣帝本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22页。
    ⑤ 《旧唐书》卷《张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52页。
    ⑥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⑦ 参见《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1975年版,第141、149页:《新唐书》卷五《睿宗本纪》,1962年版,第118页,中华书局。
    ① 以上各书全为本文所用版本。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06册《唐会要·舆服上》则为“(革占)鞢七事”,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24页。
    ②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2册,1983年版,第711页.
    ③ 见于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三《衣裘带服部》“腰带”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2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页;中华书局同书点校本更作“蹀躞带”,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1页。清人沈自南著《艺林汇考-服饰篇》卷六《佩带类》亦载,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9-140页。
    ④ 《宋史》卷一百四十八《仪卫六》载“御马鞍勒之制”,其中有“(革占)鞢”之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69页。
    ⑤ 《辽史》卷五十六《仪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06、910页。
    ⑥ [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真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1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2页。
    ⑦ 南宋人陈均撰《九朝编年各要》卷三十“丁未靖康二年(1127年)春正月朔命亲二人如金营贺正”条载,“辽大使……服紫窄袍、金蹀蹑,……。夏国使副……服绯窄袍、金蹀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61页。另外,南宋人徐梦莘著《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记此事亦如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84页。
    ⑧ 今人书文中写为“蹀躞七事”、“蹀躞带”者不胜牧举,实为一种不该有的错议。“蹀躞”按《集韵·帖韵》意为“行貌”,即“小步走”意,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0页。以原来意思单一明确词组谐音指代他物足不太妥当的,这与本文上列古人所有写 法有本质差异。因为,古人所用各字虽有些早具明确字义,但组成词组后即为唯一指物之词,这就消除了混淆的可能。而用“蹀躞”代替“(革占)鞢”、“(韋占)韘”,甚至“鞢(革燮)”均会让人会意时要受到原词义的干扰。
    ①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8、1560、1801、1806、1811、1872、1873页。
    ② 《晋书》卷九十五《佛图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86页。
    ③ [日]白烏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62-63页。
    ④ 这里并不是说所谓“羯语”与蒙古语、通古斯语有语言学意义上的关系,而只是认为后者存在从前者借词的现象。这一点在北方各草原民族几千年来的迁徙、交流历史中,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例如,在著名的鄂尔浑碑铭的突厥文就包括一些萨莫耶德语——居住在西伯利亚北部的蒙古人的语言——借词,甚至碑铭中还提到了一个蒙古女神乌玛伊(Umay),《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版,第279页。这些庄重的、正式的突厥统治阶级语言中出现的以上现象,明确表明了突厥文明中的蒙古成分,尽管,它们也许是零散的。
    ⑤ 《魏书》卷九十五《羯胡石勒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47页。
    ①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9页。
    ② 《晋书》卷九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85页。
    ③ 林悟殊:《唐代三夷教的社会走向》,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0页。
    ④ 《晋书》卷九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86页。
    ① 林悟殊:《唐代三夷教的社会走向》,《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② [英]玛丽·博伊斯著.张小贵、殷小平译:《伊朗琐罗亚斯德村落》,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15、35页。
    ③ UNVALA,Manockji R.(ed.),Dārāb Hormazyār's Rivāyat, lvols., British India Press, Bombay 1922. p435.
    ④ 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① 《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页。
    ② 蔡鸿生:《突厥汗国的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林斡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0页。
    ③ 蔡鸿生:《突厥汗国的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林斡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1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签》卷一百八十四《隋纪八·恭帝义宁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740页。
    ⑤ 蔡鸿生:《突厥汗国的军事组织和军事技术》,林斡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2页。
    ①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第十六《武库令》,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1页。
    ②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55页。所谓“自卫型武器”,乃是相对于矛槊、弓箭等长距进攻型武器而言。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太宗贞观二二十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740页。从唐代考古图像上看,佩刀悬挂之“横”均为斜横,故笔者添一“斜”字,以为具象。
    ④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105页。
    ⑤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新出土文物选粹》,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⑥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中日原州联合考古队:《原州古墓集成》,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①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图版二○(Q7)。此腰带为银质明器,但保存完整、形制清晰。
    ② 《辽史》卷五十六《仪卫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10页:黄正建:《王涯奏文与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①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忠志”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60页。
    ② [唐]张靖:《游仙窟》,《古佚小说丛刊》三种,清同治八年海宁陈氏慎初堂本,第9页。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七,卢纶《难绾刀子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50页。
    ②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一《报应十》“王琦”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本第607页。
    ③ 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皇南洞天马冢(155号墓)出土一条公元5-6世纪的新罗金带,其靠带扣一端第一件金制棒形垂饰被命名为“砥石(细致的砺石)形饰”,日本小学馆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十卷,2000年版,第378页。这意味着此形砺石在古代朝鲜半岛是一种常见形制。
    ④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55-456页,图23-8。
    ⑤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文物出版社, 2005年版,第57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第457页图23-9。
    ② [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攻城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2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73页。
    ③ [唐]李筌:《太白阴经》卷四《战具类》“军装篇第四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2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6页。
    ④ [明]唐顺之:《武编前集》卷一“制”条,影印文渊阁《叫库全书》72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18页。
    ① [日]白烏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58-159页。
    ②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铁勒传》载,“铁勒,本匈奴别种。自突厥强盛,铁勒诸郡分散,众渐寡弱。至武德初,有薛延陀、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部、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等,散在碛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43页。
    ③ 《旧唐书》卷一百九《契苾何力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91页。
    ④ Gregory Alan Newell,Samoyede;The People and Their Dogs.www.chinapet.net/bbs/viewtopic.php转自Britishi Samoyede Club
    ⑤ [日]白烏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69页。
    ⑥ 在初唐阿史那忠墓第5天井西壁《抱弓箭囊男侍图》中,男侍怀中有一件此形制弓袋,其所用材料纹理疏密层叠、色泽灰润,绝非一般毛皮,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图 88。以笔者观察,其材质接近海豹毛皮。由于阿史那忠原为突厥王族,归唐后先后任右卫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死后赠镇军大将军,陪葬昭陵。不凡的出身与地位,应可以使他享用最高级与罕见材料制作的弓袋,包括最正宗“契苾真”。要之,再结合Samoyede人的生息之地,故有此推测。
    ① 此物以前被周锡保先生误作“豹尾”,《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页,以后从此见者颇众。经钟少异、王援朝两位先生在《唐杨思勖墓石刻俑复原商榷——兼说唐墓壁画中的虎韔豹韜》文中考述,其实际应该是唐代的一种贮放松掉弓弦之驰弓的“弓衣”,《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74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③ 林贤儒:《世界博物馆13:列宁格国立博物馆》,(台湾)出版家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图版237。
    ① [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马小鹤译《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困教科文组织,2003年版,第213页科21。
    ①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11页。
    ②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衣裘带服部十五”条“腰带”,影印文渊阁《四厍全书)92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页。
    ③ [宋]陈晹:《乐书》卷一百八十四《乐图论·俗部》“醉胡”条、“射雕回鹘”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1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9-830页。
    ④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八,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323页。
    ⑤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百八十四,李端《胡腾儿》,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38页。
    ⑥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一,张祜《周员外席上观柘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827页。
    ⑦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四百四十六,白居易《柘枝妓》,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006页。
    ⑧ 南宋人陈均撰《九朝编年备要》卷三十“丁朱靖康二年(1127年)春正月朔命亲王二人如金营贺正”条载,“辽大使……服紫窄袍、金蹀躞,……。夏国使副……服绯窄袍、金蹀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61页。另外,南宋人徐梦莘著《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记此事亦如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84页。
    ⑨ 见《宋史》卷一百十九《宾礼四》“契丹国使入聘见辞仪”,载契丹使受赐“金蹀躞子”,1985年版,第2805页;《辽史》卷一百十五《二国外记》“西夏”条,1974年版,第1523页,中华书局。
    ① 陕西乾县乾陵南门阙内“司马道”两侧的“六十一蕃臣像”,约建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一),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笔者曾多次实地考察,乃知其中大部分人的服饰正是唐代流行的官常服。鉴于这些石像写实的造型风格与制作时代背景,其应该是我们研究唐代腰带形制,以及相关“(革占)鞢七事”制度的最重要考古材料之一。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有关方面研究利用这些珍贵材料却很少,甚感不解与遗憾。
    ②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一“幞头、帽子、腰带、靴、公服”条曰,“腰带乃是九环、十三环带也。言环,即今之带上金玉等名具也,俗曰‘袴具’。言在袴具之上有眼目,曰‘左(‘古’之误)眼’,是不忘其本,存古之环象也。环以佩鱼龟、算袋等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8页。
    ③ [宋]王得臣:《塵史》卷一“礼仪”条载,“今带止用九胯,四方五圆,乃九环之遗制。胯且留一眼,号曰‘古眼’,古环象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① 《周书》卷二十五《李贤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17页。
    ② 《周书》卷二十五《李贤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16页。
    ③ 《周书》卷二十五《李贤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13页。
    ④ 《隋书》卷三十七《李穆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16页。
    ⑤ 《隋书》卷三十八《柳裘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39页。
    ⑥ 《隋书》卷四十二《李德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200页。
    ⑦ 《隋书》卷五十七《薛道衡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08页。
    ⑧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1页。
    ⑨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38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270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② 魏存成:《高句丽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图一五六-17。
    ③ 负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图版一七五。
    ① 负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新出土文物选粹》,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38-39页,图版38-1、2。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新出土文物选粹》,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
    ① 参见韩伟《唐代革带考》,《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3期,第103-105页;郭文魁《和龙渤海古墓出土的几件金饰》,《文物》,1973年第8期,第42、47页。
    ② 马自树:《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物集粹》,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③ 参见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第274、275页间夹页图18-22-13,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② [清]董诰等:《全唐文》七百三十三,韦端符《卫公故物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559页。
    ③ 据韦端符《卫公故物记》载,其见李靖“故物”在“三年冬”,由于韦端符为敬宗、文宗朝时人,故此“三年”必为敬宗宝历三年(827年)与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之一,时距太宗贞观时均近二百年矣。
    ④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⑤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林格尔另皮窑村北魏墓出土的金器》,《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年第3期。
    ⑥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⑦ [日]町田章:《古代东装饰墓》口繪2,京都,同朋舍,1987年版,第70页。
    ① [苏]鲁坚科:《斯基泰时代阿尔泰山地的居民文化》,莫斯科、列宁格勒,1953年。引自冯恩学《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第65、69页。
    ② [俄]多布赞斯基:《亚洲游牧人的饰牌腰带》,新西伯利亚,1990年。引源同上。
    ③ 冯恩学:《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第65-66页。从该文图—9所示阿尔泰吐埃特科塔4号突厥墓出土的腰带残段上,可以看到三种带“古眼”的带銙,一种为方形、一种为大半圆形、一种为略呈直角三角形的异形。
    ④ 参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北古代墓葬壁画》图版51(磁县北齐高润墓《举哀图》左起第一、二、三人)、图版55、56(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仪仗人物》),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第3卷,图版63(北齐娄叡墓墓道西壁《胡角横吹图》),(日本)小学馆,2000年版,第88页。
    ⑤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⑥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第77页图H-4河南安阳隋张盛墓武士俑:第78页图H-5河南安阳隋张盛墓黑白武官瓷俑;第89页图I-14唐长乐公主墓壁画《武士出行图》右起第一人;第103页图1-33唐长乐公主墓壁画出行图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①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24页。
    ② 冯恩学:《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第65-66页。
    ③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页。
    ④ 李逸友:《辽代带式考实——从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腰带谈起》,《文物》,1987年第11期,第31页。
    ⑤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页。
    ⑥ [宋]王得臣:《塵史》卷一“礼仪”条载,“方胯……其稀者目曰‘稀方’,密者目曰‘排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⑦ 冯恩学:《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季刊》,1998年第1期,第66页图—-2。
    ⑧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278页。
    ⑨ [宋]王得臣:《塵史》卷一“礼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283页。
    ①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五“巾幞”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页。
    ②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二《新旧唐书十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719页。
    ③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五“巾幞”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页。
    ④ 王去非:《四神·巾子·高髻》,《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第52-53页。
    ⑤ 《通典》卷四十一《礼一·礼序》“第十七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条中,列“巾子”为独目,典二三四;同书卷八十七《凶九·丧制之五》“大祥变”条载皇帝“大祥服”注曰:“浅黑施幞头,冒子,巾子,大麻布衫,白皮腰带,麻鞋”,典四七五;又同书同卷“禫变”条载皇帝“素服”注曰:“细火麻衫,腰带,细麻鞋,黑纯幞头,巾予等”,皇帝“惨吉服”注曰:“淡浅黄衫,细黑缝幞头,巾子,麻鞋,吉腰带。”典四七六,中华书局,1984年版。由上可见,巾子在唐代肯定是被当作独立的服饰品来对待的。
    ⑥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⑦ [宋]王得臣:《麈史》卷一“礼仪”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⑧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册,第129页。另外,《塵史》言此事动议者为牛洪(弘),列之备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① [宋]王得臣:《麈史》卷一“礼仪”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② 按《麈史》卷一“礼仪”条载:“近年……以漆纱为之,谓之‘纱巾’”,其意指宋代才有此工艺,但武则天“丝葛巾子”按道理也应是相同或相似工艺.出处同上。
    ③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④ [宋]李舫,《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木部九·桄榔》,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636页。
    ⑤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朱桃椎《茅茨赋》,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44页。
    ⑥ 参见《河北古代墓葬壁画》之《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第72页图55、56,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太原隋虞弘墓》,第51-55页图72-76,第57页图78,第59-60页图80-82,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第209页图16-5,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穆舜英、祁小山、张平《中国新疆古代艺术》,第87页《侍马图》,图版216,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幞头平小很可能意味着幞头下并没有衬垫巾子,而是直接以布帛裹头与发髻而成,这也与《唐会要》、《通典》相关记载相合。另外补充一点,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绢本《侍马图》在《中国新疆古代艺术》一书中被定为公元7-9世纪作品,但由人物平头幞头形制来看,似可更精确地定为公元7世纪作品。
    ⑦ 《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棻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96页。
    ⑧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9页。
    ⑨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张駕”条,上海吉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二本第639页。
    ① 《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9页。另外据史载,“(齐)桓公好高冠大带”,《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8页;王莽“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24页。这些均说明华夏很早就有喜戴高冠的传统。
    ② 《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菜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96页。
    ③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1页。
    ④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5页。
    ⑤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二十一·则天后延载元年》载:“武三思帅四夷酋长请铸 铜铁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铭纪功德,黜唐颂周;以姚璹为督作使。诸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96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则天后天册万岁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02-6503页。
    ②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6页。
    ③ 据《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载,隋大业五年(609年)置少府监,“皇朝因为监.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内府监,成亨元年(670年)复为少府监.光宅元年(684年)改为尚方监,神龙元年(705年)复旧。”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1页。
    ④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东都寺观等画壁”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69页。
    ⑤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82页。
    ⑥ [唐]杜佑:《通典》卷四十四《礼四·吉三》“大享明堂”,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二五四。
    ⑦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⑧ 从目前掌握的图像史料来看,自北朝到隋唐萨珊波斯艺术品,特别是器皿的图案主题,最常见的就是骑马狩猎(《中亚文明史》第三卷,第35、50页),这一风格也影响到贵霜艺术的表现题材(同书第90页)。同时,该题材再向东通过索格底亚那(粟特)对中原艺术亦产生了强烈影响(同书第211页),这一点可以从近些年屡屡发现的入华粟特人墓葬艺术中明显感觉到(可参见《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8、35页:《太原隋虞弘墓》,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02、110、123、136、144页)。故笔者认为,以善于绘骑猎内容图画而闻名的曹元廓,亦很可能有中亚粟特人的背景。另外,据《历代名画记》卷下“唐朝下”载,有“史瓒,官至省郎,善画鞍马人物。”估计此人也很可能是昭武九姓之史国人,或其后裔。
    ⑨ 据《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载,“织染署令掌供天子、皇太了及群臣之冠冕,辨其制度,而供 其职务:丞为之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5页。
    ①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5-576页。
    ②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3页。
    ③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4-575页。
    ④ [唐]李林甫:《店六典》卷二十二《少府军器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4页。
    ⑤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二十二《少府军器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6-577页。
    ⑥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东都寺观等画壁”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68页。
    ⑦ 《隋书》卷六十八《何稠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96页。
    ⑧ 《新唐书》卷三十四《五行志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78页。
    ① 艾山江·阿不力孜:《西域高尖帽的传承与发展——以维吾尔族高尖帽的制作及相关习俗为例》,《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44-49页。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3页。
    ③ 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④ [苏]阿米拉纳什维利:《格鲁吉亚艺术史》,莫斯科,1950年版,插图17-2、4、5、13。
    ⑤ [匈]J·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等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版,第21页。
    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博物馆:《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年第6期,第50页。
    ⑦ [苏]斯塔维斯基著,路远译:《古代中亚艺术》,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版,图版3。
    ① 吴妍春,王立波:《西域高尖帽文化解析》,《西域研究》,2004年第1期,第61页。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博物馆:《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考古》,2002年第6期,第50-51页。
    ① The Editors of Time-Life Books, History of the World:Empires Ascendant 400BC-AD200.Time-Life Books.Amsterdam. 1991.P114.
    ② 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编《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371页。
    ③ 这一点可以从帕提亚古代人物雕塑形象中得到了解,具体可以参见《中亚文明史》第二卷所录沙米神庙(公元2世纪)中的帕提亚王子雕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版,第108页,图11。
    ① [匈]J·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等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版,第107页。
    ② 荣新江,李孝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6页。
    ③ The Editors of Time-Life Books, History of the World:Empires Besieged AD200-600.Time-Life Books, Amsterdam,1991,P56.
    ④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⑤ [匈]·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等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版,第107页。
    ① [俄]B·A·李特文斯基主编,马小鹤译《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版,第228页。
    ②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49页。
    ①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9页。
    ② 《新唐书》卷三十四《五行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79页。
    ③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图16-5。
    ④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图16-9-3。
    ⑤ [宋]赵彦:《云麓漫抄》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3页。
    ① [宋]王溥:《唐会要》卷四《储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3页。
    ② “唐隆”为唐殇帝李重茂年号,“景云”为睿宗年号,二者元年为同一年,且皆与中宗出内样巾子的景龙四年亦为一年,乃公元710年。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富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④ 此处仅限公开发表之最清晰、准确彩色壁画摄影作品,因《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壁画资料虽全,但或图片偏小,或多为考古人员线摹,由于本研究的具体要求,其不足为据.故选韩伟、张建林编《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资用。特说明之。
    ⑤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图八二-一。
    ⑥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图八三-二。
    ⑦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图九八。
    ⑧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图一○九。
    ⑨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图一一○。
    ⑩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图一一二。
    11 韩伟、张矬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图一一六。
    12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图一一九。
    ①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图八八。
    ②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117页图八九。
    ③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图九四。
    ④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图一○一。
    ⑤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五“巾幞”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页。
    ⑥ 《新唐书》卷一百八《娄师德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92页。
    ⑦ 据黄正建撰《唐代戎服“(?)鞬服”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认为,唐代军人“戴红抹额”应该是当时西北地区的特有服饰风格,《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56页。
    ⑧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102页。
    ⑨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⑩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11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8页,图一四三。
    12 按《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中宗神龙元年》载,中宗李显在复位两月后,即在神龙元年(705年)四月“戊寅,追赠故邵王重润为懿德太子”,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90页。按理其陵墓亦应此后不久开工。另据樊英峰等编《乾陵》,章怀太子李贤入葬比懿德太了约晚一年(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79、83页),其墓室营造也应该比后者晚开工才是,故得绘“万骑”新样幞头巾子。
    ① 樊英峰、雒长安、张永祥:《乾陵》,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151、155页。
    ②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页。
    ③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31页。
    ④ 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2页。
    ⑤ 《旧唐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53页。
    ⑥ 《新唐书》卷八十一《李重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95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②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85-86页。
    ②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惠庄太子李 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图二四;第56页,图三五;第58页,图三六1、2、3;第63页,图四一;第65页,图四二;第66页,图四三1;第67页,图四四1。
    ④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王自力、孙福喜:《唐金乡县主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例版1、12-15、37、 64、65、73、75、77、79、85、106、111。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5页,图八至图一四;第44-47页,图四四至四八;第53页,图五六;第66-73页,图七五至图八七;第80-83面,图九八至图一○二;第128页,图一四三;第132页,图一四五;第136页,图一四九;第140-144页,图一五三至图一五六;第152-156页,图一六○至图一六四;第170、171页中间夹页,图一七九。
    ②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151页,图185-189。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巾子”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9页。
    ④ 参见《唐金乡县主墓》,文物社版社,2002年版,图版13、14。另见《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图一九八(二);第200页,图二○○(二);第204页,图二○二(二);第215页,图二○七(二);第217页,图二○九;第220页,图二一一。
    ⑤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31页。
    ①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巾子”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9页.
    ②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五“巾幞”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6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德宗贞元十二年、十五年》载,陆长源贞元十二年(796)为宜武军行军司马,十五年(799)死于宣武军乱,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574、7582页。
    ④ [唐]寒山子:《寒山诗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第一辑,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版,第47页.
    ⑤ [明]陶宗仪:《说郛》卷一百十七下《续幽怪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8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00页。
    ⑥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2页。
    ① [唐]佚名:《大唐传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89-890页。
    ①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裴遵庆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647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9页。
    ③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裴冕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646页。
    ④ 据《唐会要·唐会要题辞》,苏冕《会要》四十卷,“叙高祖至德宗九朝沿革损益之制”,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页。
    ⑤ 关于《大唐传载》成书时间由恒鹤先生推定,《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81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57页。
    ②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11379页。
    ③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二《工艺部九·巧》,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3337页。
    ④ 因武周时多次赏赐大臣、诸卫铭字回文袍,故袍纹为字者开元初亦一并禁断。
    ⑤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八《禁约上》载开元年二月《禁奢侈服用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3页。另上引文“()”中标点,是笔者据洪丕谟校注本等所加,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页。
    ⑥ 据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载,紬乃使用绵线织成的平纹织物,其织物表现一般是粗细不匀,较粗糙,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故不可以用“紬”表“绫”,或者并用为一袍之用。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考此处“紬”当为“细”,从之,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48页。另外,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一片丝绸,题记“景云元年(710年)双流县折紬绫一匹”(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文物》,1984年第6期,第80页),其应解为以绫一匹折合为若干紬以纳调庸,故亦不能证明唐代有所谓“紬绫”。
    ①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2页.
    ②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2页。
    ③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48页。
    ④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⑤ 《金史》卷四十三《舆服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82页。
    ⑥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页。
    ⑦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⑧ 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⑨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⑩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二《舆服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1页。
    ① 中华书局1990年版《唐会要》卷三十二《舆服下》此处记为“大料紬绫及罗”、“小料紬绫及罗”,皆大误,第581页。
    ② 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清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③ [日]道明三保子:《連珠 文錦成立意味》,《美術论文集》,吉川鸿文馆,1987年版,第166-170页。
    ④ 1960,61.
    ⑤ 尚刚:《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高档丝织品种》,《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469页。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按英语读音译Zandaniji为“赞丹尼奇”,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但尚刚按《元史·百官志一·工部》已有对音“撒答剌欺”用之更为合理,故从之。
    ⑥ 薄小莹:《吐鲁番地区发现的联珠纹织物》,《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311-337页。
    ⑦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44页。
    ⑧ 尚刚:《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高档丝织品种》,《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页。
    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图版0359。
    ① 唐阎立本绘《凌烟阁功臣图》原作不存。作品原有二十四人,现只存三人形象,为魏徵、李勣、侯君集,乃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游师雄转刻。其描绘服饰形制准确,历来为研究唐初官服制度的重要参考。
    ② [日]西谷正:《丝绸之路的考古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29-30页。
    ③ 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清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④ 《新唐书》卷七十一下《宰相世系—下》载,窦师纶官至太府少卿,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26页。
    ⑤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唐朝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92-193页。
    ①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152页。
    ② 《魏书》卷一《神元帝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页.
    ③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12页。
    ④ 《周书》卷三十《窦炽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17页。
    ⑤ 《隋书》卷三十九《窦荣定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50页.
    ⑥ 《旧唐书》卷五十一《后妃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63-2164页。
    ⑦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四《皇亲部二十·公主下》,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749页。
    ⑧ 《周书》卷三十《窦炽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20页。
    ⑨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4页。
    ⑩ 《隋书》卷三十九《窦荣定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151页。
    11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南叙《悯忠寺重藏舍利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590页。
    12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8页。
    13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71页。
    14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70页。
    ①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9页。
    ②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71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唐纪九·贞观四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880页。
    ④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5页。
    ⑤ 《新唐书》卷七十一下《宰相世系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26页。
    ⑥ 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文物》,1984年第6期,第80页。
    ① 转引自尚刚《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商档丝织品种》,《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9页。
    ① [苏]A·捷露萨莉姆斯卡亚:《中亚和伊朗》(国立艾尔米塔什论文集),作者出版,列宁格勒,1972年,第5-56页。转自《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高档丝织品种》,《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9页。
    ① 案: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唐大中初年,时约公元847年,已为晚唐。其记“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可知有些“陵阳公样”产品仍在使用.
    ②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为“朝集使”,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3页。
    ③ 《通典》卷六十一《嘉六·君臣服章制度》中为“盘石”,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五○。
    ④ 按《唐六典》卷第二十四《诸卫》载,左右骁卫“光宅元年(684年)改为左、右武威卫”,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19页。故《唐会要》此处脱一“威”字,勘补之。
    ①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二《舆服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2页。
    ②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武则天《制袍字赐狄仁杰》,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页。
    ③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天宝五载》,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72页。
    ⑤ [唐]杜佑:《通典》卷二十八《武官上·左右千牛卫》,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一六五。
    ⑥ 《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96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则天后长寿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77页。
    ① [唐]杜佑:《通典》卷六十一《嘉六·君臣服章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五○。
    ② 赵丰:《纺织品考古新发现》,艺纱堂/服饰工作队(香港),2002年版,第32、34、37、42、43、70页。
    ③ 穆舜英、祁小山、张平:《中国新疆古代艺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图版261-263,第110页图版273、275。
    ④ 案:若羌楼兰孤台墓为1-3世纪东汉时期、和田民丰尼雅墓地为2-4世纪汉晋时期、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期墓葬为3-5世纪西晋复置戊己校尉至凉都高昌时期、吐鲁番阿斯塔那第2期墓葬为6-7世纪麴氏高昌时期。目前已出土的所有各类有汉字图纹的织物,均不出以上历史考古的时空范围,其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与时代的连续性是非常明显的。
    ⑤ 于志勇:《楼兰-尼雅地区出土汉晋文字织锦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6期,第38-45页。
    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图版0336。
    ②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5页。
    ①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②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三《服章部一○·袍》,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第3093页。
    ③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丝之属俗部》曰:“有凤池者,以南方之禽其浴则归洁其身,又人君之德如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1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69页。又《南齐书》卷三十九《刘瓛传》载,“上欲用巘为中书郎,使吏部尚书何戢喻旨。戢谓巘曰:‘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士,便即后授。’”则“凤池”亦指殿堂中枢之地,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78页。而“凤池”作为服饰图纹,其形制不详,但估计应该是由凤凰与水池造型构成,乃属一典型“情景性”图纹。
    ① [唐]杜佑:《通典》卷六十一《嘉六·君臣服章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三五○。
    ②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开元礼纂类二·序列中》之“大驾卤簿”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五六六。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五《卫尉寺》,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39页。
    ④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四《诸卫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19页。
    ⑤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四《诸卫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20页。
    ①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四《诸卫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21页。
    ② [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二十四《诸卫府》,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23页。
    ①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362-363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0页。
    ③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开元礼纂类二·序列中》之“大驾卤簿”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典五六六。
    ④ [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8页。
    ⑤ 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本纪下》,此事应为“贞元七年三月壬申”发生,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1页。
    ①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二《舆服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2页。
    ② 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本纪下》载,“‘观察使宜以雁衔威仪。’威仪,瑞草也。”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2页。
    ③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九《诸使杂录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45页。《新唐书》卷四十九下《百官四下》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09页。
    ④ 江亓:《唐锦纹样及其演变溯源》,《唐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446页。
    ①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4年版,第64页。
    ② [明]陶宗仪:《说郛》卷一百七《禽经》“鸤鸠戴胜布榖也”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8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3页。
    ③ 魏庆征:《古代伊朗神话》,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页。
    ④ R. A. Jairazbhoy, Oriental Influences in Western Art, Asia Publishing House, London, 1965, p. 205.
    ⑤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4年版,第48页。
    ⑥ Guitty Azarpay, "Some Lranian Lconographic Formulae in Sogdian Painting", Lranica Antiqua. Ⅺ.转自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4年版,第42页。
    ⑦ 夏名采:《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文物》,1985年第10期,第49-54页。
    ⑧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⑨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244页。
    ① [清]《御定历代赋汇》卷一百六,萧子云《玄圃园讲赋》,王云五主编影印《四库全书》珍本九集集部30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第31页。版次不详。
    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③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4年版,第137、152页。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98-116页。
    ① [英]玛丽·博伊斯,张小贵、殷小平译:《伊朗琐罗亚斯德村落》,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13页。
    ② [英]玛丽·博伊斯,张小贵、殷小平译:《伊朗琐罗亚斯德村落》,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59页。
    ① 元文琪:《二元神论——古波斯宗教神话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转引自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②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二《舆服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2页。
    ③ 黄正建:《王涯奏文与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307页。
    ④ 《旧唐书》卷十七下《文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46页。
    ① 黄正建在《王涯奏文与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发现,唐初基本两年一升的散阶,到晚唐时甚至经常十几年也不调级,《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301页。
    ②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2页。
    ③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2页。
    ④ 《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32页。
    ⑤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杜甫《丽人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60页。
    ⑥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一,张祜《感王将军柘枝妓殁》,中华书局,年1960版,第5827页。
    ⑦ 黄正建:《王涯奏文与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307页。
    ① 赵丰:《纺织品考古新发现》,艺纱堂/服饰工作队(香港),2002年版,第115页。
    ② 林悟殊:《唐代三夷教的社会走向》,《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页。
    ③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23页。
    ① 汪亓:《唐锦纹样及其演变溯源》,《唐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7页。
    ①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03页。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刘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8] [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 [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 [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2] [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3]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 [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 [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7]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 [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 [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 [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2] 十三经注疏委员会.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 [汉]刘熙.释名[M],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24] [唐]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5]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6]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7]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 [唐]杜甫,[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9] [唐]李筌.太白阴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2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30] [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1] [唐]张说、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33]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4] [唐]张鷟.游仙窟[M],古佚小说丛刊三种.清同治八年海宁陈氏慎初堂.
    [35] [唐]寒山子.寒山诗集[M],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第一辑).北京:线装书局,2001.
    [36] [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7]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8] [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39]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0]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41] [宋]李昉.太平御览[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
    [42] [宋]李昉.太平广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3]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4] [宋]陈晹.乐书[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1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45]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1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46]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47]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48] [宋]吴自牧.梦梁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9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49] [宋]李诫.营造法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7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50] [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前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2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51]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52] [宋]沈括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3] [宋]沈括.梦溪笔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54] [宋]王得臣.麈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5] [宋]赵彦卫.云麓漫抄[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56]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7]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8] [宋]宋敏求编,洪丕谟等校注.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59]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津逮秘书[M],影印汲古阁本.上海:上海博古斋,1922.
    [60] [宋]高承.事物纪原[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2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61] [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2]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1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63] [明]徐溥,李东阳.明会典[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1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64] [明]徐一夔.明集礼[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65] [明]唐顺之.武编前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2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66] [明]陶宗仪.说郛[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8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67] [明]臧晋叔.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8] [明]茅元仪.武备志[M],明天启辛酉(元)年清刻本.
    [69]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70] [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71]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2] [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3] [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4] [清]傅恒.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5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75] [清]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16册.台北:商务印书 馆,1983.
    [76] [清]沈自南.艺林汇考-服饰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7]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8]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79] [清]御定历代赋汇[M],影印四库全书珍本九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
    [80] 上海古籍出版社.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1] 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2]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3]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 王国维.观堂集林[M],乌程蒋氏密韵楼本.上海:蒋氏密韵楼,1923.
    [2]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 白川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4] [苏]鲁坚科.斯基泰时代阿尔泰山地的居民文化[M].莫斯科,1953.
    [5] 周纬.中国兵器史稿[M].北京:三联书店,1957.
    [6] [美]谢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 [英]玛丽·博伊斯,张小贵、殷小平译.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9]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0] [苏]Г·А·普加琴科娃、Л·И·列穆佩,陈继周、李琪译.中亚古代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11]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2]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13]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15] 沈从文,王(?)增订.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16]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
    [17] 赵丰.纺织品考古新发现[M].香港:艺纱堂/服饰工作队,2002.
    [18]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9] 赵超.云想衣裳——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20]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1]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2] 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23] 胡戟等.二十世纪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4] [日]谷川道雄,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5] 王永强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北方卷上·贰[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6]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7]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8] [英]崔瑞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汉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9] 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0] [日]中村贤二郎.历史中的都市—续都市的社会史[M].京都:密涅瓦书房,1986.
    [31] 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2] 韩伟,张建林.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33] 陕西考古研究所.唐李宪墓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4] 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本文编/图版编[R].乌鲁木齐: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1999.
    [35]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中日原州联合考古队.原州古墓集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36] 巫鸿.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礼泉县昭陵博物馆.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8] 江苏省美术馆.六朝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39]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40] 冀东山,晏新志.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陶俑卷[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1] [匈]J·哈尔马塔主编,徐文堪等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
    [42] 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43] [英]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44]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45]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6]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
    [4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48] [英]崔瑞德、鲁惟一,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9] 王锺翰.中国民族史(增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0] 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51] 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52]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53] 余太山.西域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54] 马长寿.突厥人与突厥汗国[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5] 马弛.唐代蕃将[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56] [俄]B·A·李特文斯基,马小鹤译.中亚文明史(第三卷)[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
    [57] 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8] [美]戴尔·布朗,任帅译.凯尔特人:铁器时代的欧洲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59] 袁祖亮.丝绸之路人口问题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60] 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1] 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2] 马自树.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物集粹[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63]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6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惠庄太子李(?)墓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65] [日]白鸟库吉,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66] 荣新江.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67] 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8] 林幹.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9] 张鸿修.中国唐墓壁画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
    [7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71]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72] 林贤儒.世界博物馆 13:列宁格国立博物馆[M].台北:出版家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73] 樊英峰.乾陵文化研究(一)[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74]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7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新出土文物选粹[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76] [俄]多布赞斯基.亚洲游牧人的饰牌腰带[M].新西伯利亚,1990.
    [77]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古代墓葬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78] 穆舜英,祁小山,张平.中国新疆古代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79]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2001.
    [8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81] 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82] [苏]阿米拉纳什维利.格鲁吉亚艺术史[M].莫斯科,1950.
    [83] [苏]Б·Я·斯塔维斯基,路远译.古代中亚艺术[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
    [84] 荣新江,李孝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富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6] 樊英峰,雒长安,张永祥.乾陵[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
    [87]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88]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金乡县主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89] 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90] 魏庆征.古代伊朗神话[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91] 元文琪.二元神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2] 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3]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94] 余大吉.三国军事史[M],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95] 张仲立.关于卤簿制度的几点研究——兼论周五路乘舆制度特点[J].文博,1994,6:83.
    [96] 陈鹏程.旧题<大驾卤簿图书·中道>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2:81.
    [97] [日]野田有纪子.日唐鹵簿制度的比较[C].中国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及唐宋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4,8.
    [98] 戴雨林.论“天子驾六”车制产生的年代[J].洛阳大学学报,2004,3:36.
    [99] 河北临漳县文保所.邺城考古调查和钻探简报[J].中原文物,1983,4:9-16.
    [100] 马忠理.磁县北朝墓群——东魏北齐陵墓兆域考[J].文物,1994,11:56-67.
    [101] [日]川本芳昭.汉唐间“新”中华意识的形成.殷宪.北朝史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47.
    [102] 刘驰.十六国官营手工业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3,3:28.
    [103] 韩伟.唐代革带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3:100-105.
    [104] 黄正建.王涯奏文与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荣新江.唐研究(第十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97.
    [105] 吴玉贵.唐朝初年与东突厥关系史考.马雍.中亚学刊(第五辑)[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10.
    [106] 吴玉贵.隋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马雍.中亚学刊(第六辑)[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89.
    [107] 赫治清.历史悠久的中韩交往.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韩国学论文集(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0.
    [108] 冯恩学.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J].文物季刊,1998,1:65-69.
    [109] 汪亓.唐锦纹样及其演变溯源.荣新江.唐研究(第八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1.
    [110] 尚刚.鹤绫绚烂,凤锦纷葩——隋唐五代的高档丝织品种.荣新江.唐研究(第十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67-471.
    [111] 马冬.狯胡与(?)哒[J].西域研究,2005,4:61-67.
    [112] 荣新江.粟特与突厥—粟特石棺图像的新印证[R].第四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报告,2003,12.
    [113] 郑明.<唐会要>初探.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174.
    [114] 钟少异,王援朝.唐杨思勖墓石刻俑复原商榷——兼说唐墓壁画中的虎韔豹韜.荣新江.唐研究(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474.
    [115]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林格尔另皮窑村北魏墓出土的金器[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5,3.
    [116] 李逸友.辽代带式考实——从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腰带谈起[J].文物,1987,11:31.
    [117] 王去非.四神·巾子·高髻[J].考古通讯,1956,5:52-53.
    [118] 艾山江·阿不力孜.西域高尖帽的传承与发展——以维吾尔族高尖帽的制作及相关习俗为例[J].民族研究,2005,4:44-49.
    [1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博物馆.新疆鄯善县苏贝希遗址及墓地[J].考古,2002,6:50-51.
    [120] 吴妍春,王立波.西域高尖帽文化解析[J].西域研究,2004,1:61.
    [121] 黄正建.唐代戎服“橐鞬服”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J].中国史研究,2002,4:56.
    [122] 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J].文物,1984,6:80.
    [123] 薄小莹.吐鲁番地区发现的联珠纹织物.北京大学.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1952-1982)[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311-337.
    [124] 于志勇.楼兰-尼雅地区出土汉晋文字织锦初探[J].中国历史文物,2003,6:38-45.
    [125] 夏名采.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J].文物,1985,10:49-54.
    [1] GAFUROV, B. G. 1972. Tadzhiki. Brevneyshaya, drevnyaya i srednevekovaya istoriya(ed, by B. A. Litvinsky), Moscow.
    [2] Houghton Miffln Company, American Heritage: Illustrater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p100.
    [3] Chad Parker, Making Chainmail [EB/OL]. http://user.frii.com/2004-1-9.
    [4] Dylon Whyte, The Art of Chainmail[EB/OL].http://artofchainmail.com/2003-12-2.
    [5] Anne Fremantle and Editors of TIME-LIFE Books, Age of Faith, TIME Incorporated, New York, 1965.
    [6] Chad Parker, Mail History & Miscellany[EB/OL]. http://user.frii.com/2004-1-9.
    [7] UNVALA, Manockji R. (ed.), Dārāb Hormazyār's Rivāyat, lvols., British India Press, Bombay 1922, p435.
    [8] Gregory Alan Newell, Samoyede; The People and Their Dogs[EB/OL].www.chinapet.net/bbs/viewtopic.php/2006-8-15.
    [9] The Editors of Time-Life Books, History of theworld: Empires Ascendant 400BC-AD200. Time-Life Books, Amsterdam, 1991, P114.
    [10] The Editors of Time-Life Books, History of theWorld: Empires Besieged AD200-600. Time-Life Books, Amsterdam, 1991, P56.
    [11] 1960, 61.
    [12] R. A. Jairazbhoy, Oriental Influences in Western Art, Asia Publishing House, London, 1965, p. 205.
    [13] Guitty Azarpay, "Some Lranian Lconographic Formulae in Sogdian Painting", Lranica Antiqua. Ⅺ.
    [14] 1987.
    [15] 諸橋轍次.大漢和辭典(卷11)[M].東京:大修馆書店,1985.
    [16] 中村賢二郎.歷史中都市—續都市社會史[M].京都:密涅瓦書房,1986.
    [17] 町田章.古代東装饰墓[M].京都:同朋舍,1987.
    [18] 百橋明穗.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编(第4卷)/隋·唐[M].東京:小學馆,1997.
    [19] 菊竹淳一.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编(第10卷)/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M].東京:小學館,2000.
    [20] 田边胜美、前田耕作.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编(第15卷)/中央[M].東京:小學館,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