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泽研究(1895~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纵观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翻译自始至终参与了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进程。可以说,教育翻译对近代中国每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过重大的历史性贡献。教育翻译及其成就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引导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教育翻译活动主体的中国留学生则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翻译者和传播者,也是新式教育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正是留学生的教育翻译促使西学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引入,使外国先进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在中国得以更好的传播与吸收,从而加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由是可见,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学科体系的创立以及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深远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
     那么,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如何兴起和发展?翻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式?对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这种教育翻译及其成果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有何影响?这些翻译者们在各个发展时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了回答此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翻译目的论”和“多元系统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作出下述层次有序的探讨:
     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范围并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选题所处领域的研究现状;阐明了作者的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
     第一章探讨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的兴起。包括留学生教育翻译兴起的历史背景、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翻译机构以及主要传播载体。
     第二章阐述了1895~1937年间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运行轨迹。包括教育翻译的发展脉络、教育翻译动机模式的演变、教育翻译方式的选择与变衍、教育翻译成果展现形式的演化以及教育翻译过程中留学生多重角色的扮演,从而勾画出甲午战争后至抗日战争前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演进轨迹。
     第三章主要梳理了1895~1937年40余年间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内容,借以探寻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留学生通过翻译向西方教育引进和借鉴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口头、笔头文献资料,如教育制度、教育著作及讲义、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演讲以及教育小说等内容的翻译。
     第四章论述了留学生的教育翻译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诸如教育制度的翻译为中国新型教育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蓝本,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的翻译使得德国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等得以在中国传播与接受,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嬗变、教育宗旨的更新,从而促进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科书的翻译为新式学校提供了丰富而切用的教学材料,使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学知识得以传播与推广,从而促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译介使得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得以在中国传播与实践,从而使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五章论述了留学生的教育翻译对教育中国化的影响,包括留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开始了教育中国化的早期探索,试图通过借鉴来创建中国的教育学以及教育学科体系,在结合本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特色进行总体性的归纳总结,肯定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历史贡献,指出教育翻译存在的主要不足之点,并对今日中外教育交流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翻译提出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Taking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education development, I find that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arly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its education. It can be said that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has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each period, and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and its achievements are directly relative to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lead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 society. A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e overseas students played multiple roles:translators and disseminators, learners and practitioners of the new type of modern education as well. It was through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that the western learning was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o China. As a result, the advanced educational systems, thinking, ideas,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so on from abroad were better absorbed and spread in China, thus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bviously,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and its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s no doubt of great historical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So, such questions arise as follows:How did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start up and develop in modern China? What we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ranslation? What kind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were adopted? What impacts did it have on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What influences did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and its achievements exercise upon the early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what roles did the translators play in various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nswer the above questions, this study will adopt Skopos theory and Polysystem theory as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presents the rationa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delineates the scope of the study and some relevant concepts are defined afterwards, then it examines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finally the research plan, theories and methods employed are clarified.
     Chapter1discusses the rise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activities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in modern China, involving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groups of the overseas students,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agencies with the overseas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major publication media as well.
     Chapter2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activities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occurring from1895to1937.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evolution of its motivational patterns, choice-making and changing of its translation approaches,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ation forms of its results, as well as multiple roles played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t attempts to delineate the evolution track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from the Sino-Japanese War to Anti-Japanese War.
     Chapter3mainly collects and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ranslated educational materials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during over40years from1895to1937in order to explore what specific stuff had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for reference from the West through trans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cluding written and oral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s, such as the education systems, education works and handouts, articles, textbooks, 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 speeches, as well as education novels, etc.
     Chapter4explores the major influences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upon the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al reform. For example,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estern education systems provides good samples for China to formulate its own, thus facilit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theories helps the spreading and reception of such educational concepts in China as Herbart's scientific education theory, Dewey's pragmatic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Marxist concept of educ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renewal of educational aims in modern China, hence advanc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ideology; the translation of textbooks provides a rich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newly established modern schools together with the western learning of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science in particular, which results in a rapid chang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the transl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gives rise to the transmission and practice of the western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a. All this paved the way for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China to gradually move towards a democratic and scientific one.
     Chapter5deals with the impacts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upon the theory build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early attempt at sinicization of the western education theories and establishment of a Chinese education discipline and system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to the west and the domestic conditions.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main features in general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by the overseas students. While acknowledging i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his study points out its main deficiencies and proposes some personal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better conduct educational translation in current Sino-foreign educational exchange.
引文
① 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 田正平、肖朗:《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② Afred Polland. Records of the English Bible. The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e Bible in English, 1525-1611. London:H. Frowde/Oxford,1911, P349.
    ① 季羡林:《中国翻译词典·序》,林煌天等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2页。
    ② 《总序》,余子侠主编:《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丛书》(六卷本),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① 《前言》,邹振环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
    ① 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6-37页。
    ② Berman, A.: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 S. Heyvaert, Albany, tran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P41
    ③ Bassnett,S.: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 Bassnett &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PP.123-139.
    ①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 田正平:《大陆学者关于中外教育交流研究的现状》,《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3卷第6期。
    ① 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兼评<中外教育交流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② 宋恩荣:《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拓荒之作》,《出版参考》2005年第20期。
    ③ 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兼评<中外教育交流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④ 熊贤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田正平教授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8期。
    ⑤ 《译序》,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页。
    ⑧ Bieler, S. "Patriots" or "Traitors":A Hi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 New York:M. E. Sharp, 2004.
    ① 此书原名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于1966年由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出版,后由梅寅生翻译,并加上副标题“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于1991年由台湾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① 许均:《中国翻译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① 柯飞:《译史研究,以人为本——谈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
    ② 穆雷:《重视译史研究,推动译学发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③ 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上海翻译》2007年第2期。
    ① 刘红:《近30年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
    ②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③ 孔慧怡:《重写翻译史》,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年版,第10页。
    ① [美]詹姆斯·哈威·鲁宾孙:《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03页。
    ② Reiss. K & Vermeer, H. 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Tubingen:Niemeye,1984.
    ③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P77.
    ④ Even-Zohar, I.1990. Polysystem Theory. Poetics Today,11(1), PP9-26. ⑤ Itamar Even-Zolar. Polysystem Theory. Poetics Today, Vol.1,No.1/2. Special Issue:Literature, Interpretation,
    Communication. (Autumn,1979), P293.
    ① [法]安多旺·莱昂著,樊慧英、张斌贤译:《当代教育史》,北京:光明日报社1989年版,第49页。
    ②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① 陈原:《书林漫步》,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89页。
    ② 《轮船工峻并陈机器局情形疏》,转引自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83页。
    ③ 张君劢:《我的学生时代》,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① 冯志杰著:《中国近代翻译史·晚清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② 李伟著:《中国近代翻译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③ 孙景康:《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卷二),宣统元年(1909年)石印本,第30页。
    ④ 李伟著:《中国近代翻译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⑤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四,上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页。
    ① 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1~62页。
    ② 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
    ③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①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① 叶翰:《论译书之弊》,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料》,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8~359页。
    ① [英]雷侠儿著,[美]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地学浅释·序》,江南制造局同治十年(1871年)刻本。
    ②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卷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版,第214~215页。
    ① 张之洞:《外篇·设学第三》,《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② 张之洞:《内篇·循序第七》,《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③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0页。
    ④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6页。
    ⑤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0页。
    ⑥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4页。
    ⑦ 严复:《救亡决论》,王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页。
    ① 史革新:《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西学传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②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29页。
    ③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新民丛报》1902年第1号。
    ①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时务报》1896年7月。
    ② 梁启超:《大同译书局叙例》,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2页。
    ③ 梁启超:《大同译书局叙例》,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2页。
    ①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版,第9页。
    ② 《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1-303页。
    ③ 盛宣怀:《奏请设立译书院片》,《清议报》(第10册)(1899年4月)。
    ④ 张之洞:《外篇·广译第五》,《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⑤ 张謇:《变法评议》,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2页。
    ① 张之洞:《外篇·广译第五》,《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②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3页。
    ③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清议报》第10册(1899年4月)。
    ④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⑤ 张之洞、刘坤一:《变法自强》,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0页。
    ①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6页。
    ②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4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0页。
    ② 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159页。
    ③ 张之洞:《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卷五十七、奏议五十七),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9页。
    ④ 梁启超:《论师范》,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⑤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60-762页。
    ①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234页。
    ②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8~257页
    ③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3~834页。
    ①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页。
    ② 曾纪泽:《使西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③ 曾纪泽:《曾纪泽遗集》,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40页。
    ④ 王拭:《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358页。
    ③ 胡适:《胡适文存》(第二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1页。
    ④ 陈潮:《近代留学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⑤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73页。
    ⑥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① 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五十二),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版。
    ② 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197页。
    ③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④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43页。
    ⑤ [旧]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7页。
    ⑥ [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93页。
    ⑦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358页。
    ① 《日本东斌学堂章程》,《东方杂志》1905年9月第8期。
    ② 《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留学生章程纪要》,《东方杂志》1905年5月第4期。
    ③ 《敬上乡先生请令子弟出洋游学并筹集公款派遣学生书》,《浙江潮》1903年第7期。
    ① 梅贻琦、程其保:《百年来中国留美学生调查录(1854-1953)》,王焕琛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二册),《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丛刊》,(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第719~723页。
    ② 袁同礼:《中国留美学生博士论文目录》,王焕琛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三册),《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丛刊》,(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第1144-1145页。
    ③ 《当代中国名人之调查与研究》,《民族杂志》1935年第3卷第2期。
    ④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260页。
    ① 《译书略论》,《中外日报》1902年。
    ①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41页。
    ②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68页。
    ③ 资料来源:潘玉田、陈永刚著:《中西文献交流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238页。
    ①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5页。
    ② 《工部侍郎盛宣怀奏陈南洋公学翻辑诸书纲要折》,《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21页。
    ③ 庄俞:《悼梦旦高公》,《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0页。
    ④ 胡适:《胡适日记》(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页。
    ⑤ 胡适:《胡适日记》(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5页。
    ① 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页。
    ② [旧]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17~218页。
    ③ 《论译书四时期》,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1页。
    ④ 《游学译编》1902年第1期。
    ① 转引自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②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57页。
    ③ 《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④ 严复:《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⑤ 《新译界》1903年第1期。
    ① 《新译界》1903年第1期。
    ②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③ 王桂主编:《中日教育关系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74页。
    ④ 据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十卷)的附录:《中国近代主要期刊一览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北京:北京图书馆1961年版。
    ① 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②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1页。
    ③ 罗振玉:《教育世界·序例》,《教育世界》1901年5月第1期。
    ④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8页。
    ①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344页。
    ② [日]阿部洋:《中国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东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版,转引自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③ 《教育世界》1901年第1期卷首。
    ① 《教育杂志简章》,《教育杂志》1909年第1卷第1号。
    ② 李石岑(1892~1934):曾留学日本,专长哲学,对教育哲学尤感兴趣。回国后,1919年,任学术刊物《民铎》主编。1922年1月正式接任《教育杂志》主编。在主持《教育杂志》的同时依然保留着《民铎》主编一职。因这两份出版物的社会知名度很高,从而奠定了其在国内知识界的地位。
    ③ 唐钺(1891~1987):中国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翻译家。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14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学习心理学和哲学。1917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哲学部心理学系深造,从事心理研究工作,1920年获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心理系心理学教授,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哲学教育组组长,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研究员。因其在心理学方面成就卓越,而享誉心理学界内外。曾译介过大量的西方心理学及哲学名家著作,如穆勒(Mill, J.S.)的《功用主义》,康德(Kant,I.)的《道德形上学探本》、詹姆斯(James, W.)的《心理学原理》、兰德(Rand,B.)的《西方心理学家文选》,马赫(EmstMach)的《感觉的分析》(合译)等。1923年担任《教育杂志》主编,由于编译所事务繁忙,李石岑继续接任主编。
    ④ 何炳松(1890~1946):1912年由浙江省官费赴美留学。1915年夏,获得威斯康辛大学政治科学士学位,并获得荣誉奖。1915年秋,入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1916年夏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教授、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等职。1923年,受王云五之聘,进商务印书馆主持百科全书的编译工作。1928年升任编译所副所长。1929年王云五离开商务后,何炳松继任编译所所长。1934年9月起,主编《教育杂志》。
    ⑤黄觉民(1896~1956):1927年至1931年,在菲律宾留学4年,获得教育学士以及硕士学位。1931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1933年夏,获得教育心理学专家证书。同年秋天回国,担任上海大夏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1936年,担任《教育杂志》社主编。著有《教育心理学》,译著有《家庭教育之理论与实践》,以及与人合译的《德国公民教育》、《实验教育学》。
    ① 周谷平:《<教育杂志>与近代西方教育传播》,《教育评论》2002年第3期。
    ② 蒋梦麟:《本刊倡设之用意》,《新教育》第1卷第1期(1919年2月)。
    ③ [美]巴里凯南:《郭秉文、蒋梦麟、陶行知与新教育改革运动》,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页。
    ④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1919年12月第7卷1号。
    ⑤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① 资料来源:《新教育》1923年1月第1期及有关资料。
    ①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② 叶志坚:《中国近代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演进——以文本为线索》,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页。
    ③ 侯怀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6-45页。
    ① 参见王奇生编“民国时期教育译书来源比较”,《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② [美]查浦曼、康茨著,赵演译:《教育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7页。
    ① 周予同:《追念杨贤江》,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82页。
    ② 资料来源:《教育杂志》、《新思潮》、《妇女杂志》等。
    ① 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② 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88~89页。
    ③ 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①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② 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版,第99页。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6页。
    ②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358~1359页。
    ① 王国维:《论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教育丛书》(第4集)。
    ②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3页。
    ③ 转引自胡延峰:《留学生与清末民初西方心理学翻译》,《重庆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④ 转引自胡延峰:《留学生与清末民初西方心理学翻译》,《重庆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①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页。
    ②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页。
    ③ Vermeer, Hans J.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 Actio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adge,2000, P221.
    ④ Vermeer, Hans J.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 Actio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adge,2000, P101.
    ⑤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PP27-29.
    ①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② 资料来源:《东方杂志》1904年3月11日创刊号商务印书馆新书广告。
    ①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8页。
    ② 鲁迅:《译文序跋集·<月界旅行>弁言》,《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① [美]查浦曼、康次著,赵演译:《教育原理》,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7页。
    ② 穆木天在1934年6月19日《申报·自由谈》发表的《各尽所能》一文中说:“有人英文很好,不译英美文学,而去投机取巧地去间接译法国的文学,这是不好的。因为间接翻译,是一种滑头办法。如果不得已时,是可以许可的。但是,避难就易,是不可以的。”
    ① 鲁迅:《花边文学·论重译》,《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04~505页。
    ② 资料来源:《东方杂志》1904年3月11日创刊号商务印书馆新书广告。
    ① 鲁迅:《花边文学·再论重译》,《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07页
    ①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75页。
    ①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7页。
    ① 参见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的附录“丛书出版年表(1902~1949)”,上海图书馆1979年版。
    ① 参见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年版)、《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等。
    ② 鲁迅:《书的还魂和赶造》,《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页。
    ① 参见《教育杂志》1936年第25卷第7号封内广告“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教育学院用书”。
    ② 严复:《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① 《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② 梁实秋:《怀念胡适先生》,《梁实秋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350页。
    ③ 汪向荣:《日本教习》,转引自黎难秋主编的《中国口译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① 马萧:《胡适(1891-1962))),郭著章等编著:《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0页。
    ②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杨犁编:《胡适文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
    ③ 胡适:《短篇小说二集》(译者自序),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1页。
    ④ 艾伟(1890~1955):湖北沙市人。191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初级教育心理学》、《师范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丛》、《教育心理学大观》、《小学儿童能力测量》、《中学国文教学心理学》、《英语教学心理学》等。
    ⑤ 郑晓沧(1892~1979):浙江海宁县人,名郑宗海,字晓沧,著名教育学家。1914年6月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文科。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育学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博士。
    ⑥ 艾伟:《译学问题商榷》,《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⑦ 艾伟:《译学问题商榷》,《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页。
    ⑧ 陆志韦(1894~1970):浙江吴兴县人,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191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学部心理学系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积极致力于译介巴甫洛夫学说和西方心理学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方法,被誉为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① 艾伟:《译学问题商榷》,《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② 艾伟:《译学问题商榷》,《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③ 孟宪承(1894~1976):江苏武进县人,著名教育家。早年毕业于上海的南洋公学中院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获华盛顿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又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21年回国后,受聘于国立东南大学任教授,主要著作有《教育概论》、《教育通论》、《教育史》、《西洋古代教育》、《大学教育》等。
    ④ 艾伟:《译学问题商榷》,《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⑤ 艾伟:《译学问题商榷》,《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⑥ 艾伟:《译学问题商榷》,《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173页。
    ⑦ 转引自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①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144页。
    ② 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③ 蔡元培:《哲学大纲(凡例)》,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5页。
    ④ 李亚舒、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80~493页。
    ①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①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344页。
    ②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6页。
    ① [日]阿部洋:《中国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东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版,转引自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① 参见金林祥、张蓉的《<教育世界>与西方教育的传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 颜永京(1838~1898):祖籍山东省,出生于上海市。1854年被圣公会送往美国留学,1861年毕业于俄亥俄州建阳学院(Kenyon College),学过心理学课程。次年回国,先后在上海英国领事馆、同文书局等处任职。1870年在湖北武昌正式任牧师,并筹建文华学堂(今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1878年回上海建圣约翰书院(后称圣约翰大学),任院长八年,主持院务,兼授心理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曾先后翻译出版过《肄业要览》(1882年)、《心灵学》(1889年)等书。
    ①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33页。
    ② 雷尧珠:《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2期。
    ③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年第3期。
    ① 资料来源:《直隶教育杂志》、《教育世界》、《教育杂志》等期刊;平心编:《全国总书目》,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二卷)(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图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等。
    ① 资料来源:《教育世界》、《翻译世界》、《学部官报》等期刊;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图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等。
    ① 沈紘:1898年沈紘入罗振玉在上海开办的东文学社学习日语,与王国维成为同学。其后,沈翻译了大量的日文书籍,后由两广总督岑春煊派往法国。
    ① 资料来源:《直隶教育杂志》等期刊;平心编:《全国总书目》,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二卷)(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图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等。
    ① 肖朗、叶志坚:《王国维与赫尔巴特教育学说的导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 William W. Brickman. John Dewey:Master Educator, New York 1961,p16.
    ② 黄昆辉:《克伯屈教育思想》,《西洋教育思想》(下册),(台北):台湾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607页。
    ③ 庄俞:《听考察欧美教育报告感言》,《教育杂志》1914年第6卷第6号。
    ①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8%AE%BE%E8%AE%A1%E6%95%99%E5%AD%A6%E6%B3%95
    ① 《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11号。
    ② 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版,第221页。
    ① 资料来源:《教育世界》、《直隶教育杂志》、《湖南教育杂志》、《东方杂志》等期刊;平心编:《全国总书目》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二卷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图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等。
    ① 主要参考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① 资料来源:主要参考国立中央图书馆编:《近百年来中译西书目录》,(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8年版;旧]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① [日]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1页。
    ② [日]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3页。
    ③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4页。
    ④ 张蓉:《商务印书馆与清末新式教科书的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⑤ 《教育评论》(英文版)1906年第6期。
    ① 叶圣陶:《我和商务印书馆》,《叶圣陶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9-60页。
    ② 据《物理易解》一书的版权保护令,参见[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22页。
    ③ 《简启》,《译书汇编》第1期(1900年12月6日)封底。
    ①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0页。
    ② 转引自吕顺长著《清末中日教育文化交流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07页。
    ③ 转引自邹振环《近代最早百科全书的编译与清末文献中的狄德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④ 转引自邹振环《近代最早百科全书的编译与清末文献中的狄德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⑤ 此表根据[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26-229页改编。
    ① 邹振环:《译林旧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②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29页。
    ③ 霍有光:《南洋公学译书院及其译印图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①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 《教科书之发刊概况》,转引自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② 《大学堂译书局已译书缮具清单恭呈》:北京大学档案馆:京师大学堂档案(编号JS0000117)。
    ③ 此表系根据[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19~220页编制。
    ①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1875-1879年在佛蒙特大学学习;1882-1884年在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密执安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1894年,被芝加哥大学聘为哲学、心理和教育系主任;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1904年,出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和教育学院教授。他先后担任美国心理学会和全美哲学会会长,创办了全美教师联合会、纽约教师学会、全美大学教授协会等团体。他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政治家。
    ② 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1页。
    ③ 转引自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滕大春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④ B. Keenan. The Dewey's Experiment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1977, Preface.
    ①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3~531页。
    ① 潘光旦:《清华初期的学生生活》,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② 白吉庵:《胡适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③ [加]许美德、[法]巴斯蒂等著:《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① 刘伯明(1855-1923):江苏南京人。曾赴日本留学,后又于1911年入美国西北大学攻读研究生,主修哲学和教育,1913年获得硕士学位。1915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金陵大学任国文部主任,教授哲学、文学、教育学等课程。1921年担任东南大学副校长、代校长。他国学基础深厚,通晓英、法、德、希腊等多种语言。在哲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其博士论文题目为《老子哲学》,著有《西洋古代中世哲学史大纲》等。
    ② 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22.
    ③ 简·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① 《杜威在闽讲演录》,福建教育庭1921年印行。
    ② 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P34.
    ③ 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P30.
    ④ George Dykhuizen. The Life and Mind of John Dewey,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3, P204.
    ① 资料来源:《新教育》1922年4月第4卷第4期、王卓然:《中国教育一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② 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09年入南洋公学,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毕业后赴美入布朗大学,专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博士学位。留美时曾获得曼宁优奖生(James Manning Scholarship)荣誉。1919年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是当时著名的中等教育专家。
    ① [日]阿部洋著,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1期。
    ② 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① 《教育之效用》,《晨报》1920年10月24日。
    ② 赵元任(1892~1982):江苏常州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1910年考取清华学校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官费生,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教授。1920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教授。1921年8月,赵元任再度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语言学。1922年哈佛大学教授中文,创制汉语罗马拼音式。1923年晋升为哈佛大学中文系教授。1925年回国,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6年正式开始从事语音研究工作。
    ③ 任鸿隽:著名的教育家和化学家,我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1908年留学日本,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主修化学。1911年回国,曾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1913年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主修化学,1916年获学士学位。当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918年获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校长、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干事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④ 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① 瞿菊农(1901~1976):江苏武进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科。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自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研究部主任、代总干事长,重庆乡村建设育才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团顾问兼秘书长。毕生从事哲学、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推行平民教育多年,专长中外哲学史、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著有《教育哲学》、《教育学原理》、《乡村教育文录》、《现代哲学》、《西洋教育思想史》,与人合著《中国古代教育史》,并译有《西洋哲学史》等。
    ① 《醉人妻译者识》,陈鸿祥著:《王国维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200页。
    ② 包天笑:《馨儿就学记》,《教育杂志》1909年第1期。
    ① 田正平、陈桃兰:《清末民初教育小说的译介与新教育思想的传播》,《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① 包天笑:《埋石弃石记》,《教育杂志》1911年第1期。
    ① 资料来源:《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学生杂志》、《湖南教育杂志》、《月月小说》等。
    ① 转引自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32页。
    ② 同上。
    ③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148页。
    ④ 转引自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32~333页。
    ① 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② 喻本伐、熊贤君著:《中国教育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页。
    ①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② 资料来源:根据陶行知制图整理而成,《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
    ① 资料来源: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
    ① 《余谈》,《教育杂志》1912年2月第3卷第11号。
    ② 蒋维乔:《民元以来学制之改革》,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
    ① 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教育杂志》1912年9月第4卷第6号。
    ②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页。
    ③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2~1053页。
    ④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⑤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51页。
    ① 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② 《重订学堂章程折》,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③ 《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议决案》,《教育杂志》1919年第11卷第12号。
    ①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页。
    ②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页。
    ③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845页。
    ①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② 陶行知:《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90页。
    ③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02页。
    ① 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②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23页。
    ③ 张之洞:《保荐经济特科人才折》(卷五十六、奏议五十六),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6页。
    ④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资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23页。
    ⑤ 张之洞:《保荐经济特科人才折》(卷五十六、奏议五十六),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5~1486页。
    ① 近代所谓“教育宗旨”包含“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双重含义,有时指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有时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
    ② 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45页。
    ② 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1页。
    ③ 严复:《原强》,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④ 严复:《原强》,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①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0页。
    ②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③ 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教育世界》1904年第75号。
    ④ 王国维:《教育偶感》,《教育世界》1904年第81号。
    ①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世界》1903年第56号。
    ②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教育丛书》第7集。
    ① 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教育丛书》第7集。
    ②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194页。
    ③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5页。
    ④ 蔡元培:《一九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2页。
    ① 蔡元培:《一九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1页。
    ② 蔡元培:《一九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1页。
    ③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3页。
    ④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1页。
    ⑤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1页。
    ①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1页。
    ② 蔡元培:《美育》,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08页。
    ①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4~135页。
    ② 杨齐福:《西方教育思想东渐与近代教育观的生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① 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② 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10页。
    ③ [美]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页。
    ④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251页。
    ⑤ 张鸣、吴静妍编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142页。
    ⑥ W.A.P Martin. 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 Fleming H.Revell Company New York,Chicago,Tornto,1896, P300.
    ⑦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213页。
    ①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4页。
    ②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与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③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60页。
    ④ 金林祥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
    ⑤ 蒋梦麟:《西潮》,(台北):致良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①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53页。
    ② 柳无忌、柳无非编:《柳亚子文集》(自传·年谱·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③ 平海澜:《南洋公学的一九○二年罢课凤潮和爱国学社》(座谈纪要),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4页。
    ④ 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⑤ 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2页。
    ⑥ 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2页。
    ①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小说林》1908年第10期。
    ②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1898~1911)》(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③ 郭沫若:《中日文化的交流》,转引自f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3页。
    ④ [日]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
    ①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8页。
    ①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② 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③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例言)》,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9页。
    ④ 马征:《教育之梦——蔡元培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⑤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48页。
    ⑥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49页。
    ① 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50页。
    ② 陈必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6~60页。
    ③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15~216页。
    ④ 何炳松:《商务印书馆被毁纪略》,《东方杂志》1932年第29卷第4号。
    ⑤ 王建军:《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① 刘永昌:《论近今教育之大弊》,《教育研究》1917年第4期。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794页。
    ③ 高名凯:《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158页。
    ① 王立达:《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辞汇》,《中国语文》1958年总第68期。
    ②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③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集》(第三册),(台北):联经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4页。
    ① 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 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发展与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4页。
    ② 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晴观察记》,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9页。
    ③ 张鸣、吴静妍编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105页。
    ④ 张鸣、吴静妍编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⑤ [美]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306~307页。
    ① 陈宝泉、陶行知、胡适:《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38页。
    ② [美]克伯屈著,王建新译:《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③ 《学生的机会与责任》,《新教育》1922年4月第4卷第4期。
    ④ 陈宝泉、陶行知、胡适:《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37页。
    ⑤ 沈百英:《参观南高附小杜威院、维城院记略》,《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11号。
    ① 《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邰爽秋等合编:《历届教育会议决案汇编》,转引自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② 俞子夷:《视察设计教学法的标准》,《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2号。
    ③ 知我:《设计教学法的研究》,《教育杂志》1921年第13卷第7号。
    ④ 慈心:《马克马利的“设计教学法”》,《教育杂志》1921年第13卷第9号。
    ⑤ 盛朗西:《介绍中国学者关于设计法与道尔顿制主要著述》,《教育杂志》1924年第16卷第10号。
    ①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7~348页。
    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③ 盛朗西:《介绍中国学者关于设计法与道尔顿制主要著述》,《教育杂志》1924年第16卷第10号。
    ④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⑤ 舒新城:《道尔顿制讨论集要》,《中华教育界》1923年第13卷第3期。
    ① 舒新城:《今后的中国道尔顿制》,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页。
    ② 崔运武:《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页。
    ③ 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① 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佚名:《绍介与批评·教育学讲义》,《教育杂志》1910年第2卷第5期。
    ② 蒋维乔编:《教授法讲义》(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
    ③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页。
    ④ 张子和编:《大教育学》(自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⑤ 张毓骢编:《教育学》(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⑥ 李廷翰:《指导与指摘》,《中华教育界》1919年第8卷第5期。
    ① 舒新城:《什么是道尔顿制》,《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11号。
    ② 舒新城:《道尔顿制可有的弊端》,《中华教育界》1923年第13卷第2期。
    ③ 舒新城:《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13卷第8期。
    ④ 汪懋祖:《现时我国教育上之弊病与其救治之方针》,《教育从刊》1923年第4卷第4期。
    ① 陈启天:《本志的新希望》,《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1期。
    ② 李璜:《本国化的教育与外国化的教育》,《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7期。
    ③ 庄泽宣(1895~1976):浙江嘉兴人。1917年从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学习,专攻教育学与心理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教育民治的趋势”,后又赴普林斯顿大学进修一年。著译颇丰,有《近三世纪西洋大教育家》(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职业教育》(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民智书局1929年版)、《各国教育比较论》和《各国学制概要》(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新中华教育概论》(新国民图书社1932年版)、《职业教育通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民众教育通论》(与徐锡龄合著,中华书局1934年版)、《各国教育新趋势》(中华书局1936年版)、《西洋教育制度的演进及其背景》(中华书局1938年版)、《教育与人生》(中华书局1946年版)和《改造中国教育之路》(中华书局1946年版)等。
    ④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23页。
    ⑤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24页。
    ① 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30页。
    ② 庄泽宣:《各国教育比较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4页。
    ③ 罗廷光(1896-1993):江西吉安人。1928年,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教育史和教育行政,探讨欧美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1929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教育行政和比较教育等学科,获硕士学位。1934年,入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教育学,并考察英国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关。1935年,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社会教育社出席在英国牛津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教育会议,介绍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社会教育社的概况。1936年,往欧洲大陆考察法、德、意、丹、波、苏等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团体和其他教育机关。1937年7月,从莫斯科经西伯利亚回国。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教育行政、教育基础理论以及教学法等皆有较深的研究,先后撰写教育论著20余种和论文100余篇。
    ④ 罗廷光:《什么是中国教育目前最需要的》,《时代公论》,1932年第8期(号)。
    ⑤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版。
    ① 何炳松:《本杂志的使命》,《教育杂志》1934年第24卷第1号。
    ② 章益:《中国新教育理论建设刍议》,《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9期。
    ③ 姜琦(1886~1951):浙江永嘉城区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获明治大学政治科学士学位。1922年,由教育部选派赴美,先后入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深造。1925年夏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他毕生从事教育,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有:《西洋教育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中国国民道德概论》、《教育哲学》(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3年版)、《知难行易与教育》、《现代西洋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中国国民道德原论》、《德育原理》(正中书局1944年版)、《教育学新论》(正中书局1946年版)等。
    ④ 姜琦:《八年来中国教育哲学之研究》,《教育研究》1937年第2期。
    ① 佚名:《绍介与批评·教育学讲义》,《教育杂志》1910年第2年第5期。
    ② 瞿葆奎、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教育学报》2006年第3期。
    ① 参见侯怀银著《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② 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页。
    ③ 王炽昌:《教育学》(新师范教科书),上海:中华书局1922年版,第1页。
    ① 吴俊升、王西征:《教育概论》,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页。
    ② 余家菊:《教育原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7页。
    ③ 瞿葆奎:《两个第一:王国维译、编的<教育学>》,《教育学报》2008年第2期。
    ④ 王炽昌编,郑宗海等校:《教育学》,上海:中华书局1922年版,第7页。
    ① 参照陈科美著《新教育学纲要》的《教育学之范围及分类》,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
    ② 参见王秀南的《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一文中的分类,《中华教育界》1948年第2卷第8期。
    ①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页。
    ①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2号。
    ② 《发刊词》,《平民教育》1919年10月10日第1号。
    ③ 蒋梦麟:《和平与教育》,《教育杂志》1919年第11卷第1号。
    ① 《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并重》,《陆费逵教育文存》(卷一),上海:中华书局1922年版。
    ②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其救济方法》,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版,第63页。
    ③ 蔡元培:《一九○○年以来教育之进步》,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1页。
    ④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页。
    ⑤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页。
    ①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页。
    ② 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5号。
    ③ 胡适:《归国杂感》,《胡适文存》(卷四),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版,第10页。
    ①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
    ②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5页。
    ③ 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8页。
    ④ 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
    ① 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严复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5页。
    ② 任鸿隽:《科学与教育》,《科学》1915年第1卷第12期。
    ③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7页。
    ④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号。
    ⑤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2号。
    ⑥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第280页。
    ⑦ 陈独秀:《随感录·圣言与学术》,《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2号。
    ⑧ 陈独秀:《答胡子承》,《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3号。“真教育”即“乃自动的而非他动的;乃启发的而非灌输的;乃实用的而非虚文的;乃社会的而非私人的;乃直视的而非幻象的;乃世俗的而非神圣的;乃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乃推理的而非记忆的:乃科学的而非历史的”。
    ①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② 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③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1916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1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学,1920年获硕士学位。1920年8月回国,立志献身平民教育,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
    ① 《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总结》,宋恩荣编:《晏阳初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②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页。
    ③ 宋恩荣编:《晏阳初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① 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246页。
    ② 黄炎培:《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③ 余子侠:《近代中国职教思潮的形成演进与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① 黄炎培:《河车记》,《断肠集》,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46页。
    ②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页。
    ③ 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0页。
    ④ 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页。
    ① 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页。
    ② 黄炎培:《河车记》,《断肠集》,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第46页。
    ③ 余子侠:《近代中国职教思潮的形成演进与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①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讨论集》,上海:上海儿童书局1932年版,第86页。
    ② 转引自夏军《杜威实用主义理论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民国档案》1998年第3期。
    ③ 费正清:《陶行知与杜威》,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版,第397页。
    ④ 陶行知:《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① 陶行知:《<新教育评论>创刊缘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568页。
    ② 陶行知:《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概况》,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③ 陶行知:《生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33页。
    ④ 陶行知:《生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34页。
    ⑤ 陶行知:《生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34页。
    ⑥ 陶行知:《生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33页。
    ① 陶行知:《创造的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17页。
    ② 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11页。
    ③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页。
    ④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三答操震球之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
    ⑤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23页。
    ⑥ 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⑦ 陶行知:《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98页。
    ① 陶行知:《在劳力上劳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② 陶行知:《三代》,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四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页。
    ③ 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④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
    ⑤ 周洪宇、陈竞蓉:《留美归国教育家对中国现代本土教育理论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8期。
    ⑥ 陶行知:《思想的母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404页。
    ⑦ 陶行知:《教育研究法》,《陶行知全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① 费正清:《陶行知与杜威》,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版,第397页。
    ②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③ 吴玉章:《回忆陶行知先生》,《纪念陶行知》,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④ 陈鹤琴(1892~1982):14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11年春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秋天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1914年8月从清华毕业并考取公费留学美国,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师从克伯屈和桑戴克等知名教育家。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南京高师,教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① 陈鹤琴:《活教育》,《陈鹤琴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
    ②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4页。
    ③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66页。
    ① 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五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4-131页。
    ②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页。
    ③ 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① 孙尚扬、钟鸣旦:《一八四零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② John Blewett:John Dewey:His Thought and Influence,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60. P215.
    ① 陈科美认为:“杜威学说之缺点有二:(一)解释生长之内容尚嫌简单;(二)教育之范围过于广泛。”参见陈科美:《新教育学纲要》,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5页。
    ② 吴俊升1928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1931年获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杜威教育学说”,曾翻译过杜威的《自由与文化》,有“中国杜威”之称。
    ③ 吴俊升:《文教论评存稿》,上海:中正书局1983年版,第102页。
    ④ 转引自王建军著《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① 甘作霖:《江南制造局之简史》,《东方杂志》1914年第11卷第6号。
    ① 参见侯怀银著《中国教育学之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140页。
    ① 桑代克著,陈兆蘅译:《桑代克教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序言”。
    ① 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② 俞宣孟、方松华:《突破“裁剪”、克服“模仿”——关于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趋势的对话》,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编:《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224页。
    ③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④ 侯怀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 [美国]赖肖尔:《日本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转引自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
    ② 引自爱默生的一首诗,其意是当灵魂离开肉体,不仅看清了世间的一切,而且也看清了自己。
    ② 陶行知:《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240页。
    ④ 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 转引自汪榕培:《中国典籍英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 陶行知:《试验主义与新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94页。
    ②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02页。
    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275页。
    ④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① 张九如:《协动教学法的尝试》,《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10号。
    ②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10页。
    [1][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日]实藤惠秀监修,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3][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4]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1898~1911)》(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6]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五十二),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版。
    [7]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8]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9]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丁致聘编:《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北平:国立编译馆1934年版。
    [11]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料》,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平心编:《全国总书目》,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13]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4]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北京:北京图书馆1961年版。
    [15]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6]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7]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二卷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8]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上海图书馆1979年版。
    [19]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20]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
    [21]王焕琛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二、三册),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丛刊,(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年版。
    [22]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版。
    [23]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24]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25]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6]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编·戊戌变法》(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7]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图书总目:1912~194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2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9]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0]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英]赫伯特·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
    [3]《中国近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
    [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社89年版。
    [5]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五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六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集》(第三册),(台北):联经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版。
    [12]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3]邓小平著,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一、二、三、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5]高宗鲁编:《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版。
    [16]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版。
    [17]胡适:《胡适日记》(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胡适:《胡适文存》(第二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9]胡适:《胡适文存》(卷四),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版。
    [2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三、四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3]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5]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2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四,上海:中华书局1989年版
    [28]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
    [29]梁实秋:《梁实秋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30]柳无忌、柳无非编:《柳亚子文集》(自传·年谱·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1]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2]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六、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3]陆费逵:《教育文存》(卷一),上海:中华书局1922年版。
    [34]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36]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7]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8]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讨论集》,上海:上海儿童书局1932年版。
    [39]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0]王栻编:《严复集》(第一、二、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1]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2]晏阳初:《晏阳初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3]杨犁编:《胡适文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44]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45]叶圣陶:《叶圣陶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
    [46]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7]曾纪泽:《曾纪泽遗集》,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版。
    [48]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49]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50]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51]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法]安多旺·莱昂著,樊慧英、张斌贤译:《当代教育史》,北京:光明日报社1989年版。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加]许美德、[法]巴斯蒂等著:《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美]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5][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美]查浦曼、康次著,赵演译:《教育原理》,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7][美]简·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8][美]克伯屈著,王建新译:《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9][美]赖肖尔:《日本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10][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1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詹姆斯·哈威·鲁宾孙:《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4][日]阿部洋:《中国の近代教育と邑明治日本》,东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版。
    [15][英]雷侠儿著,[美]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地学浅释》,江南制造局同治十年(1871年)刻本。
    [16][英]史本守:《肄业要览》,上海:上海慎记书庄光绪丁酉年(1897)刊印。
    [17][英]斯宾塞尔:《教育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18]白吉庵:《胡适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北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陶行知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0]蔡元培等著:《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87)),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1]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2]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23]陈必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4]陈潮:《近代留学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2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6]陈鹤琴:《我的半生》,(香港):山边社1990年版。
    [27]陈鸿祥著:《王国维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版。
    [28]陈科美:《新教育学纲要》,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
    [29]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陈原:《书林漫步》,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31]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3]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4]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等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冯志杰著:《中国近代翻译史·晚清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36]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37]高名凯:《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
    [38]高崧编选:《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92》,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9]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十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著:《西洋教育思想》(下册),(台北):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版。
    [43]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44]侯怀银著:《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5]侯怀银著:《中国教育学之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6]胡适:《四十自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3年版。
    [47]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版。
    [48]黄利群:《中国近代留美教育史略》,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9]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0]蒋梦麟:《西潮》,(台北):致良出版社1990年版。
    [51]蒋维乔编:《教授法讲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
    [52]金林祥:《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发展与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3]金林祥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瞿立鹤:《清末留学教育》,(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版。
    [5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孔慧怡:《重写翻译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年版。
    [57]雷通群:《教育社会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版。
    [58]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黎难秋主编:《中国口译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
    [60]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1]李伟著:《中国近代翻译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62]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3]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4]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5]李喜所主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李亚舒、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7]李兆忠:《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6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0]廖七一等编著:《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1]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72]林海音编:《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73]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4]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47~1975)》,(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版。
    [75]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76]刘晓琴:《中国近代留英教育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8]吕顺长:《教育考察记》(下),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版。
    [79]吕顺长著:《清末中日教育文化交流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80]罗廷光:《教育行政》(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
    [81]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82]马征:《教育之梦——蔡元培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3]潘玉田、陈永刚著:《中西文献交流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84]彭小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5]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7]桑代克著,陈兆蘅译:《桑代克教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88]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编:《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89]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
    [90]孙景康:《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卷二),宣统元年(1909年)石印本。
    [9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2]孙尚扬、钟鸣旦:《一八四零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93]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4]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5]汪榕培:《中国典籍英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96]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新竹:台湾枫城出版社1978年版。
    [97]王炽昌编,郑宗海等校:《教育学》,上海:中华书局1922年版。
    [98]王桂主编:《中日教育关系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99]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0]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1]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2]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抗战期间海外学人群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3]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04]王栻:《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5]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6]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7]王卓然:《中国教育一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108]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
    [109]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0]吴俊升、王西征:《教育概论》,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版。
    [111]吴俊升:《文教论评存稿》,上海:中正书局1983年版。
    [112]吴玉章:《纪念陶行知》,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13]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4]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6]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17]严复译:《原富》(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18]杨孔炽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学科的中国历程》,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
    [119]杨倩、许毕基:《名家留学记:大师们的留学生活》,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年版。
    [120]叶隽:《异文化博弈: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1]余家菊:《教育原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
    [122]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忆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版。
    [123]余子侠主编:《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丛书》(六卷本),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24]喻本伐、熊贤君著:《中国教育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曾纪泽:《使西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6]张鸣、吴静妍编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
    [127]张之洞:《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8]张子和:《大教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
    [129]章开沅、余子侠主编:《中国人留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30]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1]郑金渊、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2]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33]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134]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5]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版。
    [136]周棉:《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7]朱兆萃:《教育学》,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
    [138]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北京:民智书局1929年版。
    [139]庄泽宣:《各国教育比较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140]邹振环:《译林旧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1]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
    [1][日]阿部洋、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1期。
    [2]《当代中国名人之调查与研究》,《民族杂志》1935年第3卷第2期。
    [3]《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议决案》,《教育杂志》1919年第11卷第12号。
    [4]《敬上乡先生请令子弟出洋游学并筹集公款派遣学生书》,《浙江潮》1903年第7期。
    [5]《日本东斌学堂章程》,《东方杂志》1905年9月第8期。
    [6]《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留学生章程纪要》,《东方杂志》1905年5月第4期。
    [7]《学生的机会与责任》,《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4期。
    [8]鲍德征:《道尔顿制实验室计划》,《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6期。
    [9]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2号。
    [10]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5号。
    [11]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号。
    [12]陈麟辉:《留日运动与中国现代化》,《学术月刊》1995年第6期。
    [13]慈心:《马克马利的“设计教学法”》,《教育杂志》1921年9月号。
    [14]丁三青、王玉祥:《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与社会近代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5]董守义:《试论我国第一次赴美留学》,《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16]冯开文:《论晚清的留学政策》,《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7]冯天瑜:《日本明治时期“新汉语”的创制与入华》,《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2期。
    [18]高昀:《第一批留学生的派遣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高教论坛》2004年第2期。
    [19]甘作霖:《江南制造局之简史》,《东方杂志》1914年第11卷第6号。
    [20]巩立良、王建:《试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1]何炳松:《本杂志的使命》,《教育杂志》1934年第24卷第1号。
    [22]何炳松:《商务印书馆被毁纪略》,《东方杂志》1932年第29卷第4号。
    [23]贺跃夫:《清末士大夫留学日本热透视——论法政大学中国留学生速成科》,《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24]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25]胡相峰、汪敬溪:《留学生与中国的新式教育》,《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26]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7]黄新宪:《对国民党统治时期留学教育的历史考察》,《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87年第4期。
    [28]黄知正:《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9]霍有光:《南洋公学译书院及其译印图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 4期。
    [30]姜琦:《八年来中国教育哲学之研究》,《教育研究》1937年第2期。
    [31]金林祥、张蓉的《<教育世界>与西方教育的传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2]瞿葆奎:《两个第一:王国维译、编的<教育学>》,《教育学报》2008年第2期。
    [33]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上)》,《教育研究》1998年第12期。
    [34]柯飞:《译史研究,以人为本—谈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
    [35]雷尧珠:《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2期。
    [36]李华兴、陈祖怀:《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史林》1996年第3期。
    [37]李璜:《《本国化的教育与外国化的教育》,《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7期。
    [38]李守郡:《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选派》,《历史档案》1989年第3期。
    [39]李喜所:《留美生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定位》,《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0]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41]李喜所:《中国近代第一批留欧学生》,《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42]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新民丛报》1902年第1号。
    [43]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卷第1期。
    [44]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时务报》1896年7月。
    [45]梁燕波、王晨:《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及其影响》,《山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6]林辉:《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群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7]刘红:《近30年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
    [48]刘天予:《我们应当自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教育》1929年第1期。
    [49]刘一兵:《早期赴欧留学运动的发生及其影响》,《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50]刘永昌:《论近今教育之大弊》,《教育研究》1917年第4期。
    [51]吕顺长:《清末留日学生从量到质的转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2]罗素:《教育之效用》,《晨报》1920年10月24日。
    [53]罗廷光:《什么是中国教育目前最需要的》,《时代公论》1932年第8期(号)。
    [54]罗振玉:《教育世界》,《教育世界》1901年5月第1号。
    [55]马永斌、刘文渊:《留日和留美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56]茆诗珍、徐飞:《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初析》,《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
    [57]穆雷:《重视译史研究,推动译学发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58]潘文安:《最近之中华职业学校》,《新教育评论》第3卷第18期。
    [59]彭小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60]任鸿隽:《科学与教育》,《科学》1915年第1卷第12期。
    [61]盛朗西:《介绍中国学者关于设计法与道尔顿制主要著述》,《教育杂志》1924年10月第16卷第10号。
    [62]盛宣怀:《奏请设立译书院片》,《清议报》1899年第10册。
    [63]舒新城:《道尔顿制讨论集要》,《中华教育界》1923年第13卷第3期。
    [64]舒新城:《道尔顿制可有的弊端》,《中华教育界》1923年第13卷第2期。
    [65]舒新城:《论道尔顿制精神答余家菊》,《中华教育界》1924年第13卷第8期。
    [66]舒新城:《什么是道尔顿制》,《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11号。
    [67]宋恩荣;《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的拓荒之作》,《出版参考》2005年第20期。
    [68]孙祖基:《十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1925年第85期
    [69]谭载喜:《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
    [70]田正平、肖朗:《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71]田正平:《留学生派遣与中国近代教育》,《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72]汪懋祖:《现时我国教育上之弊病与其救治之方针》,《教育从刊》1923年第4卷第4期。
    [73]王春南:《抗战期间出国留学管理》,《学海》1997年第2期。
    [74]王春南:《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75]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教育丛书》第7集。
    [76]王国维:《教育偶感》,《教育世界》1904年8月第81号。
    [77]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世界》1903年8月第56号。
    [78]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教育世界》1904年第75号。
    [79]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上海翻译》2007年第2期。
    [80]王克仁:《小学教科书的问题》,《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12期。
    [81]王立达:《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辞汇》,《中国语文》1958年总第68期。
    [82]王奇生:《开新式教育之先河——近现代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神州学人》1997年第12期。
    [83]王奇生:《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
    [84]王奇生:《民国时期的日书汉译》,《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85]王秀南:《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华教育界》1948年第2卷第8期。
    [86]王忠萍:《清末民初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
    [87]夏风:《清末留日教育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教育评论》1987年第4期。
    [88]夏军:《杜威实用主义理论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民国档案》1998年第3期。
    [89]肖朗:《<西学考略>与中国近代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1期。
    [90]肖朗:《花之安<德国学校论略》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2期。
    [91]谢长法:《留美学生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2]谢长法:《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与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93]谢长法:《清末的留日女学生及其活动与影响》,《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1996年第4期。
    [94]熊贤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田正平教授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8期。
    [95]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小说林》1908年第10期。
    [96]许均、朱玉彬:《中国翻译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97]杨建华、马利东:《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学制嬗变——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期。
    [98]杨齐福:《论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解体》,《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99]杨齐福:《西方教育思想东渐与近代教育观的生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00]佚名:《绍介与批评·教育学讲义》,《教育杂志》1910年第2卷第5期。
    [101]易青:《抗战时期南京政府留学生派遣工作述评》,《求索》2002年第2期。
    [102]余家菊:《道尔顿制之实际》,《中华教育界》1922年第12卷第12期。
    [103]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兼评<中外教育交流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104]余子侠:《近代中国职教思潮的形成演进与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05]余子侠:《日伪统治下的华北留日教育》,《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06]余子侠:《日伪统治下伪蒙疆政权的留日教育及教育交往》,《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07]余子侠、乔金霞:《近代湖北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08]余子侠:《综论教育交流与中华文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7期。
    [109]元青:《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10]张九如:《协动教学法的尝试》,《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10号。
    [111]张蓉:《商务印书馆与清末新式教科书的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12]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华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13]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14]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115]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教国际学术交流》,《江苏高教》1997年第5期。
    [116]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中国近代教育科学化运动》,《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117]章益:《中国新教育理论建设刍议》,《文化建设》1935年第1卷第9期。
    [118]赵燕玲:《近代留美生与留日生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比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19]郑晓辉:《中国留美教育历史回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20]郑宗海:《教科书在教育上的地位》,《中华教育界》1931年第19卷第4期。
    [121]知我:《设计教学法的研究》,《教育杂志》1921年7月号。
    [122]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23]周谷平:《<教育杂志>与近代西方教育传播》,《教育评论》2002年第3期。
    [124]周谷平:《晚清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25]周洪宇、陈竞蓉:《留美归国教育家对中国现代本土教育理论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8期。
    [126]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27]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发展》,《河北学刊》1996年第5期。
    [128]周棉:《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产生》,《教育评论》2002年第2期。
    [129]朱景坤:《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30]邹振环:《近代最早百科全书的编译与清末文献中的狄德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叶志坚:《中国近代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演进——以文本为线索》,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Afred Polland. Records of the English Bible. The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e Bible in English,1525-1611, London:H. Frowde/Oxford,1911, P349.
    [2]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3]Bassnett,S.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 Bassnett &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Berman, A.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5]Bieler, S. "Patriots or "Traitors ":A Hi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 New York: M.E. Sharp,2004.
    [6]Even·Zohar, I. Polysystem Theory. Poetics Today,11(1),1990.
    [7]George Dykhuizen. The Life and Mind of John Dewey,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3.
    [8]James W. Bashford. China:An Interpretation, The Abingdon Press,1907.
    [9]John Blewett. John Dewey:His Thought and Influence, 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60.
    [10]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
    [11]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12]Reiss. K & Vermeer, H. 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Tubingen:Niemeyer, 1984.
    [13]Vermeer, Hans J.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 Actio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adge,2000.
    [14]W.A.P Martin. 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 Fleming H.Revell Company New York,Chicago,Tornto,1896.
    [15]William W. Brickman. John Dewey:Master Educator, New,1961.
    [1]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8%AE%BE%E8%AE%Al%E6%95%99%E5%AD%A6%E6%B3%95
    [2]五段教学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Yp9KHd2S hPK7bRh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