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字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論文題目是《三晉文字編》,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第二部分是論文的主體——“字表”,第三部分是“歸字説明”,第四部分是“資料來源表及釋文”。本文所收錄的文字材料包括石器、銅器、兵器、璽印、陶文、貨幣以及雜器。國別則包括趙、魏、韓、中山、兩周、鄭、衛等,力求全面。
     “緒論”是對學術界在三晉文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的一次回顧和總結。在這一部分,圍繞本文的研究範疇,側重于概述三晉文字研究的進展情況。
     作爲主體部分的“字表”,包括正編、合文和附錄三部分。
     正編部分,以楷書爲字頭,見於《說文解字》者,根據《說文解字》排序,下出與之相應的小篆?灰婌丁墩f文解字》者,在右上角標以“﹡”號。以圖片形式把各個字的各類形體放到該字頭下。字形分類、分國及時代。字形下出器物出處和釋文。合文部分收錄合書形式的字例,按照首字的漢語拼音次序排列。數字則按照順序統一放在合文卷之後。附錄收錄的是不識字或難以隸定的字。
     “歸字説明”主要是對“字表”部分出現的一些新考釋的字作出解釋;或者對某個字形處置方法説明理由;或者對釋文進行重新解釋。
     “資料來源表及釋文”包括本文的所有資料來源及其的釋文。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es of Words’Character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getting prosperous, and many achievements reached. Many final conclusions of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Words’Character have also been made. Henc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ategorize and summarize these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ly. Some researchers have already done a good job in categorizing and summarizing. And nowadays, the collation of the Words’Character of Qin/Chu flourishing, Words’Character research of San-Jin is getting popular. However, it is still a little bit weak in the comprehensive collation of the Word’s Character research of San-Jin. So far, there is not a monograph in volumes studying of the Words’Character of San-Jin whose period ranging from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tegorize and summarize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this is als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was titled "Words’Character Study Volumes of San Jin", which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in thesis - "Words List", the third part is to "Word Interpretation," and the last part i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m and Textual Reference." The text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includes: stones, bronze wares, weapons, royal seals, pottery scripts, currencies and various scripts. In order to get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is paper contains not only the Words’Character of Zhao, Wei and Han, but also those of Zhongshan, Zhou, Zheng, Wei etc, though it is titled " Words’Character Study Volumes of San Jin"
     "Introduction"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in studying of Word’s Character of San-Jin. In this part, in accord with the study scope of this paper; it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Words’Character research. For example, the word "Bian", "Hu", "Yue" and "Xian" in HOU MA MENG SHU; the word "Cheng" and "Jia" in AN YI XIA GUAN ZHONG; the word "Jia" and "Ti" in Zhongshan Wares; the word "Fa qi", "Bao", "Lian " and "An", etc. in the weapon inscriptions; the word "Shu", "Cuo ", "Du" and "Ying", etc. in the royal seals; the compound surname as "Ma Shi", "Wu Lu", "Shao Qu", "Shao Shi" etc., and "Xin Wan" in the clay-sealing; the word "Qi" and "Xu" in Pottery Scripts; the word " Qi", " Shang’ai ", "Shaoqu", "Yuji", and "Liang", etc. in currenci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explains some of the eras and States of the artifacts and the categorization standard of the wares nationalities, because they are related to this thesis.
     As the main part, the "Words List" includes three sections: Main List, Combined Phrase and appendix. In the Main List, words are listed according to their regular-script order, and with accord to "Shuo Wen Jie Zi" sorting way. Then the regular scripted words lead to its corresponding Xiaozhuan. The word will mark with an "﹡" in the upper right corner which doesn’t appear in "Shuo Wen Jie Zi".And placed after the same word category. If there are variant characters, then the variant characters will be listed another line below its regular script and give the script of the word at the fist column of that word. In the form of picture, the Main List categorizes various characters of each word into the same word category. The character patterns a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its materials. They are sub-class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tes, and are sub-classified again by the time the character appeared. Characters will be listed after the same word category if the appearing era and State is still unknown. For easy understanding, consulting and use, the Main List gives the sources of the character and its explanation. Combined Phrase specially includes phrases, which are arranged by its first word’s Pinyin Alphabetical order. Numbers are listed according to their order at the back of the Combined Phrase volumes. Appendix contains the characters unknown or difficult to conclude.
     Word Interpretation mainly gives some new textual explanation to some words’characters in the Word List, or gives reasons for the listing way of certain patterns of words’characters, or gives new explanations to the old one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m and Textual Reference include al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its forms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all of their explanations. In this part,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Stones, Bronzes, weapons, Royal Seals, Pottery Scripts, currencies, and other wares, all sources will classified by States. And sources within the same state will be arranged by their appearing time; those sources with unclear period will be listed at the back of the state sources. For those sources with unclear state, they will be listed after the above said sources.
引文
1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中華書局,1989年,104頁。
    2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凡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孫剛:《齊文字編》,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馮勝君),2008年。
    4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134頁。
    5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緒論”,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
    1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3頁。
    2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上、中、下),《文物》1959年第7、8、9期。
    3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12頁。
    4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5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86頁。
    6洪恩耕:《春秋晉系器考釋》,(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許錟輝),1990年。
    7潘慧如:《魏國青銅器銘文初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張光裕),1993年。曾志雄:《侯馬盟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C.Y. Sin),1993年。蔡鴻江:《晉國文獻及銘文研究》,(臺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周虎林),1993年。1999年,蔡鴻江先生撰寫了《晉系青銅器研究》一文,蔡鴻江:《晉系青銅器研究》,(臺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周虎林),1999年。限於種種原因,上述論文均未能閲讀全文,附記于此。
    8吳雅芝:《戰國三晉銅器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許錟輝),1995年。
    9潘惠如:《晉國青銅器銘文探研》,(香港)青文書屋,1999年。
    10潘惠如:《晉國青銅器銘文探研》“凡例”及“前言”,(香港)青文書屋,1999年,VII-IX頁。
    1劉彥彬:《晉系彝器銘文研究》,(臺灣)國立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孔仲溫、汪中文),2001年。
    2姜允玉:《中山王銅器銘文的語文學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唐鈺明),2001年。
    3李蕊:《戰國晉系文字資料地域特徵研究》,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2年。
    4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
    5王穎:《戰國中山國文字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臧克和),2005年。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王穎博士並不認爲中山國文字應該歸到三晉系,而應該獨立開來猩絿淖执_實特點明顯,但是爲研究方便,我們還是按照傳統的劃分將中山國文字歸爲三晉範圍。
    6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
    7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
    8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
    9朱力偉:《東周與秦兵器銘文中所見的地名》,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4年。
    10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6頁。
    11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5頁。
    12據悉,安徽大學張道升先生將對侯馬盟書文字進行研究。參看張道升:《〈侯馬盟書文字研究〉開題報告》,《科技信息》2008年第16期。
    13據了解,北京師範大學沈之傑博士也在進行三晉文字研究,其形式與秦潘慧如先生的類似,可惜迄今尚未見到沈先生大作。
    1張頷:《侯馬東周遺址發現晉國朱書文字》,《文物》1966年第2期。
    2長甘(張頷):《侯馬盟書叢考》,《文物》1975年第5期。李裕民:《我對侯馬盟書的看法》,《考古》1973年第3期。黃盛璋:《關於侯馬盟書的主要問題》,《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馮時:《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周鳳五:《侯馬盟書年代問題重探》,《中國文字》新十九期,1994年,111-135頁。程峰:《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殷都學刊》,2002年第4期。趙世綱、趙莉:《溫縣盟書的曆朔研究》,艾蘭、邢文主編《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203-204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73-76頁。
    3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文物》1966年第2期。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第
    5期。唐蘭:《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文物》1972年第8期。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103-115頁。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考古》,2002年第8期。
    4長甘(張頷):《侯馬盟書叢考》,《文物》1975年第5期。
    5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74-77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76頁。
    6所謂的“尼”乃“弧”字,詳下文。
    7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4-35頁,316頁。李學勤:《侯馬、溫縣盟書曆朔的再考察》,《華學》第三輯,1998年,165-168頁。
    8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506頁。
    1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505頁。
    2魏克彬:《侯馬和溫縣盟書中的岳公》,《紀念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65頁。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號坎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3期。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號坎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3期。周鳳五:《侯馬盟書年代問題重探》,《中國文字》新十九期,1994年,126頁。趙世綱、趙莉:《溫縣盟書的曆朔研究》,艾蘭、邢文主編《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201-202頁。
    5白光琦:《溫縣盟書的年分》,《史學月刊》1984年第4期。馮時:《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考古》,2002年第8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號坎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3期。
    7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考古》,2002年第8期。
    8馮時:《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
    9周鳳五:《侯馬盟書年代問題重探》,《中國文字》新十九期,1994年,126頁。
    10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文物》1966年第2期。
    11李裕民:《我對侯馬盟書的看法》,《考古》1973年第3期。
    1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第5期。
    2江村治樹:《侯馬盟書考》,《文物季刊》1996年第1期。江村治樹:《侯馬古城群和盟誓遺址的關係》,《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蠦摵铣霭嫔?1996年,148頁。
    3長甘(張頷):《侯馬盟書叢考》,《文物》1975年第5期。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68頁。趙世綱、羅桃香:《論溫縣盟書與侯馬盟書的年代及其相互關係》,《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蠦摵铣霭嫔?1996年,152-161頁。
    4唐蘭:《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文物》1972年第8期。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103-108頁。馮時:《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考古》,2002年第8期。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507頁。
    5江村治樹:《侯馬盟書考》,《文物季刊》1996年第1期。江村治樹:《侯馬古城群和盟誓遺址的關係》,《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蠦摵铣霭嫔?1996年,147-148頁。
    6江村治樹:《侯馬古城群和盟誓遺址的關係》,《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年,150頁。
    7江村治樹:《侯馬盟書考》,《文物季刊》1996年第1期。
    8對於“吾君”是在世之君還是先君,學術界尚存爭論。參看魏克彬:《侯馬和溫縣盟書中的岳公》,《紀念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65頁,註釋53,2008年,長春。我們傾向于前者。先秦典籍中,“吾君”一般指在世之君,且均是單數领丁跋染f”,晉國先君衆多,盟書的“吾君”,在文意上無法概括所有晉國的“先君”,更無法指代某位“先君”,另外,先秦典籍凡是提到逝世之君主,均言“先君”。可見,“先君說”不可信。
    9黃盛璋:《關於侯馬盟書的主要問題》,《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
    10李學勤:《侯馬、溫縣盟書曆朔的再考察》,《華學》第三集,1998年,167頁。
    1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號坎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3期。
    12趙世綱、羅桃香:《論溫縣盟書與侯馬盟書的年代及其相互關係》,《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蠦摵铣霭嫔?1996年,156-158頁。程峰:《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殷都學刊》2002年第4期。趙世綱、趙莉:《溫縣盟書的曆朔研究》,《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199-201頁。王星光:《溫縣盟書》,《檔案管理》2005年第3期。
    1馮時:《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考古》,2002年第8期。
    2趙世綱、羅桃香:《論溫縣盟書與侯馬盟書的年代及其相互關係》,《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蠦摵铣霭嫔?1996年,157頁。趙世綱、趙莉:《溫縣盟書的曆朔研究》,《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199-201頁。
    3張頷:《侯馬盟書叢考續》,《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98-99頁。
    4張守中:《論盟書書法藝術》,《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蠦摵铣霭嫔?1996年,175頁。
    5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40頁。
    6唐蘭:《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文物》1972年第8期。參看:《“侯馬盟書”注釋四種》,《文物》1975年第5期。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40頁。張頷:《侯馬盟書叢考續》,《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78-103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號坎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3期。
    7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103-115頁。
    8吳振武:《釋侯馬盟書和溫縣盟書中的“公”》,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南京大學。吳振武:《關於溫縣盟書中的“公”》,艾蘭、邢文主編:《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206頁。
    1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考古》,2002年第8期。
    2參看張頷:《侯馬盟書叢考續》,《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78-103頁。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103-115頁。
    3魏克彬:《侯馬和溫縣盟書中的岳公》,《紀念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53-55頁,2008年,長春。
    4魏克彬:《侯馬和溫縣盟書中的岳公》,《紀念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50頁,2008年,長春。
    5魏克彬:《侯馬和溫縣盟書中的岳公》,《紀念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59—64頁,2008年,長春。
    6張頷:《侯馬盟書叢考續》,《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79頁。
    1高明:《侯馬盟書盟主考》,《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114頁。但高明先生在附錄裏把此字改釋作“弧( )”之後,依然把這個字通假作“浣”。顯然,他認爲盟書主要的政敵是趙獻侯浣。“弧”或“”跟“浣”通假在字音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侯馬盟書的年代是不可能晚至趙獻侯時期的。可見,趙弧( )不會是趙獻侯浣。
    2吳振武:《釋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器物銘文中的“鈲”和私庫》,《史學集刊》1982年第3期。
    3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1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73-76頁。
    4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4-35頁。
    5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16頁。李學勤:《侯馬、溫縣盟書曆朔的再考察》,《華學》第三輯,1998年,165-168頁。
    6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第5期。
    7唐蘭:《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文物》1972年第8期。
    8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人民出版社,1972年。
    9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36頁。
    10李家浩:《釋“弁”》,《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391-395頁。
    11曾志雄:《侯馬盟書“”字的文字學内涵》,《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文學社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379-391頁。
    12張頷:《侯馬東周遺址發現晉國朱書文字》,《文物》1965年第2期。
    1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文物》1965年第2期。
    2可參看: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76頁。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第5期。唐蘭:《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文物》1972年第8期。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103-115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331頁。
    3黃盛璋:《關於侯馬盟書的主要問題》,《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黃盛璋:《中山國銘刻在古文字、語言上若干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83-84頁。
    4陶正剛、王克林:《侯馬東周盟誓遺址》,《文物》1972年第4期。
    5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工作站:《“侯馬盟書”注釋四種》,《文物》1975年第5期。
    6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36頁。
    7唐鈺明:《重論“麻夷非是”》,《廣州師院學報》,1989年第2期。又載《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本文引用後者。
    8董珊:《侯馬、溫縣盟書中的“明殛視之”的句法分析》,《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356-362頁。
    1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第5期。
    2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六種)》,《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又載入《朱德熙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31頁。
    3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36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36頁。
    4戚桂宴:《麻夷非是解》,《考古》1979年第3期。
    5李裕民:《古字新考》,《古文字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1983年,109-121頁。
    6吳振武:《古璽姓氏考(複姓十五篇)》,《出土文獻研究》第三輯,中華書局,1998年,84頁。張湧泉等:《漢語史學報宂嫛练颉⑹Y禮鴻、郭在貽先生紀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92頁。
    7吳振武:《讀侯馬盟書文字札記》,《中國語文研究》第6期第13-18頁,1984年。
    8陳劍:《說慎》,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一》上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207頁;馮時:《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18頁;曾志雄:《侯馬盟書的人名問題(二)——人名字形問題初探》,《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671-689頁。
    1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
    2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出土文物選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202頁。
    3黃盛璋:《平山戰國中山刻石初步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43-44頁。
    4李學勤:《中山石刻釋文》,《戰國中山國靈壽城》,文物出版社,又載入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務印書館,2008年,338-339頁。本文引用後者。
    5陳邦懷:《中山王墓守丘刻石文字跋》,陳邦懷:《一得集》,齊魯書社,1989年,212-213頁。
    6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39頁。
    7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37頁。
    8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41頁。
    9黃盛璋:《平山戰國中山刻石初步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52頁。
    10黃盛璋:《平山戰國中山刻石初步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52-55頁。
    1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00頁。
    2霍宏偉(編譯):《洛陽故城古墓考》,《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2年6月。
    3梅原末治:《增訂洛陽金村古墓聚英》,(日本)京都小林出版社,昭和十八年(1944年)。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01頁。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啲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上),文物出版社,1996年,101頁。
    5李學勤、裘錫圭:《新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文學遺產》2000年第3期。
    6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7黃盛璋:《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
    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科學出版社,2002年,708-710頁。
    9朱德熙、裘錫圭:《戰國記容銅器刻辭考釋四篇》,《朱德熙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25-28頁。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時代的“?”和秦漢時代的“半”》,《朱德熙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115頁。
    1唐蘭:《羌鍾考釋》,故宮博物院編:《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頁。
    2李家浩:《戰國貨幣考(七篇)》“布考”,李家浩:《著名中青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吳振武:《試說平山戰國中山王墓銅器銘文中的“”字》,《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73頁。
    4吳良寶:《戰國金文考釋兩篇》,《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2期。
    5參看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唐友波:《春成侯盉與長子盉綜合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八輯,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李家浩:《談春成侯盉與少府盉的銘文及其容量》,《華學》第五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唐友波:《新見湏鼎小識》,《上海博物館集刊》第九輯,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 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114頁。
    6王輝:《戰國“府”之考察》,《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王人聰:《戰國記容銅器刻銘“”字試釋》,《江漢考古》,1991年第1期。
    7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6-31、102-106頁。
    8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87頁。
    9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51頁。
    1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51頁。
    2胡振祺:《太原檢選到土均錍》,《文物》1981年第8期。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年,150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第六卷,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53頁。杜迺松:《金文“容”字考釋》,《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35頁。原載《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3丘光明:《試論戰國容量制度》,《文物》1981年第10期。
    4吳振武:《戰國“(廩)”字考察》,《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4期。黃盛璋:《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丘光明:《中國歷代度量衡考》,科學出版社,1992年,154頁。湯餘惠:《戰國銘文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9頁。
    5裘錫圭:《說鈚、榼、椑榼》,《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580頁。
    6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47頁。
    7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91-92頁。
    8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48頁。
    9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48頁。
    10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91-92頁。
    11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12李學勤:《論梁十九年鼎與有關青銅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年。
    13黃盛璋:《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
    14李學勤:《論梁十九年鼎與有關青銅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年。黃盛璋:黃盛璋:《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
    15吳良寶(有虞同):《戰國中晚期魏國銅器制度新考》[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9-24].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20.
    1李學勤:《秦國文物新認識》,《文物》1980年第9期。裘錫圭:《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
    2李家浩:《戰國時代的“冢”字》,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頁。黃盛璋:《新出信安君鼎、平安君鼎的國別、年代與有關制度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丘光明:《中國歷代度量衡考》,科學出版社,1992年,162-164頁。
    3吳良寶:《平安君鼎國別研究評議》,《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4期,81-86頁。
    4這個字尚有一例作“”形的,今以“”形者爲例略作説明。我們懷疑“”形的“鑄”字是“”形或者“”形的省形,而加註了聲符“肘”。
    5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1頁。
    6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3-4頁。
    7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中華書局,1998年,190頁。
    8李天虹:《釋郭店楚簡〈成之聞之〉篇中的“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
    9羅昊:《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2期。
    10李學勤:《論新發現的魏信安君鼎》,《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11裘錫圭:《〈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讀後記》,《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
    12黃盛璋:《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湯餘惠:《戰國銘文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6頁。
    13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14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33-35頁。
    1李家浩:《戰國時代的“冢”字》,《著名中青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14頁。又載《語言學論叢》第七期,1981年。
    2黃盛璋:《新出信安君鼎、平安君鼎的國別年代與有關制度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
    3羅昊:《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2期。裘錫圭:《〈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讀後記》,《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曹錦炎:《平陰鼎蓋考釋》,《考古》1985年第7期。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29頁。吳良寶:《十七年坪陰鼎蓋新考》,《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5期。
    4李學勤:《論新發現的魏信安君鼎》,《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李學勤:《論梁十九年鼎與有關青銅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年。
    5黃盛璋:《新出信安君鼎、平安君鼎的國別年代與有關制度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黃盛璋:《新發現之戰國銅器與國別》,《文博》1989年第2期。
    6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19-20頁。在這裡需要説明的是,李剛先生文中,他把裘錫圭、黃盛璋、曹錦炎、何琳儀諸位先生釋作“眂”的字一併寫作“眡”,許是筆誤。
    7曹錦炎:《平陰鼎蓋考釋》,《考古》1985年第7期。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29頁。
    8李學勤:《論新發現的魏信安君鼎》,《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裘錫圭:《〈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讀後記》,《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2期。
    9李朝遠:《合陽鼎拾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230頁。
    1李朝遠:《合陽鼎拾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230頁。
    2參看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42頁。
    3李朝遠:《合陽鼎拾遺》,《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231-232頁。
    4吳良寶:《戰國魏合陽鼎新考》,《考古》2009年第7期。
    5參看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23-23頁。
    6吳振武:《新見十八年冢子韓矰戈研究——兼論戰國“赪印币还俚穆氄啤?(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七——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吳振武:《若干新發現的古文字資料對舊說的印證》,吉林大學古籍所古文字專業“博士討論課”,2009年6月19日。
    7孫稚雛:《羌鐘銘文彙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中華書局,1992年。
    8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16頁。王子超:《說“楚京”—〈羌鐘〉銘文疑義補釋》,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文物考古論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376頁。李家浩:《釋上博戰國竹簡〈緇衣〉中的“”合文—兼釋兆域圖“”和羌鐘“栀”等字》,《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24-25頁。
    9唐友波:《春成侯盉與長子盉綜合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八輯,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李家浩:《談春成侯盉與少府盉的銘文及其容量》,《華學》第五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
    10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 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57-58頁。
    1李學勤:《滎陽上官皿與安邑下官鍾》,《文物》2003年第10期。
    2參看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 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57-58頁。
    3吳振武:《關於新見垣上官鼎銘文的釋讀》,《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11期。
    4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 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57-58頁。這裡需要説明的是,在李剛所引的黃盛璋先生的觀點錯把“(造)”隸作了“”。
    5李學勤:《滎陽上官皿與安邑下官鍾》,《文物》2003年第10期。
    6吳振武:《關於新見垣上官鼎銘文的釋讀》,《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11期。
    7唐友波:《春成侯盉與長子盉綜合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八輯,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54頁。
    8李家浩:《談春成侯盉與少府盉的銘文及其容量》,《華學》第五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150頁。
    9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84頁。
    10李家浩:《談春成侯盉與少府盉的銘文及其容量》,《華學》第五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153頁。
    11這一點是周忠兵先生所提醒,特此説明。
    1參看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73-74頁。
    2李家浩:《傳遽鷹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二》,李家浩:《著名中青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90-94頁。又載《海上論叢》第二輯,1998年。
    3洛陽市博物館:《洛陽市哀成叔墓清理簡報》,《文物》1981年第7期。蔡運章:《哀成叔鼎銘考釋》,《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
    4趙振華:《哀成叔鼎的銘文與年代》,《文物》1981年第7期。彭裕商:《嘉鼎銘文考釋》,《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年。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四),文物出版社,1990年,500-501頁。
    5蔡運章:《哀成叔鼎銘考釋》,《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
    6洛陽市博物館:《洛陽市哀成叔墓清理簡報》,《文物》1981年第7期。
    7蔡運章:《哀成叔鼎銘考釋》,《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李學勤:《考古發現與東周王都》,《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237-238頁。
    8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中山國胤嗣壺釋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黃盛璋:《中山國銘刻在古文字、語言上若干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陳邦懷:《中山文字研究》,《天津社會科學》1983年第1期。何琳儀:《中山王器考釋拾遺》,《史學集刊》1984年第3期。朱歧祥:《中山國古史彝銘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1983年碩士學位論文。蔡哲茂:《平山三器銘文集釋》,《書目季刊》第20期,第3分,1986年;第4分,1987年。蔡哲茂:《平山三器銘文集釋再補正》,《書目季刊》第21期,第1分,1987年。
    1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中華書局,1981年。
    2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中華書局,1989年。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中華書局,1981年,143頁。
    4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35頁。
    5朱德熙:《中山王器的祀字》,《文物》1987年第11期。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上),文物出版社,1996年,402頁。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49-153頁。
    7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
    8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中山國胤嗣壺釋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
    9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中華書局,1981年,59頁。
    10裘錫圭:《釋“賈”》,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1992年,南京。
    1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
    2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
    3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
    4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
    5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中山國胤嗣壺釋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
    6吳振武:《試說平山戰國中山王墓銅器銘文中的“”字》,《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73頁。
    7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
    8吳振武:《釋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器物銘文中的“鈲”和私庫》,《史學集刊》1982年第3期。
    9白于藍:《釋中山王方壺中的“屬”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290-295頁。
    1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
    2這段話亦見於上博簡《武王踐阼》篇,參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偶?版社,2008年,158-159頁。
    3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
    4唐友波:《中山王“九祀”壺及其相關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
    5白于藍:《讀中山三器銘文瑣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
    6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7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六種)》“註釋36”,《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又載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31頁。本文引用後者。
    8黃盛璋:《公朱鼎及相關諸器綜考》,《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黃盛璋:《新發現之戰國銅器與國別》,《文博》1989年第2期。
    9朱德熙、裘錫圭:《戰國銅器銘文中的食官》,《文物》1973年第12期。又載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83頁。本文引用後者。黃盛璋:《公朱鼎及相關諸器綜考》,《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黃盛璋:《新發現之戰國銅器與國別》,《文博》1989年第2期。
    10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第四章“兩周題銘概述”,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
    11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緒論”註釋1,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
    12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前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
    1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第三章“東周晉系有銘兵器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
    2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第一章“趙國題銘”,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
    3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上、中、下),《文物》1959年第7、8、9期。
    4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第一章“趙國題銘”,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1頁。
    5經學者們的反復論證,現已基本清楚“冶”字是由“=、火、刀、口”幾部分構成。參看王人聰:《關於壽縣楚器銘文中的“”字的解釋》,《考古》1972年第6期。黃盛璋:《戰國“冶”結構類型與分國研究》,《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83年。林清源:《戰國“冶”字異形的衍生與制約及其區域特徵》,《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5年。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3-5頁。
    6郝本性:《新鄭“鄭韓故城”發現一批戰國銅兵器》,《文物》1972年第10期。
    7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49頁。
    8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又載《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89-147頁,齊魯書社,1982年。
    1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6頁。
    2吳振武:《新見十八年冢子韓矰戈研究—兼論戰國“赪印币还俚穆氄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七——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
    3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70頁。
    4下田誠:《中國古代國家の形成と青銅兵器》,(日本)汲古書院,2008年。
    5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6郝本性:《新鄭“鄭韓故城”發現一批戰國銅兵器》,《文物》1972年第10期。
    7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又載《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89-147頁,齊魯書社,1982年。
    8吳振武先生經過仔細核對指出,《遺珠》178號器與黃盛璋先生在《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一文中的《小校》10·104·3-4乃同一器。見吳振武:《趙十六年守相信平君鈹考》,《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398頁。
    9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又載《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89-147頁,齊魯書社,1982年。
    10李家浩:《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四》,《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662-671頁。
    11吳振武:《趙十六年守相信平君鈹考》,《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397-414頁。
    12這些低年份的兵器包括:元年相邦建信君鈹(《海岱考古》第一輯)、三年建信君鈹(《集成》11687)、三年建信君鈹(《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四年建信君鈹(《集成》11695)、四年建信君鈹(《集成》11619)、八年相邦鈹(《集成》11679)、八年相邦鈹(《集成》11680)及、八年相邦鈹(《集成》11681)
    13李學勤、鄭紹宗:《論河北今年出土的戰國青銅器》,《古文字研究》第七輯,中華書局,1982年,132頁。張琰:《關於三晉兵器若干問題》,《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年。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文物出版社,1987年,541-542頁。
    1吳振武:《談濟南市博物館藏元年相邦建信君鈹》,《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2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第一章“趙國題銘”,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
    3參看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36頁。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8頁。
    4轉引自黃盛璋:《“匮(撻)齋(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1986年,254頁。
    5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序言”,中華書局,1993年。
    6施謝捷:《釋盩》,《南京師大學報》1994年第4期。何琳儀:《幽脂通轉研究》,《古漢語研究》1輯,1996年。又見氏著:《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21頁。
    7黃盛璋:《“匮(撻)齋(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1986年,254頁。
    8黃盛璋:《“匮(撻)齋(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1986年。
    9董珊:《論春平侯及其相關問題》,北京大學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446頁。
    10此字還有兩例分別作“”(《遺珠》178“十六年守相鈹”)和“”(《集成》11709“十七年春平侯鈹”)形的,因其右旁有所殘泐,且均爲摹本,故尚無法確定是否从“攴”。但是,在未有新出材料之前,我們暫時看作从“攴”(見字表卷十),這僅是權宜之計。
    1吳振武:《趙鈹銘文“伐器”解》,中國訓詁學會主編:《訓詁論叢》第三輯,臺灣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年,795-805頁。
    2吳振武:《趙鈹銘文“伐器”解》,中國訓詁學會主編:《訓詁論叢》第三輯,臺灣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年,795-805頁。
    3吳振武:《趙鈹銘文“伐器”解》,中國訓詁學會主編:《訓詁論叢》第三輯,臺灣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年,795-805頁。在《趙十六年守相信平君鈹考》(《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397-414頁)與《趙武襄君鈹考》(《文物》2000年第1期)等文中,吳振武先生曾多次論述此問題。
    4吳振武:《談濟南市博物館藏元年相邦建信君鈹》,《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1吳振武:《若干新發現的古文字資料對舊說的印證》,吉林大學古籍所古文字專業“博士討論課”,2009年6月19日。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所藏的“十八年平國君鈹”銘文有“邦右伐器,段工師吳”的話,黃盛璋先生把“段”讀作“鍛”,訓作“鍛撻”,可爲“伐”訓“冶鑄”的旁證。
    2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又載《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89-147頁,齊魯書社,1982年。
    3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74年第1期。又載《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89-147頁,齊魯書社,1982年。
    4李家浩:《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四》,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662-671頁。
    5許進雄:《十八年相邦平國君銅劍—兼談戰國晚期趙國的相》,《中國文字》新十七期,美國藝文印書館,1993年。
    6吳振武:《趙二十九年相邦趙豹戈補考》,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1998年巴蜀書社,170-172頁。
    7湖南省博物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古丈白鶴灣楚墓》,《考古學報》1986年第3期。
    8黃盛璋:《新出五年桐丘戈及其相關古城問題》,《考古》1987年第12期。
    9劉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第四冊,中華書局,2002年,202頁第1173號。
    1吳良寶:《說包山楚簡中的“安陵”及相關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2—45頁。
    2李朝遠:《汝陰令戈小考》,李圃主編:《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65-171頁。
    3馬月華:《〈汝陰令戈小考〉讀後記》,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396-400頁。
    4吳振武:《新見古兵地名考釋兩則》,唐曉峰主編:《九州》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131-140頁。
    5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155頁。
    6李家浩:《十一年皋落戈銘文釋文商榷》,《考古》1993年第8期。
    7徐在國:《兵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118頁。
    8吳振武:《新見古兵地名考釋兩則》,唐曉峰主編:《九州》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131-140頁。
    9吳振武:《新見十八年冢子韓矰戈研究—兼論戰國“赪印币还俚侣氄啤?(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七—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1-29頁。
    10施謝捷:《東周兵器銘文考釋(三則)》,《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155-160頁。
    11施謝捷:《古璽彙考》“前言”,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黃德寬),2006年。
    12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前言”,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于省吾),1984年。
    13裘錫圭:《淺談璽印文字的研究》,《中國文物報》1989年1月20日,第三版。李學勤:《〈古璽通論〉·序言》,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
    14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
    15羅福頤主編:《古璽文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
    16施謝捷:《古璽彙考》“前言”及“參考文獻”,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黃德寬),2006年。
    17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
    18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1施謝捷:《古璽彙考》“内容提要”,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黃德寬),2006年。
    2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上、中、下),《文物》1959年第7、8、9期。
    3莊新興:《戰國璽印分域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4陳光田:《戰國古璽分域集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劉釗),2005年。
    5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42頁。莊新興:《戰國璽印分域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41頁。陳光田:《戰國古璽分域集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劉釗),2005年,166頁。
    6莊新興:《戰國璽印分域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32-41頁。
    7陳光田:《戰國古璽分域集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劉釗),2005年,166頁。
    8吳振武:《〈古璽彙編〉釋文訂補及分類修訂》,《古文字論集(初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年,486-535頁。
    9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于省吾),1984年,143、343、529頁。
    10吳振武:《古璽合文考(十八篇)》,《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
    1吳振武:《古璽姓氏考(複姓十五篇)》,《出土文獻研究》第三輯,中華書局,1998年。
    2吳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筆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輯,中華書局,2000年,308-337頁。
    3吳振武:《東周兵器銘文考釋五篇》,《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556-557頁。吳振武:《古璽姓氏考(複姓十五篇)》,《出土文獻研究》第三輯,中華書局,1998年,74-88頁。
    1李家浩:《從戰國“忠信”印談古文字中的異讀現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
    2吳振武:《戰國“信完”封泥考》,《中國文物報》1989年8月25日,第三版。
    3施謝捷:《古璽印文字考釋五篇》,《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4施謝捷:《古璽印文字叢考(十篇)》,《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
    5陳漢平:《古璽文字考釋》,陳漢平:《屠龍絕緒》,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344頁。
    6羅福頤主編:《古璽文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276頁。
    7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06頁。
    8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姚孝遂),1991年,524頁。
    9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姚孝遂),1991年,293頁。
    10劉樂賢:《古璽文字考釋(十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中華書局,2001年,286頁。
    11施謝捷:《古璽彙考》,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298頁。
    12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27頁。
    13轉引自劉釗:《釋戰國“右騎將”璽》,《史學集刊》1994年第3期。
    14劉釗:《釋戰國“右騎將”璽》,《史學集刊》1994年第3期。
    1裘錫圭:《戰國文字中的“市”》,《考古學報》1980年第3期。裘錫圭:《也談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13卷5期。
    2李家浩:《戰國官璽考釋(二篇)》,《文物研究》第七輯,黃山書社,1991年,348-352頁。
    3曹錦炎:《釋“”—兼釋續、瀆、竇、》,《史學集刊》1983年第3期,87-90頁。
    4曹錦炎:《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4期,81-83頁。
    5馮勝君:《試說東周文字中部分“嬰”及从“嬰”之字的聲符—兼釋甲骨文中的“癭”和“頸”》,《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09年6月13日-14日,上海。
    6陳漢平:《古璽文字考釋》,陳漢平:《屠龍絕緒》,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271-345頁。
    7蕭毅:《古璽文字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2年。據悉,蕭毅先生博士論文已於2009年在長沙岳麓書社出版ЧP者尚未見到此書,附記于此。
    8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較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1丘隆、丘光明:《介紹幾件韓國陶量》,《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
    2牛濟普:《“亳丘”印陶考》,《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
    3牛濟普:《滎陽印陶考》,《中原文物》1984年第2期。
    4何琳儀:《古陶雜識》,《考古與文物》1992年第4期。
    5蔡全法:《近年來新鄭“整韓故城”出土陶文簡釋》,《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
    6陳偉武:《〈古陶文字徴〉訂補》,《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7施謝捷:《河北出土古陶文字零釋》,《文物春秋》1996年第2期。
    8施謝捷:《古陶文考釋三篇》,《古漢語研究》1997年第3期。
    9蘇建洲:《戰國陶文雜識》,《中國文字》新廿六期,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0張立東:《鄭州戰國陶文“亳”、“十一年以來”再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431頁。
    11魏繼印:《輝縣孫村遺址發現的陶器文字》,《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
    12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8-49頁。
    13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286頁。
    14高明編著:《古陶文彙編》,中華書局,1990年,89頁。
    15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23-324頁。
    16蘇建洲:《戰國陶文雜識》,《中國文字》新廿六期,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7吳振武:《戰國“信完”封泥考》,《中國文物報》1989年8月25日,第三版。
    1張文芳、吳良寶:《二十世紀先秦貨幣研究述評》,中國錢幣學會編:《中國貨幣論文集》,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216-223頁。
    2張頷:《張頷學術文集》,中華書局,1995年。
    3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
    4黃錫全:《先秦貨幣研究》,中華書局,2001年。
    5何琳儀:《古幣叢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7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前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8林澐:《先秦貨幣文字編·序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9鄭家相:《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8年,107頁。
    10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38頁。
    11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55-156頁。
    12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74頁。
    13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98頁。
    1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231頁。
    2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
    3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247頁。
    4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
    5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
    6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後來裘先生放棄了這個説法,改釋爲“曲”。參看吳振武:《談戰國貨幣銘文中的“曲”字》,《中國錢幣》1993年第2期。
    7李家浩:《戰國貨幣文字中的“?”和“比”》,《中國語文》1980年第5期。
    8李家浩:《楚王酓璋戈與楚滅越的年代》,《文史》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1985年。
    9吳振武:《談戰國貨幣銘文中的“曲”字》,《中國錢幣》1993年第2期。
    10李家浩:《戰國貨幣文字中的“?”和“比”》,《中國語文》1980年第5期。
    11吳良寶:《野王方足小布幣考》,《江蘇錢幣》2008年第1期。
    1李家浩:《戰國於疋布考》,《中國錢幣》1986年第4期。
    2李家浩:《戰國布考》,李家浩:《著名中青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60頁。李家浩:《戰國貨幣考(七篇)》,李家浩:《著名中青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67頁。
    3陳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待刊。
    4吳良寶:《平肩空首布四考》,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中國文字研究》第五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65-167頁。
    5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
    6陳邦懷:《戰國〈行氣玉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
    7黃盛璋:《司馬成公權的國別、年代與衡制問題》,《中國歷史博物館刊》1980年第2期。
    8黃盛璋:《新出戰國金銀器銘文研究(三題)》,《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中華書局,1985年。
    9施謝捷:《古文字零釋四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
    10李家浩:《釋上博戰國竹簡〈緇衣〉中的“”合文——兼釋兆域圖“”和羌鐘“栀”等字》,《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23-24頁。
    11程鵬萬:《挡半量新考》,《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3期。
    12李家浩:《釋上博戰國竹簡〈緇衣〉中的“”合文——兼釋兆域圖“”和羌鐘“栀”等字》,《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23-24頁。
    13施謝捷:《古文字零釋四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
    
    1把“”釋作“”是馮勝君先生的意見,特此説明。
    2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年,34頁。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第二卷,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159頁。
    4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16頁。
    5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72-73頁。
    6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112頁。
    2參看李守奎:《楚文字考釋(三組)》,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3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貨幣》,上篐嗣癯霭嫔纾?988年,54頁。
    4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7、18頁。
    5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74頁。
    6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貨幣》,上篐嗣癯霭嫔纾?988年,205-207頁。
    1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86頁。
    2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315頁。
    3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410頁。
    4吳振武:《〈古璽彙編〉釋文訂補及分類修訂》,《古文字論集(初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年,522頁。
    5王恩田:《陶文圖錄》,齊魯書社,2006年,1752頁。
    1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1頁。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號坎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第3期。
    3董珊:《侯馬、溫縣盟書中“明殛視之”的句法分析》,《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358—359頁。
    1高明:《古陶文彙編》,中華書局,1990年,90頁。
    2高明、葛英會編:《古陶文字徴》,中華書局,1991年,237頁。
    3王恩田:《陶文圖錄》,齊魯書社,2006年,1764頁。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106頁。
    1吳鎮烽:《六年相室趙翣鼎考》,《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5期。
    2董珊:《讀珍秦齋藏吳越三晉銘文札記》,蕭春源:《珍秦齋藏金·吳越三晉篇》,澳門基金會,2008年,299頁。
    3黃錫全:《介紹一件韓二十年冢子戈》,《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
    1黃盛璋:《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書局,1989年,21頁。唐友波:《春成侯盉與長子盉綜合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八期,上海書畫出版社,156頁。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80頁。
    2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年,140頁。
    3李家浩:《談春成侯盉與少府盉的銘文及其容量》,《華學》第五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155頁。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112頁。
    1張守中:《中山王啲器文字編》,中華書局,1981年,2頁、14頁。
    2這些字分別見於《中山王啲器文字編》137、138、140頁。
    3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26頁。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106頁。
    5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360頁。
    1曾志雄:《侯馬盟書中的人名問題》,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合編:《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532頁。
    2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較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645頁。
    3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較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648頁。
    4此字承馮勝君先生提示,特此致謝。
    5張光裕、吳振武:《武陵新見古兵三十六器集錄》,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二集》,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7頁。
    1裘錫圭:《先秦古書中的錢幣名稱》,《中國錢幣論文集》第四輯,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13頁。
    2王人聰:《六年襄城令戈考釋》,《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415頁。
    3王恩田:《陶文圖錄》,齊魯書社,2006年,1835頁。
    4保利藏金編輯委員會:《盄亟稹罚瑤X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274頁。
    
    1黃錫全:《介紹一件韓二十年冢子戈》,《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319頁。
    2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71頁。
    1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302頁。
    2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3張頷:《侯馬東周遺址發現晉國朱書文字》,《文物》1966年第2期。
    4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文物》1966年第2期。
    5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人民出版社1972年,40-41頁。
    6陶正剛、王克林:《侯馬東周盟誓遺址》,《文物》1972年第4期。
    7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第5期。
    8唐蘭:《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文物》1972年第8期。
    9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36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36頁。
    
    1韓自強:《安徽阜陽地區出土的戰國時期銘文兵器》,《東南文化》1991年第2期。
    2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60頁。
    3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33頁。
    1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31-132頁。
    2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年,159頁。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版)“第七冊”,中華書局,2007年,5567頁。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 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167頁。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啲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上),文物出版社,1996年,404頁。
    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六),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189頁。
    6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49頁、註釋36。
    7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頁。
    
    1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貨幣》,上篐嗣癯霭嫔纾?988年,146頁。
    2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104頁。
    3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文物》1959年第8期。
    1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出土文物選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202頁。李學勤:《中山石刻釋文》,《戰國中山國靈壽城》,文物出版社,又載入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務印書館,2008年,338-339頁。本文引用後者。陳邦懷:《中山王墓守丘刻石文字跋》,陳邦懷:《一得集》,齊魯書社,1989年,212-213頁。
    2黃盛璋:《平山戰國中山刻石初步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八輯,中華書局,1983年,43-44頁。
    3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37頁。
    4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39-143頁。
    5蔡運章、趙曉軍、戴霖:《論右孠鼎銘及其它相關問題》,《文物》2004年第9期。
    6原文如此,“臺”當是“台”之誤。參看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53頁。
    1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14頁。
    2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較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647頁。
    1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448頁。
    2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49頁。
    3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9頁。
    4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66-167頁。
    5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6頁。
    6朱京葛:《河南長葛出土一件戰國銅鈹》,《文物》1992年第4期。吳振武:《新見十八年冢子韓矰戈研究—兼論戰國“赪印币还俚穆氄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七——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
    1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374頁。
    2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1頁。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73-76頁
    3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4-35頁。
    4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16頁。
    5李學勤:《侯馬、溫縣盟書曆朔的再考察》,《華學》第三輯,1998年,165-168頁。
    6參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22頁。
    7吳良寶:《寧夏彭陽出土“二十七年晉戈考”》,《考古》2007年第10期。
    1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58頁。
    2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4頁。
    3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173頁。
    4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較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647頁。
    1參看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110、111頁等。
    2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153頁。
    3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66、167頁。
    4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744頁。
    5這一點是馮勝君先生所提示,特此説明。
    1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276頁。
    2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60頁。
    3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較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648頁。
    4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5頁。
    5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附錄004號”,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255頁。
    6蕭春源:《珍秦齋藏金》,澳門基金會,2008年,122頁。
    7田麗梅:《吉林省博物院館藏傳世先秦青銅兵器初步整理》,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36頁。
    8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185頁。
    1臨城縣文化局:《河北臨城縣中羊泉東周墓》,《考古》1990年第8期。
    2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175頁。
    3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7頁。
    4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763頁。
    5這一點是吳良寶先生提示,特此説明。
    6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中華書局,1998年,1223頁。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荥經嚴道古城遺址博物館:《荥經縣同心村巴蜀船棺葬發掘報告》,《四川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241頁。
    2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7頁。
    3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51頁。
    4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87頁。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荥經嚴道古城遺址博物館:《荥經縣同心村巴蜀船棺葬發掘報告》,《四川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241頁。
    2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7頁。
    3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56頁。
    4參看本論文字表卷十一“冶”字條。
    5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179頁。
    6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中華書局,1998年,260頁。
    1金石癖·青銅:http://sites.google.com/site/jinshi999.
    2孫敬明、蘇兆慶:《十年洱陽令戈考》,《文物》1990年第7期。
    3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23頁
    4何琳儀:《莒縣出土東周銅器銘文彙釋》,《文史》2000年第1輯(縂第50輯),32—33頁。
    5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5頁。
    6孫敬明、蘇兆慶:《十年洱陽令戈考》,《文物》1990年第7期。
    7何琳儀:《莒縣出土東周銅器銘文彙釋》,《文史》2000年第1輯(縂第50輯),33頁。
    8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37頁。
    9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7頁。
    
    1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3頁。
    2參看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李零),2002年,49頁。
    3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導師:李學勤),2002年,38頁。
    1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56頁。
    1田麗梅:《吉林省博物院館藏傳世先秦青銅兵器初步整理》,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王立新),2009年,36頁。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第六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517頁。
    3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年,170頁。
    4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中華書局,1998年,947、1493頁。何琳儀:《貝地布幣考》,《陝西金融·錢幣宂嫛?14),1990年。
    5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商周金文數字化處理系統·金文資料庫”,2002年
    6吳良寶先生所採用的例子選自《三晉貨幣》第125、126頁。但細審可知,他所擧例子與我們所擧例子基本是一致的。故我們直接採用《貨系》的例子予以説明。
    
    1吳良寶:《戰國金文考釋兩篇》,《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2期。
    2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56頁。
    3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18頁第487號。
    
    1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85頁。
    2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135頁。
    3這一點是馮勝君先生提示,特此致謝。
    4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57-58頁。
    5李學勤:《滎陽上官皿與安邑下官鍾》,《文物》2003年第10期。
    1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59頁。吳振武:《關於新見垣上官鼎銘文的釋讀》,《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11期。
    2參看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57-58頁。
    3吳振武:《關於新見垣上官鼎銘文的釋讀》,《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11期。
    4李學勤:《滎陽上官皿與安邑下官鍾》,《文物》2003年第10期。
    5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吳振武),2005年,59頁。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導師:陳偉武),2008年,106頁。
    6張光裕、吳振武:《武陵新見古兵三十六器集釋》,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二集》,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9頁。
    1田麗梅:《吉林省博物院館藏傳世先秦青銅兵器初步整理》,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導師:王立新),2009年,36頁。
    2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06頁。
    
    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杜預.春秋左傳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范曄.後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郭忠恕,夏竦編,李零,劉新光整理.汗簡古文四聲韻[M].北京:中華書局,1983.
    顧野王,陳彭年,等.大廣益會玉篇[M].北京:中華書局,1987.
    劉向.戰國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王引之.經義述聞[M].卷二十三《春秋名字解詁敍》,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張玉書,等.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日]奧平昌洪.東亞錢誌[M].東京:東京巖波書店,1938.
    巴納,張光裕.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M].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
    保利藏金編輯委員會.保利藏金[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
    曹錦炎.古璽通論[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
    曹錦炎.古代璽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陳介祺.十鐘山房印擧[M].北京:中國書店,1985.
    陳煒湛,唐鈺明.古文字學綱要[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
    程訓義.中國古印:程訓義古璽印集存[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
    丁福保.古錢大辭典[M].上海:上海醫學書局,1938.
    段滋新,郝麗萍主編.趙國錢幣[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馮勝君.論郭店簡《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語叢》一~三以及上博簡《緇衣》爲具有齊
    系文字特點的抄本[M].北京:綫裝書局,2007.
    高明.古文字類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高明.古陶文彙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高明,葛英會.古陶文字徵[M].北京:中華書局,1991.
    高明.高明論著選集[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M].濟南:齊魯書社,1989.
    古越閣.商周青銅兵器[M].臺北:臺北古越閣發行,1993.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國家計量總局.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國家文物局《中國古錢譜》編撰委員會.中國古錢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韓天衡,孫慰祖.古玉印精萃[M].上海:上海書店,1989.
    韓天衡,孫慰祖.古玉印集存[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管理處.河北出土文物選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啲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戰國中山國靈壽城——1975~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M].北京:中華書局,1989.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M].北京:中華書局,1998.
    何琳儀.古幣叢考[C].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M].上海:上海書店,1991.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東周墓[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市博物館,襄荊高速公路考古隊.荊門左冢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金文引得(春秋戰國卷)[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商周金文數字化處理系統·金文資料庫”[J/OL].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2002.
    黃錫全.先秦貨幣通論[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黃錫全.先秦貨幣研究[C].北京:中華書局,2001.
    [日]加滕慈雨樓.中國璽印集粹[M].京都:臨川書店,1980.
    [日]菅原石盧.鴨雄綠齋藏中國古璽印精選[M].東京:アートラィフ社,2004.
    吉林大學歷史系文物陳列室.吉林大學藏古璽印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集古齋.古代璽印輯存[M].香港: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年份不詳].
    蔣溥.金薤留珍[M].北京:故宮博物院鈐印本.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賴非主編.山東新出土古璽印[M].濟南:齊魯書社,1998.
    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李學勤.海外尋珍[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學勤,艾蘭.歐洲所藏中國青銅器遺珠[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劉體智.善齋吉金錄[M].石印本,1934.
    劉體智.小校經閣金文拓本[M].石印本,1935.
    劉鶚.鐵雲藏貨[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6.
    劉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2.
    劉慶柱,段志洪,馮時.金文文獻集成[M].北京:綫裝書局,2005.
    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M].長沙:岳麓書社,2005.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羅福頤主編.古璽文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羅福頤.古璽印概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羅福頤.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北京:中華書局,1983.
    [日]梅原末治.增訂洛陽金村古墓聚英[M].京都:小林出版社,昭和十八年(1944年).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馬承源主編.中國青銅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内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田廣金,郭素新.鄂爾多斯式青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内蒙古金融研究編輯部.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痆M].1993.
    潘惠如.晉國青銅器銘文探研[M].(香港)青文書屋,1999.
    [日]平勢隆郎.春秋晉國“侯馬盟書”字體通覽[M].東京:汲古書院,1988.
    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引得[M].臺北: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鉛印,1983.
    丘光明.中國歷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C].北京:中華書局,1992.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5.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張頷,陶正剛,張守中.侯馬盟書(增訂本)[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山西省錢幣學會.中國山西歷代貨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四十年[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晉都新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喬村墓地(1959-1996)(上中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商承祚,王貴忱,譚棣華.先秦貨幣文編[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
    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博物館藏印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石永士,石磊.燕下都東周貨幣聚珍[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M].北京:中華書局,1981.
    孫慰祖主編.古封泥集成[M].上海:上海書店,1994.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
    湯餘惠主編,徐在國,吳良寶編纂.戰國文字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天津歷史博物館藏歷代貨幣·第一卷“先秦部分”[M].天津:楊柳青書畫社,1990.
    天津市博物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古璽印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貨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王毓銓.我國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王人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印集[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80.
    王人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印續集一[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6.
    王恩田.陶文圖錄[M].濟南:齊魯書社,2006.
    王恩田.陶文字典[M].濟南:齊魯書社,2006.
    隗啓明.蚌埠藏泉選集[M].蚌埠:蚌埠人民印刷厰,1992.
    魏嵩山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
    [日]下中邦彦.書道全集(1)[M].東京:平凡社,1954.
    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日]下田誠.中國古代國家の形成と青銅兵器[M].東京:汲古書屋,2008.
    蕭春源.珍秦齋古印展[M].澳門:澳門市政廳,1993.
    蕭春源.珍秦齋藏印(戰國篇)[M].澳門:澳門基金會,2001.
    蕭春源.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M].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
    蕭春源.珍秦齋藏金·吳越三晉篇[M].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
    小鹿.古代璽印[M].北京:中國書店,1998.
    [日]小林斗盦.中國璽印類編[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許雄志.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
    葉其峰.古璽印通論[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M].北京:科學出版社影印版,1957.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1998.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7.
    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張頷.古幣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
    張頷.張頷學術文集[C].北京:中華書局,1995.
    張英,等.吉林出土古代官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北京:中華書局,2001.
    鄭家相.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8.
    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中國錢幣學會編.中國錢幣論文集(一)[C].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5.
    中國錢幣學會編.中國錢幣論文集(二)[C].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
    中國錢幣學會編.中國錢幣論文集(三)[C].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
    中國錢幣學會編.中國錢幣論文集(四)[C].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7-1994.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
    中國中國書法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書法全集(1)“先秦秦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M].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4.
    朱活.古錢新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朱活主編.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5.
    朱華.三晉貨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朱德熙.朱德熙文集(5)[C].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莊新興.戰國鉩印分域編[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莊新興.戰國璽印[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鄒安.周金文存[M].影印本,1921.
    
    白光琦.溫縣盟書的年分[J].史學月刊,1984(4):105.
    白于藍.古璽印文字考釋(四篇)[J].考古與文物,1999(3):85-86.
    白于藍.《郭店楚墓竹簡》讀後記[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10-116.
    白于藍.釋中山王方壺中的“屬”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290-295.
    白于藍.讀中山三器銘文瑣記[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289-294.
    柏鄉縣文物保管所.河北柏鄉縣東小京戰國墓[J].文物,1990(6):67-71.
    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商周組,等.晉豫鄂三省考古調查簡報[J].文物,1982(7):1-16.
    步連生.中山王墓出土遺物考釋三則[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2):88-90,75.
    蔡運章.哀成叔鼎銘考釋[J].中原文物,1985(4):56-61.
    蔡運章,余扶危.空首布初探[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5:80-102.
    蔡運章,楊海欽.十一年皋落戈及其相關問題[J].考古,1991(5):413-416.
    蔡運章.洛陽發現戰國時期有銘銅鏡略論[J].文物,1997(9):66-69.
    蔡運章.論新發現的一件宜陽銅戈[J].文物,2000(10):76-78.
    蔡運章.戰國圜錢概論[G]//中國錢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金融出版社,2002:134-160.
    蔡運章,趙曉軍,戴霖.論右孠鼎銘及其相關問題[J].文物,2004(9):81-83.
    蔡運章,趙曉軍.三年垣上官鼎銘考略[J].文物,2005(8):90-93.
    蔡運章.戰國成君鼎銘及其相關問題[J].中國歷史文物,2007(4):44-48,65.
    蔡全法.近年來新鄭“鄭韓故城”出土陶文簡釋[J].中原文物,1986(1):76,78-83,88.
    蔡哲茂.平山三器銘文集釋(上)[J].書目季刊(第20期,第3分),1986:53-84.
    蔡哲茂.平山三器銘文集釋(下)[J].書目季刊(第20期,第4分),1987:40-81.
    蔡哲茂.平山三器銘文集釋再補正[J].書目季刊(第21期,第1分),1987:168.
    蔡鴻江.晉國文獻及銘文研究[D].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3.
    蔡鴻江.晉系青銅器研究[D].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1999.
    蔡偉.釋“聖”[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5-23].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96
    曹錦炎,吳振武.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1(2):24-25.
    曹錦炎.釋——兼釋續、瀆、竇、[J].史學集刊,1983(3):87-90.
    曹錦炎.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J].考古與文物,1985(4):81-83.
    曹錦炎.平陰鼎蓋考釋[J].考古,1985(7):633-635.
    曹錦炎.關於先秦貨幣銘文的若干問題——讀《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札記[J].中國錢幣,1992(2):58-62.
    曹錦炎.戰國古璽考釋(三篇)[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397-403.
    曹錦炎.釋兔[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北京:中華書局,2000:184-191.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文物管理所.吉林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發現藺相如銅戈[J].文物,1998(5):91-92.
    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J].考古,1966(5):271-281.
    陳夢家.禺邗王壺考釋[G]//劉慶柱,段志洪,馮時.金文文獻集成(29).北京:綫裝書局,2005:186-192.
    陳直.璽印木簡中發現的古代醫學史料[J].科學史集刊(1),1958:68-76.
    陳直.漢晉少數民族所用印文通考[G]//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編.秦漢史論叢(一).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338-364.
    陳世輝.玉飾銘和氣功療法[N].光明日報,1961-11-21(4).
    陳連慶.《羌鐘》銘征秦齊新釋[J].吉林師大學報,1979(3):76-81.
    陳漢平.釋古璽文“堂”字[J].考古與文物,1982(2):52.
    陳漢平.古文字釋叢[J].考古與文物,1985(1):103-108.後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
    資料.語言文字學,1985(3):109-114.
    陳漢平.古文字釋叢[J].考古與文物,1986(4):72-76.
    陳漢平.古璽文字考釋[G]//陳漢平.屠龍絶緒.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271-345.
    陳漢平.侯馬盟書文字考釋[G]//陳漢平.屠龍絶緒.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346-358.
    陳邦懷.戰國《行氣玉銘》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69:187-193.
    陳邦懷.中山國文字研究[J].天津社會科學,1983(1):62-69.
    陳邦懷.古字今釋·釋乘[G]//陳邦懷.一得集(上).濟南:齊魯書社,1989:17-18.
    陳邦懷.中山王墓守丘刻石文字跋[G]//陳邦懷.一得集(上).濟南:齊魯書社,1989:212-213.
    陳長安.中山王墓壺銘中的“”字小議[J].中原文物,1985(3):95.
    陳偉.《鄂君啓節》之“鄂”地探討[J].江漢考古,1986(2):88-90.
    陳爾俊.戰國古璽文字考釋補正[G]//文物研究(二).合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1986:99-100.
    陳應祺.戰國中山國“成帛”刀幣考[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5:153-165.
    陳應祺.戰國中山國“成帛”刀幣考[J].中國錢幣,1984(3):14-27.
    陳應祺.中山國靈壽城第四、五號遺址發掘簡報[J].文物春秋,1989年創刊號:52-71,148-149.
    陳偉武.《古陶文字徵》訂補[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118-130.
    陳偉武.戰國秦漢同形字論綱[G]//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228-232.
    陳偉武.同符合體字探微[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4):106-118.
    陳偉武.雙聲符字綜論[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328-339.
    陳偉武.舊釋“折”及从“折”之字平議——兼論“慎德”和“悊終”問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0:251-256.
    陳松長.湖南省博物館新徵集璽印考述[G]//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博物館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91:109-113.
    陳信.河北涿鹿縣發現一件春秋晚期有銘銅戈[J].文物,1996(2):92.
    陳平.《四年昌國庖鼎》考[G]//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142-146.
    陳永正.上古漢語史上劃時代的標誌——春秋載書[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北京:中華書局,2000:338-345.
    陳雙新.樂器銘文考釋(五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0:120-124.
    陳雙新.羌鐘銘文新釋[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92-95.
    陳雙新.鐘銘文補議[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2002:258-262.
    陳劍.釋西周金文的“竷(贛)”字[G]//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
    究中心集刊(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370-382.
    陳劍.說慎[G]//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207-214.
    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G]//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78-396.
    陳劍.釋上博竹書《昭王毀室》的“幸”字[G]//漢字研究(一),學苑出版社,2005:456-463.
    原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5-12-16].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4.
    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与編聯問題[J/OL].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6-02-19].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4.
    陳劍.上博竹書“葛”字小考[J/OL].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6-03-10].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79.
    陳劍.關於“宅陽四鈴”等布權的一點意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06:382-384.
    陳劍.釋造[G]//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55-100.又收入: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127-176.
    陳劍.釋“琮”及相關諸字[G]//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273-316.
    陳劍.金文字詞零釋(四則)[G]//張光裕,黃德寬.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132-146.
    陳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待刊.
    陳劍.釋“”.待刊.
    陳曉捷.學金小札[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197-200.
    程紀中,童子玉,馬漢民.三孔布新品[J].中國錢幣,1993(2):48.
    程燕.《戰國古文字典》訂補[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三).北京:中華書局,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149-173.
    程燕.“豈”、“”同源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461-463.
    程燕.讀上博六札記[J/OL].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7-07-24].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63
    程訓義.兩方先秦骨角質及銀質小璽[J].文物春秋,2002(3):70-71.
    程訓義.戰國古璽文試讀四則[J].文物春秋,2005(6):63.
    程鵬萬.古璽複姓考釋三篇[J].古籍研究2005(卷上),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147-149.
    程鵬萬.挡半量新考[J].中國歷史文物,2007(3):76-78.
    程峰.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J].殷都學刊,2002(4):46-49,112.
    崔樂泉.行氣玉銘——兩千多年前的“導引”論述[N].中國文物報,1991-09-08(2).
    崔恆升.甲金文地名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0:150-156.
    崔恆升.古文字地名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三).北京:中華書局,2002:218-223.
    
    [日]大西克也.論古文字資料中的“邦”和“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三).北京:中華書局,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186-194.
    丁耀祖.臨潼縣附近出土秦代銅器[J].文物,1965(7):53-55.
    董珊.新見戰國兵器七種[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96-206.
    董珊.新見戰國古璽印一百一十七方[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37-146.
    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D].北京: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董珊.二年主父戈與王何立事戈考[J].文物,2004(8):61-64,72.
    董珊.論春平侯及其相關問題[G]//北京大學文博學院.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446-460.
    董珊.“弌日”解[J].文物,2007(3):58-61.
    董珊.“周公戈”辨僞之翻案[J].華夏考古,2007(3):92-96.
    董珊.釋“趙寡太后”璽[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07-24].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77
    董珊.侯馬、溫縣盟書中的“明殛視之”的句法分析[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356-362.
    董珊.讀珍秦齋藏吳越三晉銘文札記[G]//蕭春源.珍秦齋藏金·吳越三晉篇.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290-303.
    杜迺松.“五年復吳”釋[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2):87.
    杜迺松.中山王墓出土銅器銘文今釋[J].文獻,1980(4):152-156.
    杜迺松.對“五年復吳”“君幸酒、君幸食”的考釋[G]//杜迺松.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84-86.
    杜迺松.讀“三年相邦鈹”銘文隨筆[G]//杜迺松.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87-88.
    杜迺松.論中山國青銅器[G]//杜迺松.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209-215.
    杜迺松.金文“容”字考釋[G]//杜迺松.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34-37.
    杜迺松.古越閣藏商周青銅器考[G]//杜迺松.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240-243.
    杜平安.新鄭博物館藏戰國帶銘青銅器[J].中原文物,1999(3):101,110.
    段連勤.關於平山三器的作器年代及中山王的在位年代[J].西北大學學報,1980(3):54-59.
    
    方輝.“九年京命戈”考[N].中國文物報,1998-9-23(3).
    馮永謙,鄧寶學.遼寧建昌普查中發現的重要文物[J].文物,1983(9):66-72.
    馮時.侯馬盟書與溫縣盟書[J].考古與文物,1987(2):43-48.
    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J].考古,2002(8):69-73.
    馮勝君.釋戰國文字中的“怨”[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281-285.
    馮勝君.試說東周文字中部分“嬰”及丛“嬰”之字的聲符——兼釋甲骨文中的“癭”和“頸”[G]//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海:2009:185-196.
    傅熹年.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及其陵園規制的研究[J].考古學報,1980(1):97-118.
    傅天佑.兵器銘文中的“冶”非“工師”說[J].江漢考古,1984(1):110.
    
    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103-115.
    高明.?、簠考辨[J].文物,1982(6):70-73,85.
    高開貴.略論戰國時期文字的繁化與簡化[J].江漢考古,1988(4):104-114.
    高士英.朔縣張家口發現戰國劍[J].考古與文物,1989(3):20-21,19.
    高智.侯馬盟書主要問題辨述[J].文物世界,1992(1):32-38.
    高智.古璽文徵十則[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第三屆國際中
    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1997:851-858.
    高本漢著,劉叔揚譯.羌編鐘之年代[G]//劉慶柱,段志洪,馮時.金文文獻集成(29).
    北京:綫裝書局.2005:407-413.
    葛英會.古代典籍與出土資料中的匋、陶、窑字——兼論商周金文徽幟字及相關問題[G]//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考古學研究(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80-186.
    貴州省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先秦至漢晉時期青銅器[J].考古,2005(2):93-96.
    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J].文物,1966(6):4-6.
    郭沫若.桃都、女媧、加陵[J].文物,1973(1):2-6.
    郭政凱.侯馬盟書參盟人員的身份[J].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4):93-100.
    郭一峰,張廣善.高平縣出土“寧壽令戟”考[J].文物季刊,1992(4):69-71,66.
    郭若愚.三孔布幣面文字再考釋及其鑄造年代之探究[J].中國錢幣,1994(2):26-31.
    郭莉.金文中“”、“師”、“帀”用法芻議[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三),《考古與文物》2005年增刊,2006:87-89.
    郭永秉.讀《戰國成君鼎銘及其相關問題》小記[J].中國歷史文物,2008(3):74-75.
    
    邯鄲市文物保管所.河北邯鄲市區古遺址調查簡報[J].考古,1980(2):142-158.
    韓自強.安徽阜陽博物館藏印選介[J].文物,1988(6):88-90.
    韓自強,馮耀堂.安徽阜陽地區出土的戰國時期銘文兵器[J].東南文化,1999(2):258-261.
    韓自強.過眼雲煙——記新見五件晉系銘文兵器[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323-327.
    韓彥.遼寧出土戰國銅戈及相關問題[J].遼寧大學學報,1993(2):107-108.
    韓祖倫.新見先秦古璽文字雜識[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
    [2008-12-2].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59
    郝本性.新鄭“鄭韓故城”發現一批戰國銅兵器[J].文物,1972(10):32-42.
    郝本性.新鄭出土戰國銅兵器部分銘文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115-125.
    郝本性.從溫縣盟書談中國古代盟誓制度[J].華夏考古,2002(2):107-112.
    郝本性.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發掘與整理情況[G]//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76-79.
    郝本性,魏克彬.“懸書”解[G]//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461-464.
    郝勤.導引行氣的源與流[J].文史知識,1993(8):19-25.
    郝万章.桐丘故城地望考[G]//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文物考古論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374-375.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邢臺曹演莊遺址發掘簡報[J].考古學報,1958(4):43-50.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J].文物,1979(1):1-1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調查與墓葬發掘[G]//《考古》編輯部.考古學集刊(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167-19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山國靈壽城第四、五號遺址發掘簡報[J].文物春秋(創刊號),1989(1-2):52-6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工作站,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登封戰國陽城貯水輸水設施的發掘[J].中原文物,1982(2):1-8,封二,封三.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號坎發掘簡報[J].文物,1983(3):78-89,7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登封縣八方村出土五件銅戈[J].華夏考古,1991(3):29-32.
    何琳儀.中山王器考釋拾遺[J].史學集刊,1984(4):5-10.
    何琳儀.平安君鼎國別補證[J].考古與文物,1986(5):81-83.
    何琳儀.戰國文字與傳鈔古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101-134.
    何琳儀.余無布幣考——兼述三孔布地名[J].中國錢幣,1990(3):11-14.
    何琳儀.橋形布幣考[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2):53-57.
    何琳儀.趙國方足布三考[J].文物春秋,1992(2):26-28,94.
    何琳儀.古陶雜識[J].考古與文物,1992(4):76-81.
    何琳儀.古璽雜識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470-489.
    何琳儀.魏國方足布四考[J].文物季刊,1992(4):62-66.
    何琳儀.古璽雜識再續[J].中國文字(新十七).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289-300.
    何琳儀.句吳王劍補釋——兼釋冢、主、幵、丂[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249-263.
    何琳儀.釋洀[J].华夏考古,1995(4):104-109.
    何琳儀.負疋布幣考[J].中國文字(新二十),臺灣:藝文印書館,1995:183-190.
    何琳儀.銳角布幣考[J].中國錢幣,1996(2):3-7.
    何琳儀.戰國文字形體析疑[G]//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224-227.
    何琳儀.古兵地名雜識[J].考古與文物,1996(6):68-73.
    何琳儀.釋离[G]//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57-60.
    何琳儀.戰國兵器銘文選釋[J].考古與文物,1999(5):83-96.又收入:中國古文字研究會.
    古文字研究(二十).北京:中華書局,2000:107-129.
    何琳儀,黃德寬.釋蔡[J].東南文化,1999(5):105-108.
    何琳儀.莒縣出土東周銅器銘文彙釋[J].文史,2000(1):29-37.
    何琳儀.成白刀幣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2002:337-339.
    何琳儀.第二批滬簡選釋[J].學術界,2003(1):85-103.該文曾題《滬簡二冊選釋》,原載:“簡帛研究網”(http://www.jianbo.org)[2003-1-14].
    何琳儀,唐晉源.周方足布續考[J].中國錢幣,2004(2):4-7.
    何琳儀,焦智勤.八年陽城令戈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06:213-218.
    何直剛.中山金器刻辭再推敲[J].文物春秋,1990(3):53,65.
    何直剛.中山三銘與中山史考辯[J].文物春秋,1992(2):22-25.
    何家興.晉璽零拾(一則)[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1-11].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47
    洪恩耕.春秋晉系器考釋[D].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年碩士學位論文,1990.
    胡振祺.太原揀選到土勻錍[J].文物,1981(8):88.
    胡順利.中山王鼎銘“五年復吳”的史實考釋辨[J].中國史研究,1984(3):165-166.
    胡正明.“丞相啟”即昌平君說商榷[J].文物,1988(3):.
    胡性初.論中山三器銘文的修辭藝術[J].中山大學學報,1998(4):64-71.
    湖南省博物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古丈白鶴灣楚墓[J].考古學報,1986(3):339-360.
    黃盛璋(黃茂林).新鄭出土戰國兵器中的一些問題[J].考古,1973(6):372-380.
    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J].考古學報,1974(1):13-44.
    黃盛璋.關於戰國中山國墓葬遺物若干問題辨證[J].文物,1979(5):43-45.
    黃盛璋.司馬成公權的國別、年代與衡制問題[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2):103-107.
    黃盛璋.再論平山中山王墓若干問題[J].考古,1980(5):444-447,435.
    黃盛璋.關於侯馬盟書的主要問題[J].中原文物,1981(2):27-33.
    黃盛璋.公朱鼎及相關諸器綜考[J].中原文物,1981(4):39-46.
    黃盛璋.旅大市所出啓封戈銘的國別、地理及其相關問題[J].考古,1981(4):332,345.
    黃盛璋.中山國銘刻在古文字、語言學上若干研究[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七).北京:中華書局.1982(6):71-85.
    黃盛璋.新出信安君鼎、平安君鼎的國別年代與有關制度問題[J].考古與文物,1982(2):55-61.
    黃盛璋.跋集安新出陽安君劍[J].考古,1983(5):472-473.
    黃盛璋.“匈奴相邦”印之國別、年代及相關問題[J].文物,1983(8):67-72.
    黃盛璋.寺工新考[J].考古,1983(9):829-833.
    黃盛璋.平山戰國中山石刻初步研究[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八).北京:中華書局,1983:43-58.
    黃盛璋.試論戰國秦漢銘刻中從“酉”諸奇字及其相關問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北京:中華書局,1983:221-241.
    黃盛璋.戰國“冶”字結構類型與分國研究[G]//常宗豪.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425-439.
    黃盛璋.關於魯南新出趙工劍與齊工師銅泡[J].考古,1985(5):460-465.
    黃盛璋.新出戰國金銀器銘文研究(三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85:337-354.
    黃盛璋.匮(撻)齋(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253-276.
    黃盛璋.新發現之三晉兵器及其相關的問題[J].文博,1987(2):53-58.
    黃盛璋.新出五年桐丘戈及其相關古城問題[J].考古,1987(12):1107-1111.
    黃盛璋.匈奴官印綜論[J].社會科學戰綫,1987(3):136-147.
    黃盛璋.魏享陵鼎銘考論[J].文物,1988(11):45-47.
    黃盛璋.新發現之戰國銅器與國別[J].文博,1989(2):27-32.
    黃盛璋.三晉銅器的國別、年代與相關制度[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89:1-66.
    黃盛璋.關於加拿大多倫多市安大略博物館所藏三晉兵器及其相關問題[J].考古,1991 (1):57-63.
    黃盛璋.關於安徽阜陽博物館藏印的若干問題[J].文物,1993(6):77-82.
    黃盛璋.新發現的“屯氏”三孔幣與相關問題發覆[J].中國錢幣,1993(4):42-48.
    黃盛璋.朔縣戰國秦漢墓若干文物與墓葬斷代問題[J].文物,1994(5):65-72.
    黃德寬.古文字考釋二題[G]//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275-277.
    黃文傑.氏民辨[G]//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合編.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696-708.
    黃錫全.利用《汗簡》考釋古文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135-151.
    黃錫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釋文核訂[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365-377.
    黃錫全.趙國方足布七考[J].華夏考古,1995(2):105-112.
    黃錫全.銳角布國別漫議[J].中國錢幣,1997(2):9-13.
    黃錫全.山西稷縣新出空首布布文初探[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1997:859-874.
    黃錫全.尖足空首布新品“下虒”考[J].中國錢幣,2000(2):15-17.
    黃錫全.新見宜陽銅戈考論[J].考古與文物,2002(2):68-71.
    黃錫全.新見布權試析[G]//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349-353.
    黃錫全.新見一枚“宅陽”布權[J].中國錢幣,2004(2):8-10.
    黃錫全.新見尖足布與權銘考釋[G]//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年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131-138.
    黃錫全.新見三孔布簡釋[J].中國錢幣,2005(2):3-7.
    黃錫全.介紹新見“上范廚”勺[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06:219-223.
    黃錫全.新見“分布”及有關問題[J].中國錢幣,2007(2):3-7.
    黃錫全.介紹一件韓二十年冢子戈[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318-322.
    霍宏偉.洛陽故城古墓考[J].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13-15.
    集安縣文物保管所.吉林集安縣發現趙國青銅短劍[J].考古,1982(9):666,672.
    [日]江村治樹,周先民譯.侯馬古城群和盟誓遺址的關係[G]//中國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147-151.
    [日]江村治樹,王虎應,史畫編譯.侯馬盟書考[J].文物季刊,1996(1):81-96.
    [韓]姜允玉.中山王銅器銘文的語文學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韓]姜允玉.中山王銅器銘文中所見的傳抄古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236-242.
    [韓]姜允玉.中山王銅器銘文中的音韻現象初探[J].古漢語研究,2005(1):17-23.
    [韓]姜允玉.《侯馬盟書·字表》補正[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363-367.
    降大任.侯馬盟書的研究及價值意義[J].晉陽學刊,2004(2):20-24.
    寇玉海.新鄭發現一件刻款戰國銅矛[J].中原文物,1992(3):66.郎保利.長平古戰場出土三十八年上郡戈及相關問題[J].文物,1998(10):78-81.
    李逸友.包頭市窩吐發現安陽布範[J].文物,1959(4):73.
    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上)[J].文物,1959(7):50-54.
    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中)[J].文物,1959(8):60-63.
    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下)[J].文物,1959(9):58-61.
    李學勤.平山墓葬群與中山國的文化[J].文物,1979(1):37-41.
    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J].考古學報,1979(2):147-170.
    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J].文物,1980(9):25-31.
    李學勤.論新發現的魏信安君鼎[J].中原文物,1981(4):37-38.
    李學勤,鄭紹宗.論河北近年出土的戰國有銘青銅器[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七).北京:中華書局,1982:123-138.
    李學勤.北京揀選青銅器的幾件珍品[J].文物,1982(9):44-48.
    李學勤.論梁十九年鼎及其有關青銅器[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1-3.
    李學勤.晉公晄的幾個問題[J].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古文獻研究室.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34-137.
    李學勤.湖南戰國兵器銘文選[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82:329-335.
    李學勤.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G]//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4-11.
    李學勤.兮甲盤與駒父盨[G]//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38-145.
    李學勤.青銅器與山西古代史的關係[G]//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255-260.
    李學勤.北京揀選青銅器的幾件珍品[G]//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287-294.
    李學勤.中國璽印的起源[N].中國文物報,1992-7-26(3).
    李學勤.論博山刀[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二).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33-37.
    李學勤.古越閣所藏青銅兵器選粹[J].文物,1993(4):18-28.
    李學勤.曹錦炎《古璽通論》序[G]//曹錦炎.古璽通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3-6.
    李學勤.侯馬、溫縣盟書曆朔的再考察[G]//饒宗頤.華學(三).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165-168.
    李學勤.魯方彝與西周商賈[G]//李學勤.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320-308.
    李學勤,裘錫圭.新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考古發現與先秦、秦漢典籍文化[J].文物遺產,2000(3):4-17.
    李學勤.滎陽上官皿與安邑下官鍾[J].文物,2003(10):77-81.
    李學勤.論葛陵簡的年代[J].文物,2004(7):67-70.
    李學勤.武陽布與武陽璽[G]//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208-209.
    李學勤.滎陽上官皿與安邑下官鍾[J].文物,2003(10):77-81.
    李學勤.三年垣上官鼎校量的計算[J].文物,2005(10):94-95.
    李學勤.中山石刻釋文[G]//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338-339.
    李家浩.戰國貨幣文字中的“?”和“比”[J].中國語文,1980(5):373-376.
    李家浩.釋“弁”[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391-395.
    李家浩.戰國布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三).北京:中華書局,1980:160-165.又收入: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0-166.
    李家浩.戰國時代的“冢”字[G]//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14.原載:《語言學論叢》,第七期,1981:113-122.
    李家浩.信陽楚簡“澮”字及從“”之字[G]//中國語言學報(一).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189-199.又收入: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94-211.
    李家浩.楚王酓璋戈與楚滅越的年代[J].文史(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85:15-21.
    李家浩.戰國於疋布考[J].中國錢幣,1986(4):55-57.
    李家浩.從戰國“忠信”印談古文字中的異讀現象[J].北京大學學報,1987(2):9-19.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87(5):137-147.
    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縣”[J].文史(二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87:49-58.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88(12):139-148.又收入: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5-34.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二篇)[G]//文物研究(七).合肥:黃山書社,1991:346-353.
    李家浩.戰國貨幣考(七篇)[G]//中國錢幣學會成立十週年紀念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85-98.又收入: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7-193.
    李家浩.十一年皋落戈銘文釋文商榷[J].考古,1993(8):758-759.
    李家浩.包山楚簡中的旌旆及其他[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5:375-392.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兩篇[G]//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166-169.又收入: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41-147.
    李家浩.鐘銘文考釋[G]//北大中文研究(創刊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249-263.
    李家浩.包山楚簡中的“枳”[G]//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173-175.
    李家浩.傳遽鷹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二[G]//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82-100.
    李家浩.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四[G]//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662-671.
    李家浩.談春成侯盉與少府盉的銘文及其容量[G]//饒宗頤.華學(五).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150-161.
    李家浩.戰國官印“尚路璽”考釋[G]//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329-332.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三篇[G]//中國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獻研究(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23 .
    李家浩.戰國幵陽布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391-396.
    李家浩.釋上博戰國竹簡《緇衣》中的“”合文—兼釋兆域圖“”和羌鐘“栀”等字[G]//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21-26.
    李零.戰國鳥書箴銘帶鈎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八).北京:中華書局,1982:59-62.
    李零.古文字雜識(六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89:282-290.
    李零.釋“利津”和戰國人名中的與字[G]//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續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20-121.
    李零.古文字雜識[G]//于省吾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270-274.
    李零.古文字雜釋(二則)[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1997:757-762.
    李裕民.我對侯馬盟書的看法[J].考古,1973(3):185-191.
    李裕民.侯馬盟書疑難字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五).北京:中華書局,1981:291-301.
    李裕民.古字新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北京:中華書局,1983:109-121.
    李裕民.戰國文字研究(一)[J].文物季刊,1997(2):61-73.
    李裕民.戰國文字研究(二)[J].文物季刊,1997(3):74-85.
    李先登.河南登封陽城遺址出土陶文簡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七).北京:中華書局,1982:207-231.
    李先登.滎陽、邢丘出土陶文考釋[G]//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十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32-37.又載: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350-357.
    李曉東.中山國守丘刻石及其價值[J].河北學刊,1986(1):74-75.
    李恩佳.戰國時期中山國的陶量[J].文物,1987(4):64-75.
    李仲操.中山王行年考[G]//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西安: 三秦出版社,1987:343-347.
    李興盛.内蒙古和林格爾縣徵集的青銅劍和銅印[J].考古與文物,1989(6):28-29.
    李夏廷.渾源彝器研究[J].文物,1992(10):61-75.
    李天虹.說文古文新證[J].江漢考古,1995(2):73-81.
    李天虹.戰國文字“”、“”續議[G]//中國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獻研究(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5-38.
    李天虹.上博五《競》、《鮑》篇校讀四則[J/OL].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6-02-19].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3.
    李海祥.邯鄲市西郊發現一座戰國墓[J].文物春秋,1995(3):74,73.
    李東琬.箴言古璽與先秦倫理思想[J].北方文物,1997(2):28-32.
    李守奎.楚文字考釋(三組)[G]//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研究(三).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23-29.
    李朝遠.汝陰令戈小考[G]//李圃.中國文字研究(一),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165-171.
    李朝遠.合陽鼎拾遺[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06:230-239.
    李蘭昌.“下匡取水”古璽淺釋[J].文博,2000(4):31-32.
    李戎.戰國玉杖首《行氣銘》集考及銘文新釋[J].醫古文知識,2001(1):27-28.
    李曉峰,楊冬梅.濟南市博物館藏古代銅印選釋[J].文物春秋,2001(2):47-52.
    李蕊.戰國晉系文字資料地域特徵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李剛.三晉系記容記重銅器銘文集釋[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李艷紅.《侯馬盟書》《溫縣盟書》與《左傳》盟誓語言比較研究[J].殷都學刊,2007(3):124-129.
    李義平.讀璽札記三則[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08-12].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83
    梁學義,李志東,程紀中.新發現一枚“武平”類方足布[J].中國錢幣,2007(2):29.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遼寧淩源安杖子古城址發掘報告[J].考古學報,1996(2):199-236.
    林沄.新版《金文編》正文部分釋字商榷[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八次年會論文.江蘇太倉,1990.
    林沄.釋古璽中从“朿”的兩個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468-469.又收入:林沄.林沄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10-11.
    林沄.士王二字同形分化說[G]//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1-11.又:林沄.王、士同源及相關問題[G]//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113-123.後收入:林沄.林沄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22-29.
    林沄.從張家口白廟墓地出土的尖首刀談起[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94-105.
    林志強.戰國玉石文字研究述評[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1990(4):42-47.
    林傑,馬濤.中山國玉卜卜辭試釋[J].文物春秋,1990(3):49-52,48.
    林素清.論戰國文字的增繁現象[J].中國文字(新十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0:21-44.
    林素清.《古璽文編》補正[G]//金祥恆教授逝世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出版者不祥],1990:99-122.
    林素清.古璽叢考[G]//周鳳五,林素清.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161-173.
    林清源.戰國“冶”字異形的衍生與制約及其區域特徵[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5:333-374.
    林清源.釋“葛”及其相關諸字[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12-08].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63
    臨城縣文化局.河北臨城縣中羊泉東周墓[J].考古,1990(8):693-702.
    劉節.氏編鐘考[J].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五卷第六號.1931:35-42.
    劉節.跋羌編鐘考釋[J].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六卷第一號.1932:89-92.
    劉節.答懷主教書——論氏鐘出土處沿革[G]//劉慶柱,段志洪,馮時.金文文獻集成(29).
    北京:綫裝書局,2005:406.原載:《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七卷第一號),1933.
    劉來成,李曉東.試談戰國時期中山國歷史上的幾個問題[J].文物,1979(1):32-36.
    劉來成.戰國時期中山王兆域圖銅版釋析[J].文物春秋,1992(增刊):25-33.
    劉翔,劉蜀永.羌鐘銘——我國目前最早和唯一記載長城歷史的金文[J].考古與文物,1982(3):50-51.
    劉宗漢.金文劄記三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北京:中華書局,1983:127-137.
    劉宗漢.哀成叔鼎“君既安惠,亦弗其飤”解[G]//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考古四十年:1992年洛陽考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247-248.
    劉雨.郘黛編鐘的重新研究[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85:257-265.
    劉隆啟,李振奇.河北臨城柏暢城發現戰國兵器[J].文物,1988(3):50-54,56.
    劉釗.璽印文字釋叢(一)[J].考古與文物,1990(2):44-49.又收入: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157-176.
    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1.
    劉釗.釋戰國“右騎將”璽[J].史學集刊,1994(3):74-76.
    劉釗.《金文編》附錄存疑字考釋(十篇)[J].人文雜誌,1995(2):102-109.
    劉釗.《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印續集一》讀後記[J].中國篆刻,1997(4)(總13期):45-48.
    劉釗.金文考釋零識[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449-463.
    劉釗.璽印文字釋叢(二)[J].考古與文物,1998(3):76-81.又收入: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177-194.
    劉釗.《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印集》釋文訂補[J].中國文字(新廿四).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95-104.
    劉釗.古文字中的人名資料[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1):60-69.又收入: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360-383.
    劉釗.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筆、借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一).北京:中華書局,2001:397-410.
    劉釗.上皋落戈考釋[J].考古,2005(6):95-96.
    劉森.關於三孔布的幾個問題[J].中國錢幣,1990(3):3-10.
    劉秉忠.釋“幼沖”[J].江漢考古,1992(1):71-72.
    劉新明.安陽出土戰國方足布[J].中國錢幣,1993(2):50.
    劉樂賢.古璽漢印複姓合證三則[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33-136.
    劉樂賢.古璽文字考釋(十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一).北京:中華書局2001:286-292.
    劉樂賢.古璽人名考釋六則[G]//追尋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週年紀念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70-73.
    劉信芳.古璽試解十則[J].中國文字(新二十六).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161-168.
    劉昀華.中山王鼎銘“至於今”的句讀[J].文物春秋,2000(4):85.
    劉彥彬.晉系彝器銘文研究[D].臺北:國立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劉餘力,褚衛紅.洛陽宜城城角村發現戰國有銘銅戈[J].文物,2004(9):88-89.
    劉紹剛.古璽補釋三則[G]//中國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獻研究(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9-49.
    羅福頤.中山王墓鼎壺銘文小考[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2):81-85.
    羅福頤.近百年來對古璽文字之認識和發展[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五).北京:中華書局,1981:243-254.
    羅福頤.史印新證舉隅[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1):23-30.又載: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84-93.
    羅福頤.封泥證史錄舉隅[J].文物,1982(3):58-62.又載: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94-105.
    羅福頤.龍字私議[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北京:中華書局1983:11-13.
    羅福頤.僂翁印話[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110-122.
    羅鳳鳴.侯馬和溫縣盟書的北京研究[G]//中國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162-167.
    羅鳳鳴,魏克彬(譯).整理溫縣盟書攝影成像項目:方法概述[G]//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80-87.
    羅昊.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J].考古與文物,1981(2):19-20,18.
    羅運環.字考辨[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2002:345-346.
    洛陽市博物館.洛陽哀成叔墓清理簡報[J].文物,1981(7):65-66.
    洛陽博物館.洛陽哀成叔墓清理簡報[J].文物,1981(7):.
    呂利平,周毅.從《導引圖》等文物看中華養生文化[J].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98-99.
    呂利平,郭成傑.清輝四轍的中華養生文化——從《行氣玉佩銘》、《導引圖》和《引書》談起[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177-179.
    馬承源.商鞅方升和戰國量制[J].文物,1972(6):17-24.
    馬洪.吉林省出土收藏古璽印藝術概述[J].博物館研究,1996(1):106-109,封二,封三。
    馬月華.《汝陰令戈小考》讀後記[G]//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集刊(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97-400.
    馬俊才.新鄭“鄭韓故城”新出土東周錢範[G]//中國錢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金融出版社,2002:78-93.
    毛良.《行氣玉佩銘》及其釋文的討論[J].中華醫史雜誌,1982(2):121-123.
    牛濟普.鄭州、滎陽兩地新出土戰國陶文介紹[J].中原文物,1981(1):13-15.
    牛濟普.“亳丘”印陶考[J].中原文物,1983(3):39-42.
    牛濟普.滎陽印陶考[J].中原文物,1984(2):46-48.
    牛濟普.河南陶文概述[J].中原文物,1989(4):85-95.
    潘慧如.魏國青銅器銘文初探[D].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碩士學位論文,1993.
    潘慧如.晉國青銅器銘文研究[D].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博士學位論文,1997.
    裴大泉.釋包山楚簡中的“”字[G]//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研究(三).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30-34.
    彭裕商.嘉鼎銘文考釋[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考古與文物叢刊第二號《古文字論集》(一),《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36-39.
    彭澤元.魏“十四年鄴下庫”戈考釋[J].江漢考古,1989(3):64-67.
    彭振貴.古璽文辨析[J].衡陽師專學報,1993(2):100-102.
    平朔考古隊.山西平朔縣秦漢墓發掘簡報[J].文物,1987(6):1-52.
    戚桂宴.麻夷非是解[J].考古,1979(3):272,230.
    錢卓,車新亭.山西出土“刺”字聳肩尖足空首布[J].中國錢幣,1993(2):49.
    喬志敏,趙丙喚.新鄭館藏東周陶文簡釋[J].中原文物,1989(4):11-14.
    秦曉華.東周晉系文字資料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2):69-83.
    裘錫圭.史牆盤銘解釋[J].文物,1978(3):25-32.裘錫圭.古文字論集[C].北京:中華書局,1990:371-385.
    裘錫圭.談談古文字資料對古漢語研究的重要性[J].中國語文,1979(6):437-442.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79(11):55-60.又收入: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156-168.
    裘錫圭.“畀”字補釋[G]//語言學論叢(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37-147.又收入: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90-98.
    裘錫圭.戰國文字中的“市”[J].考古學報,1980(3):285-296.
    裘錫圭.“武功縣出土平安君鼎”讀後記[J].考古與文物,1982(2):53-54.又收入: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486-489.
    裘錫圭.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北京:中華書局,1983:78-100.又收入: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469-483.
    裘錫圭.釋殷墟甲骨文裏的“遠”、“”(邇)及有關諸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85:85-98.又收入:裘錫圭.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0:1-10.又收入:裘錫圭.裘錫圭自選集.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1-16.
    裘錫圭.說字小記[J].北京師院學報,1988(2):8-17.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88(8):143-152.又收入: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638-651.
    裘錫圭,李家浩.戰國平陽刀幣考[J].中國錢幣,1988(2):35-37.
    裘錫圭.淺談璽印文字的研究[N].中國文物報,1989-1-20(3).又收入: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55-63.
    裘錫圭.古文字釋讀三則[G]//四川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9-22.又收入: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395-404.
    裘錫圭.“司馬聞”、“聞司馬”考[G]//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484-485.
    裘錫圭.釋“弘”、“强”[G]//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53-58.
    裘錫圭.再談古文字中的“去”字[J].漢字文化,1991(2):8.
    裘錫圭.古璽印考釋四篇[G]//陳克倫,吳浩坤.文博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9-88.
    裘錫圭.釋賈[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年會論文.江蘇南京,1992:1-4.
    裘錫圭.說鈚、榼、椑榼[G]//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576-597.
    裘錫圭.嗇夫初探.裘錫圭[G]//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430-523.
    裘錫圭.釋“衍”、“侃”[G]//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國文字學會.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6-12.
    裘錫圭.也談子範編鐘[J].故宮文物月刊(149),1995:106-117.
    裘錫圭.戰國文字釋讀二則[G]//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154-158.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G]//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1-5.
    裘錫圭.從殷墟卜辭的“王占曰”說到上古漢語的宵談對轉[J].中國語文,2002(1):70-76,95-96.
    裘錫圭.先秦古書中的錢幣名稱[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6-22.
    裘錫圭.釋古文字中的有些“悤”字和从“悤”、从“兇”之字[G]//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12.
    裘錫圭.談談三年垣上官鼎和宜陽秦銅鍪的銘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277-282.
    裘錫圭.談談《苦成家父》中的“士序”(武漢大學 2009簡帛論壇)[J/OL].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1831
    丘光明.試論戰國容量制度[J].文物,1981(10):63-72.
    丘光明.試論戰國衡制[J].考古,1982(5):516-527.
    丘光明.關於戰國容量制度的幾個問題[J].考古,1982(2):222-223.
    丘光明.我國古代權衡器簡論[J].文物,1984(10):77-83,89.
    丘光明.先秦時期質量管理思想措施與法規[J].考古與文物,1996(3):53-60.
    丘光明.中國古代度量衡標準[J].考古與文物,2002(3):89-96.
    丘隆,丘光明.介紹幾件韓國陶量[J].中原文物,1983(3):100.
    邱文明.中國錢幣百科辭典(二)[G]//黃錫全.先秦貨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136.
    饒宗頤.中山君考略[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五).北京:中華書局,1981:225-231.
    饒宗頤.劍珌行氣銘與漢簡《引書》[J].中華文史論叢(51),1993:227-231.
    單育辰.談戰國文字中的“鳧”[G]//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1-28.
    單育辰.談晉系用爲“舍”之字[G]//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61-168.原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8-05-03]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24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山西長治市分水嶺古墓的清理[J].考古學報,1957(1):103-118.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長治分水嶺戰國墓第二次發掘[J].考古,1964(3):111-137.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盟書的發現、發掘和整理情況[J].文物,1975(5):7-11,95-97.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寫作小組.侯馬戰國奴隸殉葬墓的發掘——奴隸制度的罪證[J].文物,1972(1):63-67.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侯馬工作站.“侯馬盟書”注釋四種[J].文物,1975(5):20-26,9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晉東南地區文化局.山西省潞城縣潞河戰國墓[J].文物,1986(6):1-1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稷山縣博物館.山西稷山出土的四件東周銅器[J].文物季刊,1997(1):102-104.
    商承祚.中山王鼎、壺銘文芻議[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七).北京:中華書局,1982:43-70.
    商承祚.中山王方壺圓鼎及抲圓壺三器銘文考釋會同篇前言[J].文物春秋,1992(2):20-21,19.
    商志.說商亳及其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七).北京:中華書局,1982:194-205.
    商艳涛.戰國中山器銘“”字辨[J].文物春秋,2009(2):18-19.
    沈之瑜.大梁司寇鼎考釋[N].文匯報,1962-10-14(3).
    沈濤.《行氣玉佩銘》淺釋[J].武林,1982(4):32-33.
    施謝捷.“十一年皋落戈”銘文補釋[J].文教資料,1994(4):109-111.
    施謝捷.釋“盩”[J].南京師大學報,1994(4):112-117,124.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
    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95(2):55-61.
    施謝捷.古璽印文字考釋五篇[J].南京師大學報,1996(4):123-127,138.
    施謝捷.河北出土古陶文字零釋[J].文物春秋,1996(2):57-62.
    施謝捷.釋“十九年邦司寇鈹”銘的“奚昜”合文[J].文教資料,1996(2):98-101.
    施謝捷.戰國文字研究(三種)[G]//語言研究集刊(五).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303-315.
    施謝捷.古陶文考釋三篇[J].古漢語研究,1997(3):66-70.
    施謝捷.簡帛文字考釋札記[G]//簡帛研究(三).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168-181.
    施謝捷.簡帛文字考釋札記(續)[J].文教資料,1998(6):92-97,117.
    施謝捷.古璽文字叢考(十篇)[J].南京師大學報,1998(1):116-122.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1998(4):94-101.
    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校訂[G]//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644-651.
    施謝捷.古璽雙名雜考(十則)[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22-132.
    施謝捷.古璽印文字考釋(十篇)[G]//語言研究集刊(六).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75-93.
    施謝捷.古璽複姓雜考(六則)[G]//中國古璽印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31-48.
    施謝捷.古文字零釋四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0:157-160.
    施謝捷.東周兵器銘文考釋(三則)[J].南京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155-160.
    施謝捷.古璽零釋(四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五次年會論文.浙江杭州,2004.
    施謝捷.古璽零釋(四則)[G]//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97-101.
    施謝捷.古璽彙考[D].合肥: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石志廉.館藏戰國七璽考[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1):86-89.
    石志廉.戰國古璽考釋十種[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2):108-113.
    石志廉.戰國古鈢文字考釋十一種[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9(13,14):235-239,249.
    石家莊市圖書館文物考古小組.河北石家莊市北郊西漢墓發掘簡報[J].考古,1980(1):52-55.
    石蝶.關於貴州省博物館的8件先秦青銅器[J].文物世界,2006(1):71-74,80.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滎經嚴道古城遺址博物館.滎經縣同心村巴蜀船棺葬發掘報告[G]//四川考古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212-280.
    宋華強.新蔡簡地名考釋三則[J/OL].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8-04-12].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17
    蘇建洲.戰國古陶文雜識[J].中國文字(新廿六),臺灣:藝文印書館,2000:183-188.
    蘇建洲.璽印文字“病”字小考[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3-10].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18
    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
    孫稚雛.中山王鼎、壺的年代史實及其意義[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273-305.
    孫稚雛.羌鐘銘文彙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102-114.
    孫敬明,蘇兆慶.十年洱陽令戈考[J].文物,1990(7):39-42.
    孫啓明.也談戰國玉杖首《行氣銘》[J].醫古文知識,2001(2):22-24.
    孫啓明.《行氣銘》與《十問》等的相關研究[J].醫古文知識,2001(3):34-36.
    孫啓明.《行氣銘》古文字研究[J].醫古文知識,2001(4):32-35.
    孫貫文.金文札記三則[J].考古,1963(10):563-564.
    孫貫文,趙超.由出土印章看兩處墓葬的墓主等問題[J].考古,1981(4):333-338.
    
    譚宏姣.戰國古璽文考釋兩篇[J].考古與文物,2000(4):87-89.
    湯餘惠.戰國文字考釋(五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北京:中華書局,1983:281-291.
    湯餘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9-100.
    湯餘惠.讀金文瑣記(八篇)[G]//出土文獻研究(三).北京:中華書局,1998:60-66.
    湯餘惠.關於全字的再探討[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89:218-222.
    湯餘惠.戰國文字中的繁陽和繁氏[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500-508.
    湯餘惠.包山楚簡讀後記[J].考古與文物,1993(2):69-79.
    湯餘惠.古璽文字七釋[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393-396.
    湯餘惠.郘鐘銘文補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北京:中華書局,2000:130-137.
    湯餘惠,吳良寶[G]//郭店楚簡文字拾零(四篇),李學勤,謝桂華.簡帛研究2001(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99-202.
    唐蘭.羌鐘考釋[G]//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1-5.
    原載: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六卷第一號,1932.
    唐蘭.晉公晤晄考釋[G]//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15-16.
    原載: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四卷一期,1934.
    唐蘭.趙孟庎壺跋[G]//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43-44.原載:考古社刊第六期,1937.
    唐蘭.智君子鑒考[G]//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45-52.原載:輔仁學志,七卷1-2期,1938.
    唐蘭.洛陽金村古墓為東周墓非韓墓考[G]//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399-403.原載:大公報·文史週刊,1946-10-23.
    唐蘭.關於洛陽金村古墓答楊寬先生[G]//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404-405.原載:大公報·文史週刊,1946-10-23.
    唐蘭.侯馬出土晉國趙嘉之盟載書新釋[J].文物,1972(8):31-58.
    唐鈺明.重論“麻夷非是”[G]//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01-110.
    唐友波.山西稷山新出空首布與“金涅”新探[J].中國錢幣,2000(2):18-33.
    唐友波.春成侯盉與長子盉綜合研究[J].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集刊(八).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151-167.
    唐友波.新見湏?鼎小識[J].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集刊(九).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54-60.
    唐友波.垣上官鼎及其相關問題[J].文物,2004(9):.
    唐友波.中山王“九祀”壺及其相關的幾個問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295-299.
    陶正剛,王克林.侯馬東周盟誓遺址[J].文物,1972(4):27-71.
    陶正剛.山西臨縣窑頭古城出土銅戈銘文考釋[J].文物,1994(4):82-88.
    陶正剛.趙氏戈銘考釋[J].文物,1995(2):64-68.
    陶正剛.太原晉國趙卿墓戈戟銘文叢考[G]//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晉國趙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303-310.
    陶正剛.晉國青銅器鑄造工藝中的兩個問題[J].文物,1998(11):71-76.
    陶正剛.山西省近年出土銘文兵器的國別和編年[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一).北京:中華書局,2001:191-198.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發掘隊.天津南郊巨葛莊戰國遺址和墓葬[J].考古,1965(1):13-16,20.
    田廣金,郭素新.西溝畔匈奴墓反映的諸問題[J].文物,1980(7):13-17,22.
    田煒.戰國文字考釋兩篇[G]//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223-226.
    田煒.古璽字詞叢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2006:386-390.
    田煒.古璽印字詞零釋(八篇)[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09-28].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16
    田煒.戰國古璽所見官名研究三則[G]//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海:2009:267-273.
    田河.出土戰國遣冊所記名物分類匯釋[D].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田麗梅.吉林省博物院館藏傳世先秦青銅兵器初步整理[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圖婭,佟鴻擧.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發現的部分戰國貨幣[J].中國錢幣,1996(2):78.
    
    汪慶正.十五年以來古代貨幣資料的發現和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文物,1965(1):26-36.
    汪慶正.中國錢幣研究的現狀及其展望[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5:352-355.
    汪慶正.三孔布爲戰國中山國貨幣考[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二).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69-84.
    汪濤,江海嵐.東周聳肩尖足空首布研究中的一些問題——兼論大英博物院所藏的三枚空首布[G]//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海:2009:245-252.
    王季星.行氣劍珌銘文考釋[J].學原(第二卷),1948:46-52.
    王人聰.關於壽縣楚器銘文中的“”字的解釋[J].考古,1972(6):45-47.
    王人聰.古璽考釋.常宗豪主編[G]//古文字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473-484.
    王人聰.古璽考釋二則[J].中國語文研究(六).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4:25-28.
    王人聰.戰國記容銅器刻銘“賡”字試釋[J].江漢考古,1991(1):70-72.
    王人聰.釋璽[J].故宮博物院院刊——建院七十週年紀念特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187-188.
    王人聰.戰國璽印考釋(七篇)[G]//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170-174.
    王人聰.戰國吉語、箴言璽考釋[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4):50-55.
    王人聰.六年襄城令戈考[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1997:415-421.
    王丕忠.戰國秦“王氏”陶罐和魏“安邑”下官鍾[N].光明日報,1974-7-6(3).
    王克林.山西榆次古墓發掘記[J].文物,1974(12):63-68.
    王輝.古璽釋文二則[J].人文雜誌,1986(2):105-106.
    王輝.戰國“府”之考察[G]//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348-356.
    王輝.跋朔縣揀選的四年相樂鈹[J].考古與文物,1989(3):71-73.
    王輝.古璽印文字雜識(18則)[G]//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九).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34-40.
    王輝,王沛.二年平陶令戈跋[J].考古與文物,2007(6):55-56,62.
    王勇.平山三器若干問題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1991(1):99-104.
    王文清.“禺邗王”銘辨[J].東南文化,1991(1):160-161.
    王翰章,張子波.咸陽出土的一批古印簡釋[J].四川文物,1993(2):32-35.
    王振華.古越閣收藏的幾件古代兵器[J].文物,1993(8):69-71.
    王長啓.西安市文物中心藏戰國秦漢時期的青銅器[J].考古與文物,1994(4):1-14.
    王金平,范文謙.山西新絳、侯馬發現空首布[J].中國錢幣,1995(2):37-40.
    王子超.說“楚京”——《羌鐘》銘文釋義補釋[G]//河南文物考古論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376-378.
    王恩田.跋旅順博物館藏陶[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143-149.
    王澤文.春秋時期的紀年銅器銘文與《左傳》的對照研究[D].北京:中國社科院博士學位論文,2002.
    王志平.侯馬盟書盟主稱謂與相關禮制[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2002:312-316.
    王志平.“”字的讀音及相關問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394-399.
    王星光.溫縣盟書[J].檔案管理,2005(3):80.
    王穎.戰國中山國文字研究[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王其秀.成君鼎銘補正[J].中國歷史文物,2007(5):19.
    衛今,晉文.“侯馬盟書”和春秋後期晉國的階級鬥爭[J].文物,1975(5):1-6,94.
    魏宜輝,申憲.古璽文字考釋(十則)[J].東南文化,1999(3):96-101.
    魏宜輝.讀上博簡文字劄記[G]//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上
    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88-396.
    魏克彬.說溫縣盟書中的“恪慎其德”[G]//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08-217.
    魏克彬.侯馬和溫縣盟書中的岳公.紀念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長春:2008:47-66.
    魏建震.“王何立事”戈銘文及其相關問題[J].中原文物,2005(6):54-68.
    魏繼印.輝縣孫村遺址發現的陶器文字[J].中原文物,2008(1):80-83.
    溫廷敬.羌鐘銘釋[J].中山大學史學?ǖ谝痪淼谝黄冢?1935:195-200.
    吳其昌.羌鐘補考[G]//劉慶柱,段志洪,馮時.金文文獻集成(29).北京:綫裝書局,2005:401-403.
    吳榮曾(曾庸).若干戰國布錢地名之辨釋[J].考古,1980(1):84-87.即:吳榮曾.戰國布幣地名考釋三則[J].中國錢幣,1992(2):3-5,55.
    吳榮曾.戰國墓出土錢幣及其斷代問題[G]//中國錢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金融出版社,2002:65-70.
    吳榮曾.房子戈考述[G]//陝西師範大學,寶鷄青銅器博物館.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年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76-78.
    吳振武.釋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器物銘文中的“鈲”和“私庫”[J].史學集刊,1982(3):68-69.
    吳振武.古文字中形聲字類別的研究[G]//吉林大學研究生處.研究生論文集刊.1982(1):49-63.
    吳振武.《古璽彙編》釋文訂補及分類修訂[G]//常宗豪.古文字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486-535.
    吳振武.戰國貨幣銘文中的“刀”[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北京:中華書局,1983:305-326.
    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D].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84.
    吳振武.讀《侯馬盟書》文字札記[G]//中國語文研究(六).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4:13-18.
    吳振武.戰國“?(廩)”字考察[J].考古與文物,1984(4):80-87.
    吳振武.戰國“信完”封泥考[N].中國文物報,1989-8-25(3).
    吳振武.古璽合文考(十八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89:268-281.
    吳振武.試說齊國陶文中的“鍾”和“溢”[J].考古與文物,1991(1):67-75.
    吳振武.說梁重釿布[J].中國錢幣,1991(2):21-26.
    吳振武.戰國璽印中的“虞”和“衡鹿”[J].江漢考古,1991(3):85-87.
    吳振武.釋“可以正民”成語璽[G]//湖南省博物館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91:49-51.
    吳振武.戰國璽印中的“申屠”氏[J].文史(三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92:40.
    吳振武.釋戰國文字中的从“”和从“朕”之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490-499.
    吳振武.談戰國貨幣銘文中的“曲”字[J].中國錢幣,1993(2):16-21.
    吳振武.十六年喜令戈考[J].海角濡樽集·長春文史資料,1993(1):94-95,111.
    吳振武.鄂君啓節“”解[G]//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271-292.
    吳振武.古璽辨僞二例[J].文物,1993(11):77-78.
    吳振武.古璽和秦簡中的“穆”字[J].文史(三十八).北京:中華書局,1994:6.
    吳振武.戰國官璽釋解兩篇[G]//金景芳九五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190-195.
    吳振武.燕國銘刻中的“泉”字[G]//饒宗頤.華學(二).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47-51.
    吳振武.趙鈹銘文“伐器”解[G]//(臺灣)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訓詁學會.訓詁學論叢(三).(臺灣)中山大學,1997:795-805.
    吳振武.趙十六年守相信平君鈹考[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397-414.
    吳振武.東周兵器銘文考釋五篇[G]//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551-557.
    吳振武.趙二十九年相邦趙豹戈補考[G]//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170-172.
    吳振武.古璽姓氏考(複姓十五篇)[G]//出土文獻研究(三).北京:中華書局,1998:74-88.
    吳振武.“”字的形音義[G]//台灣師大國文系,中研院史語所.甲骨文發現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287-300.又載:王宇信,宋鎮豪.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139-148.
    吳振武.燕國璽印中的“身”字[G]//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96-199.
    吳振武.釋三方收藏在日本的中國古代官印[J].中國文字(新廿四).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83-94.
    吳振武.趙武襄君鈹考[J].文物,2000(1):65-69.又載: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金景芳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113-124.
    吳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筆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北京:中華書局,2000:308-337.
    吳振武.釋侯馬盟書和溫縣盟書中的“公”[G]//追尋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週年紀念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57-58.
    吳振武.侯馬盟書和溫縣盟書中的“公”(摘要)[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年會論文.江蘇南京,1992.
    吳振武.談濟南市博物館藏元年相邦建信君鈹[G]//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305-308.
    吳振武.古文字中的“注音形聲字”.鍾柏生[G]//古文字與商周文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字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223-236.
    吳振武.戰國文字中一種值得注意的構形方式[G]//張湧泉,等.漢語史學報宂?縂第三輯):姜亮夫蔣禮鴻郭在貽先生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2-93.
    吳振武.新見古兵地名考釋兩則[G]//九州(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吳振武.關於溫縣盟書中的“公”[G]//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06-207.
    吳振武.關於新見垣上官鼎銘文的釋讀[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6):5-10.
    吳振武.試說平山戰國中山王墓銅器銘文中的“”字[G]//中國文字學報(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73-76.
    吳振武.新見十八年冢子韓矰戈研究——兼論戰國“赪印币还俚穆氄芠G]//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七—古文字與古代史(一).2007:1-29.
    吳振武.若干新發現的古文字資料對舊說的印證.吉林大學古籍所古文字專業“博士討論課”[C].長春:2009-6-19.
    吳聿明.禺邗王壺銘再釋[J].東南文化,1992(1):196-197.
    吳雅芝.三晉銅器研究[D].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5.
    吳建國.山西壽陽縣上湖村出土東周布幣[J].考古,1996(3):83,35.
    吳良寶.古璽文字考釋三則[G]//紀念于省吾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吉林長春,1996.
    吳良寶.璽陶文字零釋(三則)[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51-156.
    吳良寶.戰國布幣釋讀三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0:133-137.
    吳良寶.戰國布幣四考[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168-172.
    吳良寶.戰國文字所見三晉置縣輯考[J].中國史研究,2002(4):11-20.
    吳良寶.古璽複姓統計及相關比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4):40-44.
    吳良寶.戰國文字所見三晉置縣輯考[J].中國史研究,2002(4):11-20.
    吳良寶.談貨幣出土地因素的功用[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71-77.
    吳良寶.讀幣札記五則[G]//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金景芳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125-136.
    吳良寶.古幣三辨[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2002:332-336.
    吳良寶.平肩空首布釋地五則[J].中國文字(新廿九),臺灣:藝文印書館,2003:109-118.
    吳良寶.三晉方足小布的種類統計與國別考辨[J].文物世界,2003(1):49-53.
    吳良寶.橋形布三品獻疑[G]//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36-47.
    吳良寶.東周兵器銘文四考[G]//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及文學系,2003:167-177.
    吳良寶.聳肩尖足空首布與平肩弧足空首布的形制關係——從壽陽出土的聳肩空首布談起[J].中國錢幣,2004(2):11-10.
    吳良寶.平肩空首布四考[G]//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中國文字研究(五).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165-167.
    吳良寶.空首布“軹”地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397-400.
    吳良寶.古幣考釋兩篇[J].中國歷史文物,2005(2):8-13.
    吳良寶.說包山楚簡中的“安陵”及相關問題[G]//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9-44.
    吳良寶.十一年方子令戈補考[G]//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館刊(3),2006:222-225.
    吳良寶.戰國金文考釋兩篇[J].中國歷史文物,2006(2):21-25.
    吳良寶.戰國貨幣地名用字考察及相關問題討論[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三),《考古與文物》2005增刊,2006:133-137.
    吳良寶.中國文字學.吉林大學古籍所古文字專業碩士課程[C].長春:2006(9,10,11).
    吳良寶.十七年坪陰鼎蓋新考[J].中國歷史文物,2007(5):4-7.
    吳良寶.寧夏彭陽出土“二十七年晉戈”[J].考古,2007(10):84-86.
    吳良寶.湖北荊門左冢所出銅戈新考.湖南省博物館[G]//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館刊(四).2007:241-243.
    吳良寶.野王方足布幣考[J].江蘇錢幣,2008(1):1-4.
    吳良寶.兵器刻銘與戰國韓南陽郡新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0:328-333.
    吳良寶.新見韓兵屯留令戟考[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11-28].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57
    吳良寶.戰國魏合陽鼎新考[J].考古,2009(7):61-63.
    吳良寶.平安君鼎國別研究評議[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7):81-86.
    吳良寶(有虞同).新見成皋令鼎銘及相關問題[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2-18].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99.
    吳良寶(有虞同).戰國中晚期魏國銅器制度新考[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9-24].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20.
    吳良寶(有虞同).談韓兵監造者“司寇”的出現時間[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1-16].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86
    吳良寶.戰國韓魏銘文考釋三篇[J].安徽大學學報,待刊.
    吳鎮烽,師小群.三年大將吏弩機考[J].文物,2006(4):78-80,封三.
    吳鎮烽.六年相室趙翣鼎考[J].考古與文物,2008(5):39-41.
    
    夏淥.戰國中山二王名考—釋古酿、好、埌等銘文及有關古鉨文字[J].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81(3):48-51.
    [日]下田誠.再論三晉“冶”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334-340.
    咸陽市博物館.陝西咸陽塔兒坡出土的銅器[J].文物,1975(6):69-72.
    蕭毅.“麋亡”印釋[J].中國文字(新二十六).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177-182.
    蕭毅.古璽文字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蕭毅.釋虍[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四).北京:中華書局,2002:319-322.
    蕭毅.“中清”璽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341-345.
    肖曉暉.古璽文釋讀補議(三則)[G]//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中國文字研究(五).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171-173.
    肖曉暉.說“幻”[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三),《考古與文物》2005年增刊[C],2006:155-157.
    小草.說網上新見的兩件戰國魏“首垣”銅器[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5-12].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85
    謝堯亭.談趙孟庎壺與黃池之會[J].文物季刊,1995(2):55-59.
    忻州地區文物管理處,原平市博物館.山西原平劉莊塔崗梁東周墓第二次清理簡報[J].文物季刊,1998(1):3-13.
    徐中舒,伍仕謙.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明[J].中國史研究,1979(4):85-98.
    徐中舒.氏編鐘考釋[G]//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北京:中華書局,1998:205-225。
    徐無聞.釋“錍”字[J].文物,1981(11):82.
    徐寶貴.戰國古璽文考釋五則[J].松遼學刊,1988(2):82-85,69.
    徐寶貴.戰國璽印文字考釋[J].中國文字(新十五).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177-194.
    徐寶貴.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七篇[J].考古與文物,1994(3):103-105.
    徐寶貴,孫臣.古文字考釋四則[J].考古與文物,2001(1):78-82,95.
    徐寶貴.古文字研究六則[J].松遼學刊,2001(5):61-66.
    徐在國.“信士”璽跋[J].古漢語研究,1998(4):90.
    徐在國.古璽文字八釋[G]//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週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112-122.
    徐在國.戰國成語璽考釋四則[G]//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中國古文字研究(一).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147-150.
    徐在國.戰國官璽考釋三則[J].考古與文物,1999(3):82-84.
    徐在國.山東新出土古璽印考釋(九則)[G]//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中國文字研究(二).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272-277.
    徐在國.兵器銘文考釋(七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0:116-119.
    徐在國.古陶文字釋叢[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三).北京:中華書局,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108-120.
    徐在國.古璽印釋讀九則[J].考古與文物,2002(5):93-96.
    徐在國.古文字考釋四則[G]//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附錄一).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306-311.
    徐海麗.忻州市明望村西漢木椁墓清理簡報[G]//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學會論文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79-83.
    徐暢.古璽考釋五題[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研究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154-162.
    徐暢.寓石齋璽印考.書法導報[N].2005-6-10(12).
    徐海斌.“中山侯鉞”器名小考[J].南方文物,2008(1):093-094.
    徐海斌.中山王器銘文補釋三則[J].文物春秋,2008(5):28-30.
    許明綱,于臨祥.遼寧新金縣後元台發現銅器[J].考古,1980(5):478.
    許國經.《行氣玉銘》銘文新探[J].湖北大學學報,1989(1):19-22.
    許進雄.十八年相邦平國君銅劍—兼談戰國晚期趙國的相[J].中國文字(新十七).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21-42.
    薛惠引.中山國王世系[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2):85-86.
    楊鴻勛.戰國中山王陵及“兆域圖”研究[J].考古學報,1980(1):119-138.
    楊明.寧夏彭陽發現“二十七年晉”戈[J].考古,1986(8):759-760.
    楊明珠.山西芮城出土戰國銅戈[J].考古,1989(1):84-86.
    楊琳.中國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則[J].社會科學戰綫,1995(5):240-248.
    楊澤生.《古陶文字徴》裏重收的陶文[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二),《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150-153.
    姚志國.中牟故地初探[G]//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河南文物考古論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379-381.
    葉其峰.試釋幾方工官璽印[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2):72-73.
    葉其峰.戰國官璽的國別及有關問題[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1(3):86-92.
    葉其峰.戰國成語璽析義[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1):75-78.
    葉其峰.戰國官署璽—兼談古璽印的定義[G]//中國古璽印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15-30.
    葉其峰.戰國氏名璽國別探析[G]//廣東文物鑒定站.文物鑒定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84-119.
    逸之.古璽印賞析[J].文物天地,1988(4):38-39.
    雍城考古工作隊.鳳翔縣高莊戰國秦墓發掘簡報[J].文物,1980(9):10-14,31.
    尤仁德.春秋戰國八璽考釋[J].考古與文物,1982(3):97-99.
    尤仁德.古璽六得[J].天津社會科學,1983(2):97.
    尤仁德.館藏戰國六璽考釋[J].考古與文物,1990(3):61-64,7.
    游國慶.《珍秦齋古印展》釋文補說[J].中國文字(新十九).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155-194.
    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J].考古學報,1979(2):171-184.
    于豪亮.古璽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五).北京:中華書局,1981:255-260.
    後收入:于豪亮.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82-87.
    于中航.“元年閏”矛[J].文物,1987(11):88.
    于中航.濟南市博物館藏商周青銅器選粹[G]//海岱考古(一),1989:320-324.
    玉璧.關於“行氣”銘文玉杖飾的幾點看法[J].天津歷史博物館(創刊號),1986:12.
    榆次市文管所.榆次市錦綸廠戰國墓清理簡報[J].文物世界,1997(3):14-17,40.
    袁林,光平畋松,閻福善.陝北出土“半釿”幣初探[J].中國錢幣,1993(2):63-65.
    云希正,韓嘉穀.天津東郊張貴莊戰國墓第二次發掘[J].考古,1965(2):96-98.
    棗莊市博物館.魯南出土兩件銘文銅器[J].考古,1985(5):476-477.
    曾志雄.侯馬盟書研究[D].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3.
    曾志雄.侯馬盟書“”字的文字學内涵[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第二屆國
    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379-391.
    曾志雄.侯馬盟書的人名問題(二)——人名字形問題初探[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與文學系,1997:671-689.
    曾志雄.侯馬盟書中的人名問題[G]//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合編.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497-532.
    曾憲通.“亯”及相關諸字考辨[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1:270-274.
    曾四美.湖南近出“五年桐丘令”戈補釋[J/OL].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04-15].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751
    張頷.侯馬東周遺址發現晉國朱書文字[J].文物,1966(2):1-3.
    張頷(長甘).侯馬盟書叢考[J].文物,1975(5):12-19,96.
    張頷.侯馬盟書叢考續[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81:78-101.
    張頷.“安國君”印跋[J].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2):114-115,107.
    張頷.韓鍾鐱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五).北京:中華書局,1981:89-95.
    張頷.“贝丘”文字辨正[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92:298-303.
    張頷.古幣文三釋[G]//中國錢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二).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85-88.
    張光裕.玉刀珌補說[J].中國文字(十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1967-1974:5743-5752.
    張光裕,吳振武.武陵新見古兵三十六器集錄[G]//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79-127.
    張光裕.萍廬藏公朱右官鼎跋[J].中國文字(新廿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73-78.
    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208-232.
    張政烺.中山胤嗣抲壺釋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233-246.
    張政烺.哀成叔鼎釋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五).北京:中華書局,1981:27-33.
    張克忠.中山王墓青銅器銘文簡釋——附論墓主人問題[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1):39-50,98-99.
    張琰.關於三晉兵器若干問題[G]//《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古文字論集(一),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57-59.
    張漢之.古文字瑣記[J].考古與文物,1984(6):83-84.
    張松林.鄭州商城內出土東周陶文簡釋[J].中原文物,1986(1):73-75.
    張如元.戰國璽印文字考釋叢札[J].溫州師專學報,1986(3):32-40.
    張德光.太原揀選一件韓國銅戈[J].文物,1986(3):27.
    張德光.試談山西博物館揀選的幾件珍貴銅器[J].考古,1988(7):616-620.
    張德光.邙皮戈考[J].文物季刊,1992(3):67-69.
    張德光.有關“邙皮戈”銘的補議[J].文物季刊,1997(2):54-55.
    張光遠.故宮歷代銅印[J].故宮文物月刊,1987(第4卷第12期):4-15.
    張守中.侯馬盟書的發現和整理側記[J].文物天地,1988(4):6-9.
    張守中.論盟書書法藝術[G]//中國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汾河灣:
    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174-175.
    張亞初.金文新釋[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293-309.
    張文芳.内蒙古涼城縣發現安陽、戈邑布同範鐵範[J].中國錢幣,1996(3):38-39.
    張文芳,吳良寶.二十世紀先秦貨幣研究述評[G]//中國貨幣學會.中國錢幣論文集.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215-223.
    張桂光.《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文字考釋[G]//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35-341.
    張靜.古璽考釋六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三).中華書局,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138-142.
    張振謙.三年大將吏弩機補釋[J].文物,2006(11):62.
    張立東.鄭州戰國陶文“亳”、“十一年以來”再考[G]//北京大學文博學院.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431-441.
    張道升.《行氣玉銘》輯考[D].合肥: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張道升.《行氣玉銘》古文字研究述評及新解[J].社會科學論壇,2007(4)下:202-205.
    張道升.《侯馬盟書文字研究》開題報告[J].科技信息,2008(16):194-195.
    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247-272.
    趙振華.哀成叔鼎的銘文與年代[J].文物,1981(7):68-69.
    趙安傑.戰國宜陽故城調查簡報[J].中原文物,1988(3):8-12.
    趙平安.哀成叔鼎“蒦”解[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3):129-130.
    趙平安.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釋文補正[J].江漢考古,1996(4):73-78.
    趙平安.“達”字兩系說——兼釋甲骨文所謂“途”和齊金文中所謂“造”字[J].中國文字(新二十六).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51-63.
    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與縣有關的資料爲中心[G]//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的古文字與經典詮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529-540.又刊於: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附補記)[J/OL].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6-04-10].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22.
    趙雲峰.記山西曲沃縣出土的春秋布幣[J].中國錢幣,1996(2):8-29.
    趙滿芳.山西黎城發現小方足布[J].中國錢幣,1996(2):44.
    趙瑞民,胡建,郭一峰.盟、詛之關係及其巫術因素[G]//中國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學會,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168-173.
    趙世綱,羅桃香.論溫縣盟書與侯馬盟書的年代及其相互關係[G]//中國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汾河灣:丁村文化與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文集.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152-161.
    趙世綱,趙莉.溫縣盟書的曆朔研究[G]//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97-205.
    趙峰.“行氣玉銘”考釋[J].寧德師專學報,1998(2):30-32.
    趙松飛.《行氣玉佩銘》新解[J].中國氣功科學,1999(8):39-41.
    趙松飛.《行氣玉柱經》文字考釋[J].中國氣功科學,2000(12):24-25.
    趙超.“鑄師”考[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一).北京:中華書局,2001:293-300.
    趙福壽,吳佩英.邢臺發現十八年相邦平國君鈹初議[J].文物春秋,2006(5):34-38.
    趙曉軍,吳業恆.洛陽新發現的戰國錢幣及其相關問題[J].中國錢幣,2007(2):30-32.
    趙建朝,李海洋.河北邯鄲趙王陵二號陵出土的戰國文物[J].文物,2009(3):89-94.
    鄭紹宗.河北古代官印集釋[J].文物,1984(9):71-76.
    鄭剛.戰國文字中的同源詞與同源字[J].中國文字(新二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5:191-206.
    智龕.古璽簡介[J].書法,1984(4):45-47.
    智龕.“蒙陽”布[J].中國錢幣,1990(3):61.
    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登封工作站.河南登封告城發現戰國陶量[J].考古,1980(6):562-563.
    中國民間泉幣藏珍[G]//黃錫全.先秦貨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135.
    周鳳五.侯馬盟書年代問題重探[J].中國文字(新十九),1994:111-135.
    周波.中山器銘文補釋[G]//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2009:280-291.
    朱德熙.洛陽金村出土方壺之蠥縖G]//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9-23.
    朱德熙.戰國記容銅器刻辭考釋四篇[G]//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24-30.原載:《語言學論叢》(二).上海: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8:161-168.
    朱德熙,裘錫圭.關於侯馬盟書的幾點補釋[J].文物,1972(8):36-38,48.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54-59.
    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六種)[J].考古學報,1972(1):83-90.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商務印書館,1999:31-53.
    朱德熙,裘錫圭.戰國銅器銘文中的食官[J].文物,1973(12):59-61,13.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83-88.
    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J].文物,1979(1):42-52.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91-108.
    朱德熙.戰國匋文和璽印文字中的“者”字[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一).北京:中華書局,1979:116-120.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09-112.
    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時代的“?”與秦漢時代的“半”[J].文史(八),1980:1-4.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15-120.
    朱德熙.古文字考釋四篇[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八).北京:中華書局,1983:15-22.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51-156.
    朱德熙.關於羌鐘銘文的斷句問題[G]//中國語言學報(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55.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68-171.
    朱德熙.釋桁[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85:327-328. 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66-167.
    朱德熙.中山王器的祀字[J].文物,1987(11):56.又收入: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朱德熙,李家浩.鄂君啓節考釋(八篇)[G]//朱德熙.朱德熙文集(五).北京:中華書局,1995:189-202.
    朱歧祥.中山國古史彝銘考[D].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1983.
    朱華.山西省朔縣出土“宋子”三孔布[J].中國錢幣,1984(4):7-10.
    朱華.略談“無緣”三孔布[J].中國錢幣,1987(3):44-46.
    朱京葛.河南長葛出土一件戰國銅鈹[J].文物,1992(4):81.
    朱幟,振甫.河南舞陽出土的周、漢兵器[J].考古,1994(3):280-282.
    朱鳳瀚.侯馬盟書之内容與年代考略[G]//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01-511.
    朱力偉.東周與秦兵器銘文中所見的地名[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駐馬店地區文管會,泌陽縣文教局.河南泌陽秦墓[J].文物,1980(9):15-22.
    祝敏申.讀中山國銅器銘文札記[G]//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2008:283-288.
    紫溪.古代量器小考[J].文物,1964(7):39-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