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日益显现。向全体居民提供免费、平等和统一的基础教育,以保证任何居民不论其经济状况与政治地位如何,都有机会接受免费的、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不仅有助于改善社会的公平状况,而且对于提高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均等化供给基础教育不仅是公共财政和民主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个重要责任。
     但在2006年9月1日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却走了一条不免费、不平等以及不统一的道路。由于户口登记制度将社会人为割裂成农村与城市两部分,且各自实行不同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从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差异悬殊,主要表现在:首先,城市中“普九”的任务早已完成,“普及十二年”甚至“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口号也时常在城市中提及,而与之相反,农村地区“普九”的任务目前依然尚未完全实现,部分地区完成“普九”的标准很低,且相当脆弱;其次,从融资角度来看,城市地区的基础教育完全由财政负担,而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却要由农民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农村教育农民办”;再次,从办学条件看,城乡间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甚至无法保障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最后,流动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难以就近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大部分农民子女只能选择条件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或者回家成为留守儿童,再或者选择在城市随父母流浪成为新的文盲。
     正是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差异促使笔者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进行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够理清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现状、差异的程度,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因差异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在弄清差异的基础上,以公共品均等化理论为指导,探讨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之路。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解决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丰富和发展相关的公共品均等化基础理论也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是先分析公共品均等化的基础理论,再进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的政策建议。
     依此思路,全文共分7章,组织结构如下。
     第1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来源、主要概念界定、文章的结构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公共品差异性、公共品均等化、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以及完善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第3—7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3章“公共品均等化的基础理论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从公共品的平等性和差异性分析切入,对公共品均等化的内涵界定、实现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第4章“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状况的实证分析”分别从融资制度、可及性和办学条件三大方面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第5章“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制度性根源”从户口登记制度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等制度根源探讨了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原因,并对这种“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一种政治经济学解释。第6章“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效应分析”主要从人力资本存量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与社会流动效应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城乡基础教育差异对我国社会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第7章“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在批判“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弊端和缺陷的基础上,设计并测算了“以中央为主”的新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最后还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品的平等性、差异性与均等化。平等性是公共品自身的基本属性,但地方公共品的存在和分散的供给制度又造成了公共品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差异性。解决公共品供给差异性,保证消费平等性的必然选择就是公共品均等化。公共品均等化不是实际消费的均等化,而是重在保证消费机会的均等化;而且,也绝不等于平均化,而是允许在全国均等基础上存在地区差异;再者,公共品均等化内容和标准往往随人们对公平的认识理解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公共品均等化的途径。公共品均等化的途径主要有三:其一是收入途径,指在不改变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供给主体财力的均等化;其二是支出途径,指改变公共品的供给制度,将公共品的供给责任上移,由更高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直接供给;其三是政治途径,指通过谋求地方政府的合并来实现更大区域内公共品的均等化。
     3.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制度根源。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根源在于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户口登记制度将城市与农村人为割裂开来,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与户口登记制度相伴随的教育福利政策造成了城乡居民在基础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忽视了基础教育的公共品属性及外溢性强的特征,固化了“谁办学谁掏钱”的原则,城乡的基础教育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与财力水平差异的痕迹。
     4.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效应。其一是人力资本存量效应,分析表明城乡基础教育生均经费的差异确实对城乡初中毕业升高中率的差异有显著性影响;而且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城乡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还带有地区色彩。其二是收入分配效应,回归分析表明城乡基础教育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性正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对比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比重呈正相关。其三是社会流动效应,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使得能够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的正式通道越发狭窄,大部分农民只能由非正式通道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谋求工作。
     5.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均等化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免费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全国范围内保证相同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并且允许存在一定的地区差距。
     6.“以中央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应既要发挥中央政府的平衡均等能力和财力充足优势,又要发挥地方政府在信息、效率方面的优势,从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制度创新,笔者构建一个“供给与生产主体分离、分级互补,投入以中央为主、分项分级共担,宏观管理以省为主、具体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具体设计上,笔者将基本的办学条件具体分解到不同的教育经费中,并以生均经费的形式予以表示;不同项目经费在不同级次政府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人员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公用经费由省级财政负担,而基建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但考虑到不同地区财力水平的差异,又对“二片”和“三片”地区实行两级政府共担的做法。
     7.“以中央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测算。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测算方法,笔者在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测算出小学阶段生均经费标准为1200元,初中阶段生均经费为1500元。根据笔者所设计的“以中央为主”的体制,不同级次政府承担基础教育的责任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状,即中央、省与县级财政的负担比例逐级降低,中央财政负担比例最高,为73.28%,省级次之,为20.92%,县级最低,仅为5.80%。这种趋势可以基本与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相对应。
As the human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 continue to make progress, the primary education gradually shows it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ing the free, equal and unified primary education to all the citizens so as to guarantee each people's opportunity to take the free and unified primary education no matter what hi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dition, will be crucial important not only to better the society's equal condition,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whole society's human quality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So the primary education equaliza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public and democratic finance,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duty of modern nations.
     But Chinese primary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an unfree, unequal and un-unified road before the new Law of Forced Education was brought into effect on September 1st 2006. A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separated the society into country and city, and each has a different primar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so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has been very large since a long time. Firstly, the nine-year forced education task has already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cities, and now many cities even put forward the twelve-year or the fifteen-year education, but the nine-year task is still not fully achieved in the country. Even if some country areas have already got the nine-year goal, the criterion is very low and the outcome is very frangible. Secondly, from the point of finance, the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cities is fully born by the public finance, while in the country areas the peasants will have to take on some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called the peasants running the rural education. Thirdly, the rural education's conditions are much worse than the city, and some poor schools in the rural areas even don't have the least conditions of running school. Lastly, the children of the shifting population, especially the migrant workers don't have the guaranteed chance to go to school. Since these children can hard go to the nearby public schools, they have to go to the schools for th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with bad conditions, or go home to become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or wander with their parents in the city to become the new illiteracy.
     It is these shocking differences that urge the author to investigate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this study, the author hopes to make clear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condition, the degree, the causes and the effects, and also to find the urban-rural equalization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eline of public goods equalization theory on the base of these differences. So this study will do good not only to guide Chinese urban-rural equalization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but also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 related public goods equaliza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norm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basic idea is as follows: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public goods equalization theory, then the Chinese urban-rural primary education difference, and put forward the equalization suggestions in the end.
     Under the above idea, this article has 7 chapters, which are organized as follows.
     Chapter 1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is subject's source, the main definitions,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main innovative points and shortcomings. Chapter 2 is the "literature reviews", which includes the literatures on the public goods difference, public goods equalization, Chinese urban-rural difference and the perfecting suggestions of primary education. Chapter 3-7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article. Chapter 3 "the basic theoretic analysis on public goods equalization" i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which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and means of public equalization on the base of the public goods' equality and difference. Chapter 4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s in primary educatio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ifference from the point of finance institution, the availability and the running conditions. Chapter 5 "the institutional source of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s" studie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and primar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and then introduces a political economy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urban bias phenomena. Chapter 6 "the effects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s" mainly analyzes the human capital stock effect,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and the social floating effect. Chapter 7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urban-rural equalization" put forward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qualization, designs and computes the new "central government role" primar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on the base of criticizing the shortcoming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s role", and suggests the related institutional reforms in the end.
     The main innovative poi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equality, difference and equalization of public goods. Equality is one of the basic inherent characters, but the existence of local public goods and the dispersive provision institutions lead to the demand and supply difference of public goods. Equalization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to solve the difference and guarantee the equality. The equalization doesn't mean the equal consumption, but the equal consumption opportunity; also it isn't 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but permit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beyond the national's level; and the content and the criterion of the equalization will change as the people's attitude to the equity and the circumstance change.
     2. The ways of public goods equalization. There are three ways. One is the revenue way, which mainly refers to the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so as to make the fiscal revenue equalized with no change of the provision institution. Another is the expenditure way, which changes the provision institution and put the public goods responsibility to the higher governments 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third is the political way, which means merging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order to equalize the public goods in a larger area.
     3. The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imary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stems from the urban bias institution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separates the city from the country, resulting into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in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concomitant education welfare policy leads to the unfair jumping-off point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people. The primar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of local responsibility and hierarchical administration omits the public goods attribute and the large externality, and solidifies the principle of "whoever runs school should finance", so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s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fiscal revenue will inevitably reflect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4. The effects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imary education. First is the human capital stock effect.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of outlay per student do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nrollment ratios, and also this human capital stock difference has some regional character since the different region has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scal revenue ability. The second i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imary education doe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his gap has negative relation with the urban-rural labor quantity ratio, and positive relation with the tertiary industry's ratio. The third is the social floating effect. The primary education difference makes the formal channel to the primary labor market becoming narrow, and most peasants have to go to the second labor markets.
     5. The principles of urban-rural equalization in primary education. There are three points: the opportunity of getting the free primary education is equal; the basic school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ll across the country;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yond the national level are permitted.
     6.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ole"primar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equalization, Chinese primary education should reform the institution, using bo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advantage in the equalizing ability and abundant fiscal revenue,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in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The author designs a new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that is "separated provision and production; input mainly from central government; macro-administration responsibility in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micro-administration in county governments". Specifically, the author decomposes the basic conditions into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outlays, denoted by the outlay per student. The basic allocating principle is as follows: the personnel outlay is born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ublic outlay by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capital construction outlay by county government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fiscal revenue abilities, the responsibility is also shared between two levels in the second region and the third region.
     7. The computation of the new "central government role" institution. The author computes the outlay per student is 1200 Yuan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and 1500 Yuan for the junior school on the base of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scholars' research.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ole" institution, the different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ies in primary education present the converse pyramid structure, that is, the central, provincial and county governments' ratios reduce level by level,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ears the biggest ratio, 73.28%, the provincial is less, 20.2%, and the county government is the least, 5.80%. This trend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scal revenue structure between different governments.
引文
① 根据国家审计署2004年公布的对17个省 (区、市) 50个县的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50个县2001年底基础教育负债为23.84亿元,2002年底上升为31亿元,增长30%;到2003年6月底,仅半年时间又增长了25.7%,达38.98亿元,负债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负债总额相当于这些地方一年财政收入的80%。
    ② 截至到2004年,累计拖欠教师工资己达100多亿元。
    ① 截止到2000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 (直辖市) 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级危房 (指房屋整体出现险情,不能继续使用) 5700万平方米,占全部危房面积的67.86%。
    ② 石岩、肖毅灵、钱芙蓉,中国教育的公平之痒,南方周末,2005年3月10日。
    ① 以庀古的《财政学研究》(A Study in Public Finance)为例,全书285页,其中有200页论及税收,仅有20页论及支出。
    ① 其中,X表示集体消费品的消费量,i表示第i个消费者,n+j 表示第 n+j 种集体消费品。
    ② 马珺,公共物品的含义,《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 (4)》,2005年版,第291-315页。
    ③ 这一点,可以从其标题中看出,萨缪尔森1954年文章的标题是“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而1955年的文章标题则是“公共支出理论图解 (diagrammatic exposition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萨缪尔森从分析“公共支出的纯理论”改为“公共支出理论”,隐约地表明作者不仅降低了其分析的限制条件,而且还有想在这两种极端之间进行调和的意图。而且在1955年的文章中,萨缪尔森也对标题中使用定冠词“the”感到遗憾,并改为使用不定冠词“a”,以说明公共支出的影响因素不仅在于其模型所强调的那些 (如公共品的非竞争性),还包括诸如收入再分配、家长主义政府等因素。
    ① 美国建国后对于联邦政府在公共教育财政上的责任一直未予以明确,第一步宪法只字未提教育,致使有的美国学者惊异,“由有头脑和有志向的人撰写的这部庄严的文件真令人不解,因为它竟然对于教育问题沉默不言,既不曾提及教育,也不曾提及学校。”联邦除对西部新建格州予以拨地兴学外,基本上对于公共教育财政没有太多建树。
    ② 高建民,美国基础教育财政发展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③ 只有夏威夷州采取了州政府直接管理公立学校的办法,其他各州均将大部分的教育事权下放给学区,由学区实行直接管理。
    ④ 一般程序是,先确定本学区需要支出的教育经费,然后以应税财产的评估价值为税基,计算财产税的税率水平。因此,美国不同学区之间、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产税税率是各不相同的。
    ① 高建民,美国基础教育财政发展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84页。
    ① Yinger, State and Local Public Finance lecture 13: State Education Aid Formulas, http://faculty.maxwell.syr.edu/jyinger/Classes/PPA735/Lecture_Notes/Lecture_13.ppt
    ① 如1881年费里法第2条规定,“由1850年法第40条和1875年法第7条开征的4生丁特别水的办法在各省市必须实行”,第4条规定,“上述各法中关于每法郎征4生丁特别水的办法在各省必须实行”。
    ② 聚焦外国教师公务员制度,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30/content_3855556.htm
    ③ 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189-222页。
    ① 高秉雄、陈国申,西方基层政府的合并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第96-100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主要集中在阿拉巴契亚地区、美国南部地区、里约格兰德边界地区、西南部地区、加利福尼亚的中心峡谷、美国平原各州的印地安保留地等6个地区。
    ② 商利浩,审视美国学区教育筹资制度,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29-32,90页。
    ① 1990年、2005年,国务院两次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进行了修改,分别将教育费附加率提高到2%、3%。
    ② 根据谢扬 (2002) 在湖北省的调查,1999-2000年期间,湖北省襄阳县教育经费总额为13.7亿元,各级财政预算拨款5.5亿元,占40.58%,其中乡财政4.7亿元,占34.33%,县财政0.9亿元,占6.25%,省级以上专款150.5万元,仅占0.1%。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及中小学杂费三者合计占到全部教育经费的40%左右,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对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和保障最基本的办学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③ 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草案)〉的说明》,载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 1949-198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④ 相关报道见《南方周末》2001年11月1日头版新闻。
    ① 宋振远、李舒,是包袱,还是责任?拷问“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长安,2006年第7期,51-52页。
    ② 一家之言:安顿好孩子 再关闭打工子弟学校,http://edu.sina.com.cn/1/2006-07-27/1113134619.html
    ③ 一家之言:安顿好孩子 再关闭打工子弟学校,http://edu.sina.com.cn/1/2006-07-27/1113134619.html
    ④ 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二:生活与教育状况,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61011_402358719.htm
    ① 创办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原由,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4819096.html
    ② 宋振远、李舒,是包袱,还是责任?拷问“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长安,2006年第7期,51-52页。
    ③ 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二:生活与教育状况,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61011_402358719.htm
    ④ 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第10-22页。
    ① 根据对全国2036个县1999年农村公用经费开支的统计,有1021个县生均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不足10元(与北京市的757.6元和上海市的747.4元形成鲜明对比),约占调查县的一半;有378个县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不足30元,约占调查县的18%。转引自蒋鸣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基本格局与政策讨论,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17-22页。
    ① 1999年曾经占到全部班级数的15%,2002年以后大约在10%左右。
    ① 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第10-22页。
    ① 根据统计,1999年,小学代课教师占全部教师的比重为10.95%,2002年该比重降为7.56%,到2004年该比例进一步降到6.17%。
    ① 农村教师素质越“拔”越低,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3日。
    ① 农村教师素质越“拔”越低,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3日。
    ① 资料来源:王仕军、刘玉红,农村孩子也需要好教师——对农村教师进城热的思考,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8期,第40页。
    ① 枣庄、德州、菏泽、日照等市所属各县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大都在600元以下,最低的县只有400元。
    ② 刘士祥、刘振鹏、盖元华,关于山东省农村教师工资管理发放情况的调研报告,载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教育发展论坛——2003-2004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山东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24页。
    ③ 一份令人揪心的实地调查报告,http://news.qq.com/a/20060310/001735_1.htm
    ④ 刘士祥、刘振鹏、盖元华,关于山东省农村教师工资管理发放情况的调研报告,载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教育发展论坛——2003-2004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山东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24页。
    ①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1-7页。 条件的30余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关闭,原来39所学校现仅剩下3所。见吴晓晶、毕东平,北京叫停30余打工子弟校,万余学生面临转学困境,新京报,2006年7月27日。
    ① 本案例主要参考了宋春利,打工子弟学校与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以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为例,http://www.chinampaonline.com/bbs/dispbbs.asp?boardid=12&id=2038
    ①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6.1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占到70%,工业总产值只占30%,其中重工业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7.9%。引自《1981年中国年鉴 (简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82年版,第Ⅵ-4页。
    ① 尽管政府也给农民负担制定了严格的“高压线”,即农民负担不能超过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但这种约束仍不是“硬”的,因为地方政府很容易通过其他形式的摊派、集资等手段向农民要钱,从而加重农民的负担,因此,这种“高压线”实际上也是一种软约束。
    ②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制度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157-163页。
    ③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根据1982腻宪法的规定实行政社分离,建立乡政府。至1985年春,建乡工作全部完成,大陆5.6万多个人民公社、镇,改建为9.2万多个乡(包括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①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研究,研究报告,2000年。
    ① 原春琳、谢湘,抽样调查17所农村中学显示初中平均辍学率达43%,中国青年报,2005年06月27日。
    ① 教育部: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5年,http://news.sina.com.cn/c/edu/2006-08-17/10329774793s.shtml
    ①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页。
    ① 在户籍管理制度十分严格的时代,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通道通常只有参军与升学两种。即使是
    ① 中国大学生生源农村孩子的比例为何越来越少? http://www.cqok.com/Article/xy/qg/200511/1259.html
    ① 石岩、实习生、肖毅灵、钱芙蓉,中国教育的公平之痒,南方周末,2005年3月10日。
    ① 实际上,如果算上一些副省级、副地级等等形式,则中国的政府架构就变得更加复杂,并不是单纯几级就能够说得清楚。
    ② 郭鲲,李金华:中央的钱流到村里渠道长“渗水”多,京华时报,2006年6月4日。
    [1] 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奥茨.《财产税与地方政府财政》[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年版。
    [3] 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4] 彼得·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
    [5] 财政部税政司.《地方税改革与税收政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6] 财政部税政司.《农业税收研究与农村税费改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 曹荣湘.《泰伯特模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 柴彭颐、赵作欢.《现阶段中国农民负担合理性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9] 陈国良.〈教育财政国际比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 陈锡文.《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1]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 杜善学等.《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与实践》[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13] 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 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 高培勇.《“费改税”经济学界如是说》[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 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 国家行政学院.《基础教育:政策与制度热点》[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 哈维·罗森.《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 黄佩华.《中国地方财政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
    [20] 黄佩华、迪帕克.《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1] 贾康.《税费改革研究文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 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 李秉龙、张立承、乔娟等.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24] 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制度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 李双成、孙文基、宋义武.《费改税》[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
    [26] 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7] 刘茂松.《农业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8] 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 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政府间财政分工国际分工方式》[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30] 卢洪友.《公共商品供给制度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31] 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 马骏.《论转移支付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3]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 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5] 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6] 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 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8]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教育发展论坛》[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9]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财政发展报告》[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 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 宋圭武.《中国乡村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42] 宋洪远等.《中国乡村财政与公共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43] 苏明.《农村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44]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5] 项中新.《均等化:基础理念与制度安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6] 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47]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 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以公共产品为中心的一种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 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 约·肯·加尔布雷思.《经济学和公共目标》[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1] 张馨、杨志勇、郝联峰等.《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农民负担史》(第四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53] 钟晓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54]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 朱钢、张元红、张军等.《聚焦中国农村财政——格局、机理与政策选择》[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6] 阿兰·卡利、李兴业.19世纪初以来法国基础教育投资和学校政策的地方分权[J].《法国研究》,2004年2期,第24-40页。
    [57] 白海军、徐海俊.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第51-54页
    [58] 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第53-58页。
    [59]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6-24页。
    [60] 鲍劲翔.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75期,第25-34页。
    [61]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第46-51页。
    [62] 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第48-56页。
    [63] 蔡拔平、左晓荣.简论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断裂及弥合对策[J].《当代经济论坛》,2006年第4期,第33-35页。
    [64] 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1-22页。
    [65] 曹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乡劳动流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第86-92页。
    [66] 陈丹.教育公平理论在法国教育中的实践[J].《法国研究》,2004年第1期,第208-213页。
    [67] 陈家刚.法治框架下德国地方治理:权力、责任与财政——以德国莱茵一法尔茨州A县为例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卷第2期,第13-20页。
    [68] 陈闻君.人力资本、就业机会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J].《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8卷第8期,第46-47页。
    [69] 陈永正、陈家泽.论中国乡级财政[J].《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第60-68页。
    [70] 成德宁.论城市偏向与农村贫困[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8卷第2期,第255-260页。
    [71] 程漱兰、周文根、张海洋.农民收入政策演变的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11期,第79-85页。
    [72] 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来自于2004—2005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调研[J].《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3期,第44-49页。
    [73] 楚成亚、刘祥军.当代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政治根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第75-81页。
    [74] 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第11-17页。
    [75] 樊纲.论公共收支的新规范——我国乡镇“非规范收入”若干个案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第34-43页。
    [76] 樊华强.从教育平等反思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1期,第17-18页。
    [77] 范丽萍、李祥云.国外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综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第75-78页。
    [78] 范先佐.构建“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13-118页。
    [79] 方建锋.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概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2B期,第39-45页。
    [80] 冯文全、夏茂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2006年第7卷第2期,第25-28页。
    [81] 高秉雄、陈国申.西方基层政府的合并浪潮及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第96-100页。
    [82] 高如峰.重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第18-25页。
    [83] 高如峰.对农村义务教育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分工的建议方案[J].《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7-22页。
    [84] 高如峰.法国义务教育的特别扶持制度[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第32-35页。
    [85] 高如峰.义务教育公共投资水平和效益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第9-11,37页。
    [86] 高如峰.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3-10页。
    [87] 高如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3-10页。
    [88] 葛乃旭.重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J].《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第61-67页。
    [89] 巩真.教育均等化政策对收入差异影响的国际比较——美、韩经验借鉴和中国问题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5卷第2期,第117-123页。
    [90] 顾欣炜、于专宗.教育与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J].《兰州学刊》,2004年第5期,第209-212页。
    [91] 关松林.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与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第28-33页。
    [92] 广东省价格成本调查队.2002年广东中小学教育培养成本调查分析[J].《粤港澳价格》,2003年第12期,第25-27页。
    [93] 郭丛斌、侯华伟.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5年第3卷第1期,第1-9页。
    [94]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第157-163页。
    [95] 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27-37页。
    [96] 郭新力.国外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模式及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第69-72页。
    [97] 郭耀邦、盛阳荣.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来自浙江的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9期,第27-30页。
    [98]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4期,第2-20页。
    [99] 韩洪文.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变迁轨迹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45-47页。
    [100]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及续)[J].《青年研究》,2001年第8、9期,第1-7页、10-18页。
    [101] 何李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第19卷第1期,第104-108页。
    [102] 胡士华.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05年第10期,第40-42页。
    [103] 黄丙志.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第57-61页。
    [104] 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6卷第4期,第3-9页。
    [105] 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第3-9页。
    [106] 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43-47页。
    [107] 江文涛.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J].《财经科学》,2006年第3期,第86-95页。
    [108] 蒋鸣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基本格局和政策讨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17-22页。
    [109] 蒋中一、戴洪生.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4期,第59-99页。
    [110] 焦建国.农村教育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城乡教育比较与我国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第171-178页。
    [111]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8期,第84-87页。
    [112] 旷乾.制度变迁中的义务教育财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4期,第6-9页。
    [113] 雷晓宁.我国城乡差距的质变及政策含义[J].《改革》,2005年第4期,第23-27页。
    [114] 李爱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困境与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第48-51页。
    [115] 李华.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J]《财政研究》,2005年第11期,第38-40页。
    [116] 李家坦.农村教育费附加收、支、管情况剖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40-41页。
    [117] 李恺、李崇光.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期,第88-90页。
    [118] 李通屏.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城乡差异分析[J].《社会》,2002年第7期,第11-14页。
    [119] 李文利、曾满超.美国基础教育“新”财政[J].《教育研究》,2002年第23卷第5期,第84-89页。
    [120] 李晓茜.加拿大的均等化转移支付[J].《中国财政》,2002年第11期,第62-63页。
    [121] 李彦龙、孟凡峰.关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年第24期,第94-95页。
    [122] 栗玉香.建立义务教育财政“低保”制度的思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48-153页。
    [123] 梁平、冯驰.乡镇合并的动力机制、效果分析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村》,2005年第1期,第43-46页。
    [124] 刘艺容、杨继莲.农村居民教育投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5卷第1期,第108-110页。
    [125]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1-10页。
    [126] 刘泽云.政府如何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新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7-22页。
    [127] 刘泽云.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第35-40页。
    [128] 龙卓舟、陈达.日本的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借鉴[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26-28页。
    [129] 吕旺实、贾康、石英华.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不同建议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期,第2-26页。
    [130] 马远军、张小林、梁丹、梅思思.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期,第45-50页。
    [131] 满莉、徐浩然、章仁俊.美德日三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第19卷第6期,第46-48页。
    [132] 孟旭、樊香兰.发达国家义务教育投入的成功经验[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5期,第8-9页。
    [133] 民盟杭州市委课题组.杭州市城乡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J].《杭州研究》,2005年第3期,第29-32页。
    [134] 聂荣鑫.关于拖欠教师工资的理性思考——一则案例引起的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期,第1-3页。
    [135] 聂盛.关于城乡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比较[J].《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4期,第38-41、50页。
    [136] 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第194-200页。
    [137] 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37-46页。
    [138] 秦岭.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析农民增收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第1期,第14-18页。
    [139] 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2006年第9卷第1期,第70-75页。
    [140] 商丽浩.审视美国学区教育筹资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29-32、90页。
    [141] 邵新顺.义务教育办学体制:功能性缺陷、历史性分析和发展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6-20页。
    [142] 沈百福、李芙蓉.我国部分省 (区) 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7-8期,第1-5页。
    [143] 沈百福、王红.2000-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和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9期,第1-6页。
    [144] 沈百福、愈诗秋.中国省级地方教育投资的区域比较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4年第4期,第1-15页。
    [145] 石金明.关于构建我国教育经费筹措新体制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3年第3期,第21-25页。
    [146] 史永跃、吴湘玲.法国财政管理体制分析及其借鉴[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1期,第69-71页。
    [147] 宋梅.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卷第4期,第52-53页。
    [148] 宋振远、李舒.是包袱,还是责任?拷问“农民工子女上学难”[J].《长安》,2006年第7期,第51-52页。
    [149] 谭崇台.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67-76页。
    [150] 汤林春.外国义务教育的演变、性质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1997年第6期,第53-54页。
    [151] 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年第10期,第74-77页。
    [152] 滕建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第30-34页。
    [153] 汪柱旺.构建“以国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J].《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2期,第81-82页。
    [154] 王德、郭洁.乡镇合并与行政区划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6期,第72-75页。
    [155] 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1期,第4-11页。
    [156] 王放.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9期,第27-31页。
    [157] 王国敏、周庆元.农民增收与农村基础教育: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第45-50页。
    [158] 王红.对分散型义务教育筹资体制的反思:问题与改革[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第6期,第17-26页。
    [159] 王焕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主体研究[J].《湖湘论坛》,2006年第1期,第65-66页。
    [160] 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1期,第21-26页。
    [161] 王蓉.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之公平性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2期,第453-468页。
    [162] 王蓉.教育水平的差异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4年第2卷第3期,第1-26页。
    [163] 王仕军、刘玉红.农村孩子也需要好教师——对农村教师进城热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8期,第40页。
    [164] 王晓辉.法国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1卷第1期,第71-76页。
    [165] 王志刚.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5期,第10-13页。
    [166] 魏后凯、杨大利.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第98-113页。
    [167] 吴方卫、张锦华.教育平等的地区分化与地区分化下的教育平等——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一个考察[J].《财经研究》,2005年第31卷第6期,第5-115页。
    [168] 吴开俊.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缺陷与对策[J].《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17卷第4期,第65-69页。
    [169] 武新灵、李洪锁、彭淑彦.劳动力素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卷第4期,第33-36页。
    [170] 肖建华、刘学之.有限政府与财政服务均等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6-10页。
    [171] 刑志杰.关于教育收益率研究的国际比较[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4年第2卷第1期,第1-12页。
    [172] 熊健.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期,第69-71页。
    [173] 徐培娥.法国的地方财政税收管理制度[J].《欧洲》,1997年第3期,第84-86页。
    [174] 徐诗举.公共产品均等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44-45页。
    [175] 杨成铭.国际人权法中受教育权的性质:权利或义务?[J].《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第67-72页。
    [176] 杨亚敏.中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比较与借鉴[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第24卷第1期,第5-11页。
    [177] 叶碧英.转型期,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障碍——教育不公[J].《理论界》,2006年第4期,第133-134页。
    [178] 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第57-62页。
    [179] 易翠枝、刘峰.基础教育入学率、收入与《义务教育法》[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49-151页。
    [180] 郁建兴、金蕾.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市镇联合体[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第23-29页。
    [181] 宰守鹏、严明.法国的义务教育[J].《广东财政》,2002年第12期,第62-63页。
    [182] 曾维涛.以国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思考[J].《求索》,2005年第11期,第146-148页。
    [183] 张德元.“以民为主”、“以县为主”与“以国为主”——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的变迁与现实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第4期,第66-69页。
    [184] 张冬平、白菊红.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差异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第2-10页。
    [185] 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31-38页。
    [186] 张乐天.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教育作用与问题——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孟加拉四国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第68-73页。
    [187] 张立承.基层财政运行压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困境分析——对农业县 (市) 基层财政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2卷第3期,第53-59页。
    [188] 张路雄.困境与出路:现代化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育体制[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8期,第49-71页。
    [189] 张汝立.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其社会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第241-244页。
    [190] 张首祥.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展、问题、建议[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第1期,第4-8页。
    [191] 张素蓉.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城乡差异因果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4卷第1期,第9-16页。
    [192] 张维平、徐兴旺.对修订中的义务教育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93-96页。
    [193] 张秀英.城乡二元义务教育体制与乡镇负债——兼论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3卷第2期,第102-105页。
    [194] 张学敏.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J].《教育科学》,2003年第19卷第4期,第4-7页。
    [195] 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第10-22页。
    [196] 张忠福.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应“以国为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第1期,第61-63页。
    [197] 赵岚.人口流动与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5期,第24-27页。
    [198] 赵丽霞、武在争.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7-30页。
    [199] 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第60-67页。
    [200] 朱云.中外教育投入比较[J].《财富时代》,2004年第8期,第20-23页。
    [201]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第1-7页。
    [202]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页。
    [203] Amott, Richard J & Gersovitz, Mark. 1986. Social Welfare Underpinnings of Urban Bias and Unemployment [J]. Economic Journal, Royal Economic Society, 1986, Vol. 96 Issue 382: 413-24.
    [204] Ashutosh Varshney. 1993. Introduction: urban bias i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29, No. 4.
    [205] Ashutosh Varshney (ed.) 1993. Beyond Urban Bias [M]. London: Frank Cass.
    [206] Atkinson, Anthony and Joseph Stiglitz. 1980. 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 London: McGraw-Hill.
    [207] Anthony B. Atkinson. 1970. On the 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Vol. 2 Issue 3: 244-263.
    [208] Alexander W. Cappelen(?)and Bertil Tungoddeny. 2003. Local autonomy and interregional equality- Fiscal equalization with balanced budgets [EB/OL]. Discussion Paper 24/2002 http://www.nhh.no/sam/res-publ/2002/dp24.pdf.
    [209] Andrew Reschovsky. 1994. Fiscal Equalization and School Finance [J]. National Tax Journal, Vol. 47, No. 1: 185-197.
    [210] Bates, R H. 1981. Markets and states in tropical Africa: the political basis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211] Bates, R H. 1993. "Urban Bias" : a fresh look, in Ashutosh Varshney (ed.) Beyond Urban Bias, Frank Cass, pp219-228.
    [212] Bey Dahlby. 2001.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Fiscal Equalization Grants[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IMS/MEI/FCPP Conference on "Equalization: Welfare Trap or Helping Hand?"
    [213] Bewley, Truman F. 1981. A Critique of Tiebout's Theory of Local Public Expenditures [J]. Econometrica, Vol. 49: 713-740.
    [214] Black Errol and Silver Jim. 2004. Equalization: Financing Canadians' Commitment to Sharing and Social Solidarity [EB/OL]. http://www.policyalternatives.ca/documents/Nova_Scotia_Pubs/NSequalization.pdf.
    [215] Catherine Hull and Bob Searle. 2004. The impact of Equalization on Service Delivery [R]. Working Paper 04-12.
    [216] Charles M. Tiebout.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64: 416-424.
    [217] Christian Schultz and Tomas Sjostrom. 2001. Local public goods, debt and migration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 80: 313-337.
    [218] Dennis Tao Yang. 1999. 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9, No. 2: 306-310.
    [219] Dethier, J(ed.). 2000. Governance, decentralization and reforms in China, India, and Russia [M].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20] Ekaterina V. Zhuravskaya. 2000. Incentives to provide local public goods: fiscal federalism, Russian style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 76: 337-368.
    [221] Fay, M. and Opal, C. 2000. Urbanization without growth: a not so uncommon phenomenon[R].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 2412.
    [222] Fay, M, and Charlotte Opal. 1999. Urbanization without Growth: A not So Uncommon Phenomenon [R]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2412.
    [223] Gilles Duranton and Stephance Deo. 1999. Financing productive local public goods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 45: 264-286.
    [224] Harris, John R and Todaro, Michael P. 1970,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0 Issuel: 126-42
    [225] Harvey S. Rosen.1986. Studies in State and Local Public Finance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26] Harvey S. Rosen. 1997. The Fiscal Behavior of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selected papers of Harvey S. Rosen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27] Jack M. Mintz. Provincial Fiscal Equalization and Territorial Formula Financing: Expert Review Panel Consultation at the C. D. [EB/OL]. http://www.eqtff-pfft.ca/english/documents/FinalReport-Toronto.pdf.
    [228] James M. Buchanan. 1950. Federalism and Fiscal Equity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0, No. 4:583-599.
    [229] James M. Buchanan. 1952. Federal Grants and Resoure Allocation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60, No. 3:208-217
    [230] James M. Buchanan and Charles Goetz. 1972. Efficiency limits of fiscal mobility: An assessment of the Tiebout model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Issue 4:25-43.
    [231] James M. Buchanan. 1980. The Public Finances, An introductory textbook[M]. Richard D.Irwin Inc.
    [232] Jim Marshall. 2006. Issues in Equalization: a Discussion [R].SIPP Public Policy Paper No. 45.
    [233] Jorn Tattso. 1998. Fiscal Federalism and State-Local Finance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34] Joseph E. Stiglitz.1982. The theory of local public goods twenty-five years after Tiebout" A perspective [R]. NBER working paper No.954.
    [235] Joseph E. Stiglitz. 2000. 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 third edition [M]. W.W.Norton & Company.
    [236] Lewis, W.A.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J].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Vol. 22: 139-91.
    [237] Lipton, M.1977.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238] Lipton, M. 1993. Urban bias: of consequences, classes and causality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29, Issue 4: p229-258.
    [239] Lipton, M. 1993, Urban bias: of consequences, classes and causality, in Ashutosh Varshney (ed.) Beyond Urban Bias, Frank Cass.
    [240] Lipton, M. 1997. Poverty: are there holes in the consensus? [J] World Development, Vol. 25 Issue7:1003-1008.
    [241] Lipton, M. 1968. Strategy for agriculture: urban bias and rural planning, in Streeten, P. and Lipton, M. (ed.) The Crisis of Indian Planning,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2] Lipton, M. 1977.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 A Study of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M]. London: Temple Smith.
    [243] Lipton, M. 1984. Urban bias revisited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20 Issue3: 139-166.
    [244] L Ruzicka and H Hansluwka. 1982. Mortality Transition in South and East Asia: Technology Confronts Poverty [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No. 3:567-588.
    [245] M Moore. 1993.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Sectoral Bias: East Asian and Other Cas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29, No. 4.
    [246] Musgrave, Richard A. 1993.Who Should Tax, Where, and What? in Charles E. McLure, Jr. (ed.) Tax Assignment in Federal Countries, Canberra: Centre for Research on Federal Financial Relation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p. 2-19.
    [247] Musgrave, Richard A. 1939. The voluntary exchange theory of public economy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53, Issue 2:213-237.
    [248] Musgrave, Richard A. 1961, Approaches to a Fiscal Theory of Political Federalism, in Public Finance: Needs Sources and Utilizatio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ew Yor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97-122.
    [249] Oates, Wallace E. 1998. "Introduction" in Wallace E. Oates, (ed), The Economics of Fiscal Federalism and Local Finance, (North Hampton, Mas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pp. ⅩⅢ-ⅹⅨ.
    [250] Oates, Wallace E., 1996. Taxation in a Federal System: The Tax-Assignment Problem [J]. Public Economics Review, Vol. 1, No. 1:35-60.
    [251] Oi, Jean C.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J]. Worm Politics, Vol. 45 No.1:99-126.
    [252] Phillip J. Bryson and Gary C. Cornia. The Property Tax-a Missed Opportunity for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The Czech and Slovak Cases [EB/OL].http://unpanl.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NISPAcee/UNPAN009016.pdf.
    [253] Paul DiMaggio, Eszter Hargittai, Coral Celeste, and Steven Sharer. 2003. From Unequal Access to Differentiated Use: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genda for Research on Digital Inequality [EB/OL]. Working Paper 29 http://www.russellsage.org/programs/proj_reviews/si/revdimaggio01.pdf.
    [254] Pang Xiao-min. 2000. The conception framework of Asian urban development in transition [J]. 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Vol. 10, No. 2:159-167.
    [255] Paul A. Samuelson. 1954.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36, Issue 4: 387-389.
    [256] Paul A. Samuelson. 1955. Diagrammatic exposition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37, Issue 4: 350-356.
    [257] Romeo M. Bautista, Sherman Robinson, Finn Tarp and Peter Wobst. 1998. Policy bias and agriculture: partial and general equilibrium measures [R]. TMD Discussion Paper No. 25.
    [258] Ronan Paddison and Stephen Bailey. 1988.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 [M]. Routledge.
    [259] Stuart Corbridge and Gareth A. Jones. The Continuing Debate about Urban Bias: The Thesis, Its Critics, Its Influ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Poverty Reduction [EB/OL] .http://www.passlivelihoods.org.uk/site_files/files/Retreat %20Downloads/Urban%20Bias%20Session%20Outline.pdf.
    [260] Shan, Anwer. 1994. The Reform of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cs[R]. Word Bank Policy and Research series No.23.
    [261] Stephanie Shirley Post. 1999. The structure of the public goods market and intergovemmental cooperation [EB/OL]. http://www.indiana.edu/~workshop/wow2/publications/jun3999.pdf.
    [262] Streeten, P. and Lipton, M. (ed), The Crisis of Indian Planning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263] Sumon Majunmdar, Anandi Mani, Sharun Mukan.2004. Politics, information and the urban bia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75: 137-165.
    [264] Suzanne Scotchmer. 2002. Local public goods and clubs, in 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 Volume4, A. J. Auerbach and M. Feldstein (ed.), Elsevier Science B.V. p.p.1998-2036.
    [265] Timothy Besley and Stephen Coate. 1999. Centralized versus decentralized provision of local public goods: a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R]. NBER working paper No.7084.
    [266] Turvey R, Anderson D 1977. Electricity Economics [M].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
    [267] Terance D. Miethe, Charles A. Moore. 1986. Racial differences in criminal processing: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l selection on conclusions about differential treatment [J].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27 Issue 2:217-237.
    [268] United Nations. 2005. The Inequality Predicament-Report on the World Social Situation 2005 [M].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New York.
    [269] UNESO. 2002. Financing Education- Investments and Returns Analysis of the 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 [EB/OL]. http://www.uis.unesco.org/TEMPLATE/pdf/wei/WEI_ExecSummary_Eng.pdf.
    [270] Xiaobo Zhang, Shenggen Fan, Linxiu Zhang, and Jikun Huang. 2002. Lo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R]. EPTD discussion paper No.93.
    [271] World Bank. 1991.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2] Word bank. 200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attacking poverty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3] World Bank. 2000. Quality of Growth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4] World Bank. 2002. China: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ub-national finance, a review of provincial expenditure [R]. Report No.22951-CH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