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术界关于韩国经济成功秘密的探索,在一个基本点上达成了共识——韩国坚持并成功地推进了外向型经济模式。但对韩国外向型经济的解释还不能令人满意,仍留下诸多待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主要有三点:第一,如果说二战后韩国不是唯一的取外向战略者,也不是唯一的外向战略的成功者,那么,韩国的外向型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怎样概括?第二,是哪些因素决定和支撑了韩国的外向型经济战略(模式)?要不要、怎么样从经济和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非经济因素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维度去解释其合理性?第三,韩国外向经济模式的走向是怎样的,是“转型”还是“升级”?
     经济学家们对韩国经济给出了很多解释,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是,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多维性和综合性,未能真切地再现韩国经济的实际过程。因为造就韩国经济奇迹的“不是任何一个增长因素或某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的结果,而是许多有利的国际、国内因素和支持性的政府政策综合起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在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研究中同样存在。
     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与发展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经济因素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最核心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自明。韩国经济的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地缘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必须要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外向经济发展道路。但是以往对韩国经济的经济学解释,过分强调所谓“正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运用也缺乏针对性,而对赶超经济学则很少兴趣,更不消说去努力地发掘伟大先驱李斯特、格森克隆等人的赶超经济思想宝库。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与此同时,决不能忽视政治因素在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尊重历史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韩国经济起飞突显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过程,在很多时候遵循的是“先政治变化、后经济变化”的时序。韩国经济的起飞和工业化过程,是在威权政治体制下实现的,是由“发展导向型”的“强政府”以超常规的手段发动和推行的。政治上的威权体制,使政府有条件摆脱国内外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迅速推动经济增长。韩国在战后除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外,它还完成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任务。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衡量指标,在战后发展中国家中能够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国家屈指可数。韩国的经济赶超的过程伴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高度威权主义政体下,经济发展初期政治民主受到打压,完全让位于经济发展。但民主化进程并没有因迫害而停止,在艰难环境下各种民主力量不断与威权势力进行抗争,推动民主化进程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化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任务。韩国的经验表明,后发国在赶超初期“威权政治”是必要的,但不是永恒的。没有政治民主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赶超。揭示韩国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后发国家的经济战略选择,既是由本身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大环境。受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朝鲜半岛至今一分为二、南北对峙,是当今世界残存的唯一冷战格局的地区。研究韩国的任何问题都不能离开这一背景。因为南北对峙本身就是政治,就是国际关系,渗透于半岛南北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韩国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对韩国发展道路选择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透视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轨迹,我们将发现它是怎样游弋于大国之间,绕过一个个暗礁、穿越险滩和激流而驶向赶超彼岸的。
     本研究的主题和研究视角,对于进一步认识韩国的外向经济的本质和真实内容,对于丰富赶超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与韩国同属后发国,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韩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密切注视其当前和未来的战略、道路取向,特别是对于韩国外向经济升级的动向的研究,对于我国的东北亚乃至亚洲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以政治经济学分析为基本视角从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等三个方面,跨学科、多角度考察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力图全面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特点、选择机理及成功原因,展现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本文首先通过全面回顾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过程,把握其总体脉络,然后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内涵;进而从经济学原理、政治与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在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这样的逻辑关系:韩国经济自身特点和所遵循的经济学原理,促成韩国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决定了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特点;韩国国内政治及社会因素,保证了外向型经济有效推进;外部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遇,助推了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文的基本构思和研究框架,也是基于上述逻辑关系,建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及特点——经济学分析;外向型经济实施的保证——政治、社会视角的分析;外向型经济的助推——国际因素分析的研究框架。而随着自身经济条件、政治和社会基础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韩国外向型经济发生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带来由单向外向型经济向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调整与升级。
     本研究有以下几点创新:
     一、从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等视角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探究韩国经济成功的原因,是比较新的尝试。本研究在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相关理论,克服单纯经济学研究的局限,通过多视角探究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发展、特点等问题,力求揭示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还原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二、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线,比较清晰地展现了韩国经济从殖民地经济——外援依赖型经济——单向外向型经济——开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轨迹,揭示了由“被动外向”到“主动外向”的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韩国“‘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外向型经济的本质特征,总结了经济因素选择、政治和社会因素保证、国际因素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的作用机理。
     三、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角度,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成功的原因,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韩国政府通过高压控制与“互惠”相结合的调控方式,很好地控制了韩国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均衡,保证了政府主导下,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有效推行,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功因素。
     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
     一、对于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还缺乏更加深入的经济学视角的理论分析。对于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有悖一般经济学原理和基本逻辑的一些政策选择,以及为何能带来出人意料的经济效果等问题,还缺乏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论分析和解释,在后续研究中有待加强。
     二、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角度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但仍存在不足和较大的研究空间。利益集团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变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诉求,平衡利益关系,显得格外重要。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问题有着密切关系。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利益均衡问题的研究,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三、本研究将侧重点置于对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韩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从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完成了向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过渡与升级。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对当前韩国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建立FTA轴心为目标的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动向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点。
Academic community has reached an agreement on the success secrets of South Korea economy, that is South Korea has insisted carried out outward-looking economy. However,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outward-looking economy still is not so perfect, and there's still more researches to do,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ly, if South Korea wasn't the only country which picked outward-looking strategy, nor was the only success country, then what's the feathers of South Korea's outward-looking economy? Secondly, what're the factors that decide the outward-looking mode? How to explain the rationality from the economic, politics, social, historic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irdly, what's the trend of South Korea's outward-looking economy? Was it transition or promotion?
     The economists have gave many interpretations to the success of South Korea's economy, and has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 But, their research methods lack of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comprehensive, not really represent the actual process of South Korea's economy. Because the wonders of South Korea's economy has "not any a growth factor or some kind of extraordinar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ults, but many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actors and supportive government policies comprehensive work results". This is the same case in the research of South Korea's outward-looking economy.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uth Korea outward-looking economy has been the results of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ed together. Economic factors 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 the core factors,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The historic economy foundation, resource endowment, geopolitical politic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 Korea decided must go on a line with their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of the outward-loo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road. But the former explanations to the south Korean economy, emphasize the so-called "legitimate"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also lack the use of specific aim, and are rarely interested in economics to catch up, the more it to efforts to explore forerunner, case clone of people catch up with economic thought treasure. This occasion must be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not ignore the political factors in South Ko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People who respect the history will not deny such a fact that South Korea economic take-off highlight for a typical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and in many cases what it follow is "the first political changes, the economic change" timing. The take-off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South Korea economy is in the power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hat to realize, is by the "development guidance," the "strong government" means a great launch and implementation. Political power system, the government is conditional get rid of variou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rest group interference, through effective system innovation and system supplies rapidly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Except great achievement that the South Korea has made in the post-war, it also completed th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historical task.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s n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the two most main measures, in the post-war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finish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task country is less. The growth of South Korea's economy was caught up with th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both influence each other. At the height of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economic development by early political democracy, dragged down completely let is locate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and not because of persecution and stop, in difficult conditions various democratic force has to contend with authoritarian forces, promoting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of continuing to move forward, an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democratic forces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finally complete th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historical task. South Korea's experience shows that the late-development countries catch up "authoritarian" in the early age is necessary, but is not eternal. No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there can be no real market economy, also cannot realize the real catch up. Try to find out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South Ko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is study.
     The economic strategic choice of late-development countries is decided not only by the internal factors,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environmen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the Korean peninsula has split in two, north and south confrontation, which is the only remaining cold war pattern of the region in today's world. Any researches about South Korea cannot leave this background. Because the north and south is the political standoff itself, is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enetration in peninsula at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very aspect. South Korea in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S China and South Korea late-development countries belong to, the experience to our country the reference value is beyond doubt; South Korean outgoing track, we will find that how it is cruising between great power, bypassing a reef, through the rapids and stream to catch up and the other shore.
     The theme of this study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have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s for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e outgoing south Korean economy and real content, and also is important to catch up with rich economic theory. China and South Korea belong to late-development countries, so the value of South Korea's economy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o our country is beyond doubt; what's more, the South Korea is China's close neighbor, so keeping a close eye on their current and future strategy, road orientation,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f South Korea outgoing economic trend or upgrade, for our country's northeast Asia and Asia strategy has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ake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for basic perspectives, try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Korea's economy, and analysis the process, feathers, choice factors and success reasons from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international aspects, and try to exhibit the re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uth Korea's outward-looking economy. This paper firs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Korean outgoing process, master its context, and then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outh Kore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connotation; And from the economics principle, polit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ree aspects analysis South Korea export-oriented economy. In South Korea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model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internation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such a logical relationship:South Korea's economy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followed by the economics principle, contributed to South Korea chose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determine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y modes of South Korea; South Korea domestic political and social factors, ensure the effective promoting export-oriented economy; The external factors provides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opportunity, thrusting the South Korea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The basic idea and research framework, which is also based on the above logic relationship, establish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economic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y guarantee-political, social perspective analysis;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y booster-international factors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s their own economic conditions, political and social basis and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lead to South Korea happened export-oriented economy change constantly, and bring the one-way export-oriented economy to overall open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readjustment and upgrade.
     This research has the following innovations:
     1. It is relatively new to research South Korea outward-looking economy, and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South Korea's economy from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This study in view of economics research foundation, the union politics, sociolo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related theory,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pure economics research, 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of South Korea i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to reveal South Kor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special", restore, South Korea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process.
     2. This paper takes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try to show the south Korean economy from colonial economy-foreign aid dependence economy-one-way export-oriented economy-open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track more clearly, what's more, this research also try to reveal the "passive outgoing" to "active outgoing" South Kor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connection and South Korea "'export orientation" + "import substituti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d summarizes the economic factors selection, political and social factors,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s that promote South Korea function mechanism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3. Another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South Korean outward-looking economy from the interests of the interest groups balanced view.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easily control the interest groups in the South Korea interest demand through the high pressure control with "mutual benef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and succeed in realized the interest group of interest between equilibrium. In this way,the South Korea government guarantee i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to economic growth as the core target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model of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become Ko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success factors.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ages of this paper,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1. The research of South Korea outward-looking economy still lack the more tho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from the view of economics. For the "special" feathers showed in South Korea's outward-loo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policy choices against general economy principle and basic logic, and why can bring unexpected economic effect, still lack the more thorough and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which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ollow-up study
     2. One of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study is research the outward-looking economy of South Korea from the interests balance aspects,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shortages in this aspect. The influence produced by the interest groups to economy develop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appears that how to deal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interest demand, interests bala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confronted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all kind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realize, in a great extent and interest groups interests balance problems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3. The study empha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South Korea's traditional outward-looking economy, which has its necessity and rationality, what's more, thi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South Ko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and get mor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As a product of particular historical times, South Korea's outward-looking economy has changed a lot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has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and upgrade to full-opened outward-looking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in-depth research of the full-opened outward-looking economy,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trend which is encircled by FTA, will be the centre of future study.
引文
①2011年10月13日,李明博在美国国会演讲。
    ②[韩]宋丙洛著,《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94版,第248页。
    ①宋丙洛说:正如麦克罗(Thomas K.McCraw)所述,在美国经济思想形成过程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托马斯·杰弗逊的“小政府”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而韩国和日本则更接近德国历史学派李斯特的发展阶段论和幼稚产业保护论。(宋丙洛:《韩国经济论》,博英社1992年版,第200201页。)转引自金凤德“东亚经济”讲义。
    ②权元七,“韩国模式的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8页。
    ③罗斯托认为,在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中政治因素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出现反应性民族主义,是一种比经济动机更有力的政治动机,促使传统社会进入过渡阶段。我们通过对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源于社会和经济领域,在随后的法国、德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系在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在苏联和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政治的作用占了主导地位。[美]阿尔蒙德著,《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19页。
    ①[韩]宋丙洛著,《全球化和知识化时代的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3版,第48-49页。
    ②李远著,《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12页。
    ①李远著,《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12-13页。
    ②[美]马尔科姆.吉利斯等著,《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版,第563页。
    ③卢少辉、蔡国栋著,《外向型经济》,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④[美]基思格里芬著,《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版,第36-39页。
    ⑤李远著,《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12-13页。
    ⑥孙力著,《政治的透视——转变社会中发展战略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35页。
    ⑦同上。
    ①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第82页。
    ①金凤德,“南朝鲜经济发展模式简论”《世界经济》,1989年第2期,第88-89页。
    ①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检索结果。
    ② Friedman M, Free to Choose, Harmondsworth:Penguin,1980:P54-55。
    ①王逸舟,“东亚模式的启迪与借鉴”,载《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440页。
    ②吴敬琏“‘东亚奇迹’的政策根源和克鲁格曼教授的挑战”,《改革》,1995年第二期,第4页。
    ①杜维明著,《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上海:三联书店,1997版,第332页。
    ②权元七《韩国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3页。
    ①金凤德,“南朝鲜经济发展模式简论”《世界经济》1989年第2期,第88-89页。
    ①[韩]宋丙洛著,《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0页。
    ①[韩]黄义珏著,《朝韩经济启示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②李柱锡著,《韩国经济开发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①林金淑著,《朝鲜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②[韩]宋丙洛著,《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7页。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②[韩]黄义珏著,《朝韩经济启示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第59页。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②李柱锡著,“韩国经济开发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版,第50页。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②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③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①[韩]李相俊著,韩振乾译,《韩国对外贸易的成功与失败》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版,第20页。
    ②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①[韩]菲利普.w.林,“路径依赖的作用:韩国经济发展摸式的兴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1期,第57页(文字组合稍有改动)
    ②初期由于农业歉收、货币改革失败、政局动荡和资本不足等原因计划执行遇到了一些困难,1962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2%。
    ①崔志鹰朴昌根著,《当代韩国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1,第65页
    ②崔志鹰朴昌根著,《当代韩国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1,第70页
    ①[日]渡边利夫著,金昌男译,《现代韩国经济分析》儒风出版社(韩国)1983版,第44页。
    ①[韩]《韩国经济60年》三星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书《CEOlvfomatio》667号,第8页。
    ①[韩]宋丙洛著,《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47页。
    ①[美]基思.格里芬著,《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①李柱锡著,《韩国经济开发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本文在引用时作了些文字上的修改。
    ②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①朴正熙著,《我们国家的道路》,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②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①Se-Jin Kim,1971,P.79转引自,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版,第74页。
    ①[韩]朴正熙著,《我们国家的道路》,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②[韩]郑德龟著,《超越增长与分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③[韩]郑德龟著,《超越增长与分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任晓.著《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②EFB, summary of the fiue year economic plan(1962-1967), seoul,1962转引自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③刘力臻著,《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2页。
    ①王春法著,《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129页。
    ①[韩]郑德龟著,《超越增长与分配——韩国经济的未来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②[韩]韩瑛焕“韩国国家发展的进展和国政管理体系的变化”,《韩国行政研究院成立10周年纪念学术会论文集》(2001),第17页。
    ①张英主编《南朝鲜对外贸易》,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4页。
    ①[韩]安忠荣著,《现代东亚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韩]赵利济、金赢亨著,《韩国经济起飞的政策剖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5页。
    ①胡晓林等编,《经济全书(17)》,人民出版社,1994,第78页。
    ②[韩]安忠荣著,《现代东亚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①陈龙山、张玉山著,《韩国经济发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第125页
    ①王德复著,《新兴经济学:观念、制度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第129页.
    ②丁溪,“韩国大企业集团的海外扩张战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第64页。
    ③丁溪,“韩国大企业集团的海外扩张战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第64页。
    ①[韩]姜万吉编,《韩国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页.
    ②韩国贸易协会统计数据。
    ③根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整理。
    ④刘信一,“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第62页。
    ⑤根据韩国统计厅,韩国贸易协会统计数据整理。
    ①刘信一,“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第62页。
    ②2008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92.1%,2009年为82.4%。
    ①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①韩国银行《统计月报》第19卷3号,1965年3月,第28-29页。
    ②尹保云著,《韩国经济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①[韩]周承焕著,《韩国经济的理解》贸易经营社,2005年版,第24页。
    ②国防支出占预算的比重1953年为56%,1958年37%。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
    ①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第686页。
    ②马歇尔著,《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年版,第291-295页。
    ③科斯著,盛洪、陈郁译,《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页。
    ④李鹏,《规模经济的制度分析》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①在此本人借用了卢欣同学正在撰写的博士论文《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研究》中的相关论述。
    ②西蒙·库兹涅茨和霍利斯·钱纳里等先驱研究大国和小国经济发展过程特征的时候,分别将大国的人口规模下限设定为1000万人和2000万人。1948年,韩国人口就达到2000万,1961年则达到2500万。当前更是达到4899万。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厅统计数据。
    ①《大国经济》课题组,“大国的经济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求索》,2009.9,第2页。
    ②《大国经济》课题组,“大国的经济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求索》,2009.9,第3页。
    ③韩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特别是在应用科技领域,其产业研发技术、专利拥有数、科技研发投入、科技人员占总人口比例、高等教育水平等各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只是在重点基础科技领域它的发展还稍显落后(小国经济的制约),所以在此称为“准科技大国”。
    ①林毅夫、蔡防、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1页。
    ②林毅夫、蔡防、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版,第53页。
    ③林毅夫、蔡防、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0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6-127页。
    ②[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49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2页。
    ①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第124页。
    ①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128页。
    ①孙力著,《政治的透视——转变社会中发展战略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版,第43页。
    ②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版,第44页。
    ③[美]C·林德布洛梅著,《政治与市场一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中文版,第14-15页。
    ①韩国学者朴文玉就李朝时代的政治秩序总结了以下几点特征:1、官本位是的主要价值倾向,这种价值倾向助长了官尊民卑思想;2、儒教把封建的主从关系当作美德,阻碍了国民的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的萌发;3、儒教的家族本位思想使家长式权威主义政治秩序制度化,阻碍了自由平等意识的萌发;4、儒教的人格主义阻碍了团体组织活动意识;5、以科举制、科田制和身份制为基础,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详见[韩国]朴文玉:《韩国政府论》,博英社1963年版,第33页,转引自赵虎吉“政治发展模式探因——韩国政治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当代亚太》2005.10,第31页。
    ②赵虎吉,“政治发展模式探因——韩国政治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当代亚太》2005.10,第32页。
    ①孔立平著,《发展的反省与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①孙力著,《政治的透视——转变社会中发展战略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40页。
    ①[美]罗伯特.韦德著,《驾驭市场——经济理论和东亚工业化中政府的作用》,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410页。
    ②权元七,《韩国模式的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③权元七,《韩国模式的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04页。
    ①黄卫平,朱文晖,《论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成功的历史原因》,《东北亚论坛》1993年第4期,第44-45页。
    ①参见江时学,《拉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3期。
    ②权元七,《韩国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17-19页。
    ③同上。
    ④[美]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人民出版杜,1994年版,第475-483页。
    ①王德复著,《新兴经济学:观念、制度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①胡皓,“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恰当干预的有效融合-韩国现代化模式的成功经验之一”《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第203页。
    ②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版,第101页。
    ①刘鹏辉、郑信哲主编,《韩国——雾幕后的国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②王德复著,《新兴经济学:观念、制度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①权元七在其博士学位论文《韩国模式的制度分析》当中,比较全面分析了关于“政府自律性”问题,在本文中加以借鉴。权元七《韩国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第104-107页。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版,第94-95页。
    ①[美]小R.霍夫亨兹、K.E.柯德尔著,《东亚之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①周孙铭:“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国外社会科学》第9期,第26页。
    ①[韩]周承焕等著,《韩国经济的理解》贸易经营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②[韩]宋丙洛著,《成为—流先进国家的韩国经济之路》,博英社,2008年第二版,第267页。
    ③同上。
    ①[韩]宋丙洛著,《成为—流先进国家的韩国经济之路》博英社,2008年第二版,第316页。
    ①[韩]赵利济、金赢亨著,《韩国经济起飞的政策剖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②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③[韩]赵利济、金赢亨著,《韩国经济起飞的政策剖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0页。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版,第187页。
    ②韩国银行,韩国统计年鉴。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
    ①[韩]宋丙洛著,《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13页。
    ①[韩]宋丙洛著,《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13页。
    ①[韩]宋丙洛著,《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7页。
    ① The u.s Dcpartment of State, e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ec Paper(FRUS),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8, Vol.6, P.784-785.
    ①金凤德“南朝鲜经济发展模式简论”《世界经济》1989年第2期,第89-90页。
    ①韩国外交通商部:《韩美外交文件集1943-1965》(Documents on the Korea- United States Relations:1943-1965),第35页。
    ①[韩]李相炫(音)“韩美同盟50年回顾及韩美关系展望”《国家战略》(韩)2003年第9卷1号,第40页。
    ①李柱锡著,《韩国经济开发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第50页。
    ②梁志,“美国对外开发援助政策与韩国的经济‘起飞’”《当代韩国》2009.1。第36页。
    ③韩国贸易学会统计数据http://www.kita.net。
    ①尹保云著,《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②梁志,“美国对外开发援助与韩国经济的起飞”,《当代韩国》,2009春季号,第32页。
    ③梁志,“美国对外开发援助与韩国经济的起飞”,《当代韩国》,2009春季号,第34页。
    ①梁志,“美国对外开发援助与韩国经济的起飞”,《当代韩国》,2009春季号,第35页。
    ②韩国经济企划院《韩国经济主要统计资料》1985—1989年。
    ③[韩]安忠荣著,《现代东亚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5页。
    ①金光熙著,《朴正熙与韩国的现代化》,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版,第96页。
    ①赵虎吉著,《揭开韩国神秘的面纱》,民族出版社,2003版,第127页。
    ②陈宝媛,“韩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及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2009.2,第72页。
    ①张宝仁、徐咏梅,“近期日韩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9.1,第34页。
    ①韩国贸易协会统计数据。
    ②张宝仁“俄与朝韩经贸合作发展状况剖析”《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2期,第30页。
    ①金凤德,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课程《东亚经济》教案。
    ①[韩]郑德龟著,《超越经济增长与分配—韩国经济的未来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①[韩]郑德龟著,《超越经济增长与分配—韩国经济的未来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①朱海忠,“经济结构转变与政治民主化—韩国的个案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第66页。
    ①[韩]郑德龟著,《超越经济增长与分配—韩国经济的未来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①金凤德、姜文学、白旻等,《论东北亚FTA的轴辐结构与多边经济合作》,辽宁省教育厅2007年度创新团队项目计划,第57页。
    ①许祥云“从韩国FTA政策变化历程看中韩FTA的前景”《当代韩国》2009冬季号,第9页。
    ②廖小健、廖新年“韩国的FTA战略”《外交评论》2010、10,第79页。
    ①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危机后韩国经济的出路”2010、12。
    ②韩国贸易协会“2009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2010.7。
    ③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法案于2011年10月13日和2011年11月22日,分别通过美国和韩国国会的表决。至此韩美FTA历经近4年半的各种艰难曲折,有望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①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等“韩美FTA的经济效果分析”2007.4。
    ②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等“韩-欧盟FTA的经济效果分析”2010.10。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6-127页。
    [2][韩]安忠荣.现代东亚经济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3][韩]菲利普.w.林.路径依赖的作用:韩国经济发展摸式的兴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1):57-61.
    [4][韩]黄义珏.朝韩经济启示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第9页。
    [5][韩]姜万吉.韩国现代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页.
    [6][韩]李相俊著,韩振乾译.韩国对外贸易的成功与失败[M].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第20页。
    [7][韩]宋丙洛.韩国经济的崛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第1版.
    [8][韩]宋丙洛.全球化和知识化时代的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8-49。
    [9][韩]赵利济、金赢亨.韩国经济起飞的政策剖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5页。
    [10][韩]郑德龟.超越增长与分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韩]赵淳.韩国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
    [12][美]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13][美]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工业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5页。
    [14][美]禹贞恩编,曹海军译.发展型国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4.
    [15]《大国经济》课题组.大国的经济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求索,2009,(9):2。
    [16][韩]韩升洲.转型中的韩国政治[J].韩国研究论丛,1997,(第三辑):17-19.
    [17]Im Tobin& Song Younhyun、熊美娟、译.韩国金融危机后的环境变化、行政改 革和官僚能力[J].公共行政评论,2008,(1):
    [18]布鲁斯.卡明斯、曾军荣编译.从拉美经验看韩国政治体制的民主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2):96-98
    [19]蔡文治.走国际大循环的道路:南朝鲜发展外向型经济给我们的启迪[J].探索,1988,(2):26-28.
    [20]曹中屏等.当代韩国史1945-2000[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第149页
    [21]陈宝媛.韩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及对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延边大学学报,2009,(12):
    [22]陈汉林.对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审与反思[J].经济纵横,2003,(1):
    [23]陈建勋.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所想到的[J].上海经济研究,1988,(3):54-56.
    [24]陈龙山、张玉山.韩国经济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第125页
    [25]崔伟.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的主要对策、措施及对我们的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1,(1)。
    [26]崔志鹰朴昌根.当代韩国经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1,第65页
    [27]邓鹏,李明焕.南朝鲜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浅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01)
    [28]丁溪.韩国大企业集团的海外扩张战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63-64.
    [29]董向荣.美国对韩国的援助政策:缘起、演进与结果[J].世界历史,2004,(6):18-24页.
    [30]董向荣.韩国由威权向民主转变的影响因素[J].当代亚太,2007, (7):25-30
    [31]郭来生.论韩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J].世界经济文汇,1993,(6):50-52.
    [32]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利弊得失[J].中国工业经济,1999,(9):76-78.
    [33]侯高岚,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论文2003,第14-15页。
    [34]胡皓.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恰当干预的有效融合-韩国现代化模式的成功经验之一[J].社会科学战线,2004,(2):203-205.
    [35]黄松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比较与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01,(4):44-45.
    [36]黄卫平、朱文晖.论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成功的历史原因[J].东北亚论坛,1993, (4):44-45页。
    [37]黄烨菁.从出口导向战略到融入经济全球化战略——经济全球化调价下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型[J].世界经济研究2002,(1):13-15。
    [38]江时学.拉美、东亚发展模式的比较[J].拉丁美洲研究,1993,(3):
    [39]金承男.重新审视韩国经济发展模式[J].世界经济,1999,(6):70-72.
    [40]金承权.韩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J].天池学刊,1995,(2):58-60.
    [41]金承权.韩国引进外资战略的特点与作用[J].天池学刊,1995,(4):62-66.
    [42]金凤德.南朝鲜经济发展模式简论[J].世界经济,1989, (2):88-91.
    [43]金光熙.朴正熙与韩国的现代化[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版,第96页。
    [44]孔凡保.国家、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韩国工业化模式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5):143-144.
    [45]雷丽平.东北亚国家现代化的韩国模式剖析[J].东北亚论坛,2002,(4):64-66.
    [46]李鹏.规模经济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
    [47]李远.政策导向与外向型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第12页。
    [48]李柱锡.韩国经济开发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49]梁志.美国对外开发援助与韩国经济的起飞[J].当代韩国,2009春季号:34-36。
    [50]廖小健、廖新年.韩国的FTA战略[J].外交评论,2010(10):79-81.
    [51]林金淑.朝鲜经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52]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1页。
    [53]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8):4-8.
    [54]刘东建.韩国政治社会化的历史分析及启示[J].当代韩国2010,(夏季号):65-67
    [55]刘桂斌.外向依赖型经济与自主开放型经济——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应吸取的教训[J].湖南经济,1998,(7)。
    [56]刘力臻.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2页。
    [57]刘柳.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0,(6):25-27.
    [58]刘永波.经济全球化与韩国经济腾飞——韩国现代化成因浅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59]刘永刚.韩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秩序转型演进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
    [60]卢少辉、蔡国栋.外向型经济[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第7页。
    [61]卢欣《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65页。
    [62]马颖、周剑麟.政府权威与战后韩国的经济发展[J].亚太经济,2006,(1):45-47.
    [63]苗子瑜、杨红.韩国金融体制的三次变革[J].新财经,2008, (2):30-31.
    [64]朴成昊.对韩国扶植大企业集团政策的再思考[J].《朝鲜半岛问题研究文集》(三)[C],吉林省朝鲜、韩国研究会1999年版:356-357.
    [65]朴东勋、安花善.论朴正熙时期韩国发展型国家的形成与演变[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84.
    [66]朴正熙.我们国家的道路[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67]秦洪祥.南朝鲜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与产业政策[J].亚太经济,1988,(1):21-24.
    [68]青木昌彦、吴敬琏.从权威到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0
    [69]权元七,”韩国模式的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8页。
    [70]任晓.韩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71]申成玉.二战后韩国经济中的计划因素及其作用[J].东疆学刊,2000, (2):9-11.
    [72]沈红芳.东亚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3]孙力.政治的透视——转变社会中发展战略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35页。
    [74]孙振峰.论韩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J].亚太经济,2001,(2):
    [75]童书兴.韩国经济转型的政策与实践[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1):
    [76]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129页。
    [77]王德复.新兴经济学:观念、制度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129页.
    [78]王菲易.经济全球化与韩国民主化:以发展战略转型为视角[J].当代韩国,2010,(秋季号):25-28.
    [79]王珏.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J].国际贸易问题,2005,(9):125-126.
    [80]王志伟.试论近代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及其日韩合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51-54.
    [81]魏蔚.韩国产业政策分析[J].亚非纵横,2007,(6):42-45
    [82]吴春波.“南朝鲜的经济计划与外向型经济”[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04)
    [83]吴从环.困境与出路:韩国模式变迁的政治分析[J].韩国研究论丛,1999:68-70.
    [84]吴能远.南朝鲜外向型经济的特点[J].《世界经济》,1988,(06)
    [85]徐佳宾、徐佳蓉.产业调整中的政策基点分析——韩国的工业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0,(12):51-53.
    [86]许祥云.从韩国FTA政策变化历程看中韩FTA的前景[J].当代韩国,2009(冬季号):9-11.
    [87]尹保云.韩国为什么成功[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年。
    [88]尹贤淑.韩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58-60.
    [89]张捷.韩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金融体制[J].当代亚太1999,(5):15-17
    [90]张宝仁、韩笑.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政策调整[J].东北亚论坛,2000(4):
    [91]张宝仁.俄与朝韩经贸合作发展状况剖析[J].东北亚论坛,2009,(2):30.
    [92]张东明.韩国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9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4]张世和.南朝鲜经济开发战略和展望[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1990年版。
    [95]张文佳.财阀组织与韩国经济赶超[J].当代韩国,2007年夏季号:
    [96]张幼文.论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实绩差异[J].世界经济文汇1992,(6):15-18.
    [97]张运岭.韩国市场经济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98]张振华.大企业主阶级与韩国民主化[J].当代韩国,2008春季号:18-25.
    [99]赵虎吉.揭开韩国神秘的面纱[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版,第127页。
    [100]赵虎吉.政治发展模式探因———韩国政治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亚太,2005,(10):28-32。
    [101]赵玮.韩国现代政治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6。
    [102]赵曦发展战略理论与世界反贫困战略的实践[J].未来与发展,1994,(4):6-8.
    [103]赵晓.韩国财团向何处去?——‘新韩国’体制下韩国大企业的变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2):27-29.
    [104]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东亚研究项目编辑组.南朝鲜外向型经济概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105]周东.利益集团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08.
    [106]周浩然、赵曦.世界反贫困战略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2):66-68.
    [107]周肇光、宗永平.韩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6(4).
    [108]朱海忠.经济结构转变与政治民主化—韩国的个案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66-68.
    [109]朱灏.韩国经济的复苏及其启示[J].亚太经济,2007,(5)
    [110][韩]韩瑛焕“韩国国家发展的进展和国政管理体系的变化”,《韩国行政研究院成立10周年纪念学术会论文集》(2001),第17页。
    [111][韩]周承焕等著,《韩国经济的理解》贸易经营社,2005年版,第123页
    [112][韩]宋丙洛著,《成为一流先进国家的韩国经济之路》,博英社,2008年第二版第267页。
    [113][韩]李庆久(音)著,《对韩国的开发援助与经济合作》韩国国际协力团2004,第29页。
    [114][韩]李相炫(音)“韩美同盟50年回顾及韩美关系展望”《国家战略》(韩)2003年第9卷1号,第40页。
    [115]韩国贸易协会统计数据http://www.kita.net。
    [116]韩国统计厅统计数据http://kostat.go.kr
    [117]韩国外交通商部http://www.fta.go.kr/new/index.asp
    [118]三星经济研究所报告”1987年以来韩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19]韩国贸易协会“2009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2010.7。
    [120]韩国 三星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危机后韩国经济的出路”2010、12。
    属性不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