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巴蜀文化的现代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世纪40年代学术界首提“巴蜀文化”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巴蜀文化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新的热点。巴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巴蜀文化是指先秦巴蜀文化或考古学意义上的巴蜀文化;而广义的巴蜀文化是指生存和发展于长江流域,具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并具有历史延续性和连续性的文化,本文所探讨的是广义巴蜀文化的近代部分。
     传统的巴蜀文化到了近代,发生了深刻的质的转化,即现代性转换。其实质是由传统的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文化向现代的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文化转型。这一转型在巴蜀开始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后,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是这一转型最激烈、最震荡、最深刻的时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巴蜀文化的早期现代化达到了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特征。它是在以下两个背景下进行的:一是巴蜀文化在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形势下,摆脱传统的束缚与桎梏,实现自身的嬗变以迈向现代化;一是西学东渐为巴蜀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从而在西学影响下由原来中国的地方区域文化走向世界多元文化之林。
     巴蜀地区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封建文化进行猛烈的冲击,树立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加速了巴蜀文化由传统封闭向现代化的转化,为巴蜀文化的现代化打开思想理念上的“天窗”。它是随着外来势力的侵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内部变革求新力量不断增长,传统的巴蜀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中逐步发生裂变,这是巴蜀文化面对国内动荡的局势下的现实需要,所走出的一条渐进式革新之路。
     本文通过对巴蜀文化向现代化转化的原因的分析,着重从新式教育、民众生活习俗、思想意识等方面对巴蜀文化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加以探讨;通过对“五四”新文化前后巴蜀文化的对比分析,揭示巴蜀文化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
Since the academic field proposed“the Bashu culture”in the 1940s, the research concerning Bashu culture people, become the new hot spot day by day.The Bashu culture is been generalized the narrow sense and the wide sense。The narrow Bashu culture refers to the pre-qin Bashu culture or the archaeological Bashu culture; the generalized Bashu culture refers to the culture which survives and the develops in the Yangtze valley, possesses glorious and independent beginning source and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and dur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odern part of the generalized Bashu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Bashu culture has taken place archery target transformation—modernity transformation in the modern times.Its essence is cultural reform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as the foundation to the modern culture takeing the industry society as foundation. This reforming happened after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Wu Hsu Reform. Sichuan movement of defending the road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is this reforming’s most intense and most profound time. Around May Fourth Movement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early modernization of Bashu culture had achieved the new stage, appeared new characteristic. It carried out under the following two backgrounds: One is the Bashu culture go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fetter and shackles and realized its evolution to advance to the modernization in faces the situation“the millennium has not had the change in situation”; One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has poured fresh blood and vigor into the Bashu culture, which thus moved towards multicultural forest of the world from the original China's place region culture under the western learning influence.
     The Bashu New Culture Movement gave the violent impact to the traditional feudal culture, set up new culture with the spirit of the age, had accelerated the Bashu culture’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seal to the modernization, opened“the roof louvre window”in the thought idea for the Bashu culture’smodernization. the traditional Bashu culture had fissions gradually along with the external influence invasion,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impact, an unceasingly increase of internal transformative strength ,in the exchange and fusion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this is an road of th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which the Bashu culture went out facing the domestic turbul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ashu culture modernization, from the new style education, the popular lives emphatically aspects and so on custom, ideology by analyzing the reason why the Bashu culture transformed to the modern; promulgates the Bashu culture’s change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development by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Bashu culture around May Fourth Movement new culture.
引文
① (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1 页。
    ② 黎德化:《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5 页。
    ① 刘行道:《论蜀事之急》,载《渝报》第 11 册第 11 页。
    
    ① 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是一场早期现代化运动》,载《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②《重庆海关 1902~1911 年十年调查报告》。
    ③ 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37 页。
    ① 隗瀛涛:《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近代化》,载《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② 隗瀛涛:《四川近代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13 页、419 页。
    ③ 谭继和:《巴蜀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载《四川文物》2002 年第 2 期。
    
    ①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某月《刘光第致刘庆堂书》。
    ②《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 306~307 页。
    ③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下旬《渝报》第 3 册
    ④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上旬《渝报》第 14 册
    ⑤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上旬《渝报》第 4 册
    ⑥ 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59~60 页。
     ① 《吴虞文录》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2 年版卷上,第 11~12 页。
    ①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序》,《康有为全集》第 3 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85 页。
    ① 《四川军政府学务部饬钟各县整顿旧有学堂明春一律开学通告》、《四川军政府学务部禁止挪用学款办团的通告》,戴执礼编:《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下)第 2006,2007 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23),1994年 6 月出版。
    ② 《四川军政府令一律剪鞭告示》、《四川军政府令除顶戴袍服外仍服旧装告示》、《四川军政府移知宣慰使创地方官认真禁烟昔及开烟馆文》,戴执礼编:《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下)第 1996、1997 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23),1994 年 6 月出版。
    ③ 《竹枝词》,《西顾报》1911 年第 36 号。
    ④ 《西顾报》1911 年第 31 号。
    ⑤ 《四川保路同志会》第 6 号。
    ⑥ 《竹枝词》,《西顾报》1911 年第 36 号。
    ① 张簧溪:《苏报案实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
    ② 爱读《革命军》者:读《革命军》,《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
    ③ 隗瀛涛主编:《四川近代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25 页。
    ④ 谭继和:《四川保路运动与巴蜀文化的现代化》,载《巴蜀文化辨思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⑤《吴虞文录》卷下,《消极革命之老庄》。
    ⑥《吴虞文录》卷下,《康有为君臣之义不可废说》。
    ⑦《吴虞文录》卷下,《吃人与礼教》。
    ⑧《吴虞文录》卷上,《宗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⑨《吴虞文录》卷下,《礼俗》。
    
    ① 《吴虞文录》卷下,《墨子的劳农主义》。
    ② 《吴虞文录》卷上,《宗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③ 《吴虞文录》卷下,《荀子之政治论》。
    ④ 《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14 页。
    ⑤ 《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57 页。
    ⑥ 《吴虞文录》卷下,《消极革命之老庄》。
     ① 谭继和:《从“打倒孔家店”到把马克思主义请进文庙》,载《文化人》2005 年第 3 期。
     ① 谭继和:《从“打倒孔家店”到把马克思主义请进文庙》,载《文化人》2005 年第 3 期。
    ② 《国民公报》1924 年 5 月 3 日。
    ① 《巴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卷 11(下),第 53 页。
    ② 熊明安、徐仲林、李定开:《四川教育史稿》,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86 页。
    ③ 《渝报》光绪二十三年第二策,第 20 页。
    
    ① 《锡良遗稿》第一册,第 520-521 页。
    ② 《重庆海关 1902-1911 年十年调查报告》。
    ③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 12 辑。
    ④ 《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一辑,1913 年上海印刷,“各省教务统计表”。
    ⑤ 李殿元:《从文翁石室到尊经书院》,巴蜀书社 2004 年版,第 95 页。
     ① 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第 59~60 页。
    
    ① 吴玉章:《辛亥革命回忆录》(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2 页。
    ② 柳亚子:《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了两先生狱中》,载《柳亚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③ 《留法俭学会简章》,张允侯等编《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④ 《书报介绍——<运动>》,《新青年》三卷三号,1917 年 5 月 1 日。
    ⑤ 《吴玉章君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之演说》,载《民国时报》副刊《觉悟》,1920 年 1 月 7 日。
    ① 周恩来:《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之运命》,载天津《益世报》1920 年 12 月 20 日。
    ② 黄里州:《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 23 辑。
    ③ 杨丙粗:《重庆报纸小史》、孙少荆:《成都报界回想录》,载《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64—583 页。
    ④《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18 页。
    
    ① 见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四川地方史研究室编《四川地方史专题讲座》。
    ②《李劼人谈创造经验》,载《草地》1957 年 12 月号。
    ③ 孙少荆《成都报界回想录》,1919 年 1 月一日《川报增刊》,又见《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 8 辑。
    ④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新教育》第 2 卷第 2 期(1919 年)。
    
    ① 孙少荆:《一九一九年以前的成都报刊》,《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 8 辑第 141 页。
    ② 张秀熟:《五四运动在四川》,载《光辉的五四》,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167 页。
    ③ 李劼人《会议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之所由成立》,载《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 551 页。
    ④ 李劫人:《五四追忆王光祈》,载《五四运动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659 页。
    
    ① 节录《少年中国学会周年纪念册·会务报告》第四节,1920 年。
    ②《<星期日>的过去和将来》。
    ③《人声报》,1922 年 2 月 7 日。
    ④《人声报》,1922 年 2 月 7 日载《新与朽之不两立》。
    ⑤《各种新思想的传播·吴先优先生访问录》,载《五四运动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678-680 页。
    ①《学生救国会之发展》,载《五四运动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2 页。
    ② 王光祈:《本会发起之旨趣及其经过情形》,载《五四时期的社团》。
    ③ 周太玄《关于参加发起少年中国学会的回忆》,《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第 539-540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
    ①《肖建秋等组织四川实业助进会呈请立案》,载《五四运动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28 页。
    ② 邓慕卿:《话说“五老七贤”》,《龙门阵》1995 年第 6 期,第 24-27 页。
    ① 邓慕卿:《话说“五老七肾”》,《龙门阵》1995 年第 6 期,第 25 页。
    ②《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唐振常卷》,第 685-686 页。
    ③《孔教会杂志》卷 1,第 11 号。
    ④《孔教会杂志》卷 1,第 12 号。
    ⑤ 某记者:《忆尹仲锡先生》,《新新新闻》,1942 年 12 月 9 日第 7 版。
    ⑥ 胡光麃:《波逐六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2 年版,第 276 页。
    ⑦《关于二、三十年代四川的新旧》,参见王东杰:《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1939)》,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2 年,第 40-51 页。
    ⑧《华西校圣诞补志》,《国民公报》,1919 年 9 月 27 日第 7 版.。
    ⑨《华西大学之尊孔》,《国民公报》,1923 年 l 月 17 日第 6 版。
    ⑩《县文庙星期演说》,《国民公报》,1924 年 12 月 2 日第 6 版。
    ①《吴虞日记》,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②《辨孟子辟杨墨之非》,载《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③《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载《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④《吃人与礼教》,载《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⑤《致陈独秀》,《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⑥《新青年》第 2 卷 6 号。
    ⑦ 张秀熟:《半生自述》,载《二声集》,巴蜀书社 1992 年版,第 409 页。
    ⑧ 张秀熟:《二声集》,巴蜀书社 1992 年版,第 411~412 页。
    ① 参见吴虞:《致胡适》(一九二 O 年三月二十一日),赵清、郑诚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90~391 页。
    ② 胡适:《吴虞文录序》,《吴虞文录》卷上,1936 年成都吴氏爱智庐刊。
    ③ 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67 页。
    ④《吴虞日记》(上册),第 226 页。
    ⑤《吴虞日记》〔上册〕,第 443 页。
    ⑥ 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4 页。
    ⑦《吴虞日记》(上册),第 32 页。
    ⑧ 参见罗志田:《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权势与社会权势的转移及其互动关系》,《清华汉学研究》第 2辑,第 89~127 页。
     ① 巴金:《巴金选集》第十卷:《觉醒与活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② 巴金:《巴金选集》第十卷:《觉醒与活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① 刘树发:《陈毅年谱》,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版,第 29 页。
    ②《聂荣臻回忆录(摘要)》,载《五四运动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667-668 页。
    ③ 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重庆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4 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 2 卷,中华书局,1981,第 232 页。
    ② 姚灵犀:《采菲录·劝戒》,天津书局,1934 年,第 4 页。
    ③ 刘经庵编《歌谣与妇女》,《民国丛书》4 编 60 册,上海书店 1992 年影印本,第 210-211 页。
    ④ 傅崇矩:《成都通览》上册,112-113 页。
    ⑤《禁售女鞋示文》,《娱闲录》5 册,1914 年 9 月 16 日,“游戏文”,46 页。
    
    ① 1919 年 1 月 1 日《川报增刊》,《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 8 辑 145 页。
    ② 曾兰《女界缘起》,《妇女杂志》第 1 卷第 11 号。曾兰《弥勒 ·约翰女权说》、《定生慧室遗稿》卷下。
    ③《国民公报》,1916 年 12 月 2 日,林孔翼编《成都竹枝词》。
    ①《巴县志·风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② 孙中山:《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孙中山全集》(第 2 卷),中华书局,1982 年。
    ③《巴县志·风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④《新繁县志》(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
    ⑤《巴县志·风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⑥《名山县新志》(民国十九年刻本)。
    ⑦ 王笛:《街头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版,第 255 页。
    ⑧《开江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⑨《新繁县志》,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
    ⑩《新繁县志》,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
    ①《林孔翼:《成都竹枝词》,第 214 页。
    ②《通俗画报》,1912 年第 2 号。
    ③《江津县志》(民国十三年刻本)。
    ④《万源县志》(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⑤《合江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⑥《新繁县志》(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
    ⑦《新繁县志》(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
    ⑧《新繁县志》(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
    ⑨《江津县志》(民国十三年刻本)。
    
    ①《大足县志》(民国三十五年铅印本)。
    ②《巴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③《西昌县志》(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
    ④《华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⑤《开江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676 页。
     ① Raymond Scup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Global Perspectiv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2, p. 143.
    1.《华阳国志》。
    2.《成都文类》。
    3.《全蜀艺文志》。
    4.《蜀中广记》。
    5.《锡良遗稿》第一册。
    6.傅崇矩:《成都通览》。
    7.吴虞:《吴虞文录》,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2 年版。
    8.李劼人:《死水微澜》、《大波》、《暴风雨前》。
    9.姚灵犀:《采菲录》,天津书局,1934 年版。
    10.何其芳:《吴玉章同志革命故事》,苏南新华书店印行,1949 年。
    11.丁守和:《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
    12.(清)嘉庆本《四川通志》,巴蜀书社,1984 重印本。
    13.吴虞:《吴虞日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14.吴虞:《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1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2 年版。
    16.刘经庵编《歌谣与妇女》,《民国丛书》4 编 60 册,上海书店 1992 年影印本。
    17.巴金:《巴金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18.胡光麃:《波逐六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92 年版。
    19.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四川地方史研究室编《四川地方史专题讲座》。
    20.柳亚子:《柳亚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21.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
    22.吴玉章:《辛亥革命回忆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62 年版。
    1.《江津县志》(民国十三年刻本)。
    2.《乐山县志》(民国十三年修,民国二十三年补正,铅印本)。
    3.《崇庆县志》(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4.《合江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5.《荣县志》(民国十八年刻本)。
    6.《名山县新志》(民国十九年刻本)。
    7.《达县志》(民国二十年修,民国二十二年刻本)。
    8.《万源县志》(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9.《华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10.《巴县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11.《西昌县志》(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
    12.《大足县志》(民国三十五年铅印本)。
    13.《新繁县志》(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
    14.《资阳县志》(民国三十八年铅印本)。
    15.《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16.《重庆海关 1902-1911 年十年调查报告》。
    17.戴执礼编:《四川保路运动史料》,科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18.向楚主编:《巴县志选注》,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
    19.《夹江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20.《郫县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21.《开江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22.《温江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23.《崇庆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4.《巫山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5.《峨眉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6.《双流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27.《重庆市志》,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28.《富顺县志》,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29.《容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30.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五四运动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31.戴执礼编:《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23),1994 年版。
    32.隗瀛涛:《四川辛亥革命史料》,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33.四川省省志编辑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1~47 辑)。
    34.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成都文史资料选辑》。
    1.《渝报》第 2、3、4、11、14 册。
    2.《四川学报》(1905 年 3 月-1907 年 10 月)。
    3.《鹃声》(1906 年 9 月在日本创刊,只出两期)
    4.《四川》(1908 年 1 月创刊,只出三期)
    5.《蜀报》(1910 年 8 月-1911 年 5 月,共出 11 期)
    6.《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1911 年 6 月—1911 年 9 月。
    7.《西顾报》(1911 年 6 月—1911 年 9 月)
    8.《通俗画报》1912 年第 2 号。
    9.《妇女杂志》第 1 卷第 11 号。
    10.《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一辑(1913 年)。
    11.《孔教会杂志》卷 1 第 11、12 号。
    12.《国民公报》1916 年 12 月 2 日、1919 年 9 月 27 日、1923 年 l 月 17 日、1924年 12 月 2 日。
    13.《新青年》第 2 卷 6 号、第 3 卷 3 号。
    14.《民国时报》副刊《觉悟》,1920 年 1 月 7 日。
    15.《益世报》1920 年 12 月 20 日。
    16.《人声报》1922 年 2 月 7 日。
    17.《四川日报》(解放前成都出现过三份同名《四川日报》,其一创刊于 1912 年,为共和党言论报纸;其二创刊于 1922 年,为刘文辉言论报纸;其三创刊于 1936 年重庆,次年迁成都出版。)
    18.《新新新闻》(1942 年 12 月 9 日)
    1.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年版。
    2.张允侯、殷叙彝:《五四时期的社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
    3.张允侯、殷叙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4.夏禹龙主编:《中国文化发展的转机》,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
    5.刘桂生、张步洲:《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6.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7.隗瀛涛主编:《四川近代史》,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
    8.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9.温贤美、邓寿民:《五四运动与四川建党》,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10.袁庭栋:《话说四川》,巴蜀书社 1985 年版。
    11.林孔翼、沙铭璞:《四川竹枝词》,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12.《四川简史》编写组编:《四川简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 年版。
    13.贾顺先、戴大禄主编:《四川思想家》,巴蜀书社 1987 年版。
    14.韩立文、毕兴编:《王光祈年谱》,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年版。
    15.高文等编;《四川历史人物名胜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16.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四川省文史馆合编:《四川近现代文化人物》,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17.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四川省文史馆合编:《四川近现代文化人物续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18.隗瀛涛主编:《四川近代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19.胡希伟:《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20.袁庭栋:《巴蜀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21.刘吉西等编:《四川基督教》,巴蜀书社 1992 年版。
    22.熊明安、徐仲林、李定开:《四川教育史稿》,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23.陈世松、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24.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25.袁庭栋:《巴蜀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26.陈世松:《天下四川人》,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27.雷喻义主编:《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28.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29.胡昭曦:《巴蜀历史文化论集》,巴蜀书社 2002 年版。
    30.谭继和主编:《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31.谭继和:《巴蜀文化辨思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32.隗瀛涛:《巴蜀近代史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33.李殿元:《从文翁石室到尊经书院》,四川出版集团 2004 年版。
    34.王东杰:《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1939)》,三联书店 2005 年版。
    35.谭继和:《巴蜀文脉》,四川出版集团 2006 年版。
    36.王笛:《街头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37.张允侯等编《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1.罗志田《: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权势与社会权势的转移及其互动关系》,载《清华汉学研究》第 2 辑。
    2.潘颂德:《郭沫若早期思想初探》,载《黄石师院学报》1982 年第 4 期。
    3.谢劲松:《什么是文化转型》,载《文化论丛》1997 年第第 6 期。
    4.赵刚印:《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与人的现代化》,载《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 2 期。
    5.杨杭军:《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社会》,载《孝感师专学报》1999 年第 5 期。
    6.徐登明:《五四运动前后的四川期刊》,载《四川新书报》1999 年第 20 期。
    7.张勇:《郭沫若、李劼人与巴蜀文化》,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
    8.杨兴梅:《从劝导到禁罚:清季四川反缠足努力述略》,载《历史研究》2000 年第 6 期。
    9.王建中:《论吴虞的反封建思想》,载《学习与探索》2000 年第 6 期。
    10.王雅梅、谭晓钟;《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经济开发》,载《西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 12 期。
    11.肖军、赵可:《近代四川生活习俗的演变趋势及特征》,载《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 2 期。
    12.谭继和:《巴蜀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载《四川文物》2002 年第 2 期。
    13.杨兴梅: 《民国初年四川的反缠足活动(1912-1917)》,载《社会科学研究》2002 年第 6 期。
    14.谭继和:《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5.叶振忠:《巴金与“五四”精神》,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6.毛文君、赵可:《近代四川婚姻礼俗变动趋势及特征述略》,载《成都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7.何瑞明:《近代留欧美学生与四川教育现代化》,载《中华文化论坛》2003 年第 2 期。
    18.谭晓钟:《四川的文化启蒙》,载《巴蜀百年》2004 年第 2 期。
    19.彭红碧《民国初年四川报业的发展》,载《成都高等纺织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 10 期。
    20.龙伟:《清末成都报刊的发展》,载《四川大学学报》(2004)。
    21.赵先明、冯静、邱梅:《试论民国时期四川社会风尚变化的原因》,载《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 年第 6 期。
    22.关威:《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改良社会习俗的主张》,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 3 期。
    23.陈典平、贾爱青:《试论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载《山西师大学报》2006 年第 9 期。
    24.陈力、张永江:《辛亥革命的文化意义》,载《兰州学刊》2006 年第 10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