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总是以“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三重边缘的符号,边缘或者消音于中国文学史的叙述和研究中。异己意识形态的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以往的文学史著中几为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纳入文学史的撰述成为共识并已付诸于实践,但遗憾的是,新的文学史中还是多以单章另列的方式将其放逐于大陆中心论述的边缘。而在台湾八十年代随着岛内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强调台湾的本土意识,以“大陆文化回顾”为主流的五六十年代文学,也被忽视或摒弃。另一方面,五六十年代,两岸又是一个意识形态高度牵制文学的特殊时期,浓烈的政治符号充斥于那时段的文学作品中,两岸的文学史家都给予五六十年代文学极低的评价,更遑论其中的处于边缘位置的台湾女性文学了。
     基于以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本论文以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作品的全面阅读和评析,回眸、发现和再评价该时期的女性文学,以期重构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学史或中国文学史。
     本论文首先从文学生产场域的各个环节分析了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兴起的原因,进而分析了五六十年代台湾战后第一代女作家如何在“反共文学”浪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论了该时期女性文学的特点:一、女性与乡土:遥望大陆故乡的怀乡书写、“家台湾”的在地化书写;二、保守社会文化下,女性性别意识的塑造与呈现;三、五四文学传统的承继;四、六十年代现代派主义思潮下女作家性欲书写和留学生文学
     论文除却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男性家国时代的女性声音——五十年代文艺体制及女作家。本章第一节从文学场域的各个环节分析五十年代台湾“战斗文艺”体制形成的过程。国民党“战斗文艺”运动五十年代从出台到泛滥的过程,主要通过官方的三种文艺策略来推动。(一)实施官方奖励与“培训”,大力扶植“战斗文艺”创作(二)通过官办“民间”文艺团体,将作家纳入“战斗文艺”的组织网络之中。(三)创办文艺刊物,建立“战斗文艺”的发表阵地。由此“反共”、“战斗”文学成为五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流。第二节分析在“反共战斗“文艺体制下,迁台第一代女作家是怎样历经乱离的艰辛在台湾安家并执笔于文坛。本节从女作家的文学养成、国民党的国家文艺政策、主导文化、妇女政策等几个方面分析女作家在战后崛起于文坛的原因。
     第二章:乡关何处?——战后女作家的身份言说与建构。战后随着国民党溃败去台的第一代女作家们,从中原内地流寓到边缘海岛,迎合“大中国”正统文化,书写对故土家园的遥思和对“家台湾”的情感。她们从“权作避秦”,到“收复无望”,乃至于“终老斯乡”的辗转创作心路,使得“流离”成为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学的重要内容。她们从忆念隔岸的故乡家园,到“在地化”、“家台湾”的书写,建构着新的身份认同。六十年代迁台二代女作家,在现代主义大潮和留学大潮的推动下,以“离乡”、“异乡”的身体流亡和放逐,书写着“无根”、“离散”的悲情与痛苦。本章第一、二节以第一代迁台女作家琦君的怀乡散文和去台旅美作家聂华苓的小说为解读文本,呈现五六十女作家“乡关何处”的身份迷思。第三节以迁台女作家笔下的台湾人、事、物的在地化书写,论述她们笔下的“台湾新故乡”。
     第三章:性别与家国——战后女作家性别论述。五十年代女性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因其“闺秀”、阴柔的美学特点和主题的琐碎化、私情化被贬为“社会性观点稀少”的“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实际上,这些貌似“温良”,“恭让”的女作家却是“披着丹士林的辣将”,她们的闺秀风格并不能掩盖她们作品中凸显的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本章第一节到第三节以林海音、聂华苓等第一代迁台女作家的作品为解析文本,透过她们笔下一个个旧时代或者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婚姻故事,揭示传统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女性勇敢大胆的自我突围。六十年代迁台第二代作家更是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她们通过对性欲和乱伦禁忌题材的触及,挑战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藩篱,透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另类的爱情和婚姻故事,高扬了现代意识和女性意识。第四节以欧阳子的小说和郭良蕙的《心锁》为文本,呈现女性走出男权社会的束缚和禁锢,颠覆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凸显女性性别意识,建构自我主体的过程。
     第四章:本章主要论述五六十女作家及其对五四文学精神的传承。两岸论者大都以国民党迁台后的禁书政策或者五四写实精神在“反共”怀乡大潮中的失落为依据认定五四传统在台的断裂。本章从迁台女作家与五四的渊源、作品中体现的“感时忧国”、“自由主义”的精神、女作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和柔美美学品格几个方面来论证五四传统在台湾非但没有失落反而得以承继。第二节以聂华苓及其主编的《自由中国》文艺栏的作品,分析自由主义传统在五十年代官方文艺的钳制下,在女作家的文本中如何呈现和言说。第三节以琦君和张秀亚的散文为例,分析五四阴柔美学传统在战后台湾女性散文中的承继。
     第五章:从文学理论的移植到身体的位移。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和留学生文学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美学特质为战后台湾文学书写了璀璨的一页,甚至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经典性作品,其中女作家在此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章第一节从现代主义与自由主义和美援文化的关系二个方面分析现代主义大潮在台湾五六十年代二度兴起的原因。第二节以《现代文学》及其重要作家欧阳子为例分析以心理剖析为艺术特色的现代派文学与此时期女性文学的关系。第三节,分析六十年代留学生文学兴起的原因和背景及其与此时期女作家的关系。六十年代留学生文学作家大都经历过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再到美国的人生流寓过程,无论是被动的流亡还是主动的放逐,二次漂泊的命运和中西方文化冲突,使身处此中的女作家创作具有丰富的主题内涵和艺术张力,既有乡愁的痛苦,又有羁旅异乡失却梦想的悲哀,还有“留”或“不留”的焦虑。本节以留学生文学的典型作家於梨华和吉铮及其小说为例,分析六十年代留学生文学的特色,诠释海外浪子在失乡路和爱情路上的苦闷、痛苦和彷徨。
     总之,本论文正是透过五六十年代女性作家作品的解读和分析,从多个主题、多个视角把握该时期女性创作风貌和文学形态,以期重新评价以往文学史中被放逐或被误读的女性作家作品。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坚持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尽可能占有大量翔实的资料和史料,力图借此论文,填补大陆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空白,为中国文学史、女性文学史的书写提供可借鉴性资料。
Taiwan female literature between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marked by the labels of "the fifties and the sixties", "Taiwan" and "female", is always marginalized in narr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Research on the peculiar ideological literature is almost a blank page in previous mainland literature history works. In the 1980's,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slogan of "Rewriting Literature History", it is again marginalized by the new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e form of separate chapter. The fifties and the sixties are special periods when literature o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was highly pinned by ideology and packed with strong political symbols.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is strongly disparaged by literature historians from both sides, let alone the female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 taking Taiwan women writers between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and their works as research subject, this thesis tries to discover and reevaluate female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and to reconstruct Taiwan female literature history.
     This thesis first analyses the reason for the rising of Taiwan female literature in the fifties and the sixties from all the components of literature production and then further elaborates how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postwar women writers utter their own voice in the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trend. Charateristics of the female literature of that period are analys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female and homeland: nostalgic writing of mainland homeland vs. regional writing of "Taiwan Home"; 2. molding and presentation of female gender consciousness under conservative social culture; 3. heritage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 tradition; 4. women writers' sexual writing and overseas students' literature in the modernism trend in the sixtie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5 chpater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Chapter One: Women's Voice in the Male Age---Literary System of the Fifties and Women Writers. This chapter mainly hackl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aiwan literary circle in the fifties; reveals how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women writers go through all the hardships, settle in Taiwan and enter the literary circle;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y enter the literary circle and form peculiar literary group in the fifties' male narration.
     Chapter Two: Where is the Homeland-Defin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ostwar Women Writers' Identity. Coming from mainland to Taiwan island with Kuomintang,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aiwan's women writers cater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Great China" and expresses their misses for the remote homeland and their affection to "Taiwan Home". From "staying in Taiwan" to "settling in Taiwan", their literary creation makes "wandering" an important theme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fifties and the sixties. From "recalling homeland" to "Taiwan Home", their writings reconstruct a new identity recogniti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women writers of the sixties, promoted by the trends of modernism and studying abroad, expresses their pains of "rootless" and "wandering". Based on Qi Jun's homesick prose and Nie Hualing's novel, the first two sections of this chapter aim to present women writers' identity confusion. The third section expounds the "Taiwan New Homeland" by examining women writers' local writing of people and events in Taiwan.
     Chapter Three: Gender vs. Nation--Gender Narration of Postwar Women Writers. In the grand state narration, women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are denounced as "Girls' Literature" or "Housewife Literature" for their elegant and delicat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and their trivial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of the theme. However, tender as these women writers may seem, a strong sense of female subjectivity is revealed in their works.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works of Taiwan's first generation women writers, such as Lin Haiyin and Xu Zhongpei, the first three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reveal the wakening of female subjectivity of tradtional women and the courageous self-breakthrough of modern women through their love and marriage stories. In the sixties, the second generation women writers of Taiwan accepts the modernism thought trend. Their writings of themes as sex and incest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stresses modern and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his chapter, Ouyang Zi's novel and Guo Lianghui's "Heart Lock" are examined to reveal the process of women breaking the fetters of patriachal society, subverting tradtional ethical system, publicizing female gender conscious and reconstructing their own subjectivity.
     Chapter Four is mainly devoted to elaborate Taiwan women writers' inheritance to the spirit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 In this chapter, the follwing aspects are examined to reveal Taiwan women writers' inheritance of May Fourth spirit, including their expression of "worrying about the fate of the nation" and of "liberalism", their artistic feature and the aesthetic quality. Based on Nie Hualing and Free China she edits, the second section analyses how the liberal tradition is presented and expounded in women writers' texts under the oppression of official literature. Section three illustrates the inheritance of delicate aesthetic tradition in women writers' works in postwar period by analyzing Qijun and Zhang Xiuya's prose writings.
     Chapter Five: From Literary Theory Transplantation to Physical Displacement. In the sixties,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overseas students' literature, featured by their distinctive charateristics of times and aesthetic quality, constitute a glorious page in Taiwan's postwar literature and leave in Chinese literarture history many classical works, to which women writers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he first section analyses the reason why modernist thought trend arises again in the fifties and the sixties by examining its relationships with liberalism and American Aid culture. Section two takes "Modern Literature" and a writer Ouyang Zi as example, analyses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and the modernist literature featured by psychoanalysis. Section three is to analyse the reas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of overseas students' literature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female literature. Most of writers of sixties overseas students' literature have the experience of wandering from mainland to Taiwan, from Taiwan to America. Whether it is passive exile or active banishment, the destiny of wandering again and the clash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provide these women writers with various themes: the pain of homesick, the sadness of living elsewhere, the identity anxiety of "staying" or "leav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orks of Yu Lihua and Ji Zhen, this section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verseas students' literature in the sixties and interprete the travellers' depress, pain and sense of loss on their road of wandering and searching for love.
     In one word, by interpreting and analysing female writers' works in the fifties and sixties, this thesis aims to grasp the style and literary feature of women writers' creation and reevaluate women writers' works which have long been neglected or misunderstood.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thesis, the author sticks on objective and precise academic attitude, accumulates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 material and history data. This thesis fills in a gap in the mainland femal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prepares grou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 literary history and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引文
[1]李敏勇:《战后台湾文学反思》,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社,1994年,页10-11。
    [2]齐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学》,转引自沈谦:《战后台湾文坛主流之递嬗》,收入将宝钗等编:《台湾的文学与环境》,高雄: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页21-22。
    [1]罗淑芬:《五十年代女性散文的两个范式--以张秀亚、艾雯为中心》,国立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页3。
    [3]其中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间小说列17篇,台湾女作家小说就有7篇:驴打滚儿/林海音、七月的哀伤/琦君、长沟流月去无声/琦君、孤雁/孟瑶、阔别/孟瑶、弟弟的婚礼/艾雯、一朵小白花/聂华苓,占了将近一半。一九五八-一九七八年间列了散文5篇就有台湾散文家琦君的《髻》。
    [1]有排名56的於梨华的《又见棕桐,又见棕搁》、64位的聂华苓《桑青与桃红》、70名的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2]齐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学》,收入《雾渐渐散的时候》,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页199。
    [3]应凤凰:《五○年代重点出版品伺机再起》,《联合报·书潮出版》,转引自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815/200008150023.html。
    [4]邱贵芬:《台湾(女性)小说史学方法初探》,《中外文学》,第27卷第9期,1999年,页22。
    [5]邱贵芬:《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上、册》,台北:女书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页13。
    [1]邱贵芬:《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上、册》,台北:女书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页6。
    [2]杨宗翰:《台湾文学史的省思》,台北:富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页69-70。
    [3]张堂锜:《现代小说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页39。
    [1]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风云三十年--三十年中国现代文学之发展与联副》,《现代文学论》,台北:联合报社,1981年,页3-4。
    [2]刘登翰,刘小新:《论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第3期,2003年,页43。
    [1]黄万华:《战后20年文学论纲》,《文史哲》,2004年第5期,页65-66。
    [2]黎湘萍在《60年代文学场域与‘现代'之迷恋--以<现代文学>和<笠>为讨论中心》一文中,通过对战后台湾文学生态的探讨,肯定了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学的重要性。转引自李娜:《身份与书写:战后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香港文学》,总第267期,2007年3月,页40。
    [1]齐邦媛:《闺怨之外--以实力论台湾女作家》,《联合文学》,第1卷5期,1985年3月,页6。
    [2]如梅家玲在其《性别论述与台湾小说》、《性别,还是家园?五十与八、九十年代台湾小说》等著作的相关论文里论述了五六十女性小说体现的性别与政治,性别与家国的角力,诠释“闺阁”之外的该时期女性小说的内涵。
    [1]“君临之侧”来源于台湾1992年12月举办的“当代台湾女性文学研讨会”,“君临之侧”的浮雕字样出现在会议名称横披的下方,当时入会者对其涵义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在父权体制君临的边缘上”上的缩写,有君言“就是女人靠边站”,笔者认为它能形象地说明女性文学在文学中的地位,尤其是形容在五六十年代男性国族大叙述的文学中女作家及其文学的边缘处境是十分恰切的。
    [2]齐邦媛:《闺怨之外--以实力论台湾女作家》,《联合文学》,第1卷第5期,1985年,页6。
    [3]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说新论--一种逝去的文学》,收入张宝琴、邵玉铭、痖弦主编《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1995年,页67。
    [4]黄重添等编,《台湾新文学概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86年,页65。
    [5]白少帆:《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266。
    [6]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1991年,页88。
    [1]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91年,页75
    [2]龚鹏程:《台湾文学四十年》,《台湾文学在台湾》,台北:骆驼出版社,1997,页50。
    [3]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说新论--一种逝去的文学》,收入张宝琴、邵玉铭、痖弦主编《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1994,页69。
    [4]刘心皇:《自由中国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讯》,第9期,1984年3月,页77。
    [5]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年,页103。
    [1]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页3。
    [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87年。
    [3]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年。
    [4]陈芳明自1999年8月起在《联合文学》连载。
    [5]陈芳明:《反共文学的形成及其发展》,《联合文学》,第199期,2001年,页148-160。
    [6]陈芳明:《五十年代的文学局限与突破》,《联合文学》,第200期,2001年,页164-177。
    [7]陈芳明:《横的移植与现代主义之滥觞》,《联合文学》,第202期,2001年,页136-148.。
    [8]陈芳明:《现代主义文学的扩张与深化》,《联合文学》,第207期,2002年,页142-155。
    [9]陈芳明:《六十年代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联合文学》,第208期,2002年,页151-163。
    [1]白少帆:《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931。
    [2]刘登翰:《台湾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1993年。
    [3]古继堂:《简明台湾文学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页527。
    [1]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页88。
    [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页96。
    [3]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页96、页97。
    [4]邱贵芬:《从战后初期女作家的创作谈台湾文学史的叙述》,《中外文学》,2000年,第29卷第2期,页314。
    [5]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页98。
    [6]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页98。
    [7]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页98。
    [8]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页10。
    [1]陈芳明:《五十年代的文学局限与突破》,《联合文学》,第200期,2001年,页171。
    [2]陈芳明:《五十年代的文学局限与突破》,《联合文学》,第200期,2001年,页175、页177。
    [3]邱贵芬:《台湾(女性)小说史学方法》,《中外文学》,第27卷第9期,1999年,页7。
    [4]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页10。
    [1]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2]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4
    [1]林芳枚:《解构琼瑶爱情王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页55-56。
    [1]杨聪荣:《从民族国家的模式看战后台湾的中国化》,《台湾文艺》第138期,1993年8月15日,页77-113。
    [2]陈芳明:《反共文学的形成及其发展》,《联合文学》,第199期,2001年,页151。
    [3]齐邦媛:《四十年来台湾文学--从灰蒙凝重到肆意挥洒》,收入张宝琴、邵玉铭、亚弦主编《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4年,页12。
    [4]Gregory Jusdanis,廖炳惠译:《母语运动与国家文艺体制》,《中外文学》,1993年9月,页10。
    [5]黄万华这样给文学建制下定义:文学建制就是指文学的生产、消费空间,即有作者和编者(生产者)、读者(消费者)及其公共空间(发表刊物、出版机构、行销市场)组成的文学运行机制。“大众传媒和五四时期文学:文化身份、文学建制和文学形态”,(《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页57。
    [1]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页150。
    [2]转引自克莉斯汀娜·雷丹:《观察文学场域--从出版事业的角度看台湾50年代的文学出版》,《越浪前行的一代:叶石涛及其同时代作家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页191。
    [1]李丽玲:《五十年代国家文艺体制下台籍作家的处境及其创作初探》,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2]郑明娳:《当代台湾文艺政策的发展、影响与检讨》,收入《当代台湾政治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1994年,页14。
    [1]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年,页72。
    [2]司徒卫:《书评续集》台北:幼狮书店,1960年,页56,转引自《战后台湾散文中的原乡书写》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博士论文,2003年,页17。
    [3]中国文艺协会:《文协十年》,1960,页201,转引自黄瑞振,《五十年代的孟瑶》,国立政治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页21。
    [4]郑明娳:《当代台湾文艺整的发展、影响与探讨》,收入《当代台湾政治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页29。
    [1]刘心皇编:《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与索引》,台北,天视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页62。
    [2]张诵圣指出台湾四九年以后初期的政治统御,很大程度上是透过建构一种“正面的、保守的、尊崇传统道德的教化性‘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张诵圣,《台湾女作家与当代主导文化》,《中外文学》,第28卷第4期,页10。
    [3]龚鹏程:《台湾文学四十年》,《台湾文学在台湾》,板桥市:骆驼出版社,1997年,页50。
    [1]邱贵芬:《导论》,《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台北:女书文化,2001年,页18-19。
    [2]李瑞腾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页4。
    [3]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台北:麦田,2000年,页38。
    [4]苏雪林:《女作家自传序》,《女作家自传》,台北:中美文化出版社,1972,页2,转引自范铭如《京派、伍尔芙、台湾首航》,出自李瑞腾主编:《霜后的灿烂一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3年,页194。
    [1]杨照:《文学的神话?神话的文学一论五十、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文学、社会与历史想象--战后文学史散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5年,页121。
    [1]侯伯·埃斯卡皮著,叶淑燕译:《文学社会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页45。
    [2]郑明娳,:《一花一木耐温存》,收入隐地编《琦君的世界》,台北:尔雅,1980年,页28。
    [3]张瑞芬:《文学两“钟”书-徐钟珮与钟梅音散文的再评价》,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2年1月。
    [1]曾铃月:《女性、乡土与国族-战后初期大陆来台三位女作家小说作品之女性书写及其社会意义初探》,静宜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2001年,页81。
    [2]江宝钗:《论现代文学》女性小说家:从一个女性主题出发》,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4年,页58
    [3]琦君:《一袭清衫万缕情》,台北:尔雅出版社,1991年,页213。
    [4]琦君:《琴心》,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页51。
    [5]孟瑶访问稿,收入于曾铃月《女性、乡土与国族--战后初期大陆来台三位女作家小说作品之女性书写及其社会意义》,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6]翎翔:《文坛上的常青树--访小说家孟瑶女士》,收入《幼狮文艺》第44卷第3期,1976年9月,页91。
    [1]根据Escarpit的定义,“文人圈”的概念是指“由那些受过相当的智识培育及美学熏陶、既有闲暇从容阅读,手头又足够宽裕以经常购买书籍,因而有能力作出个人文学判断的人士们所形成的交流圈”侯伯·埃斯卡皮著,叶淑燕译:《文学社会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页92-93。
    [2]郑明娳:《当代台湾文艺政策的发展、影响与检讨》,收入《当代台湾政治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页11。
    [3]应凤凰:《文学出版与文化生产机制》,《文讯》,188期,2001年,页7。
    [1]林海音:《当年-抗议》,收入于《剪影话文坛》,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页9。
    [1]转引自谢叆伦:《谁的妇女政策?我国妇女政策中‘妇女'论述分析(1949-2000)》,国立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页17。
    [2]转引自转引自谢叆伦:《谁的妇女政策?我国妇女政策中‘妇女‘论述分析(1949—2000)》,国立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页28。
    [3]彭瑞金:《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年,页98。
    [1]齐邦嫒:《二度漂流的文学》,《雾渐渐散的时候》,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页396。
    [2]齐邦嫒:《二度漂流的文学》,《雾渐渐散的时候》,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页209。
    [3]刘枋:《伊是好命人》,《文讯》,第49期,1989年,页104。
    [4]孟瑶访问稿,收入于曾铃月《女性、乡土与国族-战后初期大陆来台三位女作家小说作品之女性书写及其社会意义》,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页68。
    [5]潘人木:《纵横小说创作与儿童文学之间》,中央日报第16版,1988.06.20,转引自颜安秀:《自由中国文学性研究:以文艺栏小说为探讨对象》,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1995年。
    [1]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8。
    [2]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199。
    [3]李黎:《海外华人作家小说选.前记》,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7年,页2。
    [1]林幸谦:《狂欢与破碎--原乡神话、我及其他》,收入钟怡雯主编:《马华当代散文选1990-1995》,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页26。
    [2]丛甦:《中国人》,出自《兽与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页189。
    [3]王鼎钧:《左心房漩涡》,伊始编,《王鼎钧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页169。
    [4]李敏勇:《台湾诗阅读--探触五十位台湾诗人的心》,台北:玉山出版社,2000年,页150-152。
    [1]傅以祯:《五十年代台湾小说中的怀乡意识》,中国文化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93年,页13,转引自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36。
    [2]陈芳明:《反共与本土:五十年代的潘人木创作》,“2006.11.19潘人木作品研讨会的谈话”,来源于: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550。
    [1]王德威:《原乡神话的追逐者--沈从文、宋泽莱、莫言、李永平》,《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1993年,页250。
    [2]姚仪敏引述:《一生笔耕几人知--专访著作等身远遁山林的小说家孟瑶》,《中央》月刊,1991年10月,页114,转引自朱嘉雯:《离乱中的自由--五四自由传统与台湾女性渡海书写》,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页115。
    [1]艾雯:《弟弟的婚礼》,出自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第5卷)1949-195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441。
    [2]聂华苓:《写在前面》,《台湾轶事:短篇小说集.序》,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3]琦君:《乡思》,《琴心》,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页71。
    [4]林海音:《城南旧事》,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9月,页3。
    [5]於梨华:《序一·梦回青河》,长沙: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年,页1。
    [6]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页237。
    [7]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页36。
    [1]彭歌:《回忆的文学》,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7年,页3。转引自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37。
    [2]该书获1964年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奖章:另于1999年入选联合报副刊评选的“台湾文学经典名著”。
    [3]琦君:《留予他年说梦痕-后记》,《烟愁》,台北:尔雅,2000年,页264。
    [1]琦君:《留予他年说梦痕-后记》,《烟愁》,台北:尔雅,2000年,页264。
    [2]季季:《琦君》,《琦君的世界》,台北:尔雅出版社,1985年,页7。
    [3]琦君:《晒晒暖》,《烟愁》,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页88。
    [4]琦君:《下雨天,真好》,《红纱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57。
    [1]琦君:《万水千山师友情》,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页205。
    [2]琦君:《后记:留于他年说梦痕》,《烟愁》,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80,页237。
    [3]琦君:《妈妈,您安心吧!(代序)》,《母心.佛心》,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4-5。
    [1]琦君:《妈妈的菜》,《烟愁》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80年,页207-208。
    [2]廖玉慧:《在黑色和彩色的网点之后--琦君访谈》,2001年9月3日,转引自世界华文文学资料库:http://ocl.shu.edu.tw/interview.htm。
    [1]琦君:《髻》,《红纱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34。
    [2]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浙江温州人,专研中国词学,为一代词宗。
    [3]章方松:《琦君的文学世界》,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页71。
    [1]《夏志清书简》,原载于《书评书目》18期,1974年10月1日,收入隐地编:《琦君的世界》,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页149-150。
    [2]郑明娳在《评琦君散文》中,曾建议某些片段可以经营得更加紧凑,收入《琦君的世界》,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页177-178。
    [3]琦君:《忆苏州》,出自《琴心》,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页60-61。
    [4]琦君:《西湖忆旧》,出自《红纱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105。
    [5]琦君:《何时归看浙江潮》,出自《红纱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140。
    [6]琦君:《故乡的江心寺》,出自《红纱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98。
    [1]琦君:《南湖烟雨》,《红纱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102。
    [2]此处遥思故土指如司马中原《荒原》、《狂风沙》、朱西宁《早魃》、《铁浆》等作家作品。
    [1]江宝钗:《论现代文学女性小说家——从一个女性经验的观点出发》,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4年。转引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k/kang-po-chhai/phok-su/phok-su.htm。
    [2]白先勇:《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收入《白先勇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页409。
    [3]范铭如:《嫁出国的女儿——海外女作家的母国情结》,收入《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页119。
    [4]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页167-168。
    [1]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收入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209。
    [2]刘登翰:《特殊的心态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割据看台湾文学》,《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台湾文学论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页100。
    [3]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22。
    [1]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213。
    [2]转引自林承璜:《论台湾旅外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变貌》,《华文文学》,第1期,1994年,页77-80。
    [3]丛甦:《中国人》,出自《兽与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页175-176。
    [4]丛甦:《中国人·序》,出自《中国人》,台北: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1年,页5。
    [1]陈芳明:《六十年代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联合文学》,第208期,2002年,页162。
    [2]朱立立:《国族寓言与离散华人女性文化英雄:重读〈桑青与桃红〉》,收入《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页64。
    [1]廖玉蕙:《逃与困:聂华苓女士访谈录》,2002年11月09日,自由副刊,35版,2003.1.13-14。转引自http://ocl.shu.edu.tw/wcldbnewf/V/0400031.页2。
    [2]彦火:《聂华苓的故事》收入,《海外华人作家掠影》,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转引自自少帆等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364。
    [3]梦花编:《最美丽的颜色:聂华苓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页334。
    [1]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25。
    [2]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54。
    [3]廖玉蕙:《逃与困,聂华苓女士访谈录》,2002年11月09日,转引自http://ocl.shu.edu.tw/wcldbnewf/V/0400031.页2。
    [4]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99。
    [1]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88。
    [2]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88。
    [3]梦花编:《最美丽的颜色--聂华苓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页260。
    [1]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公司,1990年,页5。
    [2]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公司,1990年,页203。
    [3]同上注,页256。
    [4]转引自蔡祝青:《当贱斥转换恐惧-论〈桑青与桃红〉中分裂主体的生成与内涵》,《文化研究月报》,第27期,2003年,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27/journal_park210.htm。
    [5]参见范铭如:《来来来,去去去:六、七十年代海外女性小说》所说的:“桑青的逃亡史,正是与家庭离合的关系。从她第一次跷家逃到重庆开始,每当离家,她才享有自由解放:每当她试图定居,从北京到台北,她就感受挫败与恐惧。”,收入《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页143。
    [6]廖玉蕙:《逃与困,聂华苓女士访谈录》,2002年11月09日,转引自http://ocl.shu.edu.tw/wcldbnewf/V/0400031.页3。
    [7]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229.
    [1]潘亚暾:《台港文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页263。
    [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页84。
    [1]白先勇:《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收于《白先勇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页409。
    [2]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28卷第4期,1999年,页121-122。
    [3]徐钟珮:《我的家》,收入《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51年,页31。
    [4]曾铃月:《女性、乡土与国族--战后初期大陆来台三位女作家的小说作品之女性书写及其社会意义初探》,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1年。
    [5]何圣芬:《“作家的第一本书”调查报告》,《文讯》,1987年,30期,页20。
    [1]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页54。
    [2]张明等编辑《妇女与文学》,《二十年来的中国妇女》,台北: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1965年,页237-238。
    [3]她们的书写有别于当时的男性叙述,如刘心皇《血,印在雪地上》,纪弦的诗《在飞扬的年代》等等。我们不难看出男性的叙述多为时间叙述,他们的时间意识特别强烈。他们透视这种时间意识与历史意识来彰显反共复国的理念。陈芳明在《五十年代的文学局限与突破》一文中也指出五十年代的女作家“纵然也在呼应官方文艺的需求,却不在意重大历史事件与主要英雄人物的经营。她们鲜明的空间感取代了男性作家的时间意识”。
    [4]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28卷第4期,页112,115。
    [5]陈芳明:《反共文学的形成及其发展》,《联合文学》,第199期,2001年,页156。
    [1]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28卷第4期,页112-113。
    [2]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28卷第4期,页121-122。
    [3]梅家玲:《性别VS家国?五十年代的台湾小说--以《文艺创作》文奖会与得奖小说为例》,台湾文史哲学报,2001年,第55期,页48。
    [4]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小说新论--一种逝去的文学》,收入张宝琴、邵玉铭等主编《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1994年,页73-74。
    [1]苏雪林:《浮生九四--雪林回忆录》,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179。
    [2]罗兰:《“他”是谁?》,《苍茫云海:岁月沉沙第二部》,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页64。
    [3]罗兰:《是前生注定事》,《苍茫云海:岁月沉沙第二部》,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页5。
    [4]罗兰:《是前生注定事》,《沧茫云海:岁月沉沙第二部》,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页7。
    [5]罗兰:《随遇而安》,收入《罗兰经典作品选》,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年,页13。
    [1]潘人木:《一念之差》,《文艺创作》,第3期,1951年7月,转引自黄瑞真:《五十年代的孟瑶》,国立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页45。
    [2]刘枋:《陋室》,《我及其它》,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页72。
    [3]应凤凰:《五○年代重点出版品伺机再起》,《联合报·书潮出版》,转引自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815/200008150023.html。
    [4]徐钟珮:《寄居》,收入于《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69年,页10。
    [5]徐钟珮:《我的家》,收入于《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69年,页10。
    [6]徐钟瑕:《我的家》,收入于《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69年,页33。
    [1]徐钟珮:《我的家》,收入《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69年,页10。
    [2]钟梅音:《与造化抗争》,收入《摘星文选》,台北:三民书库,1969年,页18。
    [3]徐钟珮:《浮萍》,收入《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69年,页39。
    [4]钟梅音:《闲话台湾》,收入《冷泉心影》,台北:重光文艺,1954年,页100。
    [5]钟梅音:《自序》,《冷泉心影》,台北:重光文艺,1954年,页5-6。
    [1]钟梅音:《冷泉》,收入《冷泉心影》,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54年,页136。
    [2]徐钟珮:《发现了川端桥》,《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69年,页14。
    [3]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28卷第4期,页113。
    [1]钟梅音:《闲话台湾》,收入《冷泉心影》,台北:重光文艺,1954年,页102。
    [2]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28卷第4期,页112。
    [3]艾雯:《渔港书简》,收入《艾雯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页43。
    [4]艾雯:《银色的悲哀》,《艾雯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页212。
    [5]刘叔慧:《生活的艺术家--访艾雯女士》,《文讯》,第101期,1994年,页97。
    [1]林海音:《台湾的媳妇仔--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台北,《中央日报》,1950年3月12日,第8版,转自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页61。
    [2]梅家玲:《性别vs家国:五十年代的台湾小说-以〈文艺创作〉与文奖会得奖作品为例》,《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5期,2001年,页57。
    [3]陈良真:《潘人木小说研究》,国立屏东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5年,页254。
    [1]潘人木:《第二个青年》,《自由谈》第十卷第一期,1959年1月1日,转引自陈良真:《潘人木小说研究》.国立屏东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5年。
    [2]潘人木:《赤子》,收入《哀乐小天地》,台北:纯文学1981年,页139。
    [3]尉天骢:《三十年来台湾社会的转变与文学的发展》,收于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编:《台湾地区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台北:中国论坛社,1985年,页452。
    [4]陈芳明:《我的散文经验》,联合报,2007.06.12,转引自http://bbs.culture.163.com/board/zmkt/156/3156.html。
    [1]林幸谦:《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重读张爱玲》,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0年,页28。
    [2]梅家玲:《性别论述与台湾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页13。
    [3]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妇女工作会:《总裁对妇女训词辑要》,转引自陈惠敏:《战争动员体制下的台湾妇女(1950-1958)》,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页28。
    [1]转引自陈惠敏:《战争动员体制下的台湾妇女(1950-1958)》,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页28。
    [2]富静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今年的劳动节》,中华妇女,第5卷第9期(1955年5月),页3-4。转引自陈惠敏:《战争动员体制下的台湾妇女(1950-1958)》,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页45。
    [3]出自中央妇工会编,《中国国民党的妇女运动与妇女工作》,民国56年,页10,转引自许芳庭《战后台湾妇女运动与女性论述之研究(1945-1972)》,东海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1996年,页109。
    [4]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妇女工作会,指导长蒋夫人对妇女的训辞,页169。转引自陈惠敏:《战争动员体制下的台湾妇女(1950-1958)》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页45。
    [1]谢怡婷:《李昂小说的性别论述研究》,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页1,古继堂在《台湾小说发展史》中也有此观点。
    [2]任一鸣:《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香港:青文书屋,1997年,页211。
    [3]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页197。
    [4]齐邦嫒:《闺怨之外-以实力论台湾女作家》,《联合文学》第1卷第5期,1985年,页6。
    [5]孟瑶:《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吗?》,台北:《中央日报》,1950年5月7日第8版,转引自陆卓宁:《多 重话语霸权下的女性文学“命名”--台湾五十年代女性创作生态追思》,《南方文坛》,2006年第5期,页63。
    [1]林海音:《武月卿、当年一“抗议”》,收入《剪影话文坛》,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7年,页15。
    [2]艾晓明:《性别--中国--性别叙事》,《读书人》(香港),第14期,1996年,页59。
    [1]邱贵芬:《导论》,《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台北:女书文化,2001年,页25-26。
    [2 ②梅家玲:《性别论述与战后台湾小说发展》,《中外文学》,第29卷第3期,页133。
    [1]康芸薇:《这样好的星期天》,转引自《隐地看小说》,台北:尔雅出版社,1981年,页156。
    [2]隐地.:《隐地看小说》,台北:尔雅出版社,1981年,页157。
    [1]邱贵芬:《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台北:女书文化,2001年,页22。
    [2]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页196。
    [3]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220。
    [1]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页192。
    [2]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342。
    [3]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344。
    [4]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345。
    [5]同上注,页345。
    [1]齐邦嫒:《闺怨之外一以实力论台湾女作家》,《联合文学》,第1卷第5期,1985年,页8。
    [2]叶石涛:《林海音论》,《台湾文艺》第5卷18期,转引自汪景寿:《台湾小说作家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页111。
    [3]应凤凰:《林海音的女性小说与台湾文学史》,收录范铭如编:《挑战新趋势:第二届中国女性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转引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e/eng-hong-hong/lim-hai-im-luseng.htm。
    [4]林海音:《烛芯》,收入傅光明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365。
    [5]林海音:《烛芯》,收入傅光明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366。
    [1]潘人木:《莲漪表妹》,台北:纯文学,2001年,页96。
    [2]郑明娳:《一个女作家的中性文体--徐钟珮的作品论》,收入郑明娳主编,《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页327。
    [1]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295。
    [2]樊洛平:《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页94。
    [3]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第28卷第4期,1999年,页106-125.。
    [4]徐钟瑕:《熊掌和鱼--代序》,《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69年,页1。
    [5]钟丽慧:《“双冠”女作家徐钟珮》,文艺月刊,地194期,页8,转引自张诗宜:《反共文学之外的另类书 写--以五、六十年代三位女作家为分析对象》,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页8。
    [1]陈克环:《袅袅不绝-徐钟珮女士的〈余音〉读后记》,中央日报11版1979.09.05,转引自应凤凰,黄恩慈,《摆荡于理性与感性间--徐钟珮》,《台湾文学风华-一五十年代女作家系列》,http://tlm50.twl.ncku.edu.tw/wwxzpl.html
    [2]郑明娳:《一个作家的中性文体-徐钟珮作品论》,选入郑明娳:《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1993年,页311-331。
    [3]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3。
    [1]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3。
    [2]司马野:《恩难守白骨,泪可到黄泉》,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8年,页1。
    [3]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8年,页35。
    [4]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8年,页321。
    [1]转引自徐华新:《女性主体书写女性压抑处境-张爱玲与她母亲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性再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页106。
    [2]郑明娳:《一个作家的中性文体-徐钟瑕作品论》,收入郑明娳主编:《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1993年,页319。
    [3]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7。
    [1]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46。
    [2]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87。
    [3]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327。
    [4]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88。
    [5]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259。
    [6]参见马星野的评论:《恩难守白骨,泪可到黄泉》,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8年,页1-6。
    [1]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45-46。
    [2]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133。
    [3]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329。
    [4]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49。
    [5]徐钟珮:《余音》,台北:纯文学,1978年,页79。
    [1]孟悦、戴锦华认为“五四时代”(1917-1927)是中国有史以来罕见的“弑父”时代。 《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3。
    [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15-16。
    [1]欧阳子,本名洪智惠,台湾省南投人,1939年生于日本广岛。1945随父回到台湾,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62年赴美留学。出版小说集《那长头发的女孩》、 《秋叶》和散文集《移植的樱花》等,现居美国。
    [2]前7篇是《小南的日记》、《半个微笑》,《墙》、《网》、《花瓶》、《木美人》、《那长头发的女孩》,后6篇是:《贝太太的早晨》,《浪子》,《约会》,《近黄昏时》,《美蓉》,《最后一课》。
    [3]尔雅版收录14篇:《半个微笑》,《墙》、《网》、《花瓶》、《木美人》、《觉醒》(《那长头发的女孩》修改易名)。《考验》(《约会》易名)、《浪子》,《近黄昏时》,《美蓉》,《最后的一节课》,《魔女》,《素珍表姐》、《秋叶》。
    [4]白先勇:《崎岖的心路--秋叶序》,出自白先勇著,萧关鸿主编:《白先勇散文集上蓦然回首》,北京:文汇出版社,1999年,页142。
    [1]尉天骢:《幔幕掩饰不了污垢,兼评欧阳子的〈秋叶〉》,收录于《对现代主义的考察》,台北:远景出版社,1979年,转引自徐迺翔,《台湾新文学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742。
    [2]转引自陈芳明:《六十年代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联合文学,2002年2月号,页163。
    [3]何欣:《欧阳子的主题与人物》,收入《欧阳子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3年,页279-302。
    [4]桂文亚:《娴雅、纯朴、欧阳子--记同她聊天的那个下午》,转引自董淑玲:《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小说观念之形成与实践》,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页338。
    [5]欧阳子:《艺术与人生》,转引自董淑玲:《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小说观念之形成与实践》,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6]齐邦嫒:《千年之泪》,台北:尔雅出版社,1990年,页9。
    [7]欧阳子:《魔女》,《欧阳子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2年,页251。
    [1]欧阳子:《关于我自己--回答夏祖丽女士的访问》,收入《台湾作家创作谈》,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页173。
    [2]欧阳子:《浪子》,收入《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102。
    [1]欧阳子:《半个微笑》,收入《欧阳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1982年,页161。
    [1]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页106。
    [2]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时报社,1991年,页144。
    [1]郭良蕙:《黑色的爱·自序》,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页1。
    [1]范铭如:《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页59。
    [2]转引自樊洛平:《女性情感境遇的大胆碰撞与冷静审视--台湾女作家郭良蕙小说解读》,《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页20。
    [3]苏雪林:《评两本黄色小说-〈江山美人〉与〈心锁〉》,《文苑》,第2卷第4期,1963.03,页4-6,转引自樊洛平:《当代台湾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94。
    [1]谢冰莹:《给郭良蕙的一封公开信》,《自由青年》,29:9,1963.05,页17,转引自蔡淑芬《解严前后台湾女性作家的呐喊和救赎--以郭良蕙、聂华苓、李昻、平路作品为例》,成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谢冰莹:《失恋》,《给青年朋友的信(上)》,台北:东大图书,1986.2,页95-99。
    [1]郭嗣汾:《从创作的观点看“新”与“心锁”》,《作品》第4卷第8期,1963年,页17-18,转引自郑雅文:《战后台湾女性成长小说研究--从反共文学到乡土文学》,国立中央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页67。
    [1]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页365。
    [2]叶荣钟等:《台湾近代民族运动史》,台北:自立晚报社,1971年,页544。转引自洪世昌:《台湾新文化运动的起点与推展之考察》,http://www.tcssh.tc.edu.tw/resource/bulletin/tcssh_6/pdf/t6_8.pdf。
    [1]参见刘俊:《二十世纪台湾文学总体风貌和发展轨迹》,南京大学报第887期,2005-05-20。
    [2]吕正惠:《现代主义在台湾-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页8。
    [3]同上注,页10。
    [4]林熘德:《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收入《新世代星空-林耀德佚文选01批评卷》,台北:天行社,2001年.页198。
    [1]白少帆:《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304。
    [2]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年,页39。
    [3]吕正惠:《现代主义在台湾--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年,页6。
    [4]张诵圣.:《台湾女作家与当代主导文化》,《中外文学》,第28卷第4期,1999年,页11。
    [1]林毓生:《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收录于《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页163。
    [2]夏志清:《文学革命》,收入《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26。
    [1]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459。
    [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页96。
    [1]应凤凰:《〈自由中国〉、〈文友通讯〉作家群与五十年代台湾文学史》,《文学台湾》,第26期,1997年。转引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e/eng-hong-hong/chu-iu-tiongkok.htm。
    [2]钟梅音:《漫谈健康与教育》,收入于《摘星文选》,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页35。
    [3]钟梅音:《袜烂怪靴》,收入《摘星文选》,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页9。
    [4]钟梅音:《忙碌的首长》,收入《摘星文选》,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页29。
    [1]钟梅音:《新年的愿望》,收入《摘星文选》,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页23。
    [2]这篇电文,见一九一九年五月九日《晨报》之《告全国女界书》。而女高师校方则以“伤风败俗,不守本分”来限制学生出校。学生随即冲倒学校后门,向北洋政府提出大学不得监禁学生的要求。该校校长遂于六月三十日被辞职。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的地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绪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32-33。
    [1]曾铃月:《女性、乡土与国族-战后初期大陆来台三位女作家小说作品之女性书写及其社会意义初探》,静宜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1年。
    [2]孟瑶:《男女闲话》,民生报,1974年6月24日,第十二版。转引自黄瑞真:《五十年代的孟瑶》,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
    [3]林海音:《为时代女性裁衣--我的写作历程》,收入《两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页85-86。
    [4]钟丽慧,《文坛的〈冬青树〉-林海音》,《织锦的手》,页58。
    [1]林海音:《访母校·忆儿时》,收入《英子的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55。
    [2]林海音:《崇敬的心情永无止境》,收入《英子的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158-159。
    [3]成舍我(1898-1991)被誉为报界之王,于二十年代开始报人生涯。一九二四年在北京创刊《世界晚报》,一九二五年创《世界日报》、《世界画报》,三报统称《世界日报》;林海音于一九三五年自世界新闻专校毕业,正式成为世界日报的员工,之前在校时期就因表现优秀被选出半实习的跑正式新闻,见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上海:三联书店,2000,页73-74。
    [4]林海音:傅光明编,《林海音作品精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页44。
    [5]林海音:傅光明编,《英子的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172。
    [6]林海音:《凌迷》,《剪影话文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页32。
    [7]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页5。
    [1]林海音:《崇敬的心情永无止境》,收入《英子的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159。
    [2]朱嘉雯:《推开一座牢固的城门-林海音及同时代女作家的五四传承》,李瑞腾主编,《霜后的灿烂-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3年5月初版。
    [1]夏祖丽:《从城南走来一林海音传》,上海:三联书店,2001,页410-411。
    [2]张秀亚:《斯人如玉-忆闺秀派作家凌叔华女士》,《牧羊女》,台北:光启出版社,1953年,页87。
    [3]张秀亚:《闺秀派作家凌叔华》,收入《书房一角》,台北:光启,1970年。转引自张秀亚:《荷塘之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95。
    [1]朱嘉雯:《乱离中的追求-五四自由传统与台湾女性渡海书写》,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页93。
    [2]聂华苓:《炉边漫谈》,原文载1985年6月香港《九十年代》杂志,收入柏杨:《新城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3]周弃子:《脚踏实地说老实话-读《文学杂志》创刊号》一文刊于《自由中国》15卷7期,1956年10月1日。
    [1]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页107。
    [2]夏志清在《文学革命》一文中认为主导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留学生大致以留日的或是留美、英的为分野,形成“激进派”和“自由派”的不同的两类,收入《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3]《自由中国的宗旨》,见《自由中国》创刊号,页2。转引自侯作珍:《自由主义传统与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页89。
    [1]聂华苓:《忆雷震》,《最美丽的颜色:聂华苓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页91。
    [2]《我们的检讨与报告》,《自由中国》第13卷第lO期,1955年,转引自徐莜薇:《战台湾现代主义思潮之出发--以自由中国、文学杂志为分析场域》,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页40。
    [1]聂华苓在《炉边漫谈》中曾提到:自由中国的文艺版常出现冷门作家,我们看重的是主题、形式的创造性--纵令是不成熟的文艺创造,也比名家陈词滥调的八股好。收入柏杨编:《新城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2]应凤凰:《〈自由中国〉、〈文友通讯〉作家群与五十年代台湾文学史》,《文学台湾》,第26期,1997年。转引自http://ws.twi.ncku.edu.tw/hak-chia/e/eng-hong-hong/chu-iu-tiongkok.htm。
    [3]陈芳明:《反共文学的形成与其发展》,《联合文学》,第199期,2001年,页148-160。
    [1]陈芳明:《横的移植与现代主义之滥觞》,《联合文学》,第202期,2001年,页139。
    [1]张素贞:《五十年代小说管窥》,《文讯》第9期,1984年,页93。
    [1]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225。
    [2]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227。
    [3]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234。
    [1]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238。
    [2]林海音著,傅光明选编:《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页237。
    [3]同上注,页239。
    [4]“流亡者存在于一种中间状态,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一,也未完全与旧环境分离,一方面怀乡而感伤,一方面又是巧妙的模仿者与秘密的流浪人。”,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页87。
    [1]余光中:《我们需要几本书》,收入《焚鹤人》,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页94。
    [1]张诵圣:《台湾女作家与当代主导文化》,《中外文学》,第28卷第4期,1999年,页6。
    [2]张诵圣:《台湾女作家与当代主导文化》,《中外文学》,第28卷第4期,1999年,页10。
    [3]同上注,页160
    [4]转引自蔡玫姿:《闺秀风格小说历时衍生与文学体制研究》,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2005年,页15。
    [1]痖弦:《张秀亚:台湾妇女写作的燃灯人》,《张秀亚全集.资料卷.总论》,台南:台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页15-16。
    [2]郑明娳:《台湾散文现象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页87。
    [3]朱嘉雯:《推开一座牢固的城门-林海音及同时代女作家的五四传承》,《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2003年,页1。
    [1]李丰桥:《中国现代散文选析.序》,台北市:长安出版社,1985年,页478-486。
    [2]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出版社,1991年,页97。
    [3]余光中:《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总序》,台北:巨人出版社,1971年。
    [4]向阳:《被忽视者的重返--小论知性散文的时代意义》,转引自http://cls.hs.yzu.edu.tw/laihe/Cl/e12_011be.htm。
    [5]郑明娳:《现代散文现象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页45-46。
    [1]李希同:《冰心论》,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转引自蔡玫姿《闺秀风格小说历时衍生与文学体制研究》,国立清华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页71。
    [2]尉天骄主编:《琦君散文鉴赏》,出自尉天骄主编:《台港文学名家名作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85。
    [3]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页144。
    [4]黄重添,徐学,朱双一合著:《台湾新文学概观》,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页493。
    [1]琦君:《圣诞夜》,收入《烟愁》,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80年,页17-30。
    [2]琦君:《心中爱犬》,收入《红纱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页27。
    [3]琦君:《小金鱼与鸭子》,收入《烟愁》,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80年,页158。
    [1]冰心:《冰心散文集》,北京:北新书局:1935年,页65。
    [2]樊善标:《冰心姐姐与冰心》,http://win2003.chi.cuhk.edu.hk/bowcn/wcck_topic/Weekly_Topic-View.asp?id=147。
    [3]冰心:《冰心散文集》,北京:北新书局:1935年,页44。
    [1]琦君:《瓯柑》,收入《烟愁》,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80年,页90。
    [2]郑明娳:《谈琦君散文》,收入隐地编:《琦君的世界》,台北:尔雅,1980年,页169。
    [3]钟丽慧:《“五项全能”张秀亚》,《文艺月刊》,第180期,1974年,页8-18。
    [1]痖弦:《把文学的种子播在台湾的土地上》,《文讯》,第194期,2001年,页91-92。
    [2]痖弦:《张秀亚,台湾妇女写作的燃灯人》,《张秀亚全集.资料卷.总论》,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页5-19。
    [3]他1921年6月在《晨报副刊》发表《美文》一文中讲到:“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是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美文……。这种美文似乎在英语国民里最为发达……。读好的论文,如读散文诗,因为他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转引自周作人,《知堂小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页13。
    [4]痖弦:《把文学的种子播在台湾的土地上》,《文讯》,第194期,2001年,页91。
    [5]何寄澎:《当代散文的蜕变》,《战后五十年台湾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文建会,2000,页23。
    [6]她曾经有多篇文章中讲如何写散文,如《谈散文》(收入《牧羊女》);在中有《关于如何写散文》(收入《湖上》);《散文概论》(收入《心寄何处》);《散文的抒情》(收入《我与文学》),由此可知,张秀亚在散文理论的贡献和成就。
    [1]张秀亚:《散文的抒情》,《我与文学》,台北:三民书局,1967年,页209。
    [2]张秀亚:《作者自序》,《杏黄月》,台北:林白出版社,1985,页4。
    [3]张秀亚,《云》,收入《北窗下》,转引自张秀亚:《月依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27。
    [4]张秀亚:《紫色》,收入《北窗下》,转引自张秀亚:《月依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116。
    [1]余光中曾在《我们需要几本书》中批评五四经典散文的阴柔。他说:“五四嫡传的散文,柔若无骨,弱不禁风,像一张避重就轻的水彩画”。参见《焚鹤人》,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页94。
    [2]张秀亚:《鹤顶红》,原收入《北窗下》,转引自《月依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112。
    [3]张秀亚:《水鸪鸪》,原收入《北窗下》,转引自《月依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89。
    [4]徐志摩:《诗刊放假》,《徐志摩全集(4)》,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页524。
    [1]张秀亚:《声音的节奏》,《湖上》,台中:光启出版社,1967年,页70-72。
    [2]《水上琴声》为340行的叙事诗,是张秀亚大学时所作,发表在辅大校刊《辅大文苑》上,声动华北。
    [3]张秀亚:《江》,收入《北窗下》,转引自《月依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72。
    [4]张秀亚:《黎明》,原收入《北窗下》,转引自《月依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页25。
    [5]张秀亚:《雨》,原收入《北窗下》,转引自张秀亚:《荷塘之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68-页169。
    [1]张秀亚:《声音的节奏》,《湖上》,台中:光启出版社,1967年,页70。
    [2]陈纪滢:《读<三色堇>后记》,《三色堇》,台北:尔雅出版社,1981年,页153。
    [3]痖弦:《把文学的种子播在台湾的土地上》,《文讯》,第194期,2001年,页91-92。
    [1]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1996年,页90。
    [2]吕正惠曾言:“疏离,是西方现代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文学所以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出自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出版社,1992年,页7。
    [1]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风云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现代文学之发展与联副》,《现代文学论--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评论卷)》,台北:联合报社,1981年,页4。
    [2]马森在1991由台北文化生活新知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中国现代戏剧的两度西潮》里提出了二度西潮的美学理论,认为国民党迁台后二度西潮涌进台湾。六十年代现代派是继大陆五四以后的二度西潮。以后又在多篇论文里讲到该观点,如:《现代主义文学在台湾--二度西潮的美学导向》(收入《战后初期台湾文学与思潮论文集》).
    [3]所谓“美援文化”,乃是凡接受美国经济直接或间接援助而发展或引进台湾的文化生产、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形成某一特定群体的意义、价值与生活方式。引自王梅香,《肃杀岁月的美丽/美力:战后美援文化与五、六十年代反共文学、现代主义思潮发展之关系》,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页15。
    [1]尉天骢:《西化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回顾》,台北:龙田出版,1978年,页155、156,转引自,陈政彦:《台湾现代诗论战史研究》,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页33。
    [2]陈芳明:《现代主义文学的扩张与深化》,《联合文学》,第207期,2002年,页143。
    [3]赵绮娜:《美国政府在台湾的教育与文化交流活动(1951-1971)》,《欧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年,页79-127。
    [1]陈芳明:《马克思主义有那么严重吗-回答陈映真的科学发明与知识创见》,《联合文学》16卷10期,2000年,页156-165。
    [1]陈芳明:《台湾现代文学与五○年代自由主义传统的关系-以《文学杂志》为中心》,《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台北:麦田出版,2002年,页171,187。
    [2]郭淑雅:《国族的魅影,自由的天梯〈自由中国〉与聂华苓文学》,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转引自徐筱薇:《战后台湾现代主义思潮之出发--以〈自由中国〉、〈文学杂志〉为分析场域》,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页54。
    [1]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出版社,1991年,页90。
    [2]朱双一:《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收入何寄澎编,《文化、认同、社会变迁:战后五十年台湾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2000年,页95。
    [3]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文坛季刊》,1958,(2),页6-7,转引自陈芳明:《台湾现代主义与五十年代自由主义传统的关系--以〈文学杂志为中心〉》,《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台北:麦田,页182-183。
    [4]夏济安:《致读者》,《文学杂志》一卷一期,1956年9月,转引自五十年代文艺杂志资料库:文学杂志,http://tlm50.twl.ncku.edu.tw/sn14.html。
    [1]夏济安:《旧文化与新小说》,《文学杂志》三卷一期,1957年,转引自陈美美:《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萌芽与再起》,佛光人文社会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页58。
    [2]夏志清:《文学.思想.智慧》,《文学杂志》四卷一期,1958年,收入夏志清:《爱情.社会.文学》,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0年,页28。
    [3]《文学杂志》发刊词《致读者》中曾声明:“文学理论和有关中西文学的论著,可以激发研究的兴趣;它们本身虽不是文学创作,但是可以诱导出更好的文学创作。这一类的稿件,我们特别欢迎。”转引自http://tlm50.twl.ncku.edu.tw/sn14.html。
    [1]白先勇:《(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写在〈现代文学〉重刊之前》,收录于白先勇《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页97。
    [2]《现代文学》于1973年由于创办人员多出国及经费不足而停刊,1977年8月复刊出至1984年3月再次停刊。可谓台湾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杂志。
    [3]创刊元老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等,真正同时参与编务的时期只有一到十五期,一九六三年,《现代文学》的创刊元老们纷纷出国留学,无暇再顾及编务,于是将杂志交给余光中、何欣与姚一苇三人负责。一九六五年十一月,王文兴由美国学成返台,何欣和姚一苇便将《现代文学》重新交回这位创办人的手上。一九六八年冬天,白先勇返国,《现文》改组,由仙人掌出版社经营,余光中主编,王文兴也于此时离开《现代文学》的编辑行列。后来仙人掌出版社恶性倒闭,加上余光中出国,编务随即交棒。第四十到四十七期,由何欣挂名总编,但事实上负责编务的有三人,即何欣、王秋桂和柯庆明,工作的分配是由何欣看创作部分,王秋桂负责西洋文学,柯庆明则负责中国文学。四十八期之后,何欣退出,由柯庆明主编刊物,直至五十一期停刊为止。
    [1]刘绍铭:《现代文学发刊词》,《现代文学》第一期,1960年,页2,转引江宝钗:《论〈现代文学〉女性小说家:从一个女性主题出发》,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4年。转引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k/kang-po-chhai/页 hok-su/ch-02.htm。
    [2]李欧梵:《追求现代性,》收入《现代性的追求》,台北:麦田,1996年,页181-182。
    [3]白先勇:《六十年代台湾文学;‘现代'与‘乡土'》,《树犹如此》,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页317。
    [1]施淑:《现代的乡土--六、七十年代台湾文学》,收录于杨泽主编:《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页253,转引自董淑玲《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小说观念之形成与实践》,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页343。
    [2]白先勇:《六十年代台湾文学:‘现代'与‘乡土'》,《树犹如此》,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年,页192。
    [1]张诵圣:《现代主义与现代派小说》,收入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页138。
    [2]《现代文学》,第七期,1961年,页4。
    [3]范铭如:《台湾现代主义女性小说》,收入《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2002年,页84。
    [1]欧阳子:《关于我自己》,《移植的樱花》,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页13-48,欧阳子:《关于我自己-回答夏祖丽女士的访问》,收入《台湾作家创作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页161-162。
    [2]李昂回忆她在创作初期非常排斥“女作家”之名,而以学习男性作品为荣。出自李昂:《新纳蕤思解说--李昂的自剖与自省》,收入《暗夜》,台北:时报文化,1985年,页164-165。
    [3]范铭如:《台湾现代主义女性小说》,收录于《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综论》,台北:麦田,2002年,页84。
    [1]琦君:《变则通乎?读〈家变〉》,《琦君读书》(纪念珍藏版),台北:九歌,2006年,页117,转引自http://www.wretch.cc/blog/joycefairy/13421524。
    [2]同上注,页112。
    [3]陈芳容:《那颗唱高歌的心灵》。收入隐地编:《琦君的世界》,台北:尔雅,1980年,页57。
    [4]樊洛平:《当代台湾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126。
    [1]李欧梵:《台湾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收录于《现代性的追求》,台北:麦田,1996年9月,页184。
    [2]欧阳子:《自序》,收入《那长头发的女孩》,台北:大林,1969年11月,页2。
    [3]欧阳子:《自序》,收入《那长头发的女孩》,台北:大林,1969年11月,页2-3。
    [4]欧阳子:《魔女》,收入《欧阳子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2年,页251。
    [5]白少帆:《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509。
    [6]转引自田锐生:《台港文学主流》,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217。
    [7]欧阳子:《魔女》,收入《欧阳子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2年,页254。
    [1]欧阳子:《关于我自己-回答夏祖丽女士的访问》,收入《台湾作家创作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页180。
    [2]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74。
    [3]欧阳子:《最后一节课》,收入《欧阳子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2年,页223。
    [1]欧阳子:《最后一节课》,收入《欧阳子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2年,页225。
    [2]白先勇:《崎岖的心路--秋叶序》,出自白先勇著,萧关鸿主编:《白先勇散文集上·蓦然回首》,北京:文汇出版社,1999年,页142。
    [3]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79。
    [4]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79。
    [1]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80。
    [2]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82。
    [3]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150。
    [4]欧阳子:《魔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165。
    [1]赵淑侠:《从留学生文艺谈海外知识分子》,《文讯》,第13期,1984年,页152。
    [1]丛甦:《沙滩的脚印--留学生与流放意识》,《文讯》,第172期,2000年,页49。
    [2]赵淑侠:《从留学生文艺谈海外知识分子》,《文讯》,第13期,1984年,页149。
    [3]丛甦:《沙滩的脚印--留学生与流放意识》,《文讯》,第172期,2000年,页49。
    [4]张系国:《游子文学的背弃与救赎》,收录于《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1995年,页456。
    [5]黄重添:《游子情思与寻根意识》,收入《台湾长篇小说论》,台北:稻禾出版设,1992年,页68。
    [6]同上注,页67。
    [7]齐邦嫒认为“那个阶段的留学生文学实际上是西方所说的成长(initiative)的故事,对生长过程的怀恋、好奇,对未来的企望与畏惧是正常的反应,而由于当年台湾与外界的隔阂,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一批正在成长的青年 人之间就不免产生了一种悲喜莫名的非常心态了”,参见齐邦嫒,《留学“生”文学--由非常心到平常心》,收录于《千年之泪》,台北:尔雅,1990年,页156。
    [1]李瑞腾:《中华民国作家作品目录--1999.序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9年,页7,转引自蔡雅熏:《台湾旅美作家之留学生小说及移民小说研究(1960-1999)》,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页7。
    [2]见《中华民国作家作品目录--1999.编例》,页9,转引自蔡雅熏:《台湾旅美作家之留学生小说及移民小说研究(1960-1999)》,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页7。
    [1]范铭如:《嫁出国的女儿--海外女作家的母国情结》,收入《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页112。
    [2]吉铮:《会哭的树》,收录于《孤云》,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页4。
    [1]於梨华:《归·自序》,台北:台湾文星出版社,1963年,转引自公仲、汪义生,《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350。
    [2]范铭如:《嫁出国的女儿--海外女作家的母国情结》,收入《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页121。
    [1]於梨华:《归·自序》,台北:文星出版社,1963年,转引自公伸、汪义生:《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350。
    [2]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友联出版公司,1984年,页92。
    [3]同上注,页92。
    [4]同上注,页112。
    [1]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友联出版公司,1984年,页132。
    [2]於梨华:《归去来兮》(代序),《白驹集》,台北:大林出版社,1969年,页4。
    [3]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友联出版公司,1984年,页146。
    [4]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友联出版公司,1984年,页148。
    [1]陈瑞明:《谈於梨华的长篇小说〈变〉中的人物及主妇病》,《中外文学》,1974年,页30-42。
    [2]於梨华:《归》,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页154。
    [3]於梨华:《变》,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页10。
    [1]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页58。
    [2][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410-447。
    [3]於梨华:《雪地上的星星》,收入张默云编,《雪地上的星星》,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页97。
    [4]於梨华:《雪地上的星星》,收入张默云编,《雪地上的星星》,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页104。
    [1]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北京:中国文联公司,页62。
    [2]於梨华:《移情》,收入《归》,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转引自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选编:《台港及海外华人卷(一)》,页214。
    [1]於梨华:《移情》,收入《归》,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转引自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选编:《台港及海外华人卷(一)》,页203。
    [1]“文学女人”一词原是海外华人作冢赵淑侠女士自创的名词,指的是内心细致敏锐,感情和幻想都特别丰富,格外多愁善感,刻意出尘拔俗,因沉浸于文学创作太深,以致把日常生活与小说情节融为一片,梦与现实真假不分的女性作家--多半是才华出众的才女。参见赵淑侠,《文学女人的情关》,收入《王博士的巴黎假期》,http://read.shulu.net/novel/wbs/013.htm。
    [2]相关情况可参见孟丝的《逝者--障亡友吉铎》,收入《海那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67年,页273-285。
    [3]隐地:《吉铮的三本书》,收入《隐地看小说》,台北:尔雅出版社,1981年,页313。
    [4]吉铮:《孤云-后记》,台北:文星书店,1967,页225。
    [5]吉铮:《写在〈拾乡〉出版前》。
    [6]见林海音:《〈海那边〉的吉铮》一文引述吉铮信函所言,收入吉铮:《海那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页3。
    [7]见林海音:《吉铮·其人其事》引述吉铮所言,收入吉铮:《海那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页255。
    [1]吉铮:《海那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67年,页238。
    [2]吉铮:《孤云》,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页198。
    [3]吉铮:《海那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67年,页122。
    [4]吉铮:《海那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67年,页122。
    [1]吉铮:《负情》,收入《孤云》,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页65。
    [2]吉铮:《会哭的树》,收入《孤云》,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页7。
    [3]吉铮:《会哭的树》,收入《孤云》,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页6。
    [4]吉铮:《会哭的树》,收入《孤云》,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页5。
    [5]吉铮:《孤云-后记》,收入《孤云》,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页226。
    [6]罗兰:《吉铮,逝去的彩虹》,收入吉铮:《海那边》,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67年,页259-260。
    1.巴赫金:《小说理论》,石豕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3.布尔迪厄著:《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6.(美)邓迪斯(DundesAlan)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7.布尔迪厄著,李猛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8.单德兴,何文敬主编:《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4年。
    9.佛克马著,俞国强译:《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侯伯·埃斯卡皮著,叶淑燕译:《文学社会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
    12.李小讲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13.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6.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7.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9.伍尔芙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20.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1.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2.张诵圣:《文学场域的变迁》,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
    2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24.周阳山主编,周策纵等著:《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
    25.安兴本:《冲突的台湾》,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
    26.白少帆等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27.白先勇:《白先勇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
    28.白先勇:《第六只手指散文评论》,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
    29.白先勇:萧关鸿主编:《白先勇散文集》,文汇出版社,1999年。
    30.白先勇:《树犹如此》,台北:联合文学,2002年。
    31.柏杨编:《新城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32.蔡源煌:《海峡两岸小说的风貌》,台北:雅典出版公司,1989年。
    33.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
    34.陈芳明:《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台北:麦田,2002年。
    35.陈义芝:《台湾现代小说史综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36.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7.程国君:《从乡愁言说到性别抗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8.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39.范铭如:《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
    40.方忠:《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41.封德屏编:《联珠缀玉11位女作家的笔墨生涯》,台北:文讯杂志社,1988年。
    42.封德屏编:《笔墨长青16位文坛耆宿》,台北:文讯杂志社,1989年。
    43.封祖盛:《台湾现代派小说评析》,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
    44.封祖盛:《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45.傅光明:《林海音》,香港:三联书店,2003年。
    46.范铭如:《众里寻她-台湾女性小说纵论》,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
    47.公仲,汪义生:《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48.龚鹏程:《台湾文学在台湾》,台北:骆驼,1997年。
    49.龚鹏程:《现代与反现代》,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
    50.古继堂:《简明台湾文学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
    51.古继堂:《台湾文学的母体依恋》,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2年。
    52.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53.古继堂:《静听那心底的旋律--台湾文学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54.古远清:《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
    55.郭枫:《美丽岛文学评论集》,台北:台北县政府文化局,2001年。
    56.何寄澎主编:《当代台湾文学评论大系5·散文批评卷》,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
    57.黄重添编著:《台湾新文学概观》,福州:鹭江出版社,1986年。
    58.黄重添,徐学,朱双一合著:《台湾新文学概观》,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59.黄重添:《台湾长篇小说论》,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
    60.黄重添:《台湾当代小说艺术采光》,福州:鹭江出版社,1987年。
    61.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2.黄万华:《中国与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63.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一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64.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65.简政珍主编:《当代台湾文学评论大系1文学理论卷》,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
    66.简瑛瑛:《何处是女儿家》,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8年。
    67.江宝钗,范铭如主编:《岛屿女文声--台湾女性小说读本》,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年。
    68.江宝钗,施懿琳,曾珍珍编:《台湾的文学与环境》,高雄:丽文文化,1996年。
    69。李汉伟:《台湾小说的三种悲情》,台北:骆驼出版社,1997年。
    70.李恺玲:《聂华苓研究专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71.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2.李敏勇:《战后台湾文学反思》,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社,1994年。
    73.李瑞腾:《台湾文学风貌》,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
    74.李瑞腾主编:《霜后的灿烂-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5年。
    75.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编:《现代文学论》,台北:联合报社,1981年。
    76.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77.林海音:《剪影话文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
    78.林幸谦:《历史、女性号陛别政治:重读张爱玲》,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0年。
    79.刘登翰:《台湾文学史(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
    80.刘登翰:《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台湾文学论集》,福州:海峡文艺,1994年。
    81.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82.刘心皇编:《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与案引》,台北:天视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
    83.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84.刘红林:《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新论》,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年。
    85.陆卓宁:《20世纪台湾文学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86.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年。
    87.吕正惠,赵遐秋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昆仑出版社,2002年。
    88.马森:《灿烂的星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89.梅家玲:《性别,还是家园?:五十与八、九十年代台湾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
    90.梅家玲编:《性别论述与台湾小说》,台北:麦田出版,2000年。
    9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92.梦花编,聂华苓著:《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
    93.倪金华:《台湾散文新观察》,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94.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1991年。
    95.齐邦嫒:《千年之泪》,台北:尔雅出版社,1990年。
    96.齐邦嫒:《雾渐渐散的时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97.邱贵芬:《中介台湾·女人》,台北:元尊文化出版,1997年。
    98.邱贵芬编:《日据以来台湾女作家小说选读上、下册》,台北:女书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99.任一鸣:《建构与解构》,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4年。
    100.任一鸣:《抗争与超越》,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4年。
    101.盛英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2.施淑:《两岸文学论集》,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7年。
    103.舒乙:傅光明编:《林海音研究论文集》,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
    104.托德宗:《百年中华文学中的台港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105.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1993年。
    106.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07.汪景寿:《台湾小说作家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8.王晋民等编:《台湾与海外华人作家小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9.王晋民:《台湾当代文学》,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0.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1.王震亚:《台湾小说二十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
    112.文讯杂志社编:《光复后台湾地区文坛大事纪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5年。
    113.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14.夏祖丽:《她们的世界》,台北:纯文学,1973年。
    11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6.许俊雅:《台湾文学论》,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
    117.许志英:《五四文学精神》,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
    118.杨昌年:《现代散文新风貌》,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119.杨匡汉编:《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120.杨照:《文学社会与历史想象——战后文学史散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5年。
    121.杨宗翰编:《台湾文学史的省思》,台北:富春文化事业公司,2002年。
    12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1991年。
    123.叶石涛:《没有土地,哪有文学》,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
    124.叶石涛:《走向台湾文学》,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
    125.隐地:《琦君的世界》,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
    126.隐地:《隐地看小说》,台北:尔雅出版社,1981年。
    127.应凤凰编:《光复后台湾地区文坛大事纪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85年。
    128.应凤凰:《台湾文学花园》,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3年。
    129.游胜冠:《台湾文学本土论的兴起与发展》,台北:前卫出版社,1996年。
    130.于寒,金宗洙:《台湾新文学七十年》,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1.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32.张默芸:《乡恋、哲理、亲情--台湾文学散论》,福州:鹭江出版社,1986年。
    133.张宝琴等主编:《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84年。
    134.张葆莘编:《台湾作家小说选集(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35.张默芸:《乡恋.哲理.亲情--台湾文学散论》,厦门:鹭江出版社,1986年。
    136.张素贞:《细读现代小说》,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
    137.张堂镝:《现代小说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
    138.张衍芸:《春花秋叶.中国五四女作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39.张振金:《中国当代散文史插图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140.章方松:《琦君的文学世界》,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
    141.赵遐秋:《海外华文文学综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2.郑炯明编:《叶石涛及其同时代作家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春晖出版社,2002年。
    143.郑明娳:《当代台湾女性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
    144.郑明娳:《当代台湾政治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145.郑明娳:《现代散文类型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146.郑明娳:《现代散文想象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147.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文学与传播的关系》,台北:学生书局,1995年。
    148.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记》,台北:麦田出版社,1995年。
    149.朱立立:《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150.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51.庄明萱等编:《台湾作家创作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
    15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走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蔡玫姿:《闺秀风格小说历时衍生与文学体制研究》,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5年。
    2.蔡淑芬:《戒严前后台湾女性作家的呐喊和救赎--以郭良蕙、聂华苓、李昂、平路作品为例》,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3.蔡雅熏:《台湾旅美作家之留学生小说及移民小说研究(1960-1999)》,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4.陈良真:《潘人木小说研究》,国立屏东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5年。
    5.陈惠敏:《战争动员体制下的台湾妇女(1950-1958)》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6.曾铃月:《女性、乡土与国族-战后初期大陆来台三位女作家小说作品之女性书写及其社会意义初探》。静宜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7.董淑玲.《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小说观念之形成与实践》,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8.黄怡菁:《〈文艺创作〉(1950-1956)与自由中国文艺体制的形构与实践》,国立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9.江宝钗:《论《现代文学》女性小说家:从一个女性主题出发》,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4年。
    10.李丽玲:《五十年代国家文艺体制下台籍作家的处境及其创作初探》,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11.廖淑仪:《被强暴的文本--论“《心锁》事件”中父权对女/性的侵害》,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12.刘建华:《携痛飞翔--台湾当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建构》,汕头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3.罗淑芬:《五十年代女性散文的两个范式--以张秀亚、艾雯为中心》,政治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2004年。
    14.帅震:《当代台湾小说中的乡愁意识》,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5.王梅香:《肃杀岁月的美丽/美力?战后美援文化与五、六十年代反共文学、现代主义思潮发展之关系》,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6.王小华:《放逐与追寻--论“无根一代”作家群的原乡叙事》,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7.谢叆伦:《谁的妇女政策?我国妇女政策中“妇女”的论述分析(1949-2000)》,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18.徐筱薇:《战后台湾现代主义思潮之出发--以〈自由中国〉、〈文学杂志〉为分析场域》,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9.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0.张诗宜:《反共文学之外的另类书写--以五、六十年代三位女作家为分析对象》,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21.郑雅文:《战后台湾女性成长小说研究--从反共文学到乡土文学》,中央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99年。
    22.朱嘉雯:《乱离中的自由--五四自由传统与台湾女性渡海书写》,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
    1.白先勇:《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收入《白先勇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
    2.陈芳明:《反共文学的形成及其发展》,《联合文学》,第199期,2001年。
    3.陈芳明:《五十年代的文学局限与突破》,《联合文学》,第200期,2001年。
    4.陈芳明:《横的移植与现代主义之滥觞》,《联合文学》,第202期,2001年。
    5.陈芳明:《现代主义文学的扩张与深化》,《联合文学》,第207期,2002年。
    6.陈芳明:《六十年代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联合文学》,第208期,2002年。
    7.范铭如:《台湾新故乡--五十年代女性小说》,《中外文学》,第28期,1999年。
    8.范铭如:《合纵连横-六十年代台湾小说》,《淡水大学中文学报》。第8期.2003年。
    9.丛甦:《沙滩的脚印--留学生与流放意识》,《文讯》,第172期,2000年。
    10.龚鹏程:《台湾文学四十年》,收入《台湾文学在台湾》,板桥市:骆驼出版,1997年。
    11.郭淑雅:《“丧”青与“逃”红?-试论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国族认同》,《文学台湾》,第32期,1999年。
    12.黄万华:《战后二十年文学论纲》,《文史哲》,2004年第5期,2004年。
    13.黄万华:《战后至1960年代台湾文学辨析》,《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2008年。
    14.胡衍南:《战后台湾文学史上第一次横的移植--新的文学史分期法之实验》,《台湾文学观察》。第6期,1992年。
    15.柯庆明:《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收入《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1994年。
    16.李牧:《新文学运动历程中的关键时代-试探五十年代自由中国文学创作的思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文讯》,第9期,1984年。
    17.林燿德:《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收入《新世代星空-林耀德佚文选01批评卷》,台北:天行社,2001年。
    18.林载爵:《五四与台湾新文化运动》。收入汪荣祖编:《五四研究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1979年。
    19.刘登翰,刘小新:《论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第3期,2003年。
    20.刘心皇:《自由中国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讯月刊》,第9期,1984年。
    21.陆卓宁:《多重话语霸权下的女性文学“命名”--台湾五十年代女性创作生态追思》,《南方文坛》,第5期,2006年。
    22.齐邦嫒:《闺怨之外-以实力论台湾女作家》,《联合文学》,第1卷第5期,1985年。
    23.邱贵芬:《从战后初期女作家的创作谈台湾文学史的叙述》,《中外文学》,第29卷第2期,2000年。
    24.邱贵芬:《台湾(女性)小说史学方法初探》,《中外文学》,第27期第9期,1999年。
    25.李欧梵:《四十年来海外文学》收入《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4年。
    26.吕正惠:《台湾女性作家与现代女性问题》,收入《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出版社,1995年。
    27.吕正惠:《现代主义在台湾--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出版社,1995年。
    28.施淑:《文学分裂与三十年代出台湾文艺思想的分化》,收入《两岸文学论集》,台北:新地,1997年。
    29.施佳莹:《战后台湾文学史的建构与女作家小说(上)》《国文天地》,第218期,2003年。
    30.施佳莹:《战后台湾文学史的建构与女作家小说(下)》《国文天地》第219期,2003年。
    31.司徒卫:《五十年代自由中国的新文学》,《文讯》,第9期,1984年。
    32.王德威:《五十年代反共文学新论》,收入《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1994年。
    33.吴晓川:《从迁台作家创作看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延续》,《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
    34.向阳:《打开意识形态地图--回看战后台湾文学传播的媒介运作》,《当代台湾政治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4年。
    35.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学大事纪要》,《文讯》,第9期,1984年。
    36.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学杂志》,《文讯》,第9期,1984年。
    37.薛茂松:《五十年代文艺作家名录》,《文讯》,第9期,1984年。
    38.杨照:《文学的神话?神话的文学一论五十、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文学、社会与历史想象》,台北:联合文学,1995年。
    39.应凤凰:<《自由中国)、<文友通讯>与五十年代台湾文学史》,《文学台湾》,第26期,1998年。
    40.应凤凰:《文学出版与文化生产机制》,《文讯》,188期,2001年。
    41.应凤凰:《战后台湾文学风华--五十年代女作家系列(1):张秀亚》,《明道文艺》,第345期,2004年。
    42.应凤凰郑秀婷:《战后台湾文学风华--五十年代女作家系列(2):琦君》,《明道文艺》,346期,2005年。
    43.应凤凰黄恩慈:《战后台湾文学风华--五十年代女作家系列(3):聂华苓》,《明道文艺》,第347期,2005年。
    44.应凤凰:《五十年代台湾文艺杂志与文化资本》,收录于李瑞腾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2),评论卷》,台北:九歌出版,2003年。
    45.张瑞芬:《张秀亚的散文美学及其文学史意义》,《文讯》,第233期,2005年。
    46.张瑞芬:《琦君散文及五、六十年代女性创作位置》,《台湾文学学报》,第6期,2005年。
    47.张瑞芬:《被边缘化的台湾当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讯》第205期,2002年。
    48.张诵圣:《台湾女作家与当代主导文化》,《中外文学》,第28卷第4期,1999年。
    49.张素贞:《五十年代小说管窥》,《文讯》,第9期,1984年。
    50.赵淑侠:《从留学生文艺谈海外知识分子》,《文讯》,第13期,1984年。
    51.郑明娳:《当代台湾文艺政策的发展、影响与检讨》,收入《当代台湾政治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1994年。
    52.钟玲:《女性主义与女性作家小说》,收入《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4年。
    53.朱嘉雯:《推开一座牢固的城门--林海音及同时代女作家的五四传承》,收入《林海音及其同辈女作家学术研讨会》,2003年。
    五十年代文艺杂志及作家影像资料库:http://tlm50.twl.ncku.edu.tw/。
    当代文学史料影像全文系统http://lit.ncl.edu.tw。
    世界华文文学数据库:http://ocl.shu.edu.tw/interview.htm。
    台湾研究资料库:http://www2.nmtl.gov.tw:8080/twdbmenu/。
    台湾文学年鉴资料库:http://www2.nmtl.gov.tw/。
    台湾文学辞典检索资料库:http://www2.nmtl.gov.tw:8090。
    香港文学资料库:http://hklitpub.lib.cuhk.edu.hk/。
    1.《一九四九大迁徙:台湾迁徙悲歌》VCD,来自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2004年记录片,福光出版,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