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宪政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民主主义宪政,在其内在特质上须同时符合新民主主义和宪政双重界定,因而只能是指中国自抗日战争起建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的政权模式。
     新民主主义宪政是当下民主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最直接的历史资源,对当下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资政意义。本文研究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目的,就是挖掘其中蕴涵的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总结经验、反思教训,以期以史为鉴、关照当下。
     本文由四大部分共计六章构成,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宪政的背景、特质、理念、模式和价值。其基本结构和主要思想如下:
     第一大部分即前言。前言在阐述本文研究意义、方法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在于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因为本文的核心概念“新民主主义宪政”是一个复杂的复合概念,不但其本身涉及的相关概念较为繁杂,而且在现实中这一核心概念始终处于使用混乱的状态。本文首先从“新民主主义”和“宪政”两概念的源头入手分别厘清界定,再综合分析“新民主主义宪政”这一复合概念,提出了“须同时符合新民主主义和宪政双重界定”这一判断标准,厘清了这一概念在时限和性质上的混乱。同时,在历史的回顾中,发现了“民主政治”与“宪政”两个话语体系的历史由来和纠结关系,找到了当代民主政治或宪政建构的逻辑起点和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必然性。
     第二大部分即正文第一章。本章采取还原历史的方法,逐一缕析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时代、时局、时政语境,意从历史的缘起和逻辑的起点深度分析研究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特质、条件。新民主主义宪政是在民族危亡的战争时代,在国家“未争得民主”的条件下的宪政;这一“时限”下的宪政,其核心问题是“争取民主”,因而决定其宪政内涵的重点是“民主政治”,即与原生于西方的宪政内涵大有不同。“宪政即民主政治”,是毛泽东在上述语境下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定义。本文由此延伸分析,认为将宪政界定为“民主政治”是有时限条件的;以时限条件为分类标准,世界上的宪政可以分为两类,西方大多数国家宪政的类型是国家“民主事实已定”或“政权己定”条件下的宪政,估且叫“常态宪政”;中国新民主主义宪政是国家“未争得民主”或“政权待定”条件下的宪政,估且称为“非常态宪政”;时限条件不同决定了两类宪政的价值关注点之不同。这即意味着两种类型的宪政各有其存在的理由,是可以并存的;也意味着随时限的变迁,非常态宪政要及时转型为常态宪政,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分水岭。
     这一分析是本文后续分析的基础,视为本文的创新点之一。这一新的分析视角和方法,能够化解长期以来东西方宪政观的对立;消除我国学界、政界某些对“中国社会主义宪政”提法的思想担忧;解决长期以来新民主主义宪政与建国后宪政建设的某些割裂,免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在提法上的政治隐忧或敏感;消解在宪政问题上“姓资”“姓社”的不必要担心。这一判断,内蕴着和谐理念和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内在逻辑。
     第三大部分即正文第二、三两章。这两章分别择取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理念与模式两个视角,分别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作理性分析,意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较为立体地反映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全貌和价值意蕴。其基本结论为:新民主主义宪政模式的构想与变动是以当时阶级关系的变动为转移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宪政模式;但是有基本恒定的宪政理念。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突出理念是民主政治,同时也体现了宪法、法治、人权等宪政的基本理念。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思想萌芽于苏维埃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其宪政模式,以抗日战争中“三三制”政权为其开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其在全国实现的标志,以五四宪法颁布为其使命完成的法律标志。在分析思路上,本文区分了构想模式和实体模式,“三三制”是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初步构想模式,后延展变化为联合政府模式、政治协商模式。在实体模式上,新民主主义宪政经历了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中的“人民民主政权”和建国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种政权模式。不管宪政的模式如何变化,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基本理念是其不变的轴心。
     第四大部分即正文第四、五两章。这两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视角深入分析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价值,是本文的重点和目的所在。新民主主义宪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蕴含着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基因、资源财富,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思样本的意义,因而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价值也是多重的。
     其中,第四章侧重历史价值分析,认为:(一)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理论价值主要在于:在宪政模式上具有创新价值;在民主政治方面具有开创价值;在人权精神方面具有启蒙与完善价值;在法治方面开创了现代法治的精神;在宪政与民主关系方面具有调和价值。(二)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的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在于:实证了“民主无条件”论;普选与竞选相配合的选举制;代表名额平等的选举制;直接选举制;有与选举权配套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差额选举制;地方自治思想;开放党禁思想。(三)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反思价值在于:从当时历史看,政策观上有功利化倾向;宪政观特别是人权观上有工具主义倾向;宪政的内涵存在混乱偏狭现象。站在今天的高度上看,还存在宪政的国家主导对个人主义的淹没;政府主导型宪政与“限政”价值追求的悖论;权力配置的战争经验与和平转型的问题。
     第五章侧重当代价值分析。分析方法是:先广角式回顾改革开放实践,意在揭示宪政正在进行时;再重点专题式分析“民主政治”与“宪政”两话语体系和两视角的蕴意;最后试以宪政的视角分析中国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回归与转型。回归是指回到宪政之路,转型是说宪政的价值关注点要区分战时与平时。在我国,自建国后,宪政即应从非常态转型为常态宪政。目前我国,在实践中,宪政的回归与转型与改革开放进程是同步进行的,而在理论上采取的是稳健的、“搁置争论”的态度。
     (二)关于“民主政治”与“宪政”两话语体系的离散与兼容。历史上两大话语体系的产生是基于两大政治主体的历史方位与价值观的对立,因而二者具有内在的、高度的离散性或张力。现实中两大话语体系,由于主体的合一内在上己不存在当年的张力而具有巨大的兼容性,但从构成特质上看,二者也不能完全替代;“社会主义”对“宪政”的排斥和担忧是一种复杂的误读;正本清源之后,“社会主义”与“宪政”其实也具有巨大的兼容性。
     (三)关于中国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宪政视角。本节以实例分析的方法,尝试分析了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第一,关于“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悖论与平衡”问题,这是中国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第二,关于“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与权重”问题,这是中国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思维取向与价值倾向问题。第三,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的关系或“权与法”、“党与法”的关系问题,这是中国当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回归和继承,从大历史观上看,也是中国百年宪政的现代转型。这一分析能够解决学界、政界在政治用语上的不必要的争论,实现二者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统一。现实政制的宪政分析是我们长期讳言和回避的视角,尽管我们在实践中已经认同了宪法、法治、人权等宪政理念,但在理论用语上依然有所顾虑。实践与理论的这种游离,在改革开放初期是理论稳健的表示,而在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则会对实践产生阻碍作用。所以,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呼吁政制体制改革重视宪政的视角。
Intrinsically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must conform to the double definition standards of the new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So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only specially refers to China's united government patterns founded by the revolutionary classes since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crucial period of current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and CPC's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and political communities increasing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value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which is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and direct historical resources of current build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which is of great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This thesis aims at the value study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exploring the rich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value deposited in this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reflecting lessons so as to use the experience of history for current reference.
     This thesis contains four parts, which illustrate the background, traits, conception, patterns and values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main ideas are as follows:
     Part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1)the study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2) definition of relative concepts,(3)literature review,(4) the train of thought, innovation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 The focal points of the introduction are to define and distinguish the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is thesis, which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is analysis and study. The core concept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in this thesis involves complicated relative concepts and is defined differently and used confusedly. This thesis separately defines and distinguishes the origins of the two component elements,"new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nd put forward the definition standard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namely, conforming to "the double definition standard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t the same time we find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entanglement reasons of the two discourse systems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in tracking down their historical origin. We also find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ent democratic politics or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new integration.
     Part Two forms the first chapter: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raits of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1) the epoch theme of derivative modernization and saving the nation from subjugation and ensuring its survival,(2) the political pursuit of the political subjects in Anti-Japanese War period,(3) the early power explo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4) the context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decides the trait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is chapter aims at returning to the concrete context which conceives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nd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and traits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from its historical origin. This chapter holds that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is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in the special context of war period, to put it concretely, it is a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without gaining democracy". The core problem of this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with time limits" is "seeking for democracy". So the trait of this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naturally is "democratic politics". Thus, to define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s "democratic politics" has time limits. So this thesis put forward new standard of classifying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time limits, that is, whether this time is before or after "this country gains its democracy".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before "the country's gaining democracy" is abnormal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fter "the country's gaining democracy" is normal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China's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belongs to the former kind and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of most western countries belongs to the latter kind. Different time limit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decide different value concerns of these two kind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is means that both kind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have reasons to exist and can coexist. It also means that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limits, abnormal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eventually transforms into normal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ere is no impassable divide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governance.
     Part Three contains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Chapter two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ceptions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Chapter three is the value significance of the pattern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ion and pattern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is thesis three-dimensionally reflects the complete values of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from the level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nclusion is:the conception and changes of the pattern of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shift with the changes of class relations at that time and there are no immutable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patterns. There are many patterns of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such as conception and entity pattern, Three-three System of Democratic Power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Govern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liberation war, whose values pursuit highlights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embodies the conception of constitution, rule by law,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Part Four contains Chapter Four and Five. Chapter Four is a historical appraisal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Chapter Five elaborates the current value of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and reality this part profoundly analyses the value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which is the focal point of this thesis.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apter Four makes bo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alysis of the good genes, direct resources and anti-constitution factors contained in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s, Chapter Five profoundly analyses the trend and crucial problems of current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chapter holds that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e return,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It also holds that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urrent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is integrated.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solving the entanglement problems in current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ance.
引文
①参见谢晖:《价值选择与规范重建——中国法治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序言第1-2页。
    [1]张荫麟.中国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9:2.
    [2]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法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01)
    [3]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00.
    [4]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C].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7.
    [5]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M].范忠信,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
    [6]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卷)[M].北京出版社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05.
    [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册)[M].吴松、卢云昆等,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957.
    [8]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册)[M].吴松、卢云昆等,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062.
    [9]严复.严复集(第5册)[M].王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1311.
    [10]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7.
    [1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736.
    [12]宪法词典编辑组.宪法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351;参赵喜臣.宪法学词典[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692.
    [13]陈端洪.宪政初论[J].比较法研究,1992(04).
    [14]李步云,张文显.法理学论丛(第1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89.
    [15]周叶中.宪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7.
    [16]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49-151.
    [17]马起华.政治制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240.
    [18]张庆福.宪法与宪政[A].许崇德.宪法与民主政治[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3.
    [19]林广华.论宪政与民主[J].法律科学,2001(03):28.
    [20]萧公权.民主与宪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5.
    [21]张庆福.宪法与宪政[A].许崇德.宪法与民主政治[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3.
    [22][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美国式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7.
    [23]李智.宪政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内在理论差异与现实实质契合[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02):61.
    [24][美]沃尔特·莫菲.法律制度与宪政民主[J].信春鹰,译.外国法译评,1996(04).
    [2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736.
    [26]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79-80.
    [2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405.
    [2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7-648.
    [29]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30]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31]吴玉章.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解放周刊,1940(102):8.
    [32]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的宪政[J].解放周刊,1940(101):8.
    [33]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34]Mavia Marsh. Gerry Stoker.政治学方法论[M].陈菁文等,译.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8:6.
    [35]朱生坚.萨义德坐标[J].中国图书评论,2006(11):26.
    [3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486.
    [37]S·E·Finer. Five Constitutions[M]. Sussex:The Harvester Press,1979:22.
    [38]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485-486.
    [3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9.
    [4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33.
    [4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82.
    [42]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
    [43]Mavia Marsh. Gerry Stoker.政治学方法论[M].陈菁文等,译.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8:6.
    [4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1.
    [4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8.
    [46]罗隆基.沈阳事件[J].红旗周报,1931(23):24.
    [47]王造时.我们的主张[J].红旗周报,1931(23):27.
    [48]中国青年党.我们的主张[N].民声周报,1931-10-3.
    [49]沈钧儒.中鱼集[M].重庆:峨眉出版社,1943:63.
    [50]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336.
    [51]杨树标.蒋介石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326.
    [5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4.
    [5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2.
    [5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5.
    [55]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下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1305.
    [56]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429.
    [57]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问国共政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6.
    [58]思美.满洲事变中各个反动派别怎样拥护着国民党的统治[J].红旗周报,1931(23):22.
    [59]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279-280.
    [60]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79-80.
    [6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736.
    [6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4.
    [63]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5:506.
    [64]李平心.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A].宪政运动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书店,1990:353.
    [65]大公报[N].1938-6-18.
    [66]新蜀报[N].1938-6-20.
    [67]新民报[N].1938-7-2.
    [68]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76.
    [69]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80.
    [70]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82.
    [71]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91-592.
    [72]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89-590.
    [73]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86-588.
    [74]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584.
    [75]韬奋.抗战以来[M].上海:韬奋出版社,1941:130.
    [76]张志让.当前的宪政运动[J].建设研究,1940(02)-(03).
    [7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6-737.
    [7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3.
    [7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4-735.
    [80]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9.
    [81]新华日报[N].1944-12-26.
    [82]黄炎培.宪政实施协进会的任务——黄炎培对中央社记者谈话[J].国讯(353),1943-11-25.
    [83]社论.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N].解放日报,1943-10-5.
    [84]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72.
    [85]陈启天.民主宪政的实施问题[J].宪政(第1卷)(04),1944-6-30.
    [8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5.
    [8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78.
    [8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10.
    [89]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114.
    [9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33.
    [9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28.
    [9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10.
    [93]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44.
    [9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74.
    [95]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16.
    [9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1.
    [9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82.
    [9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90-291.
    [99]蔡和森.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前途[J].布尔什维克(第2卷),1928(01):19-25.
    [10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313.
    [101]韩大梅.试论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J].南开学报,2001(05):38.
    [102]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29.
    [103]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16-17.
    [104]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56.
    [105]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53.
    [10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6.
    [107]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56.
    [108]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53.
    [109]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200.
    [110]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241.
    [111]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261.
    [1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0.
    [113]毛泽东同志与世界学联代表团柯乐满先生雅得先生傅路得先生雷克难先生之谈话[J].解放,1938(45):6.
    [114]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289.
    [115]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240-241.
    [11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2-383.
    [11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11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6.
    [11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5.
    [120]社论.苏区党代表会议的开幕[N].新中华报(特刊),1937-5-3(1).
    [121]陕甘宁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N].新中华报,1937-5-23(4).
    [122]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6-7.
    [123]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00.
    [124]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G].北京:档案出 版社,1988:34.
    [125]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7-20.
    [126]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4.
    [127]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中)[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579.
    [12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0-91.
    [129]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中)[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384.
    [13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8.
    [13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0-91.
    [132]李公朴.华北敌后——晋察冀[M].北京:三联书店,1979:16.
    [133]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河北省档案馆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3.
    [134]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河北省档案馆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10-11.
    [135]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河北省档案馆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32.
    [136]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河北省档案馆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106-107.
    [137]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河北省档案馆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181-185.
    [138]林伯渠.林伯渠文集[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211.
    [13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14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1.
    [14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1948)[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87.
    [14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2-173.
    [143]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J].群众,1948(第2卷)(18):5.
    [14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2.
    [145]新华日报,1946-1-17(2).
    [146]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3.
    [14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0.
    [14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6.
    [149]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华中局关于改造鄂豫边区根据内政权机构的指示[A].鄂豫边区 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第3辑)政权建设专辑(一)[G].内部资料,1984:3.
    [150]社论.实行“三三制”——贯彻党的领导[N].解放日报,1942-3-13(1).
    [151]民主政府施政纲领[N].新中华报,1937-11-24.
    [15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04.
    [153]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312-313.
    [154]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3.
    [155]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62.
    [156]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
    [157]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0.
    [158]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87.
    [159]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75-76.
    [160]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68.
    [161]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9.
    [162]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1.
    [163]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6.
    [164]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5.
    [165]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5.
    [166]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6.
    [167]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79-80.
    [16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5.
    [169]中央统战部,中央挡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72.
    [170]中央统战部,中央挡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0.
    [171]中央统战部,中央挡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84.
    [172]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2.
    [173]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88、642、646.
    [174]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6.
    [175]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21.
    [176]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75.
    [177]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65.
    [178]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44.
    [179]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35:及(第27卷),1990:199.
    [180]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3.
    [181]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58;第22卷,1961:91.
    [182]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44.
    [183]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去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20.
    [184]边区政府工作报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89.
    [185]边区的司法[N].解放日报,1941-10-13(4).
    [186]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8.
    [187]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42.
    [188]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41.
    [189]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48.
    [190]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24-225.
    [191]刘学灵.社会主义法律学说史[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266-267.
    [192]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1.
    [193]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10-411.
    [194]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11.
    [195]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8.
    [196]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32.
    [19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社,1983:79.
    [19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37.
    [19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65.
    [20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81.
    [20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
    [20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2.
    [20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2.
    [20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7.
    [20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99.
    [20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7.
    [20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
    [208]陆定一.报纸应革除专制主义不许人民说话和造谣欺骗人民的歪风[N].新华日报,1946-1-11.
    [209]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04.
    [21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8.
    [21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4-675.
    [212]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57.
    [213]刘学灵.社会主义法律学说史[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280.
    [214]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8.
    [215]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31.
    [216]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2.
    [217]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13-114.
    [218]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74.
    [219]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37.
    [220]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4.
    [221]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4.
    [222]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36.
    [223]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04.
    [22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8.
    [22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九册)[M].内部资料,1979:359.
    [226]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陕甘宁边区参议会[G].党校系统内部发行,1985:276-278.
    [2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32.
    [22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2.
    [22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3.
    [23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0-751.
    [23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0.
    [23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2.
    [233]毛泽东.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J].解放,1937(2):7-8.
    [23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6.
    [235]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林伯渠、高自立关于新区建立统一战线模范政权致王维舟、朱开铨的复函[A].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76.
    [236]西南政法学院函授部编.中国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法制建设资料选编(第二册)[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21.
    [23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1.
    [238]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53-55.
    [239]谢觉哉.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N].解放日报,1942-3-27.
    [240]社论.选举运动中的几个问题[N].新中华报,1941-4-24.
    [241]王永祥.论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J].新华文摘,1992(07):69.
    [24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
    [243]香汀.论三三制[J].群众周刊(第9卷)(16-17):715.
    [244]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G].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66-72.
    [245]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04.
    [246]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辑.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75.
    [247]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71.
    [248]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辑.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78.
    [249]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67.
    [250]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39.
    [251]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G].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69-72.
    [252]社论.中共晋察冀边委的施政纲领[N].新中华报,1940-10-3(1).
    [253]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69-72.
    [254]郭于鸣.陕甘宁边区怎样实现了民主制度[J].群众,1940(第4卷)(01):29.
    [255]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7.
    [25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6.
    [25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5.
    [25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3.
    [25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6.
    [26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72.
    [261]埃利奥特·罗斯福.耳闻目睹[M].纽约:纽约出版社,1946:249-250.
    [262]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第6卷)[R].1944:120.
    [263]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第6卷)[R].1944:132.
    [26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323
    [265]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N].新华日报,1944-9-17
    [266]周恩来.如何解决——双十节演讲[A].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8.
    [26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7.
    [268]毛泽东.论联合政府[N].解放日报,1945-12-16(1).
    [26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393.
    [270]毛泽东.毛泽东致罗斯福函[A].美国外交文件(第6卷)[R].1944:699.
    [271]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121-122.
    [272]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788.
    [2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72.
    [274]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3-7.
    [27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163-1165
    [276]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140.
    [277]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第7卷)[R].1945:745-746.
    [278]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第7卷)[R].1945:767-769.
    [279]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35.
    [280]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38.
    [281]中共中央.和平建国纲领草案[N].新华日报,1946-1-17(2).
    [28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73.
    [283]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结论[J].党的文献,1989(05):5.
    [284]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9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263.
    [285]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1948)[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87.
    [286]社论.新年献辞[N].新华日报,1947-1-1(2).
    [28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08-1309.
    [28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2-1273.
    [289]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81.
    [29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37.
    [29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9(注释[5])
    [292]杨建新等.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244-245.
    [29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7(注释[1]).
    [29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3.
    [29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38.
    [296]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20.
    [297]曲庆彪,艾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确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06):4.
    [29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2.
    [29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5-676.
    [30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4-675.
    [301]克寒.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治的新建设[J].解放周刊,(131-132):50.
    [30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736.
    [30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736.
    [304]王振民.关于民主与宪政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法学,2009(05):150.
    [30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732.
    [30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4.
    [30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8.
    [308]谢觉哉日记编写组.谢觉哉日记(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68.
    [309]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289-313.
    [310]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九册)[M].内部发行,1979:80.
    [3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3.
    [312]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79-80.
    [313]林广华.论宪政与民主[J].法律科学,2001(03):30.
    [314]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48.
    [315]谢觉哉.陕甘宁边区的选举与议会制度[N].《新中华报》,1940-7-16(4).
    [316]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国民参政会纪实(上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429.
    [317]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240.
    [318]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386.
    [319]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N].新中华报,1937-5-23(3).
    [320]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53.
    [321]柳湜.从这里看出了中国民主发展的前途[N].解放日报,1941-11-3(3).
    [322]觉哉.今年的选举运动[N].新中华报,1937-5-23(3).
    [323]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1945-1949)[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388.
    [324]克寒.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治的新建设[J].解放周刊,(130):27.
    [325]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53.
    [326]韩廷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10.
    [327]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下)[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303.
    [328]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4.
    [329]中央文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14.
    [330]韩廷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
    [331]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N].新中华报,1937-5-23(3).
    [33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23.
    [333]谢觉哉.陕甘宁边区的选举与议会制度[N].新中华报,1940-7-16(4).
    [334]韩廷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14.
    [335]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9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255.
    [336]谢觉哉.模范乡与民主[A].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66.
    [337]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421.
    [338]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第3辑)政权建设专辑(一)[G].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1984:3.
    [339]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310-311.
    [3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
    [341]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2.
    [34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99.
    [343]王振民.关于民主与宪政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法学,2009(05):155.
    [344]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96.
    [345][英]斯·卢科斯.西方人看个人主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54、59、66.
    [346]钱福臣.宪政哲学问题要论[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57.
    [347][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M].婉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1.
    [34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6.
    [34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7.
    [350]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490-492.
    [351]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8.
    [352]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G].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189-190.
    [353]林伯渠.由苏维埃到民主共和国制[J].解放周刊,(05):12.
    [354]边区的司法[N].解放日报,1941-10-13.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54.
    [355]雷经天.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制度(边区通讯)[J].解放周刊,(50):15-16.
    [356]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21。
    [357]曲庆彪,艾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确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06):4、1.
    [35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
    [35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S].第五条.
    [36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S].第十条,第十一条.
    [3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S].序言,第六条,第十一条.
    [36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S].第三十三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36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
    [364]曲庆彪等.天道中行——邓小平的理论思维[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3-44.
    [365]曲庆彪等.天道中行——邓小平的理论思维[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3-53.
    [366]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43.
    [367]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421.
    [36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9.
    [369][英]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7.
    [370]李铁映.论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8.
    [371]中央文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4、273.
    [37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1.
    [373]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3.
    [37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7.
    [37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37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377]范进学.五四宪法的立宪目的之反思[J].法商研究,2008(4):26.
    [378]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48.
    [379][英]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滕维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71.
    [380]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96.
    [381]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49.
    [382]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99.
    [383]潘伟杰.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
    [384]转引自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下卷)[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113.
    [385]转引自李锐.李锐反“左”文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5.
    [386]中国共产党党章[S].总纲.
    [38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5\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8\17\19\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6\9\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5\26\27\28\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上)[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范忠信.梁启超法学文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9.北京出版社.梁启超全集(第2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0.吴松,卢云昆.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册)[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21.王栻.严复集(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瞿秋白论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27.李公朴.华北敌后——晋察冀[M].北京:三联书店,1979.
    28.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中)[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29.韬奋.抗战以来[M].上海:韬奋出版社,1941.
    30.张荫麟.中国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1沈钧儒.中鱼集[M].重庆:峨眉出版社,1943.
    32.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C].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33.詹姆斯·M·伯恩斯,等.美国式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4.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35.沃尔特·莫菲.法律制度与宪政民主[J].信春鹰,译.外国法译评,1996(04).
    36.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7. Mavia Marsh. Gerry Stoker.政治学方法论[M].陈菁文等,译.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8.
    38. S·E·Finer. Five Constitutions[M]. Sussex:The Harvester Press,1979.
    39.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4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41.杨树标.蒋介石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
    42.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M].广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43.周叶中.宪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4.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下)[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4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1948)[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46.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前[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4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4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13\14\15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18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5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2.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下卷)[G].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53.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4.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55.李步云,张文显.法理学论丛(第1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6.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5.
    57.萧公权.宪政与民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8.马起华.政治制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59.许崇德.宪法与民主政治[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
    60.西南政法学院函授部.中国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法制建设资料选编(第2册)[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1.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陕甘宁边区参议会[G].党校系统内部发行,1985.
    62.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3辑)[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
    63.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64.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第3辑)政权建设专辑(一)[G].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1984.
    65.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第6卷)[R].1944.
    66.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第7卷)[R].1945.
    67.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68.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上\下)[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69.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九册)[G].内部发行,1979.
    70.中央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1945-1949)[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71.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下)[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
    72.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73.埃利奥特·罗斯福.耳闻目睹[M].纽约:纽约出版社,1946.
    74.B.B.扎格拉金娜,F.A.基谢廖娃.现代世界政党[M].高桂芬,关国为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98.
    75.张君劢.宪政之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6.佟德志.宪政与民主[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7.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8.张注洪,王晓秋.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79.唐代兴.宪政建设的伦理基础与道德维度[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80.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1.李永清,等.从革命思维到执政思维——党的历史方位的改变与理论思维的更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82.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3.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4.杨建新.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85.刘学灵.社会主义法律学说史[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
    86.谢觉哉日记编写组.谢觉哉日记(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7.夏勇.宪政建设——政权与人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8.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下卷)[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
    89.李锐.李锐反“左”文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0.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1.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92.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93.斯·卢科斯.西方人看个人主义[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54、59、66.
    94.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9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6.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M].婉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97.曲庆彪.天道中行——邓小平的理论思维[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8.秦前红,叶海波.社会主义宪政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9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00.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1.李铁映.论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2.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03.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M].滕维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04.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5.潘伟杰.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6.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7.吴玉章.吴玉章同志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解放周刊,1940(102):8.
    108.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的宪政[J].解放周刊,1940(101):8.
    109.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结论[J].党的文献,1989(05):5.
    110.毛泽东同志与世界学联代表团柯乐满先生雅得先生傅路得先生雷克难先生之谈话[J].解放,1938(45):6.
    111.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J].群众1948(第2卷)(18).
    112.毛泽东.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J].解放,1937(2).
    11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N].解放日报,1945-12-16(1).
    114.罗隆基.沈阳事件[J].红旗周报,1931(23).
    115.王造时.我们的主张[J].红旗周报,1931(23).
    116.中国青年党.我们的主张[N].民声周报,1931-10-3.
    117.思美.满洲事变中各个反动派别怎样拥护着国民党的统治[J].红旗周报,1931(23).
    118.克寒.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治的新建设[J].解放周刊,(131-132).
    119.克寒.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治的新建设[J].解放周刊,(130).
    210.张志让.当前的宪政运动[J].建设研究,1940(02)-(03).
    211.黄炎培.宪政实施协进会的任务——黄炎培对中央社记者谈话[J].国讯(353),1943-11-25.
    212.社论.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N].解放日报,1943-10-5.
    213.陈启天.民主宪政的实施问题[J].宪政(第1卷)(04),1944-6-30.
    214.蔡和森.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前途[J].布尔什维克(第2卷),1928(01).
    215.社论.苏区党代表会议的开幕[N].新中华报(特刊),1937-5-3(1).
    216.陕甘宁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N].新中华报,1937-5-23(4).
    217.民主政府施政纲领[N].新中华报,1937-11-24.
    218.边区的司法[N].解放日报,1941-10-13(4).
    219.陆定一.报纸应革除专制主义不许人民说话和造谣欺骗人民的歪风[N].新华日报,1946-1-11.
    220.林伯渠.由苏维埃到民主共和国制[J].解放周刊(05):12.
    221.社论.选举运动中的几个问题[N].新中华报,1941-4-24.
    222.王永祥.论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J].新华文摘,1992(07).
    223.香汀.论三三制[J].群众周刊(第9卷),(16-17).
    224.社论.中共晋察冀边委的施政纲领[N].新中华报,1940-10-3(1).
    225.郭于鸣.陕甘宁边区怎样实现了民主制度[J].群众,1940(第4卷)(01).
    226.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N].新华日报,1944-9-17
    227.中共中央.和平建国纲领草案[N].新华日报,1946-1-17(2).
    228.社论.新年献辞[N].新华日报,1947-1-1(2).
    2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N].人民日报,1949-09-30(1).
    230.谢觉哉.陕甘宁边区的选举与议会制度[N].新中华报,1940-7-16(4).
    231.谢觉哉.陕甘宁边区的选举与议会制度[N].新中华报,1940-7-16(4).
    232.谢觉哉.今年的选举运动[N].新中华报,1937-5-23(3).
    233.谢觉哉.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N].解放日报,1942-3-27.
    234.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N].新中华报,1937-5-23(3).
    235.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N].新中华报,1937-5-23(3).
    236.边区的司法[N].解放日报,1941-10-13.
    237.柳湜.从这里看出了中国民主发展的前途[N].解放日报,1941-11-3(3).
    238.雷经天.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制度(边区通讯)[J].解放周刊,(50).
    239.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法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01).
    240.陈端洪.宪政初论[J],比较法研究,1992(04).
    241.李智.宪政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内在理论差异与现实实质契合[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02).
    242.朱生坚.萨义德坐标[J].中国图书评论,2006(11).
    243.韩大梅.试论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J].南开学报,2001(05).
    244.社论.实行“三三制”——贯彻党的领导[N].解放日报,1942-3-13(1).
    245.曲庆彪,艾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确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06).
    246.王振民.关于民主与宪政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法学,2009(05).
    247.林广华.论宪政与民主[J].法律科学,2001(03).
    248.范进学.五四宪法的立宪目的之反思[J].法商研究,2008(4).
    249.林来梵,褚宸舸.中国式“宪政”的概念发展史[J].政法论坛,2009(03)
    250.周其明.宪政正当性论略[J].法学,2007(03).
    251.许崇德.宪政是法治国家应有之义[J].法学,2008(02).
    252.许崇德.宪政词辨[J].法学杂志,2008(02).
    253.李林.高举社会主义宪政旗帜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法制建设[J].法学,2008(03).
    254.范忠信.超越“德政”“仁政”“善政”传统建设宪政[J]法学,2008(04).
    255.文正邦.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J].法学,2008(10).
    256.丁萍.宪政概念探讨[J].理论界,2008(02).
    257.杨阳.在东西方纵横视阈中析疑宪政概念[J].社会科学家,2008(03).
    258.郭华.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及其在根据地的实践[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05).
    259.任红霞.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探讨及其启示[J].党史博采,2005(04).
    260.孙增举.中国宪政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01).
    261.程华.中国宪政之路若干反思[J].河北法学,2002(05).
    262.薛忠义,李晓颖.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观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01).
    263.贾孔会.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J].学术论坛,2004(03).
    264.石培玲,张建华.试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人权意蕴[J].宁夏社会科学,2006(06)
    265.程华.宪政发展模式与价值的若干问题[J].法学杂志,2003(06).
    266.彭彦强.宪政概念再探——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4).
    267.高军.试论当代中国的宪政文化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268.程竹汝.宪政:价值、形态与表现方式[J].学习与探索,2003(04).
    269.蒋传光,李乾宝.宪政价值的理论逻辑[J].学术界,2007(02).
    270.周训芳.论20世纪下半期中国宪政思维模式的演变[J].中南林学院法学院学报,2003(03).
    271.柯伟.论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内涵[J].理论导刊,2006(02).
    272.秦前红,叶海波.论社会主义宪政[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02).
    273.汪进元.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2(6).
    274.宋俭,丁俊萍.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4(10).
    275.刘和海.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刍议[J].政法论丛,2005(04).
    276.杨仁忠.公共领域的宪政价值及其中国意义[J].理论探讨,2006(03).
    277.潘啸,王虹.对我国宪政资源的历史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03).
    278.曹任何,彭斌.宪政精神及其在近代中国的缺失[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2).
    279.侯彪.从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实践到新世纪的民主执政[J].甘肃理论学刊,2005(02).
    280.周芳勤,王珉.近代中国宪政民主政治发展特点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2).
    281.刘秋阳.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主宪政的思考及斗争策略[J].党史文苑,2006(03).
    282.李先伦,张伟涛.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研究述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02).
    283.雷厉.论毛泽东的宪政思想及现实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06).
    284.蔡文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现代性成长[J].学术论坛,2010(08).
    285.胡锦光.毛泽东宪政思想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06).
    286.赵秀芳.毛泽东宪政思想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0(08).
    287.马凯,田亚锋.中国共产党人宪政之路刍议[J].法制与社会,2009(07).
    288.蒋传光,朱云国.民族传统对宪政模式进行选择的路径探索[J].学习与探索,2010(03).
    289.龙长安,曾益武.宪政民主制与两种自由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6).
    290.肖北庚,邓慧强.协商民主:中国宪政民主新趋势[J].湖南社院学报2009(03).
    291.徐晓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国家政权思想的历史演变[J].甘肃理论学刊,2008(02).
    292.刘旺洪.“五四宪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纪念“五四宪法”诞辰五十四周年[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06)
    293.周永坤.五四宪法的得失与启示[J].法制建设,2004(05).
    294.邓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06).
    295.殷啸虎. “五一口号”与共产党宪政理念的提出和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3).
    296.艾国.中国共产亮在宪法观念上演变和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04(02).
    297.侯万锋.中国的宪政建设与政党推动[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04).
    298.蒋德海.依法执政:人民共和国的宪政之道[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01).
    299.邓毅,温明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宪政的发展与展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01).
    300.刘山鹰.1946年政协会议与中国宪政设计[J].社会科学战线,2005(05).
    301.祝天智.博弈论视阈中的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09).
    302.莫雷.从激进民主到阶级斗争—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的政治策略的差异[J].山东社会科学,2010(02).
    303.陈红太.对两种语境中宪政论的思考和回应[J].浙江学刊,2006(02).
    304.房朔杨.对中国宪政建设的理性思考[J].前沿,2008(05).
    305.韩玉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发展(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306.张献生,吴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J].学习与探索,2009(02-03).
    307.刘山鹰.联合政府的提出及其宪政意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03).
    308.田中阳.论辛亥革命至1927年报刊话语的政治思想启蒙诉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1).
    309.周刚志.论依法执政的宪法含义[J].南都学坛,2004(06).
    310.罗锋.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J].党史博采,2006(03).
    311.郭莉.浅议加强对政党制度的宪法学研究[J].世纪桥,2006(02).
    312.任彤彤.陕甘宁边区人权立法的宪政解析[J].法学研究,2007(07)
    313.周其明.宪政正当性论略[J].法学,2007(03).
    314.程媛.政党制度与现代宪政[J].法学研究,2007(02).
    315.董树彬,贾敏.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宪政化[J].河北学刊,2008(01).
    316.王继元.执政合法性与党的建设转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6(03).
    317.潘弘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宪政思想发展述评[J].兰州学刊,2006(02).
    318.王利平.中国共产党1949年前的民主宪政诉求[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06).
    319.王德志,梁亚男.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人权思想探析[J].法学家,2007(02).
    320.孙景兰.中国反宪政主义因素探析[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321.林宇.论宪政的超验之维[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322.常旭.中国近代宪政文化的回顾与展望[D].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323.赵丽娜.宪政内涵及其构建途径分析[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324.宋俭.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0.
    325.韩大梅.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