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碑誌銘文用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隋唐五代是漢語語音發展的重要時期,其語音結構的真實情況一致是學界阴注的重點,因為研究這一峙期的語音结構,封於嘹解漢語語音燮化歷程,建立完整祥實的漢語音史有著極其重要作用。這一時期的語音研究的材料非常豐富,主要有詩文用韻、韻害韻圖、直音反切、域外譯音等等,這些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視。與上述材料相比,隋唐五代碑誌铭文以其時問地點明確、文献真實性強、韻段数量鹿大、反映語音真實面貌等因素更應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因其材料處理的特殊性,目前的利用、研究明顯不足。
     输文首次穷盡式地蒐集了業已公怖的10774方碑誌材料,大幅度地增補了該時期的韻文材料。在此基礎上,封照圖版拓本、参考各家錄文,進行了韶真的校勘,確保語料的真寅面貌,並確定韻例,判断韻字。我们建立了《隋唐五代碑赫銘文用韻數據庫》,除去有誌無铭、有铭燕韻、铭文残泐的碑誌外,可作為用韻考的碑誌有8980方,並摘錄韻段23637個。除探用了傅统的絲贯牵係法外,我們還使用了計算機輔助的方法,封碑誌銘文電子文本造行標注,摘錄韻字,生成韻段,编寫韻譜。依託這個數字化工作平臺,以碑誌铭文用韻為研究封象,加以分類、歸纳、排比,藉此呈现出隋唐五代語音在韻颊上的特色,總結如下:
     一、根據碑誌銘文用韻實隙,可以将隋唐五代漢藉韻部演燮史分成隋初唐、盛中唐和晚唐五代三個時期。從隋初唐31部韻系到盛中唐26部韻系、晚唐五代21部韻系,韻部的發展趨势是逐步簡化,胡部的分合基本限制在同攝之内,陽聲韻部始终维持與入聲韻部相配的格局。晚唐五代才出现跨摄韻部合流现象:蟹摄齊祭部併入止攝支微部,曾攝蒸登部、職德部分别併入梗攝庚青部和陌锡部。
     二、碑誌铭文用韻的主要特點有:部分佳韻字丢失韻尾押入麻邪部;部分尤侯部唇音字押入焦模部;江摄隋初唐併在通攝、盛中唐以後饼入宕韻;元魂痕隋初唐獨立為一部,盛中唐以後元韻歸入山攝,魂痕歸入臻摄;支焦通押、歌麻通押、蕭尤通押、焦尤通押是普遍特點;-m、-n、-ng有相混现象;入聲韻-p、-t、-k有相混现象。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re an important stage for Chinese phonetics developing. Cohort phonetic research of this period is also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nderstanding changes and establish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onetics. There are plenty of materials available for studies, ranging form rhyming materials of poetry and verses, rhyming dictionary and rhyme tables to zhiyinfanqie (直音反切), extraterritorial diaphone etc.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materials, rhyming in epigraphic rhymes have special value. First of all, it has accurate carving time and unearthing place and its documents are highly authentic. Secondly, it's freely rhymed, free from restrictions of Gongling (功令) and reflecting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spoken language. Thirdly, the works have a wide range of time and a large number of rhyme section, which can mirror the status of rhyme categories system. Previous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related studies. Yet, disagreements can still be found among them due largely to objective situations and research means. Take if for example, research objects are mostly focused on specific regions or groups of poets, and the materials are particularly limited to classical documents, paying little attention to unearthed documents.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has thoroughly collected10774epigraphy materials already in existence and has greatly added verse materials of this period. On such basis, the author has made careful corrections through comparing catalogue and referring to various recorded words to keep language materials as they are and specify rhyming patterns as well as judge rhyming words."Rhymic database used in epigraphy of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has been built. Altogether,8980epigraphy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rhyming exclusive of epigraphy without verses, verses without rhyme and incomplete verses. In addition,23637rhymic parts have also been excerpt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in use, computer assistance is also employed to biaozhu electronic text of epigraphy, excerpt rhymic words, form rhymic part and editing rhymic lists. With the digital work platform as assistance and rhymes in epigraphy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author has made classifications, summarizations and arrangements and presented as foll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i, tang, five dynasties in rhyme classifications.
     The evolution of rhyme categories in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like sui and early tang, prosperous middle tang and late tang-five dynasties.31rhymic system of the first period,26rhymic system of the second period and21rhymic of the third period show that phonology development tends to be gradually simple, but the mergers of rhyme groups were limited in the same rhyme class, and the pattern of matching yangsheng rhymes with rusheng rhymes has been maintained. It was till five dynasties that rhyming among different rhymes classes emerged, the combin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are mostly confined to tongshe;
     1. Rhymes in muzhiming have the following features. The character of Jia rhyme catepory fall into Ma-Xie catepory. And some labial initial characters in You-Hour fall into Yu-Mo catepory. Jing class fall into tong class in sui and early tang, fall into dang class from prosperous tang and middle tang. Yuan-Hun catepory divided into two parts:from prosperous tang and middle tang, Yuan rhyme fall into Shan class, Hun hen rhyme fall into Zhen class correspondingly.
引文
① 王力《漢語史稿》,中華害局1980年,第21頁。
    ② 耿志堅《唐代近髓詩用韻通轉现象之探封》,《中華學苑》29卷1984年第6期,第97—134页;耿志堅《初唐詩人用韻考》,《台灣教育學院語文教育研究集刊》1987年第6期,第21—58頁;耿志坚《盛唐詩人用韻考》,《台灣教育學院學報》1989年14期,第127—160頁;耿志堅《唐大曆前後詩人用韻考》,《復具尚學報》41期1989年6月,.第437—476页:耿志垦《唐貞元前後詩人用韻考》,《復具崗學報》42期1989年12月,第293—339頁:耿志堅《唐代元和前後詩人用韻考》,《彰化师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15期,第117—166页;耿志堅《晚唐及唐末五代近髓詩用韻考》,《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第83—124頁;耿志堅《中唐詩人用韻考》,《聲韻論業》(第3輯)早生書局1991年5月,第65—83頁;耿志堅《由唐宋近體詩用韻看“止”攝字的通轉問题》,《彰化师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第1—39頁;耿志堅《晚唐及唐末五代僧侣詩用韻考》,《聲韻論装》(第4輯)學生書局1992年5月,第193—225頁;耿志堅《中唐新樂府舆樂府詩押韻韻脚四聲韻律之比较研究》,《新樂府》(第7辑)2012年,第82—97頁。
    ③ 陳海波、尉遲治平《五代詩韻系略說》,《梧言研究》1998年第2期,第16—24頁:割根辉、尉遲治平《中唐詩韻系略說》,《語言研究》1999年第1期,第34—46頁:趟蓉、尉遲治平《晚唐詩韻系略說》,《捂言研究》1999年第2期,第101—111頁:孫捷、尉遲治平《盛唐詩韻系略說》,《語言研究》2001年第3 期,第85—94页;尉遲治平《隋唐五代漢語詩文韻部史分期簡論》,《語言研究》2010年第2期,第16—21頁。
    ① 通遇考察碑誌中的通假字,亦可了解常時的語音面貌,如河永三《漢代石刻異髓字舆通假字之研究》(臺湾政治大學博士渝文1994年),但漢魏已降,石刻中的通假字少,故通假字不在我们考察範圍之内。
    ② 毛遠明《漢代碑铭用韻研究的回颇與前瞻》,《漢語音韻學第六届國際學術研封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71頁。
    ③ “金石學者多於金、石‘銘文’概乎视之,即亦不甚匾分材質類型带來的行文结構差異。這種文髓觀,直接導致了‘墓誌’‘墓誌銘’‘誌铭’之類異名之問以及‘誌銘’内部又分‘序辭’‘铭辭’之類的屠次混乱。以鐘鼎款式而言,‘銘’之為髓即通篇皆為‘铭辭’。以墓誌碑刻主题構成實際而言,文本内部已有銘、序分界。”(見臧克和《金石學走向系统分析》,《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四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第91页)
    ④ 封於序文中的用韻,由於用韻較少,用韻随意,语料遇大,不易提取,留待以後做全面考察。⑤ 錢大昕《阴中金石記·敘》清乾隆六年經訓堂刻本
    ① 臧克和《金石學走向系统分析》,《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四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第88頁。
    ① 魏建功《遼陵石刻哀册文中之入聲韻》,原载《讀書週刊》第69期1936年10月8日,收入《宋遼金石刻哀冊文中之入聲韻》,香港文化教育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12页。
    ② 簡兽賢《爨碑用韻韻考》,《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6期,第84—89頁。
    ③ 金恩柱《唐代墓誌銘用韻研究》,中山大學博士論文1998年。
    ④ 毛速明《漢代碑銘用韻研究的回颇與前瞻》,《漢語音韻學第六届國際學衍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70—73頁。
    ⑤ 劉盛翠《魏晋南北朝墓誌铭用韻初探》,西南師範大學硕士論文2003年。
    ⑥ 張建坤《北魏墓誌銘用韻研究》,《廣東廣播電视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第83—89頁。
    ⑦ 邱光華《<切韻>峙期墓誌铭用韻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输文2009年。
    ⑧ 鄭劍英《陕西關中地匾新出土唐代墓誌铭文用韻考》,陕西師範大學硕士論文2011年。
    ⑨ 黎新第《在遗代石刻韻文中見到的遼代漢語語音》,《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1期,第2—7頁。
    ⑩ 石風《隋代墓誌銘文用韻研究》,西北大學硕士論文2012年。
    ① 張書巖《標注漢语字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
    ① 氣贺澤保规主编《新版唐代墓誌所在総合目錄(增訂版)》,東京汲古害院2009年,前言第4-7頁。
    ① 劉根辉、魏慧斌《詩文用韻計算楼虚理中的多音字問题初探》,《漢語音韻學第六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387-390頁。
    ① [明]徐師曾《文髓明辨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第149-150頁。
    ② [清]江永《古韻標率》,中華害局1982年,第2頁下。
    ③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晋南北朝韻部演燮研究》,中苹書局2007年,第116頁。
    ④ 程章燥《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题:論唐代碑赫銘詞韻式之新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期,2007年7月,第37-64頁。
    ① 程章燦《漢語詩律孕研究的新材料舆新問题:論唐代碑誌銘詞韻式之新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期,2007年7月,第37-64頁。
    ① 劉曉南《宋代文士用韻舆宋代通語及方言》,《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1期,第30頁。
    ② 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75頁。
    ① 毛速明《漢代碑铭用韻研究的回顧舆前瞻》,《漢藉音韻學第六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71頁。
    ① 張忱石《<隋唐五代墓誌彙编>翠正》,《出土文献研究》第3輯,中華書局1998年,第274—298頁:王麗華《<北京圖書馆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编>正誤》,《文献》2003第3期,第96—101頁;程章燥《<隋唐五代墓誌集编·洛陽卷>著缘訂補》,《古刻新詮》,中華書局2009年,第115—125頁;章红梅《<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编>碑拓著錄考辨》,《江海學刊》2011第4期,第222頁。
    ② 劉本才《<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编>隋唐五代部分著錄校正》,《第三届中日韓(CJK)漢字文化國際論壇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25页。
    ③ 萬罩僳《<唐代墓誌彙编>及<唐代墓誌彙编續集>重收墓誌释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2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15—235頁;又收入作者《唐代女性的生前舆卒後:圍统墓誌材料展開的若干探討》,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33—261頁。
    ① 到本才《李肅墓誌辨偽》,《中國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96—100頁。
    ② 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祛偽三例》,《唐史論叢》第10輯,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248—257頁。
    ① 胡可先《唐代墓誌彙编残誌考》,《文献》1996年第1期,第158-170頁;曹汛《<唐代墓誌彙编>殘誌辩證》,《文史》第46、47、48辑,中華書局1999年;菜树仁《讀<唐代墓誌彙编>札記》,《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第119-124頁。
    ① 羅新《新出墓誌與现代學衍偷理》(《南方週末》2008年3月6日第24版)論述了研究者面封来路不明墓誌峙产出的職業偷理困惑。
    ② 毛陽光《從<河洛墓刻拾零>的编纂看出土石刻文献的整理》,《唐研究》第十七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508—-509頁。
    ① 陳尚君《全唐文補编校後記》,《全唐文補编》,中華書局2005年,第2427頁。
    ① [元]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黄山書社1992年,第72頁。
    ① 王昶《金石萃编》,《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全编》第三册,北京圖害馆出版社2003年,第523頁。
    ①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苹書局1965年,第1211頁。
    ② [唐]房玄龄《晋書》,中華書局1974年,第2076頁。
    ① 《说文·十部》“廿”,段注曰:“秦碑小篆则維廿六年、維廿九年、卅有七年皆讀一字,以合四言。廿之讀如入,卅之讀如靸。皆自反也。至唐石經,二十皆作什,三十皆作卅,則仍讀為二十、三十矣。”
    ① 臧立新、白於蓝《释軧》,《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18-121页。
    ② 臧克和《隋唐五代文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③ 臧克和《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① 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65頁。
    ① 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册,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第368頁。
    ① 曾榮汾《字樣學研究》,臺湾學生书局1988年版,第132页。
    ① 按:(?)是伜的讹字,注间蒲本反,屬音隨形轉,據訛形注音,实际上并不存在這一讀音。(?)從人夲聲,《說文》:“夲,逛趣也。从大从十。土刀切。”石刻文字用作本的俗字,《干禄字書》:“夲本.上通下正。”《廣韻·混韻》:“本,俗作夲。”卒之俗體平,與夲形近易誤,從夲是讹形,蒲本反常為據訛形聲符夲之正髓本注音。
    ① 黄笑山《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臺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第13頁。
    ② 轉引自張渭毅《中古音分期综述》,《漢語史學報》(第二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頁。
    ③ 尉遲治平《隋唐五代漢捂詩文韻部史分期筒論》,《語言研究》2010年第2期,第16—21頁。另外,黄仁瑄依據梵漢對讨音材料,亦将唐五代佛典音羲音系分為(隋-)初唐、盛中唐、晚唐五代三個時期,見黄仁瑄《唐五代佛典音羲研究》,中華書局2011年,第326—327頁。
    ① 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75頁。
    ① 参照劉曉南《宋代閩音考》,岳麓害院1999年,第71-82頁。
    ① 多耘《音韻與方言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9頁。
    ① 李榮《隋韻譜》,《中國語文》1961年第10-11期合刊第47—57頁/1962年第1期第38—49頁/第2期第70—84頁/第4期第162—166頁;收入《音韻存稿》,商務印害館1982年,第135—209頁。
    ② 鲍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67、269頁。
    ① 邵榮芬《敦煌俗文學中的别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第207頁。
    ① 麥耘《音韻與方言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8頁。
    ① 李榮《隋韻譜》,《音韻存稿》,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160頁。
    ② 鲍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09頁。
    ① 周祖謨《敦煌變文與唐代藉音》,《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275頁。
    ② 張再具《唐五代西北敦煌歌辭用韻研究》,辈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4年,第13頁。
    ③ 張金泉《敦煌曲子詞用韻考》,《音韻學研究》第二辑,中華害局1986年,第124页。
    ④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39頁。
    ⑤ 李榮《論李涪封<切韻>的批評及其相關問题》,《中國語文》1985年第1期,第9页。
    ⑥ 王力《漢語语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236页。
    ⑦ 儲泰松《唐五代阴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86頁。
    ⑧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研究》,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45頁。
    ① 劉曉南在《宋代文士用韻與宋代通語及方言》(《古漢韶研究》2001年第1期)中提出對個别字或小批量字的反映局部音變的處理方法是:個别字或小批量字音燮的用韻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某些本屬於甲部的字完全押甲部;另一類是某些本属於甲部的字在與乙部通押時又押甲部。前者甲部字已經完成了音燮,後者音燮正在進行中出现新舊兩讀並存。要說明音變的發展程度,可以统計新舊兩讀入韻總數,計算新讀對於舊读的比值,求得新語音演變趣於完成的接近数值。
    ① 鲍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1頁。
    ② 趟蓉、尉遲治平《晚唐詩韻系说略》,《藉言研究》1999年第2期。
    ③ 周祖謨《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臺湾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第709頁。
    ① 居思信《“中古韻部系统”試掇》,《齊鲁學刊》1993年第3期,第128頁。
    ② 蒋冀聘《近代漢語音韻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55頁。
    ① 王力《漢語史稿》,中華書局1980年,第117頁。
    ② 周祖謨《魏晋南北朝韻部之演燮》,臺灣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③ 史存直《關於“該死十三元”》,《漢語音韻學論文集》,華柬师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11—235页。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孕出版社2005年,第120頁。
    ④ 唐作藩《中古元部的形成舆演變》,《古漢語研究》2013年第3期,第9—15頁。
    ① 王力《詩經韻讀 楚辞韻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4頁。
    ② 周祖謨《宋代汴洛語音考》,《問學集》,中華書局1966年;鲍明煒《白居易元稹詩的韻系》,《鲍明煒捂言學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③ 李榮《隋韻譜》,《音韻存稿》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136頁。
    ④ 鲍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⑤ 史存直《唐七家詩中的“赐上作去”现象》,《漢語音韻學論文集》,華東师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01-210頁。
    ① 劉根輝《中唐詩歌用韻研究》,華中理工大學硕士論文1999年,第46頁。
    ②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商務印書包2012年,第170页。
    ③ 周祖謨《敦煌燮文舆唐代語音》,《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1年。
    ④ 邵榮芬《敦煌俗文學中的别字異文和唐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
    ⑤ 劉燕文《<畴要字樣>研究》,《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二輯,商務印書館1999年。
    ⑥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教育出版2005年,第343—345頁。
    ①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第134页。
    ② 朴柔宣《唐五代河南詩人用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第98頁。
    ③ 朱宰辰《唐五代黄淮海地匾用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第82頁。
    ④ 丁治民《唐遼宋金北京地匾韻部演變研究》,黄山書社2006年,第68页。
    ⑤ 國赫彤《從白居易詩文用韻看濁上變去》,《語言研究》1994年增刊,第72—77頁。
    ⑥ 魏慧斌《宋詞用韻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7—142頁。
    ⑦ 崔彦《<全金詩>韻部研究》,大連出版社2011年,第168—169頁。
    ⑧ 王力《漢捂詩律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32—336页:“主要從通韻”——以甲韻為主,参雜著少數的乙韻字的,可以稱為主從通韻。“等立通韻”——所谓等立通韻,并不一定是雨韻字的字書完全相等,祗是说它们大致相等;宽韻的字往往比窄韻的字稍微宽些。
    ① 儲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90-91頁。
    ②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93頁。
    ① 虞萬里《從古方音看歌支的關係及其演變》,《音韻學研究》第三輯,中華書局1994年,第267頁。
    ① 陳尚君《唐五代文作者索引》,中華書局2010年。
    ② 周祖撰《中國文學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中華書局1992年。
    ③ 陳尚君《唐代詩人占籍考》,《中西學衍》第二辑,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① 劉曉南《宋代閩音考》,岳麓書社1999年,第211頁。
    ② 丁邦新《魏晋音韻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專刊65號1975年,第83-84頁。
    ③ 李榮《隋韻藉》,《音韻存稿》,商務印書館1982年。
    ④ 鲍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27頁。
    ⑤ 盛唐至五代詩韻用例分别見於:孫傑、尉遲治平《盛唐詩韻系說略》,《語言研究》2001年第3期,第92頁;劉根辉、尉遲治平《中唐詩韻系說略》,《語言研究》1999年第1期,第43页;趟蓉、尉遲治平《晚唐詩韻系說略》,《語言研究》1999年第2期,第108頁;隙海波、尉遲治平《五代詩韻系說略》,《語言研究》1998年第2期,第22頁。
    ① 朴柔宣《唐五代河南詩人用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
    ② 儲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39—140頁。
    ③ 丁治民《唐宋遼金北京地匾韻部演變研究》,黄山書社2006年,第51—52页。
    ④ 周祖模《敦煌變文舆唐代語音》,《周祖摸藉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275—276頁。按:蒋冀騁統計是7例,見蒋冀騁《近代漢語音韻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56頁。
    ⑤ 張再具《唐五代西北敦煌歌辭用韻研究》,華東师範大學硕士論文1994年,第10—11頁。
    ⑥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商務印書館2012年。
    ⑦ 邵榮芬《敦煌俗文學中的别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
    ⑧ 储泰松《唐代音羲所見方言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76頁。
    ⑨ 引自喬全生《晉方言語音史》中華書局2008年,第175頁。
    ⑩ 王軍虎《晉陕甘方言的“支微入焦”现象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圃語文》2004年第3期,第267—271頁。
    ①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燮研究》,中苹書局2007年。
    ② 丁邦新《魏晋音韻研究》,《歷史捂言研究所集刊》尊刊65號,1975年。
    ③ 周祖摸《魏晋南北朝韻部之演變》,臺灣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④ 李榮《隋韻譜》,《音韻韻存稿》,商務印書館1982年。
    ⑤ 鲍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27頁。
    ⑥ 盛唐至五代詩韻分别見於孫僳、尉遲治平《盛唐詩韻系靓略》,《語言研究》2001年第3期,第92頁;劉根辉、尉遲治平《中唐詩韻系說略》,《語言研究》1999年第1期,第41页(耿志堅统計是23例,耿志堅《中唐詩人用韻考》,《聲韻输業》(第三辑)學生書局1991,第77頁);趟蓉、尉遲治平《晚唐詩韻系說略》,《语言研究》1999年第2期,第107頁:陳海波、尉遲治平《五代詩韻系說略》,《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第21页。
    ⑦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37页。
    ⑧ 丁治民《唐宋遼金北京地匾韻部演變研究》,黄山書社2006年,第50頁。
    ⑨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商務印書館2012年。
    ⑩ 周祖謨《敦煌變文與唐代語音》,《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272頁。
    11 張再興《唐五代西北敦煌歌辭用韻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4年,第22頁。
    12 需全生《晉方言語音史研究》,中華害局2008年,第142頁。
    ① 周祖謨《宋代汴洛語音考》,《問學集》,中華書局1966年,第604-606頁。
    ① 喻遂生《<老子>用韻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第112页。
    ② 劉波《出土楚文献捂音同轉現象整理舆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第58—64頁。
    ③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燮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第136、140、89页。
    ④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第19—20頁。
    ⑤ 趙振鐸《唐人筆記裹里的方俗讀音》,《漢語史研究集刊》2000年,第279頁。
    ① 引自喬全生《晉方音語音史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第176頁。
    ① 陸德明《經典释文·毛詩音譯》無法解释這種現象,只能採用“協韻”的辦法,這是用今音去揣测古音。
    ② 郭绍虞《宋詩話輯逸》卷下,中華書局1980年,第486頁。
    ③ 喬全生《晉方言語音史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第148頁。
    ④ 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50—151頁。
    ① 王健庵《<詩經>用韻的雨大方言韻系》,《中國捂文》1992年第3期,第207—213页。
    ②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晋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第62頁。
    ③ 宋洪民《金元詞用韻與<中原音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161页。
    ④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46頁。
    ⑤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46頁。
    ⑥ 周祖謨《敦煌變文與唐代語音》,《周祖謨語言學输文集》,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277—280頁。
    ① 宋洪民《金元詞用韻與<中原音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162頁。
    ②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商務印害館2012年,第151頁。
    ① 储泰松《唐代音羲所見方言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79頁。
    ① 周祖謨《敦煌變文與唐代語音》,《周祖謨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277頁。
    ① 储泰松《唐代音羲所見方言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79—80頁。
    ②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64—65页。
    ③ 任二北《敦煌曲校錄》,上海文葵聯合出版社1955年,第70頁。
    ④ 張金泉《敦煌曲子詞用韻考》,《音韻學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1986年,第129頁。
    ① 林語堂《陳宋淮楚歌寒封轉考》,《度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史語所集刊外编第一種)1933年,第425—428頁。
    ①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商務印書馆2012年,第86頁、第100頁。
    ①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文人用韻特徵》,《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第358頁。
    ② 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93—94頁。
    ③ 储泰松《唐代音羲所見方言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78頁。
    ① 储泰松《唐代音羲所見方言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78頁。
    ① 儲泰松《唐代音羲所見方言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79頁。
    ① 邱光華《<切韻>時期墓誌銘用韻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输文2009年,第194-197页。
    ② 周祖摸《魏晋南北朝韻部之演變》,臺灣東大圖害公司1996年,第724-725頁。
    ③ 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53-155頁。
    ① 徐朝東《敦煌韻文中陰入相混现象之考察》,《捂言科學》2011年第4期,第420—427页。
    ② 魯國堯《宋詞险入通協现象的考察》,《音髓學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1986年,第140—147页;又兑
    於《宋遼金用韻研究》,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第657-667頁。
    ③ 劉曉南《宋代福建文士用馥中的陰入通押现象》,《語言研究》1998年增刊(音韻學研究專輯),第186—188页:又見於《漢語歷史方言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7-122页。
    ④ 劉曉南《宋代四川詩文用韻陰入通押所反映的通語舆方音现象》,《励耘學刊》語言卷,學苑出版社2011年,126—145頁。
    ① 原句作“條風浪起,不復芬薂”,圖版作(?),《彙编》誤作“葩”,或以為从艸从敷,存疑。
    ① 原句作“平原坦兮神與穴,靈龜告余祚来裔”,“裔,,下注音作。
    ① 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03—-104頁。
    ② 鲁國堯《宋元江西詞人用韻研究》,《宋遼金用韻研究》,香港文化教育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444頁。
    ③ 李榮《隋代詩文用韻與<廣韻>又音》,《音韻存稿》,商務印書馆1982年,第210頁。
    ④ 嚴學窘《<廣韻>尊讀》(1990)指出:“《廣韻》又切大都沿鳗魏晉六朝之舊,反映字的文白異讀和特殊燮讀。在文白異讀中,又有聲異、韻異和調異等系统的異讀和古音殘留的個别異讀。在特殊變讀中,又有聲變、韻燮、調燮和速音變讀的不同。如從文字方面看,它有形聲字和俗體字的誤讀。在形聲字的誤讀中又有一般誤读和特殊誤證。從詞彙方面看,它有訓讀、異讀和俗讀。在異讀中又有聲異、韻異、調異和音異。訓讀有異音同羲、雙聲同羲和叠韻同羲三種類型。從語義和語法方面看,它也有聲異、韻具和調異之别。遣令人眼花缭乱的又切现象,必须善於分析和運用。”
    ① 張树铮《<廣韻>收字數到底有多少》,《辭書研究》1996年第5期,第10頁。
    ② 趟繼《<集韻>究竟收多少字》,《辭書研究》1986年第3期,第88頁。
    ③ [宋]丁度等《宋刻集韻》,中華書局1989年,第1頁。
    ① 周祖謨評價敦煌本王仁昫《刊廖補缺切韻》“這檬不憚其繁地博探異髓俗書列於注文之内是前所未有的,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是其中所舉的通俗寫法,這封於我们研究漢字楷書形髓簡化的歷史是很實贵的资料……本書作载的唐代的通俗字體相當完備,可做為一部唐代通俗字字典來看。”(見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第884頁)
    ② 張民榷《宋代韻書中的俗字標識與文字觀念研究》,《南昌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第128页。
    ③ 臧克和在《寅用說文解字·例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中論述《說文》小篆何出土寅物篆文的封應關保時說:“由於經過漫畏演燮遇程,畿經傅抄傅刻,现存《說文》小篆若不置於特定歷史發展序列中,加以系统封照,所存在相常部分訛燮,其篆意已不可得而說。通過系列排比,形成封照序列,其中的發展演變,爱好者使用者研究者皆一目了然。基於漢印石刻日本所藏唐寫本《說文·木部》残卷(簡稱“唐寫本”)等材料峙代属性,整理補具了漢魏六朝到隋唐時期宋本所存小篆的形髓結構來源及其燮化聯繁的直接線索。這些努力,将為篆文某些發展環節形音羲線索恢復,構造理據及使用語境重建,歷史文化信息與篆文認知水平關保揭示等,奠定基礎。”石刻文字之於韻害收字的關係,亦可作如是觀。
    ① 臧克和《隋唐五代文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
    ① 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65頁。
    ② 臧克和《<說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序》,齊魯書社2007年,第5—6頁。
    ① 臧克和《金石學走向系统分析》,《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四辑,第91頁。
    ① 原句“末命遵儉,遺言拒賵”,圖版作賵,《匯考》誤作赠,《隋補》不误。
    ① 原句為“應善如警,翫弄莫持”,持国版作(?),《匯考》释作“侍”,誤。“侍”字《廣韻》去聲志韻畴吏切,“持”字平聲之韻直之切。
    ① 原句“虚臨明月,獨掩泉扉”,拓片作(?),《匯考》誤作“扄”。
    ① 萎《廣韻》收入支韻於為切,“萎,蔫也。”《集韻》增纸韻部贿切,“萎腇耎弱也。”
    ② 原句“隴噪啼鳥,山鳴雊鴰”,圖版作鴂,《匯考》《隋補》皆誤作鴂。
    ③ 原句“擁麾為将,存休殄鄙。控竹來迎,信無虚圮。”圖版作(?)地,《匯考》誤作“郃”“圯”,《隋補》誤作“部”“圯”。
    ④ 原作“吴越来铺,功名永(?)”,圖版作(?),《金石補正》二五16云:“疑矢之誤。”《隋補》缘作“矢”,李榮《隋韻谱》
    亦錄作“矢”,此字寅為“笑”字,《廣韻·旨韻》:“笑,蒿也。”《宋本玉篇·竹部》:“笑,式氏切。俗矢字。”
    ① 铭文為“生平幾年,儵忽何世。有寄同歸,终成畏逝。翠石虚腾,黄墟终焰。山門幾望,空悲流涕。”“焰”字《魔韻》感韻苦感切,與上下韻字不協,李榮先生《隋韻谱》(148页)認為“埳”字不入韻,兹從之。
    ② 原句“合巹作儷,良君是媲”,原拓作(?),當為“媲”之誤刻。
    ③ 銘文同上,“埳”字不入韻。
    ④ 原句“譬彼葛覃,方兹唐棣”,周版作(?),《隋韻譜》(147頁)誤作“桂”,《匯考》不誤。
    ① 原文“幽門寂寂,風岛噒噒”,此“噒”字,李荣先生《隋韻譜》認為證若“鄰”,兹從之。
    ① 嵂《廣韻》未收,《集韻》衍韻劣戍切,“崒嵂,山高兒。”
    ② 銘文為“泉門不春,夜臺無日。萬古俄顷,千秋永畢。何以自慰,白雪鏗锵。何以悲人,松風蕭瑟。”“鏘”字平聲喝韻,圖版作(?),疑不入韻。
    ① 原銘作“夜月封營,朝去偶陣”,“障”通“陳”,當讀平聲真韻。
    ② 飧同餐。
    ① 原銘“玄宫眇吵,畏也漫漫”,漫《廣韻》平聲桓韻“母官切”小韻:“曼,路速。”《集韻》桓韻“摸官切”小韻:“曼,曼曼,畏也。”又“漫,水廣大兒。”
    ② 原銘“幽塗眇眇,至理漫漫”,同上。
    ③ 原銘“佳城鬰鬰,脩夜漫漫”,同上。
    ① 原句“佳城置酒,深谷虞哥”,圖版作(?)(?),《匯考》誤作虚籌,《隋補》誤作虚籌。
    ① 原句“器苞武略,才兼文雅”,圖版作(?),《匯釋》和《隋補》皆释作雄,並誤。
    ① “镜轉孤鸞,琴悲別鵠”,鵠《廣韻·沃韻》:“鳥名。又姓。《姓苑》云今東海人。”《集韻·鐸韻》:“鹤鶮鹖鵠,曷各切,鳥名。《說文》鳴九臯,聲聞于天。或作鹤鹖鵠。”
    ② 此字圖版作(?),铭辭為“月泠松林,秋寒葉(?)”,《匯考》照錄原字形。(?)字《廣韻·陌韻》:“(?)寫,藥草,車前別
    ① 原铭“羅帷不奉,绮帐誰逕”,李榮先生認為“逕”即《集损》青韻堅靈切小韻“徑,行遇也。”
    ① 原句作“九思諗聆”,圖版作(?),聆字平聲青韻。疑誤待考。
    ① 原句“锡圭隴右,承家帝丘”,拓片作(?),《隋補》誤作“帝業”,《匯考》释作“帝丘”不誤。
    ① 銘文為“伊君留裔,積德洪胄。没而不朽,垂芳松竹。爰始從宦,才應挺秀。遥途未悉,忽違靈祐。”“竹”字疑不入韻。
    ① 原銘“(?)山開尤,□□□”(隋文卷二九;《金石萃编》卷三八)李榮先生假定“(?)”讀若“音”,茲從之。
    ② 原銘“多生杞梓,復產瓊玲”,翻版作(?),《隋補》《匯考》皆誤作瓊玲。
    ① 原文作“報應惰短,殂落先後”,“先後”為“後先”之倒文。
    ① 原句《補遗》释作:“帝曰咨雨,遗賢孰補”,不從。
    ② 原句“方昭儉薄,必宅汗萊”,“汗萊”《補遗》释作“污菜”,误。
    ③ 原句“捧绢燕期,倚閭誰傒”,《六書故》薺韻戶禮切。
    ① 迤,字亦作迱。《廣韻》歌韻迱下云:“逶迱行完。”此字亦收魚支韻。
    ① 劉軻,唐刻劉軻元和末進士,文宗朝弘文館學士。
    ① 沙阴悟真(801895)晚唐時期任歸羲軍僧都统。
    ① 韻脚字註音:音先。
    1.北京圖書館金石组编《北京圖害馆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编》(9-36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2.陈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编》中華書局2005年。
    3.[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中華書局1982年。
    4.[日]高橘繼男编《中國石刻關係圖書目缘(1949-2007)》東京汲古書院2009年。
    5.高峡主编《西安碑林全集》廣東經濟出版社、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
    6.國家圖書館金石组编《中团歷代石刻史料彙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7.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北京大擎出版社2012年。
    8.毛漢光主编《唐代墓誌銘彙编附考》台灣“中研院”史語所1984-1994年。
    9.齊運通主编《洛赐新獲七朝墓誌》中華害局2011年。
    10.[日]氟贺澤保规编《新版唐代墓誌所在総合目錄(增訂版)》東京汲古害院2009年。
    11.隋唐五代墓誌编辑委员會编《隋唐五代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992年。
    12.王其祎、周晓薇主编《隋代墓志銘彙考》綫装害局2007年。
    13.[日]棍山智史编《北朝隋代墓誌所在総合目缘》東京汲古害院2013年。
    14.吴钢主编《全唐文補遺》(1-9卷)三秦出版社1994-2007年。
    15.吴鋼主编《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齊新藏專輯》三秦出版社2006年。
    16.趟君平、趟文成编《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圖害馆出版社2007年。
    17.趟君平、趟文成主编《秦晋豫新出墓誌蒐佚》國家圖書馆出版社2012年。
    18.趟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誌彙编》线装害局2007年。
    19.中國文物研究所等编《新中國出土墓誌》文物出版社1998-2009年。
    20.周阿根编《五代墓誌彙考》黄山書社2012年。
    21.周绍良、趟超主编《唐代墓誌彙编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2.周绍良主编《唐代墓誌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鲍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2.鲍明烽《鲍明烽语言學論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3.陳尚君《唐五代文作者索引》中華害局2010年。
    4.儲泰松《唐五代關中方音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5.丁治民《唐遼宋金北京地匾韻部演燮研究》黄山書社2006年。
    6.葛毅卿《隋唐音研究》南京鄙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7.胡可先《出土文献與唐代詩學研究》中華書局2012年。
    8.黄淬伯《唐代關中方言音系》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9.黄笑山《<切韻>與中唐五代音位系统》臺灣文津出版社1995年。
    10.蒋冀騁《近代漢語音韻研究》湖南师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11.李添富《晚唐律髓詩用韻通蒋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12.李新魁《中古音》商務印書馆1991年。
    13.劉曉南《宋代閩音考》岳麓書社1999年。
    14.劉晓南、張令吾《宋遗金用韻研究》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劉曉南《漢語歷史方言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劉曉南《宋代四川活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17.羅常培、周祖摸《漢魏晋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中苹書局2007年。
    18.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商務印書馆2012年。
    19.馬伯樂《唐代畏安方言考》中華書局2005年。
    20.毛速明《碑刻文献通論》中華書局2009年。
    21.宋洪民《金元詞用韻舆<中原音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22.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3.王力《漢語史稿》中華害局1980年。
    24.王力《漢藉語音史》商務印害馆2010年。
    25.魏慧斌《宋詞用韻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6.余廼永《新校互註宋本廣韻定稿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7.臧克和《中古漢字流燮》華東师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28.臧克和《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29.臧克和、劉本才《實用說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0.臧克和《隋唐五代文字》華束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31.周祖謨《問學集》中華害局1966年。
    32.周祖摸《魏晋南北朝韻部之演變》台灣東大圖害公司1996年。
    33.周祖謨《周祖謨語言學输文集》商務印書馆2001年。
    1.鲍明煒《初唐詩文的韻系》,《音韻學研究》第二輯,中華害局1986年,第88-120页。
    2.陳海波、尉遲治平《五代詩韻系略說》,《藉言研究》1998年第2期,16-24頁。
    3.隙海波《關於數據庫在古漢語研究中的應用》,《古漢捂研究》2000年第3期,第61-65頁。
    4.储泰松《唐五代關中文人的用韻特徵》,《安徽师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354-368頁。
    5.储泰松《唐代音羲所見方言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第73-83頁。
    6.储泰松《唐代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觀念》,《語言科學》2011年第2期,第113-123页。
    7.丁治民《七至十三世纪北京地匾尤侯部唇音字用韻考察》,《音韻論叢》齊鲁害社2004年,第369-377頁。
    8.馮蒸《中古果假二攝合流性質考略》,《古漢語研究》1989年第4期,第61—66頁。
    9.洪藝芳《從敦煌通俗韻文看唐五代西北方音的韻類(上)陰聲韻》,《敦煌學》(第20辑)1996年12月,第89—117頁。
    10.胡僳、尉遲治平《詩文用韻的計算楼處理》,《語言研究·音韻學研究專辑》1998年,第32—36頁。
    11.江學旺《敦煌邈真贊用韻考》,《浙江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第77—85頁。
    12.金恩柱《從唐代墓誌銘看唐代韻部系统的演燮》,《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4期,58-62頁。
    13.金恩柱《唐代墓誌銘的押韻及其研究方法》,《中山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第53—59頁。
    14.金雪萊、黄笑山《中古詩文用韻考研究方法的造展》,《語言研究》2006年第3期,第71—76頁。
    15.居思信《從唐詩中江韻字的押韻看到的一個問题》《齊鲁學刊》1981年第2期,第87—89頁。
    16.居思信《元魂痕褚韻的雁史考察》,《齊鲁學刊》1985年第4期,第124—128页。
    17.居思信《“中古韻部系统”試擬》,《齊鲁學刊》1993年第3期,第116—119,封三。
    18.李榮《隋韻譜》,《音韻存稿》,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135—209頁。
    19.劉根辉、尉遲治平《中唐詩韻系略說》,《語言研究》1999年第1期,34—46頁。
    20.邵柴芬《敦煌俗文學中的别字其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第193-217页。
    21.施向束《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封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未删節版為《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封音研究》,收入《音史寻幽:施向東自遴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87頁。
    22.宋洪民《祠、曲中-n、-n二尾混押源於西北方音說》,《魯東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第97-103頁。
    23.孫捷、尉遲治平《盛唐詩韻系略說》,《語言研究》2001年第3期,85-94頁。
    24.唐作藩《中古元部的形式與演變》,《古漢捂研究》2013年第3期,9—15頁。
    25.尉遲治平、黄瓊《隋唐五代漢語詩文韻部史分期簡論》,《語言研究》2010年第2期,16—21页。
    26.尉遲治平《漢語史研究和電腦技衍》,《語言研究》2008年第4期,第100—104頁。
    27.尉遲治平《漢語信息處理和計算機辅助漢語史研究》,《語言研究》2004年第3期,第7—10頁。
    28.尉遲治平《韻害韻文關照法舆漢語中古音研究》,《音史新論:慶祝邵榮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學苑出版社2005年,第253—260页。
    29.魏慧斌《改编詩文韻部繁聯软件的若干問题》,《音韻输叢》齊鲁害社2004年,第114—117頁。
    30.張金泉《敦煌曲子詞用韻考》,《音韻學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1986年,第121-139頁。
    31.張文軒《從初唐“協韻”看富時的實際韻部》,《中國語文》1983年第3期,第191-200,215頁。
    32.趟蓉、尉遲治平《晚唐詩韻系略說》,《語言研究》1999年第2期,101-111頁。
    33.周祖謨《齊梁陳隋時期詩文韻部研究》,《語言研究》1982年第1期,第6-17頁。
    1.金恩柱《唐代墓誌銘用韻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博士論文1998年。
    2.河永三《漢代石刻異體字與通假字之研究》臺湾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94年。
    3.劉盛舉《魏晋南北朝墓誌銘用韻初探》西南師範大學硕士論文2004年。
    4.朴柔宣《唐五代河南詩人用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
    5.钱毅《宋代江浙詩韻研究》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6.邱光華《<切韻>時期墓誌銘用韻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7.石風《隋代墓誌銘文用韻研究》西北大學硕士論文2012年。
    8.王新華《唐五代敦煌語音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9.張再興《唐五代西北敦煌歌辭用韻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硕士論文1994年
    10.鄭劍英《陕西關中地區新出土唐代墓誌銘文用韻考》陕西师範大學硕士論文2011年。
    11.朱宰辰《唐五代黄淮海地區用韻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1. Ting Pang-hsin, Chinese phonology of the Wei-Chin Period: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 Taipei, Republic of China,1975.
    3.[韓]金恩柱《唐代入韻韻部(?)分化》,韓國《中國人文科學》第25輯,2002年,第37-56頁。
    1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蔵石刻拓本资料,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imgsrv/takuhon/index.html
    2.中國國家圖書館《中文拓本资源库》http://mylib.nlc.gov.cn/web/guest/beitiejinghu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