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学教育之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国粹派教育思想。
     辛亥革命以前,国粹派提出“用国粹激动种姓”的思想,举办国学讲习会,从国学中挖掘人物事迹、阐发民族大义、弘扬爱国精神,在配合革命宣传、抵制盲目西化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由于国粹派内部政治、文化观不同,辛亥革命胜利后,国粹派分道扬镳,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粹派倡导“复古存学”的精英式教育,逐渐蜕化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翼,对教育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随着教育平民化、科学化运动的广泛开展,国粹派教育思想终于在三十年代后期隐匿于近代教育的舞台。
     国粹派提出教育要立足于国家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认为语言文字立则国学立,国学立则国立;并提出“国学即国魂”的思想,认为国学是民族强大的精神来源,主张培养国人的爱国精神。基于此,国粹派又提出普及普通教育的思想,而且还提出创办国粹学堂,来实现其国学复兴的教育理想。
     在探索复兴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国粹派认为教师应博习众家学说,不囿于一家之言。同时,国粹派站在重“中”轻“西”的立场,论证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主张立足中学、兼采西学;并以此为指导,对新式国学教科书和乡土教科书进行了探索。
     国粹派是中国近代比较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其教育思想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他们身兼双重使命,既有为建立新国家而投身革命的政治理想,又有为复兴国学而坚守信念的文化责任;他们尝试利用西学来改造中国教育,却无法对西学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还逐渐对西学产生怀疑、恐惧和敌对的情绪;他们认为中学是“精神之学”,西学是“形质之学”,表面上接受西学,实质上是以旧化新。
     国粹派复兴国学的思考与努力,反映了中国部分知识分子近代以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路的迷惘与彷徨。由于自身理论建设不完备,国粹派在思考和探索中国教育问题时,其保守复古的思想特性往往表现出与时代潮流的格格不入。国粹派虽然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成为近代国学教育的先行者与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但却无法完成革故鼎新的历史重任。
     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无疑对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仍有滋养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部分,理应被重新整理、认识与消化,并藉此为契机消解来自西方中心的话语权。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国粹派教育思想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天复兴国学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启迪。
The target of study focuses on the education thoughts of Chinese Quintessence School. 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1911, Quintessence School put forward the thoughts of'Stimulation Nationalism from Essence of China', held the national studies society, excavated the traditional stories, claimed to explicate the nationalism, spread the patriotisms, and played th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advocacy of revolution and resistance the effects of Westernization.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Quintessence School separated because of different views in politic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advocated the elites education of'Chinese Renaissance'and counter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ecame one sect of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s gradually, hampered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scientific movement in education, their thoughts were fading from the sights of Chinese.
     Quintessence School requested that the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China, they believed that a new nation could be founded after the traditional sinology was protected and promoted; they put a thought of'Traditional Sinology is the soul of China’and regarded it as the power origination of Chinese. On the base of it, they tried to rebuild a dreamful education system to recreate the order of China education, and raised an idea of Sinology School to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sin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sinology, they requested the teachers should be profound and not limit one school or one theory in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sked the teachers to study more and know how to use properly. From the views of emphasis sinology and belittling the Western learning, they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ology and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y wanted to construct a curriculum to connect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historiography. By this means, they explored how to write and compose the new style sinology textbooks.
     Quintessence School was a very special group in modern China, therefore their thoughts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they had double missions, on the one side they had the burden of rebuild a new country, on the other side they had the responsibility of re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sinology, so they bewildered what they did; they tried to reform the education of China, but they had no clear consciousness about Western studies; they put the thought of'Traditional Sinology save China', but it continued the views of‘the medium body west use’in fact indeed. Their thoughts and hardworking of saving education of China viewed the predicament and embarrassment in reforming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propelled the sinology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laid the strong basic of academic studies and education of tradition China, became the pioneers of these work in modern China. But they were lack of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 so their conservative thoughts always represente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jections when they were exploring the way-out of China education, finally they became the spokesmen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hey were destined not to fulfill the task of discard the old ways of life in favor of the new.
     Traditional sinology are still nourishing spirits of human beings. The essence and core of the traditional sinology should be relearned, re-regularized and re-digested, and dispel the power of discourse of Western Centered. Nowadays the experiences from Quintessence School have great enlightenments in carrying on the sinology education in China with the fast step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引文
①[德]雅斯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②转引自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版,第303页。
    ②杨东平:《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③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粱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此书由台北文津出版社于1992年先行出版,199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北师大再版。
    ①郑师渠:《晚清国粹派论清学》,《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②参见刘春惠:《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抱负呕心沥血——章太炎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张瑞庆:《章太炎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30页。
    ③参见张昭军编:《章太炎讲国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①参见张瑞庆:《章太炎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探析》,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参见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探析》,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20页。
    ③参见刘虹、刘在山:《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河北学刊》1996年第2期;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探析》,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27页。
    ④参见刘春惠:《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抱负呕心沥血——章太炎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
    ⑤参见刘虹、刘在山:《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河北学刊》1996年第2期。
    ⑥参见刘春惠:《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抱负呕心沥血——章太炎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
    ①参见刘虹、刘在山:《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河北学刊》1996年第2期。
    ②参见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③参见祥寒冰:《刘师培普及教育思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①参见祥寒冰:《刘师培普及教育思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0-24页。
    ②参见林辉锋:《马叙伦与五四运动后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林辉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
    ③何东昌:《马叙伦与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民主》2001年第10期。
    ①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07页。
    ①参见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133页。
    ②[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③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④参见罗志田:《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①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②舒新城著,黄书光等编校:《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99页。
    ①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清议报》1901年6月26日第83册。参见《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0页。
    ②《诗经·郑风·风雨》。
    ③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7页。
    ④刘梦溪:《论国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卷44),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5页。
    ②《文献通考·学校考一》。
    ③参见孟宪承:《新中华教育史》,中华书局1932年6月版,第173页。
    ④田正平、李成军:《近代“国学”概念出处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⑤曹朴:《国学常识》,上海文光书店1948年版,第1页。曹朴,曹汝霖之幼子,1928年10月至1930年7月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第21期骑官毕业,回国后任张学良的副官。
    ①参见田正平、李成军:《近代“国学”概念出处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②马瀛:《国学概论》,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第3页。
    ③马瀛:《国学概论》,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第2-3页。
    ④曹伯韩:《国学常识》,上海文光书店1947年版,第1页。
    ⑤曹聚仁认为:“三千年间中华民族特具有之结晶思想,其以文字表达者,吾名之曰‘国故’,以国故为研究之对象,而以科学方法考治之,使组成一科学,吾旬之曰‘国故学’。”参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上海梁溪图书馆1925年版,第3页。
    ①参见曹朴:《国学常识》,上海文光书店1948年版,第1-2页。
    ②王缁尘:《国学讲话》,世界书局,1935年8月版,第2-3页。
    ③李冷衷:《国学常识述要弁言》,《国学常识述要》,众教学会1935年版,第1页。
    ①马一浮:《马一浮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②陈独秀:《寸铁》,载《向导》周报第31、32期1923年7月11、18日出版。
    ③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页。
    ④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⑤刘师培:《论留学生之非叛逆》,《苏报》1903年6月22日。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⑥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三年第6号(总第31期),1907年7月29日。
    ①参见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②沈宗畸主编:《国学萃编缘起序》,《国学萃编》1908年第1期。该刊原名《国萃一斑》,半月刊,首刊于京都,广益印字局承印,集成图书公司印。后因有感“群籍俗学波靡,古谊殆绝”,遂改此名。沈宗畸(1865-1926),字太侔,号南雅、孝耕、沈落花、繁霜阁主。原籍浙江,寄籍广东番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少年才藻冠时,以《落花诗》得名,人呼为“沈落花”。光绪二十八年(1902),寓居南京,与丁传靖、夏仁虎交。光绪三十年(1904)入北京,从袁祖光、金受熙学诗。光绪三十四年(1908),与金受熙、延清、陈霞章等在宣南创著涒吟社,主编该社刊物《国学萃编》。南社成立,亦为社员。在京三十余年,“好为花月冶游”,对同光间梨园的遗闻逸事,了解颇详。所谓“梨园之兴衰,名伶之存殁”,皆闻而知之。晚年生活困顿,对清室覆亡、民国肇兴不能适应。藏书楼名“拜鸳楼”,因有美妾名“拜鸳”故也。有《南雅楼诗斑》、《繁霜词》、《宣南零梦录》、《便佳簃杂钞》等。
    ③黄节:《国粹学社起发辞》,《政艺通报》1904年第1号,1904年3月1日。
    ④志贺重昂:《日本人か解放すゐとてちの私义を告白寸》,《志贺重昂全书》(第8册),东京博文馆1903年版,第1页。转引自马丁·伯纳尔(Martin Bernal)著,刘静贞译:《刘师培与国粹运动》。参见傅乐诗等著:《中国近代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94页。
    ①梁启超:《清议报叙例》,《请议报》第1册,1898年12月23日。参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163页。
    ②高旭:《金山卫佚史序》。参见胡朴安:《南社丛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印1936年版,第505页。
    ③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清议报》1901年9月13日第91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4页。
    ④《国魂篇》,《浙江潮》第1期,1903年2月17日。
    ⑤《国魂篇》,《浙江潮》第1期,1903年2月17日。
    ⑥《章太炎与刘申叔书》,《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⑦黄节:《国粹学社起发辞》,《政艺通报》1904年第1号,1904年3月1日。
    ①参见谢保成:《清末、民国两次关于“国学”、“国粹”、“国故”的论辩及启示》,《炎黄文化研究》(第9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1月。
    ②邓实:《国学保存论》,《政艺通报》1904年第3号,1904年3月31日。
    ③黄节:《保存国粹主义》,《政艺通报》1904年第11号,1904年7月27日。
    ④黄节:《保存国粹主义》。
    ①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二年第7号(总第19期),1906年9月8日。
    ②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③《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号。
    ①马叙伦:《古政述微·教学微第三》,《国粹学报》第一年第2号(总第2期),1905年3月25日。
    ①黄侃:《太炎先生行事记》。傅杰编:《自述与印象:章太炎》,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8页。
    ②罗志田:《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国故学的努力》,《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①郑大华:《晚清思想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②《左传·定公十年》。
    ③刘师培:《讲民族》,《中国白话报》第15期,1904年7月12日。
    ④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⑤冯自由:《刘光汉事略补述》,《革命逸史》(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6页。
    ⑥转引自司马朝军、王文晖:《黄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刘师培:《中国民族志》第18章《白种之侵入》。参见《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28页。
    ②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③黄侃:《<国故论衡>赞》。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右文社1915年版,第1页。
    ④樊锥:《樊锥集·开成篇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⑤转引自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士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⑥参见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和本质特征》,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71-76页。
    ①章太炎、刘师培、邓实等人都有中医家学的渊源。
    ②参见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独特性辨析》,《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③章太炎:《人无我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9页。
    ④刘师培:《论新名词输入与民德堕落之关系》,《申报》1906年12月13日。
    ①张载:《语录》。参见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0页。另见《近思录·为学》。
    ②《馗书》于1899年冬在苏州付梓,1900年6月出版。线装一册,共50篇。后经增订,于1902年完稿,删去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改良的文章13篇,增加宣传反清革命的文章24篇,编为63篇,另“前录”(《客帝匡谬》、《分镇匡谬》)二篇出版。1904年重印于日本。1914年更名《检论》。
    ③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④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第261页。
    ⑤《中国教育会章程》,《选报》第21期,1902年7月5日。
    ⑥1902年,正值南明政权灭亡242周年,革命党人章太炎、留日学生秦力山、马君武、冯自由等人决定借机于4月26日(明祟祯帝自缢日)在东京上野精养轩举行纪念活动,以推动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4月中旬,章太炎手撰《宣言书》,号召留日学生“雪涕来会,以志亡国”,署名者10人,报名赴会者数百人。事为清驻日公使蔡钧侦知,遂勾结日本外务省于会议前一天下令禁止开会,致使会议无法按原定计划举行。4月26日下午,孙中山特邀大会发起人章太炎等人到横滨永东楼开会补行纪念式,到会者60余人,横滨兴中会与中和堂亦派代表参加,会议由孙中山主持,章太炎宣读纪念辞,气氛十分庄重。这次纪念会影响很大,香港、澳门、广州、日本等地的爱国志士闻之,很受鼓舞,香港爱国知识分子也举行了类似纪念会。
    ①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革命逸史》(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5-116页。
    ②蒋维乔:《中国教育会之回忆》,《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5页。
    ③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革命逸史》(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页。
    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12月,第600页。
    ①章太炎:《与吴君遂书》,1903年5月18日。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25-226页。
    ②蒋乔维:《太炎先生轶事》,《制言》第25期。
    ③《政艺通报十大特色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①黄节:《国粹学社发起辞》,《政艺通报》1904年第1号,1904年3月1日。
    ②邓实:《国粹保存主义》,《政艺通报》1903年第22号,《国学保存论》,《政艺通报》1904年第3号,黄节:《国粹学社起发辞》,《政艺通报》1904年第1号。
    ①刘梦溪:《章太炎与国学》,《大师与传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②章太炎:《癸卯口中漫笔》,《国粹学报》第一年第8号(总第8期),1905年9月20日。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4页。
    ①邓实:《国学保存会小集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②《国学保存会简章》,《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③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④邓实:《题记》,《政艺通报》1908年第1号,1908年2月2日。
    ⑤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⑥《编辑国学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1905年第8号(总第8期),1905年9月23日。
    ①《国粹学报》社址设在上海四马路老巡捕房东首福惠里底。四马路,即今福州路。因位于大马路(今南京东路)以南的第四条路而得名。1865年,工部局正式定名为“福州路”,但“四马路”之名仍沿用到今天。1843年冬,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W. H. Medhurst)与该路相近的麦家圈(今山东中路)创办中国第一家机器印刷厂墨海书馆,以后上海近百家出版机构,以及文化用品商店均集中在这条路的南路(今河南中路)到福建路(今福建中路)的约200米的路段上。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黎明书局、百新书局、开明书店、新民书局、大冬书局、大众书局、世界书局、科学仪器馆、儿童书局、三一画片公司、受古书局、作者书社、博文书店、文怡书局、文化书局、独立出版社、益新教育用品社等。所以福州路素有“文化街”的雅称。
    ②从1905年起每月农历二十号出版,第1期出版于1905年2月23日,主要撰稿人有邓实、黄节、刘师培、陈去病、马叙伦、章太炎、田北湖、王闿运、廖平、郑孝胥、王国维等五十余人,其中大多是国学保存会的成员。1905年出12期,1906年出13期,1907年出12期,1908年出12期,1909年出13期,1910年出12期,1911年出8期。据最后第82期(8-13号合刊)封面“满清退位,汉德中兴”推测,停刊大概在1912年2月12日至3月中旬间。《国粹学报》从1911年第1号第75期开始,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设立分设,但只承接印刷及广告业务,其他业务不涉及。《国粹学报》先后在全国45个城市的64家书局和书庄设有代售处,1907年在日本东京神田区的中国书林和永林馆设立分销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后又有汇编本刊行,并多次再版,在当时有一定的规模及影响。
    ③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生活书店1947年版,第23页。
    ④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第23页。
    ⑤参见黄节:《国学保存会藏书楼开楼小集记》,第二年第10号(总第22期),1906年11月6日。藏书楼开放的时间是每天的上午8点至下午5点,专门设有一阅览室供读者阅览;进楼阅书须购买阅书券,阅书券分三种:一日券每张5分,一月券每张1元,长年券每张10元;藏书楼编有藏书目录供读者查询,对阅者来说甚为便利。顾颉刚幼时到上海,就曾经到此藏书楼看过书。
    ①邓实:《绍介遗著》,《国粹学报》1908年第6号(总第43期),第四年第6号(总第43期),1908年7月18日。
    ②从左至右共14人,凡来宾不署名:来宾、陆绍明、文永誉、来宾、来宾、来宾、马和(君武)、朱葆康、高旭(天梅)、来宾、邓实、黄节、来宾、沈廷墉(镛)。此合影登于《国粹学报》第二年第10号,即1906年第22期(1906年11月6日)。是为国学保存会藏书楼开楼小集而拍摄,藏书楼于1906年11月19日(黄帝甲子四千六百有三年丙午十月丁卯朔有四日)早晨开楼,该合影应该拍摄于1906年10月-11月间,具体日期不详。
    ③神州国光社1901年由黄节、邓实创办。社址先在河南路136号,后迁福州路378号,不久迁至福州路384弄4号。最初以珂罗版影印书画、字帖、金石、印谱等,于1905年并入《国粹学报》社。后由于经营不善,于1928年由陈铭枢(1889-1965,民革的创始人之一)出资盘下该社,添置机器厂房,扩大业务范围,成立读书会和函授学校,并在北京、南京、汉口、广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除了继续出版销售美术书刊外,出版重点改为社会科学和文艺译著,创办了《读书杂志》、《文化杂志》、《十月》、《学术界》等刊物。1933年,因陈铭枢在福建参加抗日反蒋,该社各地分店全部被查封,许多书刊被查禁。上海总店因地处租界而幸免于难,但已难以立足,遂另外申请成立“言行出版社”,出版《科学知识小丛书》等书。1941年上海沦陷后,先后迁汉口、韶关。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复业后出版了《郭沫若归国秘记》等书。1954年并入新知识出版社。
    ④参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163页。1907年仲夏,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文库以118000元的价格,从归安陆氏子孙手中,将其先人陆心源搜藏的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之书悉数购去,舶载而归。事后,日人岛田彦桢还洋洋得意地写了一篇《皕宋楼藏书源流考》。此事对邓实的刺激很大,并坚定了他刊印旧籍珍本的决心。
    ①《伦理教科书》2册、《经学教科书》2册、《中国文学教科书》1册、《中国地理教科书》2册、《中国历史教科书》2册。见《国学保存会报告第5号》,《国粹学报》1906年第12号第24期,1906年1月14日。
    ②见《国粹学报》第22、28、38期,《国学保存会报告》第3、8、18号。
    ③《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①《太炎先生自定年谱》宣统元年己酉,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页。
    ②《太炎先生行事记》,《制言》第31期。
    ③《教育今语杂志章程》,《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④《本社编辑教科书预告》,《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遍查各大图书馆,不曾见此教科书。
    ①南社,是20世纪初以革命民主主义者为中坚,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共同思想基础,以振起国魂、弘扬国粹为主导文化思想的、全国性的、近代性文化社团,于1923年解体。
    ②第一次雅集,有陈去病、柳亚子、朱锡梁、庞树柏、陈陶遗、沈砺、朱少屏、诸宗元、景耀月、林之夏、胡颖之、黄宾虹、蔡守等17人出席,其中14人为同盟会会员。会议宣告南社成立,选举陈去病为文选编辑员,高旭为诗选编辑员,庞树柏为词选编辑员,柳亚子为书记员,朱少屏为会计员。前排左起第三人为柳亚子,中排左起第二人为陈去病,其他则无法辨认。
    ①《<古学汇刊>出版广告》,《国粹学报》第82期。
    ②《古学汇刊略例》,《古学汇刊》第1期,1912年6月。
    ①刘师培与章太炎的反目具体情节已有成文,可参见散木:《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刘师培——关于他的“激烈”和“下水”》,《书屋》2001年第12期。1911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政府派端方南下镇压,刘师培随行。何震由南桂馨推荐,任山西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并由南桂馨介绍,到阎锡山家作教师。辛亥革命爆发后。端方在资州被杀,刘师培被拘押。章太炎、蔡元培先后发表宣言,并在《大共和日报》上发表《求刘申叔通信》,并致电大总统府,要求保释刘师培;安徽都督府秘书科邓艺孙、陈独秀等也致电大总统府,保释刘师培。临时大总统府即电令四川军政府,护送刘师培赴南京。而此时,刘师培已应谢无量邀请至成都,入四川存古学堂。后在阎锡山举荐下,去北京为袁世凯任事.曾名列于为袁世凯称帝服务的筹安会,袁称帝失败后,避居天津。
    ②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211页。四川都督尹昌衡改枢密院为四川国学院后,吴之英任院正,刘师培任院副,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谢无量、杨赞襄、圆乘为院员。刘师培任教四川国学学校期间,讲授《春秋左氏传》,从学者十一人.同时,参与创办《四川国学杂志》,后改名《国学荟编》。发起成立四川国学会,与吴虞、谢无量等论学。
    ③原存古学堂学生100人入国学馆学习,又新招学生50余人.1914年春国学馆改为国学学校,四川省民政公署照会廖平任校长。1918年国学学校遵教育部之规定改为四川省立国学专门学校,廖平继任校长;1923年由骆成骧接任校长;1926年蔡锡保任校长;1928年秋国学专门学校并入四川大学,改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参见谢桃坊:《四川国学运动述略》,《文史杂志》2009年第1期。
    ④《国学会缘起》,《民立报》1912年2月28日。
    ⑤《通俗教育研究会简章》,《民立报》1912年5月10日。
    ①《大事纪》,《教育杂志》1912年第4卷第6号。
    ②《记太炎》,《申报》1914年1月14日。
    ③《癸丙之间言行轶录》,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56页。
    ④顾颉刚:《<古史辩>第一册自序》,《古史辩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⑤顾颉刚:《<古史辩>第一册自序》,《古史辩自序》,第33页。虽顾颉则后期对章太炎多有否定,且认为章太炎“只是一个从经师改装的学者”,但章太炎“六经皆史”的观念,对其以后从事史学研究还是影响颇深。
    ⑥章太炎:《民国章太炎先生炳麟自定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页。
    ⑦参见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第528页。
    ⑧《章太炎演说教育》,《时报》1916年8月6日。
    ①章太炎:《说新文化与旧文化》。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18页。
    ②章太炎:《说今日青年的弱点》,《太炎学说》(上)。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第619页。
    ③章太炎:《说今日青年的弱点》。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第620页。
    ④黄侃从1914年至1935年,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昌高师、中华大学、山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钱玄同从1917年至1927年,兼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
    ①《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
    ①卢毅:《整理国故运动兴盛原因探究》,《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②参见罗志田:《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③该书与《太炎教育谈》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某些选文的标题略有出入。《章太炎的白话文》所收篇目有《留学的目的和方法》、《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达》、《常识与教育》、《经的大意》、《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论诸子的大观》、《中国文字略说》。这些文章由章太炎交给后来成为上海新文学出版名家张静庐,并由其出版。此书一年之内连印三版,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但百密一疏,《中国文字略说》乃钱玄同之著作。1924年,钱玄同首在《答顾颉刚先生》中加以揭露,世人方晓。
    ①参见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2页。
    ②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③黄侃、黄节二人于1935年去世,钱玄同于1939年去世。马叙伦转向新式教育的推广和研究中,在建国后成为第一任教育部部长,于1970年去世。
    ④《章太炎今日第六次讲学》,《申报》1922年5月6日。
    ⑤《华国月刊发刊辞》,《华国月刊》第1卷第1期,1923年9月15号。
    ①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7页。
    ②无锡国专为当时国学教育的重镇,始办于1920年,初名国学专修馆,著名学者唐文治(1865-1954)为馆长。1928年改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唐文治任校长。
    ③章太炎讲,诸祖耿记:《国学之统宗》,《制言》第54期。
    ④章太炎讲,诸祖耿记:《历史之重要》,《制言》第55期。
    ⑤章太炎:《与某人论读经书》,《制言》第21期。
    ⑥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63页。
    ①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863页。
    ②《制言》为半月刊,章太炎辞世后,章氏国学讲习会继续编印,出至47期。苏州沦陷后,1939年1月在上海复办,改为月刊,共出63期,后多辑录章太炎未收入《太炎文录初编》和《太炎文录二编》的诗文、信札和纪念章氏的文章。
    ③《发刊宣言》,《制言》第l期,1935年9月16日。
    ①拍摄于1936年6月苏州章园,左1为许寿裳,左3为汪东,右2钱玄同、右3周作人。
    ②晚年的太炎先生虽看到抗战已起,但未见到战争的胜利,故有死后傍葬民族英雄张苍水墓侧之嘱,曾说:“生不同辰,死当邻穴”,身后终得与英雄为邻。章太炎去后,国民政府曾下令国葬,但因日军侵华,战事愈紧,只能停棺草葬于苏州章园。1955年4月3日,章太炎先生遗体在他逝世19年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人民政府给予隆重安葬,并满足了他生前傍张苍水墓而葬的愿望,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国葬。
    ①鲁迅:《呐喊自序》,首刊于1923年8月21日《晨报·文学旬刊》。参见鲁迅:《鲁迅全集》(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442页。
    ②曹禧修:《“诊者”与“治者”的角色分离——论鲁迅现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再定位》,《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①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p.70.
    ②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参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16页。
    ③《诂经精舍课艺第八集》俞樾序,1896年。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第34页。
    ④杨度:《游学译编叙》,《游学译编》(第1期),长沙矿务总局发行,1902年12月14日。
    ①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教育今语杂志》第3册,1910年5月8日。
    ②《章太炎演说教育》,《时报》1916年8月6日。
    ③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④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⑤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⑥《大学章句》。
    ⑦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⑧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⑨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
    ①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②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
    ③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④黄侃:《论字书编制迁变》(一)。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页。
    ⑤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⑥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①刘师培:《论新名词输入与民德堕落之关系》,《申报》1906年12月13日。
    ②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③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①刘师培:《论中国人民依赖性之起原》,《警钟日报》1905年6月13日。
    ②刘师培:《说依赖心》,《警钟日报》1904年6月15、16、17日。
    ③参见张锡勤:《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④刘师培:《论中国人民依赖性之起原》。
    ⑤刘师培:《论中国人民依赖性之起原》。
    ⑥刘师培:《论中国人民依赖性之起原》。
    ⑦刘师培:《论汉族不振之由》,《警钟日报》1904年8月29日。
    ⑧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参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16页。
    ①例如梁启超就曾写下《新民说》、《呵旁观论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等文。
    ②《贫富智愚的原故》,《大公报》(天津)1904年7月29日。
    ③高旭:《<觉民>发刊辞》,《觉民》第一期,1903年9月8日。参见郭长海、金菊贞编:《高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9页。
    ④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二册),《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第23页。
    ⑤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一册),《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第5页。
    ⑥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二册),《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第24页。
    ⑦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二册),《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第5页。
    ⑧马君武:《论公德》,《政法学报》1903年第1期,1903年4月27日。参见曾德硅选编:《马君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⑨马君武:《论公德》。参见曾德珪选编:《马君武文选》,第192页。
    ⑩赵炎才:《世纪更替与“公德”“私德”的近代重构》,《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1 刘师培:《说依赖心》。
    ①刘师培:《说依赖心》。
    ②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二册),《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第33页。
    ③张锡勤:《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①郑师渠:《鸦片战争前后士大夫西学观念的演进》,《中国文化》2001年第17、18合期。
    ②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参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84页。
    ①《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号。
    ②《尚贤堂茶话会诸名流之演说》,《时报》1916年7月18日。转引自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第536页。
    ③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④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⑤邓实:《政艺丛书叙上》,《政艺通报》1904年第1期,1904年3月1日。
    ⑥即但丁。
    ⑦即阿尔萨斯和洛林。
    ⑧黄节:《国粹学报叙》。
    ⑨黄节:《国粹学报叙》。
    ①高旭:《南社启》,《民呼日报》1909年10月17日。
    ②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③黄节:《国粹学报叙》。
    ④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政艺通报》1903年第24号,1904年2月15日。
    ⑤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
    ⑥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
    ⑦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⑧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续),《国粹学报》第四年第5号(总第42期),1908年6月18日。
    ⑨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续),《国粹学报》第四年第5号(总第42期),1908年6月18日。
    ⑩意指奴役于洋人的买办。
    11 《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号。
    ①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政艺通报》1903年第24号,1904年2月15日。
    ②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
    ③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④马叙伦:《古政述微二》,《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⑤潘博:《国粹学报叙》。
    ⑥薶照:《论国家之意识》,《东方杂志》1906年第1号,1906年2月19日。
    ①[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②1823年12月2日,美国第5届总统J·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这是美国实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③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④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参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15页。
    ①高旭:《<觉民>发刊辞》,《民呼日报》1909年10月17日。
    ②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③邓实:《正气集》前语,《国粹学报》第二年第1号(总第13期),1906年2月13日。
    ④高旭:《南社启》,《民呼日报》1909年10月17日。
    ⑤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⑥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政艺通报》1903年第24号,1904年2月15日。
    ⑦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5日。
    ⑧邓实:《题记》,《政艺通报》1908年第1号,1908年2月2日。
    ⑨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
    ①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二年第7号(总第19期),1906年9月13日。
    ②邓实:《国学讲习记》。
    ③邓实:《鸡鸣风雨楼独立书·语言文字独立》,《政艺通报》1903年第24号,1904年2月15日。
    ④《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之缘起》,《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⑤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①肖朗:《康德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②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③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此文被《东方杂志》1906年第1号转载。
    ④刘师培:《<美哉中国歌>附记》,《中国白话报》第11期,1904年5月15日。
    ⑤林獬:《答常州恨无实学者来函》,《中国白话报》第11期,1904年5月15日。
    ⑥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①秋水:《呜呼经学大师》,《民立报》1912年6月2日。
    ②章太炎:《答张季鸾问政书》,《制言》第24期。
    ③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1929年第2卷第6期。
    ④庄俞:《论各省可不设存古学堂》,《教育杂志》第三年第5期,1911年5月10日。
    ①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5页。
    ②钱穆:《国史大纲》(上),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页。
    ①邓实:《各省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出版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4日。
    ②刘师培:《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人士书》,《苏报》1903年3月10日。
    ③章太炎:《论学会以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第10页。
    ④刘师培:《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人士书》。
    ⑤刘师培:《富强基于兴学,应比较中西学派性情风尚之异同,参互损益,以定教育宗旨论》,早期佚文,约作于1902年。万仕国辑校:《刘申叔遗书补遗》,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8页。
    ①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警钟日报》1904年5月18、19日。
    ②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
    ③刘师培:《教育》,《中国白话报》第15期,1904年7月12日。
    ④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⑤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⑥刘师培:《教育》。
    ⑦章太炎:《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之缘起》,《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⑧章太炎:《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之缘起》。
    ⑨章太炎:《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之缘起》。
    ①刘师培:《教育》。
    ②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③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④刘师培:《古政原论·总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4号(总第4期),1905年5月23日。
    ⑤刘师培:《教育》。
    ⑥刘师培:《教育》。
    ⑦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①刘师培:《教育普及议》,《警钟日报》1904年6月3、4日。
    ②《拟设国粹学堂简章》,《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③刘师培:《富强基于兴学,应比较中西学派性情风尚之异同,参互损益,以定教育宗旨论》,早期佚文,约作于1902年。万仕国辑校:《刘申叔遗书补遗》,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9-10页。
    ①刘师培:《教育》,《中国白话报》第15期,1904年7月12日。
    ②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警钟日报》1904年5月19日。
    ③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④刘师培:《教育》。
    ⑤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⑥刘师培:《教育》。
    ⑦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⑧刘师培:《论中国古代教育之秩序》。
    ①刘师培:《教育普及议》,《警钟日报》1904年6月3日。
    ②刘师培:《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人士书》,《苏报》1903年3月10日。
    ③刘师培:《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人士书》。
    ④刘师培:《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人士书》。
    ⑤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①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②刘师培:《讲教育普及的法子》。
    ③刘师培:《讲教育普及的法子》。
    ④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⑤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⑥黄侃:《礼学略说》。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第341页。
    ⑦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⑧刘师培:《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人士书》。
    ⑨刘师培:《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人士书》。
    ①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②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③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④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⑤刘师培:《讲教育普及的法子》。
    ①刘师培:《富强基于兴学,应比较中西学派性情风尚之异同,参互损益,以定教育宗旨论》。
    ②刘师培:《教育普及议》。
    ①章太炎:《救学弊论》,《华国月刊》第12期,1924年8月。
    ②黄侃:《论说文所依据》(上)。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页。
    ③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1页。
    ④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达》,《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⑤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3页。
    ⑥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3页。
    ⑦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4页。
    ①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3页。
    ②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3页。
    ③刘师培:《论文杂记》,《国粹学报》第一年第5号(总第5期),1905年6月22日。
    ④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3页。
    ⑤刘师培:《攘书》。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111页。
    ⑥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3页。
    ⑦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4页。
    ①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4页。
    ②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达》,《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③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达》。
    ①参见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第588页。
    ②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警钟日报》1904年4月25、26日。
    ③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1页。
    ④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
    ⑤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
    ①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警钟日报》1904年4月25、26日。
    ②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
    ③《教育今语杂志章程》,《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④《教育今语杂志章程》。
    ⑤《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之缘起》,《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⑥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
    ⑦刘师培:《论文杂记》,《国粹学报》第一年第5号(总第5期),1905年6月22日。
    ①《国学保存会报告第3号》,《国粹学报》第2年第10号(总第22期),1906年11月6日。
    ②《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③《拟设国粹学堂启》。
    ①《拟设国粹学堂启》。
    ②《拟设国粹学堂启》。
    ③课程难度分为五等,一为最难,五为最易。
    ④从《国粹学报》上辨认是“人为地理”,但疑为“人文地理”。
    ①《拟设国粹学简章》,《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①《国学保存会发行国学讲义广告》,《国粹学报》第二年第11号(总第24期),1906年12月14日。
    ②《国学保存会发行国学讲义广告》,《国粹学报》第二年第11号(总第24期),1906年12月14日。
    ①此处的“元”是指晚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银行发行的新式钞票——银元票。银元票分为一元、五元、十元三种,与白银等值,国内各家银行、票号及外国银行皆可兑换。另据蒋纯焦考证,晚清一个普通的塾师年俸为“十千钱”,也就是10两白银。参见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07页。
    ②参见吴湉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3-74页。
    ①陈文新:《为晚清以降的国学思潮立此存照——写在<国学档案>前面》,《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第10期。
    ②吴宓于1925年2月开始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任。1921年,清华学堂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同时筹建研究院。由于各系科条件尚不具备,决定先设国学门,成立国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在于培养造就兼通中西方文化精华的专家和学者,以解决中国繁荣、富强的实际问题。吴宓所谓“国学“研究院,并不是钻故纸堆,或提倡读经、复古,而是掌握第一手文史资料,进行实际调查,运用西方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历史、考古、语言、文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弘扬我民族文化传统之精华。清华国学研究院造就的人才的:王力、陆侃如、刘盼遂、刘节、高亨、谢国桢、吴其昌、姚名达、朱芬圃、徐中舒、姜亮夫等。
    ③吴宓:《研究院发展计划意见书》,载《清华周刊》第371期,1926年3月19日。
    ①转引自孙敦恒:《清华国学研究院纪事》,《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②《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规则》,《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4页。
    ①章太炎:《程师》。参见《章太炎全集》(四),第138页。
    ②《礼记·儒行》。
    ③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
    ④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⑤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①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8),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342页。
    ②黄侃:《黄季刚诗文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③约有1440余篇。
    ④马叙伦:《啸天庐古政通志·自序》,《国粹学报》第一年第3号(总第3期),1905年4月24日。
    ⑤黄侃:《论尔雅注家》(三)。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第372页。
    ⑥章太炎:《说求学》。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第620页。
    ⑦刘师培:《崔述传》。《刘申叔先生遗书》第16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
    ①章太炎:《说林》(下)。参见《章太炎全集》(四),第119页。
    ②《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与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43页。
    ③许寿棠:《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制言》第25期。
    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12月,第602页。
    ⑤许寿棠:《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制言》第25期。
    ⑥章太炎:《程师》。参见《章太炎全集》(四),第139页。
    ⑦参见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第661-662页。
    ⑧章太炎:《某君与人论国粹学第二书》,《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2号(总第37期),1908年1月23日。
    ①黄侃:《礼学略说》。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第343页。
    ②黄侃:《论说文所依据》(上)。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第51页。
    ③黄侃:《论清儒尔雅之学》(下)。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第287页。
    ④黄侃:《音略》。参见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第62页。
    ⑤章太炎:《汉闲话》,《制言》第13期。
    ①汤炳正:《忆太炎先生》。参见: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页。
    ②章太炎:《救学弊论》,《华国月刊》第12期,1924年8月。
    ③章太炎:《俞先生传》。参见《章太炎全集》(四),第211页。
    ④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
    ⑤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达》,《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⑥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达》。
    ⑦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⑧《章太炎演说教育》,《时报》1916年8月6日。
    ①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
    ②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③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④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⑤周谷平:《中西文化冲突与中国近代教育取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香港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300页。
    ②《大公报》1903年6月17日。转引自舒习龙:《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析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④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第46页。
    ⑤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①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二年第7号(总第19期),1906年8月9日。
    ②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三年第5号(总第30期),1907年6月30日。
    ③《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④潘博:《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⑤黄节:《国粹学社发起辞》,《政艺通报》1904年第1号,1904年3月1日。
    ⑥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⑦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①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②黄节:《国粹学社起发辞》,《政艺通报》1904年第1号,1904年3月1日。
    ③《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号。
    ④《国学讲习会序》。
    ①刘师培:《论留学生之非叛逆》,《苏报》1903年6月22日,第1页。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第5页。
    ②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6月6日。
    ③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④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⑤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⑥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
    ⑦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国粹学报》第四年第9号(总第46期),1908年10月14日。
    ⑧《<国粹学报>发刊辞》,《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⑨《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①李世由:《国粹学报三周年祝辞》,《国粹学报》第四年第1号(总第38期),1908年2月21日。
    ②章太炎:《某君与某论朴学报书》,《国粹学报》第二年第11号(总第23期),1906年12月5日。
    ③章太炎:《诸子学说略》,《国学学报》第二年第9号(总第21期),1906年10月7日。
    ④《<国粹学报>发刊辞》,《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⑤参见左玉河:《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体系之尝试》,《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
    ⑥《章太炎与刘申叔书》,《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⑦章太炎:《儒术真论》。参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第118页。
    ⑧清·王仁俊:《格致古微》,1896年刻本。《格致古微》共6卷8万余字,其主导思想是“西学中源”说,它采用传统的四部编排法,将历代典籍中自以为与西学相同或相似的文字,按经、史、子、集四类分类摘抄,汇集成册,此书为清代以来“西学中源”说空前绝后的集大成者。
    ①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教育今语杂志》第3册,1910年5月8日。
    ①《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号。
    ②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江宁是南京的母县和南京城市的发源地,清朝时称江宁府,民国时从江宁县划了一部分成了南京特别市,而江宁县其他地区成立了新的江宁县,现改为江宁市。
    ④其中《江宁乡土历史教科书》(附参考书)、《江宁乡土地理教科书》(附全省地图)、《江苏乡土历史教科书》(附参考书)、《江苏乡土地理教科书》(附全省地图)、《安徽乡土历史教科书》(附参考书)、《安徽乡土地理教科书》(附全省地图)等由刘师培编写;《湖北乡土历史教科书》(附参考书)、《湖北乡土地理教科书》(附全省地图)、《直隶乡土历史教科书》(附参考书)、《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附全省地图)、《江西乡土历史教科书》(附参考书)、《江西乡土地理教科书》(附全省地图)由陈去病编写;《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附参考书)、《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附全省地图)由黄节编写。四川、浙江、山东、湖南、河南、广西等编写者不详,遍查国内各主要图书馆,均不见收藏,故未访得。而格致教科书则只找到了黄节编的《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
    ①《教科书之发行概况——1868-1918》,载《教育年鉴》(第三编上),开明书店1934年版。参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②江梦梅:《现行教科书制度与前清之比较》,《中华教育界》1914年第1号。
    ③《国粹学报略例》,《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④《编辑国学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一年第8号(总第8期),1905年9月18日。
    ①《编辑国学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一年第8号(总第8期),1905年9月18日。
    ②《各省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出版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4日。
    ③刘师培:《论各省宜设局调查物产》,《申报》1906年12日21日。
    ④《已编成湖北江西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出版》,《国粹学报》第三年第2号(总第27期),1907年4月2日。
    ⑤出版《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6号(总第31期),1907年7月29日。
    ⑥《国学保存会编辑国学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4日。
    ⑦《编辑国学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一年第8号(总第8期),1905年9月18日。
    ⑧出版《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6号(总第31期),1907年7月29日。
    ⑨出版《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6号(总第31期),1907年7月29日。
    ⑩《各省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出版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4日。
    11 见杂志最后广告部分《学部大臣批据禀》,《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4日。在《伦理教科书》和《中国历史教科书》出第二册时,国粹派还把学部的批禀放在书首。
    ①出版《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6号(总第31期),1907年7月29日。
    ②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总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③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教育今语杂志》第3册,1910年5月8日。
    ④章太炎:《印度人之论国粹》。参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6页。
    ⑤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凡例》(一),《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9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
    ⑥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序例》(一),《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7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
    ⑦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序例》(一)《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7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
    ①刘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序例》,《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8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刻本。
    ②章太炎:《答某君论编书事》,《国粹学报》第一年第9号(总第9期),1905年10月18日。
    ③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一年第9号(总第9期),1905年10月18日。
    ④章太炎:《诸子学说略》,《国粹学报》第二年第9号(总第21期),1906年10月7日。
    ⑤许守微:《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7号(总第7期),1905年8月20日。
    ⑥刘师培:《教育学史序》,《国粹学报》第一年第3号(总第3期),1905年4月24日。
    ⑦《国学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4日。
    ①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社会学史序》,《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②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一),《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7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刻本,第3页。
    ①《出版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6号(总第31期),1907年7月29日。
    ②黄晦闻(黄节):《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第1册),上海国学保存会1908年印行,第14课。此处绘画都是由蔡哲夫完成,《国粹学报》中的博物画大都出自其手,参见程美宝:《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③出版《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6号(总第31期),1907年7月29日。
    ④《经学教科书》、《伦理教科书》成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一年第9号(总第9期),1905年10月18日。
    ⑤《国学教科书广告》,《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4日。
    ①国学保存会出版《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广告。
    ②刘申叔(师培):《江苏乡土历史教科书·叙》,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③陈庆林(去病):《湖北乡土历史教科书·叙》,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④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警钟日报》1904年4月25、26日。
    ⑤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
    ①刘师培:《国文杂记》。参见李妙根编校:《刘师培论学论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②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①陈庆林(去病):《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第17课《族姓》,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②黄晦闻(黄节):《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第1册),上海国学保存会1908年印行,第16课。
    ③刘师培:《中国地理教科书·序》(第一册),《刘申叔先生遗书》第70册,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
    ④陈奇:《西学与刘师培的国粹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⑤陈奇:《西学与刘师培的国粹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⑥陈庆林(去病):《江西乡土地理教科书》,第14课《人种》,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⑦黄晦闻(节):《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第12课《人种》,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①参见段发明:《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产生的教育学解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马执斌:《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历史教学》1997年第12期。
    ②中共中央党校传统文化研究组:《刘师培全集·前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①[法]阿兰·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3页。
    ②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①徐雉:《中国学校课程沿革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29年版,第65页。
    ②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第53页。
    ③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参见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④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07页。
    ⑤参见米靖:《经、经学与中国传统教育》,《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①王钟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参见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5页。
    ②章太炎:《艾如张》,《章太炎诗文选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7页。《艾如张》,汉代乐府“铙歌”(军乐)十八曲之一。原诗是说割除杂草并且张网捕鸟,可是鸟已高飞,对鸟能有什么办法呢?章太炎借此为诗题,意思是说他已经识破了张之洞《劝学篇》设下的网罗,要远走了高飞了。但此句却表达了离开了这张网罗,发现摆在面前的却是一条迷途。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页。
    ①此《共产党宣言》是由署名为“民鸣君”的人,根据日本堺利彦从英文版直译为日文版后,又经过日文版翻译而成的中文译本。“民鸣君”此人不详。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29节)。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①《“文化中国丛书”总序》,参见史华慈等:《近代中国思想与人物论——自由主义》,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1页。
    ②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第65页。
    ③参见叶瑞听:《国学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一场自救运动——论辛亥革命时期保存国粹思潮的文化自新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④参见韩强:《思想的争锋——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大论辩(1901-1919)》,《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①参见黄健:《章太炎与鲁迅早期思想之比较》,《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②章太炎:《译书公会叙》。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第45页。
    ③《政艺通报广告》,《政艺通报》1904年第6号,1904年5月15日。
    ④邓实:《第七年政艺通报题记》,《政艺通报》1908年第1号。
    ⑤叶瑞昕:《国学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一场自救运动——论辛亥革命时期保存国粹思潮的文化自新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⑥黄节:《叙美国公民自治制度》,《政艺通报》1903年第13号。
    ⑦今译卢梭:《社会契约论》。
    ⑧棣臣:《题国粹学报上刘光汉兼示同地诸子》,《国粹学报》第二年第4号(总第16期),1906年5月13日。
    ⑨邓实:《题记》,《政艺通报》1908年第1号,1908年2月2日。
    ①章太炎:《演说辞》,《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②《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1906年9月5号。
    ①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参见《饮冰室文集点校》,第3297页。
    ②汪兆铭(汪精卫):《南社丛选序》。参见胡朴安编:《南社丛选》,第1页。
    ③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④邱逢甲:《寄赠国学保存会诸君子》,《国粹学报》第四年第5号(总第42期),1908年6月18日。
    ⑤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
    ⑥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参见鲁迅:《鲁迅全集》(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5页。
    ⑦曹朴:《国学常识》,文光书店1948年版,第18-19页。
    ①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理科学史序》,《国粹学报》第一年第3号(总第3期),1905年4月24日。
    ②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教育学史序》,《国粹学报》第一年第3号(总第3期),1905年4月24日。
    ③参见[美]徐中约著,计秋枫、朱庆葆译:《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1600-200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24页。
    ④《劝学篇·序》。
    ⑤[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⑥马叙伦:《章太炎》。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页。
    ①参见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②[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③梁启超:《政治运动之意义及价值》,《改造》第3卷第1号,1920年9月15日。《饮冰室文集点校》,第3612页。
    ④马丁·伯纳尔(Martin Bernal)著,刘静贞译:《刘师培与国粹运动》,载傅乐诗等著:《中国近代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80页。
    ⑤史华慈:《论“五四”前后的文化保守主义》。参见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①如《国学微论》(第2期,邓实)、《国学通论》(第3期,邓实)、《国学今论》(第4、5期,邓实)、《读<国粹学报>感言》(第6期,许之衡)、《古学复兴论》(第9期,邓实)、《拟设“国粹学堂”启》(第26期,社说)、《孔学真论》(第17期,刘师培)、《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第41、42期,章太炎)、《论中士文字有益于世界》(第46期,社说)等。
    ②《国粹学报发刊词》,《国粹学报》第一年第1号(总第1期),1905年2月23日。
    ③邓实:《国学保存会藏书志·叙》,《国粹学报》第38期,藏书志第1-2页。
    ④邓实:《绍介遗书》识语,《国粹学报》第42期,《绍介遗书》第1页。
    ⑤邓实:《第六年国粹学报更定例目》,《国粹学报》第六年第1号(总第63期),1910年3月6日,例目第1页。
    ①邓实:《第六年国粹学报更定例目》,《国粹学报》第六年第1号(总第63期),1910年3月6日。
    ②邓实:《第六年国粹学报更定例目》。
    ①[日]佐藤豐:《<國粹學報>誌上に於けゐ“國粹”主義と“國學”の成立》,《日本中國學會報》1982年第34集。
    ②黄遵宪:《黄遵宪全集》(上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33页。
    ③曹朴:《国学常识》,文光书店1948年版,第16页。
    ①章太炎甚至给他的女儿取名都用生僻字,四个女儿的名分别是(?)(音里)、叕(音卓)、(?)(音展)、(?)(音吉),这些字只有在《康熙字典》中才能找到,因名字太难读,导致她们到了适婚年龄还待字闺中,无人敢问。
    ②章太炎:《致国粹学报社书》,录于《国学保存会报告第39号》,《国粹学报》第五年第10号(总第59期),1909年11月2日。
    ③章太炎:《与邓实书》。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第495页。
    ④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8),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342页。
    ①参见《章太炎讲学第一日记》,《申报》1911年4月2日;《章太炎九次讲学纪》,《申报》1922年6月11日;《章太炎十次讲学纪》,《申报》1922年6月18日。
    ②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总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③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
    ④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独立评论》第145号,1935年4月7日。
    ①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达》,《教育今语杂志》第1册,1910年3月10日。
    ②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本文系章太炎在1935年的演讲词,刊于《大公报》1935年6月15日。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868页。
    ③章太炎:《与人论读经书》,《制言》第21期。
    ④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1905年第6号第6期,1905年7月22日。
    ⑤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862页。
    ⑥章太炎:《与某人论读经书》,《制言》第21期。
    ①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862页。
    ②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参见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863页。
    ③章太炎:《与人论读经书》,《制言》第21期。
    ④对孔子的赞“唐睿宗孔子赞:猗欤夫子,寔有圣德,其道可尊,其仪不忒,删诗定礼,百王取则。吾岂匏瓜,东西南北。”(《全唐文》卷19,睿宗《孔子赞》)。
    ⑤参见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页。
    ①Karl R.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0, chapter 23.转引自殷海光:《自由主义的趋向》,参见史华慈等:《近代中国思想与人物论——自由主义》,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19页。
    ①参见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页。
    ②参见王先明:《关于明清的“旧学”与“新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③刘师培:《论中国教育之弊》,《申报》1906年12月3、5日。
    ④觉民:《新旧篇》。参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卷二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499页。
    ⑤刘师培:《论中国教育之弊》。
    ①刘师培:《论中国教育之弊》。
    ②刘师培:《论中国教育之弊》。
    ③《国学讲习会序》。
    ④刘师培:《论中国教育之弊》。
    ⑤刘师培:《论中国教育之弊》。
    ⑥刘师培:《论近日人心之陷溺》,《申报》1907年1月26日。
    ⑦刘师培:《论近日人心之陷溺》。
    ⑧刘师培:《论中国教育之弊》。
    ⑨蓝文徵:《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始末》,台北《清华校友通讯》新32期,1970年4月。转引自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1919年4月24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北京大学招考简章》,并规定:考生第一场国文考试若不及格,即不录取,毋庸再考第二场。参见王天根:《五四前后北大学术纷争与胡适“整理国故”的缘起》,《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
    ②毛子水:《傅孟真先生传略》,《傅故校长哀挽录》,台湾大学刊本1951年版,第3页。转引自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③拍摄于1918年6日,前排中为蔡元培,左一为沈伊默,左二为钱玄同,右二为陈独秀。
    ④参见任时英主编:《学苑春秋——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①邓实:《国学保存会藏书志》,《国粹学报》第四年第1号(总第38期),1908年2月21日。
    ②胡朴安:《南社丛选》,第296页。
    ③《国学会缘起》,《民立报》1912年2月28日。参见汤志钧:《章太灰年谱长编》(上),第391页。
    ④王天根:《五四前后北大学术纷争
    ①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②王先明:《关于明清的“旧学”与“新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③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页。
    ④马瀛:《国学概论》,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第17页。
    ⑤胡适讲、枕薪记录:《研究国故的方法》,《东方杂志》第18卷第16期,1921年8月25日。
    ⑥顾颉刚:《<古史辩>第一册自序》,《古史辩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①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①1929年,胡适撰文《人权与约法》等文,公然反对蒋介石的党化教育,因此受到蒋介石的严打,胡适因此差点被“人肉解决”。
    ②本表还参考谢保成:《清末、民国两次关于“国学”、“国粹”、“国故”的论辩及启示》,《炎黄文化研究》(第9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1月。此外,1922年冬创立于上海的中国书画保存会,1929年1月曾创刊《国粹月刊》,以发表书画珍品和研究论文。中国书画保存会会址在老靶子路(今武进路)泰安里。由王一亭、章一山(梫)、张伯英、顾青瑶、陈师曾、陈鸿父、杨詠裳、吴待秋发起,并由他们分工主持日常会务。会员有三百余人,几乎囊括当时蛰居上海的书画家,国粹派中陈去病、邓实等都曾入会,并享有较高的声誉。
    ③1920年冬创建于惠山之麓,1928年改名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29年定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④《国专季刊》1933年创刊,1935年3月15日改为《国专月刊》(第1卷第1号)。
    ①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走进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②卢毅:《唯物史观派与整理国故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5期。
    ③康有为:《桂学答问》,中华书局,1988年,第49页。
    ①章太炎:《印度人之论国粹》,《章太炎全集》(第四卷),第366页。
    ②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教育今语杂志》第3册,1910年5月8日。
    ③不曾见此书,但张昭军先生在《国学讲演与历史现场》一文中有提到,故录下。参见张昭军编:《章太炎讲国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④唐钺(1891-1987)字率黄,原名柏凡,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1914年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修习心理和哲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哲学部心理系继续深造并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1920年得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前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及所长、上海商务编辑所哲学教育组组长。解放初,先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任教授,后转至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并任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市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对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与心理学作过系统的分析批判,并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了《西方心理学史大纲》(1982)一书。
    ①刘师培于1905年至1906年间先后在《国粹学报》第1到14期,第17、23期上发表《国学发微》共16篇,此书全部辑录。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②参见张昭军:《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16页。
    ①[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转折,1890-1907》 (Liang Ch'i-chao and International Transition in China), Cambridge, Mass,1971, pp.192-193.
    ②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9版,第396-442页。
    ③《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第1号(总第26期),1907年3月6日。
    ①张煊:《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国故》第3期,1919年5月。
    ②陈平原:《章太炎先生小传》,《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③[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④参见田嵩燕:《国内近十年来晚清国粹派研究述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⑤朱自清:《哪里走?》,《一般》第3卷第4号,1928年3月,第318-319页。
    ①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独立评论》第145号,1935年4月7日。
    ①参见五岳川:《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总序》,《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哲学史”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在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档案馆主办的“名人名家讲堂”的发言。参见《羊城晚报》2008年9月15日。
    ②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页。
    ③参见刘梦溪:《论国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④曹聚仁:《国学概论》,泰东图书局1922年版,第1页。
    ①鲁迅:《所谓“国学”》,首刊于1922年10月4日《晨报副刊》。参见《鲁迅全集》(卷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310页。
    ②曹聚仁:《国学概论·序》,第3页。
    ③李时:《国学问题五百》,君中书社1935年再版,第256页。
    ④参见胡适:《古文的教材和教授法》,载《梁任公胡适之先生审定研究国学书目》,上海大中书局1932年版,第25页。
    ①钱穆:《国史大纲》(上),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页。
    ②《论国故学书——答毛子水》,《新潮》第2卷第1号,1919年10月30日。参见《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③陈遵统:《国学常识问答》,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页。陈遵统(1878-1969),字易园,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早年负笈东瀛,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回国后,在福建法政学堂执教,后历任私立福建国学专修学校校长,北京大学、福建学院、福建协和大学教授多年。主讲《中国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学》、《中国词学》、《法学通论》、《行政法》、《中国教育行政法》、《国文学》、《国学概论》、《中国学术概论》、《中国国文教学法》、《中国目录学》等课程。
    ④郑奠:《国学研究方法总论》,载洪平编:《国学研究法》,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第5页。郑奠(1896-1968),字石君,又字介石,浙江省诸暨县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师承于文字音韵学大师黄侃、钱玄同,1920年毕业,曾担任北大《国故季刊》编委。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主任和研究生导师。
    ①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8册),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367页。
    ②冯友兰:《一点感想》,《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③参见黄济:《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④郑奠:《国学研究方法总论》,载洪平编:《国学研究法》,第4页。
    ⑤《荀子·劝学》。
    ⑥朱熹:《论语集注》卷6引程颐。
    ①章太炎:《国粹学报三周年祝辞》,《国粹学报》第四年第1号,1908年2月21日。
    ②[意]维柯著,王楠译:《论人文教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页。
    ③金·元好问:《论诗》。
    ④许宁:《现代新儒家的道统意识与文化自觉》,《孔子研究》2008年第5期。
    ⑤《北京全体学界通告》,《晨报》1919年5月5日。
    ⑥钱穆:《中国历史精神》,《钱四宾先生全集》(第29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2页。
    ①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刘明水:《国学纲要》(上),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页
    ③钱穆:《国史大纲》(上),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页。
    ④《论语·雍也》。
    ⑤《论语·颜渊》。
    ⑥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8),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367页。
    ⑦《庄子·养生主》。
    ①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丁钢:《略论中国传统教育及变革》,《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第2期。
    ③Kenneth E. Boulding, The Mea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Y & London:Harper and Row,1964, p.18.
    ① Vaclav Havel, The New Measure of Man, New York Times,8 July 1994, p. A27; Jacques Delors, Questions Concerning European Security, Addres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Brussels,10 September 1993,p.2。转引自[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②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③ Andy Green,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 St. Martin's Press, inc., New York,1997, p.156.转引自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
    ①许啸天:《国故学讨论集·新序》,上海群学社1927年第2版,第6页。
    ②转引自方伟纳(Werner Pfenning):《全球化及其对分裂国家的影响》。参见徐湘林等编:《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③范皕诲:《二千五百年来之国学》,世界学会国学小丛书1927年版,第11页。
    ④蔡元培:《复兴民族与学生——在大夏大学学生自治会演说词》,《晨报》1936年7月1日。参见郑师渠、史革新主编:《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研究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①曹朴:《国学常识》,文光书店1948年版,第2页。
    ②黄节:《保存国粹主义》。
    ③郑奠:《国学研究方法总论》,载洪平编:《国学研究法》,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第2页。
    ④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自序》,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①孙中山:《中国革命史》,《孙中山全集》(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②世界第一大佛是中国四川省乐山大佛,佛像高71米;世界第二大佛是中国山西省蒙山大佛,佛像高63米。
    ③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国学季刊》第1卷第1号,1923年1月。
    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张载撰,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版。
    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5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1-12),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96年版。
    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文心雕龙校注》(上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
    王文锦译解:《礼记释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清·孙诒让撰:《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
    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杨天宇编:《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魏徵撰:《隋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后晋·刘晌:《旧唐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元·脱脱等撰:《辽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元·脱脱等撰:《金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苏报》。
    《民报》。
    《醒狮》。
    《学林》。
    《新潮》。
    《学衡》。
    《申报》。
    《时报》。
    《制言》。
    《江苏》。
    《清议报》。
    《浙江潮》。
    《实学报》。
    《经世报》。
    《民立报》。
    《新青年》。
    《公言报》。
    《国粹学报》。
    《政艺通报》。
    《独立评论》。
    《古学汇刊》。
    《国故月刊》。
    《国学萃编》。
    《燕京学报》。
    《东方杂志》。
    《教育杂志》。
    《游学译编》。
    《清华周刊》。
    《教育与民众》。
    《译书公会报》。
    《中国白话报》。
    《中华教育界》。
    《教育今语杂志》。
    无锡国专《国专月刊》。
    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东南大学《国学丛刊》。
    厦门大学《国学专刊》。
    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二、三册,商务印书馆1904、1906、1906年版①。
    商务印书馆:《最新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
    屠寄:《中国地理学教科书》,商务印刷馆1905年版。
    黄节:《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黄节:《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黄节:《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8年印行。
    刘师培:《江宁乡土历史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刘师培:《江宁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刘师培:《江苏乡土历史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刘师培:《江苏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刘师培:《安徽乡土历史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刘师培:《安徽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陈去病:《湖北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陈去病:《湖北乡土历史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陈去病:《江西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陈去病:《江西乡土历史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陈去病:《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陈去病:《直隶乡土历史教科书》,上海国学保存会1907年印行。
    朱葆康编:《马君武诗稿》,上海文明书局1914年版。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右文社1915年铅印本。
    吕思勉:《新式高等小学历史教授书》(6册),上海中华书局1916-1917年初版。
    钟泰:《国学概论》,中华书局1922年版。
    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年版。
    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50周年纪念》,申报馆1923年版。
    钱基博:《国学必读》,中华书局1924年版。
    张冥飞、严伯梁笔录:《章太炎的国学演讲录》,上海平民印书馆1924年版。
    曹聚仁:《国故学大纲》,上海梁溪图书馆1925年版。
    中华学艺社:《国故论丛》,中华学艺社1926年版。
    唐钺:《国故新探》,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②。
    李笠:《三订国学用书撰要》,朴社出版1927年版。
    许啸天编:《国故学讨论集》,上海群学社1927年初版③。
    范皕诲:《二千五百年来之国学》,世界学会1927年版。
    庄俞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8册),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陶知行:《中国教育改造》,亚东书局1928年版。
    汤济沧:《治国学门径》,上海寻源中学1928年9月印行。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4册),中华书局1928年版。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华书局1929年版④。
    徐雉:《中国学校课程沿革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29年版。
    胡朴安:《诗经学》,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柳亚子:《南社诗集》,上海开华书局1930年版。
    洪平编:《国学研究法》,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
    徐畏潜:《国学撰要》,南京书店1930年9月年版。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王韶生:《国学概要》,远东印务局1931年版。
    金受申编辑:《国故概要》,北大易社1931年版。
    孟宪承:《新中华教育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
    沈亦云:《国学入门讲稿》,南屏女中1932年印行。
    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中华书局1932年版。
    梁启超、胡适:《梁任公胡适之先生审定研究国学书目》,上海大中书局1932年版。
    徐敬修:《国学常识十种》,上海大东书局1932-1933年版。
    王敏时:《国学概论》,新亚书店1933年版。
    徐澄宇:《国学大纲》,华通书局1933年版。
    王易:《国学概论》,神州国光社1933年版。
    孟宪承:《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
    顾实:《国学运动大纲》,中华国学社1933年版。
    沈庆侅:《国学常识》,杭州长兴信记1933年版。
    汪震、王正己:《国学大纲》,人文书局1933年版。
    黄筱兰、张景博编:《国学问答》,汉文正楷书局1933年版。
    丘琼笙:《国文常识》,新中国书局1934年版。
    马瀛:《国学概论》,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
    李时:《国学问题五百》,君中书社1934年版。
    谭正璧:《国学概论讲话》,光明书局1934年版。
    胡朴安、胡静道:《校雠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谢苇丰:《师生必读国学表解》,九州书局1934年版。
    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
    王缁尘:《国学讲话》,世界书局1935年版。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香港世界书局1935年版。
    马叙伦:《天马山房丛著》,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李冷衷:《国学常识述要弁言》,《国学常识述要》,众敩学会1935年版。
    柳亚子:《南社词集》,上海国学社1936年版。
    刘师培:《国学发微》,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谭正璧:《国学概论新编》,北新书局1936年版。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赵翼:《廿二史札记》,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
    张振镛:《国学常识问答》,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胡朴安:《南社丛选》,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印1936年版①。
    刘师培:《刘申叔先生遗书》,宁武南氏校印1936年铅印本。
    张振镛:《国学常识问答续编》,商务印书馆(重庆)1936年版。
    谭正璧:《国学常识》,大东书局1937年版。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张少孙:《名家指导国学研究法》,大华书局1937年版。
    程树德:《国故谈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叶北严:《学生国学问答》,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蒋梅笙:《国学入门》,正中书局1940年版。
    薛思明:《国学问答》,世界书局1943年版。
    阎若雨:《国学入门》,农民书店1943年版。
    杜明通:《国学常识表解》,成都普益协社1944年版。
    唐津梁:《国学问答汇编》,文光书局1945年版。
    侯外庐:《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上海生活书店1945年版。
    蒋逸雪:《国学概论》,上海学生书局1946年版。
    陶庸生:《国学概要》,龙门联合书局1946年版。
    陈遵统:《国学常识问答》,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沈延国:《记章太炎先生》,上海永祥印书馆1946年版。
    柳亚子:《怀旧集》,耕耘出版社1947年版①。
    邵祖平:《国学导读》,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刘明水:《国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李侠文:《国学常识问答》,正中书局1947年版。
    马叙伦:《马叙伦言论集》,大众书店1947年版。
    许地山:《国粹与国学》,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上海生活书店1947年版。
    邓实、黄宾虹:《美术业书》,上海神州国光社1947年版。
    曹朴:《国学常识》,上海文光书店1948年10月版。
    谭正璧:《国学常识问题》,现代教育研究社1948年版。
    王正颜:《国学原理考》,民国,出版时间、版本不详。
    章太炎:《章太炎医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版。
    章太炎:《民国章太炎先生炳麟自定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1-8),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98年版。
    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下),中华书局1977年版。
    朱维铮、姜义华编:《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汤国犁编次:《章太炎先生家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②。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姜玢编:《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的白话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妙根编:《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共中央党校传统文化研究组:《刘师培全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③。
    赵慎修编:《刘师培·评传·作品选》,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刘师培:《刘师培辛亥前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刘师培:《刘师培史学论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万仕国辑校:《刘申叔遗书补遗》,广陵书社2008年版。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4年版。
    黄侃:《黄季刚诗文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与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黄侃著,黄延祖重辑:《黄侃国学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黄侃:《黄侃手批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6年版。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海图书馆录:《柳亚子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柳亚子:《柳亚子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郭长海、金菊贞编:《柳亚子文集补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张明观编:《柳亚子史料札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马叙伦:《马叙伦学术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宣传部编:《马叙伦政论文选》,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
    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黄宾虹文集》(6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郭长海、金菊贞编:《高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马君武先生文集》,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
    莫世祥编:《马君武集(190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曾德士编:《马君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夷主编:《陈去病全集》(1-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魏源:《魏源集》(上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
    冯自由:《革命逸史》(1-6),中华书局1981年版。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1-11),中华书局1985年版。
    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马一浮:《马一浮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胡适:《胡适文集》(1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黄遵宪:《黄遵宪全集》(上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柳怡徵:《国史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版。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许地山:《许地山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石峻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1977年版。
    杨家骆主编:《戊戌变法文献汇编》,台北鼎文书局版1977年版。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3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989年版。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家评传》(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1989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8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补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陈元晖、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1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史教研室:《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北京大学台湾同学会:《五四爱国运动四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国立北京大学台湾同学会1959年印行。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8),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
    现代中国思想家(第二辑),台北台湾巨人出版社1978年版。
    韦政通:《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版。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陈元晖:《中国现代教育史》,中国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杨天石、刘彦成:《南社》,中华书局1980年版。
    史华慈等著,周阳山、杨肃献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余英时、李国祈、汪荣祖等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傅乐诗等著,周阳山、杨肃献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张灏等著,周阳山、杨肃献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李崇智编:《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1981年版。
    唐振常:《章太炎吴虞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有为:《章太炎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沈灌群:《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润苍:《论章太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版。
    章念驰:《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①。
    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
    吕思勉:《论学集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何成轩:《章太炎的哲学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谢樱宁:《章太炎年谱摭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陈庆坤:《中国近代启蒙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章太炎纪念馆编:《先驱的踪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章念驰:《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1989年版。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吴剑杰:《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及其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吴雁南等:《清末社会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汤志钧:《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姜义华:《章太炎》,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胡伟希主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汪荣祖:《章太炎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出版,知道代理发行经销1991年版。
    曾乐山:《中西哲学的融合——中国近代化论的传播》,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高瑞泉:《天命的衰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任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李长莉:《先觉者的悲剧》,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钱穆:《钱四宾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3年版。
    黄书光:《理想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龚书铎:《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刘健清、李振亚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沉森:《古史辩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研究》,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金相成等:《历史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戚其章:《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胡维革:《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魏义霞:《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姜义华:《章太炎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丁伟志、陈崧:《中体西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黎仁凯:《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汤一介:《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沈永宝编:《钱玄同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杜维明:《一阳来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陈平原:《追忆章太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①。
    钱穆:《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傅杰编:《自述与印象:章太炎》,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刘志琴:《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重印本1997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理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兵:《章太炎传》,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陶飞亚:《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贺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胡发贵:《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蒋广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桑兵:《国学与汉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陈奇:《刘师培思想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陈少明:《近代中国思想史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左宝河:《张东荪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沈渭滨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郑师渠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赵国泰、施先稳:《国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蔡尚思:《中国思想研究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路新声:《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与影响》,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张昭军:《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
    金宏达:《太炎先生》,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
    顾颉刚:《古史辩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杨思信:《中国文化概要》,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李帆:《刘师培与中西学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周维强:《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徐湘林等编:《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陈科美、金林祥:《上海近代教育史(1843-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许寿裳:《章太炎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
    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荣祖:《章康合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郑大华:《晚清思想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松柏:《国学治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司马朝军、王文晖:《黄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柏杨:《吓人的国粹教育》,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许纪霖、宋宏编:《史华慈论中国》,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张卫波:《民国初期尊孔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晓明:《读经:启蒙还是蒙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海鹏、李细珠著:《中国近代通史》(1-5),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任时英主编:《学苑春秋——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郑师渠、史革新主编:《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研究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梦溪:《大师与传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张昭军编:《章太炎讲国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肖萐父:《吹沙集》、《吹沙二集》,巴蜀书社2007年版。
    杨天石:《哲人与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兰肖:《晚清报刊与近代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道俊、扈中平主编:《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许介鳞等著,石之瑜编:《近代日本对华思想》,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中国大陆暨两岸关系教学与研究中心2007年版。
    金宏达:《大师章太炎》,黄山书社2008年版。
    刘梦溪:《论国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汪荣祖:《晚清变法思想论丛》,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张传燧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刘介民:《国学基础导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瞿林东主编:《历史嬗变的记录——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罗志田:《近代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与治学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丁钢主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于龙:《鲁迅论章太炎》,《浙江日报》1956年9月16日。
    宋云彬:《因纪念鲁迅而想到章太炎》,《人民日报》1956年10月13日。
    张静庐:《章太炎与<民报>》,《文汇报》1957年1月15日。
    刘文典:《回忆章太炎先生》,《文汇报》1957年4月13日。
    汤志钧:《章太炎早期的革命思想》,《文汇报》1961年6月13日。
    冯友兰:《章太炎在<民报>时期的哲学思想》,《文汇报》1961年7月14日。
    宗英等:《章太炎早期的反孔尊法思想》,《文汇报》1974年7月15日。
    陈坚:《珍惜战斗的传统——读鲁迅对章太炎的评价》,《浙江日报》1974年8月5日。
    沈濮:《从尊法到尊孔读经——从章太炎思想的演变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人民日报》1974年12日14日。
    陈孝英等:《“拉车前进的好身手”——学习鲁迅对章太炎的正确评价》,《陕西日报》1974年12日17日。
    苏长风等:《论章太炎的爱国主义思想》,《新华日报》1975年4月15日。
    毛贤君:《要在革命斗争中改造自己——从章太炎的思想演变谈起》,《大众日报》1975年7月13日。
    周建人:《学习鲁迅永葆革命青春:从章太炎、刘半农谈起》,《光明日报》1976年2月6日。
    石镜:《旧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派、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复古派——简论章太炎的一生》,《光明日报》1976年4月1日。
    侯林等:《“既离民众,渐入颓唐”——章太炎退伍析》,《大众日报》1976年8月25日。
    《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人民日报》1993年8月16日。
    《久违了,“国学”》,《人民日报》1993年8月18日。
    《国学与国学大师的魅力》,《光明日报》1993年10月14日。
    《国学:在蓦然回首中》,《中国青年报》1993年11月30日。
    魏英杰:《面朝真相春暖花开》,《深圳商报》2009年3月27日。
    陈季泳:《把“盛世”永远封存在史书中》,《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2月20日。
    缪哲:《国学的学与术》,《南方周末》2010年3月3日。
    贾宇:《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合法身份”再受关注》,《光明日报》2010年3月3日。
    任访秋:《章太炎学术思想与革命精神》,《新建设》1957年第2期。
    邓桦:《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在同盟会成立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贡献》,《历史教学》1959年第10期。
    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时期章炳麟的政治思想》,《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
    蔡尚思:《论章炳麟思想的阶级性》,《历史研究》1962年第1期。
    蔡尚思:《论章炳麟的思想面貌及其变化原因》,《学术月刊》1962年第6号。
    周予同、汤志钧:《从顾炎武到章太炎》,《学术月刊》1963年第12号。
    汤志钧:《辛亥革命前章烦麟学术思想评价》,《文史哲》1964年第2期。
    杨天石:《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新建设》1965年第2期。
    沈濮:《从反儒尊孔到尊孔读经——试论章太炎思想的演变过程》,《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3期。
    今贵、澄川:《学习鲁迅评价章太炎的宝贵经验》,《理论与实践》1974年第1期。
    张毓茂:《鲁迅与章太炎——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八周年而作》,《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3期。
    张海明:《行“国粹主义”者决没有好下场—批判林彪鼓吹的“克己复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5期。
    教卓:《反对孔子的英勇战士章太炎》,《教育革命》1975年第1期。
    朱维铮:《<民报>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思想》,《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年第5期。
    广东师院中文系:《略论章太炎倒退的根源》,《新教育》1976年第5、6期。
    唐振常:《论章太炎》,《历史研究》1978年第1期。
    李泽厚:《章太炎剖析》,《历史研究》1978年第3期。
    汤志钧:《章太炎和孙中山》,《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孔繁:《章太炎在主编<民报>时期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78年第5期。
    杨天石、王学庄:《章太炎与端方关系考析》,《南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6期。
    李苍润:《章太炎是什么派?——与唐振常同志商榷》,《历史研究》1979年第7期。
    王仲荦讲,华国梁、罗瑛整理:《太炎先生二三事》,《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日]佐藤豐:《<國粹學報>誌上に於ける“國粹”主義と“國學”の成立》,《日本中國學會報》1982年第34集。
    金宏达:《反国粹主义与鲁迅前期文化观》,《江汉论坛》1985年第12期。
    胡逢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
    冯友兰:《一点感想》,《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黄济:《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黄健:《章太炎与鲁迅早期思想之比较》,《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朱剑:《“文化热”的兴起及其发展》,《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沈嘉荣:《关于“文化热”的背景及其意义》,《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李明友、渠玉九:《论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
    鲁兰洲:《国粹主义思潮述评》,《浙江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仲伟民:《论二十世纪初期的反国粹主义思潮》,《学术界》1988年第4期。
    胡思庸:《“五四”的反传统与当代的文化热》,《中州学刊》1989年第4期。
    胡逢祥:《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和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历史教学问题》1989年第4期。
    梅林、邹进文:《清末国粹主义思潮的思想前导和时代特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S2期。
    吴福环:《爱国主义是中国近代民族独立的精神动力》,《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3期。
    房德邻:《论国粹主义》,《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张锡勤:《略论中国近代的批儒反孔》,《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
    洪明:《澄清是非开拓前进—反思80年代“文化热”》,《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4期。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的新史学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论清学》,《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郑师渠:《论晚清国粹派的经学思想》,《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
    丁钢:《略论中国传统教育及变革》,《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第2期。
    李刚、何成轩:《论中国近代的反孔思潮》,《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
    陈建华:《我国私立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郑师渠:《章太炎刘师培交谊论》,《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
    王能宪:《第一等的学术——<国学研究>第一卷读后感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论孔子》,《娄底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袁行霈:《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6期。
    毕全忠:《国学研究肩负的使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陈来:《国学热与传统文化研究的问题》,《孔子研究》1995年第2期。
    丁伟志:《晚清国粹主义述论》,《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裴娣娜:《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王庆成:《太平天国和四书五经》,《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黄济:《关于传统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5期。
    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王炳照:《二重性·两点论·双重任务——略论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邓绍基:《我观“国学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5期。
    严志梁:《我国的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10期。
    王钧林:《谈太平天国的反孔斗争》,《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董兴林:《浅谈晚清“国粹派”文化观对我们的启示》,《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刘虹、刘在山:《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河北学刊》1996年第2期。
    任军:《论中国近代思想家的超越意识》,《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刘硕:《章太炎与近代历史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96年第3期。
    王建军:《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周德丰:《晚清国粹派的文化哲学思想平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宗胜利:《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理论前沿》1996年第16期。
    杨沐:《新精神的寻求——新时期文化热的隐秘揭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赵利栋:《古学复兴与文艺复兴:从晚清国粹派到胡适》,《安徽史学》1997年第2期。
    郭齐勇:《21世纪:根源性的追溯与人文学的振兴——从文化保守主义、当代新儒家谈起》,《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
    颜桂珍、叶建华:《章太炎与近代国粹主义文化思潮》,《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
    马执斌:《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历史教学》1997年第12期。
    张继良:《从否定传统文化到“国学热”的兴起》,《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
    陈剑华:《近代外国在华传教士编写教科书活动的历史探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4期。
    徐冰:《中国近代教科书与日本》,《日本学刊》1998年第5期。
    李岩:《许之衡生平事略及其音乐戏曲著述的研究》,《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1期。
    肖朗:《<西学考略>与中国近代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9年第1期。
    肖朗:《论黄遵宪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影响》,《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1期。
    王东杰:《国学保存会和清季国粹运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杨东平:《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关威:《近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论》,《晋阳学刊》1999年第4期。
    周术槐:《国粹主义与民主主义—以雷铁崖为例》,《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龚书铎、董贵成:《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田正平、肖朗:《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特征综论》,《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刘小林:《论清末国粹主义思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周谷平:《中西文化冲突与中国近代教育取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0年第1期。
    田嵩燕:《国内近十年来晚清国粹派研究述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中的“科学”一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王东杰:《<国粹学报>与古学复兴》,《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罗志田:《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王晓清:《入以国粹 出以西学》,《读书》2000年第10期。
    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二十一世纪》(香港)2000年第59期。
    罗志田:《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观念异同》,《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胡金平:《教育传统:教育现代化无法割断的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苏双碧:《略论20世纪初年的国粹思潮》,《东南学术》2001年第3期。
    王玉华等:《晚清国粹派民族思想解构》,《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王杰:《论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文史哲》2001年第4期。
    罗志田:《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国故学的努力》,《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胡金平:《当代中国若干教育理念的反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罗检秋:《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郑师渠:《鸦片战争前后士大夫西学观念的演进》,《中国文化》2001年第17、18合期。
    何东昌:《马叙伦与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民主》2001年第10期。
    散木:《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刘师培——关于他的“激烈”和“下水”》,《书屋》2001年第12期。
    罗厚立:《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读书》2002年第1期。
    李哲贤:《论章太炎及其终极关切——保存国粹》,《汉学论坛》(台湾)2002年第1期。
    叶瑞昕:《国学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一场自救运动——论辛亥革命时期保存国粹思潮的文化自新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黄绣媛:《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救亡运动的四重奏——保国、保种、保教与国粹保存运动的齐鸣(1842-1912)》,《白沙人文社会学报》(台湾)2002年第1期。
    王春霞:《关于近代中日两国“国粹派”的比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喻大华:《论晚清国粹派与国粹思潮》,《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3期。
    朱琳:《近代国粹主义思潮评析》,《辽松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刘春惠:《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抱负呕心沥血——章太炎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5期。
    杜成宪、章小谦:《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2003年第1期。
    赵炎才:《世纪更替与“公德”“私德”的近代重构——以梁启超和刘师培为中心》,《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王先明:《关于明清的“旧学”与“新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盛邦和:《中日国粹主义试论》,《日本学刊》2003年第4期。
    周秋利:《民国三大书局的教科书之争》,《中国编辑》2003年第4期。
    罗志田:《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清季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化》,《中华文史论丛》(72),2003年6月。
    何卓恩:《国学保存会与中国传统学术的革故鼎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史春风:《商务印书馆近代教科书出版探略——从国文(语)和历史教科书谈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肖朗:《康德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张艳国:《国性论、国粹论与文化的排孔开新》,《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吴忠良:《邓实与“新史学”思潮》,《南都学坛》2003年第2期。
    吴忠良:《邓实史学思想析论》,《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何卓恩:《国学保存会与中国传统学术的革故鼎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马菊霞:《20世纪初国粹派与学衡派之异同比较》,《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邓建华:《清末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的学理与实践——以国粹派和新儒家为例》,《广西右江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刘凤茹:《浅析近代中国的国粹主义思潮》,《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顾关元:《国学·国故·国粹》,《国文天地》(台湾)2004年第1期。
    [日]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罗福惠:《梁启超、章太炎、谭嗣同与近代文化社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左玉河:《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体系之尝试》,《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
    陈陶然:《20世纪初期的国粹主义思潮》,《华夏文化》2005年第2期。
    张雪峰:《试论晚清新式教科书出版及其影响》,《图书与情报》2005年第2期。
    宋淑玉:《民初尊孔读经问题辨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陈利权:《清末国粹主义思潮百年再认识》,《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田正平、章小谦:《中国教育概念史研究刍议》,《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章小谦、杜成宪:《中国课程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储著武、汤城:《历史教科书与新史学——以夏曾佑刘师培为中心探讨》,《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何成刚、李杰:《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风波述论》,《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
    孙之梅:《南社与国粹学派》,《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喻大华:《晚清国粹潮流中的章太炎与刘师培——交谊·学术·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舒习龙:《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析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曹禧修:《“诊者”与“治者”的角色分离——论鲁迅现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再定位》,《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兴盛原因探究》,《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刘怡伶:《试析黄节的诗学理论与实践》,《国文学报》(高雄师大)2006年第4期。
    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卢毅:《唯物史观派与整理国故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5期。
    龚书铎:《中国近代的革命和改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
    刘海燕:《终身教育的呼唤——回归生活世界》,《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0B期。
    高黎平:《晚近教科书与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毕苑:《经学教育的淡出与近代知识体系的转移——以修身和国语教科书为中心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2006年。
    高俊林:《章太炎的魏晋文学观念》,《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王敏:《政府与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史林》2007年第1期。
    张昭军:《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金林祥、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有益探索》,《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孙振民:《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体认特征及其价值意义》,《理论导刊》2007年4期。
    李孝迁:《新旧之争:晚清中国历史教科书》,《东南学术》2007年第4期。
    周一平、陈秀利:《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林辉锋:《马叙伦与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新旧之争》,《学术月刊》2007年第5号。
    何成刚:《从译介、改编到白编:民国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
    段发明:《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产生的教育学解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张锡勤:《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
    林香伶:《乡邦意识与族群复兴——陈去病南明书写研究》,《东华人文学报》(台湾)2007年第10期。
    蔡妙真:《温故而知新——<国粹学报>里的<春秋>论述》,《兴大中文学报》(台湾)2007年第22期。
    刘旭东:《教育的学术传统与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林辉锋:《马叙伦与教育特税督办公署》,《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第1期。
    张国义:《试论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及启示》,《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1期。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彭春凌:《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章太炎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论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李景林、许家星:《国学:中国学术文化的家园》,《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探析》,《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蒋纯焦:《近代教育史上的读经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第3期。
    林辉锋:《马叙伦与五四运动后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
    张学强:《对儒家道德教育的历史批判及其现代性意蕴》,《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叶世祥、张冬梅:《现代性视野中的国粹派和学衡派》,《温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许宁:《现代新儒家的道统意识与文化自觉》,《孔子研究》2008年第5期。
    郭军:《从内省到自悟——儒家修身思想的心路历程》,《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8年第5期。
    韩毓海:《李泽厚、刘再复、甘阳对时代的影响——80年代的反思与继承》,《绿叶》2008年第5期。
    刘晓东:《“儿童读经”论辩之辨析——以秋风与薛涌论争为个案》,《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宋君健:《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云梦学刊》2008年第6期。
    郭书愚:《清季在野一方对以官办学堂保存国粹的反应》,《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6期。
    郭军:《从经师生活看两汉私学的特色与贡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米靖:《经、经学与中国传统教育》,《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独特性辨析》,《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陈文新:《为晚清以降的国学思潮立此存照——写在<国学档案>前面》,《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第10期。
    谢桃坊:《四川国学运动述略》,《文史杂志》2009年第1期。
    周宁辑:《章太炎史料拾遗》,《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曲殿彬:《论国学与国学教育》,《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文化研究》(第9辑),大象出版社2009年1月。
    王天根:《五四前后北大学术纷争与胡适“整理国故”缘起》,《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
    张礼永:《读经之史、读经之实、读经之死——对1904年至1949年历次读经争议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林辉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
    祥寒冰:《略论刘师培普及教育思想》,《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4期。
    [韩]都重万:《刘师培对晚清史学演进的贡献及影响》,北京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吴湉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刘中猛:《晚清新学堂与中学堂历史教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艳香:《明清时期童蒙读物中的历史教育初探》,首都师范大学2003硕士学位论文。
    张瑞庆:《章太炎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探析》,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重庆:《后“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论本土语境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兰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祥寒冰:《刘师培普及教育思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
    曹萍:《论明治时代国粹派与国粹思潮》,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玉莹:《商务馆与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编撰(1904-1937)》,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温晓静:《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
    欧阳小红:《国学院的发展及其办学特色探析》,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华晨:《民国时期初中本国史教科书研究1920-1936》,南京师范大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
    [日]小岛佑马:《中国の革命思想》,东京弘文堂1950年版。
    [日]福井康顺:《现代中国思想》,东京早稻田选书1955年版。
    [日]岛田虔次:《中国革命の先驱者たち》,东京筑摩书房1965年版。
    [日]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东京筑摩书房1969年版。
    [日]高田淳:《中国の近代と儒教》,东京纪伊国屋书店1970年版。
    [日]高田淳:《章炳麟·章士钊·鲁迅》,东京龙溪书社1974年版。
    [日]小野川秀美、[日]岛田虔次编:《辛亥革命の研究》,东京筑摩书房1978年版。
    [日]近藤邦康:《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东京劲草书房1981年版。
    [日]高田淳:《辛亥革命と章炳麟の齐物哲学》,东京研文出版1984年版。
    汤志钧、[日]近藤邦康:《中国近代の思想家》,东京岩波书店1985年版。
    [日]河田悌一:《中国近代思想と现代》,东京研文出版1987年版。
    [日]西顺、[日]近藤邦康编:《章炳麟集:清末の民族革命思想》,东京岩波书店1990年版。
    [日]広濑玲子:《国粹主义者の国际认识と国家构想:福本日南を中心として》,东京芙蓉书房出版2004年版。
    Joseph R. Levenson, Confucian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Georg Lukacs, Rodney Livingston trans,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Studies in Marxist Dialectics (HHC),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71.
    Charlotte Furth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Wang Young-tsu, 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 Zhang Binglin and revolutionary China; 1869-1936,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himada Kenji, Joshua Fogel trans. Pioneer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Wen-hsin Yeh, ed. Becoming Chinese: Passages to Modernity and Beyo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英]汤因比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日]近藤邦康著,丁晓强、单冠初、姜庆明译:《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之内在逻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
    [美]微拉·施瓦支著,李国英等译:《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法]阿兰·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3年版。
    [美]柯文著,雷颐等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周策纵著,周子平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美]艾尔曼著,赵刚中译:《经学、政治与家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日]沟口雄三著,索介然等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1997年版。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费正清著,刘尊祺译:《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美]格里德尔著,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美]张灏著,高力克等译:《危机中的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日]高坂史朗著,吴光辉译:《近代之挫折:东亚社会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意]维柯著,王楠译:《论人文教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美]徐中约著,计秋枫、朱庆葆译:《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1600-200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