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简牍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出土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简牍中包含有丰富而珍贵的汉匈关系史资料,但是,多年来被学界所忽略。其实,简牍不仅能佐证史籍中的正确记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补充和纠正传世文献中的疏漏与谬误,内容弥足珍贵。笔者通过对已经公布之西北简牍中所见的汉匈关系史史料进行梳理、分类、辨析、统计、考证,并结合传世文献史料,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的汉匈关系进行研究。全文共五部分。
     序言介绍了本文撰写所依据的简牍资料和传世文献史料、西北简牍和匈奴史的研究现状、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在第一章中,笔者探讨了简牍所见河西地区的地理概况和历史脉络。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河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简牍中能看出汉代河西地区卓越的地理位置和怡人的自然环境。也正因如此,河西地区成为汉匈间争斗的一个焦点,简牍亦能揭示河西地区在汉匈间的易手过程和发展轨迹。
     在第二章中,笔者运用简牍资料取得了对汉匈关系若干历史悬案的突破。如:认清呼韩邪在灭郅支单于过程中的作用,从传世文献上看,呼韩邪并没有参与攻灭郅支单于的战役,然而出土简牍证明,他不仅参与了该事件,而且还发挥了重要作用:王莽在分封匈奴十五单于的过程中,率先是在京师分封了一位匈奴人为单于,对此史籍中找不到任何线索,简牍不仅证明此事,而且还提供了这位匈奴人的身份;王莽在其统治末期,在西域与匈奴进行了一场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役,史籍中寥寥数言记载了此事,敦煌出土的一部册书描述了此役的详细经过,十分精彩。
     在第三章中,笔者就汉朝针对匈奴的预警体系进行了研究。汉长城是一个集驻军系统、预警系统、邮传系统、后勤供应系统为一身的综合性防御体系。预警系统是汉边塞的瞭望、哨所体系,由于汉长城防御的是机动性、灵活性极强的匈奴骑兵,尽早发现其踪迹是减少损失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汉长城防御体系中预警系统的地位非常突出。而且,今见西北简牍多出土于汉长城预警系统遗址中,使对它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预警系统的总体布局及规模进行考查,它是由郡太守、都尉、候官、候长、隧长等相互隶属的机构组成;其次,对预警系统的运作方式进行研究,匈奴人欲接近汉边塞,先遇到的是在塞外巡逻的斥候骑士的侦查;之后是修筑在边塞以外的塞外隧的候望;到达汉边塞后,天田使其行踪暴露无遗;由于有“精明的”烽火信号传递制度,暴露行踪的匈奴人的动向马上被传递到边郡决策者手中;之后,匈奴人会遇到根据烽火信号出师阻击的骑兵;然后就是一场恶仗;而且由于预警系统中配备了多种武器,即使骑兵未到,匈奴人也不能轻易攻破烽隧。
     在结束语中,笔者总结全文,简明扼要地阐述本文取得的突破、存在的不足、导致不足的原因以及对研究前景的展望。
There are rich and the precious history materials about Han-Hun relationship in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that unearthed last century in Chinese northwest.For many years,it has been neglected by the academia indeed.Actually,bamboo and wooden slips not only prove correct recordation,but also,it can supplement and correct oversight and the error of written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So,the content is well worth preciously.Through the pectination,classification, discrimination,statistics,textual research the bamboo and wooden slips,the author researched the Han-Hun relationship in Western Han Dynasty metaphase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metaphase,from politic,economic,military aspects.Full text contains five parts.
     In preface,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materials, literature historical materials,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research technique and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In the first chapter,the author discussed geography survey and the historical vein of Northwest that called He-Xi area.As a result of the superior geographical position,He Xi area has been an important zone since the ancient time.We can know the remark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the beauteous natural environment of He-xi area by bamboo and wooden slips.Because of so,the He-xi area had become a battle focal point of Han-Hun relationship.Bamboo and wooden slips can show us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hands between Han-Hun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He-xi area.
     In the second chapter,using the bamboo and wooden slips,author has obtained breakthrough of unsettled events in Han-Hun relationship history.For example: Clearly recognized effect of Hu Han re in event of Zhi Zhi extinguished.According to literature materials,Hu Han re has not joint this combat,but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proved that he not only joint it and made a vital effect.In processes of nominating fifteen Chan yu in Wang mang period,he had nominated a Chan yu in the capital.There is no clue in historical records,bamboo and wooden slips has proved this matter,moreover,has also provided new information.Dominant last stage, Wang mang has launched campaign with Hun in western region.The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unearthed in Dun-huang,described this campaign visually.
     The Great Wall is included garrison system,the early warning system,the postal system the logistics replenishment system.In the third chapter,author researched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Han dynasty.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is the observation system of frontier fortress.Because of super maneuverable and flexible cavalry from Hun,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is extremely prominent in the Great Wall defensive system.In the article,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overall layout and the scale of early warning system firstly.It was divided up Tai shou, Du wei,Hou guan,Hou zhang and Sui zhang.And then,the author researched the operation methods of early warning system.It included spying cavalry, out-frontier-fortress,patrol line,signal fire transferring and own recovery methods.
     In the concluding remark,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full text,briefly elaborated the breakthrough,the existence insufficiency,reason of causing insufficient.At last,the author contemplates the prospect of this project.
引文
[1]1931年5月,简牍运抵北平,起初由中国学者马衡、刘半农及瑞典学者高本汉、法国学者伯希和进行清理。1934年刘半农去世后,劳榦、向达、贺昌群、余逊、傅明德、傅振伦先后参加。他们将简牍上的附土清除,按出土地点进行编号、拍照,并作了初步的释文。而后日寇侵略,无法在北平工作,简牍实物在沈仲章、徐森玉、蒋梦麟、袁同礼、胡适等人的帮助下,历经曲折,经由天津、青岛转运至香港,暂藏于香港大学。日寇继续南侵,1940年间简牍实物再次远渡太平洋,运至美国,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965年,由胡适经手,原件运回台湾。
    [2]四川南溪1943年石印本,线装四册;商务印书馆1949年出版铅印本。
    [3]四川南溪1944年石印本,线装二册。
    [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7年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一)。
    [5]中华书局,1980年版。
    [6]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Les documents chionis dicou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lesable du Turkestan oriental.1 Vol.Oxford,1913.
    [2]Les documents chionis de la Troisieme Expedition de sir Aurel Stein en Asie Centralel Vol.London.1953.
    [1]京都东山学社,1914年版,1934年校正重印版,1993年中华书局影印版。
    [2]上海有正书局,1931年版。
    [3]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4]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华书局 1991年版。
    [6]胡平生、张德芳编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7]刊于《文物》,2000年第5期。
    [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见于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0]见于李均明、林梅村编:《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一书的附录,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1 见于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见于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版。
    [2]见于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司马迁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
    [4]班固撰,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
    [5]范晔撰,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
    [6]贾谊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7]桓宽撰,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墨翟撰,《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1]刊于《劳榦学术论文集》,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2]刊于《劳榦学术论文集》,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3]刊于《劳榦学术论文集》,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4]刊于《劳榦学术论文集》,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5]刊于《劳榦学术论文集》,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6]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刊于李均明著,《初学录》,兰台出版社,2001年版。
    [3]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版。
    [4]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
    [5]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
    [6]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42-222页。
    [10]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23-258页。
    [11]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创文社,1982年版,林剑明等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永田英正:《居延汉简的研究》,同朋舍,1989年版。
    [13]籾山明:《汉帝国和边境社会》,中央公论新社,1999年版。
    [1]三联书店,1960年版。
    [2]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中华书局,1988年版。
    [4]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中华书局,1984年版。
    [6]载《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
    [7]载《边政公论》,第二卷,1943年。
    [8]载《国学论衡》,1935年5期。
    [9]载《真理杂志》,第一卷,1944年。
    [10]“匈奴民族考”,载林干《匈奴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3、4期。
    [12]乌其拉图,“匈奴人语言所属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鸟其拉图,“部分匈奴语词之复原考——再探匈奴人语言所属”,《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3]李晓敏,“匈奴单于继承与匈奴政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期。
    [14]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2]武国卿:《中国战争史》,金城出版社,1992年版。
    [3]华夏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5期。
    [5]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6期。
    [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90页。《史记·大宛列传》中称:大月氏,“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浮动较大,或为一十二万之误。
    [2]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90页。
    [3]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96页。
    [4]司马迁撰:《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3162页。
    [5]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96页。
    [6]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72页。
    [1]司马迁撰:《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3157页。
    [2]司马迁撰:《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3158页。
    [3]骠骑将军,《汉书》作票骑将军,今从《史记》。
    [4]焉支山,《汉书》作焉耆山,今从《史记》。
    [5]《汉书·匈奴传》称:“裨小王以下十余人,”(《汉书·匈奴传》,第3768页)与《史记.匈奴列传》出入较大。据《史记·骠 骑列传》与《汉书·霍去病传》此役所获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请参见《史记·骠骑列传》,第2931页,《汉书·霍去病传》,第2480页。)故可以推知《汉书·匈奴传》中脱一“七”字。
    [6]《汉书》作昆邪王,今从《史记》。
    [7]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08页。
    [1]部分文字参照胡平生:“日逐王降汉新资料”,文物,1992年4期,第62页。
    [2]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09页。
    [3]详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16页
    [1]司马迁撰:《史记·夏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69页。
    [2]范晔撰:《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3521页。
    [3]额济纳,西夏文,黑水之意。今额济纳河流域即汉代居延地区,由于今额济纳河流域有诸多朝代的各种遗址,因此统称其为居延遗址似不妥,因此考古工作者们遵循考古遗址以现代地名命名的原则,称其为《额济纳流域烽隧分布图》。
    [1]该图引自魏坚: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发掘述要,《额济纳汉简》,第6页。
    [1]范晔撰:《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2940页。
    [2]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隧遗址发掘简报,《汉简研究文集》,504页。
    [3]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16页。
    [4]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776页。
    [1]魏坚: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调查与发掘述要,《额济纳汉简》,21页。
    [2]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简册文书,汉简研究文集,481页。
    [1]据《汉书·匈奴传》:公元前58年“姑夕王恐,与即乌禅幕及左地贵人共立稽侯狦为呼韩邪单于,”其冬“都隆奇与右贤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其明年“匈奴呼揭王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犍王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自立为乌藉单于。”共五单于。匈奴进入一个极为混乱的时期,“诸王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相食,因大乘乱。”
    [2]这个阶段较短,上述五单于中仅存呼韩邪单于,公元前56年,“屠耆单于从弟休句王将所主五六百骑,击杀左大且渠,至右地,自立为闰辰单于,在西边。其后,呼韩邪单于弟左贤王呼屠吾斯亦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在东边。”此三单干也。
    [3]公元前54年,“闰辰单于率其众东击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与之战,杀之,并其兵,遂进攻呼韩邪,呼韩邪破,其兵走,郅支都单于庭。”自此,匈奴进入两单于兄弟争国时期。
    [4]请参见《汉书·匈奴传》,第3802页。
    [5]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0页。
    [6]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1页。
    [1]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1页。
    [2]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创文社,1982年,林剑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3页。
    [3]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创文社,1982年,林剑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页。
    [4]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
    [5]班固撰:《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819页。
    [1]参见《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907页。
    [2]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907页。
    [3]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00页。
    [4]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09页。
    [5]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01页。
    [6]“变事书”是汉代关于紧急事态的报告。
    [7]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0页。
    [1]请参见《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第3907页。
    [2]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790页。
    [3]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790页。
    [4]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1页。
    [5]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901页。
    [6]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907页。
    [7]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1页。
    [8]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1页。
    [9]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0页。
    [10]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4。
    11 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1页。
    12 班固撰:《汉书·霍去病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478页。
    [1]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73页。
    [2]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92页。
    [3]参见《汉书·匈奴传》,3823页;《汉书·西域传》,3926页。
    [4]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8-3019页。
    [5]班固撰:《汉书·陈汤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014。
    [6]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92。
    [7]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779页。
    [1]班固撰:《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738页。
    [2]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74页。
    [3]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74页。
    [4]司马迁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36页。
    [5]范晔撰:《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24页。
    [6]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05页。
    [1]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14页。
    [2]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1页。
    [3]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21页。
    [4]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8页。
    [1]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参见《王力古汉语词典》,“共”、“恭”词条,中华书局,2000年版。
    [3]李均明:额济纳汉简法制史料考,《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4]刊于简帛研究网站中的汉简专栏,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
    [5]邬文玲:始建国二年新莽与匈奴关系史事考辨,《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6]刊于简帛研究网站中的汉简专栏,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00。
    [7]阿其图:试读《额济纳汉简》著录的第九隧十二枚简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期。
    [8]罗新:始建国二年诏书册与新莽分立匈奴十五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学国际论坛会议论文。其文并未正式发表,只能从《秦汉史研究会通讯》(2006年)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学国际论坛综述”(邬文玲、赵凯)中得到相关信息。
    [9]特日格乐:《额济纳汉简》所见王莽简略考,《出土文献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特日格乐:简牍所见王莽对匈奴采取的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03页。
    [2]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03页。
    [1]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21页。
    [2]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1页。
    [3]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15页。
    [4]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15页。
    [5]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2页。
    [6]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3页。
    [7]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21页。
    [1]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3页。
    [2]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26页。
    [3]参见《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826页。
    [4]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07页。
    [5]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767页。
    [6]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05页。
    [1]邬文玲:始建国二年新莽与匈奴关系史事考辨,《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2页。
    [3]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3页。
    [4]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4页。
    [1]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4页。
    [2]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30页。
    [3]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6页。
    [4]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46页。
    [1]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927页。
    [1]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927页。
    [2]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46页。
    [3]班固撰:《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917页。
    [4]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3页。
    [5]胡平生先生云:“疌子,即《西域传》之‘捷枝':‘故轮台(以)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熟,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采缯,可以易谷食,宜给是不(可)乏。'”“(?)呼,当即‘狐胡'。(?),应从言曰声。按:从水旁之‘汩',《广韵》:古忽切,读如骨。中古是一见母没韵的字,拟音作kut。狐从犬瓜声,《广韵》:古胡切,是一个见母模韵字,拟音作ku。二字音近。呼,《广韵》:荒乌切,是晓母模韵字,拟音作xu;胡,《广韵》:户吴切,是匣母模韵字,拟音作yu。二字声近。《西域传》云:‘狐胡国,王治车师柳谷,去长安八千二百里。户五十五,口二百六十四,胜兵四十五人。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至都护治所千一百四十七里,至焉耆七百七十里。'”“‘卑陆候,即‘卑陆后',《西域传》云:‘卑陆后国,王治番渠类
    [1]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21页。
    [1]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5页。
    [2]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6页。
    [3]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25页。
    [4]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38页。
    [5]范晔撰,《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2981。
    [6]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30页。
    [7]范晔撰,《后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2909页。
    [8]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23页。
    [1]范晔撰:《后汉书·窦融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796页。
    [1]范晔撰:《后汉书·窦融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797页。
    [2]范晔撰:《后汉书·窦融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806页。
    [1]参见《史记·匈奴列传》,2889-2890页。
    [2]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89。页。
    [3]劳榦:释汉代的亭障与烽隧,劳榦学术论文集,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第699页。
    [4]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79页。
    [1]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79页。
    [2]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79页。
    [3]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92页。
    [4]白音查干:长城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6期。
    [1]班固撰:《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742页。
    [2]班固撰:《汉书·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4103页。
    [3]班固撰:《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1613页。
    [4]班固撰:《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742页。
    [5]范晔撰:《后汉书·百官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3621页。
    [6]司马迁撰:《史记·骠骑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34页。
    [1]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16页。
    [2]司马迁撰:《史记·大宛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3176页。
    [3]班固撰:《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1614页。
    [4]范晔撰:《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3521页。
    [5]范晔撰:《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3524页。
    [1]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隧遗址调查报告”中将A1归至甲渠塞,而非殄北塞。
    [2]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79页。
    [3]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隧遗址调查报告,《汉简研究文集》,64页。
    [1]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79页。
    [2]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隧遗址调查报告,《汉简研究文集》,478-479页。
    [3]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79页。
    [4]时又作橐他候官。
    [5]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79页。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额济纳古代遗址测量报告,居延考古学术会议会议论文。
    [2]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79页。
    [3]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80页。
    [4]陈梦家:汉简所见居延边塞与防御组织,《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5页。
    [1]李均明:甲渠候官规模考,初学录,兰台出版社,2001年版,301页。
    [1]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783页。
    [1]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火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第350页。
    [1]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01页。
    [2]班固撰:《汉书·张骞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691页。
    [3]班固撰:《汉书·李广利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701页。
    [1]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火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第350页。
    [1]班固撰:《汉书·晁错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287页。
    [2]杜佑撰:《通典·守拒法》,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版,801页。
    [1]一汉里=415米
    [1]司马迁撰:《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148页。
    [2]司马迁撰:《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377页。
    [1]司马迁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3045页。
    [2]班固撰:《汉书·贾谊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240页。
    [1]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火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第350页。
    [2]范晔撰:《后汉书·安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228页。
    [3]班固撰:《汉书·梅福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917页。
    [4]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13页。
    [5]班固撰:《汉书·高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3页。
    [6]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95页。
    [7]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903页。
    [1]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隧遗址发掘简报,《汉简研究文集》,504页。505页。
    [2]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火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第375页。
    [3]吴扔骧:汉代烽火制度探索,《汉简研究文集》,251页。
    [4]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火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第375页。
    [1]汉时,每汉里三百步,一步六汉尺,一汉尺约合23公分,计415米左右。
    [1]墨翟撰:《墨子·备穴》,《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5页。
    [2]杜佑撰:《通典·守拒法》,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版,800页。
    [1]初师宾:汉边塞御器备考略,《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93页。
    [2]初师宾:汉边塞御器备考略,《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93页。
    [1]初师宾:汉边塞御器备考略,《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45页。
    [1]王念孙撰:《广雅疏证》,中华书局,2004年影印版,267页。
    [2]参见杨泓:《中国古代兵器论丛·中国古代的甲胄》,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王国维、罗振玉:《流沙坠简》,中华书局,1993年影印版,181页。
    [4]参见杨泓:《中国古代兵器论丛·中国古代的甲胄》,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5]赵晔撰,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244页。
    [6]王先谦著:《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版,该书未附页码。
    [1]初师宾:汉边塞御器备考略,《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90页。
    [1]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1页。
    [2]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1页。
    [3]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1页。
    [4]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2页。
    [5]墨翟撰:《墨子·备蛾傅》,《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6页。
    [1]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2页。
    [2]墨翟撰:《墨子·备蛾傅》,《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6页。
    [3]班固撰:《汉书·张良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023页。
    [4]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2页。
    [5]杜佑撰:《通典·守拒法》,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版,800页。
    [6]墨翟撰:《墨子·备蛾傅》,《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6页。
    [7]初师宾:汉边塞御器备考略,《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97页。
    [8]班固撰:《汉书·晁错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287页。
    [9]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1页。
    [1]墨翟撰:《墨子·备城门》,《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272页。
    [2]杜佑撰:《通典·守拒法》,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版,800页。
    [1]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92页。
    [2]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808页。
    [1]班固撰:《汉书·霍去病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2481页。
    [1]司马迁撰:《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2879页。
    [2]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3743页。
    1 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
    2 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
    3 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
    4 墨翟撰,《墨子》,《二十二子(合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5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社科院历史所,《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甲渠塞第四隧》,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6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著,《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7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吴礽骧、马建华、李永良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 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9 胡平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0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文物研究所,《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 王国维、罗振玉著,《流沙坠简》,中华书局,1993年影印版。
    12 陈垣著,《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99年版。
    13 李大龙著,《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日]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汉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 劳榦著,《居延汉简考释》,载于劳榦学术论文集,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16 李均明著,《古代简牍》,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17 饶宗颐,李均明著,《居延汉简编年考证——居延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版。
    18 饶宗颐,李均明著,《敦煌汉简编年考证》,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
    19 饶宗颐,李均明著,《新莽简辑证》,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
    20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 林干著,《匈奴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8年版。
    22 林干著,《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 林干著,《匈奴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84年版。
    24 李均明、刘军著,《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5 李均明、刘军著,《屯戍遗简法律志》,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6 黄今言著,《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 陈梦家著,《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29 吴礽骧著:《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30 武沐著,《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1 陈序经,《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 亦邻真等著,《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3 崔瑞德、鲁惟一著,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 钟圣祖、岳邦湖著,《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考察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5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 王国维,简牍检署考,《王国维遗书》卷九。
    2 李均明,甲渠候官规模考,初学录,兰台出版社。
    3 初师宾,汉边塞御器备考略,汉简研究文集。
    4 吴礽骧,汉代烽火制度探索,汉简研究文集。
    5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额济纳河下游汉代烽隧遗址调查报告,汉简研究文集。
    6 甘肃省博物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隧遗址发掘简报,汉简研究文集。
    7 劳榦,释汉代之亭鄣与烽隧,劳榦学术论文集。
    8 劳榦,从汉简所见之边郡制度,劳榦学术论文集。
    9 劳榦,汉代郡制及其对于简牍的参证,劳榦学术论文集。
    10 劳榦,汉代的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劳棘学术论文集。
    11 陈梦家,汉简考述,考古学报,1963年1期。
    12 葛亮,西汉前期北方边防对策举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4期。
    13 李并成,汉张掖属国考,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2期。
    14 白音查干,论汉武帝对匈奴的征服战争,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5期。
    15 白音查干,长城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6期。
    16 白音查干,长城与汉匈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1998年6期。
    17 王庆宪,从两汉简牍看匈奴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
    18 胡平生,匈奴日逐王归汉新资料,文物,1992年4期。
    19 马怡,“始建国二年诏书”册所见诏书之下行,历史研究,2006年4期。
    20 邬文玲,始建国二年新莽与匈奴关系史事考辨,历史研究,2006年2期。
    21 牧仁,再析匈奴分裂原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4期。
    22 特日格乐,简牍所见汉匈关系史料概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4期。
    23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破坏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4期。
    24 阿其图,试读《额济纳汉简》著录的第九隧十二枚简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期。
    25 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火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第35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