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孔传》虚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史文献汇编。从汉代至今,历代诸多学者对《尚书》做了大量的整理、考辨以及研究工作。《孔传》作为《尚书》的注疏语料,一直是经学研究的热点。《孔传》文本形成时代、作者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而语言学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语言具有时空性,其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具有比较鲜明的差异性。语言具有社会性,任何文献语言都可以体现出那个时代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孔传》出现的时期是处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语言特征上,不但具有其本身语言的时代性特点,也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过渡性等特点。本文通过计量的方法,考察《孔传》所有虚词,并进行详尽的描写以及系统的比较研究,客观、全面地反映《孔传》虚词的实际概况,从而揭示汉语虚词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同时,为文献学、训诂学、经学和学术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也为旷日持久的《孔传》辨伪提供新的方法和新的证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尚书孔传》副词研究;下编为《尚书孔传》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助词研究。凡7章。
     第一章是《孔传》副词的分类及其特点。主要从副词在句中的语法意义角度,将副词分为判断、时间、程度、状态、疑问、关联、范围、劝令、否定、推度等十类,逐一分析每个副词特点,揭示副词的静态语义的分布情况以及每个副词在具体组合关系中呈现的动态意义。
     第二章是副词的词频分析及其与古文《尚书》、清华简副词的比较研究。第一节是《孔传》副词词频的统计总表及其分析,主要是对《孔传》副词的数量、类别和个体副词频率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规律与特点。第二节是《孔传》副词与古文《尚书》副词的比较研究,主要从副词的数量、频率、语音形式、表义特征等方面揭示二者的差异性。第三节是《孔传》副词与清华简副词的比较研究,主要从副词的数量、频率等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之处。
     第三章是《孔传》代词的功用及其特点。第一节是人称代词的用法及其特点。第二节是指示代词的用法及其特点。第三节是疑问代词的用法及其特点。前三节主要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逐一考察每个代词的特点,并解释与分析代词在实际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第四节是代词总表及其分析,主要是比较各类代词和代词内部的词频,进而揭示《孔传》代词词频存在明显差异、语法功能呈现集中化等规律与特点。
     第四章是《孔传》连词的类型、用法及其特点。第一节至第八节主要是从连词的语法功能角度,将连词分为顺承、假设、递进、并列、选择、让步、因果、转折等八类,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个连词进行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第九节是连词总表及其分析,主要是考察每一类连词的使用频率以及分布情况,进而揭示《孔传》连词的使用频率存在不均衡,单音节连词占据优势,语法功能比较齐备,分工比较明确等规律与特征。
     第五章是《孔传》介词的语法功能分析。第一节至第五节主要是从介词在句子中的功能角度,将介词分为五类: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条件、方法和依据,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或目的,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或范围,并作详细的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第六节是介词词频统计及其分析,主要是从介词的使用频率角度对《孔传》介词进行考察与分析,揭示出不同类、不同个体介词出现频率特点。第七节是关于介词“于”和“於”的讨论,从历时角度指出二者的出现与使用在不同时代存在明显差异。
     第六章是《孔传》语气词的语用特征。第一节至第三节主要是根据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将语气词分为表陈述语气、表疑问语气、表感叹语气等三类,进而对每一个语气词进行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揭示每个语气词在句中所具有的语法意义。第四节是语气词词频统计及其分析,主要是从频率角度对《孔传》语气词进行考察、统计与分析,揭示其内部出现频率、形式与跨类情况等存在差异性。
     第七章是《孔传》助词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第一节至第三节主要是根据助词的语法功能,把助词分为结构助词、语助词、语缀助词等三类;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个助词进行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第四节是助词词频统计及其分析,并对助词“之”和“是”进行讨论,指出两者的历时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孔传》虚词具有鲜明的语法特点和语用特征,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孔传》的有些虚词材料可以为《孔传》真伪的辨析以及成书年代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当然,《孔传》虚词研究本身也可以为中国文献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参考。
Shangshu is China's oldest collection of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Since Han dynasty, many scholars through the ages have been engaging themselves in the sorting out and textual researches of this Book. And Kongzhuang (or Kong Anguo's Commentary),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noted commentaries on Shangshu, has always been the hot poi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re still remains a controversy over the problems as to when the text of Kongzhuan came into being and who authored it. Therefore, new theory and new methodology are required for an improved textual discrimination. Linguistic approach is, no doubt, a good choice in this regard. This is because language is both time-specific and space-specific, with stri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its surface structure and deep structure. In addition, language is social-related. The language in any literature has its epochal linguistic rules and expressive habits. Written at a time when the Chinese language was developing from remote and middle ancient Chinese to modern Chinese, Kongzhuan carries with it epochal, successive and transitional linguistic features. Based on an exhaustive investigation and a systematic study, utilizing the metrological method,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gives an overall and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functional words in Shangshu, revealing the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unction words.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and seven chapters. Part One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adverbs of Kongzhuan, while Part Two on the pronouns, conjunctions, prepositions, modal particles, and auxiliary words.
     Chapter One is "Adverbs in Kongzhuan: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ll the adverbs are classified into10categories in terms of their grammatical meanings, namely, adverbs of judgment, of time, of degree, of state, of question, of relation, of range, of advice/command, of negation, and of inference/conjecture. Every category is analyzed in detail to reveal both its static semantic meaning and its distribution, and its dynamic meanings as reflected in its combination with other words.
     Chapter Two is "Adverbs in Kongzhuan:frequency analysis and their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Ancient Texts of Shangshu and in Qinghua Bamboo Slips. Section One is concerned wit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dverbial word-frequency, with the aim to explore the number, category and word-frequency of each adverb and reveal its intrinsic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Section Two deals wit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adverbs in Kongzhuan and those in Ancient Text of Shangshu, focusing on disclosing their differences in number, frequency, phonetic form, and semantic features. Section Three is the similar adverbial comparison, but between Kongzhuan and Qinghua Bamboo Slips, mainly focusing on the number and frequency of the adverbs so that the relation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will be revealed.
     Chapter Three is "Pronouns in Kongzhuan: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Section One is concerned with the usages and features of the personal pronouns; Section Two, the usages and features of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and Section Three, the usages and features of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With a combinational use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tic approaches, the previous three sections explore in each pronoun its characteristics, explaining and analyzing its meaning and function in its actual context. Section Four i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ll the pronouns in Kongzhuan summarized in a table. A comparison is made both among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within the same category of the pronouns under question to reveal such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as the obvious pronoun occurrence-frequency differences and centralization of grammatical functions.
     Chapter Four is "Conjunctions in Kongzhuan:types, usage, and characteristics". Sections One to Eight classifies all the conjunctions in Kongzhuan, based on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 into eight categories:continuative conjunction, assumptive conjunction, progressive conjunction, coordinative conjunction, selective conjunction, concessive conjunction, causal conjunction, and adversative conjunction. With a combinational use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tic approaches, each conjunction is induced, explained and analyzed. Section Nine shows a table in which all the conjunctions in Kongzhuan are presented in classificati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explains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each category of the conjunctions in Kongzhuan and reveals such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as the frequency disequilibrium in the conjunction use, dominant position of monosyllabic conjunctions, quite complete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divisions.
     Chapter Five is "Prepositions in Kong Zhuan:grammatical function". Sections One to Five under this chapter classifies the pre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syntactic functions, into five categories, which are all action-related:a) prepositions of tool, of condition, of method, and of basis; b) prepositions of object; c) prepositions of cause or purpose; d) prepositions of time; and f) prepositions of location or of range. Each category is described,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Section Six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usage and frequency. Section Seven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al and changing features of the two particular prepositions于and於, with their occurrence and 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d from diachronic perspective.
     Chapter Six is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modal particles in Kongzhuan". Sections One to Three classifies the pre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grammatical meanings, into three categories:declarative modal particles, interrogative modal particles, and exclamatory modal particles. Section Four i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word-frequency of the modal particles, with the purpose of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inner occurrence frequency, form, and cross-category nature.
     Chapter Seven is "Auxiliary words in Kongzhuan:types and pragmatic features" Sections One to Three classifies all the auxiliary words in Kongzhuan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s, modal auxiliary words, and affix auxiliary words. With a combinational use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tic approaches, the dissertation describes, interprets, and analyzes each of the modal auxiliary in detail. Section Four is concerned wit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uxiliary word-frequency, with focus on "之"(zhi) and "是"(shi), revealing the diachronic variability of the two.
     It is shown that the function words in Kongzhuan have distinctive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of significan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Relevant facts about some of the function words can provide new proof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ook's genuineness or falsity and of its composing time. The present study itself though, of course, can provide methodologica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bibliography.
引文
① 刘起舒:《尚书源流及传本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6页。
    ①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②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页。
    ① 钱宗武:《<尚书补疏)疏证》,《清代扬州学术研究》,台北:台北学生书局,2001年,第546页。
    ② 俞兆鹏:《中国伪书大观》,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③ 顾颉刚:《中国辨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④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52页。
    ⑤ 司马朝军:《文献辨伪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① 杨伯峻:《杨伯峻学术论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43页。
    ② 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3页。
    ③ 张西堂:《尚书引论》,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页、第160页。
    ④ 马雍:《尚书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页。
    ① 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24页、第361页。
    ② 刘起釪:《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94页。
    ③ 刘起舒:《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④ 刘起舒:《尚书源流及传本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⑤ 刘起舒:《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⑥ 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页。
    ⑦ 许锬辉:《尚书著述考》,台北:“国立”编译馆,2003年。
    ⑧ 吴福通:《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⑨ 刘德汉,等:《尚书研究论集》,北京: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⑩ 吴康:《尚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年。
    11 程元敏:《尚书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① 钱宗武:《今文尚书语言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② 钱宗武:《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 钱宗武:《今文尚书句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 周锡(?):《易经的语言形式与著作年代》,《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② 唐钰明:《定量方法与古文字资料的词汇语法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③ 苏新春:《汉语词汇定量研究的运用及其特点》,《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年第4期。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226页。
    ② 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③ 李载霖:《古汉语语法学述略》,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④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512页。
    ⑤ 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27页。
    ①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0页。
    ②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7页。
    ③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3页。
    ④ 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94页。
    ⑤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90页。
    ⑥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⑦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227页。
    ① 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3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93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2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2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3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4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8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3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7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0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6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8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5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4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7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31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54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7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44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8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0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2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2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30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8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3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8页。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64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91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8页。
    ④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7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2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9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4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4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7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2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99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9页。
    ⑦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88页。
    ⑧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0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8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6页。
    ③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0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7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5页。
    ⑥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05页、第71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2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1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4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0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1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9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41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8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88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7页。
    ⑥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58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2页。
    ⑧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1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1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6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8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9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4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7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0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6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97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01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21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31页。
    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5页。
    ⑧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75页。
    ①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50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57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2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01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6页。
    ⑥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7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5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9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50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87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02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64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23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2页。
    ③ [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9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889页。
    ③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58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1页。
    ①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00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94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6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53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4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4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4负。
    ③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8页。
    ④ [清]刘淇:《助字辨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3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5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1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60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10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3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57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6页。
    ③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44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4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37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4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6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16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7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1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8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17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6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8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80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71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8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8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1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7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02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07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3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8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0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26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40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93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8页。
    ⑤ [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4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0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6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0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1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0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10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01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21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5页。
    ⑥ 杨树达:《词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⑦ [清]刘淇:《助字辨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1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0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20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1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81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1页。
    ④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89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7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9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22页。
    ⑧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29页。
    ② [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0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1页。
    ⑤ 吕雅贤:《从先秦到西汉程度副词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97页。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6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1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6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5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2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4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9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2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4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7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3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4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8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4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2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42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8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9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81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2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47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79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5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4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3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76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4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6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88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9页。
    ⑥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62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6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0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24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8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8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34页。
    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0页。
    ⑧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7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9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0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4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9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05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0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7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6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38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页。
    ⑥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0页。
    ① 张国艳:《甲骨文副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3页。
    ② 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4页。
    ③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④ 钱宗武:《<孔传>或成十汉末晋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 [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③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92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4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0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4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7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4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49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0页。
    ⑤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07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8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0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6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4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52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4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56页。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5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80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81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4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79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1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2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5页。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61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7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4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2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7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53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8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1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9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7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9页。
    ④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1页。
    ⑤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0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08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2页。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20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2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1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11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9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0页。
    ⑥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5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8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5页。
    ③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4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3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40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32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1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23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31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7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62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20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57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66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1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2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5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67页。
    ① [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11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5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1页。
    ①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75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2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6页。
    ①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46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26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4页。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1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页。
    ⑥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8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70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3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9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2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40页。
    ③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49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11页。
    ① 杨伯峻,何乐十:《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55页。
    ① 本节涉及到的古文《尚书》副词的有关数据均系业师钱宗武教授、师兄李斌博士、师妹刘硕敏硕士提供。
    ② 李斌:《古文<尚书>虚词研究》,扬州大学,2011年博十学位论文,第173页。
    ①李斌:《古文尚书<虚词研究>》,扬州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3页。
    ① 本节涉及到的清华简副词的有关数据均系业师钱宗武教授、师兄李斌博士、师妹刘硕敏硕士提供。
    ② 刘硕敏:《清华简副词研究》,扬州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3页。
    ① 刘硕敏:《清华简副词研究》,扬州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3页。
    ① 黎锦熙:《语法再研讨------代词和代名词》,《中国语文》,1960年第6期。
    ② 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0页。
    ③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60页。
    ④ 章士钊:《中等国文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11年,第67页。
    ⑤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文集》(第三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⑥ 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页。
    ①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文集》(第二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94页。
    ② 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3页。
    ③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8页。
    ④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4页。
    ⑤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台北:台湾研究院,1959年,第68页。
    ⑥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78页。
    ⑦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99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0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8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27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3页。
    ③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47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23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100页。
    ② 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第463页。
    ③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9页。
    ④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14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8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1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0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5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3页。
    ② [清]刘淇:《助字辨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00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45页。
    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5页。
    ⑦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5页。
    ②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36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453页。
    ② 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页。
    ③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贝。
    ④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页。
    ⑤ 史有为:《汉语连词的功能、界限和位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增刊第3辑。
    ⑥ 易孟醇:《先秦语法》,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87页。
    ⑦ 黄成稳:《张志公谈(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语文教学通训》,1984年第4期。
    ⑧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95页。
    ⑨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455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45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7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0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3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9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30页。
    ① 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6页。
    ② 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337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7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8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8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96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7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86页。
    ② 黎路遐:《<新书>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8页。
    ③ 李爱红:《<盐铁论>虚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 赵琴:《<淮南子>连词研究》,苏州大学,2010硕士学位论文。
    ⑤ 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0硕士学位论文,第46页。
    ⑥ 方松:《<太平经>连词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8页。
    ⑦ 吴庆峰:《<论衡>虚词通释》,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第118页。
    ⑧ 王磊:《<真诰>连词研究》,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2页。
    ⑨ 郝玲:《<颜氏家训>虚词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3页。
    ⑩ 徐望驾:《<论语义疏>语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11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4页。
    ①刘潜:《汉语假设复句的演变》,吉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7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8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4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1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1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34页。
    ④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45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4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8页。
    ① 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61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9页、第5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83页。
    ①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8页。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9页。
    ①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56页。
    ③ 王启俊:《<国语>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6页。
    ④ 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92页。
    ①易孟醇:《先秦语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42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76页。
    ② 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页。
    ③ 李载霖:《古汉语语法学述略》,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④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6页。
    ⑤ 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4页。
    ⑥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332页。
    ⑦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329页。
    ⑧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77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3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71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4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4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3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5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8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05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59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9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41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82页。
    ② [东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5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42页。
    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33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77页。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11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15页。
    ①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0页。
    ① 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82页。
    ② 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③ 易孟醇:《先秦语法》,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08页。
    ④ 李爱红:《<盐铁论>虚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页。
    ⑤ 周建姣:《东汉砖文虚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8页。
    ① 王启俊:《<国语>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5页。
    ② 左梁:《<论语>虚词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7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页。
    ① 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3页。
    ②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89页。
    ③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6页。
    ④ 向熹:《简明汉语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8页。
    ⑤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60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65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90页。
    ② 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1页。
    ③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71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6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4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22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2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7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4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29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4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06页。
    ① 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丛稿》,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1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2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2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00页。
    ①[清]刘淇:《助字辨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9页。
    ② 李斌:《古文<尚书>虚词研究》,扬州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2页。
    ① 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26页。
    ① 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② 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470页。
    ④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483夜。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4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22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9页。
    ③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13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13页。
    ⑤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471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99页。
    ②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1页。
    ③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9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6页。
    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1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56页。
    ②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493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1页。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52页。
    ④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78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8页。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32页。
    ① 解惠全,崔永琳,郑天一等:《古书虚词通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94页。
    ② 杨树达:《词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98页。
    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00页。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15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3页。
    ① 李爱红:《<盐铁论>虚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8页。
    ①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册、下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509页、第807页。
    ② 王启俊:《<国语>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0页。
    ③ 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④ 吴庆峰:《<论衡>虚词通释》,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第42页。
    ⑤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下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809页。
    ⑥ 殷国光:《先秦汉语带语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初探》,《语言研究》,1985年第2期。
    ① 吴福祥:《敦煌变文中的人称代词“自己”、“自家”》,《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4期。
    ② 梅祖麟:《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读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
    ③ 邓军:《魏晋南北朝代词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
    ④ 陆荣:《<宋书>代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23页。
    ⑤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116页。
    1.吴康:《尚书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年.
    2.张西堂:《尚书引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3.[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刘德汉,等:《尚书研究论集》,北京: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5.马雍:《尚书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周秉钧:《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
    7.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9.钱宗武:《尚书词典》,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钱宗武:《帝王政书尚书》,台北:台北地球出版社,1994年
    11.刘起针:《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2.钱宗武:《今文尚书语言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13.刘起釪:《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4.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15.许锬辉.《尚书著述考》,台北:“国立”编译馆,2003年.
    16.钱宗武:《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8.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9.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0.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1.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22.吴福通:《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3.程元敏:《尚书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24.钱宗武:《今文尚书句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25.钱宗武:《今文尚书词汇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26.章士钊:《中等国文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11年.
    27.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8.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29.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台北:台湾研究院,1959年.
    30.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1.[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2.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33.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3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35.史存直:《汉语语法史纲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36.易孟醇:《先秦语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37.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
    3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39.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40.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1.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42.孙良明:《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
    43.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44.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教材)
    4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6.向熹:《简明汉语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7.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48.严修:《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年.
    49.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文集》(第三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50.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5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文集》(第二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52.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53.李佐丰:《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54.张玉金:《西周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5.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6.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7.崔立斌:《<孟子>词类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58.黄珊:《<荀子>虚词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59.姚振武:《<晏子春秋>词类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徐望驾:《<论语义疏>语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61.邓军:《魏晋南北朝代词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2.裘燮君:《商周虚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63.周俊勋:《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纲要》,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64.殷国光:《<吕氏春秋>句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65.李载霖:《古汉语语法学述略》,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
    66.吴庆峰:《<论衡>虚词通释》,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
    67.钟兆华:《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68.吴庆峰:《<论衡>虚词通释》,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
    69.李明晓,胡波,张国艳:《战国秦汉简牍虚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70.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71.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
    72.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丛稿》,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73.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2年.
    7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75.[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76.[东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77.[元]卢以伟著,王克仲集注:《助语辞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78.何金松:《虚词历时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7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80.[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8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82.[清]袁仁林:《虚字说》,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3.[清]刘淇:《助字辨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4.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
    85.杨树达:《词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6.[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87.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8.解惠全,崔永琳,郑天一等:《古书虚词通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89.刘潜:《汉语假设复句的演变》,吉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90.王磊:《<真诰>连词研究》,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91.黎路遐:《<新书>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92.王启俊:《<国语>虚词研究》,安徽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93.陆荣:《<宋书>代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94.白林政:《建国后“伪<古文尚书>”及<尚书孔传>研究平议》.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95.李艳芳:《东晋古文<尚书》真伪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96.宋鹤:《<孔子家语>的成书及真伪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97.左梁:《<论语>虚词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98.赵琴:《<淮南子>连词研究》,苏州大学,2010硕士学位论文.
    99.方松:《<太平经>连词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00.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01.郝玲:《<颜氏家训>虚词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02.阚绪良:《<五灯会元>虚词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03.李爱红:《<盐铁论>虚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04.周建姣:《东汉砖文虚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05.魏兆惠:《两汉语法专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后论文.
    106.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07.李斌:《古文<尚书>虚词研究》,扬州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08.刘硕敏:《清华简虚词研究》,扬州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09.张国艳:《甲骨文副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110.张国艳:《居延汉简虚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11.吴承仕:《尚书古今文说》,《中大季刊》,1926年第1卷第1期.
    112.黎锦熙:《语法再研讨-------代词和代名词》,《中国语文》,1960年第6期.
    113.黄成稳:《张志公谈<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语文教学通训》,1984年第4期.
    114.殷国光:《先秦汉语带语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初探》,《语言研究》,1985年第2期.
    115.史有为:《汉语连词的功能、界限和位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增刊第3辑.
    116.黄肃:《梅赜<尚书>古文真伪管见》,《许昌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117.唐钰明:《定量方法与古文字资料的词汇语法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118.陈增杰:《<尚书>中近一半篇目是怎样被证明是伪造的》,《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119.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120.沈丹蕾:《试论今文<尚书>的叹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21.吴福祥:《敦煌变文中的人称代词“自己”、“自家”》,《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4期.
    122.钱宗武:《<尚书>述略》,《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
    123.钱宗武:《<尚书补疏>疏证》,《清代扬州学术研究》,台北:台北学生书局,2001年.
    124.苏新春:《汉语词汇定量研究的运用及其特点》,《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年第4期.
    125.李学勤:《<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126.张文国,张文强:《今文<尚书>指示代词研究》,《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7.周锡(?):《易经的语言形式与著作年代》,《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28.杨善群:《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4期.
    129.王树民:《伪<古文尚书>与伪孔安国<尚书传>》,《文史知识》,2003年第10期.
    130.邵毅杰:《<尚书>的古今文问题》,《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8期.
    131.杨文森:《朱熹证伪<古文尚书><序>、<传>详考》,《文教资料》,2007年第2期.
    132.陈以凤:《孔壁出书综考》,《唐都学刊》,2008年第5期.
    133.杨旭敏:《伪<尚书>出现及考辨的历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34.丁鼎:《“伪古文<尚书>案”评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
    135.钱宗武:《<孔传>或成于汉末晋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6.吕雅贤:《从先秦到西汉程度副词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137.梅祖麟:《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读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国语文》,1986年第6期.
    138.陈鸿迈:《关于“于”字作介词用法的历史考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39.杨雅丽:《古汉语“之”的形成》,《延安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40.张其昀:《“所”字用法源流考》,《盐城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
    141.袁毓林:《“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42.赵鲜秋:《“是”字的沿革》,《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143.伍开金:《谈“焉”》,《语文教学》,1983年第7期.
    144.陈海伦:《古汉语中的自称代词》,《河北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145.杨伯峻:《杨伯峻学术论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
    146.顾劼刚:《中国辨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47.俞兆鹏:《中国伪书大观》,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8.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49.王锦民:《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述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150.司马朝军:《文献辨伪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1.[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