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时期需要与时俱进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和谐感、亲近感、趋同感。转型期德育生态变迁、大学生主体意识及务实精神的张扬和大学自主性的学习特点使亲和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异常重要,培育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拓展的一个关键。但是,调查表明:由于受到历史模式的限制与现实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在亲和力之间及其与内在亲和力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尤其是外在亲和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必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重视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相宜性原则等相互联系的原则;还需要我们能以此为依据,明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加强新兴媒介研究等着力点。
The new period needs the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vancing with thetimes. How to lift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strengthen thevalid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urgent problems needed tobe solved. As one kind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the familiar, attractive and fusion trend or characteristic which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ll have for the educated subject, and harmonious feeling,familiar feeling and the feeling of tending toward the same which the educated subject come intobeing to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hanges of moralecology in transform expe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sciousness andpragmatic spiri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university self-learning make affinity extraordinarilyimportant dur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heaffinit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ecomes the key on improving thevalidity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owever, oursurveys show that for the restriction of historical pattern and the effect of educationenvironmental factor, the phenomenon of conflict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ffinity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among the elements of thatstructure exis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engineer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external affinity. Improving the affinity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needs to take the following interrelation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 the principle of unity, the principle of persistence and theprinciple of appropriation etc;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alize the following points:optimizing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ptimizingthe theory cla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harpening thetheory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sharpening thestudy of new intermediate.
引文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10页。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
    [2] 参见:李萍,钟明华.走向开放的道德[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6页。
    [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页。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0页。
    [3]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4卷,第243页。
    [1] 见本文第一章。
    [2] 陈桂蓉,练庆伟.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和定位[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1] 《列宁全集》第25卷,第117页,人民出版社,1938年。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 [美]贝塔兰菲,秋同等译:《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6页。
    [1] 莫雷.20世纪心理学名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22页。
    [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三联书店,1998,第174页。
    [2]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5页。
    [1] 转引自:徐庆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2)。
    [1]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
    [1] 李辉认为,强化是指外部刺激对人的主观认识的巩固与深化的过程。环境对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复强化;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参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3页。
    [1]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第126页。
    [2]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第155页。
    [3]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182页。
    [1] 《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55页。
    [1] 《邓小平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342页。
    [1]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3.第31页。
    [2]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3.第31页。
    1、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4、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
    6、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7、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
    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
    9、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郑永廷等.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师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5、刘志山.移民社区的思想道德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及海龙.思政学基础[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23、戴钢书.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孙慧玲,张应杭.困惑与思考: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热点问题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26、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吴潜涛,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8、莫雷.20世纪心理学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0、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1、侯杰泰等.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陈桂蓉.中国传统道德概论[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0年版。
    3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4、曾盛聪等.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刘磊.亲和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6、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北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7、梁崇科.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教育[J].教育探索,2006(1)。
    38、李春.新时期高校德育亲和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12)。
    39、杨咏梅.亲和力与青少年的成长[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0、赖晓玲.着力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亲和力[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3)。
    41、郭长华.简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42、曾建.试析教师的亲和力[J].小学语文教学,2005(Z1)。
    43、邓芳.浅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亲和力[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2)。
    44、余辉映,赵哲华.谈师生亲和力的建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Z3)。
    45、傅勇跃.亲和力就在于关注利益和身体力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2)。
    46、程肇基,谢旭慧.“说”出你的亲和力[J].领导科学,2005(15)。
    47、王浩.运用心理咨询原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J].探索,2005(3)。
    48、赵清华.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J].教育艺术,2004(5)。
    49、刘恩华.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亲和力”[J].现代大学教育,2003(5)。
    50、董繁,刘辽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亲和力[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3)。
    51、赵东旺.思想道德教育要增强“四大亲和力”[J].中国职工教育,2005(5)。
    52、胡澜.亲和力沟通力说服力——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5(1)。
    53、黄道元.亲和力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的人格魅力[J].台州师专学报,2000(5)。
    54、邹泽安.致力于班级亲和力的培养[J].湖北教育,2003(13)。
    55、徐杰舜.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结合亲和力作用论——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之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56、徐炳文.生产力、文化力和亲和力——对管理功能的几点认识[J].经济管理研究,1995(4)。
    57、许叶萍.满意度对青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10)。
    58、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7月。
    59、余文森.教学是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过程[J].人民教育,2003.13-14。
    60、蓝江.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61、石书臣.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J].探索,2005(1)。
    62、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功能[J].社科纵横,2005(4)。
    63、韩季池,李旭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3)。
    64、田雨杰,慈勤英.虚假认同:带着面具生存[J].中国青年研究,2003(11)。
    65、程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6(3)。
    66、练庆伟等.融合与断裂:新时期农村青年思想道德状况——福建省4农村为例[J].理论与改革,2006(3)。
    67、陈桂蓉,练庆伟.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和定位[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