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台湾的地方选举和民主是“台湾民主”的基础,对台湾社会政治有重大的影响,受到岛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于特定的民主形态生存和生长于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条件之中,台湾地方选举的成功与局限都可以从其造就了特殊的地方派系政治文化中获得解释。台湾和大陆同属中华文化圈,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相似的社会背景,且两岸都处在社会转型和民主建设之中,地方和基层民主不断推进,群众利益和派系问题日益显现,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对大陆的基层选举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因此,围绕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问题,寻求制约和影响地方选举的派系因素,通过台湾地方派系在地方选举中的角色及其影响,观察地方派系新的演化情形和发展动向,讨论台湾地方选举及民主发展问题,吸取和总结台湾地方选举中派系因素的经验教训,从而为推进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上述背景和理由,本文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台湾地区地方选举中的派系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台湾的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密不可分,选举不仅仅是派系之间彼此竞争的过程,也影响着派系与派系之间的重组、整合与结盟。地方派系可以决定选举结果,反之,选举的结果也可以影响地方派系的兴衰与实力的消长。地方派系对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既有正面影响,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随着台湾民主进程的加快,地方派系的势力不可逆转地将逐渐缩减,其影响和作用在未来的地方选举中可能会式微,但不会消逝。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派系主要建立在利益与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而传统的文化与社会结构充斥着各种人际关系取向,除非此种关系取向的社会、文化特质彻底改变,否则地方派系仍有继续存在的背景与环境。吸取和总结台湾地方选举中派系因素的经验教训,对于分析和预防大陆基层选举面临的派系问题,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并预先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对大陆基层换届选举的有序开展,推进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导论、正文和结论与展望。其中,正文共有五章,分别从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与演化、地方派系的类型与体系结构、地方派系与选举提名、地方派系与选举动员、派系与政党及其选举结果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由、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篇章结构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从历史途径阐释了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和演化,对地方派系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和原因,并寻求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地方派系发展、变迁的主要因素,探讨在面临政党政治的冲击时,地方派系之间及其内部所产生的变化与新的互动。
     第二章分析了台湾地方派系的类型体系结构,总结当前台湾地方派系的数量及其种类、地方派系分布结构、地方派系间的关系结构、地方派系内的组组结构与权力系统,以及地方派系的活动形式与运作特性,概括和总结派系对台湾地方政治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介绍了台湾地方派系与选举提名的关系。台湾地区的主要政党虽然只有国民党和民进党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但不同政党、不同派系对候选人提名的权限各有不同,且同一政党、同一派系在不同时期在选举中的提名制度也有变化。因此,本文将从政党与地方派系之间的关系出发,分别就台湾乡镇级地方派系、县市级地方派系在选举中的提名制度进行研究,以此反映其民主程度的高低。
     第四章分析了地方派系与选举动员。地方派系的存在在于争夺基层的政治经济资源并分配其利益,为了派系的延续和长久利益,地方派系必须不断参加各层级的选举并获取胜选。而派系求得胜选的关键就在于平日的运作以及选举时各系统管道能否确切掌握与动员。本文从地方派系与选举动员的关系出发,分析台湾地方派系在选举中的动员方式和动员途径。
     第五章通过历年选举数据分析了派系、政党和选举结果的关系。政党与派系的最大共同点即在于以选举为媒介,借由选举的胜选而拥有政权,并因而扩展势力。根据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历年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选举的统计资料,针对与本研究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得票率、参选率、政党派系提名率、当选率、地方派系与政党在历届选举中的席次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总结派系、政党、选举三者之间的关系。
Based on the "Taiwan democracy", Taiwan local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Taiwan social politics, receiv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island. Due to the particular form of democracy which survives and grows in specific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the Taiwan local election success and limitations can be explained from its special local faction politics culture.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belong to the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sharing sam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imilar social background. Both sides ar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democracy construction.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constantly advanc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and the factional issu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Study on Taiwan local election faction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mainland's primary elections and democracy construction. Therefore, based on the factional issue in Taiwan local election, seeking faction factor which can restrict and influence the local election, study on the role and effects of local factions in the local elections, observing new evolu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discussing Taiwan local election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drawing lessons and summarizing the Taiwan local election faction factor, this essay is sup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on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ass level democratic politic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and reason, using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Taiwan local election factions issu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Taiwan's local factions and local elections are inseparable, The election is not only process of faction competition, also affecting recombination, integration and alliance between factions. Local factions can determine the outcome of the election, and conversely, the outcome of the election can also affect the local faction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its strength. Local factions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aiwan, also produce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in Taiwan, local faction forces irreversibly will gradually shrink, Its influence and role in the future local elections may decline, but won't fade away.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local faction mainly based on interest and network rel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filled with all kind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 orientation. Unless society and culture feature of this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totally change, the background and environment of local factions still continue to exist. Drawing lessons and summarizing from the faction factor in Taiwan local election, for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factional problems in the basic level elections, Actively seeking countermeasures in advance and make corresponding system arrangement, this paper has great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for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elec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promotion of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with prospect. Therein, the tex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i.e. five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ocal factions, type and system structure, local factions and election nomination, local factions andelectoral mobilization, to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ions, political party and election result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reason, value,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methods,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from the historical approach explain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aiwan local factions, analyze on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cause for local factions formation, and seek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local faction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iscuss the resulting changes between and within local faction and new interactions when facing the impact of party politics.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types of Taiwan local factions and architectur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Taiwan area local factions abundance and species, local faction distribution structure, local fac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of local faction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power system, as well as local factions of the forms and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d faction on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 development influence.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aiwan local factions and the no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Primary election candidate is a critical factor. The main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Taiwan area while only the KMT and DPP established party organization at the basic level, but of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factions of the candidate access is different, and the same political party, the same fa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election nomination system also has the chang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s of relation between respectively in Taiwan, township-level factions, municipal and county local factions in the election nomination system, which can reflect the degree of the democracy.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local factions and electoral mobilization. Local factions exist to compete for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economy of res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ts benefits, in order to factions of the continuation and long-term interests, local factions must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all levels of election and get victory. The faction of winning selected key lies in normal operation and the system of election can accurately master pipeline and mobiliz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local factions and Electoral Mobilization of 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Taiwan local factions at the election of the mobil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pathway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i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elections result through years'election data. The most common point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s is using election as media, through election victory get power, and therefore expanse forces. According to election statistics published by“the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Taiwan) in county (city) mayor, county (city) representative township (city) representative ele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study related indicators such as percentage of the vote, turnout, Party faction nominated, elected rate, rate of local factions and political party in the previous election seats rates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ctions, parties and election.
引文
①陈华昇:《威权转型期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台中县地方派系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第162-188页。
    ②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第21页。
    ③黄德福:《选举、地方派系与政权转型:1989年三项公职人员选举之省思》,《中山社会学季刊》1990年第5卷第1期,第84页。
    ④陈明通、朱云汉:《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地方派系与省议员选举:一项省议员候选人背景资料分析》,《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1992年第2卷第1期,第77-97页。
    ⑤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页。
    ①Wu, Nai-teh,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pp,89.
    ②萧全政:《选举与政商关系的转变》,《国家政策双周刊》,1994年第84期,第6-7页。
    ③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235页.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④王业立:《台湾地方派系的转变:从解严到精省》,《修宪后地方政治与行政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省政府经济建设1998年版。
    ⑤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103-110页。
    ⑥黄德福:《选举、地方派系与政权转型:1989年三项公职人员选举之省思》,《中山社会学季刊》1990年第5卷第1期,第84-86页。
    ⑦赵永茂:《2000年总统大选后新政党政治形势对地方派系政治的冲击》,高雄:中山大学2000年政治学年会会议论文,第6页。
    ①赵永茂:《2000年总统大选后新政党政治形势对地方派系政治的冲击》,高雄:中山大学2000年政治学年会会议论文,第6-7页。
    ①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意义》,收录于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编《地方社会》,台北:联合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206页。
    ②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第87页。
    ③费孝通:《乡十中国与乡土重建》,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0-36页。
    ①林忆琳:《冻省效应与台湾地方派系转变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版,第50页。
    ①张茂桂、陈俊杰:《现代化、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投票率之关系:自由派理论的再检讨》,收录于《中国政治学会投票行为与选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版,第499页。
    ②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35-36页。
    ③Gallin Bernard著(1968),苏兆堂(译)《小龙村一蜕变中的台湾农村》,台北:联合经济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Jacobs. J. Bruce:"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Kan-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The China Quarterly,1988No.78 (June), PP.237-273.
    ①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与地方建设关系之研究:一般性及三个代表性个案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77年硕士论文,第28页。
    ②赵永茂:《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一个概念架构的分析》,中山社会科学季刊,1989年第4卷第3期。
    ③Jacobs. J. Bruce.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Canberra, Australia:Contemporary China Centr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0.
    ③蔡明惠:《战后初期澎湖地方派系的形成》,《思与言》,1998年第36卷第4期,第15页。
    ④郭正亮:《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转化(1945-1988)》,台北市: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88硕士论文。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年第2卷第1期,第117-143页。陈明通:《威权政体下台湾地方菁英的流动(1945-1985)---省参议员及省议员流动的分析》,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0博士论文。
    ①Juan Linz,1969.“An Authoritarian Regime:the case of Spain.”InRik Allard and Yrjo Littunen, Cleavages, Ideologies and Party System. Helsinki:Westmark Society. Reprinted in Erik Allard and Stein Rokkan, 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1970 New York:Free Press.pp,255.
    ②李政亮:《政经转型与台湾地方派系发展——以瑞芳李家与三重帮之比较为例》,台北市: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1997硕士论文,第25页。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①胡佛:《威权体制的伞状结构》,《二十一世纪》1991第5卷第6期,第36-40页
    ②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译,台北:月旦出版社 1994年版,第139-141页。
    ③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④文崇一:《台湾的社区权力结构》台北市:东吴大学198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席汝辑:《领导——两个社区的比较》,《东海社会学评论》,1981年第1期,第51-56页。
    ⑥纪俊臣:《瑞竹地区的领导系统与权力结构》,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77年硕士论文。
    ⑦陈宇嘉:《社区权力结构的发展、方法与实例》,《东海社会学刊》1981年第14期,第3-9负。
    ⑧苏家声:《台湾乡镇权力结构之分析》,台北市: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89硕士论文。
    ①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 1998年版,第216页。
    ②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53-59页。
    ①欧阳晟:《地方派系与台湾政治》,《政治学刊》1994年第3期,第129-146页。
    ②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施威全、林正修,详细请参阅:施威全:《地方派系》,台北:杨智出版社 1996年版,第10页。林正修:《台湾城乡关保之政治分析(1945-1992)》,台北:台湾大学城乡所1993硕士论文,第9-10页。
    ①蔡明惠、张茂桂:《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变迁——河口镇的个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4年第77期,第126-127页。
    ①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第五版),第13-17页。
    ②如果以所谓的“泛蓝军”与“泛绿军”来作区分的话,在行政首长的选举上两大阵营对垒的局势更加明显。例如2001年县市长选举,新党之所以会获得9.95%的选票,主要是国、亲、新三党在台北县共同推举新党的王建煊参选。而在历年无党籍的得票中,也不乏两大党脱党参选的候选人,例如1997年县市长选举,苗栗县的傅学鹏、南投县的彭百显、台南市的许添财等,以及2001年县市长选举,台中市的张温鹰、台中县的林敏霖、高雄县的黄八野等,真正无党籍候选人的得票更是稀少。
    ③如果我们以“蓝”、“绿”两大阵营来作区分的话,则这个百分比将更提高至九成以上
    ④关于台湾县市长选举采取相对多数决形成两党对决的探讨,可参见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第五版),第75-95页。
    ①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第五版),第113页。
    ①Lande, C. H..Introduction: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 W. Schmidt, J. C. Scott, C. Lande, & L. Guasti (Ed.),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pp. xiii-xxxvii).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②Scott, J. C. “The Erosion of Patron-Client Bonds and 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72:32(1):pp,93.
    ③Andrew. J. Nathan: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p,390.
    ①Belloni, F. P., & Beller, D. C. (Ed.). Faction politics: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ABC-Clio1978 Huntington, S. P., & Dominiquez, J. I..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F. I. Greenstein & N. W. Polsby (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Volume 3, Macropolitical theory. Reading, MA:Addison-Wesley.1975, pp 44. Nicholson, N. K.. The factional model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9725,2:291-314. Powell, J. D.. Peasant society and clientelist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0 64,2:411-425
    ②Lerman, A. J.. Taiwan's politics:The provincial assemblyman's world. Washington, DC: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78,pp36.
    ③Nathan, A. J..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1973,53,1:34-66
    ④Jacobs. J. Bruce.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Canberra, Australia:Contemporary China Centr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0. pp.81
    ⑤Lande, C. H. Networks and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group theor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3,67,1:119.
    ①吴重礼:《台湾地区“派系政治”研究文献的争议——美国“机器政治”分析途径的启示》,《政治科学论从》2002年第17期,第81-106页。
    ②黄德福:《现代化、选举竞争与地方派系》,《选举研究》1994年第1期,第88-89页。
    ③在各类的政治态度层面之中,政治功效意识乃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个人整体的价值观念与信仰系统中关键的一环。所谓政治功效意识,是指个人认为其政治行为对于政治过程必定有或者能够有所影响的感觉,亦即个人认为履行“公民责任”(civic duties)是值得的。它是一种感觉,认为政治与社会的改变是有可能的,而身为一公民可以扮演相当的角色来促成这样的改变。大体而言,政治功效意识愈高者,个人政治参与的程度愈高;再者,多数公民的政治功效意识愈高,则遵守当权者所制订和实施法规的意愿愈高,因此政治体系统治基础的“正当性”(legitimacy)将益形稳固。基本上,政治功效意识的意涵与“政治疏离感”(political alienation)则恰成反向关系。这部分的论述可以参见:Milbrath, L., & Goel, M.L.1977.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cago:Rand McNally. Nathan, A. J.1973.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53,1:34-66. Schwartz, D. C.1973. Political alienation and political behavior. Chicago:Aldine
    ①高永光:《城乡差趴与地方派系影响力之实证研究:1998年台北县县议员与乡镇市长选举的个案分析》,《选举研究》2000年第7卷第1期,第57、74页。
    ①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负。
    ②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意义》,收录于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编《地方社会》,台北:联合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206页。
    ③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收录于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出版社 1992年版,第88-89页。
    ④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 1995年版,第119灭。
    ①黄嘉树:《台湾选举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①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与地方建设之关系》,台北:德馨室出版社1978年版,第63页。
    ②国民党为了地方层级上推行民主并实施地方自治,不断的兴办地方选举,从而间接的使地方派系由社会性的初级团体演变成政治性的次级团体。
    ③李旺台:《台湾地方派系新动向:五种变化的经纬度分析》,《联合月刊》1983年第22卷,第21页。
    ④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台北:中正书局1992年版,第374-375页。
    ⑤吴乃德、陈明通:《政权转移和精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精英的历史形成》,收录与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所1992年版,第17页。
    ⑥“二二八事件”是台湾于1947年2月28日发生的大规模民众反抗政府事件,以及其后3-5月间国民党政府派遣军队对台湾人民进行一连串镇压的清乡事件,其中包括民众与政府间的武装冲突、军队镇压平民、当地人对新移民的攻击,以及事件初始时少数族群间的冲突等。
    ①吴乃德、陈明通:《政权转移和精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精英的历史形成》,收录于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所1992年版,第18页。
    ②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台北:中正书局1992年版,第374-375页
    ③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
    ④主要为曾社大陆服过公职的政治精英。包括游弥坚系、黄朝琴系、刘启光系、李万居系、连震东系、王民宁系、李有邦系、客家系。
    ⑤以日据时期从事政治运动经验者为主,包括杨肇嘉系、林献堂系。
    ⑥日据时期御用仕绅与部份反日份子的结合。包括蒋渭川系、许丙系。
    ⑦指反半由派的半山组合。
    ⑧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译,台北:月口.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陈明通、林继文:《台湾地方选举的起源与股价社会关系转变》,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
    ①林淑玲:《都会政治选票支持结构变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26页。
    ②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137页。
    ③丁仁方:《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台北:时英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④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第53-59页。
    ⑤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收录于萧新煌等著《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版,第139-140页。
    ①陈明通:《基层选举、地方爱惜与外来政权的生存发展模式——对台湾政治民主化的重新评估》,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187灭。
    ②林佳龙:《地方选举与国民党政权的市场化》,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口.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③林佳龙:《地方选举与国民党政权的市场化》,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①“中坜事件”是指1977年台湾地区的县市长选举中,由于国民党在桃园县长选举投票过程中做票,引起中坜市民忿怒,上千名群众包围中坜市警察分局,捣毁并放火烧毁警察局的事件。该事件造成一名大学生被警方格杀。
    ①陈明通:《基层选举、地方派系与外来政权的生存发展模式——对台湾政治民主化的重新评估》,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贝。
    ②吴焕伟:《台湾民主转型之结构与策略互动分析(1949-1997)》。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8年硕士论文,第73-74页。
    ③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 1995年版,第20-25页。
    ①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153页。
    ②林淑玲:《都会政治选票支持结构变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28页。
    ③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贝。
    ④萧全政:《台湾新思维:国民主义》,台北:时英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⑤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118页。
    ⑥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译,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①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②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收录于萧新煌等著《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版,第114页。
    ③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④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1页。
    ⑤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收录于萧新煌等著《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版,第139-140页。
    ①朱云汉、靳菱菱:《台湾政权转型期政商关系的再结盟》,《中山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7卷第4期,第145页。
    ②注:荷据、明郑以来,台湾土地丈量一直以甲为单位,1甲等于0.97公顷。
    ③萧全政:《台湾新思维:国民主义》,台北:时英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④郭正亮:《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转化(1945-1988)》,台北市: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88硕士论文,第21页。
    ①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收录于萧新煌等著《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版,第139-151页。
    ②丁仁方:《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台北:时英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③赵永茂:《大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与期许》,《政策月刊》,2000年第57期,第26-28页。
    ④丁仁方:《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台北:时英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①笔者整理。资料来源: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8贝。
    ②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1页。
    ①赵永茂:《大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与期许》,《政策月刊》,2000年第57期,第30页。
    ②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年第2卷第1期,第170-172页。
    ③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1贝。
    ①赵永茂:《大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与期许》,《政策月刊》,2000年第57期,第31页。
    ②黄琼文:《威权转型前后农会派系特质变迁之研究——云林县水林乡农会一九七○及一九九○年代为例》,南投: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研究所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0-113页。
    ③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321页。
    ④赵水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24页。
    ⑤赵永茂:《大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与期许》,《政策月刊》,2000年第57期,第42页。
    ①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318页。
    ①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②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取得执政权,长期执政的中国国民党首度在野,在大批国民党支持者的抗议下,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前总统李登辉辞去党主席职务并离开国民党核心,“中华民国”首次政党轮替后,由于民进党政府宣布核四停共一事激起朝野严重对立,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组成在野联盟提出总统罢免案。另外国民党提出两周八十四小时的工时案也引起中小企业主的不满,政局动乱国政大受影响。本已退休的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透过全国工业区厂商联合会理事长黄宗源与新光集团吴东升等子弟兵筹组新政党,希望能借此协助执政党稳定政局。前党籍桃园县立委黄宗源语,他是党证编号第三号,第一及第二号分别预留给前“总统”李登辉及萧万长。由于李登辉的本十色彩,号召了若十国民党内的本士派,及部分偏绿人士组成新政党。台湾团结联盟在2001年8月12日正式成立,首任党主席为前“内政部”长黄主文。
    ①高水光:《城乡差距与地方派系影响力之实证研究:1998年台北县县议员与乡镇市长选举的个案分析》,《选举研究》2000年第7卷第1期,第55页。
    ①蔡荣祥:《论地方派系桩脚的政治支持及选举动员:以急水乡为例》,台北市:东吴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第58-60页。
    ③数据来源: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
    ①王业立:《选举、民主化与地方派系》,《选举研究》第五卷第一期,1998年第五期,第83-85页。
    ②朱云汉:《成也财团黑道,败也财团黑道》,《中国时报》,1994年12月30日,第11版。
    ③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页。
    ④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242贝。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权利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台北:巨流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①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②注:“染黑程度”指标的计算方式:第一步,先找出涉及重大刑案民代的层级类型;第二步,计算每一层及民代平均所代表的选民数,其中国代为61103人(以1996年为基准)、县市议员为11862人(以1989年为基准),乡镇民代为2228人(以1990年为基准),三者平均为25065人;第三步,涉案民代依各层级所代表的选民数加权,被枪击的民代则以平均所代表先民的十分之以书加权。
    ①高永光:《城乡差距与地方派系影响力之实证研究:1998年台北县县议员与乡镇市长选举的个案分析》,《选举研究》2000年第7卷第1期,第55页。
    ①所谓“双派系”原则,即在提名候选人时,采取一个派系对抗另一个对立派系的政治策略。
    ①赵永茂:《台湾地方自治发展中政治生态的转变及其特质》,《政治科!学论从》1994年第5期,第114-115页。
    ①黄嘉树:《台湾选举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1页。
    ②徐芳玉:《地方派系对选举影响之研究:以苗栗县个案分析为例(1991-2001)》,台北:文化大学政治学研究
    ①此种看法以研究中共派系政治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黎安友(Andrew. J. Nathan)为代表。他认为派系是通过恩庇关系中的“同伙联系”(client list tie)而形成。
    ②Andrew. J. Nathan: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
    ①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第87页。
    ②Lande, Carl H.“Introduction: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teffen W. Schmidt, James C. Scott, Carl Lande and Laura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Californ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pp,78.
    ②支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如陈华昇、苗惠敏等。其中以陈华昇的版本为后续研究者(至少有七成以上)最常引用。本文中“金字塔”型派系结构也引用自陈华昇的观点。
    ①陈华昇:《威权转型期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台中县地方派系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第20-21页。
    ①资料来源:陈华昇:《威权转型期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台中县地方派系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第22页。
    ②张茂桂:《现代化、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投票率之关系:自由派理论的再检讨》,《中国政治学会投票行为与选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版,第498页。
    ③Pye, L, W.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p294.
    ①苗惠敏:《台湾地区选举中派系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响:1989年屏东县县长选举个案分析》,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年版,第36页。
    ②此观点是陈介玄从社会学观点,以嘉义县二届“立委”选举观察提出的。可参见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民俗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意义》,收录于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编《地方社会》,台北:联合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7页。
    ①王振寰:《地方派系、反对势力与地方政治的转型:高雄县个案研究》,《东海大学学报》1995年第36卷第5期,第1-34页。彭基原:《高雄县地方派系结构及其影响》,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版,第56页。
    ②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民俗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意义》,收录于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编《地方社会》,台北:联合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7页。
    ③“复数同心圆”型的地方派系权力结构是刘佩怡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此处可参见刘佩怡:《台湾发展经验中的国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结构分析》,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博士论文,第40-41页。
    ①费孝通认为,“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一般,波纹由内而外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其中“关系网络”的区分分为两方面,一是关系远近,主要指血缘的远近;二是关系的亲疏,指彼此往来的频率和情感上的亲密程度。
    ①此观点可参考苏俊豪:《云林县地方派系变迁及与选举关系之研究》,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第216页。
    ①Scott. J. C.'Corruption, Machine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69(63), pp. 142-158.
    ①陈华昇:《威权转型期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台中县地方派系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第177-178页。
    ③持此类观点的学者主要包括Nicholas, R. W、吴芳铭、黄德福、张茂桂、Wu, N. T(吴乃德)、王振寰、陈明通、廖忠俊及徐芳玉等学者。详细可参阅Nicholas, R. W. Fac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teffen, W., Schmidt, L., Guasti, C. Lande, H. and Scott, J. C.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硕士论文,第19页。黄德福:《选举、地方派系与政权转型:1989年三项公职人员选举之省思》,《中山社会学季刊》1990年第5 卷第1期,第84-86页。张茂桂、陈俊杰:《现代化、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投票率之关系:自由派理论的再检讨》,收录于《中国政治学会投票行为与选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版,第498页。Wu, N. T,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pp:39.王振寰:《台湾新政商关系的形成与政治转型》,《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3年第14期,第123-163贝。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3页。廖忠俊:《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徐芳玉:《地方派系对选举影响之研究:以苗栗县个案分析为例(1991-2001)》,台北:文化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版,第52-53页。
    ①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有Gallin, Bernard、陈阳德、赵永茂、Jacobs. J. Bruce、Lerman. A. J.、Scott, J. C.、Greenhalgh.S.详细可参阅:陈阳德:《台湾地方民选领导人物的变动》,台北:四季出版社1981年版。Scott, J. C.“The Erosion of Patron-Client Bonds and 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72:32(1):pp,5-37. Greenhalgh, S. “Networks and their Nodes:Urban Society on Taiwan.” China Quarterly:1984529-552.
    ②Gallin Bernard著(1968),苏兆堂(译)《小龙村一蜕变中的台湾农村》,台北:联合经济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③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与地方建设关系之研究:一般性及三个代表性个案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77年硕士论文,第28贞。
    ④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台北:里仁出版社1982年版,第78-95页。
    ⑤金耀基:《中国社会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1页。
    ⑥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0-36页。
    ①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收录于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出版社1992年版,第45-46、91页。
    ②黄江正:《嘉义县地方派系变迁之研究》,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01年硕士论文,第9贝。
    ①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吴文星、陈介玄、涂一卿、赵永茂和Bosco, J(林舟)。详细请参阅: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地方社会领到阶层之研究》,台北:中正书局1992年版,第78页。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意义》,收录于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编《地方社会》,台北:联合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206页。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地方行政的关系》,政治科学论从1996年第7卷第2期,第39-55页。Bosco, J.“Faction versus Ideology:Mobilization Strategies in Taiwan's Election. ”China Quarterly:199428-62.
    ②赵永茂:《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一个概念架构的分析》,中山社会科学季刊,1989年第四卷第三期,第59页。
    ①资料来源:赵永茂:《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一个概念架构的分析》,中由社会科学季刊,1989年第4卷第3期,第58页。
    ①王静仪:《太中县地方派系发展史:以县长及省议员选举分析为例(1951-1987)》,第49-55页。
    ②蔡明惠,《台湾乡镇派系与政治变迁:河口镇“山顶”与“街仔”的恶斗》,台北市:洪叶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107、184页。
    ③黄德福、刘华宗:《农会与地方政治:以台中县与高雄县为例》,《选举研究》1995年6月第2期,第63页。
    ①参见中央选举委员会网页有关第十五届乡镇(县辖市)长选举当选人资历统计资料:http://2005multielection.nat.gov.yw/zh-tw/D/analysis/30600.html,2010/10/31。
    ②参见台中县选举委员会网页有关2006年台中县乡镇(县辖市)民代表选举暨村里长开票结果资料:http://tcc.cec.gov.tw/files/20061009145832-n2.pdf,2010/10/31。
    ③蔡明惠,《台湾乡镇派系与政治变迁:河口镇“山顶”与“街仔”的恶斗》,台北市:洪叶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①黄嘉树:《台湾选举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5页。
    ①张昆山、黄政雄:《地方派系与台湾政治》,台北:联合报社1996年版,第48页。
    ①此处所指的政治明星,主要是新党的发起人赵少康、李胜峰、郁慕明、王建煊、陈癸淼、李庆华、周荃等。
    ①吴文程:《政党与选举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5页。
    ②Wu, Nai-teh,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pp,89.黄德福:《选举、地方派系与政治转型:1989年底三项公职人员选举之省思》,《中山社会科学季刊》1990年第5卷第1期,第34页。
    ③Huang, The-fu,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Kuomintang, Issues and Studies,1995 Vol.31, No.5, pp.109-111.
    ④刘淑惠:《国民党党内提名方式的演变(1950-1994)》,《国家政策双周刊》1994年第92期,第7页
    ①林忠仲:《中国国民党提名政策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4年硕士论文,第17-18页。
    ②吴文程:《政党与选举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15页。
    ③Huang, The-fu,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Kuomintang, Issues and Studies,1995 Vol.31, No.5, pp.110.
    ④刘淑惠:《国民党党内提名方式的演变(1950-1994)》,《国家政策双周刊》1994年第92期,第6-7页。
    ①“党员初选”仅是习惯上的说法,与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初选”在意义上仍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国民党的提名办法,初选结果还要经中央提名审核委员会(七人小组)的审核,并提报中常会做最后的核定,因此最后提名决定权仍是属于党中央。
    ②举例而言,在该年的立委选举中,被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其初选排名在提名额度之内者占84.2%(周祖城,1993:41)。
    ③杨泰顺:《选举》,台北:永然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146-149页。
    ①黄家兴:《民进党提名制度与党内派系》,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7年硕士论文,第34页。
    ①廖益兴:《民进党的派系政治与提名制度》,《国家政策双周刊》1994年第92期,第8-9页。
    ②近年来民进党的党员人数已大幅度增长,1997年9月民进党的党员人数已逼近14万人,2000年之后,民进党的党员人数更已突破23万人。详细参见:《新新闻》2001年3月8日-14日第73期,第38页。
    ③《中国时报》,1996年6月17日,第二版。
    ①《联合报》1996年9月5日,第四版。
    ②事实上,民进党的公民投票比美国大多数州两党所举办的初选更为“开放”,即使是社美国,此种特殊的初选制度也有不少检讨的声音。(可参见刘义周,1994:225-244).
    ①参见《联合报》1997年4月2日,第4版。
    ①此八大类指中小学及幼教老师、大陆台商、残障人士、退伍军人、基层警员、计程车司机、护理人员、基层劳工八类,后来又增加了原住民而成为九大类。
    ②林顺德:《政党初选与提名制度研究:比较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民进党与新党初选制度》,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9年硕士论文,第103-107贝。
    ③主要指餐会、抽奖、游览车接送投票、集体出游、赠送纪念品、买票、黑函等。
    ①苏俊豪:《云林县地方派系变迁及其与选举关系之研究》,铭传大学公共事务研究所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08页。
    ①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第87页。
    ②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硕士论文,第36页。
    ③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6页。
    ①一般非派系的候选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桩脚,只不过其桩脚人数或分布层面,以及桩脚的运作方式等与派系“固定化”、“经验性”的桩脚运作有所不同。
    ②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第71页。
    ③Bosco. Josph, “Taiwan Faction: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1992.Vol.31, No.2.pp,168.
    ④Jacobs. J. Bruce.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Canberra, Australia:Contemporary China Centr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0. pp.117.
    ①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民俗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意义》,收录于东海大学东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编《地方社会》,台北:联合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②张茂桂、陈俊杰:《现代化、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投票率之关系:自由派理论的再检讨》,收录于《中国政治学会投票行为与选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版,第494页。
    ③陈景云:《高雄县地方派系政治研究——一个整合性观点的提出》,高雄: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9年硕士论文,第97页。
    ④Jacobs. J. Bruce.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 Mazu Township, Taiwan. Canberra, Australia:Contemporary China Centr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80. pp.109-116.
    ①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第120页。
    ②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贞。
    ①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收录于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出版社1992年版,第45-46、91页。
    ②所谓“情感性的关系”,通常都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如家庭、密友、朋友团体等原集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所谓“工具性的关系”,乃是个人在生活中和家庭外的其他人建立工具性关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要获得他所希望的某些物质日标。史具体说,个人和他人维持感情时,维持关系本身便是最终目的。可是个人和他人建立工具性关系时,不过是以这种关系作为状得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或一种工具,因此这种关系基本上是短暂而不稳定的;至于“混合性关系”,是个人最可能以“人情”和“面子”来影响他人的人际关系范畴。这类人际关系的特色是:交往双方彼此认识而且是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其情感关系又不像原集团体那样,深厚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一般而言,这类关系可能包含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司事、同乡等等不同角色关系。
    ③以上七种不同性质的票源不容易清楚明确区分,且具重叠性。如“金钱票”中可能包含亲族、姻亲或邻居等属性的票源,邻居与亲族的选票也可能是属于同一派系。
    ①苏俊豪:《云林县地方派系变迁及其与选举关系之研究》,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第193页。
    ①所谓“选择性买票”策略,指候选人或桩脚在进行买票时,通过主观认定对选民进行筛选后,对于较偏向“游离或不确定”的选民才采取买票动作;对于所谓的“死忠票”(铁票)则不进行买票的动作。而“全面性买票”策略,乃指候选人或桩脚在进行买票时,不管选民的属性为何,一律皆买,有时仅在买票金额上有所差异而已。
    ②在台湾的地方选举中,尤其是九十年代之后,候选人不得不“全面铺”、“全面撒”,即所谓“全面性买票”。主要原因是,有些选民若被跳过(没有被买票),他们有时会直接跑去向桩脚要钱,或是因此要胁桩脚要投给另一人。候选人为避免选民因买票问题而投“赌烂票”,往往在进行买票时也不得不讲求“公平原则”。
    ③陈华昇:《威权转型期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台中县地方派系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第46页。
    ④翁翊:《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之研究:彰化县个案分析》,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7年硕士论文,第76贝。
    ①赵永茂:《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一个概念架构的分析》,中山社会科学季刊,1989年第4卷第3期,第59页。②廖忠俊:《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①陈华昇:《威权转型期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台中县地方派系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第61-62页。
    ②刘华宗、黄德福《农会与地方政治:以台中县与高雄县为例》,《选举研究》1995年第2卷第2期,第67-69页。
    ①廖坤荣:《地方农会的改变与调适“农会信用部经营弊端与改革》,《迈入新世纪的台湾政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版,第1-13页。
    ①刘华宗:《台湾地区农会政治角色之变迁:M乡农会个案研究》,台北: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第52-54页。
    ①《台湾农田水利调查报告》,http://www.zj water.com/pages/document/70/document_283.htm
    ①《云林县农田水利会志》2006年版,第37页。
    ①本文所引用的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数据请参见http://www.cec.gov.tw/.
    ①连任胜选牢等于连任者除以连任者当选人数。
    ②王金寿:《台湾司法政治的兴起》,《台湾2007年政治学年会论文集》,台北:政治大学2007年11月。
    ③杜庆承:《中央政权轮替对地方派系的影响:彰化县个案研究》,《选举研究》2005年第1期,第123-132页。
    ①Rigger, Shelley (1999). Politics in Taiwan:Voting for Democracy. London:Routledge。
    ①Jacobs. J. Bruce:“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Kan-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The China Quarterly, No.78 (June), PP.237-273.
    ①林忆琳:《冻省效应与台湾地方派系转变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版,第58-59页。
    ①廖忠俊:《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197页。
    ①Belloni Frank P. and Dennis C. Beller(eds.),1978, Faction Politics: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Clio Press.P333.
    ①黄嘉树、程瑞合著:《台湾政治与选举文化》,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08灭。
    ①孙琼欢、李小平:《村委会选举中凸现的派系竞争》,徐勇、吴毅主编: 《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8-238页。
    ②孙琼欢、卢福营:《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3期。
    ①有关台北县财政支出的状况,参照台北县政府主计处公布的有关数据,参见www.bas.tpc.gov.tw.
    [1]胡佛、李鸿禧:《成长的民主》,台北县:中国论坛社1980年版。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台北:里仁出版社1982年版。
    [3]金耀基:《中国社会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版。
    [5]黄光国:《人情与而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收录于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出版社1992年版。
    [6]黄嘉树:《台湾选举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7]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与地方建设之关系》,台北:德馨室出版社1978年版。
    [8]赵永茂:《台湾地方政治的变迁与特质》,台北:翰芦出版社1998年版。
    [9]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台北:中正书局1992年版。
    [10]吴文程:《政党与选举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11]吴乃德、陈明通:《政权转移和精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精英的历史形成》,收录于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所1992年版。
    [12]吴乃德:《地方派系可能颠覆国民党吗?》,收录于萧新煌主编《考验台湾命运》,台北:允晨出版社1995年版。
    [13]陈明通、林继文:《台湾地方选举的起源与股价社会关系转变》,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版。
    [14]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口.出版社1995年版。
    [15]陈明通:《基层选举、地方爱惜与外来政权的生存发展模式——对台湾政治民主化的重新评估》,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版。
    [16]陈阳德:《台湾地方民选领导人物的变动》,台北:四季出版社1981年版。
    [17]陈介玄:《派系网络、桩脚网络及俗民网络:论台湾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意义》,收录于东海大学东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编《地方社会》,台北:联合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18]陈东升:《金权城市:地方派系、财团与台北都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台北:巨流出版社1995年版。
    [19]陈义彦、黄丽秋:《选举行为与政治发展》,台北: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版。
    [20]丁仁方:《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台北:时英出版社1999年版。
    [21]朱云汉:《寡占经济与威权政治体制》,收录于萧新煌等著《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1989年版。
    [22]王振寰:《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年版。
    [23]王振寰:《立委选举中的派系、阶级与省籍》,收录于萧新煌主编《考验台湾命运》,台北:允晨出版社1995年版。
    [24]王业立:《台湾地方派系的转变:从解严到精省》,修宪后地方政治与行政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系、省政府经济建设1998年版。
    [25]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第五版)。
    [26]王静仪:《太中县地方派系发展史:以县长及省议员选举分析为例(1951-1987)》。
    [27]廖忠俊:《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发展与质变》,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28]杨泰顺:《选举》,台北:永然图书公司1991年版。
    [29]张茂桂、陈俊杰:《现代化、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投票率之关系:自由派理论的再检讨》,收录于《中国政治学会投票行为与选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版。
    [30]廖坤荣:《地方农会的改变与调适“农会信用部经营弊端与改革》,《迈入新世纪的台湾政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版。
    [31]蔡明惠:《台湾乡镇派系与政治变迁》,台北:洪叶出版社1998年版。
    [32]施威全:《地方派系=Local Faction》,台北:杨智出版社1996年版。
    [33]林佳龙:《地方选举与国民党政权的市场化》,收录于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版。
    [34]萧全政:《台湾新思维:国民主义》,台北:时英出版社1995年版。
    [35]张昆山、黄政雄:《地方派系与台湾政治》,台北:联合报社1996年版。
    [36]江继五:《地方自治与公职选举》,台北市:大中国图书公司1998年版。
    [37]林尚立:《选举政治》,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公司1993年版。
    [38]项吕权:《台湾地方选举之分析与检讨》,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39]苏子琴:《权与钱:透视台湾政商关系》,台北:新闻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版。
    [40]张觉明:《黑金总统》,台北县:学欣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版。
    [41]李达:《台湾地方派系》,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7年版。
    [42]池宗宪:《夜壶:帮会·选举·暴力》,台北:焦点出版社1985年版。
    [43]孙琼欢、李小平:《村委会选举中凸现的派系竞争》,收录于徐勇、吴毅主编:《乡十中国的民主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天下编辑:《土地财团选举》,台北:天下杂志1992年版。
    [45]风云论坛编辑委员会:《透视党内派系》,台北:风云论坛社1987年版
    [46]风云论坛编辑委员会:《财阀与政阀:国民党的金脉与人脉》,台北:风云论坛社1987年版
    [47]Gallin Bernard著(1968),苏兆堂(译)《小龙村—蜕变中的台湾农村》,台北:联合经济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48]若林正丈(日):《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洪金珠、许佩贤译,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版。
    [49]河英爱(韩):《台湾省县市长及县市议员选举制度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
    [50]云林县文化中心:《云林县农田水利会志》2006年版。
    [51]云林县选举委员会编印:《云林县选举总报告》1998—2009。
    [52]台中县选举委员会编印:《云林县选举总报告》1998—2009。
    [53]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1957年版。
    [54]萧全政:《选举与政商关系的转变》,《国家政策双周刊》,1994年第84期。
    [55]李旺台:《台湾地方派系新动向:五种变化的经纬度分析》,《联合月刊》1983年第22卷。
    [56]陈明通:《台湾地区政商关系之演变》,《国家政策双周刊》1992年第37期。
    [57]陈明通、朱云汉:《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地方派系与省议员选举:一项省议员候选人背景资料分析》,《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1992年第2卷第1期。
    [58]陈阳德:《民主转型与地方政治生态的变迁》,东海学报1996年第37卷第5期。
    [59]王业立:《选举、民主化与地方派系》,《选举研究》第五卷第一期,1998年第五期。
    [60]高永光:《城乡差距与地方派系影响力之实证研究:1998年台北县县议员与乡镇市长选举的个案分析》,《选举研究》2000年第7卷第1期。
    [61]赵永茂:《台湾地方自治发展中政治生态的转变及其特质》,《政治科学论丛》1994年第5期。
    [62]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的发展与地方行政的关系》,政治科学论丛1996年第7卷第2期。
    [63]赵永茂:《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一个概念架构的分析》,中山社会科学季刊,1989年第4卷第3期。
    [64]赵永茂:《二○○○年总统大选后新政党政治形势对地方派系政治的冲击》,高雄:中山大学2000年政治学年会会议论文。
    [65]赵永茂:《大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与期许》,《政策月刊》,2000年第57期。
    [66]王振寰:《地方派系、反对势力与地方政治的转型:高雄县个案研究》,《东海大学学报》1995年第36卷第5期。
    [67]王振寰:《台湾新政商关系的形成与政治转型》,《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3年第14期。
    [68]吴重礼:《台湾地区“派系政治”研究文献的争议——美国“机器政治”分析途径的启示》,《政治科学论丛》2002年第17期。
    [69]黄德福:《选举、地方派系与政权转型:1989年三项公职人员选举之省思》,《中山社会学季刊》1990年第5卷第1期。
    [70]黄德福:《现代化、选举竞争与地方派系》,《选举研究》1994年第1期。
    [71]黄德福、刘华宗:《农会与地方政治:以台中县与高雄县为例》,《选举研究》1995年6月第2期。
    [72]刘淑惠:《国民党党内提名方式的演变(1950-1994)》,《国家政策双周刊》1994年第92期。
    [73]廖益兴:《民进党的派系政治与提名制度》,《国家政策双周刊》1994年第92期。
    [74]刘华宗、黄德福《农会与地方政治:以台中县与高雄县为例》,《选举研究》1995年第2卷第2期。
    [75]胡鸿仁、林鹤玲:《在地方选举史上左右局面的——台湾地方派系大观》,《联合月刊》,1981年第3期。
    [76]蔡明惠:《地方派系的选择运作及其角色功能》,《澎专学报》1997年第1期。
    [77]蔡明惠:《战后初期澎湖地方派系的形成》,《思与言》,1998年第36卷第4期。
    [78]蔡明惠、张茂桂:《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变迁——河口镇的个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4年第77期。
    [79]蔡明惠,《台湾乡镇派系与政治变迁:河口镇“山顶”与“街仔”的恶斗》,台北市:洪叶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80]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年第2卷第1期。
    [81]胡佛:《威权体制的伞状结构》,《二十一世纪》1991第5卷第6期。
    [82]陈宇嘉:《社区权力结构的发展、方法与实例》,《东海社会学刊》1981年第14期。
    [83]席汝辑:《领导——两个社区的比较》,《东海社会学评论》,1981年第1期。
    [84]欧阳晟:《地方派系与台湾政治》,《政治学刊》1994年第3期。
    [85]朱云汉:《成也财团黑道,败也财团黑道》,《中国时报》,1994年12月30日,第11版。
    [86]朱云汉、靳菱菱:《台湾政权转型期政商关系的再结盟》,《中山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7卷第4期。
    [87]孙琼欢、卢福营:《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3期。
    [88]赵永茂:《台湾地方派系与地方建设关系之研究:一般性及三个代表性个案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77年硕土论文。
    [89]纪俊臣:《瑞竹地区的领导系统与权力结构》,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77年硕土论文。
    [90]蔡明惠:《现行台湾地方自治实施下之地方权力结构---河口地方派系个案分析》,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1987年硕十论文。
    [91]郭正亮:《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转化(1945-1988)》,台北市: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88硕十论文。
    [92]陈明通:《威权政体下台湾地方菁英的流动(1945-1985)---省参议员及省议员流动的分析》,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0博十论文。
    [93]林仲修:《水里乡政治权力结构之分析》。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1990年硕士论文。
    [94]涂一卿:《台湾地方派系的社会基础:以嘉义县地方派系为例》,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4年博士论文。
    [95]林忠伸:《中国国民党提名政策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4年硕十论文。
    [96]林顺德:《政党初选与提名制度研究:比较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民进党与新党初选制度》,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9年硕十论文。
    [97]吴芳铭:《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嘉义中止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98]吴焕伟:《台湾民主转型之结构与策略互动分析(1949-1997)》。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8年硕士论文。
    [99]蔡荣祥:《论地方派系桩脚的政治支持及选举动员:以急水乡为例》,台北市:东吴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5年硕士论文。
    [100]林忆琳:《冻省效应与台湾地方派系转变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十论文1999版。
    [101]林淑玲:《都会政治选票支持结构变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十论文2004年。
    [102]林正修:《台湾城乡关保之政治分析(1945-1992)》,台北:台湾大学城乡所1993硕十论文。
    [103]徐芳玉:《地方派系对选举影响之研究:以苗栗县个案分析为例(1991-2001)》,台北:文化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十论文2001年版。
    [104]翁栩:《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之研究:彰化县个案分析》,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十论文1997年版。
    [105]连哲伟:《民进党执政县市之府际关系:新竹、彰化与高雄比较分析(1989-1993)》,台北: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5年版。
    [106]陈华异:《威权转型期地方派系与选举之关系:台中县地方派系之分析》,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版。
    [107]陈景云:《高雄县地方派系政治研究——一个整合性观点的提出》,高雄:中删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9年硕十论文。
    [108]苗惠敏:《台湾地区选举中派系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响:1989年屏东县县长选举个案分析》,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十论文1991年版。
    [109]彭基原:《高雄县地方派系结构及其影响》,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十论文1988年版。
    [110]刘佩怡:《台湾发展经验中的国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结构分析》,台北: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博十论文。
    [111]苏俊豪:《云林县地方派系变迁及其与选举关系之研究》,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研究所 1995年硕士论文。
    [112]黄江正:《嘉义县地方派系变迁之研究》,嘉义: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01年硕士论文。
    [113]黄家兴:《民进党提名制度与党内派系》,台中: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7年硕士论文。
    [114]黄琼文:《威权转型前后农会派系特质变迁之研究——云林县水林乡农会一九七○及一九九○年代为例》,南投: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研究所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115]刘华宗:《台湾地区农会政治角色之变迁:M乡农会个案研究》,台北: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1995年硕十论文。
    [116]李政亮:《政经转型与台湾地方派系发展——以瑞芳李家与三重帮之比较为例》,台北市: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1997硕十论文。
    [117]苏家声:《台湾乡镇权力结构之分析》,台北市: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89硕十学位论文。
    [118]文崇一:《台湾的社区权力结构》台北市:东吴大学1989年硕十学位论文。
    [119]Belloni, F. P., & Beller, D. C. (Ed.). Faction politics: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ABC-Cliol978.
    [120]Huntington, S. P., & Dominiquez, J. I..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F. I. Greenstein & N. W. Polsby (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Volume 3, Macropolitical theory.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1975.
    [121]Nicholson, N. K.. The factional model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972(5),2:291-314.
    [122]Powell, J. D.. Peasant society and clientelist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064,2:411-425.
    [123]Lerman, A. J.1978. Taiwan's politics:The provincial assemblyman's world. Washington, DC: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24]Nathan, A. J.1973.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53,1:34-66.
    [125]Nathan, A.J.1976. Peking politics,1918-1923: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26]Jacobs. J. Bruce:“A Preliminary Model of Particularistic Ties in Chinese Political Alliances:Kan-ching and Kuan-his in a Rural Taiwanese Township”, The China Quarterly, 1979No.78 (June), PP.237-273.
    [127]Jacobs. J. Bruce.Local politics in a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A field study ofMazu Township, Taiwan. Canberra, Australia:Contemporary China Centre,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0. pp.58.
    [128]Bosco, J. “Faction versus Ideology:Mobilization Strategies in Taiwan's Election.” China Quarterly:199428-62.
    [129]Bosco. Josph,“Taiwan Faction: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1992.Vol.31,No.2.pp,168.
    [130]Lande, C. H..Introduction: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 W. Schmidt, J. C. Scott, C. Lande, & L. Guasti (Ed.),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pp. xiii-xxxvii).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131]Lande, C. H.1973b. Networks and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group theor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7,1:103-127.
    [132]Andrew. J. Nathan: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133]Lande, Carl H.“Introduction:The Dyadic Basis of Clientelism.” In Steffen W. Schmidt, James C. Scott, Carl Lande and Laura Guasti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Californ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pp,78.
    [134]Pye, L, W.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294.
    [135]Juan Linz,1969. “An Authoritarian Regime:the case of Spain.”InEik Allard and Yrjo Littunen, Cleavages, Ideologies and Party System. Helsinki:Westmark Society Reprinted in Erik Allard and Stein Rokkan, Mass Politics: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1970 New York:Free Press.
    [136]Scott. J. C.'Corruption, Machine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69(63), pp.142-158.
    [137]Scott, J. C. “The Erosion of Patron-Client Bonds and 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72:32(1):pp,5-37.
    [138]Greenhalgh, S.“Networks and their Nodes:Urban Society on Taiwan.” China Quarterly: 1984529-552.
    [139]Nicholas, R. W. Fac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teffen, W., Schmidt, L., Guasti, C. Lande, H. and Scott, J. C. (eds.)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140]Wu, Nai-teh,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pp,89.
    [141]Huang, The-fu,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Kuomintang, Issues and Studies,1995 Vol.31, No.5, pp.109-1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