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金文词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殷商金文词汇研究》。
     对于金文何时出现这一问题,学者们意见不一。据笔者的初步调查研究显示,金文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商代早期。从商代早期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拓片共有4508片。尽管语料如此丰富,但是由于殷商金文本身构成简单,象形性强,除个别性研究外,几乎没有进行过体系性的研究。如果我们不研究殷商金文,不仅不能准确地把握殷商时期的语言,而且对西周金文的研究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殷商金文词汇研究不仅与上古汉语词汇及其系统、汉语词汇发展史有着密切关系,也是窥探殷商社会真实面貌的基础。
     本论文大体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殷商金文词汇部分(论文的内容),二是殷商金文字形部分(附录)。4508片拓片按照动词的有无可以分为“非成篇金文(4246片,占94%)”和“成篇金文(262片,占6%)”,因此殷商金文词汇部分又可以细分为非成篇金文的词汇和成篇金文的词汇两部分。第二章到第四章对非成篇金文的词汇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到第七章对成篇金文的词汇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既吸取传统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又充分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殷商金文进行了全方位的动态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笔者不仅运用共时与历时、定量(Quantitative)与定性(Qualitative)、形式化描写与认知解释等研究方法,而且还考虑到了青铜器物的形制。
     总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殷商金文词汇。
     二、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以及参考《金文资料库》和《殷周金文集成》的资料,找到属于殷商时期的4508片拓片。并把每片拓片上的字形与《金文资料库》、《殷周金文集成引得》、《金文诂林附录》、《古文字诂林》里的字形做比较,确定了1261个文字。
     三、对于族氏金文是否是文字以及族氏金文的含义、判定标准及其种类,玖肯晗傅亟胁觥?
     四、殷商金文中占94%的非成篇金文的内容大部分是人名、地名等专名,因此对殷商金文中出现的这些专名进行了尽量详尽的解释。
     五、对比《甲骨文字典》和殷商金文,研究殷商时期的总字数,然后调查只在殷商金文中出现的文字。
     六、对殷商金文中单音词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研究。
     七、对殷商金文中复音结构(词或词组)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研究。
     八、对殷商金文中出现的动词的种类、词义进行研究,并找到其特点。
     九、对殷商金文中出现的同义词、反义词的种类和特点进行描写和解释。
     简单介绍如下。
     全文正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金文的出现时间、至今的金文研究状况及研究成果,然后叙述了殷商金文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并提出研究殷商金文的必要性。特别是在研究范围上,综合《金文资料库》和《殷周金文集成》的时代划分及众多学者对其不足部分的见解,确定了4508片殷商金文拓片。为了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笔者把4508片拓片的字形逐一,与《金文资料库》《殷周金文集成引得》、《金文诂林附录》、《古文字诂林》等著录的字形进行比较分析后,采用了其中相对妥当、适合的字形。
     第二章:殷商金文的特点及其先决问题。迄今为止,很多研究金文的学者都把研究范围设定在两周时期的金文,这与殷商金文的特征有关。因此,笔者简单描述了对殷商金文的特征,即殷商金文文字的特点、殷商非成篇金文的体例及其特点(1字金文、2字金文、3字金文、4字金文的特点及其内容,1字金文与3字金文的关系、2字金文与4字金文的关系、1字金文—4字金文的关系等),又论述了殷商金文的内容(祭祀、征伐、巡视、狩猎、铸造、赏赐、宴享等7个部分)。此外,还对使用频率非常高,学者们间又存有争议的部分,即天干、亚字(形)、册字、宁字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殷商族氏金文研究。殷商金文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形性”强。笔者把“象形性”强的金文命名为“族氏金文”进行研究。但由于“族氏金文”是否是文字及其内涵是什么,学者们的见解并不一致,所以笔者引用众多学者的学说后,对此归纳出了研究成果。另外,对族氏金文的判定标准、单一族氏金文和复合族氏金文的种类及其内涵进行了描写和解释。
     第四章:殷商金文专有名词研究。族氏金文可以表示人名、方国名、地名等专名。对专名是否有涵义的理论和专名的涵义以及殷商金文专名的特点进行简略论述后,对职官人名、日名制(庙号、日干名、天干人名)、子某、妇某等人名进行了仔细研究。而且,通过族氏金文和甲骨文专名的对照,了解哪些内容相互有关联。
     第五章:殷商金文词汇的构成。本章对字词关系进行简单论述后,对殷商金文单音词和殷商金文复音结构(词或词组)进行了尽量详尽的描写、解释。
     一、单音词:对单音词,笔者从出现形式、词类、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特别是在单音词的内容上大体把殷商金文词汇中反映的内容分为青铜器文化、国家制度、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4类进行描述,又把社会生活细分为经济生活(农业、畜牧业、渔猎等)、文化生活(居宅和邑聚、交通、乐器、人体、床笫茵席的坐卧之具)、意识形态又细分为历法、祭祀进行了描写。
     二、复音结构:因为殷商时期语言除专名以外,无法准确区分其是复音词还是词组,所以笔者对此不进行分类,称其为殷商金文复音结构来进行研究。笔者把复音结构判定标准分成形式标准(合文)、意义标准进行调查,发现了殷商金文复音结构一共有258个,对其进行语法构词法分析。另外,对其中除专名外的68个复音结构进行语义结构分析进而归纳出复音结构的特点。
     第六章:殷商金文动词研究。要想准确分析和释读殷商成篇金文,必需的一部分就是判定和分析动词。严格依据殷商金文实际用例的语法功能来判定的殷商金文动词共有70个,按词义可以分为五大类(行为、生活、生产、军事、祭祀)。本章对70个殷商金文动词的词义进行了仔细分析,又把这些词分为单义和多义、本义和引申义进行分析,归纳出殷商金文动词词义的特点。
     第七章:殷商金文同义词、反义词研究。同义词研究,主要对同义词的界说、认定以及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同义词的辨析进行简单描述后,对殷商金文同义词的种类及其语义进行了分析。反义词研究,对13对反义词按照互补(Complementarity)、反向(Converseness)、反义(Antonym)分类后,对这些反义词的语义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殷商金文反义词的特点。
     第八章:结束语
     对前七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殷商时期的词汇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对殷商金文词汇的综合性考察,揭示出殷商金文词汇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力图通过对殷商金文词汇的全方位考察,能对殷商时期词汇研究、殷商时期共时断代词汇研究和汉语历时词汇研究有所贡献。
The topic of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n the Vocabulary of Inscription on the Ancient Bronze Objects of Shang Period.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time when Inscription was invented.It can date back to the early Shang period because I think the symbol that is very pictographic is also character.There are 4508 rubbing on bronze vessels from early Shang period to late period.Although the linguistic material is abundant,systematic research has hardly been carried on except some individual study because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cription is extremely simple and pictographic.The vacancy of study on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will not only prevent us mastering the language of Shang period accurately but also bring negative effect to the study on Inscription of West Zhou immediately inherited from the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The research of Inscription Vocabulary of Shang period not only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ancient Chinese vocabulary and its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but also is the base of exploring social situations of Shang period.
     The thesis is constructed by two main parts.One is the vocabulary part as thesis content,the other is the graphemic part as appendix.According to whether there is verb or not,4508 rubbing on bronze vessels can be divided into "non-passage Inscription" (4246 pieces,94%)and "passage Inscription"(262 pieces,6%).So the vocabulary part of the thesi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non-passage Inscription vocabulary and passage Inscription vocabulary.The former is analyzed from the second to the fourth chapters and the latter is studied from the fifth to the seventh chapters.
     Instructed by modern linguistic theories,this dissertation not only absorbs i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raditional exegesis but also employs th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modern linguistic theories.In the thesis,I adopt various methods ranging from Synchronic to Diachronic,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formal description to cognitive explanation and take the shape of bronze vessels into consideration as well.
     Generally speaking,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Ⅰ.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s Inscription Vocabulary on the Ancient Bronze Objects of Shang Period.
     Ⅱ.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 and with reference of the materials in《Jinwenziliaoku:金文资料库》and《Yinzhoujinwenjicheng:殷周金文集成》,I study the 4508 rubbings of Yin and Shang Period.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characters on every rubbing with the characters in《Jinwenziliaoku》(金文资料库),《Yinzhoujinwenjichengyinde》(殷周金文集成引得),《Jinwengulinfulu》(金文诂林附录),《Guwenzigulin》(古文字诂林),this paper eventually nails down 1261 characters.
     Ⅲ.Demonstrate whether the Inscription of Clan is characters,the implication of Inscription and its valuating criteria and types.
     Ⅳ.The non-passage inscription is proper nouns such as the names of people and places.Therefore,in this article,I will explain them in details.
     Ⅴ.By contrasting the Inscription with Oracle Bones Inscription Dictionary,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total number of characters in Shang period,and then surveys the characters that appear only in the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Ⅵ.Study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ne words in the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Ⅶ.Study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ysyllabic structures(words or phrases).
     Ⅷ.Study the types and meanings of verbs of the Inscription an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Ⅸ.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nonyms and antonyms that appear in the Inscription.
     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hole thesi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Chapter One:Introduction.In this partⅠfirstly introduce the time when Inscription appears,the current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the study results,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e present study.Especially on the scale of study,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the division of times and opinions of Inscription Material and collection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has selected 4508 rubbing as the range of study.In order to make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nalysis,I adopt the relatively appropriate shape.
     Chapter Two: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requisite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Up to now,many scholars that study Inscription concentrate on the Inscription of East and West Zhou,which has someth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Now,I will briefly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ent of Inscription with one character,with two characters,with three characters and with four characte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cription with one character and Inscription with three characte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cription with one character and Inscription with three characters,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cription with two character and Inscription with four character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cription with one character and Inscription with four characters).In addition,I make analysis on the part that is frequently used and argued by scholars,i.e.Celestial stems,Ya(亚)character(shape),Ce(册)character,Ning(宁) character.
     Chapter Three:The Study to Inscription of Clan in Shang Period.The most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s that it is quite pictographic.I call Inscription that is quite pictographic "clan Inscription" and study it.Many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whether "clan Inscription" is characters and connotation of it,I have conclud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fter citing many scholars' viewpoints.Moreover,because "clan Inscription" is divided into "single clan Inscription" and "compound clan Inscription",I describe the judging standard and characters that each kind contains.
     Chapter Four:The Study to Proper Nouns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Clan Inscription can stand for such proper nouns as name of people,countries and places. The present thesis briefly demonstrates the theories whether proper nouns have connotations or no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er nouns in clan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and then makes specific study on names of officers and names of people.Besides, through contrasting proper nouns of the clan Inscription and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we can master the relevant content.
     Chapter Five:The Formation of Vocabulary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Monosyllabic words and Polysyllabic structure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after brief explan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words. Because of diversity of form of Monosyllabic words,there is not a definite standard to make classification.Then I make classification from angles of the appearing form,word class and content.From the angle of content,I sub-divide the content that is reflected by vocabulary of Inscription into bronze vessels culture,national system,social life and ideology and sub-divide social life into economy life(agriculture,stockbreeding, fishing),cultural life(houses,transportation,musical instrument,bodies and beds)and then sub-divides ideology into calendar,sacrifice.
     As there is no accurate standard to make classification except proper nouns of language of Shang Dynasty,this dissertation study the so-called Polysyllabic structure of Inscription rather than make classifications between Polysyllabic words and phrases. Judged by form standard and meaning standard,there are 258 Polysyllabic structures, among which 68 are analyzed from grammar and semantic structure and I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syllabic structures.
     Chapter Six:The Study to the Verb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passage Inscription,a critical step is to define and analyze the verbs.There are 70 verbs in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according to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Inscription.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meanings,these verb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lasses(behavior,life,production,army and sacrific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cription verbs by analyzing their original meanings and connotative meanings.
     Chapter Seven:The Study of the Synonyms and Antonyms.As for the study of synonyms,I present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ynonyms of the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and its meaning after briefly describing the definition,the reas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ynonym.In the study to antonym,I analyze 13 groups of antonyms according to Complementary,Converseness and Antonym and then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tonyms of Inscription of Shang Period.
     Chapter Eight:Conclusion.This part gives a summary of the previous seven chapters,on the base of which,we can better know the vocabulary situation of Shang Period.By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vocabulary of Inscription of Shan Period,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iplines of vocabulary of Shang Period.
引文
[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4次印刷。第1-3页。
    [2]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J],《考古》1988年第3期,第246页。
    [3]金文是指铸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形式,又称青铜器铭文、铜器铭文、吉金文、钟鼎文等,是中国商周时期所遗存下来的主要文字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行文方便,下文统称金文。
    [4]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J],《考古》1988年第3期,第246页。
    [5]《文物》1995年第1期,第73页,图4:《金文资料库》[刘志基等,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定为殷二里冈期。
    [6]苏赫,《从昭盟发现的大型青铜器试论北方的早期铜器文明》,[J],《内蒙古文物考古》第2期:《殷周金文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华书局出版,1984[第1册]、1985[第5册]、1986[第4册]、1987[第7、8册]、1988[第2、6、9册]、1989[第3册]、1990[第10册]、1992[第11、17册]、1993[第12、14、15册]、1994[第13、16、18册]年版][03.0792]定为商中期;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定为殷墟一期;《金文资科库》定为商中期。
    [7]《文物》1982年第9期,第50页,图4:《殷周金文集成》[03.0786]、《金文资料库》定为商中期。
    [1]王国维,《国朝金文着录表》,[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2]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
    [3]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林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J],《古文字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次印刷。
    [5]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第255页]:“从一般意义上说,有铭铜器的出现被推定在二里冈时期,对我们认识早期文字的使用情况是很有意义的。”;华东师大,《金文资料库》[软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使用说明部分:“考古发掘的有铭青铜器,最早为商代晚期。而传世的则有少量属于早商的二里冈时期的铭文。”
    [6]容庚,《金文编》,[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7]沈兼士,《容庚[金文编]序五》,[M],1925年版;《从古器款识上推寻六书以前之文字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初期意符字之特性》,《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8]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J],《古文字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对族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J],《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9]朱歧祥,《图形与文字-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
    [10]马承源在《中国青铜器》一书中说:“金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夏代晚期,中国文字虽已产生,可能由于尚处在早期阶段,青铜器铸造技术也较原始,故此时还没有产生铭文。铭文产生于商代早期。科学发掘的二里冈遗址、盘龙城墓葬,及同一时期的其它遗址和墓葬,出土了许多青铜器,还没发现带有铭文。商代早期的铜罍,是郑州百家庄商代早期墓出土。青铜罍肩部铸有三个绳形,或者认为是文字,也有的认为是花纹。然商代早期传世青铜器确有个别铭文发现。”[第349页]但又说:“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罍上的黾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第407页]
    11 对金文中“象形性比较强的”符号,学界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称呼,例如:吴大澄、王国维“象形字”;容庚、唐兰“图形文字”;沈兼士“文字画”;郭沫若“族徽”;林沄“早期铜器铭文”:李学勤“族氏铭文”等。笔者此后称这一部分为“族氏金文”,对于这种称呼,可以参考本论文的第三章-殷商族氏金文研究中的有关论述。
    [1]严修,《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第350-359页。
    [2]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陆心源 刻本。
    [3]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程士庄、泊如斋 刻本。
    [4]明崇祯六年[1633年]朱谋烟 刻本;中华书局,1986.
    [5]《白一庐金石丛书》缩印版心 人名本,1921。
    [6]《宋人着录金文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四部丛刊》元刻本。
    [8]《四部丛刊集编》,商务印书馆,1984.
    [9]此书已失传,只能在《增广钟鼎篆韵》中查寻其大体轮廓。
    [10]此书已失传,只能在《增广钟鼎篆韵》中查寻其大体轮廓。
    [1]苏州,振新书社,1918。
    [2]清光绪十年[1884年]写刻本.
    [3]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自刻本。
    [4]清光绪十年[1988年]自写刻本。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6]陈连庆、张政良,《忽鼎铭文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7]唐复年,《金文鉴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8]刘雨等,《近出殷周金文集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献集成》,[M],北京,线装书局,2004。
    [10]王国维,《观堂集林上·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1 《古文字诂林》[共12册],[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句式简论》,[J],《古文字研究》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2次印刷。
    [3]黄戴君,《从甲骨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语文》第6期,1964。
    [4]马国权,《西周铜器铭文数词初探》,[J],《中国语文研究》第3期,香港,1981。
    [5]马国权,《西周青铜器铭文代词初探》,[J],《中国语文研究》第3期,香港,1981。
    [6]张振林,《先秦古文字资料中的语气词》,[J],《古文字研究》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2次印刷。
    [7]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J],《古文字研究》第1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2次印刷。
    [8]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古汉语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9]杨怀源,《西周金文词汇研究》,[J],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考古学报》第9-14册,1955-1956年。
    [2]故宫博物院,《唐兰先生金文论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第115-167页。
    [3]同上书,第236-333页。
    [4]郭宝均,《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M],文物出版社,1981。
    [5]《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
    [6]《考古学报》,1978年第5期。
    [7]《文史》,1982年第13辑。
    [8]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
    [9]张再兴,《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从数量上看,西周金文有优势。就篇幅而言,西周金文长篇的铭文数量不少。根据《金文资料库》的统计,100字以上的铭文共有121件,50字以上的公有181件。”;朱歧祥,《图形与文字一殷金文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4:“相对于两周金文内容的丰富繁杂,数量以万见,殷商金文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远逊于两周。……近人研究金文,都是以两周金文为主,对于殷商金文则往往忽略而缺乏较深层的研究。”
    [10]孙诒让《名原》、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商承祚《甲骨及钟鼎文字研究》、《说文中之古文考》、孙海波《甲金文中之逸文》等
    11王国维,《观堂集林上·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判别商代青铜器的两条标准:“第一,有象形文字者;第二,殷人以日为名,……日名之制,亦沿用于周初,要之不离殷文者近是。”
    [2]马衡,《中国之铜器时代》,1927年3月27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演讲词,后收入《凡将斋金石丛稿》,[M],中华书局,1977。
    [3]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M],文物出版社,1984。
    [4]郭宝均,《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M],文物出版社,1981。
    [5]董艳艳,《商代金文语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6]胡云凤,《殷商金文动词研究》,《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严志斌,《商代金文句法研究》,[J],《殷都学刊》,2006年第1期。
    [8]陈青峰,《商代金文构形分析》,[M],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陈伟武,《出土文献之于古汉语研究十年回眸》,[J],《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
    [2]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书海出版社,2003。
    [1]郭沫若,《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序说》,[J],《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
    [2]《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器物之属·考固图》。
    [3]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全3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4次印刷。全书收商周青铜器金文4800余器,传世铭拓大致完备。
    [4]科学出版社,影印本,1957。这本书补充了在《三代吉金文存》中未著录的金文616件拓片。
    [5]科学出版社,1963。这本书收集了青铜器845器和金文500余件拓片。
    [6]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这本书收了已著录和部分未著录的973拓片,大部分都是新出土的。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中华书局出版,第1册,1984;第5册,1985;第4册,1986;第7、8册,1987;第2、6、9册,1988;第3册,1989;第10册,1990;第11、17册,1992;第12、14、15册,1993;第13、16、18册,199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一、铭文集;二、图录集;三、释文和索引。铭文集部分共收拓片1万件以上,分16分册,120克画报纸双画珂罗版印刷,并附有关的文字说明。《集成》所收金文材料编号计12113器,除去空号计12001器。
    [8]刘雨、卢岩主编,《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全4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这部书是继《集成》之后,将近十几年新出土或新公布的殷周有铭铜器加以汇编整理而成的一部大型工具书。收器1354件,收器时间止于1999年5月。这部书所收录的殷周金文资料取自国内外报刊杂志以及有关的考古报告、铜器图录,全书分正编、附录两部分,其中正编收器1258件,附录收器96件,共1354件。
    [9]华东师大,《金文资科库》[软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10]共收录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4175件,下限到2004年8月,铭文拓本16500余幅,器物图像7556幅,文字资料约200万字,内容有器物编号、名称、时代、出土时间地点、收藏单位、尺寸重量、性质和纹饰描述、着录书刊、铭文字数和所在部位、铭文释文等。《金文字库》共有金文隶定字6058个,图形字1008个。
    [1]喻遂生,《甲骨文与商代金文比较研究示例》,《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C],成都,巴蜀书社,2002:“历年出土和传世的商代铜器的数量尚无法统计,估计仅礼器就达数千件,加上兵器、车马器、工具可达万件之多。”
    [2]例如本节-殷商金文研究的内容中笔者列举的几篇论文,对作为研究基准--殷商时代金文的数量也存有异议。《殷商金文动词研究》的作者认为《集成》中殷商时期的金文一共4377片拓片;《殷商金文构形分析》的作者认为《集成》中相对明确的殷商时期的金文一共4450片拓片;《商代金文语言研究》的作者认为《集成》中相对明确的殷商时期金文一共4317片拓片[但,研究对象4890片拓片]。尽管各自以《集成》为基础对金文进行研究,但在数量上各自持有不同观点。
    [3]某1[某2]是指:某1是《金文资料库》编号:某2是《集成》编号。由于对于同一拓本,《金文资料库》的隶定和《集成》的隶定有相互不一致的部分,因此笔者使用了两个编号。按照笔者的初步分析,《集成》的隶定是把不相同的字形合二为一,减少字数量;而《金文资料库》与此相反,即使确定是同一个字但只要字形稍有不同便把其作为不同的字形,过于细化字形,因此字数量要比《集成》多出许多。因而笔者对这一部分进行了相对细致的研究,在本文采用更为妥当的隶定。此后本论文都采用上述编号和隶定。不仅如此,由于《金文资料库》中收集的青铜器数量要多于《集成》,在某些部分中也会出现某1[一],这是指这一内容《金文资料库》中有,《集成》中没有。[1933[03.1388]]:周世荣,《湖南出土战国以前青铜器铭文考》,《古文字研究》第10辑:“定为商末周初。”
    [4]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50:“定为西周”:李学勤,《西周时期的诸侯国青铜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6期:“定为商末周初。”
    [5]周世荣,《湖南出土战国以前青铜器铭文考》,[J],《古文字研究》第10辑:定为商末周初。
    [6]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8;史树青,《无矜鼎的发现及其意义》,[J],《文物》,1985年第1期。
    [7]陈览芳,《父癸尊与子尊》,[J],《文物》1986年01期;李学勤,《沣西发现的乙卯尊及其意义》,[J],《文物》,1986年7期;王慎形、王汉珍,《乙卯遵铭文通释译论》,[J],《古文字研究》第13辑;王慎形,《论乙卯尊的时代及相关问题》,[J],《文博》,1987年02期;刘桓,《关于乙卯尊铭文的释读》,[J],《文博》,1989年第03期;定为殷商时期。
    [1]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如:戈[163次];[?][90次];鱼[43次];鳥[37次];[?][24次];犬[20次]等
    [2]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三册,第708-713页。
    [3]张亚初,《商代职官研究》,[J],《古文字研究》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月第2次印刷,第85-86页。
    [1]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唐兰《作册令尊及作册令彝铭考释》:“凡古器铭末多记官氏。……铭末的某册,则知记‘册'或‘[册册]'者,作册氏也。”;郭沫若《臣辰盉铭考释》:“册、[册册]无二致。”[见于《古文字诂林》第2册,第634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2册,第634页。
    [2]刘雨,《殷周青铜器上的特殊铭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4期。
    [3]杨升南,《周原甲骨族考辨》,[J],《殷都学刊》1987年第4期。
    [1]转自引《古文字诂林》第10册,第856-860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十册,第859页。
    [2]张亚初,《商代职官研究》,[J],《古文字研究》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月第2次印刷。
    [1]刘雨,《殷周青铜器上的特殊铭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4期。
    [2]吴大澄,《说文古籀补》,[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王国维,《国朝金文着录表》,[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4]容庚,《金文编》,[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5]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
    [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次印刷。
    [7]沈兼士,《容庚<金文编>序五》,1925。
    [8]沈兼士,《从古器款识上推寻六书以前之文字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林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J],《古文字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
    1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次印刷。
    [1]白川静[日],《金文的世界》,[M],台北,连经出版社,1989。
    [2]藤枝晃[日],《汉字的文化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3]胡平生,《对部分殷商“记名金文”铜器时代的考察》,[J],《考古与文物》丛刊第2号。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再版四刷。
    [5]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次印刷。
    [6]李零,《苏埠屯的“亚齐”铜器》,[J],《文物天地》,1992年第6期。
    [7]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J],《古文字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
    [8]张振林,《对族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J],《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9]刘雨,《殷周青铜器上的特殊铭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4期。
    [10]张懋镕,《试论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独特的表现形式》,[J],《文物》,2000年第2期。
    11朱歧祥,《图形与文字一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
    [1]张振林,《对族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J],《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33页。
    [1]林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J],《古文字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第36页。
    [1]朱歧祥,《图形与文字一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第2页。
    [2]子光商[赏]子[?]啓貝。用乍[作]文父辛尊彝。[8314[11.5965]]甲寅·子商[赏]小子省貝[?]五朋。省揚君商[赏]。用乍[作]父乙宝彝。[7457[10.5394]]亞{辛子[巳]。[?]宁倉才[在]小圃。王光商[赏][?][?]貝。用乍[作]父乙彝。}[95205[07.3990]]
    [3]朱歧祥,《图形与文字一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第5页。
    [1]林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J],《古文字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第39页。
    [2]表示:甲骨文里用作族氏名或人名等专有名词。
    [3]朱歧祥,《图形与文字-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第7页。
    [4]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5次印刷,第597页;第600页;第731页;第922页;第923页;第1079页;第1155页;第1560页。
    [1]朱歧祥,《图形与文字-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第10页。
    [2]朱歧祥,《图形与文字-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第13页。
    [1]朱歧祥,《图形与文字-殷金文研究》,[M],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第15页。
    [1]各家的见解转自引《古文字诂林》第2册,第164-182页。
    [1]严志斌,《复合族氏层级说之思考》,[J],《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
    [1]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师和旅》,[J],《古文字研究》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126-126页。
    [1]许进雄,《怀特氏收藏甲骨文集》,[M],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9年版,下文简称《怀特》。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6册,第478-482页。
    [2]出土点:1935年河南安陽侯家荘西北岡1004號大墓。
    [3]出土点:1935年河南安陽侯家荘西北岡1004號大墓。
    [1]弗雷格,《论涵义与指称》,载[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C],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次印刷,375-399页。
    [2]B.罗索,《摹状词》,载[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C],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次印刷,第400-413页。
    [1][奥]L.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商务印书馆,1992。
    [2]J.S.Mill,《A system of Logics》,转引自冯棉《可能世界与逻辑研究》第16页。
    [1]S.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Naming and Nocessity)》,载[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M],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次印刷,第530-562页。
    [1]J.R.塞尔,《专名》,载[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M],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次印刷,第519-529页。
    [2]P.F.斯特劳森,《论指称》,载[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M],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次印刷,第414-446页。
    [1]弗雷格,《论涵义与指称》,载[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M],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次印刷,379页。
    [1]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2次印刷。
    [2]张亚初,《商代职官研究》,[J],《古文字研究》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月第2次印刷。
    [3]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2次印刷。
    [1]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J],《古文字研究》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
    [1]唐兰,《殷墟文字记》,[M],中华书局,1981,第58页。
    [1]转自引《古文字诂林》第10册,第754-756页。
    [2]转自引《甲骨文字集释》第14卷,第4120页。
    [1]《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2年4期(见于《古文字诂林》第8册,第450-458页)
    [1]从王延林说。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z],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第83页。
    [1]转引自《金文诂林》卷七,第4405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3册,第462-481页。
    [2]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124-125页。
    [3]同上书,第421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9册,第1006-1009页。
    [1]转引自《甲骨文字集释》第7卷,第2457页。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694页下。
    [2]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J],《文史》第十九辑。
    [3]《殷契粹编·考释》,第207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3册,第403-409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8册,第122-130页。
    [1]转引自《甲骨文字集释》,第7卷,第2465-2466页。
    [1]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1]吉德炜,《中国古代的吉日·庙号与登龙之心》,[J],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87。
    [2]张光直,《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5期,1973;周法高,《殷周金文中干支纪日和十干命名的统计》,[J],《大陆杂志》68卷6期。
    [1]朱凤瀚,《金文日名统计与商代晚期商人日名制》,[J],《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1]张福祥,《商王名号与上古日名制研究》,[J],《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朱凤瀚,《商周家祖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2]《甲骨文与殷商史》,(见于《古文字诂林》第十册,第1082页)
    [1]李学勤,《论殷代亲族制度》,[J],《文史哲》1957年第十一期。
    [1]赵诚,《甲骨文于商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文字研究》,第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 第99-106页。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47页。
    [2]同上书,第56页。
    [3]同上书,第59页。
    [4][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屠友祥译,《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页。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47页。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第156页。
    [3][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51页。
    [4]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4页。
    [5]汪学旺,《从西周金文看汉字构形方式的演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2期,第31-33页。
    [1]王力,《中国语言文学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第211页。
    [1]杨端志,《汉语的词义探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第93页。
    [2]张雅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张再兴.《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王慎形、王汉珍,《乙卯遵铭文通释译论》,[J],《古文字研究》第13辑:“‘汝丁'受赏而为自己作器。”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簋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次印刷,第69页。
    [1]吴其昌《殷墟书契解诂》(见于《古文字诂林》第8册,第68-69页)
    [1]《增订殷墟书契考释》,[M],第41页。
    [2]《古文字及古文字学论文集》,[C],第465页,中华书局。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7册,第215-225页。
    [1]转引自《甲骨文字集释》第32卷,第4045页。
    [2]转引自《金文常用字典》,第1106页。
    [3]陈览芳,《父癸尊与子尊》,[J],《文物》,1986年01期:李学勤,《沣西发现的乙卯尊及其意义》,[J],《文物》,1986年07期;王慎形、王汉珍,《乙卯遵铭文通释译论》,[J],《古文字研究》第13辑;王慎形,《论乙卯尊的时代及相关问题》,[J],《文博》,1987年02期;刘桓.《关于乙卯尊铭文的释读》,[J],《文博》,1989年第03期等.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276页。
    [1]刘志基、张再兴,《金文今译类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第318-319页:“(?)(積),向国家交纳的农产品实物赋税。”;赤塚忠,《中国古代の宗教と文化-殷王朝の祭祀》,[M],日本东京角川书店,1977年,第694页:“年借为稔,稔为积的计量单位。”
    [2]陈初生编纂、曾宪通审校,《金文常用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219页。
    [1]刘志基,张再兴,《金文今译类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第349-350页。
    [1]马乘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次印刷,第2-3页。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第72、87-88页。
    [2]王国维,《观堂集林上·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王荣宝,《释彝》,[J],《华国月刊》一卷,第七期.
    [4]刘节,《说彝》,[J],《图书季刊》新三卷,第三、四期。
    [1]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簋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次印刷,第69页。
    [1]《礼记·昏义》。
    [1]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J],《古文字研究》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次印刷,第40-41页。
    [1]赵毅、赵铁峰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162页。
    [1]《尚书·书序上》,孙星衍疏。
    [2]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次印刷,第57-58页。
    [1]李济,《殷墟出土的工业成绩》,[J],《中国上古史》第二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2页。
    [1]罗振玉,《赠订殷墟书契考释》卷中,[M],东方学会石印本,1927年,第13页。
    [1]郭宝钧,《中国青铜时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第88页。
    [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2,第74页。
    [1]徐仲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1930年。
    [1]闻一多,《天文疏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86页。
    [1]董作宾,《卜辞中所见之殷历》,[J],《安阳发掘报告》第3期,第520页。
    [2]《甲骨文简明字典》,[Z],第267页,中华书局,1988.
    [1]王力,《词和仂语的界限问题》,[C],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戴链璋,《殷周构词法初探》载《屈万里先生七秩荣庆论文集》,[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
    [4]如,丙申、丁亥等12个时间词,五十、八百、三千等4个数词。
    [5]伍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1]杨端志,《汉语的词义探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3]喻遂生,《甲骨文、纳西东巴文的合文和形声字的起源》,[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4]西周金文合文的种类:小子、小臣、小大、上下、彤弓、彤矢、上帝、北子、白金、宝用、入门、一人、三朋、四朋、五朋、十朋、廿朋、卅朋、五十朋、百朋、一月、三月、五月、七月、二匹、四匹、十匹、三两、五十、六十、二百、三百、五百、六百、三千、日壬、日己、祖辛、妣己等39个。
    [5]喻遂生:“随着时代的推移,甲骨文中的合文逐渐消逝,《金文编》(1985年版)仅收录合文78个,《古文字类编》仅收录金文合文49个,到战国帛书、盟书、玺印文字,《古文字类编》就仅收录合文13个了。”
    [6]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
    [2]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3]“*作父癸”中的“父癸”;“婦未于(?)”中的“未于”。
    [4]“小子作母己”中的“小子”;“女子小臣兒作己尊彝。(?)”中的“小子”。
    [5]“戈(册册)北單。(?)作父辛尊彝”中的“戈(册册)北單”。
    [6]“申(册册)父癸”中的“申(册册)”;“工(册册)天父己”中的“工(册册)”。
    [1]《赠订殷墟书契考释》,第41页。
    [2]《古文字及古文字学论文集》,第465页,中华书局。
    [3]《甲骨文字释林》,第360页。
    [1]《常用古文字典》,第224页。
    [2]转引自董秀芳,《词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3]周荐(1991)对《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中的复音词的统计,述补式(补充式)0.93%。卡成林(2000)对《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中的复音词的统计,述补式(补充式)2.62%
    [1]本文对动词的分类大体依据陈年福《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1)一书的分类,以利参照。
    [1]有关甲骨文动词的内容,转引自陈年福《甲骨文动词词汇研究》第8-29页。
    [1]董作宾,《董作宾先全集》,[M],艺文印书馆,1997,第27页。
    [1]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4册)第三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第9页。
    [2]杜廼松,《(?)其三卣铭文考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4期
    [3]连劭名,《(?)其三卣铭文新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第12页。
    [4]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4册)第三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第9页。
    [1]王国维,《观堂集林上·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13页。
    [1]王慎形、王汉珍,《乙卯遵铭文通释译论》,[J],《古文字研究》第13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
    [2]转引自《金文诂林》,第3537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11卷,第124页。
    [1]于省吾在《释鬼方易》一文中说:“易于扬为古今字。……鬼方易的易字作动词用,是说鬼方飞扬而去,言其逃亡之速。”
    [2]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10卷,第1135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11卷,第6-13页。
    [2]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第50-52页。
    [3]李学勤,《殷代地里简论》,[M],木铎出版社,1982年,第39页。
    [1]据郭锡良《殷商时代音系初探》:“山,山纽元部:尊,精纽文部。”两者是准旁纽旁转关系,故山尊殷商时期音近。
    [2]汪荣宝,《释彝》,[J],《华国月刊》第1卷7期。
    [3]3124(04.2432):無敄用乍(作)文父甲實(?)(尊)彝。(?)。
    [1]故富博物院,《唐兰先生金文论集》,[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2]郭沫若先生说见《金文诂林》卷7,第1267页。
    [1]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宰宙簋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次印刷,第74页。
    [1]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次印刷,第164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2册,第145页: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三》。《说文》諕、號、唬三字皆从虎声。唬,盖號之异文。《说文》:“唬,虎声也。”《说文》:“號,嘑也。”《说文》:“諕,號也。”
    [2]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第4399页。
    [1]仓:从(?)从(?)、从(?),象门户。其上者象盖,下者象坐。字象盖和坐相合之形。象粮仓,是为本义。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尹光鼎跋),(尹光鼎再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次印刷,第145页;刘志基,张再兴,《金文今译类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第349-350页。
    [3]陈邦怀,《战国楚帛书文字考证》,《古文字研究》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2次印刷,第238页。
    [1]董作宾,《董作宾先全集》,[M],艺文印书馆,1997,第27页。
    [1]金祥恒,《释肜》,《中国文字》第29册。
    [2]杨树达,《释獸》,《绩微居小学述林》。
    [1]卜辞有“高祖”省为高的例子:《合集》33305:《合集》33308:《合集》2612:《屯南》1439等。
    [1]杨树达,《释兄》,《绩微居小学述林》。
    [1]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J],《古文字研究》第2辑,2005年6月第2次印刷。
    [2]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卷,[M],文物出版社,1988。
    [3]连劭名.《(?)其三卣铭文新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
    [4]朱凤瀚,《有关(?)其三卣的几个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
    [1]刘雨,《金文中的(?)祭》,[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第9页。
    [1]郭沫若,《卜辞通纂·(?)游》,[M],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37页。
    [2]甲骨卜辞有“享京”一辞,用作地名.如:《合集》5419:《合集》37590等。
    [3]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尹光鼎跋),(尹光鼎再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次印刷,第145页。
    [4]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2册,第397-398页。
    [1]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第3140-3146页:“既已祭祀,鬼神降临,再言其遘,是说应该与之相遇。”
    [2]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9-216页。
    [1]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卷,[M],文物出版社,1988年4月,第6页。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第1387页。
    [3]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卷,[M],文物出版社,1988年4月,第6页;孙诒让,《释懋壶》,《诂籀馀论》卷三。
    [1]张政烺,《(?)其卣的真伪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
    [2]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卷,[M],文物出版社,1988年4月,第9页。
    [3]朱凤瀚,《有关(?)其卣的几个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4期。
    [1]转引自《金文诂林》,第3537页.《古文字诂林》第5册,第550页。
    [2]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5册,第553页。
    [1]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10册,第1135-1136页。
    [2]见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第3737-3757页。
    [1]唐兰,《作册令尊及作册令彝铭文考》,《唐兰先生金文论集》;郭沫若先生说见《金文诂林》卷7,第1267页。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尹光鼎跋>,(尹光鼎再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次印刷,第145页;刘志基,张再兴,《金文今译类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第349-350页。
    [1]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37-45页。
    [2]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5-38页。
    [1]黄金贵,《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J],浙江大学学报,2002,第39-45页;《论古汉语同义词构组的标准和对象》,[J],古汉语研究,2003,第67-71页。
    [2]韩陈其,《论古汉语同义词的源类辨证》,[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班吉庆,《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及其辨析》,[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曹国安,《据(广雅·释诂)论古词同义》,[J],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张弛,《论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周文德,《古汉语同义词的形成原理探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黄晓冬,《古汉语同义词的确定及辨析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徐正考,《同义词产生原因试探》,[M],济南,山东大学,全国词汇训诂研讨会论文,2003。
    [1]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345-415页。
    [1](汉)刘熙著,(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光绪二十二年本,1984年1版,后引凡不注明者皆同此版。
    [1]李学勤,《论殷代亲族制度》,[J],《文史哲》1957年第11期。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1]十三经注疏,《周易·系辞传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十三经注疏,《老子》二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刘叔新,周荐,《同义词语与反义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第92-114页。
    [4]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39-41页。
    [5]蒋绍愚,《古汉语词汇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28-129页。
    [1]张桂光,《‘母后戊'方鼎及其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2]弋皇祖考高封爾烈.嚴在上。[243(01.246)]皇考嚴在上。翼在下。勎勎劈劈。降旅多福。[235(01.238)]
    [1]西周金文:史兒至。以王令曰。余令汝使小大邦。[1311(03.0949)]
    [1]何九鼎、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第80-96页。
    A.P.马蒂尼奇(美)编《语言哲学》[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爱德华·萨皮尔(美)著,陆卓元译,陆志韦 校订 《语言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B.A.伊斯特林(俄)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白川静(日)《金文的世界》[M]台湾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民国78
    北京大学中文系《词汇学论文汇编》[C]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9
    薜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布龙菲尔德(美)著,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 译,钱晋华校《语言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藏克和 《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M]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8
    曹先擢,苏培成《汉语形义分析字典》[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陈保(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陈宝勤《汉语造词研究》[M]成都 巴蜀书社 2001
    陈昌来《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M]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3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Z]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陈连庆,张政良《忽鼎铭文研究》[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钢要》[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
    陈燕 《汉字学概说》[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陈宗明 《汉字符号学》[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陈宗明《符号世界》[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程湘清 《先秦汉语研究》[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2
    池上嘉彦(日)著,张晓云 译《符号学入门》[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崔立斌《(孟子)词类研究》[M]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上·中·下》[Z]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5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 语文出版社 2003
    岛邦男(日)《殷墟卜辞研究》[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董秀芳《词汇化》[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杜乃松《中国古代青铜器简说》[M]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4
    杜乃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M]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1995
    杜勇,沈长云《金文断代方法探微》[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瑞士)著 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瑞士)著 屠友祥译《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范晓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6
    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高本汉(瑞典)《汉语词类》[M]北京 商务印书馆 民国26
    高更生《现行汉字规范问题》[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高亨 《文字形义学概论》[M]济南 齐鲁书社 1981
    高鸿缙《中国字例》[Z]台湾 三民书局 民国70
    高明 《古文字类编》[M]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高明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7
    高名凯《语言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4
    高树藩《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Z]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高思曼、何乐士《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C]长沙 岳麓书社 1994
    葛本仪《语言学概论》[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古汉语研究编辑部《古汉语研究·第一辑》[C]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古文字诂林(共12册)[Z]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M]北京 三联书店 1978
    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石家庄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郭良夫《词汇与词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郭沫若《金文丛考》[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享沫若《奴隶制时代》[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3
    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郭沫若《中国史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郭锡良《汉语史论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郭锡良《古汉语语法论集》[C]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8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郭宝均《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M]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1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Z]香港 商务印书馆 1995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C]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何金松《汉字形义考源》[M]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7
    何金松《汉字文化解读》[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
    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0
    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何英玉《语义学概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何英玉《语义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贺国伟《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洪家义《金文选注绎》[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8
    侯志义《金文古音考》[M]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0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胡双宝《汉语·汉字·汉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胡云凤《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华东师大《金文资料库》(软件)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华东师大《金文引得》(春秋战国卷)[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华东师大《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华东师大《金文今译类检》(殷商西周卷)[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黄德宽《汉语文字学史》[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黄生著,黄承吉合按《字诂义府合按》[M]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霍凯特(美),索振羽·叶蜚声译《现代语言学教程》[M]北京 北京 大学出版社 2002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姜亮夫《古文字学》[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C]北京 大象出版社 1999
    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L.维特根斯坦(奥)《逻辑哲学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2
    李葆嘉《中国语言文化史》[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李圃 《异体字字典》[M]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7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李孝定《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C]台湾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民国75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M]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李学勤《缀古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C]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李廷安,张文国《先秦汉语本位语法研究》[M]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李延福《国外语言学通观上·下》[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黎锦熙《黎锦熙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其流变》[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廖序东《廖序东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廖序东《文言语法分析》[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林沄 《古文字研究简论》[M]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6
    岭南文化研究论著《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
    刘国恩《汉字文化漫谈》[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刘坚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刘叔新《刘叔新自选集》[C]北京 大象出版社 1999
    刘师培《刘师培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刘翔等《商周古文字读本》[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6
    刘雨等《近出殷周金文集录》[M]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刘正 《金文氏族研究》[M]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4
    鲁宝元《汉语与中国文化》[C]北京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6
    罗杰瑞(美),张惠英译《汉语概说》[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5
    罗君惕《汉文字学要籍概述》[M]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罗卫东《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上·中·下》[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罗正坚《汉语词义引申导论》[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 三联书店 1999
    吕叔湘《语文杂记》[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吕叔湘《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续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吕叔湘《语文散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吕思勉《中国文字变迁考》[M]上海 上海书店 1989
    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M]北京 三联书店 1979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4册)[M]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8
    孟逢生《上古汉语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潘文国《汉语的构词法研究》[M]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4
    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M]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5
    潘允中 《汉语词汇史概要》[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洲 中洲书画社 1982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成都 巴蜀书社 2003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M]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M]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裘锡圭《古文字概要》[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裘锡圭《古文字论集》[C]北京 中华书局 1992
    裘锡圭《裘锡圭自选集》[C]石家庄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4
    裘锡圭《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C]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屈万里《屈万里先生七秩荣庆论文集》[C]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78
    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任继昉《汉语语源学》[M]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4
    任伟 《西周封国考疑》[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容庚 《金文编》[M]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容庚 《金文续编》[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M]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4
    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
    阮元 《绩古斋钟鼎彝器款识》[M]长沙 商务印书馆 1937
    SUSAN HAACK 《Philosophy of Logics》[M]Cambridge Press 1978
    沙夫(波兰)著,罗兰,周易合译《语义学引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邵祖平《文字学概说》[M]北京 商务印书馆 民国18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邵敬敏《汉语语法专题研究》[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沈括 《梦溪笔谈》[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
    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申小龙《文化语言学论纲》[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M]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9
    史存直《语法新编》[M]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3
    史存直《文言语法》[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石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8
    舒化龙《汉语发展史略》[M]呼和浩特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83
    宋均芬《汉语词汇学》[M]北京 知识出版社 2002
    宋宣 《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发微》[M]成都 巴蜀书社 2004
    宋永培《当代中国训诂学》[M]广州 广州教育出版社 2000
    宋永培,端木黎明《中国文化语言学辞典》[Z]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苏宝荣,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简论》[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7
    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2
    苏新春《当代中国词汇学》[M]广州 广州教育出版社 1996
    苏新春,李如龙 《词汇学理论与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苏新春,苏宝荣《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苏新春《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学著作提要·论文索引》[M]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孙常叔《汉语词汇》[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57
    孙良明《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孙诒让《古籀拾遗·古籀余论》[M]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孙诒让《名原》[M]济南 齐鲁书社 1986
    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M]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孙稚雏《青铜器论文索引》[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宋子然《古汉语词义丛考》[M]成都 巴蜀书社 2000
    覃光广等《文化学词典》[Z]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
    唐兰 《唐兰先生金文论集》[C]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1995
    唐兰 《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 齐鲁书社 1981
    唐兰 《中国文字学》[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唐钰明《唐钰明自选集》[C]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唐钰明《古汉语研究论文集》[C]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2
    唐复年《金文鉴赏》[M]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1
    藤枝晃(日)《汉字的文化史》[M]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91
    王艾录《汉语理据词典》[Z]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
    王艾录《汉语相似造词语义类释》[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王艾录《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Z]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
    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王国维《观堂集林上·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王国维《国朝金文着录表》[M]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75
    王辉 《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王力 《王力文集》 共20卷[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
    王力 《王力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C]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王立 《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王铭玉,宋尧《符号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王士元(美)著,李葆嘉译《汉语的祖先》[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王文耀《简明金文词典》[Z]上海 上海辞书 1998
    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Z]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7
    王寅 《简明语义学辞典》[Z]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3
    王瑛 《诗词曲语辞释释》[M]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王永祥《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M]济南 齐鲁书社 1991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研究》[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吴昌瑩《经词衍释》[M]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吴大澄《说文古籀补》(上·中·下)[M]北京 商务印书馆 民国25
    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M]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伍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M]成都 巴蜀书社 2001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向熹 《简明汉语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向熹 《诗经语言研究》[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向熹 《诗经词典》[Z]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文》[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邢公畹《语言学概论》[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8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Z]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8
    徐超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6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徐成志《事物异名别称词典》[Z]济南 齐鲁书社 1990
    徐仁甫《广释词》[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徐文镜《古籀汇编》[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徐中舒《殷周金文集录》[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M]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7
    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C]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许嘉璐《传统语言学辞典》[Z]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许嘉璐《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许嘉璐《未辍集》[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许进雄《古文谐声字根》[M]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5
    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太原 书海出版社 2002
    严修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M]太原 书海出版社 2001
    杨宝忠《古代汉语词语考证》[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3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2
    杨端志《汉语的词义探析》[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杨端志《训诂学上·下》[M]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
    杨宽 《西周史》[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杨琳 《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6
    杨树达《词诠》[M]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M]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耐林甲文说·卜辞锁记·卜辞求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M]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杨树达诞辰百周年纪念集[C]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杨荣国 《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3
    杨五铭《文字学》[M]长沙 湖南人民学出版社 1986
    杨锡彭《汉语语素论》[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叶正渤,李永延《商周青铜器铭文简论》[M]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
    殷焕先《殷焕先语言论集》[C]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
    殷寄明《汉语语源义初探》[M]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8
    殷寄明《语源学概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殷孟伦《子云乡人类稿》[C]济南 齐鲁书社 1985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M]北京 中华书局 1993
    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M]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俞樾,王引之《古书字义用法丛刊》[M]北京 中国书店 1984
    语言学论丛《词汇学论文汇编》[C]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9
    喻遂生《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C]成都 巴蜀书社 2002
    袁仁林《虚字说》[M]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张斌,齐沪扬《汉代汉语短语》[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张博 《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张联荣《汉语词汇的流变》[M]郑州 大象出版社 1997
    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张舜徽《说文解字导读》[M]成都 巴蜀书社 1990
    张文国《尚书语法研究》[M]成都 巴蜀书社 2000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上·下》[M]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M]北京 中华书局 2001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张延玉(清)《骈字类编》共12册[M]北京 北京市中国书店 1988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昌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武昌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5
    张玉金《20世纪甲骨文语言学》[M]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3
    张玉金《甲骨卜辞语法研究》[M]广州 广东高等出版社 2003
    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M]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1
    张玉金《西周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张再兴《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M]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4
    张在云等《词诠校议》[M]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8
    张宗方,郭人杰《金文编识读》[M]济南 齐鲁书社 1996
    章季涛《实用同源字典》[Z]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卷七[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赵诚 《甲骨文字学纲要》[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3
    赵诚 《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M]太原 书海出版社 2003
    赵克勤《古汉语词汇概要》[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赵克勤《古汉语词汇问题》[M]郑州 中州书画社 1981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音韵学研究》第一,二辑[C]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Z]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4-199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金文文献集成》[M]北京 线装书局 2004
    周法高《金文诂林》(共16册)[Z]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 1975
    周法高《金文诂林补》(共8册)[Z]台湾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民国71
    周法高《金文诂林附录》[Z]香港 香港中文出版社 1975
    周法高 《中国古代语法·造句编(上)》[M]台弯 台联国风出版社 1972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M]台弯 台联国风出版社 1972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台弯 台联国风出版社 1972
    周法高《论中国语言学》[M]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0
    周荐 《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周荐 《汉语词汇研究史纲》[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8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M]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3
    周有光《汉字和文化问题》[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周祖谟《问学集上·下》[M]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讲义》[M]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
    周祖谟《周祖谟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朱德熙 吕叔湘《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4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M]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朱风瀚 《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朱星 《汉语词义简析》[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
    朱彦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朱志平《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朱宗莱《文字学形义篇》[M]北京 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 民国7
    朱歧祥《图形与文字-殷金文研究》[M]台北 里仁书局 2004
    马真 《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 1980,5/1981,1
    曾宪通《建国以来古文字研究概况及展望》[J]中国语文 1988,1
    陈伟武《出土文献之于古汉语研究十年回眸》[J]古汉语研究 1998,4
    赵振锋《论先秦两汉汉语》[J]古汉语研究 1994,3
    孔刃非《论汉字的文化学价值》[J]古汉语研究 1996,4
    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大学报2002,5
    殷孟伦《谈谈汉语词汇研究的断代问题》[J]治学漫谈 1981,2
    董莲池《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青铜铭文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8,6
    冯时 《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五十年》[J]考古 1999,9
    徐通锵《“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J]世界汉语教学1994,3
    洪成玉《汉语词组及其整体性》[J]首都师大学报2000,5
    杨端志《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J]文史哲 2003.6
    徐时仪《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J]复旦大学学报1998,5
    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J]考古 1988,3
    杨晓能《早期有铭青铜器的新资料》[J]考古 2004,7
    苏赫 《从昭盟发现的大型青铜器试论北方的早期铜器文明》[J]内蒙古文物考古第2期
    张政烺《古代筮法与文王演周易》[J]古文字研究第1辑
    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J]古文字研究第1辑
    林沄 《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J]古文字研究第5辑
    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J]古文字研究第5辑
    肖楠 《试论卜辞中的师和旅》[J]古文字研究第6辑
    张振林《先秦古文字资料中的语气词》[J]古文字研究第7辑
    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句式简论》[J]古文字研究第7辑
    周世荣《湖南出土战国以前青铜器铭文考》[J]古文字研究第10辑
    王慎形,王汉珍《乙卯遵铭文通释译论》[J]古文字研究第13辑
    张亚初《商代职官研究》[J]古文字研究 第13辑
    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J]古文字研究第15辑
    张振林《对族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J]中山大学学报1996,3
    黄戴君《从甲骨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语文 1964,6
    马国权《西周铜器铭文数词初探》[J]中国语文研究1981,3
    马国权《西周青铜器铭文代词初探》[J]中国语文研究1981,3
    杨升南《周原甲骨族考辨》[J]殷都学刊 1987,4
    严志斌《商代金文句法研究》[J]殷都学刊 2006,1
    严志斌《复合族氏层级说之思考》[J]中原文物 2002,3
    刘雨 《殷周青铜器上的特殊铭刻》[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4
    李学勤《西周时期的诸侯国青铜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6
    史树青《无矜鼎的发现及其意义》[J]文物 1985,1
    陈览芳《父癸尊与子尊》[J]文物 1986,1
    李学勤《沣西发现的乙卯尊及其意义》[J]文物 1986,7
    张懋荣《试论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独特的表现形式》[J]文物 2000,2
    王慎形《论乙卯尊的时代及相关问题》[J]文博 1987,2
    刘桓 《关于乙卯尊铭文的释读》[J]文博 1989,3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J]考古学报 1981,1
    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考古学报 198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