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根文学”到“后寻根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一章主要就80年代的寻根文学思潮进行概述:包括对文化寻根的大致过程进行梳理(“寻根热”产生的背景、寻根作家的理论倡导及评论界的态度、“寻根热”落潮的原因分析);对寻根小说的风格特点、分类及意义进行总结;对80年代寻根小说的文本意义进行回眸式解读。第二章主要对90年代以来的“后寻根文学”进行概论:包括对“后寻根文学”的界定、分类及特点概述;对“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进行关联性解读(主要以李锐、张承志、第三代西北小说家为例)。“后寻根”不是一种创作方法,也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分析评论作品的思路或姿态。所谓“后寻根文学”就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一些文化意味很浓、具有传统美学神韵又不乏现代意识的文学作品,或者说沿着文化寻根意识继续前行,尤其是以现代眼光关注传统文化、以民间立场还原民间的一大批作品。“后寻根文学”应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本论文主要涉及小说与散文。“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三章主要对“后寻根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进行文本细读(包括“后寻根文学”对民俗文化、神秘文化、民间诙谐文化、民间戏曲的借鉴)。第四章主要就贾平凹、莫言、韩少功三位作家进行寻根脉络下的个案研究。从贾平凹、莫言、韩少功等人的创作经历中,可以看到文化寻根脉络的不断延续。“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一样,包含了风格多样、个性迥异的作家与作品,并且在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东方思维方式和古典美学神韵的追求上,它们有着一致的内在联系。“寻根”与“后寻根”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的回退”,而不是简单的“复古”。“寻根”与“后寻根”的文化意识构成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一条重要文脉。
The literature trend of 80s on root-seeking is approximately discussed in chapter I:Including the general process of root-seeking literature (the background of "root-seeking hot", the theory of the root-seeking writers and the critical attitude, the reasons of low tide of "root-seeking hot"); the summary on the 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oot-seeking novels; the reviewing analysis on the text significance of the root-seeking novels of 80s.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since the 90s is approximately discussed in chapter II: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n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and root-seeking literature (mainly taking Li rui, Zhang chengzhi,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Northwest novelist as examples). "Post-root-seeking" is not a creative method or a genre, but a thread or attitude of commenting the works.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refers to since the late of 80s and the early of 90s,some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very strong cultural meaning, traditional aesthetic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or moving on down the sense of cultural root-seeking, especially some works concern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the modern perspective, restoring the civil by folk position.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should include novels, essays, poetries, dramas.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d novels and essays of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and "root-seeking literature" is not only linked but differ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and folk culture is discussed in the third chapter (including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referencing the folk culture, the mysterious culture, folk humor culture, folk drama). In chapter four, Jia pingwa, Mo yan and Han shaogong were studies about their root-seeking experience as three cases. From their writing experience, you can see the perpetuation of the cultural root-seeking clue. "Post-root-seeking literature" includes a variety of styles, personalities and works of different writers, and it and "root-seeking literature" is like, and about the concer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Oriental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pursuit of classical aesthetic charm, they have the same internal links. "Post-root-seeking" and "root-seek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gressive rollback" rather than a simple "retro". The cultural awareness of "post-root-seeking" and "root-seeking" is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clue since the new period.
引文
①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J],《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第13页。
    ①乔晓光:《沿着河走》[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叶舒宪:《文化寻根的学术意义与思想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第43页。
    ③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J],《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第78页。
    ①季红真:《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J],《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第71页。
    ①参见邓楠:《中国寻根文学研究述评》[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02页。
    ②参见邓楠:《论“寻根文学”的伦理道德文化主题的审视》[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75-79页。
    ③参见应其:《“寻根小说”的神话品格》[J],《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第124页。
    ④以上参见张太兵:《“寻根文学”研究综述》[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42-44页。
    ①参见季红真:《无主流的文学浪潮——论“寻根后”小说(一)》[J],《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2期,第28页。
    ②参见季红真:《新写实支脉——论“寻根后”小说》[J],《作家》,1990年第3期,第68-69页。
    ③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①朱大可:《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67页。
    ②南帆:《传统与本土经验》[N],《文艺报》,2006年9月19日,第002版。
    ③赵允芳:《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④参见付伟强:《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D],青岛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⑤参见倪宏玲:《文化守夜人与后期寻根文学的精神特征》[D],青岛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①李陀:《创作通讯》[J],《人民文学》,1984年第3期,第123页.
    ②季红真:《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J],《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第69页。
    ③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二版,第277页。
    ①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J],《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第26页。
    ②雷达:《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J],《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第26页。
    ①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J],《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第75页。
    ②蔡翔:《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6期,第59页。
    ③韩少功、王尧:《韩少功王尧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①李洁非:《评中国文学的民族意识》[J],《上海文学》,1989年第1期,第75页。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年第4期,第4页。
    ①韩少功:《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夜行者梦语》[M],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②钟丹:《关于文学“寻根”的对话——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中短篇小说座谈会侧记》[N],《文艺报》,1986年4月26号,第3版。
    ③参见林伟平:《文学和人格——访作家韩少功》[J],《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第70页。
    ④郑万隆:《我的根》[J],《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第46页。
    ⑤郑万隆:《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从植根于“文化岩层”谈起》[J],《作家》,1986年第1期,第72-74页。
    ①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N],《文艺报》,1985,7月6号,第3版。
    ②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N],《文艺报》,1985,7月13号,第3版。
    ①以上参见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J],《作家》,1985年9期,第76-78页。
    ②李杭育:《从文化背景上找语言》[N],《文艺报》,1985年8月31号,第3版。
    ③李杭育:《“文化”的尴尬》[J],《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第52页。
    ④贾平凹:《四月二十七日寄友人书》[J],《上海文学》,1985年第11期,第95-96页。
    ①杨炼:《诗的自觉》[J],《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2期,第76页。
    ②王安忆:《归去来兮》[J],《文艺研究》,1985年1期,第76页。
    ③周克芹:《我很兴奋》,[N],《文艺报》,1985年8月10号,第3版。
    ④周政保:《小说创作的新趋势-民族文化意识的强化》[N],《文艺报》,1985年8月10号,第3版。
    ⑤严文井:《我是不是个上了年纪的丙崽?——致韩少功》[N],《文艺报》,1985年8月24号,第3版。
    ①仲呈祥:《寻“根”,与世界文化发展同步》[N],《文艺报》,1985年9月21号,第3版。
    ②陈骏涛:《寻“根”,一股新的文学潮头》[J],《青春》,1985年11期,第57页。
    ③刘舰平、聂鑫森:《关于寻根、楚文化及出新——刘舰平与聂鑫森的通信》[J],《青春》,1985年11期,第61页。
    ④张韧:《超越前的裂变与调整》[N],《文艺报》,1985年11月9号,第3版。
    ⑤陈平原:《文化·寻根·语码》[J],《读书》,1986年第1期,第42页。
    ⑥刘思谦:《文学寻“根”之我见》[J],《文艺争鸣》,1986年1期,第49页。
    ⑦钟丹:《关于文学“寻根”的对话——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中短篇小说座谈会侧记》[N],《文艺报》[N],1986年4月26号,第3版。
    ⑧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J],《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第15页。
    ①李泽厚:《两点祝愿》[N],《文艺报》,1985年7月27号,第2版。
    ②汪晖:《要作具体分析》[N],《文艺报》,1985年8月31号,第2版。
    ③王友琴:《我只赞成阿城的半个观点》[N],《文艺报》,1985年8月31号,第2版。
    ④王东明:《文化意识的强化与当代意识的弱化》[N],《文艺报》,1985年9月21号,第3版。
    ⑤刘纳:《“寻根”文学与文学“寻根”》 [N],《文艺报》,1986年1月4号,第3版。
    ⑥张炯:《文学寻“根”之我见》[J],《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1期,第67页。
    ⑦李书磊:《文学对文化的逆向选择-评寻根文学思潮及其论争》[N],《光明日报》,1986年3月6号,第3版。
    ⑧朱大可:《半个当代文学和它的另半个》[N],《文论报》,1986年4月11号。
    ①唐弢:《“一思而行”——关于“寻根”》 [N],《人民日报》,1986年4月30号,第8版。
    ②蔡翔:《故乡的记忆——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之二》[J],《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5期,第21页。
    ③陈晓明:《文化寻根的现实依据》,《思亦邪》[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69页。
    ④刘晓波、周舵、戴迈河、宗仁发:《文化、文学四人谈》[J],《作家》,1989年第1期,第74页。
    ⑤参见韩少功、夏云:《答美州<华侨日报>记者问(代创作谈)》[A],见廖述务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76页。
    ①贾平凹:《四月二十七日寄友人书》[J],《上海文学》,1985年第11期,第96页。
    ②参见王东明、张王飞:《寻根文学:从亢奋到虚脱》[J],《文艺评论》,1987年第3期,第49页。
    ③潘天强:《冷却以后的思考——‘寻根”文学得失谈》[J],《文艺争鸣》,1989年第2期,第44页。
    ①林伟平:《文学和人格——访作家韩少功》[J],《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第68页。
    ②王安忆、斯特凡亚、秦立德:《从现实的人生体验到叙事策略的转型-一份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6期,第29页。
    ③王安忆:《归去来兮》[J],《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第76页。
    ①潘天强:《冷却以后的思考——‘寻根”文学得失谈》[J],《文艺争鸣》,1989年第2期,第45页。
    ②郑义、施叔青:《太行山的牧歌》[J],《上海文学》,1989年第4期,第78页。
    ③李杭育:《“文化”的尴尬》[J],《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第53-54页。
    ④付伟强:《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D],青岛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⑤刘熹、林铁:《民间的走向——论“寻根”及其以后创作主体的“民间意识”》[J],《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72页。
    ①马原等著:《中国作家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436页。
    ②张厉冰:《寻根文学再寻思》[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52页。
    ③朱伟:《接近阿城》,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1月第1版,第299页。
    ①阿城:《一些话》[J],《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第237页。
    ②阿城:《作家阿城专访:大家对我有误解》[N],《北京青年报》,2001年10月12日,见http://news.sohu.com/47/76/news146887647.shtml
    ①张承志:《牧人笔记》[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①郑义:《永恒的流浪》[J],《作家》,1988年第5期,第55页。
    ②参见邓立平:《“寻根文学”再认识》[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07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278、279、281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
    ③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261页。
    ①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J],《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第31-32页。
    ②王安忆、斯特凡亚、秦立德:《从现实的人生体验到叙事策略的转型——一份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6期,第29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277页。
    ②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326页。
    ③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61页。
    ①参见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50年》[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53-156页。
    ②张学军:《寻根小说的美学追求》[J],《文史哲》,1994年第2期,第88页。
    ③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J],《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第19-20页。
    ④钟丹:《关于文学“寻根”的对话——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中短篇小说座谈会侧记》[N],《文艺报》,1986年4月26号,第3版。
    ⑤李杭育:《“文化”的尴尬》[J],《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第53页。
    ①参见张木荣:《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J],《当代文坛》,2000年第4期,第39-41页。
    ②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J],《作家》,1985年第6期,第76页。
    ①陈思和:《根在那里根在自身——读青年作家王安忆的新作<小城之恋>》[J],《当代青年研究》,1986年第11期,第18页、20页。
    ②陈思和:《根在那里根在自身——读青年作家王安忆的新作<小城之恋>》[J],《当代青年研究》,1986年第11期,第18页。
    ③韩少功、夏云:《答美州<华侨日报>记者问(代创作谈)》[A],见廖述务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76页。
    ①陈晓明:《个人记忆与历史布景——关于韩少功和寻根的断想》[J],《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第53-54页。
    ①雷达:《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J],《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第26页。
    ②刘忠:《“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性视野》[J],《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第131页。
    ③王光明:《“寻根文学”新论》[J],《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第47-48页。
    ④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J],《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第17页。
    ⑤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281页。
    ⑥张清华:《历史神话的悖论和话语革命的开端——重评寻根文学思潮》[J],《山东师大学报》,1996年第6期,第92页。
    ①阿城:《棋王》[J],《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又见《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12期,第236页。
    ①阿城:《树桩》[J],《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第68页。
    ②阿城:《树桩》[J],《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第67页。
    ③阿城:《树桩》[J],《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第69页。
    ④阿城:《树桩》[J],《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第67-68页。
    ⑤韩少功:《爸爸爸》[J],《人民文学》,1985年第6期,第84页。
    ①韩少功:《爸爸爸》[J],《人民文学》,1985年第6期,第87页。
    ②李杭育:《土地与神》[J],《人民文学》,1984年第6期,第105页。
    ①李杭育:《船长》[J],《钟山》,1984年第3期,第111页。
    ②李杭育:《船长》[J],《钟山》,1984年第3期,第105页。
    ①李杭育:《船长》[J],《钟山》,1984年第3期,第98页。
    ②以上这四处小说引文皆出自李杭育:《船长》[J],《钟山》,1984年第3期,分别在第94页、89页、101页、110页。
    ③李杭育:《船长》[J],《钟山》,1984年第3期,第112页。
    ④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J],《当代》,1983年第2期,第182页。
    ①曾镇南:《南方的生力与南方的孤独——李杭育小说片论》[J],《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第70页。
    ②这三处引文均出自李杭育:《阿环的船》[J],《小说界》,1987年第2期,第89页。
    ③李杭育:《阿环的船》[J],《小说界》,1987年第2期,第90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81页。
    ②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J],《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第59页。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年第4期,第4页。
    ②韩少功、夏云:《答美州<华侨日报>记者问(代创作谈)》[A],见廖述务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80页。
    ③王安忆、斯特凡亚、秦立德:《从现实的人生体验到叙事策略的转型——一份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6期,第30页。
    ①郑万隆:《我的根》[J],《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第45页。
    ①李杭育:《珊瑚沙的弄潮儿》[J],《北京文学》,1984年第3期,第40页。
    ①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J],《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第21页。
    ②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J],《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第20页。
    ③赵德发:《让写作回到根上——应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而作的讲演》[J],《当代小说》,2009年第9期,第50页。
    ①参见季红真:《无主流的文学浪潮——论“寻根后”小说(一)》[J],《当代作家评论》1990
    年第2期,第28页。
    ②参见季红真:《新写实支脉——论“寻根后”小说》[J],《作家》,1990年第3期,第68-69页。
    ③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①朱大可:《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67页。
    ②南帆:《传统与本土经验》[N],《文艺报》,2006年9月19日,第002版。
    ①赵允芳:《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②付伟强:《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D],青岛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③参见付伟强:《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D],青岛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④参见倪宏玲:《文化守夜人与后期寻根文学的精神特征》[D],青岛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①姚新勇:《多义的“文化寻根”——广谱视域下的“寻根文学”》[J],《暨南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98页。
    ②张清华:《历史神话的悖论和话语革命的开端——重评寻根文学思潮》[J],《山东师大学报》,
    1996年第6期,第92页。
    ③陈仲庚:《韩少功:从“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
    期,第22页、第26页。
    ④旷新年:《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作家》[J],《读书》,2006年第11期,第34页。
    ①雷达:《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J],《文学评论》,1993年第6期,第109页。
    ①李佩甫:《羊的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352页。
    ②李佩甫:《羊的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402页。
    ①《众说纷纭<羊的门>》[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第121页。
    ②《众说纷纭<羊的门>》[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第121页。
    ③李佩甫:《羊的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210页。
    ④郝崇:《<羊的门>的家族神话与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⑤南帆:《传统与本土经验》[N],《文艺报》,2006年9月19日,第002版。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281页。
    ②韩少功:《后记》,《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352页。
    ①莫言:《作为老百姓写作:访谈对话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7月,第58页。
    ②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26页。
    ③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见《莫言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0页。
    ①李佩甫:《羊的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347页。
    ②《众说纷纭<羊的门>》[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第121页。
    ③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后记》,《最后一个匈奴》[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426页。
    ①参见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364页。
    ②雷达:《<狼图腾>的再评价与文化分析》[N],《光明日报》,2005年8月12日,第006版。
    ①陈思和:《犬耕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48页。
    ①刘保昌:《寻找与背离:寻根派小说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93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②宗元:《贾平凹小说的民间立场》[J],《理论学刊》2000年第1期,第122页。
    ③杨位俭:《守望民间的诗性情怀——关于王光东的文学批评》[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4期,第25页。
    ④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M],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40页。
    ⑤韩东:《论民间》[J],《芙蓉》,2000年第1期,第146页。
    ①参见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②参见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M]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8月版,第36-40页。
    ③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第12页。
    ①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述》,《不可一世论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97页。
    ②陈思和:《“历史-家族”民间叙事模式的创新尝试》[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第90页。
    ③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国外的主流看法是,知识分子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目前,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创造、积累、传播、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是国内通称“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将长期存在,最终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消失而消失。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2129.htm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如下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68744.htm
    ①参见陈思和、何清:《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J],《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1页。
    ②参见张清华:《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J],《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第56-59页。
    ③参见王光东、杨位俭《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与民间文化关系的一种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第5-6页。
    ①莫言:《小说的气味》[M],春风义艺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06-107页。
    ②莫言:《小说的气味》[M],春风义艺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07页。
    ③转引自莫言:《影响的焦虑》[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第10页。
    ④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年第4期,第4页。
    ①阿来:《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4-5页。
    ①李锐:《厚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①李锐:《传说之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17页。
    ①李锐:《传说之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67页。
    ②李锐:《传说之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06页。
    ③李锐:《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105页。
    ④李锐:《采风者的尴尬》[J],《北京纪事》,2001年第10期,第29页。
    ⑤李锐:《采风者的尴尬》[J],《北京纪事》,2001年第10期,第29页。
    ①李锐:《农具的教育》,《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M],2006年11月第1版,第5页。
    ②袁园:《点评<人间:重述白蛇传>》[A],曹文轩、邵燕君主编《2007中国小说》,北大出版社,2008年1月,第354页。
    ③李锐:《银城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46页。
    ①李锐:《银城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74页。
    ②李锐:《银城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32页。
    ③李锐:《银城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43页。
    ④李锐:《银城故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43页。
    ①李锐:《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160页。
    ②参见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J],《读书》2000年第4期,第47页。
    ①何清:《从红卫兵到知青的民间化-张承志创作的民间趋向研究》[J],《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1期,96页。
    ①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中短篇小说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243页。
    ②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散文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550页。
    ③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04页。
    ④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40页。
    ①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06-207页。
    ②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42页。
    ③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79页。
    ④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5页。
    ⑤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80页。
    ①吴炫:《宗教否定:英雄性与存在性》[J],《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1期,第17页。
    ②邵燕君:《张承志:我被选择做一个有信仰的中国人——专访回民作家张承志》,http://hi.baidu.com/syylf/blog/item/740d4de9ce8c6b3ab80e2dd5.html
    ③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48页。
    ④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55页。
    ①张承志:《鞍与笔》[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5-6页。
    ②张承志:《荒芜英雄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3页。
    ③张承志:《风雨读书声》,《夏台之恋》[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339页。
    ④张承志:《在中国信仰》,《在中国信仰——回族题材散文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第146页。
    ①邵燕君:《“精神圣徒”张承志抨击文坛堕落》[J],《法制与新闻》,1994年第4期。
    ②张炜:《芦青河四问》,《美妙雨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20页。
    ①张存学:《拿枪的桑林》[J],《上海文学》,2005年第9期,第74、75页。
    ①阎强国:《失重的灵柩》[J],《上海文学》,2005年第9期,第37页。
    ①和军校:《谁吃了豹子胆》[J],《上海文学》,2005年第9期,第72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汪曾祺:《谈谈风俗画》,《汪曾祺文集·文论卷》,[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61页。
    ③贾平凹:《贾平凹答<文学家>问》[J],《文学家》1986年第1期,第6页。
    ①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09年7月重印),第298页。
    ②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09年7月重印),第298页。
    ③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09年7月重印),第298页。
    ①莫言:《四十一炮》[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381-382页。
    ②陈忠实:《白鹿原》[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4月重印(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第10页。
    ①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②(英)汤因比著,晏可佳、张华龙译:《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
    版社,1990年版,第308页。
    ③(法)列维一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版,第28页.
    ④(奥地利)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7页。
    ①叶舒宪选编:《神话一原型批评》(译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1-2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①参见http://zyc-wwh.blog.sohu.com/85119527.html
    ②参见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80页。
    ③贾平凹:《废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3页。
    ④贾平凹:《废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56页。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66页。
    ②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56页。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45页。
    ②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72页。
    ③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45页。
    ④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69页。
    ⑤何向阳:《深植大地的根须》[N],《作家报》,1997年8月28日,又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02fac010004je.html
    ①迟子建:《女人的手》[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0年,第133-142页。
    ②阎连科:《年月日》[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399页。
    ③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下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545页。
    ①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下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546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2、114页。
    ③转引自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译、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①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译、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②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41页。
    ③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42-443页。
    ④莫言:《莫言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61页。
    ⑤莫言:《莫言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59页。
    ①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071页。
    ②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072页。
    ③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076页。
    ④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081页。
    ⑤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081页。
    ⑥刘玉堂:《最后一个生产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04页。
    ⑦刘玉堂:《最后一个生产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42页。
    ①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09年7月重印),第71页。
    ②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4-25页。
    ③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8页。
    ①韩少功:《报告政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319页。
    ②赵德发:《缱绻与决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284页。
    ③赵德发:《缱绻与决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23页。
    ④赵德发:《缱绻与决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284页。
    ①刘震云:《手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6页。
    ②贾平凹:《废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3-4页。
    ③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09年7月重印),第459页。
    ①刘玉堂:《最后一个生产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03页。
    ①莫言:《莫言文集·卷4:鲜女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410页。
    ②此段小说引文皆出自毕飞宇:《玉米》,[J],《人民文学》,2001年第4期。
    ①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343页。
    ②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90页。
    ①以下两个自然段的小说引文皆出自莫言:《檀香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3月版。
    ①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39页。
    ①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09年7月重印),第299页。
    ②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009年7月重印),第178页。
    ③贾平凹:《<白夜:评点本>后记》,《白夜:评点本》[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396页。
    ①李佩甫:《羊的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6-17页。
    ②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5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32页。
    ①叶广芩:《逍遥津》,见中国作协《小说选刊》选编《2007中国年度中篇小说》(上卷),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87页
    ②叶广芩:《盗御马》,见《小说选刊》杂志社评选:《2008中国小说排行榜》,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306页。
    ①此段小说引文皆出自叶广芩:《豆汁记》,[J]《十月》,2008年第2期。
    ①赵德发:《缱绻与决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353页。
    ②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下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476-477页。
    ①贾平凹:《我是农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18-19页。
    ②宗元:《贾平凹小说中的民间立场》[J]《理论学刊》2000年第1期,第122页。
    ③贾平凹:《答<文学家>问》[J],《文学家》,1986年第1期,第6页。
    ①贾平凹:《变革声浪中的思索——<腊月·正月>后记》[J],《十月》,1984年6月,第225页。
    ①贾平凹:《变革声浪中的思索——<腊月·正月>后记》[J],《十月》,1984年6月,第226页。
    ②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0页。
    ③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87页。
    ④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61页。
    ⑤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33页。
    ①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09页。
    ②贾平凹:《高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76页。
    ③(英)李约瑟著;陈立夫等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第186页。
    ④鲁迅:《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3页。
    ⑤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03页。
    ①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6页。
    ②郭春林:《在批判的困境中选择——贾平凹文化批判的视点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2期,第33页。
    ③费秉勋: 《贾平凹论》[M],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页。
    ④贾平凹:《天狗》[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186页。
    ①贾平凹著,陈泽评注:《高老庄:评注本》[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08页。
    ①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3月版(2009年7月重印),第175-176页。
    ①肖云儒:《贾平凹长篇系列中的<高老庄>》[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2期,第26页。
    ①贾平凹:《<浮躁>序言之二》[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①王富仁:《<废都>漫议》,《王富仁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页。
    ②陈晓明:《废墟上的狂欢节——评<废都>及其他》[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61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38页。
    ②张晓玥:《转型期的惶惑——<秦腔>与中国乡土文学的精神》[A],《中国雅俗文学研究(第二-三合辑)》[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第176页。
    ③(美)杰克·斯佩克特;高建平等译:《艺术与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①贾平凹:《我心目中的小说——贾平凹自述》[J],《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第20页。
    ②贾平凹:《平凹文论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0页。
    ③贾平凹、穆涛:《写作是我的宿命——关于贾平凹长篇小说新著<高老庄>访谈》[N],《文学 报》,1998年8月6号,第4版。
    ①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第90页。
    ②贾平凹:《我心目中的小说——贾平凹自述》[J],《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第20页。
    ③参见贾平凹:《四月二十七日寄蔡翔书》,《贾平凹文集(第十四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7页。
    ①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2页。
    ②莫言:《胡说“胡乱写作”》,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页。
    ①莫言:《檀香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517-518页。
    ②李敬泽:《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第157页。
    ①陈墨:《莫言:这也是一种文化》[J],《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4期,第26页。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317页。
    ①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64页。
    ②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见《莫言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页。
    ③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393页。
    ①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633页。
    ②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633页。
    ③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393页。
    ①李敬泽:《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第157页。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319页。
    ①参见夏忠宪:《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的创见》[J],《文学评论》,2005年3期,第58页。
    ①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582页。
    ②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4页。
    ③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96页。
    ①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1页。
    ①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68页。
    ②莫言:《莫言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206-207页。
    ①莫言:《四十一炮》[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54页。
    ②莫言:《四十一炮》[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17页。
    ①莫言:《莫言文集·卷4:鲜女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81页。
    ②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第539页。
    ③莫言:《四十一炮》[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333页。
    ①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莫言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2期,第60页。
    ①田中阳:《韩少功近作的嬗变》[J],《求索》,1988年第1期,第94页。
    ②韩少功:《为什么写作》[J],《书屋》,1995年第1期,第22页。
    ③林伟平:《文学和人格——访作家韩少功》[J],《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第68页。
    ④陈仲庚:《韩少功:“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 [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第26页。
    ①王建刚:《不确定性:对韩少功文化心态的追踪》[J],《理论与创作》,1998年第2期,第30页。
    ②韩少功:《后记》,见《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350页。
    ①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165页。
    ②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6页。
    ③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28页。
    ④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29页。
    ⑤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51页。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34页。
    ②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33页。
    ③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38页。
    ④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37页。
    ⑤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37-238页。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38页。
    ②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J],《天涯》,1998年第5期,第25页。
    ③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40页。
    ④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31页。
    ⑤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32页。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64-65页。
    ②韩少功:《马桥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24-225页。
    ③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68825.htm?fr=ala0_1
    ④李庆西:《文学的当代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第67页。
    ⑤张曰凯编选:《新笔记小说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第434-435页。
    ⑥钟本康:《关于新笔记小说》[J],《小说评论》,1992年第6期,第16页。
    ①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J],《上海文学》,1987年第1期,第85页。
    ②张均、韩少功:《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第19页。
    ③韩少功:《听舒伯特的歌》[J],《作家》,1995年第7期,第5页。
    ④韩少功:《前言》,《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2页。
    ①韩少功、萧元:《90年代的文化追寻》[A],见廖述务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01页。
    ①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77页。
    ②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346-347页。
    ③刘继普:《如何品味说理散文的理趣》[J],《语文天地》,2004年第13期,第25页。
    ④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19页。
    ①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58页。
    ②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66页。
    ③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332页。
    ④吴俊:《<暗示>的文体意识形态》[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第9页。
    ⑤李洁非:《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84-1985)》[J],《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第107页。
    ①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350页。
    ②陈仲庚:《韩少功:从“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第22页。
    ③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21页。
    ④韩少功:《暗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19页。
    ⑤旷新年:《小说的精神——读韩少功的(暗示)》[J],《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第30页。
    ①龚政文:《从<山南水北>看韩少功的人生取向与艺术追求》[J],《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②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3页。
    ③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39-140页。
    ④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30页。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74页。
    ②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72页。
    ③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65页。
    ④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62页。
    ⑤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95页。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6页。
    ②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6页。
    ③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7页。
    ④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29-230页。
    ⑤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16页。
    ⑥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17页。
    ⑦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17页。
    ⑧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3-4页。
    ①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4页。
    ②王尧:《韩少功与他的<山南水北)》[N],《文汇报》,2006年11月18日第7版。
    1、(俄)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美)明恩溥著,刘文飞、刘晓旸译:《中国人的气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版。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3月版。
    4、叶郎:《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6、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
    7、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
    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
    9、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陈思和:《不可一世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1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洪子诚:《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15、杨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0月版。
    16、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王光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8、王光东:《现代·浪漫·民间——20世界中国文学专题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9、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桂林: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
    22、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2月版。
    23、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4、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杨剑龙:《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26、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7、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8、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新时期乡土小说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29、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0、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2、赵顺宏:《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33、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5年版。
    34、江卫社:《文化的觉醒与文学的选择:论五四乡土小说与民间文化之关系》,上海: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5、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6、程文超、郭冰茹主编:《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7、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年版。
    38、庞守英:《新时期文学的精神走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39、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0、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41、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4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44、郭宝亮:《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新时期小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5、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46、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47、南志刚:《叙述的狂欢和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2006年5月版
    48、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49、朱水涌:《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50、邵明波、庄汉新主编:《中国20世纪乡土小说论评》,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51、刘绍棠:《我与乡土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52、李继凯:《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3、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4、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王庆:《现代中国作家身份变化与乡村小说转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56、韩鲁华:《精神的映像——贾平凹文学创作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57、张志忠:《莫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8、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59、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9月版
    60、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61、王铁仙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2、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3、梁鸿:《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64、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2月。
    65、张大春:《小说稗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66、莫言:《小说的气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版。
    67、莫言:《作为老百姓写作:访谈对话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7月。
    68、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69、韩少功、王尧:《韩少功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70、张炯、白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71、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版。
    72、吴义勤主编:《贾平凹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版。
    73、吴义勤主编:《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版。
    74、吴义勤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
    75、贾平凹、谢有顺:《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76、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7、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8、廖述务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79、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版。
    80、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版。
    8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
    83、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84、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5、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版。
    86、南帆:《理论的紧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
    87、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88、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
    89、付伟强:《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D],青岛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90、王晓恒:《五四乡土小说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 学2009届博士论文。
    91、林秀琴:《寻根话语:民族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现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
    92、赵允芳:《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1、阿城:《阿城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韩少功:《韩少功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贾平凹:《贾平凹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版。
    4、莫言:《莫言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1月版。
    5、李锐:《李锐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2月版。
    6、张承志:《张承志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5月版。
    7、贾平凹:《贾平凹文集》(第1至14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8、贾平凹:《贾平凹文集》(第15至18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贾平凹、麦加、周大新、迟子建:《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12月。
    10、贾平凹:《废都》,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7月版。
    11、贾平凹:《白夜:评点本》,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2、贾平凹:《高老庄:评注本》,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
    13、贾平凹:《高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4、贾平凹:《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5、贾平凹:《说舍得: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3月版。
    16、贾平凹、走走:《我的人生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7、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8、莫言:《檀香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3月版。
    19、莫言:《丰乳肥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1月版。
    20、莫言:《生死疲劳》,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版。
    21、莫言:《食草家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版。
    22、莫言:《四十一炮》,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333页。
    23、莫言:《酒国》,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4、莫言:《十三步》,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5、莫言:《天堂蒜薹之歌》,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6、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7、李锐:《银城故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8、李锐:《旧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9、李锐:《厚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0、李锐:《传说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1、李锐:《无风之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2、李锐:《万里无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3、李锐:《拒绝合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4、李锐:《被克隆的眼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5、李锐:《人间:重述白蛇传》,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版。
    36、李锐:《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版。
    37、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38、李锐:《不是因为自信》,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39、韩少功:《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0、韩少功:《同志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1、韩少功:《报告政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2、韩少功:《归去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3、韩少功:《人在江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4、韩少功:《在后台的后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5、韩少功:《大题小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6、韩少功:《山南水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7、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8、韩少功:《进步的回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49、韩少功:《完美的假定》,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5月版。
    50、韩少功:《韩少功散文:插图珍藏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51、张承志:《黄土:张承志的放浪笔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2、张承志:《鞍与笔》,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53、张承志:《荒芜英雄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54、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55、张承志:《聋子的耳朵》,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版。
    56、张承志:《金牧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57、张承志:《心灵史——长篇小说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58、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思想随笔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59、张承志:《在中国信仰——回族题材散文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60、张承志:《牧人笔记——蒙古题材散文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61、张承志:《冰山之父——新疆题材散文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62、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六部》(包括《海上繁华梦》、《小城之恋》、《香港的情与爱》、《漂泊的语言》、《米尼》、《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63、王安忆:《富萍》,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版。
    64、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月版。
    65、王安忆:《伤心太平洋》,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66、王安忆:《69届初中生》,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4月版。
    67、王安忆:《流水三十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68、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69、王安忆:《启蒙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70、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上下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71、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2003年4月重印(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
    72、高建群:《最后的民间》,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年7月版。
    73、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7月版。
    74、赵德发:《缱绻与决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75、周大新:《周大新文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76、周大新:《第二十幕》,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版。
    77、周大新:《走出盆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版。
    78、阎连科:《坚硬如水》,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79、阎连科:《日光流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80、阎连科:《受活》,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81、毕飞宇:《玉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
    82、李佩甫:《羊的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83、姜戎:《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4、张炜:《古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
    85、张炜:《九月寓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86、张炜:《刺猬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87、铁凝:《笨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88、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2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89、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3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90、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4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9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5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92、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6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93、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7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94、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2008中篇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主要参考的报刊杂志有新时期以来的:《收获》、《上海文学》、《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十月》、《钟山》、《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百花洲》、《萌芽》、《读书》、《南方文坛》、《名作欣赏》、《文学自由谈》、《文艺争鸣》、《文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艺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及一些学报等。本论文也参考了少量互联网上的资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