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寿路街道社区自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海城市社区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果说早期的城市社区建设主要着眼于社区服务,那么现在的城市建设正转向以社区自治为突破口,以社区组织特别是自治组织建设为重点的推动社区事业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何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治理与自治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继续深化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因此,探索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城市社区建设之路,发展建设一批功能健全的自治组织是上海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长寿路街道改革原居委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社区自治组织特别是民间组织的个案为基础,以作者在街道一年的调查研究内容为主体,分析社区自治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效和困境,以期在促进城市社区建设上提供一些借鉴。
     论文的引言部分对选题的缘起、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作了简要说明,同时也界定了文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概念;正文的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我国城市社区转型的背景和进程,分社区建设的兴起、管理体制的改革、居委会自治实践三个阶段介绍了我国社区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二章主要是介绍了上海长寿路街道社区自治在组织体制,运行规则和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第三章作者对街道社区自治现阶段存在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第四章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自治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意见,希望能帮助我们的基层社会尽快实现真正的自治。
     在论文的结束语部分,笔者回顾了论文的主要观点,认为社区自治是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种趋势所在,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自治社区会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大潮中不断涌现。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urban community building began from the middle of 80's last century. If say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earlier period pay attention to community serving, now turning the direction to community autonomy, specially to autonomous department. In the change the key is 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 which include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management and autonomy, tradition and modern etc. So it is important thing for us to find a right way that is suitable for China. This thesis regards the reforms of changshou road as an example and analysis the feasibility about the theories of the community autonomy in practice. I wish the thesis can give some suggest for the developments of urban community building.
    The preface part of the thesis starts from the rise of the question, explains the purpose and research method of community autonomy research and also definite the research concept in the text. The first chapter emphasiz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urban community autonomy, th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rise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autonomy practice of resident to introducing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community autonomy in changshou road. Including the organizational relation, the rule of the circula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GOs. The third chapt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to hide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utonomy in the present stage in changshou road. The fourth Chapter gives some advice about the community autonomy to realize the real autonomy in our grass- roots society.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writer review the thesis's main standpoint, think the community autonomy is a tre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societ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 the real autonomy will appear in the tide of th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引文
1 范伟达编著:《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2 范伟达编著:《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金书出版社,1991.
    4 陆谷孙编:《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6 金小红:《社区建设刍议》,《人文杂志》,2001,(2).
    7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8 姜凡:《西方社区的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
    9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
    10 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管理的产物,单位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以行政性、封闭性、单一性为特征.单位制的形成具有历史背景,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但也带来了制度性的后果,造就了总体性社会和依赖性人格.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变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流动也迅速加剧,导致单位制渐渐走上崩溃的边缘,失去历史的舞台.
    11 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
    12 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13 徐勇:《论城市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4 徐勇:《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5 社会团体是由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行业协会、联合会、商会、基金会、促进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等组织(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1998).
    16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由企事业单位、社团和其它的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它主要包括各种民办学校、医院、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研究所、文化馆、体育设施等组织(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1998).
    17 王名:《中国N G 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清华大学N G O研究中心2000年8月.
    
    
    18 孙志强:《“双重管理”体制下的民间组织》,《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7期.
    19 徐中振,等:《上海社会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39-40.
    20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 刘君德:《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研究》,《城市规范》,2002年第3期.
    22 http://www.cp.org.cn林尚立《上海市居委会组织建设与社区民主发展研究报告》
    23 所谓党建层就是党在社区的基层组织。
    24 所谓共建层就是由社区自治组织负责人、社区企事业单位部门负责人和社区管段民警组成的联席会议.
    25 关于长寿路街道的有关介绍来自于长寿路党工委的相关文件。
    26 资料来源于长寿路街道居委会建设的原始文件.
    27 资料与数据见1998年11月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贯彻实施《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情况汇报”.
    28 “条”是指行政权力的纵向体系,即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运作与管理,如民政、公安、司法、环境卫生、文化等依据本系统上级部门对社区实施的管理.
    29 “块”是指行政权力的横向系统,即在基层社区层面上政府或其派出机构的综合运作与横向管理。
    30 王顺英:《2003年长寿路街道工作总结报告》。
    31 《关于建立“长寿社区社团工作指导中心”的实施意见》,长工委[2002]16号
    32 《关于建立长寿路街道社区管理系统的说明》,长工委[1999]5号
    33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在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本着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原则,充分利用小区中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类组织形式,整合这三类组织的基本职能,以共同建设文明家园为宗旨,组建新的居委会体制,共同构筑“环境优美,安居乐业”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住宅小区。
    34 彭向华:《居委会管理模式的全新探索》,《社会学》2004(1)
    35 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的章程、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党组织建设情况见后附.
    36 详见后附一《长寿路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章程》.
    37 详见后附二《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38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67页.
    
    
    39 见长寿路街道办事处1998年12月的报告:《试论居委会与各类政府组织关系》.
    40 见长寿路街道办事处1998年12月的报告:《试论居委会与各类政府组织关系》.
    41 资料来源于对街道党工委秘书陈静的访谈整理.
    42 《长寿路街道居委会的考核内容》,街道组织科编.
    43 徐勇:《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44 彭向华:《居委会管理模式的全新探索》,《社会学》2004(1).
    45 数据来源于作者对居民参与状况的问卷调查.
    46 社团看社区-热爱我们的家园活动是由街道社团工作指导中心牵头,组织本辖区内的民间组织负责人到长寿绿地展示厅,请街道办事处主任介绍长寿社区“九五”发展成果及参观长寿社区“十五”发展远景,使他们了解到长寿社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增强一份责任心和使命感.
    47 社区看社团—推动社团的发展活动是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组织全街道职能部门、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等,到民间组织参观考察,目的是让社区干部了解民间组织,更好地为他们的发展服务,同时发挥社区的作用,让民间组织壮大起来,为建设社区出力.
    48 社团进社区——共建两个文明活动是在民间组织和社区双向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的.由街道牵头,组织民间组织成立了筹备组,制定活动方案,把民间组织介绍给广大社区居民,街道统一制作了35块宣传版面,到各居民区轮流展示,印制了5000多份招生简章和宣传材料,在大型咨询活动中广为散发,并且还陈列在长寿地区主要商务楼内,供需要者索取.
    49 这些工作就是人们常说的委办工作,主要事项包括治安保卫工作、民政工作、公共卫生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居委会的帮助,因此,政府需要居委会这样的组织形式.
    50 在1997年5月28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六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组织。”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组织目标是为了维护小区内居民或业主的共同利益.
    51 徐勇:《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版,第257页.
    52 彭向华:《居委会管理模式的全新探索》,《社会学》2004(1).
    53 张立荣,李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5).
    54 侯玉兰:《非营利组织:美国社区建设的主力军——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调查与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55 同上.
    56 民主选举是社区民主基础.一般来讲我们社区的选举可以分为间接选举制和直接选举制.但是
    
    直接选举更能体现社会直接民主的本质,更能培育和激活居民的公共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能更好的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能力,训练居民的民主运作技巧。因此,在有条件的城市和社区,通过直接选举社区居委会,就更能体现城市社区建设的自治本质。
    57 传统的居委会所实行的是委员会制的组织原则,其决策属于一种面对面的团体决策。现在在新一轮的社区建设当中,随着社区自治组织体系的建立、组织间职能的分化、职责的完善与权利关系的明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议行分设为原则的组织系统,如果说以前的居委会是集决策与执行于一身的委员会制,那么现在的社区应该将主要的决策权交给社区成员大会及其所代表的全体社区成员,这种决策是一种集体的决策,更好的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58 管理是决策的具体实施过程.在社区日常的活动中,除了对一些重大决策进行执行外,还有大量的、琐碎的日常事务,需要社区组织进行管理。在社区的组织结构中,承担管理功能的主要机构是社区居委会,但是我们要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就要使管理的主体多样化,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协商议事委员,社区单位,各类民间组织,物业,业主,门栋长甚至于普通的居民。
    59 民主监督的内容着重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居务公开,让社区居民知晓社区的实际情况,保护他们的知情权和民主权利,也给他们参与社区民主管理提供一个契机;另一个就是民主评议,即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及其成员的工作随时接受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质询和评议和考核。
    60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8页。
    61 徐勇:《论城市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62 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北京日报》2001-03-26.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约·E·斯蒂格里兹:《政府经济学》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
    3.丹·缪勒:《公共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上海政协编译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5.赫兹琳杰:《非营利组织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年版。
    7.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社,2001年版。
    8.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架构》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徐勇:《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10.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陈颐:《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3.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徐中振,等:《上海社会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7.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李亚军、吴铎:《参与·分享——1996年YMCA社区服务国际研讨会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林流:《新时期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徐中振等:《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21.吴铎:《社区建设:热土上的宏伟工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22.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3.景天魁:《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4.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韩明谟,王思斌:《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7.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吴刚:《行政组织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香港社区教育工作者联席会议编:《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3.何肇发:《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4.任宗哲:《中国地方政府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徐理明:《市政管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6.王振海:《新视角下的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7.任宗哲:《市政管理新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8.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李秀琴、王金华:《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版。
    40.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编:《实践与思考》,万国学术出版社1993年版。
    41.刘继同:《中国社区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版。
    42.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3.朱建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战略与管理》1997第4期47页。
    44.袁华音:《建构社区工作制度化互动模式》,《社会》1996年第7期40页。
    45.张静:《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46.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社会学》2001年第2期。
    47.梅向阳:《社区建设的方向应该是实现民主自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
    48.徐勇:《论城市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49.王敬尧:《社区建设对居组法的精神回归与制度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50.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制度结构》,《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51.张立荣,李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52.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大出版社》1996年第10期
    53.吴刚:《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理论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54.周平:《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55.王彦斌:《城市住宅小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意愿》,《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0年第1期。
    56.赵佳琛:《澄清社区建设上的几个误区》,《城市问题》,2000年第6期。
    57.周长城:《社区发展:人类社会的共同需要》,《国际学术动态》,1996年第6期.
    58.芳汀:《苏荷(S O H O)—旧城改造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典范》,《城市问题》,2000年第4期。
    59.王朗玲:《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道路》,《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2期。
    60.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61.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北京日报》2001年第3期。
    62.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63.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64.冯晓英:《北京城市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前线》,2001年第3期。
    65.梁启东:《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缺陷与创新构想》,《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66.徐雪梅:《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探论》,《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
    67.张立荣,李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68.金竹心:《社区建设的能力、作用和策略》,《社会》,2001年第1期.
    69.费孝通:《中国现代化: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再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70.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体制的改革走向》,《公共行政》1999年第1期。
    71.王名:《中国N G 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清华大学NG O研究中心2000年8月。
    72.罗凌云、风笑天:《论第三部门与我国社会保障社会化模式的发展》,《社会》2001年第4期。
    73.施骏:《居委会议事层思考》,《上海街镇》1997年第3期。
    74.《三千企事业干部就职街道居委》,《解放日报》1997年4月17日;
    75.《天津市和平区加强党建确保社区建设》,《内参选编》2000年第38期。
    76.朱健刚、张来治《城市基层政权权力结构的变迁》,《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3期。
    77.丁水木:《论街道社区和社区行政》,《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78.金小红:《社区建设刍议》,《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79.姜凡:《西方社区的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0.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0年第3期。
    81.梁启东:《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缺陷与创新构想》,《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82.吴刚:《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理论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83.李景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目标选择与行政推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4.顾俊:《行政社区困境及突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85.西安市新城区社区建设资料汇编》:新城区政府,2000年第12期。
    86.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87.吴铎:《论社区建设主体》,《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88.彭向华:《居委会管理模式的全新探索》,《社会学》2004年第1期。
    89.彭向华:《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对策》,《普陀党建》,2003年第7期。
    90. http://www.shanghai.gov. cn/《“草鞋浜”里映苍翠》。
    91.http://www.shucm.sh.n/《上海建设》。
    92.http://www.youththink.com/,《长寿路街道团工委“一街一品”工作介绍》。
    93.http://www.ahmasdj.gov.cn/,《社团得发展 居民得实惠——上海长寿街道加强民间组织党建侧记》。
    94.http://www.ptdj. org.cn,《以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为载体》。
    95.http://dj.cixi. gov. cn,《社团得发展 居民得实惠——上海长寿街道加强民间组织党建侧记》。
    96.http://lovelyguy.51.net,《上海市居委会组织建设与社区民主发展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林尚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